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军人简介,伯纳德·劳·蒙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1887年11月17日出生于伦敦肯宁敦区圣马克教区的一牧师家庭。英国杰出的军事家,英国陆军元帅,战略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两大杰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是盟军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以成功掩护敦刻尔克大撤退而闻名于世,由他所指挥过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西西里登陆、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三大杰作。2002年,蒙哥马利被英国BBC评选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
蒙哥马利_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军人简单介绍
1887年11月17日出生于伦敦肯宁敦区圣马克教区的一牧师家庭。1901年14岁时才正式上学,文化成绩低劣,体育成绩极棒。1907年考入了桑德赫斯特英国皇家军官学校。1908年12月任英国驻印度的皇家沃里克郡团少尉排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负重伤。大战结束时任师司令部中校参谋。1920年1月进入坎伯利参谋学院深造。1926年1月调回参谋学院任教官。1930年陆军部选派他担任步兵教令的重编工作。1934年任奎达参谋学院的首席教官。1937年调任第九步兵旅旅长。1938年12月任驻巴勒斯坦第8师师长,参与镇压巴勒斯坦人的武装暴动,被晋升为少将。1939年8月,回国接任以“钢铁师”著称的英国远征军第3师师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蒙哥马利率远征军第3师横渡英吉利海峡,参加了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战斗,1940年5月德军闪击西欧时,被迫随英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回英国。因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表现优异,受到丘吉尔的高度重视。1941年先后任第5军、第12军军长。12月又奉命调任对德军入侵威胁最大的英格兰东南地区担任司令官,负责选拔,调整,培养各级指挥官,严格训练部队,提高英军军事素质。
1942年7月,在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第8集团军,被“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德国非洲军团击败,退守埃及境内的阿莱曼地区。在英军濒临崩溃的时候,1942年8月蒙哥马利正式接管英国第八集团军临危受命接任司令。同年10月至11月间蒙哥马利组织向德军发动了阿拉曼战役,一举击溃隆德国非洲军团,扭转了北非战局。随后又挥师乘胜追击,随后率领第八集团军与盟军配合于1943年5月在突尼斯全歼北非残敌。蒙哥马利由此声誉大
振,被人们称之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阿拉曼战役后,蒙哥马利受封为爵士,并因功被提升为陆军上将,同时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
1943年7月,他率英军在西西里登陆。9月至12月,协同美军实施意大利战役,进军意大利半岛。1944年1月调任盟军第21集团军群司令,参与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计划制定工作,负责指挥盟军全部地面登陆部队。1944年6月率领第21集团军在诺曼底登陆,取得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胜利。此后转战西北欧,参与指挥了阿纳姆战役和阿登战役。1944年9月1日,蒙哥马利被晋升为元帅。1945年3月,他指挥第二十一集团军横渡菜茵河进入德国本土,之后便日夜兼程,向波罗的海进发。5月,驻荷兰、德国西北部和丹麦的150万德军向蒙哥马利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任驻德英国占领军司令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英方代表。
1946年至1948年任大英帝国总参谋长,受封阿拉曼子爵。1948年10月出任西欧联盟各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委员会常任主席。1949年4月,美国与西欧11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12国共同结成防务联盟。1951年4月2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最高司令部成立,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将军任最高司令部司令,蒙哥马利任最高副司令。
1958年,蒙哥马利结束了50年的军旅生涯而退休。他是英国历史上服役最久的将领。
蒙哥马利_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重要战役
英法两位将帅-蒙哥马利与戴高乐阿拉曼战役——将盟军带入反攻的坦克大战
性质:扭转北非战场的关键性战役,盟军从此开始反攻
时间:1942年10月23日—1942年11月4日
对抗方:德国军队对英国军队
武器对决:“谢尔曼”坦克
战果:歼敌5.5万人,击毁坦克装甲车350辆。
就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进行的同时,北非战场上同样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拼杀。1942年10月23日,由英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率领的盟军向德国隆美尔率领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了进攻。经过12天的激烈厮杀,盟军终于在11月4日胜利地结束了整个战役
战役的胜利保证了盟军从中东通往苏伊士运河这条供应线的畅通,在士气上对盟军的意义更是非同小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评价说:“在阿拉曼战役前,我们从未打赢过一仗;但在阿拉曼战役后,我们所向无敌。”
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一代军事帅才蒙哥马利同样是绞尽脑汁,最终将计就计,为自己的老对手隆美尔精心设计了连环套,为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2年8月份,请伦敦监督处中东特派组的指挥官克拉克上校以隆美尔间谍“康多尔小组”的名义给隆美尔发了一封电报,称英军准备在阿拉曼防线南端的阿拉姆哈勒法山岭组织抵抗,但防御力量很薄弱,如发起进攻,很容易突破英军阵地。
几天后,克拉克又发出第二封电报,报告了英军的防御命令。隆美尔对电报内容深信不疑。为进1步引诱隆美尔,蒙哥马利还命令绘图员绘制了一张假地图,上面标明拉吉尔地区是一片“硬地”,便于装甲部队行动,并让德甘冈设法送到德国人手里。
1942年8月30日夜,隆美尔根下达了进攻命令,想用突然袭击,一举突破英军防线。出发不久,就遇到了英军的1个新雷区。隆美尔立即命令工兵排雷,但此时空中突然出现了英军飞机,投下的照明弹将大地照得如同白昼,紧接着就是猛烈的轰炸。德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挣扎着过了雷区。
31日凌晨,德军与英国装甲部队展开激烈的交火。战斗中,隆美尔吃惊地发现,原来设定的英军1个装甲师竟然变成了三个。隆美尔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前进。此时,地图上的“硬地”,逐渐变成了沙漠。几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卡车在“硬地”上东倒西歪地挣扎着前进。英国空军的飞机从早到晚不停地轰炸,伤亡报告不停地送到隆美尔手上。
这时,他接到报告,说燃油即将耗尽,3艘油料供应船在离开意大利横渡地中海时,被英军击沉。9月4日凌晨,隆美尔终于下达了总撤退的命令,结束了这场恐怖的阿拉姆哈勒法战役。
1942年10月23日夜,随着蒙哥马利的一声令下,英军手中的数千门美制“谢尔曼”坦克炮弹齐发,共歼灭敌军5.5万人,击毁坦克装甲车350辆。但因英军冲击不果敢,行动迟缓,未能全歼德意联军。尽管如此,此役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的转折点。从此,战争主动权落入英军手中。
蒙哥马利_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战争骗局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这次登陆能够成功,1个重要原因是,盟军在登陆前实施了1个庞大的战略欺骗计划,造成希特勒判断失误。“铜头蛇”计划就是战略欺骗计划之一。
克利夫顿·詹姆斯是英国皇家军饷团的中尉军官,随团驻扎在累斯特。二战爆发前,他是地方舞台上的一名演
员。1944年5月的一天,他突然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他的上司、同事以及家人都不知道他去了什么地方。5周后,他又奇迹般地出现了。这件事引起了同事们的纷纷议论。有人说,他因嗜酒成性,伤及身体,住进了医院;有人说,他外出行骗去了;还有人说,他有间谍嫌疑,被逮捕关进了监狱。他的上司则愤怒地指责他擅离职守,声称要将他送上军事法庭。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詹姆斯始终缄口不语。直到二战结束,詹姆斯才向外界公开了他“失踪”的秘密。
1944年3月14日,英国陆军特种战委员会副主任杰维斯—里德中校偶然在《新闻纪事报》上看到了一幅“蒙哥马利元帅”的照片,可当他仔细看清照片的说明时,不禁大吃一惊。说明写道:“你错了———他的名字叫詹姆斯”“难道还有与蒙哥马利长得如此相像的人”里德惊叹道。
原来,这幅照片是詹姆斯在伦敦演出时的剧照,詹姆斯本人也酷似蒙哥马利。当时,里德的特种战委员会正在伦敦监督处领导下,担当着盟军实施庞大战略欺骗计划的具体工作。詹姆斯的出现使里德顿生一计:打造1个假蒙哥马利,让他出现在意大利和非洲的战场上,使德国人相信,蒙哥马利远离英国,这样可以牵制德国驻在卢瓦尔河以南的四个装甲师。里德立即将这一计划定名为“铜头蛇”,并向伦敦监督处作了汇报。
一天中午,里德请詹姆斯吃饭。当他见到詹姆斯时,简直惊呆了。眼前的詹姆斯从五官长相、体格姿态,到行走举止,几乎与蒙哥马利一模一样。除了詹姆斯少1个手指头外,二人简直像1个模子刻出来的。通过进1步了解,里德还发现,詹姆斯可以轻而易举地模仿蒙哥马利快速而又尖声刺耳的讲话,还能模仿蒙哥马利特有的威严神态。
不过,里德也发现了两人的不同:蒙哥马利滴酒不沾,而詹姆斯嗜酒如命。里德将“铜头蛇”计划详细地告诉了詹姆斯,并阐述了这一计划的重要意义。詹姆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接受了这一特殊任务,但他意识到,作为演员,他即将扮演一生中最重要的角色。几天以后,里德将詹姆斯接到1个地方,开始简单的训练。主要内容是让他了解蒙哥马利的生活细节,以及与之交往的一些重要人物的情况,如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起居时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健康,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的才干,盟军参谋长史密斯的溃疡等等。接着,他们对詹姆斯的外表进行包装。为他专门制作了一套战地服装,配上皇家参谋总部的鲜红衣领,戴上荣誉勋章,还将蒙哥马利常穿的外衣、戴的金表和拄的手杖带在他身边。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里德还安排詹姆斯在总司令的专用列车上见到了真蒙哥马利。蒙哥马利对“铜头蛇”计划十分赞赏,特意叮嘱里德,既然詹姆斯扮演他,也必须拿他一样的薪水。1944年5月25日傍晚,詹姆斯登上一架飞往直布罗陀的飞机。
计划开头时并不顺利,在飞机上就发生了一件绝对想不到的事情。为了让詹姆斯第二天能够精力充沛,随行人员给他服用了安眠药。可是,夜间的寒冷使詹姆斯无法入睡,他悄悄起身进入厕所,将偷偷带在身上的一瓶杜松子酒拿了出来。此前,里德早已向他声明,为保证此次任务成功,他必须戒酒。但此时,酒瘾发作,他将半瓶酒喝了下去。当随行人员找到他时,他已摇摇晃晃,站立不稳。
飞机再有2个多小时就要到达目的地,詹姆斯完全处于昏睡状态。随行人员十分着急:如果下飞机时人们发现詹姆斯有饮酒迹象,计划就会彻底泡汤,因为蒙哥马利憎恨烟酒。随行人员被迫采取紧急措施:将詹姆斯的衣服脱光,放在机舱通气孔前冰冷的气流中,让他清醒。还对他进行按摩和拍打,使他呕吐,同时重新给他刮脸,以便消除脸上的喝酒迹象。经过一番忙碌,詹姆斯终于清醒过来。
1944年5月26日凌晨,飞机抵达直布罗陀。“蒙哥马利”在人们的欢迎中走下飞机。随后,1个浩浩荡荡的车队将他送到总督官邸,总督伊斯特伍德亲自出迎,并于当晚举行了欢迎宴会。
直布罗陀海湾对面西班牙的阿尔赫西拉斯是德国谍报局的前哨基地,“蒙哥马利”的到来自然逃不过德国间谍的眼睛,于是,有关“蒙哥马利”的消息迅速传回了德国。
27日,“蒙哥马利”乘飞机到达阿尔及利亚。地中海盟军最高统帅亨利·威尔逊和英美法参谋人员到机场欢迎。随后,“蒙哥马利”入住圣乔治饭店。顷刻间,“蒙哥马利”到来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阿尔及利亚。在随后几天中,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挂着三角旗的参谋部车辆,在摩托警卫的护卫下,载着“蒙哥马利”风驰电掣地去参加1个又1个会见,德国间谍也不停地把这些消息1个又1个地报回德国。
1944年6月,盟军打响了诺曼底登陆战役,詹姆斯也圆满完成了“表演”任务。随后,他被秘密送回英国。刚到伦敦,他就得到通知:必须严格保密,如果透露一点有关这次行动的内容,就会被送上军事法庭。詹姆斯只好默默地忍受着人们对他的猜疑和指责,等待战争结束。
詹姆斯忍受的痛苦与得到的快乐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而且经历了人生中最伟大的一次演出,还领取了5周的元帅薪水。这一切都使他终生难忘。
蒙哥马利_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成长经历
蒙哥马利将军的爸爸34岁时,娶了16岁的正值妙龄的妈妈,
事实上,妈妈结婚时还是1个少女。这是1个典型的“老夫少妻”型家庭,丈夫自己对妻子宠爱有加,久而久之,让年轻的妻子养成了任性骄纵的习惯,动辄发脾气。而且,她还有洁癖,十分讨厌肮脏和不整洁。而小时候的他十分的顽劣,上树掏鸟窝,下河摸泥鳅,除了惹是生非给爸爸添麻烦外还整天把自己弄得跟泥猴似的,让妈妈对他十分头疼。
妈妈还年轻,没有足够的耐心忍受他一次次地把自己整理好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更何况,他还只是父母4个孩子中的1个,因此,妈妈越来越不喜欢他。一次,爸爸送给妈妈1个漂亮的金鱼缸,妈妈非常喜欢,也非常珍惜,不让孩子们靠近。这更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他偷偷地接近了鱼缸。结果,不小心他把鱼缸打破了,然后给他下了个结论,“伯纳德,除了当炮灰,你将来什么也做不成,做不来。”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意外地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和意志力。因此当他很小之际,世界上连妈妈都不可以依赖,其他人就更不能依靠了。所以他习惯在他人的非议中做他要做的事,而且一旦做,就无怨无悔。年轻的妈妈当时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给带来了多大的伤害,然而,他当时即震惊了。他无法相信,自己的妈妈会这样诅咒他。性格开朗顽劣的他由此性情大变,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他开始每天观察妈妈的眼神,看她今天的脾气是好是坏,因此决定他今天做什么事。一般说来,男孩都是粗心大意的,然而,他却能从妈妈哪怕1个不经意的动作感觉到她的情绪,然后再针对她的情绪做事情,做她要做的事情。
蒙哥马利将军的确是不幸的,
因为他有1个不称职的妈妈,,但他同时又是幸运的,因为他在妈妈的漠视中并没有沉沦下去。此后,他毕业于桑赫斯特军事学院,以1个普通士兵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士兵1步步地成长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他任英国步兵第三师师长,参加了在法国、比利时的作战。1942年,他任英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在北非战场上击败了大名鼎鼎的隆美尔,彻底扭转了英军在北非的危机,同时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人们将他称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
而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可以说我的童年时按时发生不幸的,这种不幸完全来自我的妈妈,在她眼里,我不过就是个炮灰。可是,我的妈妈只说对了一半,但是我没有成灰,我童年吝啬的母爱所带来世人对我的嘲笑、蔑视的刺激,形成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天赋的智慧,我不会成为后来的蒙哥马利。”
他不仅是1个普通的将军,而是将军中的将军。他不仅在自己国内被挑剔的国人称之为“真正的将按时付款天才”,在世界军事领域,他也享有声誉和崇高的威望。
蒙哥马利_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绝版爱情
蒙哥马利元帅(1887—1976)因打败“沙漠之狐”隆美尔成就了一世英名,但他的爱情之路却相当坎坷。蒙哥马利年青时讨厌社交生活和宴会,全身心地扑在了事业上,因此他认识的女性寥寥无几,到了38岁仍然没有结婚。有的人开玩笑说:“军队就是蒙哥马利的妻子。”然而这一切在1926年发生了改变。
这年1月,蒙哥马利来到了有“欧洲屋脊”之称的瑞士度假。一天,蒙哥马利望着白雪皑皑的远山,思绪如潮,兴致盎然,他把雪捏成结实的雪团,朝不远处的1个木桩砸去。雪团与木桩撞击,瞬间变成了雪花,颇有一番情趣。这时,他突然听到一位女性叫“好”的声音。他回头一瞧,一位美丽的女子出现在眼前,他顿时被这位充满活力的女性所吸引。但一向不懂得怎么与女人打交道的蒙哥马利,一时不知所措,错过了表白的机会。
回到英国后,蒙哥马利始终对那次邂逅念念不忘。一年以后,蒙哥马利忍不住再次来到瑞士,寻觅那个令他神魂颠倒的女子。也许是天赐姻缘,蒙哥马利恰好又在同1个地方遇到那个深深印在他脑海中的可爱女子。
这一回,蒙哥马利了解了她的一切。她名叫贝蒂,丈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留下2个男孩儿。蒙哥马利一方面对贝蒂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另一方面又为她的坚毅、温柔、端庄和纯真所吸引。
他的副官感慨称地说:“世界上最美丽的少女才配得上将军啊,怎么1个色衰的妇人就能把他迷住”.连贝蒂自己都不相信,大名鼎鼎的将军会爱上她。她说:“如果你是同情我,那请你走开,我不需要同情。”蒙哥马利将军很庄重地向她行了1个军礼,然后拔出腰间的佩枪,让枪口对着自己的脑袋说:“如果我背叛了你,就让我死在自己的枪口下。”蒙哥马利将军个性的承诺胜过所有甜言蜜语和海枯石烂的誓言。随着两人的交往日甚,蒙哥马利愈发不能自拔,终于鼓起勇气对贝蒂表白了自己的爱意,贝蒂愉快地接受了蒙哥马利的爱。
1927年7月27日,四十岁的蒙哥马利与39岁的贝蒂喜结良缘。
结婚以后,蒙哥马利与贝蒂相亲相爱,一家人生活得甜甜蜜蜜。第二年,蒙哥马利喜得贵子,取名叫戴维。这个金发碧眼的小男孩儿十分招人喜爱,为这个本来就很幸福的家庭增添了新的快乐,也让蒙哥马利领略到更多的生活乐趣。
然而贝蒂自从生了戴维之后,身体一直不太好。1937年的一天,贝蒂在陪儿子玩耍时不慎被一只虫子叮了一下,当时贝蒂并没有在意,谁知当晚她的腿就开始肿痛,不得不被紧急送到医院就诊。诊断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她竟然得了败血症。蒙哥马利闻讯后心如刀绞,此后他尽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医院,给妻子以体贴入微的照顾和感情安慰,但妻子的病情却日渐严重,毒素沿着贝蒂的腿慢慢向上蔓延。在征询蒙哥马利的意见后,医生给贝蒂做了截肢手术,但病情仍未好转。1937年10月19日,贝蒂安然死在蒙哥马利怀中。
在贝蒂的葬礼上,蒙哥马利将军没有眼泪,只是行了1个久久的军礼。这个时候,更多的人怀疑他对妻子的感情。如果他真的爱他,为什么没有一滴眼泪,甚至脸上都没有一丝悲伤的神情呢?爱妻的病逝对蒙哥马利是1个沉重打击,使他陷于极度的痛苦之中。从此,他把对妻子的深爱转到了儿子身上,并且用主要精力专心研究战争,投身于军人的事业上。战争结束,他用自己不朽的功勋赢得了一切,荣誉、地位、金钱和世人的敬仰,当然还有无数女性的爱慕之情,无数的女性都梦想着自己能靠在他那挂满勋章的胸前,但是,将军不为所动。许多关心他的人纷纷为他介绍对象,他都婉言谢绝了。连英国首相想做他的月下老人都未能如愿。首相劝他:“蒙哥马利将军,整个英吉利都不希望你的后半生是孤独的。”他严肃的说:“作为1个军人,我永远忠于自己的祖国,作为1个男人,我永远不会背叛爱情。”这一次,首相向他郑重地敬了个军礼。当几年后蒙哥马利从失去妻子的悲哀和痛苦中恢复过来时,有些人悄悄在私下议论:“蒙哥马利大概又要结婚了。”蒙哥马利听后说:“我不相信1个人能有两次恋爱,像我对贝蒂这样的爱,永远不可能有第二次。”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一直到他1976年逝世为止,蒙哥马利再没有对任何一位女性动过心。
多年以后,蒙哥马利将军在自传中提到自己生命中那一段唯一又短暂的爱情,在谈起妻子的去世时,将军写道:“眼泪不是表达爱情的唯一方式,而忠诚是爱情的最好证明。爱上1个女人就不能再爱上另外1个女人,就像我手中的枪,只能有1个准星”.
蒙哥马利_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人物晚年
《回忆录》1960年和1961年,两次访问中国。1976年3月25日,在英格兰汉普郡奥尔顿逝世。蒙哥马利著有《回忆录》《通向领导的道路》等书。
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58年9月,退役后的蒙哥马利在反省他的军事生涯时发现,用战争消灭战争以取得和平的想法是1种幻想。他苦苦思索,希望找到1种结束纷乱状况并使世界和睦相处的方法。蒙哥马利于是把目光投向东方,并大胆预测,未来世界和平的关键可能在中国,因此他想到中国去看一看。1960年5月24日,蒙哥马利访华。5月27日晚上,毛泽东主席在上海会见了蒙哥马利。1961年9月蒙哥马利第二次访华。这一次中国外交部做了周密安排:9月9日至20日访问包头、太原、延安、西安、三门峡、洛阳、郑州、武汉,回北京后由周总理跟他谈,届时再同毛泽东见面。周恩来还特意把熊向晖找去,要他以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的名义参加接待小组,陪蒙哥马利去外地。周总理说:要放手让蒙哥马利看,旧中国遗留下的贫穷落后和新中国取得的成就都是客观存在的,让他自己后去做结论,从本质上了解中国。
蒙哥马利_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人物评价
4岁时的蒙哥马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充满硝烟的前线,英国官兵时常看见1个人戴着将军和装甲兵2个帽徽的军帽,此人就是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蒙哥马利为什么要戴这样的帽子,人们对此有种种揣测,有的认为他是故意猎奇,有的人认为他是以此显示自己特别重视装甲兵的用途。其实,他是出于1种具有实际价值的动机,才戴这样的帽子的。他认为,1个统帅人物要在部队中具有威信和感召力,就必须使下级官兵经常能够在前线看到他。蒙哥马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担任过排长和上尉参谋,他对自己从未见过总司令深感遗憾,认为这是英军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这顶特殊的军帽,部队官兵能够经常看到他。他说:“各部队官兵看到这顶帽子,就知道我来了,就知道我对他们的所作所为非常关切,就知道我不只是坐在安全的后方,高高在上发号施令。”
蒙哥马利生于1887年10月17日,卒于1976年3月25日。他是英国著名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武装部队杰出的领导人之一,1944年获元帅军衔。1908年毕业于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参加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任步兵第三师师长,参加了在法国、比利时的作战。英国从敦刻尔克撤退后,在英国本土任第5军和第12军军长、东南军区军长。1942年8月起,蒙哥马利任英国驻北非第8集团军司令,此间,在阿拉曼战役中,打败了德国军队,而后转战西西里和意大利。1944年1月被任命为盟军集团军群司令。该集团军群于1944年6月6日在诺曼底登陆,从8月起,在比利时、荷兰和德国北部作战。1945年任英国驻德国占领军总司令。1946—1948年任大英帝国陆军总参谋长。1948—1951年任西方盟国防务会议总司令委员会主席。1951—1958年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驻欧洲武装部队第一最高副司令。曾荣获英国各种高级勋章和外国勋章,其中包括美国的“胜利”勋章、美国的“国旗”勋章和苏联的一级苏沃洛夫勋章。
蒙哥马利具有极好的军事才能。当德军入侵荷兰和比利时之际,英国远征军立即向东疾速前进。第2军以蒙哥马利的第3师为先头部队,前进到了迪尔河一线。他们的前进运动进行得像时钟一样准确,当他们于10月夜间到达规定地区时,发现比利时第10师仍然据守着分派给他们扼守的防线。军长布鲁克第二天来到了第3师,并且立即在“最高一级”采取行动,以便能够重新调整战线。但是当他们晚些时候来看望蒙哥马利之际,他发现后者已经把事情安排妥当了。布鲁克这样写道:“这一插曲突出地表现了蒙蒂的才能。必须做出某些安排,因为德军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到来,而他确实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得当时我这样对他说道:‘可怜的比利时指挥官,竟然一点也不知道他怀里抱着一条毒蛇。’”
蒙哥马利是位杰出的部队训练者。在担任第5军军长时,他把全军训练成为一支能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作战的部队。他曾这样说道:“无论雨、雪、冰、泥,无论好天气还是坏天气,白天还是黑夜,我军都必须比德军善战。”他用万无一失的原则来检验他的部队。任何一级军官,不管是团队的,还是参谋机构的,只要不能经受紧张的生活,都得免职。
在调到东南军区后,他还是坚持这些做法。当时在肯特郡指挥第44师(国内武装力量)的霍罗克斯后来回忆说,
蒙哥马利到来所产生的影响“就像在不列颠的这个乡村角落爆炸了一颗原子弹一样”。军区的每1个军官,不论年龄大小和军衔高低,每星期都必须进行两次长跑。有些军官说长跑会使他们死掉,蒙哥马利就对他们说,死了也好。拉尔夫·阿诺德当时在东南军区司令部担任情报官,他回忆说,年龄在45岁以下的所有参谋军官每周都必须背着枪支弹药列队正式行军,并且必须全副武装越野长跑10英里。这项投资,在战争过程中给部队带来了很大好处。
蒙哥马利也是治军的能手。他接管秩序混乱、士气低落的第8集团军的指挥后,就开始处理他认为必须立即予以注意的三项任务:第一项任务是在集团军内树立他的形象并恢复全军人员对集团军本身及其高级军官的信任;第二项任务是建立1个与他的性格和作战理论相适应的指挥系统;最后则是对付隆美尔。蒙哥马利认为,问题不在于隆美尔是否进攻,而在于何时何地发动进攻。这场被公认为迫在眉睫的战斗将是他指挥的第一场战斗,必须打赢,决定性地打赢。本着这一信条和这些考虑,他在就职后的最初几天就尽一切可能视察了许多部队。但是在他本人下部队以前,他的精神早已传到部队去了。8月13日下午六点半钟,蒙哥马利从他的第一次重要的沙漠巡视回来后,就在他的指挥蓬外,在傍晚的一片凉意之中,向第8集团军全体参谋人员作了一次讲话。蒙哥马利事后这样写道:“我向他们作了自我介绍,说我希望同大家见面谈谈。正如他们知道的那样,我已经发布了一些命令,并且继续发布命令。‘决不后退’的命令意味着作战方针的基本改变。他们必须明白我的方针是什么,因为他们将处理具体的参谋工作。如果要就地作战,那么防御阵地必须有纵深。所有的运输工具必须撤回后方。弹药、水、口粮等必须贮藏在前方地域。为使‘决不后退’的命令有实现的可能,第8集团军需要更多的部队。在后方,尼罗河三角洲有大批部队守卫,但埃及城市的保卫必须通过这里的阿拉曼战斗来实现”像这样重要的讲话和命令很快就在前线传开了。也许传闻所起的作用就像他本人亲自到场一样大。让人传播那种最利于本人事业的传闻,不就是领导者的1种领导艺术吗。
接着蒙哥马利对他所谓的“朽木”进行了处理。他迅速地、公正地撤换了一批人。蒙哥马利信奉艾森豪威尔在将美国第2军移交给巴顿时所阐明的下述原则:“如果你已经对某个人完成任务的能力有所怀疑,那就一刻也不能让他留在负责的岗位上。”蒙哥马利是这种有勇气的人,他的头脑也是十分冷静的。他果断地撤掉了科贝特和多尔曼·史密斯等指挥官,接着又撤换了另外一些人。不久,第7装甲师的伦顿也被撤职,原因是他和集团军司令官第一次会晤时就犯了1个错误。他说,在即将发起进攻时,唯一需要决定的问题是,由谁率领装甲部队像隆美尔进攻。蒙哥马利告诉他,“我们的坦克将不发起进攻,而是让隆美尔自己撞上来”。这时,伦顿犯了1个更为严重的错误:他竟坚持己见和蒙哥马利争辩起来。于是,在哈勒法山战役后,他就被约翰.丁接替了。蒙哥马利物色了剑桥大学年轻的威谦斯,准备让他当未来的情报处长。这个人挑选得很得当。后来威谦斯一直是蒙哥马利的主要情报官,直到战争在德国结束为止。蒙哥马利还撤换了另1个指挥官,此人对蒙哥马利说,他的部队由他的副手负责训练;但后来他的副手又向蒙哥马利报告说,负责训练的是他的指挥官。于是,这位指挥官就被撤了职。炮兵指挥官也被蒙哥马利撤了职,原因是蒙哥马利为了支援对阿拉曼的猛攻,希望能够像使用“1个由800门火炮组成的炮连”那样使用整个炮兵部队,能够根据需要大规模地转移炮击目标。他认为那个炮兵指挥官不能理解这种集中火力的办法,而是固执地想把炮兵分散在各处使用,像过去在沙漠作战时那样。
蒙哥马利采取措施清除了被他诊断为“朽木”的那些人,并以晋升或从英国调进的手段引进了一些年富力强的人。他从英国调奥利弗·利斯来接管北面的第30军,调霍罗克斯来接管南面的第13军,调柯克曼准将任炮兵指挥官。他本来还打算把迈尔斯·登普西调来指挥计划成立的新装甲军,而亚历山大劝导他说,一下子调来三个新军长未免太过分了,这样他才放弃更好的选择而让拉姆斯登这个曾经指挥过第1装甲师的沙漠老手来当新装甲军军长。但这一切决不是毫无目的的清洗。历史表明,蒙哥马利是1个精于选拔部属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何1个集团军的参谋机构恐怕都不能同蒙哥马利的媲美。
蒙哥马利是英国人眼中的“军事天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阿拉曼战役,他率领第8集团军彻底击败了号称“沙漠之狐”的德国名将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军团,赢得了北非作战的决定性胜利。此次战役中,蒙哥马利亲自导演了一出“沙漠战中迄今为止最为精彩”的欺骗敌人的活剧。
蒙哥马利的骗敌计划代号为“伯特伦”。首先是伪造了1个前沿地区的巨大的弹药和其它作战物资堆积所。其次是用假车辆扮演坦克和其它车辆的运动,使敌人对大量部队在作战阵地上集结逐渐习以为常。但在夜间则用突击师的真作战车辆把已经“在位”的假作战车辆替换下来,并用被称为“遮阳板”或“吃人者”的专门伪装物把战斗岗位上的火炮和坦克掩蔽起来。早在总攻前1个月就为参加突击的步兵挖好了细长的战壕,供他们昼间躺卧用,而且这些战壕都伪装得好像是地形的一部分。同时,为了表明主要突击可能来自南面,都还在那里敷设了假的水泵站、供水点和蓄水池,施工的日进度表明水管到11月初才能竣工。此外,还抽调通信分队来模拟将在南面发动主攻的无线电通信,以及为新的道路作了路标。为了把伪装搞得天衣无缝,只向下层军官传达将要发生什么事,而且是按军衔高低分批传达的。在临近进攻发起日的最后一天,传达到了普通士兵,并且停止了一切休假和进城活动。这些措施使狡猾的隆美尔也大上其当,对保证战役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1944年6月,盟军于诺曼底登陆后,蒙哥马利把敌军的主力吸引到自己方面来,以牺牲自己的荣誉,保证了美军的
顺利突破和向纵深发展进攻,而英军却由于敌军主力的顽强抵抗,付出了较大的代价,进展缓慢,甚至有些部队不得不转入防御。为此,美国各界报纸宣扬是美军打败了德军,英军无能等。英国也呼吁蒙哥马利改变战略打击德军,晚会英国人的面子。在强烈的舆论压力下,丘吉尔也沉不住气了,询问蒙哥马利原因究竟。所有这些,蒙哥马利都毫不介意,照常按照盟军的计划行动,确保了诺曼底战役的胜利。在这里,蒙哥马利放弃了唾手可得的胜利,却承担了极为沉重的责任,他深知这一切都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
1个半世纪以来,英国军队中实际上没有1个人能像蒙哥马利那样精通军事,战功卓著。尽管他有不少弱点和不足,人们完全有理由承认,他不愧为威灵顿的继承人。
二 : 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三 : 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7】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7】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7】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7】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7】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7】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7】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组图】蒙哥马利·克利夫特珍藏版照片曝光【7】_蒙哥马利·克利夫特
四 : 蒙哥马利·克利夫特——孤独中的堕落
原文地址:蒙哥马利·克利夫特——孤独中的堕落
作者:hantang122
五十年代的好莱坞在二战后又迅速的恢复起来,三四十年代的那些‘黄金一代’的明星们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的退出了这个繁华的舞台。战后迅速成长起来的‘白银一代’们已经撑起了好莱坞的门面,大量的新生代们早已收获了他们自己的舞台。这个时候的好莱坞也进入了它最后的鼎盛时期,而在这些被称为‘白银一代’的明星中,就有蒙哥马利.克利夫特,与同时代的其他男明星相比,他不象马龙·白兰度那般的特立独行,也没有詹姆斯·迪恩那样惊鸿一瞥的传奇,更不曾拥有格里高利·派克那样的幸福美满·他性格脆弱而又过分敏感,他终日在酒精与大麻中迷醉沉沦,他四获奥斯卡题名,却从没拿过一个小金人,他一生从不追求什么幸福,因为幸福对他来说是个玩笑。
蒙哥马利于1920年10月17日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卡州的奥马哈,他的父亲是个银行商人,他的母亲是当地两个很有身份地位的家族的私生女,处在一个不被家族成员承认的尴尬位置,使她的母亲具有了一种独特的个性。她的母亲一生都试图获得那两个家族的承认,但是不久以后他的母亲就发现,想要获得那两个家族的承认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蒙哥马利出生后,他的母亲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这个漂亮儿子的身上。虽然她还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是她似乎更加宠爱这个最小的儿子,这种宠爱甚至达到一种不可理解的地步。在蒙哥马利刚8岁的时候,母亲便带着他开始了多次长时间的欧洲旅行。他们住好旅馆,受私人的家庭教师管教,并且远离其它孩子。但是对与一个孩子来说,最快乐的事情不过是可以有个朋友。他的母亲拒绝送他去学校,认为在那里他会学到很多很不好的东西。于是他的童年就是在旅馆和私人教师间度过的,虽然他还有个姐姐,但是那也解决不了一个孩子的寂寞。幸好在一位私人的家庭教师的引导下,蒙哥马利开始尝试进行一些表演活动,在表演中这个孤独的孩子展现了他的才华。
1933年蒙哥马利一家人回到曼哈顿生活,在那儿他的母亲放弃了她早年的计划--替她的宠儿谋得一份体面的行当--并开始走访演出代理人来为她的儿子赢得试演机会。可以说他的母亲主宰了他一生的历程,她的母亲对他异常爱护,母亲希望在他的身上获得一种自身的承认。也许是母亲过多的宠爱和保护,使他的性格变的异常脆弱,而在母亲羽翼下过分呵护的成长又增添了他的自卑和敏感。即使日后他成名后,他也一直没有找到丝毫信心,据说他从不看自己出演的电影,因为每当看到自己在银幕上出现的时候,他都会对自己的表现不满,甚至觉得“太难受了”。
1934年他的母亲再次做主,让他跟随一个剧团正式登台进行演出,初次登台的他居然获得了一个满堂彩,于是他的母亲更坚定的替他谋划未来的道路。当他的哥哥和姐姐被送到学校准备进入最好的大学时,除了在纽约的一所私立中学呆了一小段时间外,蒙哥马利继续依靠一位私人家庭教师。他从未取得一张高中毕业证书,对此他抱憾终身。而他的母亲的动机仍然不明,是因为她已经确定她的儿子将成为一个伟大演员而不需更多的正规教育?还是因为这个强悍的女人想要完全控制她最宝贝儿子的生活?
这之后,不得不承认他的母亲确实有着先见之明。蒙哥马利迅速在百老汇走红,渐渐的他的名声也传到好莱坞。但是与那时的大部分戏剧演员一样,蒙哥马利也对好莱坞抱有一种敌视情绪,他只想在百老汇演一流的脚本中的伟大角色,并由令人尊敬的导演执导。
20岁的蒙哥马利眉目如画英俊的一塌糊涂,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是百老汇知名演员
1946年华纳兄弟公司请他在西部片《红河》中饰演一个角色,公司答应他只签短约并且保留他继续从事戏剧演出的权利。在这部电影中他与著名演员约翰·韦恩演对手戏,饰演这位巨星的养子。两人在戏中情同父子,在漫漫的长途迁徙中,因意见不和而分道扬镳,老牛仔更是扬言再见就是你死我活。当然最终在一场痛快淋漓的打斗中二人又和好如初。拥有脆弱悒郁气质的蒙哥马利在这个早期角色中却是个明朗强势的牛仔形象,在西部那毫不浪漫的血腥屠杀中横枪立马。影片直到1948年才上映,但上映伊始就赢得了巨大的赞誉,观众们惊异与他那近乎完美的容貌,他被好莱坞的影评家们评为最漂亮的男人。
与老牌演员约翰·韦恩合作的《红河》(1946年)
1949年著名的女影星奥莉薇亚·德·哈维兰点名邀请他合作影片《女继承人》。在这部影片中他扮演一个爱情骗子,但是他那忧郁的气质与阴郁的神情却迷惑了女主角,也迷惑了所有的观众。影片上映后他和奥莉薇亚·德·哈维兰双双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女演员的提名,但是很遗憾只有奥莉薇亚·德·哈维兰获得当年的影后桂冠。
《女继承人》使他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
真正使他赢得声誉的是在《乱世忠魂》中的演出,他出色的表演使他再次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他骄傲地说道:“看,我并不古怪。我努力想成为一名演员。不是电影明星,而是一名演员。”在电影中,蒙哥马利所扮演的角色中那挥之不去的忧郁、发自灵魂深处的孤独、眉角处隐藏不住的孤芳自赏和大时代背景下的悲剧命运,构成了他不可复制的魅力。
《乱世忠魂》使他成为好莱坞的一线男星
1951年他同伊丽莎白·泰勒在《郎心似铁》中共同演出,17岁的伊丽莎白·泰勒立刻对他一见倾心。但是面对这位绝色美人,蒙哥马利却拒绝了。许多人都惊讶,这也是蒙哥马利心中最挥之不去的阴影。也许是母亲过于强势的控制或者其他的原因,从十几岁之后蒙哥马利就惊异的发现自己对女孩子从未有过感觉。而在五十年代的美国,同性恋被视为禁忌,即便是现今也还是一个禁忌。在那个年代虽然有很多演员都是同性恋,但那也是一种不能被公众所接受的不耻行为,是会受到众人排挤和鄙视,而那些同性恋本人也会对自己抱有一种彷徨的,蒙哥马利此后终身生活在这种彷徨中,后来他选择用酒精和大麻来解决这一问题。
《郎心似铁》开始了他和伊丽莎白·泰勒十五年的友谊
1956年5月12日,在一次酒会后,蒙哥马利驾车撞在一个电线杆上。这次车祸使他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的左脸被撞伤几乎毁容,虽然之后进行了整容手术,使他的脸恢复了原有的英俊相貌,但是他的左脸却永远的麻痹僵硬,不能做出任何表情了。三年后在伊丽莎白·泰勒帮助下他重回银幕在《夏日惊魂》中出演男主角,同戏的另一个女主角就是凯瑟琳·赫本。我看过这部片子,片子极其隐晦地包含着同性恋的情节,这大约也是蒙哥马利演过的唯一一部牵涉有其性取向隐喻的电影。但是很明显蒙哥马利完全不在状态,似乎游离于剧情中,你完全感受不到他与对手的交流,整部戏下来似乎他总是在孤独中。这部戏如果不是凯瑟琳·赫本和伊丽莎白·泰勒精彩演出,注定要遭到失败的命运。
《夏日惊魂》是他在受伤后的第一次出镜,这个时候他的左脸已经不能作出任何表情了
这之后蒙哥马利更加借助酒精和大麻的作用来忘掉一切烦恼,不久后人们发现他愈演愈烈的古怪行为——他被撞见在旅馆里和街道上裸奔。他的酗酒和磕药使许多人疏远了他,包括朋友和电影制片商。六十年代由于他的酗酒,制片商已经把他列入最不愿合作的艺人名单中。这个时期他只拍了几部影片,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拍摄于1961年的《纽伦堡审判》,这是一部群星荟萃的电影,年华已经老去的蒙哥马利饰演一个证人,只有十几分钟的戏。那是个没有文化又深受伤害的粗人,些微的弱智和神经质。在这个人物身上你已完全找不到蒙哥马利原来的那种漂亮神采,但这却是一次极为出色的表演,这次表演使得他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的提名,但是依然空手而归。
《纽伦堡审判》中最后的辉煌
1962年蒙哥马利在《不合适宜的人》中再次饰演一个牛仔,与克拉克·盖博和玛丽莲·梦露演对手戏。但实际上他和梦露成了导演的最巨大问题。梦露的婚姻濒临破裂而,她的毒瘾又在折磨着她,这些迫使拍摄延期。而这个时候蒙哥马利也因为长期的酗酒导致记忆力衰退,在拍片现场他们都在为记住台词而斗争以致不得不反复重拍。但他对这个角色的诠释是他电影生涯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一个带着在他牛仔生涯中留下的肉体和精神创伤的人,有一个他不能摆脱的母亲和一个已对他失望的父亲。也许他能演得如此之好是因为在这个人物身上有这么多他自身的体验。这之后的几年里他再也没有什么值得提起的作品了。
《不合适宜的人》的导演曾抱怨蒙哥马利和梦露两个人在现场,就象比赛着看谁能忘记更多的台词
1966年7月23日,蒙哥马利因心脏病突发死于家中。那一年他只有46岁。死亡来得如此突然,然而,正如他自己所说过的一样:“愈接近终结之处,生命愈如繁花盛开……”
1946年的蒙哥马利还有一丝少年的腼腆和青涩
处于事业颠峰期的蒙哥马利依旧有种落寂
1956年时的那种微笑在此之后便从他的脸上消失了
而10年以后的他已经满目沧桑了
了解蒙哥马利的一生,我不知道该如何去评价。他作为一个演员无法达到自己的顶峰,作为一个男人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似乎他的一生是在一个失败中度过。我只看过他三部电影,《郎心似铁》《夏日惊魂》和一部他不太出名的《车站》,可以说他银幕上的形象贯穿着阴郁悲伤孤独,还有一种近乎儿童般的依赖感。他所有的电影也都是悲剧或者是带有不太明亮的色彩,即使你没有看过他的影片,你也能从他的照片上感觉出来。而他自己的生活恰恰也是一副不太明亮的图画,许多评论都说他性格形成在于他母亲过分的控制,那是一个复杂的心里问题,我无从了解。但是我却理解他的那份寂寞与孤独,不管他所爱的对象是谁,人总是需要有个可以爱的人,有个精神的寄托。也许从一开始他就注定是得不到幸福的人,但是孤独不等于堕落,幸福也不等于拥有。得不到爱,我们可以学会去爱别人,不一定要把自己锁进孤独的深渊。
我觉得有一句话用来评价他很贴切,他仿佛就是一片孤独的云,静静飘过一片不属于自己的天空,找不到驻足的理由,也没有期待的归途。在银幕上,当你注视他的时候,已经看尽了他一生的悲欢。
从某种感觉上来说,我觉得蒙哥马利与张国荣非常相似。他们都有被世人所称赞的完美容颜,但他们都失落在情感的坐标中无法解脱,他们都在世人的鲜花繁盛中独自品尝寂寞的滋味。不同的是,张国荣在孤独中选择瞬间的一跃来挣脱生命的无奈,而蒙哥马利则在孤独中选择自我堕落来摆脱生命的悲凉。
本文标题:
蒙哥马利·克利夫特-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军人简介,伯纳德·劳·蒙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5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