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优秀司法所经验交流材料
xx街道位于**古城区的西南面,是**高新区的南大门,辖区面积12.66平方公里,下辖3个社区, 2个行政村,总人口46084人,其中常住人口2.2万人,流动人口2.3万人。
近年来,xx司法所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帮助下,始终坚持从自身职能出发,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中心工作,以“服务中心、维护稳定”的大局意识,“主动作为、敢于作为”的责任意识,“俯首为牛、奉献群众”的公仆意识,“争先进位、提效创优”的进取意识,恪尽职守、勤政为民、锐意进取、努力革新,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安定作出了应有贡献,得到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条线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司法所先后获得了“XX-XX年度人民调解(防激化)先进集体”、“江苏省规范化司法所”、“XX-XX年度平安高新区建设先进集体”、“XX-XX年度法治苏州建设先进集体”、“‘ 五五’普法省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 司法所基本建设情况:
1.组织队伍建设
司法所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干部队伍的建设,无论多么现代化的办公设施,最终需要人来管理,人不行,一切都等于零。为此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人员配备,着重从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工作能力、经验阅历上综合考量,为司法所配备了7名专职工作人员(2名共产党员),他们中既有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有专业知识扎实的年轻人,7人之中行政编制人员(公务员)1名,事业编制人员3名,街道正式聘用人员3名,大专以上学历的超过半数,均具有相关法律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且每年参加市、区、街道组织的业务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司法所对工作人员实行犯罪或违法乱纪“0容忍”,一旦有工作人员出现违法犯罪、违法乱纪行为,将被立即免职,并依法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多年来,司法所工作人员无一人出现违法犯罪或者违法乱纪行为。
2.工作机制建设
根据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要求,司法所建立了包括廉政建设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执法责任制度、请示报告制度、来访接待制度、学习例会制度、登记统计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在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其中大部分制度已经上墙公示,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力求真正做到“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3.基础设施建设
司法所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全力支持下,各项经费得到保障,目前已经拥有独立的办公用房,建筑面积240平米左右,内设办公室、会议室、调解室、谈话室等。办公设备也基本齐全,分别有:电脑6台、电话2部、传真复印打印一体机1台、彩色打印机1台、数码相机1部、录音笔2支、移动存储u盘2个、资料柜(带密码锁)2个以及其他办公家具若干。此外,在司法所的醒目位置统一悬挂司法徽章、司法所标牌,在各办公室明示各项工作制度、工作人员照片、姓名、职务和工作职责等内容。
二、 司法所工作开展情况:
1.提高认识,扎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调解工作被赋予了新的重要意义。我们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深刻理解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我们紧紧围绕街道的中心工作,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将人民调解工作引向深入。
(1)建立人民调解工作二级网络体系
我们首先在街道办事处成立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和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2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印章、标牌齐全,在调解室统一悬挂“人民调解标识”;同时在各个社区和行政村成立相应的人民调解工作室,每个工作室配备1名专职调解员和2名兼职调解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根据街道辖区内专业市场林立的特点,以各个专业市场为单位,建立调解工作室,将排查矛盾、解决纠纷的窗口推向最前沿。至此,一个由街道办事处――社区(村)、专业市场搭建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党政牵头、多方参与”的人民调解二级网络体系形成。它上下贯通、依托基层,确保了人民调解工作更好地开展。目前,辖区内共有32名调解员和信息员活跃在街道各个角落,依靠他们,我们年均调解矛盾纠纷90多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8%以上。
(2)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为使人民调解工作走上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我们在各调委会、调解工作室建立了包括岗位责任制度、学习例会制度、请示报告制度、重大纠纷快报制度、来访接待制度、登记统计制度、考核评比制度在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为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我们组织全体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调解员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纠纷的上交率明显下降。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人民调解档案管理制度,做到了矛盾纠纷“件件有登记,事事有结果”,从而使人民调解工作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3)多层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
我们在抓好队伍建设的同时,坚持抓好矛盾纠纷经常性排查和集中性排查,有效地发挥了街道司法所和社区(村)调解工作室“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我们平均每年开展经常性排查24次,排查出各类纠纷40起左右,都得到了及时妥善的解决。对一些难点、热点问题我们还进行针对性的集中排查和调处,力求使一些历史遗留的“陈案”、久拖未决的“难案”、情况复杂的“大案”能够得到圆满解决。
(4)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显著
街道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和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显著。今年以来,我们共调处各类纠纷46起,按期结案率为100%,调解成功率达98%。近年来,我们始终不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的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业务建设,确保不出现因矛盾纠纷调解不及时、不得力而发生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辖区内民转刑案件、非正常上访率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率逐年下降。连续三年实现了“四无”目标。
2.持之以恒,努力做好普法宣传工作。
司法所成立以来,我们深刻领会“五五”普法、“六五”普法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使街道办事处广大干部、辖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们还建立起了由26人组成的法制宣传员、辅导员及普法志愿者队伍。法制宣传的各项费用由街道财政予以保障。
为配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等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新法的实施,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仅今年以来,我们就开展了“党员冬训”、“学雷锋法律咨询”、“文明城市建设”、“《信访条例》宣传”、“学府社区法律课”、“计生培训”、“5•12减灾宣传”、“环保宣传”、“《社会保险法》释疑”、“七彩夏日学生讲法”、“《房屋车库出租管理办法》学习”等大小活动20多次,悬挂宣传条幅100多幅,制作“致出(承)租户的两封公开信”30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100多条。
为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学好法、用好法,我们通过“法律进社区”的形式和开展法律援助等活动,大力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司法所在石湖社区建立了高新区第一个“法治广场”。我们把一些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如《新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社会保险法》等,通过“法治广场”这块阵地,以定期(一般为2个月)制作板报、宣传栏的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宣传。司法所在“五五”普法期间获得了省“五五”普法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统一思想,认真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稳定、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街道对社区矫正工作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专门配备社区矫正专职社工,建立了社区服刑人员基本信息通报、核查机制。我们还依托街道敬老院,建立起公益劳动和教育基地,每年组织60多人次,12场次公益劳动,通过这些公益劳动使社区矫正对象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悔过改造,祛除恶习。我们还协调街道劳动、民政等部门积极做好社区服刑人员的就业培训和困难帮扶工作。自司法所成立以来,我们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0人,现正在接受帮教的8人,12人已经期满解教,无一人出现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的情形。
4.明确思路,妥善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针对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刑释解教人员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社会对他们存在偏见和歧视的现实,我们明确思路,积极思考,力求妥善做好安置帮教工作。为此,街道专门成立了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安置帮教责任制,确保帮教对象不再重新走向犯罪。我们给他们宣传党的安置帮教政策和当前社会就业的实际情况,教育他们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深刻理解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抛弃旧有的错误观念,鼓舞他们要有重新走向生活的勇气。对于生活困难的,既无亲可投,又无业可就,也无一技之长的刑释解教人员,我们积极同民政部门联系,给他们按程序申请低保;并同时联系劳动部门给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联系用人单位,鼓励用人单位优先安排他们就业。对于想从事个体经营的,我们积极联系工商部门,优先给他们办理营业执照,优先安排摊位,对确有困难的刑释解教人员减收或免收工商管理费。我们还与辖区内的优秀企业多方联系,积极建立安置帮教基地,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再就业拓宽安置渠道,增强帮教效果。
目前,我们对重点帮教对象都做了衔接,管控措施100%落实,帮教对象未发生重新犯罪的情况。我们为及时了解刑释解教人员的情况,还专门建立了回访制度,定期进行回访,并通过回访认真分析,对有犯罪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及时的教育转化。
5、全力以赴,积极做好法律服务工作。
我所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设立法律咨询窗口、聘请法律顾问等活动,切实解决社会各界对法律法规的需求。近年来,我们共接受各类法律咨询1000多次。此外,我们努力加强法律援助的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积极探索法律援助工作长效机制和便民利民的有效途径,确保法律援助案件的办案质量,目前年均为低保户、老人、妇女、农民工等各类困难人群办理法律援助10多起,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认可。今年春节前后,我所为辉煌服装厂94名职工提供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为他们讨回了被拖欠半年多的工资,共计人民币265145元,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一片赞誉。
另外,我们还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重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司法建议,积极当好党工委办事处的法律参谋和助手。近年来,我们多次提出司法建议,均被街道予以采纳,十分有力地推进了政府依法行政的进程。
总之,自司法所成立以来,我们在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社区矫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法律服务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辖区内的社会丑恶现象逐步减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温磬,在群众评议和测评活动中,满意率达到96%;为街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以争创优秀司法所为内在动力,恪尽职守,锐意进取,勤政为民,无私奉献,努力把司法所的各项工作不断推上新的台阶。
二 : 公路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与时俱进抓项目,抢前争先抓落实,使我市公路发展取得了项目建设的呼声明显高于以前,项目建设的环境明显优于以前,项目建设的步伐明显快于以前的优异成绩。两年来,完成路网建设项目总投资2.3亿元,新建改造37条公路,使我市省级干线路网提前一年收网,通乡油路两年时间完成了三年计划的80%,走在了孝感市各县市区的前列。回顾近年来交通项目建设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抢抓机遇,新思路舞动大手笔
从~年开始,国家对公路交通的发展思路、投资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加大了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出台了“谁积极支持谁,谁不积极调剂谁”的规定和要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公路项目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我们站在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机遇,跑项目,争计划,筹资金,抓发展,为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生根本改观提供项目支撑和发展后劲。为使项目工作落到实处,使更多的公路项目进国家的“笼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先决策,大员上阵,市发展计划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乡镇和沿线群众大力支持,交通干部职工更是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迎来了我市路网建设项目建成一批、在建一批、立项一批、储存一批的大好局面。
1、多方游说,兰杭高速过我市。最初,兰杭高速公路不经过我市。得知省交通部门倾向中线、南北飘移难定的信息后,市政府领导、市交通局主要负责人多次到省交通厅、省公路局、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找有关领导和专家汇报,极力陈述高速公路经过我市腹地的重大意义和可行性;借全省交通工作会议召开之际,联名周边县市的交通局长向省厅打报告,方方面面为高速公路最有利于应城的走向营造氛围;同时,我们还主动邀请盛市有关专家来我市提前进行环境评估、文物评估,大力协助工程技术人员完成好前期勘测和工程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
~年1月,从全省交通工作会议传出好消息,兰杭高速公路今年7月份正式开工,而且将最终的走向在中线基础上北移了11公里,使中心城区上高速路的时间缩短至10分钟以内,此举必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更多的拉动作用。
2、多次协调,曹大立交已立项。为彻底解决我市东大门交通的“瓶颈”问题,我们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公铁立交桥项目,为使工程早日立项,早日启动,市领导、市交通局负责人多次到省公路局、铁路分局协调,经过多次努力,省公路局批准立项,市交通局
~年以正式文件下达了工程项目计划,与铁路部门汉丹铁路复线工程一起启动开工。
3、多少感动,干线路网前安排。XX年,全市干群同心同德,克难奋进,完成了百年老路18.7公里的路基土方工程任务。盛市交通部门领导视察工程后深受感动,省交通厅认为市委、市政府有决心,有气魄,应城人民有奉献,有能力,市交通有规划,有措施,可以把建设资金向我市倾斜,当场拍板一次性投入2100万元,硬化汉宜公路东段,并将烟应线改造工程从后三年任务提前列入前三年的计划,使我市路网建设项目在市率先实现“用明天的钱修了今天的路”。烟应线的提前启动也带动了随应线工程项目的全面实施,随着两大工程于~年10月1日前全面竣工,我市公路交通的主骨架基本形成。
4、多管齐下,通乡公路谱华章。~年初,通过我们积极申报,专家现场勘测,我市共有7条通乡公路共108.95公里挤进国债资金建设项目“笼子”。为了使这些项目挤得进,立得住,下得来,我们除向盛市交通部门写出书面申报外,还通过乡情、亲情上跑国家计委、交通部,充分发挥在外的应城籍人士方方面面的优势。市委、市政策果断决策,采取“城市支援农村,机关支援基层,干部支援农民”的方式,号召全市广大干部职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哺农业、扶持农村、回报农民,短短一个月时间,1500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为通乡公路捐资630万元,为我市通乡公路国债项目全面启动作出了突出贡献。
5、多层支援,通村公路掀高潮。根据上级的投资政策,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制定了全市通村公路项目建设总体规划。在前两年已新建120公里通村油路的基础上,~年项目计划是150公里,~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都要通油路(水泥路)。为了掀起通村公路建设新高潮,我们争取到了三个层次的支援,省厅每公里补助5万元,市政府每公里补助1万元(其中水泥路2万元),充分发挥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家乡有感情的“四有”人士的优势和作用,动员他们为家乡的公路建设捐款捐物。
二、与时俱进,新举措推进大突破
近年来,我市路网项目建设发展迅速,规模空前,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做到项目与时代同步,只有开拓创新,才能做到项目与发展同行。
1、搞好路网项目建设,必须全面调动全社会办公路的积极性。随着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公路不通、招商落空,公路不畅、致富无望”得到了应城人的共识,社会各界大办交通建设项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协调路网建设工作,市“四大家”领导经常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和督办,并相继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对路网建设工程一路绿灯放行,可收可不收的费用坚决不收,可高可低的标准一律降低,能简化的办事程序尽量简化,各相关部门、有关乡镇和沿线的广大人民群众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为公路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真正形成了
“政府当导演,交通唱主角,社会大合唱”的路网建设新局面。
2、搞好路网项目建设,必须采取多元化的筹资措施。加快搞好公路项目建设,最需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不能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要办多少事找多少钱,动员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筹措公路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具体地讲,我们在筹资上做到了
“五个一点”,即交通主渠道争取一点,财政补助一点,镇村
自筹一点,社会捐资一点,部门帮扶一点。
3、搞好路网项目建设,必须狠抓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是公路项目的生命,更是交通行业的生命。确保路网项目建设工程质量,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坚持以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加强质量监督,强化过程监控,全面提升项目工程管理水平,把公路项目建成
“放心工程”、“精品工程”。
三、闻鸡起舞,新跨越实现大发展
近年来,我市路网项目的成功实施,创造了我市公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公路交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突破显示了强劲的经济效应,拉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1、带动了gdp增长。按照国家统一方式测算,我市前二年路网项目建设2亿元投资可带动社会总产出10亿元,创造gdp4亿元,直接拉动了我市建材、运输、服务、金融、农民工就业等相关产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带动了招商引资。快捷便利的公路网,改善了投资环境,为沿途人民群众发展二、三产业带来了无限商机,我市也因此成为外地客商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新都、玖大、恩邦、木兰天池等大集团纷纷到我市兴办实业,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3、带动了旅游业。新建改造的公路网络,能直达我市的两大旅游景区短港和汤池,短港港湾山庄、温泉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抢滩应城,开发了我市旅游资源。
4、带动了工农产品外销。上档升级的我市公路网,拉近了我市工农业产品与大城市、大市场的距离,降低了膏盐企业大量原料运进、产品运出的运输成本;依托路网建立的蘑菇基地、甲鱼基地、水果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不断发展壮大。
5、带动了道路客运。干线路网标准化、农村路网黑色化,使我市城乡时空距离缩短了,对外交流往来的空间扩大了,全市道路客运随着长、短途班车的高档化,呈现出一派人便于行、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成绩送走昨天,重任迎接未来。~年,兰杭高速全面开工和镇镇通等级油路工程,~年底完成“村村通油路”的规划目标,使我们不敢有丝毫的自满,不敢有半点的懈怠,全体交通干部职工将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全省“交通质量管理年”活动为载体,重抖精神,再鼓干劲,向着交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跨越迈进,把全面建设小康应城的致富大路修到时代的前头,修到人民的心头。
三 : 人大办公室经验交流材料
《强化三个意识营造五个氛围不断提升办公室工作水平》一文作为这次市人大三会的材料,经过杨超的努力,形成了初稿,我在他初稿的基础上,就汤下面地进行修改,也算完成了任务。
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作为常委会机关的司令部、参谋部、服务部,承担着为人大常委会履职服务的重要职责,办公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关系到人大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做到以人为本,把握大局,疑心聚力,敢于创先,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机关上下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积极干事创业的可喜局面。
坚持思想领先,强化“三个意识”,以灵魂塑造推进工作开展,不断提高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为机关工作提供不竭动力。
同心同德,强化政治意识。办公室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它的政治性。一年来,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遇事从政治上分析和判断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力求办公室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和人大常委会履职要求合拍,为领导科学民主决策提供有益参考,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履职提供高质量服务,确保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充分实现区委的主张和意图。今年6月,办公室把握重点,在市委、市政府“3.31”专题会议作出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以后,及时建议常委会作出相关决定,动员全区人民积极投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经济大会战,要求人大代表和机关同志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和优势,争先创优,为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用心用力,强化责任意识。从组织协调、调查研究、汇集信息、宣传报道等方面用心用力,进一步强化了机关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一是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善观察、勤思考,及时了解和掌握方方面面的情况,根据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协调方法,为常委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如办公室每年10月都牵头组织各工委与相关职能部门衔接,主动承办常委会与“一府两院”的工作联系会,确定来年的监督议题和重点工作,提前作好下一年度工作安排。二是开展调查研究。大力倡导和鼓励机关的同志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掌握一些新情况、新动向,多总结一些有指导意义的新经验、新做法、新典型。全年机关写出工作调研、工作通讯、情况反映等调研信息材料145件,其中被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吴政隆签阅的有20多件,作出重要批示的有12件,为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三是畅通信息传递。建立了信息工作激励机制,形成了以办公室为龙头,上下贯通、左右衔接、覆盖全区的人大信息网络,人大信息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覆盖面不断拓宽。创设了《人大调研》、《人大新闻宣传》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区委、区政府报送信息。四是加强新闻宣传。年初,与区委宣传部联合制发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相关文件,加强了对人大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培训了延伸到乡镇街道的通讯员队伍,努力探索人大宣传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到目前为止,在各类媒体发表各种稿件800余件次。其中,反映万州人大工作的电视专题片《彩练当空舞》和反映“代表行动”的专题片《待到山花烂漫时》以及《“1234”折射出万州“代表行动”的生命力》等众多有影响力的作品,极大地提升了我区人大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在10底召开的15省市区32地市(区)人大工作联席会上,与会同志在实地考察和观看《彩练当空舞》后,对重庆“代表行动”备加称赞,人民网还将《彩练当空舞》链接入人民播客作了广泛的宣传。
全心全意,树立“窗口”意识。努力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修养,躬行“五讲、三服从、三个正确对待”,即讲党性、讲大局、讲原则、讲程序、讲感情;服从统一领导、服从组织分配、服从工作安排;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自己。从“热心办、马上办、办得好”上做文章,从摸实情、办实事、创实绩上花力气,在勤动脑、多思考、参好谋上下功夫,雷厉风行,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做到了“四个不让”,即:不让领导交办的事情在我手里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我手里发生、不让到机关办事的基层干部和群众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机关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损害,展示了良好的人大机关形象和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
坚持正面引导、逐渐浸润,营造“五种氛围”凝聚人心,催人奋进,保证常委会机关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创造全新业绩。
脚踏实地,营造积极奋进的氛围。正确处理苦与乐、得与失、荣与辱、台前与幕后的关系,不搞攀比,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甘于寂寞,勤奋敬业,做到了三个提升:一是提升日常事务工作水平。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细致周全。今年以来,牵头完成综合材料77篇、各类会议158次,2次人代会、10次常委会会议、19次主任会议做到了零失误,27期机关党务和“一讲二评三公示”方面的简报被区“三项活动”办公室转载。二是提升督查督办效果。综合运用发函督办、电话催办、带案督办等方式,加强协调督促检查,切实做到执行有力,确保人大常委会会议、党组会议、主任会议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落到实处。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042件次,绝大多数督促落到实处,完成常委会领导批示174件督办落实。三是提升后勤保障水平。增强后勤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 ,认真办事,细心理财,热情待客,进一步完善了接待、用车、报销等制度,确保常委会机关后勤服务高效运转。今年以来,完成各类接待32批600人次;车辆安全行驶50万公里;全力协调,严格监管,人大常委会机关新办公大楼建设即将完工。
多谋善思,营造争当参谋的氛围。认真把握好参谋服务的四个度,努力提高政务服务水平:首先,做到有“高度”。把人大工作放在全市、全区的背景下来谋划和思考,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方式不断适应人大工作新的发展趋势。其次,做到有“宽度”。紧贴人大常委会党组、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的意图,全面分析思考问题,通盘考虑各方面工作,使整个机关工作协调一致,充分实现常委会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目标。第三,做到有“深度”。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弄清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主任会议、常委会会议审议议题提出有深度、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材料。第四,做到有“新意”。大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尝试,出新主意、想新办法、求新突破,力求每个人一年能出一两个新主意,干成几件新鲜事。通过这些措施,改变了过去在参谋服务上封闭的、固定的思维方式,树立了开放的、多向的思维理念,保证了工作不断有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如举办人大代表“金点子论坛”,从策划设计、方案制定,到组织宣传、成果利用,无不体现了创新的理念,最终取得很好的效果,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吴政隆给予了高度评价。
创先争优,营造开拓创新的氛围。开创机关工作新局面,必须坚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工作上的不断创新:一是努力实现机关工作方法和机制的创新,坚持做到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运用新方法、创建新机制,如律师参与信访接待作法律法规宣传和咨询,建立代表建议联动督办和回头督办机制,建立委室联席会制度,组织视察检查调查与其他监督方式形成联动等等做法,大大提高了机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二是超前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手段,加快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管理科学化建设。今年升级了机关局域网的硬件设施,为一线工作人员配备了摄像机、照相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三是在坚持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下,不断改进和完善办文、办会、办事程序,大大提高了机关的整体功能和工作效率。
着力提高,营造内强素质的氛围。努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实干型、和谐型机关,建设政治过硬、素质优良、工作一流的服务团队。一是打造学习型团队。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其他多种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注重把学习成果转变为提高工作水平的能力,推动职工向能说、会写、善协调、能办事的“多面手”转变。二是加强制度保障,实现规范性运行。按照新时期人大工作的性质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借鉴外地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逐一梳理,健全修订完善了10余项制度,并进一步抓好对制度的遵守和执行,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干部职工行为,靠制度来保障工作的有序运转,进一步促进了机关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事业励人,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用建设文明、高效、和谐的人大机关,全面提高人大工作水平来激励人、团结人,努力营造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讲风格、多宽容的良好氛围,干部职工自觉将主要精力用在谋工作、干实事上,在区级机关部门中树立起了团结和谐、勤政务实、富有效率的良好形象。今年万州区级机关和部门在乡镇街道公务员中招考工作人员,人大常委会机关只招1名,但报名的多达20人,不仅报名人数是最多的,而且考试成绩的前几名全是报的人大常委会机关。还有2人主动从其他区级机关调入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
本文标题:
经验交流材料-优秀司法所经验交流材料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5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