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老乡我们一起回家吧-我们家的老水井

发布时间:2018-01-19 所属栏目:散文

一 : 我们家的老水井

我们家的老水井

朱绍盛

映在我脑海里的是家乡的老水井——白鸟大石包朱家的老水井。

塘房水厂又一次停水了。

我不得不拖起慵懒的身躯去我们朱家大石包老水井提水。

老水井是我们祖祖辈辈一直用着的水井。养育了朱家老屋基世世代代的人。从二世祖起,至我们绍字辈已经十五世了。(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水井的头顶旁边有一颗高大的核桃树。正是在八大婶家院子边,是八大叔种的树。

八大叔说,让这核桃树陪陪咋们的老水井。

又一次看到了这课核桃树。

小时候总在这儿看每天的日出,总在这水井旁边的沟沟里堵水、玩泥。最感兴趣的是那自己设计的“转支链”,也就是漩涡,那旋转着的水不知编织过多少次儿时的梦想;那旋涡可以从涡顶看到涡底,喜滋滋的看着水旋转着流出涡底;最最诱人的是八大婶家核桃树上的核桃,在成熟的季节,希望来一阵子狂风,落下那么几个核桃,几个兄弟姐妹一蜂窝的抢,好不快乐。

水井和核桃树成了共同的景致,不可分割。在儿童的心里,有了它们才会有快乐。

这核桃树——

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一枝枝的绿叶闪着油亮的光,透过密密麻麻的树叶,阳光星星点点的竞相闪着金光,一束束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缝隙飘洒下来,在树下的地面上投影出斑斑点点的“小太阳”,这些个小太阳伴随风吹树晃,在地上跳跃个不停,甚是好看。

在炎热的夏季,院子里的男女老少都喜欢在这里乘凉,谈天说地。干活回家经过的,都要打上一瓢水,灌上一大气,凉凉的,浑身舒畅。要是实在热得受不了,打上一盆水来个淋浴,虽冷的浑身起鸡皮疙瘩,还是乐此不疲。家族里若有什么大事、小事,所有成家的男人就聚在这里商讨,拿出个解决的方案。

老水井成了我们家族运转的轴心。我们修路、补桥,乃至大事、小事都要在这聚一聚。我们家族围着老水井紧紧抱团,大家和谐相处,共商家是。通过沟通,大家心中有了目标和方向,把家建设好。傍晚在老水井边聊天有好处,家族成员可以聊聊在新闻里知道的国家大事,可以吹吹当天见到或者听到的逸闻趣事,这样既放松了一天劳作的紧张又融洽了家族感情,所以大家都喜欢去水井边乘凉。外姓人下街赶场,口渴的都喜欢喝我们水井的水,喜欢坐下来和我们一起吹吹牛。一停水或者想喝凉水,周围几个社的人都去我们水井提水,都夸我们水井的水下暑、好喝。

每年清明,我们家族都是相约一起去扫墓、祭拜祖先,还办锅口。大家聚在老水井旁,年长的一声吆喝,向各个朱氏坟地出发,极有节日气氛。不管男女老少大家兴高采烈的共同参与。今年清明节,我们到一星供斗——我们六世祖的坟茔就在石人脚旁,看见清朝时期重建过的坟茔已经字迹模糊,很是痛心。于是,我心血来潮,随口一说,“咋们把六世祖的坟茔包好吧!”当中许多年轻人马上赞同。于是,我们几个哥们就在石人等远家门,见上一个远家门就倡导包坟的事儿,呆了整整一天,各处的家门我们都确定了一些联系人,我们确定五月集资,七月坟茔竣工。

我和几个理事坐在老水井边筹划修坟事宜,大家说干就干,决心义务出工集资,把每分钱都用在祖人的事情上。

其实,老水井我们对它有着共同的情节,在它面前我们就好像在祖人面前,祖人生活过的地方,大家都有敬畏之心,只要是正义的事,无可厚非,都应当支持。

家里不和邻里欺,我们的家要团结,要相互提携发展,只要团结,没有什么事办不到的。这是一个小家,大到一个国家也如此。我们国家现在外患因素不少,我们中华民族应该加强团结,不让居心叵测之国有可乘之机。

我们爱国,应该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护,甚至更胜于爱家;我们爱国,应该像爱咋们老水井一样爱护,只要祖国需要义不容辞,甚至于要站在主人翁的高度去捍卫祖国的利益。

有了老水井的安乐,才有家的安乐,才有我们的安乐;有了祖国的安乐,才有“大家’的安乐,才有国人的安乐。我爱我们的老水井,爱我们的祖国这个家!

二 : 由岳母家的老房子勾起我悠悠的“乡愁”

由岳母家的老房子勾起我悠悠的“乡愁”

近日,我在网上浏览着台湾诗人-----雨弦创作的一首《原乡的想象》短诗,诗的内容大致如下:“小时候在故乡,阿爸说,我们的原乡在海的那一边,我不懂,也无法想象,长大后在异乡,阿爸说,我们的原乡在海的那一边,多遥远的时空,我开始有了想象,铁观音茶园,还有分灵去到故乡,保佑我长大的城隍爷,是那一年,我去到重庆的榕城,你却是那弯月,多么精准地勾起我悠悠的乡愁,啊!血浓于水的乡亲,你那月圆的轮廓就是原乡的容颜,而今夜我来到广东的羊城,你又出现在我的眼前,多么盼望,盼望原乡的明月来到我的窗前,指引我回到铁观音茶园,城隍爷的原乡。”“多么精准地勾起我悠悠的乡愁”这句话语,让我的思绪一下就回到了我岳母家的老房子(坐落于我故乡新桥村的古村落),此时此刻,我心潮澎拜,思绪万千..........

记得去年春节前夕,我和爱人、儿子在岳母家的老房子里面过年,岳母家的老房子也是属于四棚三间的砖木结构,系故乡新桥村旧居小组中的明清古建筑,至今还保留有几十栋这样的古建筑。目前,新桥村分为新居和旧居两个自然小组,共有350户人家,住的几乎是程姓人家。这里有学校和医院,记得我小时候,我父亲还在这里教过书,所以对这里的民风和环境我还是比较熟悉,这里民风淳朴,文物古迹还不少。据统计,历朝历代,这里出过几位进士,被誉为“新桥进士第一村”。旧居小组有个木门牌坊,整个村庄的人的婚丧嫁娶都要经过这个木门牌坊,每年春节的时候,都有村里的先生会拟出几幅对联,用毛笔写在红纸上,贴在左右柱子上面,记得去年春节时候上面就写着:“村前田园风光常在人杰地也灵,屋后绿树青山长留物华天也宝”横批是:“幸福新桥”。

春冬时候,岳母家的村民会在牌坊这里闲聊;夏秋时节,村民经常在牌坊这里乘凉,所以这里成了村民的交流场所。牌坊前面还有一口池塘,那时候还养了许多鱼,记得过年的时候,岳母家还可以分几斤鱼带回去吃,如今池塘边上还建有一个小广场,晚上是我岳母等上了年纪的妇女们跳广场舞的地方。尤其是过年的时候,牌坊这里很热闹,年轻人回家在这里同老长辈们讲述自己在外打工或者创业的故事。记得我同我爱人谈恋爱的时候,我是不敢轻易从牌坊这里进进出出,因为心里害羞,怕这里族长说我今年考取了什么大学呢?由于那几年高考受挫,我心里害怕他们问我今年有没有把握考取大学,所以我总是要走池塘边绕弯到我岳母的老房子里去拜年。

回首过去,展望现在,如今的确是换了一种心情。近几年来,我每年回岳母家过年的时候,总会把小车停在新桥村旧居小组的木门牌坊外面的小广场处。记得去年春节期间,细雨朦胧,残荷留香,整个新桥村显得分外热闹,我在空闲之余,我和儿子还特意去采访了我岳父的堂叔------程根厚大爷,今年86岁的程大爷是土生土长的新桥村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从出生记事到现在,他眼中的新桥村旧居小组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还是那个荷花池,还是我的小房子。”程大爷介绍道,“村里每年都会对老房子进行修缮,虽然房子外观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但屋子里电视、冰箱,甚至是网络都有了”。而作为新桥村旧居小组程氏的第23辈,程大爷自1949年解放以来,便再也没有离开过新桥村旧居小组,这位昔日村副书记对新桥村旧居小组有着不可割舍的情感。程大爷认为,古村落是保存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但目前正面临着“失忆”的危险。他坦承,自己是门外汉,并不能为古村发展提出什么好的建议,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量保存现在的状态,不再新建房子,最大可能保留房屋原貌,这是走新桥旧居小组古村建设的纲领原则。“但有些老房子的确不能满足大部分年轻人的需求。”程大爷如是说。

传统村落是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多元文明的源头。即便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完成的地区,代表农耕文明的传统村落,因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人文价值,仍然是后工业社会宝贵的财富和基因库。尤其故乡古村落,诸如岳母家的古村落诸多村民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了有别于城市文化的独特乡土文化,这些文化有着重要的精神价值。比如其敬畏自然、以自然为师的生存和生态智慧。如今村庄的保护还要与民生的改善结合起来,古村改造不可只是简单地将原住村民迁出。村庄的内部设施可以改变,但整体的空间格局、文化空间应该保护,在古村建起新式高楼,这与周边的环境不吻合。为了留守住年轻人的外出脚步,也为了延缓旧居小组老屋翻新的速度,新桥村旧居小组在不断加固老房子结构和改进老屋子内部设施的同时,在新桥旧居小组古村之外开辟了一块70多亩的土地用以建设新桥旧居新村,新式住宅楼在白墙黛瓦外拔地而起。如今,新桥村民踏过石板桥,在村内的老槐树下与旧村老邻居闲谈家常。傍晚,伴随一身荷香,新桥旧居小组古村人踱步至新村小区内,古老民俗与现代生活只隔着一座石桥的距离。(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每到春节、清明、七月半,程氏宗祠前都会举行祭祖活动,拜太公、上供这些传统文化现在都还保留着。程大爷认为,在保留古建筑的同时,也要注重民俗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不能让文化古村只留下一个空壳。程大爷感叹道,希望新桥村旧居小组的原貌能继续保持下去,等程氏后代落叶归根之时,他们依旧能真切地看到祖辈生活的痕迹,让古建筑成为具象化的“乡愁”。

本文标题:老乡我们一起回家吧-我们家的老水井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922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