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发布时间:2018-04-27 所属栏目: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一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文化]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Trustworthy Words May Not Be Fine-sounding; Fine–sounding Words May Not Be Trustworthy

详解:可信的话并不漂亮,漂亮的话多不可信。(www.61k.com)老子鉴于当时社会风气与文风的浮华不实,倡导返璞归真与平淡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文学风格。魏晋时代,文人冲上自然朴素,反对虚浮华丽的创作风气,出现了像陶渊明这样伟大的诗人,文学创作也倡导真实自然的思想与风格。自此之后,中国古代文艺以朴素自然为最高的审美境界。

To address the extravagance in social mores and in the style of writing of his time, Laozi advocated simple and natural lifestyles and literary presentations. During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men of letters valued natural and simple literary styles and were opposed to extravagant and superficial styles. This line of thought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great poets like Tao Yuanming, and shaped literary writings to reflect direct thoughts and natural expressions. Subsequently,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rt took simplicity and naturalness as the highest aesthetic standards.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文化]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可信的话并不漂亮,漂亮的话多不可信。善良的人往往不能能言善辩,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不善良。

◎Trustworthy words may not be fine-sounding; fine-sounding words may not be trustworthy. A kind-hearted person may not be an eloquent speaker; a glib person is often not kind.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文化]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憎恶虚伪矫饰,所以他认为“漂亮的话多不可信”。但他自己写的《道德经》五千言,思想深刻而文笔优美,可见他并没有摒弃文章之美。

◎Laozi detested pretense, so he said, “Flowery rhetoric words may not be trustworthy.”However, the 5000-word Dao De Jing he wrote is not only profound in ideas but reads beautifully. That means he was not opposed to writings using fine words.

版权所有:CRI NEWSPlus英语环球广播

扩展: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 信言不美 善者不辩 / 善言不美美言不信

二 :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是老子的《道德经》的一句话,意思是:美丽的语言是不可信,而可信的的话不一定是好听的。

当我们踏入社会中的时候,我们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同时,会结交不少的朋友,在我们的遇到困难的时候真正的朋友会伸出援助之手,帮我们度过难关,而那些酒肉朋友却在我们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袖手旁观。这是深刻的启示,我们为人出事,结交朋友要处处小心,所谓人心险恶,人处江湖,身不由己。为了生存有的人出卖朋友,出卖良心。如战国时的伯丕和伍子婿,他们本来是一对很好的朋友,在伯丕刚来到吴国的时候,是伍子婿帮他引见给了吴王夫差,伍子婿与伯丕可谓是一见如故,两人彻夜长谈,都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找楚平王复仇。他们真成了一对好朋友。伯丕可谓是老奸具滑,巧言令色,处处迎合吴王和伍子婿的心意,赢得了吴王和伍子婿的信任。可是后来,伯丕为了大权独揽,处处向吴王进谗言,面对越国的金钱的诱惑,伯丕出卖了自己的朋友,有人曾经警告伍子婿要小心伯丕,说伯丕狼眼虎步,不是一个正人君子,可伍子婿就是不信。最后耿直的伍子婿因为听进了伯丕的美言而被吴王处死。

正所谓“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真正的好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而忠实可信的话虽然听起来让人不舒服,却有利于行走在人生之路。如唐朝的魏征是一个忠心耿耿,敢于在皇帝李世民面前进言的人。虽然李世民是一个历史上少有的开明皇帝,但对魏征的忠言有时想发火,有一次,李世民想盖一座大的宫殿,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当这件事被魏征知道了以后,他直接跑进皇宫里,面见皇帝李世民,要求取消盖宫殿的计划,不顾皇帝的能否接受直言这做会和隋炀帝一样不得人心的。弄得李世民好没面子,最后由于李世民能静下心来考虑,又加上公孙皇后的劝导,最后采纳魏征的意见,撤消了此计划。事实证明,魏征的建议是正确的,唐朝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这与他有着紧密的关系。

孔子也曾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者矣”。是啊,当别人需要你的帮助的时候可能会说许多恭维你的话,如你是一位有头脑的人,就不会相信那些美丽的话;如果你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当听到那些恭维的话,可能会飘飘然,可是不要高兴地太早,因为美丽的陷阱就在你的前方。如南宋王朝的的贾似道,他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佞臣,他的最大本领就是拍皇帝的马屁,,宋度宗和宋理宗就是听了他的话,朝廷越来越腐败,弄得民不聊生,使本来就要摇摇的南宋王朝的统治彻底地坍塌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包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人生之路上,我们要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不要轻信那些恭维的话语。走好自己的路,做一个不谄媚他人,堂堂正正的人!

三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81章)我们读到此言,觉得老子的这个话好像和上面说的“美言可以市尊”有矛盾,但是细察文意,他是针对两种不同的情况来说的。

这里的“信言”,是指真实的话、朴素的话;“美言”,是指华美的话、伪饰的话。“信言”、“美言”是处在对立中的,那么可以推知此“美”是指一种不真实的虚美、矫饰之美,而不是“美言可以市尊”中那种真美的“美言”,两者有不同的涵义。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和我们现代人并不绝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有的人说话,说得天花乱坠,很动听,很华美,但是到头来是让你上当受骗。因为他不伪装得美一些,怎么会打动你,让你上钩啊!所以“不信”的话经过外表“包装”变成的“美言”,不就是“美言不信”了吗?相反“信言”是真实的、素朴的,不用“包装”,它往往没有那种外表的美,这就是“信言不美”了。

齐相邹忌不仅身高八尺,而且长得很帅,一次在要上朝时候,他照着镜子问夫人:“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徐公是当时公认的美男子。

夫人回答说:“当然我的老公美,徐公怎么比得上你!”这就似老子所谓的“美言”,一般人爱听,但是邹忌觉得有点不可信。这就是邹忌的厉害,他面对“美言”能动动脑筋。《战国策》上就是这样写的:“忌不自信。”

邹忌就再问小老婆:“我和徐公谁美?”其妾说:“徐公怎么比得上你美啊!”这还是“美言”,真是异口同声的“美言”了。

第二天有个客人来了,邹忌再问客人:“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比不上你美!”

凑巧了,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仔细细地审视他,自以为不如他,再用镜子看自己,发觉远比不上他。

邹忌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他开始考虑,这是为什么。夜深人静,他“寝而思之”,发现其中的道道了。我们也来分析一下,确实这种“美言”有不少内涵。

一是,听到人家的“美言”并非就是真言、信言,要考虑可信否、真实否。不管是面对亲近自己的人,还是面对别人,都应该如此。再说,面对一个人的“美言”应当如此,而面对众口一词的“美言”也应当如此,比如邹忌听到的是三个人共同的“美言”,也不一定是信言,也不要盲目地就信以为真。

二是,“美言”是动听悦耳,听了让人舒服,但是在“美言”的后面往往有动机,有一种利益关系的驱动力。比如,邹忌知道:妻子“美言”我,是出于爱我;妾“美言”我,是害怕我;客人“美言”我,是有求于我。一个人要能够洞悉“美言”深层的、背后的东西。

三是,“美言”容易蒙蔽人,就要实际地考察一番。邹忌自己看到了徐公,才知道怎么回事了,否则就蒙在鼓里。大家想想,如果我们不是把这个故事看作“搞笑”的话,那么其中涵义颇深。

四是,邹忌果然不愧为一个著名的政治家,他又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想到了政治,想到了国家大事,那么是不是也这样呢?于是入朝来见齐威王田齐时,他就讲了这回事情,开导齐威王。

邹忌说:“我确实知道自己远比不上徐公之美,但是因为妻子爱我,妾又怕我,客有求于我,所以他们称赞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地方千里,是有一百二十个城邑的大国,宫里的女人都爱君王,朝廷群臣都害怕君王,由此可见,君王被人蒙蔽得一定更加厉害了。”这一番话,我们看来真叫丝丝入扣。

邹忌用心思考过了,有人爱我而我受到蒙蔽,那么爱你齐王的人更多了,你齐王受的蒙蔽更大;有人怕我而我受到蒙蔽,那么怕你的人更多,你受到的蒙蔽也更大;有人有求于我而我受到蒙蔽,那么有求于你的人更多,你受到的蒙蔽就更大了。这种内在的逻辑,很有力量啊!

齐威王是一个很善于聆听的人,他不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也不是王顾左右而言它。他听出了其中的道道,被触动了,因此称赞说:“善!”很明显,邹忌的这番话不是悦耳的“美言”,因为这不是溜须拍马、歌功颂德的话,而是进谏、批评、开导的话。但这又确实是“信言”,是由邹忌的“美言不信”引出来的这一番“不美”的“信言”。齐威王必定听出来“信言不美”,这才是真正的美言,所以齐威王欣赏地说出一个“善”字来。

再说,可贵的是齐威王不仅聆听出这是美言、美言中的美道,而且去践行美言、美道。齐威王就下诏令:“从今以后,群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可以得到上等赏赐;上书进谏我的,可以得到中等赏赐;能在公众场合批评我的,可以得到下等赏赐。”我们设想一下,一个人用一个锐利的东西,当着你的面扎下去,你是什么感觉?这不就是“面刺”吗?现在得“上赏”一等奖的是“面刺”,也就是这种批评指责,丝毫不留情面,就像锐利的东西当面扎进去;挑你的错误、缺点、毛病,一个普通的人也受不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国君能接受下来,这应该说是很不容易了。

这个诏令刚一公布,大家想怎么样啊,很有意思,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这个场面今天的人设想一下,依然生动如画啊。你来了,我也来了,他也来了,纷纷前来提意见、熙熙攘攘上门来批评的,就像赶集市那样。这种批评和提意见非但不被拒之门外,而且有奖,用奖励来刺激、拉动“面刺”。一个国君能够这样广开言路,这样虚心接受批评,这样诚心接受监督,怎么不让一代一代的人感叹啊!我们也许不太在意,原来大家熟悉的这个成语“门庭若市”,就是从这里来的。另一方面也说明齐威王的问题、朝廷的问题还真不少。齐威王先前听到的大都是悦耳的“美言”,但是“美言不信”,受了极大的蒙蔽;当他真正听到了“面刺”之言、“进谏”之言、“谤议”之言,虽然不悦耳动听,但是“信言不美”,使得自己眼明心亮,从蒙着的鼓里走出来。

第二个阶段,起变化了。《战国策》上写道,“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这就是说几个月以后,不再像前一阵“门庭若市”那样了,虽然还是有人来提意见,但是已经是断断续续的了。

第三阶段,又有变化了。就是一年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想要进言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批评的了,要献给朝廷的意见都说得差不多了。

选自:《老子》与百姓生活 姚淦铭
本文标题: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7187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