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大学生心理问题-高考结束“四大心理问题”困扰考生家长

发布时间:2018-03-29 所属栏目:缘起缘灭花开花谢

一 : 高考结束“四大心理问题”困扰考生家长

紧张的高考结束,心理专家提醒,考后四种心理疾病易高发,考生家长近期应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正确疏解。

6月8日,郑州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介绍,统计显示高考结束后两周是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考生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放纵型、抑郁型、焦虑型和迷茫型四类。

“多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均与考试前后心理反差巨大或对未来缺乏把握有关。”该负责人说,各类心理问题的出现如不能及时得到疏解,可能导致考生情绪浮躁、失落抑郁、甚至自杀。

心理专家提醒广大家长,高考结束后仍需及时关注考生的情绪、心理变化,引导孩子客观评价、接纳自己。一旦发现孩子情绪低落、烦躁等异常情况,家长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进行调节,严重时需向心理专业人士求助。



二 : 沉迷终被“网”去心 大学生心理问题多因网

沉迷网络已成为高校学子心理问题新现象, 过去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中,主要是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等,沉迷网络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现象,并且迅速上升为主因之一。一些学生终日沉迷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不但耽误学业,考试挂红灯、留级甚至退学,还对他们的身体造成极大伤害。据宿舍管理员反映,常常发现有学生在天亮后才回宿舍。

大学生沉迷网络起因很多,主要因素还是在现实中很多同学存在人际交往困难。许多学生因性格、家庭问题等不善人际交往,在网络上则没有这种交往障碍,因此也能获得日常生活无法得到的满足感。客观上,现代技术的进步也为学生沉迷网络提供了条件。

相比其他心理问题,沉迷网络导致的心理问题比较难治疗。针对的治疗办法还不多,通常使用行为疗法,逐步减少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并最终减轻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此外,还有一种“偏激”的厌恶疗法,让学生连续几十个小时上网,使他们对网络产生厌恶感。



三 : 一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缘起网络

过去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中,主要是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等,沉迷网络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现象,并且迅速上升为主因之一。一些学生终日沉迷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不但耽误学业,考试挂红灯、留级甚至退学,还对他们的身体造成极大伤害。据宿舍管理员反映,常常发现有学生在天亮后才回宿舍。

心理咨询师分析,大学生沉迷网络起因很多,主要因素还是在现实中很多同学存在人际交往困难。许多学生因性格、家庭问题等不善人际交往,在网络上则没有这种交往障碍,因此也能获得日常生活无法得到的满足感。客观上,现代技术的进步也为学生沉迷网络提供了条件。

据悉,相比其他心理问题,沉迷网络导致的心理问题比较难治疗。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秘书长陈增堂说,眼下针对的治疗办法还不多,通常使用行为疗法,逐步减少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并最终减轻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此外,还有一种“偏激”的厌恶疗法,让学生连续几十个小时上网,使他们对网络产生厌恶感。这种疗法的前提是必须做好安全工作,因此咨询中心非常慎重,还未尝试类似做法。


四 : 厌学成小学生最大心理问题

4岁的孩子会发呆,9岁的孩子出现抑郁症?升学竞争加剧,以及独生子女现象,使得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年龄在提前。其中小学生最大的心理问题就是厌学,而对于小小孩来说,过度早教会让他们提前戴上“啤酒瓶”,大脑高级神经功能紊乱。

让孩子11岁前疯玩过

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弄堂的喧嚣,现在很多小孩子基本都是独套公寓里的独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有的问题是无解的,没有人帮他解惑,于是我们的孩子抑郁了。”很多孩子幼时是在贵族化的环境里生活,但是进入学校后,又给他一个高竞争的环境,这种反差让他们很难承受。

在心理专家看来,要让孤独的孩子在某种环境里释放孤独,尤其要让孩子在11岁以前疯过,这样的心理环境才可能更健康。

擦掉对孩子的负面评价

目前小学生碰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厌学。孩子上到小学二年级后,厌学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个问题要怪两个人——老师和妈妈。很多孩子成了订正专业户,订正量比功课量还要多。家长是孩子读书的监工,可是在监督之下又很难学习好。孩子其实特别需要的是,引导出学习兴趣。

现在还有个很大的误区,妈妈70%的功能在做“老师”。如果让孩子找一个动物来代替妈妈,小朋友经常答的是老虎或者狼。“实际上妈妈要做老母鸡,应时不时护着小鸡,让他有安全感。孩子一上学就进入竞争状态,即使老师对孩子都是负面评价,妈妈也必须做橡皮擦,擦掉负面评价。”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自卑树”是在小学时种下的,妈妈要把老师批评时给孩子带来的自卑阴影擦掉,让孩子永远有信心。

小小孩过度早教害处多

过度早教是很多小小孩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事实上,如果让小孩子长时间做同一件事,会超前抑制他的大脑,将来形成的问题就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过度早教还会过早开发视力,可能让孩子长大后戴上“啤酒瓶”,一名3岁半的小病人,父母忙着做生意,孩子天天在狭小的空间里长时间看电视,结果近视程度竟达1200度!因此,家长应保证孩子有一定的“远视保有量”,把密集用眼期延到12岁以后。

五 : 高考后学生心理变化大心理问题不可忽视

高考后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往往集中于两个阶段,一个是考完之后公布分数之前,一个是分数公布之后。

阶段一:公布分数之前

“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过度焦虑型;二是过度放松型;三是迷茫型。”

过度焦虑型这种类型主要表现为考生在考完之后很烦躁,脾气大,经常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不愿意出门,甚至连招生计划手册都不敢看,回避一切与高考有关的东西。这种情况一般多发于学习成绩较好的考生中。

对策考生可以尝试和同学去沟通、聊天,谈一些有趣的事情,做一些简单的放松。而家长要主动和孩子进行沟通,开始的时候可以聊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逐步慢慢谈到高考,让孩子慢慢“脱敏”。

过度放松型一部分考试发挥较平稳或者感觉特别良好的考生在考试结束后心情会比较愉悦,也容易从紧张的气氛中摆脱出来。然而有些孩子长时间沉湎于上网打游戏、看视频等。

对策有好多考生考试成绩不错,结果却在填报志愿时吃了大亏。建议这类考生要多看看招生手册,想想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选择专业。家长要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完成填报志愿,让孩子自己控制自己,静下心来,认真研究招生计划等相关资料。

迷茫型这类考生对考试感觉不出好坏,也不兴奋,也不紧张,当别人问考试考得怎么样的时候,总是回答“就那样”,平时做事没有目标。

对策这类考生心态相对比较平静,可以给自己估分,根据分数研究招生计划中的部分院校,让自己动起来;而家长则要找一些和孩子的共同爱好,比方说体育运动之类的,让孩子打起精神来。

“对于出现这三种情况的考生,有一个劝告,那就是考试结束了,但高考尚未结束,填报志愿也需要艺术。填报志愿非常复杂,时间紧任务重。如考生临到填报志愿的时候再去思考,思路会相对狭隘。考生要利用这段时间提前根据自己爱好、估算的分数和相对应的院校进行综合性研究,搜集一些院校的相关资料,为填报志愿做充分的准备。”

阶段二:分数公布之后

“分数公布之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过度喜悦’和‘过度失落’。”

过度喜悦型有些考生的考试成绩高出预期,很容易发生自我膨胀,沾沾自喜,过分炫耀,失去冷静,对自己分析不足。对策家长和老师要在客观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给考生以积极正确地引导。要让学生了解到高考只是人生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要让考生冷静下来。”

过度挫败型有些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使学生心理出现强烈的挫败感,不想去填报志愿,严重者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对策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考生要尝试着把这种挫折当成是人生的一种历练,更有利于今后走上社会。即便是去了一所不好的院校,也可通过考研等方式到一流的高校继续深造。同时,家长和老师要从更高的层次多角度给考生以鼓励,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要让他们明白高考的结束不等于人生的结束,高考的失败不等于人生的失败。

“高考是很重要,但所有的考生和家长要正视高考,高考失败不意味着人生的失败,‘真正的勇士不是压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压倒’!”

本文标题:大学生心理问题-高考结束“四大心理问题”困扰考生家长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4098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