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杨柳坪七日-人性的坚强与隐忍----央视纪录片《杨柳坪七日》

发布时间:2017-11-08 所属栏目:现在怎么办

一 : 人性的坚强与隐忍----央视纪录片《杨柳坪七日》

很难得。

一直以为央视只能高高在上,整天板着脸孔说着那些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印刷体,然而,看了今晚的纪录片《杨柳坪七日》,才发觉其实央视也有一批兢兢业业的新闻人,正用他们手中的摄像机、话筒,真实地记录着这场地震中那些平凡却伟大的人们。

这群平凡而伟大的人,是中国八亿农民的最真实缩影;他们那些朴素却让人振聋发聩的话语,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几乎是流着泪看完整部片子,这些平凡农民身上折射出来的人性光辉真的让我不能自持,这是一群没有多少文化没有多少财富也许平时我们根本不屑一顾的人,然而,在空前的灾难面前,他们表现得是多么的坚强与乐达,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爱与携持,表现出多少人间的至爱与呵护。

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以及这些名字背后所代表的人群:

叶哥、叶嫂和叶强

当叶哥、叶嫂告别条件相对优越的绵阳九洲体育馆,挤上前往北川的返乡公共汽车时,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朴素的理由:我们都好手好脚,不能再这样依赖政府,必须回到家乡去抗灾自救。当他们回到几成废墟的老宅时,没有悲伤,没有恐惧,一块条纹布,几根烂木头,一口从家里捡出的铁锅,就又开始了他们充满艰辛却不乏希望的劫后生活。只是,在六一儿童节这天,一想到叶强——他们在地震中已经失去的儿子,这个他们引以骄傲的在曲山小学当班长的儿子——坚强乐达的叶哥叶嫂却又喑然神伤。然而生活还得继续,他们也还抱有希望:再生一个儿子亦或女儿,象培养叶强一样努力抚养他(她)。有希望就有未来,祝福叶哥叶嫂能够成功,还有,已经去了天堂的叶强,也许,天堂的读书声会更加朗朗。

叶超、小猫

超哥很可爱,只是也许因为经历空前灾难的原因,他有些沉默寡言,然而,当他小声地说(小猫)也是一条命的时候,当在地震中也失去了母亲的小猫与他形影不离互相依偎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勇敢坚强、充满爱心、敢于担当的男子汉。有了担当,希望还会遥远吗?

小叔

超哥的小叔在农村绝对是个有见识的人物,他可以面对柴静的话筒清晰而又连贯地表达自己朴素却又深刻的观点,尤其是在最后,当他说出:我可以跟你承诺,如果这个地方(杨柳坪)还有一户人家,那一定是我!你一定会觉得他是一个埋没乡野的哲学家,他对自己留下的唯一解释是:因为信心,因为他相信有了信心,杨柳坪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

关于小叔,还有一个细节让人感触良深:当满脸泪水的超哥和爸爸坐上下山的三轮车准备去山下的帐蓬小学复课时,人群中的小叔没有一句话,只是走过来用力地摸了摸超哥的头,然后强忍着泪水走出了画外——你可以想象,此刻他的心中,一定是想起了在地震中已经死去的女儿。

镇干部

他也许是地震灾区所有坚守岗位基层干部的最真实缩影:24小时坚持工作,冒着酷暑为灾民分发食品和粮食,他们看似坚强,却只是用劳累与投入去麻痹自己,因为也许他们就是最大的灾民,他们的家园和亲人也许早已逝去,只是因为这份岗位与责任,让他们只能选择顽强。内心的那份伤痛,不敢碰及,不能碰及。

这些些微的平民百姓是如此的平凡,然而,当你看到他们在篝火堆前讨论着如何灾后重建、表达着自己只有四十几年还很年轻的时候,你会真实地感受到他们的伟大!

谨以此草就之文献给这些平凡却又伟大的人们!

PS.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另一位网友的观后感,非常棒,一并奉上:

  

   83岁的倔强老爷爷,他的愿望就是守住损毁严重的老屋;
  失去儿子的那对父母,他们的希望就`是再要一个亲生的孩子,像抚养前一个孩子那样,好好供养他读书,读到哪里算哪里;
  失去女儿的父亲,他的希望就是先打工赚点钱回来尽快治疗好地震中受伤的妻子,然后就永远守住杨柳坪这个世代居住的故土,永不离开;
  失去母亲的孩子,他的最大希望就是能重回学校读书,重新回到伙伴中的小文超被同学们轰炸般的问候包围了,那捂住耳朵的表情多么腼腆,当被同学们举起来时内心该是多么开心啊;
  
  重建家园时,攀梯上瓦的老爷爷已经83岁了还认为自己年纪“没得好大”;村里一个中年妇女在谈到重建时更充满希望,她说“毕竟我们还年轻,我们还只40多岁”!
  都是在地震中受难的残破的家庭,聚在一起吃饭时,端起酒杯第一个敬的是北京来的记者祝她工作顺利。
   。。。。。。
  
  所有的镜头都太感人了,我淳朴而伟大的可歌可泣的父老乡亲们,你们如何能如此的坚强?!!
  
   希望再看时我能记住他们的名字!
  尤其是那个失去女儿的父亲,片子最后,他在回答记者提问为什么最终还要回到杨柳坪时,他回答“信心”两个简短的字后,忽然指着那个小猫打了个比方:“就像它,本来活不下来了,但它活下来了,我们都希望它能长大,长到那么大,然后能跟你亲。”
  仿佛忽然读懂了他这句话中的智慧:这片故土曾经以为彻底失去了,但经过地震后故土还在!希望能重新建设好它,这片受到伤害的土地以后仍然会能跟你亲,这片土地使人深深眷恋,这片土地会回报所有热爱它不离弃它的人们!
  
  就像歌中所唱的:天裂了,去缝起!!!

《杨柳坪七日》网络下载地址:

mms://winmedia.cctv.com/xinwendiaocha/2008/06/xinwendiaocha_300_20080607_1.wmv

二 : 杨柳坪七日

杨柳坪村七日

演播室:

512汶川地震后,数以百万计的灾区民众失去家园,他们将如何重建自己的生活?我们跟随一对北川的夫妇回到故乡,纪录了这段时间以来他们生活的村庄的变化,看到人们怎样寻找出路、重建家园,如何治愈创伤,寻找希望。

字幕:四川绵阳九州体育馆 2008年5月24日

解说:绵阳九州体育馆,这个因地震而为世人突然熟知的地方,一度容纳了3万多名汶川地震中避难的灾民。

记者(现场解说):这是绵阳最大的灾民安置点——九州体育场。这附近全部是在这等车想要回家的一灾民。从三天前开始,每天将近有上千人从这离开,回乡抗震自救。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儿的灾民绝大部分来自北川,那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他们这很多人房屋都已经垮塌,回到家之后怎么样安家生活,我想很多人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

记者:大哥, 你们是北川哪儿的?

等车回乡的灾民:我们是北川擂鼓的。

记者:在这等车等多长时间了?

等车回乡的灾民:等了2个多小时。

记者:那你现在家里头房子怎么样啊

等车回乡的灾民:房子垮了,没有房子了,基本无法居住。

等车回乡的灾民:里面全是堰了

等车回乡的灾民:里边的山垮塌以后形成了堰

记者:像老人家的话,你们现在让她回去,这一路上能安心吗?

等车回乡的灾民:已经都出了这么大的事,这次国家给我们救援,我们自己要想办法是不是?自己要自食其力。

记者:你这背的是什么呀?

等车回家的灾区小姑娘:家的东西。

记者:我看看沉不沉,这怎么也得有三四十斤啊!你现在回去害不害怕?

等车回家的灾区小姑娘:害怕。

记者:那为什么还要回去啊

等车回家的灾区小姑娘:毕竟是自己的家。

记者:那现在家里什么样知道吗?

等车回家的灾区小姑娘:不知道。

记者:您是去哪啊

叶光明 杨正红夫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我们去北川的,我们都是回家的,都是擂鼓的,都是到北川的。

记者:那家里头帐篷够不够知道吗?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不知道。

记者:那么帐篷不够怎么办啊?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因为我们家里毕竟房子垮了嘛,还有其它的篷布什么,我们山上的树木多嘛,即可把它弄下来自己搭。

记者:你们要是多等几天的话,也许那边帐篷能给你建好,能够多运点过去,你不就省点事嘛。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不!我们自己好脚好手,我们自己回去盖。因为在这里他们对我们确实太好!

叶光明 杨正红夫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太好了!

叶夫妇旁边的人:她小孩在(北川县)里面读书,还是班长,这次他们整个班,包括老师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1个都没有出来。

解说:上车的催促声打断了这对夫妇的叙述,他们带着简单的行李和一点发的食品匆匆忙忙上了车。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其他的如果是没有联系好就不要去了,灾民。

记者:你们村子什么情况啊?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我们村子也是一样的,全部垮了。

解说:这对夫妇叫叶光明和杨正红,是北川县杨柳坪村的村民,他们的家乡在将近200公里之外。

记者(现场解说):这里是北川县城,杨柳坪村就在紧邻的这些山上,在这次地震中,杨柳坪村的88户人家的房子,几乎全部跨塌。20多人遇难,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是因为在县城工作、或者上学。现在北川县城已经封锁,村民们没有办法进入,他们只能在岩石上,摆上祭品来纪念亲人。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我们先走了。

解说:地震后滑落的石头随处可见,最重的有上百吨,塌方的岩石砸毁了上山的路,只有摩托车可以勉强通行,一段不到二十公里的山路大概要开四十多分钟。

记者:就这了

叶光明 杨正红夫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对。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我想找找有没有我儿子的照片。这是他,小时候的。

记者:叫什么?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叫叶强,这是他小时候,这是他三四岁的时间。

解说:他们的独生儿子叫叶强,今年11岁,遇难之前在北川县城的曲山小学上四年级。

记者:这里写着母亲节日快乐!全家幸福!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是3月8号那天,我们在放假我们都在家里,他说母亲我没有啥子礼物送给你,就给我折了这么厚一串。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星期天还跟我下象棋了。这是给他买的象棋,他能下棋还能打游戏。

解说:因为帐篷短缺,回家的当天老叶没有领到,他找出废墟里埋着的木条和彩布,开始搭建临时的住所。

记者:现在搭帐篷都是街坊邻居这么帮着搭是吧。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对。

记者:就是说要在绵阳待着是不是能好点。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毕竟要回到自己的家重建,才是唯一的出路。那毕竟是短时间的,你也不可能说长期待在绵阳吧。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这个地方能自救,能够住嘛,我们就回来自己自力更生嘛,比起(北川)县城的人那好多了。

杨柳坪七日

解说:叶嫂在废墟里想翻找一些还能用的东西。

记者:这锅还能用吗?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还能用。因为这个锅还没有烂。

解说:村里来了几个邻居帮着把帐篷的围子搭了起来,下午四点多钟,夫妇俩开始生火吃他们当天的第一顿饭。

记者:你们带过来的这些东西够吃几天呀?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可能够吃个四五天。

记者:可能好多人会觉得挺辛酸的,觉得现在生活太艰难了。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对。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辛苦一点能克服困难,我相信能克服困难,比起他们那些缺脚断手的残疾人要好一点,要好得多。

记者:失去了家,也失去小孩。那希望都还在哪?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我们的希望就是第1个希望就是能把自己的家建立起来,第二个希望就是我们能自己亲生1个小孩,不管是儿是女我们愿意自己生1个,好好的培养他。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还是像以前培养那个小孩一样,只要他读书能够读到哪

叶光明 杨正红夫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我们一定尽到自己做父母的责任。

字幕:2008年5月28日,杨柳坪村

解说:我们第二次来到杨柳坪村之际,看到叶家的帐篷已经搭建起来了。

记者:什么时候把帐篷搭起来的?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就是第二天吧。第二天之际,我们看到下雨了我们就把它搬到这来了,邻居和我们一起就很快地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把它搭起来了。

记者:我看床垫也换成床了,你这床从哪儿找出来的?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床从那个破屋里面搬出来的。

记者:这个桌子也有了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桌子也是从里面搬出来的

记者:那你们现在用这个做什么饭呀?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煮大米饭。

记者:有菜吗?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有,我们自己种的有,种的有我们就吃自己的。

记者:这还是比我们上次来之际条件好点了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好一点。

解说:吃完早饭,叶哥叶嫂去给邻居文家帮忙打蒜薹,两家的孩子都是曲山小学的学生。

杨柳坪七日

记者:你叫什么名字呀?文超是吧。你几岁了?

文超:12岁了。

记者:这是你们家的地吗?

文超:是。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因为这个小孩失去了母亲,他只有1个爸爸忙不过来,所以大家邻居所有邻居都来帮他一下,就这样子。

记者:你知道后天是什么日子吗?

文超:儿童节。

记者:知道。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我们底下好多人都弄到重庆过儿童节去了。

记者:你走吗?你去吗?

文超:不去。

记者:为什么呀?

文超:在家里。

记者:要待在家里呀。

文超:是。

记者:外面可能有很多人想等着你一块,你为什么要待在家里呢?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在家里可以跟父亲在一起。

记者:是因为这个吗?

文超:是。

记者:你不想离开父亲是吧。

文超:是。

记者:这样算下来今天能卖多少钱?

村民:一百多块。

记者:要是往年正常季节能卖多少钱?

买蒜主:正常能买三百多,1个是信息不灵通,再1个就是交通闭塞。

解说:打完蒜薹,文家留乡亲们吃中饭,这是地震之后村子里第一次这么多人聚在一起。

记者:酒是哪来的呀?

村民:以前的,以前留下来的。

村民:就存了这点。

村民:是。

解说:几家凑了点还能吃的腊肉,又从自家菜地里挖了点土豆和黄瓜。

记者:今天为什么得把酒倒满。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其实都是受伤的人,我们都是受灾的人,大家一点心意嘛来,看一下。二1个是我们能够团圆,互相通报一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要一起度过这个难关,度过去。平时之际,没有灾难之前,都是在外地走动比较少,现在回来团圆了,所以今天就我们喝杯团圆酒。主持人在这,来!我敬你,祝你们工作顺利。

记者:祝福你们团圆。

村民:谢谢!

解说:杨柳坪村是1个羌族聚集区,这个羌族村寨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是全国的千家绿化村,1995年之际全村人就已经集体到北京旅游了。

杨柳坪七日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我们这里气侯也好,主要是反季节蔬菜,我们这个地方

致富也是靠反季节蔬菜富起来的。以前出土豆就要出两三万斤,造林之际树很小之际。这里面就兼种玉米、种土豆,然后种萝卜蔬菜,萝卜只要40天即可变成钱了。基本上5.12之前,我们这个地方应该是很好过,这里很好过。办农家乐以旅游为主,像周六以前路没断之际,周五到星期天基本上在这上面有百十辆小车,就是边上绵阳江油成都,很多全家出来旅游的,中午很凉快在这里耍一下,休息一晚上,又下去了。

解说:但地震之后,村子里现在连吃水都成了问题。

记者:但是这个水,这是什么时候积的水?

村民:至少是前两3个月。

记者:哎呀!二三月、三四月积到现在。那你这水肯定不能喝啊。现在你怎么办呢?

村民:我们没办法,还是吃这个水。我们好几家都吃这水,确实没法子。

记者:你现在简单的消毒能做到吗?

村民:做得到,我那里有药,前两天才投到里面的。我投了片剂,食用水的片剂投在里头了。

记者:就算这个水都不多了呀。

村民:这也维持不了多久。

解说:村子里各家各户都有蓄水池,但现在能用的不到一半。叶家的蓄水池在地震中震裂了,叶哥只能去山里找泉水担回家用。

记者:你也去担水啊。

村民:是。

记者:还拿着这个干吗?

村民:水装满了避免出去了。

村民:拿这个盖着是吧。

村民:是。

记者:现在到哪去找这个水源。

村民:在山那边。

村民:他(指文志全)救了我们小孩的,他在城关小学。

记者:那怎么救的呢?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我在村上下去之际,找我小孩之际,那是很正常的。

解说:地震前国家曾投资数百万解决了整个曲山镇的饮水问题,但这些设施在地震中全都被损毁。恢复起来要用相当的时间。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没有原先大了,以往这个水要大一点,这水就是流量不大。

记者:万一说这个地方天旱起来,水源断了你们怎么办?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那这个水源就很困难,很困难。没有水源你就

记者:现在你们自己能有什么办法?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这个灾后还是,只要是有水源的地方,可能需要把水池子还是要扩大一点。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像目前我们就通过这样1个办法,把屋檐的水接下来,这个解决一部分;水源里的水减少了,但是它都还在淌这样来自救。

记者:但是万一要干旱的话,又不降雨又不淌水怎么办呢?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那就有点困难了,那只能从山底下往上拉。

记者:往上拉水的话,你现在大车还上不来。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上不来,就是交通问题,这1个是路的问题;二1个交通的问题。

记者:老乡,对不起!能不能停一停,您这是带着猪干嘛去?你这带着猪干吗?

村民:房子垮了,把猪砸伤了。

记者:这猪蹄上都是砸伤的是吗?

村民:是。

村民:也没的喂。

记者:现在上面没有粮食喂猪吗?

村民:没有电没有粮食。

村民:又没有电,就推不出来磨。

记者:那你现在怎么办呢?

村民:拉下去喂。

记者:下去找什么地方喂?

村民:我们底下有水、有粮食,下面比这方便的多。

记者;那你们开车慢点啊。

字幕:2008年5月29日,杨柳坪村。

解说:第三次来到杨柳坪村之际,我们看到各家各户都已经开始清理房子。

记者:叶大哥,那你这个房子要是把瓦弄完了,你还往里搬啊。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现在还不能搬。

记者:是啊。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还不能搬,要把里面的垃圾清理了,清理了把砖清出来,清出来放到那里。

记者:你这个光把瓦贴上也不行吧。底下这个梁是不是也有坏的?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这个不正了。

记者:村子里现在还有木匠吗?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村子里有木匠,有木匠,他也是失去了小孩的,现在没有心思干,也是没心思干。

夏启柱(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四社社长):我那边房子那么宽,我让他过去住,他要赖在这。八十多了,太容易拌倒。

夏启柱的爹(今年83岁):我就绊倒了,这个溜我还不晓得。

记者:这个儿子也是担心您安全吗?是吧。

夏启柱(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四社社长):你说一下,你去不去嘛。

夏启柱的爹(今年83岁):我不去。

夏启柱(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四社社长):那你就别翻房子了,你就过来住呗。

夏启柱的爹(今年83岁):这个房子到处都是洞。

夏启柱(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四社社长):你再弄我就把房子掀了。

杨柳坪七日

记者:老人家,您多大年纪了

夏启柱(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四社社长):83。

记者:83了,啊?多大年纪了?

夏启柱的爹(今年83岁):没有多大。

记者:生气了。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他要翻房子,看起来很危险,他大娃不让他搬,我们都劝他到他大娃那里去住。

记者:他现在还住在里头啊?!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他要住在这,他大娃那边有房子。这是危险建筑。他不听。

记者:有房子是吗?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是。蚊帐给他取了、毯子给他撤了、铺盖给他撤了,他还要住。

记者:这那行啊。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就是不要他住这,让他去帐篷住,他不去。

记者:他为什么不走啊。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他觉得没有危险,他不怕,他说不怕余震。

记者:您坐会儿,这不是也担心您1个人上房不安全吗?儿子也是担心你吗。

夏启柱的爹(今年83岁):是。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她是北京的记者。

夏启柱的爹(今年83岁):北京。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北京的记者。

记者:去帐篷住行不行?

夏启柱的爹(今年83岁):不怕不怕,北京、北京来的。

记者:对,就怕您在这不安全。

夏启柱的爹(今年83岁):北京没地震吧。

记者:北京没有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你去住帐篷。

夏启柱的爹(今年83岁):我说木架子没有什么危险,主要是砖。

解说:老人的儿子终于还是说服了爸爸,搬去同住。他自己上房修理。

夏启柱(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四社社长):我的小孩去世了,也没有办法做生意了,我的2个孩子加他们这3个人,可以住在一起谈谈心、聊聊天,他也孤单、我也孤单。

记者:毕竟是失去了亲人了吗。

夏启柱(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四社社长):失去亲人嘛。没法嘛,有这么多人都失去了亲人,没有办法。

记者:哪来的腊肉啊。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自己的。

记者:原来屋子里的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www.61k.com)村):是,原来屋子里的。

记者:你从哪儿找出来的?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我原来走之际都还在这里面,没有谁偷,有些人就被偷完了,可是我这没谁偷。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我说在屋里找吧你不信。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我说是芡粉你不相信。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那才怪了。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怪了就怪了。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这个是碱。

杨柳坪七日

记者:你找着了。你一下就找着了,这两天过来觉得还是比刚来那天要好点,日子。

叶光明 杨正红夫妇:好多了。

记者:刚回来那天之际,是不是心里还是没着没落的。

叶光明、杨正红夫妇:对。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因为回来毕竟这么久了嘛,有点习惯了。刚回来那天,刚好一走到屋就看到我儿子那些东西,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就想起。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因为毕竟过了这么多天了嘛。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今天早上我还做个梦。

记者:做什么梦?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四点过,我好像把他找着了。我说你怎么在这呢?他说还是在学校,他说我还是班长,我还救了2个学生,我救了2个四班的,就觉得娃娃又回来了。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因为我们这个村子电话打不通,摩托车的声音一响我就觉得他回来了。

字幕:2008年5月30日 杨柳坪村

解说: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小家伙可怜,你怎么逃出来的。

解说:村子里有一只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刚出生的小猫,他也在地震中失去了母亲,村子里的人都说这只猫很难活下来。但是文志全决定把小猫养起来,给文超作个伴。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我走到那之际只看到了一棵梧桐树,那棵梧桐树被抬起来,不是在街道上被抬起来的,而是被1个房子抬起来的。就在这个角落上,把这个拱走了把那个也拱走了,我找他们就找到这个位置。

解说:文志全的女儿9岁,也在北川县城里念书,地震当天文志全下山去救孩子,但因为路上救其他人耽误了找到孩子的时间。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我们住在一起的。

记者:今天他(文志全)生日啊。

村民:他的生日。

记者;多大岁数啊。

村民:76年唐山地震那年生的。

记者:您现在1个人在家里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是。

村民:他的爱人和小孩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在这个县城里面一死一伤。

记者:反正我昨天觉得你情绪还行,今天就觉得不太好。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我今天确实考虑到我32年之内,从没有过过这样的生日、没有走过这样的路、从没有这样孤单过。

记者:去年那年过生日,最高兴的是什么?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我女儿。她用我给她的3个月的零花钱给我定了1个生日蛋糕,她从来不敢向我要零用钱。地震以前,我只给了她买了个冰激凌,她要两块钱我都没给,两块钱都没给。

记者:我觉得你心里好像对女儿一直很内疚。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她太听我话了。虽然我没把她救出来,当天下午我从村子里下去还救了很多人。

记者:她母亲怪你吗?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因为她知道我下去一定能把她救出来,凭我的能力。

记者:你现在后不后悔?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不后悔,我真的不后悔,因为这毕竟不是1个学校而是整个县都遭到地震。虽然她只是三年级,我相信如果是她活着话,写作文她会写《我的父亲》,写这篇作文。

解说:刚刚失去妈妈的文超听到小叔的这番话再也忍耐不住自己的情绪。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男人,你是男人。不哭,男人从不滴眼泪。

字幕:2008年5月31日,曲山镇救灾指挥中心,距北川县城3公里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要找个高底盘的车,这边不安全,你跟着他去、快去,注意安全。

解说:曲山镇政府的办公楼在这次地震中跨塌了,临时的指挥部就设在离北川县城不到三公里的公路边上。地震之后,村里要到山下去拉救灾粮。全村各户都得去人,因为路被山石砸坏,很多地方都需要人背着粮食才能通过。

救灾工作人员:你们是多少?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我们是9200斤,30六个人。

救灾工作人员:我给你点点。

记者:你们多长时间来领一次?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这次领的是1个月的,头一回领的是十天的。一人一天一斤,1个月三十斤。这样的领1个月。

记者:领的除了大米还有别的什么东西?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大米、盐巴,还有方便面,还有日常日用品:电筒、电池。凡是有的我们都给他领着嘛。

记者:你现在村子里88户人家,能保证都有吗?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保证都有每户都有,吃的是每户都有,我管社长社长管各户是这样的。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各社的社长过来,领各社的米。

记者:万一家里只有老人没有青壮年那怎么办?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社长负责弄回去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走没有?要他等一下,明天转来领物资。

杨柳坪七日

记者:现在你们还能有多少工作人员在这里组织?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在这个地方我们只有3个,只有3个工作人员。

记者:只也3个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是。

记者:你们原来镇上有多少人干过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我们是30多个人。

记者:地震之后呢?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地震过后我们还有,村干部还有十七8个。

记者:那些人都遇难了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都遇难了,我们镇长、副镇长、党政办主任、农办主任,还有民政办副主任都是一家一家人(遇难)。

记者:那你现在镇上这么多工作,就靠你们十几个人在这盯着现在。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是。邓家那一片我们去了5个干部,我们书记、代理镇长,在这里的人好多都是轻伤。

记者:你自己受伤了吗?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受伤了。

记者:什么地方?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我是腰,轻伤。我住了两天医院。

记者:那你从什么时候盯在这儿的?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我是20号。

记者:一直在这儿吗这十几天。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是,白天晚上都在这里。没有办法,死的人太多了,不说了。

记者:那你自己家谁照顾呢?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就他们自己照顾自己。

陈勇(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支部书记):各个社长回去把花名册造起来,老百姓领完之后签个字,完了以后把这个表收回来,我再存到大队的档案里面去,就这样了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解说:杨柳坪村的粮食领齐了,叶哥分到了60,这是他们夫妻俩1个月的口粮。沿山而住的村子开始组织起来,清理这条上山唯一的道路。

记者:你现在是把这个路清出来是吗?

村民:是,我们清出来能够过个小车,现在这样就都过不去。这样一来的话,还可以过个摩托车或者三轮车都行。

记者:你们都是住在村子里的人吗?

村民:我们都是住在这个村子。

记者:是村里要求你们来的还是你们自己来的?

村民:我们村干部一喊,个人也就主动来修了。

解说:但是有一些地震塌方之后的大石头,光靠人力是没有办法处理的。

记者:你像这条路上像这样的石块还有多少?

村民:还多得很。甚至还有大概两公里的,就已经没有路了。

记者:我们已经看见有一些村民在平路了,但是有一些大石头人力解决不了,它得爆破才行。那怎么办呢?

王文明(北川县曲山镇城管办主任):只要唐家山的洪水一过,水一过以后,我们镇上专门有分管安全的他们就要跟班作业。

字幕:2008年6月1日,杨柳坪村

解说: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村子里的孩子住得很分散,文超没有小伙伴,他只是带着猫习惯性地呆在叶家。

记者:你现在书包都还在吗?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我原来的书包都没拿出来,这是发的。

记者:就只有1个书包吗?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是。

记者:书没有啊。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没有。

记者:我刚来那天它还什么都不会吃呢。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是。

记者:那天好多人说它肯定活不下来。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是。

记者:你也这么想吗?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有时这样想,但是我尽最大的努力。

记者:为什么呀?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它也是条命。

记者:发生地震之后还见过老师跟同学吗?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老师在养伤。

记者:同学们还好吗?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还好。养伤的也都好了。

记者:现在有人去上学了吗?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有。

记者:你知道他们在哪上吗?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不知道。

记者:你想去上吗?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想。

记者:太白村1个叫陈志豪的小朋友,跟你一样大,他托我把它转交给灾区的没有书读没有地方住的小孩。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谢谢!

记者:你打开看看。他自己攒的这是二十块钱还有他宝贝的石头。

解说:文超的爸爸想给儿子联系上学的地方,但是山上的通讯都中断了,唯一1个有手机信号的地方需要走到很远的山口上去。

记者:校长说肯定能解决吗。

文超的父亲:应该可以。

解说:在今天这个属于孩子的节日里,失去儿子的叶氏夫妇总有些心神不宁。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因为每年的6月1号,我儿子喜喜欢欢的、高高兴兴的,学校发糖嘛;再1个学校还要开典礼,还有颁奖仪式嘛。因为每天像今天这个6月1号都能得到几张奖状回来,因为从今天的早晨到今天的中午,我一直还想着他。你看我今天干活都是傻傻的在那干,我就在这干一下,到那干一下,然后再去干别的事。

解说:文超和叶家的孩子叶强是好朋友。2个孩子以前总是在一起学习、一块下棋、一起玩。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像这个孩子今天在这里一直没走,他好像少了个伙伴。以往我们的强哥都在屋里,强哥没在他一天没走一直在我们这里耍,你们过去后他一直在这里耍。还是少了个伙伴这种感觉。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我儿子说的我一定要战胜我超哥,我一定要走赢他。

杨正红(叶光明的妻子):下不下棋,下就赶紧去拿来。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你要红的还是黑的。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我摆黑的嘛,你摆红的是吧。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你摆黑的,可以。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打将。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不行了,我好像输了是不是?你把我相吃了,什么时候吃的?输了,我输了。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我打了相才将的。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输了。

字幕:2008年6月2日 杨柳坪村

记者:文超,你父亲在吗?那你去叫叫他。

解说:这次上山我们带来了文超老师的口信,说他所在的曲山小学的师生

已经全部转移到了八一帐篷小学。

记者:文大哥,我们昨天晚上在底下碰到1个曲山学校的老师。他说现在好多学生都转移到总装准备的1个帐篷学校里面去了。

文超的父亲:愿意吧。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嗯!

文超的父亲:没事。

解说:文超在离家之前到母亲的坟前告别。

记者:舍不得猫了。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是。

记者:你交给谁了。

文超(北川县曲山小学)交给我婆婆。

送文超上学的人们:上车上车上车,超娃子,听话!不哭!不哭! 超娃子。

文超的同学: 想不想我?大家一起把他抱起来。耶!

字幕:2008年6月2日晚 杨柳坪村四社村民会议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水源大家都去担两三天就完了。

村民:现在还下嘛。天下雨呢。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不下雨呢?

村民:还有政府的矿泉水等着你去背嘛。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恢复生产必须要有水源,才有充足的劳动力。

村民:你说的要水源那个就给你弄来了。你就是说得这么轻易。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问题肯定要提出来是不是。

村民:提这个问题哪算问题。

叶光明(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恢复生产过后,生产路不通电不通连信息都不通,这是肯定的。路不通你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拉不出去这个是个问题。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这个东西政府正在考虑。

村民:交通方便了啥都方便,然后才能说到水的问题。

夏启柱(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四社社长):还有石头几十吨一百多吨的砸在路当中,那怎么行啊,你弄弄不起老百姓瞪着眼看着没办法。

记者:你是觉得将来重建不是大问题。

村民:不是大问题,不可能有好大的问题。我们都这么年轻才40多岁。

解说:文志全打算离开一阵子去照顾受伤的妻子,但他说自己一定要回到家乡。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这句话我敢跟你约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如果这个地方有一户人的话,肯定是我。

记者:可是你现在出去打工你随便找1个工作即可安身了,你为什么还要(回来)?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我随便找个工作,是绝对是1个月挣个千八百块钱是绝对可以的。但是我心不甘,我是个农村人,通过这次劫难,我以前很爱钱,真的很爱钱,但是现在钱对我来说不重要了,真的不算什么。

记者:那什么对你来说重要。

文志全(北川县曲山镇杨柳坪村):信心。像你现在一样,你这只小猫你在它临近死亡之际能够把它带下来,让它重新生活。我相信你心里一定希望它能够长这么大,有一天你能看见它之际,它能跟你亲就是这样。

记者(现场解说):在这十天当中,我们看到一座村庄从废墟里渐渐恢复生机的过程。重建的路还很长,而心灵上的创痛更是难以轻易愈合,但是不管从那只幸存的小猫身上,还是从杨柳坪村村民的身上,我们都看到生命的顽强和尊严。几百年前,杨柳坪村的祖先来到这片山峦,在这里开疆辟土,繁衍生息。今天我们相信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仍能以同样的信念度过劫难,重建家园。

三 : 一七令.杨柳菊荷

参天,平俗。

秉性正,悟虚荣。

枝叶繁茂,紧簇上昂。

乘凉遮日伞,挡沙避雨林。

笔直威武庄重,静听细雨风声。(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与松柏不争贵贱,似哨兵肝胆照人。

婀娜,轻柔。

迎风雨,沐甘露。

飒爽英姿,妩媚风流。

恭谦头垂下,若谷摆随风。

不为世人鄙视,甘为孺子俯牛。

万千腰枝被风吹,轻飘曼舞迷人醉。

馨香,淡雅。

淋朝露,沐春晖。

滢珠点睛,溢彩芳菲。

馨雅无伦比,落地更葱蓉。

不与百花争俏,兼顾自家风俗。

朵朵丽花沁心脾,枝枝叉叉压众生。

超凡,脱俗。

出淤泥,濯不妖。

水荡微波,叶载轻歌。

花香溢四海,露水显晶莹。

雨后彩虹映照,花开万里飘香。

两岸轻舟慢观看,留恋迟归故家园。

2013年11月21日

本文标题:杨柳坪七日-人性的坚强与隐忍----央视纪录片《杨柳坪七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405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