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胡同文化
教案示例一
《》
教学目的
1. 用朗读的方式学习本课的语言
2.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3.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
问题:1.你对汪曾祺有什么了解?
2.你了解北京的胡同吗?
3.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化的含义吗?
自读课文并讨论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第一段:北京城四方四正。
第二段写胡同的原意,胡同取名的来源有很多种。
第三段写胡同的宽窄。
第四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五段写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2.学生朗读课文6-9段,教师配乐范读10-12段,概括的特点。
第六段:北京人大都安土重迁。
第七段:北京人愿住“独门独院”,平时过往不多。
第八段: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第九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第十段到十二段:举例说明北京的精义是“忍”。
3请概括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亲切、欣赏、不满、批评、怀旧、怅然低徊。
4品味语言:
1让学生自己读第8段、第11段对话部分找同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第12段读“这二位同声说”后面的部分、第13段。读的过程中体味句中蕴含的感情。
2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形式表达一种感情。
语言特点总结:
汪曾祺的语言文白夹杂,有时极雅,有时极俚,时能出人意表。他重视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他的语言有文人气,但又和现代语言融合无间,是一种纯熟,寓绚烂于平极的语言。
延伸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北京的胡同日渐被高楼大厦取代,更多的在高楼中长大的人认同“高楼文化”“社区文化”,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变化?
作业 布置
以居住环境与人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具准备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概说
汪先生的《》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出示图片或照片或投影仪)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 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眼光
冯骥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
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
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
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注释:柏林墙:1961年民主德国沿西柏林边界构筑的隔离设施,原称“反法西斯防卫墙”,后一般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决定开放柏林墙。1992年,柏林墙被拆除,民主德国解体。
1.“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这句话中“看”的意思是: ( )
A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B 观察并加以判断
C 访问 D 照料
2.“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也就是把文化看做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
B 生活与生存的意义相同。
C“文化退到生活之外”,这是对文化的狭义理解
D狭义地理解文化,也使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3.“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就是说“厕所文化”,也不是对文化的侮辱,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应视为文化,厕所也不例外。
B作者认为把文化与厕所联系起来,这是对“大文化”的误解和嘲弄。
4.对“酒文化”这个例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一种生活资料都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此有关的历史,都具有文化的意义。
B中华文化不能狭窄地理解为儒家学说
C中华文化存在于中华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D文化眼光有助于生产者推销商品,也使消费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
5.“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意思就是 ( )
A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B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有全部文化意义。
C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发挥着实用价值,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D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在生活中发挥着实用价值,而历史的状态则是纯粹的文化。
答案:1.B 2.B 3.A 4.B 5.D
教案点评: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探究活动
导游词设计
??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假设你是一名志愿者,你为外国游客或运动员做导游介绍北京,你怎样设计你的导游词?可以选择介绍胡同,也可以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还可以介绍北京人的生活、北京的文化如京剧,北京的小吃等等,角度不限,要求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几个人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时间为一个月。
二 : 胡说文化
以前
我以为文化
是那些学贯中西
大师们的事儿
现在
稍不小心(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就会被冠以文化
的东西包围
// //
念吧啦经似的背诵
成了流行歌曲
文墨不通的论文
缴了费就获国家级奖
山本大叔的破帽子
可以拍卖几十万
莫言农家院土坯
成了莫言的文化符号
一部老电影
加入情色扩成了电视剧
古迹旁穿越着泳装秀
经济强迫着历史和文化
// //
哎
鱼龙俱下
泥沙混杂
屎壳郎掉进墨水瓶
爬到纸上也会书写甲骨文
真够古文字家们忙乎的
// //
纽扣订翻了
成为一种时尚
大人物骂粗了
是一种上流个性
裙底走光了
明星们还大笑着卖萌
穿红军服的娘子军
簇拥着游客只为讨小钱
小混混演讲竞选村主任
就怕流氓有文化
// //
林林总总的文化
酒文化、茶文化
时尚文化 、低俗文化
网络文化……
没有文化
是否也会成为一种文化
2014年1月22日11:13初稿
三 : 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库、王(土序)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六年级:lavely西贝
四 : 胡同文化
教学目标五 : 胡同文化
教案示例一
《》
教学目的
1. 用朗读的方式学习本课的语言
2.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3.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品味北京胡同所蕴含的文化韵味,对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
问题:1.你对汪曾祺有什么了解?
2.你了解北京的胡同吗?
3.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化的含义吗?
自读课文并讨论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第一段:北京城四方四正。
第二段写胡同的原意,胡同取名的来源有很多种。
第三段写胡同的宽窄。
第四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五段写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2.学生朗读课文6-9段,教师配乐范读10-12段,概括的特点。
第六段:北京人大都安土重迁。
第七段:北京人愿住“独门独院”,平时过往不多。
第八段: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第九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第十段到十二段:举例说明北京的精义是“忍”。
3请概括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亲切、欣赏、不满、批评、怀旧、怅然低徊。
4品味语言:
1让学生自己读第8段、第11段对话部分找同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第12段读“这二位同声说”后面的部分、第13段。读的过程中体味句中蕴含的感情。
2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形式表达一种感情。
语言特点总结:
汪曾祺的语言文白夹杂,有时极雅,有时极俚,时能出人意表。他重视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他的语言有文人气,但又和现代语言融合无间,是一种纯熟,寓绚烂于平极的语言。
延伸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北京的胡同日渐被高楼大厦取代,更多的在高楼中长大的人认同“高楼文化”“社区文化”,你怎样看待这样的变化?
作业 布置
以居住环境与人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概括北京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教具准备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概说 汪先生的《》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出示图片或照片或投影仪)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 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
[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文化眼光
冯骥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
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
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
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注释:柏林墙:1961年民主德国沿西柏林边界构筑的隔离设施,原称“反法西斯防卫墙”,后一般称“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决定开放柏林墙。1992年,柏林墙被拆除,民主德国解体。
1.“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这句话中“看”的意思是: ( )
A 使视线接触人或物 B 观察并加以判断
C 访问 D 照料
2.“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对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也就是把文化看做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
B 生活与生存的意义相同。
C“文化退到生活之外”,这是对文化的狭义理解
D狭义地理解文化,也使生活变得空虚与空洞
3.“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就是说“厕所文化”,也不是对文化的侮辱,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应视为文化,厕所也不例外。
B作者认为把文化与厕所联系起来,这是对“大文化”的误解和嘲弄。
4.对“酒文化”这个例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一种生活资料都是一种文化载体,与此有关的历史,都具有文化的意义。
B中华文化不能狭窄地理解为儒家学说
C中华文化存在于中华民族生活的一切方面
D文化眼光有助于生产者推销商品,也使消费者在物质享受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
5.“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意思就是 ( )
A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B活着的状态还谈不上文化,历史的状态才有全部文化意义。
C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发挥着实用价值,历史的状态才是文化。
D活着的状态作为文化载体在生活中发挥着实用价值,而历史的状态则是纯粹的文化。
答案:1.B 2.B 3.A 4.B 5.D
教案点评:
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探究活动
导游词设计
??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假设你是一名志愿者,你为外国游客或运动员做导游介绍北京,你怎样设计你的导游词?可以选择介绍胡同,也可以介绍北京的名胜古迹,还可以介绍北京人的生活、北京的文化如京剧,北京的小吃等等,角度不限,要求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几个人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时间为一个月。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