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环保袋真的环保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发布时间:2017-12-28 所属栏目:道金斯

一 : 环保袋真的环保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梁郡/编译)至少几十年以来,人们都被灌输着手提购物袋——也就是所谓“托特包”的优越性。我们被告知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是好东西,因为它们对环境友好。相反,一次性购物袋则是危险物。为了减少废弃物,许多城市都已采取行动限制塑料购物袋的使用。许多商家已经停止提供塑料袋,或者给塑料袋定以适度但带惩罚性的价格。购物袋循环使用项目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环保袋子 环保袋真的环保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图片来源:Mario Anzuoni / Reuters

但实际上,帆布购物袋可能比其想要取而代之的塑料袋对环境更加有害。2008年,英国环境局(UKEA)发布了一项关于各种材质袋子的资源消耗情况的研究:纸袋、塑料袋、帆布袋以及可回收聚丙烯(无纺布)托特包。结果令人惊讶。在典型的使用和丢弃模式下,消费者如果想要使污染和碳排放量最小化,应该使用塑料袋并至少重复使用一次——比如用作垃圾袋或其他次要用途。在受调查的所有种类中,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即食品店使用的塑料袋材质)制成的传统塑料袋每次使用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小。对比之下,棉布托特包由于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更多资源,其导致全球变暖的潜在可能性及严重性远超其余材质。

这样的结果深深违背了我们的直觉。HDPE塑料袋具有异物感和人造感。它们挂在树梢上,卡住动物的食管,烂在垃圾填埋场里,堆积在城市里,降解成微小颗粒在大洋环流中漂浮——直至几百年后的未来。但是,虽然HDPE塑料袋不易降解,制造和运输它们需要的资源却非常少。塑料袋的碳排放量、废弃物产生量和副产物量都低于棉布袋或纸袋。塑料袋不仅可以循环使用,还价格低廉,种种优点让它们无处不在。即使在已经无法使用后很久,它们也依然不会消失。

英国环境局的研究计算出每只HDPE塑料袋的碳消耗略少于2千克。而为了达到与塑料袋相等的单次使用碳消耗,纸袋需要被使用7次。可回收聚丙烯制成的托特包需要26次,而棉布托特包需要327次。(虽然未在此研究中涉及,但带有皮革金属装饰的设计师款托特包需要的使用次数可想而知是天文数字。)

因有环境效益的名号傍身,托特包随之大规模地流行起来。许多店铺在收银处提供廉价(甚至免费)的可重复使用购物袋,上面带有商店logo。设计师们在保持托特包形式的基础上,将其设计得更具时尚感。非盈利组织和商家将托特包用作促销或推广赠品,这种举动的意味却自相矛盾:象征着责任心消费的同时,却是对资源的明显消耗。

而和塑料袋一样,托特包也会泛滥成灾。设计观察者网站(Design Observer)2009年一篇关于包的文章中,“品牌城市套装”的设计师迪米崔·西格尔(Dmitri Siegel)称在自己家中发现了共计23只来自各种组织、商店和品牌的托特包。与塑料袋一样,托特包现在也出现了无穷无尽之势。由于它无处不在,几乎没怎么用过(或崭新)的托特包被随意堆弃在路边,扔在城市公园的垃圾桶里,垃圾箱里,到处都是。托特包的充裕数量促使消费者将它们当成一次性用品,违背了其设计初衷。

环保袋子 环保袋真的环保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图片来源:We Bare Bears“Tote Life”

这场低级且无重点的狂热行动本是为了避免正在迫近的生态灾难发生,但似乎反而帮了倒忙。纵观流行大众的环保主义,此类问题比比皆是。杏仁果园的用水量需求被食用肉类的人谴责;小心收集到公共垃圾桶里的垃圾漫出到街面上腐烂。有研究表明将肯亚种植的玫瑰空运到英国的碳足迹比从荷兰船运的要小,密西西比以东的美国人从法国进口葡萄酒对生态的破坏比从加州引进要小。可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大量一次性容器和器皿在“绿色地”满足人们对一次性用具的需求,而不是质疑这种需求本身有无必要。虽然人们(勉强地)要求轿车和卡车应节约燃料和符合排放标准,但却对诸如油罐车、集装箱船和军用越野车一类交通工具视而不见——它们的碳排放能达到上千万倍。

西格尔认为设计师们是托特包过度饱和的罪魁祸首。他注意到托特包宽大平整,易于印刷,正是装饰设计和广告植入的绝佳对象。画廊、书店、精品眼镜店、食品店和文身店都会为消费者提供托特包。托特包还曾一度成为爆款。他讲述了时尚设计师安雅·希德玛芝(Anya Hindmarch)的作品 “我不是一个塑料袋”托特包于2007年的发售:

这只包一开始只在伦敦的希德玛芝精品店、柯莱特时尚店和丹佛街集市里限量售卖,但当它在塞恩斯伯里超市开架销售后,8万人为了买到一只包而排起了队。进入台湾的店铺后,其需求量大到不得不动用防暴警察来控制蜂拥而上的人群,还有30人因此进了医院。

不论它们是精心制作的设计师作品,还是因日常使用被污损的促销产品,几乎没有托特包能足够持久、使用足够多次,直到与它们本应取代的塑料袋的资源消耗量相当。虽然围绕它的宣传总是关于经久耐用可持续的,但托特包还是逃脱不了破出孔洞、背带断裂和接缝开线的命运。它们也会被灰尘和污迹弄脏。

许多时尚品牌的包袋售价高达几百美元,其中的托特包也一路追踪贫富差距的加剧过程。为《华尔街日报》写作的艾伦·加默曼(Ellen Gamerman)在举例说明包袋转变成展示符号时,也引用了同样的希德玛芝包:

“35岁的莎拉·德贝伦(Sarah De Belen)来自纽约州霍博肯市,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自己每周要在食品店用掉30到40只塑料袋。去年年底,她在超市看到一位女士背伦敦设计师安雅·希德玛芝的大热帆布托特包后,便立即花45美元网购了一只。”

“但德贝伦女士马上意识到得需要12只托特包才能满足每次的食品平均采购量。‘它只能装下一颗生菜的大小,’她说。除此之外,她补充道,这只包太好,不适合用来装纸尿布或湿淋淋的鸡胸肉。”

每种产品在被制造和消费时都有某些理念灌注其中。图片网站或广告里的托特包的画面,显示的就是我们投射于它身上的理念。如其描绘的,人们用托特包装着新鲜水果和蔬菜,行走在阳光灿烂的农夫市集。他们三三两两,关系亲密。他们穿着随意而妥帖,适合温暖气候。他们手上没有拿电子设备。他们背着托特包去海滩、公园、艺术展开幕式和音乐会,穿行于世界性的城市社区与避世的田园牧歌之中。他们即满足,又具有创造性。他们是中产阶级。他们居住在托特包的梦想图景之中:健康,对废弃物有意识并对生态环境负责,适度的种族多样性、无忧无虑又具有生产力,富裕、宽容、爱冒险、乐观。

简而言之,他们拥有美德。

但托特包最具有(或最不具有)美德的特点便是:人们实际上并不怎么使用它们。市场调研公司埃德尔曼·伯兰(Edelman Berland)在2014年的一项网上调查中发现,约半数的调查对象尽管拥有可重复使用的袋子也明知其益处,但往往选择使用塑料袋而非前者。只有20%的投票者说他们更爱使用塑料袋,但所有调查对象中几乎半数都说通常不会可重复使用购物袋,就算它们更便宜也更获取。实际使用率可能还要更低,托特包的使用率大约只有10%。

只要托特包没有被主人们扔掉,其负面影响就能被保持在最小化——它们仍有可能被用上个327次。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托特包的最佳使用方法大概是两个极端之一:要么一直使用,要么从来不用。(编辑:Ent)

题图来源:Mario Anzuoni / Reuters

(梁郡/编译)至少几十年以来,人们都被灌输着手提购物袋——也就是所谓“托特包”的优越性。我们被告知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是好东西,因为它们对环境友好。相反,一次性购物袋则是危险物。为了减少废弃物,许多城市都已采取行动限制塑料购物袋的使用。许多商家已经停止提供塑料袋,或者给塑料袋定以适度但带惩罚性的价格。购物袋循环使用项目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环保袋子 环保袋真的环保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图片来源:Mario Anzuoni / Reuters

但实际上,帆布购物袋可能比其想要取而代之的塑料袋对环境更加有害。2008年,英国环境局(UKEA)发布了一项关于各种材质袋子的资源消耗情况的研究:纸袋、塑料袋、帆布袋以及可回收聚丙烯(无纺布)托特包。结果令人惊讶。在典型的使用和丢弃模式下,消费者如果想要使污染和碳排放量最小化,应该使用塑料袋并至少重复使用一次——比如用作垃圾袋或其他次要用途。在受调查的所有种类中,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即食品店使用的塑料袋材质)制成的传统塑料袋每次使用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小。对比之下,棉布托特包由于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更多资源,其导致全球变暖的潜在可能性及严重性远超其余材质。

这样的结果深深违背了我们的直觉。HDPE塑料袋具有异物感和人造感。它们挂在树梢上,卡住动物的食管,烂在垃圾填埋场里,堆积在城市里,降解成微小颗粒在大洋环流中漂浮——直至几百年后的未来。但是,虽然HDPE塑料袋不易降解,制造和运输它们需要的资源却非常少。塑料袋的碳排放量、废弃物产生量和副产物量都低于棉布袋或纸袋。塑料袋不仅可以循环使用,还价格低廉,种种优点让它们无处不在。即使在已经无法使用后很久,它们也依然不会消失。

英国环境局的研究计算出每只HDPE塑料袋的碳消耗略少于2千克。而为了达到与塑料袋相等的单次使用碳消耗,纸袋需要被使用7次。可回收聚丙烯制成的托特包需要26次,而棉布托特包需要327次。(虽然未在此研究中涉及,但带有皮革金属装饰的设计师款托特包需要的使用次数可想而知是天文数字。)

因有环境效益的名号傍身,托特包随之大规模地流行起来。许多店铺在收银处提供廉价(甚至免费)的可重复使用购物袋,上面带有商店logo。设计师们在保持托特包形式的基础上,将其设计得更具时尚感。非盈利组织和商家将托特包用作促销或推广赠品,这种举动的意味却自相矛盾:象征着责任心消费的同时,却是对资源的明显消耗。

而和塑料袋一样,托特包也会泛滥成灾。设计观察者网站(Design Observer)2009年一篇关于包的文章中,“品牌城市套装”的设计师迪米崔·西格尔(Dmitri Siegel)称在自己家中发现了共计23只来自各种组织、商店和品牌的托特包。与塑料袋一样,托特包现在也出现了无穷无尽之势。由于它无处不在,几乎没怎么用过(或崭新)的托特包被随意堆弃在路边,扔在城市公园的垃圾桶里,垃圾箱里,到处都是。托特包的充裕数量促使消费者将它们当成一次性用品,违背了其设计初衷。

环保袋子 环保袋真的环保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图片来源:We Bare Bears“Tote Life”

这场低级且无重点的狂热行动本是为了避免正在迫近的生态灾难发生,但似乎反而帮了倒忙。纵观流行大众的环保主义,此类问题比比皆是。杏仁果园的用水量需求被食用肉类的人谴责;小心收集到公共垃圾桶里的垃圾漫出到街面上腐烂。有研究表明将肯亚种植的玫瑰空运到英国的碳足迹比从荷兰船运的要小,密西西比以东的美国人从法国进口葡萄酒对生态的破坏比从加州引进要小。可生物降解塑料制成的大量一次性容器和器皿在“绿色地”满足人们对一次性用具的需求,而不是质疑这种需求本身有无必要。虽然人们(勉强地)要求轿车和卡车应节约燃料和符合排放标准,但却对诸如油罐车、集装箱船和军用越野车一类交通工具视而不见——它们的碳排放能达到上千万倍。

西格尔认为设计师们是托特包过度饱和的罪魁祸首。他注意到托特包宽大平整,易于印刷,正是装饰设计和广告植入的绝佳对象。画廊、书店、精品眼镜店、食品店和文身店都会为消费者提供托特包。托特包还曾一度成为爆款。他讲述了时尚设计师安雅·希德玛芝(Anya Hindmarch)的作品 “我不是一个塑料袋”托特包于2007年的发售:

这只包一开始只在伦敦的希德玛芝精品店、柯莱特时尚店和丹佛街集市里限量售卖,但当它在塞恩斯伯里超市开架销售后,8万人为了买到一只包而排起了队。进入台湾的店铺后,其需求量大到不得不动用防暴警察来控制蜂拥而上的人群,还有30人因此进了医院。

不论它们是精心制作的设计师作品,还是因日常使用被污损的促销产品,几乎没有托特包能足够持久、使用足够多次,直到与它们本应取代的塑料袋的资源消耗量相当。虽然围绕它的宣传总是关于经久耐用可持续的,但托特包还是逃脱不了破出孔洞、背带断裂和接缝开线的命运。它们也会被灰尘和污迹弄脏。

许多时尚品牌的包袋售价高达几百美元,其中的托特包也一路追踪贫富差距的加剧过程。为《华尔街日报》写作的艾伦·加默曼(Ellen Gamerman)在举例说明包袋转变成展示符号时,也引用了同样的希德玛芝包:

“35岁的莎拉·德贝伦(Sarah De Belen)来自纽约州霍博肯市,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说自己每周要在食品店用掉30到40只塑料袋。去年年底,她在超市看到一位女士背伦敦设计师安雅·希德玛芝的大热帆布托特包后,便立即花45美元网购了一只。”

“但德贝伦女士马上意识到得需要12只托特包才能满足每次的食品平均采购量。‘它只能装下一颗生菜的大小,’她说。除此之外,她补充道,这只包太好,不适合用来装纸尿布或湿淋淋的鸡胸肉。”

每种产品在被制造和消费时都有某些理念灌注其中。图片网站或广告里的托特包的画面,显示的就是我们投射于它身上的理念。如其描绘的,人们用托特包装着新鲜水果和蔬菜,行走在阳光灿烂的农夫市集。他们三三两两,关系亲密。他们穿着随意而妥帖,适合温暖气候。他们手上没有拿电子设备。他们背着托特包去海滩、公园、艺术展开幕式和音乐会,穿行于世界性的城市社区与避世的田园牧歌之中。他们即满足,又具有创造性。他们是中产阶级。他们居住在托特包的梦想图景之中:健康,对废弃物有意识并对生态环境负责,适度的种族多样性、无忧无虑又具有生产力,富裕、宽容、爱冒险、乐观。

简而言之,他们拥有美德。

但托特包最具有(或最不具有)美德的特点便是:人们实际上并不怎么使用它们。市场调研公司埃德尔曼·伯兰(Edelman Berland)在2014年的一项网上调查中发现,约半数的调查对象尽管拥有可重复使用的袋子也明知其益处,但往往选择使用塑料袋而非前者。只有20%的投票者说他们更爱使用塑料袋,但所有调查对象中几乎半数都说通常不会可重复使用购物袋,就算它们更便宜也更获取。实际使用率可能还要更低,托特包的使用率大约只有10%。

只要托特包没有被主人们扔掉,其负面影响就能被保持在最小化——它们仍有可能被用上个327次。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托特包的最佳使用方法大概是两个极端之一:要么一直使用,要么从来不用。(编辑:Ent)

题图来源:Mario Anzuoni / Reuters

二 : 果壳网,让科学流行起来

他们是中国最独特的团队:智商高、学历高、专业理工科背景、信仰科技的力量、理想主义分子,还是一群超级行动派!这样一群多少有过科学家梦想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他们如何相处?聊什么八卦?和我们熟知的职场团队有什么不同?我们这就带你一起进入“果壳”,探秘科技青年们的职场生活。

刚消停的日本大地震,除了让许多中国人家里多出几箱碘盐外,还意外推出了一个传媒业的新明星――果壳网,它通过专业的信息分析成为危机期间人们最信赖的辟谣渠道。许多人还在纳闷怎么突然间火了个果壳网,但当被告知“它与大名鼎鼎的科学松鼠会一样,都是由姬十三创办的”之后,人们嘴里一定会生出一个拖着尾音的“哦――”。
果壳网究竟是做什么的?你在生活中一定遭遇过各种看似权威的说辞:在加油站打手机会引起火灾或爆炸;剃毛发会使毛发变粗;唤醒梦游者会致其呆傻;可乐能杀精,甚至“温水煮青蛙”。果壳网告诉你,这些都是谣言!在流言盛行、各路专家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年代,为什么要挺身而出、对根深蒂固的谣言下战书,果壳网的立场鲜明而充满温情:在这个专家横行的时代,没有科普知识的人同样是弱势群体。
果壳网创办者们发现,在大众生活层面,科技的地位非常卑微:电视、报纸、杂志,哪儿找得到经得起推敲的生活常识?一提起科技,大多数人只觉得枯燥。唤起大众对科技的兴趣,让“科技青年”变成流行的生活方式,因此成为果壳网团队共同的诉求。

果壳网灵魂人物:姬十三

“我想它成为大批科技青年聚集的地方。”
见到姬十三,正是果壳网团队组建6个月、网站上线4个月、日本地震专辑如火如荼的时候,与前两次不同,这回他多了新身份:果壳传媒CEO。惯常的休闲衫、斯文眼镜,还有略带腼腆的微笑,说出来的话已经过严密的思考,这个自称是文艺青年的理科男,是时下中国最出名的“科技青年”之一。
从2007年神经生物学博士毕业走上科普撰稿人的道路,到2008年发起科学松鼠会,再到2010年底创办果壳网,姬十三展露出理工男少见的社交天赋,身份虽换了几重,他的信念从没改变――让科技流行起来。
果壳网创设之初,姬十三的构想是要做成中国的Discovery。内容相较科学松鼠会降低门槛,更适合科技爱好者进驻,有一批专业团队会对内容负责,在架构上基本是“媒体+SNS”;另外果壳阅读作为旗下的读书品牌,预计在2011年出版10到20本聚焦于科普与科幻的书。果壳网刚刚上线时,中国互联网观察家们就注意到:经过十多年发展的中国互联刚,终于开始出现一批以“改变什么”为核心而非单纯以掘金为目的的人,当商业只是实现理想的手段而不仅仅是目的时,或许能爆发出更大的力量。
团队的名字“果壳”,来自姬十三一次洗澡时想到的典故:哈姆雷特曾说“即便我身处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霍金以此为题著书《果壳中的宇宙》,隐喻自己身处轮椅之上的时光。“网络是我们的果壳,但这里谈的,大至宇宙小至原子,没有什么能束缚我们的好奇。”姬十三说。
果壳网团队目前有三四十个人。全部是姬十三亲自招入,起码也是由他把最后一道关。“这些人都是所谓的科学逃兵,他们有很好的科技背景,但希望来做传播而不是做科学研究,他们大部分是理科生,纯文科背景的比较少。团队成员的个性上普遍有一些相似的气场,比较geek(极客),大家聊起科技话题,就会很有兴致,在别的团队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这些人不好找,许多现在很倚重的,都是我过去认识的朋友,志同道合。”
果壳网团队发展了半年,让姬十三最感触的经历是技术团队的更替,这个斯文的男人曾亲手开掉最初组建的技术团队,并在短时间内迅速组建了新团队,因为原有团队问题太多,超出了承受范围。“我们希望走得更远,而不是流星闪过;我们希望做百年老店,沉下心打好根基,耐心做这个世界的改变者;我们希望能伴随一代青年成长,在他们生命中担当益友。”姬十三说得淡定,却一脸的坚定神情。

果壳网主编:拇姬

“把兴趣发扬光大,文科生也可以发科学的声音。”
姬十三评价拇姬是“中国最好的科学编辑,他是比较少的文科生,他对科学有强烈的兴趣,因为喜欢而在这方面有很好的见识、眼光和资源。”拇姬本名徐来,他有两个身份,果壳网主编和新京报新知周刊统筹编辑。
日本地震引发了巨浪般的流言、谣言,果壳网反应之迅速,多少有赖于拇姬多年练就的新闻敏感。“当时,我专门调配一个编辑‘蹲守’日本动态新闻;找人专门盯住国外媒体BBC、纽约时报、路透社,将国外最专业可靠的内容介绍进来;让专人管理果壳问答,解答网友疑惑,疏导情绪;另外给各主题站编辑布置任务,要求寻找核知识材料,第一时间发布科普文章。”
第一次应对这么大的新闻专题,大多数理工科背景的编辑们显得“措手不及”。而拇姬成了总指挥。“我们是在‘兵荒马乱’中讨论选题的,粉碎网络上四处传播的谣言,发布准确信息,每一天都像打仗,我下班回到家,边照顾孩子,边不停刷新地震新闻。但跟这样一群人合作,最大的感受是专业和严谨,而且很单纯。”

果壳网策划编辑:姚雪菲

“我们的午餐话题,永远和别人不一样!”
来果壳网4个月的网站策划编辑姚雪菲是读生态学的,曾在瑞士读硕士,之前还在剑桥读过1年,姬十三说她:“科研方面的经历丰富,我说服她来做了科学编辑。”
姚雪菲学成回国,直接进入果壳网工作。除了姬十三面试她时充满理想主义的言辞,起决定作用的还有面试后的午饭。“我们一群人在厨房站着吃,边吃边聊,聊的都是专业的科学问题,但非常有趣,当时快过圣诞节了,大家就在讨论圣诞树有多少个品种,我发现找到了同好的圈子,同事背景都非常专业,覆盖面很广生物、物理、化学、高分子等等,和这些人聊天,可以获得多角度的认知。一顿饭下来,我就决定非它莫属。”

果壳网图书负责人:小庄

从一个“文艺女青年”到“科技女青年”
“她是一个理科和文艺都涉足很深的人,原来做过乐队、画过画,对艺术很感兴趣。从这个角度说,她是个彻头彻尾的文艺女青年,但她又是高分子的硕士,一直在做科学编辑。有很严谨的科学精神。在她身上,感性和理性的痕迹都很鲜明。”与她认识多年的姬十三这样评价小庄。
在小庄眼里,果壳网这个团队风格鲜明且独一无二:“我的同事们大多智商极高,即使进入任何行当,都能混迹得很好,他们愿意去做一些不会立马换成利益的事。这是一群有行动力的理想主义分子,我们想到的不一定都能做,但会尝试,肯定会有失败和被否定的时候,但就像科学一样,许多伟大的发现就蕴藏在失败中。”
关于果壳网,你一定很想知道

Q:拥有什么资历才能加入果壳网团队?
姬十三:这个团队有很明显的“极客”文化(Geek:一群信仰科技的新文化精英,一个热爱流行文化的以科技为中心的团体),你要对这种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对科

学有兴趣,有严谨又包容的科学精神,最好有过专业的科学训练背景。
Q:怎么保证提供的真相是真实可靠的?
姬十三:我们出一个稿子,会查阅大量信息,果壳网有几十个编辑,有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另外,我们有外国专业团队,包括松鼠会成员,还有各学科专家等,都会成为我们信息的来源。我们会采访他们,请相关人士审稿。毕竟编辑要解决这么多科学问题,需要很多协助。因为科学本身也在不断发展,虽然不能说绝对真实可靠,但我们会尽全力做到现有科研成果上的真实可靠。
Q:果壳网非常受欢迎的“谣言粉碎机”主题站,起到什么作用?
姬十三:果壳网是一个向大众传播科技信息的网站,人们对科技信息需求的一个反应,很大程度就体现在谣言这一块,社会上关于各方面的谣言太多,谣言很大一部分又集中在科技上,需要用科技知识去破解,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想去做的事情。

靠近他们,你也能当上“科技青年”

1、“去参加科学松鼠会的活动”是如今很多年轻人的热点话题。登录科学松鼠会官网:www.省略,点开“活动”板块,你就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活动资讯。小姬看片会、达文西行走中队、科普讲座、阅读沙龙――你一定会更加热衷于成为一名科技青年。
2、如果你是业余科学控,或者想当志愿者,或者想要参加非官方有奖征文、征友活动,那么可以登录豆瓣网:www.省略,搜索“科学松鼠会”小组,这里有许多不在公开场合发布的信息。
3、如果你想听科学家们的现场演讲,可以登录果壳时间查询近期活动:www.省略,和各领域科学家面对面,那感觉一定很酷。

日本地震引发核危机期间,果壳网粉碎谣言无数

谣言:毒钚一片,人类全灭!(5克的钚足以毒死所有人)
果壳网粉碎机:钚可能受到了剧毒钋的牵连,两者的衰变类型相同,化学符号接近(PO、PU),连中文写法、读音都那么相近,也难怪不明真相的人会把两者的各类性质掰到一起去。如果非要说明钚的化学毒性,人们相对熟悉的砒霜、氰化物的毒性(www.61k.com)都比钚要大得多。单次过量摄入钚引发的死亡案例,至今都未出现。上世纪90年代,一批志愿者甚至接受了注射或是吸入钚的试验,也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伤害。这与之前大家对钚毒性的过高估计大大不同。

谣言:补碘可以防核辐射
果壳网粉碎机:碘盐碘酒海带,全部都是浮云!要达到和服用碘片同样的防辐射效果,一个成人必须一次性至少吃下3.3千克盐,或者一次性吃下41千克海带,而口服100毫升碘酒,已经足以致人死亡。

谣言:汶川地震=日本地震,
因为2008+5+12=2011+3+11=2025!
果壳网粉碎机:要知道,制造这样的巧合一点不难。从2000年1月1日到2011年3月11日,一共有4087天,其中年月日之和恰好也是2025的有135天,这个概率一点也不小。

三 : 4年卖59亿元坚果 章燎原:三只松鼠你学不会

  2011年,一本《海底捞你学不会》风靡商界,海底捞式服务被所有老板膜拜。

  2015年,一本《褚橙你也不不会》让企业界、创投圈动容,曾是烟草大王的褚时健以75岁高龄再创业,用工匠精神和工厂化管理制度种出中国最好吃的褚橙,畅销全国。

  

QQ图片20160531085252

  今天,我们介绍一家仅用4年时间就卖出59亿元坚果的互联网坚果品牌——三只松鼠,不只是因为其增长的爆发性,还在于它独特的品牌调性,让它在网红和IP时代存在无限可能:一个充满了人格力量的IP,除了卖坚果,还可以让走得更远,比如推出100个常温食品的自有品牌。

  不过三只松鼠的创始人章燎原却告诉创业家&i黑马,“三只松鼠你学不会”,他并非自负,而是对所谓成功学的轻视,他认为那些成功学大师,大多数都是骗人的,因为他们自己都没成功过,怎么能教别人成功呢?“如果三只松鼠算成功,就不要看他今天的成绩,而要看他过去做了什么。”

  创业家&i黑马本着传播创业创新知识的精神,无意害人,所以提醒各位创始人看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的口述内容,注意以下事项:

  1、三只松鼠的成功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不可复制;

  2、如果说有什么成功经验,那也是章燎原的,千万别照搬;

  3、如果文中有一句话对你有所启发,不枉我们的记者和编辑辛苦写稿、编稿。

  半年就干掉对手

  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品牌,但不是所有东西都能成为互联网品牌。三只松鼠之所以能成为互联网第一坚果品牌,从商业底层来讲,我们吻合了一些趋势:一是年轻人的购物方式的改变;二是85、90后这代人有消费升级的需求;三是过去网上没有坚果品牌,线下高端坚果也没有品牌。

  为什么线下高端坚果没有品牌,难道人家看不到消费升级吗?非也。因为坚果的线下渠道抑制了品牌的诞生。坚果是一个粗加工产品,线下渠道链太长,经销商、代理商、商超会层层加价,50块钱的东西,到商超要卖100多块钱,溢价太多,同质化程度又高,自然抑制了商超品牌的发展。

  遍布大街小巷的坚果路边摊能诞生一个坚果品牌吗?不可能。这就是产业的现状,实际上我们不是抢了商超坚果品牌的份额,而是把路边摊干掉,变成了一个品牌。如果非要在加上一个(原因),相对其他食品,坚果标准化程度高,更适合运输,更适合在互联网卖。

  很多人问,三只松鼠是如何成功运营一个纯电商品牌的。第一,我们有非常正确的品牌定位,三只松鼠的名字好记,拟人化强,今天看这就是一个IP。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品牌名,广告费的投放至少比现在高出三分之一。

  其次,过去电商商家和传统企业通过免费流量在淘宝上过得很舒服,不愿意出钱投广告,他们心中有一个ROI(投资回报率),2万元广告费只带来4万元成交额,RIO为1:2,对他们而言是不划算的。但事实上,那时候的互联网广告才是最便宜的,可以带来更多顾客和搜索流量。我们第一年双11通过投放直通车广告、钻石展位的首页广告等先占据住消费者的心智和流量入口的大门。这些是战略的成功。

  第三,过去四年来我们掌握了一拨用户体验创新的潮流,创新情感式营销,这是战术的成功。传统企业的客户是标准化的,且消费者无法与企业直接沟通接触,但是互联网使每个消费者可以和员工平等对话,这就需要在服务方面更加生动化、个性化。我们把三只松鼠的动漫形象做到了极致,从包装的视觉体验到叫用户主人,甚至撒娇等,潜移默化地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独特的萌文化。

  我们通过这种萌文化,随包裹附赠开箱神器“鼠小器”,湿纸巾,密封夹、萌版卡套等小玩意,不断在很多细节上超出用户期待。我们能在一次消费里获取一个忠诚的客户。

  我们当时用半年的时间就做到了第一。竞争关系看的是一个环境,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第 一,问题是这场比武的对手是谁。在创业之前,我已经做了9年的坚果行业,对这个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我把另外一个品牌做到1个多亿的时候,它们才做了几百万元。我们融了两轮资它们才开始第一轮。一步错失,步步赶不上。

  从战争的关系,当时它们如果用更多的钱来打我,也能把我们消灭掉,但它们没有这样做,因为在意股权。当然它们(当时)也看不起我们。钱是有价的,当年我们用1000万,把竞争对手打得落花流水,任何投资人都出得起,也有巨大回报,但今天它们想打我们一个四五十亿体量的企业,没有三五十亿元是搞不定的,谁会给你出这个钱?壁垒就形成了。

  所以,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你现在能看得到的。

  从工厂到用户

  一个互联网企业带给产业最大的变化在于用大数据的思维把传统供应链打穿。

  阿里、京东搭建的是商家和消费者的关系,我们是商家的角色。下一个是什么呢?互联网的技术应该渗透到生产领域,这是阿里巴巴做不到的,这个事谁来做呢?我们。

  大家看我们的模式是一个互联网零食品牌企业,我们自己定位是一个产业链平台企业。我们在阿里、京东的平台深度链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变相地实现了从工厂到用户 。

  

QQ图片20160531085459

  未来的企业都要变成平台,平台不一定要自己干什么,但是要有数据。数据是建立在一定的硬件基础上的:我们有自己能满足信息化、标准化要求的分装工厂,投入几千万建成的食品检测中心,还有八个用来发货的仓库。

  以前大家说三只松鼠不生产东西,质量能好吗?自己生产的东西质量就一定好吗?不一定,我如果有100个工厂,聘用100个厂长,不一定做得好,要做好靠什么?靠数据:一头是277个供应商,另一头是2400万用户,还有一个云中央品控中心。具像来讲,每个消费者在网上的评价以及微博等渠道的投诉反馈,系统都会自动抓取,追溯到是哪一家供应商生产的,哪一个环节出错了,我们自己检测出来的数据也会进入这个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消费者扫码能够了解到产品原材料产地、入库时间、原材料质检报告、运输到三只松鼠分装工厂的具体车辆、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客服聊天记录等30多个信息点。

  以前商家要自创品牌,活得很累,还被渠道商压迫。到我们这只要做一件事情,把产品做好,交给我们变现。它给别人供货(周期是)60-90天,在我们这30天,我还给它做供应链金融。现在看着我们辛苦点,但问题是好的供应商都到我这来了。

  我们还有一个产品研发平台,277个供应商,每家贡献两到三个研发人员在这个平台,全国15所院校的教授也都在这个平台,研发人员实际超过1200人。一是他们会选品,二是消费者会提出很多需求,这些需求会变成项目放在平台,哪些研发人员专长干这个,让他来干,干成了我们就申请专利,食品产业研究院成立4年我们申请了188项专利。

  三只松鼠现在做品类扩张一定是找空档品类,那些世界一级企业做的东西,我们是不碰的,我觉得打不过它。战争就是数学关系,你会发现我们的产品都是线下常温产品,比如猪肉脯,茶叶。互联网刚好解决常温问题,100个常温产品累积起来,就是一个大企业。

  平台上不止我们企业一个,消费者在生态圈里,政府在,我们的股东、合作伙伴也在。在你能够影响到的地方创造一个新的土壤出来,这才是正确的壁垒。

  三只松鼠就是一个好IP

  所谓的用户体验都是锦上添花的。我们对用户体验的理解有三层:一是(优质产品能让)用户需求被满足;二是在沟通、物流等方面更容易获得;第三才是愉悦感。很多人看到我们是第三个层面,看不到第一、第二个。

  我们这么大的规模,(产品)肯定比二线品牌的供应商好吧,但很多人不愿意这么想。很多媒体写作的目的是让那些投机取巧的人看的,所以导致我不出去讲话了,一讲就被人家说,我们营销做得好,好像我们产品很烂。产品是一个绝对的基础。

  过去(提升)用户体验(的做法)是,在包裹里附带一些小玩意带来一种愉悦感,这个效果没有以前好了。就像你天天吃蔬菜,给你一天肉吃,你觉得很好,天天吃肉,你也腻了。

  用户体验创新的潮流已经过去了。今年我们提了娱乐化战略:IP内容垂直,产业经营立体,最终目标是将三只松鼠打造成一个真正的人格化的活品牌。

  我们找了原迪斯尼编剧以及中美韩团队,打算拍三只松鼠的同名动画大片,年底就会上映。好的名字很重要,我都不用植入,片名就叫《三只松鼠》,里面就在做坚果,故事就是广告,广告就是故事,最好的营销是看不出是在营销。

  动画片出来后,很多的场景会到我们线下体验店里,店员穿上角色的衣服就是活生生的cosplay。用户可以坐这儿喝,坐这儿聊,坐这儿吃,买不买无所谓,甚至我们还会限购:线下是把内容和品牌联系的深度打透,我们本质希望他到网上买。

  以前我讲过一句话,我们的理念是产品做100分,情感做150分,这只是一个过渡阶段。网红和二次元的崛起,反映了中国人在情感上的、精神上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但现在大家谈的内容营销很空洞,真正的内容营销,要做深度而不是广度。

  三只松鼠以后做什么?做一米宽,1000米深的事情。比如说我们会做动漫,会做动漫周边等等,但我的主业永远的卖零食,我的副业只要不亏钱就行。我一辈子只会做食品赚钱,别人也不要骂我搞多元化,这些副业只要不亏钱就可以,人家做餐饮毛利50%,我毛利30%,你还好意思骂我吗?

  我们做很多副业的出发点是完善主业,但这个副业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把人家主业干掉了。比如说奶茶店,那点效益我们是看不上的,但这些小利聚合在一起也不小。

  未来的生意是线下体验,线上销售

  去年,我们关了小美、小贱两个非坚果(线上)店铺,(原因)一两句话很难解释清楚,但我不会干开了关、关了开的傻事。你在什么战壕打仗,一定要研究战壕的规则是什么?我们在阿里平台上打仗,过去阿里是以产品搜索为规则,做(其他线上)店铺的原因是,可以汇聚更多流量。

  但我们前进的过程中,突然发现有一天规则变了,店铺很好,流量才会往这边倾斜。我才没有那么傻,既然阿里不这么玩了,那我们也要改变战术。

  我们今年会在三四线城市设计200平方以上的体验店,这些店投入的成本在销售额中相当于替代了广告费。我不能反对广告这种传播的东西,但要找到一种方法替代它,体验店是一个替代的环节,但不能开得很多,成本容易上来。

  未来的生意线下是体验,线上是销售,一定要找到虚拟商圈和物理商圈的结合点。为什么你愿意排队,腾出时间到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因为这种深入体验在家庭无法完成,我们的体验店做的也是这个事情。

  (体验店)开在四线城市也是有原因的,这里能够聚合流量,反正我没想这个店产生销售职能,只要找到这些三四线城市最好的shopping mall,在里面入驻,每个人一年当中一定会去几次。

  我们这个东西,在线下就不应该卖。物流越来越发达,早晚有一天,线上都能解决,你干嘛非要到线下卖呢?这是有违我们初衷的。

四 : 人狗杂交产下人形犬?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流言: 意大利一男子与母狗杂交后产人犬。该人形犬有类似女性RF,人发人眼,手脚皆为人性,但其头颅和躯干却为犬形。警员在尾随该人形犬进入木屋后,抓获一男子。男子供认,其突发奇想可否以犬代孕?遂以注射器将自己的JY注射进母犬体内,日后,该犬果然怀孕并诞下一疑似女性人犬。掐指算来,Baby已有10岁。

真相: “人狗杂交产下人形犬”,这个谣言好邪恶呀。另类的题材、细节的刻画、真相揭示的曲折(警察叔叔都来帮忙了),可是一个下了功夫的故事。

艺术的真实与虚幻

照片不是假照片,照片里的生物却是假的。这是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澳大利亚馆所展出的艺术家Patricia Piccinini的一件雕塑作品,名为“Leather Landscape”。同时展出的这一个系列的作品名为“We are Family”。艺术家希望借此讨论这样一个道德话题——在生物克隆、基因改造、DNA测试、脐带血银行、人兽间器官移植横行的时代下,什么是正常?什么是自然?作者借由艺术创作提出思考,但并没有强烈的批判色彩。类似的主题也出现在她的其它一些作品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移步她的官方网站。[1]

人狗杂交 人狗杂交产下人形犬?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Leather Landscape

人狗杂交 人狗杂交产下人形犬?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Leather Landscape

这个系列里还有一件作品名为“The Young Family”,看上去像是人猪杂交的产物。流言制造者们当然也没有放过它,借此培育了不少“看图说话”。其中之一说“俄罗斯开采钻石挖出世界最大洞穴神秘洞穴惊现猪人”;一篇说采药老人“在骑虎岩的山林里发现了一窝猪人”;一说“在亚马逊丛林深处发现许多新物种,样子介于人、狗、无毛老鼠之间,竟然是实验失败的产物,后来被抛弃在那里”;一说“这种生物叫mactal,是在欧洲发现的稀少物种,只能活3个月到6年,这种生物长不出多少毛发,用四脚行走,一次可以抚育最多八个幼兽,大部分的mactal被人训练来表演以获利,但被禁止输入美国”;还有一篇说“经以色列科学家鉴定,这是介于拉布拉多猎犬和人之间的一种生物,他的名字叫Climera,已经10岁了,具备初级的语言能力”。[2]各种各样的离奇说法,真是丰富多彩呀。

人狗杂交 人狗杂交产下人形犬?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The Young Family

人狗杂交 人狗杂交产下人形犬?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The Young Family

生殖隔离漫谈

澄清了这只是艺术作品,并非真实存在的生物。我们再来讨论看看有没有可能出现类似“人狗杂交”或是“人猪杂交”的动物呢?答案是不能。在自然界,会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即使是亲缘关系接近的种群,在自然条件下也不能产下后代或不能产下可以生育的后代,这种隔离机制称为生殖隔离。

跨物种交配不是件简单的事,形态上的差异、发情期不同步都会影响到交配行为的发生。就算你是万事具备、强行xx,精子在另一物种的阴道里也会遇到重重阻碍,阴道的Ph值、白细胞的攻击、阴道粘液都会对精子的前进造成影响。即使你排除万难来到了卵子面前,最严峻的考验来了——识别。不同物种的精子、卵子细胞表面的识别受体——糖蛋白的不同,使得你很可能不能受精,而且这样的识别是高度精确和精密的。这些产生受精卵之前存在的阻碍,称之为“合子前隔离”。

如果极其幸运的受精成功,在此后的不同阶段还会遭遇到更严峻的考验,出现受精卵不能存活的情况。假使受精卵有幸存活,还可能出现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死亡的现象。或者最终产下了后代,但幼体不能存活到性成熟个体,或者根本不具备生殖能力,而无法留下后代。如果杂交的后代产生了下一代,还可能出现重组基因不协调,生存适应能力下降而不能存活的现象,称之为“杂种衰败”。所有这些发生在受精卵产生后的阻碍,称之为“合子后隔离”。

目前,动物界硕果仅存的杂种能健康存活的典型案例,要算是“马和驴生下骡子”了。这也不是完全成功的生殖,因为骡子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是典型的“杂种不育”。

生殖隔离的意义在于,使各个物种的基因库能在一定程度上独立稳定,不会因为过度杂交而丧失特征。生殖隔离出现,新物种才有可能形成。

结论:谣言粉碎。 “人形犬”其实是一件雕塑作品,关于“人形犬”的传说只是看图说话的故事。物种间的交配在生物学上是有着严格限制的,往往不能交配,或是不能产下可以存活、可以生育的后代。

参考资料:

[1]official web site of Patricia Piccinini

[2]Snpoes

[3]Reproductive isolation

五 : 理查德·道金斯:天生叛逆,我自有道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道金斯 理查德·道金斯:天生叛逆,我自有道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编者按】 本文编译自《纽约时报》 2011 年 9 月 19 日科学人物访谈A Knack for Bashing Orthodoxy,作者是 MICHAEL POWELL。由于篇幅原因,编译时作了删节。

克林顿·理查德·道金斯(Clinton Richard Dawkins,上图)生于肯尼亚,父亲是当地英国殖民局的农业专家。后来,他随父母来到英格兰,再后来进入牛津。“我上学那会儿才不起眼呢,” 道金斯说:“我一直都是中到中上水平,没什么好说的。”

进入牛津求学之后,道金斯心中求知的火种才被真正点燃。牛津的教学采用导师制,学生直接研读原始文献,而非经过课本学习二手的知识;这很合乎道金斯的胃口。“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好了,我常常学着学着就忘了时间,”道金斯回忆说:“我可能没有剑桥出来的人那么广博,但如果要挑选一个领域、就此写一本专著,我有更好的知识储备。”

道金斯不喜欢现在大学的教育方式,教学计划、统一测试什么的,他认为这些和真正的教育背道而驰。

1962 年从牛津毕业以后,道金斯师跟在尼可拉斯·廷伯根( Nikolaas Tinbergen,著名动物行为学家, 1973 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门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了一段时间书, 1971 年重回牛津。有关社会生物学的想法在那时便已露雏形,几年后,便成了众所周知的《自私的基因》。

缘起:自私的基因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动物和昆虫都懂得(无意识地)协同合作,自然选择驱使个体去做那些有利于整个物种的事情。合作(注意,是无意识的合作)似乎存在于它们的天性之中。

说到这里,道金斯忍不住学起 BBC 自然纪录片的画外音来:“蜣螂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们该怎么办呢?雄鹿用头猛烈地冲撞对方,但都小心翼翼地避开要害,以免对对方造成致命伤。”

“这基本上就是当时社会观点的写照,”道金斯说,顿了顿:“社会观点错了。我就是想把这种错误给纠正过来。”

道金斯 理查德·道金斯:天生叛逆,我自有道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976 年,牛津大学,理查德·道金斯(右)与西奥多·伯克一起,研究昆虫行为。正是在这一年,道金斯写的《自私的基因》出版。

道金斯说,基因就是要把自己存活的几率最大化。做得到的,就一代一代传下来;做不到的,跟宿主一起在进化中被淘汰。一个基因,哪怕对群体再有利,如果危害到了个体,也不会被保留下来。

类似的想法其实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便已在学界流传,但道金斯抓住了比喻的力量——基因是 “自私” 的——一下子就把理论变活了。安德鲁·里德( Andrew Read )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博物学教授,他回忆说,现在都还记得当初看《自私的基因》时受到的震撼。里德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生就如此’这种空洞的假设一下子就被打倒了,《自私的基因》讲得再明白不过,事实就在眼前,让人无法回避。”

批判:道德的界限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道金斯的论证。《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似乎在暗示利他只是一种伪装,实际上还是基因驱使做出的自私行为,这种道德暗示很是让人不安。密歇根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兰道夫 · 尼斯( Randolph Nesse )表示,很多人都说看完这本书让他们受到了精神重创,道德世界轰然崩裂。

一些知名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将道金斯视为 “自私文化” 的引路者,称道金斯及其社会生物学理论的追随者为接下来里根、撒切尔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搭好了舞台。左翼进化生物学家理查德·勒沃汀( Richard Lewontin )更是描绘了一幅不输乔治·奥威尔《1984》的画面——勒沃汀等人写到:如果说生物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本质上由其生物属性决定,社会性的作用微乎其微——译注)是阶级斗争的武器,那么大学就是武器工厂,里面的教师就是工程师、研究员就是设计师。

道金斯 理查德·道金斯:天生叛逆,我自有道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理查德·道金斯(后排右一)进入牛津大学前与家人的合影留念(摄于 1958 年)。

对道金斯来说,这不但扭曲了他的科学,也扭曲了他的政治主张(他本是坚定的自由派,反越战、反伊战,投票也基本走工党)——他讨论的是基因的行为,不是人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道金斯说,人类伟大就伟大在我们能战胜自己的来自基因的冲动,但他也承认自己的书名 “确有误导之嫌”。“我讲的不是个体的自私,当然更不是物种的自私,” 道金斯说: “我完全可以把书名叫做 ‘无私的个体’(The Altruistic Individual )。”

但他并没有就此打住,“如果那样,评论又当如何? —— 说人其实是自私的? ” 道金斯看来,那些批评 “统统都是些无稽之谈” 。

对手与战友:科学与信仰

道金斯坚定地相信,进化是渐进式的,总体上倾向于产生越来越高的复杂程度。在他看来,不同的物种面对演化上的难题经常会使用类似的解决方案,比如很多物种都有对耳朵、眼睛、手臂或触手的需要,而它们也确实各自演化出了类似的东西。还有,物种通常(但不总是)会有对更大的大脑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剑齿虎在亚洲和欧洲是以猫科动物的身份出现,而在南美却是有袋类——不同的物种都进化出类似的肉食解决方案。

(但可以肯定,道金斯绝对不认为进化的方向是朝着人类靠拢。如果人类全部消失了,也应该会有别的物种来占据我们的演化生态位。)

道金斯说:“进化永无止境。” 我们现在看到的,不过是物种进化军备竞赛的中期产出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进化的总体趋势问题,学界说法不一。理查德·道金斯在进化生物学写作上有一位宿敌:哈佛的史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

2002 年谢世的古尔德是著名的古生物学家,与道金斯一样,也是位畅销书作者。与道金斯不同的是,古尔德坚定地相信进化并没有预定的宏观方向,具体的走向充满了偶然因素。古尔德认为,虽然进化确实可能大步小步地跃进,但也同样可能走进死胡同、停滞不前,甚至也可能倒退。如果一颗小行星现在撞上地球,毁灭了所有现存的智能生命,那么复杂的、智慧的生命再次演化出来的可能几乎是零。

在古尔德看来,人类只不过是 “进化之木的细枝旁桠上萌发的一点意外” 。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道金斯和古尔德在进化生物学上执笔厮杀,一篇篇的论战煞是精彩,而吵完之后也没有一笑泯恩仇。道金斯在一篇文章里表示很欣赏这位老对手,但也承认两人的关系绝非风平浪静,对此道金斯很遗憾。

道金斯 理查德·道金斯:天生叛逆,我自有道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理查德·道金斯,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摄于 2011 年)

讽刺的是,道金斯在学术上的挚友,剑桥大学的演化古生物学家西蒙·康威·莫里斯(Simon Conway Morris)是圣公会教徒。虽然莫里斯同样坚信演化有宏观方向、存在趋同现象,可他非常虔诚,笃信上帝。莫里斯认为,趋同现象实际上带有目的论的意味,暗示宇宙之中似乎有某个智慧意识定下了一个大框架。

说起同壕战友,道金斯脸上的笑意悄然逝去:“是的,没错,我跟西蒙在科学上志同道合。像我们这样富有激情的趋同演化者,这个世上没有第三人。”

至于莫里斯的信仰,道金斯说:“我搞不懂他是怎么想的。”

宗教、未来、上帝一样的人

对于那些神学家的问题——我们为何而生,又为何要死?上帝真的存在吗?——道金斯的不耐烦溢于言表。在他看来,相信超自然事物的存在就是放弃自己的好奇心;而说一个人没有好奇心,则是最大的侮辱。

“宗教让人止步于似是而非的答案”,道金斯说,“可以说这是在摧残人的童年。”

“如果你透过卡尔·萨根的眼来看世界,你会发觉宇宙是神奇的、伟大的、是超越凡世不可名状的;而宇宙也确实如此——但这并不能称之为超自然现象。”

“我也跟圣公会的一些主教谈过,还谈得相当愉快。我觉得,如果你很坦诚地去问,他们也会承认说不相信处女生子,” 道金斯说,“但每有一个这样开明的主教,就有另外 4 个会告诉孩子说瞎怀疑会下地狱。”

道金斯谈论起人类与电脑共同进化的可能性。他很是欣赏理论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 Freeman Dyson )描绘的未来世界,比如说千百万年以后,银河系正在消亡,人类变成了一种没有肉体、只是智慧与道德的能量聚合。

那岂不是跟上帝一样咯?道金斯说:“当然了。宇宙中很可能有像神一样的生物,但千万别忘了,这些神也是经过逐步的演化而诞生的,其过程完全可以用科学来解释。”

那他们也是不老不死的咯?道金斯耸耸肩,说:“应该不会吧。” 接着又笑笑:“但也说不好。在这种问题上,我可不愿死脑筋。”

相关信息:

[1]克林顿·理查德·道金斯

[2]《自私的基因》

[3]史蒂芬·杰伊·古尔德

[4]弗里曼·戴森

修订说明:

编译过程中得到了Ent的诸多帮助和指导,我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原文看这里

果壳科技视点微博:

本文标题: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环保袋真的环保吗?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867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