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水经注(郦道元)二 : 《水经注·江水》——郦道元
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www.61k.com)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余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江水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扩展:郦道元 水经注 / 水经注江水 / 江水 郦道元
三 : 浅谈郦道元与他的《水经注》
浅谈郦道元与他的《水经注》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08级,刘东
众所周知,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他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www.61k.com]可以说他开创了中国地理学的先河,被尊为“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他所著的《水经注》也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因此毛泽东称“《水经注》的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也有人评价他为“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一. 郦道元所处的大时代背景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两汉是一个国势鼎盛的时代,但在那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国家动乱,南北分裂,人民流离失所,郦道元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虽然战乱频繁,但也是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这也就造成了这个时代思想的大转变。在中国北方,到了北魏后期,社会上以及政治领域都笼罩着不安定的气氛,但就在这种惊恐的政治气氛中,学术事业并没有停顿,有价值的著作也先后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至今仍为人们所称赞的就是郦道元所著的地理巨著、人文经典《水经注》。
两汉过后三国两晋时期“独尊儒术”这样一种儒学独大的地位逐渐被破除,到了南北朝时期,思想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思想,儒、玄、佛、道思想四分天下。在诸多的思想流派中,出现了以法治国、务实求治的主张和“无君论”等有价值的观点,也产生了消极颓废、遁世游仙的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玄学思想,这是道家和儒家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想,主张研究幽深玄远的问题,这种玄学思想对郦道元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他的《水经注》中地理、人文的描写也体现了奥妙玄远的玄学思想。由于出身世宦,从小接受儒学正统教育,因此他及他的著作明显受到儒学思想影响,《水经注》一书中很好的体现了儒家理念的运用。
二. 郦道元著《水经注》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赖以生存繁衍,也是中国传统“五行”之一,古代人民早就意识到了水之重要性,水被比作圣人,如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面对滚滚而流的江河溪流时他们又会有何等慨叹?“逝者如斯夫”便是其中最出色的代表。我国可考证的最早记述水系的专著为《水经》,它大约成书于秦汉或汉魏,它简要记述了一百三十七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但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
熟读《水经》的郦道元认为,应该在对现有地理情况的考察的基础上,印证古籍,然后把经常变化的地理面貌尽量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郦道元决心为《水经》作注。《水经注》原序就记录了他写的原因和目的:“《易》称天以一生水,故气微于北方,而为物之先也。昔《大禹记》著山海,周而不备;《地理志》其所录,简而不周;《尚书》、《本纪》与《职方》俱略;都赋所述,裁不宣意;《水经》虽粗缀津绪,又阙旁通。所谓各言其志,而罕能备其宣导者矣。今寻图访赜者,极聆州域之说,而涉土游方者,寡能达其津照,纵仿佛前闻,不能不犹深屏营也。余少无寻山之趣,长违问津之性,识绝深经,道沦要博,进无访一知二之机,退无观隅三反之慧。默室求深,闭舟问远,故亦难矣。然毫管窥天,历筒时昭,饮河酌海,从性斯毕。窃以多暇,空倾岁月,辄述《水经》,布广前文??《经》有谬误者,考以附正文所不载,非经水常源者,不在记注之限。但绵古芒昧,华戎代袭,郭邑空倾,川流戕改,殊名异目,世乃不同。川渠隐显,书图自负,或乱流而摄诡号,或直绝而生通称,在诸交奇,洄湍决澓,躔络枝烦,条贯系夥。”“所以撰
郦道元水经注 浅谈郦道元与他的《水经注》
证本《经》,附其枝要者,庶备忘误之私,求其寻省之易。[www.61k.com]”
《魏书·郦道元传》中记载,“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正是由于他的兴趣爱好及博学多才和一种历史责任感与爱好祖国大好河山的这种情怀,催动他写了《水经注》。他以《水经》为典本,以水道为纲完成整部书,所记水道一千二百五十二条,逐一说明各水的源头、支派、流向、经过、汇合及河道概况,并对每一流域内的水文、地形、气候、土壤、动物、植物、林园、矿藏、特产、农业、建筑以及山陵城邑、名胜古迹、地理沿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都有具体的记述。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所记湖泊、沼泽五百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三百处,伏流有三十余处,瀑布六十多处;所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等,低地有川野、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两千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七十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百四十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百种,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三十多次,地震有近二十次。可见记述之详。可以说是它不仅是地理的大成之书,也是一部地文水文人文的巨著。
“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便是《水经注》的写作基础,繁征博引,详加考求,态度严谨,引用书籍多达四百三十七种,还有诸多汉魏碑刻。同时郦道元超脱自己出身北魏的束缚,超脱南北分裂局面,把汉族活动的范围,作为统一记述的对象,体现了《禹贡》中大一统的思想,这也是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加之郦道元的文学功底,使文章行文简洁雅驯,并带有骈体修辞特色,可谓生动优美的山水散文之集合。《水经注》可谓为一部文学典范、地理人文巨著。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非《三峡》莫属,《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作为中学必修课文,它不仅集中体现了《水经注》的在地理学上的重要性,更体现了《水经注》那文学华丽典雅之美。“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郦道元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将景物的神韵充分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也体现了作品的人文关怀。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成书后的《水经注》成为了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也是公元六世纪以前我国最全面最系统的。这是一部集历史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等方面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影响颇深。
三. 郦道元的科学思想
《水经注》集中体现了郦道元的科学思想:环境变迁思想、人地关系思想、流水作用的思想、地名学思想、朴素唯物论思想等。
他关于环境变迁的思想,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二是环境变迁是可以认识的。在《水经注》中,郦道元对许多变化了的地理现象能做出符合实际的辨别,比如关于地理名称与实际情况有矛盾的问题,他认为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自然环境的变迁,二是“流杂阀居,裂溉互移,致令川渠异容,津途改状,奉物望疑焉”(《水经·汝水注》)或“今古世悬,川域改状”(《水经·河水注》)等人为活动的影响。郦道元肯定复杂的环境变迁是可以认识的。他认为,不管地理环境条件如何变化,人们总是可以找到辨认这种变化的规律。“虽千古茫昧,理世玄远,遗文逸旬,容或可涪逮隐显,方上町验”(《水经·河水注》)。
郦道元水经注 浅谈郦道元与他的《水经注》
郦道元关于人地关系的思想也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定胜天的思想;二是社会变迁与地理的关系。(www.61k.com)他记载了前人兴修水利、改造盐碱地,改造河道以利航行的许多动人的历史事实,如李冰修都江堰之后,“蜀人早则借以为溉, 雨则不遏其流”(《水经·江水注》)溉田万倾,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等,充分认识到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主导作用。对于社会变迁与地理的关系,体现在政区的变更、地名的改肄,这非常明显。郦道元举例说:“自昔匈奴侵汉,秦之土率为狄场,故城旧壁尽从胡臣。地理沦移,不可复识 ”(《水经·河水注》)。
郦道元把流水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在我国是最早的。这个杰出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地质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郦道元能够提出这种思想,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接受了前人提出的流水侵蚀和搬运思想,如老子讲的“夭下柔弱奠过于永,而攻坚强者莫艺能胜”(《道德经》);二是郦道元亲自观察到的流水侵蚀现象,如徐水流经石门时,“飞水历其闯,倾涧注七也丈有余,触石成井”(《水经·池承注》);三是郦道元对看到的地理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从分析中阐明了流水侵蚀、搬运和沉积的原理。
《水经注》对地名学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因山为名原则的发展,因水为名原则的雏形,人名地名的总结,形象地名的归纳,地名搬家的解释,物产地名的揭示,方位地名的见解,地名通名的认识,因事命名原则的发扬,以自身经历证明地名的来历等。
他的朴素唯物论思想,表现在他能摆脱当时十分盛行的佛道思想的污染。他对地理环境、人文政治等如是的描述是实事求是的体现;他反对厚葬,主张薄葬,也是朴素唯物论思想的表现;他的无神论也有体现了这一点;对待可疑却不确定的事物,他往往采用录以备考的态度。
这些可贵的科学精神就促使了他完成了这样一部宏伟的著作,可见思想是指导人们从事任何事的旗帜,要建立自己的思想,才能有所建树。
四. 《水经注》及“郦学”的研究与影响
《水经注》对河流及河流流域的各种地理、人文、经济、政治等的记述之详尽,使它成为了一部被后人广泛学习借鉴引述的巨作,尽管它是一部以描述河流为主的区域历史地理学巨著,但同时也兼具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学科特征,是中国地学史上的一座巍峨的丰碑,也是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宋初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引用此书甚多。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文章实脱胎于《水经注》;宋朝苏轼在《寄周安孺茶诗》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苏轼有文《石钟山记》,其中就有“《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这些足以可见《水经注》地理及文学影响之深。
自成书后,学习研究《水经注》的大有人在,而到明清时,尤为甚。明清时,由于政治束缚的原因,考据学大为发展,而《水经注》为一本记录地理人文的书,都是记载、考察和引述,因此便大为考据学者们推捧,因此《水经注》的研究就成为了一门专门学问,成为“郦学”。在后世的研究中,发现了《水经注》的一些缺漏,很多人做了完善补足的工作。明朱谋玮、全祖望,清赵一清、戴震、王先谦、杨守敬、熊会贞,近人王国维、胡适等都是研究《水经注》的名家,近时国外许多学者对郦学大量研究,日本甚至在大学内开有郦学课。当代郦学研究最有名的莫过于陈桥驿了,他著有《水经注研究》、《郦道元评传》、《水经注校释》、《水经注校证》、《郦学札记》等著作,为郦学研究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朱谋玮的《水经注笺》,赵一清的《水经注释》、《水经注刊误》,戴震的《水经注校》,王先谦的《水经注合笺》都是其中的典范。清代著名地理天文学家杨守敬用毕生的精力和学识,运用金石考古等多种方法研究《水经》、《水经注》,集我国几百年水经研究之大成,撰写有
郦道元水经注 浅谈郦道元与他的《水经注》
代表巨著《水经注疏》、编绘有《水经注图》等;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生命后期,做工作用力最深、时间最长的就是对《水经注》的研究和校勘。[www.61k.com]可以说很多人为《水经注》的完善而呕心沥血,这是一种格物致知精神的体现,也是一种历史责任感及科学精神的传承,也是爱好祖国山河情怀的体现。
五. 结语
郦道元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责任感、爱国心,他的格物致知、朴素唯物的思想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些思想精神不仅促进他对地理和文学的研究和创造,而且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开创了中国地学史的新篇章。可以说郦道元是中国古代科学主义的先驱,他的科学思想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在当今仍有深远的影响,对当今的学术研究亦有借鉴意义。毛泽东说过:“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还有很多方面等待我们去探索,要像郦道元那样敢于天下先、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他的思想和精神需要我们吸收、继承和发扬,我们也定会做出伟大的事业来。
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参考文献:
[1] 郦道元《水经注》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年 长春
[2] 魏收《魏书》
[3] 李延寿《北史》
[4] 陈桥驿《郦道元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南京
[5] 赵永复 赵燕敏 《〈水经注〉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上海
[6] 赵望秦 等译注 《水经注选译》 巴蜀书社 1990 成都
[7] 杨文衡《郦道元的科学思想》 1992年1月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8] 华林甫《论郦道元〈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 1998年6月 地理研究
[9] 陈隆文《郦道元与〈水经注〉》 2007年2月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0] 刘福元《郦道元全面发展的文化底蕴》 1998年5月 河北学刊
郦道元水经注 浅谈郦道元与他的《水经注》
[www.61k.com]61阅读请您转载分享:
四 : 浅谈郦道元与他的《水经注》
浅谈郦道元与他的《水经注》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08级,刘东
众所周知,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他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可以说他开创了中国地理学的先河,被尊为“中国最早的地理学家”,他所著的《水经注》也是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在我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因此毛泽东称“《水经注》的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也有人评价他为“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
一. 郦道元所处的大时代背景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两汉是一个国势鼎盛的时代,但在那以后的魏晋南北朝,国家动乱,南北分裂,人民流离失所,郦道元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虽然战乱频繁,但也是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时代,这也就造成了这个时代思想的大转变。在中国北方,到了北魏后期,社会上以及政治领域都笼罩着不安定的气氛,但就在这种惊恐的政治气氛中,学术事业并没有停顿,有价值的著作也先后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至今仍为人们所称赞的就是郦道元所著的地理巨著、人文经典《水经注》。
两汉过后三国两晋时期“独尊儒术”这样一种儒学独大的地位逐渐被破除,到了南北朝时期,思想已经形成多元化的思想,儒、玄、佛、道思想四分天下。在诸多的思想流派中,出现了以法治国、务实求治的主张和“无君论”等有价值的观点,也产生了消极颓废、遁世游仙的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玄学思想,这是道家和儒家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想,主张研究幽深玄远的问题,这种玄学思想对郦道元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他的《水经注》中地理、人文的描写也体现了奥妙玄远的玄学思想。由于出身世宦,从小接受儒学正统教育,因此他及他的著作明显受到儒学思想影响,《水经注》一书中很好的体现了儒家理念的运用。
二. 郦道元著《水经注》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赖以生存繁衍,也是中国传统“五行”之一,古代人民早就意识到了水之重要性,水被比作圣人,如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面对滚滚而流的江河溪流时他们又会有何等慨叹?“逝者如斯夫”便是其中最出色的代表。我国可考证的最早记述水系的专著为《水经》,它大约成书于秦汉或汉魏,它简要记述了一百三十七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但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
熟读《水经》的郦道元认为,应该在对现有地理情况的考察的基础上,印证古籍,然后把经常变化的地理面貌尽量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郦道元决心为《水经》作注。《水经注》原序就记录了他写的原因和目的:“《易》称天以一生水,故气微于北方,而为物之先也。昔《大禹记》著山海,周而不备;《地理志》其所录,简而不周;《尚书》、《本纪》与《职方》俱略;都赋所述,裁不宣意;《水经》虽粗缀津绪,又阙旁通。所谓各言其志,而罕能备其宣导者矣。今寻图访赜者,极聆州域之说,而涉土游方者,寡能达其津照,纵仿佛前闻,不能不犹深屏营也。余少无寻山之趣,长违问津之性,识绝深经,道沦要博,进无访一知二之机,退无观隅三反之慧。默室求深,闭舟问远,故亦难矣。然毫管窥天,历筒时昭,饮河酌海,从性斯毕。窃以多暇,空倾岁月,辄述《水经》,布广前文??《经》有谬误者,考以附正文所不载,非经水常源者,不在记注之限。但绵古芒昧,华戎代袭,郭邑空倾,川流戕改,殊名异目,世乃不同。川渠隐显,书图自负,或乱流而摄诡号,或直绝而生通称,在诸交奇,洄湍决澓,躔络枝烦,条贯系夥。”“所以撰
证本《经》,附其枝要者,庶备忘误之私,求其寻省之易。”
《魏书·郦道元传》中记载,“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正是由于他的兴趣爱好及博学多才和一种历史责任感与爱好祖国大好河山的这种情怀,催动他写了《水经注》。他以《水经》为典本,以水道为纲完成整部书,所记水道一千二百五十二条,逐一说明各水的源头、支派、流向、经过、汇合及河道概况,并对每一流域内的水文、地形、气候、土壤、动物、植物、林园、矿藏、特产、农业、建筑以及山陵城邑、名胜古迹、地理沿革、历史故事、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都有具体的记述。举凡干流、支流、河谷宽度、河床深度、水量和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冰期以及沿河所经的伏流、瀑布、急流、滩濑、湖泊等等都广泛搜罗,详细记载;所记湖泊、沼泽五百余处,泉水和井等地下水近三百处,伏流有三十余处,瀑布六十多处;所记各种地貌,高地有山岳峰岭、坂冈丘阜、崮障峰矶等,低地有川野、原隰等,仅山岳、丘阜地名就有近两千处,喀斯特地貌方面所记洞穴达七十余处,植物地理方面记载的植物品种多达百四十余种,动物地理方面记载的动物种类超过百种,各种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蝗灾、地震等,记载的水灾共三十多次,地震有近二十次。可见记述之详。可以说是它不仅是地理的大成之书,也是一部地文水文人文的巨著。
“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便是《水经注》的写作基础,繁征博引,详加考求,态度严谨,引用书籍多达四百三十七种,还有诸多汉魏碑刻。同时郦道元超脱自己出身北魏的束缚,超脱南北分裂局面,把汉族活动的范围,作为统一记述的对象,体现了《禹贡》中大一统的思想,这也是儒家思想的集中反映。加之郦道元的文学功底,使文章行文简洁雅驯,并带有骈体修辞特色,可谓生动优美的山水散文之集合。《水经注》可谓为一部文学典范、地理人文巨著。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非《三峡》莫属,《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作为中学必修课文,它不仅集中体现了《水经注》的在地理学上的重要性,更体现了《水经注》那文学华丽典雅之美。“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郦道元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将景物的神韵充分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也体现了作品的人文关怀。
成书后的《水经注》成为了我国第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也是公元六世纪以前我国最全面最系统的。这是一部集历史地理学、水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考古学、水利学等方面的重要文献,对后世影响颇深。
三. 郦道元的科学思想
《水经注》集中体现了郦道元的科学思想:环境变迁思想、人地关系思想、流水作用的思想、地名学思想、朴素唯物论思想等。
他关于环境变迁的思想,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不是静止不变的;二是环境变迁是可以认识的。在《水经注》中,郦道元对许多变化了的地理现象能做出符合实际的辨别,比如关于地理名称与实际情况有矛盾的问题,他认为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自然环境的变迁,二是“流杂阀居,裂溉互移,致令川渠异容,津途改状,奉物望疑焉”(《水经·汝水注》)或“今古世悬,川域改状”(《水经·河水注》)等人为活动的影响。郦道元肯定复杂的环境变迁是可以认识的。他认为,不管地理环境条件如何变化,人们总是可以找到辨认这种变化的规律。“虽千古茫昧,理世玄远,遗文逸旬,容或可涪逮隐显,方上町验”(《水经·河水注》)。
郦道元关于人地关系的思想也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定胜天的思想;二是社会变迁与地理的关系。他记载了前人兴修水利、改造盐碱地,改造河道以利航行的许多动人的历史事实,如李冰修都江堰之后,“蜀人早则借以为溉, 雨则不遏其流”(《水经·江水注》)溉田万倾,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等,充分认识到人类在改造自然中的主导作用。对于社会变迁与地理的关系,体现在政区的变更、地名的改肄,这非常明显。郦道元举例说:“自昔匈奴侵汉,秦之土率为狄场,故城旧壁尽从胡臣。地理沦移,不可复识 ”(《水经·河水注》)。
郦道元把流水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在我国是最早的。这个杰出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地质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郦道元能够提出这种思想,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他接受了前人提出的流水侵蚀和搬运思想,如老子讲的“夭下柔弱奠过于永,而攻坚强者莫艺能胜”(《道德经》);二是郦道元亲自观察到的流水侵蚀现象,如徐水流经石门时,“飞水历其闯,倾涧注七也丈有余,触石成井”(《水经·池承注》);三是郦道元对看到的地理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从分析中阐明了流水侵蚀、搬运和沉积的原理。
《水经注》对地名学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因山为名原则的发展,因水为名原则的雏形,人名地名的总结,形象地名的归纳,地名搬家的解释,物产地名的揭示,方位地名的见解,地名通名的认识,因事命名原则的发扬,以自身经历证明地名的来历等。
他的朴素唯物论思想,表现在他能摆脱当时十分盛行的佛道思想的污染。他对地理环境、人文政治等如是的描述是实事求是的体现;他反对厚葬,主张薄葬,也是朴素唯物论思想的表现;他的无神论也有体现了这一点;对待可疑却不确定的事物,他往往采用录以备考的态度。
这些可贵的科学精神就促使了他完成了这样一部宏伟的著作,可见思想是指导人们从事任何事的旗帜,要建立自己的思想,才能有所建树。
四. 《水经注》及“郦学”的研究与影响
《水经注》对河流及河流流域的各种地理、人文、经济、政治等的记述之详尽,使它成为了一部被后人广泛学习借鉴引述的巨作,尽管它是一部以描述河流为主的区域历史地理学巨著,但同时也兼具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学科特征,是中国地学史上的一座巍峨的丰碑,也是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宋初编纂《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引用此书甚多。唐代李白、杜甫的诗篇里,都吸收了《水经注》的艺术滋养;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文章实脱胎于《水经注》;宋朝苏轼在《寄周安孺茶诗》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苏轼有文《石钟山记》,其中就有“《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这些足以可见《水经注》地理及文学影响之深。
自成书后,学习研究《水经注》的大有人在,而到明清时,尤为甚。明清时,由于政治束缚的原因,考据学大为发展,而《水经注》为一本记录地理人文的书,都是记载、考察和引述,因此便大为考据学者们推捧,因此《水经注》的研究就成为了一门专门学问,成为“郦学”。在后世的研究中,发现了《水经注》的一些缺漏,很多人做了完善补足的工作。明朱谋玮、全祖望,清赵一清、戴震、王先谦、杨守敬、熊会贞,近人王国维、胡适等都是研究《水经注》的名家,近时国外许多学者对郦学大量研究,日本甚至在大学内开有郦学课。当代郦学研究最有名的莫过于陈桥驿了,他著有《水经注研究》、《郦道元评传》、《水经注校释》、《水经注校证》、《郦学札记》等著作,为郦学研究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朱谋玮的《水经注笺》,赵一清的《水经注释》、《水经注刊误》,戴震的《水经注校》,王先谦的《水经注合笺》都是其中的典范。清代著名地理天文学家杨守敬用毕生的精力和学识,运用金石考古等多种方法研究《水经》、《水经注》,集我国几百年水经研究之大成,撰写有
代表巨著《水经注疏》、编绘有《水经注图》等;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生命后期,做工作用力最深、时间最长的就是对《水经注》的研究和校勘。可以说很多人为《水经注》的完善而呕心沥血,这是一种格物致知精神的体现,也是一种历史责任感及科学精神的传承,也是爱好祖国山河情怀的体现。
五. 结语
郦道元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责任感、爱国心,他的格物致知、朴素唯物的思想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些思想精神不仅促进他对地理和文学的研究和创造,而且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开创了中国地学史的新篇章。可以说郦道元是中国古代科学主义的先驱,他的科学思想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在当今仍有深远的影响,对当今的学术研究亦有借鉴意义。毛泽东说过:“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我们还有很多方面等待我们去探索,要像郦道元那样敢于天下先、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他的思想和精神需要我们吸收、继承和发扬,我们也定会做出伟大的事业来。
参考文献:
[1] 郦道元《水经注》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1年 长春
[2] 魏收《魏书》
[3] 李延寿《北史》
[4] 陈桥驿《郦道元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南京
[5] 赵永复 赵燕敏 《〈水经注〉选评》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上海
[6] 赵望秦 等译注 《水经注选译》 巴蜀书社 1990 成都
[7] 杨文衡《郦道元的科学思想》 1992年1月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8] 华林甫《论郦道元〈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 1998年6月 地理研究
[9] 陈隆文《郦道元与〈水经注〉》 2007年2月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0] 刘福元《郦道元全面发展的文化底蕴》 1998年5月 河北学刊
五 : 郦道元和《水经注》
郦道元和《水经注》
更多精彩内容请到:http://blog.sina.com.cn/dtxxgz
一、郦道元的生平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北魏平东将军、青州刺史、永宁侯郦范之子,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
图为涿州市行政区域图。郦道元故居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西道元村。
郦道元故居的正门。郦道元故居重建于1995年,占地3493.12平方米。南向,两进院落。
上图看到的故居内郦道元的塑像。建筑风格均为仿汉式,建筑有大门三间,单檐悬山顶;二门楼一间,单檐悬山顶;正房五间单檐悬山顶;东、西配房各三间,皆为单檐悬山顶。
正房内塑郦道元坐像,壁画内容为郦氏历代家族人物。东配房壁画按《水经注·江水》篇内容绘长江图,西配房壁画按《水经注·河水》篇绘黄河图。
网友绘制的郦道元故居路线图。
06年5月,涿州市举办了“郦道元首届文化艺术节”。组委会主任是西道元村的书记,真不可想象。
郦道元的传世之作《水经注》。
是第一部完整记录华夏河流山川地貌的书,在历史上被称为“圣经贤传”、“宇宙未有之奇书”。
在郦道元兄弟五人中,道元为长,承袭其父永宁侯爵位,北魏孝昌三年(527年)被害于关中(今陕西临漳县)。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郦范年少有为,在太武帝(北魏世祖拓跋焘408~452)时期给事东宫,后以卓越才能成为优秀的军师,曾经做过平东将军和青州刺史。郦道元也先后在平城(北魏前期的首都,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和洛阳(北魏都城于公元493年南迁至此)担任过骑都尉、太傅掾、书侍御史、御史中尉和北中郎将等中央官职,并且多次出任地方官,担任过冀州镇(今河北省冀县)东府长史、鲁阳郡(今河南省鲁山县)太守、东荆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刺史、河南(今洛阳)尹等职。
郦道元前半生,北魏正值鼎盛时期。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之后,经过献文、文成等诸多帝王的励精图治,至后来的北魏孝文帝的积极改革,北魏国力日渐强盛。郦道元也跟随孝文帝等人致力于统一大愿的实现。然而,在孝文帝死后,北魏从500年开始,国内矛盾又开始高涨起来,逐渐走下坡路,至527年,六镇叛乱,四方骚动。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的时候,郦道元慷慨殉国。长空孤雁鸣,秦山鸟悲歌,在流星闪过之时,一代英豪就此陨落。
郦道元在做官期间,“执法清刻”,“素有严猛之称”,故颇遭豪强和皇族忌恨。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郦道元在奉命赴任关右大使的路上,雍州刺史萧宝夤受汝南王元悦怂恿派人把郦道元一行围困在阴盘驿亭(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亭在冈上,没有水吃,凿井十几丈,仍不得水,最后力尽,和他的弟弟郦道峻以及两个儿子一同被杀害。
郦道元一声生勤于读书和著述。《魏书》卷八十九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但除《水经注》外,其余著作都已亡佚。郦道元故居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清凉寺办事处西道元村。
二、郦道元和《水经注》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游览。他跟随父亲在青州时候,曾经和友人游遍山东。做官以后,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郦道元和《水经注》。
《水经》是汉代知名学者桑钦的著作,桑钦是著名地理学家,《水经》一书写于三国时期,是一部专门研究河流水道的书籍,共记述全国主要河流一百三十七条。原文一万多字,文字相当简略,没有把水道的来龙去脉和详细情况说清楚。郦道元认为,应该在对现有地理情况的考察的基础上,印证古籍,然后把经常变化的地理面貌尽量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郦道元决心为《水经》作注。
郦道元生活的年代,正值我国南北分立对峙的南北朝时期,北方为北魏政权,南方先后为宋、齐、梁
郦道元著作政权。郦道元虽然只是活动在北魏政权统治的地区之内,其范围大约相当于现在的秦岭和淮河以北的地区,但他的著作并没有受政权和地域的限制,他的视野远远地超出了北魏政权统治的范围,反映了他盼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心情。在《水经注》中,郦道元所记述的内容包括了全国各地的地理情况,还记述了一些国外的地理情况,其涉及地域东北至朝鲜的坝水(今大同江),南到扶南(今越南和柬埔寨),西南到印度新头河
(今印度河),西至安息(今伊朗)、西海(今苏联咸海),北到流沙(今蒙古沙漠)。可以说,《水经注》是北魏以前中国及其周围地区的地理学的总结。
郦道元画像。
郦道元在写《水经注》时,突破了《水经》只记河流的局限。他以河流为纲,详细地记述了河流流经区域的地理情况,包括山脉、土地、物产、城市的位置和沿革、村落的兴衰、水利工程、历史遗迹等古今情况,并且具有明确的地理方位和距离的观念。像这样写作严谨、内容丰富的地理著作,在当时的中国,以至世界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水经注》中的内容,除郦道元亲身考察所得到的资料外,还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其中引用前人的著作达437种之多,还有不少汉、魏时代的碑刻材料。这些书籍和碑刻,后来在历史的变迁中大都已经散佚了,幸而有郦道元的引用转录,才尚存一斑,使我们能够知道这些书籍和碑刻的部分内容。这又是我们研究我国文明发展历史的极其宝贵的资料。郦道元对地理学的贡献和历史功绩,是值得人们尊崇的。
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过程中,十分注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同时还博览了大量前人著作,查看了不少精确详细的地图。据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一共参阅了四百三十七种书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郦道元终于完成了他的《水经注》这一名著。《水经注》共四十卷(原书宋朝已佚五卷,今本仍作四十卷,是经后人改编而成的),三十多万字,是当时一部空前的地理学巨著。它名义上是注释《水经》,实际上是在《水经》基础上的再创作。《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书中记述了各条河流的发源与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状况,以及火山、温泉、水利工程等。是我国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水经注》在中国科学文化发展史上的巨大价值,历代许多学者专门对它进行研究,形成一门“郦学”。
《水经注》在写作体例上,不同于《禹贡》和《汉书·地理志》。它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述各地的地理概况,开创了古代综合地理著作的一种新形式。《水经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地域上讲,郦道元虽然生活在南北朝对峙时期,但是他并没有把眼光仅限于北魏所统治的一隅,而是抓住河流水道这一自然现象,对全国地理情况作了详细记载。不仅是这样,书中还谈到了一些外国河流,说明作者对于国外地理也是注意的。从内容上讲,书中不仅详述了每条河流的水文情况,而且把每条河流流域内的其他自然现象如地质、地貌、土壤、气候、物产民俗、城邑兴衰、历史古迹以及神话传说等综合起来,做了全面描述。因此《水经注》是六世纪前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述。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地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郦道元一生著述很多,除《水经注》外,还有《本志》十三篇以及《七聘》等著作,但是,流传下来只有《水经注》一种。
《水经注》使其作者郦道元成为山水游记文学的鼻祖。唐宋诗人陆龟蒙、苏东坡都有阅读《水经注》的嗜好。清初学者张岱说:“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则袁中郎。”称郦道元是山水游记文学的巨擘,世人所公认。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述了全国1252条河流及其流经区域的地理情况、建制沿革、历史事件及民间传说,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古今中外对《水经注》的研究形成了专门的学问-郦学。原德国柏林大学校长、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李希霍芬(1833-1905)称郦道元《水经注》是“世界地理学的先导”;东南亚学者认为郦道元是“中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地理学家”。正如毛泽东所说:“《水经注》作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从《水经注》中我们可以看到,郦道元以其饱满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千四五百年前中国的地理面貌,使人们读后可以对各地的地理状态及其历史变迁有较清晰的了解。例如从关于北京地区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北京城的城址、近郊的历史遗迹、河流以及湖泊的分布等,还可以了解到北京地区人们早期进行的一些大规模改变自然环境的活动,像拦河堰的修筑、天然河流的导引和人工渠道的开凿等。这是郦道元著作我们现在所能得到的关于北京地区最早的地理资料,也是我们研究北京地区历史地理变迁的一个重要地点。这些资料对于我们今天仍然是非常有用的。科学和经验告诉我们,地理情况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强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我们要真正了解和深刻认识今天的地理情况,单靠对现在的地理状态的研究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了解地理情况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以认识和掌握它的发展规律,为今天的建设事业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水经注》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珍贵的历史地理文献。
附录一:《魏书》之九十七:列传第七十七酷吏(卷八十九)原文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人也。青州刺史范之子。太和中,为尚书主客郎。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秉法清勤,引为治书侍御史。累迁辅国将军、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治,蛮民诣阙讼其刻峻,坐免官。久之,行河南尹,寻即真。肃宗以沃野、怀朔、薄骨律、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御夷诸镇并改为州,其郡县戍名令准古城邑。诏道元持节兼黄门侍郎,与都督李崇筹宜置立,裁减去留,储兵积粟,以为边备。未几,除安南将军、御史中尉。
道元素有严猛之称。司州牧、汝南王悦嬖近左右丘念,常与卧起。及选州官,多由于念。念匿于悦第,时还其家,道元收念付狱。悦启灵太后请全之,敕赦之。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是时雍州刺史萧宝夤反状稍露,悦等讽朝廷遣为关右大使,遂为宝夤所害,死于阴盘驿亭。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然兄弟不能笃穆,又多嫌忌,时论薄之。
附录二:酷吏(百度解释)
酷吏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也是其牺牲品,皇帝用酷吏,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之威;杀酷吏,也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治。酷吏的好处:首先,酷吏专门和豪强做对,用今天的词就是热衷“打黑”。第二,酷吏的政绩大都相当突出,尤其是善于强化治安。第三,酷吏不仅“能干”,而且大多相当清廉。因为替主子出头卖命,酷吏的官运一般都相当好,经常越级升迁,深得皇帝喜爱。说白了,就是一种政治投机罢了。不过,酷吏投机,这条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虽然他们在官场常能平步青云,但最终的结局往往很悲惨。皇帝主子经常要把他们抛掉,来假装好人。
看了本文的读者还看以下文章:
大同市领导的新年献辞(2011)
2010年大同市十大新闻
本市提前出现用工荒 农民工返乡潮来得早
大同富乔探寻垃圾焚烧无害之路
“中国制造”破解垃圾发电困局
应该科学认识二恶英
大同成功入列大古都家底盘点之七--平城遗址的所在地
大同:实至名归的大古都
大同城市复兴之一: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
大同城市复兴之二大云冈:打好旅游名都第一张牌
大同城市复兴之三大园林:生态名邑的“三重境界”
大同城市复兴之四大交通:漂漂亮亮地看大同
大同城市复兴之六大经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老实干事
大同城市复兴之五大规划:各国顶级设计师留佳作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