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2011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雨前 阅读答案(2011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发布时间:2017-12-22 所属栏目:文化遗产

一 : 雨前 阅读答案(2011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雨前

何其芳

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雨却迟疑着。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细草样柔的雨丝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徐徐的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后,不停地扑击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的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有几个已上岸了。在柳树下来回地作绅士的散步,舒息划行的疲劳。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抚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阔翅,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一个已修饰完毕的,弯曲它的颈到背上,长长的红嘴藏没在翅膀里,静静合上它白色的茸毛间的小黑睛,仿佛准备睡眠。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

我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一大群鹅黄色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他的小队伍是多么欢欣地发出啁啾声,又多么驯服地随着他的竿头越过一个田野又一个山坡!夜来了,帐幕似的竹篷撑在地上,就是他的家。但这是怎样辽远的想象啊!在这多尘土的国度里,我仅只希望听见一点树叶上的雨声。一点雨声的幽凉滴到我憔悴的梦,也许会长成一树圆圆的绿荫来覆荫我自己。

我仰起头。天空低垂如灰色的雾幕,落下一些寒冷的碎屑到我脸上。一只远来的鹰隼,仿佛带着愤怒,对这沉重的天色的愤怒,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几乎触到河沟对岸的土阜,而又鼓扑着双翅,作出猛烈的声响腾上了。那样巨大的翅使我惊异。我看见了它两胁间斑白的羽毛。

接着听见了它有力的鸣声,如同一个巨大的心的呼号,或是在黑暗里寻找伴侣的叫唤。

然而雨还是没有来。

1933年春,北京

(选自《画梦录》,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相关链接:何其芳,1912年出,中国现代作家。1933年,时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又加紧蚕食华北,而国民党政府卑躬屈敌,民族危机深重,政治气候低沉。面对现实,当时一大批知识分子既对黑暗现实不满,又找不到出路。

1.请用文章中的词概括下面三种动物在雨前的不同神态。(3分)

(1)鸽子:(2)白鸭:(3)鹰隼:

2.对比是本文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请简要分析作者将南方的湿润与北方的旱渴进行对比的作用。(2分)

3.作者描写景物语言精致,请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

4.作者描写白色的鸭后写道:“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这话话表现了作者对白鸭怎样的情感态度?(2分)

5.结合文章内容,阅读相关链接,试探究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3分)

答案:

1.(3分)(1)惊惶 (2)烦躁 (3)愤怒

2.(2分)表现了作者对雨的盼望,对故乡美好景物的怀念与向往,对新生活的追求。

3.(2分)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雨声轻柔而又温存的特点。

4.(2分)“可怜”,值得怜悯的意思,表现了作者对白鸭苟安生活的不屑。(意思相近即可。)

5.(3分)要点:作者通过对一系列景物久旱盼甘霖的描写,(1分)揭示了当时知识分子共同的心态:既不满于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犹豫、伤感、焦躁,同时表现了作者抗击陈腐、追求新生活的愿望。(2分)

二 : 徐州市2007-2011年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人收集近5年语文试卷,全部附答案

(卢鸿儒整理编辑)

徐州市200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本卷共8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尖(蓝色或黑色)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www.61k.com)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及座位号填写清楚。

3.试卷总分含卷面分1分。

一 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帷幕 顷刻(qǐng) 奔丧(sàng) 根深蒂固 藏污纳垢(g?u) ...

B.诲暗 枯涸(h?) 旁骛(wù) 漠不关心 惟妙惟肖(xiāo) ...

C.奥秘 脚踝(huái) 黄晕(yùn) 一视同仁 毛骨悚然(sǒng) ...

D.狼藉 惩罚(ch?ng) 狡黠(xiá) 暗然失色 锲而不舍(qia) ...

2.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5分)

会读书的人都懂得征服书。即使先被书征服,最后还是要反过来把书征服。

读书需要选择。只要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读,失去了意义;书,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读书的功夫要下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的一类书上。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 ① (需要 必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 ② (完美 完善)自己。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生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读它不能代替读印刷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文中①②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联系上文,结合语境,补写文尾的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著阅读(3分)

2007年中考题 徐州市2007-2011年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豪言壮语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是欢乐。(www.61k.com]?

(1)选文“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造就的伟人。(2分)

(2)通过阅读《名人传》,你感受到他身上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实践。(2分)

日本人向来自负,但在中国文字面前却格外地谦恭。据说日本民间曾对汉字选美,夺魁的是?梦?字,入选的佳丽还有?雪?、?柔?等等。日本人对汉字的狂热痴迷由此可见一斑。

汉字的音、形、义皆是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它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 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应该热爱汉字、写好汉字,相信你整张试卷的汉字都能书写得工整美观。

请你也给汉字?选美?。

选出一个你认为最美的汉字,并从“音、形、义”等方面说明其美的理由。(至少写出两点,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答: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填写作家作品名称。(8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煜《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

(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

二 古诗文阅读(19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

2007年中考题 徐州市2007-2011年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www.61k.com)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①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明·李贽《初潭集》)

【注释】①恻然:怜悯的样子。

6.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5分)

(1)无从致书以观_____________________(2)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_________..

(3)腰白玉之环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心感伤_____________________(5)孤者...易伤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①负箧曳屣 ②曳屋许许声 ..

B.①凡得学者,有亲也 ②余因得遍观群书 ..

C.①益慕圣贤之道 ②增益其所不能 ..

D.①贫者易感 ②寒暑易节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

(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文中“余幼时即嗜学”的“嗜”字和乙文中“__________”字均表现出宋濂和邴原强烈的求学愿望。(1分)

10.请具体说明甲、乙两文内容的异同。(2分)

答: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2007年中考题 徐州市2007-2011年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www.61k.com]小园香径独徘徊。

11.词中作者借助曲、酒、夕阳、落花、燕子及自己的观察与感受,抒写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思考,做到了______________结合,浑然一体。(1分)

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好在哪里。(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25分)

(一)(12分)

徐州汉画像石

汉画像石是徐州汉代文化的一枝奇葩。它通过石刻艺术画面,充分展现出汉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画面生动形象,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徐州是我国四个汉画像石集中地之一,目前已发现汉画像石墓20余座,通过普查共征集零散汉画像石400多块,已建立汉画像石艺术馆。其中茅村汉画像石墓、白集汉画像石墓,分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属沛县、邳州、睢宁等县级博物馆都收藏保存一批汉画像石。

徐州汉画像石墓葬和汉画像石的题材及绘画、雕刻艺术,有一个发展过程。早期的画像石墓规模较小,题材比较简单,画面也比较粗糙。如沛县栖山的汉画像石墓群,每座墓葬只用数块长方形石板竖砌成棺,画面多为平面阴线,雕刻穿壁纹、铺首衔环等图案。东汉时期,汉画像石墓葬的形式,逐渐被王侯贵族采用,出现了如茅村、白集、燕子埠、九女墩等大型的画像石墓葬。茅村汉画像石墓室内建筑面积70余平方米,共有画像石19方,分别镶嵌在墓门、前中后三室石壁上,是徐州汉画像石墓的代表。

徐州汉画像石题材广泛。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画面上有表龙、白虎、朱雀、玄武等祥禽瑞兽图像;有民间传说中的炼石补天,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有玉兔捣药,神仙羽人,昆仑山上的西王母;有九头人面兽,三足乌,九华灯,灵芝,麒麟等人们想像的神仙世界。第二类是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画像。其中包括皇亲国戚、贵族豪富的生活场面,如车骑出行、打猎、宴饮、对奕、乐舞、迎送宾客、楼堂建筑等。

车骑出行是汉代画像石中最流行的题材。贵族外游猎时,坐良骑,挟弩持弓,神情威严;车行道 上,主人和随从按各自身份,分乘轺车、轩车、辎车、篷车、车马疾驰奔腾,尘土飞扬,车辚马啸,场面喧赫,反映出墓主人的身份。

反映贵族生活的图像,在徐州汉画像石中亦占不少篇幅。如茅村汉墓里有一幅?楼宇栉比图?,在二米长的画面上,刻有高大门阙和门楼,门前有持戟的武卫士,院内楼阁错杂,重檐密瓦,楼顶上有只昂首的凤凰,表示主人的无比高贵。庭院中主人正迎接来宾,楼上是宴请场面,宾主正举觞痛饮。而楼下奴仆家人捧食进馔。厨房内正忙着烹调山珍海味,情景十分热闹。反映贵族豪华生活的石刻画,还有主人身着时兴的华丽服饰,悠闲对奕、观赏舞乐百戏等场面。

徐州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在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地方民俗方面,也有生动的表现。双沟汉墓中出土《牛耕图》画面上,一农夫上身赤背,下穿短裤,一手扶犁,一手持鞭,赶牛耕田。身后一少年左手提蓝,右手随耕播种。田头停着一辆装满肥料的大车,车旁一只家太正原地憩息。田间还有一人担着筐、壶,为耕种人送饭。汉画像石中?纺织图?更是惟

2007年中考题 徐州市2007-2011年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妙惟肖,一位农家妇女坐在纺织机上转身接抱送来的婴儿。(www.61k.com]紧张的劳动形象,描绘了寻常人家男耕女织的情景。徐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画像石表现民间练功比武的场面,亦很真切。洪楼出土的画像石上,刻着七个力士,左侧一人持剑盾;一人生缚一虎;第三人怒目凝视,裸露膀臂,马步蹲身拔树,树上宿鸟惊飞;第四人手执牛尾,将牛倒背在背上;第五人双手执鼎耳,弓步蹬地,将鼎翻举过首;后面一人抱犊,另一人执壶。显示了汉代人的强健体魄和高超的武功。

徐州汉画像石又具有地方特色,它构图密不透风,主题层次分明,情节连贯有条不紊,具有连环画的艺术风格。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的汉画像石,至今仍光彩夺目。

(转载[中国汉画像石网],有改动)

13.为什么说汉画像石是徐州汉代文化的一枝奇葩?(请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徐州汉画像石的?(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四段画线句中加点的字“最”能不能删掉?为什么?(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第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1)请给洪楼出土的汉画像石起个名字:《_________________》

(2)本段介绍的三幅画面惟妙惟肖,请结合文体特点说明这段文字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并联系上文,作一番探究后回答问题。(3分)

徐州是汉文化发源地,汉代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位于九里山区龟山西麓的龟山汉墓,是徐州已发掘的十几座汉代王侯陵墓中规模最大、建筑最为精美的一座。

龟山汉墓工程规模巨大,设计精美巧妙,技术含量非常高,有些方面甚至就连现代科学也无法做到。龟山汉墓是在山体内部挖掘而成,工程十分艰巨。龟山汉墓的甬道,长56米,整条甬道光滑笔直,精度达1/10000,而两个互相平行的甬道的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甬道的地平面精度也很高,外面比里面仅仅低527毫米,坡度为1/1000,如此高精度的甬道在当今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整个汉墓雕凿细致入微,气势雄伟。既有着汉王朝的雄浑厚重,又有着楚文化的浪漫恣肆。是汉朝工匠们智慧怀心血的结晶。也是楚汉文化融合的产物。

(1)某旅游社来徐观光,如果你是导游,一定会向游人们介绍徐州的“汉代三绝”。参观“汉画像石馆”、“龟山汉墓”以后,就应去“楚王陵”领略____________的魅力。

(2)根据提供的材料和你了解的有关“汉代三绝”的内容,请你探究徐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原因。(至少三个方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中考题 徐州市2007-2011年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13分)

寻春

韩少华

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么好啊。(www.61k.com)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

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

?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可凭借什么去寻觅春天的第一双足迹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

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

微风挟着寒意, 卷地而来。 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 ?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

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

渐渐的,云雾中的燕山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

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抔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

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衍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了。

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

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哪怕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联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锵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最好在冬天写关于‘五一’的诗,因为这时候对春天想得要命。?他是在自己的诗里召唤春天,又用自己的诗去创造春天的。我呢,此时只愿意望得远些。望远必须登高。?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眼前,虽没有楼台可以登临,背后却矗立着巍巍燕山。我想,登上那山峦,一回头……也许反而要责怪自己:这次野游、山行,

2007年中考题 徐州市2007-2011年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动身真的太迟了。[www.61k.com]其实,探寻春天的讯息:又何必凭借什么绿色的影子呢;只需攀登那足以远望的高处,透过千里平川的轻烟淡霭,透过蒸腾着的青阳之气,就会感到,大地在急促地呼吸着,——春天,正在大地的母腹里躁动……

无边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来。不过,绝不该停下步子。我知道,更引人的春景,还继续探寻;它,正在前方等待着我。

(选自《韩少华散文集》,有改动)

18.本文以“寻春”为线索,随着“寻春”的脚步,作者的内心情思也在发生着变化。(2分)

变化过程是:希望→失望→_____________→怀疑→确定→_____________。

19.文章第七段中说:“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没见一芽新草”,为什么作者开始没发现“一芽新草”?后来又是怎样发现的?(2分) 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把你对“哪怕真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这句话的理解写在下面。(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谈谈你对题目“寻春”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无边的春色,已经从广阔的地平线上奔涌而来。”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对“无边的春色”进行一番描绘。(3分,加上标点不少于70字)

2007年中考题 徐州市2007-2011年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四.作文(55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

人生在世,总会心有所系,情有所牵:范仲淹心忧天下;陶行知忠诚教育;袁隆平献身科学;林秀贞情暖人间??心系祖国、事业、自然,抑或亲友、愿望、花草??无论是人、事、物还是情感、精神、力量,我们都会感悟到人性的善良、崇高,生活的丰富与美好;从而具备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得到心灵的充实与愉悦。(www.61k.com]

请以“心有所系”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字数在600字以上(格子写不下,可以写在格子外,但得另附纸)。(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和学校。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说明:试卷卷面分1分。

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0分)

1.(2分)C

2.(5分)(1)①需要②完善(2)如果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3)读印刷的书也不能代替读它。

3.(1)①贝多芬②痛苦和磨难(或苦难)(2)在困境中顽强奋斗,不向命运低头。

4.(2分,从所选汉字的音、形、义角度写出两条理由得2分,一条理由1分。只写汉字,不写理由不得分。)答案示例:“明”字。音:该字声调为阳平,音调上扬,读起来很朝气。形:“明”字由“日”和“月”两个象形字组成的左右结构的会意字,望文而知义。义:由形得知,日光加上月光,明亮无比,给你温暖喜悦的感觉。

5.(8分,每处一分,出现一个错别字此处不得分)(1)窈窕淑女(2)折戟沉沙铁未销

(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4)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6分)

6.(5分,每处一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得到(2)通“肢”,肢体(不解释,不得分)(3)腰佩(4)内心(5)孤儿

7.答案:B

8.(1)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再)去请教(2)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3)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白教你,不收学费。

9.泣

10.(1)相同:艰苦的环境(贫困),强烈的求学愿望(立志、有志),勤学的学习态度(勤奋)(2)不同:甲文,老师对学生严厉;乙文,老师关爱学生。

(二)古诗鉴赏(3分)

11.答案:情景或景情

12.(开放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一个角度比较深入准确的赏析即得2分。)参考答案:(1)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堪称佳对;(2)景物描写典型,画面生动;(3)

2007年中考题 徐州市2007-2011年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蕴含着生活哲理,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4)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www.61k.com)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12分)

13.它通过石刻艺术画面,充分展现出汉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内容丰富多彩,画面生动形象,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14.(三个方面,各一分,答出要点,即得3分)(1)徐州汉画像石墓葬和汉画像石的题材及绘画、雕刻艺术,有一个发展过程。(2)徐州汉画像石题材广泛。(3)徐州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5.不能。“最”字是表程度的限制性词语,突出了汉代画像石题材的反映最为广泛的是“车骑出行”这一事实,删去后反映不出广泛的程度之高,和实际不相符,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因此不能删。(说明:学生答题只笼统地说“最”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不能得分,一定要有具体分析。)

16.(3分)(1)力士图(或比武图,练功图)(2)文章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1分)通过具体生动的描摹,说明了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生动、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地方民俗(1分)。

17.(3分,第一题1分,第二题写出三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1分。)(1)汉兵马俑(2)示例:徐州是帝王之乡。徐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汉代三绝”是汉代徐州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汉代三绝”为研究中国两汉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13分)

18.(2分,一空1分)惊喜 领悟或感悟

19.(2分,一题1分)低眉顺目,眼界仅限于咫尺间。扬眉放眼,从无数点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用文中原句回答或意思相近即可得2分)

20.(3分)“热腾腾的胸膛”是指胸怀春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1分)。因此,只要心胸开阔,充满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那么,再大的困难也能战胜,困难就会像雪花一样立刻消融。(2分)(意思对即可得3分)

21.(3分,既写寻找的是自然界的春天,又答出题目的深层含义得3分。未答出题目的深意的,得1分。)作者借寻找自然界的春天的过程来表达追寻美好人生的内心感受。指明在在困境中应具有战胜困难的开阔心胸与坚定信念,及对生活应始终充满希望与热情的人生态度。

22.(3分,着重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来描写,语句通顺、连贯、优美、够字数即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不是描写不得分。)

四、作文(25 分):略

2008年徐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21 分)

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追朔 殷(yān) 红 驰骋(chěng) 销声匿(nì)迹 相形见绌

B.静谧 濒(bīn) 临 遒劲( jìn ) 叱咤(zhà)风云 耸人听闻

C.蓦然 雾霭(ǎi ) 深邃(suì) 高屋建瓴(ling) 粗制滥造

D.窘迫 舐(shì)犊 清洌(lia ) 满载( zài )而归 谈笑风声

2.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答题。(4 分)

2007年中考题 徐州市2007-2011年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那些内心高贵的人,即使①(曲折 挫折)不断,即使被压迫在人生的谷底,他区别于他人的是拥有一张②(从容不迫 从容自扣)的纯正的脸。(www.61k.com)脸如同一个人的心。林肯说,一个人活到四十岁,就该对自己的脸负责。在父母的无私之爱中孕育出的清纯美丽的脸,四十年后是否还能不染浊尘,无阿谀之风、汲汲之气、躲闪之态?? ??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的、内心过着严肃生活的人,他们的外表.往往是本真的、朴素的:真正的清贵之气,不是一件精于裁剪的皮装,不是位高权重的地位,__________, 而是一颗对自己、对他人都无比真诚的心。

真正高贵的人,是那些能够超越自我,始终带着情感前行。

(选自《 读者》 2008年第10 期,有删改)

(1)文中①② 两处应该选用的词语是(2 分)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请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补写出第二节中的一句话。(1分)

(3)请修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3.名著阅读(3 分)

A 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文段中A 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

(2)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他的另一个故事:__________

4.语文实践活动:( 4 分)

学校开展“魅力徐州”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加以下两个板块的主题活动:

【 文化名城】

徐州北接齐鲁大地,南临江淮平原,纵横四百里,上下五千年。其灵山秀水,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汉高祖刘邦、音乐家马可、美术家李可染等都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其雄风雅韵,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李白、韩愈、苏东坡等都在此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1)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推介一位名人作为“文化名城”的代表,你的建议是:( 2 分) 我建议推介__________(填人名),因为__________

【 聚焦奥运】

(中国江苏网消息)5 月23 日上午,从全市各行业选拔出的9 名北京奥运会徐州火炬手启程前往苏州。他们将代表900 多万徐州人民参与奥运圣火25 日上午在江苏境内首站的传递。

9 名火炬手包括丰县女交巡警张敏、《都市晨报》 记者王瑜珩、第九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冠军苏红等。据悉:江苏境内传递火炬手总数为624 名。5 月25 日至27 日,北京奥运圣火将在我省传递。届时,徐州火炬手将和其他615 名火炬手一道,高擎奥运火炬,在江苏境内完成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宣传北京奥运会“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理念的神圣使命。

(2)标题是对消息内容的概括,请帮助校报记者在下面的横线上为此消息拟个标题(2 分)

5.默写古诗文名句或填写作家作品名称。(8 分)

( 1 ) __________,白露为霜。(《 诗经》 )

( 2 )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

( 3 )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 《 破阵子》)

( 4 ) 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__________》)

( 5)《 出师表》 中有这样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与《诸葛亮集》 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的意思一致。

2007年中考题 徐州市2007-2011年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18 分)

(一)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www.61k.com]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雄不辱使命》)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 l )故不错意也:

( 2 )长跪而谢之曰:

7.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①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 ② 太守谓谁

B.① 秦王不悦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C、①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① 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1)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译文:__________

(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__________

9.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2 分)

(二)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 明史?张溥传》 )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俄顷立就__________ ( 2)日沃汤数次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 分)

如是者六七始已。

12.这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l 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3 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l 分)

14.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2 分)

三.现代文阅读(25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5 至19 题.( 12 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

2007年中考题 徐州市2007-2011年五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www.61k.com)

三 : 北京市2011年夏季语文会考试题(含答案)

2011山东会考吧 北京市2011年夏季语文会考试题(含答案)

考2011年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 语文试卷

一(10分。(www.61k.com)共5道小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驰骋.(chěnɡ) 迸.发(bìnɡ) 返璞.归真(bǔ) B.缜.密(zhěn) 面颊.(jiá) 危如累.卵(lěi) C.吮.吸(rǔn) 涟漪.(yī) 获益匪.浅(fēi) D.校.对(xiào) 胆怯.(qua) 提纲挈.领(

qia)

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条分缕析.:“析”,篆书写作。从字形分析,指用斧(斤)劈开木头。词语中“析”的意思由此而来,意为“剖析”。“缕析”,意思是详细地分析。

B.残羹冷炙.:“炙”,篆书写作。从字形分析,指肉()在火上烤。词语中的“炙”,意为烤熟的肉。“冷炙”,泛指已凉的饭菜。

C.追亡逐北.:“北”,篆书写作。从字形分析,指两个人背对背而立。词语中的“北”,意为北方。“逐北”,意思是向北方追击。

D.无本.之木:“本”,篆书写作。从字形分析,指树木的根。词语中的“本”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无本之木”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3.根据下面语段内容,分别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远远望去,水从一片绿色的灌木林流出来, ① , ②

,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瀑布,抬头仰望, ③

,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

A.①突然跌入深谷 ②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 ③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

B.①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 ②突然跌入深谷 ③那惊心动魄的气势才真正被领略到

C.①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 ②突然跌入深谷 ③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

D.①突然跌入深谷 ②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 ③那惊心动魄的气势才真正被领略到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2011山东会考吧 北京市2011年夏季语文会考试题(含答案)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www.61k.com)

B.陶潜,东晋诗人,他向往田园生活,《归去来兮辞》表现了他归隐田园时的欣喜之情。

C.《再别康桥》的作者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他是“新月派”诗歌代表人物之一。

D.巴尔扎克是19世纪德国文学大师之一,他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变革时期的社会生活。

5.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桃李罗堂前,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

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而顾。(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C.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D.尽吾志而不能至,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二、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6—9题。(10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晋军函陵 军:军队 .

B.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 .

C.唯君图之 图:考虑 .

D.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高兴 .

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以其无礼于晋 以:因为 .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这样 .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哪里 .

D.吾其还也 其:还是 .

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2011山东会考吧 北京市2011年夏季语文会考试题(含答案)

8.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理解:下臣虽强壮,但是不如别人。(www.61k.com)

B.焉用亡郑以陪邻

理解:为什么要用灭掉郑国的办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理解:况且您曾经得到过晋君的赏赐啊!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理解:依靠别人的力量而保护自己,不仁义。

9.用原文语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4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烛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越过别国统治郑国,又以“ ① ”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继而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接着以“ ② ”的事实说明晋国不守信用,利用两国矛盾来离间双方;最后得出亡郑是“ ③ ”的结论,最终打动了秦伯。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0—12题。(14分)

与雾同行

苏沧桑

①我惊呆了,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神奇美丽的雾?

②那是一个夏夜,新安江城已卸去一天的浓妆,笼罩在淡紫色的暮霭里。江水流得从容而平静,碧绿碧绿的,不知是它本来的色彩还是两岸的倒影。晚归的船来了,偶尔闪过一道波痕。空气拂过脸颊,带着摄氏十四度的水汽。那一刻,两岸灯火在静谧中次第开放,像在预示着这里一定会发生些什么。

③这时,假若你是一条鱼,你便会看到千岛湖和新安江之间正演绎着一段爱情故事。当千岛湖水带着他的柔情缓缓流进新安江的心底,千年等待从此化为不绝的缠绵,于是,白沙奇雾【注】——这天地的宠儿诞生了!只见她从母亲疲倦的怀里渐渐舒展开初生的身子,洁白如羽纱,飘渺如仙乐,纯净如玉石,细腻如婴儿的肌肤,远远的薄薄的一层,依偎在江面上。我真怕江边的点点渔火会把她给融化了。

④人们凝神看着这 【甲】 (神奇 神秘)的景象,而雾也在远远地打量着人间,灯就是她善睐的明眸。在相互的凝视中,她慢慢长成了一米多高、丰满圆润的女子,先是从飘漾的裙裾中伸出她的脚,一小步一小步踩着绿波,羞涩地走着。风来时,雾便不再矜持,拖曳着长长的飘带,自由地舞成了一缕缕五彩屏幔,随着江风向我们飘来,转眼间便到了伸手可触的眼前,只见乳白的雾海与深蓝的天分出一道整整齐齐的界线,青山翠林、竹篱农舍在

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2011山东会考吧 北京市2011年夏季语文会考试题(含答案)

浓雾中时隐时现,人不知不觉就像飞到了天上。(www.61k.com]而此刻与雾媲美的还有天上的星星,它们离地面是那样的近,就悬在人的头上,随手可摘,立体的,闪烁着奇光异彩,让人怀疑那是不是假的。雾可能是它们的老朋友了,时时往天上一跃,侧耳就能听得见他们欢快的笑声了。

⑤我在江边走着,雾也顺着江走着,好像是两个同龄女人正在并肩散步,很亲近的样子。但我总有些自惭形秽。雾是 【乙】 (单调 单纯)的,而我却不是,有着这样那样的欲望,有着这样那样的烦恼。好在雾并不在乎,依然用她无声的语言让我感觉自己暂时成了瑶台上的仙人,忘记了俗世间的一切。记得不久前读到过卢梭的一段关于雾中散步的文字,后来借来他的书想细读时,书却奇怪地不知去向,心里空落落的。想起类似的憾事在我的生活中似乎常常发生,比如我历尽千辛万苦爬到峨眉山金顶,却怎么也看不到传说中的佛光;几次到普陀山也没看到过海市蜃楼;一个刮台风又停电的深夜,在家乡的小楼上忽然看到窗外缓缓变幻着极亮的黄红蓝三色强光,像有什么在轻轻掠过。当时以为是闪电也没注意,第二天却听很多人说昨晚在城东的山顶上停过一只UFO。只好想,自己是个俗人,也许神奇的物事总与我无缘吧。没有料到新安江的雾却格外地善意,据说在冬夏时节每个晴朗的日子里都能看到,让我由衷地对她生出不被嫌弃的感激。我深信美的东西有了善的品性,这种美才会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⑥午夜时分,一觉醒来,万籁俱寂,忽然牵挂起雾来。推开靠江的木格花窗,见她正无比恬静地仰躺在星空下,也已睡去,无意中把山山水水勾勒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⑦雾来世间一趟留下美好,人来世间一趟将会留下点什么?

【注】“白沙奇雾”是新安江水电站大坝下游白沙城水面上的景观。

10.根据文意,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选填恰当的词。(4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1.本文第⑤段写到了作者经历的一些憾事,请结合内容分析作者写这些憾事的作用。(3分)

1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7分) ....

(1)作者与雾同行,细致传神地描写了雾的景象,字里行间融进了浓郁的主观情感。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一特点的认识。(不少于150字)

(2)作者与雾同行,获得了独特的人生感受。请找出表达作者感受的一句话,并结合

文章,谈谈作者是怎样得出这种感受的。(不少于150字)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4题。(7分)

汉字的横排与竖排

①西方文字多属于拼音文字,所以西式书籍也多采用横排的形式。如英文,靠字母拼合构成词语,表示一个意思。其字母排列,采用竖排会很别扭,因此只能横着写,就连书脊上的书名也得横着印,人只好歪着头看。汉字则不同,作为一种方块文字,它可竖排可横排,

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2011山东会考吧 北京市2011年夏季语文会考试题(含答案)

并无不方便之处。[www.61k.com)甲骨文时期,因为龟甲兽骨一般呈竖长形,书写、刻画文字,上下排列更方便;后来,在使用竹木简时期,虽书写可横可竖,然而人的手臂宜于左右开张,采用竖排的形式能够方便简册的卷舒,所以采用竖排。纸发明以后至“五四”运动以前,无论是手抄还是印刷,汉字的排列方式仍一直沿袭着这个传统。“五四”以后,西学东渐,提倡横排,出版物横竖兼有。至20世纪五十年代,横排全面推行。

②文字横排便利阅读,是有科学依据的。人的双眼水平视野范围是180度,垂直范围是120度。读横排文字时,人最敏锐的视力在视力中线左右1度的范围内;读竖排文字时,则在视力中线上下0.75度的范围内。因此,阅读横排文字,视野宽,速度快。实验表明,阅读横排文字的速度比阅读竖排文字高出34.5%。

③而现代生理医学研究表明,文字竖排也有不少好处。人的眼球在水平方向左右运动,由双眼的4条水平肌肉带动;眼球的垂直方向运动,则由双眼的8条垂直肌肉与4条水平肌肉共同参与。阅读竖排文字时,眼球既有上下运动也有水平运动,这样,每条肌肉的负担就会减轻。这就保障了长时间用眼的需要,能缓解眼的疲劳。因此,就有可能预防近视的发生。此外,神经眼科研究还发现,老年痴呆症都有眼球运动异常的情况,尤其是眼球上下运动障碍。因而加强眼球的垂直运动,能够激发脑组织活性。如果增加阅读竖排文字的几率,在阅读时眼球自然地上下运动,经常刺激大脑组织核团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和转换,就能起到防止脑组织退化萎缩的作用,从而减缓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13.汉字的排列方式,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在、运动以前三个时期,通行竖排;“五四”以后,则 ③ ;20世纪五十年代,全面推行横排。(3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4.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分别写出阅读横排文字和阅读竖排文字的利与弊。(4分)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6题。(9分)

写作上的从小见大

周国平

①世界文学宝库中,有许多名篇是通过描述日常小事阐明大道理的。即使那些宏大叙事的巨著,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占据大量篇幅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人在一生中也许会遭遇大事,但遭遇最多的还是日常小事,不论伟大平凡,概莫例外。因此,对于写作者来说,从小见大是一项重要的功夫。

②怎样做到从小见大?我的回答是,第一在平时练就“见”的眼力,第二在写作时如实写出所“见”。

③大道理往往寓于小事之中,小事中却未必都蕴含大道理,因此首先就有一个选材的问题。硬从鸡零狗碎中开发出高论大言,牵强附会,这样的文章最讨人嫌。那么,怎样才能捕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2011山东会考吧 北京市2011年夏季语文会考试题(含答案)

捉住真正值得“小题大做”的小事,并且做得恰到好处呢?“功夫在诗外。(www.61k.com)”陆游此言说出了写作的普遍真理。意义只向有心人敞开,你惟有平时就勤于思考宇宙、社会、人生的大道理,又敏于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物,才会有一副从小见大的好眼力。泰戈尔从一朵野花看到了造物主创造的耐心,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如此写道:“我的主,你的世纪,一个接着一个,来完成一朵小小的野花。”同样的一朵野花,一个对宇宙和生命的真理毫无思考的人看见了,是什么感想也不会有的。

④写作不是写作时才发生的事情,平时的积累最重要。心灵始终保持一种活泼的状态,如同一条浪花四溅的溪流,所谓好文章不过是被抓到手的其中一朵浪花罢了。长期以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生活中每遇到触动我的心灵的事,不论悲喜苦乐,随时记录下来,包括由之产生的思考。越是使我快乐或痛苦、感动或愤怒的事,我越不轻易放过,但也不沉溺其中,而是把它们当做认识人生和人性的宝贵材料。这样做的结果是,久而久之,我感到小与大之间的道路是畅通的,从小见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⑤当然,具体写作时,是要有技巧的,但技巧并不复杂,我认为主要是两条。第一,对于所写的这件小事,要抓住它真正触动你的情境和细节,这实际上是小和大之间的关联点,着重加以描述,尽可能写得准确、细致、具体、生动,让读者感到,你被触动是多么自然的事情,他们在此情境中同样会被触动。在这样的描述中,已经隐含大道理了。因此,第二,对于从小事中体悟到的大道理,只需作画龙点睛的表述,语言要简洁,切忌长篇大论,要质朴,切忌豪言壮语,最好还要独特,切忌老生常谈。最佳的效果是,读者从你所描述的小中已经隐约见出了大,而在读到你的点睛之句时,仿佛刹那间被点破,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15.第③段中,作者是怎样用泰戈尔的例子对画线句加以论述的?(4分)

16.你从作者的论述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作简要说明。(5分)

六、作文(5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清代学者戴震10岁时读朱熹的《大学章句》,读到一个地方,他问老师:“怎么知道这是孔子所说而曾子转述的?”老师说:“前辈大师朱熹在注释中就是这样讲的。”戴震又问:“朱熹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南宋人。”戴震再问:“孔子、曾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呢?”老师说:“东周人。”戴震继续问:“东周距南宋有多久?”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吧。”戴震又问:“那朱熹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读书学习时,你一定也有些东西相信,有些东西不信。对于读书学习中的信与不信,你是怎样认识的?自拟题目,写一篇700-1000字的议论文。

(将作文写在答题卡上)

语文试卷第6页(共6页)

2011山东会考吧 北京市2011年夏季语文会考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10分)

1.B 2.C 3.A 4.D 5.C

(共5道小题,每题2分)

二(10分)

6.A (2分)

7.B (2分)

8.B (2分)

9.答案: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③阙秦以利晋

(4分。(www.61k.com)共三空,①③每空1分;②空2分)

三(14分)

10.【甲】神奇 【乙】单纯

(4分。共两处,每处2分)

11.答案要点:

①表现了雾的善意;

②我对雾的善意心生感激,并由此获得启示。

(3分。共两点,①1分,②2分)

12.(1)答案示例一:

文章第③段用排比、比喻的手法描写了雾的诞生过程。“洁白如羽纱,飘渺如仙乐,纯净如玉石,细腻如婴儿的肌肤??”这句话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角度形象地写出了雾的轻柔、洁白、朦胧、洁净、细腻等特点,在对雾作细致传神的描写中,全面而丰富地写出了作者欣赏雾初生时内心的触动与惊奇喜爱的感受,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答案示例二:

文章第④段描写了雾逐渐弥漫与周围景象美妙融合的情景,作者将物拟作女子而细细描绘,使用了一系列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慢慢长成”“伸出她的脚”“踩着绿波,羞涩地走着”“拖曳着长长的飘带,自由地舞成”“向我们飘来”“时时往天上一跃”,准确描绘了雾轻柔、灵动、变幻并逐渐弥散的动态情景,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也生动地表现了作者赏雾时陶醉的心情。

(7分。有自己的认识,2分;能够结合文章分析,3分;语言表达,2分)

(2)答案示例一:

我认为文章第⑤段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赏雾所得到的感受:“我深信美的东西有了善的品性,这种美才会到一种更高的境界。”作者在一个夏夜看到了雾神奇的诞生过程,也感受到了雾与周围景物自然融合的美好情景,俗世的诸多欲望和烦恼也因之而暂时忘却。由此,作者对雾的“善意”心生感激,并引出对更高境界的美的思考:善良会提升美的境界,真正的美应该融合善的因素。

答案示例二:

我认为文章第⑦段表达了作者赏雾所得到的感受:“雾来世间一趟留下美好,人来世间一趟将会留下点什么?”作者在一个夏夜看到了雾神奇的诞生过程,也感受到了雾与周围景物自然融合的美好情景,俗世的诸多欲望和烦恼也因之而暂时忘却。雾的单纯、美好与自然使作者领悟到:人生在世也应该努力追求美好,要让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7分。有自己的认识,2分;能够结合文章分析,3分;语言表达,2分)

语文试卷第7页(共6页)

2011山东会考吧 北京市2011年夏季语文会考试题(含答案)

(www.61k.com]

四 : 龙潭 阅读答案(2011年山东青岛中考语文试题)

龙 潭

龙潭沟的山根有一眼龙泉,水桶粗一股泉水日夜不停地往外冒,清澈的泉水形成一个半亩大的水潭后,顺着山沟流淌。由于龙泉的水质甘甜,加上带个“龙”字,就有很多神秘的话题。有人做过统计,龙潭沟在外吃商品粮当国家干部和工人的,几乎家家都有;龙潭沟的女孩长得水灵,不是嫁给干部就是嫁了工人。所有这些,都与龙潭的水有关。你想想,喝了龙泉水的人,哪有不机灵的?

乡里为了改善饮水条件,投资20万元架设了管道,将龙潭水引到全乡各地,上千户村民都喝上了龙泉水。

一天,龙潭沟的陈麻子上坡放牛,快走到龙潭时,听见扑通一声响,一个影子晃了一下跳进了龙潭。他停下脚步,站在潭边仔细看,发现不见底的绿水潭里泛着泡泡。他想可能有人跳潭自杀,就吆喝着让村里人来救。这一吆喝,热心的村民都跑了过来,用一根一丈多长的竹竿搅了个遍,也没探着什么。正当大家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从潭里冒出个小猪一样黑溜溜的东西,一跃蹿到潭边的石头上,摆了一下身子,水花四溅,惊奇地看着众人。

“水獭!这么大个家伙!”陈麻子一声惊叫,人们才反应过来。是水獭,足有二三十斤重。组长马贵手中的竹竿往上一扬,就要去打水獭,那水獭头一低,扑通一声又钻进了水里。

“妈呀,你知道水獭皮多值钱吗?”叉着腰看热闹的马奇问。

“听说很值钱,可不知道到底能值多少钱。” 马贵是马奇的本家哥,两眼紧盯着水潭,不停地用竹竿往水里探。

“我前年在广州打工,看见有人交易,一个水獭皮就卖了一万三!”马奇嘴一咧,看看大家。

“乖乖,一万三?”陈麻子看了一眼坡上吃草的两头牛,“比两头大黄牛还值钱哪!”

大家正说着,山坡上被牛惊动了的另一只水獭也跑了下来,从一块青石上一跃,扑通一声扎进了水里。

“又是一只!”有人尖叫起来。

“水里肯定不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呢?咋弄?”陈麻子和马奇都把目光投向了马贵。

“一只一万多,要是有个十来只就是十来万呢!”马贵盘算着。

“咋弄?把它捉住吧。”马奇提议。

马贵扬了扬竹竿:“靠它?那些家伙光溜溜的,捉不住。”

陈麻子说:“咱们把潭围起来,用石头往里砸,说不定就会冒出来的。只要它再一出水,咱们就下手捉。”

马贵还没说话,潭边的人就自然排开,绕着水潭,顺手拾起身边的石头、土坷垃猛往水里扔去。

于是,龙潭里响起一阵阵叮咚声,可是却不见水獭从里面出来。人们有点失望了,一个个看着马贵。

马贵重新拿起长竹竿在水中搅动,潭里除了被他们垫了厚厚的一层碎石块外,什么也没有。

马奇突然拍了拍脑门儿说:“前年修路剩些炸药和雷管,可以像炸鱼一样把它们炸死。”

“这办法中。卖十来万,一家分个五六千块!”陈麻子又看了看他的两头牛。

“拿来!”马贵决然地说。

不一会儿,炸药和雷管都拿来了。到底人多办法多,有人拿来一个夜壶,把炸药和雷管装进去,又(www.61k.com]用泥糊着,点了导火索扔进了水里。

“轰!”一声巨响,龙潭的水蹿起十来丈高的水柱,把坡上吃草的黄牛吓得扬了四蹄往前川跑去。陈麻子赶紧去堵,牛又停了下来。

水柱落下,人们在坡边发现了一只水獭。不一会儿,水潭里又漂上了三只死水獭。大家都忙着往上捞,喜得合不拢嘴。只是龙潭的水变成了土黄色,往上泛的劲儿也小了许多。

当天下午,村里的人就把水獭剥了皮,商量着由马奇带两个人去南方出售。

第二天,人们把马奇和水獭皮送走后,发现河沟的水变小了,就去龙潭看。龙潭的水只剩下半潭了,龙泉再也不往上冒泉水了。有人对着发愣的马贵说:“这咋办,咋给乡里交代?”

马贵哭丧着脸说:“不只是咋给乡里交代,是咋给咱龙潭沟的子孙们交代啊?我们算是办了件造孽的事!”

几天之后,龙潭彻底干了。而北山过来赶集的人说,他们那儿的一道干石沟里这几天突然冒出一股泉水,还清汪汪的。

龙潭沟的人这才明白,那一炮炸堵了泉眼,流淌了上千年的龙泉水被震得改道从别处流走了……

1.通读全文,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试分析本文的情节是怎样逐层推进的。(4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你想想,喝了龙泉水的人,哪有不机灵的?”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3分)

3.认真阅读文章第二段文字,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并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这种写法的作用。(4分)

4.本文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等描写方法。请从文中摘录一处你认为最精彩的描写语句,指出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

最精彩的描写语句:

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5.文章结尾写道:“龙潭沟的人这才明白,那一炮炸堵了泉眼,流淌了上千年的龙泉水被震得改道从别处流走了……”根据理解,你认为龙潭沟的人还应该明白怎样的道理?(3分)

答案:

1.发现水獭→捕捉水獭→炸死水獭→堵塞龙泉

2.反问加强了语气,突出了神奇的龙泉水造就出聪明机灵的龙潭沟人。

3.“这咋办,咋给乡里交代?” “不只是咋给乡里交代,是咋给咱龙潭沟的子孙们交代啊?我们算是办了件造孽的事!”前文交代乡里给龙泉投资巨大,受惠者多,后文用毁坏龙泉,无法给乡里、子孙们交代与之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同时也表现了龙潭沟人的悔恨、愧疚与自责。

4.(1)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2)示例:“我前年在广州打工,看见有人交易,一个水獭皮就卖了一万三!”马奇嘴一咧,看看大家。(语言、动作) 马贵哭丧着脸说:“不只是咋给乡里交代,是咋给咱龙潭沟的子孙们交代啊?我们算是办了件造孽的事!”(语言、神态) “一只一万多,要是有个十来只就是十来万呢!”马贵盘算着。(心理描写) (3)描写方法及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5.不要因见识短浅,追求蝇头小利而破坏自然环境,给自己的家园带来严重的灾难,应接受教训、保护并珍惜自然环境。

五 :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北京东城区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150分。(www.61k.com)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

效。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I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精粹

.防犯

C

挥豪泼墨 家长里短 编纂(cuán) .苍劲(jìn) . 斐(fěi)然成章 .乳臭(xiù)未干 .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

A.在校级篮球赛中,两支球队原定于月底进行比赛,因场地问题无法按时进行,最终这

场比 赛无疾而终。 ....

B.一时间,许多国人把健康类图书中的某些观点视为金科玉律,大有不按照此法去做就....

有被健康抛弃的危险。

C.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规范旅游培训市场势在必行,行业龙头企业主抓社

会培训工作责无旁贷。 ....

D.当今一些人或唯物质利益马首是瞻,或把实用主义奉为准则,或以及时行乐为目标,....

丧失了人生应有的境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部分省市普遍遭遇的用工荒,根本的原因是工人的工资和付出不成正比,导致工人不

愿到生活成本高的城市务工而造成的。

B.针对当今社会上频发的拐卖儿童现象,全国妇联发表声明,呼吁广大群众增强反拐意

识并积极提供被拐卖儿童的有关线索。

C.在地震发生后,日本反核游行已举行数次.3月20日的涩谷游行参加人数接近2000

人,日本警视厅出动上百名警察维持。

D.圆明园遗址不是一般意义的旅游景点,它是严肃神圣的地方,是人们接受教育和熏陶,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瞻仰历史,感受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场所。(www.61k.com)

4.对下面文学常识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孟子》是由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及其弟子编成的,它具有浓厚的雄辩色彩,善于用

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它与南北朝时北方的民歌《木

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C.现代小说家沈从文的《边城》是一部抒发爱国情怀的小说,船家少女翠翠的形象凸显

出人性的善良美好。

D.桑提(地)亚哥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这

个形象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蕴。

5.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绘画,是画给人看的,通常被称作视觉艺术。 。这种凭借视觉而

引起它种感觉的现象,我们称之为联觉,也有人叫做通感。

④也好像能够触摸到石坚雪寒、山温水软 ⑤然而优秀的作品并不停留于观者的视觉

A.②④③⑤① B.⑤①②④③ C.②④⑤①③ D.⑤②④①③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

秉政,

长史丙吉荐儒生王仲翁与望之等数人,皆召见。先是,左将军上官桀谋杀光,光既诛桀等,

后出入 自备。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两吏挟持。望之独不肯听,自引出阁日:“不愿见。”吏牵.

持匈

匈。光闻之,告吏勿持。望之既至前,说光日:“将军以功德辅幼主,将以流大化,致于洽平,..

以天下之士延颈企踵,争愿自效,以辅高明。今士见者皆先露索挟持,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①之礼,

致白屋之意。”于是光独不除用望之,而仲翁等皆补大将军史。三岁间,仲翁至光禄大夫给

事中,

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侯。仲翁出入从仓头庐儿③,下车趋门,传呼甚宠,顾谓望

之曰:

“不肯碌碌,反抱关为?”望之曰:“各从其志。”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 ②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时大将军光薨,子禹复为大司马,兄子山领尚书,亲属皆宿卫内侍。[www.61k.com]地节三年夏,京师雨雹,

望之因是上疏,愿赐清闲之宴,口陈灾异之意。宣帝自在民间闻望之名,日:“此东海萧生邪? .

下少府宋畸问状,无有所讳。”望之对,以为:“《春秋》昭公三年大雨雹,是时季氏专权,卒

逐 .

昭公。向使鲁君察于天变,宜无此害。今陛下以圣德居位,思政求贤,尧、舜之用心也。然而附枝 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唯明主躬万机,举贤材,以为腹心,与参政谋,令公卿大臣

朝见奏

事,明陈其职,以考功能。如是则庶事理,公道立,奸邪塞,私权废矣。”对奏,天子拜望之..

为谒

者。时上初即位,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辄下望之问状,高者请丞相御史,次者中二千

石试事。

累迁谏大夫,丞相司直,岁中三迁,官至二千石。

(取材于班固《汉书·萧望之传》)

注释:①吐握:吐哺握发的简称。比喻求贤之心切。

②白屋:指平民,寒士。

③仓头庐儿:奴仆。

A.自引出阁日 .

B.延颈企踵 .

C.卒逐昭公 . 引:推荐 延:伸长 逐:放逐

庶:众多 D.如是则庶事理, .

( )

A.光闻之,告吏勿持 .

B.将军以功德辅幼主 .

C.望之因是上疏 .

D.明陈其职,以考功能 .

( )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去以六月息者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 .其孰能讥之乎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吏民当见者,露索去刀兵

(如果有应当)接见的官吏百姓,(都要让他们)裸体搜身除去兵器

B.恐非周公相成王躬吐握之礼,致白屋之意

(这)恐怕不合乎周公辅佐成王时亲自求贤的礼节,表达对平民的敬意

C.下少府宋畸问状,无有所讳

下达(命令)让少府宋畸问明情况,(让他)不要有什么隐讳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D.然而附枝大者贼本心,私家盛者公室危

然而过分靠近大树就会伤害树干,家臣的权势过大就会危及朝廷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

A.萧望之反对霍光接见土民搜身去除兵器的作法,赞赏周公吐哺握发之礼。[www.61k.com]

B.萧望之因为不服从霍光不被任用,而顺从的王仲翁等人都补任大将军史。

C.大将军霍光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霍禹、兄弟子山在朝廷里担任了要职。

D.萧望之举用贤才、利国利民的谏言得到宣帝的认同,因此官位一年三升。

第二部分(共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第二大题文言文《萧望之传》中说“各从其志”,意思是“每个人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请联系当下的社会生活或读过的文章谈谈自己对这一句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段中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

钱塘人喜杀,日屠百鹅。予 自 湖 上 夜 归 屠 者 之 门 百 鹅 皆 号 声 振 衢 路 若 有 所诉 鹅 能 警 盗 亦 能 却 蛇 其 粪 杀 蛇 蜀 人 园 池 养 鹅 蛇 即 远 去 有 二 能 而 不 能 免 死 又 有 祈 雨 之 厄。悲夫! (取材于苏轼《仇池笔记》)

4。

(李煜《虞美人》) ③青山遮不住,。 (辛弃疾《菩萨蛮》) ④群臣吏民,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仰观宇宙之大,,(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一②题。(7丹)

送魏万①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魏万:诗人李颀的晚辈。 ②关城:古时指函谷关和潼关。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第一、二句写诗人清晨送魏万启程,“微霜”二字,点明送别是在深秋时节。 B.第三、四句写游子魏万在路途中看到南飞的鸿雁、冷寂的云山,倍感惆怅。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 ②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C.“关城树色催寒近”借树色的变化表现季节的变化,好像寒气是树色催来的。[www.61k.com] D.“御苑砧声向晚多”与李白的名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所写画面相近。 ②结合全诗,简述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5题。

①动物行为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人类社会中的很多民俗文化元素在某些灵长类动物中也有。比如非洲平原的狗头狒狒,它们的群体性和人类社会差不多,都是以家族为单位,有领袖,也有妻妾。原始社会人类选择妻妾和争领袖所使用的方法,跟狒狒没有什么区别。

②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样的高度时,人类越来越知道自己其实是平庸的动物。那么,人类最了不起的是什么呢?人类认识了天地宇宙,万事万物,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与生活习惯中,产生了种种战胜灾害的愿望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把这些用口头语言记下来彼此进行交流,世世代代传承。因而古代有那么多的神话、传说、故事,后来又创造了很多娱神娱人的歌舞、音乐、戏曲。文化以这样的方式被创造出来。人类最早的生活方式就是民俗,就是最早的文化。

③民俗文化和我们今天的现代文化具有同样的一种性质,都是附着在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信仰娱乐等等,都是文化。现代文化都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的根基上,民俗文化的产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原始社会生活条件非常险恶艰苦,人类不得不举行早迎日、晚送日的仪式。早年,鄂伦春族在猎熊的时候,要举行祭祀熊神的仪式。取下熊头,扒下熊皮,摆放在凳子上表示供奉熊神,全体跪下,由首领致祈祷词,向熊神表示和解、谢罪。人类最为本质的本性在这里都表现出来。我们不能说他们愚昧,这是在当时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必然产生的信仰文化。

④民俗文化是在各个民族群体的民众中自然、自在、自发产生的约定俗成而又习以为常的文化。它的创造者、享有者、维护者和传承者是祖祖辈辈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它不是广大民众生活的外在文化,而是民众日常生活本身。中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内容极其丰富深厚,形式异常多样,为我们现代人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进而为全人类所共享。

(取材于乌丙安《中国民俗文化的根基及其深刻影响》)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以狗头狒狒为代表的灵长类动物的某些生活习性具有人类社会中的民俗文化元素。

B.人类在创造大量的神话、传说以及故事的同时,还创造了很多歌舞、音乐和戏曲。

C.某些原始部落崇拜太阳、鄂伦春族供奉熊神的仪式都是人类信仰文化的具体表现。

D.民俗文化经过一代代平民百姓的创造、维护和传承,最终融人了民众日常生活本身。

15.阅读第②、③段,简要概括民俗文化是如何产生的。(5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苍茫云海中秋月

①那一轮月亮果然是越来越圆了,它的圆满就像一个句号,结束了四季中最好的时光。(www.61k.com)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至此宣告结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随之,将面对暮秋的肃杀和寒冬的凛冽。

②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月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渐渐培养了独特的心理,这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内敛的。中国人选择了这一天像蚕吐丝一样,把轻易不肯吐露的心思拉得很长很长——“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轻轻一问,看似漫不经心,却一下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远古洪荒,一下就追问到了人类的源头。陈子昂在白天想到过这些,他意识到自己生命的短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也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他甚至想纵身而起,“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些唐代的中国人在千余年前就想到了这么远、这么深,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命题,这说明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然。 ③因此,中秋这个节日的诞生便顺情合理。“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世界哪里还有如此凝聚人心的节日呢?约定俗成,中秋节不能放鞭炮,中秋节放鞭炮是煞风景。那一轮月亮在白莲花似的云朵里穿行,云动疑是月在行,云破月来花弄影。可以有一丝风的清凉,但风不能大。恰恰是中秋这一天,很少有月黑风高夜,也是天意独怜人间燥热,降下这一片清凉和圆满。最好有三五良朋,一石桌,几藤椅,一壶老酒,一碟花生米,一罐凤尾鱼,一盘大闸蟹,再加上一些果品。不求醉饱,但营情调,故万万不可端上来一大盘手抓羊肉,煞了风景。

④那一轮月亮确实是越来越圆了。因其圆满,反而倒惹出伤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感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伤感;“月出惊山鸟”是静谧;“露似珍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更将人生的落寞凄凉,心无系处突兀地暴露在典型情态之下。

⑤中国的古代神话有“射日”之说,后羿射日,可见于日有恨,至少是爱恨交加;还有“逐日”之说,夸父追日,中途渴死,“弃杖化为邓林”;只有月亮的神话是最美的,嫦娥奔月,唯有美丽的嫦娥配得上月亮里的宫殿——广寒宫。她在月光里无翼而翔升,裙袂飘然,兔是玉兔,树是桂树。西方推石不止的西西弗斯神话,在这里变成了吴刚伐桂,东西方神话形不同,神相似。

⑥谁是有心人留意去统计一下呢?千百年以来,有多少古代诗人留下月亮诗篇、明月佳句?那轮“幼时不识月,呼为白玉盘”的月亮,正是一颗高悬碧空、心迹朗朗的中国心。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

⑦那月亮此刻正高悬夜空,如同宇宙间唯一的一盏华美路灯。光不耀眼而持久,力不扩张而长存。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不是别的,而是对月亮的理解和领悟,是我们独有的中秋节。 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是全人类,千里是全世界。相信中国的月亮文化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为——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月亮,月亮是人类的共同语言。

(取材于周涛同名散文)

16.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开篇以句号作喻,既形象地写出月亮的圆满,又与后面“宣告结束”呼应。

B.第②段中引用陈子昂和李白的诗句表明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月亮的感伤情怀。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C.作者笔下人与月亮的关系充满诗意,读后使人能够获得“文中有画”的美感。(www.61k.com]

D.本文结尾处破折号有解释作用,意在解释月亮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语言。 E.作者在行文中引用大量古今诗句,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又增强了文学底蕴。

17.阅读第③段,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煞风景”?(4分)

18.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作者在第⑤段引入有关“射日”“逐日”的神话有什么作用?(4分)

②解释第⑥段中划线句子“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的含义。(3分)

19.联系社会生活,谈谈你对“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不是别的,而是对月亮的理解和领悟,

是我们独有的中秋节”这一句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作文(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条鱼逆流而上,它以精湛的游技,冲过浅滩,划过激流,绕过层层渔网,躲过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游上了高原,然而还没来符及发出欢呼,很快就被冻僵了。

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www.61k.com)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www.61k.com)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www.61k.com]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www.61k.com)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苍茫云海中秋月 2011东城一模试题答案(语文)

状元源 http://zyy100.com/ 免注册、免费提供中学高考复习各科试卷下载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各科资源下载

状元源打造最全的免费高考复习、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更多资料请到状元源下载。[www.61k.com]

本文标题:2011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雨前 阅读答案(2011湖南省益阳市中考语文试题)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289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