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美国是主流投资理念吗?
[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美国是主流投资理念吗?网友Vivian对[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美国是主流投资理念吗?给出的答复:
我能稍微反驳下上面那个分类么。。
“价值投资”的意思是基于能够体现“Value“的这一类投资因素来选择股票。而“Value”这个投资因素的平行概念应该是 “Growth” 以及“Momentum”等。所以更好的分类方式如下。
传统的投资组合选股票的主流策略主要分为以:
1)Value Investing
顾名思义按照股票的应有价值投资,按照某些反应价值的比率选择便宜的股票。比如,市净率=股票价格/每股净资产(净资产值的账面价值)。市盈率小的说明这个股票便宜,值得投资。
2)GrowthInvesting
按股票一年的增长率来投资。比如某个公司一年的盈利增长率,或者预测的未来增长率,买入增长率高的股票,卖出增长率低的股票。
3)MomentumInvesting
按照短期的趋势来投资,比如有的股票连着连三个月,每个月都上涨,就持有这种股票,而卖出每个月都下跌的股票。当然后来发展的也有更短的。
而巴菲特老人家支持的价值投资其实和传统的不大一样,算是(1)和(2)理念的合体和改良吧。。即根据“内在价值”投资。这个“内在价值”的估计方法各有差异,但主流的方法有一个核心,就是“现在的价值”=“未来每年的现金流的现值”的总和。其实这可以说是所有资产估值的核心。
巴菲特策略难点:
这个策略的难点至少有一个难点在于预测。预测什么的真的很难啊!一般股民根本难以预测,而分析师们分析得再全面,其实有时也不及跟CEO讲讲话。。Wall Street Journal提到过今年的一篇论文
“Inside the ‘Black Box’of Sell-Side FinancialAnalysts”
(http://www.61k.comaccess/Library/20130300_Brown-Call-Clement-Sharp.pdf)
其中有两点很有意思:
1)分析师承认和高管打电话是盈利预测的重要来源,能接触到高管的分析师更受欢迎
2)如果某个分析师给出的预测远低于华尔街平均水平,会失去接触到高管的机会(。。。)
这种带调查性质的论文我还是持保留态度的(所以欢迎真人现身拍砖),但不管怎么说,都出现了这样的论文,至少表面这种情况还是普遍存在的。
就算有了较为准确的预测,还要考虑如何得到调整后的稳定值,考虑用什么折现率折现等等,何况就历史数据来看预测误差还很大,所以更多人用的,其实还是根据比率来。。又回到上面说的第一种value investing了。另一个热门比率的是市盈率,既股票价格/每股盈利(每股盈利大约等于公司盈利),这个值越小一般回报率越高。我知道的价值投资的基金,一般是在创立的时候根据现有的价值指数(比如这个:Russell 1000 Value Index)的权重作为参考,定下投资组合以及每个股票的基准权重,再定期根据一些因素来调整现有股票的权重,或者增减股票。
(以上一段来自我那混业界的教授,算二手信息,所以欢迎拍砖)
说道市盈率,差点忘记丢出这张图了!
纵轴是市盈率,横轴是来年的收益率。简单的说就是“低市盈率的股票很可能来年的收益率高”这一现象的历史数据支持。当然这真只是个简单粗暴的分析,仅供观赏。。拒绝拍砖。。纵轴是市盈率,横轴是来年的收益率。简单的说就是“低市盈率的股票很可能来年的收益率高”这一现象的历史数据支持。当然这真只是个简单粗暴的分析,仅供观赏。。拒绝拍砖。。
---------------------------------------------------------------------------------------------------------------------------------------------
在传统分类之外的:
High Frequency Trading
既高频交易。高频交易纯碎是靠速度取胜。这种快速的买入卖出,靠人肯定是做不到的,所以高频交易又叫算法交易(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算法交易下面的一种),靠的是计算机,还是计算性能超级高的大型计算机,通过程序来执行快速的买入和卖出。高频交易是一大类,其中的策略是各种各样的,上面有人提到的利用bid-askspread赚钱只是一种。而各种算法具体是怎样的,赚钱的策略到底是怎样的,大家都是不会告诉别人的,都自己闷头赚钱去了。。反正现在最新的应该是程序读新闻吧,这也是为什么现在street上喜欢招计算机牛人特别是machinelearning这一块的牛人吧。
(趣闻一则,之前Twitter上有个假新闻说白宫被炸,结果不到一分钟股市狂跌140点,请戳这里:Tweet Retreat: Did high frequency reading crash themarket?)
那个什么,国内特热门的技术分析。。我觉得在美国好像不算主流,但是不排除这个可以和HighFrequency Trading结合起来用但我等土人不知道。至于Information Trading,这个明文上是禁止的,但是。。还是有的。
---------------------------------------------------------------------------------------------------------------------------------------------
数据:
关于数据,实在找不到价值投资的数据,如果问到了再来update吧。但是价值投资更多是一种理念,应该很难找到具体数据。
High Frequency Trading的数据倒可以找到,2009年占股票总交易量的66%,慢慢在下降,今年的数据是50%,同时回报率也下降了。(请戳这里:High-Frequency Trading Less Profitable, Less Prevalent)因为是高频交易,其实交易量的比率没有太大意义。但至少说明了,之前的高频交易更热门,但是金融危机之后没那么热门了,而且高频交易这事,干的人多了就会没那么赚钱。
PS:曾经有个很流行的说法把high dividedstock叫做widow-and-orphan stock。。也就是说很多不喜欢高风险的股民会选一些发很多股利的股票。至于另外的普通股民,应该也和中国的一样,有自己的千奇百怪的投资标准吧。。
PS2:我觉得看巴菲特写的书对投资没太大用处。。他说的都是对的,也都是他一直坚持的,但是太空了。要是高频交易的牛人出来写一个“那些年我们用过的算法”,估计我还会买一本。
PS3:其实我讲了这么多废话,可总结为上面@garhom的一句话,哈哈哈,不好意思最后才指出来。
网友匿名用户对[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美国是主流投资理念吗?给出的答复:
唔,又被批评了...表示接受。这个问题是上班跑程序的时候用手机答的,很欠思考。回答的来源是CFA三级的教材和一本叫<Value: the four cornerstones of corporate finance>的书(此书讲价值投资,非常值得一读),但是回去查阅了两本书之后发现我貌似记忆有点岔了,在此纠正:
<Value>中把投资者分为两类:trader和intrinsic value的投资者,后者细分下去的value(对应growth)投资应该就是楼主所说的巴菲特型价值投资吧。
书中统计,按照总投资来分,trader和intrinsic的比例大约是11:3,但每次交易数额大约是20:1。书中观点还是那句话:股价的短期波动是trader造成的,但是长期的上涨还是下跌主要还是由intrinsic投资者决定。
而导致我记混的应该是下列这张表(截取自CFA三级NOTES):
私自把这张表和上面的分类混到一起去了,导致了不负责任的回答...觉得非常不好意思。
网友李太白对[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美国是主流投资理念吗?给出的答复:
总之,你们当中具有较多商业知识的人,也许会奇怪我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文章。随着更多的人加入价值投资的行列,市场价格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差额就会缩小。我只能告诉你,自从本?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出版《证券分析》一书以来,这一秘密已经公诸于世50年了。但是,在我们实践这些原理的35年中,从未发现价值投资已蔚然成风。在人性中,似乎有某种化简为繁的倾向。在过去30年间,学术界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是与价值投资的教导背道而驰的。这种情况还会继续下去。在人们环游地球以后,“平面地球协会”的观点依旧大行其道。在市场价格与价值之间仍然会有巨大的差异,而那些理解了格雷厄姆和多德的投资者,仍将继续兴旺发达。
——《格雷厄姆.多德式的超级投资者》 1984 沃伦.巴菲特
个人认为,在2013年的今天老巴的这一段话任然适用。
网友蒙面大侠对[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美国是主流投资理念吗?给出的答复:
是主流的投资理念,却不是主流的投资模式。
知易行难。
网友王小星对[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美国是主流投资理念吗?给出的答复:
最近学了一些,这么说吧,给那些没有深入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股票价值与市场价格,还有投资方对股票预期什么含义的人,你讲这些都没用,他们宁愿用什么恐怖的人工演绎算法来预测股票走势,也不愿意去看交易额的多少,机构投资着的动向,或者是公司财报什么的,宁愿相信那些股评专家讲解给你的什么曲线分析,也不愿意自己好好去看看股票过去的表现和公司业绩以及公司政策,因为他们觉得每天赚10%都是少的,最好一个月能翻倍最好了。
什么?你说的是中国股市?那就没办法了,只能紧盯机构投资者了,当然你也盯不住。
网友Bruce对[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美国是主流投资理念吗?给出的答复:
在股票投资领域是主流理念。
网友王俊杰对[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美国是主流投资理念吗?给出的答复:
不是,主流是量化投资!
网友周天逸对[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美国是主流投资理念吗?给出的答复:
从媒体报道上看似乎是。
但是实际上不是。因为没有“价值投资”,那是个噱头
二 : 价投楷模巴菲特,也是个奇葩?
陆宝投资 总裁刘红
上周奇葩说的辩题是:《应该向父母出柜吗?》,本来对这个辩题我是不懂的,但既然是对人性的讨论,加之这期还有高晓松的友情归队,所以我兴趣盎然。[www.61k.com]没想,这竟然是一场堪称经典极其精彩的辩论。尤其马薇薇最后的王炸—幸存者谬误之说,实在漂亮极了!
幸存者谬误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大意是人们很容易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周玄毅在他博文里的举例很妙,他这样写到: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误区的存在,是由于记不清来源的一则小故事。有位智者拜访一座神庙,祭司带他观赏了很多颂扬神迹的壁画,主题都是困境中求神保佑最终得救。在洋洋得意地展示完这一切之后,神庙的主人以事实胜于雄辩的气魄问他,是否还会怀疑神灵的伟大。这位智者的回答是:这些当然都很好,可是那些没有得救的人,又在哪里呢?你看,在这个故事里,一般人想到的是:无数案例证明,祈求神灵可以逢凶化吉;而智者想到的则是:“祈求神灵可以逢凶化吉”这个观点之所以有那么多正面的论据,只是因为凡是不能逢凶化吉的反例,我们根本就见不着。前一种思维误区,就是典型的陷入幸存者谬误而不自知。后一种思路,则是清晰地意识到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其实都是经过了“存在”或者说“生存”这道关闸筛选之后的产物。愚昧与智慧,只在这一线之间。
最近这段时间,大概由于陆续公告的1825家上市公司预告的中报业绩数据严重低于我的预期,所以我在本该特别忙碌的7月竟然有了比同期更多的读书时间。这周我重读纪念版的《巴菲特传》,边读边思考,发现如果以幸存者谬误为主题,巴菲特绝对可以堪称奇葩中奇葩。
书中其中有一段是描写《说谎者的扑克牌》的作者迈克尔.刘易斯对巴菲特的大肆攻击:刘易斯认为巴菲特只不过是一个世纪大骗子,巴菲特无论在投资还是道德伦理上都有很多缺陷,迈克尔.刘易斯借用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巴菲特事业上的成功只是扔硬币时运气好罢了。他认为巴菲特给无知的读者造成了一种假象。
除了刘易斯外,1992年的《商业周刊》也猛烈抨击过巴菲特在投资中犯下的一连串错误,比如巴菲特对富国银行以及所罗门的投资失败。更有甚者,有一期的《华尔街日报》还从修正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巴菲特精心构思的年度报告是为了躲避“严峻的问题”,他用自己的形象使得股票浮在半空中,他的成功完全是因为他的交际圈比平常人大而已。更有意思的是,和当今国内文风类似的是,在这篇檄文的最后,记者还针对巴菲特有情妇一事大肆渲染,暗示巴菲特的传奇形象完全是欺世盗名。
呵呵,看到这里,我想或许有些国内的投资者会感到有些意外,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股神巴菲特?
是的,我想告知各位的是,不仅诸如以上这些最强媒体,巴菲特还遭遇过来自美国一流经济学家的“约架”。比如斯坦福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威廉.F.夏普(对,那个著名的夏普指标就是这哥们搞的),就认为巴菲特只是一个“三西格玛事件”,即夏普老师认为巴菲特只是一个在统计学上极小且可以被忽略不计的概率。而两个月前刚刚去世的著名美国经济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被誉为“经济学最后一位通才”的保罗.A.萨缪尔森也曾向巴菲特挑战,萨缪尔森将巴菲特的成功归因于他的情报收集,他曾这样评论巴菲特:“同样,经验告诉我,像沃伦.巴菲特这样有能力赚大钱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因为他们不仅需要知道哪些是本质要素,而且要知道哪些新信息值得花大钱去买。这样的超级明星可是花钱如流水的,当你开始关注他们时,他们的花费早已是天文数字了。”
搞笑的是,话虽如此说,当萨缪尔森在参议院发布如上讲话后不久,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竟然开始大量买进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并拒绝对自己的行为发表评论。与萨缪尔森类似的还有加州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阿门.阿尔钦,他一边认为巴菲特的成功完全来自于他特殊的有利地位,而不是自身具有高人一筹的竞争力,一边心安理得买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
当然,所有这些约架都不如1984年巴菲特与迈克尔.C.詹森教授(同样,詹森指标也被常用)在哥伦比亚大学面对面的“撕X”大战精彩,当詹森教授表达了对异端股市投资者的鄙视后,表示必须要提倡有效市场理论的“科学性”。詹森教授的话为巴菲特提供了一个求之不得的开场白,之后那段著名的“全国掷币比赛”的段子,我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就不用我再重复了吧。
也许很多中国的读者会感到小意外,原来世界首富竟然也被如此虐心过,竟然也有情妇问题?哈哈,是的,巴菲特一直高举价值投资的旗帜,巴菲特也一直是“妇女之友”,但是,他的所作所为,从来都是光明磊落的。他一生最爱的人只有他的第一任妻子苏珊,但是,你懂的,对于与一个价值观甚至人生观都不同的人在一起生活25年,本来就是件无比痛苦的事,只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心只想赚大钱的巴菲特并未感知到苏珊的痛苦而已,所以当45岁的苏珊突然离开丈夫离开家逃离没有关爱的婚姻生活,跑去旧金山时,巴菲特该是多么的绝望和崩溃。当巴菲特痛哭询问苏珊为何要离开家为何会感到孤单时,太了解巴菲特的苏珊反过来安慰他,说她的离开只是“两人关系的一种建设性调整”。而被不良媒体污蔑为情妇的年轻的艾丝翠,虽然之前只是个在咖啡屋工作的女招待,被巴菲特的朋友们误认为她只不过是个保姆和厨子的女人,恰是苏珊为巴菲特留意安排的,因为苏珊知道,生活能力缺乏的巴菲特离不开女人的照顾。仅此而已,我认为这种超现实主义的关系并无不妥,因为没有任何人受到伤害。苏珊去世后2年,巴菲特在76岁生日时正式迎娶了已经陪伴他28年的艾丝翠。我一直有个感觉,巴菲特2006年宣布捐款和迎娶第二任妻子,都与苏珊的遗愿密切相关,毕竟,长久以来,只有苏珊才是巴菲特内心的精神依靠和宁静港湾。
人都是复杂的,巴菲特也有两面性。这一点从巴菲特与凯瑟琳.格雷厄姆的相识和相知可以看出来。当刚买下《华盛顿邮报》10%股份的巴菲特写信给格雷厄姆夫人时,凯瑟琳对巴菲特是不安的。但是巴菲特是谁啊,不仅有迷人的微笑,三寸不烂之舌,更有好为人师的耐心和细腻。谁能想到,巴菲特每次去华盛顿凯瑟琳那富丽堂皇的家时,带去的会是一大堆公司的年报,不仅如此,巴菲特还一字一句教凯瑟琳阅读,甚至为鼓励凯瑟琳多读年报,还会为她特意配图添文。真的,我觉得这世上也只有巴菲特才能以如此奇葩的方式“搞定”凯瑟琳了。呵呵,以至于后来凯瑟琳排除异议,力荐巴菲特入主董事会并把巴菲特当作“最贴心的朋友”都不过是顺其自然的结果罢了。除了凯瑟琳,巴菲特还有好多不同寻常的女性朋友,好在作为“妇女之友”巴菲特的太太,苏珊不仅不吃醋,还因此感到很轻松。哈哈~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无论好的还是坏的,世人对巴菲特对价值投资有太多太多的误解。当他在一路奋进一路实践中,各种不理解各种嘲讽从未停止;当他成为世界首富,并于2006年宣布捐出自己80%的财产(当时合计370亿美元)给慈善事业后,世人才终于真正接受巴菲特的正能量,对他除了赞美还是赞美。
从18年前第一次知道巴菲特到如今,我从未停止过对巴菲特和对价值投资的思考。我曾经自己做了张表,记录巴菲特的财富增长曲线。21岁1万;25岁14万;34岁400万;37岁1000万;40岁2500万;47岁7000万……76岁460亿;78岁580亿;84岁637亿(2014年)这简直是一张完美到令人窒息的复利图,但是我更相信,这同时也是一张几乎无法超越的曲线!是的,27.75%的年化收益率,在满大街牛逼哄哄的人眼里,算个鸟,只是,64年不懈的坚持,你可有这耐心?可有这本事?
啰嗦以上这些,我是希望能让对价值投资感兴趣的朋友们了解,价值投资并不是传统主流学派,也谈不上高大上。每年的巴菲特股东年会上,都一定有一个问答是巴菲特或芒格力劝年轻人别在商科院学金融浪费时间,他们的表达和认知确实是真知灼见。因为价值投资是朴素的,原生态的(原教旨),甚至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
价值投资到底该怎么做?我觉得借用巴菲特的几句话就能说清楚。
其一:“我宁愿要一个投资规模仅为1000万美元而投资回报率高达15%的企业,也不愿经营一个规模大到10亿美元而投资回报率仅为5%的企业。”
其二:巴菲特问我:你觉得这件事做成的可能性有多大?我说,挺大的,50%吧。巴菲特说:那为什么你不背着一个打开概率为50%的降落伞从飞机上往下跳呢?
其三: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原则。
很多人对价值投资并不真正理解,对巴菲特更是歪曲理解。我曾听过国内的基金经理评论巴菲特,说他并不是靠炒股发财的,而是靠坐庄,靠直接收购公司发财的,说巴菲特做出初步收购决策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之说纯属扯淡。我每次听到类似评论都觉得很无语,我想说,其实巴菲特早已公开过伯克希尔的收购标准,巴菲特的原文如下:“我们迫切地想从企业负责人或其代表处听到,他们的企业符合以下全部的标准:(1)大型收购(税前利润至少为7500万美元,除非该企业很契合我们的现有业务部门之一。)(2)已证实的持续盈利能力(我们对未来预期不感兴趣,也不感冒业绩突然好起来的企业。)(3)企业的股本回报率良好,同时债务很少或没有。(4)管理层称职(我们没有能力填补这方面的人手)(5)业务模式简单(如果存在大量的技术,我们将无法理解它。)(6)一个明确的报价(我们不会在价格未知的情况下讨论交易,以免浪费我们和卖家的时间。)如此清晰的收购标准,加之美国的法律体系和公司制度保障,5分钟说买的或许只有巴菲特能做到(老前辈六七十年的穆迪手册可不是白看的,各行业各公司的数据早已熟记于胸啊)但是若说不买,我想大多数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用5分钟来判断,时间基本够了。
另外,我还想和各位分享的是,这6条标准的拟定,其实充分揭示了价值投资的内涵和底蕴,看似简单而直白,实则严苛而挑剔。前段时间我帮一个做创投的朋友去调研了几家企业,坦率说,调研完后我简直不寒而栗,如此“垃圾”的公司,在我的投资评价级别里只能备注为“扔掉”的公司,竟然还能吸引到各路专家们趋之若鹜的投钱?朋友后来说,是你太挑剔,这样的公司,能抢到股权已经很不容易了。我晕,好吧,静待以后见分晓。
巴菲特的一切,来得并不容易。可以说,异常艰辛!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巴菲特和芒格在1974年因为蓝带公司被怀疑有暗箱操作而接受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近两年的调查和折磨;又有多少人能理解1977年巴菲特遭遇《信使快报》起诉巴菲特企图垄断,又一次站到联邦法庭的被告席上时,他的内心会有多么痛苦;接连不断的伤害,导致《布法罗晚报》到1982年税前总损失已高达1200万美元,连睿智的芒格都已经受不了,抱怨《晚报》的损失会成为永远都无法填满的无底洞时,不屈不挠的巴菲特,依然在一个人战斗(2014年,陆宝团队前往奥马哈朝圣后,曾到访布法罗,还收集了一份如今已改名的《布法罗新闻报》,以作纪念)。
巴菲特的内心到底有多强大?以至于当所罗门公司爆发危机后,明明可以事不关己的巴菲特在连芒格都朝他厉声吼:“你要是接手,简直就是疯了!”的时候,依然选择了担当!当面对联邦检查官奥伯迈尔的询问时,巴菲特侃侃而谈,说起了他的长期投资哲学—对待公司就像对待合伙人一样,就像他在职业生涯早期和风云变幻的80年代的做法一样,他从不从公司中榨取利润,而是与它们风雨同舟。奥伯迈尔起初坚持认为事实不容否认,足够给所罗门定罪,但他在经过无数调查后,于5月最终宣布不予起诉所罗门公司,众多高官都对巴菲特法外开恩,在我看来是合情合理且合法的。
在巴菲特漫长的投资生涯中,真正牛逼的大战,我最欣赏的有两个。一是1969年他果断着手解散合伙企业,逃顶成功后,于1974年发出抄底呐喊:“现在是发财的时候了!”(1968年-1974年,美国股票平均价格下跌了70%,其中1972年的记录显示,他当时的1亿投资金额里,只有1700万的股票,其他都是债券)。二是1987年10月美国股灾,仅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当天,道琼斯指数就急挫22.6%,股神巴菲特是在10月12日就几乎把所有股票都卖了的(留了3只永久持有的股票,就这样,也损失了3.42亿)……至于2008年金融风暴时巴菲特的精彩表现,大家耳熟能详,不必我啰嗦。
杰出的价值投资者的确是珍稀的,罕见的,可是巴菲特绝不是“幸存者谬误”的存在,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只不过,巴菲特还真是个奇葩,10岁开始初尝投资,26岁组建7人亲友团从10.5万元开始经营合伙私募;经历过无数次所投企业的罢工,经历过各种被听证被起诉被调查;拒绝过无数加薪请求,拒绝过无数捐款邀请,脑门上被贴过诸如超级抠门、冷血冷漠、靠女人靠关系、异类骗子等等标签……他的所有经历,他的所有遇见,他的所有磨练,都非常人所有。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巴菲特或许将是本世纪甚至未来更久远时代里通过价值投资成为世界首富的唯一的最伟大的投资家。
谨以此文向我心中的英雄致敬!!
陆宝投资,刘红
20150719
本话题在雪球有38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http://xueqiu.com/xz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三 : 巴菲特投资--怎样评估企业价值
对于未来一年的股市走势、利率以及经济动态,我们不做任何预测。我们过去不会、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预测。四 : 什么是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
条条道路通罗马,价值投资是其中一条道路。本帖无意向谁兜售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我沉迷于巴菲特的成功,巴菲特的理念核心是什么呢?有些人全盘接受巴菲特理念,有些人不屑于巴菲特的理念。也许我们更应该从巴菲特成功的地方理性的思考,激荡出更多的投资思考,也许这是投资成功的核心之处。
。www.61k.com”巴菲特法则是沃伦?巴菲特42年成功投资生涯一直秉持的不二法则,核心精髓包括价值投资、边际安全原则、集中投资组合、长期持有股权等,秉持巴菲特法则的投资者如凯恩斯(Keynesian)、芒格(Monger)等都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考虑到美国股市在过去20年增长10倍的大牛市背景下,仍然有90%的投资者未能盈利的严峻事实,长期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历史证明巴菲特法则是投资界的黄金法则。
然而,尽管巴菲特法则为广大投资界人士所熟知,但成功应用巴菲特法则获得成功的人还是凤毛麟角。其原因到底何在?巴菲特法则执行的最大难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类本性的理解与超越,二是对投资价值判断的专业性。前者涉及人类心理的奥秘,后者涉及对股票背后商业运营的洞察力。任何投资市场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在推动,因而对他们心理的研究是洞察投资市场的独特视角。
直觉判断与四大错觉思维
“我和查理还没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的难题,我们的成功在于我们集中力量于我们能跨越的一尺栅栏上,而不是发现了跨越七尺栅栏的方法。”巴菲特还坚持投资于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他承认自己不投资于高科技公司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能力理解和评价它们
心理学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人类的直觉,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心灵活动有其自身原因,而理性却无法知晓。”人类的思维、记忆、态度都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运行的,一个是有意识和有意图的,另一个是无意识和自动的。我们的所知比我们知道自己所知的还要多。
直觉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基因优化的结果,是人类反应及处理问题时的心理捷径。股市中恐惧、贪婪、乐观、悲观等情绪均是无意识的自动的直觉反映,是人类的本性。为什么人们会疯狂地追涨(贪婪)、杀跌(恐惧)?为什么股市不断重演非理性繁荣与非理性萧条的循环?就是因为直觉和本性的原因。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直觉判断一方面节省了人类的心智资源,另一方面也为人类带来了错觉思维。由于直觉存在敏感性、即时性、既定模式反应等特征,直觉在进行判断与决策时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从而使人们产生了事后聪明偏见、过度敏感效应、信念固着现象、过度自信倾向等错误思维,这在股市投资决策中充分反映了出来。
事后聪明偏见
所谓事后聪明偏见是指人们往往倾向于利用事件发生之后的结果去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事后诸葛亮”就是指这一现象。人们往往会忽视事后理解的天然优势,而进一步贬低事前决策的复杂性与难度。事后聪明偏见是普遍存在的,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一错觉思维使人们倾向于高估自身的能力,而低估他人的能力。
巴菲特在投资中尽量避免犯这样的错误,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对伯克夏?哈撒韦的投资(当年主要以纺织业为主)给了巴菲特非常大的教训,20世纪80年代他被迫将持续亏损的纺织业务关闭。这形成了巴菲特非常重要的投资准则,即投资于保持一贯经营原则的公司,避开陷入困境的公司。不要高估自己,指望自己比该公司的经营者做得更好,能够扭亏为盈。“我和查理还没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的难题,”巴菲特承认,“但是我们学会了如何避开难题,我们的成功在于我们集中力量于我们能跨越的一尺栅栏上,而不是发现了跨越七尺栅栏的方法。”
条条道路通罗马,价值投资是其中一条道路。本帖无意向谁兜售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我沉迷于巴菲特的成功,巴菲特的理念核心是什么呢?有些人全盘接受巴菲特理念,有些人不屑于巴菲特的理念。也许我们更应该从巴菲特成功的地方理性的思考,激荡出更多的投资思考,也许这是投资成功的核心之处。
巴菲特法则是沃伦?巴菲特42年成功投资生涯一直秉持的不二法则,核心精髓包括价值投资、边际安全原则、集中投资组合、长期持有股权等,秉持巴菲特法则的投资者如凯恩斯(Keynesian)、芒格(Monger)等都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考虑到美国股市在过去20年增长10倍的大牛市背景下,仍然有90%的投资者未能盈利的严峻事实,长期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历史证明巴菲特法则是投资界的黄金法则。
然而,尽管巴菲特法则为广大投资界人士所熟知,但成功应用巴菲特法则获得成功的人还是凤毛麟角。其原因到底何在?巴菲特法则执行的最大难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类本性的理解与超越,二是对投资价值判断的专业性。前者涉及人类心理的奥秘,后者涉及对股票背后商业运营的洞察力。任何投资市场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在推动,因而对他们心理的研究是洞察投资市场的独特视角。
直觉判断与四大错觉思维
“我和查理还没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的难题,我们的成功在于我们集中力量于我们能跨越的一尺栅栏上,而不是发现了跨越七尺栅栏的方法。”巴菲特还坚持投资于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他承认自己不投资于高科技公司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能力理解和评价它们
心理学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人类的直觉,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心灵活动有其自身原因,而理性却无法知晓。”人类的思维、记忆、态度都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运行的,一个是有意识和有意图的,另一个是无意识和自动的。我们的所知比我们知道自己所知的还要多。
直觉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基因优化的结果,是人类反应及处理问题时的心理捷径。股市中恐惧、贪婪、乐观、悲观等情绪均是无意识的自动的直觉反映,是人类的本性。为什么人们会疯狂地追涨(贪婪)、杀跌(恐惧)?为什么股市不断重演非理性繁荣与非理性萧条的循环?就是因为直觉和本性的原因。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直觉判断一方面节省了人类的心智资源,另一方面也为人类带来了错觉思维。由于直觉存在敏感性、即时性、既定模式反应等特征,直觉在进行判断与决策时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从而使人们产生了事后聪明偏见、过度敏感效应、信念固着现象、过度自信倾向等错误思维,这在股市投资决策中充分反映了出来。
事后聪明偏见
所谓事后聪明偏见是指人们往往倾向于利用事件发生之后的结果去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事后诸葛亮”就是指这一现象。人们往往会忽视事后理解的天然优势,而进一步贬低事前决策的复杂性与难度。事后聪明偏见是普遍存在的,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一错觉思维使人们倾向于高估自身的能力,而低估他人的能力。
巴菲特在投资中尽量避免犯这样的错误,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对伯克夏?哈撒韦的投资(当年主要以纺织业为主)给了巴菲特非常大的教训,20世纪80年代他被迫将持续亏损的纺织业务关闭。这形成了巴菲特非常重要的投资准则,即投资于保持一贯经营原则的公司,避开陷入困境的公司。不要高估自己,指望自己比该公司的经营者做得更好,能够扭亏为盈。“我和查理还没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的难题,”巴菲特承认,“但是我们学会了如何避开难题,我们的成功在于我们集中力量于我们能跨越的一尺栅栏上,而不是发现了跨越七尺栅栏的方法。”
本文标题: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在美国是主流投资理念吗?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