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做无用之事治愈时代焦虑症
心理导读:如今,大家都在疯狂的追逐中国梦,没有办法停下来,当所有人都在苦逼的成功大道上狂奔时,其结果可能是崩溃。如果可能,停下来做些看似无用之事,治愈我们深重的焦虑症。——xinli001.com
上世纪70年代安东尼奥尼所拍纪录片《中国》,意外为中国保留了那个年代国人淡定的一面。倘若这位意大利导演今天再来,会发现中国淡定不再,代之以急急火火的追名逐利。
在《论美国的民主》(1835)一书中,托克维尔用了一章的篇幅述说“为什么富足的美国人常常如此焦躁不安?”,“永不知足”同“过高期望”以及“妒嫉”:美国自杀率不高,焦虑症却猛增。可见美国梦也有它病态的一面。
今天,美国梦消停了,中国梦甚嚣尘上。轮到中国人焦虑了。
身份焦虑症中的中国人
陈丹青在上次《新周刊》的“生活方式论坛”上感叹人们的生活总是被“规定”着。所幸,他干了两件无用的事:写文章与画画。所谓艺术家就是能干自己认为爽的事的人。
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人们被闹革命、批判、下乡、回城规定了;在计划体制下,人被粮票、布票、油票等规定了;现在,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们又陷入商业集权的规定,被电脑、马桶、空调和手机规定了。陈在现场发问:我们今天谁可以不靠手机过日子,请站起来!
要不就活在被权力规定的生活下,要不就活在被商业规定的生活中。
中国古人被三纲五常规定着,淡定安逸。改革开放前有单位规定着,生老病死有人管。现在没人规定了,那就接受市场经济的苦逼历练吧!
生活方式就是限制方式。你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就是选择了某种限制,无一例外。卢梭早就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相对三纲五常和单位领导,本人宁愿选择被商品经济规定。理由简单,因为有相对的选择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
焦虑是自由的伴随物。当你能相对“自由”地追名逐利时,焦虑即空前增加。《身份的焦虑》(Status Anxiety)的作者阿兰·德波顿提示中国人:新的经济自由使数亿中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经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为何身份的问题会令我们寝食难安呢?原因甚为简单,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逢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就只落得人走茶凉了。其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惟恐失去身份地位……”
是的,每时每刻都被成功人士的故事所包围。传媒、饭桌、颁奖会,无孔不入地叫嚣:要成功!要成功!我们能接受一个远在天边人的成功,却不能接受一个身边人的晋升或中彩。
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中感叹:“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到底为了什么呢?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对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把他仍到繁华的大街上却无人关注。
假如“自我”是一个气球,里面装着别人对你的评价,那你就被别人尊重或鄙视规定了。对身份地位的渴望,同人类的任何欲望一样,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激发潜能、力争上游、阻止离经叛道的行径。于是你不可避免患上身份的焦虑症。而做一些“离经叛道的行径”或许正是救赎之道——做些无用之事以治愈时代焦虑症。
你有过一个幸福的童年了吗?
关于该不该让孩子做“没用”的事,力挺派认为“没用”的东西最有价值。伟大的艺术都是在“没有用”的情况下诞生的。但多数中国人成长的路径,都是被逼去做那些社会认可的“有用的事”、“正确的事”,我想,这正是这个时代不快乐的根源。
逼孩子去学奥数、学英语是“有用的事”;让孩子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管理好情绪是“无用的事”,而往往这些看似无用的事却又与孩子的幸福息息相关。我们孩子们的生活被格式化为单一的应试教育菜单,你不选择,就被抛到这架庞大的成功机器之外。
国外教育界日益提倡一个人“同理心”的重要:一种能深刻感知和分享他人情绪的能力,所谓感同身受。“同理心”是同情心的前提,被《全新思维》的作者概括为右脑六大能力之一。我以为,微博就是个锻炼人同理心的地方,是对现行教育缺失的一种意外补偿。90后为何频频被曝发飚?从小生活在以我为中心的温室,基本没有机会领教这个真实世界是怎么看他们的。
我可以自豪地说,我领孩子去捉过蛐蛐、钓过鱼,让他们夜晚走过玉米地。但多数时候,为了“培养成人”,经常逼其就社会的范。不打不成材。打儿子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在长大可能没出息但有个快乐童年,与长大变成功人士但童年痛苦之间,我倾向于前者,但总有反复。我清楚,这是社会拧巴父母,父母再拧巴孩子。
杨振宁曾寄语年轻的清华校友们:“发现偏好、培养偏好、发展偏好”。他说得没错,人有18种天赋,发现一种你就跳出来了。让艺术系的过英语关,让物理系的过政治关,那是“毁人不倦”。我读了十七年的书,最后发现,90%所学是无用的。你说说,啥是有用的事,啥是无用的事?
鼓励去做无用之事,你可能说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痛,尤其对那些贫家子弟。“我用了18年夜以继日地苦读,才有资格跟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在中国,读书是穷苦阶层改变身份的唯一途径,他们无“爹”可拼,哪有功夫做“无用的事”?
时代正做一个国家崛起、经济腾飞的大局,把所有人裹挟其中——你被胁迫着去追求成功。可我告诉你,当所有人都在苦逼的成功大道上狂奔时,其结果可能是崩溃。假如有可能,停下来做些看似无用之事,笑看风云吧。
心理延伸:
爱情测试: 你多久会厌倦一个人?
性格测试: 你的度量有多大?
心理FM: 一种深久的不安
二 : 有中药治愈焦虑症的吗?
你好,我被有些医生症为植物神经功能混乱,有些说我是神经衰弱,有些说我是焦虑症,但焦虑症的医生说法见多,西药给我配黛力新的也有,来士普的也有,前2者吃了一天后的副作用差点人崩溃了、、、、、、况且付作用大,中药也吃了2个月了,换了2个医生,现在心慌气短基本没有了,饭也要吃了,就是晚上还是谁不着,曾经有一段时间能睡着了,但感觉白天头脑浑浊,现在又要靠爱斯挫仑或阿普挫仑才能入眠,怎么办啊?
参考建议:多吃一些枣麦粥也可以做到很好的缓解作用:材料:枣仁30克,小麦30—60g,粳米100g,大枣6枚。做法:将枣仁、小麦、大枣洗 净,加水煮至10沸,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功效:养心安神。适用于妇女烦躁、神志不宁精 神恍惚、多呵欠、喜悲伤欲哭,及心悸、失眠、自汗。
参考建议:您好,对于治疗焦虑症的中药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关于治疗焦虑症的中药这个问题为您解答如下:焦虑症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方面主要是使用一些抗焦虑药,这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的,另外配合一些心理的调理就可以痊愈的。使用中药需要先辨证,中药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不是太理想 。
参考建议:"
您好,可以跟我说详情情况比较严重你去最好本地的医院找个专家治疗,也可以来上海。 焦虑病因:您好,有些患者给自己的目标订得过高,总是期望自己能够达到超乎自己能力范畴的目标,整日就在想自己要怎么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每日忧心忡忡,茶不思饭不想,结果自然而然地患上了焦虑症。或者遭遇意外的天灾人祸时,很多人会产生紧张、焦虑、失落感、绝望感,认为自己一切都完了,等待破产、毁灭或死亡.假如您碰到意外不幸时,建议您能正视现实,积极面对、寻求他人帮助以求得解决办法,一定会走出暂时的困境。焦虑治疗:治疗焦虑的方法有药物治疗,也有心理治疗。认知行为心理治疗是治疗抑郁效果比较显着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当然,心理治疗也有其适应症,需要根据病人、病情、医生的不同情况才能实施相应的治疗方法。
建议:快乐的心态能使人体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处于最佳状态,促进体内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类和酰胆碱,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提高机体的控病能力。"
三 : 焦虑症能治愈吗-焦虑症能治愈吗
核心提示:焦虑症能治愈吗 在生病率很高的今天,人们依旧对于治疗疾病的了解没有什么提升,往往在得了病之后什么都不知道,没有一点针对的办法,对于精神疾病了解的就更少了,焦虑症是很容易患上的,……
在生病率很高的今天,人们依旧对于治疗疾病的了解没有什么提升,往往在得了病之后什么都不知道,没有一点针对的办法,对于精神疾病了解的就更少了,焦虑症是很容易患上的,那么,焦虑症能治愈吗?下面就让康网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焦虑症能治愈吗?
焦虑症是一种很严重的精神类疾病,若不及时的调节和治疗,焦虑症将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建议人们能重视起来,积极的治疗焦虑病症。
1、明确诊断是焦虑症治疗的基础:焦虑症是日常生活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主要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为主的神经症,因此也非常荣誉与其它疾病相混淆,这是焦虑症误诊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更是焦虑症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的原因。所以,明确诊断是焦虑症快速治疗的前提。
2、合理用药,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药物治疗是焦虑症综合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因此需要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临床上用于焦虑症治疗的药物从大体上可以分为中药和西药,不管是中药和西药对于焦虑症的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不过西药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副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所以药物治疗过程中,应该选择无副作用的中药,并且一定要遵从主治医师的医嘱,合理用药。
3、心理疏导是焦虑症的必要治疗手段:心理疏导是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的必要治疗手段,也是焦虑症综合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焦虑症的心理疏导原则是通过心理干预和疏导,从而达到缓解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状、预防焦虑症复发、改善焦虑症患者依从性的目的。
通过上文的介绍后您一定有所了解了。其实治疗焦虑症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希望所有的焦虑症患者都能早日康复,重新找回曾经的幸福生活。
扩展阅读:造成焦虑症的原因有哪些?
1、心理因素,如认知、情绪等研究发现,焦虑症病人思想上比较消极、容易把不明确的事情想象成消极的事情,思想上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降临到头上,还喜欢想象成失败在等待着他们,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2、社会因素,突发性事件或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在有应激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出现焦虑症。而甲状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这些和紧张情绪有关的激素的分泌紊乱(过量)则对以上过程有放大作用。
3、生物因素,如遗传影响与生理因素躯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虽然不会是引起焦虑症的唯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会被激发出来。
四 : 公民焦虑症,你有吗
近年来,我国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自杀倾向较前明显增多。就业难、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社会关系复杂、子女入托升学教育问题、夫妻价值观道德观差异、老人养老、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买不起钻戒买不起车买不起房,人前矮一截,家中没地位,想发泄喝瓶啤酒还招人白眼,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比猪差、干的比驴多。社会竞争进一步加剧,心理压力愈来愈大,焦虑如影随形,成了公众一种普遍心态。
专家指出,这就是典型的“公民焦虑症”!近日上海有家心理研究机构通过对1000户家庭的调查得出结论:快乐已悄然离我们远去,焦虑已成为现代人的心理病。但不管怎么说,生活还得继续,那如何减压呢?途径有二:1。自我调适。人们不常说“你改变不了它就试着去适应它”吗?!2。社会心理抚慰,亲情、友情、真情是化解“焦虑症”的最好润滑剂。“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灵沟通、交流、启迪将是一剂良药。
五 : 转嫁各种焦虑 生存本能 Life instincts
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为什么你容易焦虑、不安、恐慌和被激怒?
世界上大概有一半人具有自虐狂倾向,他们觉得自己浑身都是缺点,事事与愿望相违背,丧失自信心,心甘情愿让别人压在自己头上。
另一半转嫁焦虑给他人的人,横竖都不行,要求他人特别的苛刻。不做事的人,永远也不会做错事,做事的人,总是从犯错开始的。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通常情况下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表现出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严重时会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人的本能可分为两种,一是生本能(life instincts)一是死本能(death instincts) 这种侵犯性能量,是非要宣泄不可的,否则就会产生焦虑,甚至导致疾病。
在一个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世界,我们却经常觉得焦虑不安,这些都是过于敏感的生存本能导致的。人类的生存本能与生俱来,那些在瞬间完成的生存反应力量强大,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状态、行为模式、自我表现方式、逆境处理模式、决策模式以及老化过程都具有很大影响。
在生存本能的主导下,可能会导致我们陷入一些不良的行为模式,从而对我们的健康产生毁灭性的影响。但这些并非不可改变,通过引导人体体验新的刺激,可以帮助它形成全新的、正常的神经网络,这样人体就能找到一条恢复健康的道路。
探索生存本能对我们产生的重要影响,分析了焦虑、不安、恐慌等不适感受与生存本能之间的联系,学会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去应对外面的世界,摆脱恐惧与挫败感,展现出个人的最佳状态。
弗洛依德在《自我与本我》(1923)一书中强调了人的本能可分为两种,一是生本能(lift instinct)一是死本能(death instinct)他说“在个体中,对危险本能的处理有不同的途径”,“一是漫无止境的自我折磨”“一是以攻击形式转向外部世界”后来,他又在《文明及其不满》(1930)一书中指出“侵犯的侵向是人天生的,独立的本能倾向”按照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看,如同具有饮食本能,防御本能,性本能倾向一样,这些可以归属到人的生的本能;那么人同样也具有这种侵犯性能量,是非要宣泄不可的,否则就会产生焦虑,甚至导致疾病。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之所以变为精神病,有可能是人的本能受到某种因素的阻碍,得不到正常的满足,而产生精神病变。人的这种死本能,表现为侵犯性能量的宣泄,若是指向外部,那就表现为有意伤害别人,即侵犯行为。
我们知道,人在社会中,要生存,就必须遵循社会法律和秩序,遵守社会文明和伦理道德,否则,社会就失去了和谐。于是,人的死本能,这种带有破坏、攻击、侵犯性的意识便被社会文明公约“管束和监察”起来,而沉积,压抑升华为人的潜意识。
转嫁各种焦虑给比自己更弱的人
中国很多父母不允许孩子顶嘴,自己说话孩子只能听着并且认可,表面上看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正确的道理,潜意识里则不是。要知道,辩论是一件高难度的事,因为辩论意味着对方在不停的否定你,而被否定是很难让人接受的,因此一般人辩不了几个回合就拍桌子瞪眼了,同时认为反驳自己的人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在外面不能堵住别人的嘴,回到家可算是能办到了。所以父母不允许孩子顶嘴,无非还是容不得辩论而已,孩子稍有反驳便火冒三丈,觉得这个孩子和我作对好不听话,甚至拳脚相加。如此“教育”,自然起不到沟通的效果,强压之下的灌输不仅孩子不会真心接受,还会强烈反弹,逆反心理严重。
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对孩子任何独立思想与行为大加压制的人,形成“恶性循环”,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景,被心理学描述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来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替父母亲分忧,实际上,人人都受压抑与限制,个个 心情都不舒畅。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发现,一般打骂孩子会导致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被打的孩子也去打别人,转嫁负面情绪和愤怒;另一种是使孩子很害怕,把孩子打成了胆小鬼。
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经常遭到父母打骂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多疑、焦虑、缺乏自尊自信等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逆反心理,这些心理问题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
打骂行为之所以长期存在,源于部分家长素质低,不懂得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甚至不以为打骂孩子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
转嫁焦虑
“为了父母,我必须考上一流的大学。”
“如果不是为了父母,我早不读书了。”
“妈妈快把我逼疯了,她整天唠叨,什么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哪所重点大学,什么你怎么学习成绩总不见起色,什么这次考试又因为马虎丢分了吧……我现在对学习厌倦透顶,一上课脑子里就响着她的唠叨,根本学不下去。”
“爸爸是个工程师,他从不打我骂我,但我特别怕他。只要我的成绩不进步,他一看我就拉下脸来,整天整天不理我。光考高分不行,我必须有进步他才高兴,才会夸我奖励我。明年就要中考了,我担心极了,要是考砸了怎么办?天啊,我一想到爸爸的反应,就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
在统一价值论中,当某事物的价值在将来可能会发生明显降低时,就会对该事物产生一种焦虑感。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焦虑通常情况下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表现出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严重时会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迄今为止,我收到了数百封学生的信,很多孩子提到了父母的焦虑压力,上面几段话是他们信中最平常不过的片断了,还有多封信提到这样的话:
“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我累极了,真想哪一天离开这个世界。”
对此,广州某中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三班主任解释说,父母比孩子对学习更着急,是再平常不过的现象了。就她看来,父母们造成的压力一点也不比应试教育低。一直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知名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说,父母的焦虑压力远超过教师,是孩子们学习压力的主要来源。
焦虑,不同学派有不同解释。
1、遗传因素: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中同病率为15%,远高于正常居民;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5%,而单卵双生子为50%。有人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
2、病前性格特征: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容易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
3、精神因素:轻微的挫折和不满等精神因素可为诱发因素。
4、生物学因素:焦虑反应的生理学基础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普遍亢进,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释放。躯体变化的表现形式决定于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平衡的特征。
关于发病机理也有不同说法,有的学者强调杏仁核和下丘脑等“情绪中枢和焦虑症的联系,边缘系统和新皮质中苯二氮蘧受体的发现,提出焦虑症的”中枢说 “;也有人根据β-肾上腺素能阻断剂能有效地改善躯体的症状、缓解焦虑,支持焦虑症的“周围说”。心理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症是由于进度的内心冲突对自我威胁的结果。基于“学习理论”的学者认为焦虑是一种习惯性行为,由于致焦虑刺激和中性刺激间的条件性联系使条件刺激泛化,形成广泛的焦虑。Lader提出:遗传素质是本病的重要心理和生理基础,一旦产生较强的焦虑反应,通过环境的强化或自我强化,形成焦虑症。
为什么父母们给孩子制造了这么大的压力?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徐浩渊博士说,最简单的解释是,父母是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了孩子。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他们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家长希望孩子好,但常不知道该怎么做。”徐浩渊博士说:“最常见的是,他们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结果,他们出于爱心教育孩子,最后却发展出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
“请举一个例子,好吗?”我问道。
徐博士说:“父母们自己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却把由此带来的心理压力转嫁给了孩子。”
转嫁一:有劲儿全往孩子身上使,“全陪妈妈” 将儿子逼成“少白头”
董太太的女儿蓉蓉上高二了,现在什么家务活都不干。这倒不是董太太刻意惯出来的。一开始,董太太还要求蓉蓉做点家务,但蓉蓉只要一拖,做妈妈的就会忍不住自己动手了。譬如,看着女儿的脏衣服堆在家里,如果不去洗,董太太会觉得心烦意乱。只有洗了,心里才会痛快一点。表面的原因是,这符合自己的卫生习惯。但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这样做给女儿节省了时间去学习。
尽一切可能节省女儿的时间让她去学习,这成了董太太的原始心理需求。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潜意识中,她对社会的变迁感到焦虑,觉得自己适应不了目前激烈的竞争。但是,她又没有勇气去提高自己,于是就暗暗希望女儿能考上名牌大学,在社会竞争中“夺占制高点”,自己也因此产生了成就感。
所以,她有劲儿就往女儿身上使,而不是往自己身上使。
这种心理转嫁机制在妈妈的身上比较常见。不过,董太太的做法是很普通的,有一些妈妈的做法就到了一种极致。
譬如,“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一篇名为《如此“培优”令人心疼》的文章讲到了一种怪现象:在武汉,一些妈妈把业余时间全部拿来陪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培优班”,除了工作外,她们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不让孩子有一刻的空闲,必须拿出全部精力去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这篇文章是一个爸爸写的,他写道:
儿子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被他妈妈逼着“培优”,从没有过过周末。6年来,妻子把他送进的“培优班”不下30个。儿子自嘲是见不到阳光的人,早晨6时走,晚上11时休息。经常晚上八九时就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一看,他斜靠在床上,流着口水睡得正香,手里的书掉在地上,让人心疼!
儿子五年级时长出几根白发,当时我没在意。上初中后,儿子白发越来越多,现在看起来像个小老头……我们担心孩子有病,带儿子看了好多医院,看了西医又看中医,医生的结论是孩子精神压力过大。按医嘱买回核桃、黑芝麻给儿子吃,可儿子的白发仍不见少。
每天早上6时,妻子准时叫儿子起床复习功课。即便上厕所、吃早餐时,妻子也要让儿子多背几个单词。儿子上小学时,每天下午5时30分放学。妻子在校门口直接将儿子从汉阳接到武昌,赶6时的“培优班”。公共汽车上,妻子一手端饭,一手拿水。儿子在车上解决完晚餐后就上“培优班”了。晚上9时下课回家,儿子还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
并且,这样的妈妈成了一个群体,她们相互交流信息,听说哪个“培优班”好,就会相互告知,然后纷纷去替孩子报名。
这些“全陪妈妈”将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提高孩子的能力”,尽管出现了明显的负面效果仍不肯停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这是极端的“有劲儿就往孩子身上使”,她们看似是为孩子,但内心中,她们是为自己不能适应社会而焦虑。
徐博士说:“很多妈妈,自己完全停止成长了,她们能不焦虑吗?但她们不努力让自己成长,而是将压力全放在孩子身上。她们说,这是爱,但不客气地说,她们是在转嫁自己的焦虑。”
转嫁二:把“理想自我”强加给孩子,知识分子要求孩子更上一层楼
前面的转嫁方式中,父母一方停止成长,而将“提高竞争能力”的压力完全转嫁给孩子。但还有一些家长,自己并没停止成长,但孩子则成了他们证明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独立成长的另外一个人。只有孩子成功了,自己才有脸面。如果孩子不能出类拔萃,自己会觉得很丢脸。
著名教育家徐国静说,她发现工人妈妈们对孩子的发展很满足,她们说,我儿子学习不错,要考大学;女儿成绩不怎么好,但她有梦想,将来一定有出息。但“知识妈妈”们对孩子的标准普遍苛刻,因为她们比的不是孩子有没有考上大学,而是有没有考上清华、北大,是否去了哈佛。
这是一种“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问题。“理想自我”总比“现实自我”高一层,工人妈妈的“理想自我”可能是成为知识分子,孩子只要达到这个水平就行了。但“知识妈妈”的理想自我更高一层,孩子必须达到这个水平她们才心满意足。但在很多方面,工人家庭和知识家庭的孩子的起跑线是一样的,知识家庭的孩子并不比工人家庭有优势,但却承受了父母更高的压力。
一个妈妈诉苦说,自己听了很多讲座,看了许多教育书籍,希望女儿能学习绘画、英语、舞蹈和音乐,所以专门在少年宫附近买了房子。尽管这套房子格局不好,又很贵。但上中学以后,她发现女儿成绩变差了,她的“全方位”设计落空了,而且女儿变得特别不听话。自己付出这么多,为什么会换来这个结果?这位妈妈陷入痛苦之中。
徐国静认为,这些父母其实都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当成“债主”,甚至逼孩子“还债”,从而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上,亲情关系也变得像“债主”和“债务人”般紧张,这样的家庭环境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转嫁三:孩子是实现目标的对象,教育学家的“完美教育”逼孩子自杀
徐浩渊博士也说,一些高知家庭的父母压力是极其沉重的,她知道有两个家庭,父母都是教育学教授,孩子却自杀了。
其中一家父母都是某师范大学教师,他们为孩子设计了一套“完美”路线,要求孩子严格按照路线去发展。孩子小时候还不错,但年龄越大问题越多。第一次高考时,没考上重点大学。在父母的要求下,他第二年参加了复考。就在考试成绩公布的前一天,因为担心自己考不上父母要求的重点大学,他跳楼自杀了。令人痛惜的是,成绩公布后,他的分数超出了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徐博士说,这个孩子的父母,作为教育学教授,显然无法容忍“自己的孩子教育不成功”这样的结果。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结果无疑是对自己职业的嘲笑和否定。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一个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无论目标是多么伟大,当一个人将另一个人视为对象或工具时,这种关系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按照这个理论,这两个教育学教授,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就是“我与它”的关系,因为孩子成了他们教育学理论的实验对象。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有他自己的心理需求和人格,但这两个教育学教授,和那些“全陪妈妈”一样,他们都忘记了这一点,他们将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
转嫁四:通过打孩子宣泄情绪,“打是亲,骂是爱”的潜意识并不伟大
小龙的语文考试不及格,爸爸把他揍了一顿,并且告诉徐博士:“就这么一个孩子,我们爱得不得了。打他是为了他好,再这样下去,他以后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那可怎么办?打是亲,骂是爱,我怎么就不打邻居的孩子啊?”
但是爱的结果呢?小龙的语文成绩毫无长进,他还对语文课产生了厌恶感。显然,小龙消受不了父亲的“爱”。
但是,这真的是爱吗?徐博士说,是,但又不是。在意识上,小龙的父亲是为了爱,但在潜意识上,通过打孩子,做父亲的可以宣泄自己在其他地方郁积的负性情绪。
她说,做父母的必须要学会问自己一句,“我真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了吗?我是不是把自己的心理需求转嫁给了孩子?”
譬如,小龙的父亲还做过这样一件事:小龙闹着要买一双昂贵的耐克鞋,这要花掉爸爸半个月的收入,但小龙的父亲咬咬牙还是买了。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看到邻居家的孩子脚上穿着一双耐克鞋,如果自己的儿子没有,比不上人家,多丢面子啊?让儿子穿上名鞋,看似满足的是孩子的需要,但实际上满足的是做父亲的虚荣心。
一些家长,当对孩子的暴力起不到效果时,会将暴力转向自己,做一些自残的极端事情。“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上讲到一件事情:重庆一位“望女成凤”的张先生,为给“屡教不改”的女儿一点“颜色”看,竟用菜刀剁下自己的左手小指。看到父亲的鲜血,女儿才慌了手脚,跪在地上使劲打自己的耳光,向父亲认错。这位45岁的父亲说:“女儿从小娇生惯养,虽然已经16岁了,但是她的心理年龄可能只有12岁,打实在不起作用,我只能这样做。”
三、宣泄情绪
父亲太暴躁不是你的错
最初,我们都是极其自恋的,于是,周围发生的好的事情,我们认为是自己导致的,发生的坏的事情,我们也往自己身上揽。
好的父母,会用爱和耐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我们该负责的,什么是不该我们负责的。由此,我们慢慢走出这种自恋。
但是,假若父母说,是的,那些所有的坏事情,的确就是你导致的,这个孩子就无法走出坏的自恋。
不幸的是,这样的父母并不罕见,很多父母对无辜的孩子发了一通脾气后会理直气壮地说,这一切都是你的错!
答案是,的确需要澄清!需要强调!
有太多的案例说明,当父母无端辱骂儿女,并斥责儿女应为他们的失败、苦恼、愤怒和失控等负责时,他们总是会成功的。
他们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当每一个人还是孩子的时候,他必定是非常自恋的,他认为是自己导致了周围的一切,自己应该为这一切负责。
把他的责任还给他!下次他再这样做,你起码可以从心里对自己说一句:这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打骂行为一旦发生后,青少年自身缺乏反抗和投诉的意识,也无法掌握有效的渠道,往往只能忍气吞声,导致外界对于家庭中出现的打骂行为很难及时发现并处理。
有一线警务人员表示,从实际情况来看,被发现的打骂案件数量可能与已经发生的案件数量有较大差距,有家长甚至认为打孩子是自己的事,警察根本管不着。
我国刑法第260条中有针对虐待家庭成员行为的相应法律处罚规定,但目前此类案件被规定为自诉案件,即告诉的才处理,但青少年自身很难对父母进行起诉,监管体系和法律援助手段也尚待完善,父母打骂孩子的行为往往很难被诉诸法律,这给了打骂行为可乘之机。
彻底杜绝需要“织网”
如何彻底杜绝打骂虐待行为?专家表示,为孩子织就一张安全防护网络,把家长、孩子、学校、社区、公安等部门的力量有效协调调动起来,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孙云晓表示,父母应该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可以批评惩戒,但还要倾听孩子心声,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做,接纳孩子合理的要求,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即便是拒绝也要讲出理由,而对于一些恶劣行为给出一定惩戒。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协议和规则,孩子参与了规则的制定,就比较容易接受,没按规则做的时候惩戒孩子也自然愿意接受。
掌握科学教育方法的前提是自身素质的提高。温亚萍建议,应该借助学校的力量,多对家长进行教育培训,多开设相关的“家长课程”,利用尽可能多的机会来想家长宣传科学教育方法,比如现在一些地区试行的“家长学校”等载体就是很好的形式。
焦虑表现
1、惊恐发作
这是一类急性发作的强烈焦虑.
会突然感到危机或威胁即将来临或死亡迫在眉睫,体验到强烈的恐惧,并产生立即逃离的冲动;同时出现各种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如心悸、出汗、震颤、或摇晃、呼吸困难或窒息感、堵塞感、胸痛或不适、恶心或胃不适、头昏或感到头重脚轻、现实解体、人格解体、害怕失去控制或会“发疯”、濒死感、感觉异常,以及寒战或发热。常见于惊恐障碍或各种恐怖症。
2、无名焦虑或浮游性焦虑
是一类没有原因的不限于特殊场景的广泛而持久的焦虑。
个体预感到存在迫在眉睫,而且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危险,但是又说不清楚危险来自哪里;同时,个体又怀疑自己是否有应对这种即将来临的危险的能力。
出现警觉性增高,运动性不安和躯体症状,如心跳加快、窒息感、胸部堵塞感或不适、恶心或胃部不适、出汗、面色潮红或苍白、震颤等。
此类焦虑是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特征。
3、预期焦虑
焦虑障碍患者预期再次面临害怕的场合或情境时出现的焦虑,例如:惊恐障碍患者对惊恐再次发作的担心,社交恐惧症患者对即将来临的社交场合的担心。
4、忧虑性期待
由患者过分担心自己或亲友会发生不幸的事情或会发生非现实威胁引起。
例如担心子女出门会发生诸如车祸的意外。
他们常常有恐慌的预感,整日忧心忡忡、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其焦虑的程度与现实或诱发焦虑的事件本身的程度很不相称。
5、临场焦虑
它与执行一项任务有关,完成该项任务越没有把握,焦虑也可能越大。考试前出现的焦虑属此类。临场焦虑特别见于性功能障碍者。
6、分离焦虑
是儿童对父母分离的一种反应,通常出现哭叫易激怒和其他痛苦象征。大多数人认为只是儿童试图对强加给他的改变作出的一种调整反应。分离焦虑见于儿童的分离焦虑障碍。
原因
人们预感到不利情景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紧张、不安、恐惧、不愉快等的综合情绪体验。焦虑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活动的变化。表现为血液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心悸、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肌张力降低、皮肤苍白、失眠、尿频、腹泻,等等。
焦虑症
焦虑症产生的原因是预防焦虑症的关键所在。
焦虑症产生的原因如下:
1.生物因素
焦虑症是一种脑的疾病。焦虑性障碍虽是由惊恐、创伤等引起的情绪障碍,但在有关刺激的过程中,脑内的主要通路发生某些障碍,导致突触后NE受体功能下调。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的乳酸盐代谢异常,神经受体功能失调;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有的焦虑症患者颞、额供血不足;恐惧源自中缝核尾部和蓝斑神经递质增加等。
3.发病诱因
焦虑症的诱发因素一是躯体疾病,如当查出患有肿瘤、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心肌炎、乙肝、胃炎、鼻炎、咽喉炎等疾病后,或一次外科手术过后。这类患者躯体焦虑症状逐步泛化,由局部单一症状扩展到全身各种症状,其对身体和精神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原发病的本身。
2.易感素质
性格是患焦虑症的易感性格基础。这类人无论是在职或退休,行为方式始终是争强好胜,做事急,好发脾气,自我施压,认为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完好,犹如铁打钢铸,从未有会患病的心理准备。另一类是易紧张型性格,胆小、敏感、多思多虑、夸张放大,遇到应激事件首先选择逃避和寻求保护。
另外还有生活事件刺激,如儿时经历过的惊吓、虐待和创伤,成年后又遇到类似问题,与人争执,家人、亲友发生意外或去世等事件发生之后,患者先出现精神焦虑症状,后又转嫁到躯体上。
心理焦虑造就恶毒
上周,广东、浙江两个9岁和3岁的女童被自己的亲身父母掌掴打死,而起因不约而同的都是“望女成凤”。两个文化水平不高、经济条件拮据的家庭,为什么出现如此雷同的悲惨情节?为了让孩子读好书,实现鲤鱼跳龙门而打骂孩子的家庭还有多少?记者采访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发现,这些悲剧的发生和眼下一些父母自身缺乏安全感、充满焦虑情绪有密切关系。
“爱你才打你”是个伪命题
根据一个调查,在巴西,19%的人相信合理的“打屁股”是必要的,这个数字在美国是55%,希腊是87%,全世界平均是52%。这种调查未必准确,但是,说世界上大致一半的人口支持体罚,恐怕不过分。而不少事业有成的人儿时被棒打的故事也 “激励”着一些父母前仆后继地打骂孩子,并美其名曰“爱你才打你”。但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认为“爱你才打你”这是个伪命题。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5000万学习困难的孩子,其中只有极少数是智力障碍导致的,绝大部分是父母和老师不良态度“制造”的。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说,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和恐惧。
美国有研究证明,从小挨打、挨骂的孩子平均智商为98,那些不挨打或几乎不挨骂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2(人口的平均智商为100)。这四分之差很可能是因为不打孩子的父母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讲理、解释,增加了孩子和大人之间的互动。
赞美,也要有技巧和新意
只会用打骂教育孩子的家长并不高明,因为聪明人都知道,温和的建议比恶言恶语更容易被人接受,如果有智慧,同样一句话换种说法,孩子就能听进去。在这方面,请家长们不要懒惰,抽空学习一下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你很快会发现柳暗花明的。心理专家同时表示,对孩子的赞美也不能一味而且简单,否则会陷入“赞美疲劳”。一方面要对孩子具体做的某一件事进行表扬,而不是泛泛称赞;另一方面,表扬也要有新意。与其称赞孩子成绩好,不如赞美他学习效率高或者学习方法特别。
小时常被打,将来可能会暴力
写了《一岁就上常青藤》的著名学者薛涌在他的博客里表示,体罚是建立在大人和孩子之间体力不对等基础之上的暴力行为。当你体罚时,你就是向孩子灌输了以强凌弱的合理性。这有两个后果:第一,孩子接受暴力原则,长大了会欺负人,甚至会欺负到老子身上。薛涌上中学时,坐在他后面的一个男孩,脸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问他怎么了。他说是和他爸爸打架。薛涌很吃惊:“怎么敢和你爸打架? ”他回嘴说:“你懂吗?这叫独立战争! ”后来他个子长高了一头,也不带伤来上课了。再问他家里“独立战争”的进展,他得意地说:“那老东西再不敢碰我了。 ”
孩子被打会引起的心理偏差
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出于一时冲动,却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使孩子产生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说谎: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
懦弱:经常挨家长的拳打脚踢,有的孩子将来往往会自卑、懦弱,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自感 “低人一等”,容易形成孤独性格。
固执:
打骂会让有的孩子产生对立、逆反心理。他们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甚至用离家出走、逃学逃夜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粗暴: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父母成了坏榜样。
喜怒无常:有的家长打过孩子以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即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孩子慢慢地然变得喜怒无常。
焦虑:孩子总担心自己不能使父母满意而又要挨打,异常紧张,焦虑不安。结果离父母的要求反而更远。
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焦虑的,因为那样会显得自己很“没本事”。但我们的心理机制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为了缓解焦虑,个体会采用“自我防御机制”,也就是所谓的“自我适应”。看看我们是否运用了“自我防御机制”,也只知道了我们是否焦虑着。知道我们为什么焦虑着,知道了防御机制都有哪些,也就可以调整运用更加积极主动的防御机制,将焦虑的作用转向正确地方向,或者消除焦虑。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也是一个心理咨询师经常作的:“让你看清你自己”。
何谓焦虑(Anxiety)简单的说是一种紧张的状态,一种会激励我们做些什么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状态一定会激励我们做些什么,就是“发呆”,也算是做些“什么”了。这是下面文字的总规则,如果你不承认,那就别看下去了。
焦虑源于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分成:现实性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性焦虑。前者是害怕现实世界中的危险,后两者是因内心“力量的平衡”受干扰而引发的。
为了缓解焦虑,个体会采用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是指人无意识层中一套自动发生作用的、非理性的、应付焦虑的心理适应过程。自我通过言语、行为、思想、情感等虚构或歪曲现实,以达到其保护自己,协调本我、超我与现实的关系的目的。自我最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
1=压抑(repression)
压抑是指自我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冲动、情感和记忆在不知不觉中抑制到无意识层中。压抑是一种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其他的防御机制都以压抑为前提。压抑是在无意识层中发生的,是一种有目的的遗忘。因此,他和我们有意识的抑制自己认为不该有的欲望和冲动不同。一个人把过多的能量消耗在压抑上,他就没有足够的能量去成长,他的发展就会出现停滞。
注意了,我们的劣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某位女主角大声地咧咧:“我要忘记他!”,这不算是压抑,因为她是有意识的行为,甚至她表现出来给别人看了。
如果我们看见一个人在哭,但他自己却说不知道为何而哭或否认他很伤心,我们倒是可以判断这个人处于焦虑的状态,他的个体会正在采用“压抑”这种自我防御机制。
2=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合理化是指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规范时,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虽然这理由常常是不正确的,在第三者看来是不客观或不合逻辑的,但本人却强调这些理由去说服自己,即用一种能为自己所接受的理由来替代真实的理由,以避免精神上的苦恼。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那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狐狸。前两天《超级女生》中因为没唱两句就被评为轰出来,在门口指责评委“没有水准”的又胖又丑又不会唱歌又没有自知之明的女生们也是在通过“合理化”这种自我防御机制在展现自己的焦虑。
3=替代(displacement)
替代又称转移。指对某一对象之情感,因某种原因(发生危险或不合社会习惯)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时,而转移到其它较安全或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此达到减轻精神负担和维护内心安宁的目的。
比如孩子对父母不满但却不敢或不愿意表达,于是把怒气发泄到杯子上。当然,大人摔杯子砸碗、用力关门等行为也是表现。《蛊惑仔》中,靓坤在停尸房要求马子给自己Bloejob的行为也是个典型行为。
4= 否认(denial)
否认值得是当自我遇上痛苦得难以接受的事情时,在无意识中对之拒绝承认。
比如小孩打破东西闯了祸,往往用手把眼睛蒙起来;或者癌症病人否认自己患了癌症;注意,这里说的也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中,不算那些在公共场合很理智的发表“我觉得他还活在我身边的”的某些人。
5= 白日梦(daydream或fantasy)
是指人终日沉湎于幻想之中,以至于对现实视而不见,成为脱离现实的人。白日梦通常有两类:第一种:强者型,在幻想中自己无所不能,屡战屡胜;第二种:弱者型,在幻想中自己历尽磨难,受尽欺凌。白日梦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最为常见。成年人中也有,比如某些总是在网上发表“准情色小说”的人,他们潜意识中正在为自己现实中的性焦虑设置防御机制。
6=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也有译作反应形成。是指无意识地把人的思想以相反的形式在意识中呈现出来,或说自我为了控制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无意识地做出相反方向的过度举动。
比如,自己明明不喜欢甲,但见到甲时却非常热情,那是因为自我无法接受对甲的反感,为降低焦虑而在无意识层中调动起反向作用。“故作欢颜”是不算在反向作用范畴中,因为“故”字已经代表了有意识。
7=退行(regression)
退行指个体面临应激事件时,为降低焦虑,自我放弃已学到的成熟的应付方式,通过使自己倒退到儿时的幼稚状态,以回避现实危机和困难。
例如,成年人遇事时的任性妄为,大吵大闹,大哭大叫等都是退行表现。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不要仅仅停留在嘲笑的基础上。如果他是你的朋友的话,你应当帮他解决事件,就像帮助一个孩子一样。
8=投射(projection)
又称外射。是指自我把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和观念转嫁到他人身上,说成是他人有此观点或冲动,以此降低自身焦虑。“一个人总是抱怨周围的人不友善,其实是他是把敌意投射到了他人的身上。”“小肚鸡肠”者大多是身处焦虑环境之中的,所以才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9=升华(sublimation)
是指个体在欲望上受重创后,把原有的能量与愿望转移到另外的、社会能接受的、有利于文明的对象上,并因此而有所作为。我常听说某人因为失恋发奋学习的事情,可惜没见过。
个人觉得,升华为本能的间接或减弱后的表达,在未将快感明显地剔除的前提下,没有带来明显不良后的行为,都可以叫做“升华”了,比如喜欢带有攻击色彩、带有快感的游戏、运动或嗜好等等。
10=抵消(undoing)
打碎了东西,常常会说一句“岁岁(碎碎)平安”。这现在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传统行为,那是因为对于现代人,这件事情不至于为其带来焦虑的情绪。但在这句话产生的时候,一定是某人在焦虑的情绪下运用的抵消这种防御机制。
抵消是指以象征性的事情来抵消已经发生的不快事情,来降低焦虑。
11=隔离(isolation)
把部分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以免引起不快。用“隔离”机制时,通常都是有所忌讳。这种方式一般不会减少焦虑情绪,作用限于不使焦虑情绪加重。
比如:死——走了,过去,归天,长眠
又如:用“那个”代表很多“难以启齿”的事。
12=补偿(compensation)
因先天(或自认为的)身心缺陷或不足而感到焦虑,企图以各种方法加以弥补,以降低焦虑。以己之长补己之短,并不意味着对自己的弱点视而不见。过份的补偿则可导致心理变态。
补偿有正、反之分。
正例:海伦·凯勒,张海迪
反例:最明显的是希特勒;我国古代很多农民起义领袖也曾经运用过这种防御机制。
13=内摄或认同(introjection or identification)
把外界的东西吸收到自己内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最明显的例子是“偶像的产生”,当然 内摄不完全由于喜欢,有时也是别无他法,没有其他的榜样可学的缘故。
盲目认同时尚也是一个代表行为。
14=去除圣化
此防御机制由马斯洛提出。指的是青年人由于在生活中见到太多欺骗行为或者由于在生活中受挫,因而怀疑价值观和美德的存在。他们不愿听从任何人的劝告,不相信生活中还存在值得珍视的、神圣的、具有永恒意义的事物。他们用虚无和冷漠包裹自己使自己免受伤害。所以,那些冷峻、理智的批评家们,往往正处在难以自拔的焦虑中。
在焦虑中,很少有人特别单一的使用一种防御机制,在压抑这种防御机制的基础上,我们往往会混着动用好几种防御机制。再次强调,这些防御机制都是个地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发的。当一个人要“远离这座城市”的时候,他已经属于有意识的解决焦虑问题。不在此文讨论范畴之内了。
①状态性焦虑。由于某一种情境而引起的焦虑,情境改变时,焦虑随之消失。但有时某种情境很特殊,产生的焦虑十分强烈,有可能产生短暂的人格变化。
②特质性焦虑。由于一个人的人格特点与众不同,在相同的情境中,其情绪反应的频度和强度也与众不同。例如,在与陌生人相处的时候,有的人就会出现这种特质性焦虑。
通常,按照焦虑水平可分为高焦虑者、中度焦虑者和低焦虑者。
高焦虑者由于学习动机过强,抱负水平过高,对学习过程中的人际因素和环境因素过于敏感,学习的责任心强,但学习情绪不稳定,容易急躁。
中度焦虑者能理性地把握学习环境中的主客观因素,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和学习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把自己的学习动机和抱负水平调整到恰当的水平,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成效高。
低焦虑者学习动机弱,目标不明确,学习责任心不强,学习过程中反映的理性水平也较低,因而其学习行为容易跟着感觉走,受外部诱因和偶发因素影响较为明显。
研究表明:中等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而过低或过高的焦虑水平对学习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焦虑是人们对情境中的一些特殊刺激而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只是每个人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或程度不同。只有当焦虑原因不存在或不明显,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不突出,焦虑的持续时间及程度均超过一定的范围,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时,才可以认为患了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
产生焦虑症的原因主要有:
①生物学因素,如遗传影响与生理因素;
②心理因素,如认知、情绪等;
③社会因素,如城市过密、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等。
焦虑状态通常伴有生理变化,主要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亢进。由于焦虑程度的严重性不同以及个体间的差异,致使这种变化因人而异,但仍有其一致性。它在交感神经系统方面的表现有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皮肤苍白、手心出汗、口干舌燥和呼吸变深等;在副交感神经方面的表现有尿意频繁或小便次数增加,恶心、呕吐或腹泻,甚至大小便失禁。严重的焦虑时,可见肌张力增高,出现刻板动作,消化不良或食欲减退以及睡眠障碍。对客观上具有威胁或危险的刺激产生相应的焦虑反应是一种正常的适应方式,一般人可以增强信心或懂得如何战胜它而获得解脱。缺乏明显的客观原因而内心却极度不安,并伴有大祸临头、惶恐紧张的焦虑,是适应性不良的病态行为。
严重而持续的焦虑反应除有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亢进等表现外,还有注意集中困难、联想和记忆力减弱、工作效率降低、社会活动能力下降和性行为能力减退等。病态性焦虑多见于各种焦虑症,焦虑反应多见于更年期忧郁症,也见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焦虑还可由非病理心理情况引起,例如维生素B1的严重缺乏、低血糖综合征和边缘叶病变等引起。
内心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与缺乏安全感和自我挫败的评价有关,因而,在帮助分析和解决内心冲突时,心理治疗可以有一定效果。所有的人都会经历过恐惧和焦虑。恐惧是对外在可以辨认到的威胁如一架轰炸机或一辆失控的汽车所产生的情绪的、心理的和行为上的反应。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不存在明确的威胁因素。焦虑伴随的生理和行为改变与恐惧相似,因而这两个词常被人们混淆使用。
焦虑是对应激的反应,如生活中重要关系的破裂或处于对生命有威胁的灾难之中。有理论认为,焦虑是对被压抑的性欲或攻击冲动的反应,这种冲动正要打破维持内心平衡的心理防御机制。因此,焦虑可能反映内心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焦虑可突然发作,如惊恐发作,也可以经历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而缓慢发生。焦虑持续时间亦长短不一,可以几秒钟也可以数年。焦虑的强度有轻有重,轻者仅是单纯疑虑不安,重者可达极度惊恐。
焦虑是维持人对外部事物产生灵活反应的基本要素,是人们能够在危险环境中生存的基础。一定程度的焦虑才能使人在危险的处境保持适当的警觉。大部分时间里,焦虑使人能够维持精巧和协调的意识转换过程,如从睡眠到警觉到焦虑和恐惧再到睡眠的转换。有时,一个人对外部事件产生不恰当的或过分的焦虑反应,就可以罹患焦虑性障碍。
不同的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不同,如有的喜欢在大众面前演讲,而有的则非常畏惧。人们对焦虑的耐受性不一样,因而确定什么样的焦虑是病态的,可能比较困难。然而,当一个人在不该产生焦虑的时候出现焦虑,并且焦虑很严重,持续时间很长,并影响到日常生活,那么其焦虑可能是一种疾病了。焦虑性障碍造成苦恼,并干扰个体日常生活,因而可导致抑郁。有些人可以同时发生焦虑和抑郁,也有些人先出现抑郁,后来才出现焦虑。
焦虑 - 自我测定
如果这些情况发生在你的身上,或是有类似的表现,请你完成下面这个简易量表:请标出下面每句话与你相符的程度,评分标准如下:
3=非常像我2=有些像我1=有一丁点儿像我0=一点儿也不像我
1.我在新环境里要花上不少时间克服羞怯。
2.有人看着我时我干活很吃力。
3.我非常容易困窘。
4.我同陌生人谈话很困难。
5.我在人群前谈话时感到紧张。
6.一大群人会使我紧张。
把各条目的得分相加,如果总分超过9分,提示您可能存在社交焦虑障碍。
一项研究表明,一种代号为“SLC6A4”的基因可能会与人产生焦虑情绪有关。这种基因有长、短两个版本,人体内通常携带两个“SLC6A4”基因,它们分别遗传自父母双方。美国全国精神病研究所经过实验发现,携带较短版本的该种基因,会使一个人更容易焦虑。科学家们分析说,“SLC6A4”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承担着在大脑神经元之间运输血清基的职责。
由于血清基是一种神经传递质,它与人的情绪和情感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所以不同版本的该种基因编码产生的蛋白质运输血清基效率会有高低之分,可能因此而影响到人焦虑的程度。
本文标题:
焦虑症能治愈吗-做无用之事治愈时代焦虑症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4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