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八卦掌董海川-八卦掌董海川

发布时间:2018-01-09 所属栏目:八卦掌

一 : 八卦掌董海川

男男授受不清:轩辕剑

首页.书架.武侠.目录

下章|加书签|回简介

第一回 董义士沧州救恩师风尘女酒楼飞梅针(本章免费)

清朝道光三年,中原大旱,又闹蝗灾,哀鸿遍野。河北、山东闹起了八卦教农民起义,但是不久便被清政府残酷镇压。这一年,河北沧州城里发生了一个值得记叙的故事。

这天下午,天气闷热,蝉鸣不绝。这时,从城西走来一位神色惊惶的青年,他膀大腰圆,双目如电,身着褪色青衫,背着一个蓝底碎白花的背囊。他疾步走进街心一个酒楼。

那酒楼古朴典雅,朱木青瓦,高挑着一面杏黄酒旗。门额上书着三个行书大字:香四季。青年刚走上楼梯口,店小二慌忙出来拦道:“今日街上有杀身事,酒家不接客,请客官下楼,失礼了!”

青年眼睛一瞥,只见楼上靠窗桌前,已有一位妙龄女子端坐在那里。那女子眉清目秀,眉宇间透出勃勃生气。她身着明代女子装束:上身穿一件藕荷色紧身衫,束一条杏黄丝绦,水绿裤上镶着暗红道,脚穿一双黑绒双梁云头粉色薄靴,背插一柄鸳鸯宝剑。

青年眉头皱了一皱:“哼,你为什么招待那位女客,难道这里是女子酒店?!”

女子听了,哼了一声,微微冷笑。青年一掌推开店小二,这青年气力蛮大,店小二几步退到女子桌前。

女子不慌不忙,用纤纤玉指一弹店小二的腰,店小二又反扑过来。

青年暗自称奇,一闪身躲开店小二,疾步来到靠窗前拣了另一个座位坐下。

店小二心知这位青年也不好惹,急忙端来酒有放在青年面前,并趋身附耳说道:“客官不知,一会儿这楼下就要有人头落地的事啊!囚犯是沧州城里鼎鼎有名的六合拳师李忠义,他加入了反朝廷的八卦教。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镖局带了一百多人在李忠义的家里捕住了他。那李教头也是位好汉,他们打不过他,最后还是镖师把刀搁在李忠义母亲的脖子上——李忠义是个孝子,这样才被擒的。唉,可惜呀!可惜!”

青年听了,眼圈一红。

“杀叛匪喽!”一阵锣响,从街东来了一伙清兵,木囚车中绑着一位遍体鳞伤的中年汉子,那汉子虎头剑眉,络腮胡须。两个刽子手袒露胸毛,肩扛明晃晃的砍头刀,耀武扬威地在车前徐徐而行,两旁站满了沧州百姓。

那汉子在木囚车中昂首挺胸对围观的人喊着:“乡亲们,八卦教是杀不完的,清王朝卖国求荣,逼得民不聊生,他们就要完蛋了!”

这时,只见一个清兵走上前,用刀背猛磕汉子的后背,那汉子口吐鲜血,骂声不绝。

清兵来到酒楼下,把那汉子从木囚车上拖下来,按跪于地。

这时,从后面轿里走下沧州知府裕荣。

裕荣来到汉子面前,摇晃着脑袋,干咳几声,说道:“八卦教匪首李忠义,纠集教众,图谋不轨,妄图推翻朝廷,朝廷有旨,将他就地正法!”

酒楼上的那位青年听了,再也按捺不住,刷地从背囊里抽出一柄宝剑,一招“白鹤亮翅”,从楼上窜下,用剑在两个舒畅子手头上一磕,两颗人头应声落地。

清兵“呼啦啦”一下将他围在核心。青年毫不畏惧,指东砍西,杀得清兵七零八落。

但听一声呼哨,沧州镖局的十几名保镖赶来助战,其中有一位使月牙铲的镖师,武艺高强,气力甚大。青年奋勇拼搏,渐渐气力不支,被逼到一家山货店的屋檐下。那囚犯一见情势危急,大叫:“海川,还不快跑!”说罢,退到一个清兵面前,磕刀而死。

青年一看,热泪簌簌而落。大叫一声:“师父啊!”险些昏厥过去。

那镖师趁这个空隙,一招“平沙飞雁”,一铲挫去了青年右臂上的青衫。

这时,只听“嗖嗖”几声,从酒楼上飞下几根梅花针,两个清兵和一个保镖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楼上有叛匪!”一伙清兵和保镖蜂拥冲入酒楼。

那镖师仍死死缠住青年,舞铲如流星。青年大汗淋漓,举剑招架。

这时,酒楼上那个倚窗女子玉腕一抖,撒出一把梅花针。只听镖师“唉哟”一声,扔铲便跑,手腕上淌下几滴鲜血。青年趁势杀开一条血路,朝沧州郊外树林中跑去。

青年叫董海川,顺天府文安县朱家坞村人,生于清嘉庆年间。他幼嗜武艺性喜遨游,秉性刚直,少时因一案牵连藏匿叔叔家中。几个月前,他的家乡来了一位叫李忠义的卖艺人,是沧州的六合拳师。海川见他诚实艺高,便拜他为师,留宿叔叔董兴家中。李中心义授艺严格,董海川学艺认真,二人朝夕相处,情同手足。一个月前,李忠义老母病危,告辞海川回家探母。几天前,海川听人说,李忠义是八卦教义军头目,在沧州家中被清兵捕获,就要问斩,于是火急火燎赶到沧州。海川来到沧州城里,正遇上清兵欲斩师父。

董海川来到沧州郊外树林时,天色已晚,一轮弯月沿着林梢飘然升起,在薄云里盘桓,显得凄清苍凉。他想到师父惨死,自己与师父相处的情景,愈觉凄凉恍惚,朦胧中倚着一株古槐进入梦乡。

也不知过了几个时辰,一股凉风把他袭醒。他想到梦中与师父相见,拥抱言欢,跟着谈武艺,甚是快活,可此时师父已成刀下之鬼,只剩自己孤身一人,于是放声痛哭起来,决意以死殉师。他解下腰带,拴于槐树干上,又搬来一颗大石放在下面,把腰带拴于脖颈之上,一咬牙,叫声:“师父,我随你去了!”一脚踢飞翔了大石,身子晃悠悠悬了起来。

正飘忽间,只觉眼前一颗飞石掠过,“扑通”一声摔了下来。他甚觉纳闷,四处寻看,见对面的一株古槐树干上笑吟吟坐着一位少女,凄凄月下,更觉玲珑可爱。那女子正是白日沧州城里酒楼上的那位小姐。

董海川问:“你是何人?怎么老跟着我?”

女子笑道:“吕家有悲哀,飞攀尼观松。燕翩清宴殿,落剑竟无声。”

董海川道:“我不通文墨,你不要作诗跟我绕圈子,你为什么用飞蝗石救我?”

女子凤眼圆睁,眉毛一挑,冷笑道:“一个堂堂男子,年纪轻轻就如此轻生,太没出息,死了还不如一堆粪土!”说罢,从树上飘然跳下,遁进密林。

董海川转念一想:这女子说得有理,我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去,怎么对得起父母和师父,可是如今怎么办呢?

他踉踉跄跄朝前走着,走了约摸三里,出了密林,来到一片乱坟岗子,忽听前面有隐隐哭音。

他顺着哭音寻去,只见在一个土丘后面,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趴在一个新坟上痛哭。坟头上插着一块木牌,上写“沧州李忠义之墓”。

董海川大吃一惊,忙问:“老人家,您是李教头的什么人?”

那老妇人正哭得伤心,看见一个陌生人,有些惊慌,但见董海川眉慈目善,不像歹人。于是颤巍巍手指坟头说:“这是我儿之墓”。

董海川一听,“扑通”一声跪倒在老妇人面前。哭道:“师奶奶,我是董海川啊!”

老妇人一听“董海川”三个字,踉跄着爬起来,仔细把他端详一阵儿,猛地把他搂到怀里,泪如雨下。

老妇人把李忠义受难缘由对董海川一五一十地述了一遍。原来李忠义的祖先是李自成起义军的军官,清兵入关后,李忠义的祖先便隐姓埋名在沧州隐居。李忠义长大后志在灭清扶汉,参加了反清秘密组织天龙八卦教,他们平时以卖艺为名,发展教徒,预备起事。一年前,有人密告李忠义图谋反清,李忠义托邻居照料八旬老母,独身浪迹乡野,卖艺为生,联络教众。他从文安县返回沧州不几天就清兵逮去了。

老妇人说到这里,喟然长叹道:“自从清兵入关后,汉人受尽屈辱,民心思反。忠义顺科民意,立志反清,不愧是李家的忠义之人,今番壮烈而死,虽死犹荣。”

老妇人眼望朗月,抚摸着董海川的头说:“那日夜里,清兵突然包围了我家,忠义从睡梦中惊醒,”推醒我说:娘啊,忠义没有什么可牵挂的,只是委屈了海川这徒儿,海川勇力过人,头脑聪慧,若遇高师,很有前途,日后定能在武林崭露头角。你若遇见海川,让他去山东泰山玉泉庙找一位叫郭济元的武术大师,江湖人称‘铁拐道人’。老妇人说到这里,拉着董海川来到李忠义墓后的一块大石头前。

老妇人运一口气,伸动双臂,把这块石头轻轻搬到一边。董海川暗暗称奇,心想:这老妇人原来也有功夫,年逾古稀,竟然有这等气力。

老妇人道:“你挖地五尺,便有一柄宝刀,唤做‘秋风落叶草’,削铁如泥,是我家祖传宝刀。祖先就用这柄宝刀随李自成将军南征北战,如今这柄刀传给你,望你能扶贫除恶。铁拐道人见到这宝刀就会收你为徒的。”

董海川点点头。老妇人端坐地上,正色道:“授刀!”

董海川便俯身用手挖土,挖了五尺来深,果然有一个布包。他拿起布包,打开一看,果然有一柄宝刀,铮光瓦亮,寒气逼人。刀柄上方清楚地刻着一行小字:秋风落叶草。

董海川用手抚摸宝刀,顿觉凉气袭手,直透脊骨。这时,只听“啊”的一声。

八卦掌董海川

男男授受不清:轩辕剑

首页.书架.武侠.目录

下章|上章|加书签|回简介

第二回 郭济元玉皇庙无踪毕澄霞相国寺有意(本章免费)

老妇人手握利剪倒地身亡。董海川知老妇人不愿拖累自己和旁人,才壮烈自尽,不禁肃然起敬。他在李忠义墓旁,挖了一穴,将老妇人尸身安放其中,将土掩埋。然后将宝刀用布包好,背于身后,在李忠义墓前又深深鞠了三躬,然后朝南走去。

董海川朝南走了一月有余,才来到山东泰山脚下。这里群山雄踞,拔地隆起,气势磅礴。他还是初到此山,惊叹不已。难怪汉武帝曾赞叹道:“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汉代著名文人东方朔也曾著文称赞道:“盖将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微九河其线,委小七泽其杯,盈彼王屋、太行、终南、五民、岷、番、雁荡之秀,拔天台、会稽之奇。”

董海川寻中路上山,过王母池、红门宫,拾级而上,又过万仙楼、斗母宫,经柏洞、壶天阁、回马岭,便来到中天门。这中天门东靠中溪山,西倚凤凰岭;北望岱顶,云梯高悬,南天门遥遥在上;南眺汶河,流水如带。

董海川看得眼花缭乱,不禁心花怒放。从中天门往上走,山路趋向缓平。过了云步桥,便到了五松亭:传闻泰始皇当年登泰山时,曾在此处松树下避雨,因为松树“护驾”有功,被秦始皇封为“五大夫”。离此不远是对松山,那山双峰对峙,苍松重叠,乱云缥缈其间,风起松涛拍岸。从对松山到南天门的一段山路,是著名的泰山十八盘,盘道中间有一座升仙坊。

董海川走着走着,前面走来一位瘦和尚,双手抱臂,嘻嘻笑道:“你若通过此处,须与我比武。若赢我,便放你过去。”

董海川听了有点恼火,心想:这和尚真是无礼,光天化日之下,竟阻挡别人去路,应当教训教训他。想着,一招“猛虎掏心”,一拳朝那和尚打去。

那瘦和尚不慌不忙,运口气,鼓着嘴巴,“噗”的一声,嘴中扑出一道水柱,朝董海川喷来。董海川不知这是击水功,只觉得一股寒流袭来,包忙闪身,慢了一点,左肩已被击中,一阵酸痛,扭头一瞧,衣衫已经撕破,左肩头红了一片。他不禁倒退几步。

“师弟,休得无礼!”只听一声大喝,从上面石阶上又下来一位胖和尚。“还不快去担水,师父要骂你呢!”

瘦和尚吐吐舌头,做了个鬼脸,一溜烟似的朝上跑去了。胖和尚也尾随而去。

二人一前一后,疾步如飞。董海川整整衣衫,继续朝前登攀,见石阶上嵌有一双双脚印,他不禁称奇:这胖和尚真是好功力,莫非他们都是铁拐道人郭济元先生的弟子,看来我这番辛苦没有白费,拜师有望了。

越往上走,山路越陡峭,接近南天门时,回头一望,仿佛身在云霄之中,飘飘欲仙。他从摩空阁出来,穿过天街,过了碧霞祠,从唐摩崖往上走就到了泰山极顶,又名玉皇顶。只见山顶有一庙,金碧辉煌,门额书“玉皇庙”三字。

董海川暗喜心想可找到郭先生了,他下意识地摸摸“秋风落叶草”宝刀。这时那个瘦和尚正挑着水桶走出寺门,朝董海川做了一个鬼脸,旋风一般下山去了。

董海川跨出大门,走进大雄宝殿,殿内一片香烟缭绕,一位老法师身披火红袈裟,端坐佛像前。口中念念有词。

董海川正欲上前问话,那胖和尚从西厢房走了出来,问道:“你来这里有何事?”董海川急忙揖身道:“借问佛家,此处可有一位铁拐道人郭济先生?”

胖和尚上下打量他一番,说道:“郭先生来去无踪,云游天下,他从燕山来此栖身,几日前不辞而别,听说他又到河南开封去了。”说罢,不紧不慢地回东厢房去了。

董海川听了,如凉水浇头,大失所望。只得从原路下山,来到中天门,顺凤凰岭西行,经黄西河谷,过黑龙潭,来到一座寺院前。

董海川见天色已晚,便想进寺借宿。走近一瞧,只见山门上写着三个字:普照寺。走进寺门,看见一位老和尚正在练功,他身捷手快,蜿若游蛇,嗖嗖有声。一忽儿,他来一招“金鸡独立”,造型飘洒。董海川不禁叫好,仔细一瞧,宝刀已在和尚手中。

和尚将刀拔出刀鞘,飞步劈向旁边一株幼柏,只听“咔嚓”一声,幼柏拦腰而断。和尚又劈向旁边一座石碑,那石碑也被削去一角。盲和尚啧啧赞道:“好刀!好刀啊!”说着,又一个虎步,那刀又回到董海川身后,功夫干净利索。

董海川“扑通”跪地道:“弟子不远千里,拜访名师,请受弟子一拜!”

盲和尚听了,不耐烦地说:“我这功法是祖传秘方,家祖有训,此法不传外人!”说完,傲然入寺。

董海川一路靠卖艺为生,又辗转来到了河南开封,街上车水马龙,非常繁闹。

董海川看见街心有一个客店,便想进店住下再作打算。

店小二是个瘸子,身材短小。

董海川问:“此处还有地方住吗?”

店小二道:“客官随我来。”店小二引他来到后面一间客房,见屋内窗明几净,倒还利落。店小二给他打来洗脚水,又给他炕上换了新被褥。

董海川解下宝刀,一摸胸前,里面只有三个铜钱。他拿起宝刀,就要出门。

店小二慌忙上前拦道:“客官是不是嫌我这里不干净。”董海川道:“不是,我身上盘缠将尽,我到外面再耍几回武艺赚些钱来,再来住店。”

店小二忙道:“不妨,不妨,我不是钱串子,先住下再说。”说着,推董海川在椅上坐了。

董海川见他言辞恳切,也不再推辞,就住下了。

次日天蒙蒙亮,董海川被鸡啼声唤醒,店小二已把洗脸水和毛巾放下炕下。

董海川洗完脸,来到院里,乘兴耍了一回六合拳。正练得起劲儿,前房的店小二喊道:“开早饭喽!”

董海川用毛巾擦擦脸,来到前房。这里是个饭堂,饭堂里已有两人,靠东边屋角坐着一个胖和尚,正值初秋,他敞着胸怀,摇着一把大蒲扇。屋角西边坐着一个老道,鹤发童颜,又止微合,正在养神。门口老榆树下拴着一头小毛驴。

店小二来到胖和尚面前,打揖问道:“请问法师,您吃点什么?”

胖和尚打了个哈欠,说道:“来一斤狗肉包子。”

店小二赔笑道:“我这店里只有猪、牛、羊、驴肉包子,还没卖过狗肉包子。”

胖和尚道:“那好,来二两驴钱肉,一斤牛肉包子。”

店小二一扬毛巾,说声:“好喽!”又来到老道面前说道:“这位老道,您来点什么?”

老道摸摸鹤发,眨巴眨巴眼睛,便道:“我只想在这儿歇歇脚,一会儿就走,什么也不吃。”

店小二笑道:“您老尽管歇着,一文钱也不要,别把凳子磨破了就行。”说着又来到董海川面前。“壮士,您吃点什么?”

董海川要了半斤猪肉包子。

此时,住店的人们也陆续进来坐了。

这时,门外一阵环佩相撞之声,走进一位俊俏女子,她举止轻盈,款步来到一个座位坐下。胖和尚见那女子颇有姿色,嘴里一边嚼着包子,一边凑到那女子面前,叫道:“娘子,老夫陪你用早饭。”说着坐在女子旁边,动手动脚,那女子纹丝未动。

董海川一向打抱不平,见老和尚调戏妇女,心中不平,上前叫道:“休得无礼!”

胖和尚一听羞红了脸,一甩蒲扇站了起来:“你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董海川道:“有本事通个姓名,我不打无名之辈!”

胖和尚听了呵呵笑道:“我乃山西平遥双林寺知觉和尚,你这毛头小子是何人?”

董海川正色道:“我是顺天府文安县朱家坞村。”

知觉笑道:“你先打我吧!”

董海川趋身上前,挥拳便打。知觉和尚用蒲扇左扑右晃,董海川拳拳落空。

知觉笑道:“你那拳头不顶用,还是拿个家伙打我吧!”

董海川刷地一声抽出“秋风落叶草”宝刀,但见寒光四射,众人齐声叫好。

知觉也怔了一怔。

董海川大喊一声:“看刀!”只听“咔嚓”一声,分明是对着和尚砍的,可是却把桌子劈去一角。

董海川转身去寻知觉,他正蹲在一张木凳上嘿嘿冷笑呢。董海川有点心慌,自知武功浅薄,欲退不得。

这时,知觉跃上桌面又飘然落地,全无声响。

知觉笑道:“后生,这下该瞧我的了,我要叫你瞎一只眼睛。”说着,伸出左手两指,朝董海川戳来。

这时,只听“哎哟”一声一声面团飞来塞住知觉左眼。知觉忙用手去扒糊在左眼上的面团,又有一团面塞住知觉右眼,知觉急忙扔掉蒲扇,用双手去扒糊住双眼的面团,谁知却扒不下来,他知遇到高手,唯恐吃亏,于是火急火燎,夺门而出。

扔面团的正是坐在一边养神的老道。他抖抖烟色道袍,正了正雪白云髻,朝那重孝女子唤了声:“翠珠,我们赶路罢。”走出门去,在那老榆树下解绳牵过毛驴,跃身骑上。

店内端坐的少女缓缓起身,她来到毛驴前,将缰绳牵在手。毛驴“得,得,得”渐渐远去。

原来老道和那女子是一路人。

莫非那老道就是铁拐道人郭济元?

董海川急忙奔出店门,可是老道和少女已无影无踪。

董海川扫兴回到店内,帮助店小二收拾了一番。他一摸怀内,银两所剩无几。于是带上宝刀来到相国寺前。他脱了青衫,摆个摊,朝众人打个揖首道:“有瘾您凑合着瞧,没瘾您站在一边助助威,练得不好,您甭给掏银子!”说罢,耍了一趟六合刀,把刀放下,又耍了一趟六合拳。

这时,从东边来了一位骑白鹿的和尚,着一身皂色僧服,腰间拎个大葫芦。他呵呵笑道:“这等武艺还有脸面在此卖弄,不如回家种地去!”

董海川听了,朝和尚打个揖道:“你若不服气,咱们比试比试。”

和尚听了,不慌不忙,解下大葫芦咕嘟嘟,喝了一大口,然后朝董海川一努嘴,“噗”的一声,一道水柱喷来。董海川知道这是击水功,急忙转身,那水柱喷到地上,竟出现一道水沟。

董海川心想:这和尚虽然年轻,还真有功夫,不如拜他为师。一抬头,那和尚骑着白鹿就要离去。

董海川叫道:“喂,和尚,你是哪个庙的?”

那和尚也不回头,只是吟道:“少年遁空,林中鹿鸣。寺烛明月,僧锁云重。”

董海川见那和尚不停下,扫兴而回。众人早已一哄而散。

董海川回到原处,低头一瞧,糟糕:“秋风落叶草”宝刀不知去向。

八卦掌董海川

男男授受不清:轩辕剑

首页.书架.武侠.目录

下章|上章|加书签|回简介

第三回 碧霞观专访碧霞仙正气殿揭晓正气身(本章免费)

董海川正为师父的传家宝刀丢失焦急,猛一抬头,看见宝刀正插在相国寺墙外的一株银杏树干上。董海川飞身取下宝刀,只见宝刀尖处插着一个诗笺,诗笺上写着一首五言绝句诗,诗曰:“八方一杯酒,卦卜观京华。掌上有奇山,传书武林观。”

董海川回到客店,把诗笺铺在坑上,左右观阅,不解其意。董海川请店小二来看,他更看不出什么名堂。

店小二眉头一皱,说道:“我去把相国寺住持铁佛法师找来,他老人家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肚子里有文章,可能会瞧出点门道来。”

董海川道:“那就麻烦你跑了趟了。”

一会儿,店小二引一位身披火红袈裟的白眉法师进来,正是相国寺的铁佛法师。董海川与法师见过礼,忙把诗笺递给他。铁佛法师看过诗以后,笑道:“这是珠联妙名,右首诗尾是九华山观,一定是安徽九华山有高人传你武艺。”

董海川听了大喜,说:“我找名师‘踏破铁鞋无觅处’,如今竟有高人指点,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了!”

这时,只听铁佛法师叫一声:“哎呀,不好!”

董海川忙问何故。铁佛法师把诗笺翻过来观阅,诗笺背面也有一首五言诗,诗日:“明天复明天,复字何时完?清月照零丁,反被世人传。”

铁佛法师惊道:“这是一首反诗!你们看,这四诗的诗头反过来看,是‘反清复明’四个字。这位高人一定有许多委曲,是位反清志士,你去寻他,日后必能成大器。”

店小二哆嗦着拍了拍董海川的肩头:“客官,这年头还是持重点好,反朝廷是要杀头的!前一段,湖南闹起什么天地会,朝廷‘咔嚓’、‘咔嚓’可杀了不少乱党,脑袋这个玩笑是开不得的!”

铁佛法师听了微笑不语。

九华山与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并称四大佛教圣地,相传在东晋时代这里就建有道观和寺庙。唐永徽四年,新罗国王族金乔觉渡海而来,见九华秀丽端庄,隐修于此,苦行七十五年,到开元十六年农历三十夜坐化,享年九十九岁。世人看到他去世后的肉身与佛经中的地藏菩萨相似,因此称他为“金地藏”,并建立地藏塔,供以朝拜。九华山古称九子山,汉代称陵阳山,还有求子山、天台山、去冠山等旧称。唐代大诗人李白三次遨游此山,见山色秀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摸绿水,绣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后便将九子山改称九华山。九华山有三百余座寺庙、道观,僧尼道士一万多名,香客遍于长江流域数省,隐士高僧不乏其人。董海川来到九华山时,天已破晓云横雾绕,只见九华山诸峰宛若朵朵金莲,竞相开放。寺庙星罗棋布,苍松异花点缀其间。那化城寺、旃檀林、肉身殿等高低错落,各占一处。

董海川沿山寻觅道观,道观中那些道士、道姑见他只是不睬。董海川寻师没有结果,有些焦躁,来到后山时,已是深夜,雾气缥缈,奇径纵横。忽听前面有潺潺水声。他觅水而去,来到一条小河边,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正踏水过河,虽是涉水,声息极微。

董海川知老道功夫高深,心想可能正是欲寻之人。仔细一瞧,正是开封客店里遇到的那个老道。于是快步来到老道面前,揖首道:“师父,请受我一拜。”

老道说:“我们出家人,每天拜坛求道,只图个清闲自在,哪里会什么武艺。”

董海川道:“方才我已看见师父的踏水功,您功夫非凡,不必瞒我。我在河南已得您的指点,才千里迢迢寻到这里。”

老道一挥鹅毛扇:“我们观中不养闲人,你还是另找山门罢。”

董海川道:“我可以不用观中口粮,每天在山里耕田砍柴为生,只学武艺。”

老道问:“你有什么本事?”

董海川慨然道:“我有‘程门立雪’的精神。”

老道微笑着眯着眼睛:“你学艺为什么?”

董海川昂然答道:“救苍生,壮国门;承师艺,传乾坤!”

老道听了,微微一笑,飘然而去,董海川紧随其后。

董海川随老道穿过茂林修竹,沿着蜿蜒石径逶迤而行,来到一个幽静所在。只觉异香扑鼻,炉烟袅袅。翠竹丛中掩映着一座巍峨壮丽的道观,依山递进,金殿秀阁,隐约可见。老道来到观门前,轻合双掌,掌声响彻山谷。一忽儿,道门半掩,老道进去,吩咐道童关门,把董海川关在门外。

董海川借着月光看那道匾,上书三个瓦蓝大字:碧霞观。

董海川见老道一时不肯收他为徒,有些闷闷不乐,又加上几日兼程,身体疲惫,便倚住一株桑树睡了。

睡梦间,他被一阵“咯咯”的笑声惊醒,睁眼一瞧,见天已大亮,两个妙龄少女,正从观里出来。董海川不禁纳闷:道观里为何住着身穿明代服饰的女子。其中一个穿藕荷色衫的女子笑道:“呆子,既然想拜师,还不跪在门口,一点诚意也没有”。

另一个穿粉衫的女子笑得更响,说道:“师父快出来了,还不跪下!”

二人说着,下山而去。董海川听了两个女子的言语,觉得也有道理,于是跪在道观门口。一直跪到夕阳西下,道观内还是没有动静。

一会儿,皓月当空,冷风袭人。董海川觉得腹中饥饿,便想找点野果充饥,他绕着观墙往前走,走了约摸三里还是没有尽头。他看见旁边有一株桃树,便攀缘上去,嗬,这道观好大,那八仙殿、玉皇殿、灵官殿、太祖殿、藏书楼、老律堂,错落有致,观内回廊环绕,假山重叠。

这时,听“噗”的一声,一颗石子落在观内的水池内。一个黑影沿着观墙脊飞奔,动作敏捷轻如野猫,那黑影愈来愈近。皎皎月下,董海川见来人是个秀丽女子,一身青色夜行衣,身后背一柄宝剑。女子一招“白鹤穿林”,飘然落地,躲于假山之后。此时恰有一位道童手持一个朱纱灯笼,晃晃悠悠走来,类笼上写着一个金字:毕。

道童经过假山时,那女子旋风般转出来,施展点穴法,用手指轻轻在道童身上一点,道童未哼一声,倒在地上。董海川思忖:这女子一定是个飞贼,来观内偷盗。那女子来到一座楼阁前,潜身上了楼。董海川为探个竟,也尾随那女子上了楼。

董海川上了二楼,却不见了那女子踪影,他见楼阁内有烛光,便将手指放在嘴里蘸湿,在纸窗上捅破一个小口,往里一瞧,看见前夜所见的那位老道正坐在一个大浴盆内纹丝不动,双目若睁若闭,木凳上放着金黄道袍、内衣等物。看来老道正在洗浴,不知为何呆坐盆中。董海川猛一抬头,看见那青衣女子像游蛇一般盘醒在西壁上,一只手朝一块诗匾摸去。诗匾上写着一首草体五律诗:沙睛冬候暖,古观晚苍凉,一径踏残叶,半庭除夕阳。泥封丹灶合,石护蘸坛坊。华表依稀似,蓬莱是故乡。

那女子朝木盆内的老道嫣然一笑,然后用手托起诗匾,露出一个洞。洞内放有一个木匣,锦缎包裹。女子取下木匣,喜出望外,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套古色古香的线装书,上写两个隶字:易卦。

女子轻轻拭汗,将书放入木匣,揣入怀中,飘然下来。

董海川一瞧,急得大叫:“不好,有贼!”言犹未尽,只觉脑门上被什么东西击了一下。一个倒栽葱,滚下楼来。滚了有四、五个木阶,身子被一人扶住。

董海川猛闻得芳香徐徐。早有七、八个道童高举灯笼,手持刀枪拥进楼阁。借着灯光,董海川见那女子红装素裹,身背一柄鸳鸯宝剑,分外妩媚。仔细一瞧,不禁失声叫道:“啊!是你!”

那女子正是沧州酒楼仗义助他的那位巾帼英雄。

女子正色道:“还不去看师父。”说罢,疾步上楼,董海川和众道童也尾随上楼。这时,老道已道服穿上,笑吟吟地端坐在木凳上。

女子问:“师父可好?”

老道说:“可惜这‘小壁虎’溜得太快,又没有抓住。她想用锁魂香迷我,我佯装迷醉,就是想抓她。”

董海川急问:“那宝书被她盗走了?”

老道笑道:“那书是假的,里面全是戒恶诗。”

董海川双膝跪地揖首道:“师父,请受弟子一拜!”

老道急忙扶起董海川道:“你沧州孤身救师,开封助弱斗恶,方才又早晨险捉贼,这足以见你的人品德行。大德大勇大仁大义,才是本道梦寐以求的。好,今日本道正式收你为徒。”

董海川再三叩头。老道将他再次扶起,然后一同到里间入座。

老道危襟正坐道:“本道姓华,名澄霞,号碧霞老道。从今以后,本道向你传授道家拳法,但日后成功还须你集各派拳法之大成,仔细揣摸,扬长补短,本道向你传授的是一种内家拳,是把道家的‘导引吐纳术’和中国的传统武术相结合,以走圈为基础,变换掌法的拳艺比武时要以变应变,借力推力,旁敲仙击,避实就虚,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正如孙子所云:‘战势不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就能穷之。’此拳是利用八卦图中的无极圈和八卦方位攻击的一种武艺。”说着,碧霞道长行了一套掌式。他走如蛇,转如猿,抖如鹰迈步形如剪,走路稳如车,董海川看得眼花缭乱。

碧霞道长说:“从明天起,你每天围着云集园内的八棵菩提树转五百圈,这是基本功。”

董海川点头称是。

碧霞道长又说道:“本观有三条规矩,你要牢记。一、学艺竭尽心力,不得怠慢。二、比武不伤无辜。三、不准进西南角月亮门和东南角瓶门。否则,撵出道观,废为无用之人。”

董海川道:“弟子牢记在心。”

碧霞道长一挥袍袖:“好,歇息去吧。”

董海川与那女子及众道童走下楼来,路上,董海川忍俊不住,问那女子:“你叫什么名字?为何在此?”

女子眉毛一扬,笑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这里也有个规矩,不能多言,今后你就叫我小姐好了。”说罢,“咯咯”笑着朝东南角门走去,一闪就不见了,董海川也回房中歇息。

第二天天蒙蒙亮,董海川来到云集园内,碧霞道长正端坐石凳上,两边有道童侍立。碧霞道长把董海川带到一片菩提树下,说:“从今日起,你在这八棵菩提树之间练转圈,每天走五百圈,先练一年。”说完拂袖而去。

董海川见那菩提树枝繁叶茂,每株树要七、八个人才能合抱过来,就像八个粗壮的武士。董海川绕树转起来,转着转着,气喘吁吁,愈转愈慢,感到头晕眼花,竟一踉跄,头撞在一株菩提树上,头上撞出一个大包来。猛听“嘻嘻”笑声。董海川从地上爬起来,左右瞧瞧,并无人迹,心中纳闷。

“呆子,记住!你练的是‘九宫步’。”董海川抬头一看,只见藏书楼窗口探出小姐的半截身子。

董海川埋怨道:“人家在练功,你却凑热闹?”

小姐扬了扬手,叫道:“送你一个诗诀:疾走如狂蛇,迈脚稳如车。身形走利剪,双腿功夫多。”说罢,倏忽不见。董海川思忖这诗诀,觉得有道理。于是鼓起勇气又绕树转起来。

次日,董海川又来到云集园内,只见碧霞道长也在菩提树下练艺他穿梭如飞,身轻如燕,仿佛身陷重围,左劈右闪,煞是热闹。道长一招“嫦娥奔月”,伸手将一只云雀抓在手中。董海川看得兴起,禁不住发一声喊:“真绝!”

碧霞道长慈祥地朝他笑了笑,悄然离去。

董海川抖擞精神,又围着菩提树转起来。这时竟有一个纸团向他头上打来。他左右瞧瞧,并无旁人。

他捡起纸团,打开一瞧,上面写着:有志者,事竟成。

他茫然四顾,一篮水灵灵的荔枝从树上飘然而落,他伸手接住,抬头一看,小姐从树上飘然而下。

小姐笑道:“练得不错,赏给你的!”说完,莞尔一笑,匆匆离去。

日月如梭,一晃一年过去,九华山层林霜染,如同火炬一般,更显得绚丽多姿。这时,碧霞道长又开始教董海川拳法,让董海川每月在冷梅苑碑林练习用掌击碑。董海川一连练了几日,没想手掌震得巨痛,碑石纹丝不动,不由十分烦恼。

这天晚上,他躺在床上久久未寐。更深人静,后园内仿佛有什么响动,他机警地披衣起来,来到后园,只见西南月亮门半掩,门内传出响动。

董海川想探个究竟,竟忘了师父讲的道规。他悄悄来到西南角月亮门前,往里窥视:庭院幽雅,古柏参天。见老道颤巍巍跪地膝行,沿着石甬道跪到大殿内。一忽儿,大殿内飘出缕缕幽香。

一会儿,老道从大殿内走出来,来到一株古银杏树下。他大喝一声,练起功法,走如行云流水,旋若游龙飞凤。道长练罢,又从殿堂内取出一柄鸡爪鸳鸯钺,成双成对,钺头呈鸡爪形,明光锃亮,看样子煞是锋利。碧霞道长舞起来如金蛇狂飞,形成一个光圈,精彩动人。

碧霞道长练完后,又将那钺放回殿内,然后走出月亮门,这时董海川已隐到碑林之中。董海川等道长走后,攀墙翻进去,来到殿前,殿堂正中上书三个朱红大字:“正气殿”,湖蓝镶底,金色镶边。两边有一副对联,左联是:山河破碎风飘絮;右联是:身世浮沉雨打萍。

他走进殿堂,正中一尊塑像,正是南宋末期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供桌上鲜果飘香,香炉内烛香袅袅。

董海川回屋后,百思不得其解,他想道长决非凡人,一定有许多来历。从这天起他每日深夜都来那里查看动静,原来道逢长逢九才去那里。因此每逢九字日,董海川都去那里偷看道长练武。过了三月有余,董海川看师父练功正看得入神。忽然,有人一把揪住他的左肩,他屏气用力也挣脱不开。

八卦掌董海川

男男授受不清:轩辕剑

首页.书架.武侠.目录

下章|上章|加书签|回简介

第四回 远香斋披星笑研墨蓬莱岛踏雪哭谒碑(本章免费)

董海川回头一瞧,正是小姐。

小姐诡秘地说:“大胆董海川,竟敢违反道规,深更半夜来到这里,看我通报师父,把你撵出道观!”

董海川一听,吓得心惊肉跳,忙小声作揖道:“好妹妹,千万不要声张,你让我做什么都行。”

小姐见他急得这般模样,笑道:“若不让我声张,要答应为我办一件事。”

董海川忙点头道:“行,行。”

小姐引他穿过碑林,来到东南角瓶门。

董海川猛地想起道规,停步道:“好妹妹,这里也不让进呀!”

小姐娇嗔地一撇嘴,顺手一拽董海川的手,把他拉进瓶门,砰一声关上。小姐笑道:“进得了东角门就进不了西角门啦?只要我不声张,师父不会知道。”

此时天已微明,但见翠楼朱阁,峋石流泉,菊畦梅圃。几只白鹤、鸳鸯栖于钱荷塘中。假山西麓有一泓清水,流向楼后小湖。小姐领他来到断肠楼上的远香斋内,斋内壁上挂一幅“雪中侠女”图,一红衣侠衔梅舞剑,漫天飞雪纷扬。两旁有一副对联,左联是:紫气东来七尺剑;右联是:暗香浮动一缕魂。

小姐笑道:“从今日起,你每隔五日的晚上到这里为我研墨,我要吟诗作画。”说着,摊开文房四宝。

董海川无奈,只好坐下研墨。研罢,小姐挥毫写下一首五言诗:燕去楼台空,流波亦有情。怀香非抱阙,凛凛古侠风。

董海川见她挥洒自如,甚是羡慕,猛抬头见壁上挂着一柄古朴秀雅的鸳鸯宝剑。小姐见董海川有点疲倦,唤一声:“翠珠,拿茶来。”随着娇滴滴的回声,一个苗条少女端着茶走了进来。她身穿翠色薄纱。束一条游凤带,胸前吊着一只小巧玲珑的扁桃形金护符,乌黑的云髻上插着一支红梅玉簪。董海川见这女子有些面熟,可是一时又记不起来。

小姐对董海川道:“这是我的丫环翠珠。”

翠珠朝董海川微微一笑,放下茶盘,便出去了。

这一夜,董海川辗转难寐。这唤做翠珠的丫环在哪里见过呢?他猛然想起,翠珠正是从前在开封客店里随道长同行的女子。为什么这观中的侍女和小姐都是明代服饰?那自称小姐的女子肯定有许多来历……

第五天晚上,董海川如约又来到南园中,园内寒梅绽红,晚菊高素;曲桥肠堤,清溪秀石;烟亭云榭,野渡孤舟,白日看更有一番情趣。董海川沿着蜿蜒的翠荫,穿过几道月亮门,在远香斋下面的草坪上,看到小姐身着红装正在舞剑。那剑龙飞凤舞,似彩蝶相逐。

董海川闪到一株菩提树后。小姐收了宝剑,扯出香巾轻拭汗水,然后从布囊里掏出飞蝗石,朝百步之外的一株梨树掷去,石飞利落,没有摇动一叶。

小姐又从旁拿起飞抓,刷的一声飞出去,正套在一个假山石上,竟拽落一块小尺见圆的利石。董海川暗暗称赞。

这时,翠珠跑过来,叫道:“四娘阁上来了飞贼!”

小姐听了,急忙收好弹囊,随她跑去,董海川也尾随于后。

穿过一片灌木丛,来到一座小巧别致的绣楼前,上书“四娘阁”三个大字,有一副对联,左联是:日照丹心归故土;右联是:月明侠骨返国风。

小姐、翠珠奔上楼去,董海川施展轻功,从楼柱楼檐攀援而上,探头一瞧,楼内陈设双人幔帐,茜绿纱围,床上有一对鸳鸯玉枕,床下有两对鸳鸯布屐,阁内有梳妆台、青铜镜、风梳等物,擦拭明亮。壁上挂有一幅紫竹轴画,画面上有一侠女和一位壮士,正在依依作别,背影是秋林古道,淡云疏月。

这时,小姐、翠珠娇喘吁吁奔进阁内。

翠珠道:“方才我正在浇花,猛见一条人影闪进这座楼内。”

小姐来到画前,欣起来,有一个壁橱,橱内放有一个透明的玉器,玉器内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

董海川眨眨眼睛,仔细一瞧,不禁大惊失声,啊,是一颗人头。他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姐放下画,来到窗前,大声喝道:“呆子,快不上来!”董海川吓了一跳,脚底一下踩空,竟栽了下去。

小姐、翠珠也走下楼来,小姐凤目圆睁,骂道:“你这个不懂礼义廉耻之徒,怎么不懂这里的规矩,胡乱跑动?”

董海川见小姐还是第一次红脸,结结巴巴道:“我没有做偷盗之事,方才进园来偷看小姐练武,后来听说楼上有贼才跑了过来。”

翠珠道:“不像是他,好像是一个穿紫衣的女子。”

小姐思忖半晌,道:“天知,地知,你知,我们知,你看见的事万万不可泄漏。”董海川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决不声张。”

小姐又引他来到远香斋,董海川倒也乖巧,主动拿起墨使劲在砚台上磨,两眼直盯墙上,眼皮不眨一下。磨着,磨着,小姐“扑哧”笑出声来。“呆子,看你!”

董海川低头一瞧,自己也噗的乐了,原来砚台里没有倒水。翠珠乐得前仰后合,咯咯笑着下楼去了。

小姐问:“海川,你识字多吗?”

董海川回答:“念过两年私塾,后来因为家贫退出私塾。”

小姐从书橱里拿出《唐诗》、《宋词》、《千家诗》、《孙子兵法》四部书递给董海川:“这些书有的篇章你可能读过,我借给你,你可以抽空看看。”

董海川随意翻阅《孙子兵法》,上面圈满了小姐写的眉批,心想:这女子还真有些文韬武略,看来是有大抱负的。

小姐问道:“你的掌法练得如何了?”

董海川一听,脸上真有些发热。“练了一段时间,只是长劲不大。”

小姐道:“练掌如练心,心到掌到,屏住神思,全神贯注,久之见效。”

董海川又问:“那日盗《易卦》的‘小壁虎’是什么人?师父把《易卦》视为重宝,为何不拿给我看?”

小姐道:“‘小壁虎’叫刀晓莺,是普陀山上的一个飞贼。《易卦》书一般道观和国子监都有,没有甚么稀奇,可是师父的这部《易卦》与众不同,书传自东汉,上面有各朝武道士的批注,集中了自东汉、三国、西东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来历代武术宗师的心血,是无价之宝。如果他不遇到极器重之人是不肯轻易拿出来的。有一次,我闯进师父书房,看到师父正伏案摊书批注,他见我突兀而至,罚我栽梅十日。师父已年老体衰,他是多么想把这道家拳传下去哪!”小姐说到这里,眼睛溢出晶莹泪花。

董海川夜观师父练功,又常在小姐房中研墨观诗,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问功夫都长进不少。这天晚上,漫天飞雪狂舞,九华山变成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

董海川又到远香斋去,刚走到断肠楼下,只见一个黑影一闪即逝。他急忙躲到梅花丛里。看到断肠楼壁的堂青藤中贴着一个夜行女子,她玄衣裤,身背一柄飞龙宝剑,正施展壁虎功,爬上窗口,然后从怀里摸出一个薰香盒子。

就在这时,屋内飞出一个飞抓,那夜行女子一个“白鹤穿林”,躲过飞抓,飘然落于地面,然后拔剑在手。

紧接着,小姐手持鸳鸯宝剑从窗口跃下。三支剑碰在一起,铿锵有声,战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

只听一声:“姐姐,我来助战!”丫环翠珠身穿翠衣翠裤,持一柄宝月剑,也来参战。三人四支剑,玄、朱、翠三色辉映,在雪中周旋真是精彩。

这时,董海川看到蒙面人退后几步,悄悄从身后摸出“铁莲花”。董海川再也按捺不住,大喝一声:“小心贼人暗器!”顺手抓起一把雪,朝蒙面人脸上掷去。

蒙面人只顾与小姐、翠珠交战,并曾提防梅花丛中藏人,吓了一跳。小姐趁隙一招“白蛇吐信”,用雄剑挑掉蒙面人的头发,那面巾也被挂落,原来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美男子。那男子虚晃一招,落荒而逃。

小姐和翠珠也不追赶。董海川急问:“这是怎么回事?”

小姐沉吟半响,说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了。”说罢,引他和翠珠来到断肠楼后的湖畔,上了一条小船。

小姐轻盈地驾起双桨,小船箭一般驶向湖心小岛。岛上有个石碣,上书:蓬莱岛。三人踏着融融冰雪,来到土丘上的兰亭,兰亭后有一座松柏簇拥的墓园。园内有两座墓碑和两座冢。左边的墓碑上书:反清志士朱蓉镜之墓;右边的墓碑上书:风尘侠女吕四娘之墓。

八卦掌董海川

男男授受不清:轩辕剑

首页.书架.武侠.目录

下章|上章|加书签|回简介

第五回 清宴殿飞剑斩雍正云集园悬树罚爱徒(本章免费)

董海川惊道:“这品四娘莫非就是那位威震朝野、飞剑斩雍正皇帝的赫女侠?!”

翠珠道:“正是,小姐就是吕四娘的亲生女儿吕飞燕。”

这时,吕飞燕双膝跪地,凄然泪下,叫道:“二位高堂大人,女儿看你们来了。”说罢,哭泣不已。

原来吕四娘出身书香门第,簪缨世家,她是著名文士吕留良的孙女。吕留良字晚村,是湖南名士。康熙皇帝在世羡慕他的名气,便派人推荐他去应博学鸿词科,被吕留良拒绝。他曾著《时文评选》,所述华夷之别,攘夷狄救中国于被发左衽,是君子之责,具有反清思想。他独生子吕毅中也是一位反清志士。吕留良去世后,吕毅中与严鸿逵、沈在宽等人,联合曾青,欲举行反清起义,没想事情败露,吕毅中被满门抄斩,吕留良也被掘墓碎尸。这场大案,足足杀了一百二十三人。忙乱这中却遗漏了吕毅中的第四个女儿吕四娘。当时,十四岁的四娘正在邻居朱家闲玩,湖南巡抚派兵来抄吕家时正巧躲过,以后,吕四娘逃进四川峨眉山,栖身白衣庵,拜广慈老尼为师,苦学少林拳和鸳鸯剑法,寻机为吕家报仇。那广慈老尼是明末崇祯皇帝的女儿长平公主,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进北京后,崇祯皇帝利令智昏,诛杀宫眷,长平公主被崇祯帝砍去左臂。崇祯帝在煤山自缢后,长平公主乘乱混出皇宫,逃到京西石经山云居寺。以后清兵入关,大肆捕杀皇族后裔,长平公主逃到嵩山少林寺学艺,又后又辗转入川,在峨眉山白衣庵隐居为尼。吕四娘剑艺学成后,便告辞广慈老尼,在一个风急月昏之夜,身背鸳鸯剑,潜入京城。当时江湖大盗鱼壳之女鱼娘和吕四娘邻居朱家公子朱蓉镜也来到京城,要助她一臂之力。吕四娘先在北京一个客店住下,后来打听到雍正皇帝经常参加雍和宫的“跳佛”,也跑去凑趣。吕四娘觉得这是接近雍正行刺的好时机,便扮成喇嘛混入雍和宫,在海棠院刺伤雍正,乘乱脱身。雍正受到此番惊吓,躲进圆明园,从此不再露面。以后,吕四娘又装扮成侍奉雍正的女子,混入圆明园九州清宴殿,把正和贵妃对弈的雍正刺死。清代皇帝和王爷按照八旗子弟之规,都会马上功夫和武艺雍正武艺尤精,但因他未曾提防,一命呜呼。吕四娘在愤怒之余,索性砍下雍正头,装进背囊,遁入夜中……

吕飞燕叙到这里,说道:“四娘阁就是为纪念母亲而建,那幅轴画后面玉匣中的人头正是雍正帝的脑袋,里面放有药水因此未曾腐烂。”

“你母亲后来的下落呢?”董海川问道。

我母亲提着雍正头,乘着夜色逃出京城,来到九华山碧霞观投奔碧霞道长。道长毕澄霞是我祖父的生前好友,也是一位反清志士,他是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丞相的后代。自从元兵入侵,南宋灭亡,文丞相夫妇在大都被害,文家便隐姓埋名逃进九华山,誓死不为元人做官,到了师父这一代,便出家为道了。以后我的父亲朱蓉镜也来到九华山找我母亲,父亲也是一位好汉,曾帮助母亲刺杀雍正皇帝,二人青梅竹马,又是患难知己,由师父做媒,结为良眷。第三年便生下了我,生我时,因为父亲去湖南访友,母亲在窗前见大雁南飞,便取名飞燕,用母亲之姓,以示吕家有后,并未绝根。以后,父亲因为参加天地会起义,被清兵杀害。母亲悲痛欲绝,抑郁日久,染上重疴,溘然辞世。可怜父亲的尸身也未找到,现在墓中只有父亲送给母亲的鸳鸯玉簪,以后我便跟随师父学艺。

董海川问道:“刚才那个前来偷盗的男子又是何人?”

吕飞燕道:“他叫蒋山青,原是福建的一个响马。五年前,在他太湖抢劫皇贡,被清兵追捕,幸遇师父搭救脱身,以后便来到碧霞观学艺可是他山野恶习不改,多次想调戏我,又想盗走《易卦》宝书,两年前他与来此遨游的羔陀山女贼刀晓莺勾搭成奸,有一次被师父发现,将他赶出道观。以后,他常来此胡闹,搅得道观不宁。蒋山青因犯有人命案,又犯有盗窃国宝罪,是朝廷揖拿要犯,被师父撵出道观,无家可归,便与刀晓莺形影不离。他们想盗《易卦》书,掌握师父全部真传,为非作歹。因为盗书不成,他们便想盗雍正人头以此要挟师父交出《易卦》。这几年我见师父屡屡出游,慢慢访出他的心事,他已年过九旬,渴望把武艺传给后世,正暗访栋梁之才。我也几次出游,帮助他寻找贤才。我到北京路过沧州,正赶上清兵要杀八卦教首领李忠义,我与师父和八卦教的许多首领是好朋友,眼见李忠义被杀,我心如火焚,自知寡不敌众,我正在楼上着急,正好看到你奋不顾身跳楼救李忠义,我想也杀下楼去,没想李教头为了不牵累你,自杀而亡。我飞针救你,清兵上楼抓我,我从后窗逃走。我见你是一个好汉,想你可能正是师父渴求之人,于是尾随着你,来到小树林后,看到你悲伤过度,痛不欲生,又来激你,以后又跟随你到了泰山、开封,一直仔细观察你。在开封街头,我遇到了师父和翠珠,把你的情况对他们说了,师父暗中观察你,后来见你为翠珠与歹人相斗,师父终于决定收你为徒。你在相国寺前卖艺时,是我写了指路诗用刀尖插在树上。事后我还有点后悔,恐怕你没读过私塾,不识诗文,看不懂其中的奥妙,没想你到底来了。”

听了吕飞燕一番叙述,董海川对吕飞燕又钦佩,又感激,又尊敬,多么悲壮的身世,要不是翠珠在旁边,他真想上前拉住她的手。

自此他们来往更密切,共磋剑法武功,议论武林奇闻,有时互吐绵绵情思。翠珠索性当了红娘,从中传书递话。

这一日,董海川晚起了一个时辰。他来到云集园时正见一个道童匆匆而来,那道童慌里慌张地说:“哎呀!师兄,不好了,师父生气了,叫我们唤你呢!”

董海川一听,脚底像踩了棉花,无精打采地随道童走上烟雨楼。走进师父的客房,师父正盘坐在椅上闭目养神。董海川见师父满脸怒气;脸颊泛红,知道事情不妙。

董海川双手垂立,小声道:“师父。”

碧霞道长哼一一声,问道:“昨日晚上你到哪里去了?”

董海川慌得双腿抖颤:“弟子昨夜到观厕大解,偶有着凉,早晨晚起了。”

“休得撒谎!你的行踪我了如指掌,你擅入后园,不去专心练功,却热衷在女儿堆里。来人!”两个道童掀帘而入。

“行道规!”两个道童将董海川掀翻在地。碧霞道长手握戒尺,来到董海川面前,“劈劈啪啪”打了五十下。董海川咬紧牙关,一声不吭。

碧霞道长又吩咐将董海川吊在云集园内的一株菩提树上。

董海川被吊在菩提树上左顾右盼,也没有人理睬他。

傍晚时分,翠珠手提花篮带着四个侍女从园内穿过,见到董海川微微一笑,穿梭而过。月亮升在当空,繁星竞相眨眼。

董海川又饿又渴,这时猛见有两人黑暗里蹑手蹑脚来到园中,董海川正想喊叫,一条白呼呼和东西飞来正塞在他嘴里,原来是一条手帕。

这时烟雨楼上跃下一人,身手极快,大步流星般,来到两人面前,大喝一声:“无耻之徒!”话音未落,已窜到二人面前,将两人头只一提,撞在一起。那两人也不示弱,使个缩骨法,从来人手中挣脱,各亮出七星宝剑和飞龙剑,迎战来人。来人银须飘拂,双目如电,正是碧霞道长。

道长将两掌甩开,似一片碎星扑来,飒飒有声。

董海川暗想:那两人定是蒋山青和刀晓莺。他想助师父,可是下不来。道长掌势多变,如走马灯一般,渐渐现出七八个人形,真是手到步落力徘徊,掌发强劲鬼神催。那二人见不能取胜,叫一声风紧,一齐跳出圈外,来个“转身倒影”,遁入夜色之中。道长弹弹道袍上的灰尘,咳嗽一声,自回烟雨楼去了。

又过了两个时辰,园内又出现一个人形,董海川凝眸望去,那人影转眼又逝。董海川思忖:想是又有贼人来了,我口中塞着毛巾,如何叫喊。

这时,只觉一阵风来,毛巾飘然而落。还没等他回过味来,又有一物倏地飞来,正塞在嘴里,董海川闻得一股苹果的清香,咬了一口,果然是一个苹果。

正好腹中饥饿,口中干渴,他便把那个苹果吞下。

董海川刚把苹果吞下,又闻得一股荔枝的清香,一张嘴,两颗水灵灵的鲜荔枝塞到嘴里,嚼了几嚼,甘甜鲜润,爽口之极。一阵香风飘来银铃般的吟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他左右瞧瞧,没有一个人影,心中疑惑。

八卦掌董海川

男男授受不清:轩辕剑

首页.书架.武侠.目录

下章|上章|加书签|回简介

第六回 八仙授书掌驱虎豹二女衔梅剑走飞蛇(本章免费)

这时,猛听一阵朗的笑声。董海川低头一瞧,正是吕飞燕。

吕飞燕笑道:“壮士受苦了。”

董海川嗔道:“人家在树上受苦,你躲在楼里享清福。”

吕飞燕道:“哪里话,人家可有些心疼了。”

这时,忽从树后转出翠珠来,翠珠做了一个鬼脸:“哟,又说悄悄话呢!”

吕飞燕骂道:“死丫头,看你多嘴,以后我不帮你说婆家,让你一辈子凄清,还不快拿饺子来。”

说着,夺过翠珠手中的饭篮,里面盛着香喷喷的烫饺。

吕飞燕拿出筷子,夹起一只烫饺送到董海川嘴里。董海川心头一热,眼泪竟溢了出来。

吕飞燕道:“师父正在洗浴,一时不会下楼,你放心吃罢。”

翠珠笑道:“飞燕姐姐见你受苦,偷偷地抹泪呢,手帕都湿了三块,连眼睛都哭肿了。”

吕飞燕听罢,羞红了脸,将头低下。董海川不知怎的,眼泪像串珠似的落下来。吕飞燕用手拭去董海川脸颊上的泪珠,笑道:“看你,男子汉大丈夫竟然像女孩子家心肠。”

董海川吃罢热饺,翠珠拎了饭篮先回小蓬莱去了。

吕飞燕含情脉脉地望着董海川,叹了一口气。

董海川劝道:“晚上天凉,你身上穿衣太薄,还是回屋去吧。”吕飞燕道:“师父的心肠我最清楚,外刚内柔,他待人非常严厉,待已也非常严谨,可谓严人律己。”

停了片刻,吕飞燕咬着嘴唇道:“你再忍耐一时,我自有办法。”说罢,匆匆回园。

一会儿,翠珠匆匆穿过云集园,走上烟雨楼,她叩开碧霞道长的屋门。道长洗浴已毕,正在青灯下阅读老庄书籍,见翠珠目光呆滞,问道:“这么晚了,你到此处有甚什么事情?”翠珠道:“师父,不好了,小姐一天只是啼哭,饭食不进。”

道长一听急慌了神,忙问:“是不是因为吊了董海川?”

翠珠点点头。

道长随翠珠来到小蓬莱远香斋内,吕飞燕云鬓散乱,目中无神,正价值在床上发愣。她见道长进来,将头扭向一边。道长见义女急得这般模样,说道:“不要生气,要保重身体。”

吕飞燕恨恨道:“您吊海川一天,伤了他的筋骨如何是好?”

翠珠道:“小姐与董先生在一起都是在谈诗论艺。再说两个人论年龄、武艺、品德,正好匹配,可谓郎才女貌,彼此相处,有什么不好?碧霞道长听了,呆了半晌,叹道:海川现在才练了转法和掌法的基本功,离成功还差得远,必须尽心尽力,才能成为武林一流人物,否则前功尽弃,岂不是荒废了一株好苗子。”

吕飞燕道:“这个道理孩儿自知,只是吊在那里也不送饭食,饿坏了如何是好?”

碧霞道长听了,手抚银须呵呵笑道:“不是有人送饭了吗?”

吕飞燕脸一红。道长继续说道:“你们不知,我这是在让他练吊功呢,蹿房越脊,‘倒挂金钟’上壁需要这种功夫呢,这是轻功的基本功。”飞燕、翠珠听了,恍然大悟。

第二日一早,道长让道童把董海川解下来,带董海川来到那片碑林前。道长说:“昨天有人说情才把你从树上放下来,从现在起罚你每天在石碑上疾走,不能间歇,每天走三遭,每个石碑都要踏遍。”说罢,又飘然而去。

董海川进入碑林,见那石碑有一人多高,他憋口气,顺势攀一上块石碑。可是望着那么多石碑有点发怵。这时,不知从哪里奔出一只黑狗,咆哮着朝董海川扑来。董海川被迫在碑上疾跑,跑了一阵儿气喘吁吁,几次险些掉下去。他站住脚,欲击那黑狗。只听一声喝:“海川,住手!那是师父的心爱之物。”

董海川一听心里明白。翠珠又说:“小姐在碑上走,犹如平地,你的功夫可差得远呢!”

董海川忙道:“我不信。”

“不信?”翠珠来了个“鲤鱼跳龙门”,翻上石碑。“哼,你先看看我的功夫,便知道小姐的功夫了!”说罢,在碑林中疾速地走起来,如同风车,董海川看了,自愧不如,暗自下了决心。

自此,董海川每日在碑林练站桩功,转眼一年过去,这一日,碧霞道长来看董海川在碑上练功。他见董海川在碑上疾走如飞,变换多端,心里满意。思忖一会儿,猛地一扬右手,只见一个锦球朝董海川脸部击来。董海川一招“金蛇狂舞”,躲过那球,又一招“燕子穿林”,稳稳地落在另一块石碑之上。

碧霞道长喜道:“徒儿,下来罢,你的站桩功已经练成。本道再传你新的功夫。”

自此,碧霞道长又传董海川脱解法、内外功法、坐卧功法、重手法、轻功法、垂手法、缩解骨法、点穴术和十八般兵器。在传十八般兵器时,道长唯独没有传他鸡爪鸳鸯钺,董海川不解,忍俊不禁,于是问道长:“师父,我听飞燕说,道家拳兵器中鸡爪鸳鸯钺甚是厉害,您为什么不传我呢?”

道长用手一戳他的脑门:“小猴头,这一功夫你早已偷学,难道还能瞒我?”

董海川听了,暗自忖道:“师父真有神力,偷学之事原来他早已知晓。”

光阴荏苒,转眼又年过去了。这一天中午,董海川正在膳房用饭,道长笑吟吟走进来,围着董海川绕了三圈,又合掌三声,然后拂袖而去。董海川心下会意,当晚并未睡熟,天过三更,他蹑手蹑脚地上了烟雨楼。道长正在端坐凳上,双目闪光。道长问:“爱徒,你为何到此?”

董海川答道:“中午您到膳房,在我身边绕三圈,又击掌三声,分明是让我三更到此,有要事告我。”

道长说:“请跟我来。”说着下楼去了。

董海川尾随道长来到八仙殿内,道长点燃蜡烛,只见李铁拐、吕洞宾、张果老、汉钟离、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等八仙塑像栩栩如生。道长在张果老骑的驴屁股上轻轻拍了三下,那驴肚子噗地拉开一个小门,从里面掉下一个半尺见方的玉匣,道长早已将玉匣托在手心。道长厉声道:“爱徒,我见你品艺双全,将这全真道家历代流传的武功宝物传给你。”说着,道长打开玉匣,里面正是那部《易卦》。

董海川“扑通”跪在地上。道长打开《易卦扉页》,上面密密地写着历代武术道祖的名字,最后两个是“毕澄霞”和“郭济元”。

道长徐徐道:“武艺这两个字,没有尽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是历代道祖的心血,也是历代武术宗师领会《易卦》之书的心得,运用于拳法之中。你要仔细研读,用心保存,万不可落入歹人之手,不然,我在九泉之下也不会瞑目的。我已百岁之人了,我还是铭记‘革故鼎新’的道理,望徒儿在此基础上,广收众家拳派之精华,特别是形意、太极两大内家拳派的要旨,独树一帜,在我中华大地创出一个新的拳派,广收门徒,传播天下,但决不可传于不诚实之徒!”说到这里,道长猛见烛光摇曳,一招“迎风穿袖”,呼地将手指朝窗口点去。然后疾步来到门外,董海川将玉匣揣入胸中,也快步赶出来。

只见窗前立着一位亭亭似月的女子,正是“小壁虎”刀晓莺。道长已用点穴术使她去弹不得。道长恨恨道:“你这贱妇,深更半夜又来本观盗宝,屡教不改,本道不愿轻易杀生,但今日要给你留个记号,本道要折断你的左手。”

话音未落,从殿顶“扑通”滚下一个人来,那人一身夜行衣装束,身材俊美,脸若美玉,正是蒋山青。蒋山青跪于道长脚下道:“师父息怒,她是随我而来,看在她如花似玉的容貌上,您饶恕她罢,我们发誓再也不来此胡闹!”说着,磕头不已。

道长拨下蒋山青的飞龙剑,愤愤道:“下不为例,我有生之年再也不愿见到你们!”说完,解了刀晓莺的点穴法。刀晓莺、蒋山青二人如释重负,狼狈逃去。

道光十八年,董海川三十三岁,这年冬天,九华山下了一场大雪。碧霞道长把董海川唤到云集园内,道长说:“爱徒,你上山已有十五年,今日我要试试你的功力。你先练一套道家四十八法拳。”

董海川知师父想考考他,于是抖擞精神,在雪地上练起了四十八法拳术。碧霞道长轻合双掌,口中念念有词:“八卦转掌转阴阳,五行六合内中藏。七星八步九宫定,两义三才见柔刚。混元一气培根本,四正四隅按八方。落步三盘掰扣步,发行四梢变转强。前掌虚实牛舌样,后手埋伏肘下藏。进步有门退有法,变化反正掌阴阳。屈直横竖斜正面,翻转盘旋腰主张。内讲五行分四梢,外有五行眼法强。内讲气道分三节,外有手法分阴阳。步法走转分八字,身法意气仔细详。柔身转换不定势,高低远近无限量。腰法要合行四梢,眼法要合定八方。手法要合精变化,用法要合左右防。膀法要合阴阳变,身法要合扭转强。胯法要合挨身使,膝法要合进身旁。步法要合进退快,闪展腾挪腰偏强。头打去意随腰使,起落总须站中央。脚开中门夺地位,掌行直穿上下忙。掌打起落头手挡,肘打去意点胸膛。背紧胸空缩谷道,肩打胯打并阴阳。身法全凭盖世气,两手只在胸前藏。推托带领随身劲,搬扣劈进上下忙。八势八母总由转,以掌为母悟刀枪。又知八卦明道理,武晓易胜亦生光……”

董海川练完四十八法,突然一跃,大吼一声,出掌击旁边一株菩提树,只见树身现出一道掌痕。碧霞道长见了,喜形于色,说:“你的功力已有很大长进,但不能沾沾自喜。应该记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拳只表其力,心才能达其意;只有心到、意到、掌到,出掌才猛,才有透力。心为元帅,眼为先锋,脚是战马,手是兵刃。眼有检查之明,手有拨转之功,脚有快速之力,神有领导之能。艺高无止境,心高艺更高,你一定要有所继承,有所发展,争取成为武林师表,一代拳祖。如今我见你的功业已满,你可以下山去了。下山以后要百思《易卦》,透解批注之意,遍学百家之艺,熔合于一炉。在一定时机,可以设馆讲学,招徒授艺广播拳艺但千万记住不许干伤天害理,奸盗邪淫之事,更不准随意伤害无辜。”

道长说到这里,仰望漫天飞雪,徐徐道:“我观天象,看到大清气数将尽,西有乌云丈夫顶,南有红光崩现,东北角残月渐沉。你要牢记,你是大汉民族,不要与清廷和外虏同流合污,鱼肉苍生。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学问上也要步步登高,不可因武惰学,在修身上更须下气力,做到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特别要记住‘坚忍’二字,人生自古贵坚忍,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根本之一。”

董海川拜道:“弟子牢记在心,终生不忘!”

道长道:“你下山后千万不要说出你的师父的来历。”

董海川又道:“弟子牢记。”

道长沉吟一会儿,叹口气道:“我离归天之日已经不远,还有两件事放心不下。”

董海川道:“师父尽管跟弟子说。”

道长深情地望着董海川,用手抚摸他的额头:“飞燕姑娘是我的义女,我是看着她长大的,她在九华山上也有二十多个年头了;她的武艺才学、人品、容貌都是一流,我知道你们相爱已久,这次你与她一起下山吧。”

董海川听了心头一热,忙说:“师父,那您……”

道长缓缓走到一棵梧桐树前,用苍劲的手支撑着树干,他的眼角挂着几颗日莹的泪珠:“我有翠珠照顾,你们放心走吧。”

董海川知道师父心里难受,用双手扶着师父,说:“要不然让飞燕先在山上呆一段时间,以后我再来接她下山。”

道长一拂袖:“我主意已定。”

道长沉吟一会儿又说:“我有个师弟叫郭济元,江湖人称铁拐道人。”

董海川惊道:“这个人我知道,他是先师李忠义的好朋友。”

道长仰望苍天,凄然道:“我们分手已有多年了,只不知他又云游何方了。他曾考中过进士,但是不愿在官场为生,以后隐居江湖,来去无踪。他足智多谋,与各地反清会党交往甚密,这个人是位了不起的英雄,你下山若见到这个师叔,请他务必到九华山上,我在圆寂之前但愿再见到他。”

董海川点头称是。

晚上,董海川又去小蓬莱远香斋去找吕飞燕。斋内无人,书案上墨迹淋漓。在一块白绢上留有吕飞燕的手迹,上面是一首小诗:雪意凄其心惘然,九华旧岁已如烟。愿随君去连广宇,无奈恩情牵不断。

这时,翠珠走了进来。

董海川忙问:“小姐呢?”

翠珠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怔怔地说:“她到蓬莱岛上去了。”

董海川赶忙下楼,踏着碎雪来到湖边,拽过一条小船,跨了上去,摇动双桨,径直奔湖心划来。

原来吕飞燕已从师父那里得知自己与董海川一同下山的消息,此刻正处于极度矛盾的境况中。她是多么希望能和自己爱慕已久的人一同下山啊,这种梦不知做了几回,如今她的这一愿望实现了,可是眼望着年已百旬白发苍苍的师父,这位把自己拉扯起来的慈祥老人,那颗狂跳的心又仿佛静止了。

她想起师父与她相处的一幕幕情景:九华山的春天来了,师父领着她在山腰采集五颜立色的野花;有一次小飞燕溜出道观,在山里摘野果子吃,碰到一只凶猛的土豹,土豹朝她扑来,这时师父正好寻到这里,一掌劈死野豹,把她紧紧护到怀里。过年了,师父让道士们回家探望双亲,师父唤飞燕一起吃年糕,可是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她,最后师父终于在蓬莱岛吕四娘墓前发现了她,她已熟睡多时。师父脱下道袍把她裹起来,轻轻地抱到船上……

可是如今吕飞燕就要离开养育自己多年的师父,她怎能不徘徊呢,此刻她又一次来到了母亲墓前,向母亲的英灵哭诉……

董海川已经走到吕飞燕面前,吕飞燕竟没有察觉。董海川轻轻拂去吕飞燕身上的飞雪,吕飞燕这才发现他,一下扑到他的怀里,嘤嘤地哭起来。

过了一时,董海川缓缓道:“师父年事已高,如果失去你,精神将大损,你还是留在山上吧,等师父圆寂后,你再下山找我。”

吕飞燕哭得更厉害,她的双肩猛烈地搐动着。一忽儿,她扬起泪脸,说:“我想来想去也是这个主意。”

董海川说:“要是师父不同意呢?”

吕飞燕说:“我们假意一起下山,我送你一程后再返回道观,师父也奈何不得。只是,苦了你了……”说着又把头埋到董海川的怀里。

第三天,碧霞道长在云集园内摆下筵席,把道士等都请来入座,共有一百余人。道长让董海川、吕飞燕坐了上座。

翠珠这几日也心神不安,眼看与相处多年的飞燕姐姐分别,心里不是滋味,此刻坐在吕飞燕后边,两只水杏眼只是发怔。道长此时穿了一件崭新的烟色道袍,上面镶着金云团,发髻梳得非常齐整,他对众人说:“今日咱们为海川和飞燕饯行。”说着叫人从东南后殿取出那柄鸡爪鸳鸯钺。递与董海川:“海川,这是祖传之物,你已掌握它的用法,今日拿去吧。”

董海川接过鸡爪鸳鸯钺。道长又为董海川和吕飞燕各敬一杯酒。吕飞燕将酒一饮而尽,离开坐席,脱下黄金袍,露出红衣红裤,抽出鸳鸯剑。董海川定睛看她,真有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含愁透忧,犹如西子捧心;欲泣欲啼,宛似昭君出塞。

吕飞燕喝一声着,便在雪地上舞起来。那剑上下翻飞,宛如白雪红梅又生新枝。

翠珠在一旁看了,有点着急。她知飞燕心绪不佳,方才又多喝了几杯,英尺她酒后失态,有失体面。于是也脱下白银袍,露出翠衣翠裤,喊一声好,抽出宝月剑,与飞燕对舞起来。这翠珠浑身雅艳。双眸翦水明如烛。真是九天仙女从天降,月里嫦娥出广寒;可怜一块无瑕玉,埋入深山空对雁!

吕飞燕与翠珠对舞,把看舞的人们惊呆了,但见一个似雪中红梅,一个如白绢嵌珠;云蛇雨风,舞不尽缠绵情意;鸳鸯宝月,难舍难分向谁诉!二人舞罢,轻拭汗水,跳到一旁。董海川细观雪地,竟无一个明显痕迹,原来飞燕和翠珠使的是“踏雪无痕”功,董海川暗暗称奇。

筵席散后,董海川收拾行装,把“秋风落叶草”宝刀和鸡爪鸳鸯钺放入背囊之中,把《易卦》宝书束于腰间,碧霞道长和翠珠送吕飞燕和董海川走出观门。送了约摸三里远,碧霞道长对董海川说:“我也不远送了,师父还要送你最后一个‘头扎’,要用我这个头,往你身上撞一下,你若能收下这个礼,我也放心了。”

董海川道:“师父请便。”道长拉开架势,一招“野马闯槽”,朝董海川一头撞来。董海川来一招“苍龙摆尾”,忙将身子闪开,道长的头已然擦着董海川的衣服,将旁边的一块石碑撞得粉碎。

董海川猛然省悟:这是师父在教诲我“天外有天”的道理。道长和翠珠又送了一程,然后依依难舍地回观中去了。

吕飞燕和董海川来到九华山脚,董海川劝吕飞燕回观。吕飞燕泪眼汪汪道:“我念师父多年养育之恩,侍奉师父尽终,尽一番孝心。此次不能与你同行。江湖风多浪急,武林猛兽出没,你要多加保重!”

董海川也潸然泪下,慨然道:“千里明月,星心相印。”

吕飞燕摸索着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匣,里面有一柄精巧玲珑的鸳鸯剑,也就四寸长,锋利无比。她把雄剑交给董海川:“这是父母的遗物,我把雄剑送给你,我留下雌剑,作为定亲之物。”

董海川小心翼翼接过雄剑,揣进怀中。

二人道别后,董海川走了一程,忽觉背后风响,一抬手,接住一支飞镖,镖头上插着一张诗笺。

八卦掌董海川

男男授受不清:轩辕剑

首页.书架.武侠.目录

下章|上章|加书签|回简介

第七回 闹常州拳打镇江东闯寒山智救姑苏女(本章免费)

那诗笺上写着:“九华壮志投,此行泪正酬。武林双飞翼,秋波盼行舟。”董海川会意,藏好诗笺,又朝前走去。

董海川日夜兼行,这一日来到常州,但见这座古城虽然风景秀丽,可是街市萧条。他见路边有个茶馆便进去喝茶。卖茶老汉一边拉风箱,一边叹气。董海川问:“您老为何叹气?”

老汉望望周围无人,便向他说起缘由。原来常州以前是商贾要道,买卖兴隆,街市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可是前不久从北京来了一位王爷,大概是在赌场上输了银子,躲债逃到这里,仗着一身武艺霸占了这一带市面,连知府也让他三分。他纠集一伙赌徒,强令商贾交六成利钱送到他那里,结果使商贾如惊弓之鸟,关闭不少店门。那王爷臂上很有功夫,唤做铁臂王爷,自称“镇江东”。凡是不交利钱的商贾,轻则打残,重则身亡。

正说着,忽听街东传来一阵喧嚣。董海川透过窗户一瞧,一伙人簇拥着一位四十来岁的彪形大汉吆喝而来。瞧那副打扮倒像是个王爷。老汉慌道:“这就是‘镇江东’。”那伙人竟朝茶店而来,老汉一见腿抖得象筛子。镇江东先闯进店来,上下打量了董海川一番,眼睛贼溜溜落在他的背囊上。董海川没有理睬他,照旧喝茶。

“老头,拿上等好茶来,老爷今天嗓子都快冒火了!”说着一屁股坐在桌子上,那七八个随从也各找地方会了。老汉忙柜后取出上等龙井茶泡上,然后提着大铜壶来到镇江东面前。

镇江东拿起大碗茶“咕嘟咕嘟”仰脖喝了,忽然眉头一皱嚷道:“这茶太浓,你这老棺材板要呛死我呀!换一壶茶来!”

老汉忙应着,又换了一壶茶。

镇江东呷了一口,又嚷道:“这茶太淡,像马尿,你弄这稀汤来糊弄人!”说着,他用左臂轻轻一磕茶壶,那茶壶噗的一声,碎片打在老汉身上。

镇江东抽身欲走,董海川嘴一努,一口茶叶沫不偏不倚正贴在镇江东的右眼上,镇江东将左脚盘上茶桌,勾一把茶壶,顺势翻滚到右臂上,然后一甩臂,那茶壶竟朝董海川脸上击来。

董海川不慌不忙,暗暗运气。那茶壶撞在他的脑门上粉碎了,可是他眼睛不眨一下,脑门上没有伤痕,镇江东已知遇到了高手,不敢轻敌,叫一声:“壮士到街上对艺!”说罢,一招“玉女穿梭”跳到街到。董海川也一招“鹞子翻身”翻到他的对面。

镇江东一抱拳:“借问壮士姓名?”

董海川微微笑道:“包(抱)不平!”

镇江东笑道:“我是北京的王爷,今日要跟你这个包不平见个高低!”说着,一招“青龙扑海”,董海川见他使的是南拳,一招“金蝉滚背”,又一招“猛虎跳涧”,把镇江东单手托起往空中一抛。

镇江东趁势来一招“狮滚绣球”,稳当当立于地面。又来一招“狮张血口”,恶狠狠朝董海川撞来。董海川一招“掖下藏花”,先躲过这一着,走开了八卦步。镇江东圆睁怒目,就是找不到董海川的身形,他急于取胜,猛地来一招“雄鹰展翅”,双脚朝董海川踢来,董海川趁势一招“猿猴缩身”,抓住镇江东的双脚,“扑通”一声扔到旁边的一个废大茶缸里。

随从见董海川功夫厉害,都不敢上前,忙把镇江东从缸里拉出来。镇江东不是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他灵机一动,心想:何不就此拜壮士为师,把真功夫哄到手。于是跪在董海川面前,痛哭流涕道:“兄弟以前误入歧途,只因输光银两错了头脑,如今要改邪为正,拜壮士为师,学点真功夫。”

董海川道:“教你些拳脚倒也行,中是要依我三件事。”

镇江东问道:“哪三件?”

董海川道:“第一,取消商租;第二,送茶馆老汉就医;第三,百日内迁出常州。”

镇江东一一应允。所以,董海川来到镇江东住处,敷衍了事,只教了他一些六合拳,镇江东倒也心满意足。

过了十日,董海川推说有事,告辞镇江东,来到了苏州。

正值初春,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董海川还是初到苏州,从未见过这般秀丽的景色,正像唐代诗人杜荀鹤诗中所言: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董海川先游了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又游了沧浪亭、怡园,天至傍晚时,来到城西枫桥镇的寒山寺。

董海川走上枫桥,只见一座古刹掩映在红桃之中,衬着如血的晚霞,别有风韵。这寒山寺始建于梁代天监年间,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贞观年间高僧拾得和寒山由浙江天台山来此住持,拾得和寒山法师是有名的哼哈二仙,寒山寺因此得名。唐代诗人张继诗中提到的那口钟早已失传,现存有一钟是明代嘉靖年间所造。清代诗人王渔洋曾于顺治辛丑年春坐船到苏州停泊枫桥,夜已曛黑,风雨交加,王渔洋摄衣着屐,列柜登岸,给这寺门题诗云:日暮东塘正落潮,孤篷泊处雨潇潇;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关枫第几桥。枫叶萧萧水驿空,离居千里张难同;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夜半钟。题罢,掷笔而去。

董海川想看看寺内古钟,又想寻觅张继、王渔洋等人的真迹,便欲进寺。将到门口,只见有一伙恶奴守在门口,寺内隐隐传来哭声。董海川上前道:“我要进寺烧香。”

一个恶奴阴阳怪气地说:“寺门关了,明日再来吧。”

另一个恶奴嬉皮笑脸地说:“烧什么香,等着吃老爷的喜酒罢。”董海川知道事有跷蹊。不好发作,只得退了回来。他钻进枫林,绕到寺后,瞅准一株古枫,攀了上去,只听哭声是从西厢传出,他上了房梁,一个“倒挂金钟”,往窗内望去:一个涂脂抹粉的老妇人,正在给一个青年女子梳妆打扮。那女子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双眼泪如雨,凄凄吟不断。那妇人说道:“骆姑娘,你怎的想不开,你一个市井女子,嫁给人家知府做小老婆,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你的福分不浅哟!”

少女回答:“我与秦淮碧青梅竹马,如今已定婚,他进京赶考未回,我们已海誓山盟,等他回来就成亲。”

妇人道:“秦淮碧是个寒酸书生,他准是没考上,没脸来见你,不知溜到哪里去了。就是考上了,他还顾得上你这个小户人家吗,早就当了陈世美了。”

少女道:“知府这个老贼已有妻妾八人,还要讨我作小,我不能脏了身子!”说着,从怀里抽出一把剪刀当胸刺来。只听当的一声,那剪刀啪的丢在地上。

董海川甚觉奇怪,可是救人心切,他一招“白鹤穿林”,已经收不住身子,竟从窗口飘了下去。妇人大惊失色正要喊叫,董海川早抽出“秋风落叶草”宝刀横在那妇人脖颈处,妇人不敢做声。董海川是个细心之人,他瞥见少女脚下有一颗圆溜溜的弹子,心知房上有人。但据他思忖,房上那人可能也是想搭救少女的人。

少女见到董海川,身体抖个不住。董海川道:“我是江湖人,专打抱不平,姑娘一定有许多委屈,尽管跟我说出来,我设法搭救你。”少女便一五一十地说了。

少女叫骆少枝,住在枫桥镇北,父亲是一位私塾先生,母亲早亡。她有个邻居叫秦淮碧,父亲是个小贩。骆少枝与秦淮碧性情相投,一到妙龄时,二人便钟爱起来,两家老人也挺高兴这门亲事。秦淮碧喜欢书卷,平时总爱舞文弄墨,年前考中了举人,几日前又进京赶考。临行前,两家约好,秦淮碧赶考回乡便与骆姑娘成亲。谁曾想,今日一早骆少枝随父亲到寒山寺烧香,祝愿秦淮碧考中进士,遇到苏州知府绮善来寒山寺游春。绮善是个知名的好色之徒,今日得见如花似玉的骆少枝,喜上心头。吩咐恶奴上前说亲,骆少枝父女不允,绮善恼羞成怒,便吩咐恶奴抢亲。骆老先生上前阻拦,被恶奴乱拳打死。恶奴把骆少枝逼进西厢,绮善令众人看好骆少枝,自己回府中去了。绮善为何不直接把骆少枝带到府中,这里面有一段缘由。原来绮善有个惧内的毛病,在他的八个妻妾中,他最怕三夫人。三夫人貌美嘴辣,心毒手狠,是北京醇王府上的小姐。绮善要纳骆少枝为妾,自然要跟他商量。绮善回到府中,与三夫人一说,没想她满口答应下来,还派了丫环为骆少枝收拾房间,绮善喜出望外,连忙请了媒婆,备了花轿去迎骆少枝。

董海川还要再问,外面有人叫道:“花轿来喽,请姑娘上轿!”传来一片脚步声,有人来到寺里。

董海川对那妇人耳语几句,妇人忙道:“别……别进来,姑娘正在换衣服呢?”

这个“换”字提醒了董海川。他忽然心生一计,于是从怀里掏出一些银两塞到妇人手里,又把一些银两塞给骆少枝。说道:“我要男扮女装去知府府上,骆姑娘先藏在床下,等没人时,想法混出寺门,然后到枫桥西头的小树林等我。”

董海川用刀在妇人眼前晃了几晃,说道:“你要说出去,就割下你的脑袋扔到猪圈里。”

妇人头磕在地上像捣蒜:“爷们,不敢!不敢!”

董海川与骆少枝换了衣服,把背囊交给骆少枝,又穿上妇人带来的新衣,戴上遮头,然后由妇人搀着,故作娇态,袅袅娜娜走了出去,来到寺门前,果然看见众人簇拥一座花轿,于是钻了进去,由于天黑,那些恶奴又未看清楚。

走了约有半里,那抬轿子的人越走越快,前面那个气喘吁吁,后来那人腿跑得飞快,渐渐把那一伙人落在后面,后面的人骂骂咧咧拼命在后面追着。拐过一条街,前面那人“扑通”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后面那个衙役呼的掀开轿帘,叫道:“壮士,快跑罢!”

董海川掀起遮头,只见那个衙役扔掉帽子,露出白净面皮。

“你是谁?”董海川问道。

那衙役道:“我是‘神弹子’柳飞,来游苏州正遇此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刚才那飞弹是你打的?”

“正是。”

“你还不快逃命?”董海川道。

“不能白白便宜了绮善那老鬼,我倒要‘调戏’他一番。”

这时,后面那伙人渐渐追近,柳飞说了一声恕不奉陪,转眼即逝。董海川暗道:“好俊的轻功!”

那伙恶奴追到,其中一个衙役头骂道:“娘的,抬轿子的跑了一个。”转到前面正绊在前面那个轿夫身上,原来前面那个轿夫已被柳飞点中穴位,动弹不得。

衙役头道:“看看人还在里面吗?”说着,将一只手伸进轿内,董海川瞅准那只手,狠狠地拍打一下。衙役头“哎哟”一声,叫道:“这小娘们好厉害,快走!老爷还等着受用呢!”

紧接着,衙役头来到前面那个轿夫面前:“怎么,银子不想要了,刚才还跑得挺欢,就像抢孝帽子,现在累趴下了。我可跟你说,刚才那一段,可算白抬。”地上那人还是没有什么动静。“好,换两位。”两个衙役抬起轿子,朝苏州府而来。

又拐了几条街,来到苏州府内,只有人吩咐抬有后面收拾好的房间去。董海川婷婷娉娉走下轿子,只听旁边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小声道:“哟,个子可小矬。”

“哼,块头还挺大呢,姑娘家哪有那么大屁股的。”

“瞧,连奶子都没有,老爷真是孙猴子逛天宫,看花了眼。”这两个女人是绮善的八太太和七太太,她们特意出来瞧瞧这位新娘子,生怕夺了她们的风景。

董海川来到屋内,听听周围已没动静,悄悄掀开遮头,只见紫绡帐,水绿褥,大红被,花烛摇曳,异香扑鼻,梳妆台前,杂物俱备,案上摆着荔枝、菠萝、香蕉、蜜橘等果盘。董海川腹中饥饿,也不管那么许多,拣几个可口的吃起来。

过了一个时辰,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有人用手推门,董海川急将蜡烛吹灭,躲于朱帷之中。一个胖头胖脑的家伙钻了进来,他悄悄摘掉顶戴花翎,一边脱衣服一边嘻嘻笑道:“娘子,不要害怕,跟着老夫,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老夫自然不会让你受苦。”

董海川心想这人定是绮善。一忽儿,绮善蹑手蹑脚来到床前,掀开帷帐,笑道:“娘子休要羞臊,老夫找你玩耍来了!”说着,竟伸手朝董海川身上摸来。

董海川左躲右闪,绮善更觉心痒难禁,嘻嘻笑道:“娘子随了老夫,自然享尽天伦之乐,吃喝穿住都不愁了,老夫不会让你受苦……”

董海川怒火中烧,看得清楚,一招“猛虎掏心”,一掌劈去,正中绮善胸脯,绮善连哼也没哼一声,倒地气绝身亡。

董海川见他已死,急忙下床,没想到右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跌于地上。他正要起身,床下一人飞起一脚朝他的小腹踢来。“哎呀!不好,床下有人!”

八卦掌董海川

男男授受不清:轩辕剑

首页.书架.武侠.目录

下章|上章|加书签|回简介

第八回 鹦鹉庄错投守财奴朝云岭初识杨露禅(本章免费)

董海川急忙一招“鹞子翻身”,站了起来。只见那床猛地弹起,朝董海川撞来。董海川往旁边一躲,原来床下藏着一个女子。

那女子年龄二十七八,旗女装束,一脸杀气。

董海川道:“我与你无怨无仇,你为何躲在床下害我?”

女子恨恨道:“你杀的是我丈夫,是大清的命官,怎么说与我无怨仇。”

原来这位女子正是苏州知府绮善的三夫人琪琪花。琪琪花曾跟北京醇王府的武术教师学了一身俊俏功夫,又会使血滴子,武艺在王府小姐中属上乘。方才她听说绮善欲纳骆少枝为妾,心内不悦,她深知如果阻拦,绮善会跑到府外鬼混,不如将那骆少枝迎进府中,伺机杀死。于是先躲在房中床下,然后当着绮善老贼的面再把骆少枝杀死,没想到遇到了男扮女装的董海川。

这时,琪琪花一招“乌龙摆尾”,把董海川引到院内,此时院内灯火通明,衙役、兵西把院子围得水泄不通。琪琪花施展龙行、蛇弯、凤展、猴灵、虎坐、豹头、马蹄、鹤嘴、鹰抓、牛抵、免轻、燕抄、鸡蹬十三抓之功,真是急如风,重如铁,起如猿,动如涛。

董海川不慌不忙,你来龙行,我使剑形,你来蛇弯,我使“济公之剑”……真是一物降一物,一招胜一招。董海川见直打围观的兵士赵多,因惦念骆少枝,不敢恋战,卖个破绽,叫声:“神弹子,快来助我!”一招“大鹏展翅”,跃上墙头,转眼即逝。那琪琪花杀得性起,听董海川一声叫喊,猛一转头,可是再回头看董海川时,已不见踪迹。

董海川赶到枫桥镇西的小树林里,果然见骆少枝正在等他。两人向西走来,走了约摸十几里,董海川见无人追赶,才停了下来。骆少枝满面愁容,气喘吁吁。

董海川道:“娘子,今日我已闯下杀身之祸,虽然官府不知我的名姓,但是绮善那老贼是朝廷命官,又是旗人,朝廷必然悬重赏捉我。我们不能同行,我劝你去北京城寻找秦淮碧先生,找个落脚之处再做打算。我隐居乡里,也暂时避避风头。”

骆少枝道:“你身穿女服,又有血污,一时肯定不能脱身,你为我仗义杀人,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哪里能撇下恩人自己逃生。离此地往西北一百多里,有一个村庄,唤做鹦鹉庄,庄西头有一家酒店,店主是我的表歌和表嫂,不如先到他们那里落个脚再说。”

董海川想了想,说:“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

第三天中午,他们来到鹦鹉庄,这个村庄住户不多,寥寥寂寂有几家炊火,庄西果然有个酒家。两人走进店里,只见有三个庄稼人正在饮酒。一个正指手画脚比划道:“那位大侠真有胆略,竟然男扮女装,夜入知府衙门,只用一掌就送知府老爷到阴曹地府了。”

另一人笑道:“有人看见知府老爷在见阎王爷时还光着腚呢,指望小鬼们给找件像样的衣服呢!”

众人一阵哄笑。

另一人小声道:“江苏巡抚已发下文书,悬赏重金捉拿大侠呢。”董海川听到这儿,心里一动,心想:这消息传得好快,看来这地方也不是久待之处。此时,董海川已与骆少枝换了衣服,女装上的血污也已洗净。这时,店堂内走出一个油头粉面的婆娘,一见骆少枝就嚷道:“唉哟,表妹,看把嫂子急的,快,到屋里说。”说着急拉二人穿过一个套院,来到后面房中。

婆娘打量一下董海川,对骆少枝道:“唉哟,官府可发了大红告示,捉拿你们呢,那个知府可真是缺了大德了。”

骆少枝道:“表嫂,您给我们找几件象样衣服,我们不会在这里久留的,不能连累你们。”

婆娘一撅嘴:“哪里话,我们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可得好好聊聊。”这时,有一人推着一车肉进院里,嚷道:“当家的,快帮我一把,这肉好沉。”婆娘应一声,赶紧跑出去帮助那人把肉缺陷到旁边的一个小屋内。

骆少枝抢步出来要帮忙,那男人道:“哟,表妹来了,这肉脏,弄脏了你的衣服。”

店主叫蔡福,是骆少枝的表哥,也就三十多岁,他见过董海川,再三劝阻他俩在庄里躲几天再上路,董海川见盛情难却也就答允了。第一天,没有事情。第二天,仍然没有动静。第三天中午蔡福拎着一瓶竹叶青酒走进了董海川住的东厢房,他吩咐蔡氏把骆少枝也请来,一同入座。蔡氏把酒烫好,又切了几竹猪肝、羊肚来。董海川见主人笑可掬,热情洋溢,将酒一饮而尽。谁知刚过一会儿只觉天旋地转,叫一声“不好”,用手掌“啪”的掀翻桌子,栽倒在地。

原来这酒壶是个转壶,董海川喝的酒里有麻醉药。骆少枝一见气得抖个不停,恨恨道:“表哥,表嫂,你们竟然六亲不认,在酒里下了毒。”

蔡氏道:“表妹,你还年轻,不知这其中的厉害,这个大盗杀的是知府大人,要满门抄斩的,窝藏凶犯是要杀头的,这件事跟你没有干系,你是被知府大人强抢的,还搭上了姨夫一条性命。”

蔡福道:“我们也没有下毒药,只不过下了点麻药,只不过下了点麻药。”

骆少枝骂道:“你们真是无耻之徒,交活的比死的更来钱,快去把解药拿来,要不然我跟你们拼了。”说着一头朝蔡氏撞来。

蔡氏是屠夫出身,身上蛮有气力,她一把拽住骆少枝,用右胳臂顶住她的脖颈,蔡福一见倒有点慌了。

蔡氏骂道:“你这个敲猪的,快拿绳子来。”

蔡福一时慌张竟找不到绳子,蔡氏索性拽下骆少枝的腰带,把她按在地上绑了个结实,嘴里又塞了汗巾。蔡氏又找来绳子,把董海川绑了,装进一个装肉的大麻袋里。

蔡福此时也没了主意,说道:“这小丫头可怎么办呢?”

蔡氏道:“一不做,二不休,一起交给官府,就说他们私通,合谋害死知府,然后私逃到此。”

蔡福想了想,摇摇头说:“不成,我若把她也送到官府,岂不是落个不仁不义,六亲不认的罪名,村里村外还会有人买咱们的肉,进咱们的店吗?不如……”他附在蔡氏耳边嘀咕了几句,蔡氏连声称好。

蔡福将董海川装上小车,朝附近县衙门推去。从鹦鹉庄到县衙门中间要经过一个山岭,那山岭唤做朝云岭。山岭不高,但是树林茂密,岭势平缓,但弯弯曲曲。蔡福哼着小曲,将车推到一个小土丘上,觉得有些累了,便将车靠在一边,坐下来歇会儿。

这时,一阵风吹来,带来许多凉意。董海川毕竟是有高深功夫之人,遇到清风渐渐苏醒过来,他运足气力,“啪”的一声竟将嘴中汗巾吐出,随即骂道:“蔡福,你这爱财如命的小人,我堂堂一个汉子,岂能屈死在你的手里?!”

蔡福一听,唬得魂飞天外,他赶快抄起放在车上的宰猪刀,心想:不要活的死的也行。举起宰猪刀,朝麻袋砍来。这时只听一声“刀下留人!”,一个壮士一招“鹰击长空”,从当头一株老槐树上跃下,左脚踢飞了蔡福手中的宰猪刀,右脚踢中蔡福的太阳穴。

蔡福惨叫一声,倒地身亡。来人三十多岁,生得眉清目秀,矮小瘦削,两目炯炯有神。

他身穿一件蓝袍,外套一件镶黄的褐色坎肩。他迅速解开麻袋,董海川也用气功将绑在全身的数十道绳索一一挣断。董海川站起身来,拱手道:“借问壮士姓名?”

来人一抱拳:“我姓杨,名露禅,从冀南广平府来,要到怀庆府陈家沟拜访一位叫陈清萍的太极拳大师。今日路过此地正在那树上望路,没想到正遇到歹徒要杀人。壮士为何落难到此?”

董海川道:“我姓董,名海川,是河北文安县朱家坞村人。”接着他把如何遇见绮善抢亲,如何男扮女装潜入知府衙门杀死绮善,又如何被蔡福所骗等事说了。

杨露禅惊道:“你就是那位夜闯苏州知府衙门为民除害的英雄,真是可敬可佩。”

二人又叙了一会儿,愈谈愈投机。杨露禅当下便邀董海川同去陈家沟寻找“太极陈”。

董海川惦念骆少枝安危,又不愿向杨露禅说及,恐怕又连累他同去鹦鹉庄,便推托要到亲友家躲避。杨露禅求师心切,只好与董海川依依作别,一人朝河南走去。

董海川下了朝云岭,疾步来到鹦鹉庄蔡家酒店,不见了蔡氏和骆少枝。他找来一个伙计,那伙计竟是个哑巴。董海川用拳头在他脑门上一晃,那伙计扭头就跑,董海川把他拉到后院,见他的眼睛总是盯着一口大缸。

董海川把缸挪开,露出一个暗道,原来是个肉窖。

他顺着土阶走下去,见蔡氏正把骆少枝绑在一个肉钩上。

蔡氏见董海川进来,唬得面如土色,忙抄起肉案上一柄尖刀,朝他扑来。董海川一招“怪师摆头”,躲过那尖刀,一掌劈中蔡氏胸脯,蔡氏口吐鲜血如注,气绝而亡。董海川把骆少枝从肉钩上解下来,把她背出肉窖。

此时,骆少枝已经醒来,看到董海川,热泪簌簌而落。

董海川从店里找了一些衣物和食物,装在一个包袱里,又找到装有鸡爪鸳鸯钺和“秋风落叶草”宝刀的背囊,然后带着骆少枝逃出鹦鹉庄。

这一日,他们来到无锡。但见太湖湖光潋滟,满山青翠。无锡有悠久的历史,相传秦将王翦率兵路过无锡西部的锡山,看见锡矿已经采空,取名无锡。董海川和骆少枝以兄妹相称,二人来到鼋头渚,沿着石径,穿过碑林,进入澄澜堂。中堂书有“天然画图”额,两旁有楹联:山横马迹,渚峙鼋头,尽纳湖光开绿野;雨卷野珠帘,云拂画栋,此间风景胜洪都。

澄澜堂后面围着一簇人,正在听一个人说唱,两个人挤进去,董海川听了半天也听不懂。骆少枝道:“这是苏州弹词,那位先生正在说唱《白蛇传》,他叫俞秀山,是有名的苏州弹词先生,他也多次到苏州说唱。”

那位先生说完《白蛇传》,听到掌声清脆,润润嗓子,又来说《三笑》,他先唱了几句开篇词:“雨打芭蕉嫩,云横画中游。才子飘然落,神姝三笑悠。丹青匿夏梦,朱笔卧春愁。千古渔舟晚,烹茶论风流。”

董海川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我实在听不懂。”

骆少枝看了看四周,小声说:“你还是少说话,一说话就带北方味,容易惹麻烦。”

董海川道:“这离苏州已经远了。”他们的这一番话,恰巧被旁边一人听见。那人是个太湖银鲆贩子,正守在湖边等渔夫捕鱼归来,因偷闲便到这凑个曲听。他听了董海川与骆少枝的对话,下意识地多瞧了他们几眼,这一瞧可就瞧出麻烦来了。

原来苏州知府被杀后,江苏巡抚便根据琪琪花的口述,请人画了董海川的画像,张贴四方缉捕。这银鱼贩子财迷心窍,垂涎那些赏银,把董海川的相貌牢记在心。他听了董海川与骆少枝的对话,又见董海川与文告上悬赏缉捕的那人形象相似,便悄悄溜出人群,去衙门报告。没走几步,看见玉带桥上来了一个官轿,两侧簇拥着衙役,缓缓而来。他大步跑上去,跪地便拜,叩头道:“官人,我有要紧事禀告!”

轿帘一掀,一个官人探出身来,他年轻英俊,轩昂潇逸。“什么事啊?”

官人问道:“我看到杀害苏州知府的凶犯了!”

“是吗,在哪里?!”“就在那里听弹词呢!”

二 : 武林双绝:太极杨无敌杨露禅与八卦掌开山鼻祖董海川

原文地址:武林双绝:太极杨无敌杨露禅与八卦掌开山鼻祖董海川作者:马权友

[转载]武林双绝:太极杨无敌杨露禅与八卦掌开山鼻祖董海川

杨露禅
男 (1799-1872) 陈式第7代传人
籍贯:河北广平府,今邯郸永年县
师承:陈长兴 
传人:约0位直系传人

杨露禅陈式太极拳第7代传人

杨露禅(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广平府(今永年县)人。自幼好武,因家贫,迫于生计,在广平府西关大街中药字号“太和堂”中干活。这药店为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陈见杨为人勤谨,忠实可靠,又聪明能干,便派他到故乡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家中做工。适逢陈长兴借陈德瑚家授徒。杨心中十分羡慕,有心拜师学艺,但一者事繁,二者又怕陈不收自己。他虽然懂得江湖禁忌,但因学艺心切,便在陈氏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用心记下某些招式,无人时便私下练习。久而久之,竟有所得。后被陈发现,见其是可造之才,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大胆摒弃门户之见和江湖禁忌,和陈德瑚商量,准其在业余时间正式学习太极拳。
  这样,杨露禅才得以正式拜陈长兴为师。这便是民间传说中《杨露禅陈沟偷拳》的真貌。经小说家的艺术加工,如民国初年有人所编的传奇小说《金蝉盗技》等,也由此衍化而来。宫白羽武侠小说《偷拳》和由此书改编的电影《神丐》,就是根据上述杨露禅学艺故事创作的。
  杨露禅正式拜师后。十八年中三下陈家沟,深得陈式太极拳精髓。艺成时,他已是四十岁左右的人了。为了生活,他先在家乡永年教授太极拳,后被人推荐去北京授徒。因武艺高强,号称“杨无敌”。他在北京授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大臣,贝勒贵族,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陈式老架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缩小动作,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时间长了,便形成了一种拳式,号称“太极小架子”。后经其子、孙修改,定型而成杨式太极拳,并发展成大小两种套路。其特点是:姿势舒展大方,速度缓匀,刚柔内含,轻沉兼有。此拳一出,在京、津一带影响很大,学者日众,而这时陈家的太极拳却仍在陈姓内部传递,所以当时的武术传人杨季子写的诗中,有“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的句子。
  后来,杨露禅的次子杨班侯(1837--1892年)传杨式小架太极拳于满族人全佑(1834—1902年),全佑之子鉴泉后从汉姓吴,他将父亲传授的杨式太极拳修改定型,自成一家。此拳的特点是:重神静,长柔化,马弓步时呈川字形和身稍前倾,而又要求斜中寓直。推后时,宁静而不忘动,架式大小适中,动作紧凑柔和,神志舒静。在社会上流传后,被世人称为“吴式太极拳”。
  杨禄禅进端王府教拳始末
 杨禄禅到河南温县陈家沟从师陈长兴学拳,学成后回永年县,寓居太和堂药店,以授拳为生。杨禄禅在家乡与人比武伤人,为躲避官司而一人潜逃到北京。当时北京东安市场北面有一家“天义顺”酱菜园,掌柜的人称张四胖子,此酱园腌制的酱菜不向外出售,专供王府用,因而张与王府过从甚密,有钱有势,又称小府酱菜张。张四胖子家住海淀,每隔数日来酱园一次,那些日子他正要为其两个儿子寻找教书先生,曾托嘱酱园门前的粥摊掌柜丁紫兰留心,如有合适的给找一个。
  一天,杨禄禅来到东安市场,没钱下饭馆,就到丁紫兰的粥摊喝粥,他边吃边问丁紫兰有没有什么事可让他做,工钱不计多少。丁紫兰问他会些什么,杨禄禅说自己认识字,可以教书。丁紫兰一听便想到张四胖子所托之事,于是将杨禄禅作为教书先生推荐给张四胖子。从此杨禄禅即住北京海淀张四胖子家里,每天教两个孩子念书,别无他事,因为是逃避官司而来,练武之事不敢露头。
  张四胖子家大业大,家中还雇有二十几名看家护院的家丁,每日打拳练武,平时因门户之见,家丁们和一些绿林好汉早就有些矛盾。
  杨禄禅在张家教书半年有余,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后面角门小屋里休息,忽然听见后花园内有动静,像是有人用刀枪器械在动手。他随手拿着三尺长的烟袋,向后花园走去,只见有人在格斗,有人被打倒在地,有的还被捆上了。杨禄禅近前一看,倒地被捆上的都是家丁。有个家丁见杨禄禅走过来,还大声喊叫:“杨先生,可别过来,别让他们把你打了。”杨禄禅哪听这些,过去用烟袋锅一拨,就把一绿林好汉的刀给下了,再一点又撂倒一个,三下五除二,几下子就把绿林好汉都打倒了。又用捆家丁的绳子把他们一个个都给捆上了。杨禄禅问他们愿意官了还是私了,官了是交官府处理,私了是有仇宜解不宜结,以后不再闹事。这些绿林好汉当然愿意私了,于是个个求饶,结果把他们都放了,杨禄禅才又回到小屋休息。
  事情过后,家丁们实在感到难堪:吃粮听差,职责是看家护院,却让人家给捆了,还是靠教书先生给解的围。第二天,家丁们都来向张四胖子辞行。张四胖子也没想到教书的杨先生还会武术,就对家丁们说:“你们也别走了,就让杨先生来教你们吧。”从此杨禄禅除了教书以外还教起了武术。就这样过了两年多,杨禄禅给永年县老家去了信,告知他在北京的情况。
  一天,门房传话,说老家来人了要找杨先生。杨禄禅心里也不知是谁,随即走出迎接。当时张家大门口马路对面有一座大影壁,上有“迎祥”两个大字。杨禄禅出门一看,来的人并不认识,是个30多岁的年轻人。他过来就请安,要施大礼,右腿向下一跪,右拳直冲杨禄禅的小腹而来。原来此人是杨禄禅在永年县那次打伤之人的家属,来京找他报仇的。要请安施礼是假,借机进招攻击杨禄禅的下三路冲拳进裆是真。刹那间,只听嘭的一声,杨禄禅用海底针把那年轻人打到大影壁上,身子直贴在“迎”字上。而后年轻人摔倒在地,爬起来叫道“大叔,咱们3年以后见”就跑了。
  杨禄禅回到屋内,想到不定何时还会有人来找麻烦,心中烦闷。于是找张四胖子,对他讲了在永年县伤人之事,自认为总得防一下,不如离开此地为好。
  张四胖子感到很惋惜,想到两个儿子才学两年多,如果学成了该多好。于是对杨禄禅说,如果能到四爷那里就行了,我去活动一下,找大管家王兰亭说说,或许能行。
  咸丰年间,端王称四爷,肃王称六爷。杨禄禅若能到端王面前教拳,问题就解决了,绝无后患。端王府的总管王兰亭特别喜爱武术。经张四胖子推荐,王总管又从中说合,杨禄禅真的被四爷看中了,便到端王府教拳。总管王兰亭精明能干,个子高大,身强力壮。杨在教端王练拳时,王兰亭就在一旁跟着学,而且杨禄禅每次都用王兰亭试手,挨打的是王兰亭,但他也就因挨打而慢慢地领会了太极拳法的精华。
  在端王的安排下,杨禄禅开始充任旗营武术教官。所教之拳术,在当时不叫太极拳,而叫作“绵拳”,只教旗人不教汉人,旗营中也是只教近八旗,不教外八旗。那时的旗营分为东八营和西八营,东八营是善扑营,练摔跤,西八营多是提笼架鸟的,体质较差,练绵拳。当时有很多王公子弟也来学拳,然而大多数人怕苦而学艺不精,仅有时贝勒之子时绍南和武状元出身的将军岳柱臣得太极真谛,并且正式拜师杨禄禅。旗营下级军官中有三人得太极真传,此三人即凌山、万春、全佑,三人各得所长,凌山善发劲,万春善刚劲,全佑则善柔化。因碍于旧的等级观念,三人不能与贝勒子、将军等人称兄道弟,故杨禄禅令此三人拜其子班侯为师。后来,时绍南因出天花丧命,岳柱臣在中俄边境战争中阵亡。杨禄禅再无心教拳,遂辞去武术教官之职,离开了旗营。
  杨禄禅与其子班侯、建侯,其孙澄甫三代人在北京教拳,对传播太极拳功劳极大。
 

(该文章转自[中国太极拳网]http://www.cntaijiquan.com

三 : 《八卦掌董海川》:《八卦掌董海川》-内容简介,《八卦掌董海川》-董海

《八卦掌董海川》是“文革”手抄本主要代表作家,当代大陆武侠小说代表作家张宝瑞的作品。

八卦掌董海川_《八卦掌董海川》 -内容简单介绍

《八卦掌董海川》:《八卦掌董海川》-内容简介,《八卦掌董海川》-董海川简介_八卦掌董海川封面

清朝道光年间,青年侠士董海川在沧州酒楼劫法场,力救恩师李教头,身陷重围;得到如花似玉的侠女吕飞燕的解救。在吕飞燕的指点下,董海川来到泰山毕霞观拜毕霞道长毕澄霞为师,学习转掌,即八卦掌的雏型。历经多种磨难,董海川终于学到这种掌法的精髓,并与吕飞燕产生爱情。此时,毕澄霞的大弟子蒋山青、道门叛逆蒋山青偕女贼刁晓莺多次骚扰道观。

八卦掌董海川_《八卦掌董海川》 -董海川简单介绍

董海川(1797年—1882年)生于清代嘉庆年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一般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膂力过人,擅长技击。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

八卦掌董海川_《八卦掌董海川》 -作者简单介绍

张宝瑞,生于1952年8月23日,毕业于中办民大学新闻系。曾先后任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现任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中外名人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小说,戏剧,诗歌等创作。1970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目前已出版30多部著作。
他是“文革”手抄本主要代表作家,著有《一只绣花鞋》、《梅花党》、《龙飞三下江南》等。根据其《一只绣花鞋》改编的电视剧《梅花档案》,成为中国首部红色悬疑剧。
他还是我国当代大陆武侠小说代表作家,代表作《醉鬼张三》、《八卦掌董海川》、《太极奇侠传》、《东归喋血记》、《形意游侠录》等,被梁羽生称为“武侠小说写实派”。金庸、萧逸等也对他的武侠小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根据他的原著改编的同名电影《醉鬼张三》,上演后成为建国50周年的优秀影片。他的武侠小说《镖击咸丰帝》、《真假慈禧》等多部作品在海外出版。
另外,他描写当代中青年知识分子情感历程的长篇小说《你到底想要什么?》、《人为谁活着》、《夜香》、《走投无路》以及后现代文学作品《落花梦》等也深受读者欢迎。同时,他还是电影《醉鬼张三》、电视连续剧《梅花档案》、《秘密列车》、《绿色尸体》、《儿童城——中国独生子女启示录》、《神医朱丹溪》等作品的编剧。

八卦掌董海川_《八卦掌董海川》 -编辑推荐

《八卦掌董海川》主要讲述了武学天才、一代宗师八卦掌的创始人董海川的传奇一生。荟萃奇人授艺、儿女情长、神秘使命、武林争雄、开宗立派、御敌抗侮等古典武侠小说的诸多典型元素,故事引人入胜。全书文字风格流畅,尤其在描写北京风俗等细节上显现功力,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八卦掌董海川_《八卦掌董海川》 -小说目录

第一回 董义士沧州救恩师 风尘女酒楼飞梅针
第二回 郭济元玉皇庙无踪 毕澄霞相国寺有意
第三回 碧霞观专访碧霞仙 正气殿揭晓正气身
第四回 远香斋披星笑研墨 蓬莱岛踏雪哭谒碑
第五回 清宴殿飞剑斩雍正 云集园悬树罚爱徒
第六回 八仙授书掌驱虎豹 二女衔梅剑走飞蛇
第七回 闹常州拳打镇江东 闯寒山智救姑苏女
第八回 鹦鹉庄错投守财奴 朝云岭初识杨露禅
第九回 鼋头渚喜逢秦淮碧 凤凰山夜遇蒋山青
第十回 救海川寻药少林寺 偷云雨窃玉莺歌楼
第十一回 郭济元前门劫龙辇 马维祺花市救侠女
第十二回 眼镜程仗义受煎熬 宫墙柳撒娇遭利剪
第十三回 卢沟桥尹福掷钱镖 凤凰山海川叙家仇
第十四回 亮暗器吕娘子博采 走梅桩王义士显艺
第十五回 陈家沟救险识英雄 开封府魂绕哭书香
第十六回 扮道士独闯巡抚府 擒花贼凌迟谷文静
第十七回 寻根由偶得雪莲花 避缉捕神游贵妃墓
第十八回 隐身人戏取顶戴翎 秦淮碧误识八卦旗
第十九回 投暗器秦淮碧遇险 抛飞抓白云阁丧生
第二十回 开封府英雄小聚会 相国寺拳师大比武
第二十一回 替秦公复仇杀巡抚 为黎民仗义谒天王
第二十二回 九华泯灭道祖归天 京都割阉投石王府
第二十三回 觅王府全凭单刀魏 隐佛堂巧遇何管家
第二十四回 宜春堂乘兴戏茶杯 四爷府畅怀观佳景
第二十五回 花雨斋演贵妃醉酒 垂花门操长穗花枪
第二十六回 真趣轩凯庭扮貂蝉 兰香斋媛媛沐香浴
第二十七回 咏梅诗吟动鹦鹉女 杀手掌活剥普陀贼
第二十八回 王府井名镖救侍女 眼镜记英雄论风流
第二十九回 掌落门牙瘦尹拜师 梦入仙境碧霞指路
第三十回 搭鹊桥巧探陈媛媛 观佛宝遨游石经山
第三十一回 云居寺暗访牛军师 和尚墓险逢众太保
第三十二回 静琬塔牛良臣就义 法源寺刘凤春识宝
第三十三回 翠花刘教堂夺国宝 董海川庙会赏京味
第三十四回 陈玉娘显技泰丰楼 小辫梁借宝叶潜宅
第三十五回 广化寺眼镜程中计 玉带桥吕飞燕断姻
第三十六回 咸丰帝御苑筹皇会 蒋山青洞房入寒泉
第三十七回 小木厂吕飞燕逃生 圆明园董海川亮相
第三十八回 刺咸丰神弹子飞弹 战诸王郭禅师殉身
第三十九回 董海川威慑肃王府 沙总管愧辞北京城
第四十回 冰玉僧涮羊肉泄劲咸丰帝落花楼落魄
第四十一回 救险女拼斗东花市 护国宝血战琉璃厂
第四十二回 郭济元就义白云观 董海川愤离北京城

本文标题:八卦掌董海川-八卦掌董海川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120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