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名师讲义式教材李永新讲申论
开 本:850mm×1168mm 1/16
字 数:492千字
印 张:20.5
印 次:2011年8月第1版 2013年8月第1版第4次印刷
书 号:ISBN 978-7-5115-0369-5
定 价:49.00元
前言
名师课堂
带你遨游申论殿堂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海伦•凯勒
你决定考公务员,却在“看书”和“报班”中间犹豫不决?
你想要自己看书,却又在纷繁复杂的教辅书堆中迷失方向?
你买到公考教材,却面对着严肃枯燥的说教开始感到疲劳?
几乎每1个下定决心参加公考的考生都面临着以上问题。怎样才能快速掌握申论知识架构,在芸芸考生中脱颖而出?选取一本好的教辅图书无疑是最重要的1步。本书编写从考生实际需求出发,总结中公教育研发团队十四年教学经验,将最有效、最实用的课程内容融入教材编写中,打造公考领域最别具一格的“讲义式”教材,实现课本和课堂的完美结合!无论你是否为“零基础”的考生,无论你的申论水平是高是低,本书都将以轻松、明快的笔调,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名师大课堂,十足现场感
本书将公考界杰出研发与辅导专家——李永新老师的课堂实录予以完美呈现,保留了最为原汁原味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了李永新老师过人的教学魅力,让因种种原因而无法参加培训课程的考生也能得到最高端的辅导。
作为一本“讲义式”教材,本书的语言风格有别于其他公考图书,从开篇到结尾,以书本记录的方式再现了现场授课,由“听”课变为“看”课;体例新颖,语言风趣幽默,让广大考生在现场感十足的授课氛围中轻松学申论。
体系更科学,真题全覆盖
本书内容根据不同讲解重点分成3大部分:基础理论、具体题型、真题详解。由浅入深、难易结合、层次分明,彰显了科学性。
本书另1大特点是真题全面覆盖。从具体题型的讲解到最后三课的真题解析,无不体现了“真题至上”的理念,让考生在真题演练与讲解中体会和消化申论知识,使申论相关理论讲解更加形象具体、易于接受。
课堂深讲解,课外提能力
本书以申论是什么为始篇,逐次深入,用十三课时全面而深入地讲解了申论考试的相关理论知识。每一课都以“课前提问”为开始,提前预热,在讲解中注重引发考生思考,而非机械式灌输内容,声情并茂,例证充分,让本书的阅读效果得到最大呈现。
书中每一课课后均配有“课外拓展”,让考生在研读本课相关理论知识之余,通过这些故事、名言警句得到一定启发和感悟,并应用于申论答题之中,相信经过不断地阅读和积累,广大考生定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突破和能力提升。
“行合趋同,千里相从。”选择本书,正如在备考路途上选择了1个良师益友。公考之路,贵在坚持,我们会一直在你身后,为你的成功贡献微薄之力。理想与你同在,我们与你同行!
第1课
申论其实很简单
同学们,大家好!从本课起,我将给大家讲述申论学习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从不了解申论、不会做申论题目,到熟练掌握申论作答的方法和技巧。在开始进行第一课的学习之前,我先来问大家1个问题:
你们觉得申论考试难吗?
这是我在上第一课时总会提的1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通常情况下有10%的同学会摇一摇头说“不知道”;10%的同学会用神一样单纯的眼神看着我,“不难啊!”;80%的同学会用饱含着悲愤、痛苦和无奈的声音大声呐喊“难!!”在这里我要肯定地告诉大家,申论其实很简单。
绝大部分同学之所以会觉得申论很难,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申论分数非常低。参加过申论辅导或申论考试的同学应该知道,国考历年申论成绩平均分只有三四十分,其他各省市申论考试平均分即便略高,通常也不会超过50分。也就是说,一张满分一百分的卷子,大部分人得分都不到一半。但是同学们,平均分数低并不意味着申论不可能达到高分,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我们的申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意味着提个10分、20分你即可把成千上万的人甩在身后!
二是申论答题陷阱多。公务员考试既然是1种选拔性考试,设置陷阱在所难免。当你能真正领会申论的精神主旨时,就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就能从平淡无奇的题目背后,看透命题人的种种玄机。这些是我在后面重点讲的内容。
三是申论知识很复杂。现在有些辅导机构喜欢用一些条条框框强调申论之难和辅导的必要性。实际上,申论是一门很“直接”的科目,根据作答要求到材料中去找答案就可以,这个我在解释“申论到底是什么”时会重点讲到。
申论还难吗?王阳明先生教导我们,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想要学好申论、掌握申论作答技巧,首先就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申论。
(一)申论是“问什么答什么”
“问什么答什么”是申论最基本的作答理念。申论其实很简单,需要同学们死记硬背的内容很少,只要看清楚试卷“问什么”,同学们再“答什么”就行了。但是,往往就是这样1个简单的道理却被复杂化了。
曾经有个学生向我抱怨:“李老师,我准备了很长时间的申论,既参加过相关的辅导培训,也做了很多真题和模拟,结果国考只得了30分;我同寝室的1个舍友啥也没复习,直接裸考去了,却得了40多分。”
裸考比复习分数高、不学比学习效果好,这是当前公务员复习备考的1个误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来问大家1个问题:1+1=?谁知道?等于2吗?确定吗?假设申论是“1+1=?”的问题,1个裸考的学生一定会直接回答等于2。但是,一些参加过申论辅导班的同学,反而会受到个别老师的误导,认为“啊!怎么会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不可能吧!”,认为“1+1=200-198=?”。到底等于几呢?自己猜去吧!懂了吗?
为什么裸考会分数高?很简单,因为人家会非常直接地找到问题关键点回答问题。而遇到一些思想很落后、讲课很死板的老师,他就会把申论讲得很复杂——给你很多套路,很多特定表述,忽视了最核心的答案要点。而申论要的恰恰是直截了当,一剑封喉。
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所以你们要清楚,申论要的就是简单、明了、直来直去。这其实体现了务实干练的行政作风。我们再具体举个例子,这是2013年国考市级申论试题。大家看一下,申论试题是怎么问的,而我们又应该怎么答。
表1-1 2013年国家市级申论试题分析
要弄清楚试卷在“问什么”,就要找出每道题目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一般会包含着作答范围、作答对象或作答条件等重要信息,只有看懂这些关键词,才能把握住作答的正确方向。
从这一问一答中可以看出,我们在读题时一定要挖掘出对作答至关重要的信息。比如提到“概括”的,作答时语言就要简练;要求“条理清晰”的,我们就不能简单罗列答案要点,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加工;限定题目的作文,我们就不可另拟标题。国考这套题目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但如何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每种题型的体貌特征都有哪些,这些内容我们在接下来的课程中会作具体讲解。
另外,从这些作答要求中也可以看出,申论考试的前几道试题一般与材料联系紧密,作答字数多在200~400字,要求考生“概括”、“分析”某个现象或问题,“谈”启示或者要求“提出”某些建议以及拟写公文。这1类的题目与我们初、高中所学的材料分析题相似,并没有什么难度,考生在作答时只需遵循1个原则:所有答案都在材料当中蕴含着。这是作答申论前几题的1个基本思想,同学们要把握好。
而最后一道试题,一般来讲会要求你写篇文章。文章的核心是找到问题,而后阐述解决问题的思路、原则、方法、对策。假设材料反映的是“回家难”一票难求的问题,那现在我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你认为针对一票难求的问题,站在政府角度应该怎么办?只要把你的观点阐释出来就行了。你认为政府应该建议回家的人骑自行车、坐高铁、坐飞机,或是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做好服务、整体运筹,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角色,都可以。总之,你只要找到材料所反映的核心问题及其表现是什么,然后阐释你对问题及其表现的认识和理解就可以,这并不难吧?
(二)申论的3大误区
当你们明白了申论到底是什么之后,你们会发现,其实申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如果摸透了它的规律,解答起来就会像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
下面我结合同学们对申论的3种认识上的误区,谈谈申论到底是什么,申论到底考什么,以及同学们普遍比较关心的申论阅卷的问题。
1.误区一:申论就是写作文
有很多同学认为申论就是写作文,在复习的时候仅仅专注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李老师告诉你,申论确实有作文题,而且作文题所占申论分值的比重很大,但是用“写作文”来概括申论的考试目的和考试形式是偏颇的、不全面的。
其实,作文关注的是你的写作能力,重在考查“怎么写”;而申论更看重的是你“写什么”,即关注你表达的思想,分析的内容。从这一点看,申论考试取胜之道,思想能力第一,写作能力第二。
孔子曾经说过:“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今天我们就给申论“正名”,并真正去认清申论。
参加过申论考试的同学都知道,考试时会给每个人发1个试题本、一张答题卡。试题本上会有“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注意事项”上会明确说明需先阅读给定资料,然后根据作答要求进行作答。
那么,为什么采用这样的考试形式呢?
我们来看一下《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有关申论部分的表述: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2类试卷。
同时,《大纲》还针对这2类不同职位工作需要设置了八项能力要求:
大纲的第一句话很重要,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这句话再明确不过地告诉我们1个事实:申论考试是1个能力素质型考试。测查什么能力呢?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就是机关的行政管理能力。我先问大家1个问题,你们认为机关工作都包括哪些?有的同学说是应酬。开玩笑,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还有吗?决策?那是领导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好,我们大家想象一下,对于1个刚考上公务员的人来说,他的工作更多的是领导出门开会时,安排个车,然后送送领导,领导坐进车里以后还叮嘱一句:“小刘,针对西南地区水资源的问题,就YF文件夹内的文档材料写1个讲话稿给我。不要太长,5000到8000字吧。”各位,那个YF文件夹里面有很多word文档,这些文档是什么?是不是就类似给定资料?你是不是要对这个给定资料进行1个分析概括,然后提炼加工出核心内容?再比如说到年终的时候每个单位都要开个会吧?机关单位也不例外,开这个年终总结大会领导一定会讲话,讲话一定会对本单位本年度所有的工作进行总结,而且还要有1个下年度的工作计划,如果让你来承担这项工作,你怎么写?是不是要对本单位本年度所有部门报上来的材料做1个汇总和整理,然后形成1个整体的总结啊?各位,这些材料就相当于申论考试的给定资料,你所要做的就是按照领导的要求根据这些给定资料来做一些文案工作,或者向领导提出书面建议,或者总结要点供领导审阅。将来如果大家成为公务员,刚开始从事的最多的就是文案工作,而文案工作需要1种能力,什么能力?用大纲里的说法,就是其中的阅读理解能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申论考试实际上是在模拟公务员的日常工作,是1种通过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这种形式,来测验大家的基本能力是否符合机关工作要求的考试。这其中当然包括文字表达能力,就是所谓的写作文,但是又不仅限于此。所以,学好申论,重在角色意识的转换——从1个有志青年到政府公务人员;重在体会独特的行政文化,在于思想能力、意志品质的锤炼。2.误区二:背模板可以搞定申论考试有的同学说,李老师,你给我1个答题模板吧!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我只能说你们已经out了。我刚才讲过申论是1种能力素质型考试,这是申论考试的革命性变化。申论考试的目的在于为国选才,要从众多应试者中筛选出最具机关能力的人才,所以,申论考的是能力,背模板这种投机手法是与考试的要求背道而驰的,是会被判卷老师强力“追杀”的。如果你是考官,当你看到第一份试卷写的是高举科学发展观伟大旗帜时,你的感觉可能是这个考生不错,有水平,有高度。当看到第二份试卷还是高举科学发展观伟大旗帜时,你的感觉可能变成了惊喜:现在的学生水平普遍都提高了啊!看到第三份试卷依然如此时,估计你就会皱眉头。等到第十份试卷还是高举科学发展观伟大旗帜时,你就倒足胃口了。所以我要求你们从今天起,脑子里一定要树立1个意识:把模板彻底丢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去。扔了模板,我们怎么办?要训练自己的作答思路!思路与模板是有本质性区别的。为什么?因为模板是死板的,思路是灵活的。思路教的是怎么写,而不是写什么。思路决定出路,模板没有出路!无思路不会答题,有模板只会是累赘。大家最担心的可能还是思路这种东西太虚,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担心完全是杞人忧天。思路就是思维的过程,是解题方法和流程的优化。这种优化体现为缩短作答时间、提高思考和答题的效率。我们的作答思路是通过不断地研究真题,总结规律,并回到真题中验证得出的,是货真价实的思考力!用一句俗话来讲就是理论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掌握了作答思路,你才能有效应对申论考试的不断变革。下一课我会给大家讲1个白金法则,这个就是中公教育提供给大家的思路,它既从哲学的高度看透申论,又有详尽的指南为大家引路。把这个作答思路与具体题型相结合,你所需要做的仅仅是通过1步步的思考,把作答要点从材料中找出来,形成规范的答案。就这么简单!3.误区三:申论是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这里有2个情况需要和大家说明:第一,申论是有标准答案的。申论是主观题不假,但是主观的东西也要用客观的标准进行评价。这里告诉大家:申论考试,除作文题以外,都有着明确的标准答案。作文题之外的几道题,我们可以称之为“主观题中的客观题”,有标准的得分点。咱们举1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道对策题满分15分,标准答案上有三条措施要点,分别是加强宣传教育、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快立法进程,那么每答上一条就有5分,没有答上就没有这条的分数。当然,全答上也不一定是满分,还需要考虑字数和错别字等因素。字数不符合要求或者出现错别字的,都会相应减去一定的分值。“要点分值”减去“字数扣分”减去“错别字扣分”就是你这道题最后的分数。因此,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有1个非常强烈的“采点”意识,这关乎到我们真金白银的“收获”。作文部分没有标准答案,但是申论材料的精神主旨和作文要求是硬指标,违背它,哪怕你写的惊天地泣鬼神,照样出局。另外,命题人会根据文章的观点、论据、论证、语言、结构等因素把作文分成1类文、二类文、3类文、4类文这几个档次。这些标准我们在后面会讲到。第二,申论阅卷是有基本规则的。申论阅卷的基本规则,大家需要了解。其中对大家作答有帮助的主要有两条:第1个叫无纸化阅卷。无纸化阅卷,顾名思义,即不是在纸上,而是在电脑上阅卷。这对各位提出的要求是,必须用考试规定的签字笔规范地书写在答题格子里,字迹要清楚,书写要整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答题纸上每小题的格子数目和题目中的字数要求是一致的。如果作答要求规定字数不超过200字,那么答题纸上就不会给你20一个格子。作文题有的时候会多给一些格子,但是如果你写错一段话,格子还是不够用的。有的同学写在反面,上面还加了一句话:亲爱的考官,请您一定要看反面,高抬贵手,我已经考了八年的公务员!这时考官微微一笑:同学,我在电脑上阅卷子,你让我翻到下一页,我能翻吗?我怎么看反面?你还是回去准备一下,去考第九年吧。所以答案的书写一定要控制在字数规定的范围内,不要超出格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修改。第二个就是阅卷人有规定的阅卷时间。我不说别的题目,就说最后一道作文题。就国考而言,作文题要求字数一般是1000到1200字,1000多字的文章,大家知道阅卷时间是多长吗?一分钟?你太客气了,时间肯定不是以分钟来计算的,是以秒来计算的。我来告诉大家,大文章阅卷时间,熟练的阅卷老师差不多12秒,新手也不会超过16秒,绝对是名副其实的“秒杀”。所以在如此惊人的速度之下,他是很难发现你的细小错误的,明白了吗?比方说你写错了1个字,这时候心理素质一定要好,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就深呼吸,然后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继续往后面写。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不要进行修改。如果必须要改怎么办?那我们就在旁边的格子里打1个小括号,然后在里面把这个字改过来即可了。我上面讲了申论很简单,申论只需“问什么答什么”,有的同学就会疑惑了:“那为什么申论分数还这么低呢?”这是由于考生对申论存在误解,也就是我们刚刚所讲的3个“误区”。这个很好理解,试想一份文不对题、充满模板套路的试卷摆在你的眼前,你会对它手下留情吗?但这还不是申论低分的根本原因。其本质原因在于:申论作为1个考试科目实际上具有1种非正常理解,即命题人和考生之间的信息非对称性。我来问大家1个问题你们就明白了。同学们,谁知道“杯水车薪”是什么意思?大多数同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杯水车薪是指力量很小解决不了问题。”这是你的理解,却不等于是命题人的想法。“杯水车薪”什么意思?命题人就认为“杯水车薪”就是作为公务员每天上班喝一杯水,每月月底就能拿到可以买一辆车的薪水。申论如此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神秘的“魔咒”呀!这个例子说明:申论的奥秘在于,对很多概念的理解,学生和命题人之间是有差别的,而且还是本质性差别。作为1个学生,如果你不懂得命题人真正的意思,那么再怎么学也会有极限,比如100分的卷子只能拿到45分,最高限也就是45分,无法再突破。所以,我们在搞明白申论是什么之后,还必须要通过学习,增强自己的理论政策功底,深刻解析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是解开此“魔咒”的唯一方法,由此可以做到把试卷上的要求转化为正确的作答方向,通过了解影响申论成绩的重要因素来进行备考。大家知道行测是区分题型的,那么申论是否存在题型的划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申论是1个整体,所有题目都是在考查大纲中提出的能力要求,有时一道题会考查到2种甚至3种不同的能力,只是不同的题目对能力的考查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说2013年国考大纲提到的几种能力中,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其实是基础性能力,无论哪1个题目,都会多多少少涉及这2种能力。大家想想,读不透材料、不能理解材料的内容怎么能做题?材料能读懂,思维很清晰,但是不能把这个思维过程体现在卷面上又怎么能让阅卷人看到?但是每道题目又确实有它考查的侧重点。比如说2011年国考市级申论试卷第一题第二问要求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它就更加侧重于考查大纲中“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这一要求。如果你们仔细读题目就会发现,每个题目和大纲中提出的能力要求都会有1种对应关系,但是这种对应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有时候是一对多。但是话又说回来,划分清楚题型对于大家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揣摩不同问法之间作答方式的不同,是大有好处的。因此,中公教育的研发团队将申论划分为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应用文写作题和文章论述题5种题型。这样的划分是考虑到题型是1个外在形式和内在逻辑的结合体,它的内在逻辑就是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它的外在形式主要是题干中的作答任务,就是说依据作答任务我们基本上就能判断出这道题是什么题型,八九不离十,每种题型的体貌特征,后面我们会一一讲到。需要指出的是:其实题型与题型之间,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划分,有的题目可以说是分析题,也可以说是概括题。有的题目一道题包含2种作答要求,比如说先要求概括问题,再让你根据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它复合题型。我们经常说简约而不简单,反过来说,复合的其实也并不复杂,只要我们把这些不同的作答要求分解开来,1个1个解决掉即可了。从专业意义讲,申论是1个机关工作能力的评测平台,题型对应着相关能力,也对应着机关工作的特定角色。换1个角度讲,同学们也可将申论看成一张“招贤榜”,留给我们展示才华的空间和机会,珍惜这些机会吧!最后说一句,同1种类型的题目,作答可以遵守共通的规则,这也是我们在长期研究中总结的规律。但公考一直在创新,题型也在不断“进化”,目前的分类未必永远科学,我更希望的是同学们“得其神而忘其形”,而不是按图索骥,以免找到的不是千里马,而是癞蛤蟆。申论到底应当怎样复习?申论复习应当搜集哪些备考资料?研究社会热点对申论考试有用吗?应该怎么复习时政热点?备考申论应该练真题还是模拟题?这是广大考生们经常会问到的一些问题。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这儿引用这句话,是取其象征义。所谓“政策”是什么?“政策”就是大纲。而“对策”又是什么?“对策”就是怎么达到大纲的要求。接下来我要讲的就是复习的策略,主要内容用3个字即可概括:看、念、练。有同学可能会问,“看”要看什么、怎么看呢?“看”什么接下来我会详细地来讲,“看”的任务就是把厚书读薄,“读薄”的目标是将数以百万计的文字读成数以十万计的文字,把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地读到一块,以蜘蛛网、知识树的形式来记忆,最终做到对每个知识点都胸有成竹。而为什么要“念”呢?“念”的目的主要是培养语感,形成对于申论语言的语感。最后,“练”的任务呢,就是多做题目,技巧练中得,只有多做题,才有益于训练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答题习惯。下面具体来讲:(一)“看”时政热点“看”这个环节牵涉到了时政热点的问题,对于该问题,很多同学在认识上都存在误区,在此为大家做1个简单的梳理,讲解一下时政热点该如何科学地复习。首先,我来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时政热点,或者说时政热点包括哪些内容。大多数考生对很多内容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想要知其所以然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具体到何为时政热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分析“时政热点”这4个字来入手。“时”,有当下、现在的意思;“政”,也就是政治,是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有公共影响力的活动;“热”,不用多说,就是说很火;“点”,注意是“点”而不是“面”,这个后面我还要提到,既然是“点”,就说明它是浓缩的、概括的而不是发散的。如此,将这4个字连起来,“时政热点”就是指当下发生的关乎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有公共影响力的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事件。例如,18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就是热点。“热点就是押宝”,这是对热点认识的最大误区。我先给大家讲清楚材料和申论考试的关系。大家都知道,申论考试,从卷面上看只有两部分:作答材料和作答要求。而我们又知道,符合作答要求的答案直接或间接地出自材料。由此可见,申论考试中的材料是考试的全部“谜团”,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破解谜团,获得答案。如果只是说到这一点,那李老师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重要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你破解材料的能力,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无论碰到什么材料,你都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好,这是材料和申论的关系,下面我要讲的是热点和材料的关系。我举个例子,在2012年国考省级申论材料中,出现了多个被媒体广泛报道的社会热点事件,如河南瘦肉精;毒毛血旺;假徐悲鸿画;假“金缕玉衣”鉴定;弟弟替车祸身亡的哥哥还农民工工资;邻居好心搭载老人,老人意外身亡,老人子女却不要赔偿;杭州“最美母亲”等。2013年国考地市级申论材料出现了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发展孔子学院等热点。而材料呢,就是这些事件的载体。热点是有限的,但是与热点有关的材料却是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也就是说,热点是可以复习的,但是申论材料却是没有办法预测的,也没有预测的意义。而申论考试的根本恰恰是根据材料作答。所以,热点复习完全是1种正常的考试内容复习,而不是1种投机性的押宝行为。然后,来讲一下时政热点的复习方法。热点的复习和时政新闻杂志、各大网站及政府、领导人的报告的阅读是统一的,可以同时进行,所以我下面要讲的方法既是看热点杂志的方法,也是同学们进行热点复习的方法。既然是时政新闻杂志,那大家应该很清楚,它里面的内容肯定是对社会上发生的经典案例和新闻事件的报道和评论。同学们在看这些文章时,第1步要先弄清它讲的是什么事件,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是你进行思维加工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全部的背景资料才能有助于大家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第二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说,大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件本身的了解上,还要去深入地剖析它,反复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果让你去解决你会如何做或者是政府应该怎么做。这1步骤表面上看属于申论考试复习的1个重要环节,本质上则是1个提高大家社会认知能力的过程,而这一能力正是申论考试要考查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第3步就是扫尾工作了。李老师希望大家在认真思考后,能把自己的所想所感用标准语言写出来。工作做到这还没有结束,大家还要多留意与此相关的政府政策或者是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当然还包括一些相关的名言警句,然后将它们摘抄下来。为什么要这么做?首先,这些材料是你复习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其次,对1个热点进行透彻分析、记录和整理,它的作用和你做一套试题是一样的;最后,它还可以锻炼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啊?其实,“看”时政热点,其根本主旨在于从说话方式、思考方式、心智模式全方位锤炼自己,使自己更符合机关工作要求,从这个意义来讲,你的机关工作生涯应从现在开始。最后,我还要补充强调一点,热点的复习一定要与时俱进。这主要体现在了解最新政策的动向上,如果用旧政策来解决新问题,就犯原则性错误了。例如公平和效率的关系,2008年某地方公务员考试,要求就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写一篇文章,如果我现在问你们该怎么写,保守估计,不说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同学第一反应是“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是,同学们,早在17大的时候,我们的领导人就明确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要在保证效率的基础上着重解决公平问题。“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已经过时了。而最新的18大报告与17大报告相比较,多方表述呈现新意,如将科学发展观列为指导思想之一,直接提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特别强调文化强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同学们,过时了的东西只有历史意义,没有现实价值。这就是李老师强调的“与时俱进”的意思,大家明白了吧?下面,李老师帮大家梳理了一些学习热点的权威网站、报刊杂志及重要报告文件,大家可以予以参考。表1-3 热点学习权威网络一览表二 :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指定教材?回复:仅推荐无指定
过了十一黄金周,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离我们的脚步越来越近了。(www.61k.com)很多考生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www.chinagwy.org)咨询,国家公务员考试官方指定教材是什么,考试中心书店负责人对此说明如下:
历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那没有指定教材,该如何复习呢?
一本好的公务员考试教材能让考生复习起来事半功倍,市场上公务员考试辅导教材五花八门,选择一本有口碑、权威的教材来备考至关重要。究竟怎样的教材才算是一本好的教材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挑选教材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一是要看出版社是否具有权威性;二是要看教材编排是否具有系统性;三是要看内容是否全面丰富,解答分析题型是否详细等。
在此,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考生推荐几本近年来在考生中享有较高声誉的教材,供考生参考!
推荐一:《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
推荐理由:现在距离2016年国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真正是进入到冲刺复习阶段,考生实在没有时间再买一大堆书籍来一本本的复习。现阶段亟需一本讲解系统全面的书籍来帮助考生复习 ,既能节省时间,又能真正的提高自己。《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可以做到这点,该教材是根据最新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编写,由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内容分为申论和行测两部分,编排清晰流畅,几乎涵盖了公务员考试的所有题型,内容全面丰富。同时配有练习题、历年真题和模拟时间,再加上VIP 学习卡的增补试卷,信息量大,内容十分全面,在历年考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口碑。教材不在多而在于精,尤其是在目前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一本通是最合适的教材。
推荐二:《2016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
推荐理由:除了常规教材的复习,还需要一本技巧手册来提高做题技巧和准确率,在此,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使用《2016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此书也是有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涵盖了行测、申论的答题技巧和作答误区,实战演练题目丰富,与一本通教材配套使用。先使用一本通系统复习,夯实基础,再使用技巧手册提高做题技巧,使考生成绩进一步提升。
推荐三:《2016年公务员考试实战题库》
推荐理由:在复习中期,考生要根据自身的薄弱部分进行专项训练,有针对性的复习,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最应该加强复习的模块上去,复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此阶段建议使用《2016年公务员考试实战题库》,该书包含行测模块专项训练和考前冲刺试卷三套。专项训练包含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五个模块,总体量达到2000题目。便于考生进行大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薄弱环节。
推荐四:《公务员考试标准预测卷》
推荐理由:在考试冲刺阶段,做几套模拟试卷来自我检测下,查缺补漏,非常有必要。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推荐使用《公务员考试标准预测试卷》,该书分为行测和申论两册标准预测卷,申论含有10套最新标准预测卷,赠送5套最新的2015年公务员申论真题;行测含有有8套最新标准预测卷,并赠送4套2015年公务员行测真题。考前做真题与模拟试卷是不可遗漏的环节,国家公务员建议考生严格按照笔试时间规定答题,把每一次模拟试卷答题都当做正式的考试来对待,等到了真正的考场上便可以减轻压力,轻松应对。
特别提醒:
国家公务员考试推荐教材在考试中心书店官方出售,在考试中心书店以外的其它地方书店、网上个人书店、淘宝网上销售的本书均为盗版。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
三 :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教材热销 国考热再度升温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www.chinagwy.org)近日了解到,2017年国考报名时间预计在2016年10月中旬。(www.61k.com]临近报名,国家公务员考试用书2017年国考教材销售开始火热,国考热或将再次延续。想考公务员的小伙伴,你开始准备了吗?
相关政策可参考: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教材卖得火,“2017年最新版”已出炉
对于一心一意要考公务员的考生来说,专心准备国考是头等大事。我们从发行销售公务员考试教材的考试中心书店网站负责人处了解到,《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教材近期订购量激增,配套的技巧手册、实战题库和标准预测卷也已紧急安排补货。实际上,市面上其他相关教材用书的出货量也都较之上个月有所增加。对于考生来说,准备参加一项考试,参考书是必不可少的资料。
“自己复习没有头绪,有本教材心里有底些。”准备买书的黄女士表示,自己目前在事业单位工作,但是属于合同工,没有编制,工资待遇都比正式职工差一些,工作量还大。“没编制就觉得没什么保障,想通过公务员考试挣个编制,以后晋升机会也大一些。”她说。
“互联网+”深入在线教育 公务员考试网络视频课程受捧
近年来,别说网络真人秀直播火热,就连教育考试领域,也非常流行网络点播和直播。据提供公务员考试视频课程的学宝云课堂网站负责人介绍,网络视频课程可以随时随地任意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可以反复重复观看,且价格非常便宜。这种学习方式自由灵活,只要有电脑和网络,不用出门,就可学习到优质课程,彻底打破了过去的优质教育资源壁垒。近年来,这种学习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考生的青睐。
国家公务员考试考什么知识?2017年国考科目有哪些呢?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申论》。其中在行测科目的题型设置上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五个题型模块,文科和理科都有,均为选择题。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的地市级试卷共130题,省级试卷为135题。而《申论》试卷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说白了,就是主观写作题。
★★★★★★★★★★★★★★★★★
来源:学宝教育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学宝公务员考试网(gwy999999)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四 : 2017年国考要买什么书 公务员考试教材哪个好
虽然现在距离2017年国考还有一段时间,但很多人都已经在准备了,2017年国考要买什么书呢?以下是我们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公务员考试教材哪个好,一起来看看吧!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不指定教材,教材用书推荐使用《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及其配套用书,并将提供考前增补资料下载(重要)。
“www.61k.com”1.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标准预测卷
2. 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标准预测卷
3.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
4. 2017年公务员考试实战题库
5. 2017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
6.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本通
7. 2017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新版)
8. 2017年公务员考试实战题库(新版)考前必做2000题 即订即发
9.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标准预测卷 考前必做10套(赠送答题卡)
10. 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标准预测卷 考前必做12套(赠送答题卡)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7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7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试内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二)题型介绍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
1.言语理解与表达
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者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题1: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从技术商品化、科技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着力在微观组织层面。改革进程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从宏观管理层面思考问题。换句话说,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转变?对科技活动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变?管理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需不需要调整?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应从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B.进行国家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C.明确政府职责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是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
(答案:A。根据“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一句,可知A为正确答案。)
例题2: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纵然 ,滔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 ,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夸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用舌头 的。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能言善辩 讷口少言 实现
B.绘声绘色 不露声色 完成
C.口若悬河 片言只语 创造
D.侃侃而谈 缄口不言 获取
(答案:C。从上下文的意思,及词语本身的含义,可知选项C更为贴切。)
2.数量关系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2 4 8 16 ( )
A.16 B.24 C.32 D.36
(答案:C。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故正确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
C.12 D.15
(答案:D。根据题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训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训可坐45人。由此可计算出甲教室举办的培训次数为15次。)
3.判断推理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
(答案:B。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
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
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
(答案:C。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C。)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 螺丝:螺帽
A.水杯:暖瓶 B.线:纽扣
C.插座:插头 D.筷:碗
(答案:C。螺丝和螺帽是一组必须配套使用的东西,选项C中插头与插座的关系与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一样。)
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例题: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音kuí)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答案:B。该选项中“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从根本上排除了“雨水冲刷”的可能性,最能质疑专家的观点。)
4.资料分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表 2010年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及增长速度(%)
长三角 | 珠三角 | 京津冀 | 全国 | |||||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增长速度 |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增长速度 |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增长速度 |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 增长 速度 | |
第一产业产值 | 4.7 | 3.6 | 5.0 | 4.4 | 6.6 | 3.3 | 10.2 | 4.3 |
第二产业产值 | 50.6 | 13.4 | 50.4 | 14.5 | 43.8 | 15.2 | 46.8 | 12.2 |
第三产业产值 | 44.7 | 10.7 | 44.6 | 10.1 | 49.6 | 11.4 | 43.0 | 9.5 |
A.0 B.1
C.2 D.3
(答案:B。通过比较表格提供的数字,可以看出,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珠三角,故正确答案为B。)
5.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例题: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建筑物的性质。下列匾额与建筑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明镜高悬——贡院
B.万世师表——关帝庙
C.还我河山——武侯祠
D.正大光明——乾清宫
(答案:D。仔细考察四个选项,你可以依据有关历史常识,判断出A、B、C三个选项的对应关系都不准确,只有D选项中的匾额与建筑物能够对应,故正确答案为D。)
四、申论介绍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市(地)级以下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级以下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201
本文标题:国家公务员考试教材-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名师讲义式教材李永新讲申论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