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13年MPACC逻辑题求大神讲解!
13年MPACC逻辑题求大神讲解!
根据某位国际问题专家的调查统计可知:有的国家希望与某些国家结盟,有三个以上的国家不希望与某些国家结盟;至少有两个国家希望与每个国家建交,有的国家不希望与任一国家结盟.
根据上述统计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有些国家之间希望建交但是不希望结盟.
(B)至少有一个国家,既有国家希望与之结盟,也有国家不希望与之结盟.
(C)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国家希望与之结盟.
(D)至少有一个国家,既有国家希望与之建交,也有国家不希望与之建交.
(E)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国家希望与之建交.
答案选D,我觉得B也对啊
答案B、D都是不对的.正确的答案是E.
1、做这道题,首先要明白结盟是建交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合作关系.两个概念的解释如下:
建交,是“建立外交关系”的简称.
两国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经过协商谈判,就建立外交关系、派驻外交代表等问题达成协议,并互派外交代表后,外交关系即正式成立.两国的建交协议通常以发表联合公报或换文等形式公布.
而结盟就是在建立外交关系的基础上,两国或多国之间成立的以某种立场为前提的同盟关系,这种关系下的成员国享有共同的权利利益并承担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主要
有政治同盟、经济同盟和军事同盟等,但也有三者的结合体.目前各个国家多加入地域经济政治同盟,比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等,
跨地域同盟还不常见.中国还未加入过任何有共同军事行动为前提的同盟.
2、此题中,你困惑的答案(B)至少有一个国家,既有国家希望与之结盟,也有国家不希望与之结盟.
一般理解为题目已知条件中涉及到希望结盟的有:”有的国家希望与某些国家结盟”,那么假定假定这个”至少有一个国家“为X国,就是属于已知条件的被希望结盟的某些国家内,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已知条件:“有的国家不希望与任一国家结盟.“,所以这个X国,就符合”既有国家希望与之结盟,也有国家不希望与之结盟.“的推论.
但是在上述推理过程中,存在一个漏洞,就是有可能:“有的国家不希望与任一国家结盟.“,这个国家可能会就是X国,并且是唯一的一个不希望与任一国家结盟的国家.那么题目条件就变成:有的国家希望于某些国家(包括X国)结盟,但X国不希望与任一国家结盟.很明显,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那么,答案B推理结论的:”至少有一个国家,既有国家希望与之结盟,也有国家不希望与之结盟.“,就无法一定成立,注意,是一定成立.
答案D中描述:”至少有一个国家,既有国家希望与之建交,也有国家不希望与之建交.“,结论前半段可以成立.因为已知条件中,:”至少有两个国家希望与每个国家建交”保证该半段成立.但推论后半段:也有国家不希望与之建交.“,无法成立.因为题目中没有任何涉及不建交的已知条件.唯一靠近的条件:“有的国家不希望与任一国家结盟.”,但不排除这个(些)国家希望与某个国家建交,但不结盟.所以,D的推论也无法一定成立.
答案E是正确答案.
(E)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国家希望与之建交.
由题目已知条件:至少有两个国家希望与每个国家建交.那么假定这两个国家是M和N国.那么MN之外任意一个国家,都至少有M和N国希望与之建交,同时,M国至少有N国愿意与之建交,N国至少有M国与之建交.直言命题推理,题目推论成立.
二 : 逻辑题求解我直接晕了,43-48基于以下题干:六个城市的位置如下
逻辑题求解
我直接晕了,43-48基于以下题干:
六个城市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城市1 城市2
城市3 城市4
城市5 城市6
在这6个城市所覆盖的区域中,有4所,2座监狱和2所大学。这8个单位的位置如下:
没有一个单位跨不同的城市。
没有一个城市有两座监狱,也没有一个城市有两所大学。
没有一个城市中既有监狱又有大学。
每座监狱位于至少有一所医院的城市。
有大学的两个城市没有共同的边界。
城市3有一所大学,城市6有一座监狱。
43.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A.城市5有一所大学。
B.城市6有一所大学。
C.城市2有一座监狱。
D.城市3有一所医院。
44.以下哪项可能为真?
A.城市1恰有(有且只有)一所医院。
B.城市1恰有一所大学。
C.城市2恰有一座监狱。
D.城市5恰有一所大学。
45.以下哪项所列出的城市中,每一座城市都可能拥有不在城市6的另一座监狱?
A.1,4
B.2,4
C.4.5
D.1,4.5
46.如果每个城市都至少拥有上述8个单位中的一个单位,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城市1有一座监狱。
B.城市2有一座医院。
C.城市3有一座医院。
D.城市4有一座医院。
47.以下哪个城市中的医院一定少于3所?
A.1
B.2
C.4
D.5
48.如果6个城市中的一个城市恰有2所医院,并且恰有一所大学,则以下哪项所列的三个城市中可能没有医院?
A.1,3,5 B.1,4,5 C.2,3,5 D.2,4,6
答案:
43.D 44.A 45.D 46.D 47.B 48.A
首先根据题意:没有一个城市有两座监狱,也没有一个城市有两所大学有大学的两个城市没有共同的边界。
城市3有一所大学,每座监狱位于至少有一所医院的城市,城市6有一座监狱.我们可以得出:城市2一定有一所大学.根据此我们可以得出43题的答案是D.同样根据上面的分析用排除法可以得出44题的答案是A.既然知道城市3有一所大学,城市6有一座监狱,城市2有一所大学,我们就可以判断1,4.5 可能拥有不在城市6的另一座监狱,所以45题的答案是D.又因为每座监狱位于至少有一所医院的城市,也即是说城市6至少有一所医院,而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得知1,4.5 可能拥有不在城市6的另一座监狱,所以1,4.5至少有一所医院,题46的答案是D.47题我们可以这样分析既然1,4.5,6至少有一所医院,题目中规定只有4所医院,所以得出城市2中的医院一定少于3所.47题的答案是B.对于48题我们可以用排除法,首先可以排除B,D两个答案,因为城市2,3都各有一所大学,所以根据题目的要求,有城市2,3放在一起的答案肯定是错的,48题的答案是A.
三 : 提示性信息巧解逻辑填空
2015年政法干警考试临近,很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了解言语考情,复习没有侧重点,因此事倍功半。[www.61k.com)内蒙古华图就本文介绍一下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个模块中的逻辑填空的考情以及比较实用的一个方法。
一、逻辑填空考情
我们以2014政法干警考情为基准,2014年政法干警考了25道题,其中12道题是逻辑填空,所以说逻辑填空占了半壁江山,所以各位考生一定要重视起来。而这么重要的模块,有哪些比较实用的技巧呢?洞察提示新信息,运用提示性信息解题是非常实用的方法之一。
二、提示性信息
那么什么是提示性信息呢?提示性信息是指与横线处相呼应的信息,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双引号。做题原则是选与语境提示词相关的选项。我们下面以2014年政法干警中的两道真题做例题做讲解。
2014内蒙古政法干警-31.“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描述的是兵营与士兵的关系。这句俗话同样可以用于阐释大学与师生之间的关系。大学作为相对( )的机构,师生的驻留和流动促进了大学气质与个性的形成和保存。对师生来说,他们既是大学氛围的建设者,也是感受者;对大学来说,它既是已有气质和个性的保存者,又在不断接受教师和学生每日对大学气质与个性的( )。
A.特殊影响
B.独立改变
C.固定塑造
D.成熟渗透
华图解析:文段出现提示性信息“铁打的营盘”,大学就相当于“营”,即也是铁打的,所以应该选择“固定”与之搭配。
2014内蒙古政法干警-24.《海洋星球》是一部编排细致、表现手法新颖的环保纪录片。影片用几句( )的开场白点明人与海洋关系的主题后,便将镜头对准了40亿年前的太古时期。我们通过画面了解到,洋流如何孕育了生命的雏形,藻类如何引发了新生命的爆发,海洋生物如何互相追逐捕食,形成( )的生物链。
A.开门见山绵延不绝
B.提纲挈领环环相扣
C.铿锵有力唇齿相依
D.醍醐灌顶密不可分
华图解析:题目第二个空出现提示性信息“生物链”,与“生物链”相匹配、相呼应的就是“环环相扣”,一般形容链条都是“环环相扣”,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B选项。
总之,在逻辑填空这个模块中,横线附近经常会出现提示性信息,希望各位考生要多训练,提升对其敏感度。
本文属内蒙古华图原创,转载请标注来源于华图,未标明者必究责任。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四 : 2014省考行测:列表法解朴素逻辑题的技巧
很多同学在复习或是应试的过程中,对考试中出现的朴素逻辑类题目,往往觉得难度较大,不知道该如何解答,所以大多考生都会选择放弃。(www.61k.com]或者是部分同学想用硬推的方法得到正确答案,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未必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所以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将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解朴素逻辑类题的一个技巧—列表法。
首先,我们要先谈谈同学们为什么觉得朴素逻辑题较难。朴素逻辑是指在逻辑中除了必然性推理、可能性推理,而出现的一类题目。同学们在初学必然性推理时觉得很难,但假以时日,掌握了其推理规则后,同学们对于解题还是很快,很方便的。而可能性推理的题目,同学们又可以利用自己平时生活上的认知来解出答案。但朴素逻辑与此不同。朴素逻辑是指自发的、不系统的推理过程。因为它的这个特性,也注定了同学们在面对朴素逻辑的时候没有什么公式可以套用,并且朴素逻辑的题目也会比较绕,所以同学们往往放弃这一部分题目。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同学;朴素逻辑部分的题目,只要我们用对了方法,是可以很快的找到正确答案的。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方法—列表法,帮助同学们快速解题。
列表法是指同学们在面对朴素逻辑的题目时,往往会被题干的内容绕晕。此时,同学们可以利用列表法,将题干中涉及到的对象一目了然的标出来。此种方法常用于无序的元素对应类题目,接下来我们将用几个例子向同学们介绍这个方法得使用:
例一: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
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
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
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
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
看到这个题,有的同学可能就想到了用排除法,但是排除法在使用的过程中,第一比较耽误同学们宝贵的做题时间,其次,同学们做题时会被复杂的题目绕晕,无法保证正确率,此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列表法,列表如下:
列表后同学们先不要急于判断,我们要先在表格中,联系题目找特殊,然后从特殊为切入口寻找答案。根据题目我们知道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而根据题目可得,只有小闽猜了得第二名的是小华,所以小华是第二名。我们结合选项,可得小华是第二名的只有C选项。所以迅速得出答案,该题选C。
例二:甲、乙、丙三朋友去参观车展,看到一款轿车。甲说:“这不是奇瑞,也不是荣威。”乙说:“这不是奇瑞,而是红旗”。丙说:“这不是红旗,而是奇瑞。”后来,车展管理员说:“三人中,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对;另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错;第三人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
由此可知:
A、这辆轿车是奇瑞轿车
B、这辆轿车是荣威轿车
C、这辆轿车是红旗轿车
D、上面三辆轿车都不是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表:
我们根据图表可得乙和丙矛盾,结合题目中所说,三人中,有一个人的两个判断都对,另一个的两个判断都错,第三个人的两个判断一对一错可得:乙和丙两个中,必然一个事两个都对、另一个两个都错。所以甲的两句话应该是一对一错。
接下来我们就要用到假设法。
若我们假设甲的前半句话是对的,则后半句话错,即车应该不是奇瑞,是荣威。同时说明乙是两句话都对,而丙是两句话都错。若乙的两句话都对,说明该车是红旗。那此时,车是红旗和荣威,出现了两辆,不符。
若我们假设甲的前半句是错的,即车是奇瑞,不是荣威,那么说明丙两句都对,乙两句都错,最后得到,该车是奇瑞。
所以正确答案选A。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看到,列表法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选出答案,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列表法并不是孤立的,很多时候可能要和连线法,假设法等方法一起结合着用。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五 : 2015浅析普通逻辑原理与辩论技巧
诡辩中的偷换概念法:
?所谓的偷换概念,是指相同的词在不同的语境和语气中,表示不同的含义。或者说,其内涵和外延是不完全相同的。诡辩者只运用了对自己有利的词义,而置对方原词义于不顾。
??
??1、语境的不同
??如:失败是成功之母。
??有人于是可以推出这种结论:
??我是一个永远的失败者。
??你是一个成功者。
??所以,我永远是你的母亲。
??这个推理,没有错,但错就错在,一、对失败的理由;2、是论据方面的正确性。作为论据的:我是不是一个永远的失败者?你又是不是一个永远的成功者?
??而诡辩者,为了得出有利于自己的结论,混然不顾这些。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理解,谁也不会把它当成绝对的真理,说成是成功的前提,它的本意是指一个人的成功,是难免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的,只有善于从失败中总结,最终必然会取得成功。其实也只是一句励志的话。(现在已有人提出“总结是成功之母”的说法。)
??但如果把它绝对化,扩大它的外延,就会给诡辩带来机会。
??
??2、偷换概念法??如,有人如果对一女孩说:
??我是爱人民的。
??你是人民一分子。
??所以,我爱你!
??从而得出我爱你的正确性!
??但其实,虽然都是一个爱字,但内涵是不一样的,前面的爱,是一种博爱,后一种爱,他是暗指情爱!
??
??3、诡辩中的转移话题法
??转移话题,也是辩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一些骂街也经常不自觉的运用到。现举例说明:
??甲对乙说:你他丫笨的要命,这点事都做不好!
??乙对甲说:你聪明,你好?你好你妈个头,看你尖嘴猴腮的,就不是好东西,上次某某丢了一只鸡,我敢说,肯定是你偷的。
??甲:我什么什么偷鸡了?你举例?
??乙:你有什么理由证明你没偷鸡?
??甲:……
??可见,从这场交锋中,甲已处于下方。
??于是甲也乱了分寸,被乙转移了话题,转到如何证明自己没偷鸡的话题上。这就是乙运用了转移话题的效果。
??我们分析一下,上述两个人的漏洞和可驳之处:
??甲的观点:你他丫笨的要命,这点事都做不好!
??这观点本身就是有漏洞的,一件事做不好的原因有多种,但却不一定是笨物缘故,笨也许是造成做不成一件事的缘因之一,但不是所有原因,也不一定是这件事做不好的原因。
??但为了证明对方笨,甲当然说他是因为笨才做不好事。当然且不管做没做好事情,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界定的问题。不能甲一个人说了算。所以甲的论点充满了水分。
??再看乙:你聪明,你好?你好你妈个头,看你尖嘴猴腮的,就不是好东西,上次某某丢了一只鸡,我敢说,肯定是你偷的。
??乙很好地运用了偷换概念和转移话题法:
??如,你聪明? 这个反问是没错的,但他并没指出他不聪明的原因,那就是正辩而不是诡辩了。
??然后,乙接着说,“你好?”一步一步转移话题,由聪明到好,再到后面暗指他的相貌不好,层层相扣,实现了概念的偷换和话题的转移。接着进一步转移说上次偷鸡的事。我敢说就是你干的。如果甲真偷鸡了,那跟他乙做事做不好有什么关系?如果甲真的没偷鸡,那么乙也达到了指定其干坏事的目的,而且不需要理由。把举证的麻烦事扔给了乙。而甲的愚蠢之处,在于一开始就应咬住自已的命题,却攻击对方未把事情干好,再证明乙笨的道理。但却跟着乙一步一步滑下去。而且不应把自已不是小偷的举证的事默认了下了。
??逻辑推理中,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谁主张,谁举证。就是谁下结论,谁举证。如果没有这一样一个基本道德规范,那就乱了套。那会有哪些后果呢?
??那么任何人可以攻击别人:
??你被人****了!你说你没被****,你举出没被****的例子?
??你昨晚杀人了,你说你没杀人,你举出你没杀人了理由
??大家想,这样对另一方是多么的不公平?
??
4、辩论中的语气的妙用(多用反问、责问的语气)及时机的把握
??由于诡辩也是辩论的一种常见形式,这里就放在一起讲了。诡辩也是运用一些辩论的基本原理,只是曲用而矣!
??辩论中,如果以最快的反应速度,捕捉战机,能够对方以致命打击,常使对手不知所措。同时也要懂得巧妙运用反问和责问法,不能正面回答的,让对手先回答类似的问题。
??在社会实践中,有些问题本身就是复杂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对这样的问题也不要回答是或否。无论怎么样回答都是误区。对这样的问题最好不要正面回答,可反问对方,让对方回答。也可转移话题。
??如:请问人是个东西么?
??你该怎么回答?如果你回答人是个东西,那么对方会说,你是人,所以你是个东西。对方进而会问:请问你是个啥么东西?!这样你就会很难堪。
??如果你回答:人不是个东西?那么结论更可笑。你是人,所以你不是个东西!
??这种问题,不但有两可误差在里面,更由于东西这个词的意义内涵和色彩上在不同语言环境上都有差别。如果从动物学上来看,承认人是个东西,也不错。但现实中,谁那么动物观地认为,自已是个东西呢?毕竟人和物有着很大的区别。
??诡辩中,还有一些伎俩,以上是比较常用的,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当然,诡辩不是一点益处没有,在谈判或其他场合中,如果很好的运用诡辩,确实能够在气势上挫败对手,让对方有理也说不出,变得很被动。所以作为善辩者,无不是运用诡辩的高手。
??我们知道了诡辩的起因,再驳斥它,就不难了,就是要一针见血的指出对方的错误。让其还原到原始的话题上。
??至少,进行正确的辩论,总比被诡辩拖入失败的深渊要静心一点。也就是输要输得心服口服,赢也要赢得坦坦荡漾!
??当然,作为一个善辩者,不但要懂得正确逻辑推理的方法,还要有广博的知识,这样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观点时,才能有理,有节,有据地打击对手,才能旁证博引的阐述我方立场,而驳斥对方立场。
??朋友,不知道我的这点讲述对你有没有一点益处,但愿有一些,希望你即使作为一个杂谈的玩家,也更能亮出你辩论的风采。
本文标题:gct逻辑解题技巧-13年MPACC逻辑题求大神讲解!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