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对市场营销的认识-13浅谈对市场营销的一些认识

发布时间:2018-02-27 所属栏目:如何成为成熟职场人

一 : 13浅谈对市场营销的一些认识

浅谈对市场营销的一些认识

摘要:企业市场营销须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源,塑造好核心竞争力,掌握市场的竞争优势才能在世界市场经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关键词:市场营销 核心技术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每个企业都想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都想在市场这个大蛋糕中分的大块一点,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把自己的企业、自己的品牌做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创造出自己的竞争优势。

要做好市场营销,首先要充分管理和利用好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这里说的资源包括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包括企业的人际关系、技术和品牌等;有形资源包括企业的员工等。

我们目前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重要在于“知识”二字。知识不是你想要就可以拥有的,它是需要通过用钱、用心学才可以学习掌握到的。还记得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理论和观点,我觉得这是完全正确的。例如,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30%的增长速度。2004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600亿元,同比增长25%;上缴税金133亿元,同比增长11%;生产总值760亿元,同比增长25%,相当于当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8%,同时为我们国家高新科技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此可见知识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而对于人际关系,我们曾听过一句至理名言:“在中国做生意,你拥有了人脉就等于拥有了钱脉。”这是因为中国比全世界都更注重人际关系。

其次,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重要因素。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拥有的独特的获取利润、谋求生存、持续发展的能力。而核心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极重要部分,它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起决定性作用。当你拥有核心技术时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例如,信息产业中的电脑都要有CPU、主板、显示器、机箱以及键盘等先进零部件。其中CPU是产品标准设计中最关键的部分,通常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被公认为是电脑硬件的核心技术。电脑软件中被公认的核心技术是操作系统。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一般赚取高额利润,例如拥有CPU的英特尔(Intel)和拥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微软公司长期获得20%以上高额利润回报。所以,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后,竞争优势是企业市场营销必不可少的因素。每个企业的存在都有自己的竞争对手(包括目前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竞争对手),如果你想击败你的竞争对手你就必须要有你的竞争优势所在,否则,你将会成为被击败的那一个。例如,目前我们国内大部分的彩电都在打价格战,都在纷纷的“一杀再杀”(杀价),最后大家都杀红了眼,却都没有吃到好果子。而日本的那些高清液晶彩电却没怎么降价也能拥有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那是因为他们拥有了高科技,这就是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胡大立.《企业竞争力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2)史东明.《核心能力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二 : 谈对市场失灵的认识与思考

摘 要:市场失灵假设是研究经济法理论的重要前提。本文分析了市场失灵的含义以及原因,并对中国的市场失灵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市场调节的缺陷
一、市场失灵的一般分析
1.市场失灵的含义
指由于一定的因素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呈现出低效率运行的一种非理想状态。计划与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就其本质而言,市场是一种客观的资源组织方式,而计划是一种主观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体制的动力来源于经济人的私利心,这是人性在生产力条件下的体现;计划体制的动力则来自人的公利心,以及对权威和权力的服从。因此,在现有生产力条件下,市场比计划更合乎人的本性,更能激励市场主体创造财富。
2.市场失灵的形式
(1)市场障碍
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总会存在一些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因素,使得有些领域市场机制不能进入施展其作用。市场障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市场不完全,市场不普遍,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2)市场机制具有唯利性
主要表现为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公共产品有两个特性:一是非排他性,二是非竞争性。即同一产品可以被许多人同时享用,一个主体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主体对该公共产品的消费。
(3)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和经济周期
外部性问题。外部性是指市场主体不需承担其行为的后果,或不能获得其行为所产生的利益的情形。外部性可分为负外部效应和正外部效应。前者是指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的情形,有损于他人,如环境污染等。后者是指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的情形。这两者都会直接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只能靠国家的权力来进行干预,才能更好地平衡这两种利益的冲突。
存在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市场失灵中最具破坏力的表现形式,它会带来资源的严重浪费,使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大为降低。在市场体制下,每个市场主体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很容易造成市场主体在主观上不愿意为市场的宏观效率负责。这样,经济在运行过程中迷失方向就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国家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对市场主体的行为加以引导和控制。
二、市场调节的缺陷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然而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在于:单靠市场机制自身的作用达不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状态,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
1.自发性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根据价格的涨落决定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因此,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即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对资源合理配置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一些个人或企业由于对自身的利益的过分追求而产生不正当的行为。
2.盲目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加者都是分散在各自的领域从事经营,单个生产者和经营者不可能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经济变化的趋势。因此,他们进行经营决策时,也就是仅仅观察市场上什么价格高、什么有厚利可图,并据此决定生产、经营什么,这显然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往往会使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必然会造成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
3.滞后性
滞后性体现在后果上,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即经济活动参加者是在某种商品供求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后才作出扩大或减少这种商品供应的决定的。
三、如何理解中国的市场失灵问题
1.理论认识
总的来说,中国的市场失灵问题必须在经济体制转型这个过渡期的大的现实背景下来理解。在过渡期,中国的市场失灵问题主要是以市场主体不完善、市场秩序不健全为表现的市场机制不成熟。中国的市场失灵问题直接取决于政府以什么样的理念去建构一个怎样的市场,更多地作为经济发展内生变量的政府干预直接决定和影响市场是否失灵和怎样失灵。
2.中国目前市场失灵情况的突出表现
首先,在市场秩序方面突出地表现为行政垄断。行政垄断不同于经济意义上的垄断,它实质上是一些不规范的政府权力保留在市场中,权力与市场结合,成为参与资源分配的手段,使市场机制被扭曲而造成市场失灵。目前行政垄断突出地表现为一些地方政府以保护本地经济为由、以设置地区壁垒为表现的地区垄断和某些行政权力残留严重的特殊行业的行业垄断。其次,在宏观调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则表现为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五个统筹”,即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些宏大的发展问题本身就是针对市场失灵提出来的,五个统筹问题可视作目前我国重大的市场失灵问题。再次,在社会分配和社会保障方面,则表现为农村社会分配和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分配和社会救助问题等。这些问题可统称为关于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分配的[www.61k.com)市场失灵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守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J].中国法学,2000,(05).
[2]侯佳儒.自由市场、政府干预与中国经济法诸理论[A].经济法学评论(第三卷)[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3]孙荣,许洁.政府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三 : 浅说对“市场营销”的认识

摘要: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市场环境也发生了相当的变化,市场营销正在进行着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需要对市场营销进行研究。

关键词:认识;作用;趋势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047-01

市场营销是完全以“交换”为核心的现实商品的快捷商品活动,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商业活动的产生与发展而出现并不断发生变化的新的商品交换形式。在现代社会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激烈快速的市场竞争以及新经济方式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且还正在不断影响、改变着当前的市场营销环境,因此需要我们对市场与营销有新的认识和研究。
一、对市场、营销的认识
我们知道20世纪的战场有两个最大的特点:一是对抗的双方直接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敌人端着枪冲上来向我方射击,我方架起机关枪向他扫射。二是以打败或消灭对方为自己胜利的前提。敌方的失败和我方的胜利或成功几乎是同义语。商人常说商场如战场,该观点虽不完全正确,但也有一定的实际道理。
从目前看市场是物或物质的交换,是流通领域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市场发展的明确性,市场发展更趋于专业化(如建材市场、装潢市场等)。所以说市场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营销是一次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几个较发达国家,在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出现该词语。“营销” 词语的出现是对以前“买”的观念提出的挑战,也对以前经商观念提出了挑战。与以生产产品为中心以及“制造和销售”为中心的哲学观点不同,转到了以顾客为中心以及“感觉和响应”为哲学观点。如今的企业工作不再是为产品找到合适的顾客为中心,而是为顾客设计合适的产品为中心。市场营销观念是这样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东西。
市场营销不等同于推销,同样推销并非是营销,推销仅仅是市场营销的内容之一。荷兰的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经指出,“可以设想,某些推销工作总是需要的,然而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地适合它的需要而形成产品自我销售,理想的营销会产生一个己经准备来购买的顾客,剩下的事就是如何便于顾客得到产品或服务……”。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利普?考恃勒则认为,“营销最重要的内容并非是推销,推销只不过是营销冰山上的顶点……,如果营销者把认识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开发适合的产品,以及订价,分销和促销等工作做得很好,这些产品就会很容易地销售出去”。这就是说营销就是推销企业将要生产的产品或企业近期及长期的生产理念。
二、市场、营销作用
(一)市场的作用。从整体上说市场无论对宏观经济的整体活动还是对微观(企业)经济活动都起着一定重要的调节作用。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成为社会经济的“警报器”及“微调码”。 即整体社会经济的兴衰往往是通过市场交易反映出来。如果社会经济繁荣,市场便一定繁荣,反之,社会经济衰落,市场便也一定衰落与不景气。市场还是生产与消费的连接点,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或促进国民经济的正常增长及调整广大居民生活需求的重要手段。从微观角度看,市场对企业营销业的发展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首先市场是企业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的活动场所。市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初出发点,一方面是企业只有通过市场流通后,才能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与市场特点,制订正确销售方略和经营计划,实现企业产品销售的最终目标;另一方面,在社会商品经济条件下,产品必须通过市场形式进行交换,才能传递到消费者的手中实现消费。其次市场是保证企业实现利润的基本场所,是实现企业利润的必要条件,是企业获得消费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市场是企业之间展开正常竞争的基本场所。最后市场是企业取得生产、加工信息的主要来源基地。
(二)营销作用。现代的市场营销学认为,市场营销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基本作用为:首先就是解决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需求矛盾,满足消费者生活消费或生产消费的基本需要或更高要求的需要。营销(www.61k.com]不但可推广企业的产品,还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在社会的知名度和在消费者中的信誉度。其次营销可以完全实现企业商品的价值和增值的目的。市场的营销是通过产品的创新、分销、促销、定价、服务方便和加速企业与消费者间相互满意的交换条件,使商品中的价值和附加值等得到社会的承认。另外营销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避免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的浪费。市场营销从顾客不同需求的角度出发,企业完全根据顾客需求条件安排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无法销售情况的出现,避免了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的无端浪费。最后营销作到了满足顾客基本需求,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市场的营销活动目标就是通过各种销售手段,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最终提高社会总体生活水平和人民的生存质量。
最终,营销的作用是解决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供需矛盾,满足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的需要。在现代社会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分离,产品、价格、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等多方面的矛盾。市场营销的任务就是使生产和消费的不同的需要和欲望相适应,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三、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全球发展的总趋势是节碳的绿色发展方式。市场营销的发展也不例外,其发展方向也首先是“绿色营销”。其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尽可能体现环保意识与社会节碳意识。也就是说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到生产,再到制造、及废物的处理还有产品的消费过程中都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市场营销策略。其次是“文化营销”,各企业的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相关因素和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将其充分融合在产品中,即更多地赋予企业与其产品的文化内涵。再有“品牌营销”,目前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仅是在销售自己的产品,还在销售自己企业的特点与亮点,即企业的品牌,企业的品牌还代表企业的形象、价值观、信誉度等。最后“全球化营销”,经济已经全球化,所以企业销售的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否则将市场经济局势所淘汰。
总之,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市场营销方式方法也一定要发展,否则将不符合市场的要求,结果是严重的,不可设想的。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要有现代的思想,企业要有现代的管理理念,其产品的市场营销要有现代的方式,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孙巧霞.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J].中国有色金属,2006,7
[2]刘柏林.浅谈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2,2

四 : 成熟市场对期指的认识是如何深化的?_卖塑郎

股指期货作为市场的基础架构,在欧美成熟市场已经取得了共识,但其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美国“八七股灾”后,股指期货遭遇了较大的非议,但最终得以正名。  1987年10月19日,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崩溃。当日,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508点,跌幅达22.6%,市值损失5030亿美元。标普500指数期货12月份合约暴跌80.75点,以201.5点收盘,跌幅高达28.6%。股灾发生时美国股指期货刚推出5年,市场对于股指期货功能的质疑非常猛烈,一时间,对衍生品市场的害怕和不信任占据了主导地位。  1988年5月,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国众议院就1987年股灾举行的听证会上,肯定了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作用。他指出:“衍生品市场发展到如此之大,并不是因为其特殊的推销手段,而是因为给衍生品的使用者提供了经济价值。这些工具使得养老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可以进行套期保值,并迅速和低成本地调节头寸,因此在资产组合管理中衍生工具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也肯定了期货的价格发现作用,指出人们通常会因为看到期货市场对于新信息的反映速度比现货市场要快,而认为期货价格的变动导致了现货价格的变动。但这是由于在期货市场调节组合头寸的成本要显著低于现货市场,并且可以迅速实现建仓造成的。格林斯潘的这次演说被视为长久以来股指期货经济作用争论的终结,最终结论是股指期货是确实有效的金融工具,能够发挥控制风险,发现价值的作用。  1991年,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顿.米勒再次[www.61k.com]为股指期货正名。以其为首的独立工作小组经过大量详实的调查,认为1987年的股灾和1929年的股市“崩盘”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宏观经济问题累积以及股票市场本身问题导致,不是由股指期货市场引起。莫顿.米勒在报告中指出,股指期货是标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且由交易所或清算所充当中央对手方,透明度高、流动性好、信用风险低、监管严格,股指期货不是导致股灾发生的罪魁祸首。  经过了“八七股灾”的淬炼,股指期货在美欧市场的质疑基本消失,此后的几个大事件更是让人们看到了期指的作用。例如“9.11”事件无意中反映出市场对于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的认可。“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均暂停交易一星期。9月17日恢复交易之后,股票市场与期货市场均大幅下挫,标普500指数期、现货周跌幅均超过10%。但与股票市场因恐慌难以成交不同,股指期货的交易量与持仓量均大幅度增加,说明在极端条件下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管理工具需求强烈。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股指期货的避险功能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芝加哥期货市场迷你标普500指数期货主力合约交易量从前一交易日的256万手激增至399万手,18日交易量更达到601万手,承受了大约3,600亿美元的抛盘,对于分流股市抛压、缓解美国股市崩盘式下跌作用十分明显,客观上起到了稳定市场的重要作用。
本文标题:对市场营销的认识-13浅谈对市场营销的一些认识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690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