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8-04-18 所属栏目:新手机第一次充电多长时间

一 :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本章简介] 1、自 1840 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以“传教”和“办学”的方式,从 1840 年至 1900 年六十年 间,陆续地创办了大批教会学校。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发表的演说《基督教教会与教育的关系》,表达了教会学校的办 学宗旨,规定了教会学校的任务。教会学校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到 1890 年,形成教会学校的联合组

织“中 华教育会”,对整个在华基督教教育进行指导。 2、爆发于鸦片战争后的 19 世纪 50 年代初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一次反抗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农民运动。它动 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建立了革命政权,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在教育方面,确定了新的反儒反 封建的教育方针,制定了有关知识分子、改革传统文学、改革传统的科举制度等多方面的文教政策;明确了推翻清朝 的封建统治,实现太平天国的教育目的;改革了教育内容,以宗教、政治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为主;建立了相应的教 育制度,并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案,把教育作为推动革命巩固攻权的重要工具,形成了具有鲜明 特色的太平天国教育。 3、 洋务运动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至九十年代, 是一个以购买和仿制洋枪大炮轮船兵舰以及编练新式陆海军为 中心,包括对外交涉、开办厂矿、兴办学堂为内容的活动。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十九世纪六十年 代起,以创办洋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的形式开始实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教育。洋务教育本质上维护了清朝政府的封 建统治,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 4、洋务理论的集大成者张之洞是洋务运动晚期的主要代表,他不仅重视教育,而且还十分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变 革的作用。他的人才观由传统旧学的重德转变为洋务派的德艺并重,并且提倡以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 内容,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教育思想。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1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华教育的侵略] 1840 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保护 下,利用在条约中攫取的“传教”和“办学”的特权,从 1840 年至 1900 年六十年间,在建立传教据点的同时,陆续 地创办了大批教会学校,其目的在于造就服从他们的知识干部和愚弄广大的中国人民。其最终的目的,妄图把中国变 成他们的半殖民地或殖民地。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1-1 教会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早在鸦片战争前,西方国家的一些传教士就来到中国沿海一带进行传教活动,并且开始设立学校。鸦片战争后, 随着【英国军事入侵】,各国的传教士也相继拥入中国。除【传教】外,他们陆续开办教会学校。从 1840 年至 1900 年六十年间,教会学校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 1840 年一 1860 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是传教士在当时开放的几个港口开办一些附设在教堂的学校,均属小学程度,

规模也很小,目的主要是“传教”。这一阶段教会创办的学校主要有:①1843 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在香港 创办的【英华书院】;②1844 年英国传教士霭尔特色(Miss Aldersay)在宁波创办的【女子学校】,这是外国人在 我国设立女子学校的开始。 (二)第二阶段 1860 年一 1875 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教会学校发展迅速,和前一阶段相比,虽仍以小学为主,但已开始出现 了教会中学,从比例上看中学约占百分之七左右。这一阶段创办的比较著名的教会学校主要有:①1863 年法国天主教 在上海创办的【圣芳济书院】;②1864 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C·W·Mateer)夫妇,在山东登州创办的【蒙养 学堂 】1876 年改称文会馆,为济南齐鲁大学的前身。 (三)第三阶段 1875 年一 1900 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教会学校从数量上看有恶性的发展,教会中学的数量增加,同时出现 了教会大学。 这一阶段创办的教会学校著名的主要有: ①1879 年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办的 【圣约翰书院】 后来在 1894 , 年改为上海【圣约翰大学】; ②1881 年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办的【圣玛利亚女校】。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1-2 教会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实施状况] (一)教会学校的办学方针 1877 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上,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发表了一个名曰《基督教教会与教 育的关系》的演说,这个演说可以说就是教会学校的办学宗旨。他在演说中对教会学校的任务做了【五项规定】。这 五项任务服从的是一个目的,就是使人信教,使中国基督化,顺从救世主。 (二)教会学校的实施状况 以【山东登州文会馆】为例。它创办于 1864 年,创始人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初创是蒙养学堂,1876 年改称文 会馆,1917 年在济南改名为齐鲁大学。这是一所创办较早,而且绵亘时间较长,从小学、中学发展成大学的一所典型 的教会学校。 1.办学宗旨 文会馆的办学宗旨明文规定“培养教民”,规定学生德其一,学识其二,并规定 “无日不以宣道为目的”。并且 在如何培养方面规定了【三条要求】。①“培之以真道”, ②“启之以实学”,③“结之以恩义” 2.课程和活动情况 文会馆的课程和活动是以基督教为基础的原则安排的。总的要求是所有活动必须符合圣道。 (1)从课程来看,以备斋小学一年级为例。 共有 6 门课:①马太六章(即【《圣经·新约》】的若干章); ②官话问答(指教义问答 );③孟子(上); ④ 诗经选读(一、二);⑤分字心算;⑥笔算数学(上)。此外,教会学校还开设英语课。主要是在 1860 年【《北京条 约》】签订后。

(2)从活动情况看: 文会馆学生的活动都是服从宗教要求的,学生早起要参加晨祷会,还有夜祷会、礼拜等。 除去这些宗教活动外,学校在课外成立了如传道会、赞扬福音会、辩论会等课外活动组织。这些组织的活动都是 以宣扬基督教教义、赞扬上帝等为宗教服务的。 3.毕业生情况 从总的情况看,文会馆毕业生中为教会服务者约占 51%,给外国人服务的占 10%。也就是说大部分毕业生都是为侵 略者服务的。 (三)【评价】 教会学校是在我国土地上出现的最早的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办学方式创办的学校。在教学内容和管理方法等方面 都不同于我国当时存在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学校。这种学校的出现和发展,在传播自然科学知识等方面,发生过启蒙作 用。但这并不是侵略者的目的。教会学校从本质上说是反动的,它对中国人民是一种奴役。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1-3 中华教育会--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西方各教派所办的教会学校趋于联合。 最初的联合是 1877 年召开的第一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 大会。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左右了这次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 各教派的传教士成立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它的成员有【丁 韪良】(W·A·P·Martin)、【韦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狄考文等。这是最早的一个对中国进行文化教 育侵略的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编辑和出版教会学校用的教科书,它就是中华教育会的前身。1890 年,第二次在华基督 教传教士代表大会议决,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为“中华教育会”,这个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从此形成,它从单纯编 辑出版教科书,扩展为对整个在华基督教教育进行指导。 “中华教育会”不仅是在华教会学校的全国性联合组织,实际上是西方殖民政府的教育部。到 19 世纪后期,西方 传教士在华开设了一大批教会学校,而没有一所是经过当时中国政府批准的,它们都是由“中华教育会”批准和管辖。 这些事实,严重地侵犯了中国的教育主权,是中国人民所不能容忍的。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2 太平天国的教育] 太平天国革命爆发于鸦片战争后的 19 世纪 50 年代初。 它是一次反抗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农民运动, 遍及全国 的 18 个省,长达 15 年之久,它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建立了革命政权,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在教育方面,确定了新的教育方针,政策,改革了教育内容,建立了相应的教育制度,把教育作为推动革命巩固攻权 的重要工具,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太平天国教育。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2-1 教育方针、目的和内容] (一)教育方针 【太平天国】实施的教育方针主要是反儒反封建的教育方针。 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采取否定态度的。早在金田起义前,【洪秀全】就和好友冯云山、族弟洪仁玕一起

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砸烂了他任教的私塾中供奉的孔子牌位,宣布孔子是“邪神”,在被打倒之列。1848 年 冬,洪秀全和冯云山写了《太平天日》一文,编造了上帝鞭挞孔丘的故事。这就把两千多年来被尊奉圣人的孔子贬斥 为罪人,并把他打倒在地,从而动摇了清统治者的精神支柱。同时,也说明“拜上帝教”只信奉皇上帝,反对一切偶 像和现世间的一切罪恶。 【金田起义】后,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实行了激烈的反儒反孔的文教政策,将儒家经典斥责为“妖书”、 “邪说”, 下令焚毁。正式宣布“四书”、“五经”为“妖书邪说”,这就在法律上宣判了“四书”、“五经”的死刑。而且宣 布孔庙和圣物也要拆毁焚烧。可是,在当时的中国,如若禁止人民去读儒家的书籍,就很少有可读之书了。虽然太平 天国也编定和印行了几种可读的书本,但是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所以太平天国很快就把烧书政策改为删书政策。太 平天国改革了以儒家经书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删改儒家著作,【奠都南京】以后,成立了删书衙,负责删改《四书》、 《五经》和其他儒家著作。 太平天国实行的反儒反封建的教育方针,多半还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对儒家思想的实质,还不能彻底地予以揭 露和批判。对儒家经书的焚毁,虽然不能真正地将封建主义糟粕埋葬,但应当看到它正是农民与地主阶级矛盾斗争在 思想、教育领域的尖锐表现,确实是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权威,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空前的,给后人留下了 重耍的启示。 (二)教育目的 太平天国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 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一一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的教育,是以建立这种理想社会为最高目的。即是要培养革 命的干部和人民群众,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理想的太平天国而服务。 太平天国有关文件明确提出了这一要求。要求教育为农民革命“创万年之基业”育“非常之贤才”,即培养德才兼备 的人才。在德才两者之间,把德放在首位,所谓“德本也,才末也。” (三)教育内容 太平天国的教育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宗教和政治教育,一是科学技术教育。 1.宗教和政治教育 太平天国领导人非常重视宗教和政治教育,无论是儿童教育、妇女教育、士兵和群众教育都是以宗教和政治教育 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 为了有效地向群众进行宗教和政治教育,太平天国出版了不少官书,作为教育的重要教材。其中规定作为人民读 本的有《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天命诏旨书》,以及用作儿童课本的《三字经》和《幼学诗》。 太平天国的宗教和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教义的宣传达到动员和组织群众的目的,使人民群众信仰拜上 帝教,拥护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这种宗教和政治教育对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积极参加革命斗争曾起了一定的 作用。

2.科学技术教育 太平天国打破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儒家教育,适应革命战争需要和社会的发展,重视和提倡科学技术教育,主张学 习西方的文化教育。他们认为“火船火车、寒暑表、千里镜、连环枪”等皆近代科学技术知识,“足以广闻见之精, 此正正堂堂之技”,都是“有用之物”,应列为重要教育内容。他们希望将来在中国也“可以随便使用铁路、电线及 其他西洋机器而无碍。”据史书记载,太平天国许多革命领袖的子女,对于“西方科学与文明无不通晓,尤精地理及 机械学。” 为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太平天国主张在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原则下,聘请外国“技艺精巧,国法宏深”的人“教导 我民”,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应该看到,这是中国近代重视科学技术教育的开端。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2-2 教育的实施和教育改革方案] (一)教育的实施 在革命斗争中,太平天国广泛对儿童、群众、士兵及妇女实施反封建反外国侵略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爱国、 反侵略的革命思想。使他们能够积极参加抵御外侮、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的革命战争,保卫太平天国革命政权。但是, 由于战争,形势不断变化,中外反动派的进攻和破坏,太平天国占领区也没能建立起完整的教育体系和正规的学校制 度,教育多是采取临时性的措施,而且往往与宗教宣传结合进行。建都天京以后,虽然计划仿效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 制度,也因为战争不断而无暇顾及。所以太平天国的教育实施多是社会的,战时的临时措施,谈不上什么完整的教育 制度。下面就儿童和妇女教育,群众和士兵教育分别介绍如下: 1.儿童和妇女教育 (1)儿童教育 为了教育儿童忠于农民革命,太平天国十分重视儿童教育。根据【《天朝田亩制度》】的记载,太平天国对儿童 实施一种普遍的平等的教育。学习《御制千字诏》和适合儿童的【《三字经》】、【《幼学诗》】等自编教材,进行 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教育,从小养成他们敢于战胜封建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势力的革命精神和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 训练他们杀敌制妖的本领。据史料记载,太平天国管辖地方设有“育才馆”、“育才书院”等教育机构,招收各级官 员子弟入馆学习。 此外,太平天国教育还以“带徒弟”的方式教育儿童。各级干部收了许多儿童作为“义子”,用父子般亲爱的教 育方法授予儿童各种知识技能,儿童朝夕与干部相处,在实践中学习战斗本领,在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和宗教知识教 育。 太平天国的儿童教育一般说来是成功的,尤其是“带徒弟”制度获得了很大的成绩,受过训练的儿童皆不怕死, 临阵勇往直前,无不以一当十,为中国儿童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妇女教育 太平天国根据“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原则,对女子教育也加以注意。

太平天国采取了一系列【妇女解放】的措施,使妇女在政治上,经济上与男子平等,改变了侮辱妇女的陋习,禁 止买卖婚姻、卖淫、【废除妇女缠足】。妇女可参政做官,可以参军为将,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在教育方面,他们打破了排斥妇女的封建教育传统,实行男女平等的教育。在《幼学诗》里有《姊道》、 《妹道》、 《嫂道》、《婶道》等篇章,都是关于女子教育的。太平天国允许妇女参加教师这一神圣的教育工作,这是太平天国 尊重妇女的重要表现。《天朝田亩制》中规定,“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妇至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听讲道理”, 接受政治,宗教教育。这是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的封建传统思想的挑战。 解放了的妇女,积极参军作战,她们英姿飒爽,矫健善战,与男子一样英勇杀敌,为太平天国革命做出了积极贡 献。 2.群众和士兵教育 (1)群众教育 太平天国十分重视群众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政治思想教育和生产劳动教育。目的在于提高群众反封建反侵略 的思想觉悟,懂得革命道理,鼓舞战斗意志,踊跃参军作战,同时积极生产、支援战争。群众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宗教 集会;讲道理。 “讲道理”有时是向群众宣传教义,有时是讲解政令和革命宗旨,有时是揭露清王朝的罪恶,控诉

侵略者的罪行,鼓舞革命斗志。 太平天国利用歌谣作为对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教材。这些歌谣是当时反封建、反侵略的重要精神武器, 对支援革命起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太平天国还重视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教育。对于人民群众,凡努力生产的就给以奖励,凡不努力生产的则给以惩 罚。不仅如此,而且把是否努力生产提高到道德品质好坏的高度。通过教育,群众的觉悟普遍提高,大多数人都努力 从事生产,积极支援革命。 (2)士兵教育 在群众教育中,士兵教育占重要地位。士兵教育的目的是,用革命思想武装太平军战士,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和 作战本领。 太平军的教育主要分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太平军每日三餐前以及上阵打仗,都要举行祈祷仪式,每次祈祷后,则齐声高呼“杀妖,以激发战士的同仇敌忾 的决心。为了用革命思想武装太平军战士,洪秀全曾任用八十个刻字工人专门为士兵刻印政治宗教书籍。在政治思想 教育中,太平天国很重视军队的纪律教育、太平天国颁行的军律有《行军总要》,《定营规条十要》等。要求军队首 先服从指挥,其次要求战士爱护群众,维护群众利益。 为了战胜敌人,培养士兵的作战能力,太平天国十分重视战士的军事训练,学习使用弓、矢、刀、枪、骑马、炮 烧等【武器】的技能,懂得大小兵法及水陆战术。经过军事教育,培养了一支有纪律,勇敢善战的农民军队。 (二)《资政新篇》中的教育改革方案

1859 年,洪仁玕总理朝政,【《资政新篇》】就是这时期向洪秀全提出的效法资本主义制度改革内政,建设太平 天国的政治纲领。《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求全面仿效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教各项制度和政策,把中国建 设成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一种远见卓识的思想,一个渴望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仅从教育方面来看,《资政新 篇》提出了几点【设想】。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2-3 文教政策] (一)知识分子政策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是重读书人的。太平天国革命开始不久,就发出号召,欢迎知识分子参加革命,他们尊称知识 分子为“先生”给以重用。 太平天国争取吸收知识分子采取的方式,基本上是两种:一是科举取士,一是出榜招贤。根据史料记载,通过科 举考试选拔的知识分子,大部分被委以重任。出榜招贤是太平天国吸收知识分子的有效办法,招聘到的人才立即录用。 招贤的范围很广,除去一般文人以外,凡有一技之长者都属于招聘的对象,这样广泛地征求人才,使太平天国得到不 少知识分子,在太平天国革命事业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二)对传统文学的改革 为了宣传革命道理,组织群众参加革命,改善劳动人民无文化的地位,太平天国对传统的封建文学进行了从繁到 简、从难到易,从贵族化到平民化的改造,使之易于学习。太平天国要求文章应简明易懂,“使人一目了然”,便于 人民群众阅读和学习。文章内容应反映现实,做到“文以纪实”, “言贵从心”。反对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浮文”、 “巧语”。 在改革传统文学方面,太平天国采取的措施有: 第一、改变脱离群众的旧文学体裁,推行语体文。 第二、改变旧文学不加句逗的故习,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第三、采用简化字,文字的简化减轻了识字和书写的难度,对广大劳动群众掌握文化、开展群众教育创造了有利 条件。 (三)改革传统的科举制度 太平天国从革命利益出发,对旧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了用其形式,革其内容的作法,其主要特点有: 第一、废除封建等级门第的限制,不论社会地位高低,出身贵贱,都可以应试,为劳动群众有机会参加科举提供 了条件,实为科举制度一大革命。 第二、贯彻男女平等原则,反对轻视妇女的封建礼教。(来自圣经) 第三、考试不许从《四书》、《五经》里出题,考题必须出自《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天命诏旨书》 等太平天国文献,违者受到惩处。 第四、改变清朝的旧科举制度的士阶名称,例如,改秀才为秀士,举人为约士,进士为达士,翰林为国士,武科

的名称则改为英士、猛士、壮士、威士等。革除旧的士阶名称,是为了体现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 第五、考试时尽量照顾考生的饮食、起居、旅费,以减轻考生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这种措施为比较贫寒和下层知 识分子参加科举考试提供了方便条件,也是太平天国民主思想的反映。 太平天国于 1861 年正式公布了 《钦定士阶条例》 以官方文件的形式规定了科举考试的方针、 , 目的、 方法和形式, 把科举改革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是对上千年旧科举的一场革命。 总之,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而且建立了农民政权,它给清朝封建统治以沉重打击,抵 抗了外国侵略势力,在中国历史上立下了不朽功勋。太平天国的教育是太平天国革命的重要工具,在革命运动中是一 种组织群众、教育群众的有力手段。它对封建的孔孟教育进行了猛烈冲击,实行普遍的平等的教育,改革了科举考试 制度等,为培养太平天国的新人进行了大胆的教育尝试。后期洪仁玕还提出过发展资本主义教育的主张。这些给以后 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以启发,对后来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3-1 洋务教育的产生]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至九十年代,由洋务派掀起了兴办洋务的热潮,史称洋务运动。所谓洋务,简单地说就 是指外国资本主义的一切事务。洋务运动是一个以购买和仿制洋枪大炮轮船兵舰以及编练新式陆海军为中心,包括对 外交涉、开办厂矿、兴办学堂为内容的活动,旧史书称为“同光新政”。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堂】、【张之洞】等人。 洋务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办洋务就需要大批洋务人才,而这种人才又是中国的科举制和旧式书院 培养不出来的。因此,洋务派为适应洋务运动发展的需要,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掀起了一个兴办新教育——洋务教 育的热潮。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3-2 洋务教育的实施] 洋务教育是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从创办洋学堂和派遣留学生这两方面推行的。 (一)创办洋学堂 洋务派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创办的洋学堂主要有外国语学堂、技术学堂、军事学堂和综合性学堂。 1.外国语学堂 洋务派在办洋务的过程中,深感不懂外语的苦衷。为了应付外交的迫切需要,培养本国的翻译人员,洋务派在创 办企业的同时,招聘外国教习,兴办外语学堂,当时也叫方言教育。主要有 1862 年创设的【京师同文馆】;1863 年 创设的【上海广方言馆】等。 2.技术学堂 由于当时民用企业的开办,急需技术人才,国家开办了专业技术学堂,各大企业自己也都举办附属的技术学校。 主要有 1865 年设立的【上海江南制造局】及其附设的机械学校,这是我国最早的专业技术学校;1866 年设立的【福 州马尾船政局】及其附设的【船政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所实业学校。

3.军事学堂 洋务派认为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十分严重,培养军事人才,保国御侮尤为洋务派所重视。国家举办了陆、海、医务 等军事学堂。主要有 1880 年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这是我国最早的军事学校;1866 年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4.综合性学堂 主要有 1866 年改设的京师同文馆,1874 年创办的【上海格致书院】等。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最早的洋学堂, 是 1862 年在北京创办的,隶属于【总理衙门】。设馆目的是要培养满族的翻译人才。创立之初是专习外国语的学堂, 1866年增设科学馆,延西人教授天文、算学,变成一个综合性学堂。它是洋务学堂的标志,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京师同文馆被视为近代中国新教育的开端。 洋务学堂前后开办了 30 余年,创办了百余所新式学堂,其成绩赫然。在客观上,洋务派的新学堂的开办促进了西 方文明中深层部分的引进及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为中国维新教育思想的孕育和维新运动的兴起起了铺垫作用。 (二)留学教育 派遣【留学生】是洋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870 年容闳向曾国藩建议, 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1871 年 9 月曾国藩和李鸿章上书清政府奏请选送聪颖子弟出国留 学。该奏折获准后,计划从 1872——1875 年四年间,先后派出四批 12——15 岁的幼童共 l20 名出国留学,15 年后回 国。其中最著名的是由容闳率领的首批三十名幼童赴美,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这些留学生在国外, 除学习西学外,还在留学生监督指导下,随时课以中国经学。除1872年开始派赴美国留学外,1876 年李鸿章、沈 保祯奏请派留学生到欧洲留学。 实践证明,派遣留学生这一措施,是培养人才的有力方法。但后来,由于封建顽固派势力的严重阻碍,同时清政 府也十分害怕留学生被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所同化,于是在 1881 年 7 月大批撤回留学生,留下继续学习的仅十人而已。 后期的洋务派首领、两江总督张之洞,积极主张奖励留学,并大力提倡去日本留学。1896 年清政府派 13 名学生 去日本留学。此为中国正式派遣留日学生之始。1898 年起,清政府明令各省选派青年学生去日本留学,并作为一项固 定的国策。总之,洋务派派遣留学生是中国第一次官费留学,开中国近代留学生之风,有一定贡献。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3-3 洋务教育的性质及作用] (一)洋务教育的性质 洋务教育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它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后,中国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 瓦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逐步形成过程中,反映向买办转化的地主阶级集团要求的教育。它既不是战前的封建专制 主义教育,也不是资本主义教育,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 (二)洋务教育的【作用】 洋务教育的作用,是由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所决定的。

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 7-3-4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 【张之洞】(1837——1909 年),字孝达,号香涛,中年后别号壶公、香岩居士,晚号抱冰老人,死后谥号文襄。 祖籍山西省洪桐县人,后迁直隶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 张之洞出身于世代为官的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封建家庭教育,为以后踏入仕途打下了基础,形成了他 封建伦理道德和忠君爱国的思想。张之洞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侵略,中国逐渐陷入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国势衰微,财政枯竭,内乱不断,处于风雨飘摇中。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反映了中国近代新学 与旧学、中学与西学之争的文化和教育发展史。他是洋务运动晚期的主要代表和洋务理论的集大成者,在晚清政局中 占有重要地位。 张之洞 4 岁入熟,9 岁读完四书五经。10 岁读九经毕,学为诗、古文和词。11 岁起学作诗文,记诵绝人,有神童 之称。1850 年 14 岁的张之洞试入南皮县学,学习努力,恪守封建礼法,受学政程廷桂的器重。1852 年张之洞 16 岁回 原籍参加顺天府乡试,中第一名举人,【“一时才名噪都”】, 从此步入科举仕途。1863 年(同治二年)参加了会试,他谙熟经书,廷试对策,不循常例,定一甲第三名,为探 花,赐进士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1867 年任浙江乡试副考官,开始了近十年的外省学官生活。同年八月,就任湖北 学政,并设“经心书院”。他认为“学政一官,不仅在衡技一日之短长,而在培养平日之根柢,不仅以提倡文学为事, 而当以砥砺名节为先。” 也就是把年轻一代培养为遵守封建纲常名教、效忠统治者的后备军,这是他早期办学的指导思想。1873 年任四川 乡试副考官,旋任四川学政,并创设“尊心书院”,直到 1876 年 11 月任满。这样从 1867 年到 1876 年的十年间,除 去两任乡试副考官的短期职务外,张之洞先后担任湖北和四川两任学政,成为他实现其教育理想的起点。1879 年回京 任国子监司业。1881 年出任山西巡抚,积极整顿科举考试,大修贡院,改变山西科举考试中的弊端,并且创办令德堂, 选全省高材入堂学习经史古学。这时国外列强正加紧入侵,法国侵占越南,窥视云南,边疆危急,这就迫使张之洞更 加重视洋务及培养洋务人材。此时他的思想向洋务派转化。1884 年升为两广总督,中法议和后于 1885 年奏请创办“广 东水陆师学堂”。1887 年 5 月创设广雅书院,课经史之学,又增加“知今切用”的实际知识,一度专立经济之学,使 学生既通经史之学, 又知晓时务, 这种新旧并存的办学格局是张之洞改书院为学堂的一种过渡。 1889 年调任湖广总督, 在湖北创设两湖书院、江汉书院、自强学堂。自强学堂初步具备新式学堂的意义和规模。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 张之洞任两江总督,对西学的认识也随之扩大,终于把重心从传统的书院教育转向以西学为内容的新式学校教育,创 办了储才学堂、陆军学堂、铁路学堂,并第一个派遣学生到英、法、德留学。1896 年张之洞卸去两江总督之职,反回 湖广总督本任。期间大举兴学,逐渐确立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他改革自强学堂与两湖书院,还创设“合文 武于一途”的湖北武备学堂,新建农务学堂和工艺学堂。1898 年维新变法运动时提出改革科举的主张,并完成了《劝 学篇》。1902 年到 1903 年参与并主持了癸卯学制的制定。1907 年 6 月晋为协办大学士,旋擢体仁阁大学士,仍留湖

广总督之任。9 月补授军权大臣,从此离开武昌到京入参军机并兼管学部事务。著述收入《张文襄公全集》。《劝学 篇》乃其教育代表作。 (二)、人才观与教育作用观 用估价很高。 在他出任山西巡抚之前的十年学官时期,他的人才观仍属传统旧学。学政之责,就是“不仅在衡校一日之短长, 而在培养平日之根柢;不仅以提倡文学为事,而当以砥砺名节为先”培养“通经为世用,明道守儒珍” 的忠臣,使学 生能“出为名臣,处为名儒”。在四川任学政时大力整顿科举,讲学于尊心书院,同时著《輶轩语》、《书目答问》。 前者为科举考试之指南,后者列举经、史、子、集要目,“总期令初学者易买易读,不致迷罔眩惑而已”。 作为旧学的入门,被中国旧学者所重视。教育内容仍为儒家经典。他提倡和整顿的儒家教育,培养“通经致用之 士,经世致用之才”,并不是洋务运动中所提倡的西方技术人才。 在张之洞任山西巡抚后,逐渐向洋务派转变。面对外敌的入侵以及清王室统治的衰微,他感到旧学的四书五经已 不能解决问题,而某些地方督抚通过兴办洋务实力大增的情况使他羡慕不已。通过对西学的不断了解,他认为:“盖 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以倾才为先。方今万国盟聘,事变日多,洋务最为当务之急”。 为满足他“习知西事,通体达用”的人才需求,他用高薪征聘通晓天文、算学、水法、地舆、格物、制器、公法、 条约、语言、文字、兵械、船炮、矿学、电汽的通才专家到山西帮办“西法”新政。他调整了旧学与新学、中学与西 学的关系,修正了早期办学宗旨,着力培养既有封建传统纲常名教的头脑又能从事洋务的各种专门人才。这样,他的 人才观从重德转为德艺并重。在他的教学内容上,虽亦坚持传统的旧学,提倡以旧学为“体”,但又注重以“西学为 用”,增添传授西文、西艺的新学。举办的学校也逐渐代替旧式书院。 关于教育作用,他对此估价颇高,认为洋务人才只能依靠新的学校来培养。如果不办学校就想获得人才,“犹如 不树林木而望隆栋,不作陂池而望巨鱼。” 所以“今日中国欲转贫弱为富强,舍学校更无下手之处”,“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 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 他这种重视人才、重视教育对社会发展变革的作用之见解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但只靠办学校来培养既有封建道 德又有西方科学技术的人才,而不靠改变封建性质的社会制度,是难以使中国摆脱外敌侵略、走上富强道路的。 (三)、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思想 1、中体西用思想的提出 1895 年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随后是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定,一时举国震惊。于是维新变法运动 高涨。维新变法思想对中国正统儒家思想价值体系以及社会政治制度,提出了空前未有挑战和冲击。 【康有为】的《新 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有为】的《变法通议》,【严复】的《天演论》,【谭嗣同】的《仁学》等,提 出了激烈的反传统思想。他们以西方进化论、民权平等学说为基础宣传君主立宪制,要求倡民主、废三纲、设议院等。 张之洞对于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在他前期和后期的认识是不同的,他对教育的作

然而,张之洞对这一新的社会思潮感到惧畏。他断绝了与维新派的联系,对当时“者摇摇,中无所主,邪说暴行, 横流天下” 的局势,他觉得有必要反击维新派,以维护“臣民成怀忠良以保国”的主旨。在他看来,“今日之世变, 岂特春秋所未有,抑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也。”所以稳住人心以维持封建秩序是关键。 在反对维新派的“西学”同时,他又反对顽固派只要“中学”而不要“西学”。他说:“图救时者言新学,虑害 道者守旧学,莫衷于一。旧者因噎而食废,新者歧多而羊亡。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 不知本则有非薄名教之心。” 这里“新学”即维新派所提倡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旧学”指封建伦理、纲常名教。他认为这两种 观点都有偏见。“新学”能造成人心不安,有碍清王朝的统治;“旧学”过于保守,不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脱离社 会实际, 也就无助于稳定封建秩序。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大变动时期的新学与旧学, 即中学与西学呢?他认为应该以 “中 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就是洋务派的教育思想。 2、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内涵 1898 年维新运动高涨之时,张之洞出版了《劝学篇》,系统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教育思想。 《劝 学篇》分内外两篇。内篇务正,“以正人心”,专讲“中学”,共 9 篇;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专讲“西学”,共 15 篇。张之洞深感当时中国封建统治不稳固,人心浮动,整个社会出现了“秦汉以至元明所未有”的变局。在这种危 境中,中国亟图自保,即要保国保教保种。基于这种出发点,兴学办教育就必须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学为体”,就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之本。中学,亦即旧学,指中国封建主义的典章 制度、纲常名教。如《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等。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应放在学习的首位,任何时候都 不能变。他说:“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 “中小学堂宜注意读经以存圣教。外国学宗教一门。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堂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 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 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所以“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言,考史 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 “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 于纯正”,然后才可以学习西学。所谓“西学为用”,就是在以忠孝为本,中国经史为基的前提下,再“以西学瀹其 智识,练其艺能”。 西学,分为“西政”和“西艺”两方面,其纲目为:“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 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西学为用”的目的在于富强,“借富强以保中国”,保中国 即用西政、西艺来为洋务事业服务。“西政”、“西艺”,“此教养富强之实政也,非所谓苛技淫巧也。”西政与西 艺密切结合,要“政艺兼学”。他说:“讲西政者亦宜略考西艺之功用,始知西政之用意。”中体西用的关系,实质 是一种主辅关系。“中学”是根本,“西学”是末节;“中学”为主,“西学”是从。张之洞认为:“讲西学必先通 中学,乃不忘其祖也”,“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

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缺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 这一主一辅的关系清楚表现了中体西用的时代特色,只有在通“中学”的基础上,才能学“西学”。 3、评价 “中体西用”思想是在中国封建思想遭资本主义严重挑战,而新的资本主义思想又被掌有实权的顽固派所深恶痛 绝的情况下产生。中国封建制度面临瓦解,传统儒学已不能维护封建王朝的崩溃,“中学”已无济于事,于是需要寻 求一种新的理论,使清王朝得以复生。那么,就在“中学”之外加上“西学”,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我们对这 一思想可作如下评价:第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某种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教育。由于时代的发展,传统封建教 育越来越不适应时局的变化,对国家的内忧外患无能为力。在八股取士下:“所解者,高头讲章之理;所读者,坊先 程墨之文。于本经之义,先儒之说,概乎未有所知。近今数十年,文体日益佻薄,非惟不通古今,不切经济,并所谓 时文之法度文笔俱亡之”,将导致“故人才益乏,无能为国家扶危淤御侮者。” 所以,张之洞主张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小楷之类,把西学作为必考科目,使不通西学者无由登进。张之洞批判 传统教育不重科技,认为:“谓儒不能知农工商之所知,此未也科目章句之儒耳”主张农、工、商、路、矿、兵等行 行设学。在改革传统教育、增加自然科学和同时,他还建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学制,制定了留学政策,创办报纸,广 泛宣传西方文明。这些都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第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扩大了学习西学的范围。让中国看到了另外一个陌生世界,并设法把外面世界先 进的东西引入中国。与早期改良派相比,洋务派学习西学不但有西艺而且有西政,更重要的是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了 一批科技人员,引进技术,建立了一批工矿企业。在学习西学的同时,促使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些最 终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 第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虽然对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这一思想中三纲五常封建伦理 思想占着重要地位。他设存古学堂,绐终不忘“旧学”,宣扬“以崇正黜邪为宗”,“以忠孝为归”,“以圣经贤传 为本”。这些又成为维护封建制度的卫道思想,又极力反对维新变法,仇视民权,最终又成为清朝统治者反对中国资 本主义化的理论武器。 总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 级的利益,也表现了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需要,为在中国发展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本章简介]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教育思潮产生和初步形成的时期。一批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改良 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一些改革教育的主张,形成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教育思潮。到十九世纪末维新变法时 期,逐渐发展成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教育思想体系,并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资产阶级维新教育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 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想。

中国近代的早期改良派通过著书立说,揭露时弊,批评洋务运动,从而提出一系列有关经济、文化、教育、政治 等方面的改革主张。他们对八股取士和现行的教育制度极为不满,竭力主张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以经世之论。同 时,还极力主张改革教育,兴办学校,把办好学校教育作为“治天下之大本”。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1、对传统教育的抨击。 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传统教育的抨击,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八股文”;一个是“纲常名教”,对“八股文” 的抨击尤烈。 2、对洋务教育的批判。 他们认为洋务教育的实质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洋务学堂办了 30 多年,“未尝有非常之才,出 乎其间,以效用天下”。所培养的人,充其量“仅为洋人广蓄买办”之“通事西奴”而已。认为这种教育也是“败国 之由”,是一种弊端。 3、“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的教育思想 “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的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基本思想,也称“政本艺末”思 想。 (三)、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实践主要是创办学堂和进行教育改革 1、创办新学堂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中, 创办了近百所新式学堂。 其中著名的有 1891 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 的“万木草堂”,1897 年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创办的“时务学堂”,1894 年严复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 年谭嗣同在湖南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8 年陈芝昌在广州创办的“时敏学堂”,1898 年经元善在上海创办的“经 正女学”等 2、“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决定变法,是为“百日维新”的开始。光绪皇帝在康有为等人的影 响下,颁发了许多“除旧布新”的变法诏令。有关教育改革的内容如下: (1)、废八股,变科举 (2)、广兴学堂 (3)建立译书局、编译局 (4)派人出国游学 (四)、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

1、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2、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1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育思想] 中国近代的早期改良派通过著书立说,揭露时弊,批评洋务运动,从而提出一系列有关经济、文化、教育、政治 等方面的改革主张。他们对八股取士和现行的教育制度极为不满,竭力主张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以经世之论。同 时,还极力主张改革教育,兴办学校,把办好学校教育作为“治天下之大本”。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1-1 对传统教育的抨击]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社会发生了“千古奇变”,出现了一种非改革不可的趋势。他 们又从西学中认识到,人才培养问题在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基于这些认识,他们对明清以来的【八股取士制】和现行 的教育制度,表示极大不满。[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2-2 对洋务教育的批判] 对于洋务教育,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抨击是相当深刻的。 他们认为洋务教育的实质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洋务学堂办了 30 多年,“未尝有非常之才,出 乎其间,以效用天下”。所培养的人,充其量“仅为洋人广蓄买办”之“通事西奴”而已。认为这种教育也是“败国 之由”,是一种弊端。所以,他们认为教育改革,除掉弊政是“旋乾斡坤转移风会的大事。” 梁启超在《学校总论》中指出当时办的同文馆、广方言馆、水师学堂、武备学堂、实学馆之类所谓新式学校,基 本上是“言艺之事多,言政与教之事少”,而所教习的技艺,又往往是粗浅和过时的内容,难怪培养不出高明之才来。 他主张“今日之学校,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与林迪臣太守论浙中学堂课程应提倡实学书》)。严 复则公开对中体西用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 (《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硬把“中体”安置在“西用”上,就像有牛之体却要求马之用一样不伦不类。

郑观应指出:传统教育的致命弱点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是一种“空疏无用”的教育。究其原因,则在于 八股取士制。他抨击传统教育是一种弊政,如果不加以改革,人才就尽被埋没,国家就坐以待亡了。因此,他们竭力 主张废除八股取士制度,强烈要求摆脱“好古非今”的封建愚昧主义的教育。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1-2 对洋务教育的批判] 对于洋务教育,他们认为同传统教育比较起来,仅仅是“小变而非大变,貌变而非真变。”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 提倡学习西学,但他们提倡的西学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生产技术,以及社会政治学说和政治制度,他们对西学的认 识比洋务派要广泛得多。它已经具有了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萌芽形态。基于这种观点,他们对洋务教育只学西方的 制造技术表示强烈不满。认为洋务教育只学西方的制造技术,那实在是太有限了。他们认为西学有其自身的体和用, 不能将体和用分割开来,“君主立宪制”是西学的体,而“轮船火炮,铁路电线”等工艺技术则是他们的用。因此, 他们抨击洋务教育只学西方的某些技艺,是“遗其体而求其用”。这样做,不可能使中国富强,反而会“开门缉盗,

受制于人”。 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较大影响,洋务派只学西艺不学西体,目的是为了清王朝的中 兴大业,但其利用外国的技术却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其代表人物是【张之洞】。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1-3 改革传统教育的主张]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改革中国传统教育方面的两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一、注重实学,学以致用的思想; 二、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但要独立自主的思想。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们在改革传统教育方面提出了从教育内容到教育制度等方面比较系统的主张。 具体措施: (一)教育内容 在教育内容方面,他们主张必须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他们要求在教育内容方面扩大西学的领域,反对洋务 教育把西学的内容局限于西方诸国语言和某些技艺。 (二)教育制度 在教育制度方面,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建立系统的各级学校。他们认为应把传统教育的官学和书院,按照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模式改为文、武两个系统的大、中、小学校。县为小学,省为中学,京师为大学,并在各乡设 立公塾,以便普及教育。在教学管理上,郑观应主张把每科分成数班,每年加以考核,以便升科。 (三)考试制度 在考试制度上,他们主张废除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改试以经世之论,即试以与实际相关的学问。在评价质量的 标准上,郑观应提出“论其艺,不论其文,量其才而不拘其资格”。 评价 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针对清朝教育腐败的情况,提出各种改革主张,尤其注重从事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等方面向 西方学习,以改革中国的传统教育。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是中国先进人士学习西方的深入。他们 的主张无疑是进步的。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2-1 对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抨击] 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传统教育的抨击,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八股文”;一个是“纲常名教”,对“八 股文”的抨击尤烈。 严复在 1895 年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救亡决论》,这是一篇专门批判“八股文”的论文。他说:“如今日中国不 变法则亡,然则变将何先?日莫亟于废八股。”他指出了八股文的三大罪状:一曰锢智慧;二曰坏心术;三曰滋游手。 并说:“八股之三害,有一于此,则其国鲜不弱而亡,况夫兼之者耶!” 所以,他认为应该废除传统教育的指挥棒一 一八股取士制。

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的激进分子谭嗣同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批判最大胆、最猛烈也最击中要害。他毫无顾忌地把 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核心一一纲常名教。他指出“纲常名教”既不是“天命”,也不是“国宪”,而是 一种人为的禁锢人民思想,钳制人民行动的手段,是破坏人才的毒品。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2-2 对洋务教育的批判] 对于洋务教育,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抨击是相当深刻的。 他们认为洋务教育的实质是“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洋务学堂办了 30 多年,“未尝有非常之才,出 乎其间,以效用天下”。所培养的人,充其量“仅为洋人广蓄买办”之“通事西奴”而已。认为这种教育也是“败国 之由”,是一种弊端。所以,他们认为教育改革,除掉弊政是“旋乾斡坤转移风会的大事。” 梁启超在《学校总论》中指出当时办的同文馆、广方言馆、水师学堂、武备学堂、实学馆之类所谓新式学校,基 本上是“言艺之事多,言政与教之事少”,而所教习的技艺,又往往是粗浅和过时的内容,难怪培养不出高明之才来。 他主张“今日之学校,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与林迪臣太守论浙中学堂课程应提倡实学书》)。严 复则公开对中体西用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 (《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硬把“中体”安置在“西用”上,就像有牛之体却要求马之用一样不伦不类。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2-3 “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的教育思] “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的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基本思想,也称“政本艺末”思 想。梁启超对这个问题作了专门论述。 梁启超认为政学就是研究古今中外治理天下之法。“以政学为主义”就是以它为体,把它放在教育内容的首位, 也就是说教育目的首先是在培养政才,管理国家的人才。 “以艺学为附庸”就是要求把艺学放在次于政学的地位。所谓艺学就是指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也就是当时所说 的“格致之学”。为什么要把艺学放在次于政学的地位呢?梁启超认为如果国家有了政才,而无艺才,执政者可以振兴 艺事,甚至也可以借才而用,因为政才可以指挥艺才。相反,国家只有艺才,没有政才,则国家没有管理之才,艺才 再多也不知怎样用。在梁启超看来,中国当时急需的人才是政才而不是艺才,艺才再多也不能解决挽救国家危亡的问 题。 “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从推动变法运动的需要出发,对教 育改革提出的要求。它要求教育要把培养政才放在首位,其目的就是要用这种政才取代封建官吏,从而改变官吏的政 治素质,达到变法图强的目的。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3-1 创办新学堂]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过程中, 创办了近百所新式学堂。 其中著名的有 1891 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 的“万木草堂”,(见后面)1897 年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创办的“时务学堂”,1894 年【严复】在北京创办的“通 艺学堂”,1897 年谭嗣同在湖南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8 年陈芝昌在广州创办的“时敏学堂”,1898 年经元善

在上海创办的“经正女学”等。其中以“万木草堂”、“时务学堂”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经正女学是我国自己创办 的最早的女学。 (一)【万木草堂】 康有为于 1891 年在广州长兴里创办的一所新型学馆,并著有《长兴学记》为学规。办学目的是为维新变法培养 人才,组织力量。在这个学校里,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校的管理上,都是一反当时的 旧传统,大胆创新,别具一格,不同流俗地充满了生机。其课程包括: 1.义理之学,有孔学、佛学、周秦诸子学、宋明学、泰西哲学; 2.考据之学,有中国经学、史学、万国史学、地理学、数学、格致学; 3.经世之学,有政治原理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应用学、群学; 4.文字之学,有中国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另外还有“科外百科”,涉及演说、体操、射击、游历、音乐、 绘画诸多内容。学生除听课外,主要靠自己读书、写笔记、记功课簿等。 万木草堂的教学方法,也有独特之处。 康有为讲课,内容广博新颖,讲解生动,每论一事,必古今中外,以究其沿革得失,感染力强而富有启发性。梁 启超在《康南海传》中说:“其授业也,循循善诱,至诚恳恳,殆孔子所谓诲人不倦者焉。其讲演也,如大海潮,如 狮子吼,善能振荡学者之脑气,使之悚息感动,终身不能忘;又常反复说明,使听者涣然冰释,怡然理顺,心悦而诚 服。”康有为自任草堂总教授、总监督,另于学生中择数人为学长,分助各科。学生不分年级班,新生入学后由学长 指导读书。康有为与学生一起研究中国数千年来的学术源流和历代政治的沿革得失,以及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知识。 还让部分造诣较深的学生,如梁启超、陈千秋等协助他著书。万木草堂孕育了不少维新人士,尤以梁启超、徐勤等影 响最大。 正因为万木草堂宣传维新理论,培养变法人才,为挽救危亡做出了贡献,所以,引起了顽固派的仇视,1894 年 8 月清廷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查封。 (二)【时务学堂】 维新变法时期的一所著名的新式学堂。是谭嗣同等于 1897 年发起,得到维新派地方官的赞助,在长沙创办的一 所新式学堂。1897 年梁启超应聘任学堂中文总教习,并主持学堂工作。他曾订立一个《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从“立 志、养志、治身、读书、穷理、学文”等十个方面,为学生规定了奋进目标,充分体现了维新派“以政学为主义,以 艺学为附庸”的教育思想。时务学堂和万木草堂一样,为维新变法运动培养了一批人才。由于教学中宣传变法思想, 成立仅几个月,就被迫停办。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3-2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决定变法,是为【“百日维新”】的开始。光绪皇帝在康有为等人 的影响下,颁发了许多“除旧布新”的变法诏令。有关教育改革的内容如下: (一) 废八股,变科举 梁启超对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也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将八股文取士视为中国锢塞文明之一大根源,结果是“愚 其士人,愚其民,愚其王公”。在当时世界以智慧竞争的形势下, “人皆智而我独愚,人皆练而我独闇,岂能立国乎?” 只是因为科举是整个传统教育的指挥棒,所以他断言:“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 具体措施:凡乡会试及童岁科各试,八股文一律改试策论。各级考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考中国历史、政治;第 二场考时务;第三场考四书、五经。取士均以讲求实学实政为主,不凭楷法。在规定的考试之外,设“经济特科”, 考经世致用的学问,以选拔新政人才。 (二)广兴学堂 1.在北京设【京师大学】 将原设官书局和译书局并入大学堂。在大学堂内设大、中、小三级学堂,并设师范学堂。在课程方面,采取“中 西并用”、“讲求实务”的方针,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普通学为学生所必修,属基础学科,包括:经学、理学、 中外掌故学、诸子学、初级算学、初级格致学、初级政治学、初级地理学、文学、体操计十种。专门学,是学生在学 完普通学的基础上,选习 l—2 科的选修课,包括:高等算学、高等格致学、高等政治学、高等地理学、农学、矿学、 工程学、商学、兵学、卫生学十种。此外,规定 30 岁以下的学生,每人必选学一门外国语。派孙家鼐为管学大臣,丁 韪良为总教习,专管西学。还规定“各省学堂皆归大学堂统辖”。实际上,京师大学堂成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2.改书院为学堂。规定各地旧有的书院一律改为学堂,并要求兼习【中学和西学】。 3.在各通商口岸及生产茶丝各省,规定设立茶丝学堂、蚕桑学堂。另外,还决定筹备设立铁路、矿务、农务、医 学等专门学堂。 (三)建立译书局、编译局 规定译书局、编译局要编译外国教科书及其它书籍。还鼓励自由设立报馆、著书、发明创造等。 (四)派人出国游学 令各省督抚,就学堂中挑选聪颖子弟有志深造者,派赴日本等国游学。 改革的结果 正当这些教育改革项目积极筹办、实施的时候,1898 年 9 月 21 日,顽固派突然发动政变。慈禧以“训政”名义, 重掌政权,光绪帝被囚禁,康梁等维新党人逃亡国外,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政变后,维新派的各项教育改革, 除京师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保存下来以外,几乎全被废除。不久,慈禧下令,完全恢复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 随着维新政治运动的失败,“百日维新”的教育改革,也像昙花一现宣告失败。 评价

这次维新变法和教育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它为人民思想进一步解放开创了先例。经过这次斗争,封建伦理纲常开 始发生了动摇,“民权”思想深入人心,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维新人士的“维新觉世之功”,在我国 近代文化教育史上是应该肯定的。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4-1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康有为】(1858——1927 年),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县人。后人称他南海先生。他是戊戌变法的领导人,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教育家。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教育,深受儒家教育 思想的熏陶。 1879 年出游香港、上海等地,见到“西人宫室之瑰丽,道路之整洁,巡捕之严密,乃始知西人治国有法度,不得 以古旧之夷狄视之。”以后,他开始研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科学等“西学之书”,产生了改变现 状的革新思想,开始踏上了对人生和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之路。1888 年,他把改变现状的思想变成维新的行动,第一次 写下 5000 字的上皇帝书,提出了学西方、变成法,挽救危局的要求。 1891 年,他在广州长兴里创办万木草堂,以讲学方式,研究维新理论,培养变法人才。1895 年,他赴京会试,发 动了有名的【《公车上书》】,要求清政府“拒和、迁都、变法”,产生了很大影响,维新思想也随之迅速传播。康 有为作为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其地位也从此确立起来。 《公车上书》后,会试发榜,康有为中了进士,被授工部主事,但他未就职。以后又写成第三书、第四书,进一 步强调变法维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终于得到皇帝的支持。1898 年光绪帝下令宣布变法,实施新政。戊戌变法失败后, 康有为即亡命日本。 在国外,康有为的思想没有与时俱进,仍然坚持改良主义,组织保皇会,发表文章,反对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 命后,他大造尊孔复古舆论,为复辟帝制服务,成为这个时期“复辟的祖师”。1927 年病故。 主要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主要教育著作:《长兴学记》、《公车上书》、《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请开学校折》等。 二、【《大同书》】中的理想教育 《大同书》是康有为最重要的著作,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探讨人类社会远景问题的一部名著。是 1902 年康有为避 居印度时撰写的。他十分重视教育,说“大同世界”中,“以开人智为主,最重学校”,要求“人人皆自幼而学、人 人皆学至二十岁”,并主张大同政府应当“公养人而公教之”。这种“公养”、“公教”的学制系统。 三、论教育的作用 康有为在维新变法中,十分重视“教民”的作用。他从庸俗进化论的观点出发,认为要解决亡国灭种的危机,根 本之策在教民,变法的起点在于【“开民智”】。他认为,中国贫弱、落后的原因在于教育不良。同西方国家比较起 来,“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彼自七、八岁人皆入学。有不学者责其父母,故乡塾甚多。”

他还就各国的受教育程度、教育经费等方面,做了对比,找出了差距,然后得出结论:“夫才智之士多则国强,才智 之士少则国弱”。“故今日之教,宜先开其智”。他认为只有办学校,开民智,才能打破封建制度的思想禁锢,才能 培育维新人才,实现变法的目的。因此,他在讲学、著文中,不断告戒弟子:“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 亟于教育”。他把教育作为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 评价: 康有为重视教育的开民智作用,把办学校、开民智当作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进行斗争的武器,其目的是挽救国家 危亡,是为维新变法的政治运动服务的。因此,他在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时,并没有忽视政治,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 义的。 四、论变科举,兴学校 变科举,兴学校,是康有为反复强调的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也是他改革传统教育的重要主张。内忧外患的局势, 使他认识到,科举制度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它不仅束缚人们的思想,而且还扼杀人才。他在同顽固派的论战 中,尖锐地指出,科举制度是一种愚民政策,它只能选出一些空疏无用的“学究”。这样的人,即可以为“巍科进士, 翰苑清才;而竟有不知司马迁、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唐宗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瞠目, 不知何语矣”。他认为处在列强竞争之世,“图保自存之策,舍变法外,别无他图”。而“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 于得人才;得才之道多端,而莫先于改科举”。在科举之法“未能骤废”之前,“则莫先于废弃八股”。这样,他就 把变科举,废八股问题同变法维新结合起来,使教育改革具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那么,怎样变科举、废八股呢?康有为认为应该大力兴办学校。1898 年,他在【《请开学校折》】中,要求光绪 皇帝“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把兴学作为立国之本。他认为应该采用资本主义国家的学制,由国家设立 各级各类学校。 康有为还建议朝廷成立“学部”,统管全国的“设师范、分科学、撰课本、定章程等”教育事务。 为使学校能顺利兴办,康有为还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兴学至速之法”。诸如:将原有的公私书院、社学等,一律 改为“兼习中西之学校”;国家和地方都要增加教育经费;鼓励绅民开办学校;国家统一颁发中小学的教科书等等。 他认为,如能按上述方案、建议办学,就能实现“人人知学,学堂遍地,??人才大成,而国势日强矣”。可见,他 对兴办学校充满了无限信心和希望。 康有为变科举、兴学校的思想,对改变皇帝及先明官绅的传统教育意识、制定新教育政策,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对后世引进西方教育学说、教育制度,也都有很大的导行作用。 五、论学西学,派游学 关于教育内容: 康有为积极主张“中西并用”,以“并用”的形式引进西学。在万木草堂的课程中,他就是以义理、考据、经世 和文字之学的传统中学形式,包括许多西学内容的,如:在义理之学中,包括泰西哲学;在考据之学中,包括万国史

学、数学、格致学;在经世之学中,包括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学原理、群学等;在文字之学中,包括外国语言文 字学等等。在康有为所著的《万木草堂丛书目录》中,所提的 137 种书目中,有关西学内容的约达一半以上,反映了 他对西学的重视。在向皇帝的上书中,多次宣传、介绍西方国家的自然科学、社会政治学说,并积极建议将其引进, 作为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内容,代替那些不切实用的“词章、帖括、训诂”等中国旧学。 为使学西学更有成效,康有为还提出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的主张,认为这是学西方、育新人的有效途径。 在派游学生的问题上,他抨击了清政府的目光短浅和思想保守: “同治十二年,但派学童出洋数岁,其业未成而, 故成就无几”,如果也能象日本那样,多派大臣、士大夫“出学外国,分习诸科,则归来执政,人才不可胜用矣”。 他主张派人出国留学,以派往德国为宜,因德国“文学最精”,又是君主国家,较之实施民主的法国,更合于中国国 情。但若培养速成师范人才,则可派赴日本,因为“道近而费省”。派遣的办法,他提出:可令各县自选优秀子弟。 凡县选派之留学生,其费用皆由各县自筹。他的这些建议、主张,充分表现了一位教育家的远见卓识,一个先进的中 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决心。这些建议,在“百日维新”中,得到部分实现,在当时起了开风气、促进思想解放的作 用。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 > 8-4-2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梁启超】(1873——1927),字卓如,好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出身于封建知识 分子家庭,少年时期开始学习中国古代的经史典籍,青年时期开始阅读西书,很快接受西学影响。 主要活动: 1891 年(18 岁)从师康有为, 就学于万木草堂, 深得康师赏识, 曾帮助康有为编撰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和 , 深受其师维新变法思想的的影响。1895 年,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积极宣传介绍西学,推进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1896 年任上海《时务报》的主笔(时年 23 岁),大力宣传变法理论。发表《变法通议》等鼓吹 维新的著名论文,他犀利的文笔、饱满的热情,深受知识界的欢迎。1897 年,任湖南时务学堂主讲,制定了《湖南时 务学堂学约》10 章,一反旧时封闭陈腐的教育思想和死板的教学方法,其著名门生有蔡锷、范源濂等。 1898 年,积极参加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受命起草《京师大学堂章程》,极力倡导教育改革。变法失败后, 逃往日本。1899 年,在日本东京设大同学校,在横滨又创办报纸,继续宣传改良,同康有为一样,成为保皇派,反对 革命派进行的反清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后,在政界沉浮。五四运动前后,反对尊孔复古,批判封建文化,讴歌民主与 科学。1920 年以后,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和学术研究,他曾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担任过北京图书馆馆长。他 以著述之丰、学识之博著称。 主要著作:

《饮冰室合集》,《戊戌政变记》、《清代学术概论》等; 教育著作: 《变法通议》、《湖南时务学堂学约》、《论教育当定宗旨》等,多收录于《饮冰室文集》中。 二、论教育的“开民智”作用 梁启超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开民智作用,但他更重视“开智”对变法的重大意义。他认为变法的根本在“开民智”、 “育人才”,因为变法的基本要求是“兴民权”,“然民权非可以旦夕而成也,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 一分之权;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权;有十分之智,即有十分之权。” 从“智”能生“权”的观点出发,他特 别强调开智的作用,认为“今日中国之大患,苦于人才之不足”,“为中国前途计,莫亟于教育”,应以“开民智为 第一义”。他考察古今,对比中外,认为当今天下“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 于学校”。把兴学校、开民智看作是救亡图存的头等大事。 在开民智的问题上,他主张既要“开民智”,又要“开绅智”、“开官智”。对开民智,他说不能只满足于“学 堂之设”,还必须造就一批“成就远大,各有专民、各有根底”的精干分子,这是开民智的首要任务。所谓“开绅智”, 就是调动乡绅的力量,使其“多议事”、“多筹金”,为乡村的公益事业多做贡献,为开通社会风气创造条件。所谓 “开官智”,梁启超认为这是“欲开民智、开绅智,而假手于官力者”的关键之点。他说:“官贫则不能望之以爱民, 官愚则不能望之以治事”。国家“既养之则应教之”,不应该当官不做事。认为官吏的昏昧无知,都是由国家的“养 而不教”,未开其智造成的。所以,他说“开官智”是“万事之起点”。他主张开设官吏学堂,“延聘通人为教习”, 以提高官吏的知识水平和“治事”能力,成为“识才兼备者”,这样的人,才能委之以“繁缺”,担当起维新变法的 重任。 三、论教育宗旨 他批评中国传统教育所培养的人,仅是“独善其身”重私德的个人,而缺乏“人人相善而群”的公德观念。他认 为,在“今日列国并立,弱肉强食,优胜劣败之时代”,如不确立正确的教育宗旨,不改变育材的目标,那么,中国 在世界上是“绝无立足之地”的。 梁启超认为,正确的教育宗旨,当立为培养“新民”。1902 年在他的《新民说》中,对此作了详尽的论述。他在 文中提出了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他所说的“新民”,包括民力、民智、民德三个方面,但主要是“新民德”。 这种“新民”的主要标准是具有爱国心、公共心、独立性、自治力等, “用以代替专制政体所陶铸的低劣的国民品格”。 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学校教育“养成一种特色的国民”,这种国民,人人都能“自克自修”,养成“完粹之品格”。 他认为培养出这样的“新民”,再由他们去改良社会,国家就能走向独立富强之路。 梁启超的“新民”理论,虽然包涵着不少矛盾和错误,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社会改良观点,但其中还是反映了他的 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的精神。 四、论变科举,兴学校

梁启超针对中国的落后状况,积极主张变科举,兴学校。1896 年他在《变法通议》中明确指出:“变法之本,在 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他在《论科举》中,还提出了改革科举的具体方案,他说有上、中、下三策。 对此三策,他申明“由上策者强,由中策者安,由下策者存”。如果固守弊制,则将坐以待亡,是与时相背的愚 蠢表现。 为实现废除科举,“合科举于学校”的“上策”,梁启超积极提倡兴办学校。 梁启超所设想的教育制度体系中,还包括专门教育,主张要建立分科大学、师范学校、军事学校、美术学校、政 治法律学校,以及各种简易实业学校。在这些学校中,特别重视政治学校、师范学校和女子学校。 五、论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 (一)师范教育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开创者。1896 年,他撰写《论师范》一文,专门论述师范教育问题。他认为师范教 育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女子教育 梁启超也很重视女子教育,他从“男女平权”的观点出发,积极提倡兴办女学。1896 年,他发表了《论女学》一 文,论述了发展女子教育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关于女子教育的系统看法。 在倡设女学时,他提出首先应该废缠足。认为“缠足一日不变,则女学一日不立”,把废缠足看作是兴女学的先 行步骤,也为妇女解放去掉一大障碍。 他计划在上海创设一所女子学堂,还写下《倡设女学堂启》,提倡女子教育,并附有《女学堂试办略章》,提出 女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学习内容 “中文西文各半;皆先识字,次文法,次读各门学问启蒙粗浅之书,次读史志、艺术、治法、性理之书”。学堂 设专门之学三科:一算学、二医学、三法学,学生任选一科。还另设师范科,学成之后可分任其职。 评价 梁启超的这些主张,对当时封建意识非常浓重的中国来说,确实起了巨大的改变风气的作用,这在当时的历史条 件下是难能可贵的。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梁启超功不可没。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本章简介] 1901 年,义和团反帝运动遭到帝国主义联合的镇压,接着,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了《辛丑条约》。从此,中国 进一步沦为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 处于被瓜分的局面。 清朝统治者公然提出, “量中华之物力, 要 结与国之欢心” 完 , 全变成了忠顺于帝国主义的奴仆。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进一步相结合,将中国推向灾难和黑暗的深渊,迫使人民 奋起自救。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抛弃改良主义的影响,从改良派中分化出来,走上革命的途程。

1905 年 8 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民主革命纲领,标志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力量的进一步强大,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革命斗争中,他们主张革命教育,把教育同革命并行,用教育去宣传革命、培养革命人才,使教育成为革命不可缺 少的武器和阵地。面对汹涌澎湃的革命潮流,腐朽的清政府为了维持它摇摇欲坠的统治,于 1901 年 1 月宣布实行“新 政”。 1912 年 1 月,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新的革命政权开始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民国成 立后不久,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一切革命的计划,包括教育在内都被破坏了。袁世凯死后,又开始了军阀混战 的局面,教育事业遭到很大的破坏。因此,作为封建文化支柱的孔子思想,在“五四”运动以前,在中国文化教育领 域中一直保持着支配的地位。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1-1 颁布《癸卯学制》]

1900 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次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从此完全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淫威之下。在这种形 势下,清统治当局对外为了“结与国之欢心”,对内为了缓解国人空前强烈的不满和愤怒,不得不赶忙于 1901 年宣布 恢复“新政”在义和团运动以前,清政府为满足办洋务的需要,虽然也曾设立了一些学校,但既无统一的学制,又无 系统的学校制度。1901 年 8 月,清政府为了实施【“新政”】,颁布一个《兴学诏书》,鼓励兴办学堂。在这个诏令 下达后的几年内,各省都兴办了一些新式学堂。从 1901—1903 年颁发学制以前,全国掀起了一个兴办学堂的热潮。在 各地兴办学堂的基础上,清政府开始制定统一的学制。 清政府的统一学制始于 I902 年。年初,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并由他拟订了一个大学、中学、小学以及蒙养学 堂等章程,由清政府以【《钦定学堂章程》】颁发全国,亦称《壬寅学制》。由于不够完备,所以没有实行。1903 年, 由张百熙、张之洞和荣庆依日本学制,重订了《钦定学堂章程》,修订后称【《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 制》】,于 1904 年 1 月 13 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公布实行。 (一)指导思想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的立学宗旨是:“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 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这个 宗旨充分体现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 (二)学校系统 学制把整个学校系统分为三段七级。 第一段初等教育,分三级: 1、【蒙养院】4 年

2、【初等小学】5 年 3、高等小学 4 年 第二段【中等教育】,不分级,共 5 年。 第三段,是高等教育,分三级: 1、 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 3 年 2、 分科大学堂 3 一 4 年 3、 通儒院 5 年 (三)课程设置 《癸卯学制》在课程设置上,按照中学为本,保存国粹的原则,规定各级学堂都要把读经讲经科和中国文学科, 列为重点的必修课。《学务纲要》中说:“中小学堂,宜注重读经,以存圣教。” 因此,中小学堂读经课时安排得最 多,初等小学堂每周 12 学时,高等小学堂每周 12 学时。中学堂每周 9 学时。高等学堂和大学堂,则不仅设经学课, 而且设经学科大专,专门学习经学。这样强调经学,从小学到大学一以贯之,其目的就是“保存圣教”、 “巩固国本”。 从规定上看, 自然科学一类的课所占比例很小。 初等小学堂每周授课 30 学时, 读经占 40%, 算术每周 6 学时, 仅占 20%。 高等小学堂每周授课 36 学时,读经占 33%,算术每周 3 学时,仅占 8.3%。中学堂每周授课 30 学时,读经占 30%,算 术 4 学时,仅占 7%。可见,自然科学在课程设置中,只不过是个点缀。因此,课程改革,仍未触动根本,只是变着花 样“保存国粹”而已。 (四)、癸卯学制的特点 癸卯学制由封建专制的清王朝制定,必然带有明显的封建教育的烙印: 第一,从学制看,延续时间过长,总计 30 年之久,即使不算两端的蒙养院和通儒院,也有 20 年以上,这样长的 学制一般人很难修完,体现的是逐级淘汰的封建选拔制。学制中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份量重,各有三级;而中等教育 份量轻,只有一级,属于过渡性质而已,可见尚未摆脱封建传统的小学-大学的框架构建。 第二,从课程设置看,传统的中国经学教育内容仍占很大比重读经讲经课,初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 40%(还不算 每天半小时的温经),高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加上与之密切相关的修身课,仍占 40%。小学不设外语,也 是要保证学生打下坚实的传统中学根基。 中学堂的读经讲经和修身课也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 高等学堂政科 (即文科) , 经学、伦理仍为必修课,艺科(即理科)也设有伦理课。 第三,从学校设置看,按地方行政级别规定办学级别,如初小由乡镇设立,高小由州县(及大镇)设立,中学由 府(大州)设立,高等学校在省城设立,最高学府设在京城同时鼓励私人办学(限于小学),也是套用了传统的办学 体制。 第四,从学校管理看,保留旧学校每月朔日(初一)的祭孔、宣读《圣谕广训》的典礼,及月课、岁考、以学业 成绩奖惩学生的各项制度。毕业考试由地方官会同学堂监督(校长)和教员主持,各类毕业生分别赋予相应的科举出

身,如通儒院毕业生按翰林升阶, 大学本科毕业生作为进士出身, 高等学堂毕业生作为举人出身, 中学毕业生奖以(国 子监)拔贡、优贡、岁贡,高小毕业生作为(府、州、县学)生员,即秀才出身。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比照同级普通 学堂给予毕业生科举出身。 第五,仍没有女子教育的位置。章程以中国男女之辨甚谨为理由,规定“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 。 不过在西方男女平权主张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加上蒙养院的设立要求有受过教育的女性师资,所以女子入 学受教育已是不可遏制。1907 年,清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女子小学堂和女子师范学堂。女子初小和高小的学制均比男子 初小和高小少一年,课程也少一些,可见其地位仍低于男校,而且女校的防范制度措施极其严格,以保持“男女大防” 的封建礼教。尽管如此,女校的设立,毕竟开创了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历程。尽管癸卯学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 从性质上说,它毕竟属于近代新学制的范畴:它具有完整的、上下衔接的学校体系,学习近代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 规定统一的学习年限,实施班级授课制,编制了专门的教科书,这些都与封建传统教育有本质区别。癸卯学制的颁布 结束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体制,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1-2 废除科举制度]

由于新思潮的发展,教育方面的改革并没有完全按照清政府的计划进行。1905 年,袁世凯、张之洞等会衔上奏, 要求立即停止科举。8 月,清朝发布“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的谕令。决定“著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考亦即停止”。这样,废科举就从 19 世纪末的口号,变成 20 世纪初的现实。清政府在实施“新政”中废除科 举制度,经过了三个步骤。 (一)改革科举内容 1901 年清廷又一次明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也就是废除八股试帖小楷取士制度,改用对当时有用的政治、外交、 法律、机械、工程设计等为考试内容。 (二)递减科举中额 主张以三科减尽中额,把科举完全合于学校。 (三)完全停止科举 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认为“科举一日不停”,“学堂就决无大兴之望”。递减中额的办法,已经缓不济急,于 是呼吁立停科举。 清廷迫于形势, 终于废除了自隋朝以来沿行了 1300 多年的科举制。 这在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一件大事。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1-3 宣布教育宗旨] 为了适应各种学堂迅速增多的形势,1905 年清廷设立了学部,作为统一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1906 年 颁发了一个教育宗旨,作为整顿学堂的一个重要措施。教育宗旨规定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学部在

《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解释说:忠君、尊孔,就是用中国固有的儒家圣贤之学,砺砺志节,激发忠义,使学生 形成牢固的拥护皇权、尊崇孔圣的意识。尚公,就是教育学生去私心,养成“合群之心力”、“视人犹己”、“爱国 如家”的精神,达到封建的道德要求。尚武就是教育学生具有“振武之精神”,以便保卫封建国家。尚实就是教育学 生学习农工商各种实学,培养从事各种实业的技术人才。学部希望按照这个宗旨培养出一代思想守旧、本领全新的封 建阶级接班人。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2-1 基督教与儒教的融合] 19 世纪末,帝国主义传教士们把精神侵略的战略重点,放在以基督教战胜儒教上面。他们基本上否定中国的传统 文化,妄图以帝国主义文化“征服”中国固有文化,借以配合其武力瓜分中国,奴役中国人民。20 世纪始,帝国主义 感到完全以基督精神去“战胜”传统的儒教已不可能。于是他们变换了手法,强调要把基督教与儒教结合起来。1903 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此著文宣扬孔子,说孔子是中国的圣人,是值得钦佩的。以后又大肆宣扬,尊崇孔子的儒教 徒也可以信奉基督教。露骨地表白了基督教与儒教融合的策略。这种观点获得了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官方的支持,因而 很快就被一些传教士所采纳。1909 年,东吴大学校长安徒生在中华教育会第六届大会上,就特别强调了基督教应“中 国化”的问题。所谓基督教的“中国化”,就是给基督教穿上中国的儒服。其实质,还是强调以基督教教育的领导地 位,来“改造”中国的传统教育,以实现其精神侵略的目的。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2-2 控制高等教育] 为了配合“以华治华”的政策,帝国主义者不仅大造基督教与儒教可以融合的舆论,而且在实践上大力加强教会 学校的工作。清朝政府为讨好帝国主义,则尽力为其提供条件,给予各种方便,表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反动同盟 的协调、默契。 1902 年,帝国主义对华教育侵略的联合机构一一中华教育会召开第四届会议,会议通过一个《向外国差会请求派遣有 训练的教育家来华工作的呼吁书》,要求各教派加强他们在中国各地开办的教会学校工作,使这些学校能以“更高的 模范作用”影响正在兴起的中国新式学校教育体系。还要求各教派迅速派遣各级教育专家来中国办学,认为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我们作为教育家的合法地位,并指导这个大国的年轻一代的思想”。清政府对此不但不加以抵制和反对, 反而特许帝国主义者教育侵略的深化。1906 年,学部发布《学部咨各省督抚为外人设学无庸立案文》,允许外国侵略 者随意在中国境内办学,不必向中国政府立案,各级政府也不得随意干涉。这样,帝国主义对中国教育的侵略就更加 合法化,其结果,不仅普通的教会学校数量增加,教会大学也与日俱增。 东吴大学(1901)、岭南大学(1904)、圣约翰大学(1905)、北京协和医科大学(l906)、沪江大学(1908)、 华南女子大学(1908)、文华大学(1909)、金陵大学(1910)、华西大学(1910)、之江大学(1910)、金陵女子

大学(1913)、福州协和大学(1915))、齐鲁大学(1917)、燕京大学(1919)等 教会学校的学生人数,以基督教会学生为例,1889 年大、中、小学共有 16,836 人,而到 1906 年则增至 57,683 人, 1912 年达 138,937 人,1915 年为 172,973 人,到 1920 年竟达 245,049。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2-3 退款兴学] 20 世纪初,由于美国实行排斥华工政策,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为抗议美国的种族歧视和压迫,1905 年在 中国沿海各地爆发了广泛的抵制美货运动,对美实行经济制裁,给他们以沉重打击。美国感到以武力镇压不能征服中 国,必须改弦更张。为尽快摆脱困境,美国国会在 1908 年通过一项“退还庚子赔款”的法案,要求利用这笔八国联军 掠夺的赔款,诱使清朝政府选派留学生,并在北京开办一所学堂,名为“清华留美预备校”。法案通过后,立即照会 清朝政府,要求从 1909 年开始,4 年之内每年派 100 名学生赴美留学,从第 5 年起,每年不得少于 50 名,直到“赔 款”退清为止。 美国玩弄的这一“退款兴学”的新花招,当时就遭到中国有识之士的反对和揭露。有人在报刊上说,美国这一招,形 式上是帮助中国兴学,而实质是妄图培植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 清政府按照美国的要求, 为执行 “退款兴学” 的计划, 1909 年 6 月专设了游美学务处, 于 负责考选学生出国留学, 并于 1911 年在北京建立一所留美预备学校(1924 年改为清华大学)。这所学校从开办到 1929 年留美预备部结束,共计 派送留美生 1279 人。 对于美国这个“退款兴学”的侵略阴谋,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也纷纷效尤。他们都用“退款”的方式吸引中国青年 到自己的国家去留学,都在中国兴建大、中、小各类学校,加强文化教育方面的侵略活动,造就自己在华的代理人。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2-4 反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斗争] 帝国主义传教士来到中国以后,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为非作歹,早就激起了广大中国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在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地方已经发生反对异教、焚毁教堂、驱逐洋教士、拒绝进教会学校读书等事件,反洋教斗争 的烽火遍及各地,最大的有 1870 年的“天津教案”、l895 年的“成都教案”等。这使帝国主义分子感到很不“安稳”, 在中国的领土上,找不到他们的“安全城市”。 特别是 1900 年发生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中国人民不仅直接抵抗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强烈反对洋人在中国的 政治、经济侵略活动,而且强烈反对教会和传教士对我国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侵略活动。20 世纪初,许多教会学校的师 生,鉴于帝国主义传教士不断扩张他们的势力,加紧对教会学校师生的控制,同帝国主义分子展开了各种形式的斗争。 1905 年,在抵制美货的运动中,许多青年学生也奋起参加斗争行列。上海、广州等地美国教会学校的学生,积极 响应“华人子弟要退出教会学堂”的号召,纷纷退学离校。上海震旦学院部分学生,退学后另组复旦公学,推举马相 伯为校长,反抗帝国主义的压制。同年,上海美国传教士开办的清心书院、中西书院的师生,为反对美国单方面修订 《中美华工条约》,虐待华工,排斥华侨,以及因抵制美货,受到学校当局的无理阻挠,一律罢课退学,迫使学校解 散。1910 年,上海徐汇公学学生 300 余人,因反抗传教士的笞刑一一“以竹板皮鞭打学生”,愤而退学。

1909 年,中国的一些教育家和教会学校的教师们,联名向中华教育会第六届大会提出建议书,强烈要求提高中国 人在基督教教育中的地位。其要点有三: ① 要求中国人有参加决定教育方针政策的权力; ② 要求改变“中华教育会”的名称和作用,使其与中国国家教育相联系,并要求提高中国基督徒的地位; ③要求成立由选举产生的“基督教教育联合会中央委员会”,争取中国人在其中的合法席位。帝国主义者为了缓 和中国教育界的不满情绪,会议通过了修改中华教育会章程和聘请中国人为大会总书记和执行委员的决议。中国教育 界取得了斗争的初步胜利。 但是,我国教育界比较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大规模地进行反对教会教育的斗争尚在“五四”运动以后。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3-1 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批判] 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从反清革命,解决国家存亡大问题出发,抨击清末教育的。他们认为:清末的教育是一种极为 腐朽的奴隶教育,这种教育已经达到误国误民的程度,到了非以“革命之教育”代替不可的时候了。他们把批判的矛 头直接指向儒家学说,指向清政府。章太炎曾经指出: “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 “儒学之害,在淆乱人心”。 他说,“尊事孔子,奉行儒术”,是“便其南面之术,愚民之计”。所以章太炎坚决反对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反对“定一尊于孔子”。 革命派认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教育,都是以忠君、法古为特征的。所谓忠君,就是剥夺人权,要人服从皇帝; 所谓法古,就是读圣人之书,学圣人行。这种忠君法古的教育,就是“奴隶教育”。邹容在其名著【《革命军》】中, 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封建教育,说在那种奴隶教育之下,只能培养出“五官不具,四肢不全,人格不完”的人,这种人, 在统治者面前,“形同乞丐”,在权势者面前“畏首畏尾”,是些毫无独立人格的“奄奄无生气”的人。论其学问, 不是空谈义理,就是抄袭皮毛,尽是些陈词老调、无实无用的东西。这些“知识分子”都是学非所用。陈天华说: “这 种号称读书的人,除了且夫若曰几个字外,还晓得什么”!这些人的实学程度都不如欧美、日本的学童。这种教育同西 方列强相比,他说:“他造一个轮船,我只能当他的水手;他立一个机器厂,我只能当他的粗工;他们安坐而得大利, 我们劳动而难糊口。”革命派认为这种教育的唯一作用,就是向社会输送“优美高尚的各色各等奴隶”。 清王朝对女子教育是不重视的,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女子教育没有包括在内。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女子一旦 接受教育,就会染上西洋风习,这对教化是有害的。所以把女学紧紧限制在家庭教育之内,进行女德之类的教育。革 命派陈天华尖锐地指出:“那女子无才便是德是谬说,真正害人得很。”对于国家来说“女子无学,是坏了根本,那 里有好枝叶呢!”因此,他号召被压迫的妇女要冲破封建牢笼,争取受教育的权利,争取女权。 对于清政府“维新”后的教育,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那种改革是给奴隶教育穿西装的把戏。政府颁布的学堂章 程,实行的学校制度,从外部看“形式似矣”,而从里面看则“精神嗒然”,完全没有改变封建教育的本质,不是什 么彻底的改革。他们认为,改革后的学堂“依然是一个顽固的天地,依然是无一线光明的黑暗之狱”因此说,这种教 育依然是奴隶教育。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3-2 与改良主义教育的斗争]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改良派没有吸取教训,继续走先前的老路,成为忠实的保皇派。他们妄图通过君主立宪制, 打开一条发展资本主义的窄路,慢慢地实现社会改革。针对蓬勃兴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康有为散布什么“革 命会导致列强灭亡中国”的论调,积极主张以教育去“开民智”,但不准革命。梁启超仍然认为教育是“今日中国之 急务”。严复则力主教育救国。改良派的这些观点,对革命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不同,他们反对君主立宪,反对教育救国,认为改造中国的第一急务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是革命。教育是革命要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革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不能置革命于不顾而先搞什么“开民智”、 “治民愚”之类的教育。 但这不是说革命派不主张开民智,而是主张教育与革命应当并行,在革命斗争中去开启民智。1903 年,章太炎与 康有为论战时写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成为革命派颇著名的战绩。文章针对康有为的先教育后革命的观点, 指出:“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智,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针对康有为的“人心 愚昧,公理未明,若行革命,必遭亡国之祸”的论调,章太炎又驳斥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 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革命派批驳改良派的这些观点,在辛亥革命前的 10 年间,已经逐渐由理论宣传变为教育实践活动。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3-3 创办新型学校] 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初期,非常注意利用学校开展革命活动,把学校当作宣传革命、集结革命力量、培养革命 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发动革命的过程中,创办了许多新型学校。如湖南的明德学堂,浙江的大通师范学堂,江苏的丽 泽学堂,上海的爱国学社、爱国女学等。这些学堂中,影响较大、颇著声名的有以下几所: (一)爱国学社 1902 年 11 月由中国教育会蔡元培、章太炎等人在上海创立。这年,因上海南洋公学发生退学风潮,200 余人因反 对学校当局的封建压迫,愤而集体退学。中国教育会为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决定成立爱国学社,接纳这些学生入校 学习。学社于 11 月下旬正式开学。蔡元培被推为总理,吴稚晖为舍监,教师由教育会选派,都是义务教学。学社的办 学宗旨是“重精神教育,以自由独立为主”,把灌输民主主义思想作为学社的主要任务。学社分寻常级、高等级,均 为二年。高等级设伦理、算学、物理、化学、心理、论理(逻辑学)、社会、国家、经济、政治、法理、国文、日文、 英文、体操等 15 门课程。寻常级设修身、算术、理科、国文、地理、历史、英文、体操等 8 门课程。这些课程中,社 会、国家、经济、政治、法理及心理、论理等科,都是其它学校所未开设的,而学社则用以传播欧美资产阶级的思想 学说。学社最富特色之处,是规定学生自治制度,使学生享有很大的民主权利和自由。师生可以高谈革命,放言无忌, 经常一起参加政治活动。爱国学社在教育上的创举和活跃的政治空气,为师生献身爱国运动和革命运动起了积极的作

用。1903 年夏,因“苏报案”起,遭清政府强行解散。 (二)爱国女学校 1902 年春, 是中国教育会蔡元培、 蒋观云所创办的女子革命学校。 先由蒋任经理, 后由蔡元培接任。 办学方针 “不 取贤妻良母主义”,而“欲造成虚无党一派之女子”为目的。蔡元培认为“革命只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在 爱国学社中竭力助成军事训练,算是下暴动的种子。又以暗杀于女子更为相宜,于爱国女学,预备下暗杀种子??”。 为成功地培养无政府主义者和刺客,爱国女学于年幼班授予普通知识,年长班则开设《法国革命史》、《俄国虚无党 主义》,尤其注重《化学》课的学习。在亥革命时期,爱国女学校的学生“多有从事于南京之役者”,对当时的革命 运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大通师范学堂 1905 年,光复会成员徐锡麟、陶成章在浙江绍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后因徐锡麟去安徽进行革命活动,1907 年学 校邀请著名女革命家秋瑾来校主持校务。大通师范学堂名为培养小学体育教师,实则用来掩护革命活动和培养革命军 事干部。课程设有语文、算术、史地、理化、生物、外语、教育学、伦理学、图画、音乐等文化课和体育课。其中特 别重视军事体育的训练,如器械体操、兵式体操,夜行军、等。学堂还利用合法条件,购买枪支弹药,聘请革命党人 担任教官,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学校的全部活动以反清革命为中心,在江浙一带,大通师范很有名气,成为 当时革命的中心之一。学生大部分参加了光复会,成为徐锡麟、秋瑾武装起义计划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武装起义 失败,清军包围了学校,许多学生壮烈牺牲,秋瑾被捕,面对敌人的酷刑,她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大通师范学堂在 近代革命史上、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4-1 颁布新教育宗旨]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于 1912 年元旦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1912 年 1 月 9 日,成立【中央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立即着手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912 年 2 月,蔡元培在《对于教 育方针之意见》中,批判了 1906 年公布的清末教育宗旨。他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都 必须从教育宗旨中删除。根据建设未来新社会的需要,必须重新规定教育宗旨。文章中提出了“公民道德、军国民主 义、实利主义、世界观及美育”五育并重的教育宗旨。在 7 月召集的临时教育会议上,他又进一步拟订和阐述了新教 育宗旨,并由会议通过,于 1912 年 9 月 2 日公布。【新教育宗旨】的内容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 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这个教育宗旨,很明显地删除了“忠君”、“尊孔”两点,从而同清末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教育方针,在根本点上 划清了界限。同时,还增添了“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从而表达了刚刚取得政权的资产阶级的高瞻远瞩的思想 境界。宗旨里所说的“道德教育”,是向青少年进行“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的政治、道德思想教育。是教 育宗旨的核心,也是整个民国教育的中心。实利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关生产知识、技能的教育。军国民教育是军事 体育训练。世界观教育及美育,都是进行“意志自由”的高尚情操的教育。这个宗旨,对辛亥革命以后的教育事业起

过相当积极的影响。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4-1 颁布新教育宗旨] 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华民国于 1912 年元旦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1912 年 1 月 9 日,成立【中央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立即着手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912 年 2 月,蔡元培在《对于教 育方针之意见》中,批判了 1906 年公布的清末教育宗旨。他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都 必须从教育宗旨中删除。根据建设未来新社会的需要,必须重新规定教育宗旨。文章中提出了“公民道德、军国民主 义、实利主义、世界观及美育”五育并重的教育宗旨。在 7 月召集的临时教育会议上,他又进一步拟订和阐述了新教 育宗旨,并由会议通过,于 1912 年 9 月 2 日公布。【新教育宗旨】的内容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 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这个教育宗旨,很明显地删除了“忠君”、“尊孔”两点,从而同清末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教育方针,在根本点上 划清了界限。同时,还增添了“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从而表达了刚刚取得政权的资产阶级的高瞻远瞩的思想 境界。宗旨里所说的“道德教育”,是向青少年进行“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的政治、道德思想教育。是教 育宗旨的核心,也是整个民国教育的中心。实利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有关生产知识、技能的教育。军国民教育是军事 体育训练。世界观教育及美育,都是进行“意志自由”的高尚情操的教育。这个宗旨,对辛亥革命以后的教育事业起 过相当积极的影响。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4-2 制定《壬子癸丑学制》] 临时教育会议还制订了《学校系统》,于 1912 年 9 月公布实行,称为《壬子学制》。此后,教育部又陆续公布 一些各级学校的法令, 《壬子学制》 对 有所修改和完善。 1913 年, 到 教育部综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校系统, 【 称为 《壬 子癸丑学制》】。 这个学制的整个学程为 18 年,分三段四级,三个系统。 第一段是初等教育,分为两级:初等小学 4 年,高等小学 3 年,共 7 年。 第二段是中等教育,只设一级,共 4 年。 第三段是高等教育,也是一级,但分预科和本科。预科三年,本科除法科和医科中的药学门为 3 年外,其它文、 理、商、农、医、工等科均为 4 年,共 6-7 年。此外,下设蒙养园,上设大学院,不计在年限内。 除了由小学、大学组成的学校系统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师范教育系统,《师范教育令》中规 定,师范学校造就小学教员,应附设小学校。女子师范学校造就小学教员及蒙养园保姆,于附设小学外应设蒙养园。

高等师范学校造就中学教员、师范学校教员,应附设小学、中学,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应附设小学、女子中学及蒙养园。 各类师范学校还应附设相应的教员讲习科,作为培训机构。分中级师范学校和高级师范学校两级。中师预科 1 年,本 科 1 部 3 年,2 部 1 年。高师预科 1 年,专修科 2-3 年,本科 3 年,研究科 1 或 2 年。实业教育系统《实业学校令》 规定,甲种实业学校实施完全普通之实业教育,乙种实业学校实施简易之实业教育。实业学校种类为农业、工业、商 业和商船四类。 分初级乙种实业学校和中级甲种实业学校两级。此外,还设有补习科、专修科及小学教员讲习所,都是各系统的 学校特设或附设的学科。 [第九章 辛亥革命前后的教育 > 9-4-3 改革课程内容]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为培养共和国的国民,除颁布教育宗旨、制订学校系统以外,还对清末的课程内容进行一 番改造。1912 年 9-10 月,先后公布了小学、中学、师范、专门及大学校令。 初等小学校的课程: 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女子加设缝纫课。高等小学的课程有:修身、国文、算术、本国 历史、地理、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男子加农业,女子加缝纫。三年级加设英语为随意科。 中学文实分科制。课程设: 修身、国文、外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女子中学加 设家事、 园艺、缝纫。 这次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和清未的《癸卯学制》的课程设置相比有两点变化:一是中、小学取消了读经、讲经 课,二是增加了自然科学和生活所必需的生产知识、技能教育。这些变化,充分反映了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对教育的 要求,是有进步意义的。 在同年 10 月公布的《专门学校令》和《大学令》中,除在大学取消经学科及规定各科教育系统外,规定大学重点 在培养学术研究人才,专门学校重点在培养实际工作人才。这对后来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个学制共实 行了 10 年,其间虽进行了一些修改,但无本质上的变化。 评价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同清末相比,无论是在废除男女教育不平等,废止中小学读经讲经,取消大学经学科, 还是在缩短学制年限、加强自然科学和实业教育等方面,都取碍了历支性的进步。这对根深蒂固的封建教育制度,无 疑是个很大的冲击。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有很大的促进。 [第十章 五四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思想 > 本章简介] 五四时期是中国教育发展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马克思教育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新民 主主义教育萌芽。五四运动后,西方教育思潮被大量地介绍到中国,而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诸多教育活动的开展, 又构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起,就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教育 与社会革命之间的关系,视教育为革命斗争的有效工具,领导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对封建专制政治和封建教育的 不妥协斗争,创办了早期的革命干部学校,为革命培养了一批领导骨干。 1:1919 年爆发了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早期的 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积极在中国宣传、实践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从而使五四运动后劳动人民争取教 育权的斗争走向了与政治斗争相结合的道路。 2: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发端于 1912 年,目的是大兴苦学之风,从而“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以改良中国社会。五 四前期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具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五四运动后,勤工俭学运动的性质和内容发生了变化,具有 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这一时期的勤工俭学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为教育揭示了一条革命的崭新的道路,即脑 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工读互助运动是五四时期,国内一些青年,在劳工神圣的启示下,希望通过把工和读结合起来的教育手段, 在国内建立一个人人劳动,没有剥削,没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社会。其中以北京的工学会和北京的工读互助 团的影响最大。 4:平民主义教育思潮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种新教育思潮。倡导平民教育,是新文化运动中“拥护民主”是口号 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参加平民教育的,有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 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都反对封建的等级教育,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独霸教育权的局面,但由于各自思想倾向的差异, 对“平民”及平民教育的内容、目的的看法各有区别。五四以后,这股思潮明显分化,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关于共产主 义者开展平民教育的基础上,开展了革命的工农教育运动;一些资产阶级教育家则继续从事改良主义的平民教育,并 逐步构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平民教育运动。 5: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也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种教育思潮。19 世纪末出现于美国,以杜威为代表。五四运动前传 到中国,大量传播是 919 年 5 月到 1921 年 7 月,杜威于其间来华讲学之后。杜威主张的以教育的手段改良社会,适合 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的要求。故学说在中国传播甚广,影响甚大,成为五四运动后重要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潮。 6: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使中华民族找到了自己伟大的舵手,从此中 国人民自求解放的斗争有了最可靠的胜利保证。 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在党的二大,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 次全国代表大会等会议上制定了关于教育的纲领、方针、政策,并且领导和组织了工农教育运动,创办工农业余学校。 工人教育发展最早的地区有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湖南省安源煤矿等,农民教育开展最早的地区是广东、湖南。 8: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一方面创办工农业余学校,另一方面创办革命干部学校,为革命培养领导 骨干。其中著名的有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和农民运动讲习所。

9: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深入发展,广大青年在革命形势发展的影响下,爱国热情迅速增长, 在党的号召和工农革命形势大发展的推动下, 全国各地教会学校的学生开始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收回教育主权运动。 斗争的意义在于它彻底的揭露了帝国主义在中国办学的侵略本质,提高了人民的反帝的觉悟,唤醒了教会学校的爱国 青年,使 80 年来帝国主义对中国所谓教育上的侵略气焰遭到了第一次最沉重的打击。 10:这一时期,封建军阀为了打击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除了武装镇压外,大肆提倡封建复古,企图用封建的愚 忠愚孝从思想上扼杀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所以,这一时期教育界的复古主义十分严重。教育界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 对反动军阀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的抵制,使其最终破产。 11:1922 年的“新学制”是由北洋军阀政府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的 ,是在资产阶级教育家们“适应新时代的新 教育”来改革中国的教育,中国就可以富起来的教育思想的推动下形成的。新学制在很大方面优于旧学制,是我国近 代学制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12:在颁布新学制的同时,全国教育联合会于 1923 年颁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 ,进行了课程改革 [第十章 五四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 > 10-2-1 赴法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发端于 1912 年,当时由李石曾、吴玉章、吴稚晖等人,在北京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目的是大兴苦学 之风,从而“输世界文明于国内”,以改良中国社会。1915 年 6 月,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为增进华工的知识和 技能,成立勤工俭学会,并提出该会以“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增进劳动者之知识为宗旨”,采取“以工兼学”的 办法,以华工为主要对象。 1919 年“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时的勤工俭学运动的性质和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 化。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当时,毛泽东和蔡和森是新民学会会员和湖南进步青年 赴法勤工俭学的组织者;周恩来和天津觉悟社的部分社员,也站在这个运动的前列,为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吴玉 章、赵世炎在四川经过广泛的宣传活动,使四川成为参加赴法勤工俭学人数最多的一个省。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他 们不仅一面作工一面学习,同时还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斗争。正是这种教育与生产劳动和政治斗争相结合的道路,使大 批勤工俭学的进步青年,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战士。

[第十章 五四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

> 10-2-2 工读互助运动]

在“五四”运动时期,大批青年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同时,在国内也出现了 一批具有“善良愿望”和“美好理想”的青年。他们在劳工神圣的启示下,厌恶不劳而获,幻想在国内建立一个人人 劳动,没有剥削,没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社会。他们企图通过用把工和读结合起来的教育作为手段,达到这 种目的。他们认为通过这种教育使作工的人能读书,读书的人能作工,这样,人人劳动,人人读书的美好社会就实现 了。

这种用工读相结合的教育改造社会的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是相当流行的一种思潮,提倡这种教育的团体几 乎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形成了影响较大的工读互助运动。其中以北京的工学会和北京的工读互助团影响最大。

[第十章 五四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

> 10-2-3 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平民主义教育思潮是五四运动时期的一种新教育思潮。这和新文化运动所请来的“德先生”(民主)的影响是分不 开的。其中以北京高师学生创办的《平民教育》杂志和南京高师学生创办的《少年社会》杂志影响最大。

[第十章 五四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

> 10-2-4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实用主义思想,在“五四”时期输入中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杜威哲学的基本观念是: “经验即生活,生活即是应付环境”;“知识、思想是应付环境的工具”,他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重视 儿童的主动活动等教育学说,适应了资产阶级新教育反对封建教育和形式主义的传统教育的要求。正是因为如此,使 它对当时正在热烈追求新思想的中国教育界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许多知名人士,包括蔡元培在内,都曾经从介绍新思 想革新中国教育的角度,积极支持胡适宣传实用主义教育活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就是在这种情 况下,于 1919 年 5 月 3 日,由北京大学、尚志学会和南京高师联合聘请来华讲学的。杜威在中国活动长达 2 年之久, 讲演达 200 余次,足迹遍及全国 14 个省区。成为二十世纪初叶以来,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教育思潮。 [第十章 五四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 > 10-3-1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教育领域的斗争纲领]

1921 年 7 月 1 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中国共产党自从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工作,把它当作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并且为之 建立了正确的纲领、方针、政策。在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出的目前奋斗的七项目标中,有两项是有关教 育方面的:“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普及教育”,“废除一切束缚女子的法律,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 上享有一律平等权利”。在 1925 年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的《关于工人教育决议案》中,首先指出了在现存社会制度下 工人阶级要得到充分的教育是不可能的,工人阶级要得到充分的教育机会,只有在它夺得了政权之后。决议也明确指 出,工人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为了斗争的发展,组织的巩固,斗争能力之强大,为了革命的胜利,在可能的条 件下,广泛的发展工人阶级的教育是必要的,这种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识字,重要的在于促进工人的阶级觉悟,训 练其斗争能力。决议还指出,提高工人阶级的阶级觉悟,是战胜资产阶级的根本动力。 1922 年 5 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教育运动的决议案》,规定了青年团在青年 教育工作中的任务: (1)在学校教育方面要发动一个反对封建牢狱式的学校制度,反对教会教育,反对少数人垄断教 育的斗争,(2)在青年无产者中要发动一个深入开展社会教育的运动,(3)在广大青年中开展政治教育运动,广泛 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青年的政治觉悟。

[第十章 五四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 > 10-3-2 党领导的工农教育运动]

在劳动组合书记部的组织和领导下,工人教育发展很迅速。举办工人补习学校,对工人进行阶级启蒙教育,提高 阶级觉悟,从而使他们拿起武器积极投入解放自己的革命斗争。北方最早成立的是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湖南省安源 煤矿早在 1922 年 1 月就组织了煤矿工人补习学校,促进了全国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 为了组织工人阶级的同盟军,1922 年以后,党开始深入农村发动群众。从教育入手,建立农会,开展斗争。广东 是农民教育开展最早的地区。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彭湃,在他的领导下,海陆丰地区就有 10 余所农民学校。1925 年 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的《关于农民教育的决议》中指出,农民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把农民组织成一支强大 的革命队伍,养成农民的革命思想。湖南的农民教育,在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的组织、关心下,发展很快,到 1926 年时已创办农民学校 6700 多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教育运动的兴起,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与资产阶级所提倡的“普及 义务教育”、“平民教育”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第十章 五四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 > 10-4-1 湖南自修大学]

湖南自修大学是毛泽东 1921 年 8 月在长沙创办的, 是一所研究马列主义理论和培养干部的学校。 这所学校的最大 特点是自学,而这种自学的目的不是为学问而学问,是为了探求真理改造现时社会,是为了革命。因而,在它的“入 学须知”上规定说:“我们不愿意我们的同学中有一个少爷、小姐,也不愿意有一个麻木或糊涂的人”。学员在入学 时要经过严格审查,有六项标准,其中第五项是审查人生观,第六项是对现在社会的批评。这个学校分文科和政治经 济两科,很重视学员的体力劳动,在校内设有园艺、工厂、供学员劳动时使用。在学习上强调自己看书、自己思索, 在此基础上,共同讨论,共同研究。为此,在校内组织有哲学研究会、经济学会、中国文学研究会,并经常组织时事 讨论会。1923 年该校还创办了《新时代》月刊,它是系统的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中国革命问题的刊物。此外, 自修大学于 1922 年,为适应知识青年和青年工人的要求,成立了一个补习学校;并公开招生。1923 年 4 月,湖南军 阀赵恒惕以“自修大学所倡学说不正”、“有碍治安”等莫须有罪名,封闭了自修大学,并通缉毛泽东。自修大学被 封闭后,中共湖南省的党组织于 1923 年 11 月决定创办湘江学校,原自修大学和补习学校学生大部转入这个学校。

[第十章 五四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 > 10-4-2 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是 1922 年春在上海创办的,原名为东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1922 年 10 月改名为上海大学。这个学校的 主要任务,是为文艺战线和理论战线上培养革命干部。改为上海大学后,设社会科学院、文艺院、附属中学三部分。

于右任为校长,陈望道为教务长,瞿秋白是社会学系主任,蔡和森、张太雷、恽代英、杨贤江、肖楚女、邓中夏、任 弼时等都曾在这里教过书。这个学校的学生中,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占多数。学校除进行课堂教学外,并引 导学生研究社会问题和参加实际斗争,在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中,上海大学师生是一支出色的队伍。 该学校 1927 年春被反动派查封。

[第十章 五四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 > 10-4-3 农民运动讲习所]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创办于 192 年 7 月,共办了两所。一所是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第 1——5 届,培养对象是广东省的农民运动干部;第二个时 期是第 6 届,扩大为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另一所是在武汉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1924 年 7 月广州农 民运动讲习所第 1 届,由中国共产党著名的农民运动领导人彭湃为主任,第 6 届由毛泽东任所长。中央农民运动讲习 所于 1927 年 3 月在武汉开学,学员 700 多人。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为校务常务委员。课程共 29 科,要求学员切 实研究农民土地问题,农民政权问题和农民武装问题。毛泽东的名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列为教学的重要内 容。

[第十章 五四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 > 10-5-1 收回教育权运动]

党成立后,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深入发展,广大青年在革命形势发展的影响下,爱国热情迅速增长, 在党的号召和工农革命形势大发展的推动下, 全国各地教会学校的学生开始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收回教育主权运动。 在党的号召和工农革命形势大发展的推动下,在教会学校读书的爱国青年们觉醒起来。最先举起反抗旗帜的,是广州 英国圣公会创办的圣三一学校的爱国青年。斗争的起因,是学校的英国校长禁止学生组织学生会,不许学生参加爱国 斗争,并一再开除学生。因而,引起了广大爱国青年的愤怒,掀起了罢课斗争,并曾两次发表宣言。至 1924 年 6 月, 斗争从一个学校发展到全广州市的教会学校,进而扩展到福州、南京等地的教会学校。6 月以后,广州、南京、福建、 湖南、上海、武昌、汉口、南昌、杭州、北京等地的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反对帝国主义教会教育的斗争迅速掀起。随着 革命形势的发展,特别是 1925 年 “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战斗号召,发表了《为抗议帝 国主义暴行告全国民众书》。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三罢”运动(罢工、罢市、罢课)。这样, 就把反对教会教育的斗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在运动发展的影响下,东北三省也爆发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教育 的斗争,奉天省教育会也于 1924 年成立了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 然而,真正要实现收回教育权,不打倒帝国主义是不可能的。因此,1925 年以后,党及时引导青年学生将反对帝

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斗争转入到校内,通过各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斗争;同时,提出要把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与正当的 宗教活动区别开来,争取爱国的信教的生参加到斗争中来。 [第十章 五四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 > 10-5-2 反封建复古主义斗争]

由于革命形势发展的影响,青年学生的觉悟有了提高,大批青年走出了课堂,积极地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 争。这一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的发展状况是空前的。封建军阀为了打击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除了武装镇压外, 大肆提倡封建复古,企图用封建的愚忠愚孝从思想上扼杀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所以,这一时期教育界的复古主义十 分严重。 章士钊是教育上推行复古主义的一个代表人物。 1924 年章任段祺瑞政府的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 他大权在握, 上任伊始,便宣布要“整顿学风”。次年 7 月,他在《甲寅周刊》中鼓吹古文,宣扬封建思想,并在修订中小学、师 范学校法令的教育会议上,通过了恢复读经科和文言文的决议。在他的指使下,教育部还通令禁止女学生到公园、市 场,“以免发生有伤风化事情”·另一个提倡封建复古主义教育的是胡适,他在《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中,开 列了以孔学、佛学为主要内容的古书 200 多种,共 1000 多册,让青年研读,引诱学生钻到故纸堆中去“读书救国”。 这一时间,连割据各地的军阀,也都争先恐后地提倡读经。湖北省用所谓“联帅”的命令禁止男女同学,强令小学应 特重读经,禁用白话文。奉天、直隶等省也以省长的命令颁布小学以上的学校一律增加读经的法令。最粗暴地推行封 建复古主义教育的军阀是吴佩孚。他在武昌一个学校“视察”时说:“你们办学校应当教忠教孝。怎么适应现代的潮 流?中国教育与外国教育原本不同,外国教育就是声光电化,中国教育就是礼义廉耻,高等师范理化都不应要,不读 经学这些事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在乡间变戏法,或者制造些假药去害人罢了。??回去把你们的功课表都改了,不改 我是不给钱的,我将来回武昌到你们学校参观的时候,还要你们的学生背‘四书’给我听呢,不能背的学生都是要开 除的”。 这些倒行逆施遭到了教育界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的坚决抵制。如北京女师大的师生与章士钊等进行了针锋相对的 斗争,并取得了胜利。黎锦熙为反对小学读经在《上章士钊意见书》中指出,在民主之时还想“循昔时君相保世传统 之故步,袭此束缚驰聚之遗策,固执违实寡效之名,永杜顺理求真之路”,是“幻想也”。1925 年,北京大学因章士 钊“思想陈腐,行为卑鄙”,决议会决议,反对他任教育总长,宣布学校独立,与教育部脱离关系。同年,江苏、浙 江、安徽三省师范附小在无锡江苏第三师范举行焚毁初小文言文教科书的仪式,焚烧文言教科书,并发表宣言。 在反击这股逆流的斗争中,鲁迅始终站在最前列。他用犀利的匕首——杂文,对“读经救国”的复古主义论调作 了最强有力的反击。1925 年 11 月 27 日,鲁迅在《猛进》周刊上发表的杂文《十四年读经》,就是专门揭露教育部在 1925 年 11 月部务会议决议“中小学每周读经一小时”写成的。他在文章中指出:读经其实是阔人愚弄笨人的把戏, 是企图制止在这被古习惯教养得硬化了的社会里,人们在新环境、新思想影响下变性而来改变了这种硬化了社会的一 种强酸剂。 他在 1925 年 12 月 10 日 《国民日报》 副刊上发表的另一篇杂文 《读经与读史》 中, 更尖锐的揭露了所谓 “读 经救国”的反动论调。文章指出:读经救国是不可能的。读经如能救国,甲午海战就不会失败了,因为那时的学生整

天读经。读经只能使人对过去生敬畏心,因为它已经注定了人们的命运。读经对于人来说只能使人成为敷衍、偷生、 献媚、弄权、自私、假借大义窃取美名的伪君子。 由于教育界和广大学生的坚决抵制,以及北伐战争的胜利,在学校中恢复读经、文言文的鼓噪,随着章士钊的下 台而宣告破产。 [第十章 五四时期和党成立初期的教育 > 10-6-1 学制改革]

“五四”运动后,资产阶级教育家们认为,只要用“适应新时代的新教育”来改革中国的教育,中国就可以富强 起来。因此,他们坚持教育救国论,积极组织教育团体,创办教育刊物,宣传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推动学校教育的改革。 1922 年制定的“新学制”,也称“壬戌学制”,是 1922 年 11 月 1 日由北洋军阀政府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的,但 是这个学制的产生却经过了一个较长时间的酝酿和讨论过程。1915 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的第一届年会上,由湖南省教 育会提出改革学制的建议,经过历届年会,特别是第八届年会上通过。

指导原则:

“新学制”提出七项标准,作为学制改革的指导原则。即: (1) 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2) 发挥平民教育精神; (3) 谋个性之发展; (4) 注意国民经济力; (5) 注意生活教育; (6) 使教育易于普及; (7) 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学校系统:

“新学制”规定:(1)初等教育为 6 年,分初、高两级,前 4 年为初级,是义务教育,后 2 年为高。前 4 年可单 设,并规定在小学高年级可根据地方情况,增设有关职业的准备教育。(2)中等教育为 6 年,分初高两级各 3 年。规 定初级中学为普通教育,可以单设。并规定根据地方情况,兼设各种职业科。高级中学分为普通、农、工、商、师范、 家事等科,并可根据地方情况,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旧制的甲种实业学校改为职业学校或高级中学的农、工、商科,

乙种实业学校改为职业学校,修业年限可依地方实际需要而定。师范学校为 6 年,可单设后 2 年或 3 年实行分组选修 制。(3)高等教育为 4-6 年。医科法科为 5 年,师范为 4 年,大学采选科制。规定根据地方情况和学科情况可设专门学 校,修业年限 3 年,大学及专门学校可设专修,修业年限依情况而定。大学院为大学毕业或有同等学历者的研究所。 学校系统如下图

壬戌学制系统图 学制特点: “新学制”和“壬子癸丑学制”相比较,有以下特点:(1)小学由旧制的 7 年改为 6 年,较旧制缩短。(2)中 学和旧制相比较改革最,也是这次改革的重点,在当时被认为是改革的最精彩的部分。具体情况:由旧制的 4 年一贯 制改为 3、3 两级制,改后的中学分初高两级各 3 年,并规定初级中学可单设;由旧制单一的普通中学改初中为普通中 学,高中为分科中学,也可称为综合中学;由旧制的单一的为升学作准备,改为升学就职兼顾;由旧制的学年制改为 学分制,在高中实行选科制。(3)大学取消了预科,实行选科制。(4)注意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克服了旧制

整齐划一的弊端。 学制意义: 新制和旧制相比较,缩短了小学年限,单设了 3 年制初中,有利于普及小学和初中;在中等教育方面,加强了对 学生的职业训练,这是新制的一大特点,它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新制的另一大特点是实行选 科制,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新制注重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有一定的灵活性,有利于调动 地方办学的积极性。 新制是在旧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更切合实际,因此说,它是我国近代学制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 本章简介] 1、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建立革命根据地,依当时革命形势的提出了苏维埃教育总方针。在具体实施中,制定了符 合战争特点的学制,主要施行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等三种教育。与之对应,国民党统治区也制定了自己的 教育方针,并对 1922 年的学制进行了改革。 2、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教育家。如鲁迅、杨贤江、李大钊等。 [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 11-1-1 党和苏维埃政府的教育方针] 1927 年 4 月,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开展了武装斗争,把革命力 量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红色政权,准备夺取革命的最后胜利。1927 年 7 月,在毛泽东同志领导 下,在湘赣边区的【井冈山】上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同年 8 月 1 日,在周恩来、朱德、贺龙等 同志领导下,爆发了【南昌起义】,创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支工农红军。至 1930 年先后建立了大小革命根据地 15 个, 正规红军 62000 余人。到 1931 年,闽赣、湘赣、湘鄂赣、闽浙赣根据地联成了一片,并建立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 命根据地。在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了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红 色政权一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苏维埃政府提出了“一切苏维埃工作服从革命战争要求”的工作总方针,中国人民的教育事业,就是在这种革命 的风暴中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1931 年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宣言中明确指出,“在苏 维埃政权下,一切工农及其子弟,均有享受国家免费教育之权,教育事业归苏维埃掌管。” 毛泽东在 1934 年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作报告中指出: “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与发展,为着动员民众一切力量,加入于伟大的革命斗争,为着创造革命的新时代,苏维埃必须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 解除反动统治阶级所加在工农群众精神上的桎梏,而创造新的苏维埃文化。” 党和苏维埃政府改造旧教育, 建设革命教育的方针, 是毛泽东在 1934 年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所指 出的:苏维埃教育的总方针,“在于用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劳苦大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

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的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根据这个方针,毛泽东在 1934 年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又指出: “当前苏维埃教育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厉行 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 要求为了革命的彻底胜利,苏维埃政权必须广泛地发展群众教育、干部教育和学龄儿童的义务教育。要在成年、 青年革命群众中、在少年儿童中,在革命干部中,造成一个广泛的、深刻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反帝、反封建 的文化革命运动。从而消除几千年来统治阶级强加在劳动人民精神上的桎梏,使文化还家,使广大劳动人民成为“享 受文明幸福的人”,从而积极投入革命斗争,使革命斗争彻底胜利。 [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 11-1-2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实施状况]

根据地的教育发源于红军,红军是根据地最早的革命思想的传播者,也可以说是根据地教育的第一批教员,而红 军中的干部教育和士兵教育,对根据地教育的发展的影响也相当大。

根据地的学制与发展概况 革命根据地的学校一共有四类:第一类学校是以青年和成年革命群众为对象的,它有两种:一是夜校和星期学校, 它的主要任务是扫盲;一是短期的各种训练班,它的程度比夜校稍高,相当于高小,主要任务是训练干部。第二类是 列宁小学,它以学龄儿童为对象;第三类是专门学校,程度比短期训练班高些,主要是训练中级干部。第四类是高级 干部学校。除这四类学校之外,最广泛的是识字班、俱乐部、列宁室。识字班的主要任务是扫盲,俱乐部和列宁室是 群众性的文化娱乐组织。 这四类学校,施行的主要有三种教育,即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其中干部教育重于群众教育,群众教 育又重于儿童教育。从四类学校中,还可以看出根据地教育贯穿着青年成年教育和儿童教育并举,群众教育和干部教 育并举,普及和提高并举的精神。正因为如此,促成了根据地教育的大发展,形成了一个有普及又有提高的为革命战 争服务,为阶级斗争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革命的教育体系。

【干部教育】 是根据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根据地的办学条件比较差,但其规模相当大,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党政、 军事、医药、师范、艺术、农业等较全面的干部教育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有: 1.【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 2.【苏维埃大学】 3.【红军大学】 4.【中央农业学校】

5.【高级师范学校】 根据地的干部学校以军事和师范学校为最多。干部教育的特点:一是重视政治思想教育,二是从实际出发密切结 合实际,三是修业年限短、伸缩性大,四是不仅重视理论学习,而且重视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红军大学的教学方针 是“理论与实际并重”,“前方与后方结合”。各级师范学校的实习占总时数的三分之一,实习包括业务实习和社会 工作。

工农业余教育 群众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革命群众的文化水平和阶级觉悟。主要形式是夜校,星期学校,半日学校,识字班。 15 岁以上的青年、成年都入夜校、星期学校、半日学校学习。这些学校都是业余学校,但时间比较固定,以扫盲为主。 根据地的群众业余教育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平民教育有本质的不同, 它不仅仅为认几个字, 还注意提高学员的阶级觉悟。

【列宁小学】 列宁小学(劳动小学)是专门为根据地学龄儿童创办的学校。5 年毕业,分前后两期,前期 3 年,后期 2 年。列 宁小学分为两种:一种是全日制;另一种是半日制,半日制的列宁小学是专为年龄较大的需要帮助家庭生产的儿童创 办的,有半工半读的性质。列宁小学的教育目的,是“训练参加苏维埃革命的新后代,并在苏维埃革命斗争中训练将 来共产主义的建设者。” 列宁小学的教育方针,是“要把小学教育和政治斗争相联系,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系,要 发展儿童的创造性”。这就是说,革命的后代不能仅仅通过书本学习来培养,而必须在政治斗争和生产劳动中来培养, 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坚定革命立场,书本知识与生产劳动结合的热爱劳动的革命者,工农民主政府要求列宁小学 在教育中,“必须启发儿童的阶级意识,培养他们的阶级斗争观点”,“必须养成他们的生活集体化和行动纪律化, 和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办学方面,列宁小学是采取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方针。因此,列宁小学发展非常迅速,很多学校的经费和教师 的工资,都是由群众团体捐助的。 [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 11-2-1 国民党政府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国民党叛变革命后,于 1927 年 9 月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宣布他的“国策”时说:“我 们中国要在二十世纪的世界谋生存,没有第二个适合的主义,只有依照总理的三民主义,拿三民主义来做一个中心思 想,才能统一中国;??我们现在只有研究总理的三民主义,拿来做建设的方针,不要讲共产主义,不要讲国家主义, 也不要讲无政府主义。??以党治国,就是以党义治国,就是以本党的三民主义来治中国。” 可见蒋介石政权的“国策”,就是反共反人民,就是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独裁专政。他所说的三民主 义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招牌,已经不是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革命三民主义了。

根据蒋介石的这个“国策”,在 1929 年 3 月召开的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制定教育方针的根本原 则:“必须以造成三民主义的文化为中心”。会议认为制定这样一个方针,是关系“国家民族今后之生机”的大事, 是“全国更始之基”,否则“势必陷于困危而无可救。”根据这个根本原则,会议确定“中华民国教育宗旨”为:“中 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 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为了强化三民主义教育,1931 年 9 月在国民党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第 157 次常务会议上,通过了一个【《三 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在这个“原则”中规定:初等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整个的身心融育于三民主义之教育 中”;中等教育则规定:“确定青年三民主义之信仰,并切实陶冶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国民道德”,“养成其从事职 业所必具之知能”;在高等教育方面规定:要使“学生应切实理解三民主义的真谛,并且切有实用科学的知识”。 [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 11-2-2 学制和普通教育的改革]

1927 年 6 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通过建立大学院制,【蔡元培】任院长,以管理全国教育事业。1928 年 7 月废止大学院,全国教 育事业仍由教育部管理。 1928 年 5 月, 由大学院主持在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会议通过一项 《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 , 议案对 1922 年的“新学制”进行了修正,特别是有关中等教育进行了如下修正:(1)中学修业年限仍为 6 年,分初高两级各 3 年,但 得依地方或设科情况,可分初中 4 年高中 2 年;(2)初中为普通教育,但得依地方情形设各种实业科;(3)高中为分科,分为普通科 和农、工、商、师范、家事等科,但依地方情形普通科可单设,其他各科也得单设为高级职业学校,修业年限以 3 年为限;(4)中学 3 年以上得酌行选科制;(5)高中普通科取消文理分组。 1928 年 8 月,教育部颁行《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规定中学实行学分制,3 年以上酌行选科制。 初级中学课程情况表 课 程 党 义 国 文 外 国 语 地 理 算 学 自 然 科 生 理 卫 生 学 分 6 36 20 12 30 30 4 6 9 9 5 图 画 体 育 工 艺 职 业 科 党 童 子 军 不 计 学 分 30 高级中学课程情况表 15 180 总 学 分

课 程

党 义

国 文

外 国 语

数 学

本 国 历 史

外 国 历 史 6

本 国 地 理 3

外 国 地 理 3

物 理

化 学

军 训

体 育

选 修 科 目

总 学 分

学 分

6

24

26

19

6

8

8

6

9

18

150

从高中的课程和学分情况看,和原制比较,必修科目大增,选修科目大减。原制高中学分总额为 150 学分,必修科目为 88 学分, 选修科目为 62 学分,现制高中普通科学分总额仍为 150 学分, 必修科目为 132 学分, 占总额的 80%, 选修科目为 18 学分, 占总额的 10% 强;从科目的性质看,原制重文轻理得到了纠正。 这是国民政府建立后,对学制和普通教育进行的第一次改革。从改革总的情况看,1922 年的“新学制”基本被保留下来,但对原 制中的中学,特别是高中普通科作了重点改革;取消了原制的文理分组,纠正了重文轻理,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就高中普通科的情 况看,知识质量提高了,特别是基础学科方面尤为明显,是这次改革的一个特点。改革的另一个特点,是各级学校普遍开设党义课,加 强了三民主义党化教育。 1932 年 12 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学法》、《师范法》、《职业学校法》。根据这三个文件的规定:普通中学、中等师范、职业中 学均为中等教育,但均有其各自不同的独立的目的和任务,三者不能混设;混设则顾此失彼,三者的目的均不能达到。在学制上重新明 确了各自分设的独立地位,普通中学从此在制度上取消了分科制,但仍分初高级,沿用三三制。 根据《中学法》,教育部于 1933 年 6 月,制定并公布了《修正中学规程》,11 月公布了《中小学正式课程标准》,“标准”规定 取消学分制和选科制。普通中学的课程情况如下表(见下页): 1932 年和 1933 年从制度和课程上对中学教育的改革,是中学教育最大的一次改革。改革把原制的升学与就职兼顾的培养目标,改 为以升学为培养目标;改原制高中分科制而代之以普通中学、中等师范、职业中学分别独立;取消学分制和选科制,而代之以学年制。 改革后的普通中学文理两类学科基础知识的培训,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强,原制重文轻理,忽视基础知识的情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实用 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得到了克服,知识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学生负担过重,初中每周授课 35 小时,再加上规定的在校自习 13 小时,每周在校时间达 48 小时,平均每天竟达 8 小时之多;高中的情况更突出,每周授课 34 小时,在校自习 27 小时,每周学生在 校时间为 61 小时,平均每天超过 10 小时。这种情况在当时是创世界纪录的。当时英国的中学每周授课为 32 小时,法国为 21 小时,德 国为 25 小时。正如当时有的文章批评说,“是这个年龄的学生所不能承担的”;也有的文章批判说:“这样多的注入,只能造成学生 拼命追求考试及格”,“其结果只能使学生神经衰弱”;也有的文章指出,这是中学教育的“危机”,呼吁“救救中学生”。 从 1933 年开始,教育部明令中小学实行“会考制”,这更是一种弊害很多的制度。 1936 年由于社会舆论的批评和抗议,教育部公布《修正中小学课程标准》,减少了普通中学教学总时数,规定初中每周授课 31 小 时,高中 30 小时,取消全部在校自学时间。 初级中学课程情况表

高级中学课程情况表

高等教育方面,1929 年 7 月国民政府制定和公布了《大学组织法》。8 月教育部根据《大学组织法》制定并公布了《大学规程》。 这两个文件规定大学分为国立、省立、市立和私立。大学分为文、理、法、教育、工、农、商、医各院,3 个院以上者称大学,不足 3 个院则称学院(独立)。学制规定:大学设立研究院,除医科 5 年外,其余均 4 年毕业。大学可附设专修科。

改革后的学校系统如下图:

[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 11-3-1 生平及教育活动]

【鲁迅】 (188l-1936 年),原名周树人,号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1898 年 他考进 【江南水师学堂(南京)】学习西学,后来转入江南水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学堂。1902 年 4 月,被两江总督派 往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书院学习,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立志以医救国,后弃医从文。他未在仙台医 专毕业,就到了东京,从事文学活动,宣传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1909 年 8 月,鲁迅离开留学七年的日本回国,开始 了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先被聘为【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生理、化学教员兼博物学的日文翻译。后来又任【绍兴 府中学堂】监学(教导主任)兼博物教员,山阴初级师范学堂的监督(校长)。这时鲁迅已经注意从理论上研究教育 的问题,他写了《维持小学教育之意见》,主张普及国民义务教育,实行教育改革。1912 年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 就任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 同年, 随政府迁往北京, 【教育部】 任 社会教育司科长等职。 1917 年任 《新 【 青年》杂志编辑】,1918 年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署名“鲁迅”发表了他的名著《狂人日记》。这是我国第一篇用 白话文写的小说。在小说中他对封建礼教给以最彻底的揭露和最猛烈的抨击;在教育上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要 求把青少年儿童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中解救出来,培养他们称为“新后代”。 1920 年以后,鲁迅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政治思想、文化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斗争。鲁迅先后在【北大】、

北师大、北京女师大、中国大学等校任教。从这时起,鲁迅开始更密切了他和青年的联系。他除认真教课外,经常应 邀到各校去演讲,并在课外热诚地指导青年写作,引导青年参加爱国斗争。正是由于鲁迅的坚定的革命性和高度的爱 国主义思想,以及他那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使他在广大青年中获得了极高的威望,深受青年学生的爱戴。 1926 年初,因支持“女师大学潮”,支持“三?一八”爱国运动,被军阀政府通辑,被迫离开北京南下去厦门。1926 年 9 月,在【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1927 年初,他又应邀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 年 4 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他抗议“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大搜捕而愤然辞职。1927 年 10 月,鲁迅到达上 海。 此后十年中,他以革命的文艺战线为战场,主要以杂文为战斗武器,用犀利的战斗文字刺向敌人心脏,用满腔的 热血到各校演讲,对青年进行革命教育,直至 1936 年 10 月 19 日在家中逝世。正是在这十年中,鲁迅成为坚定的无产 阶级革命战士, 成为共产主义者。 1928 年鲁迅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互济会, 发起并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会和 【中 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 年参加民权保障同盟。在这期间,他号召人们要起来“清清旧账,开辟新路”,要“努力扫 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个食人的筵席”,要“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新时代”。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 中对鲁迅这一时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作的评价那样“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在文化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总之,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前后有几年从事教育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将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一部分,以杂文的形式深刻揭露和批判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建的教育,以极大的经历关怀着革命后代的培养。无论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 11-3-2 对旧教育的批判]

鲁迅是旧社会的叛徒,他在无情的批判旧社会的时候,用他著作的不少篇幅批判了旧中国的教育。他最清楚了解 旧中国的教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是为帝国主义、封建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服务的。 鲁迅认为旧社会是食人者当权的社会,因而污浊黑暗,人吃人就成为这个社会所固有的特点。在这样的社会里, 有的人说:“惟有教育是清高的事业”。鲁迅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教育在食人者当权的社会里所以不能清高,是因 为它被污浊、黑暗、吃人的势力者所支配,为食人者服务。从这种认识出发,他反对“教育救国论”。他认为不彻底 地对社会进行改造,教育是办不好的。 鲁迅作为旧社会的叛逆,他对旧教育深恶痛绝,对旧教育的揭露和批判是无情的,相当深刻的。鲁迅认为旧教育 的根本特点是奴化教育,是反动统治阶级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奴役人民的需要。鲁迅写过很多文章,揭露了国民 党实施奴化教育的罪行。他指出:封建思想是食人者杀人的软刀子,而且是“割头不觉死”的软刀子。特别是在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关头,国民党当局把封建思想当作“中国固有 文化”,当作“民族精神”对青年学生进行奴役,对此鲁迅极为愤怒。他认为,把这种封建糟粕当作“国粹”,当作

“民族精神”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是反动,是倒退。他认为对这种糟粕应该像对待毒瘤一样把它连根割掉。

[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 11-3-3 论革命人的培养]

鲁迅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总是寄希望于青年,因此,他的一生,在培养教育青年上,付出了极大的心血。鲁迅是 在青年中享有高度威信的革命导师。他关心青年的成长,在他的关怀和教育下,成千上万的青年在黑暗的旧中国走上 了光明之路。1927 年以后,鲁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这时在他的著作中明确地提出要革命,必须培养革命人的思想。 他对革命人,新战士的品质与培养进行了大量论述。 首先,他认为革命人应该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和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他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 牛”是他对革命人这种要求的高度概括。他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是与非具有阶级性,一个革命者对于是非和爱憎都要 从阶级的利益出发,敢于坚持所是反对所非。作为一个革命者就要立场坚定,是非分明,在黑暗和暴力的袭击中,是 一株独立支持的大树,而不是向两边偏倒的小草。鲁迅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说:“只要我还活着,就要拿起笔,去 回敬他们的手枪。”毛泽东称赞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顽强对敌,不屈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革命青年作出 了光辉的榜样。 其次,鲁迅提出革命人要明确为工农大众利益的伟大目标,与民众相结合。革命是为大众利益奋斗的事业,革命 人要到“民众的大层中”去了解民众的疾苦、民众的心,和大众成为喜怒哀乐无不相通的一体。这样的人才可能做大 众的事业。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者要注重向工农大众学习改造自己的世界观。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要把自己看成 是工农的一分子,树立为工农服务的思想。所以,他主张青年学生要参加当时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到阶级斗争 的“漩涡中心”去锻炼,使自己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让所学知识和革命实践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才能有利于“奋 发革命的精神,增加革命的才智,成为有坚定革命魄力的力量。”。 再次,鲁迅认为革命者既要有远大的革命目标,又要有为实现目标扎实过硬的本领。他教育青年要学习社会科学, 特别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哲学,树立正确的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宇宙观。使自己具备清晰的、20 世纪的新见 解。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方面,他说:“只有读了马列主义的书,才能有能力去分析识别其他人的书,才有能力去评价 无益的、有害的‘精神食粮’以免服毒。”学习方式主要是阅读马列主义原著;在学习过程中要联系自己思想实际, 解剖主观世界。他还主张革命青年应当学习自然科学与历史,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在革命青年读书和学习时,鲁迅认 为首先应该注意的要博览群书,其次,他主张革命青年要读书,又要“留心世事”,也就是要求青年要到火热的斗争 中去,要到工农大众中去,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朝气,敢作为”,合乎时代潮流,适应革命需要的革命人。 最后,他要求革命战士要有彻底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彻底革命的精神,就是对敌人毫不妥协、绝不宽容。鲁迅 主张要有“痛打落水狗”的精神,这是他多年革命斗争血的教训得出来的。他亲眼目睹由于革命不彻底让“落水狗” 爬上岸,咬死许多革命人。因而,他主张对敌人绝不能讲宽容。他还要求革命战士要有“坚持作战”的精神,与旧思

想旧文化作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懈。这是因为旧社会的根底坚固,且旧势力还很顽固,因此革命战士不能急功近利 浮躁激进,必须有长期作战的思想,这就要“韧”。 他还要求革命战士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革命是同敌人作殊死的战斗,战斗就会有牺牲。革命战士只有具有远大 的革命目标,高度乐观主义精神,才能不怕牺牲,去夺取革命胜利。当然,这种牺牲绝不仅仅指为革命流血献出宝贵 生命,还包括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的奉献精神。鲁迅指出,革命不仅是轰轰烈烈的事业,而且还有许多具体工作要做。 如果只想到轰轰烈烈,不想具体麻烦的工作,革命是不会彻底成功的。鲁迅自己就是这样,为了革命,不惜做一切琐 事。

[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 11-3-4 科学教育思想]

鲁迅热爱科学,倡导科学教育,在中国普及科学教育事业方面,是建有“开启山林”之功的人物。他的科学教育 思想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教育思想的渊源 对传统教育内容的批判和对国家科技落后饱受欺凌的忧患是鲁迅科学教育思想形成的渊源。 鲁迅时代旧中国的教育是封建、买办、法西斯的教育。教育内容陈旧贫乏,具有落后和反动性,它不仅残害了儿 童的健康发展,而且扼杀了中国新思想的萌芽,限制了科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落后贫穷的旧中 国,饱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压迫,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国家科技的落后,是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面对 陈腐的教育对中国的危害和中国的历史现状,鲁迅先生明确提出了科学教育的思想。 科学教育的内容 在科学教育中,鲁迅强调对科学的研究,注重将科学知识引入到教育内容中去,吸收外国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 鲁迅说:“虽是西洋文明罢,我们能吸收时,就是西洋文明也变成我们自己的了。”“只要有优点,我们也应该学习。 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仇敌罢,我们也该向他学习。”因此他提倡,要用于“拿来”,“勇猛”地占有,要“放开度量、 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的吸收。”为了将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知识介绍给国人,推进我国的科学教育发展,鲁 迅自己也率先垂范,先后介绍、翻译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外国科技作品,为我国的科学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 鲁迅认为,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仅仅依靠自然科学本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他深刻地指出:“接着这自然科学所 论的事实后,更进一步地来加以解决的,则只有社会科学存在。”而马克思是“根本的,切实的社会科学。”他认为 “每个人必不可少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鲁迅在分析敌我双方强弱胜败的辩证关系时指出:“现在的强弱之分固 然在有无枪炮,但尤其是拿枪炮的人,假使这国民是卑怯的,即纵有枪炮,也只能杀戮无枪炮者,倘使敌手也有,胜 败则在不可知之数了。这时候才是真强弱。”这就是说不仅要用自然科学培养人才,增强国力,更要用马列主义的社 会科学道理来武装人民,才能培养真正的革命的科学战士。

科学教育的功用 鲁迅认为,科学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发展生产,而且可以改革社会。他在《科学史教篇》一文中,开 宗明义地指出,科学家们的作用,就在于“以其知识,力探自然现象之微,久而得效,改革遂及于社会。”因此鲁迅 提倡科学教育,既希望通过传播科学来推动人的思想革命,更希望促进社会变革。 将科学教育作为思想文化革命的一翼,通过科学教育推动民众思想革命,是鲁迅提倡科学教育的首要用意。鲁迅 在《随感录三十八》中说:“现在发明了六百零六,肉体上的病,既可以医治;我希望也有一种七百零七的药,可以 医治思想上的病。这药原来也已发明,就是‘科学’一味。”在此充分证明,鲁迅提倡科学教育的用意,首先在于破 除封建迷信,启发民智,改变思想的愚昧,推动思想的变革。 除了“破除迷信,改良思想”外,鲁迅还指出,科学普及还具有“促进生产,改革社会”的功用。鲁迅认为:“想 在当今世界协同生长,挣一地位,即须有进步的智识、道德、品格、思想,才能够站得住脚”。没有进步的知识,中 国人就会“从‘世界人’中挤出。”尤其在“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寇的大肆入侵,国民党统治区之学校仍是学 习“子曰诗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封建文化内容,鲁迅痛心疾首,悲愤地指出,培 养这样的人“去打日本,一定打不过。” 鲁迅从民族危亡的高度来认识科技的作用,提倡科学教育是可取的,这不能与纯粹的“科学救国”论相提并论。 科学教育的普及 鲁迅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的角度提出普及科学,培养中国人“有科学的头脑和工艺的手”是中国生存之急 需的,而实现途径则“第一须对于国民切实的训练和教育”。在谈到如何普及人民大众的科学教育时,鲁迅提出: “他 们是要有智识,有新的智识,要学习,能摄取的。当然,如果满口新语法,新名词,他们是什么也不懂;但逐渐的检 必要的灌输进去,他们却会接受;那消化的力量,也许还赛过成见更多的读书人。”这一观点可以说是鲁迅推行教育 普及经验的总结:即首先要使大众理解,其次是有选择的逐步普及的原则。以下所阐述的普及科学教育的途径,也正 是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发展的。 在探索科学普及道路的开始阶段,鲁迅最先尝试的是翻译和写作小说的形式。小说在中国前文化社会中具有极大 感染力和渗透性,而当时书市中“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的书“架栋汗牛,而独于科学小说,乃如麟角”,这是鉴于 此故,鲁迅力倡生动活泼、易于消化的文艺形式来传播科学知识。 在后期,鲁迅更多提倡和欣赏的科普教育形式是利用报刊杂志来登载通俗的科普作品。他在《华盖集﹒通讯》一 文中指出:“单为在校的青年计,可看的书报实在太缺乏了,我觉得至少还该有一种通俗的科学杂志,要浅显而且有 趣的。”这种倡议和主张具有一种召唤时代的意义,30 年代大量登载科普作品的刊物问世,应该说鲁迅的呼唤和努力 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对于科普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鲁迅有过许多积极的探讨和尝试,并在和多方面具有先导之功。他是中国最早提出用幻 灯和电影等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来介绍科学知识的人。在 30 年代的中国,能够提出此观点,可见鲁迅对于科普教育的

煞费苦心和对社会发展的独具慧眼。

[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 11-3-5 论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是鲁迅最关切的问题之一。他认为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关系到他的将来,同时,儿童的将来,他认为和 国家的命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将来是子孙后代的”。儿童教育“对我们民族前途的关系是极大的”。“看十来岁 的孩子,得可以预料二十年后中国的情形,看二十多岁的青年一一他们大抵有了孩子,尊为爹爹了,便可以推测他儿 子孙子,晓得五十年后七十年后中国的情形。” 批判旧中国对儿童的摧残 鲁迅对儿童的教育十分关心,他认为一个人的童年关系到他一生的前途和未来。而未来又是子孙后代的未来,因 此儿童的未来又是整个民族的未来。他十分痛恨旧中国统治阶级对儿童所实施的教育,他认为那不是教育,而是用封 建礼教对儿童智慧的禁锢,是对儿童思想的毒害和灵魂的摧残。那时的家庭教育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言,非礼勿动”那一套;教科书就是《三字经》《百家姓》;课外读物就是骗人的《二十四孝图》之类的东西。结果 是孩子们长大,不但失掉天真,还变得呆头呆脑”。所以鲁迅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重视家庭教育 鲁迅主张儿童教育应该从家庭开始。 1、父母要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 他认为父母不仅有生育的责任,更有教育的责任,他说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个老师。他对当时社会上的父母对儿童 只管生不管教的状况十分气愤。他说:“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 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 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他认为父母对儿女的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只能使儿童更加顽劣。因此,他呼吁父母们应该觉悟,不要再犯这样 的错误,应该重视和关心儿童教育。 2、父母应注意教育方法 在《上海的儿童》这篇杂文中,鲁迅写道:外国的孩子“轩昂活泼地玩着走着”,中国的孩子则“衣裤郎当,精 神萎靡,被别人压得像影子一样,不能醒目。溯源归因,因为“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方法:一是禁, 二是任。所谓禁,就是对儿的言行的严格限制,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至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 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上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 飞鸣,也不会跳跃。”所谓任,就是放任,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 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这两种方法,其结果都是使儿童钝滞、顽劣,而不是闯

将。 他指出正确的教育方法,即父母应以爱的思想去对儿童进行教育。首先要理解儿童。要了解儿童的心,不要把儿 童当作成人。儿童有儿童的内心世界。不应把对成人的要求强加于儿童,孩子是有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的,“孩子的 世界是美丽新鲜的,充满无限幻想与乐趣,是诗与童话的世界。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 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其次,他认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儿童循循善 诱。他说,“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他提出以幼为本,父母与子女间建立真挚感情。再次, 鲁迅认为要解放孩子,父母应该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人,要教他们自立的能力,不使他们成为任何人的附属品。第四, 是陶冶。他主张用玩具、儿童画与儿童读物为儿童创造一美好、有趣、健康的孩子的世界。他说:“玩具是儿童的天 使”,他批评旧中国大人的玩具太多,而孩子的玩具太少。 3、关于儿童读物 他主张为使儿童受到好的教育,要给儿童丰富优美的精神食粮,使儿童健康地成长。鲁迅认为儿童读物,是儿童 教育的重要手段。他呼吁教育家、儿童文学家和科学家们,应该多为儿童创作优秀的读物。他认为优秀的儿童读物, 首先在内容上应该反映时代精神;其次,应该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因为儿童不是成人,他有自己的思想、语言 和真爱;再次,他认为儿童读物应该是图文并茂,他说孩子是爱画的,不少孩子正是因为书中有图画才去看文章。但 是他指出图画要符合实际,这样才能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 柳亚子曾评价: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当推鲁迅。 总之,鲁迅的教育思想,是鲁迅思想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无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一份宝藏。 鲁迅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 11-4-1 生平和教育活动]

【杨贤江】(1895——1931 年),是我国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党员,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字英甫,笔名李浩吾、叶公朴、曲它、姚应夫。浙江省余姚县人,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手工业 者的家庭。杨贤江自幼资质聪颖,从小养成了勤奋好学的精神。1912 年,17 岁时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在浙江 一师求学期间,杨贤江刻苦励精,博览古今中外书籍,修习英文、日文,还经常撰写论文,初步显露出从事教育理论 研究的才华。1917 年秋,杨贤江从浙江一师毕业,应聘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职。在南京高师,他一面工作,一面跟 班旁听教育学、心理学及外语课程。 杨贤江在【南京高师】工作期间,有机会接触到许多青年学生,他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 困难与问题,指导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在与学生们朝夕相处中,逐步建立了真挚的感情。 杨贤江结识了当时正在武汉中华大学学习的恽代英,由于共同的理想与志向,两人建立了诚挚的友谊。1919 年杨

贤江与恽代英、邓中夏等人,加入了少年中国学会,被选为南京分会书记,担任分会会刊《少年世界》编辑。1920 年, 他和李大钊、 恽代英等被选为 “少年中国学会” 的第二届评议部的评议员。 1920 年起杨贤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 摆脱了独善其身的思想, 积极投身到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去。 1921 年春, 杨贤江应邀来到到商务印书馆编辑 《学生杂志》 。 在这里,他为“研究教育及青年问题”,并“为民族革命运动宣传”战斗了六个年头,无私地贡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 与过人的才华。商务印书馆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这里他结实了沈雁冰,在他的影响下开始学 习马列主义,并逐步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决心献身于共产主义运动。1923 年,经沈雁冰、董亦湘介绍,他加入了中 国共产党,成为党的一员,为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协助恽代英编辑《中国青年》,杨贤江在编辑《学生杂志》 和《中国青年》时,经常在刊物上发表文章,他的文章主要是宣传革命思想,指导青年的学习和生活,极富战斗性。 在他的努力下,《学生杂志》成为当时在学生中深受欢迎的读物,是指导青年走向光明之路的航灯,对青年学生的思 想影响很大,在当时他是深受欢迎和热爱的青年学生的朋友和导师,在青年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1926 年,杨贤江离 开《学生杂志》,为了配合北伐,他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并参加了上海工人起义。 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杨贤江被列入通缉的名单,党组织安排 他秘密离开上海到达武汉,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任他为《革命军日报》总编辑。不久,汪精卫背叛革命,实行清共大 屠杀,他返回上海转入地下。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黑云压城,革命暂时转入了低潮。危险的处境没 有动摇杨贤江对革命的忠贞,他坚信革命终将胜利,他以大无畏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的气概,坚持地下斗争。 党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指示部分同志出国隐蔽。1927 年底,杨贤江东渡日本,担任中国留日学生共产党组织负责 人。在日本期间,他积极从事理论研究和翻译工作。杨贤江第一个翻译了恩格斯的《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 接着他又为上海世界书局的“ABC 丛书”编写了《教育史 ABC》一书。这是我国最早一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 研究教育历史的著作。杨贤江按照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是中 国教育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1929 年 5 月,由于日本当局的迫害,他返回上海。回国后,他以惊人的毅力,继续从事 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于 1930 年由南强书局出版了他的名著《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比 较系统地阐明教育理论的著作,是杨贤江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可以说,这两部著作,“奠定了杨贤江作为新兴教育理 论先驱者光辉的历史地位。” 由于多年的艰苦奋斗,生活困难,杨贤江终于积劳成疾,得了肾结核症。在党组织的关心下,安排他去日本治疗, 在日本长崎的一家医院里进行了手术。但手术后感染肺炎,医治无效,1931 年 8 月 9 日,杨贤江与世长辞,时年仅 36 岁。 总之,杨贤江的一生虽是短促的一生,却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早运用马克思主 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家。他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联系中国实际,建立无产阶级教 育理论体系方面,有先驱者的披荆斩棘的功绩。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论文收集在《杨贤江教育文集》中。

[第十一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教育 > 11-4-2 论教育的本质]

关于什么是教育,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中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论述,也就是说杨贤江根据唯物史观 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原理,论述了教育的本质。 唯物史观认为: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上层建筑或迟或早要发生变化,杨贤江 根据这一原理认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首先,他认为教育是以现实社会 经济生活为基础的,只要是现实的经济关系变了,它也必然地跟着变。其次,他认为教育也能“支配生产的行为,改 进技术的效用,而达到资本增殖的目的”。说明在杨贤江看来,教育既是以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受社会经济生活所 制约,但是它又有促进社会经济生活发展的作用。这种作用,杨贤江认为也就是教育可以使单纯的劳动力转变为特殊 的劳动力。所以他说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是给予社会的劳动力以一种特殊的资格的。”他所说的“特 殊资格”,也就是通过教育使人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才能,从而使单纯的劳动力转变成为特殊的劳动力。所以,他说: “一般的学校,无论是高级,是中等,是小学,都是社会的劳动之领域,为赋与劳动力以特种的资格的地方,就是使 单纯的劳动力转变到特殊的劳动力的地方。有的人要在这儿学成一个医生,有的人要在这儿学成一个律师,更有些人 要在这儿学成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等。学校的构造与学校的分科(商业、工业、师范、医学等等)都是对社会所 需要的各种熟练劳动力之表现。” 杨贤江认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它是在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与发展的。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帮助人 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它的特点是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享受。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产生阶级, 出现阶级对立以后,教育就发生了变化。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杨贤江认为,教育“不仅由生产过程所决定,也由政 治过程所决定”,因为“政治的本义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此他说:“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支配一般社会的精神生 活过程,教育当然不在例外。教育意义的变迁,便是在社会阶级关系的历史变动期中所表现的形态,自有历史,就没 有脱离过政治的教育,无论哪一种的教育制度,终是由支配阶级掌握,且为支配阶级服务的。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 一方面教育为政治所决定,另一方面教育也有影响政治的时候。他说:“教育是阶级的,是阶级斗争中的武器。”正 是因为这样,杨贤江认为阶级社会中的教育,它具有和原始社会完全不同的特征。他把这种特征概括为五点。也就是 说,在他看来,阶级社会的教育具有五大特征: (1)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产生了治人的劳心者和被治的劳动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一味从 事“学问”而绝不从事劳动,劳力者一味从事劳动而绝不从事“学问”,换句话说,“脑与体拆了伙,求知与做工离 了婚。”其结果,从个人来看,士是四民(士农工商)之首,对于“劳力者”则视为下贱,目不识丁,不能使个人全 面发展。从社会来说,脑体分离,出现劳心者,劳力者,显分两途,如士之子恒为士,木匠的儿子也就永远做木匠。

(2)教育权跟着所有权走,成为少数有钱人的专利品。教育的分配,主要是受所有的多寡以决定,就是所有的 特权联系到教养的特权。从而有产阶级成为有知识阶级。无产阶级成为无知识阶级。这样的教育,根本是少数有钱人 的专利品。杨贤江曾举例:即使是个低能儿,只要他的父兄是个地主、富豪、买办、官僚或军阀,不怕没有受教育权, 他不仅可以升入任何学校,还可以出国留学。相反,若你是穷人子弟,即使天姿聪颖也莫想有识字的机会。 (3)教育专为了支配阶级的利益。他指出,阶级的教育,对于被支配阶级,既不是适应他们的利益,也不是适 应全社会的要求,主要乃是施行对支配阶级有方便的教育,以俘虏被压迫者的心意,且使之成为为支配阶级服役的工 具。 (4)两重教育权的对立。杨贤江指出,支配阶级的教育制度是较完善的,专为支配阶级服务,而被支配阶级的 教育活动则以师徒制度进行传帮带,所以阶级社会中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对立。 (5)男女教育不平等。女子的社会地位低,没有受教育权,这主要是由于女子在经济上隶属于男子,不独立, 所以教育上无权。 杨贤江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并论证了阶级社会的教育,揭示出阶级社会教育 的基本特征。他以此为武器,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在中国教育界流行的教育超阶级超政治的资产阶级教育观,诸如:教 育清高说,认为教育是清苦高贵的事业;教育中正说,认为教育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主义、派别、对政治问题, 对各家学说均采用中和的态度,不偏私,不极端,而且教育机会均等,人人都可以受教育,再中正没有了。“教育独 立说”,就是教育应脱离政治、宗教而独立,等等。 杨贤江认为这几种说法其共同之点都是企图把教育和政治分开,掩饰教育的本质,把教育说成是超轶政治的。他 认为这是对教育的曲解,是对教育附加的不相干的漂亮话。他指出办教育可以不问政治,自古所未有,事实上也行不 通,因而它只能是支配者的一种欺骗。因此,他在《新教育大纲》中,设专节以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事实,对这种思想 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指出教育如果是“中正”的,为什么贫富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呢?如果是“清高”的,为什么教育 界还存在把持地盘排斥异己呢?如果教育是“独立”的,为什么学校还按照军阀和政府的意志去读经,给孔子行三跪九 叩呢?他认为这正说明,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是为支配阶级服务的工具。教育不可能是超阶级,超政治的。 杨贤江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对“教育清高说”等的批判,对当

二 : LG再次联手京东 网友争先抢购第一时间体验G3

  2014最受关注的韩系智能旗舰机皇LG G3已于8月8日正式在中国上市了。LG电子再次携手京东,打造最佳销售平台,让网友能在第一时间体验G3。自7月29日,LG G3就率先在京东官网和京东手机客户端展开预售活动(京东购买链接:),自G3开售起人气爆棚,首批囤货已经一抢而空,第二批抢购将在8月19日10点开始,而LG G3面对无数消费者的疯狂抢购,再次证明了这款汇聚了众多好评的神机的确实力超凡。

  

 

  作为LG电子倾尽心血打造的革新之作,G3不负重望,凭借卓越的硬件配置和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掳获了亿万机粉。在第一时间体验了G3后,网友们无一例外地给出了好评,纷纷表示被G3强大的性能所折服。

  LG G3的Quad HD显示屏是令网友最为惊叹的配置。这是业内首次配备的2K高清屏。它拥有538像素密度,2560×1440超高分辨率,分辨率是HD的四倍,是Full HD屏幕的近两倍。加上5.5英寸的大尺寸和高达76.4%的屏占比,G3带来的是无以伦比的视觉享受,因此LG G3被外媒生动地评价为“令眼睛尖叫的手机”。

  

 

  强大的相机功能是LG G3为网友称道的另一大亮点。堪比单反相机的激光自动对焦系统是 G3的另一项革新性高端配置,对焦速度仅需0.276秒,一眨眼的功夫就能锁定目标。加上增强版OIS+光学防抖技术的辅助,即使在弱光或移动状态下,也能拍到清晰而稳定的画面。强大的拍摄功能获得了网友们一致的好评,尤其是有摄影爱好的网友。另外,爱自拍的网友,也发现了G3的新乐趣,超大光圈,自拍界面补光设计,独创的手势自拍模式都深得网友的欢心。

  

 

  G3搭配的高通骁龙801处理器所带来的顺畅体验、2,940mAh可拆卸电池带来的持久续航时间、轻敲解码等数款智能应用带来的人性关怀,也都得到了网友的一致认可。设计上,G3金属质感的奢华后盖、小清新的用户界面和超级舒适的握持感,也令用户爱不释手。

  

  而与海外版本相比,在中国上市的LG G3版本,不仅完美支持移动、联通、电信的4G网络,还支持双卡双通,这也让网友感受到了来自LG的满满诚意。再加上代言人李敏镐的强力助阵,LG G3举成为时下最炙手可热的旗舰产品。相信LG G3这款汇聚了高端科技和极简设计的年度旗舰,势必会赢得广大用户的喜爱,在中国市场上演热销传奇。

三 : LG再次联手京东 网友争先抢购第一时间体验G3

2014最受关注的韩系智能旗舰机皇LG G3已于8月8日正式在中国上市了。LG电子再次携手京东,打造最佳销售平台,让网友能在第一时间体验G3。自7月29日,LG G3就率先在京东官网和京东手机客户端展开预售活动(京东购买链接:),自G3开售起人气爆棚,首批囤货已经一抢而空,第二批抢购将在8月19日10点开始,而LG G3面对无数消费者的疯狂抢购,再次证明了这款汇聚了众多好评的神机的确实力超凡。

LGG3 京东

作为LG电子倾尽心血打造的革新之作,G3不负重望,凭借卓越的硬件配置和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掳获了亿万机粉。在第一时间体验了G3后,网友们无一例外地给出了好评,纷纷表示被G3强大的性能所折服。

LG G3的Quad HD显示屏是令网友最为惊叹的配置。这是业内首次配备的2K高清屏。它拥有538像素密度,2560×1440超高分辨率,分辨率是HD的四倍,是Full HD屏幕的近两倍。加上5.5英寸的大尺寸和高达76.4%的屏占比,G3带来的是无以伦比的视觉享受,因此LG G3被外媒生动地评价为“令眼睛尖叫的手机”。

LGG3 京东

强大的相机功能是LG G3为网友称道的另一大亮点。堪比单反相机的激光自动对焦系统是 G3的另一项革新性高端配置,对焦速度仅需0.276秒,一眨眼的功夫就能锁定目标。加上增强版OIS+光学防抖技术的辅助,即使在弱光或移动状态下,也能拍到清晰而稳定的画面。强大的拍摄功能获得了网友们一致的好评,尤其是有摄影爱好的网友。另外,爱自拍的网友,也发现了G3的新乐趣,超大光圈,自拍界面补光设计,独创的手势自拍模式都深得网友的欢心。

LGG3 京东

G3搭配的高通骁龙801处理器所带来的顺畅体验、2,940mAh可拆卸电池带来的持久续航时间、轻敲解码等数款智能应用带来的人性关怀,也都得到了网友的一致认可。设计上,G3金属质感的奢华后盖、小清新的用户界面和超级舒适的握持感,也令用户爱不释手。

LGG3 京东

而与海外版本相比,在中国上市的LG G3版本,不仅完美支持移动、联通、电信的4G网络,还支持双卡双通,这也让网友感受到了来自LG的满满诚意。再加上代言人李敏镐的强力助阵,LG G3举成为时下最炙手可热的旗舰产品。相信LG G3这款汇聚了高端科技和极简设计的年度旗舰,势必会赢得广大用户的喜爱,在中国市场上演热销传奇。

四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8年),洪秀全写了一件“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御诏”表达的核心意思是: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8年),洪秀全写了一件“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御诏”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感谢洋兄弟灭清妖。这一举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B.洪秀全具有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
C.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严重D.洪秀全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洪秀全写了一件“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御诏”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感谢洋兄弟灭清妖”说明洪秀全作为农民领袖的局限性,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认识不清,因此BCD都可以排除;洪秀全基于清政府这个共同敌人,幻想对方是洋兄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阶级矛盾尖锐,因此A正确。
点评:此题型的特点是命题者结合一定的历史事实,给出相应的历史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这一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事实。做题一定要紧扣材料本身。


考点:

考点名称: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一组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统称为“圆明三园”。圆明园规模宏伟,运用了各种造园技巧,融会了各式园林风格,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作品。1860年,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址。

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火烧圆明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说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英法联军劫焚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是搬不动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写道:“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一个名为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1英尺的黄金树,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他将这个金花盆和其他宝物,装了七大筐,归为己有。第二次,他又抢到一座7英尺高的金塔和大批宝物。10月11日,英国侵略者又组织了一支1200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的庞大抢劫队,再次洗劫圆明园。10月18日清晨,英国骑兵团3500人,开进圆明园,手执火把,到处纵火。据当时记载:“顷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的历代富有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这场浩劫,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胜利原来可以成为强盗。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火烧圆明园的侩子手:

考点名称:虎门销烟(林则徐)

虎门硝烟含义:

是指1839年(道光十九年)6月,中国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省从外商手中收缴鸦片、从中国民间收缴烟膏烟具,并在东莞虎门集中销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禁烟运动:

1.背景:
①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影响了财政收人,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加深了政治腐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危及清朝的统治和中华民族的生存。
②“弛禁派”与“严禁派”激烈讨论。
③禁烟呼声高涨。
2.目的:
为维护清朝统治,道光帝任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3.过程:
林则徐在广东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1839年6月,将收缴的英美走私贩的大量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
4.影响:
①反映了中国人民强烈要求禁烟、反对外国侵略的愿望,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②英国借日禁烟运动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保护鸦片走私,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虎门销烟中国国内形势:

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中叶,中国处于清王朝统治的后期,也处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末期。中国国内形势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经济落后。
此时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贵族、地主手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地主。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只有很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广大农民在封建地租、赋税、徭役和高利贷的重重盘剥下,陷于贫困破产和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2、政治腐败。
清王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一般封疆大吏愚昧闭塞,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败坏。贪污在清统治集团中成为不可遏制的一种流行病。结党营私,在当时统治集团中也形成恶劣的风气。  
3、军备废弛。
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的八旗兵和绿营兵编制上虽有八九十万人,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主要使用刀矛弓矢等冷兵器,而且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每年消耗饷银二千万两以上(占当时清朝年财政收入的将近一半),都到了腐朽不堪的程度。  
4、思想文化界沉闷。
清朝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沿用八股取士的科科举制度。大力提倡空疏的宋学即理学和脱离实际的汉学,并大兴文字狱,钳制和禁锢士人的思想。思想界处于一种相当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  
5、对外闭关自守。
清王朝采取的对外关系政策是“闭关”政策。闭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对本国进行海上侵略,但是从长远、从全局来看,这一政策,没有也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侵略的积极作用,反而限制了中国自己,无异于作茧自缚,所以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项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政策。

鸦片泛滥及对中国社会的腐蚀作用:

18世纪上半页,鸦片开始作为毒品输入中国。最早由葡萄牙、荷兰商人输入,18世纪50年代以后,英国成为最大的鸦片贩子,19世纪大量泛滥。
①主要原因:
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获取高额利润,坚持进行鸦片走私贸易,极力破坏中国的禁烟法令。
②好处:
A鸦片贸易能够给鸦片贩子带来高额利润。
B是英国获取巨大财政收入和推销商品掠夺原料的重要手段。
③中国因素:
鸦片贩子破坏中国的禁烟法令之所以能够发生作用与中国的腐朽堕落有直接关系。
④后果:
A在精神上、生理上,广大中国人民受到了极大摧残。
B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中国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C进一步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林则徐领导下的禁烟运动和虎门硝烟:

1、人民的呼声:
鸦片泛滥的最大受害者是人民,他们对清政府的明禁暗弛表示不满,受害最大的地区是广东,很早人民就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1838年12月12日发生的广州万人大示威,清政府保护侵略者镇压人民的策略这次大示威是人民群众反抗侵略者的表现。
2、清政府内部驰禁派与严禁派的斗争(1836-1838)。
①驰禁派:
驰禁派代表清王朝中腐朽的大地主、大官僚阶层,他们与鸦片贸易存在密切的厉害的关系,他们不愿意放弃在鸦片贸易中所获得的丰厚的经济利益,他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明禁暗运。首先由许乃济提出禁烟效果不好为由,变通它法:
A将鸦片变成一般商品
B禁止官兵吸食
C允许内地种植。他的论调是着眼于堵塞白银外流解决封建国家的财政困难,其意符合外国鸦片贩子和本国各种牵连的要求,这种论调是与中国人民为敌的。
②严禁派:
严禁派代表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他们看到烟毒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和对封建国家造成的危机,从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主张严禁鸦片。罪有代表的是黄爵滋的上书,他认为过去禁烟成效不大是因为官吏不力。他认为应采取“重治吸食,严禁鸦片”的主张。
③道光:
林则徐给皇帝的上书中有“若犹泄泄视之,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之银”道光皇帝的态度由摇摆不定转向强硬。
3、禁烟斗争:
①林则徐反对侵略的策略思想
A.动员人民群众与侵略者起来进行坚决斗争。林则徐在沿海发现当地人民对侵略者十分忿恨,民心可用,但是他在组织团练上,要由开明绅士来组织。在组织水兵、壮兵时要“驾驽必须得法”。
B.对侵略者要劝之以理,诫之以威。从维护国家利益出发,认为禁烟是正义的,他也认识到禁烟不能局限在说理范围内“英人欺弱畏强”又增集兵炮,加强海防
C.区别对待,以夷制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都以各国的利益出发,林则徐采取“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口号。目的是分化瓦解侵略者以减少压力还提出“苟以悔改,尽许回头”的口号。
D.待以守为战,以逸待劳。根据双方力量对比提出的,因为英国有各种武器,相对其武力较弱,而不能与英军打突击战。总;这些思想大都代表了当时中国的最高策略思想,,大多没有实行。
②英国阻止禁烟的手段:
A.包砒烟贩,阻挠禁烟
B.违抗具结,通过美国烟贩更加猖獗
C.故意制造纠纷,进行战争挑衅。

虎门销烟历史意义: 

1、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的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2、这次事件还成为世界的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历史上很多国家、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滥。  
3、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西、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杭嘉湖道,江苏和陕西等省按察使,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布政使。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皇帝以则徐“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擢升为东河河道总督,主持修浚黄河、运河等工程。十二年升江苏巡抚,十八年(1838年)任湖广总督,严禁吸食鸦片,成效卓著,11月,钦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并节制广东水师。林则徐在广东宣誓旦旦:“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英商义律等慑于林则徐的正气,被迫缴出鸦片2万多箱,即于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病逝。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赐祭葬,谥号“文忠”,晋赠太子太傅。林则徐逝世后,全国哀悼,福州建祠奉祀。

黄爵滋:

黄爵滋(1793-1853),男,字德成,号树斋,江西宜黄人。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历任监察御史,兵科、工科给事中,鸿胪寺卿。道光十九年(1839年)后任大理寺少卿、通政使司通政使、礼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左侍郎等职。他在鸦片战争前,创议禁烟应重治吸食者,挑起了在中国各省军政大吏中关于严禁、驰禁的一场大辩论,成为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的发难者。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奉派赴闽、浙查办鸦片走私问题和视察海防,坚持抵抗侵略的主张,揭露投降派的对外妥协阴谋,“一时以为清流眉目”。  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初十日(1838年6月2日),黄爵滋在鸿胪寺卿任上,针对当时烟毒泛滥的严重情况和两年前许乃济提出“驰禁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向道光皇帝上了一个主张严禁的奏折,这便是有名的《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在这个奏折里,他从国家财政收入支绌的严重困难出发,提出若要堵塞白银大量外流,“必先重治吸食”的主张。黄爵滋这个奏折,说理清楚,剖析利害关系最为剀切,迫使清朝最高统治者对此问题不能不进行最后的抉择。此奏折对道光帝最后决定采取严禁鸦片的政策,派遣林则徐去广东禁烟起了重大作用,并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考点名称:《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1856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58年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1859年,英、法、俄三国分别派遣驻华公使,率领舰队来华换约。1860年,恭亲王奕?在英、法武力威胁和沙俄诱逼下,签订了《北京条约》。《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它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而且攫取了一些新的侵略权益。 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大清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北京条约》内容:

1、《中英北京条约》:
原称《中英续增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10月24日清钦差大臣奕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签订。共九款。这个条约除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
(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八百万两。签约后,英国即表示扶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并支持洋务派奕当政。
2、《中法北京条约》:
原称《中法续增条约》。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关于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10月25日清钦差大臣奕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签订。共十款。这个条约除确认《中法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
(1)开天津为商埠;
(2)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
(3)将以前被充公的天主教产赔还,法方在中文约本上私自增加:“并任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
(4)《中法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八百万两。签约后,法国即表示扶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并支持洋务派奕当政。
3、《中俄北京条约》:
即《中俄续增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11月14日沙俄利用英法侵华联军攻占北京的军事压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由清钦差大臣奕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共十五款。主要内容为:
(1)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
(2)规定中俄西段疆界,自沙宾达巴哈起经斋桑卓尔、特穆尔图卓尔(今伊塞克湖)至浩罕边界,“顺山岭、大河之流及现在中国常驻卡伦等处”为界,根据这一规定,于1864年签订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卓尔南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给俄国;
(3)开放喀什噶尔(今喀什市)为商埠;
(4)俄国在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喀什噶尔设立领事馆。

《北京条约》签订过程: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市场的需求,它们把侵略的矛头转向了中国。1856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58年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进一步攫取了大量的特权。1859年,英、法、美三国分别派遣驻华公使,率领舰队来华换约。清政府加强了天津、大沽的防务,准备在上海与英、法公使换约,以阻止公使入京。英、法拒绝在上海换约,于1859年6月北上天津大沽口外,不走清方指定的入京换约路线,强行突入大沽,结果被清军打得大败。英、法决定再次组织联军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由于清廷的无能于是造就了《北京条约》的必然性。  
1860年,奕訢在英、法武力威胁和沙俄诱逼下,签订了《北京条约》。九月十一日(10月24日),清钦差大臣奕?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中英《天津条约》,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九月十二日(10月25日),清钦差大臣奕?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北京礼部大堂,交换了《天津条约》,并签订了中法《北京条约》。英、法逼签《北京条约》后,即表示扶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支持洋务派奕?当政。英法联军由于其侵略要求基本上得到暂时满足,因而在九月十九日、十月初二先后撤出北京。咸丰十年十月初二(1860年11月14日),清钦差大臣奕?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在北京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承认了一直拒绝批准的中俄《瑷珲条约》。美国公使因国内爆发南北战争,当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时,应召回国,未及趁火打劫。但事后借口“利益均沾”条款,照样掠取了许多新的殖民特权。

《北京条约》签订影响: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扩大,它承认《天津条约》有效,还攫取了一些侵略权益:开天津为商埠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有了侵略据点;割占九龙半岛、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英、法侵略者可以公开掠卖中国人口出洋做奴隶、当马牛;军费赔款是对中国人民的又一次残酷掠夺;外国教会侵略势力更加深入和日益猖獗;开放口岸已深入从沿海各地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以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一步加深。这些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还侵犯了中国内河行驶主权。

《北京条约》内容记忆方法:

方法1:用顺口溜形式:“承认天约有效,天津口岸开了。割让九龙给英,华工出国辛劳。增加英法赔款,大清更加飘摇。”
方法2: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准许天天陪酒”。
解释:“准”——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
“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
“陪”——谐“赔”音,指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酒”谐“九”音,指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考点名称:鸦片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国侵略特点:

1、侵略国家:英法美俄为主,英国是先锋和主力;
2、侵略目的:打开中国市场,获得侵略特权(俄国还有扩大领土目的);
3、经济手段:商品输出为主,还有掠夺原料、走私鸦片、贩卖华工、早期资本输出等。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对于英法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自卫战争。
③结果相同: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不平等条约。
不同点:
①从战争进程来看:
A,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
B,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
C,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D,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七个条约。
②从危害和影响来看:
A,开辟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只开5口,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11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B,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

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1842年,发动者是英国。因为中国禁止列强向中国输入鸦片,英国发动战争,故叫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国伙同法国,在美国和俄国的帮助下再次发动对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次战争和鸦片没关系,但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性质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加上这场战争和鸦片战争的间隔时间不是很长,因此传统上把它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鸦片战争相比,第二次鸦片战争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有所扩大。
1、侵略的力量
鸦片战争是英国独自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出兵,是主谋,美、俄是帮凶。美国学者德涅特在《美国东亚外交史》中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2、时间和规模
鸦片战争从1840年6月开始,到1842年8月结束,历时两年零两个月,投入兵力4000多人,虽然曾经侵略到天津的白河口,但战场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从1856年10月开始,到1860年10月结束,长达四年,投入的兵力比鸦片战争多的多,最多的时候达到25000多人,侵略的势力从沿海一直到北京。
3、结果和危害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及其两个附件,接着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订立了中俄《爱晖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美、中法、中英《天津条约》和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国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中国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在,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具体来说,
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英国又通过《北京条约》歌占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趁火打劫,通过《爱晖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重大破坏;
《天津条约》增开10处商埠,比《南京条约》的五口通商多,加上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十六个通商口岸的开放,地域上从东南沿海地区扩展到中国的北方沿海各省,由长江口向腹地延伸,列强的货物包括鸦片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经济日益半殖民地化;
协定关税的规定,大大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使得清政府不能有效地维护本国的民族工业,反而成了外国侵略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出口的工具;
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规定,使得外国烟贩不法分子可以在中国为所欲为,使中国的司法主权受到严重破坏;关于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使中国享受不到对等的权利,同时由于利益均沾的规定,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任何国家都享有此待遇,使中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使得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标志着清朝中央政府开始向半殖民地化过渡;
允许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使中国由在《南京条约》丧失领海主权扩大到内河航运权的丧失,也加强了对中国内地的侵略;
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特别是传教权的规定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在签订《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规定的宗教侵略的继续扩大,自此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就利用传教士中的不法分子以宗教作为侵略中国的武器之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①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对于英法来说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自卫战争。
③结果相同:中国战败,被迫签定不平等条约。
不同点:
①从战争进程来看:
A,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
B,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两年多;第二次延续达四年之久。
C,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北京。
D,订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七个条约。
②从危害和影响来看:
A,开辟的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只开5口,割香港岛;第二次增开11处,英增割九龙司,沙俄割去我国东北、西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B,中国主权遭到更多破坏。第一次,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被破坏;第二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等,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外国侵略势力由中国沿海进入中国内地。

“鸦片”一词的由来 :

鸦片俗名大烟,是一种毒品。那么,鸦片一词是如何得名的呢?
鸦片是用罂粟果的汁烘干制成。罂粟原先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希腊人把罂粟的花或果榨汁入药。发现它有安神、安眠、镇痛、止泻、止咳、忘忧的功效,希腊人称其音为“阿扁”。公元六世纪初,阿拉伯人把罂粟传到了波斯,波斯人变“扁”音为“片”,称其为“阿片”。在公元七八世纪的时候,罂粟作为药材从印度等地传入中国,中国人把“阿”音又发成了“鸦”音。从此,在中国就有了“鸦片”一词。

本文标题: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间-第七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3392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