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三星李健熙-三星董事长李健熙的哥哥在中国病逝 曾起诉李健熙

发布时间:2018-05-05 所属栏目:父亲的话

一 : 三星董事长李健熙的哥哥在中国病逝 曾起诉李健熙



李孟熙

凤凰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14日消息,据韩联社报道,三星电子董事长李健熙(LeeKunHee)的哥哥李孟熙(LeeMaeng-hee)因癌症于今天在中国病逝,享年84岁。李孟熙曾在韩国最大的家族遗产纠纷中起诉过他的弟弟李健熙。

李孟熙还是韩国希杰(CJ)集团董事长李在贤(LeeJae hyun)的父亲,他一直在与癌症作斗争。韩联社引用未具名的希杰集团官员的话称,李孟熙于周五在北京的一家医院病逝。

李孟熙和其他家族成员在2012年对李健熙提起诉讼,向后者索要三星电子和三星人寿保险价值4.1万亿韩元(约合35亿美元)的股份。李孟熙先后两次败诉,最终决定不再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今年73岁的李健熙是韩国首富,净资产预计在107亿美元。自去年心脏病发作后,李健熙一直在住院治疗。

李健熙和李孟熙的父亲是李秉喆(LeeByungChull)。李秉喆一手创建了如今的韩国最大企业集团,他在1987年病逝,并未留下遗嘱。在李健熙的领导下,三星从1938年创建时的干鱼出口商发展成了综合性企业集团,旗下包含全球最大电视、手机和内存芯片制造商三星电子。

自从李健熙住院后,他的儿子李在镕(LeeJae-yong)已开始在领导三星集团方面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由于今天是韩国公休日,希杰集团官员的电话无人接听。(编译/箫雨)

二 : 三星股东暴怒:狂喷李健熙

自从去年5月份以来,三星公司73岁高龄的老董事长李健熙(Lee Kun-hee)就一直陷入昏迷状态。[www.61k.com)不过,三星公司股东们似乎不愿以此而给他喘气的机会。

狂喷 三星股东暴怒:狂喷李健熙

在本周五召开的三星年度股东大会上,一位只标明自己为“1814号股东”的男士炮轰李健熙,抨击李健熙在生活上过度挥霍、而且过去还频繁搭乘私人飞机出国旅行。

这位股东还宣称,李健熙挥霍的这些钱本可以用到公司的员工身上。这位股东还用嘲弄的口吻称:“李健熙董事长在有生之年是无法花光他所有的资产的。”

据《华尔街日报》的消息,在上述问题上,三星董事会副主席兼联合首席执行官权五铉(Oh-Hyun Kwon)并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与这位董事争执,只是迅速地轻描淡写了一下,声称这一问题提出“不合适”。

这位股东对李健熙的不满听起来似乎有点牵强,不过这也不难看出其中的原因所在。三星最近的利润令业界大为失望,而且该公司的业绩预期也无法令人乐观。2014年,三星营收出现了最近9年来的首次下滑,而最近一个季度移动部门的利润更是同比大跌了64%之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三星移动部门一直是该公司最令人担忧的部门之一,因为这一部门在高端手机业务方面正饱受苹果iPhone的强大冲击,而在低端产品方面又饱受中国一系列新品牌公司的挤压。

面对种种不利局面,三星公司并非坐以待毙。事实上,三星最近也一直努力,力图扭转公司的不利境遇。三星希望该公司最新的旗舰式智能手机Galaxy S6能够畅销市场。目前,Galaxy S6已经得到了业界的一些积极评价。与此同时,三星公司也一直在向物联网和移动支付等领域强势进军,另外还在不断推出能够提升移动体验的功能。

2014年8月,三星收购了以联网设备为重点业务的SmartThings公司,交易价格为2亿美元。就在上个月,三星公司还刚刚收购了移动支付公司LoopPay,交易价格不详。

三星本周五股价小幅上涨0.69%。自从3月1日展示Galaxy S6智能手机至本周五的股市收盘之际,以来,三星股价已经上涨了8%左右。

三 : 【连载②】三星总裁-李健熙的成长之路

Chapter2

执掌三星:继位之争的胜利者

孤独的童年

大多数人的童年都在快乐和美好中度过,那个阶段的我们无忧无虑,每天只专注着一件事情:快乐。

然而,非常人的李健熙,他的童年却和别人的不一样。童年对于他来说,是一段无比孤独的岁月。在这段岁月中,他离群索居,承受着别人无法想象的孤寂。

寄养生活

1942年1月9日,李健熙出生在韩国庆尚南道的宜宁郡。

南江和洛东江从宜宁郡的东南部穿流而过,让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更加秀丽迷人。

然而,李健熙的童年并不像宜宁郡那样美丽。

李健熙是李秉喆的第七个孩子,在他的上面,有两个哥哥,四个姐姐,后面还有一个妹妹。

作为最小的儿子,李健熙并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优待”。

那个时候,李秉喆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忙碌的夫妇两个根本无暇照料刚出生的李健熙。无奈,尚在襁褓中的李健熙被送养到祖母家,由祖母来抚养。

远离父母关爱的李健熙在祖母家一待便是四年。

那个时候的他,很少能见到父母。在他幼小的心里感觉唯一疼爱自己的只有年迈的奶奶。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小孩子在父母的怀中撒娇时,李健熙就会心生疑问:为什么我不能和别的小孩子一样待在爸爸妈妈的身边?为什么我要被送到这里来?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我吗?

想必这是每一个从小就寄养别家的孩子都会问的问题。

在祖母家的这段岁月,李健熙经常想象着自己家的模样,那里大不大?热闹不热闹?祖母常常念叨的我的那些兄弟姐妹们都是什么样的?他们好不好相处?

那个时候的李健熙,总爱趴在门前的桌子上望着远方想着这些问题。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对于自己爸爸妈妈的那个家有着超越常人的渴求。

1947年,李健熙终于如愿以偿,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回到自己家李健熙感觉很舒服。原来,家里有那么多的人,比祖母家热闹多了。

可是,回到家的李健熙表现得很胆怯。因为不爱说话,年少的其他孩子开始并不喜欢和这位突然出现的家庭成员玩耍。小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也很好进入。过了一段时间,自小离开的李健熙融入到了这样的大家庭里。

在李健熙后来的记忆中,那个时候家里的人很多,而房子却很小,一家十几个人挤在一套四居室的屋子里。可是,终于回到父母身边的李健熙并不觉得拥拥挤挤热热闹闹有什么不好。在他看来,他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终于可以真正地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这真是莫大的幸福啊!

孤独的留学生涯

在李健熙回到父母身边的这一年,他进入惠花小学读书,开始了自己的求学生涯。

当时,李秉喆的事业还不稳定。李健熙不得不跟随做生意的父亲不停地转换地点。学业刚开始的他就要不断地转学,曾先后从马山转到大邱,再到釜山,一连换了五所小学。因为不停地转学,李健熙的学习基础并不好,也让他在学校里没交到什么固定的朋友。再加上从小远离父母形成的内向性格,使他在同龄人面前显得很沉默。因为这样的一种性格,李健熙在学校里并不讨喜。

父亲李秉喆为了让孩子接受到更好的教育,长大后可以继承他的事业,他先后安排两个儿子留学日本,而他对于小儿子李健熙的学业安排似乎更有深意。

哪怕当时李健熙有多么不舍,父亲固执的决定让幼小的他又一次开始了离家的生活。

可这一次和上一次截然不同!他被固执的父亲安排到了日本留学。

就这样,还在读五年级的李健熙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的留学生涯。

这远远不同于成年后的留学。年龄尚小的李健熙在日本,没有祖母的关爱,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韩国的一切。

这听起来让人很难想象。远离父母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到异国他乡开始不一样的生活,对于成年人尚且还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更何况是一个年幼的孩子!语言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尚未独立的小孩子该怎样在这里生活?

可李健熙在日本东京一待就是三年。

虽然,和他同在日本的还有两位哥哥。但是,过大的年龄差距让李健熙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和友情。

在日本,孤独的李健熙唯一的伙伴就是狗,当时陪伴他的是一条京巴犬。李健熙喜欢和它交流,向它倾吐心事,和它一同玩。在他看来,狗是最忠诚的朋友,可以陪伴他一生。以至于人生的每个阶段,李健熙对狗都有特殊的感情,只要看到狗他都会想起日本的生活。为此,他还建立了引导犬学校。

对于这段留学日本的生涯,李健熙后来回忆说:“小的时候在日本生活,形成了很内向的性格,那里没有朋友,常常一个人想问题,并且把问题想得很深。在最敏感的年龄,我感受到了民族间的差别以及由此带给我的愤怒和寂寞,还有对父母亲的想念等等,这些感受都是那么的深切自然。”

听完李健熙这段话的人,尤其是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孩子估计会深有同感,而那些有孩子的父母们估计会心痛不已。不知道,身为父亲的李秉喆在庆幸自己帮助儿子经历了这段特殊的成长期时,有没有想过幼小儿童在心底的那些伤痛呢?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日本的这段岁月让李健熙迅速地成长起来。对于人生的颠沛流离、民族间的差别和无法摆脱的孤独寂寞他比谁体会得都深,这也对他的人格塑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可当时的他,还是一个孩子。

为了摆脱在日本的这种“奇怪”的感觉,李健熙学会了从电影中寻找乐趣。

那个时候,他只要一有空就会到电影院里看电影。电影院的工作人员经常会看到这个沉默的孩子自己一个人抱着零食在电影院一待就是半天,虽然没有人陪他,但是他看得很是开心。

在日本的这三年里,李健熙看了1300部电影。看电影对当时的李健熙来说最初是为了消磨无聊的时光。可是到后来,他渐渐地发现了看电影的乐趣——可以从电影中了解别人的世界,别人的思想,还可以思考很多人生况味。

他在电影中锻炼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力和对事物的看法,以至于后来他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常观点独特、语出惊人。

这一特殊的爱好,李健熙至今还在保持。在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里,他爱做的事情就是看电影。三星集团的员工们都知道,他们有一个爱看电影的会长。

也正是因为李健熙对电影的这份狂爱,三星集团后来还同世界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合作拍摄过电影。

除了电影,李健熙还爱看电视纪录片。虽然纪录片要比电影乏味得多,但是在李健熙看来,纪录片更真实,更能带给他内心深处的思考。因为这个爱好,他还被别人戏谑为“电视纪录片狂”。

李健熙坦言说:“电视里放的纪录片我一集都没有错过。赶不上的时候就录下来,有时间再看。我家的电影资料库里就有1000盘这样的录像带。”

被孤立的“外人”

当李健熙在日本读完初中一年级后,父亲李秉喆让他回了韩国。

李秉喆发现从日本回来后的李健熙变了很多,依旧不爱说话。可是,从他偶尔和自己谈话时发表的言论来看,李秉喆知道这个小儿子长大了。他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用心,对此,李秉喆甚感欣慰。他希望,在他的教育下,子女个个都是人中龙凤。

从日本回来后,李健熙到韩国师范大学附中读初中。

终于不用在异国他乡的街道上扮演孤独者的角色了,这对李健熙来说是一件无比开心的事情。

当时的他以为,只要回到韩国,他就不用再自己一个人面对孤独了。可是,回到韩国后生活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

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期在日式度过,他早已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日本的生活习惯。他在不经意间流露的日式的行为习惯和生硬的韩国发音让他在同学们的眼中成了“特别”的人。而他从小就养成的不爱与人接触的孤僻性格,让他在学校中依然没有朋友。

虽然不喜欢孤独,大概也是习惯了孤独,李健熙并没有拉近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而在同学的眼中,他是一个奇怪的人,丝毫没有同龄的人的生气,总是显得那么呆板、沉闷。

同学们曾开玩笑说:“如果电闪雷鸣,别人当场就会吓晕,而他会一步一步走回家,第二天早上才会被吓晕。”学生时代性格木讷的李健熙被同学称为“木鸡”。可是,他们中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反应迟钝沉默寡言的“木鸡”同学日后却成就了受世人瞩目的三星集团!

孤寂的童年经历让李健熙比同龄人成熟很多。他深刻体味到家庭温暖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么的重要,所以,当他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他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最丰满的关爱。

李健熙坦言说:“我没有受过1%的家教。”

可他在心里深深地明白,自己过着与别人不一样的童年就是为了让自己走与别人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二次留学

1961年,李健熙19岁。这一年他高中毕业,顺利考上了世界一所排名前100名的一流大学——韩国延世大学。

这一年,李健熙也由孩子成长为大人。他无比庆幸自己的成长。因为,长大后,他就可以像自己的父亲那样,经营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

开学之际,李健熙周密地规划着自己的大学生活,怎样学习,怎样娱乐,他都想得很清楚。

在进入延世大学报到的前一天晚上,李秉喆把这个小儿子叫进自己的书房里。

李秉喆是一个强硬而威严的父亲。

听到儿子进来的脚步声,李秉喆转动椅子转过身来,细细地打量着这个已经长大渐渐有了男子汉气概的小儿子。他想,时间过得真快,孩子已长大,自己却老了。

李秉喆笑着问小儿子健熙说:“即将开始大学生活,是不是很开心?”

话不多的李健熙看着父亲点点头。

“明天就报到了,东西都准备好了?”

李健熙在心里奇怪父亲今天的态度为何颇为亲和,估计是有什么事情。

李健熙如实地回答父亲:“嗯,学费都已经缴好了。”

李秉喆站起身来,走到儿子的面前:“你想不想再次到日本留学?”

李健熙对父亲的话感到吃惊。他知道,父亲的这一问不是在问他的意见,而是要安排他去日本。李健熙低头没有说话。日本的那段童年时光给他很大的影响。当初,他讨厌极了那里的生活。可是,当父亲这样问自己时,他突然想起日本浪漫的樱花,陪伴他的京巴犬,还有那个让他一次次待在里面不肯离开的电影院。

李秉喆见儿子没有说话,继续说:“我想你应去日本读大学。日本是一个强盛的国家。我早年就是在那里的早稻田大学读书,从那里学到了很多一生受用的东西。作为男子汉,你也应该真正地去体会异国他乡的生活了。”

李健熙明白父亲误解了他的沉默。对于父亲的这个决定,李健熙并不排斥,甚至发自内心地感到欢喜。

“爸爸,我愿意到日本留学。”

听到儿子这句肯定的回答,李秉喆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轻轻地拍着李健熙的肩膀。

“那就去准备吧,我已经联系好了那里的学校。尽快到日本那里去!”

开学后,韩国延世大学有一个学生没有去报到。大家都在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同学放弃了这所著名的学府。

再次日本留学

很快,李健熙再次踏上了去日本留学的旅途。

重到日本,李健熙不再感到陌生,反而有些亲切之感。

小时候的日本生活经历,让李健熙在气质上面深受日本文化的熏陶,让他很快地适应了日本的生活。李健熙也就是从那时起,学会了像日本人一样懂得倾听别人,在别人发表完意见之后自己再表态。

李健熙是怀着憧憬来到早稻田大学的,不仅是因为这个学校出了很多名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父亲曾经在这里学习过。

刚开始,李健熙就读于新宿早稻田大学西院校的商学院。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有十万多名,有很多已成为日本经济界的精英。商学院丰富的课程让李健熙学习到很多商业知识。他在心里庆幸自己最后来到了早稻田大学。

除此之外,李健熙还按照父亲的要求,主修了“大众传媒”一课。

虽然,李健熙对大众传媒并不怎么感兴趣,可是,他并不排斥学习本身。早稻田大学的文学部很有名,在他看来,他能学到其他的知识,日后总会派上用场的。并且,他相信,父亲的安排肯定有他的深意。

是的,李秉喆的安排有独特的用意。他想让儿子学业结束之后接管他相关的产业,将三星集团的业务范围扩展到文化领域。

这一次的留学让李健熙开阔了眼界,对于日本也不再是小时候那种五味杂陈的情感了。他终于明白日本强大的背后原因,也将超越日本当做自己的理想。

从日本留学结束后,李健熙又到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学习了一年半,在那里学习欧美企业的成功经验。

1966年,李健熙从美国归来,进入韩国东阳广播公司。就在此时,他明白了父亲当年的深意。因为在日本主修过相关的知识,学习商业的李健熙并没有被人当做门外汉,他在东洋广播公司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

1967年,李健熙和东洋电视台会长洪进基的大女儿洪罗熙结婚,借由此举完成了三星集团商界和文化界的联盟。

钟情于体育的继承者

在中国,有很多的企业家是运动员出身,如获得过全国航模锦标赛冠军的冯锐,国家体操队的奥运冠军李宁、楼云等,他们在竞技场上为国家争得荣誉之后,也开始在商界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新的目标。

三星的李健熙虽然不是运动员出身,但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寄情于运动,学会在运动中放松自我。在成为三星会长之后,身处高位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繁忙的公务而放弃自己的爱好。他依然执着地喜欢体育,并将体育精神贯彻在三星集团的发展理念中。

少年时代钟情体育

很多富商家庭在家庭教育和管理上面的骄纵,导致富二代们不思进取,迷恋各种虚华的东西。

在韩国,作为李秉喆的儿子,李健熙在外人眼中是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童年异于同龄人的成长经历,让李健熙过早地体味到了人生的百态。不同于韩国其他的富二代,李健熙并不因为自己的父亲是三星的李秉喆而自我放逐,从不迷恋那些所谓的名牌和高档的东西。

从小伴随着他的爱好除了看电影、养狗,还有一个就是体育运动。

李健熙在年轻的时候就钟情于体育,认真好学的品质让他在体育方面的兴趣极为广泛。

不像其他富人,对于体育的消遣只停留在象征地位的高尔夫球场上,李健熙把体育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他擅长多种体育竞技,如摔跤、柔道、马术、高尔夫球和乒乓球等。

在高尔夫运动上,李健熙可以说是高手。

由于李秉喆自己本身喜欢高尔夫运动,他在这项运动上面也培养过李健熙。在李健熙去日本的时候,李秉喆就对他说:“日本有一流的高尔夫球选手。我从高尔夫运动中获益良多,你也可以试着学学。技多不压身。希望这项运动也能带给你快乐。”到日本后,李健熙记得父亲的这句话,他果真跟着日本一流的高尔夫球选手去学习。就这样,李健熙渐渐培养出自己对高尔夫球的爱好。没事时,他喜欢挥上几杆子。久而久之,李健熙在高尔夫球上的技术越来越娴熟,有时候他可以连续打一千多个球。

正如父亲一样,高尔夫运动也让他获益良多。当他成为三星集团会长以后,他就积极地鼓励三星集团的员工打高尔夫球,高尔夫球甚至成为了三星集团的文化。李健熙还通过打球看人,他认为,虚报杆数的人不是一个君子,工作中也不会有君子的行为。他还曾以打高尔夫球的技巧为例来启示三星高管们加强对三星集团的改革。

除了高尔夫球,李健熙还擅长摔跤。日本的摔跤运动很出名,早年在日本的时候他就迷上了摔跤运动。回到韩国上高中时,他还参加了学校的摔跤队,小有成绩,最后因为训练受伤在家人的极力反对下才被迫退出摔跤队。但是,李健熙对摔跤运动依然很热爱。后来,大学毕业后,他还担任过业余摔跤协会的会长。

李健熙还喜欢骑马。据说,李健熙爱上骑马是为了治愈交通事故留下来的后遗症,因为这项运动可以活动身体的腿部和腰部,对健康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在马场上纵情驰骋也让李健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坐在马背上能让他忘记压力和烦恼。就是这样随便一骑,李健熙便深深地爱上了骑马这项运动。

体育对于李健熙来说,首先是一份爱好,而这一份爱好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运动的畅然,还给他带来了一份特殊的“职位”——国际奥委会委员。

李健熙曾多次担任奥委会的委员,还代表韩国申请2018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如果你去翻看2002年日韩的世界杯的各种影像资料,你会看见李健熙忙碌的身影。

当李健熙因为丑闻事件而将被取消国际奥委会委员资格时,他亲自写信给奥委会,表示自己并没有违反奥委会的规则和奥林匹克精神。李健熙对奥委会委员资格的看重,一方面,是因为他代表了韩国,身在其位,可以更好地为韩国谋得利益;另一方面,对于一个不是运动员但对却体育执着热爱的人来说,能在奥委会担任职务,这是一个莫大的荣幸。

对于任何人来说,一生当中能有一个真正热爱的东西,都是一件幸福无比的事情。当我们难过失意时,都可以通过这种爱好来宣泄情绪,在那一刻忘记烦恼,找回自己。相比较其他静态的东西来说,体育似乎表达感情更加浓烈一点,更能宣泄人的感情。这也难怪李健熙喜欢在庞大的工作重负之下坚持运动,以释放压力。

三星的奥运营销之路

在企业的营销策略中,有一种营销手段叫“奥运营销”。

所谓的“奥运营销”就是借助奥运赛事为载体来推广企业的产品和品牌的市场营销活动。

2004年,香港的“金六福”在宣传中很好地借助奥运的声势来炒作自己,口号为“为奥运添福”:欢聚是福、参与是福、和平是福、进取是福、友谊是福、分享是福。就这样,“金六福”很好地诠释了奥运精神,并因此获得了“体育营销”最具实效奖。

而在韩国,提起三星的奥运营销之路,李健熙功莫大焉。

出于自身对体育的热爱,李健熙将体育带入三星集团,在三星集团积极地推行奥运营销策略。

1988年三星成为韩国汉城奥运会的赞助商;1998年,三星集团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2006年的都灵奥运会中,三星继续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在这些奥运会举行过程,你也许未曾关注过赞助商的营销策略。但是,2008年在我国北京举行的奥运会中,李健熙更是紧紧地抓住了机会,三星电子新推出的手机产品F480顺利成为奥运会的指定产品。该款手机里面还有有关奥运的主题歌曲和相关壁纸,充分将奥运元素运用其中。2012年,在英国伦敦奥运会上,三星集团又再一次出现在奥运大舞台上。

作为国际奥委会的成员,李健熙的在场总会让人们想起韩国,想起三星集团。

而在李健熙奥运营销策略的影响之下,三星集团逐渐被世人所熟知,其品牌价值达到125?5亿美元,成为全球品牌价值上升最快的公司之一。

李健熙充分利于体育赛事宣传三星,将其作为重点推出的项目。奥运会中三星的不缺席也让三星在世界市场上做到了不缺席。

爱着体育运动,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对于这位“运动员”会长,我们真得只能发自肺腑地赞叹:“厉害!”

第一项事业

——韩国半导体

1979年12月,三星集团收购了韩国半导体公司,并将其改名为“三星半导体”,使其成为三星的独资企业。

1980年1月,三星半导体和三星电子合并。至此,三星电子公司将三星半导体作为核心产业进行发展。

与其说是三星集团造就了韩国半导体在世界上的神话,倒不如说,是李健熙造就了韩国半导体。准确说来,韩国半导体是李健熙的第一份事业。

高瞻远瞩,力排众议

李健熙在大学毕业之后开始正式进入三星集团,在父亲身边悉心学习摸爬滚打了数年的李健熙,也渐渐地在商业上练就了独特的眼光和决断力。

在发展的最初阶段,三星集团并没有紧跟新经济技术革命的步伐,仍将产业投资集中在重工业、石化工业等传统工业上。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的半导体产业起步最早、做得最好的当属日本。可以说,当时的日本垄断了亚洲的半导体市场。那个时候,三星集团虽然对半导体芯片业务有所涉足,但是只是抓住其中的一点两点,并没有将其作为核心的产业去发展。

当时,李健熙就认为,三星集团在核心技术产业方面的缺失,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集团未来的发展。于是,他建议三星集团在业务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将核心业务扩展到电子、半导体和通信方面。第一步就是要收购韩国半导体公司,将其发展为三星集团的核心公司。

商人不做赔本的买卖,没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他们是不会考虑的。由于不熟悉半导体行业,再加上日本的半导体发展的旺盛势头让韩国在半导体产业方面的发展几乎没有优势可言。李健熙的这一大胆建议遭到了三星集团以李秉喆为主的保守派的反对。在他们看来,这个“二世祖”的决定有些可笑。收购一家衰败的公司就算了,还要将做得不行的业务重点去发展,这也太冒险了吧!

然而,从小遇到困难不放弃的执着精神让李健熙没有因为遇到阻碍而放弃对半导体行业的看好。他当时就对自己的父亲说:“就算只有我一个人,我也想试试!”

于是,李健熙不顾父亲的反对和众人的不看好,用自己的个人财产收购了韩国半导体公司50%的股份。购买韩国半导体公司后,李健熙告诉自己,一定要将这个产业发展壮大,这个产业日后的发展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在很多企业中,如果有好的建议被公司高层全盘否定之后,有的企业家会就此作罢,不用说收购一家众人都不看好的公司,更不用说用自己的个人财产去摆平一切的事情了。所以,这些企业家注定无法达到李健熙的高度,取得李健熙那样的成就。

事实证明,李健熙是对的。他在商业上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断力,让他向三星的高层证明了半导体行业的确是一个有广大前景的产业,它将带动三星集团在新世纪的飞速发展。

随后,三星集团收购了韩国半导体公司剩下的股份,成立了“三星半导体”。从此,三星集团的业务开始向半导体行业倾斜,要同日本半导体产业分一杯羹。

电子产业里的神话

机遇对于人来说就是那么突如其来,而如果能抓住机遇,最后获得的巨大成功也会让人不敢想象。

三星集团在李健熙的带领下踏上了高科技的列车。而他带领“三星半导体”走向世界一流水平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经典案例。

后来,三星半导体和三星电子合并,也就是今天为世人所熟知的“三星电子”产业。

在李健熙的领导下,“三星电子”成为了三星集团子公司中规模最大且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2009年,三星电子超越惠普(HP)成为世界上最大的IT企业。而在国际市场上,三星电子生产的电子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特别是三星电子生产出来的智能手机Galaxy S系列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成为代表时尚的高端消费品。三星在电视领域更是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世界保持领先地位。

三星电子产业在国际市场获得的成功向世人证明了一件事情:当年,三星集团业务上面的选择是正确的,李健熙的决断是正确的。

假如,当年的李健熙没有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商业眼光,三星集团也不可能在业务方面有如此成功的转型。

在标榜高科技的现代社会里,如果三星集团不在核心技术领域做出成绩,它很难会有现在令人瞩目的成绩。

就这样,在还未成为三星集团的第二任会长之前,李健熙力争发展三星半导体产业的业绩使其在三星集团赢得了员工的佩服,获得了一定的威望,也让三星的高管对这位年轻的“皇子”另眼相看。而李健熙也用实际行动让三星的员工知道,他不是没有能力的“二世祖”。

作为富二代,李健熙时刻被笼罩在父亲李秉喆的光芒之下。只要是他还没有接任三星集团,为整个集团做出贡献,三星集团所有的成绩都是来自李秉喆的领导。这对于李健熙来说是一种压力。如何走出父亲的光芒,树立自己的威信,这是一个难题。

半导体成了神话,成了李健熙在三星集团的第一份事业,让他给三星集团上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父亲的遗言

1987年,三星的第一任会长李秉喆因胃癌去世。这位“三星之父”打拼了一辈子,在为三星创下辉煌业绩之后,永远地离开了三星。李秉喆在弥留之际,拉着李健熙的手,将引领三星集团未来发展的重任交给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

李健熙面对父亲的遗言,百感交集,在伤痛父亲离世的同时,也在心中构思着如何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李秉喆时代的逝去

李秉喆的逝去对整个三星集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纵观这位商业能人的一生,他在韩国初建的时代创立三星集团,并领导它成为韩国最大的企业,为三星为韩国的经济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早年李秉喆留学日本,在上大学的时候,因为民族间的差异,他受到了日本人的歧视。这种歧视身在国外的人最为清楚。当我们在自己国家的时候,我们无法感受到自己的爱国热情。等到走出国门后,我们在异国他乡最受不了的就是来自别国对自己祖国的轻视。而当时的李秉喆就深受这样的折磨,作为一个有志青年,受到日本人的歧视与侮辱,他当时愤怒的心情可想而知。在那个时候,李秉喆就怀有“实业报国”的理想。于是,毕业之后,他按照自己的理想,全身心地投入到商场中。

李秉喆坚持认为:“办企业的着眼点首先要放在国家和人民是否需要之上,之后再考虑收益、资金、人力、技术等问题,企业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循着他的企业观,李秉喆在创业之初就将公司的业务放在面粉、制糖、棉纺织等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中。当时社会的特殊情况,加之正确的抓手,让李秉喆获得了成功。三星集团规模日益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韩国的市场,三星产品也成为韩国早期工业进口的替代品。

后来,李秉喆在战后韩国新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将三星公司的业务发展到造船、飞机、化工、机械等重工业领域。加之韩国政府的特别眷顾,李秉喆进一步扩大了三星集团的规模。

李秉喆在商业上面的前瞻性使得三星集团快速发展,这也实现了他早年“实业报国”的理想。

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来说,人们最不应该忘记的是呕心沥血的创业者。他们最初的创业没有人作指导,完全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而且随时都有失败的可能。而他们的伟大之处就是自己走出一条路的同时也为后人指引了方向,开辟了道路。如果没有他们,何谈以后的辉煌!

韩国人民只要提起三星集团,就不会忘记这位“三星之父”——李秉喆。

而对于三星集团来说,李秉喆为集团做出的最后一个贡献就是选对了下一个领导人——李健熙。

完成父亲心愿

李秉喆在逝世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一手打拼出来的三星江山。他不知道,在离开之后,三星集团能否走向辉煌,继续为韩国的经济做出贡献。

于是,在他弥留之际,他紧抓住小儿子李健熙的手,用微弱到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三星集团就交给你了!”说完后,李秉喆再也说不出话来,只是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儿子李健熙。李健熙知道,父亲紧抓着自己的手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在将三星集团交给他。无论如何,自己都不能让父亲失望!

同父亲的经历有些相似,早年在日本留学的李健熙也深深地体会到日本人对韩国人的歧视。当时的日本在亚洲发展最好,很是看不起韩国这样没钱没实力又很小的国家。在日本的每一天,他都在承受着日本人可恨的眼光。第一次留学日本年纪还小,李健熙就深深地感受到了发自心底的那种愤怒。后来,再次留学日本,李健熙就想着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将日本比下去。

李健熙也在心中涌动着和父亲相似的理想:产业救国。

所以,李健熙对三星集团也是有着特殊的感情。

对他来说,三星不仅仅意味着父亲临终前的托付,更多的是他在其中寄予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在众多的子女中,李秉喆最喜欢自己的大女儿。李秉喆在一次和朋友的谈话中表示,如果她是男孩,定然会把自己的事业交付于她。可惜了,她是一个女孩。

不管这真假与否,在八个孩子中,做事风范酷似李秉喆的只有李健熙一个。

经过多年对李健熙的考察,李秉喆决定把三星集团交给他。

当然,李健熙并没有辜负父亲的重托。最初还受到大家质疑的李健熙在商场中表现出来的非凡才能比李秉喆有过之而无不及,被业内称为“商业鬼才”。

他带领着三星集团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拓展三星集团的业务,将三星集团的分公司开遍了全世界。

因为李秉喆,韩国出现了三星集团;因为李健熙,世界出现了三星集团。

他将李秉喆时代还属二三流的企业一举发展成世界一流的企业,让英国《经济》为此感叹:“十年前,还仅仅依靠生产廉价麦克风维持生计的三星电子,已经完成了奇迹般的飞跃。”李健熙本人也被韩国人民称为“经济总统”,被全球称为“影响世界的100名人物”。

倾听

李健熙在任三星副会长的时候,李秉喆把李健熙叫到自己的面前,拿起办公桌上的纸笔,挥笔下去便是两个大字:倾听。

还没等李秉喆开口说话,聪慧的李健熙就已明了父亲的用意。

李秉喆说:“当领导者,凡事不要妄下定论,学会倾听。”

李健熙点头。

李秉喆了解这个儿子,其实这个道理自己不说他都明白。可是,他不仅是父亲,还是三星的会长。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谨记父亲的话,也谨记领导的教诲。

这简单的两个字寄予着李秉喆对李健熙的希望,希望他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仔细聆听别人的言论,不要随便发言。

其实,早在李健熙留学日本的时候,他就学会了“倾听”。那个时候,因为性格内向,他的话很少,在和别人交流时也大多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对别人的话和看法,他会在内心细细地思考,从不妄发评论,但是,他一出口常常语惊四座,让人佩服于他看事情的角度和独特的想法。

李健熙时刻记住父亲留给他的“倾听”二字,在任三星会长的阶段,也一直奉行着这一原则。

在担任三星会长之后,李健熙一直保持着“倾听”的好品质。

虽然三星集团内部实行集权制,而李健熙本人又是一个极具威严极具决断力的领导,让所有的三星员工惟命是从,但是,他从来没有妄自下过一个定论,任何决定都是在自己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而每一次深思熟虑都在倾听完别人的意见之后才开始的。所以,每一次三星高管开会,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以一种被“忽略”的姿态听着来自高管的意见,听完之后才对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

作为子女,父母的话我们应谨记心中。尤其是父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给我们的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对于李健熙来说,父亲李秉喆留下的巨大财富他将用尽一生去守护。

第二任会长

李秉喆逝世后不久,李健熙在三星高层的拥护下执掌三星,成为了三星集团的第二任会长。

早在年轻时,李健熙在心中就有着一个商业帝国的梦想。现在,这个梦想将从他当上三星会长后开始慢慢实现。

作为新任会长的李健熙坐在曾是父亲的位置上,更加审慎地规划着自己的商业帝国梦——

如何摆脱来自父亲的影响,树立自己的权威?如何让这个大企业在自己的手中发展更好,获得更多的辉煌?

父亲的影响力

虽然在心中对会长这个职位有过许多想象,但是,当有一天这个想象实现的时候,李健熙还是觉得有点不太习惯。同样地,他也发现了三星员工对自己的不习惯。

几天下来,李健熙发现他远远地低估了父亲李秉喆对于三星集团的影响。

对于这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来说,人们永远地佩服他、敬仰他。

作为“三星之父”,李秉喆带领着三星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发展到韩国业内数一数二的大企业,他对三星的贡献之大可想而知,他在三星集团内部崇高的权威地位也可想而知。李健熙意识到父亲的思想观念与行事作风已经深入到三星集团的方方面面。

韩国的企业文化比较注重年龄和资历,而在父亲去世之后,继任者李健熙虽然已经四十多岁了,但是这个年龄在和父亲一手打江山的老功臣面前,李健熙还是显得太过于“嫩”了点。

在外人看来,李健熙是从他父亲李秉喆的手中接下了三星集团,他是“二世祖”,财富不用费力去得到,出生就有。相比较他父亲来说,李健熙处在一种“守业”的阶段。自古都说,守业更比创业难。他能否将父亲打下来的三星江山守得住守得好,大家都不知道。

初当会长的李健熙因为这些压力,并没有感受到身处高位的喜悦。从一开始,他就像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即使,很多人都认为,李健熙是在延续父亲的辉煌。可是,在李健熙看来,他并不是在“守业”,他要带领三星集团重新“创业”,让三星集团发展壮大,走上更加辉煌的时代。

不服输的“二世祖”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权力交接的过渡阶段很让后来者倍感煎熬——前朝权威犹存,新朝的权威还未建立。

上任以后,李健熙谨遵父亲“倾听”的遗训,行事沉稳低调的他也并没有对三星集团施以什么大动作。当然,李健熙在这个时候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革新之举。毕竟,三星员工对于新上任的领导还不了解,不先带着集团做出什么成绩,众人是很难信服他的。

三星集团内部的人员对这位新上任的领导摸不到头脑,他们不知道,李健熙能否扛住从父亲手中接下来的三星大旗,能否带领三星集团走向更好的发展道路。

事实证明,李健熙没有辜负平日里父亲的苦心栽培和临终前的殷切嘱托。

他在刚上任的一年里,使三星集团沿着父亲的路子平稳地发展。在这一年中,三星业务得到扩张,在全球的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分公司。李健熙初任会长时并没有手忙脚乱,而将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扩大的业务范围也取得成功,让业内的人士看到,他并不是被父亲光芒笼罩着的“二世祖”!

取得成绩的李健熙并没有在成功面前沾沾自喜,这点成绩对于他伟大的商业帝国的梦想来说还远远不够。在出任会长的这一年里,他从三星集团成功的背后也看出了公司从父亲时代就存在着的弊病:运行效率不高,重视产品的数量却忽视质量……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三星集团的发展。

三星集团要继续发展,就要祛除这些毒瘤。

李健熙说:“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比别人落后多少、落后在哪里,就无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生存,三星要时刻具备危机意识,朝着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迈进。”

为了给三集团“治病”,改变三星集团在欧美国家眼中二三流企业的传统定位,李健熙宣布对集团进行“二次创业”,并且还特地为“二次创业”发表宣言。宣言中,李健熙慷慨激昂地说:“三星的每位员工、每个部门,都要萌生危机意识,只有适度的紧张感才能带来活力和创造力,才能确保三星在下一个世纪绝对领先。”

为此,声势浩大的“二次创业”在三星集团如火如荼地展开。李健熙决定要重组三星集团的旧业务,将电子产业引入三星集团的新业务之中。在这样的决策之下,三星公司将三星电子与三星半导体和无线通信合并在一起。这样不仅节约了公司的经营成本,还提升了三星公司的运作效率。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李健熙的这种做法更加有利于三星集团的发展。

李健熙在新任会长之初,这种大力改革的决心给三星集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员工也渐渐认可这位新会长。

秘书室的弊病与重组

在三星集团内部,秘书室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它被称为“三星共和国最顶级的中枢”,对三星集团的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作为三星集团新任的第二任会长,李健熙将他的第一把火烧到了秘书室。

三星秘书室的产生

“秘书室”这个词来源于日本“二战”时的参谋组织,主要工作是搜集商业情报,为组织的发展建言献策。

李秉喆曾留学日本,对于日本的文化他非常地推崇。于是,在创建三星集团时,他就将日本秘书室的组织思想运用到企业的架构中去,在三星内部设立情报组织——三星秘书室。

在最初,三星秘书室是三星物产下的一个“课”(相当于中国的科级部门),其职能范围很小,只是帮助李秉喆处理三星日常的事务。后来,随着三星集团的发展壮大,李秉喆认为市场变化太快,而市场变化由很多因素造成,政治、文化、自然环境都会导致市场的巨变。如此一来,单靠一个人或是几个人来抓住市场的变化,实在有些困难。李秉喆觉得,这个集团内部需要一个强大的参谋组织,专门搜集信息,并拟定方案和相应的调整。于是,1972年,李秉喆在参考日本财阀秘书室的组织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秘书室的功能,让其在参与日常事务管理的同时,也负责搜集情报,做出分析,制定方案。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三星秘书室的功能不断扩充,还负责公司日常的运营、财务、人事、企划、技术、安全、国际金融等事务。

20世纪80年代,三星集团的秘书室走出三星集团的狭小天地,成为了韩国最大的情报分析组织,其中海湾战争爆发、金日成去世、俄罗斯进口收银机等情报都是由三星的秘书室最先提供的。

这样的信息提供源不是国家情报局,而竟然是一个企业的部门!企业集团的部门能耐如此之大也真不多见。

秘书室的弊端

可以说,三星集团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秘书室功不可没。

它为三星集团搜集准确的商业情报,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以便做出有利于三星集团的正确决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三星集团的运行效率。同时,秘书室在维护企业形象方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李健熙投资汽车失败之后,秘书室就出面极力地维护李健熙的形象,同时也维护了三星集团的社会形象。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可谓有利也有弊。其实,三星集团的秘书室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李健熙执掌三星集团后,他对事物超凡的洞察力让他很快就发现了秘书室的弊端。

作为三星集团的中枢,李健熙认为,秘书室的权力过大。一个部门过大的权力其实并不利于三星集团内部的管理。而对于一个搜集商业情报的机构来说,权力过大是不必要的。秘书室高度集权,很容易就滋生腐败现象。

秘书室的权力显然已经延伸到三星集团内部的很多方面,成为三星集团权力支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秘书室还可以干涉子公司的运营。李健熙说过:“由秘书室掌权,子公司掌财。”三星集团所有子公司的人事及薪资决策全部都由秘书室决定,就算是类似于三星电子这样的明星企业在秘书室面前也没有任何办法。在这种情况之下,秘书室的高度集权严重地干扰了三星集团子公司的发展。

针对秘书室权力过大的问题,李健熙在会议中曾说:“秘书室暴露出中央集权制的弊端。秘书室如同朝鲜的500年历史,只会在会长与社长团以及高管之间建造围墙。秘书室处于权力的中央,甚至可以称之为盖世太保或克格勃。我也有过这样的感觉,如果我要视察工厂,秘书室就会这样指示‘你不要看会长的脸,装作认真干活儿的样子,你要采取力争姿势’等等。他们在我面前只会说好话,叫他们把不好的拿过来也不行。秘书室患上了‘伪装病’,过去的5年间一直都这样。”

不仅如此,秘书室还有一个弊端:容易造成公私不分。

三星集团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并不是说由一个家族全权掌管,它还有很多的股东。从这个角度来说,家族和企业又是分离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而秘书室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处理好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然而,它在处理两者之间关系时,往往容易忽略其中的一个。这时候,处理不得当,家族利益和企业利益之间就会产生矛盾。

秘书室的重组

李健熙是一位有决断力的领导者,在充分意识到秘书室存在严重弊端之后,执掌了三星集团的他对三星的秘书室进行了重组。

针对秘书室过度集权的弊端,李健熙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散秘书室的权力。

1998年,秘书室的人事、财务、企划、秘书和经营组人员减少到100人,从15个小组缩减为10个小组。1999年,李健熙又正式关闭三星集团的秘书室,将其改组为“结构调整部”。改组后的“结构调整部”分为人事组、财务组、监察组、企划公关组、法务组等部门,在三星集团仍掌管着很大的权力。2006年,李健熙再次削弱“结构调整部”,将其改为“战略企划室”,保留了其在人事、财务方面的支配权,其秘书组转为会长直属,法务组转入社长团协议会下。

就这样,李健熙层层剥茧式地削弱秘书室的权力。

但是,秘书室无论经过怎样的变动和改名,它依然使三星集团铁三角权力金字塔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李秉喆时期,公司的运营权,会长占80%,秘书室占10%,下属子公司的会长占10%。李健熙将其改为会长占20%,秘书室占40%,下属子公司占40%。李健熙对三星秘书室的改组却依然使其拥有很大的权力。在李健熙的改组下,也只是通过削弱自己的经营权,来平衡秘书室和下属子公司的权力,其用意旨在使其更好地为三星集团服务,更好地为李氏家族服务。

可是,改组后的秘书室弊端依然存在。

作为公司和家族的调节剂,秘书室似乎更倾向于为李氏家族服务,公私方面似乎更加分不清楚。准确来说,它并不是对三星集团的小股东负责,而是听命于拥有三星最高权力的李健熙。实质上,李健熙将秘书室改组成了为李氏家族服务的部门。当然,也许是因为李健熙本身在集团内部的巨大贡献,改组后的秘书室甘愿臣服在其威权之下,处处为李健熙服务。

对于李健熙来说,无论秘书室的权力多大,只要它能忠心地为李氏家族服务,有利于集团企业的长足发展,他就可以允许其存在,名字改与不改无关紧要。

领土扩张

1988年是李健熙任三星集团会长的第一年,也是三星集团成立50周年。在周年庆典上,李健熙宣布进行“二次创业”。在李健熙看来,父亲对三星集团完成了首次创业,稳固地占据了韩国市场。对于雄才大略的他,必须发动“二次创业”,带领三星集团占据世界市场。

李健熙所规划的“二次创业”就是要在产业上继续开创三星未接触的领域,在公司规模上积极扩大,将三星集团真正地推出国门,使它发展成为21世纪世界级的企业。

在这个伟大目标的驱使之下,李健熙积极地采取行动。

在内,李健熙进行一系列的公司改革;在外,他积极地进行三星企业的扩张,带领三星集团迈向21世纪。

李健熙对三星集团的内部改革,产业调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新的时期,李健熙认为三星集团已有的产业已经无法满足集团的发展之需,而这个时候,就需要积极地拓展新的产业,扩大三星集团的疆域。

纵观三星集团的产业发展道路,在最初只是韩国食品出口商,业务主要是食品生产。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星集团开始涉足人寿保险和纺织业。1969年,又向电子产业发展,于是便产生了三星电子。然而,这个时候三星电子生产的产品也只是电视机而已。20世纪70年代三星集团进入石化领域,这个时期的电子产品也渐渐扩展到洗衣机和微波炉上。

到了20世纪80年代,李健熙认为高科技产业将会在下一个世纪成为朝阳产业,一味地在传统行业领域发展只会导致新世纪主要市场的失败。三星集团想要继续发展,必须扩大业务,并将高科技产业作为自己的核心业务区发展。

于是,在他的积极推行下,三星集团在电子行业进一步发展,并将其作为一项核心的业务,开始生产彩电、手机、视频录像机和个人电脑等。

20世纪90年代,李健熙看到三星集团的电子产品只停留在最基本的零部件制造上,核心芯片还要受制于大的电子公司,于是,他将三星电子的业务发展的核心技术用于个人电脑的内存及硬盘的研发和生产上。

1995年,三星电子推出新款手机。然而,这款手机在质量上存在一些问题,注重企业“质量经营”的李健熙当场就焚烧了三星电子生产出来的15万部手机。至此,李健熙在三星集团积极地发展手机业务,特别重视产品的质量。

终于,在1999年,三星电子发布了第一款可以连接互联网的手机。2010年,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三星还推出了首款Android智能手机Galaxy S,让世人惊艳。这款手机至今已出了好几代,受到全球人民的喜爱,并被认为是最好的智能手机之一。三星手机在质量、设计和产品营销上的重视使其获得巨大成功,甚至一度超越智能手机的巨头——iPhone。

事实证明,李健熙将三星集团的核心业务扩张到高科技领域的决断是正确的。

2009年,“三星”位列全球品牌价值20强。

2012年10月2日“三星”以329亿美元的品牌价值排名“全球100强品牌”第九位。

除此之外,李健熙不仅积极地拓展三星集团的业务,在三星集团实质的规模上面也开疆辟土。他在近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300个法人及办事处,员工总数达到19.6万人。

就中国而言,李健熙看中中国市场。中国地大物博,消费人群多,又和韩国是邻近国家,在生活习惯、文化方面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自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政府积极的“引进来”政策,更是让李健熙极其看中中国的市场,积极在中国进行投资。现在,三星集团在中国投资的主要有三星电子、三星电视、三星康宁、三星SDS、三星物产、三星生命、三星火灾等。其中,三星的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影响很大。

目前,三星集团在中国很多城市都拥有公司,连偏僻的西部地区都有三星集团的身影。李健熙曾经说,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他的对手。李健熙深入对手腹地,在他看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在竞争激烈的欧美市场,三星集团同样行动活跃。

面对三星如此之大的“领土”,李健熙心中的理想也算实现了。可以说,这个集团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三星帝国。在这个帝国里,他不仅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也实现了自己打造商业帝国的梦想。

书名:《王者无畏》三星总裁李健熙和他的商业帝国

作者:青云

定价:¥42

微信价:¥37.8

ISBN:978-7-5095-5655-9

会计网微信专注分享最接地气的理财技巧,财会干货,生活哲理等。

欢迎关注会计网公众号:www.61k.comlarr;长按可复制。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分享给你的朋友,更多精彩内容可查看下面相关链接!

阅读原文>>
本文标题:三星李健熙-三星董事长李健熙的哥哥在中国病逝 曾起诉李健熙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7918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