61阅读

活着为了什么-最后的“柯达一刻”:柯达快倒了,为什么老对手富士还活着?

发布时间:2018-04-28 所属栏目:柯达一刻

一 : 最后的“柯达一刻”:柯达快倒了,为什么老对手富士还活着?

本文深入探究了胶片行业两大巨头柯达和富士的发展呈现如此巨大差异的原因。

列宁曾嘲笑道:资本主义必将自取灭亡。虽然这句话可能是后人伪造的,但是有几分道理。发明一项技术,最后却被这项技术坏了自己生意,资本主义经常干这种事。

伊士曼柯达公司是一个绝好的例子。它于1975年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数码相机。最后,由于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发展,这项技术已经快把柯达的老式胶片、相机制造产业摧毁殆尽。

想起来奇怪,当年的柯达就像现在的谷歌。这家成立于1880年的公司以领先的技术和创新的市场策略而闻名。1888年它的广告语是:你按下快门,剩下的事我们来做。

到1976年,柯达在美国的胶片和相机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到90%和85%。到上世纪最后十年,它仍经常被评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五个品牌之一。

接着,数码成像取代了胶片,智能手机取代了照相机。柯达的年收入和利润分别在1996和1999年达到顶峰,各自为160亿和25亿美元。而据数据预测,其2011年收入为62亿美元。最近,柯达报告其第三季度亏损2.22亿美元,这是三年中第九个亏损的季度。1988年,柯达全球雇员总数为145000人,而据最新一次统计,仅剩不足十分之一。它的股票价格在上一年度跌了将近90%。

柯达一刻 最后的“柯达一刻”:柯达快倒了,为什么老对手富士还活着?

几周以来,罗切斯特,这个仍然由柯达主导的城市,谣言笼罩其上:除非柯达快速抛售其知识产权,这个公司就将破产。一月十日的两份声明表示,柯达公司将重组为两个业务部门;并将起诉苹果和HTC,因其侵犯了柯达的多项专利。这让人有点乐观的希望。但是此次重组也有可能是为申请破产保护做准备。

在柯达举步维艰之时,其长期的对手,富士胶片过得要好得多。这两家公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在其本土由于近乎垄断的地位享受高额利润,柯达在美国,富士在日本。上世纪90年代,为将制造便宜胶片的富士公司赶出日本市场,两家公司有长期的贸易摩擦。

当时,两家公司都看到他们的传统生意衰相尽显。但是与柯达远未能适应市场变化相反,富士胶片已经转换到了一个坚实的利润点,即使在一年之后,富士的市值达到126亿美元,柯达仅剩2.2亿美元。两家公司的境遇为何如此不同?

两家公司都看到变革将近。前柯达高管,现任职于罗切斯特大学西蒙商学院的拉里马特森,仔细的回忆一份写于1979年的报告。这份报告颇为精确的说明了,市场的不同部分怎样从胶片过渡到数码。开始是对政府进行实际考察,然后是专业影像,最后是消费级市场。所有的步骤在2010年结束。几年以前,马特森才离职。

上世纪80年代,富士胶片也看到数码影响业务具有毁灭性作用的一些先兆。这家公司才具了三面出击的策略:一是尽量从胶片业务中抽出资金,二是为数码影像业务做准备,三是开展新的业务。

两家公司都意识到数码影像业务自身的利润并不会十分丰厚。马特森说:“精明的生意人得出结论:因为投入1美元在胶片上面能产生70美分的利润,而投入到数码影像上则最多产生5美分,所以最好不要急着过渡。”两家公司都不得不适应变化,不过柯达的动作更为缓慢。

自满的企业文化

柯达的企业文化也帮不上忙。尽管有很多长处:对于科研强有力的投资、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以及和当地社区保持良好关系,柯达还是成长为一个自满的垄断者。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赞助商的角逐上,富士胶片击败柯达,这充分显示了这一弱点。在奥运会宣传的帮助下,富士胶片进入了柯达的本土市场。

正如曾为柯达公司提供建议的哈佛商学院的罗莎贝斯?莫斯?坎特所说,柯达公司一心追求完美的产品,而完美产品的创制、商用及修整一系列思路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这些柯达公司却并不关心。公司所在城镇只有柯达一家公司,这也其不利。坎特表示,该公司的老板们很少听从外界的建议。在决定扩大经营范围之后,柯达甚至用了几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第一次收购。坎特说,该公司获得了可观的风险投资,但是从未投入足够多的钱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柯达的运气也不好。在研究用在胶片中的化学制剂时,柯达获得了数千种化学制品,并期望这些可以转而用于制造药物。但其制药部门经营不善,90年代就被出售了。

富士的业务转换更为成功。胶片有点像皮肤,两者都含有胶质。就像相片由于氧化而褪色,化妆品公司使民众相信,抗氧化剂可以使皮肤受到保护。在富士的20万种化学合成物的名录中,4000种与抗氧化剂有关。该公司从而建立起名叫艾诗缇(ASTALIFT)的化妆品产品线。该品牌目前在亚洲地区有售,并将于今年拓展到欧洲市场。

富士胶片还为其在胶片上的专业技能找到了新的出路,比如说,为LCD平板屏幕制造光学膜。2000年以来,富士已经在这个领域投入超过40亿美元,并已经取得回报。在一种可以扩大LCD屏幕的可视角度的光学膜上,富士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00%。

在1993到1999年领导柯达公司的乔治费舍尔认为,柯达的专业领域在成像而不是化学制品上。他捣鼓出几款数码相机并使消费者可以在网络上张贴并分享自己的照片。

明智的老板会利用这个主意做出成类似FACEBOOK的网站,但那货不是那样的老板。将这项业务外包出去,柯达的经营将更为灵活和富有创造性。费舍尔却挣扎着用这个想法来套该公司的“剃须刀模型”:柯达出售便宜的相机并以昂贵的胶片盈利(就像吉列公司以刀片盈利,而不是剃须刀)。这个模型显然不适用于数码相机,虽然柯达最后还是利用数码相机取得了大量收入,但是几年之后就被有摄像头的手机取代。

柯达也未能正确认知新兴市场。该公司曾希望中国崛起的中产阶级将买很多胶片。一段很短的时间内,他们确实买了很多,但是这些中产阶级很快发现,数码相机更酷。许多人从没有相机直接过渡到数码相机。

柯达的领导层也是反复无常,经营策略随新任的首席执行官而变动。最新的一次发生在2005年,彭安东接掌帅印后,专注于将该公司转换为数码冲印领域的巨头(这是跟他的老东家惠普公司学的,而且到现在他们还相信这项业务将拯救公司)。他还试图利用公司海量的知识产权赚钱,于是有了这次和苹果的官司。

在富士胶片中,技术的更迭也引发了内部权力斗争。起初坚持胶片业务、无视危机迫近的一些人占了上风。但最后的赢家是古森重隆。古森斥责他们“怠惰”、“不负责”,因为面对数码影像业务的冲击,那些人没有准备得足够好。在被任命为领导人的2000到2003年间,他迅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重建富士

2000年以来,古森在40个子公司上花了90亿美元。他大幅缩减开支、裁退员工。在18个月时间里,由于贬值的影响,以及裁退、缩编多余的经销商、产品开发实验室、管理者和研究人员,古森的重建耗费超过了2500亿日元(33亿美元)。“那是一段痛苦的经历,”古森说道:“但是按之前的情形发展下去,没人能幸存。所以我们不得不重建经营模式。”

尽管由于大额支出而弱化,这种事先规避的行为并不是日本企业的典型案例。日本管理咨询之父大前研一表示,很少有日本企业家会迅速行动,大额裁剪和继续疯狂支出。

对古森来说,这样做意味着与亲手提拔他的前任背道而驰,这在日本是很大的禁忌。不过,大前研一评估到,日本企业有长期经营的文化,这意味着股东对于企业的短期表现很少向管理层施压,并且能容忍企业持有巨额现金,所以富士胶片才能按着古森的想法行事。美国的股东可能没有那么耐心。结果令人惊讶,柯达表现得像一个墨守成规、拒绝变化的日本公司,而富士胶片则像一个灵活机动的美国公司。

古森表示他对他“充满敬意的对手”陷入困境感到“遗憾和伤感”。不过他也暗示,面对明显的困境,柯达公司依然自满。古森说,这家公司对它的市场策略和品牌效应太自信了,以至于想用简单的方法度过危机。

上个十年,柯达试图购买现成的公司而不是自己花时间和金钱研发技术。它也未能充分转型,古森表示:“柯达想要成为一个数码影像公司,但那是个小生意,供不起那么大的企业。”

也有可能是挑战过于巨大。克莱 克里斯滕森,《创新者的困境》一书的作者表示,“这个问题十分棘手,我没见过其他公司需要做这么大的转变。”,“那基本上是完全不同的技术,所以不可能用现有的技术去迎接挑战。”

美国电脑制造商DEC的当时的困境是,管理层在他们安逸的岗位上打瞌睡,没有意识到个人电脑的重要性。与之不同,柯达的困境更像是“看到海啸扑来,却无能为力”,克里斯滕森说。

他指出,大量其他行业的优势企业由于小错误而倒闭。几十年前的316家连锁百货公司中,只有戴坦哈德森与现在的世界适应良好,那也只是由于它整个重新开了一个公司:塔吉特百货公司。这也就是所谓“创造性毁灭”对一个缓慢变化行业的影响。对于五十年前的时间旅行者来说,现在的这些商店看起来没什么奇怪的,实际上它们的供应链已经完全变革了。

柯达一刻 最后的“柯达一刻”:柯达快倒了,为什么老对手富士还活着?

柯达能从现在的霉运中走出来吗?有些人说它本能成为智能手机摄像领域“intel inside”式的企业。但是佳能和索尼位于更好的竞争位置,也有大量的知识产权,却都没有做到那一点。

公司不像人类,理论上可以永远存在。但是多数都英年早逝,因为商界与外界社会不同,企业间竞争得你死我活。2000年胶片还占柯达总利润的60%,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尽管它找到了新的营收渠道。柯达公司与之前的许多伟大公司一道,看起来不过是按自然规律发展罢了。就像一张保存了132年的老照片,柯达公司正在慢慢褪色。

。www.61k.com。

二 : 活着为了什么

活着为了什么?说得雅致一点,就是人生的意义?这问题恐怕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蹲在窑洞边上晒太阳的陕北农民,可能会说:活着就是为了娶婆姨生娃。这话虽然说得白了一点,但却表达了传宗接代,使物种得以延续的本真理念。这是自然界自生命诞生以来,经过亿万年优胜劣汰的生存竞争以后作出的总结。但这种思想似乎太原始了一点,一般人不会这么说。政治家会说活着是为了拯救全人类,他决不会说,活着只是为了当总统。企业家会说,活着是为了使更多的人富裕起来,他绝不会说活着只是为了打造自己的金元王国……。各种人有各种的活法,不可能一致。看到过不知道是那位哲人留下的这样一段话:

“无知的人为传宗接代,有识的人为振国兴邦;商人为钱,官人为权;有人活着是为这辈子谋福,却为下辈子造孽。有人活着为下辈子积德,却使这辈子受苦;有的人活着是为下一代,有的人活着是为上一代;有的人是为活而活,有的人是为死而活……人活着究竟为什么?许多人出生后有很长一段路是由别人指定的,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指定要走那段路,人必须在走完这段路后才会知道人活着究竟为什么。”

哲人说的话,有时很难理解,所以我无法判断,上面的话是否就概括了活着为了什么?的解答。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碌碌一生的人,生活迷茫,他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就想早点结束。一个老者走过来问:“小伙子,有什么想不开的,要走这条路。”那人说:“我不知道活着为什么,所以不如死,你能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吗?”老人说:“你的问题我已想了一辈子了,至今还未找到答案,所以我要继续活下去。”“可是你并没有告诉我答案啊。”其实老者已经告诉他答案了,那就是人活着是为了解开未知之迷。世界有许多西,这一辈子,乃至下辈子都是未知的,所以人就要一辈子,一辈子的活下去,找寻问题的答案。这可能也是人为什么活着的另一种解答。

罗素在他的自传中说:“三种单纯而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那就是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可以算是罗素对为什么要活着的解答。他也提到了对知识的寻求,他说“爱情和知识只要存在,总是向往导向天堂,但是怜悯又总是把我带回人间。……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活的,如果有可能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欣然重活一次。”他的话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人要有自己的生活(追求爱情),也要关心别人的生活(对于苦难的怜悯),寻求知识是联系这两种生活的纽带。可见想当总统(自己的生活)和拯救人类(关心别人的生活)并不矛盾,你如果真的能够拯救人类,那么人类自然就会选你当总统。如果当了总统就忘记了拯救人类,这个总统一定也当不长。同样如果你积累了财富,成就了金元王国,(自己的生活)然后又将你的财富回归社会,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关心别人的生活)。那么成就金元王国和创造社会财富也不矛盾。

生活在罗素(Russell)前100年的法国哲学家卢梭(Rousseal)曾说:“实际上,人们在进行了某些观察之后,就很容易看出我们一切事业都只趋向于两个目的。即:为了自己生活的安乐和在众人之中受到尊重。”他似乎也是说,一个人活着要兼顾两方面:一是“为了自己生活的安乐”(自己的生活),另一是“在众人之中受到尊重”(关心别人的生活)。

所以人活着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如果一个人无法在这两种生活中找到平衡,那么他的生活就无法能完满。在汶川大地震中,无论是活下来或已经死去的人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许许多多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的,平平凡凡的人。他们也许从来也没有考虑过: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样一个深奥的命题,然而他们却实现了卢梭所说的,活着是“为了自己生活的安乐和在众人之中受到尊重”的伟大哲学思想。可见哲学原本就来源于生活,而不是哲学家的创造。?(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三 : 生活为了什么

许多人无奈地问:生活为了什么?也有人含糊地回答:不为什么。

在心里仔细算着,自己为了生活做过了,错过了,受过了多少事。这样做何必呢?一切为了生活,但生活为了什么?与时间进行耗战中,我整个人感到虚脱和厌烦,目标变得渺茫,灵魂已不在躯壳中。自己为自己感到可悲,我无法改变现状,在别人眼里我是与有用沾不到边的人。是的,那时我是一个小学生。

实话实说,我不喜欢生活,不喜欢生活在“监狱”之中,现实生活不停地给我施受酷刑,遍体鳞伤。比如,不是自己拿的东西却被冤枉,被侮辱。但我没力气反抗,身上已施压太多的重量。我讨厌别人的指指点点,我讨厌在大人眼中的“前途”为目标而奔奔忙忙,我讨厌喜悦还没来得及回忆就被破坏,我讨厌有规律像奴隶般挨大人使唤的生活,我讨厌囚笼般的学习,我讨厌在嘈嘈杂杂中挤出自己本拥有的空间,我讨厌普普通通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变得奢侈,我讨厌自以为是的人们,我讨厌被人故意捉弄,我讨厌天亮到天黑都没干到什么事……真是可悲加可悲。

在小学生活中,你不认真上课,老师就拿棍子打,而且那时是冬天,风吹一下都觉得刀割的痛。就在一次平常的考试中,一个同学和另一个同学吵了一架,于是那个同学一气之下就没有写到试卷。下课后,老师发现他没有交试卷,走近后,发现他居然没写,于是就拿出棍子,敲打那个同学的头。我不知道老师打得用不用力,我看见那个同学脸都被打红了,眼泪大串大串的流了下来,一直默不作声。老师打得更凶了,最后下一节课上课才收手。这是学校么,这简直是学生的地狱。

现在也一如既往,整天漫无目的地游转着,看这大街上的车川流不息,只有这样才能拯救我孤独的心,小学时我渴望自由,现在,即使有了自由又如何?该玩的玩腻了,该走的走过了,现在,只有孤独为伴。

每个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时我们也一样,直挺挺地走向学校,熬过六节无趣乏味的课,又疲惫的走回来,以后还要再服过初中高中大学等有期徒刑。我不讨厌学习,但我讨厌老师枯燥无味加无聊的学习。我也曾静静地想过,难道人类真的是上帝派来做人体实验的?试验人类能承受多少压力?但又仔细想想,生活也有许多乐趣,比如喝喜酒,开生日派对,为自己的荣誉喝彩……(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也许生活真的不为什么,但也会为什么东西而生存,或许吧,所有认为生活而疲惫,也许他们是为了去体验更多没有体验到的美,甜与苦。我想清了,生活是为了在逝去时不带遗憾离开,这便是生活的意义。

四 : 活着,为了什么?

问世间生为何为,直教人五味俱全。穷尽半生,竭力找寻那些尘世烟火款款深情,让心氤氲在季节岁月反复缠绵,缱绻于心底的蓬勃意念,是生对死的追逐,还是归宿,源于悲哀。一段生命,依然可以在岁月里游荡,一点子光亮,照不到角落的黯黑,瑟瑟的风,接纳了流浪的人,蜷缩在高楼的暗角,闻闻空调的气息,那温暖柔软了十二月的风,那温暖在窗里,而人在窗外,很近也很远,饥饿,寒冷填充了消瘦的躯干。无人知道,今夜,帘外有多寒?

有人说,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痛苦。多少惊艳的生命不是在喋喋不休的苦海里泅渡,沉浮,惊慌中急切抓一把求生的稻草,奋力挣扎,生的欲望在漩涡里招摇撞骗,历尽的沧桑在浮生中若影若现。绝望中,总有那么一些人,把你往死里按,让你羸弱的心越沉越低;也有一些人,把希望点燃,照亮漆黑的夜晚,孤独的前行与人为伴,这样是不是诠释了生命的内涵。

借一张巧嘴,欲辩已忘言,一种委屈繁华了沧桑,或许沉默是最好的语言,残根隐匿谁脑,谁的屈辱不在唇间徘徊。最终泛滥成一种习惯,习惯一个人的时光,总在意念里游弋,踯躅,惆怅;习惯了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把心冰封;习惯了虚伪的周旋,笑与不笑,都勉强;习惯了孤独的阴雨天,阳光在旅游我在发呆;习惯了泪水成行,不论痛苦与幸福,个中滋味自知,一个人的世界,住着一个人的温暖。或许,心底一直习惯这种习惯,哪怕短暂的回眸,却阑珊一片。

人,最可怕的就是习惯,堕落,抑郁,枯萎成殇,这样的习惯,是不是很哀怨?

人说,活着就是希望,从一种失望转换成另一种等待。支柱在坚持里相拥所有的美好时光===等待,无声,却执着。一味牵念,每天在心底痴痴祈祷,在人群里,小心翼翼低眉顺眼,落寞,冥想,惧怕,缠绵着寸寸时光,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躲过繁杂的侵扰。

因为我爱的和爱我的不去悲伤,隐匿所承的不欢,酸涩的笑看云卷云舒,风轻云淡,这样的日子,是不是温存了唇沿。静静的与时光对望,过往的季节遗忘了蹉跎的容颜,用一颗寂寥的心,接纳辛酸,收藏所有的苦涩,让卑微的意念坚贞极致生命的千山万水,每一个昨日,依然不堪回首,在记忆里翻阅,皱褶爬满了流年。(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人生不过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终会在生命的帷幕里慢慢离场。谁的贪婪不被曝光,即使盆满钵满,浮华一场。

人生如梦,草木一春。快乐与痛苦,心中的牵念如昨;恨与不恨,环境在那,一切的磨难,却冰冷的存在;放手与不甘,终疼了一生的夙愿。或许,心中充满爱,亦真亦梦亦温暖,这也许就是活着最好的理解,淡定,舍得,堪破。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人生长恨水长东。”

本文标题:活着为了什么-最后的“柯达一刻”:柯达快倒了,为什么老对手富士还活着?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8704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