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出自元代王实甫的《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和你分别后,望不尽远山层叠隐约迷濛,更难忍受清粼粼的江水奔流不回,看见柳絮纷飞绵涛滚滚,对着璀璨桃花痴醉得脸生红晕。闺房里透出香风一阵阵,重门深掩到黄昏,听雨声点点滴滴敲打房门。怕黄昏到来,黄昏偏偏匆匆来临,不想失魂落魄又叫人怎能不失魂伤心?旧的泪痕还未干透,又添了新的泪痕,断肠人常挂记着断肠人。要知道今年春天,我的身体瘦了多少,看衣带都宽出了三寸。
注释
①粼粼(lín):形容水明净清澈。
②【杨柳】句:形容柳絮不扬。
③【对桃花】句:醺醺,形容醉态很浓。这是暗用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语意。
④内阁:深闺,内室。
⑤重门:庭院深处之门。暮雨:指傍晚所下的雨。纷纷:形容雨之多。
⑥怕黄昏:黄昏,容易引起人们寂寞孤独之感。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⑦销魂:因过度刺激而呈现出来的疾呆之状。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⑧断肠人:悲愁到了极点的人。
⑨【香肌瘦】二句:形容为离愁而憔悴、消瘦。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⑩缕带:用丝纺织的衣带。
【赏析】
全篇按写法可划为两层。前六句为前一层,写了女主人公面对春景睹物思人的心绪。句法对仗工整,每句后两字叠用、以衬托情思之缠绵。远山近水,杨柳桃花,香风暮雨无一不勾起女子的思念。视角由远及近,由外及里的转移,实质上是对每日思念的描述,而主人公那寂寞的心情不言而喻。第二层直接描摹女子的相思情态。前四句在写法上是每句重复两三字,有一唱三叹之妙,说明主人公柔肠寸断的相思之意。而这种日复一日折磨的结果就是玉肌消减、衣带渐宽。末尾摹拟一个局外人的口吻询问,更突出了主人公的纯情坚贞。
在小令《十二月》中,起句中的“自别后”可以说是点明了曲的内容——离别相思之情,为下文定下感情基调。接着作者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展现出一幅凄清零落的景色。山是遥山,水是远水,由远及近,写了杨柳、桃花、内阁、重门。其对仗句中用了“隐隐、粼粼、滚滚、醺醺、阵阵、纷纷‘这些叠音词来修饰”遥山、远水、杨柳、飞棉、醉脸、香风、暮雨“起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隐”和“粼”,“滚”和“醺”、“阵”和“纷”押韵,使作品音响联结而成和谐的整体增加了作品的音韵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二是加强了寥廊冷落的感觉,加倍地渲染了使人发愁的景色,间接抒发了闺中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渺茫的希望,可谓情景交融。
而在《尧民歌》中,作者便采用了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连环与夸张的手法写少妇相思之苦。其中的语言虽不乏典雅的一面,但从总体倾向来看,却是以俗为美。如“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表达的是少妇的闺怨情绪,怕夜晚的寂寞,偏偏夜幕又降临了,竭力想抑制忧伤,又不可能不忧伤。作者用散文句法,使得意思显豁,明白如话,再加上“忽地”,“怎地”等口语的运用,读起来使人感到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少妇等待归人,每天以泪洗脸,“新啼痕压旧啼痕”,实在悲苦。日子就在相思中过去了,瞧,少妇身体又瘦损了,连腰带都宽了三寸。
结句塑造了一怨妇的体态,增强了形象感。在韵律上,是“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是对仗中的两句对,使曲子在优美音韵中结束。
全曲大量运用叠字、叠词,含情脉脉、如泣如诉,情致哀婉动人,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文章来源:
二 : 又一次黄昏
当心累了
就真的什么也不想说
静静地站着
风拂过脸颊
冷冷的凉嗖嗖的
我却已看到(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日照西头
余晖下
影子更是陌生
过去的自己
早已经变了样
大脑不再思索
不再去努力
每天面对的
都是繁琐的事
从早到晚的嘻哈
谁懂你
内心的悲凉
谁懂你
表面的微笑
谁懂你
青春的无奈
谁懂你
一直的心伤
这一次心跳动的
像火苗一样跳动
只是不是开心
不想这样的
却又不得不这样
水杯中的酒味
还是那么浓
喝再多的水
又怎样
因为不是酒
不会醉
或许醉了
就会忘记所有不快
眼泪在眼里打转
最终还是未滴落
而是沉入心底
或许是永远吧
不坚强
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选择沉默
真的只是累了吧
月亮朦朦地出来了
又一天将要结束了
永久的结束
三 : 又见黄昏
又见黄昏
隐藏了一天的炽热,
蓝天披上了晚霞五彩斑斓
光明被赶到了地球的背面,
就在太阳消逝的地方的身旁,
一勾廉月,在西山之上(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那种宁静打破打破黑暗的歌声
响起响起
让黑夜保留一份静谧吧
不留情不留情
撕破这层静谧,
新月越望上爬,踏着晚霞
西方一联黛白色
还是黄昏
想起山风
还是黄昏,
带走晚霞安然流逝
本文标题:又是黄昏歌词-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