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国出不了乔布斯-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论述资料集

发布时间:2018-01-08 所属栏目:职业规划

一 :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论述资料集

盘点乔布斯的忠告: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乔布斯的忠告

“创新,就是对一千条创新说‘不’。你必须精挑细选,要拒绝数以百计的其他好创意。实际上,让我感到自豪的不但有那些我们做到的事情,还有那些我们选择不去做的事情。”

“没有人愿意死。就算想上天堂的人,也不希望通过死去那个地方。但是,死亡是我们共同的终点。没有人逃得过。而且,本该如此,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发明。它是生命的变革促进者。它清理掉旧的,让位给新的。”

这是2005年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所说的话。这一年,他正好50岁,不是30岁时因为离开苹果公司而骑车狂奔于意大利的乔布斯,不是38岁时面对NeXT工厂满目废墟无人追随的乔布斯,也不是49岁被诊断患有胰腺癌被医生宣布只能活六个月的乔布斯。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此时对于乔布斯来说,似乎已一切归于平静。

当他在10月5日这一天走向那个“共同的终点”时,我们才发现,原来他早已忠告过我们,如何去面对这一切,如何能够面对这一切。

串连人生的点滴

1955年2月24日,位于旧金山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一位年轻女子生下一个男婴。这位未婚研究生决定让别人来领养自己的孩子,她要求领养者都应该有大学学历,并办好了一切手续,好让孩子一出生,就能过继给一位律师与他的妻子。但是,就在孩子刚出娘胎时,这对夫妻表示自己希望领养的是女儿。于是,排在修补名单上的另一对教育水平不高的蓝领夫妻成为孩子的领养者,这让这个孩子的生母感到很失望,在这对夫妻承诺一定将这个意外的儿子送上大学后,单亲母亲才让他们把孩子带回了家。

这个出生就带着戏剧性苦涩的男婴,就是乔布斯。

乔布斯的童年是在时称“快乐谷”的圣塔克拉拉山谷度过的。十几年后,这里被冠上了一个新的名字——硅谷。正是在这里,乔布斯七岁时在父亲的车库里有了自己的小工作间,学习拆开东西再重新组合;也正是在这里,他在邻居的推荐下参加了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并在惠普公司的餐厅聚会中,第一次见到了电脑;还是在这里,上初中的他认识了年长他5岁的沃兹,这个与他在8年后一起创立苹果电脑公司的人……

没有人能够预测这些偶然甚至有点被动的点滴在乔布斯以后人生中所起的作用,但它们却构架了一个不同于普通人的乔布斯——17岁时,他选择了学费昂贵、汇聚左派艺术家及知识分子、素有反传统文化大本营之称的波特兰里德学院,当时他衷心想留在这所精英学校,因为在家里无法负担学费时,他说服学生会主席允许他免费住宿和听课。他在这里学会了衬线字体与无衬线字体,学到了造就美妙版面设计的要素。

但就在半年后,乔布斯做出了另一个不普通的决定:休学。后来在谈到这段经历时,他说,“我看不出读大学的价值何在。我不知道这辈子要做什么,也不晓得大学如何能帮助我找到答案。我循着自己的好奇与直觉而踏上了岔路,后来却成为了无价之宝。”

当年在书法课上学习的版面要素和书法,十年后被乔布斯纳入了Macintosh系统的程式设计,那是第一台能做出美丽版面的电脑。十年前的点滴在这里串连了起来,这便是乔布斯的第一个忠告:

“人无法预先串连人生的点滴,只能在回顾时将它们串连起来。因此,你必须相信这些点滴,总会以某种方式在未来串连。你必须相信某些事情——你们的勇气、命运、生命……因为,相信这些点滴终于在未来串连起来,会让你有自信去依循你的内心,即使它引领着你离开一般人已走烂了的陈腐道路,你都不会失去自信。”

犯错误不等于错误

“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华尔街日报》一整版的广告和乔布斯的巨幅照片预示着1980年苹果公司的成功。当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部抢购一空。到1985年,这个乔布斯与沃兹1976年在车库里成立的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价值20亿美元、员工超过4000人,拥有当时最先进的产品Macintosh。

但是这一年,对乔布斯来说,却是具有毁灭性打击的一年。

在推出了失败的Apple III和Lisa电脑后,面对公司发展方面出现的分歧,苹果公司陷入了权力斗争。1985年,董事会选择了让乔布斯出局,因为他们感到“苹果终将毁在他的疯狂下”。带头将他驱逐出苹果公司的,正是当年他挑选的合作伙伴及知己——总裁约翰·斯卡利。乔布斯后来曾苦涩地说:“我能说什么呢?我自己雇错了人,他毁了我10年中致力的一切。”

乔布斯心灰意冷,干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举动:他向美国航空航天局申请随着“挑战号”进入太空;他去了莫斯科,想从此就在苏联的学校推广电脑;他骑着自行车在意大利狂奔,给朋友打电话,说自己也许会像落魄的艺术家一样从此客居欧洲;他考虑隐居到某个偏僻的角落种花,等以后朋友来拜访,会想这么独特的创造力却只能悲哀地浪费在8公顷的小花园里……

然而,几个月后,他想通了:“我依然热爱我所做的一切,苹果的形势变化丝毫没有改变这点,我决定从头来过。”

在2010年回忆这段尴尬历史时,他这样说道:“被苹果解雇是我所经历过的最棒的遭遇。成功的沉重感被再度从零开始的轻松感取代了,每件事情都不再那么确定。它释放了我,让我进入我人生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于是,在接下的五年里,他创办了一家叫做NeXT的电脑公司,遇到了后来成为自己妻子的罗伦,又创办了一家叫做皮克斯的公司。皮克斯后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脑动画剧情长片——《玩具总动员》,直到今天仍是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之一,2006年乔布斯以74亿美元的价格将它卖给了迪斯尼,使他成为迪斯尼最大的股东。

对于乔布斯,这是他起伏最大的一段时间,是不断犯错并改正错误的一段时间,支撑他的,是“爱”——爱工作,爱恋人,爱生活,因此他的忠告是:

“有时候,人生会拿砖块砸你的头,但不要因此丧失你的信心。我相信,唯一支撑我不断走下去的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事。你必须找出自己究竟热爱什么,对工作如此,对恋人也是如此。要想获得真正的满足,唯一的方法就是从事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要从事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热爱你所从事的工作。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爱做的工作,那就继续寻找吧,不要停下来。”

不过,唯一没变的,或者说变化极少的,是他性格中的那种固执和硬派,以及他那句“不听话就滚蛋”的口头禅。1985年与斯卡利在夏威夷的“对骂”在乔布斯此后的人生中并不少见,最经典的要属他对老对手比尔·盖茨的尖酸评语。1997年他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盖茨和微软都有点狭隘,如果能够少些刻薄,或者年轻的时候能够找个地方修行,那么他会变成一个心胸开阔的人。”1999年他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特别节目“书呆子的胜利”中称:“微软的惟一问题是没有品味,绝对没有。他们开发的都是一些三流产品。”

对自己的员工,乔布斯更不留情面。一次一个团队将一项持续两个月的研发方案交给他后,获得的回复是:“这是什么狗屎方案?你干吗浪费我的时间?”据苹果的员工回忆,被他骂哭的员工不在少数。

也许,特立独行、不留情面的乔布斯才是更真实的他,他并非不会犯错,并非完美,他也只是一个在不断追求完美的人而已。他常说,是错误让他回到“初心”——初学者的状态。在他看来,犯错误不等于错误:“从来没有哪个成功的人没有失败或者犯过错误。相反,成功的人都是犯了错误以后,做出改正,然后下次就不会再错了。从不犯错意味着从来没有真正活着。”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本叫做《全球目录》(The Whole Earth Catalog)的刊物,被当时的年轻人奉为圣经。这本刊物发行的最后一期,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封底是一张清晨乡间公路的照片,那是某种有冒险精神的人可能会在那里搭便车的路。照片下面有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这帧照片下面的话,被乔布斯引用为其人生格言。1996年12月17日,“苹果公司收购NeXT,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消息出现在几乎所有重要报刊上。一位苹果前员工回忆,乔布斯在回归不久后开玩笑说:“疯子占领了精神病院,我们可以为所欲为了。”

15年后,“为所欲为”所带来的不仅是iPod、iPhone和iPad,还有年销售额达到652亿美元的苹果。在乔布斯生前最后一次对媒体公开亮相时,他展示了一个以十字路口为画面的图景,两条交叉的道路边各有一块路牌,一块写着“技术”,一块写着“人文”。乔布斯的解释是,苹果正是在这个路口击败对手。

在他看来,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我认为,令Macintosh电脑变得伟大的部分原因是,在它身上倾注心血的是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而他们恰恰也是世界上最棒的电脑科学家。”

乔布斯对产品研发过程有着近乎强迫症的控制欲,使他的艺术与科学嫁接理念在产品中能够获得彻底体现。一位曾经在苹果公司参与研发的工程师回忆:“通常情况下,史蒂夫会明确告诉你他要什么,然后你只需要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就可以了。”但满足挑剔的乔布斯并不容易。通常,他对设计方案的回答不多,要么是“狂伟大”“真的真的真的伟大”,要么只有一个词:“屎!”

这种苛刻也许是成就乔布斯创新的奥秘。一次,在与耐克总裁帕克对话时,乔布斯谈起他理解的创新:“创新,就是对一千条创新说‘不’。你必须精挑细选,要拒绝数以百计的其他好创意。实际上,让我感到自豪的不但有那些我们做到的事情,还有那些我们选择不去做的事情。”

这不禁让人想起1996年乔布斯回归苹果的时刻。当时有人问他苹果停滞不前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他的回答是:苹果出了轨,但要走出困境不是靠刀耕火种,而是要创新。只有这样苹果才能走向繁荣,才能回归自我。

尽管技术成就了苹果,成就了乔布斯,但在他愿意把他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一个下午。在接受《连线》杂志专访时他说:“当你慢慢变老,会发现有些事情是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外的。技术并不改变这个世界。我们出生,短暂停留,然后死去。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技术改变不了什么。”

1983年,为了把百事公司总裁约翰·斯考利挖到苹果担任CEO,乔布斯说了一句经典的商业名言:“你是希望一辈子卖糖水呢?还是希望抓住一个能够改变世界的机会?”

也许,从懂事那天起,乔布斯就决定改变世界。他的妹妹莫纳·辛普森写过一本小说《一个凡人》,书中的主角基本上就是以乔布斯为原型,一个从开始就具有“不仅无法与他人苟同,甚至对他人愿望和奇想都丝毫不予考虑”的性格,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这个星球因为他的诞生而从此改换新颜。”这大概是乔布斯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他知道,“人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这是乔布斯留下的另一个忠告。

“睡觉前告诉自己做了什么精彩成果”

2004年,乔布斯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医生告诉他,应该活不过六个月,建议他把事情安排妥当,这一建议无疑是“准备死吧”的暗示。当年晚些时候,再次检查发现,他患上的是一种罕见的胰腺癌,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他做了手术,并宣称他已从病中康复。

但病魔并没有离开乔布斯,出现在公众眼中的他,越来越消瘦。终于,在2009年1月,乔布斯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封信,声称自己的健康状况远比想象的糟糕,需要暂离开公司治疗。消息一出,苹果的股价当天便下降了10%。同年6月,他带着更为消瘦的容颜回到工作岗位。2011年1月,他再次休病假。8月,苹果董事会宣布乔布斯辞职。10月5日,“不幸的是,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乔布斯离开了人世。

有网友这样描述乔布斯重回苹果后的传奇经历:这是1个神话、2次手术、4个孩子、8年抗癌、11款经典产品、100倍股价涨幅、1000万台iPad、1亿部iPhone、2亿台IOS设备……

最懂他的,还是也只能是苹果。公司网站对他的评价是:“史蒂夫的光辉、激情与能量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无数创新的源泉。世界因他而变得更加不可思议地有趣。”

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公司,因为有乔布斯打下的基础,以及他遗留的不朽创新精神。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领袖之一,他拥有非凡的勇气去创造与众不同的事务,并以大无畏的精神去改变着这个世界。”在许多人看来,乔布斯是一个可以比肩爱迪生、福特、卡内基的人物。

而贴近死亡,使乔布斯在最后的岁月里留下的忠告更弥足珍贵:

“记住,我即将死去,那也许是帮助我作出人生决定的最重要工具。因为,几乎所有一切,包括外部的期望、所有的荣誉、所有因为惧怕失败而产生的困窘,都将随之而去。我不会去做一个最富有却躺在坟墓里的人……我只想每天上床睡觉前告诉自己今天我们做出了什么精彩成果。”(乐艳娜)

八条成功秘诀

1、追随自己的心

乔布斯能够成功,在于他的天赋和坚持,更在于他一直在追随自己的心。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曾说,“所有的荣誉与骄傲,难堪与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留下的只有真正重要的东西。当你担心你将失去某些东西时,‘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最好的解药。”许多人往往在外界的影响下,扼杀了自己心底的直觉。而乔布斯则完全相反,他不会让别人的意见淹没自己内心的声音。

2、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乔布斯曾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道,他曾深受一本叫做《全球目录》的杂志的影响。这本被他称为他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之一”的杂志最后一期,封底是清晨一条乡村小路的照片,下面有一行字: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他一直以此自许,并希望年轻人也能如此。

3、从不惧怕失败

在乔布斯成功的道路上,也不乏困难。1985年,在苹果内部的权力斗争中,乔布斯被自己挑选的继任者驱逐出苹果公司,这被认为是他人生最大的尴尬。他也曾因此消沉和颓废,但最终没有逃避,创立了自己的新公司,并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被重新请回苹果公司。

4、追求完美

乔布斯无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而正是由于过度追求完美,一些人也斥责他是控制狂,并指责他随意斥责和解雇员工。但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追求,才使得他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近乎完美的产品,也为他延揽了更多的人才。

5、延揽各种人才

有一种说法:如果你是二流人才,你就会雇用三流人才,因为你不希望他们看起来比你聪明。如果你是一流人才,你就会雇用超一流人才,因为你希望得到最佳的结果。乔布斯的成功,更是因为他延揽了一大批的人才:菲尔·席勒,约尼·艾夫,彼得·奥本海默,蒂姆·库克,罗恩·约翰逊等等。他们都才华过人,只是因为乔布斯的光芒太过耀眼,而没有得到该有的赞誉。乔布斯辞世后,苹果股价依然表现平稳,就在于这个整体团队实力超群。乔布斯无法替代,但他的团队将可能续写辉煌。

6、打破常规的创新

有人评价乔布斯的创新,不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是创造消费者新的需求。他的眼光并不仅仅停留在当前,而是勇于打破常规,投向未来的市场。正是因为这种远见和创造力,苹果开创出一个个划时代的新产品。iPod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iPhone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智能手机时代,iPad则颠覆了传统电脑的使用方式。打破常规的创新,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当iPad推出时,许多人持怀疑态度,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似乎又成了乔布斯贡献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7、艺术和科技的完美结合

苹果的电子产品之所以能够成功,按照乔布斯的一种说法,就是苹果一直将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也是苹果与其他电脑公司的差别。苹果的初始团队拥有人类学、艺术、历史和诗歌等学科的教育背景。iPad之所以与它之前或之后的所有平板电脑都不同,就在于它的外观和触觉,这是它的灵魂。但计算机科学家或工程师很难看出这种重要性,因此任何公司都必须有一个领袖认识到艺术与科学结合的重要性。

8、关注细节

相比竞争对手,苹果的产品被公认为更漂亮、细节处理上更让人喜爱。这其实正源于乔布斯对细节的关注。2007年发布iPhone后,乔布斯突然觉得,iPhone屏幕由塑料改为玻璃更好,并要求苹果公司采购符合他严格要求的玻璃。结果自然是大获成功。对于他的这种亲力亲为,有记者曾问乔布斯,是否曾在从事CEO的繁忙工作之余,也会拍板玻璃的具体透明度以及木质材料的颜色这些小事。乔布斯的回答很干脆:“当然”。(《环球》杂志记者刘娟娟整理)

乔布斯也有人性的弱点

李开复

乔布斯去世的那天,一位住在苹果公司附近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清早送孩子上学时,看见一道绚丽的彩虹,虽然并没有下雨。也许这就是上天在纪念乔布斯。

乔布斯曾说过,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也应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最好的解药。如你能够清空一切,你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的心。

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尽显乔布斯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智慧。他曾表示愿意用他的一切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也许终有一天,人们将不再使用iPhone、iPad、Mac。甚至有一天,苹果也失去它的光彩。但是,乔布斯的理念和智慧,将永远流传于世间。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包括“stay hungry,stay foolish”、“connect the dots”、“follow your heart”等经典语录),将和林肯、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一样,永远地激励着年轻人。

这个时代有不少伟大的创新创业者,但是能够在多个领域(电脑、操作系统、电信、音乐、动画)都有突破性创新的,过去一百年间,除了乔布斯,没有第二个人。

于是,有人把乔布斯尊为“神”,其实我不喜欢这样。因为乔布斯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也有自己人性方面的弱点。

乔布斯做产品是封闭式的、高端的,做人也是非常霸道的,脾气很坏。年轻时乔布斯骂人完全不经过头脑,后来重回苹果后有一些改变,但什么事做不好依然骂。不过他的人格魅力也渐渐散发出来,这个时候的骂,员工会觉得没有达到他的期望,辜负了他的知遇之恩。他的脾气并没有变好,只是管理与批评的方式有了很大进步。

很多年前,乔布斯曾邀请我再次加盟苹果,被我拒绝了。至今我依然不后悔当时的抉择,我觉得乔布斯是我们尊敬甚至崇拜的一个人,但是在他身边工作实在很痛苦,人生就这么短,没有必要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痛苦。

在我看来,乔布斯不是神,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天才。

乔布斯能够预测业界趋势,大胆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打造崭新的商业模式,凝聚一流人才,憧憬用户尚不自觉的需求,永不停息地自我超越,设计每个细节都近乎完美的产品,口若悬河地说服用户情不自禁地爱他的产品。一般能驾驭上述两三点就可能很成功,但是乔布斯能全部做到。

我眼中的乔布斯精神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专注完美,近乎苛求;将艺术和科技完美结合;勇敢打破常规思维,用不同的方式思考。

总有人问我,中国会不会出现乔布斯。我总是很遗憾地告诉他们,这很难。因为在中国现在的教育环境下,鼓励和支持失败的精神、突破性的思维——这些促使乔布斯成功的因素,都很难有其生存之地。

我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观察到一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微创新”。这种创新不是大规模的、颠覆式的、革命性的,只是在很多关键技术之上提供更加灵活的产品或者服务。这种“创新”并不代表开发一个新的技术,它创新的东西更多的是经营模式、开发过程。而乔布斯的创新,是“原创新”,是颠覆式的、革命性的。

我想,下一个乔布斯大概不会在中国甚至亚洲出现,更可能会在美国出现。因为美国人能突破教育的思想框框,这方面他们是远超其他国家水平的。而中国想要出现乔布斯,就必须建立一个新的教育体系。(刘娟娟整理)

外媒披露乔布斯生命最后时光 始终满怀歉意(图)



6日,乔布斯的家门口,悼念者张贴上乔布斯的头像。



“果粉”摆上祭奠的苹果,几乎每一个都被咬掉一口。

记住自己终究会死去!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好的方式,让你避免陷入患得患失的困境。

对我来说,成为墓地里最富有的人并不重要……晚上临睡前能够说我这一天做了些美妙的事情……对我来说才是重要的。 乔布斯

在过去的几个月,不断有人涌向加州的帕洛阿尔托市,他们的目的都一样拜访一位将不久于人世的“伟大的朋友”,他们的电话都拨往同一个号码,询问这位老友还能否与他们见一面,可能,也是最后一面。这个朋友,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6日,《纽约时报》刊发长文,披露了乔布斯生命的最后时光。题为:即便生命即将逝去,乔布斯依然紧紧把握自己的最后时光。

早在今年2月,已与癌症抗争多年的乔布斯便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平静地将这一消息告诉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熟人。但这一消息,很快被更多的人知道。他们遂像“朝圣”一样,涌向乔布斯的家,探望、告别。

生命尽头向老友平静道别

乔布斯身旁的人对《纽约时报》记者说,最初打来的电话只有几个,此后越来越多。而在最近几周中,难以数计的人希望能与乔布斯作最后的道别,哪怕,只是片刻时间。但是,乔布斯的妻子劳伦拒绝了大多数的请求,她总是满怀歉意地解释,乔布斯太虚弱了,不能接见如此多的来访者。她告诉一名致电者,在乔布斯生命的最后几周,他甚至已经不能上楼,去自己的房间。

有人很执著,还询问“能否隔天再来?”但劳伦回答,“对不起,乔布斯已经只剩下说再见的力气了。”

在最后的日子里,乔布斯选择了一些重要的朋友道别,“他依然把握着自己的人生,”《纽约时报》说。

乔布斯邀请了自己的密友,医生迪恩,前往他最爱的一家餐馆品尝寿司。他还向一些多年的老同事道别,其中包括苹果董事比利·坎贝尔,以及迪士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

此外,他还不忘自己为之奉献毕生的事业,就苹果最新产品iPhone 4S的发布,他不断向公司高层提出建议。在最后的日子,乔布斯还开始了一段新的疗程,并对朋友说,“总有理由心怀希望”。

每个祭奠苹果都被咬一口

人生的最后时光,乔布斯将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妻儿他们现在拥有至少65亿美元的财富。

在最后的数月时间里,乔布斯的家一幢很大、很舒适但并不扎眼的房子被安保人员紧密把守,车道也被两辆车挡住。这让来自各地的探望者不至于影响乔布斯与家人最后的日子。

周四,当乔布斯去世的消息传遍全世界,这两辆车也开走了,屋侧的人行道上摆满了花圈、蜡烛与苹果,每个苹果都被小心翼翼地咬去一口。

“每个人都想要一块乔布斯,”一位探望者说。

最后时刻最担心员工和家人

乔布斯的传记作者艾萨克森说,他曾问乔布斯,为何如此注重隐私的他会同意出版自传。“他回答说,‘我想要我的孩子了解我,我没能时常陪伴他们,我想要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并理解我做的事情。"

“在最后几周内,史蒂夫特别担心那些依靠他的人:苹果员工、四个孩子和他的妻子,”乔布斯的妹妹莫纳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始终满怀歉意,他为离开我们感到非常难过。”

据悉,在乔布斯病重的消息传开后,他被请求参加一些告别晚宴,并接受许多奖项。但是,乔布斯都一一拒绝了。在还能拖着病体去办公室的日子里,他下班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与家人共进晚餐。

乔布斯的自传即将问世,约一个月前,他与自传作者艾萨克森见了最后一面。一名知情人对媒体说,在那次会面中,乔布斯对艾萨克森说,“我知道,自己很快就将死去,而这个场景将出现在书的结尾。” (宗合)

动向

《乔布斯传》本月提前上市

本报讯 (记者林其玲)由于乔布斯的突然离世,乔布斯唯一授权的传记《乔布斯传》中英文版本将于本月24日提前上市。

该传记由美国著名作家、《时代》杂志前主编沃尔特·艾萨克森执笔,最初定于2012年初出版上市。其中文版本由中信出版社发行。

这是第一部经过乔布斯本人同意,并包含乔布斯本人口述内容的传记。多年来,市面上一直销售有各种不同版本的乔布斯传记,但乔布斯本人从未参与过这些传记的写作,也不承认这些传记中的内容。

昨天是乔布斯去世后,苹果恢复交易的首个交易日,股价并未产生明显波动。但过去几年,苹果股价经常会因有关乔布斯的消息而剧烈变动。

身世

乔布斯的电话 父亲等了一辈子

耄耋老人守候在电话机旁,盼着那个挂念的人,但铃声却始终没有响起……这一场景无数次出现在乔布斯生父扬达利家中。随着乔布斯告别人世,这通电话将永远缺席。

乔布斯出生一星期,便被一对夫妇抱养。美国广播公司6日报道,乔布斯长大成人后,他的生父扬达利多次希望能和儿子建立联系,但一直未能如愿。扬达利是叙利亚移民,现年80岁,是内华达州一家赌场酒店副总裁。他说,自己与前妻辛普森生下乔布斯。但由于辛普森的父亲反对两人结合,辛普森在乔布斯出生不久后独自带着他移居旧金山,将孩子送人。

得知儿子成为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后,扬达利数次发电邮给乔布斯,但从未得到回复。老人告诉媒体,他希望乔布斯能打电话过来,又怕主动致电儿子。扬达利担心,那样做会让乔布斯认为自己是看上了他的钱。

父子的僵局直到乔布斯健康出现问题时也未能打破。扬达利说,伴随乔布斯健康不断恶化的消息见诸报端,自己总想找机会与儿子见上一面,哪怕只是一起喝杯咖啡。只是,扬达利始终没能鼓足勇气,拿起听筒。

“即便我们俩其中一个行将远去,我还是没有准备好拿起电话打给他。” (新华社专稿)

乔布斯的人生片段

私生子

遇到劳伦之前,乔布斯可谓多情。《福布斯》杂志报道,乔布斯与高中时期的女友布伦南生育过一个女儿。孩子1978年出生,取名莉萨·布伦南·乔布斯,乔布斯一度拒绝承认自己是孩子生父。乔布斯曾在法庭作证,坚称自身无法生育。迫于生计,布伦南一度申领救济,养活女儿,直至乔布斯承认,并支付孩子在哈佛大学的学费。

素食者

乔布斯与妻子都是素食主义者,除了鱼以外不吃其他肉类。1991年,乔布斯的朋友、一名佛教僧侣为夫妻俩举行了婚礼仪式。作家威廉·西蒙在一部传记中写道:“仪式简单到甚至有些苦行的味道……宾客和新娘走入时,熏香正在燃烧。没有婚礼的钟声,而是吟诵佛经的旋律。”

零年薪

作为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布斯自1997年起的年薪仅为象征性的1美元。薪水并非乔布斯的收入来源。截至2011年早些时候,乔布斯拥有550万股苹果股份,每股价格现在370美元左右,10年来增幅超过40倍。《福布斯》2011年排行榜估计,乔布斯身家大约83亿美元,是全球第110位富翁。据新华社电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乔布斯因贡献思想而成"帮主"

乔布斯走了!上周五他低调地安葬在了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某个地方。中国有句话叫“盖棺定论”,按这个传统,现在可以给乔布斯的名字前面加上代表其一生作为的称谓了。他是一个具备艺术气质的创新家,他致力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领导开发了iPod播放器、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具有颠覆性使用体验的电子产品;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濒临破产的苹果公司在他手中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他曾被苹果董事会逐出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重返后又获巨大成功,是“归来的王者”,是一个逆境中不气馁、终获成功的典型;他是一个笑对人生,直面死亡,坚持与病魔作斗争,一直辛勤工作到死的抗癌英雄兼劳动模范;他是一个布道者,他的演讲以及在媒体上的言论,被“果粉” 编成了乔布斯语录在网上传诵;他是一个有足够神秘感的明星人物,举手投足都引起公众的注意……

有人说乔布斯身上具有“现实扭曲力场”,其个人魅力、个性、言谈、见解可以影响到周围人,甚至是未曾谋面的人。其实就乔布斯一生具体从事的工作来看,乔布斯是一个商人,一个企业家。但是,乔布斯去世后,他得到的赞誉不仅仅来自草根网民,也来自国家元首;来自文体明星,也来自宇航员;来自跨越国度的亿万“果粉”,也来自商业竞争对手;来自同行同业,也来自根本与网络通信无关的各行各业。可以说,乔布斯去世后对其真心表示哀悼的拥趸者范围之广泛,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是前无古人的,而这些仅仅靠把一家企业做到全球市值第一是无法达到的。商场如战场,斗起来你死我活。作为一个商人,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公司多卖一部智能手机,其他的厂商可能就要少卖一部;最近苹果与多家同行的专利大战也硝烟未散。但即使如此,乔布斯去世后,苹果公司的竞争对手三星、谷歌、微软等公司的掌门人或者高管都对他的逝世表示了哀悼。三星与谷歌公司还因此推迟了新的智能手机的发布,以表示对这位刚刚去世的最强大竞争对手公司掌门人的敬意。

乔布斯的名言之一是“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苹果公司的掌门人具有这样的指导思想,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的旗帜被苹果高擎也就成为了必然。乔布斯的另一句名言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拥有这种思想的企业家一定会创新出颠覆性的产品。想当初,MP3是什么样子的?不过就是一个优盘加上了一个耳机,外观根本也谈不上工业设计。2001年,当外观漂亮、品质优良的iPod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时,怎么能不让大家眼前一亮;而iPod背后的在线音乐商店iTunes,当时又有谁能想到其深层的含义。乔布斯说:“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厘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真正的强者不仅仅有坚强的信念,还有坚持的毅力与实现目标的手段。乔布斯在实践中践行了自己的思想,因为专注,从iMac电脑到iPod播放器、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苹果走出了与业界主流开放发展模式完全不同的封闭的全产业链模式。苹果公司的iPod与在线音乐商店iTunes改变了数字音乐发行模式;iPhone、iPad与在线应用商店App Store打破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僵局,改变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格局与进程。

乔布斯是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崇拜者,他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当前职场压力巨大,不管是准备走出校门寻找工作的大学生还是身处职场身心疲惫的白领,还是面对内部管理与外部竞争焦头烂额的企业高管,似乎都可以从乔布斯的语录中得到启迪。比如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道:“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只要全心全意的去找,在你找到的时候,你的心会告诉你的。就像任何真诚的关系,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越来越紧密。所以继续找,直到你找到它,不要停下来!”

对普通大众而言,似乎也能从乔布斯语录中找到自己的精神食粮。2003年秋季,乔布斯被查出患有胰腺癌,医生告诉他剩余的时间极其短暂。这是一个让人几乎只能与悲观联系起来的消息。但是从那时起一直到乔布斯去世,这段时间恰恰成为他人生最辉煌的一段。面临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乔布斯反而对人生有了新的悟性。乔布斯说:“‘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

乔布斯不是完人,也有年轻时吸食致幻剂、管理上对下属粗暴等缺憾;与乔布斯几乎无法分割的iPhone更不是完美无瑕。然而,此时当有网民对乔布斯甚至只是苹果旗下产品价格稍有微词,就会受到几乎众口一词的责备,当事人不得不道歉的时候,还有人会认为逝去的乔布斯只是一个获得巨大成功的商人或者创新家吗?他成了众人维护的精神领袖,他成了一个“帮主”!(陈和利)

乔布斯神话背后是一种文化

创新天才乔布斯近日辞世,媒体上有人总结乔布斯的创新成就,有人分析其个性与创新的关系,有人解读其“工业美学”,还有人号召向乔布斯学习,希望在中国发扬光大他的创新事业。照此逻辑,乔布斯是中国企业家的学习榜样,我们应扛起他创新的大旗。

如果看到媒体上的这些说法,不能说没有企业家深以为然、受到启发,但很可能更多的商界人士会不以为然。在中国经商,创新对于有的人是需要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是多余的。我们的现实是,垄断榨取暴利,投机获得暴利,而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你找到一个好的平台,各种资源就会尽归于你,你的企业很平庸,但利润可能最丰厚。所谓创新,就纯属局外人的美好想象。

乔布斯去世后,美联社说,他“是一位CEO,一位科技奇才,一位未来学家,一位革新者,一位铸造者”;对于乔布斯的成就,《华尔街日报》也作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解读。如果我们把乔布斯的成功归功于美国的“制度”,为什么有着相似“制度”的日本、欧洲没有产生乔布斯?甚至在美国,乔布斯式创新者也为数极少,甚至有人认为他是“绝版”。这说明,个人的经历、理念、个性对于创新的决定性作用,其中有很多因素对企业家个人是有启发意义的。

但乔布斯式创新仍然需要某种土壤,这就是制度性、文化性的前提。这种前提作为“因”,并不必然产生创新的“果”,但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就盖不起高楼大厦。在美国,资本在市场上获利的利润率已经平均化了,垄断暴利不存在了,而投机又伴生着巨大风险,结果也难言暴利。有希望获得暴利的,就是技术创新。创新使企业进入那些没有竞争对手的领域,结果就是暴利。苹果的700亿美元现金储备,就是这样赚来的。

在中国,亿万富翁主要是一些房地产商,他们需要的是过硬的政商关系,不太需要创新。据媒体报道,近两年中国商界刮起一股“回归体制内”热潮,也就是下海者重回国企,因为国企员工“朝九晚五”,收入既高,声色犬马又能列入公款消费。而中石化、中移动、四大银行等国有企业,虽然没有多少创新,但垄断暴利滚滚。

要说某些国企,它决不仅仅是获取垄断暴利这么简单,它实际上是在磨灭从业者们的创新意志,甚至干脆就是在阻止企业家的出生和成长。石油、电力、电信、公交等行业的国企,一直有内部职工集资办企业,选择那些利润丰厚的国企业务介入,寄生在国企业务上发财。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电力总公司职工曾创办4家企业,去年底被国家电网收购,股东一下子分红6亿元,很多人突然成了千万富翁。既然“体制内”意味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谁还九死一生地去创新?

看来,乔布斯欲以苹果“改变世界”,但资本的本性还是赚钱,创新的目的是更多地赚钱。所谓创新,在美国,实在是获取暴利的少数手段之一,它是“制度”规范带来的一种选择。

在乔布斯神话背后,是一片土地、一个国家。中国企业家要学乔布斯,但我们还得改良企业家脚下的土壤,这是需要政府动手的。

中西文化土壤的差异让我们很难拥有“乔布斯”

苹果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去之后,中国网民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

一个产生了乔布斯,一个则不能产生,突出地反映了中西文化土壤的差异。

我们不妨将中国古代神话与希腊神话作个比较。希腊神话中充满一种探险精神。那些乘船度过爱琴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历尽千难万险来到黑海南岸的高加索山上摘取金羊毛的人们被后代奉为英雄。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则是另一种类型。他们多半是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坚持的一类,例如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和移山的愚公。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是商人加海盗形象的折射,而中国神话中的英雄则是模范农民的神化。前者是商业文明的产物,后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商业文明崇尚冒险,崇尚通过探索发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机遇、新市场。而农业文明崇尚风调雨顺的四时秩序和耕作的规律,崇尚肯下死力、能吃苦的精神,还有祖辈经验的掌握和应用,任何对固有秩序的破坏都是危险的,都意味着歉收和挨饿。前者是在地中海沿岸土地贫瘠,但水上交通方便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由此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的文化体系和民族心理。后者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广袤而肥沃的土壤中产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由此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出来的文化体系和民族心理。

这样说并不是贬低东方而抬高西方。事实上,人类文明的曙光产生于东方而非西方。根据古希腊神话,欧罗巴本是上古时代黎巴嫩一带的一位公主,被希腊主神宙斯骗到克里特岛区的。这个神话,连同欧洲的命名,都说明了西方人对东方文明的憧憬,以及东方文明对西方的启蒙作用。中世纪以后的西方,可以说是欧来居上,站在了东方文明的肩膀上。

然而,世上没有一种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动之中,包括民族文化。冷战后日益加速的全球化正给地球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冲突,而人类文化从来都是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冲突的。全球化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人早已走向世界,在全世界寻找机会,表现出了大胆的探索精神,以至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在科技领域,聪明的中国人已经有了许多创新,尝到了创新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一定会改变和改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传统文化。

我们必须自觉地改变惧怕变化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土壤。“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的发问就是一种改变文化土壤自觉。可以预料,在不必太久远的将来,中国终将具备产生乔布斯的文化土壤,并产生自己的乔布斯。(许博渊)

乔布斯谢幕,除了哀思还需反思

美国苹果公司5日宣布,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已去世,享年56岁。“记住你将死去”,这句被称为乔布斯最重要的箴言,如今不幸终于成谶,尽管不少人早有预料,也许连乔布斯也早有预感,但当这一天降临,还是让人猝不及防。

人们感激乔布斯,致敬乔布斯,激赏乔布斯,理由很简单,这个被《时代周刊》称为“科技史上最伟大的革新者”,用科技改变了世界,他的“才华、激情和精力是无尽创新的来源,丰富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世界因他无限美好”。“因为有他,世界从此不同;因为有他,枯燥的世界有了鲜活”。

“如果不是乔布斯最初允许微软使用自己图形界面技术,那我们现在还在背DOS命令;如果不是苹果做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鼠标,那么现在我们还只能靠键盘输入;如果不是苹果定义笔记本电脑,很可能我们今天只能蹲在家里用台式机……”有业内资深人士如此表达对乔布斯的感激之情。其实,乔布斯改变的何止是这些?有人说,乔布斯至少五次改变了这个世界:一是通过苹果电脑Apple-I,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二是通过皮克斯电脑公司,改变了整个动漫产业;三是通过iPod,改变了整个音乐产业;四是通过iPhone,改变整个通讯产业;五是通过iPad,重新定义了PC,改变了PC产业。一个人,简直靠一己之力,重新定义了音乐、出版、影视、手机和PC等行业,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改变世界,重新定义不同的行业,靠的是什么?创新!创新,是乔布斯的灵魂。“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乔布斯如是说。专注于创新,不断推陈出新,这是苹果“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根本原因,也是乔布斯被人景仰的最重要因素。

说到创新,总有人忧叹,乔布斯走了,苹果会怎么样?乔布斯谢幕了,还会有乔布斯吗?乔布斯当然难以复制,正如《福布斯》杂志刊文称“世上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乔布斯”。但应该看到,美国除了乔布斯,还有比尔·盖茨,还有谷歌CEO佩奇,有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因此,我们更该追问的是,我们有什么?曾有人感叹,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我们的500强投入多,收益少;干得多,收益少;我们卖产品,他们卖品牌;我们卖力气,他们卖知识;我们卖市场,他们卖技术;我们卖资源,他们卖文化;我们人赚钱,他们钱赚钱。”这是残酷的现实。原因在哪,其背后也许隐匿着什么制度性障碍,都值得反思。

除了永不枯竭的创新精神令人颖悟,乔布斯还刷新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当今时代,已经出现了个人原子化、利益碎片化、人际关系干燥化的态势,个人原子化体现在人们之间交流无兴趣,交流有障碍,而乔布斯推出的一系列产品,则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沟通距离,便捷了人们的公共参与。

耐人寻味的是,乔布斯不仅勾起了人们对创新的膜拜,还引发了社会学思考。无论在互联网还是在茶肆酒坊,一提起乔布斯,人们几乎没有不敬之词,这固然源于死者为大,但更多是因为人们对科学家的崇敬,对科技英雄的礼赞。曾几何时,仇富不仇袁隆平,现如今人们仇富不仇乔布斯,人们尊重乔布斯,这种朴素的情怀再次证明一个事实,国人仇的是腐,仇的是依靠权力和垄断而获得的不义之财富。

当然,乔布斯并非完人,他是人类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是自爱迪生之后最伟大的发明家,但绝不是称职的慈善家。记住乔布斯,追随乔布斯,当然应该追求他的优秀品质。(石城客)

周慧来: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

● 周慧来

被戏称为“乔帮主”、“乔教主”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Steve Jobs)去世后,中国网民纷纷于缅怀和悼念之外,发出了一个提问: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出现一个乔布斯?就连《参考消息》也以文章“中国呼唤乔布斯式的创新人才”登上头版头条。回答这个问题,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百年历程可以提供一个视角。

个人主义是创新精神根源

据报道,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最近颁布《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将斥资5000万培养1400名“乔布斯”。凤凰网为此做了一个专门调查。在“你怎么看待宁波5年5000万培养1400名‘乔布斯’?”的提问中,占比最高(50.3%)的观点认为宁波市的选拔做法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体现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你认为什么才是让中国涌现更多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提问中,回答“创新人才需创新土壤,政府需要呵护而不干预那块土壤,让种子自由生长”占34.8%,比例最高。

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iPad和iPod等系列产品以独立、自由、叛逆为主打风格,其实这正是乔布斯本人的真实写照。无论是苹果公司的产品,还是乔布斯本人,创新是其灵魂所在,个人主义文化和制度则是这种灵魂的根源和动力。

由于个人主义反对将个人地位置于社会或共同体之下的集体主义而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相悖,长期以来,在中国的语境中,个人主义的理解被高度意识形态化。作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的代名词,个人主义被界定为以个人私利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代表了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和资产阶级道德的根本原则。

殊不知,个人主义的精髓是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个体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在政治哲学上,个人主义主张国家应该仅仅作为保护个人自由的工具,保护个人能在不侵犯他人同等自由的情况下做出任何他想做的事情。这个理念与集体主义刚好相反,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服务,即使牺牲自我利益也在所不惜。

尊崇救世主就是自己、个人权利不可剥夺、个人力量无限、自由竞争适者生存、机会均等和反对权威是美国式个人主义的主要内容。个人主义不但作为美国的文化长期传承,更关键的是宪政制度的设计和实践为之提供了强力支持。

美国在1776年通过的《独立宣言》确立了以“天赋人权、个人中心”的政治哲学为建国思想基础。建国后,以代议制、两院制、联邦和地方权力划分等众所周知的三权分立宪政制度对美国公民的基本自由和权利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因此,当奥巴马政府为债务危机和经济刺激政策而被国会两党政治斗争所困时,我们应该看到正是政府的有限权力才使得美国成为全球创新之乡。由于政府对国家资源和权力的有限控制及行使,个人才拥有高度的自由,创造性才能得到有效挖掘与应用。这使得美国像一条创新生产线,源源不断产生出乔布斯式的人物。

集体主义扼杀中国创新

而在中国,家国同构的传统造就了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文化和制度,并成为一种路径依赖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产生关键影响。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子专制制度,但在随后的百年历史演进中,集体主义文化和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却得到强化,这是中国难以出现乔布斯式创新人才的主要原因。

鸦片战争以降,相当多的杰出人士就认识到学习西方文明、建立民族民主国家是拯救中国的根本出路。因此,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是贯穿辛亥革命目标的两大主线。但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斗争中,这两条主线不断分离,民族革命最终压倒了民主革命。直至今日,在回首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时,我们发现,中国已然完成了民族革命,但仍在民主的道路上彷徨徘徊。

不可否认,与内忧相比,外患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历史也已经表明,要完成民族革命,抵制和反抗外部敌人的压迫与侵略,必须依靠整个民族空前的团结。于是,在民族主义旗帜下,集体主义的思想与制度得到强化。与此相反,民主革命的核心是要完成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基础上的政治分权,这在相当大程度上与民族革命的组织设计相悖。要完成和推动民主革命,需以民族革命完成为前提。这是中国民族革命最终压倒民主革命的原因。

在某种意义上,辛亥革命后百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集体主义胜利的历史。集体主义为中国赢得了抗战的胜利,为中共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也让中共在建政之初的朝鲜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时期,集体主义路径依然没有转向,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众多重大工程的上马都是集体主义发挥极致的成果。

在另外一面,集体主义文化与制度为中国带来了很多问题。在集体主义名义下,政府官员可以漠视民生,侵害民权。在政府控制和主导经济的制度安排下,中小民营企业长期与垄断国企不公平竞争,生存已是不易,创新更是无从谈起。也是在集体主义的名义下,官员可以合法掌握大量资源和权力,市场与社会都向权力献媚。近年来中国公务员热一再升温,就连沿海企业家也鼓励下一代当公务员,过上安稳的日子。试想,大家都热衷做官,并以拼官爹为荣,怎么可能会有“中国乔布斯”的出现呢?

从根本上说,集体主义对中国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从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到“钱学森之问”再到“为何没有乔布斯”,都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为个人主义正名,让集体主义去魅,已是无可回避。

作者是中国独立评论人士

为什么美国没有史玉柱,中国没有乔布斯?(转)

时光倒流20年。

那是1989,柏林墙倒塌的时刻。整个世界都在关心着冷战的终结、民主的胜利、意识形态的巨变。

但有两个家伙根本不关心政治。

一个是34岁的史蒂夫·乔布斯,这位“硅谷金童”的人生正处于低谷。在被自己参与缔造的苹果电脑公司赶出来后,他为了复仇创办的Next和低价买下的Pixar都处于入不敷出、岌岌可危的境地。这位昔日全美最富有的人之一(远远超过那时的比尔·盖茨),私人财产只剩下2500万美元。

而另一个是27岁的史玉柱。刚刚硕士毕业的他瘦得可以被风吹倒。跟那个年代大多数的热血学子们相比,史玉柱没有狂热的政治理想,他一心想的是如何找梯子登上商业舞台。

20年的跌宕过后,乔布斯和史玉柱已分别成为各自国家商界的标志性人物。而当年关心政治的人们如今只关心经济了。

不过,还没有人去认真地比较一下乔布斯和史玉柱。更没有人去思考:为什么美国没有史玉柱,中国没有乔布斯?

这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变脸 Face Off

在我看来,乔布斯和史玉柱的人生经历就像是同一个剧本大纲拍出的两部电影,只不过更换了不同的导演和时空场景。

两人都是本国知识青年里的佼佼者,脑子好使还天不怕地不怕,早早投身高科技领域创业,并在三十岁左右就达到了事业的第一次高峰。

1983年,年仅28岁的乔布斯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他被看成是“个人电脑的真正发明者”。1992年,在一个国内十大城市万名青年的问卷调查中,史玉柱名列“最受崇拜的青年人物”第二位,第一名是比尔·盖茨。

两人都习惯于蔑视陈规、特立独行,带着点邪性的“范”,一个永远的黑色套头衫配牛仔裤,而另一个光头红白运动衣。

他俩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敏感,是真正的跨界高手。乔布斯在PC、音乐、电影、手机等多个领域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史玉柱则在软件、房地产、保健品、金融投资、网游等战场纵横驰骋。

两人都是执着的完美主义者,都能把一个产品做到惊天地泣鬼神。卖了10年的脑白金仍是中国最畅销的保健品,而iPod则占据了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的70%。此外,两人还是洞悉人性的营销天才。只不过一个靠发掘人性的美好赚钱,而另一个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抢金。

或许是因为成功来得太过迅速,他们先后导演过自毁式的高速坠落,幡然醒悟之后,又表现出惊人的自我纠错能力,并重新勾画一条不断向上的弧线。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史玉柱看起来就要成为中国的“乔布斯”。从1989年起,他每一年都要推出一款自主开发的产品,从M-6401桌面排版软件、M-6402文字处理软件到巨人汉卡,再到巨人中文手写电脑、巨人财务软件等等。巨人飞快地成长为一个年产值10亿、利润数千万的高科技集团公司,其年度销售商大会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电脑盛会。

几乎与此同时,乔布斯只剩下几千万美元的现金,和两个面临着裁员重组的问题公司,他完全可能成为美国版的“史玉柱”,比如在加州搞房地产,去拉斯维加斯开赌场,到中东倒腾石油,或者变成一个精明的股权投资人。但他什么都没有干,只是继续掏自己和别人的腰包来支持两个长期赔钱的公司,固执地等着它们出现转机。

某种程度上,乔布斯是幸运的。在美国,他的理想主义总能找到合适的欣赏者,所以他可以咬牙不向现实妥协。像罗斯·佩罗这样的前辈创业家愿意签出支票,并与其分担风险。迪斯尼这样的大公司也同意投资给小公司Pixar,让其制作动画长片并参与分成。

而史玉柱之所以蜕变成今天的史玉柱,是因为他发现,做软件公司为他意外地赢得了名声,而在中国,名声就意味着许多新的机会。

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史玉柱恰逢其时地被媒体和政府发现。很快,他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广东省十大优秀科技企业家”等,获得了珠海市第二届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一位总把裤带提到胸下的最高领导视察后题词说“中国就应该做巨人”。

你可以不关心政治,但政治会来关心你。

为了支持这个“高科技楷模”,当地政府以不到当时市价1/4的价格给了史玉柱一块市中心地皮盖楼(350/平米地价,2007年珠海的平均地价已经是3500/平米)。而在若干位更高层领导的直接鼓励下,他把计划一改再改,从原来的自用变成了商用,从最早的19层变成72层(全中国第一高楼),预算从2亿变成了12亿元。

单纯软件业务的回报根本不足以支撑这样高的资金投入,于是史玉柱中断了技术创新,开始卖楼花、运作保健品、搞服装,杀入更加暴利的行业。最后因为由于工程拖期、宏观环境的恶化,导致整个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巨人大厦从此沦为中国最著名的“烂尾楼”,直到今天。

有意思的是,1998年,背负着2亿巨债的史玉柱想要东山再起。他又算了一笔账,搞软件虽然利润很高,但市场相对有限,如果要还清2亿元,估计要10年;保健品不仅市场大而且刚起步,做脑白金最多5年(实际上只用了3年)。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居然又是对的。

超我 Superego

一个人的性格,会成为他今后命运方向的指针吗?

乔布斯,一个私生子,在中产阶级养父母的宠爱下长大,自卑与自大的双重人格。他的理想主义是与强烈的领地意识、以及咄咄逼人的攻击性混合在一起的。

乔布斯早年的密友、曾经一起吸毒、一起去印度朝圣的丹尼尔·科特克说:“史蒂夫心中总是装着他的苹果电脑。从更深层次上分析,他的成功是由于其内心总有一种深切的不安全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使他必须出去闯荡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另外,由于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孩子,他的行为并不被大多数人理解……”

就像《星球大战》中安纳金天行者。这种内心深处的“原力”,与加州的硅片、晶体管结合起来,苹果公司诞生了。正如伊甸园里蛇诱惑亚当和夏娃吃下的那个苹果,甜美而带有一点“邪恶”。

事实上,在苹果电脑早期的发展中,沃兹的技术、马库拉的资本运作、斯科特的管理和乔布斯的远见几乎一样重要,但作为公司董事局主席,乔布斯的个人魅力,让他轻易成为了公众关注的中心,并几乎独享了上市成功后的光环。

随着创业伙伴们因为各种原因一个个隐退,他越来越认为自己才是“点石成金”的超级人物,可以将个人凌驾于公司之上。硅谷最著名的投资人之一、当时苹果的董事会成员阿瑟·洛克回忆说:“那时,乔布斯刚愎自用,满脑子主意,肆意而为,毫不考虑公司的前途。”

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论分析,乔布斯的自我(ego)逐渐被本我(id)所控制,他被原力的黑暗面所吸引,并一步步走向公司的对立面,终于被董事会放逐。

而那个来自安徽小镇怀远,独自闯荡大城市的青年同样拥有着强大的内心世界,激励他的是一种英雄主义情结。

事实上,史玉柱出生的环境里根本连个晶体管都找不到,当乔布斯和沃兹开始组装第一台计算机的时候,他还只能对着《十万个为什么》自制土炸药。更不用说预判到“一人一台电脑”的产业未来呢?

对于以嬉皮士自居的乔布斯而言,电脑恰好是能帮助他释放旺盛的Libido(欲望)的媒介罢了,但对于史玉柱来说,电脑则是帮助他改变命运的唯一工具。否则他只能像刘震云小说《单位》里的大学生小林一样,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

1984年,在乔布斯策划的那则著名广告里,苹果的女模特挥锤砸烂了“Big Brother老大哥”。在PC世界里,谁都知道“老大哥”就是IBM。

1990年,身高1米80、体重不到120斤的史玉柱给自己的新公司起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巨人”,他宣布,巨人要成为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00多年前的刘邦,他在见到秦皇车驾时的感叹,“大丈夫当如是也”。而另一个叛逆者项羽,说的是“彼可取而代之”。

这种自我赋予又被外界不断强化的使命感贯穿了史玉柱创业的前半程。熟读毛选,青年楷模,大跃进式的增长目标,军事化的企业管理,为自己为城市树立一座固化的丰碑……

终于有一天,这些使命变成了他再也承受不起的包袱,庞大的“巨人”分崩离析。三年后,在经历了对人性和坏境的彻底反思,一次次自杀的念头和被追杀的恐惧之后,一个完全理性的、成熟的、内心更强大的史玉柱回来了。

他彻底放弃了珠海时期的企业文化“做中国的IBM”,“这是非常害人的一个空想,制定了一个很虚的目标。它在鼓励什么,鼓励大家搞大跃进、搞浮夸,让大家心里面很浮躁,对于现实没有什么帮助,现在我就不搞那个宏伟的目标了,我觉得实用最关键。”

新的文化很直白,“说到做到、只认功劳、严己宽人、敢担责任、艰苦奋斗。”这是在黄山太平湖,柳传志教给他的。

史玉柱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知识分子”,他坦言“胆子越来越小”,“只做好商人必须做的事情”。在一个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的现实环境里,他找到了正确的生存策略。让企业永远保持充沛的现金流,负债率低于30%;只做高利润率又不跟政府沾边的生意(这样的生意常常处于灰色地带);既然银行不肯借钱,就干脆参股银行;及时把公司变现,玩资本财技(上海健特借壳、巨人上市融资近10亿美金);跟有合法伤害权的媒体保持恰当的距离又给予充分的好处。唯一遗憾地是,他对创新不再有兴趣。

乔布斯在“荒野”中被放逐的时间更长。尽管他的坏脾气改变有限,但他学会了宽容和谦卑,知道怎么信任和授权给优秀的人,比如Pixar总裁约翰·拉赛特,乔纳森·埃弗。这个设计白色马桶的英国人,后来在苹果公司担当设计副总裁。他学会了合作与开放,让微软入股,用英特尔的芯片,建立了iPhone开放平台。

人们的第一次成功往往根源于欲望和运气,而第二次乃至更多的成功则需要智慧和自控。

无论乔布斯还是史玉柱,最终都通过克制本我,实现了自我超越(Superego),这才是他们真正的魅力所在。.

不同在于,两个理想主义的青年,一个变成了真正的商业梦想家,为了创造未来他不惜调动一切资源。而另一个人转变为纯粹而现实的商人,精确地计算着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再做哪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小王国与大盗

其实,道德感与一个人的成功并无太大关系。

在硅谷,与乔布斯的天才同样闻名的是他的傲慢自负、喜怒无常、抠门小气、巧取豪夺、冷漠无情。前时代周刊的记者,日后红杉投资的大佬迈克·莫里茨,曾把在乔布斯威权统治下的苹果称之为“小王国”(Little Kindom),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描述。

专制带来效率,难得乔布斯的个人品味和商业直觉又皆属一流。不过,如果乔布斯生在中国的话,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臣民社会”而非“公民社会”里,他的自大会惯坏他,人们会完全屈服于他的权威,听从他的指令,直到他最终把公司毁灭,就像牟其中、唐万新、孙宏斌这些人一样。

但他生在美国,民主社会和资本主义机制里有种天生的“对冲”力量。董事会、股东大会、机构投资者像一道道紧箍咒约束着他。默认的游戏规则是,只要你有能力做大公司的价值,就算你是个暴君也无妨;反之,等待你的就是自动下台或者政变逼宫。

在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和其创始人的命运,缠绕得太紧密了。权力的垄断和资本的垄断密不可分。我们没有发明出一套“防火墙”的制度,能将创始人的个人行为、个人信用与企业分离开。

于是,考察企业家自身的道德品质,变成了一件无比严肃又异常困难的事情。

相比大多数国内同行,史玉柱,堪称私德无缺。他信守承诺、有情有义、高度放权、慷慨分利,在公司破产之后,其核心团队成员仍不离不弃,甚至拿自己的钱来补贴公司。而他二次创业成功后,主动还债两亿的壮举,也足以表率。

在后来的巨人集团内部,史玉柱甚至成功地创造了一个“民主管理”的小环境。他成立了七人执委会,任何决策都必须多数票才能通过。除了核心产品,日常人财物管理全部放手,文秘出身的总裁刘伟,事实上已扮演了CEO的角色。

在《庄子·外篇》中,大盗盗跖(传说是贤人柳下惠的弟弟)与他的徒弟谈论“盗亦有道”。跖曰:“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五者皆备的史玉柱,在现实的商业世界里扮演一个“Big Brother”的角色,通过排山倒海的营销攻势,淹没一切反对声音。居高临下地制订规则,利用消费者的无知、贪婪和权力欲,还有既懒惰而又想过瘾的心理,设计出各种圈钱的工具(详见《南方周末》的文章《系统》)。

史玉柱直言,“商业是什么?商业的本质就是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获取最大利益。我是一个商人,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为企业赚取更多利润。要一个商人又要赚钱又要宣扬道德,那不是商人,而是慈善家。”

而视道德为无物、几乎从未在慈善事业上捐出一毛钱的乔布斯,从iMac、iPod到iPhone,他所推动的一切都是在迎合“YOU”这个消费者主权的时代。过去唯我独尊、四面树敌的苹果,开始走向一种新的理念:用户要的不是技术,甚至不是电脑,而是利益的最大化和体验的最优化。

他不再把苹果视作一家电脑公司,归根结底,“我们骨子里就是一家消费品公司,你的生死存亡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他们才是我们关注的对象。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对整个用户体验负责。如果表现不及格,那就是我们的错。错就一个字。”

这是不是“民主”精神在商业里的最好体现?

羊驼

1995年,史玉柱名列《福布斯》中国百富榜第8位,当时他是唯一一个搞高科技的企业家。

2009年,史玉柱仍然是《新财富》500富人榜中,排名最高的与新经济有关的富豪。在他后面的是李彦宏、马化腾、施正荣等。

看《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一书,美国生物历史学家贾雷德·戴蒙德谈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14种被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有13种来自欧亚大陆,为什么欧亚大陆的牛、马、绵羊、山羊、猪,而不是南美洲的羊驼,成为最终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牲畜?

他的答案是环境。最主要的原因是,欧亚大陆由于其广大的面积和生态的多样性,拥有最多的可驯化的候补动物。而这些驯化动物又促进了欧亚大陆民族的繁荣,进而帮助后者征服全世界,而这些动物跟随着征服者遍及其它大陆。

在商业世界里,存在着相似的问题。在过去100年中,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少数4-5个国家,而不是剩下的100多个国家,集中产生了几乎所有对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的创新?几乎定义了这个星球所有成功的商业模式?

史玉柱和乔布斯,两个同样具有商业天赋,且性格背景相似的创业者,最终一个变成垃圾商品的成功贩卖者,而另一个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具创造力的企业家。

当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Stay hungry,Stay foolish”可以影响全世界青年的时候,史玉柱在《赢在中国》里的语录却只能供本土创业者琢磨。

每个社会里都可以孕育出潜在的商业天才。而真正的商业天才,在任何环境下都有可能成功的。

但在某些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商业,就像南美安第斯高原的羊驼。看着很可爱很善良,经济价值很高,但是却无法大规模的繁衍和推广。

美国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给一个理想主义者提供梦想成真的舞台。那么中国梦呢?是不是逼着一个理想主义者向现实妥协,最终自己成为这个环境的一部分,才能成功?

“当巨人一步步成长壮大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的是有关成功者的书,当巨人跌倒之后,我看的全是失败者的书,希望能从中找出站起来的力量。”史玉柱说。

在2000年CCTV的一次《对话》节目中,史玉柱谈到了所谓“理想的状态,就是说今后市场经济发育到一定时候,法制环境建立,然后就是政企脱钩,我最希望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就是一个政府包括国家领导人,省级领导人,包括地方领导人,他做他的事,我们企业做我们企业的事。就等于你这个领导人你定游戏规则,然后我们这些人就按你游戏规则做事。最好是不要有什么太多的接触,我就是这个意思。巨人大厦这个问题上,不管哪一级的领导人没有任何的责任,责任全是我的。”

当一个人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内因的时候,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改变不了外在环境,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其实近代以来,中国并不缺乏伟大的商人,比如胡雪岩、张謇、卢作孚,但他们死了,人们如今只记得一些轶事;而熊彼得定义的企业家过去了,他们还能留下激动人心的产品和伟大的公司。

今天,中国可能是唯一一个创业热情甚至比美国更高的国家。各级政府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启动创业板,政府成立风险投资基金。这些都是好事。但必须承认,我们仍然是一个缺少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垄断资源和与之相关的分配权,资本更青睐与权力结合而非知识,优秀的年轻人希望跻身公务员之列的社会。

哪些被乔布斯所激励的创业者们,最终会不会变成为史玉柱的信徒呢?

这是一个问题。

中国铁定出不来这样的人物,我来说说为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有人说,中国没有出乔布斯是因为中国的制度不够开放,中国的教育扼杀了创造性。错!中国今天再封闭再独裁,也不如纳粹和苏联,纳粹和苏联的伟大科技发明还少了?别的不说,俄罗斯方块这样的伟大发明,绝对是和苹果处于一个档次的!

原因在哪里?在我们没有IBM TI和INTEL,中国的计算机行业如果要学美国,则要搞清楚IBM TI公司和INTEL公司才是中国需要学习的榜样。如果说苹果公司倒闭了,美国照样强大,但是,如果把美国的IBM TI公司和INTEL公司拿掉,那美国才是弱小了许多的。

评价一个人对国家强大的贡献的时候,是和这个人的财富多少没有关系的。而是,设想历史上不出现这个人,没有这个人,国家还是不是强大?那么,如果美国历史上没有JOBS这个人,美国的计算机行业,软件行业,是不是仍然强大呢?回答就是“是”。

也就是说,JOBS是在这个关头靠自己的天才在这个历史机遇中杀出来的英雄,没有他也会有别人,而这个历史机遇,就是INTEL和IBM TI所打下的技术基础和文化氛围,美国的民科从小就玩计算机,软件,自己做CPU,美国的超市里可以买到所有的组装一个卫星的零件,在这样的氛围里,天才自有用武之地,我们国家的民科又再玩什么?

更重要的是,IBM TI和INTEL所积累的人才,和这些人才跳槽之后带去的文化,才可以让创意这个天才之火熊熊燃烧

我们的潜在的乔布斯、盖茨从小就没有玩那些东西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社会文化和氛围。在德国,普通的人也可以组装汽车,拖拉机潜艇,一个是传统,而是超市里零件随处可以搞到,总有些闲得无聊的人玩这个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好了,为什么我们就没有INTEL TI和IBM?这又要说到国家的工业积累,高科技是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漫长的工业积累所绽放的花朵,其中积累的人才,技术,文化,才是出现这样的高科技的基石,而现代高科技又和军工分不开,现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几乎所有的科技都来源于军事,我国的军费跟美国比零头都不如,怎么和美国比?美国阿波罗计划的投资规模动员能力,至今让人感到害怕,而阿波罗衍生出来的科技,引领了整个第三次科技革命

造坦克的工厂,造汽车跟玩一样,而有了这样的基础,加上天才的创意,就有了军工厂转产的大众宝马,造战斗机轰炸机的工厂,造客机也是小CASE,于是有了波音麦道达索,造瞄准镜机床的工厂,才能有技术积累最做高性能的相机,这其中需要的,才是乔布斯这样的天才!

同理,苏联纳粹的科技大爆发,也源之于他漫长的工业积累,才会有冯布劳恩和克罗廖夫,在中国即使再聪明也出不来,俄罗斯方块,不过是苏联计算机实力的一个小小的展现罢了,同理,盛田昭夫和丰田章男的成功,也来至于住友,三菱,三井的技术积累,尤其是二战中造零战大和,制造铝合金的那批科学家

苹果的微处理器是从Synertek买的,其他的芯片则来自日立、德州仪器和摩托罗拉,显示器是日立的,电源是阿斯泰克的,打印机则来自东京电子和奎茂。同样,通过把应用软件的研发外包给微软、市场推广外包给麦金纳顾问公司、产品设计外包给青蛙设计公司、配送外包给ITT工业集团和ComputerLand,苹果公司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内部的事务性服务和资本投入。

苹果是非常成功的,但如果把这种方式放大到一个国家,则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正如一位网友在关于前述那则微博的讨论中所说:“苹果确实是伟大的公司,把别人的发明集成到一起然后做出大受欢迎的产品,也是本事。当然更伟大的是创造这一切供你去集成的18摸(指IBM),当然还有INTEL TI吧。”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在IBM如日中天的时候,苹果的崛起属于锦上添花,为国家之福;而当你看到苹果乃至微软的市值超过,甚至远远超过IBM时,这就不是国家之福了,而是国家衰落的标志了。这个道理很简单:做基础开发的人少了、钱没了,今后拿什么东西去实现你那聪明的创意?

今天,中国的粗钢产量已经是美国的8倍,无数工业品都是世界第一产量,只要假以时日,并且不被苹果的神话所忽悠,老老实实走先炼钢发电,然后IBM、TI,INTEL,中国自会涌现出更多的乔布斯。国家苦练吧,等到我们国家也出了INTEL,TI和IBM的那天,尤其是多上几个天宫这样的项目,培养一批人才和技术积累,等到那天,自然会有中国的天才,把创意加在这些技术基础之上,中国人是聪明的,毫无疑问

乔布斯的伟大在于——在一个人为钱、钱奴役人的社会里,提供了一个缓解焦虑、老少皆宜的玩具。只是这个玩具在‘金钱’的驱使下升级太快,所以老乔不忍看到最终结局离去了。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

(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文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10年内逼出了iPod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道德经》)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乔布斯为什么成功了?

乔布斯性格缺陷一大堆,而且很多都是领导者的大忌,最终怎么就被他成功了呢?而且被他比下去了那么多优秀者!!!你来说说,他到底是怎么回事,竟然这么厉害!!!1.漂亮的设计  斯库利表示,他和乔布斯都喜欢漂亮的设计,而乔布斯还认为,应当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去开始设计。他们曾学习意大利设计师,包括汽车设计师。他们学习汽车各方面的设计,包括舒适性、材料和颜色等,当时在硅谷没有人这样做。斯库利表示,这样做并不是他的想法,而是乔布斯的想法,不过当时他的专业背景是设计。苹果所做的并不仅仅是计算机,还包括产品设计和营销设计,这是一个有关公司定位的问题。  2.用户体验  乔布斯总是会考虑这样的问题,即产品的用户体验是怎样?用户体验是一个端到端的系统,也与产品的制造、供应链、营销和零售有关。  3.不进行小组讨论  乔布斯曾表示:“如果一个人根本不知道基于图形的计算机是什么,我怎么可能询问他基于图形的计算机应该是什么样?之前没有人见过这样的东西。”乔布斯认为,向他人展示一款计算器无助于解释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因为跨越太大。  4.完美主义  乔布斯认为每一步都必须做好,他对一切事都讲究方法,并且非常谨慎。乔布斯实际上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5.前瞻性  乔布斯认为,计算机将成为消费类产品。在80年代早期,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想法,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个人电脑只是体积小一点的大型机。这也是IBM的看法。另一些人则认为,个人电脑可能类似游戏机,因为当时已有数款游戏机面市。但乔布斯的看法完全不同,他认为电脑将改变世界,帮助人们获得此前不敢想象的能力。电脑并不是游戏机,也不是将大型机小型化。  6.最小化  乔布斯的方法与众不同的一点在于,他认为最重要的决定不是你应当做哪些事,而是你不应当做哪些事。他是一个最小化主义者。乔布斯总是在削减一些元素,使产品达到最简的水平。当然,乔布斯并不是让产品过分简单化,他只是使复杂的系统简化。  7.招聘最优秀的人才  乔布斯总能找到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他有领袖气质,能吸引他人加入他的团队。此外,他也能在没有实际产品的情况下使人们接受他的看法。乔布斯总是去接触那些他认为在某一领域最优秀的人才。他总是亲自负责自己团队的招聘,而不是将招聘工作交给其他人去做。  8.完善细节  乔布斯的一个理念是“改变世界”,另一方面乔布斯也非常关注细节,例如如何开发产品,如何设计软件、硬件和系统,以及产品应当有什么周边设备。他总是亲自参与广告、设计和一切事情。  9.保持较小的规模  乔布斯不喜欢大公司,他认为大公司充满官僚主义,缺乏效率。他将这些公司称作“笨蛋”。乔布斯曾经认为,Mac团队的成员不应该超过100人,因此如果有人想加入,那么必须有人离开。乔布斯曾表示:“我无法记住超过100个名字,而我只希望与熟悉的人共事。因此如果规模超过100个人,那么我们必须改变组织架构,而我无法以那样的方式工作。我喜欢的工作方式是我能接触到所有事。”  10.拒绝糟糕的工作  斯库利认为,苹果就像一间艺术家的工作室,而乔布斯则是一名熟练的工匠。一名工程师曾经向乔布斯展示刚刚写好的软件代码,而乔布斯在浏览了之后就表示:“还不够好。”乔布斯总是迫使他人做到他们能达到的最好水平,因此苹果的员工总是能完成一些他们原本认为无法完成的工作。  11.良好的品味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Bill Gates)等人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乔布斯有良好的品味。盖茨等人总是关注那些能占领市场的产品,推出的产品总是为了抢占市场。但乔布斯从不这样做,他认为应当做到完美。  12.从系统角度考虑问题  iPod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反映了乔布斯对用户体验,以及整个端到端系统的关注。乔布斯总是关注端到端系统,他并不是一名设计师,而是出色的系统李开复:乔布斯成功八大原因

有不少伟大的创新创业者,但是在电脑、操作系统、电信、音乐、动画多个领域都有突破性创新的,却只有乔布斯。“堪称先进的技术和魔术难以区分。”阿瑟克拉克的这句话,堪称为乔布斯量身定做。

没有乔布斯,就没有1977年的Apple II、1984年的Macintosh、1998年的iMac、2001年的iPod、2007年的iPhone和2010年的iPad。

乔布斯能如此成功,应有八个原因:一、预测业界趋势;二、大胆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三、打造崭新的商业模式;四、凝聚一流人才;五、憧憬用户尚不自觉的需求;六、永不停息的自我超越;七、设计每个细节都近乎完美的产品;八、口若悬河地说服用户情不自禁地爱他的产品。一般能驾驭两三个上述点就可能很成功,但乔布斯做到了这八点。

细看苹果的成功,这些要素显露无遗。苹果在设计产品时有勇气利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比如,iPhone首次将桌面操作系统移植到手机上,又采用了多点触控技术、动力加速器以及GPU。在工业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乔布斯自己就是苹果最挑剔的用户,他会关注到细微像素的差异,在意机箱里数据线的排列是否美观。

在商业模式上他也大胆创新。苹果从2001 年开始运营苹果店,当时整个行业都在追随戴尔(微博)的直销模式,因此苹果店模式引人质疑。但是,现在单看2009年的官方数据,就已经足以证明乔布斯的成功:一家普通苹果店的“每平方米销售额”为4.3万美元,相当于同样面积的5家百思买。

对于苹果公司,创新则意味着企业的成功。凭借突破性创新,过去十年里苹果改变的产业包括音乐、手机、数码产品零售,这种创新带来的领先同行两三年的优势,意味着一到两年的暴利。

但乔布斯也并非完人,起初他想大权独揽。除了一批“死党”,公司其他员工都无法容忍他那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态度。终于,他被逐出公司。

重回苹果后,乔布斯成为一个更均衡、更好的领导者。一方面,乔布斯保持苹果在人机界面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乔布斯针对用户的实际需要,用“均衡”而不是“完美”的思想对苹果产品进行全面改造。

苹果在消费电子市场上大获成功的第一个产品iPod,便是始于这种“均衡”思想:工业设计既“酷”又“炫”,但更重要的是全面支持与PC机及Windows等主流平台的连接。

请允许我用郭去疾对乔布斯的一段评语作为结束:你可以出身卑微,但必须卓然不群,纵使你将众叛亲离,也注定要重头再来。最迷人的剧情不是后来居上,而是王者归来;最伟大的战局不是尖峰对决,而是独孤求败;最完美的谢幕不是激流勇退,而是戛然而止。美人难免迟暮,英雄方能不朽。浪花淘尽,正是好处,却是了处。

李开复: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资料图)

十个启示:

1、自信中带有谦虚,谦虚中含有自信;

2、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

3、思考比传道更重要,观点比解惑更重要;

4、“我不赞同你,但我支持你”,支持下属做自己不赞同的事情是一种领导力;

5、在挫折中获益更多;

6、创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的创新;

7、用勇气来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最后用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8、用你想被管的方式管理员工;

9、追随内心,让内心来引领一生;

10、人生的目的:世界因你而不同。

乔布斯成功的秘诀

北京时间10月6日,一条消息赫然醒目,一代传奇人物——苹果董事会主席、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n P. Jobs)逝世,享年56岁。尽管这个消息不算意外,因为自从他患病以来,就一直传出他身体不佳,甚至死亡的误告。但还是引起了轰动,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悼念和抿怀这个改变个人电脑世界的先驱。他以及他所创建的苹果公司也成为大家的热议的话题。

乔布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靠什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引起这么多人疯狂追捧,甚至把他奉为“神人”?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在99年,刚读大学的时候,选修的是计算机专业,那时正是微软的Windows98开始横世的时候。在一本介绍早期电脑及操作系统的读物上介绍了苹果电脑以及它与众不同的MAC系统。我才知道原来最早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不是Windows98而是MAC,他的创史人就是乔布斯。而让我感兴趣的是,第一他是个私生子,为什么?第二,他大学居然未毕业。第三,既然苹果是早的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可是却被后来的微软超越,为什么?当几乎的所有的人都为当时的世界首富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疯狂追捧和模仿时,我却为乔布斯暗暗而感到难过,替他惋惜,毕竟他才是最早创立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是他让电脑开始走进普通家庭,可是为什么我们用的操作系统不是MAC,为什么世界首富不是他?带着这些疑问,我记住了这个名字“乔布斯”,开始有意无意的关注他及他的苹果产品。

可惜当时的苹果公司正走下坡路,在市面上几乎看不到苹果公司的产品。尽管它是第一个开发了图形操作系统界面的伟大创举、第一个由生产硬件的开发商却自己研究开发了操作系统的公司,简直是奇迹,要知道当时IT的行业的“航空母舰”老牌的IBM公司都没办法自己解决操作系统问题,而是寻求与他人合作,而苹果电脑仅仅是家才成立几年的电脑公司。但由于创始人的孤僻顽固执着的性格,使它一开始就开始并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那就是“不妥协”、“不合作”,这使它的的发展在未来变得异常曲折。而微软则恰恰相反,它的开放性和合作性,使得更多的硬件生产厂家愿意生产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的硬件,软件开发商也转向开发能在Windows平台使用的软件。苹果电脑几乎被孤立了,除了在图形处理的优势外,几乎找不到苹果电脑的存在。

苹果似乎是个悲剧色彩的公司,它的伟大,它的没落,都成为一部传奇,写在了电脑史和商业MBA反面教材的案例里。

如果没有乔布斯,也许就没有“苹果”公司,如果没有后来乔布斯的返回,也许“苹果”将渐渐衰亡,1998年,乔布斯归来了,他能拯救已经濒临破产的苹果公司吗?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但更多的是怀疑,毕竟当时的IT行业,硬件制造方面已经有太多的优越的电脑公司成为后企之秀。软件方面,微软公司如日中天,一枝独秀。加之苹果公司向来的我行我素,很多人并不看好,苹果已经举步为艰,四面楚歌,它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能有什么突破呢?也许唯一的作用成为一种教材,它的创业故事以及衰落都是不错的选材。

是的,在乔布斯归来当初并没有在市场上引起震荡,一切似乎都和大家所分析一样,苹果公司不可能再有辉煌的未来,毕竟市场是残酷的,苹果已经被淘汰了,或者说转型太慢,已不适应。

但后来苹果成功了,这里我不想累述,通过大家众所周知的产品,苹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很多人认为苹果的成果是完全是因为乔布斯个人,那乔布斯到底有什么魅力和能力能够使苹果电脑公司力挽狂澜,再次走入颠峰。

以下几个故事也许能说明几点(均来自网络并整理),虽然可能会改变你对乔布斯的一些看法,但同时你也能审视你自己:

一、乔布斯是天才吗?

也许大家会说乔布斯是计算机业的天才,他创造了“苹果”,发明了第一台个人电脑,但如果我告诉你,其实乔布斯并不是电脑天才,他只是喜欢电子元件,他也不是工程师,不像比尔盖茨是个对程序痴迷,他不会编程,甚至不懂电路设计,你一定会惊呼,是的,这就是乔布斯,一个对电脑设计和编程一窍不通的的人,真正创造“苹果”电脑的是另个创业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当初他向沃兹倡议成立公司,公司的设计几乎全由沃兹设计完成。但却要求五五分成,沃兹的父亲对此表示不平,“这个没做任何事的家伙凭什么五五分成”。

但乔布斯他的魅力在于他能让别人为他服务,听从他的指挥和安排,并且是非常乐意的,这是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者必备的条件。你可以吗?

二、传奇与矛盾的自私体。

乔布斯一生都充满传奇,私生子被人抱养,不爱学习,大学只上一个学期并辍学;迷恋佛教,曾经到印度修行甚至想剃发为僧,素食者,却有吸食大麻;--心想做百万富翁,改变世界的人,又想做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就是这样的矛盾体。注重亲情和隐私,却当自己的第一个女儿出生时却拒不承认是自己的,尽管当时有亲子鉴定证明,法院也判他败诉,但他仍拒绝承认,也不承担抚养费,却又给孩子取名丽莎,而且给两年后的一款电脑也命名为丽莎,一度成为当时苹果公司的调侃话题;暴躁的脾气, 乔布斯古怪暴躁脾气是出了名的了,这也许是由于他的身份的特殊性,由于从小被抱养,他自认为是被遗弃的孩子,所以他需要不断的肯定自己,绝对不允许也不接受别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正是由于这点原因,他与后来的高层领导者性格不和,导致苹果高层将他孤立,他一气之下,提出了辞呈,结束了他早期在苹果公司的历程。这点来说,可以说是自食其果吧。(后来乔布斯回归后可以看出性格改变了很多,也许期间他自己也进行了反省,并承认和接纳了他的第一个孩子)。

真实的乔布斯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得伟大,甚至在很多眼里他是个古怪的,自私,有几个故事可以说明这点:

在创业之初,由于经济上的窘迫,他们各自在还在不同公司兼职,当年乔布斯打工的一家叫阿尔塔的游戏公司委托他开发一款叫“突破”的游戏。48小时后,乔布斯拿出了使用非常少电脑芯片的设计方案。事实上,它全是沃兹的功劳,乔布斯只是在沃兹研发的时候买些糖果和可乐。阿尔塔公司最后支付了1000美金设计费。乔布斯告诉沃兹,阿尔塔公司只给了600美金。就这样,他只给了沃兹一半。负责了所有研发工作的沃兹赚了300美金,而乔布斯拿到了700美元。一年后,沃兹才知道自己被朋友欺骗的事实。当他得知真相后,伤心得哭了。当《甜苹果?酸苹果?》的作者把这段往事写到书中,乔布斯为之大发雷霆,他打电话给沃兹解释说“我根本记不清那件事”,或者“那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随着新型苹果电脑的陆续开发,苹果成为真正的个人计算机市场“龙头老大”。乔布斯却被一种深切的挫败感折磨着。他妒忌沃兹在技术上的辉煌,害怕自己在公司被排在沃兹之后,时常为排名顺序发生争执。他要向世人证明,苹果公司不仅仅有沃兹一个计算机天才,还有一个乔布斯,他也能研发出超一流的计算机。他拒绝给一起创业的员工任何股份和期权。为了公平,善良的沃兹不得不把自己的股份发送给许多本应受到奖励的员工。对此,乔布斯振振有词地说,“沃兹无法拒绝他们,很多人都在利用他。”--乔布斯是故意不给这些元老们任何股份的,他就是要这样,这样他才是真正的“大老板”,公司里他说了算。

1997年的苹果公司已处于破产的边缘。此时主政苹果公司的是吉尔·阿梅里奥。他始终没能适应苹果那种异样的企业模式和管理风格--那正是乔布斯塑造的。为了重振苹果的信心,他答应乔布斯以3.775亿美元现金收购乔布斯后来创建的NeXT,并支付150万股票给乔布斯本人。此外,他还任命两位苹果创始人为“特别顾问”。但乔布斯却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他一上台,乔布斯抓住机会策动一次阴谋政变:他拉拢了一位董事会成员,并让自己的朋友、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以诉讼相威胁,软硬兼施,逼董事会罢免了吉尔。那以后,乔布斯在任何场合都远远躲着吉尔,像是害怕被他报复。就是这样通过这种方式,乔布斯重新获得了掌控苹果命运的大权利。

不管怎样,乔布斯的自私是他个性的一部分,这就是真实的乔布斯,也许种自私造就了他强势的性格,不允许被忽略,不允许被超越,要做“永远第一”。对他来说,这就是他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是他追求的人生目标。

三、乔布斯成功的秘诀。

一)合作还是利用?

牛顿曾经说“我只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完成的。乔布斯创建的苹果也是如此,如果你详细翻阅苹果公司的历史时,你还会发现乔布斯是个嫉贤妒能、好大喜功的人。

当初设计第一台个人电脑的不是乔布斯,同样,另一台具有里程碑的苹果电脑“麦金托什”设计者也不是乔布斯。当时在苹果公司的一个名叫杰夫·拉斯金的杰出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小型、价格更便宜的大众计算机,他以自己最喜欢吃的一种苹果为它命名--麦金托什。当他向乔布斯汇报时,乔安娜·霍夫曼逼真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只要看一下斯蒂夫流露出来的目光,对杰夫来说大事不妙的日子为时不远了--斯蒂夫要把他的研发成果据为己有了。”最后,乔布斯硬生生夺走对麦金托什机项目组的控制权。乔布斯想着在这个成果的关键部分烙上自己的“印记”。既然他不懂得具体的技术信息,就把机箱设计当作是自己的领域。一次,他把电话簿扔在会议桌子上,要求设计出来的机器只能这么大,所有的人面面相觑。为乔布斯工作好像是在攀登一座难以到达山顶的山。他的命令有时听上去是很不合理,但他总有能力把成员挑战到一个极限。

1984年1月24日,苹果公司历经3年研发的成果--麦金托什机终于亮相。在展示会上,斯蒂夫这洋洋得意地他朗诵了鲍勃·迪伦的诗,然后按程序,取出计算机。这时这台麦金托什机开始说话了,“嘿,大家好……在这里,我带着极大的自豪感向你们介绍这位像我父亲一样的人--斯蒂夫·乔布斯。”雷鸣般的掌声从全场响起。斯蒂夫又一次完美无瑕地展示了苹果的产品。他证明自己没有输给沃兹,他也有了“他的”电脑--麦金托什和丽莎。历史总不能记住那些真正英雄的名字。麦金托什机最后面世时,只有乔布斯一人风光地接受媒体的赞美和欢呼--虽然,他不过是麦金托什机的“养父”。

1997年,他重新执掌苹果后,对苹果公司的股票期权进行重新评估,把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股票奖金挂钩;在公司内部重塑平等主义的氛围。几周内,他以董事长的身份轻而易举地赶走了大部分和他意见不合的公司主管。乔布斯在很大程度上延续着上任CEO吉尔的改革政策,力度更大、纪律更严、管理得更加细致入微。宣传栏、办公室和大楼上到处贴着一句简单的标语--“新的思想”。这一切表明苹果要有一个新的开始了。这句标语大大激发了苹果公司员工的士气。这些年来,苹果公司都是由局外人交替执掌,他们都不能理解、掌控苹果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只有一个人有能力掌控这种“特殊企业文化”--他就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乔布斯的商业奇迹又回来了。1998年1月旧金山的苹果世界产品展销会上,在主题演讲快结束时,乔布斯好像忘了什么,又回到麦克风面前:“噢,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们了,苹果公司又开始赢利了。”--他已经把展销会变成他精彩的个人秀。观众们心醉了:才几个月时间,“神奇小子”就让他们心爱的苹果又赢利了!事实上,没有人能在几个月里改变一家大公司的困境。然而,吉尔几乎完全被人遗忘了。苹果公司的一位工程设计主管承认:在乔布斯接任CEO的3年里研发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从吉尔在任时就开始研发的,包括后来几年里把苹果带上好转的iMac电脑。乔布斯又一次从别人辛苦栽种的树上摘到了桃子。

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利用别人的创造成果,尽管听起来有点残酷,但事实就是如此,这条法则在今天的商业也处处通用,那就是:“可以利用就利用,不能利用就模仿,不能模仿就想办法超越”。乔布斯的财富与成功一直来自对别人创造性成就的支持。如果你也可以,说明你也成功了一半。

二)独特的远见,不走寻常路。

如果想成功,仅仅利用或者模仿是不够的,更重要的你要有独特的眼光,能寻找超越的途径。当初苹果之所以能成功,是它总能找到与其他人不同的捷径,当他们创建公司时,当时的计算机还是个只在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中使用的一个神秘的庞然大物,大部分人从没接触或者见识过。但乔布斯却从中看到了机遇,设计一款轻巧的个人电脑,供家庭和个人使用。个人电脑一经问世,就大受欢迎。

1997年经历过一系列的挫折之后的苹果,乔布斯重新掌舵后,大开阔斧的就行了改革,当时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行业,以产生了很多巨头,要想在普通电脑行业上超越他们,很难。但乔布斯另辟蹊径,总是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从他们设计的电脑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电脑总以黑色外盒为主,苹果的设计者们,却改用透明的彩色硬壳,颇有个性,赢得了很多人的喜欢。虽然在台式电脑上苹果以很难突破已经固若烫金的围城。于是乔布斯转向另个行业,音乐。他们设计了时尚的并有大容量的可以下载并随身带着的播放器,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这就是苹果的iPod,这个产品的大力成功,才只挽救苹果电脑公司的真正英雄,苹果电脑公司也改名为苹果公司,去掉了电脑,以向世人宣布,他们不只做电脑。他们把触角渗进了其他行业。

再后来是iPhone,它完美的造型,超级超炫的功能,引起世界轰动,大批的人争先恐后第抢购,一大批的“果粉”诞生。

接下来世iPad,它的出世同样给世界带来震撼。小巧精灵却又完全满足人们娱乐上网的所有功能,人们在笨重的台式机和笔记本中又有了新的选择,那就是平板电脑。

三)追求完美,顾客至上。

如果说以上两点,在今天电子行业百花齐放的背景下,苹果的很多技术和产品也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超越,市面上也有很多可以代替的产品,可为什么很多领域只有苹果做得如此成功,那就要归功于乔布斯独特的个人魅力,那就是追求完美。当苹果把他们的产品一件件展示问世时,不管你是不是电子产品迷者,你都会被它时尚的外表吸引。苹果的产品不仅是在外面时尚,更重要的是它非常好用,人性化的操作界面,用过之后无法抗拒它给你带来的感受——震撼,你几乎找不到设计的缺点,甚至比你想得到的还要多。

追求完美还表现在对细节的不懈追求,他曾说,一个木匠不能因为抽屉的背面不会有人看到,就使用胶合板而非木头。他也将这种追求彻底注入了他的产品中,他说:“为了晚上能睡个好觉,为了美和对质量的追求,这种思想必须贯穿始终。”在制造第一台Macintosh的时候,他就坚持不设置内部冷却风扇,这样才能保持设备工作时的绝对安静。乔布斯常常以高于用户要求来要求自己,还有一次他周末紧急打电话给一名苹果工程师,因为iPhone屏幕上的一个字母的颜色不够完美。他还经常自己重写苹果的广告语。

这就是乔布斯,执着追求完美,注重细节和人性化才铸就了今天的苹果,诞生了那么多受人喜爱的产品,正如乔布斯在在2010年1月发布iPad时说,“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技术和自由艺术的联姻,和人性的结合创造出的产品,才能引起我们发自内心的共鸣。”乔布斯永远把顾客的体验感受摆在第一位,这也是为什么他设计的产品总能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综上所述,乔布斯是个普通人 ,和普通人一样有很多缺点。不是天才,不懂技术,甚至是个暴君。但他最后居然成功了?! 在我看来,他只是个梦想家、一个想像家、一个造梦空间大师,但他与普通人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他有梦就敢追求,有想法就去做。他所做的很多事都来源于他对未来产品和未来世界的想象,尽管也许在当时看来这个任务不可思议,稀奇古怪(比如他当初提出要把电脑设计成笔记簿这么大),而且最后的完成也许不是他,但他敢于提出来,而且后来证明很多他确实是做到了。乔布斯他的成功关键在于他对梦想的追求与执着,以及那条梦想“改变世界”的信念。所以如果你也有梦想,并能付出追求,那很可能下一个乔布斯传奇就是你!

周鸿祎解读乔布斯:苹果是靠微创新成功

十一之前,我有机会和周鸿祎坐下来聊聊乔布斯。

这是奇特的一对。两人一中一洋,未曾谋面;两人分属消费电子和互联网两个领域;两人中一个执掌着市值近 3000 亿美元的公司,另一个还从未打造过一家上市公司。但他们在某些方面又是类似的:充满争议性、富攻击性、与众不同。我无意标榜周鸿祎,但与他长叹三小时的过程的确酣畅,周心思敏捷,又富商界经验,便不乏有趣的见解。比如,周说从乔布斯身上他学到「企业的战略是可以来自于细节」,他追求像乔布斯一样提供「优雅的解决方案」,以及他认为自己在互联网电视革命方面比乔布斯想的更远。

以下为访谈摘要:

张亮:这次跟您来聊乔布斯,是因为乔布斯已经成为杰克·韦尔奇之后中国商界的一门「显学」,大家都想从他身上学点东西。不过这后面有几个问题:乔布斯什么可学之处?这个人是可以复制的吗?外界对于乔布斯的推崇之中,有没有什么南辕北辙之处?……不过所有问题之前,先来回答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你觉得乔布斯是怎样的一个人?

周鸿祎:我看过几乎能找到的所有乔布斯的传记,网上关于他的资料也看过不少,恐怕中国比我更熟悉苹果的历史的人不多。最开始我觉得他是个很桀骜不驯、有创造力的创业者,后来佩服他的是他能东山再起。不过呢,最近三年有一个全新的感觉。乔布斯从1975年出道到今天,干了35年——最近这三年仿佛是把35年的功力一掌击出——他用一款iPhone干掉了诺基亚,再回过身来用iPad对微软和英特尔发起很大冲击,如果算上之前用iPod超越索尼。这几个产品只是孤立的看,也不觉得别人想不出来,但乔布斯就好像进入了「飞花摘叶,即可伤人」的境界。那现在我觉得,乔布斯太伟大了,跟他的这些创新比,我们现在做事的格局都还不够。

张亮:大概是这些成就让乔布斯俨然一种成功学。你怎么看这个热潮?

周鸿祎:学乔布斯比较容易陷入两个误区。第一个是把乔布斯神化。我们都是人,就他是个神,那还有什么可以学的?其实乔布斯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缺点很明显的人。比如他对员工比较粗暴,比如他早年的合伙人沃兹尼亚克也被他骗过,再比如他跟女朋友生了个私生女不承认。这些都应该让你感觉乔布斯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一个神,这才能去研究。第二个,你知道事后分析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因为事后分析总是很功利的看做一件事儿对自己的好处,没有看到完整的过程。不看来龙去脉只看孤立的成功,这就会让你得出很多奇奇怪怪的结论。只看iPhone、iPad和App Store的成功,就好像说你看到所有的成功公司都有一栋独立办公楼,那你就得出了结论说「有独立的办公楼是成为伟大公司的必要条件之一」。这种把不是成功真正的原因上升为经验,是非常害人的。现在有一些公司认为苹果不过如此,不去学它的DNA,只抄它的产品,这肯定是错的。

张亮:你觉得应该怎么学习乔布斯?

周鸿祎:我一直在想,究竟乔布斯为什么能想到iPhone这么一款产品?

首先我觉得这肯定不是一个造化于密室,然后用几年时间去实现的灵感。我甚至可以说乔布斯一开始是没有战略的。为什么呢?因为其实战略就是四句话: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做什么?我不做什么?像麦肯锡帮一些公司做的战略规划,往往是在成熟的行业去做同行分析,比如微软也会请专家说你看Google是怎么做的,但这种战略总是对一个已有的成熟套路的总结和改良。但是苹果这种创新是颠覆,是走向一个未知领域。你对什么都是未知的,刚开始一定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乔布斯不断的把握好每一步,再加上他很多年的各种积累——这些积累我相信一开始是存在你脑海里某一个地方,并不起作用,但是你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它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最后才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你回想一下当初的苹果(注:2001年),它也是没办法,它做电脑实在是卖不过戴尔,做操作系统也打不过Windows,就先做了一个外形很时尚的音乐播放器。

我想第一版iPod出来时比尔·盖茨肯定在偷笑,说这兄弟肯定昏了头了,做了一个在中国珠海已经烂大街,随便几十块钱可以买一个的MP3播放器。

但其实乔布斯非常尊重用户的需求。我相信他当时也受到了外界的启发,比如当时已经有了Napster这样的产品,证明年轻人非常欢迎这种东西——其实我们都知道音乐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当年我们上大学时谁没一个随身听?说是学英文,主要还是听歌,这是最本质的需求。可如果你不是非常重视用户的需求,你就会忽略它。

大公司忽视这个需求,那些做MP3播放器的小公司知道这个需求又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正是这样一个中间地带,就给了乔布斯一个机会:他能做操作系统,能做硬件,应用软件也能做。这些事儿都能自己干,做个MP3播放器,就像「杀鸡用牛刀」。

我猜做iPod的时候也没想到日后的iPhone和iPad,只是它基于iPod做了很多探索。你看,他先把iPod从黑白屏幕变成一个很小的彩色屏幕,一开始只能看照片,然后这个屏幕再扩大,能看视频。这个时候你再加一个通话模块是不难想到的。等有了iPhone,你再想到把屏幕再放大变成iPad,也是顺理成章的——乔布斯的战略都不是大跨步的战略,而是一步一步的,他每一步都是在不断地捕捉当前的用户需求和市场状况,然后再往前走一步。

iPod卖了一亿部之后再做iPhone,你不感觉水到渠成吗?可如果没有这些每一步的积累,没有用户的基础,如果第一步出来就是iPad,会怎么样?

其实盖茨很早就有了平板电脑的想法,也早就做了智能手机。但盖茨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呢?就是盖茨手里有一个榔头,他把所有东西都当钉子。盖茨有Windows,而桌面上的Windows是针对鼠标和键盘的,它做手机操作系统时也是这么搞。其实平板电脑明明是用手触控的,你非要像用鼠标一样使用「开始」按钮去点开里面的程序,这不是很傻吗?这就是不考虑用户。

但乔布斯非常的关注细节。你看乔布斯会趴在电脑上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的看那些按钮的设计,像他曾经跟他的员工说,你要把图标做到让我想用舌头去舔一下。只有像乔布斯这么关注细节的CEO,才能真正去了解用户的需求。所以我不认为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一开始就从大方向上想好。相反你看英特尔、诺基亚这些公司做的战略,你会觉得所有的东西都很好,但就是离消费者太远,所以结果要么就是发现不了真实需求,要么就是已经在市场上被证明的马后炮的需求。

所以我从乔布斯这里学到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企业的战略是可以来自于细节的。

张亮:这就是你最近努力倡导的「微创新」。

周鸿祎:创新不是大家想的那种,一个人特别牛逼,构思出一切。我认为创新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者分散,或者逆向,或者组合。它一定是有基础的。创新应该像我们玩游戏似的,走到某一步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些新的线索。

比如呢,从iPhone到iPad的过程中,最牛的一件事是打造App Store。但即使App Store,也不是一个伟大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你自己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用户,不是一个手机发烧友,你今天拿到一款诺基亚手机,装软件的话,需要懂什么叫证书,什么叫签名,还得知道去哪儿下载,怎么装。这些东西就连我这样一个一个熟悉PC的人都不搞不懂。你不觉得其实这个需求已经放在那儿已经很多年了,只不过诺基亚从来把它忽视了吗?所以苹果做一个统一的、很方便的平台让你下载软件,这个想法难吗?不难。至于说这里的许多软件不是苹果做的,是别人做的跟它分账,这套商业模式也不难做。苹果之前已经有了iTunes,有了音乐和视频商店,已经解决了0.99美元卖一首歌的问题,那它再卖1.99美元、2.99美元的东西,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过去iTunes的很多实践到一定时候就成熟了,就会结出这个果实。

张亮:所以你的结论是,学习乔布斯关注产品细节的一面?

周鸿祎:我觉得他有一个特点,我是学到了。当然我看产品的时候,我就跟跳大神似的,灵魂出窍了。怎么说呢?就是我当时好像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耐心、很急躁、对计算机对很多东西了解不多,甚至用东西很粗鲁的最小白的用户」。所以很多产品到我这儿一用,用不了几分钟我就找出毛病。其实你说,我是一个工程师,再难用的产品能难得住我吗?但恰恰我在用产品的时候变成一个最普通的用户,变得很挑剔。

张亮:不过乔布斯很著名的一个习惯就是从来不做用户调查。

周鸿祎:乔布斯其实只是不喜欢做焦点小组(Focus Group)。焦点小组的问题是,它太假。你把用户拉到一个语境里,问他很多问题,这一定会误导用户。

但是我相信,乔布斯一定花很多时间在琢磨用户是怎么想的,我不相信说这东西都是在他心里一个人憋出来的。我相信乔布斯会在生活中问很多朋友,没准儿他会跟很多人去聊天,他也会有很大的阅读量,包括他会上网去看。比如说他做iPhone的时候不就说吗,每个人都有手机,但都觉得很难用,他自己也觉得很难用,因此就问为什么不能做一部不一样的手机。这就是他在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想法。

张亮:你是怎么了解用户需求和想法的?

周鸿祎:我了解用户的方式很简单,我会经常会变成一个普通用户,去使用外面的公用电脑,这才是最真实的环境。我也会去看普通人的电脑,因为你可能不是安全专家,所以我在你的电脑上去用我们的软件,或者我问你的意见,比问专家的意见更可靠。我看《电脑报》、《中国电脑教育》这样的报纸,我很喜欢看上面的读者来信,这里面聚集了大量的用户反馈。

这跟我的经历有关,我读书时就创立过公司,后来在方正我想的也是要把我的东西卖出去。所以很多时候我不是以技术人员的角度看我的产品,而是我会带着产品去听普通用户为什么不用它,或者为什么人家骂它。这种东西经历多了,你就慢慢地能从普通用户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张亮:你刚才讲到乔布斯从iPod到iPad,并不是基于战略,而是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来的。其实你自己也是在奇虎做了很多事情,最后在安全领域做出了成绩。这两件事,都是有偶然性的,甚至是盲打误撞。但平时你也能看到很多创业者,他们有很多奇思妙想,但就是选错了方向,而且调整不过来。为什么你们能闯对领域,他们闯不对领域?

周鸿祎:你别忘了,我进入安全领域时,已经36、7岁了。乔布斯回苹果时也42岁了,iPod又是在那几年之后了。我们的之前的经历和积累是很丰富的。我认为你看到的那些不靠谱的人,他一定没有经验,基本上什么都没干过,只是凭想象。其实有的时候你也会看到有的人闯对了领域,但是做不起来。

我举个例子,很多人说我做浏览器,是从2004年就投资了世界之窗,当时我就踌躇满志。错了。当时是我的老部下要走了,他在我这儿干了几年,我把他培养起来,他说他要去做个浏览器,你要帮我。其实我当时对做浏览器不太看好,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敢做浏览器,所以我做浏览器插件去控制浏览器。这是3721的思路。而且我也知道,国内做的浏览器没有核心技术,就是IE加一个外壳。但是他说这么多年我也替你做了很多事,从情理上我当然说,我就会支持你。这件事没有那么功利。

后来为什么突然要收购世界之窗呢?外面有很多分析,但是我告诉你最真实的原因。我们做360的时候,越做越发现说大部分安全入侵是从浏览器开始的,用户浏览网页就被挂马了,我们当然会很自然的想到要解决浏览器的安全。那你说这次我为什么不做个插件来干这事呢?你知道我干3721插件让我吃够了骨头了,所以我肯定就不会再想干插件了。所以这时候我就会自然想到世界之窗。

我一直在说,一个人一定是复合的,当你做一个决策,它是来自许多方面的。所以你的经验不足,你的积累不足,你是做不出某个决策的。

我们做安全做到那程度了,因为我做的那个投资,对浏览器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浏览器市场的变化被我意识到了,我的经验跟原来不一样,已经超越原来做插件的时候,这个决策很自然就出来了。

我再举个例子,今天很多人说Foursquare,都在琢磨如何抄。你们知道它的诞生经历吗?他的创始人很早前就在做城市信息搜索(city search),不太成功,后来又做一个基于定位的酒吧交友,也不太成功就卖给了Google。到最后,他把城市信息搜索加上定位交友加上一些游戏性,变成了Foursquare。就像做火药,你把硫磺加木炭不行,把木炭加硝酸也不行,但把这三样东西按一定比例掺在一起就变成一个大炸弹了。变成炸弹之后,大家就会说,只要你同时研究硫磺、硝酸和木炭,你就能做炸弹了,但这是不行的,没有东西是这么研究出来的。

总的来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做事不能太功利,你如果踏踏实实把每一件事把握好,即使当时没收获,它也在你的DNA里埋了一个东西,未来很多东西会被串在一起,发挥作用。

张亮:外界看来,乔布斯是前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他用很长时间打磨一款产品,近乎独断的决定要什么功能不要什么功能,比如iPhone刚出来时没有很多用户觉得最重要的拷贝粘贴功能。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们,这是不是不可复制的?

周鸿祎: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做产品,一定要做优雅方案,不要做完美方案。比如iPad,很多人列出来iPad的20个缺点,我觉得这个思考点就错了。iPad用于工作肯定不方便,它不能多任务、输入也不方便。但人家没有设计成那个样子。如果它的定位是去击败笔记本,那它到处都是缺点,它就死了。但iPad的定位就是一个娱乐工具——能够满足所有人需求的东西是没有个性,而且你越追求完美,方案就越复杂,周期就越长。而创新追求的就是在一个点上打动人。

这个东西很复杂,我刚说使用产品时我能模拟主流用户,但同时你不能被用户牵着鼻子走,你要学会过滤用户的声音。因为每个用户有每个用户的想法,有的能代表一类需求,但有的你一看就只能说对不起,这个我做不了。

这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积累的事情。有的用户需求你一看就觉得很重要,有的表面看觉得没什么,但挖掘下去,能否看到用户都没有意识到的需求。

作为产品负责人,你永远要想办法去进球,而不是关注于不漏球,光想着怎么不漏球,也进不了球。

张亮:你说做产品要追求优雅,但优雅这个概念很难定义的。

周鸿祎:谁说的?优雅就是用你最少的资源、最合适的方法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要过度去解决。

张亮:相信很多创业公司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该不该像乔布斯一样精益求精再发布产品?

周鸿祎:不要等到产品很精益求精了再发布。事实上,我认为互联网时代发布产品有点像参加聚会,你自己先说一个想法,别人再给你补充。20年前你做一款产品,要先做市场调查,天天要做计划做预测,也不知道怎么获得用户反馈。但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机会,你的产品今天发布,明天就能看到反馈,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持续不断的改进。所以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但想清楚没有产品会做到完美。

张亮:在乔布斯的诸多决策中,有没有什么是你认为明显错误或看不懂的?

周鸿祎:他的AppleTV就很不成功,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他想的还没我想的明白。

当年我看陈天桥同志和他的盒子战略不成功,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也买了好几台Wii,好几台PS3,好几台Xbox 360,有的送人,有的就当蓝光播放机用。后来我发现,通过电视控制客厅是一个很大的战略,绝对不能用做电脑的思路去做。就像微软用Windows的思路去做手机和平板电脑失败了,苹果做AppleTV时也用的电脑思路:你要通过无线把你电脑里的视频转到电视上看。我觉得这个思路是极端错误的,普通人用遥控器连PC,立马就不会操作了——我觉得电视是世界上要做到最简单的电子产品,因为普通老头老太太都得会用。

我投资了一家机顶盒公司,非常简单,只要连上网,另一头连上电源,网上所有的P2P的视频资源你都可以看,没有所谓的下载的概念。你设想下,你拿到一个盒子再接上电视,你的期望当然是五分钟就能看电影,如果告诉你今天晚上看不了,明天早上再看,你就立马没有心情了。所以苹果做AppleTV,还欠缺一件事,就是一张P2P网络。

这次Google TV做的也不对,为什么呢?里面做了太多的功能,太复杂。我应该给施密特写封信。

张亮:严格的说,苹果并非互联网公司。它有音乐业务和广告业务,大家也在猜测他会进入搜索、社交市场,你怎么看苹果的网络战略部署?

周鸿祎: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DNA。苹果也有它的DNA,Google做硬件一定做不过它,但也许苹果做搜索引擎就是做不过Google。我感觉他们对互联网、对社区的理解还是差距很大的。现在它手里这么多现金,应该收购一些公司。

不过我个人认为有些东西是个命,就像苹果能做高端市场,这种气质学别人不来,这就跟你身上可以穿满名牌但你的气质就是不像一个英国三代的贵族。还是做最好的自己比较好。

张亮:最后的问题:你心目中乔布斯的接班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周鸿祎:再找一个乔布斯是不太可能了,应该是萧规曹随吧,他制定的方向和战略,继任者追随,依然会是很大的公司,不过未来的机会可能抓不到了。

为什么乔布斯比盖茨更杰出

苹果(Apple)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崇拜者之多令人震惊,而他与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的相似程度令人不可思议。

他亲眼见证了个人电脑的问世。他实现了重生。他使一家病入膏肓的企业起死回生。一路走来,他改变了我们对音乐和电影、电话以及电脑的认识。好吧,就算这算不上真正“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故事”,但这依然可以算得上一部跌宕起伏并充满圆满结局的剧本。

当然,说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创立了一种信仰是很容易的。有大批的崇拜者;有新产品发布仪式;有符号和标志——那就是著名的《Wired》封面赫然印着的苹果图标,该图标被环绕在类似荆棘的圆圈内,下面是劝诫词“Pray”;还有乔布斯本人——这位创造了奇迹的亿万富豪喜欢穿黑色高领毛衣和New Balance跑鞋。

这些不起眼的跑鞋有一天将成为稀世珍宝。资深科技投资专家RogerMcNamee表示:“100年后,人们仍将收集黑色高领毛衣以及边上带个洞的蓝色牛仔裤。”(编者注:Mc Namee是Elevation Partners的合伙人之一,而Elevation Partners在Forbes Media持有少数股权。)

毕竟,乔布斯带来了个人电脑行业,因为我们是从Macintosh那里知道了这个行业。他重返苹果,负责领导一项重大的复兴计划。他在皮克斯(Pixar)重新制作电影;他领导iPod和iPhone的开发。

Needham&Company分析师Charlie Wolf则表示:“他肯定会被载入史册,如果他被写得比比尔-盖茨(BillGates)更杰出,我一点儿也不会感到惊讶。”与Mc Namee一样,Charlie Wolf从一开始就很关注乔布斯的经历。

毕竟,是乔布斯,而不是比尔-盖茨,最先实现了电脑个人化——一开始是凭借他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联手创造的最初的苹果电脑,后来是凭借Macintosh。Macintosh使图形用户界面得到了普及。该界面后来被比尔-盖茨重新打造成了微软(Microsoft)。

与盖茨不同,乔布斯不仅改变了电脑,还有电影、音乐和电话。

乔布斯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地与过去25年里最重要的科技进展紧密联系在一起。McNamee说:“他将成为21世纪的开始,正如托马斯-爱迪生是20世纪的开始一样。爱迪生是发明家辈出年代的一位发明家,而乔布斯是产品时代的产品发起人。”

这个比喻将他的成就放在同样的美国环境中,就和他的招牌式球鞋一样适合他。毕竟,与发明了电灯的爱迪生相比,乔布斯并没有发明那些能改变数字时代的产品。

这两个男人所做的(利润相当可观)的是将新科技拼凑进对我们有用的系统。苹果的iTunes软件对于数字音乐的作用相当于爱迪生的珍珠街(Pearl Street)电站对于灯泡的作用:将科技成果转变为商业业务的基础设施。

爱迪生和乔布斯的生平经历也有相似点。爱迪生一直忙于赚钱,贩卖蔬菜和糖果,空闲时间里就在火车上和电报局里捣鼓技术。同样地,乔布斯和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以出售可实现免费电话的小配件和帮业余爱好者拼装电脑起家。

之后,爱迪生也没有独自一个人研究发明,而是领导技术专家组成的团队,创办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这样的企业。乔布斯也以招揽人才,并带动他们创建新事物而闻名,并建立以他们为中心的王国。对于其他人而言,正如爱迪生一样,乔布斯的职业生涯中创造的诸多事物,也许只是他们一生中仅会出现一次的创造。

甚至是爱迪生的直流电系统和乔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的交流电方案之间所谓的“电流之争”也对应着苹果的Macintosh操作系统和微软的DOS和Windows软件之间的竞争关系。

我们无法知晓乔布斯的传奇将何时结束。但爱迪生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爱迪生在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里,监督了新泽西州Hoboken与Dover之间电气化铁路系统的建设。1931年,第一辆火车驶离车站时,他是司机。他一直待在那里,直到终点。

读乔布斯 看问题儿童成功法则

来源:好孩子育儿网父母公社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聪明、灵气、好动,没有规范,他们的与人交往困难,他们的家长对教育问题无能为力,任其自然,他们给家里带来很多的麻烦。早早的他们就被贴上“淘气包”“坏孩子”“差生”“无可救药”等待的标签。

但是在美国有这样的一个孩子他成为了伟大的乔布斯!作为苹果的灵魂人物、硅谷的商业偶像,乔布斯也是一个性格自相矛盾的人物,他从禅宗寻求宁静,却又强势逼人。

下面,不妨让我们从乔布斯的性格特点里挖掘一下,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些让爸妈头疼的孩子们,是否20年后也有获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可能!

乔布斯性格特色一:不安全感促使其追求卓越

史蒂夫·乔布斯从小就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他从小就很淘气,总是做着与常人不同的事情。他在邻居家的摄像机前面做鬼脸,骑在三轮车上对街坊四邻大喊大叫,他还看了很多不健康的电视节目,而这可能是他成年后不轻易交朋友的一个原因。

他与同龄伙伴们格格不入,他得一位同学在多年以后回忆起来史蒂夫的时候曾这样描述他:他是一个孤单的、爱哭的男孩。史蒂夫与这位同学曾参加过同一支游泳队,这也是他参加的为数不多的体育运动队。"如果比赛失败了,他会自己跑到一边哭泣。他和别的同学也很难相处,他就是这样一个家伙。"这位同学说。

在中学时,史蒂夫也因为身材矮小、体型瘦弱和奇怪的个性而被同龄人所排斥。

可是就是这样一种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让史蒂夫不停地追求着与众不同的东西,也造成了他性格上的倔强与不服输。

不安全感产生原因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处于他想改变的环境中,所以每个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自卑感,尤其是儿童。自卑感起因于一个人感觉生活中任何方面都不完善、有缺陷。这种自卑正是不安全感的表现。

史蒂夫·乔布斯的不安全感更多地是来自于他的身世。他是一个“无名婴儿”,他的母亲因为是个未婚妈妈,在生下他之后便把他托付给了一堆夫妇收养,这对夫妇就是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虽然养父母对史蒂夫的关爱也并不少,但是对于史蒂夫来说,这种关爱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缺失的。

不安全感与乔布斯的成功

每个人应对内心的不安全感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些人因为不安全感变得逃避,与外界隔离,甚至郁郁寡欢,怨天尤人。也有人在应对不安全感时,采用一种补偿的行为。他们在其他方面寻求突破、全面发展,从而减少内心的不安全与自卑。

史蒂夫·乔布斯就属于后者。

他的不安全感让他一直追求着卓越,追求着更好的成就。中学时,他因觉得选择了错误的学校而毅然退学;毕业之后进入了一家知名的电脑公司工作,却又辞职和朋友一起创业……

史蒂夫是幸运的,他并没有让他内心的不安全感去阻碍他的成长,而是将其作为了他成功的促进力量,我想这与养父母对他的关爱与家庭教育也是关系密切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天生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但是对他们安全感形成影响最大的却是家庭环境。

培养宝宝安全感的方法有很多: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特别是母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宝宝从出生开始便会对母亲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产生依恋。所以正确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让孩子产生安全感的基础。父母要经常陪伴孩子,给孩子讲故事或者带孩子玩耍,通过这种语言上的沟通及肢体上的接触,从中建立孩子所需的安全感。

2、经常且规律的亲情陪伴

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就像是玩伴一样重要。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将很难养成良好且规律的生活习惯,安全感自然也就无从建立或培养了。

3、维持和谐的家庭气氛

当孩子经常处于父母言语不合或是肢体冲突的不安环境中时,孩子会有恐惧的猜测,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我不乖才吵架?由于孩子对大人们的争吵无能为力,长大后心中将会形成扭曲的价值观。因此,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长环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4、找出孩子不安的原因

有些大自然或外在环境上的灾害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安,比如说地震、天空中的闪电等,或者是过大的声响、突然的惊吓等,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不安的来源。这时父母一定要找出其中的原因,从而安抚孩子,协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5、容许孩子哭泣

有时一些小小的挫折就可能让孩子感到很委屈或孤立无援,比如生病、争宠等,这时家长应容许孩子哭泣,适当的哭泣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可以及时排除负面情绪,协助建立安全感。

6、从游戏中得到安全感

陪伴孩子参与活动,或是通过游戏中的肢体接触,这都有助于建立安全感。父母平时可以多花点心思,设计一些简单的家事、游戏,或DIY手工劳作等,让孩子从做中学,同时也让亲子情感升温,沟通更加顺畅。

乔布斯性格特色二:多动的性格使其不安现状

乔布斯从小就很多动

乔布斯夫妇刚收养了史蒂夫之后,就举家迁往了南旧金山的一座工业城镇,史蒂夫在这里长到了3岁。小时候的史蒂夫特别调皮多动,他早晨往往很早就起来捣乱,就好像他属于那种天生爱搞恶作剧的孩子。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跑到了医院,就是想尝尝杀虫剂究竟是什么味道。还有一次,史蒂夫把发夹塞到了电源插座内,让它发出难闻的气味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在邻居家的摄像机前面做鬼脸,骑在三轮车上对街坊四邻大喊大叫,他还看了很多不健康的电视节目。

多动性格产生原因

1、生活环境

史蒂夫所成长的这个南旧金山的工业城镇,这里不少地方都住着退伍回来的老兵,环境宽松。

2、家庭环境

史蒂夫的养父保罗·乔布斯在定居西部之前就有过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他虽然出生在农家,但气度不凡,深受中西部加尔文教义的熏陶。他充满活力,性格外向。乔布斯夫妇对于史蒂夫也是关爱有加的。在史蒂夫十一岁的时候,他们俩为了不希望史蒂夫因为环境的影响,而搬离了原来生活的地方。

这样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使得史蒂夫?乔布斯养成了好动的性格。

多动性格与乔布斯的成功

对于史蒂夫·乔布斯来说,这种多动的性格造就了他的成功。

他喜欢摆弄各种电子元器件,用光电线路和反射镜搞恶作剧;他与朋友设计盗打长途电话的电子装置;在电脑公司工作的时候他又很想当企业家。

因为这种多动的性格,他不断地去尝试新鲜事物,并且每次都抱有极大的热情。电子技术是史蒂夫的长处与爱好。

如何对待多动的孩子?

临床上的情况分析,医院里很少出现有家长带孩子来就诊多动症的病情。随着发展最近这几年来,出现了到医院来给孩子看多动症的逐渐的增多。多动与好动的孩子不一定有多动症。从事实显示结果看来,被怀疑患了多动症而到医院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表现正常的儿童,拿他们可能和一般的孩子相比,更为活泼好动一些表现,以至要适应严格的学校生活会有一定的困难,就被老师或家长猜测患了多动症。

一般来说,大多数幼儿在一定时期内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活懂频繁、目的性不专一、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爱发脾气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

1、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看到孩子多动,自己也容易受到影响而产生抱怨的情绪。这个时候就会不理智地对待孩子的行为。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多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进一步地帮孩子校正行为。

2、积极的心理影响,及时心理矫正

在孩子多动的行为出现时,应该及时地进行行为矫正,否则,一旦形成习惯,进入学龄期,就会与学习产生矛盾,加重学业负担。

孩子不能持久地做一种游戏,常是家长随他的注意力转移而迁就的结果。如果他不能对某一件事情持续注意一段时间,半途而废,家长就坚决地孤立他,则会使得他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受欢迎的,从心理上会慢慢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正确的指向。

3、查清楚原因,对症下药

每个孩子多动的原因不一样。有些孩子是因为天性活泼;有些孩子是因为被家长忽视,需要多动来引起家长的注意;还有些孩子是因为家长的溺爱而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对症下药。切忌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乔布斯性格特色三:任性的性格让他不走寻常路

史蒂夫·乔布斯性格成分中有一种任性不服输的劲。

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他认为做这些作业纯属浪费时间),被学校几次勒令退学。

在史蒂夫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受到一位名叫伊莫金?特迪?希尔的老师的深刻影响,这位老师也最终改变了他的人生。“她在我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史蒂夫说,“她教四年级提高班的课程,花了1个月的时间就了解了我的情况。她极力敦促我学习,甚至会这样说:‘我真希望你能完成这些作业,你要是能完成我就给你5美元。’就这样,希尔老师激起了我内心的学习热情。”

史蒂夫在那一年学的知识要比小学其他任何一年都多。

任性性格产生原因

史蒂夫的任性性格与其所生长的环境非常有关系。南旧金山的的这座工业城镇有不少地方都住着退伍回来的老兵,环境宽松。父母对这个养子也是关爱有加。

任性性格与其成功

史蒂夫的任性的性格一方面来说是不好的,他多动、捣蛋,爱做恶作剧,给别人造成困扰。一方面这种任性的性格,又是他成功的一个条件。他对任何感兴趣的事情都会抱有极大的热情,同时他也总是会去做一些别人想不到和不敢做的事情。

如何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

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骄纵的结果,常常是在父母的宽容、骄纵下慢慢形成。而爱不适度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在对待孩子任性行为时,父母应该:

1、了解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规律

3-4岁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他们会故意去做一些父母不让做的事情。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在关注其反抗心理的同时,满足其合理行为和要求,对于其不合理行为,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采取强硬手段。

2、采取转移、冷处理和适当惩罚的方法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该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跟孩子说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对,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

转移注意:将其的注意力从他所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预先提示:在家长已掌握自己孩子任性行为规律后,事先“约法三章”预防任性的发作;

冷处理:当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家长可以暂时不予理睬;

激将法:采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适当惩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乔布斯性格特色四:环境造就其兴趣

乔布斯生长的环境

史蒂夫·乔布斯出生在旧金山,他的养父母在收养了他之后,搬到了南旧金山的一个工业城镇。在他十岁的时候,他们家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的一个半岛上,而在邻近的帕洛阿尔托,电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市郊发展起来。史蒂夫的家地理位置很好,因为惠普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电子公司的工程师都在这里居住。每逢周末,一些工程师就会到自家车库做些维修工作,他们对史蒂夫这个孤单、好学而又勤劳的男孩非常欣赏。有一次,一位工程师从实验室带回来一个碳晶麦克风给他玩儿。史蒂夫对这个麦克风非常着迷,并问了很多细致的问题。以后,史蒂夫就经常到他家来玩儿,工程师对这个早熟的男孩印象颇好,于是就把麦克风送给了史蒂夫。

1967年,乔布斯一家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斯阿尔托斯,这个地方聚集着众多的科技工作人员。不少电子工程师和他们的家人都住在洛斯阿尔托斯及其周围的库比提诺和桑尼维尔。在这里,史蒂夫随时都能向学识渊博的科技人员请教各种问题,到处也都有一两只箱子里装着废弃不用的电子元器件,史蒂夫在放学后就可以把这些元器件拆开来看个究竟。他认为,这里和杂乱不堪的芒廷维尤相比简直就是天堂!

环境对其影响

1、是其性格产生的重要基础

史蒂夫生长的南旧金山的环境对其性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正是那样的环境才形成他不服输、任性,以及坚强的性格。

2、是其兴趣萌芽的摇篮和事业发展的沃土

父母的两次搬家对史蒂夫?乔布斯的兴趣和后来的职业发展来说都是有着巨大的影响。芒廷维尤的那个半岛可以说是史蒂夫兴趣萌芽的地方。而后来的洛斯阿尔托斯又为史蒂夫兴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摇篮。在这里他不仅仅能够接触到很多的资源,还认识了很好的朋友,而这些都是他以后事业成功的基础。

如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乔布斯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环境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养成和发展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时候不妨多通过改变环境来激发兴趣,而不仅仅是要求孩子去学什么或者不学什么。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会更有意义。

父母们想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应该做到这样几点:

1、可以有意识地去发现孩子的兴趣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所擅长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父母们可以根据平时的行为来观察宝宝对什么事物感兴趣,比方说,有些孩子看到色彩鲜艳的东西就会很兴奋,而有些孩子则是听到音乐便会翩翩起舞。识别孩子的兴趣所在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第一步。

2、有方向地引导兴趣的发展

当知道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所在之后,父母们就应该适当地在周围环境中加上这些因素。比方说对于喜欢音乐的孩子可以让他多去听听各种声音,喜欢色彩的孩子可以让他多接触接触画笔。

3、多多给予正面鼓励

心理学家认为正面积极的强化对习惯的养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宝宝在表现出某方面的兴趣爱好时,父母们应该多给予其鼓励,强化这种正面的行为,使其加以保持。

乔布斯性格特色五:不被束缚的个性造就阶段性成功

乔布斯的自由和不被束缚的个性

史蒂夫.乔布斯在进入克里滕登中学学习时,对学校混乱的局面极为不满。说实话,乔布斯念的这所新学校真是不怎么样。因为克里滕登中学的条件比起乔布斯上的小学来说差远了,甚至在培养学生的才能和特长方面还没走上正轨。当地的警察往往被请来制止学生斗殴,芒廷维尤的一些地痞流氓惹是生非的本领也让喜欢搞恶作剧的乔布斯自叹不如。

乔布斯心中的自由精神和超常的智力水平在学校这种混乱局面下,也毫无施展和提升的机会了。他渐渐变得郁郁寡欢,并感到深受挫折。这种情况也促使乔布斯改变了他的想法,他决定下一年不去这所学校上学了。那年夏天,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爸爸。父母也接受了这一现实,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乔布斯就会变成不良少年,他们搬了家。

在之后的许多年里,虽然经历过许多的磨难,但是乔布斯身上那种自由和狂放不羁的个性并未被磨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苦拼搏,能成为首屈一指的大人物和决策者。他主动联系惠普公司的创办人兼总裁比尔.休利特,并在惠普公司获得了一份工作。这次阶段性的成功和被认可,让乔布斯备受激励。

有人曾对乔布斯作了心理分析,认为他做事从来不会有所顾忌,这可能与他的出身背景和早期的成功经历有关。他不愿受任何东西的束缚,他不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的,他只是做他想要做的事情。

乔布斯性格特色六:孤僻不合群是其性格弱点

孤僻、不合群是乔布斯性格上的弱点

乔布斯在上学时,从他同龄伙伴那里并没有收获什么,得到的尽是麻烦,因为他已经与他们格格不入了。多年以后,一位同学这样描述他:他是一个孤单的、爱哭的男孩。史蒂夫与这位同学曾参加过同一支游泳队,这也是他参加的为数不多的体育运动队。“如果比赛失败了,他会自己跑到一边哭泣。他和别的同学也很难相处,他就是这样一个家伙。”这位同学说。

多年后,与朋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相识后,发现两人在性格上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很孤僻、不合群,不爱开玩笑,也不是团队里的活跃分子。乔布斯对电子学有一种特别深的爱好,他时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孩子孤僻性格产生的原因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培养良好的性格,对自己、对集体都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性格良好的人,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能够正视现实、克服困难,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相反,如果缺乏良好的性格品质,就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偶尔会看到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性格孤僻,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经常独来独往,很少与人合作。这类人虽然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孤僻的性格所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不可以轻视这个问题。

1、生理因素与环境影响

人的性格与人的生理基础有一定的关系,受遗传因素影响,天生的弱神经类型的人易孤僻。但性格的形成受环境影响更大。孤独产生于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和周围的人无法沟通的时候,就会体会到孤独的滋味。长期的孤独就会形成孤僻的性格。

2、幼年不幸经历造成的心理影响

如果父母不和,经常争吵,孩子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过早接受了人世间的烦恼、郁闷、焦虑的不良体验,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一道很深的伤痕。他们只好通过封闭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较为安宁的空间。

此外,在某些特殊的环境里,例如在陌生的环境里,亲人突然离去、让孩子上寄宿学校或幼儿园,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也会使孩子变得不愿与人接触,出现退缩、孤僻等现象。

3、家庭环境与教养方法不当

首先,独生子女愈来愈多,住在城市里的孩子长期待在家里不下楼,没有玩伴儿,孩子只能一个人在家玩,时间久了就会很寂寞,就会变得不合群。有的家长怕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玩时吃亏,就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让他独自玩耍。其次,早期家庭教育的过份保护或爱抚不够、限制过多也易形成孩子性格上的孤僻。孤僻性格的孩子不愿与人交往,也不易为同伴接受,严重的孤僻性格还会影响孩子社会化的过程,贻害终身。

此外,父母的粗暴对待,伙伴欺负、嘲讽等不良刺激,使儿童过早地接受了烦恼、忧虑、焦虑不安的不良体验,会使他们产生消极的心境甚至诱发心理疾病。缺乏母爱或过于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子女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会变得畏畏缩缩、 自卑冷漠,过分敏感、不相信任何人,最终形成孤僻的性格。

4、缺乏交际技能和方法,导致人际交往的挫折

性格孤僻的孩子在生命的早期没有学会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从而也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别人交往。这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遭到拒绝或打击,如耻笑、埋怨、训斥,使他们的自主性受到伤害,随着这种失败次数的增多,逐渐变得惧怕,对交往失去信心,与别人产生隔膜,在团体中找不到归属感,便把自己封闭起来。越不与人接触,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得不到锻炼,结果就越孤僻。最后他们经常处于压抑、孤独和冷漠之中,性格变得喜怒无常,难以自制,并且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协调。

乔布斯性格特色七:做事专心让他取得更大的成功

做事专心的性格给乔布斯很大帮助

史蒂夫.乔布斯在11岁的时候,因为自己心中的自由精神和超常的智力水平在学校那种混乱局面下,也毫无施展和提升的机会。他渐渐变得郁郁寡欢,并感到深受挫折,最终向父母提出退出那所学校,并获得了父母的支持和同意。他在这个时候就能以足够的意志力说服他的父母搬家。他这种刚强的个性加上做事专心的品性,使他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这一点在史蒂夫小时候就显现了出来。

1967年,乔布斯一家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斯阿尔托斯,在这个地方,他们忽然发现在曼哈顿计划实施以来,这里竟然聚集着如此多的科技工作人员。在这里,史蒂夫随时都能向学识渊博的科技人员请教各种问题,到处也都有一两只箱子里装着废弃不用的电子元器件,史蒂夫在放学后就可以把这些元器件拆开来看个究竟。他认为,这里和杂乱不堪的芒廷维尤相比简直就是天堂!

这时,乔布斯上了库比提诺中学,在那里,史蒂夫结识了比尔?费尔南德斯-一位律师的儿子。他们俩都不适合做运动员,因为他们都身材矮小、体型瘦弱,动作的协调能力也不好,但他们个性强烈而鲜明,都被同学视为不易接近之人。而对于他们两个“局外人”来说,电子元器件是最好的玩伴。他们没有一般青少年可能碰到的难题,比如同学的排斥、体育活动的剧烈、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因为他们可以在学校附近孤零零的生产车间里找寻到自己的快乐,躲在里边一玩儿就是好几个小时。他们可能已被同学们看做是“古怪”之人,但在那时,费尔南德斯和史蒂夫已在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包围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科学技术氛围。

很多年后,有人评价他:“我们一般人都习惯于稳稳当当地处理自己的事情,但史蒂夫不一样,他紧赶时间,往往用别人一半的工夫就能把整件事做得非常漂亮。”

孩子做事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的的问题不能小看。为什么孩子在玩游戏、看动画片时聚精会神,而学习就会走神呢?

1、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所学习的知识没兴趣的话,学一小会就不耐烦了。就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只不过我们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来硬着头皮学,孩子们年龄小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如果课堂内容乏味就很容易走神。

2、睡眠不足。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在全国八大城市调查发现,有六成多学生因为睡眠不足、学习时间过长,导致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这方面,小学生的表现尤为突出。

3、外界干扰引起的。

如:环境繁杂、喧闹等使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

4、教育内容、方法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教育内容太深,孩子不能理解,或太浅缺乏新鲜感,都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另外,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注意动静搭配,或活动要求不够明确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乔布斯性格特色八:善于说服人让其获得经济利益

善于说服人让乔布斯获得了经济利益

乔布斯和沃兹运用一个称为“蓝匣子”的自制装置来盗打长途电话。沃兹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图书馆里作了几次实验性研究,当然有几次也失败了。他提出了一个设计方案,根据这个方案设计的“蓝匣子”要比其他盗打电话高手所用的“蓝匣子”好得多。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不需要开关,只要是有人拨打长途电话时,这个装置就会被自动激活。这一技术上的革新让沃兹风光了好多年。

“我们简直入迷了,”史蒂夫说,“真是难以想象,仅仅是制作了这么简单的一个小匣子就能把电话打到世界各地。”当然,没有任何一个电话盗打者认为拨打这种免费电话是一种偷盗行为,实际上,唯一受损的是电话公司,而电话公司的损失在他们这些人看来是无所谓的。还有什么能比这样做更让人感觉荣耀呢?

在史蒂夫和沃兹把盗打电话的装置给他们的朋友看时,朋友们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很多人都想要这么一只“蓝匣子”,他们成了地地道道的盗打电话者了。为此,他们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史蒂夫靠着从他父亲那里学到的说服人的本领说服了沃兹,要把他们的“蓝匣子”卖掉。史蒂夫凭借他购买电子元器件时讨价还价的本领,把第一批“蓝匣子”的现款价格提高到每只40美元。沃兹随后进入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他在自己的宿舍里装配“蓝匣子”,史蒂夫在自己学校里销售这些装置。在那时,每个“蓝匣子”他们收取150美元,但也允诺如果出了任何问题可以免费维修。后来由于这种装置非常走俏,他们就把价格提高到300美元,当然是卖给那些能负担得起的顾客,学生们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购买。

就这样他们挣到了不少钱,也因为这件事,史蒂夫对中学学业失去了兴趣。

乔布斯性格特色九:做事干脆利落造就他的求学路

乔布斯干脆利落的求学路

史蒂夫决定要去就读的学校是位于太平洋沿岸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这是美国西北部一所崇尚自由思想的学校。里德学院以善于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而著称,同时它也是一所收费很高的私立学校。史蒂夫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后非常吃惊,不仅仅是因为收费很高,还因为里德学院离他们家很远。“然而,史蒂夫说里德学院是他想去的唯一一所大学,假如他不能去那里,其他任何学校他都不去了。”史蒂夫的妈妈回忆道。就这样,他的父母穷其所有,把史蒂夫送进了里德学院。

在里德学院,史蒂夫很想取得好成绩,但不是在学习方面,而是在个人能力方面。因此,他在学习上用的时间要远远少于他用在其他方面的时间。在1972年的秋天,史蒂夫决定不再吸食迷幻药了,而是把兴趣转到东方哲学上来,就是想提高一下对一些东方神秘东西的认识。

史蒂夫第一学期的成绩很糟糕,加上他那干脆利索的性格,他决定退学并要回所交的学费。然而这之后他还待在学校里,住在别的同学腾出的宿舍里。史蒂夫退了学,但又能住在学校,没被学校赶出去,因为这个,他成了这所学校的“名人”。在第二学年开始的时候,他继续住在里德学院。“他很精明地意识到,他能在这个学校得到很好的教育,而不用受学分的困扰,在这里谁还想要学分啊?”史蒂夫多年的好朋友丹.科特克如是说。(科特克是在里德学院求学时认识史蒂夫的。)那时的史蒂夫穷困潦倒,整日无所事事,即使是在他的朋友圈里,他也感觉自己像一个局外人。他在内心深处想着很多的事情。

孩子做事拖拉、不干脆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

这类孩子通常在爸妈吩咐做某事时,并没有集中注意力听到并随之去做,或心里想着其他事,做爸妈要求的事情就显得“漫不经心”,在爸妈眼里这种行为就是“慢吞吞”。

2、爸妈指令太多,孩子无从应付。

爸妈有时往往一个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马上做出响应。然而每个孩子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动作发展较快,有的是思考方面较快,当孩子的思考动作协调不是很好时,而家长却又要求严格,超出孩子动作能力时,爸妈就会认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则会认为他已经很快了。爸爸妈妈和孩子的标准不一样,常是孩子被认为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3、缺乏兴趣。

孩子面对他感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就在那里磨蹭,如今天要去动物园玩,他可以在3分钟内穿好衣服、袜子,还反过来催大人。如果换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的玩具的话,他就开始慢吞吞,任你喊破嗓子,他的动作还是依然故我的慢。

乔布斯性格特色十:做好短期计划让目标更接近

乔布斯善于做好短期计划

在史蒂夫再次回到阿塔里公司后,他感觉在东方寻求真谛的经历和充斥着电子游戏、机械制造的现实之间差距太大,让他备受折磨。他还是保留着嬉皮士风格的审美情趣,这种风格在硅谷很容易保留下来,因为这里距嬉皮士们的圣地旧金山和伯克利太近了。史蒂夫又重新和沃兹建立了联系,虽然在不知不觉中他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看法,他吹嘘沃兹是技术方面的高手,而他则具有很强的经营能力。

沃兹那时已在惠普公司工作了,他充分利用了他的老朋友史蒂夫重新回到阿塔里公司工作的机会。阿塔里公司当时研发了一种叫“超级赛车”的电子游戏,“这是新一代的车轮驱动游戏,”史蒂夫解释说,“沃兹是超级赛车游戏迷,所以我就叫他晚上过来,进入产品车间,他就在那里玩儿一个晚上。后来,每当我在技术项目上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打断他10分钟,让他过来帮我。他真是我免费请的最优秀的机械师了!”

沃兹在工作上非常卖力。他并不追求荣誉,就是想多做出点成绩,比如设计出一台计算机,开发出一套游戏软件等。而史蒂夫对所有的过程都有准确的把握,因为往往是他策划项目,他知道如何把产品转化成利润。

阿塔里公司的奠基人诺兰.布什内尔是这样评价乔布斯的,他说:“当他想做某件事时,他给我的计划表都是按天和星期计划的,而不是按月或年计划,我喜欢他的这种行事风格。”

孩子做事有计划性的好处

5-6岁的孩子做事情积极主动,凡事都想参与,但往往缺乏计划性。做事有计划,是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具有良好计划性的孩子,事先对“做什么”和“怎么做”有所考虑,做事情会更有条理和效率。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对孩子终身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反之,如果忽视这方面的培养,则是为盲目、紊乱的不良行为开了绿灯,一旦形成习惯则很难纠正,不仅对孩子成长不利,而且也不让父母省心。孩子做事的计划性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发形成的,所以需要爸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不合群”的乔布斯何以成功?

乔布斯之死让整个世界为之震动。在美国,沃尔特 艾萨克森刚刚在9月21日推出的《乔布斯传》销量在24小时内增长37400%;在法国,BFM电视台索性把直播现场搬到巴黎苹果专卖店;在日本,苹果迷拥到著名的秋叶原,组成了苹果LOGO的造型……在电脑类消费电子产品不长的历史上,成功的名字可以排出长长一串,如此有人缘的“掌门人”,恐无人能与乔布斯相比肩。

然而痴迷技术、苦研禅学的乔布斯其实并“不合群”,而他的“苹果”则更为“不合群”。不错,苹果系列产品,尤其“3i”,无不具有结构简单、功能简明,操作上手快的特点,但不论是PC时代的苹果笔记本,还是i-Pod、iPhone或iPad,都不是很“亲民”、很“合群”的产品:软件兼容性差、功能多样性不突出,早期的苹果PC型号非但对当时的主流单机电脑游戏十分挑剔,且无法运行当时一些主流应用软件;iPhone的多功能属性和传统手机比固然卓尔不群,放在智能手机堆里却并不突出;最新的传奇iPad,第一代居然没有摄像头,而即便最新的一代也没有USB接口,文件传输和转换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始终是头疼的事。

令人惊奇的是,“不合群”的乔布斯却偏偏获得了成功:苹果-II开创了家用微电脑时代;iPod改变了商业音乐市场的格局;iPhone让几乎所有传统手机都成了过时货;iPad则更是几度造成洛阳纸贵、万人争购的奇景……他没有去迎合消费者,却获得了消费者的迎合;他没有趋附时尚,自己却一次又一次创造了时尚。这究竟是为什么?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评论的,乔布斯最伟大之处,是他“总想做些和别人不同的事”。当他复出江湖之际,硅谷里无数中小企业都在做PC,他决定另辟蹊径,从MP3播放器入手;当早就预言平板电脑将大行于世、并把iPad的成功当做平板电脑的的成功之际,他却毫不含糊地说,iPad根本就不是什么平板电脑,“iPad就是iPad”。 来源新快报)

商业周刊:乔布斯发布会成功就五招

腾讯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09年9月9日,是苹果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回归公司的日子。《商业周刊》网络版根据乔布斯在过去30多年中的发布会演讲,提炼出5点有震撼力的演讲技巧供大家分享:

1、主题鲜明

乔布斯对每一款产品主题定位都非常鲜明。他对MacBook Air的主题定位为“全球最薄笔记本”。主题与营销设备和介绍资料一致是推介产品的最佳方式。

2、确立恶人

“英雄斗恶人”几乎是每个经典故事的永恒主题。苹果在1984年发布电视广告之前曾将IBM视为恶人。乔布斯曾很煽情地演讲道:“IBM希望主宰整个计算机行业,并将枪口对准苹果——我们是阻碍IBM控制整个产业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在苹果故事中的恶人已经换成了微软。“我是一台苹果机”的电视广告就是“英雄斗恶人”的小插曲。“征服共同的敌人”这一理念可以将用户变为自己的传教士。

3、幻灯片简单明了

苹果产品因删除了大量繁文缛节而易用性强。乔布斯发布会上使用的幻灯片也同样简单明了,其中图片占主导地位。乔布斯在介绍MacBook Air时,伸手从普通文件袋中掏出该产品的照片效果使任何文字表白都黯然失色。一般情况下,每张PowerPoint幻灯片平均配有40个单词,而乔布斯在放映的10张幻灯片中有时总共只用了7个单词。太多的文字反而会干扰幻灯片效果。

4、乐此不疲的演示

神经学家发现人脑很容易疲劳,但乔布斯不给观众留失去兴趣的时间。他演示一款新产品或新功能的时间通常是10分钟。就在这10分钟的时间里,他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使人身心愉悦,不知疲倦。乔布斯在2007年Macworld大会上发布iPhone时,曾演示了iPhone上的谷歌地图(Google Maps)服务。他查询到本地星巴克咖啡店列表后说:“我们拨打一家咖啡店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乔布斯说:“请帮我预定4000杯牛奶咖啡。不必了,刚才开个玩笑。”

5、制造悬念

用神经学家的话说,乔布斯每次发布会都会为观众“制造悬念”。“制造悬念”可以使大脑铭记住某一事件。如乔布斯在2007年Macworld大会上本可以告诉观众,苹果将推一部可播放音乐、游戏和视频的新手机。但他却说:“今天,我们将推出三款革命性产品。第一款是带触摸屏的宽屏iPod;第二款是一部革命性手机;第三款是一款划时代互联网通信设备。一款iPod、一部手机、一款互联网通信设备,但这并不是三款产品,而是一款产品!”因乔布斯演讲太出乎意料,观众为之兴奋。今年9月9日的悬念时刻与苹果新产品无关,而是乔布斯接受肝脏移植手术之后首次亮相。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销售梦想。激情是乔布斯创造新体验的主要动力。乔布斯于2001年发布iPod时曾说:“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小方式使我们的世界更美好。”(编译/晁晖)

李开复:

“乔布斯的成功不可复制”

本报记者 陈相乐 北京报道

乔布斯辞职了。

8月25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宣布辞职,虽然在信中没有明确说明辞职原因,但媒体猜测可能与其癌症复发有关。

期待了许久,《乔布斯传:

神一样的传奇》探讨会如期开始。与其说这是出版社的图书宣传活动,倒不如说这是读者们更近距离接触“苹果”和其创始人“乔布斯”的一场心灵之约。

尽管全场的话题都是围绕“乔布斯”展开,但是,这位被赋予了一些“传奇”色彩的当事人并未到场。现场的主角是这本《乔布斯传》的策划,也是与乔布斯颇有渊源的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

“我与乔布斯的擦肩”

作为同在硅谷中打拼过的IT精英,李开复在加入谷歌之前就曾在苹果就职,但他至今也没有和乔布斯共事的机会。

1990年,放弃了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职工作,李开复来到苹果公司。不过,在这里,李开复并未遇到乔布斯——早在5年前,也就是1985年,30岁的乔布斯已经被苹果公司董事联手赶出了苹果。

1996年,在先后建立了NeXT公司和皮克斯公司后,乔布斯以顾问身份重返苹果。然而,也就是在这之前的6个月,李开复辞去了苹果副总裁的职位。李开复与乔布斯又一次擦肩而过。

两年后,1998年李开复做了一个决定:回中国为微软创立中国研究院。有一天,在他刚刚回到家后,夫人告诉他:“有一个叫史蒂夫的人给你打电话。他好像一直问你为什么去微软,为什么去中国。我以为他是你的朋友。我们聊了有大概15分钟吧。”

“是哪一个史蒂夫啊?”李开复一头雾水。想了一会儿后,夫人终于想起来那个电话中的男子叫史蒂夫·乔布斯——也就是那个已经重掌苹果CEO大权的乔布斯。

在得知是乔布斯打来的电话后,李开复赶紧拿起电话。多年后,再次回忆起当时的通话,李开复这样描述:

“你为什么不回苹果工作呢?”乔布斯在电话那头问我。

“史蒂夫,我离开苹果已经两年了,我根本没有想过这件事。”我说。

“听着,这无关紧要啊。我知道你,你以前的员工都觉得你是个好老板,他们对我说,应该把你搞回来!去微软之前,你来这里看看好不好?”乔布斯说。

“对不起,史蒂夫,我已经接受了微软的职务了。”

“听起来,你决心已定?”

“是的。”

最终,如大家后来所知的那样,李开复并未接受乔布斯的邀请。不过,也正是这样一个电话,让李开复感受到了乔布斯的爱才之心,并为之感动。

需要中国的“乔布斯传”

“假如穿越到十几年前,乔布斯再向你发出邀请加入苹果,让你在乔布斯和盖茨之间重新选择一下,你会如何选择?”在《乔布斯传》的发布会现场,面对这样的问题,李开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还是不后悔当时的抉择,我觉得乔布斯是我们都尊敬的一个人,甚至很崇拜的人。但是,在他身边工作实在很痛苦,人生就这么短,没有必要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痛苦。另外的话,(我)后来来到微软,后来到Google,回到中国,在苹果的话肯定没有这样的机会,我觉得回到中国工作是我特别珍惜的一件事情。”

回到中国工作后,李开复发现在中文图书中,虽然打着乔布斯名号的图书多如牛毛,但没有哪一本让他觉得特别满意。而对于那些翻译过来的英文书,有一些原书中的内容非常优秀,但遗憾的是,这些英文书的侧重点不完全适合国内读者。除此之外,参差不齐的翻译质量也让原书减色不少。在他看来:“国内作者有关乔布斯的书以生拼硬凑‘攒’出来的居多,许多书还充斥着大量以讹传讹的虚假信息。”这让李开复觉得有些失落,他越来越觉得在国内应该有一本中国作者写给中国读者看的“乔布斯传”,只是,这本关于乔布斯的传记一定要素材丰富、真实,而且要可读性强。

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写一本最新、最全、最好的乔布斯评传也一直是王咏刚和周虹所期待的。只是,因为缺少第一手资料,他们的这个计划并未成行。如今,他们的想法与掌握有更多“乔布斯”资源的李开复不谋而合。这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这本《乔布斯传》的执笔者。

在提到为什么会支持这两位年轻作家创作这本《乔布斯传》的时候,李开复在他的文字当中这样解释:“王咏刚和周虹既是乔布斯迷,也是与我合作多年的作者兼编辑,他们曾为我的《做最好的自己》等书做了细致的文字润色和编辑工作。王咏刚同时还是谷歌资深软件工程师,对IT技术发展史有着透彻的理解。由他们来执笔写作这本书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事实上,为了让《乔布斯传》更成功,李开复利用了他在苹果工作时以及在IT界和投资界积累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尽可能地帮助王咏刚和周虹。最终,在李开复的帮助下,几位曾与乔布斯有过直接、紧密工作联系的朋友,包括苹果公司最早的风险投资者、苹果公司前董事会成员、前副总裁、高级经理、资深工程师,以及熟悉乔布斯的其他朋友接受了王咏刚和周虹的采访。也正是通过对这些朋友的深入采访,许多此前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浮出了水面,同时,有些人们困惑已久的谜团也得以解释。

乔布斯,可遇不可求

与苹果现在备受用户的宠爱相同,在很多人眼中,乔布斯似乎也成为神一般的人物。那么,在李开复眼中,乔布斯的成功由何而来呢?

“乔布斯很有名的一句话是说‘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他所谓的问自己实际上就是他自己有细致的专注,还有他自己对业界的战略和趋势以及未来范式转移,他能够把这几个事情结合到一起,他每次能看到什么重要的技术将要来临。今天用的iPad也没有任何一个可以相接的设备,他都是走在最前面,这个是因为他能够懂技术,看到战略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再加上他的这种唯美的理念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第二个他敢去下赌注。我觉得像微软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司不太敢下赌注。庞大的官僚机构里面很多这种中高层的管理首先的目标是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敢去做太大的赌注。还有在比较庞大的公司里面会有各方面去拉着你,让你没有办法去做赌注。像我认识一些在Windows移动里面的高管,他们就告诉我他们最大的困惑,最大的感觉,过去的十几年来做的最大的不幸,最困难的地方,真的不知道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打平台?还是为了帮助后台赚更多的钱?服务端的产品赚钱,当你有这么几个目标,每个公司领导都有不同的想法,有政治斗争,不知道大老板想什么,这个时候你的目标一直转移,产品不停的迭代,最后一事无成。”李开复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尽管从很多方面来说,乔布斯是毫无疑问的成功者,但是,李开复则强调:“乔布斯的成功真的无法复制!”在他看来,乔布斯就是乔布斯。你不可能像他那样单靠自己一个人把握未来的能力就足以保持苹果这个世界最大科技公司的领先优势,也不可能像他那样一边动辄对员工咆哮,一边又用超强的感染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更不可能像他那样一边拥有着嬉皮士和禅宗修士的双重性格,一边又像个摇滚明星一样引得无数粉丝顶礼膜拜。

或许,这正如李开复在他为《乔布斯传》所撰写的文章当中所说:“读乔布斯、学乔布斯一定要分清楚:乔布斯纵横捭阖、自由不羁的性情你想学也学不到,乔布斯的传奇人生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但乔布斯在创新、创业历程中那些有效的方法论,比如产业趋势预测、产品设计理念、市场营销技巧、人才观、管理方法等,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

当地时间10月5日,美国苹果公司宣布,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已去世,终年56岁。苹果公司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说:“苹果失去了一位富有远见和创造力的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个不可思议之人。”苹果董事会发表声明,沉痛宣布并悼念乔布斯。图为乔布斯2008年发布新产品时的资料图片。中新社发陈钢摄

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葬礼日前低调举行完毕,似乎不想让世人留下“苹果失去乔布斯”的深刻印象。但其离世不仅令苹果产品追随者悲伤,更引发全球业界惋惜。回顾乔布斯引领苹果走过的革命性历程和取得的史诗性成就,不难展望在当今市场生态下,苹果公司近年来的成功步伐将受阻。

葬礼颇低调遗产很神秘

据美国媒体报道,已故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葬礼于当地时间7日举行。出于对这位行业领袖的尊重,美国谷歌公司和韩国三星公司当天宣布推迟原定在11日举行的新款智能手机发布。

《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说,乔布斯的葬礼是一场小型的私人活动。出于对乔布斯及其家人的尊重,此人未透露举行葬礼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乔布斯终年56岁,在与病魔斗争八年后离开了人世。他在2008年年中体重明显下降后,2009年休了近六个月的病假,在此期间他接受了肝移植手术。在今年8月辞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之前,他在7月中旬又请了一次病假,但未解释具体原因。

乔布斯的葬礼低调,其身后遗产也充满了神秘感,其与妻子2009年把至少三笔不动产委交信托管理,法律专家表示,这显示作风隐秘的乔布斯可能有意确保身后财产不致对外公开。

公共记录显示,乔布斯在向苹果公司请病假期间进行产权转移。他的股票和其他非房地产资产是否也委交信托管理,还不得而知;如果他真的这样做,外人可能很难窥知这些资产如何分配。

旧金山信托组织和遗产律师欧格瑞迪说,把股票和房地产委交信托,可以尽可能减少遗产税,并避免财产在遗嘱认证法庭公开。他说,如果处理妥善,乔布斯的遗产详情可能永远不会公开。

除了苹果股票,乔布斯2006年把皮克斯动画公司(Pixar)卖给迪斯尼,换得1.38亿股迪斯尼股票。《福布斯》杂志(Forbes)估计他有70亿美元身价;《纽约时报》报道指出,乔布斯身后至少留下65亿美元财产。

艺术灵感主导流行文化偶像

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乔布斯改变了硅谷,帮助这片曾经广袤荒凉的果园变成科技行业的创新中心。

这位个人电脑行业的先驱,不仅赢得消费者的追捧,更改变了人们对科技的思考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乔布斯职业生涯中最具成效的篇章出现在他即将走到生命尽头之时,iPod、iPhone和iPad等一连串大获成功的创新产品从根本上改变了个人电脑、电子产品和数字媒体行业。与此同时,他通过精心策划的广告攻势和开设零售店的方式推广和销售这些产品,帮助苹果公司成为了流行文化偶像。

在这一阶段开始的时候,乔布斯曾将他的哲学描述为试图生产出处于“艺术和科技交汇点”的产品。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他把苹果转变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该公司的市值达到3568亿美元。

乔布斯单在科技领域就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他在娱乐业发挥了同样具有开创性的作用。他让苹果成为了最大的音乐零售商,在担任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投资人和首席执行长期间推动了电脑动画电影的普及。后来他将皮克斯卖给了华特·迪斯尼公司。乔布斯在改变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消费音乐、电视剧、电影和书籍的方式方面是个关键人物。在这一过程中,他也颠覆多个行业。

乔布斯还完成了现代商业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东山再起案例之一。离开苹果的11年间,乔布斯基本上被看做是明日黄花。11年后他回到苹果,接连推出iMac一体机、iPod音乐播放器和iTunes数字音乐商店等产品,令当时处于困境的苹果公司起死回生。

乔布斯变化无常的管理风格也留下了无数的故事,比如他不喜欢某些东西时习惯称自己的员工或其想法“愚蠢”。对微软公司、谷歌公司和亚马逊公司等对手他更是毫不留情。2010年4月,AdobeSystemsInc.因苹果iPhone和iPad不支持AdobeFlash视频格式而发起攻势时,乔布斯写了一份1600字的长文,叙述Adobe软件为何已经过时且不适用于移动设备。

乔布斯对公司硬件和软件维持着不可动摇的标准,要求从消费者踏进时髦的苹果店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产品在美学上的“极致卓越”以及易用性。他在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对最微小细节的注重在形成苹果产品最独特的一些功能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他精心准备的台上演示则激起了人们的热情,这是其他同行无法比拟的。

乔布斯对于美感的追求有时到了近乎极端的程度。上世纪80年代以及1998至2005年在苹果担任工程师的乔治·克劳回忆起乔布斯希望连电脑的内部都能赏心悦目。克劳说,在最早的MacintoshPC机上,乔布斯希望电脑里的线路用苹果早期的彩虹标志的颜色。克劳说,他最终说服了乔布斯,让他相信这是不必要的开支。乔布斯在美国公共电视网(PBS)一部有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电脑行业的纪录片中说,毕加索曾经说过,好的艺术家摹仿,伟大的艺术家偷窃。我一直厚颜无耻地偷窃伟大的创意。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文章称乔布斯并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发明家”。与苹果的成功有着最紧密联系的产品中,有许多是他借鉴、购买而来的,或仅仅归功于他的成功推广。然而,他能够预见到无数消费者想从他们的数字设备中得到什么新东西,他能够创造条件为苹果的每一个进步赢得狂热的追捧,他的这种天赋是无与伦比的。

遗作大卖对手致敬

乔布斯辞世前一天正逢苹果公司发布新一代手机iPhone4S,这款遗作手机成为当下最具纪念意义的消费品。由于相比上一代产品变化不大,起初苹果追随者普遍对该产品大为失望,苹果当天股价盘中一度跌幅超过5%。但一天后传来乔布斯去世的消息,人们理解4S=forSteve(献给乔布斯),拉开了新手机的热销序幕。

据国外媒体报道,iPhone4S运营商AT&T表示,接受预定后12个小时,公司已经接受20万部订单。去年推出iPhone4一天之内,苹果共计接受了60万台预定。但两个数据无法作充分对比,因为这次是三家运营商同时代理苹果。

有分析指出,乔布斯去世会增加苹果的魅力和利润。消费者向这位美国创意天才献上最高礼赞,方法当然就是多买iPhone、iPad、iPod等产品。每个新版iPhone推出,苹果店门外面都是长长的人龙,但iPhone4S可能更多人争先恐后,因为这是乔布斯遗作,虽然不是他亲自上台介绍。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营销学教授欧辛斯基说:“乔布斯是科技界的摇滚巨星,地位相当于富兰克林或爱迪生,我认为苹果的销售量会飙升,至少飙升一段时间。”

底特律大学营销教授柏纳奇说,普受尊仰的人设计的任何东西,在设计者去世后都变成热门商品。他表示,这些产品有相当大的情感价值,消费者不满足于睹物怀人,他们是购物怀人。柏纳奇说:“透过这些产品,乔布斯虽死犹生。”由于忠实顾客相约共同追思乔布斯,苹果在美国的357个店面现在都变成灵堂。

除了消费者,竞争对手也有相关举动以示敬意。作为苹果在手机市场上最大的商业对手谷歌和三星7日发表了“休战”的联合声明称:“在全世界悼念乔布斯辞世之时,我们相信这不是一个发布新产品的合适时间。”

三星发言人说:“我们认为,目前正值世人悼念乔布斯与世长辞之际,不是宣布新产品的适当时间。”延期的理由是不希望让人产生三星对乔布斯失敬的印象。

三星这款新手机一旦上市,将和苹果最新款的iPhone4S正面交锋。iPhone4S定于14日推出,7日已开始接受预订。

多条战线受敌史诗性成功难复制

由乔布斯引领苹果的革命性成功能否在其离世后为继,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目前在各条电子战线上苹果将受到严峻挑战:就在一周前,亚马逊公司(Amazon.comInc.)刚刚发布了KindleFire,价格不到iPad的一半,被分析师视为迄今为止平板电脑市场对苹果最具杀伤力的威胁。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谷歌公司也用自己免费的安卓(Android)软件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胜过了苹果。身为互联网巨头的谷歌还达成了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交易,从而与苹果在手机市场直接对峙。

苹果的智能手机销量依然比任何竞争对手都高,并且在平板电脑市场也遥遥领先。平板电脑市场是2010年乔布斯发布iPad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苹果发言人在回答有关这种竞争的问题时说,iPhone是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机,并且会继续在客户满意度上保持第一。至于KindleFire,其他公司已经推出了七英寸屏幕、应用程序数量有限的平板电脑,但没有一个和iPad一样以不可思议的势头获得强大的吸引力。

除了促成硬件方面的竞争,亚马逊和谷歌也在和苹果争夺与媒体公司的交易,这些交易可能会推动手机和其他产品的销量。乔布斯的离开可能会削弱苹果与媒体公司谈判时的筹码,特别是音乐发行商,乔布斯经常对音乐表现出比电视或电影更大的个人兴趣。

亚马逊和谷歌对苹果构成较大威胁是因为它们的战略截然不同。苹果的大多数收入来自硬件。谷歌希望通过免费软件从搜索广告方面获利。亚马逊希望从数字内容的销售上获利,亚马逊首席执行长贝佐斯甚至将KindleFire描述为一项服务而非一个设备。

苹果虽然已经成为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但其成功主要得益于推出新产品、新电脑所引发的兴奋。而从新总裁库克本周行动的反响看,这一点并不总是有保证的。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长期跟踪科技行业情况的尤菲说,苹果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他们如何应对人们的期望。人们期待苹果每次发布产品都是革命性的,而那是不可能的。

另外,苹果公司还要在家用电视领域与微软搏杀。纽约时报报道,苹果公司在音乐、手机和平板计算机都有划时代的表现,唯独在电视还没有代表作。随着电视技术逐渐成熟,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很可能把目标放在征服客厅娱乐上。

苹果过去曾推出能连接网络影音的机顶盒AppleTV,却被视为乔布斯在苹果总裁任内少见的失误。反观微软等科技公司,近来纷纷以更强力的领导姿态,推动电视技术前进。

佛瑞斯特研究公司分析师麦奎维说:“这是苹果还没殖民的一大市场。我们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睡觉还多。”

AppleTV表现尚不突出,主因可能是没有掌握让观众趋之若鹜的内容。虽然iTunes商店不乏当红电视影集,网络或电视业界高层却迟迟不愿以诱人价格供应所有内容,以免得罪有线电视这个主要客户,或许也因不愿见到唱片销售被iTunes侵蚀的历史重演。

相比之下,微软正风光进军电视圈。微软与HBO、康凯斯特(Comcast)、Bravo等近40家供货商合作,让3500万名XboxLive在线服务用户以串流的方式收看有线节目。虽然Xbox用户仍须按月缴纳有线电视费,但合作双方看好是比上网搜寻节目更便利的卖点。

乔布斯性格特色七:做事专心让他取得更大的成功

导读:在小的时候,史蒂夫.乔布斯做事专心的品性就显现了出来,这种良好的性格帮助他在日后的历程中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做事专心的性格给乔布斯很大帮助

史蒂夫.乔布斯在11岁的时候,因为自己心中的自由精神和超常的智力水平在学校那种混乱局面下,也毫无施展和提升的机会。他渐渐变得郁郁寡欢,并感到深受挫折,最终向父母提出退出那所学校,并获得了父母的支持和同意。他在这个时候就能以足够的意志力说服他的父母搬家。他这种刚强的个性加上做事专心的品性,使他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这一点在史蒂夫小时候就显现了出来。

1967年,乔布斯一家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斯阿尔托斯,在这个地方,他们忽然发现在曼哈顿计划实施以来,这里竟然聚集着如此多的科技工作人员。在这里,史蒂夫随时都能向学识渊博的科技人员请教各种问题,到处也都有一两只箱子里装着废弃不用的电子元器件,史蒂夫在放学后就可以把这些元器件拆开来看个究竟。他认为,这里和杂乱不堪的芒廷维尤相比简直就是天堂!

这时,乔布斯上了库比提诺中学,在那里,史蒂夫结识了比尔·费尔南德斯-一位律师的儿子。他们俩都不适合做运动员,因为他们都身材矮小、体型瘦弱,动作的协调能力也不好,但他们个性强烈而鲜明,都被同学视为不易接近之人。而对于他们两个“局外人”来说,电子元器件是最好的玩伴。他们没有一般青少年可能碰到的难题,比如同学的排斥、体育活动的剧烈、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因为他们可以在学校附近孤零零的生产车间里找寻到自己的快乐,躲在里边一玩儿就是好几个小时。他们可能已被同学们看做是“古怪”之人,但在那时,费尔南德斯和史蒂夫已在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包围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科学技术氛围。

很多年后,有人评价他:“我们一般人都习惯于稳稳当当地处理自己的事情,但史蒂夫不一样,他紧赶时间,往往用别人一半的工夫就能把整件事做得非常漂亮。”

孩子做事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的的问题不能小看。为什么孩子在玩游戏、看动画片时聚精会神,而学习就会走神呢?

1、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所学习的知识没兴趣的话,学一小会就不耐烦了。就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只不过我们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来硬着头皮学,孩子们年龄小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如果课堂内容乏味就很容易走神。

2、睡眠不足。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在全国八大城市调查发现,有六成多学生因为睡眠不足、学习时间过长,导致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这方面,小学生的表现尤为突出。

3、外界干扰引起的。如:环境繁杂、喧闹等使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

4、教育内容、方法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太深,孩子不能理解,或太浅缺乏新鲜感,都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另外,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注意动静搭配,或活动要求不够明确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做事不专心的坏处

1、做事不专心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

做事不专心的孩子在上课听讲及课后完成作业方面都受到影响,具体表现为做小动作,东张西望,容易分神,作业拖拉,容易出现错、漏、忘等,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当然考试成绩就不理想了。小学学习成绩往往会影响初中学习成绩,如果再错过了初中阶段的补救,那么到高中阶段就很难办了。

2、做事不专心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

学校的学习不仅灌输给了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随着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孩子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发展。孩子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其必然的结果是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而思维能力发展的延缓和落后反过来又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其它方面的发展。

3、做事不专心影响孩子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健康。

家长和老师由于对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的原因缺乏全面的认识,往往会错误地认为孩子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而孩子在学习、做作业时搞小动作,拖延,最终会使家长、老师失去耐心。孩子理解能力的落后又会与家长和名师对其期望之间产生差出。长久下来势必会影响到孩子和家长、老师之间的关系,甚至感情。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好、思维能力落后,往往也会造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摩擦,进而影响了同学关系。人际关系的恶化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健康,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4、做事不专心影响孩子的将来的发展。

做事不专心,通过对学习、思维能力、情绪和人格影响,进而通过初中、高中、大学和工作四个阶段的分流,必然对孩子的将来和人生产生相应的影响。

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的孩子如何引导

儿童无意注意在幼儿阶段已高度发展,而且相当稳定。凡是鲜明、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突然变化的场景,都能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也就是说使得儿童注意力分散。 为了防止注意力分散,培养有意注意,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一次让孩子注意的东西不可太多。上英语课时,书包、笔、笔擦等,就不要带进教室。

2、想办法使孩子学习的任务变得十分有趣,儿童对有兴趣的东西注意时间就长得多。

3、尽量让孩子手脑并用。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能维持注意力。

4、指导孩子学会一些注意(指有意注意)的方法。比如:在看图时,学会用手指着看的地方、说着在看的故事;在学数数时,用手点着积木块、纽扣,嘴里说着数等。

5、把要他学习的任务游戏化。儿童在游戏情景中,注意力会提高很多。

6、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帮助他集中注意力。比如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尽量避免让他分心的事,如大人谈话、大人看电视等。

7、不要勉强他集中注意于他不喜欢的任务很长时间。这就要求老师安排好各种教学内容,让这些内容生动活泼、有趣,对有的小朋友不喜欢的内容尽量时间短,分散教。

8、有时可以想办法逐渐改善他的注意力“长度”。比如:设置短时可以完成的任务,并且帮助完成,再逐渐加长。比如,让他玩拼图,先拼4-6块的,知时间内即可完成,让他有成功感,然后逐渐加多,他的注意时间也会加长。

9、用一个小小的定时器,调到你认为他可以完成一个任务(如拼搭一座高楼)的时间,当他已完成了,而定时器还还没有响,说明他提前完成了,就大力表扬,这对他集中注意、完成任务有很大的作用。

10、千万不能用打的办法来使孩子注意力集中。也许你打了他,他暂时不做别的事了,但心里并不服气,实际对你要他做的事一点好处也没有,甚至还会伤了亲子关系,形成逆反心理。

11、给他尽量多的爱。让他感到你是爱他的,愿意帮他的,他会有安全感,能够听你的话去完成任务。不要让他怕你,怕也不会使注意力集中。

12、学一点儿童心理学,懂一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这样,家长就会更好地教育孩子了。

为何企业高管不应该读《乔布斯传》

由沃尔特.艾萨克森撰写的《乔布斯传》自上市后就一直在世界范围内热卖,全球最大在线零售商亚马逊刚刚宣布年度最畅销书籍的排名,《乔布斯传》只花了45天就将其它“对手”甩在身后,荣登榜首。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出于纪念,崇拜,抑或是好奇,人们都想从这本记录着乔布斯点滴的书籍当中了解到这位商业传奇的更多故事。

国外知名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的编辑Kim Bhasin今天发表了一篇关于《乔布斯传》的评论,在他眼里,各大企业的管理高层不应该去读这本书。因为他认为,所有读过《乔布斯传》的读者——尤其是企业高管,会不由自主的模仿乔布斯,导致失去自我。以下是全篇评论:

正文:

假如你到街上随便抓起一位商业人士,或者是消费者来进行调查,也许他们都会把史蒂夫.乔布斯喻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CEO。我认为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他确实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太多,太深远的影响。

不过,企业高管却不应该去就读他的传记故事,因为你不可能成为像他一样的人物,也不应该去模仿他。但是,当你读过《乔布斯传》之后,就会忍不住想要去尝试,想要去模仿,想要成为另一个史蒂夫.乔布斯。

你不可能成为史蒂夫.乔布斯,因为他是一个天才。

《乔布斯传》当中所涉及到的许多商业模式都不可能照搬到其它领域,乔布斯拥有着一套独特的管理风格,这种风格与这个时代的苹果息息相关。他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只能够在苹果产生如此巨大的效应,我们很难去理解这一切,因为只有他能够做到这一点,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

任何一名高管都可以学习到乔布斯式的管理哲学模式,但是这并不是他获得成功的唯一因素。举个例子,乔布斯是一个坚决果断的人,他狂热地专注于细节,他重视设计凌驾于一切,这些都可以直接模仿。但是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专注于正确的细节,参与设计出那些精美得让人窒息的产品后做出的正确决定。

这一点是别人永远也模仿不来的。为什么他总是能够做出这些正确的决定?人们在讨论乔布斯身上那种非凡能力的时候,有一个词的出场率非常高,那就是“不可思议”。他具有非常不可思议的能力,能够准确把握人们的渴望。甚至是在人们表现出兴趣之前,乔布斯就已经知道这一点。他的不可思议,还表现在他对于创新事物的预知,高明得教人心寒,没有人能够减缓他带领着苹果向前的脚步。

乔布斯那些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别人不可复制的神秘,也是他在商业上如此伟大的原因之一。有人评价他是一个心理变.态的人,这一点,也是别人无法模仿的。假如我们把乔布斯这个名字与其它的大企业家放到一起比较,就会发现他是如此与众不同。

如果要参照商业人士的成功模式,通用电汽CEO Jack Welch,IBM总裁Louis Gerstner也许会更容易模仿。前者的成功来自于他为通用电汽制定的一套固定的管理规则,后者是将IBM转型而大获成功,他们两人都会把所有决策的过程和原因记录下来,有迹可寻。但是乔布斯与他们不同,他只有“不可思议”的品味和嗅觉——他在苹果的职业生涯里所做的决定总是能够生出巨大效应,就这么简单。

就拿苹果这个品牌来说,一些市场商人经常会向消费者鼓吹其品牌的透明度和可依赖度,并保持着与消费者的互动,以此让他们生出自己就是这个品牌的一部分的感觉。苹果没有跟风,但是你们看看,现在苹果在世界范围内的粉丝群都是如此忠贞不渝。苹果做什么了吗?没有,但是就这么成功了。

不要去模仿乔布斯,因为他是一个混蛋,而这并不是他成功的原因。

乔布斯在工作当中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在藐视现代管理哲学。管理人员应该学会采纳意见,做一个出色的聆听者;管理人员应该允许员工参与管理,而不用事必躬亲;管理人员应该在工作上教导下属员工等等。乔布斯没有一样做到,他正是穿越这一切现代管理哲学的混蛋。

也许有人会问,乔布斯的成功是因为他的混蛋行径吗?或者是问,为什么乔布斯是一个混蛋,他还会获得成功呢?我们不可否认,他确实曾经因为“作恶”问题被苹果扫地出门,不过当他重返苹果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解释了吧?科技评论员Tom McNichol最近在一篇讨论乔布斯的文章当中总结道:史蒂夫.乔布斯没有获得成功,因为他是一个混蛋。他获得了成功,因为他是史蒂夫.乔布斯。

McNichol是对的,乔布斯确实是天才群里面的一个异种,这是没有人能够复制得来的。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赞赏他所做的一切,你能够想象到吗?即使是最坚定的信念,也会面临屡战屡败的困境——就算这种信念从未改变。

乔布斯有着与众的不同的理念,他会忽视身边的所有人,当他沉浸在自己的工作当中时,对于身边的其它人来说他就是一个混蛋,他们会因此抓狂。事实是,他成功了,仅仅是因为他脑袋里面的价值观起了效应,就那么简单。

这些都是你可以在乔布斯身上所学习的东西,但是有许多你都做不来。不过,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只适用于你正在规划的美好生活,而不能运用于在管理会议上所做的决定。乔布斯向我们展现了什么叫激.情,可靠,信仰,和知识的力量,但是他却没有教我们如何去管理一家企业。

假如你读了《乔布斯传》,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要成为史蒂夫.乔布斯。

因为他取得如此骄人和特别的成绩,我们很难将乔布斯的事例套到某一位企业家身上。大多数所谓的市场观察员想都不曾想象过苹果这个品牌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这是一个规模巨大,让人趋之若鹜,获得无数人热爱的品牌。苹果的设计已经闻名于世界。苹果在与其它科技企业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个中翘楚,并达到历史性的高度。

现在的人们,仍然孜孜不倦的想要从乔布斯的事迹当中学到任何可以学习的东西。我们有这样的需要是因为我们害怕,害怕乔布斯之后,再无乔布斯。就像我们害怕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亨利.福特(Henry Ford)或者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那样,我们都想要千方百计的抓住他们能为后人留下的点滴。

这种感觉在乔布斯身上甚至得到了扩展。因为乔布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他的产品无孔不入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比起生活在福特或爱迪生时代的那些人,我们更容易发现,其实乔布斯就在身边。当他进行演讲时,他的领.导力和说服力一展无余,而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目睹这些精彩的演讲,因为电视和网络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普及物。我们甚至可以和他直接联系,因为他一直就站在苹果品牌里面。

假如你实在是不能自已,就把《乔布斯传》当成小说来看,里面讲述的只是一位我们这个时代的名人故事。与其刻意地去模仿乔布斯,还不如完成一些自己能够完成的,乔布斯也曾经做过的事情。这些东西在任何书本上都学习不到,只能完全依靠个人修养。就像乔布斯自己所说的那样——A ding in the universe——在这个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李开复认为,乔布斯能如此成功的八个原因是:

一、预测业界趋势;

二、大胆使用最先进的技术;

三、打造崭新的商业模式;

四、凝聚一流人才;

五、憧憬用户尚不自觉的需求;

六、永不停息的自我超越;

七、设计每个细节都近乎完美的产品;

八、口若悬河地说服用户情不自禁地爱他的产品。

李开复称:“一般能驾驭两三个上述点就可能很成功,但乔布斯做到了这八点。”

乔布斯与宗庆后:7大共同成功基因

乔布斯与宗庆后?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产业,为什么要比较?

乔布斯:父母弃子,逃学威龙,硅谷商业天才,嬉皮士,信仰禅宗,吃素不吃荤,性格怪异、极端,不在乎社会礼仪,不尊重他人,演讲天才,游说力超强,从事高科技产业,年纪轻轻成就亿万富翁,可惜56岁英年早逝。

宗庆后:草根出生,上山下乡知青,文革被牺牲的一代,身处休闲之都杭州,吃苦耐劳的苦行僧,少年老成,无崇高信仰,赚钱高于一切,家长作风,处事中庸,不善交流,淘金食品饮料传统产业,67岁仍老骥伏枥。

的确,两人的身份背景、性格、信仰、生活方式、从事产业等等方面截然不同,风牛马不相及,没什么特别比较阐述的必要。

但是,笔者(罗建幸)更关注的是两者的共同点:事业的巨大成功,和成功背后的共同基因。

乔布斯:21岁创立苹果,一个人创造或颠覆了全球六大产业:个人电脑,动漫电影,数字音乐,数字出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极大程度改变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几经坎坷,将苹果打造成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是无数年轻人偶像。他的商业成功以及对人类生活方式的贡献,寰宇之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宗庆后:42岁创立娃哈哈,仅14万元借贷资本,从校办企业经销部起步,一步一脚印,徒手将娃哈哈打造成中国食品饮料产业的巨无霸,持续十多年占据营业规模、利润的榜首地位,靠卖一两元一瓶的饮料,一度成为中国的首富,他的成功无法复制。

美国科技界高手云集,大企业个个身份显赫:IBM/微软/惠普/摩托罗拉...苹果经历80年代的辉煌后,90年代中期还差点破产倒闭,为什么不懂技术的乔布斯,会不断的后来居上,创造IPOD/IPHONE/IPAD一个又一个奇迹?

中国食品饮料界,国内外产业大鳄环伺:可口可乐/康师傅/雀巢/统一...在拼资源拼实力,低科技的传统产业,白手起家的宗庆后,到底靠什么获得0-1亿-10亿-100亿-300亿-500亿的飞跃?即便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也望尘莫及。

一个在高科技产品界的成功,另一个在传统产业界的成功,成功的背后,两者有没有共同的原因?剥丝抽茧,笔者(罗建幸)高度概括以下7大成功基因:

1、都是事业狂人。都很勤奋,都坚持自己的事业,奋发进取,都将事业等同于生活甚至高于生活,都上升到马斯洛理论中自我实视的最高境界。乔布斯,26岁时就已经是亿万富豪,他早就不再为金钱而奋斗,他为了“改变人类生活”持续努力,在90年代中期他重掌苹果时,他身兼苹果(只拿1美元薪水)和皮克斯公司的CEO,持续几年几乎没有休息日,那种工作量可想而知。宗庆后,他每天工作时间一般在16小时以上,国庆春节从无休息,23年来从未改变过,一年中,他有200多天在市场一线奔走、考察,用脚丈量市场,有“中国最勤奋的企业家”的美誉。

2、都崇尚集权。都喜欢大权在握,都喜欢发号施令,控制他人,都是专制者、独裁者,都坚信:只有集权,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打造高效执行力。身处民主自由的美国,乔布斯却是个控制狂,他以非职业经理人的政治手腕或硅谷工程师的伙伴温情来管控企业,他眼中非黑即白,员工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白痴,并随时让“白痴”滚蛋;他动员公司全力进军数字音乐市场,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联合了美国各大音像出版商,完成了机制僵化的索尼数年也完成不了的整合壮举。视毛泽东为偶像的宗庆后,从不忌讳自己的专制思维:“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开明的独裁者’”。宗庆后迄今为止没有副总,高层仅其一人,事无巨细,大权独揽,是绝对的“一支笔”。在娃哈哈,除了宗庆后本人外,其它任何人都可上可下,他可以一夜之间撤换公司的人事部长,生产部长,中间无任何人事考核流程。

3、都敢于创新,特别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乔布斯推崇产品“极简主义”创新,宗庆后喜欢模仿中超越的产品创新,两人更重视并敢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这些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两大企业家取得惊人成就的关键。乔布斯,以个人之力打破“IT软硬件产业的开放化,联合化”产业发展趋势,独走“封闭化、纵向化”之路,独创“硬件+软件+零售”三合一商业模式,才会出现强大的ITUNES和APP应用商店,让只重视手机硬件的诺基亚们、只重视软件的微软们江河日下。宗庆后,剑走偏锋,避开消费品业公认先进的可口可乐式直供终端“直营”销售模式,独创整合社会渠道资源的娃哈哈“联销体”商业模式,铸就娃哈哈核心的竞争优势,此创新渠道模式被选为哈佛商学院屈指可数的中国企业经典学习案例。4、都极自信,有敏锐的战略眼光。两人都极度自信,甚至刚愎自用,很少听取他人的意见,但都具备非同一般的战略性分析判断力。早在创业早期,乔布斯精准判断个人电脑的界面友好化、普及化趋势;IPOD成功后,果断延后IPAD的研发,而提速IPHONE智能手机和应用商店的发展,最后才推出IPAD,精确把握科技时代竞争和消费演变的脉搏。宗庆后拥有异于常人的把握战略性机遇能力:从普通的校办文具经销商快速转型为儿童营养液保健食品制造商,再迅速转身生产儿童饮料,真正进入前景无限的饮料产业;90年代初,小鱼吃大鱼兼并杭州罐头厂,轰动全国,持续十多年的“销地产”生产力布局,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打造规模、速度和成本竞争力。

5、都相信直觉,有超强决策魄力。乔布斯和宗庆后都不相信那些看似很专业很客观的市场调查数据,都很少聘请外部专业市调公司进行“消费者需求”专项研究,更多的相信直觉决策,这些直觉决策,需要多年经验积累更需要天赋。乔布斯,决定大学辍业创立苹果,他坚信电脑时代会诞生伟大的企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重新入主危难之际的苹果后,面对当时洋洋洒洒几百种产品,以“专业市场、大众市场;台式机、便捷式计算机”四象限划分原则,主推四种计算机,同时砍掉打印机、手持机等70%的产品和生产线,断臂求生。宗庆后,当年为推广新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企业存款仅有10万元却签下20万元的电视广告合同,直觉认为电视广告效果非同一般;1996年,力推纯净水,娃哈哈不再是儿童产品公司;两年后,力排众异,上市非常可乐,挑战世界可口可乐,魄力非凡;2007年,与达能婚姻破裂,虽底牌有限,仍毅然反击,引发世纪商战,靠直觉靠勇气靠魄力,最终笑到最后。

6、都极度重视市场营销FromEMKT.com.cn。无论是高科技的手机、电脑,还是普通的大众食品饮料,只要是消费品,市场营销永远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乔布斯和宗庆后,既是企业的CEO,更是首席营销官。乔布斯极度重视顾客的体验和感受,他为MAC电脑、IPOD/IPHONE的外观绞尽脑汁,他为电脑导航界面的字体和颜色而斤斤计较了好几个月,他强烈要求苹果系列产品没有ON/OFF开关键;他亲自选择广告公司,参与并决定广告片的创意与制作;他参加每次的MAC大会,并亲自撰稿、编排图案并演讲,他魔力演讲,不仅倾倒现场观众,同样让媒体记者着迷,苹果产品的上市不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而演变为全球财经领域的公众新闻事件。宗庆后,更是个营销大师,娃哈哈所有的产品定位、包装、定价、广告创意、营销计划、销售组织...均由他决定。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快速决策快速指挥,跟进中产品创新,严控渠道价差体系,大手笔海陆空广告轰炸,亲笔撰写大量的命令式、培训式销售通报直达各地办事处,数十年坚持深入前线市场走访......

7、都是企业的精神领袖、灵魂。基于专业、能力和敬业,乔布斯和宗庆后,自然而然,毫无争议的,都成了各自企业的灵魂、教父、精神领袖,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提升了执行力,是各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苹果已经失去了乔布斯,虽然中短期业绩仍在惯性增长,但可能不再创造乔布斯时代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宗庆后终将老去,无法想象,后宗庆后年代的娃哈哈,未来又能怎样?!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代商业社会,要守住江山已经不易,要有所增长也不容易,要出乎意料的持续高速成长,那更是难以上青天。打江山的创业者、企业家,谁不想成为下一个乔布斯和宗庆后?谁不想在强手如云高度竞争的各个产业内脱颖而出?对照一下,笔者(罗建幸)总结的两人共同的7大成功基因,你拥有几条?如果你是职业经理人,你只是守江山,只求平稳业绩,你不一定要集权,也不会成为企业的灵魂,但其它5条,你又拥有几条?

乔布斯的十大成功法则

第一代Mac中取消了方向键,但在后来的版本中却被迫再次增加了这一按键,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不过,更多情况下,苹果抛弃过去的做法能够让自己做出更好的产品,也让苹果总能站在科技前沿。当然,这一战略也迫使忠实的苹果粉丝不断购买最新产品。

九、 将意见变为灵感

乔布斯经常引用亨利·福特的一句名言:“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 一匹更快的马 。”

这是乔布斯为苹果拒绝倾听用户建议所做的辩解,即便那些最富激情的用户也不例外。“苹果的整个理念就是人们并不真正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他们会告诉你一堆想要的东西,但当你真的做了,却会发现做错了。”

乔布斯并非完全忽视用户,他只是将用户的想法作为一种灵感,而非方向;作为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自上网本兴起以来,许多人都在乞求苹果推出同类产品,这种体积小巧且便携的产品是个人电脑市场增长最快的一个领域。但乔布斯却表现得异常坚决,在谈及上网本的前景时,他说:“我不知道怎么做出500美元而又不是垃圾的电脑。”

不过,2010年1月,乔布斯带来了一款售价500美元且不是垃圾的电脑iPad。本质上说,iPad并非上网本,它欠缺上网本的一些功能,但也有优于它的地方,换言之,它不只是一匹跑得更快的马。

十、 玩转自己的世界

iPad上市几周后,惠普决定推迟并重新开发Slate平板电脑,几乎同时,微软也取消了Courier平板电脑的上市计划,RIM也将平板电脑计划推迟到2011年。它们此前都被认为是有希望挑战苹果“耶稣平板”(指iPad)的产品。

这些产品都比iPad 只是将一台功能齐全的电脑以平板电脑的形式生产出来 复杂,由于iPad的市场反响强烈,它们不得不重新“回炉”设计。

尽管对手林立,苹果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产品发布计划也完全围绕着自己的战略和目标稳步推进。苹果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部分原因在于乔布斯的显赫地位。美国CEO的平均任期不到6年,现在还在往下滑,许多CEO甚至只干了几个月就被解雇了。只有乔布斯永远不会被解雇,所以他才会无拘无束地制订长期发展计划,以实现苹果的高标准,并获取丰厚的利润。

苹果的长期专注使之可以做一些更为复杂的事情:借助现有的产品来拓展未来。过去10年间,该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平台,例如MacOSX、iPhoneOS、iTunes、零售店、应用商店。最近,苹果还推出了自己的微处理器和iAd广告平台,这都为其今后的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Pad是这些产品的集大成者,它的玻璃屏幕、界面、一次成型的结构、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都来自其他的苹果产品。在iPad身上,透露着苹果对未来产品和服务的展望,尽管我们只能在事后发现这一点。

苹果专注于长远目标的能力和决心是其最大优点。该公司有自己的计划,目前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将进一步激发其信心和抱负。它也在身体力行,这是苹果之所以成为苹果的原因。

带着责任感生活,尝试为这个世界带来点有意义的事情,为更高尚的事情作点贡献,这样你会发现生活更加有意义,生命不再枯燥,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很多。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创新无极限!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如果你正处于一个上升的朝阳行业,那么尝试去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更招消费者喜爱、更简洁的商业模式。如果你处于一个日渐萎缩的行业,那么赶紧在自己变得跟不上时代之前抽身而出,去换个工作或者转换行业。不要拖延,立刻开始创新!

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告诉其他人你的计划,不要鼓吹,也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狂热,那样只会把人们吓跑,当然,你也不要害怕成为榜样,要抓住出头的机会让人们知道你的所作所为。

我是我所知唯一一个在一年中失去2.5亿美元的人,这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

十几年来,世界各地的书店里涌现出海量的关于历史人物的书籍。这些人物包括苏格拉底、达·芬奇、哥白尼、达尔文以及爱因斯坦。他们成为人们灵感的灯塔,而苏格拉底排在第一位。西塞罗评价苏格拉底说:“他把哲学从高山仰止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你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吧,这不是关于苏格拉底,这是关于你自己,以及关于你如何给你每天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真、善、美。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果粉丝的头脑的确与众不同。

畅销书《购买学》的作者、品牌咨询师马汀·林德斯特罗曾通过核磁共振扫描过这些粉丝的大脑,他发现这些粉丝就像耶稣信徒一般,“苹果的品牌力量太过强大,不少人已经把它当做一个真正的宗教”。

苹果一直通过一些巧妙的方式培养其信徒的宗教热情,包括神秘感以及暗示用户是被选定的人,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苹果对于符号化信息的挚爱。想想iPod的白色耳机、Mac的开机声音以及MacBook那与众不同的后盖。苹果深知这种持续性感知暗示的力量,并且不遗余力地将所有能够增强用户记忆的做法都用于宣传品牌。

这种思路也延伸到了苹果的重大产品的发布会上。如果你用心,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在苹果产品正式发布前几个月甚至几年前通常都会出现相关传闻。真正的发布日更会精心设计,就像检阅军队一样隆重。例如,在iPad发布会时,苹果买下了会场周边的所有公交车站的广告。当乔布斯登台演讲时,所有的海报都被换掉。2010年1月27日,当记者前往iPad发布会现场时,街道两侧还一切如故,离开时却发现到处都是iPad海报的身影。研究一下海报中的iPad,你会发现上面的时间都是上午9:41 这正是乔布斯向全世界展示iPad的时间。除了苹果,还有哪家公司的品牌宣传能细致到这个程度?

七、 不要发明,要再创造

“革命性”是乔布斯最喜欢的词汇之一。在iPhone、iPad等多项产品的发布会上,他都用了这个词。

乔布斯认为,苹果的每个发明都具有独特和原创的特性。而批评者却坚持认为,这些产品不过是自由地使用了早已存在的技术。毕竟在iPod诞生前,音乐播放器就已存在,智能手机的诞生也早于iPhone。部分批评者比如诺基亚和HTC,甚至让苹果面临着专利侵权诉讼,iPod和iPhone都曾经遭遇过这种问题。

与简单的侵权相比,苹果更为狡猾,利润率也更高。它搜集科技行业的最佳创意并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苹果还是一个伟大的修理师,它可以改进现有产品的缺点。iPad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很多功能以前都出现过,比尔·盖茨曾于2001年展示过一款基于Windows的平板电脑,并预言它5年内将成为一款主导产品。但微软的平板电脑很快就失败了,为什么?微软没有完全改革台式机的界面,需要使用蹩脚的触控笔来完成所有任务,盖茨也不鼓励开发者开发专门针对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

乔布斯和苹果则不同。论操作系统,苹果iPhone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赢得了满堂彩;论界面,iPhone的多点触控完全不需要使用触控笔;论应用,网上商店已经让众多开发者乐此不疲。所有这一切,再加上对设计和营销的大量思考造就了这款全世界都想要的平板电脑。至于iPad是否真的是一款“新”设备,这真的有关系吗?该产品上市60天就已经售出了200万台。

八、 忘记过去

如果苹果某天推出一款“无桌面”电脑,你千万不要感到惊讶。这种电脑可以让你躺在沙发上使用无线键盘来操纵,内容则通过巨大的投影仪来显示,或者会提供一个平面来识别手写姿势,以便在触摸屏上实现签名。

这可不是幻想。苹果最近的专利文件中已经提到了这些内容。你或许从没见过这样的产品,但苹果却一直在乐此不疲地重新思考其业务的基本元素。

苹果完全漠视向后兼容的概念,在其短暂的历史上,已经多次更新操作系统和底层芯片架构,每次升级都会使其现有的产品立刻黯然失色。乔布斯在iMac中抛弃了软盘,随着MacBook Air的推出,光驱也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触摸屏技术又让其抛弃了鼠标。要知道,鼠标之所以能够流行,恰恰归功于苹果20世纪80年代的大力推广。这种毫不留恋过去、一心向前发展的方法总能够奏效吗?也不是,乔布斯在

ne更开放。

苹果显然被视为封闭企业的代表。美国科技博客Boing Boing的编辑科利·多克托罗曾将反对苹果的观点提炼成了一句话:“在一个有创意的世界中,任何有好想法的人都可以付诸实施,并且使之在你的硬件上运行。如果你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么iPad就不是你的好选择。”

尽管有关苹果思想封闭的批评不绝于耳,但苹果对这些批评毫不在意,它重视的只有两个 推出好的产品,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苹果就像是一家注重结果的企业,而非教条主义的大学哲学教授。例如,苹果曾欣然接受了音乐行业的版权保护要求,因为这有助于苹果成功推出iTunes音乐商店。

第三方软件开发者也满腹牢骚,因为软件要想进驻苹果应用商店,必须获得批准,而苹果制定的规则又往往独断、不透明且频繁更改。但应用商店的成功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就连那些最激烈的反对者也承认苹果提供了一种简便且充满乐趣的方式,让用户可以找到更可靠、更有用、质量更高的内容充实的手机和平板电脑,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吸引力,也是苹果唯一看重的哲学。

四、 顾客至上

无论产品有多好,总是难免出现故障。按照传统的客服理论,只有这时,用户才能真正看清一家公司。

最近几年,各类企业尤其是苹果在电脑和手机领域的竞争对手们,都对客服采取了逃避策略。他们花很少的钱将此业务外包,把用户打发给那些只会照本宣科的接线生,更有甚者干脆让用户自己上网阅读“常见问题解答”。谷歌今年1月通过网上商店推出Nexus One手机时,就忽略了这一问题,没有安排足够人手来提供现场解答。结果没多久,谷歌的网上论坛就被愤怒挤爆。

十年前苹果在设计零售战略时,只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为用户提供与传统电脑行业的体验截然不同的零售店,为此苹果分别从塔吉特百货和美国服装品牌GAP挖来了高管罗恩·约翰逊以及乔治·布兰肯希普,在广泛调查后他们发现多数消费者都对酒店的服务台有好感,受此启发,苹果的“天才吧”应运而生。

在“天才吧”,无论苹果产品的购买地是何地,苹果的客服人员都会为你免费提供服务,他们不仅会修复一些与苹果无关的软件问题,甚至会帮用户完成一些与技术支持无关的要求。只有过了保质期的商品才会收费,而且这个费用店员还有权力决定是否免去。苹果怎么会如此慷慨?“这是为招揽顾客而做的亏本生意。有时,人们进来只是为了寻求帮助,但出门时可能会决定再买点东西。”德尔说。他于2006年离开苹果,并创办了一家软件公司。

五、 与用户共建品牌

苹果是极少的能把顾客纳入到品牌传播体系中的公司,乔布斯从一开始,就亲自打理电脑迷的各种组织,这是他“分享财富”计划的根本。苹果公司乐意帮助他们分享软件或专业知识,因而产生了一批死忠的苹果粉丝,他们把苹果电脑的观念推销出去,影响至深,同时,这也成为苹果吸纳新员工的重要来源。

乔布斯试图与顾客共建品牌。这其中的关键是,苹果负责引爆点,而广大的顾客则免费参与传播。苹果的产品也体现着用户的投票权,赋予消费者更高的“权力”。比如,社会学家曾做过研究,iPod有着鲜明的社会学意义,它让消费者拥有更庞大的音乐控制权。

另外一个例子是苹果的品牌体验店,很奢侈,很梦幻。乔布斯说,苹果的品牌体验店不只是“简单”的商店,而是苹果顾客交流意见的场所、体验新产品的梦幻之地。

这就是乔布斯之道,“以微小进步改变世界” 光有雄心和豪情远远不够,一定要有切实可行的战术和手段来实现它。对中国CEO而言,这其实比盖茨之道更容易复制。

六、 全面营销

如同“天才吧”被证明是一个天才的想法一样,如今已被奉为经典的苹果广告语“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也已超越了文字的范畴:苹

2010年5月26日,苹果荣登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宝座。苹果凭什么能超越“巨无霸”微软和谷歌?也许正如乔布斯所说:“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苹果正是以自己对品位与美的独特理解,在时尚的风潮中执著前行。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苹果和苹果的产品,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苹果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的一举一动都能打动人心、撼人灵魂。

下面10条是我们对苹果游戏规则的整理,它们也许是你目前能获知的最接近苹果成功秘诀的东西。

一、 独树一帜

苹果的办公室后现代感十足,玻璃和不锈钢是最主要的两个元素,墙面刷成白色。二楼的办公室里坐着的都是这家公司的资深元老,他们自苹果创立之时便跟随乔布斯,一起想出了那个被啃了一口的苹果商标,一同设计了独一无二的产品线,并共同创建了全球287家苹果零售店。但办公室的门,却总是紧锁着。

门后面到底发生了、发生着什么?“(关于此)我们不能说得太多。”苹果的首席设计师威廉·奥荷,用一些模棱两可、语焉不详的词语来描述门后的工作,比如“重新定义高雅”、“保证设计的完整性”、“让产品成为英雄”等。

大门紧锁的办公室,保护着对这家公司来说至关重要的设计师以及研究人员。这样的办公室,出现在苹果全球的分公司里,也是其严格保密制度的象征。这样的做法也并非偏执,对苹果而言,外界的各种杂音实在太多了。唯有大门紧闭方能保证设计师和研究人员们两耳清净地工作。

乔布斯从不关心业界的说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苹果电脑仍处于设计研发阶段时,乔布斯就显露出不走寻常路的特点,他常常会将一个又一个新奇的点子抛给工程师。“一次他在百货店看见一台Cuisinart(美国厨房用品品牌)的食品处理机,觉得它的设计好极了,便让苹果的设计师们进行模仿。”《硅谷的革命:苹果电脑的疯狂与伟大》一书的作者、参与苹果草创的工程师安迪·赫兹菲尔德说,乔布斯甚至一度希望苹果电脑看上去像保时捷跑车。

对苹果来说,电脑就应当像跑车或高档厨房家电,因为高端人群 那些能买得起或者渴望买保时捷的人才是他们的营销对象。这与硅谷老牌科技公司截然不同,对于苹果来说,听取它们的成功经验毫无意义。

二、 一人独大

现在,科技界奉行的是全面的、自下而上的革新。参与改革的人越多,成果也就越显著。谷歌就是典型,员工可以将一些上班时间,投入到任何一个感兴趣的项目上。这种“20%的时间”帮助谷歌创造出了很多热门的应用,比如Gmail和谷歌新闻。

苹果却完全不同。在这里,百分之百的产品设想都来源于少数的高层,有些甚至完全就是乔布斯的个人理念。事实上,乔布斯可以算做苹果每项重要产品的实际策划人和执行者。他每周都要会见一次下面的开发人员,推动他们将自己的创意发挥到极致。

对于苹果这种大型公司来说,如此少的几个人拥有如此之大的决定权,这样的运作方式也的确出现过一些问题。根据一名苹果前工程师的说法,负责开发苹果电脑Mac操作系统的设计小组由十名工程师组成。由于团队太小,每年苹果只能推出一两款新产品。

但也正是这种做法让乔布斯和他的团队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像谷歌这样的分散化企业,每年可以推出数十款新品,但成功的几率却很低。相反,苹果的产品平均水平更高,公司强大的领导团队,可以保证明确的开发方向。

“大家都知道(公司)计划是什么,公司很少有内讧。”苹果前雇员,也是iMOVIE程序的开发者格林·里德说。

三、 实用主义

现在,科技行业掀起了一场大战:一方认为软件应该开放,另外一方则认为限制开发没有什么不妥。在技术派看来,开放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符合道德标准,这一阵营的代表是谷歌,它一直宣传Android手机比iPho

《禅与成功》——从乔布斯的“梦想”谈起

——雪漠禅坛在线访谈(第五期)

乔布斯的“成功”

◎网友:乔布斯说:“当面临死亡时,我更愿意认为一个人在死后有些什么依然存在……”也许人的意识会不朽。老师,您认为乔布斯留给世界的究竟是什么呢?

●雪漠:乔布斯的一生,留给了世界几款好手机,但不久之后,人们又会用更好的手机。这时,人们记下的,只是关于他的故事。再过几十年,那故事也会被许多人忘记。世界就是这样。

◎网友:请问,假设“乔布斯”也证得琼波浪觉的大手印,他的人生和事业可能会有哪些不同呢?——这是一个不着边际的猜想,但还请勉强假设一下。

●雪漠:乔布斯是不可能证得琼波浪觉的大手印的,这就像鱼儿永远无法飞上天空一样。琼波浪觉也不会去研究很快就会被替代的手机。他追求永恒。这是一种选择。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网友:老师,您好!您认为乔布斯成功在那里?对世人的启示是什么?

●雪漠:他最大的成功是在他死去之前,已干完了自己该干的事。

◎网友:老师好,佛教改变了乔布斯。乔布斯却应用佛教使世界变得更美。他的成功与佛教对他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是吗?

●雪漠:有关系。佛教让乔布斯减轻了一点痛苦,可怜他还没有觉悟。

◎网友:老师好!据说乔布斯通过禅改变了他自己,请问老师,您从他身上看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禅理呢?

●雪漠:他从来不去研究世界。他只做好他自己。

◎网友:关于“乔布斯”有很多传闻,有说其是禅学大师的,也有说其脾气暴躁、很难共事,等等。当然从他对公司的贡献和社会影响看他显然是成功的。老师,我的问题是,从一个人的世间成就能否判断出他的修证和成就水平?一个大禅者是否必定也有能力成就世间的成功?

●雪漠:不一定。内证功德不一定需要世间法的成功。许多世间法成功的人,不一定有内证功德。

◎网友:老师晚上好。象乔布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创造了IPHONE、IPAD、ITOUCH这些伟大的产品,一方面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是不是又激起无数人的贪着,买了这些其实很多人并不需要的电子产品,甚至出现了卖肾换IPHONE手机这一现象。对此,请问老师您怎么看?

●雪漠:乔布斯没错,错的是贪那手机的人。

何为真正的成功?

◎网友:老师,先谈谈“成功”吧?因为好多人,对成功的定义和标准都不一样?老师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雪漠:成功者首先做好他自己。他不一定受时下流行价值的影响。他只追求岁月毁不了的东西。当一个人,在生命消失之后,还能留下一点岁月毁不了的东西,而且能对人类有善的影响时,他便成功了。

◎网友:老师,什么才是岁月毁不了的东西?如何选择事业?选择行为的方向?

●雪漠:当一个人死了之后,他的行为还有善的意义时,他便创造了岁月毁不了的价值。

◎网友:老师晚上好,请问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乔布斯他成功了吗?

●雪漠:他成功了。只是这种成功很容易成为过去。

◎网友:请问老师:乔布斯最大的成功是什么?而琼波浪觉最大的成功又是什么呢?谢谢

●雪漠:乔布斯无疑是成功的。只是他的成功很容易成为过去,不久,他的成功和努力会让别人替代,他的财富也会换了主人,更也许会有另一种产品取代苹果。但琼波浪觉是文化大师,文化大师是无法被替代的。琼波浪觉的成功会光照千秋。这便是世间法的成功和出世间法成功不一样的地方。

◎网友:老师,琼波浪觉创建的大手印文化的成功观是什么?

●雪漠:大手印文化的成功观是战胜自己的贪欲,成为自己心的主人。

出世间法的成功

◎网友:怎么在世间得到出世间的成功?得到学佛的最高境界?

●雪漠:先找明师,更求妙法,然后放下,恒常精进。

◎网友:老师,您好!我不追求世间的某种成功,我想追求人生的真正解脱。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雪漠:找个好老师,去亲聆教诲。

◎网友:怎么找到明师?怎么分辨明师?

●雪漠:用你的心去感受。能让你清凉明白者,便是明师。

◎网友:老师,是不是要直接体验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或者“山河大地是如来”的境界才算成功了?

●雪漠:不一定。理上的明白,不一定等于事上的证得。所以,有“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或者“山河大地是如来”的觉受者,也不一定真正成就。

禅与梦想

◎网友:老师,从乔布斯的一生中,我们得知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命,那么乔布斯的梦想是属于出世间的还是世间的呢?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梦想?

●雪漠:乔布斯的梦想是世间法的梦想。我们需要世间法的梦想,更需要世间法的超越。

◎网友:这种世间法的超越是指什么?

●雪漠:可以去看我的《光明大手印》系列,里面专谈这内容。

◎网友:坚持梦想,是不是一种执著?

●雪漠:坚持梦想,也是执著的一种。只是正面的执著叫正念,无它不能证道。证道之后,便无所谓坚持,也无所谓梦想。那时,无执却不散乱;无发心,却无时不在利众。所以,开始时还要有正念,以一念控万念,专注才能得定发慧,终而破执,得到大成功。

◎网友:请问老师,梦中明白成立否?

●雪漠:明白啥? 成立啥? 真的明白是不需要成立的。

禅与成功

◎网友:老师,禅与成功有什么关系吗?

●雪漠:禅不求成功,但真正懂禅且精进者,能得到大成功。

◎网友:老师,禅是对内调心的方法?还是对外处世的手段?

●雪漠:内调己心,外应诸事。虽应诸事,心不染尘。

◎网友:真正的禅,对成功有什么帮助?

●雪漠:禅可以让一个人在精进的同时放下,在放下的当下精进。放下该舍的,守住该守的。心无旁骛,专注一心,却能超然于世间概念的束缚之外。

◎网友:有些人为了成功,所以专门去修禅,这种做法可取吗?

●雪漠:也可取。这世上,很少有无功利的修禅者。人们修禅,或是追求世间利益,或是追求出世间利益,都可以的。

◎网友:老师,一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会有很多的失误,或者错过很多人。请问老师,怎么去弥补?谢谢

●雪漠:过去的不用补。过去的无法补。你能把握的,永远只是当下。

◎网友:老师,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是隐忍还是据理力争?或者有别的更好方法?

●雪漠:忍辱是禅者的功课,不过,有时候,世间法还要遵循世间法的规则。真正的好方法,是明白一切都会马上过去的,无论你争还是不争,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们留不住什么,也没有什么值得你执著的。当你拥有这种智慧时,自然会明白该怎么做了。

禅与打坐

◎网友:禅,一定是要闭目打坐吗?禅的精髓在哪里?

●雪漠:在没证得一心之前,必须要先打座。不打座,很难有定力。你能真正得定开悟、打成一片之后,则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无不是禅。

◎网友:老师,最近打坐掉举很严重,请问老师如何对治?

●雪漠:学会持咒观想之法,慢慢就好了。

◎网友:老师好!有时忙得不能坚持每天禅修,过后加倍补上可以吗?谢谢!

●雪漠:可以的。但这种毛病,要不得。不能几天不吃,一顿撑死。

◎网友:“禅”无可见。经中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那不能及的是什么?感恩老师。

●雪漠:单纯的见,是得不到大智慧的。“见”只是方向,若要证道,得走向那光明。路迢迢,心茫茫,不执不舍,不散不昏,恒常如一,离执放下,便不被“见”所困,便“能及”了。

◎网友:有言,不广修慈悲菩提心,单纯的安守心性法门契入,易落入小乘缘觉,对此,老师有何看法?

●雪漠:小乘是大乘的基础,没有小乘,便无大乘。没有地基,楼是无法修的。

禅与“定”

◎网友:雪漠老师,您好。 如何处理工作和禅修的关系?比如因为工作太投入,坐禅的时候和工作相关的思绪总会冒出来。是否只是定的程度还不够?那我们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效出离修定?

●雪漠:每天出离一两个小时。若是连这点时间都挤不出,我就劝你换个工作,或是换个心。

◎网友:老师,您好,平时行住坐卧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培养“定”的能力?

●雪漠:求个妙法。 或是恒念:“奶格玛千诺”。

◎网友:能简短的总结下日常禅修的内容和配比吗?冥想容易困倦,持咒容易流于形式,呼斥似乎又不够进入深入的定。

●雪漠:这得问你的上师。

◎网友:尊敬的老师:没开悟的人如果没有时间坐禅,可不可以在做事中守心,行中得定?

●雪漠:只要得到妙法,也可能在日常行为中修定。但没有真正的出离,是很难证得究竟的。

久闻正语,其心必正

◎网友:老师好:《西夏咒》中写到:“咋不算?”善人道:“这世上,啥都是说出来的。本来没有信心,说呀说呀,就有了……本来不该死的,说呀说呀,就该死了。”人心不正,所以有时候还是应该制止。对吗?

●雪漠:是的。人心是能被熏染的。久闻正语,其心必正。

◎网友:老师好:《西夏咒》里“鸡毛传帖”一节中,吴和尚和琼不抢村里的粮食,为什么群众那么恨他们?是否他们也该随众,减少众人的怨恨,也减轻自己的磨难?

●雪漠:君子不随恶行时,小人便会认为君子可恶。但君子还是要有君子之行,不能因为世上多小人,君子便顺世也当小人。

◎网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常常受许多外境的影响,如何令他们体会到禅?明白真正的含义?

●雪漠:先别管世界,从管好自己的心做起,慢慢就有禅了。禅即心的光明。

◎网友:雪漠先生,请问怎么理解观察到他人的过失是自心不清净的表现?

●雪漠:好人心中无坏人,善者眼中无恶事。但你对世人皆有母亲之心时,他们便都是你的孩子。一般人说的坏人,仅仅是生病的孩子,更值得你去疼。

◎网友:老师怎么看待中国种植转基因水稻?为此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雪漠:别吃它,也告诉别人别吃。

◎网友:老师好!祝贺您的新书出版发行,那必将对我们的实修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无死的金刚心》什么时候能出版呢?谢谢!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已进入出版程序,估计很快了。

◎网友:上次把您的《白虎关》在加措活佛生日那天送给了他,不知您是否知道他?他也是积极入世,心怀悲悯的大行者,但方式和您有不同。

●雪漠:谢谢您。我向所有的善行表示谢意。

◎网友:雪漠老师!您是在广州还是哪呢?

●雪漠:在东莞。刚刚开完会。

乔布斯成功演说的十五个秘诀

数十年来,乔布斯(Steve Jobs)已经把产品演示变成了艺术。

沟通问题专家卡尔米·加洛(Carmine Gallo)研究他,发现了15个秘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享——

1、模拟电影的策划

乔布斯的演讲具有大片的所有元素——英雄和反派、配角、震撼的视觉效果。并且和电影导演一样,他用图板来串联情节。

当你走向电脑,打开幻灯片,进行头脑风暴、速记或写白板的之前,请记住,你是讲故事的主角,幻灯片是辅助。

2、聚焦利益点

听众们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关注?”乔布斯非常清楚要销售的是隐藏在每个新产品或特性后面的利益点。为什么要买iPhone的3G?因为“它一半的价格两倍的速度”。“时光胶囊”的伟大之处在哪儿?你所有无可替代的照片、视频、文档如果曾丢失,也会被自动保护且易被检索。苹果的网站也保持对利益点的聚焦,例如“爱上Mac的十大理由”。

没人关心你的产品或服务,他们只关心你的产品或服务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

3、销售梦想而非产品

乔布斯不卖电脑,他销售世界更美好的前景。真正的福音是以救世主般的热忱去创造新体验。2001年,乔布斯推出iPod时说:“用我们自己微小的方式,让世界变的更美好”大部分人把iPod看成一个音乐播放器的时候,他看成是丰富人们生活的工具。当然有伟大的产品很重要。但是激情、热情、目标感比实际的产品更能让你和你的公司脱颖而出。

4、简短友好的标题

你能用140个字节描述您的产品或服务吗?乔布斯为每个产品设计的标题或描述可以简洁到发在Twitter微博上。例如2008年元月,乔布斯推出苹果笔记本电脑时,就简单地描述为:“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掷地有声!在演示中或苹果网站上充满细节描述,但是给每个产品定位都只用一句话!

5、树立反派

经典故事中,英雄都会激战反派。乔布斯就善于这么做,1984年苹果眼中的反派就是“蓝色巨人”IBM。在他向销售团队介绍1984年那则著名的电视广告前,他说IBM决意统治整个行业,苹果就是唯一的拦路虎,这让团队群情激昂。品牌专家马丁·林德斯特姆说,伟大的品牌和宗教有共通之处:征服共同敌人的梦想。

树立一个反派吧,好让消费者聚集在英雄——你的产品周围。

6、提纲挈领

每次演示开始,乔布斯都会介绍演讲提纲。2009年9月9月,音乐盛典,他告诉观众他主要介绍三款产品:iPhone、iTunes、iPod。整个过程,他会做出口头引导,如“iPhone是我今天介绍的第一款产品,现在我们把目光投向第二个iTunes”以帮助听众跟上节奏。

7、简洁的视觉化幻灯片

苹果的产品简单易用,因为他们删除了繁琐之处。乔布斯的每次演讲也应用同样的设计理念。他的演讲没有要点,取而代之的照片或图片。当平均每页幻灯片有40个单词时,在乔布斯的10页幻灯片中找到7个词都很难。文字和图片结合会更容易唤起对信息的回忆,乔布斯的技巧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乔布斯发布Mac Air超薄笔记本电脑的时候,他用一个牛皮纸信封装电脑的幻灯片来展现,真是一图胜万言!

简洁就是终极的复杂,乔布斯说。越复杂的越要保持简洁。

8、10分钟规则

神经学家发现任何演讲经过10分钟,大脑都会疲劳。换言之,无论演讲者如何富有吸引力,大约10分钟后观众往往会开小差。乔布斯的演讲会持续1.5个小时,可每10-15分钟他会插入视频、示范、客户发言,从而不给时间让观众变得厌烦。

9、挖掘数据的意义

每次苹果的演讲,都会大量运用数据。2009年9月9日,苹果副总裁菲尔·席勒说iPod已经卖了2.2亿台,这意味着73%的市场份额,他进一步说这个给了对手一个猛击,甚至将微软的股价拉下1%。

席勒得到了乔布斯的真传用大量数据连接观众。

10、活泼生动的语言

乔布斯谈到新的3G版iPhone的速度的用词是:“敏捷的惊人!”当多数商务演讲人用词过于技术、模糊、混乱时,他的语言则非常简单,他几乎不用广为演讲者使用的诸如:“最佳产品”“协同作用”的术语,就算有也不多,他的语言简单、清晰、直接。GE传奇CEO杰克·韦尔奇曾说:“不自信的管理者制造复杂。”

语言简单彰显自信。

11、分享舞台

乔布斯几乎就是苹果的代名词,可是他的演讲很少是独角戏。他乐于和商业伙伴、音乐家、员工一起分享舞台。2008年10月,乔布斯邀请苹果首席设计大师乔纳森·艾维,给观众展示苹果如何给电脑制作铝制框架。乔布斯可以自己传送信息,但他也给独特的角色和观点提供舞台。

12、使用道具

除了吸引人视觉背景(他的幻灯片)之外,乔布斯带来了展示和演讲道具。介绍新产品或功能时,他会坐在电脑前或拿起iPhone来展示它是如何工作的。这些演示很简单,但往往非常引人注目。1984年,乔布斯推出Mac电脑时,他走到的一个黑暗的舞台中央,慢慢从黑包内拿出电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软盘插入后走开了,彷佛这台电脑已经走入他的生活。

13、策划高潮

乔布斯的每次演讲都有一个高潮时刻,成为演讲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部分,这些精彩时刻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例如,乔布斯推出Mac Air电脑时,他从一个办公室的信封中取出电脑,以此来展示它是多么纤薄。这是2008年Mac大会,每个人都不能忘记的时刻。

策划一个演讲高潮吧!

14、反复演练

演讲的每个方面,乔布斯花时间都反复演练。每张幻灯片都仔细撰写,每次演讲舞台都有剧场般体验。乔布斯做演讲看上去毫不费力,但是娴熟的表演来自舞台下一次又一次不懈的演练。我不相信乔布斯是天生的演讲者,如果你看他20年前的演讲视频,将会发现每个十年他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84年的乔布斯有非凡的号召力,但1997年的他已经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演讲者,2007年展示iPhone的时候就更棒了!

15、穿着得体

乔布斯可以穿黑色圆领衫、蓝色牛仔裤、跑鞋,很简单,这是因为他已经赢得了穿着随心的权利。对大多数演讲者来说,最好穿得比观众更正式点。先别急着把套装扔了!

另外,要充满乐趣

乔布斯让每一个主题都充满乐趣。2007年元月Macworld大会主题演讲时,助手点击幻灯片出了问题,他毫不慌乱,停下来讲了一个当年他和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做了个电视干扰设备,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沃兹涅克宿舍搞乱电视信号的乐事,幻灯片一修好,他就继续,彷佛计划好的一样。他微笑着、笑着,看上去是真正得享受在舞台上的时刻。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作者:李上卿

你现在就很成功(1)

“每一阶段,你都很成功,小的成功的积累,最终成就大的事业。”

看了这么多的乔布斯的例子,可能很多人心里会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像他一样成功,恐怕没机会了,还是算了吧。于是会有消极的想法,其实积极乐观地做好一个平凡人也是一种成功。中国古人讲“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自己是那个有用的人,相信现在的你就很成功,我们才有迈向更大成功的动力。

如果把赚到一百万当作成功,你现在有没有成功?如果没有,那你会不会成功?可能答案谁也不知道。因为成功不在前方,而是就在当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对自己说:成功是越走越近,那么我现在就很成功。

在这个世界上因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事太多了。为什么自信有如此大的威力?在我看来,自信是一种信念,一种深信自己能达到目标的信念。

乔布斯不是生下来就能创造神话的人。20岁时的他只是一位有独特想法的年轻人,但是自信让乔布斯从平凡人中脱颖而出。他20岁时创立苹果电脑公司,让苹果公司在10年内从一间车库里的小工厂,扩展成一家员工超过4000人,价值20亿美元的公司,他推出了一个很棒的产品——苹果机。没有人要他冒险去创立苹果电脑,但他做到了,因为他在心中树立了成功的信心。

在公司日益壮大的同时,乔布斯与主要投资人之间产生了矛盾。他张扬和咄咄逼人的性格,最终促使董事会决定对他降职。乔布斯经过考虑后离开了苹果公司,他说:“曾经是我整个生活重心的东西不见了,令我不知所措。”自信,也来自对前途的高瞻远瞩和未雨绸缪,才不会因日常的烦琐而忧心忡忡,渐渐地,乔布斯发现,他还是喜爱着他曾做过的事情,被“苹果”革职的事件丝毫没有改变他的兴趣,他决定从头做起。

离开苹果公司之后,乔布斯并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他创办了一家名为NeXT的电脑公司。1986年,他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从“星球大战之父”,也是美国电影“电脑特技之父”乔治·卢卡斯手中,买下了当时规模很小、很不景气的电脑动画制作工作室,成立了皮克斯公司。在等待和筹备了10年后,乔布斯期待的商机终于来到了:1995年感恩节,皮克斯公司制作的3D电脑动画片——世界上第一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面世了。这部电影的横空出世不仅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也对传统的动画影片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就在皮克斯公司如日中天的同时,苹果公司却在IT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江河日下,连换了几任总裁也不能挽回颓势。乔布斯的机会来了,他说他要让苹果公司重拾辉煌,于是重新接管了“苹果”。

自信者如同魔术师,在别人看来不可能,或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自信者手中却一件件变成现实。乔布斯回到了“苹果”,NeXT发展的技术也成了苹果电脑后来的技术核心。现在苹果电脑又创造出音乐产业的革命性产品iPod。无论是刚创业的自己,有了一点成就的自己,辉煌的自己,落寞的自己,对于乔布斯来说都是他成功路上的一步,而这每一步都为他现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

任何目标的成功实现,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如果没有了自信,则困难和和挫折就成了难以逾越的高山。可以说,自信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成功是自信的明证,只有当你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内心,你才能够真正获得幸福生活你所希望的幸福。

像乔布斯一样,意大利华人蒋孟冰的创业经验,也只有两个字:自信。十八九岁时,蒋孟冰开始闯荡意大利。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他只能从在姐姐的餐馆做跑堂开始,先后开过餐馆、酒吧、小百货店。2004年9月,当看到周围移民不断涌入,华人对商用、投资、住房市场需求的急剧增加,他毅然卖掉了小百货店,成立了今日房地产公司。

开业伊始,他在华人区到处发广告,遍告亲戚朋友,对市场的乐观预测和创业的激情令他憧憬着开业大吉,生意兴隆……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完善的服务,市场首先给他上了无情的一课:头一年生意只做成了一笔。亲友们出于好心劝他不要再开下去了,他也一度产生了怀疑和动摇: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在含金量高的行业和意大利人分一杯羹吗?难道中国人只能做繁重、单调的体力活儿吗?看着大量的商机白白失去却抓不住,他不甘心就这样退出,一方面是为面子,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服输、不轻言败的性格使然。

“自信能给人一种神奇的力量,感谢当初的自信。”蒋孟冰说,“我从来都没放弃过自己,因为不论身处何地的我都不是一个悲观者,我有自信追求更大的成功。”

4年之后,他拥有了多名职员,办公室面积更大、位置更好,业务由原来以华人为主拓展为面向意大利人和各国移民,营业额逐年递增。自信,成就了他的“今日”,赋予了他独特的魅力,也给予了他丰富的人生体验。

人生的旅途中,有的人成了著名的科学家;有的人成了有钱的大老板;有的人成了默默无闻的清洁工;有的人成了乞丐……有的人虽然最初的时候穷困潦倒,不过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最终走向了成功;而有的人却一事无成,一生都碌碌无为。

回顾你的人生历程,那些让你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是不是都是来自于奋斗拼搏的点滴?那些最平淡的日子里你默默坚持,那些黑暗的日子里眼睛中闪着理想的光。取得成功的那些人,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行;而另一部分人,则对自己能否取得成功没有信心,或者是安于现状,最后一生碌碌无为。

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回顾过去,那是你生命中间一无所有的时刻,也是你生命中间走得最快的时候,而成功就是这样越走越近。自信使人的潜力得到极大的调动和发挥,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一个人缺少了自信,就会像汪洋大海上飘浮着一片浮萍,无着无落,无依无靠,从这层意义上说,拥有了自信,就是拥有了度过海洋抵达宽阔彼岸的船。单就人自身而言,宇宙何宏,此身何微,但人有包藏天地之心,必也有立位天地,创造神奇之能。

告诉自己,你现在就很成功,这种自信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

本章小结

每个人都有理想,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怎么能够开启人生的巅峰之门?乔布斯这个普通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乔布斯的成功给那些彷徨的人提供借鉴,让还在犹豫的人警醒,抓住时间,不要总是把希望寄托于明天,明日复明日,惟有今日可以把握。坚信着心中的那份梦想,不离不弃,主宰自己的命运,做我们自己心中的乔布斯。

专注能让你赢得更多

“只有专注,才能把每件事情做到极致。”

我们小时候,如果有人问:长大了想做什么?我们的回答总是多种多样,今天是画家,明天是科学家,后天又是个什么家,因为童年的我们梦想太多,总是在变。长大的我们也大都没实现儿时的梦想,当然原因很多,但其中肯定有一条是我们的生活缺少了一种态度——专注。

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乔布斯专注于他热爱的电子领域,他的“苹果”产品及其为消费者带来的体验。乔布斯曾在见到一款厨房家电产品后,着迷于其设计,要求“苹果”设计人员将Mac电脑参照该家电的设计来打造。还有一次,他希望让Mac像一辆保时捷跑车。Google 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则以开放性为旗帜,“苹果”拒绝接纳Adobe的态度也激怒过不少科技界人士。“苹果”对这些批评却毫不在意,该公司只专注于推出好产品、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乔布斯意识到,对未来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而言,软件都将是核心技术。坚持做操作系统和那些悄无声息的后端软件,比如iTunes,这样的“苹果”才不至于像DELL、惠普或索尼那样,因为等待微软最新操作系统的发布而延迟推出硬件产品,看着微软干着急。这也是消费电子巨头索尼在随身听市场不敌“苹果”的原因之一。

古人云,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既然选定了一项事业、一份职业,就专注地投入进去。这种态度是决定我们成败的关键,是对于完美的追求,是对于事业精益求精的追求。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乔布斯更是把这种境界发挥到极致。惟有志存高远,学会经营自己的强项,才能坚定信念和追求,做到专注和成功。

“他是一个专注的人”——身边的人这样评价乔布斯,专注精神对于成长型企业尤为重要。往往你的成功并不体现在你拥有多少智慧、掌握什么独特的新技术,而仅仅在于你比别人多了一份执著、多了一份坚持、多了一份专注。

科技界对“苹果”的批评一直是不绝于耳,“苹果”被许多人视作一家封闭性的公司。他们质疑一个只专注于音乐播放器和创意手机的公司,怎么立足于飞速更新换代的今天。十年下来,苹果仅做了五个型号的音乐播放器和两款手机,提起iPod,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它早已引领了消费电子的潮流,虽然这些年iPod只出过iPod,iPod Mini,iPod nano,iPod Shuffle,iPod Video五款产品,而手机也只推出过iPhone和iPhone 3G两款型号,但是,无论是哪个产品,都被当做艺术品来追捧。乔布斯做产品的思路就是专注,所有的研发、市场和推广,100%在一段时间里专注在一个产品上,甚至只有一个型号一种颜色。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这些成绩不能不令人佩服。“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乔布斯坚信只有专注,才能把每件事情做到极致。

“苹果是一家价值300亿美元的公司,但我们的主要产品却少于30种。我不知道这种事情过去有没有发生过。但毫无疑问,过去那些了不起的电气公司都拥有数以千计的产品。我们相比之下要专注得多了。人们以为‘专注’的意思就是对你必须关注的事情点头称是。这并不是‘专注’的全部内涵。‘专注’意味着必须对另外100个好点子说不。你必须谨小慎微地做出选择。”

“对于那些我们做了的事情和那些我们没有做的事情,我都同样引以为傲。这里有一个再贴切不过的例子:很多年以来,我们都迫切地需要做出一款PDA产品,而终于有一天我意识到,90%的PDA用户只是在路上把信息从里头调出来而已。他们不会把信息放进去。没过多久,手机就实现了这样的功能,于是PDA市场就萎缩到了今天的规模。所以我们决定不进入这个领域。如果我们选择了跟进,我们就没有资源去开发iPod了。我们基本上会连它的影子都见不着。”

对于像乔布斯这样的人来说,世上无难事,成功的秘诀在于专注。专注也是成功者最可贵的品质!

生活中许多事让人们疑惑不解,为什么许多成功者大都资质平平,却取得了远远超过人们预期的成就?其原因很简单,他们在追逐所谓产业潮流的时候,有意无意地依据这样一个假设:最后成功的人有一种顽强的毅力,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如磐石的决心,能专注于一个领域,集中精力,耕耘不辍,想方设法一步一步地积累自己的优势。而那些所谓智力超群、才华横溢的人却仍在四处涉猎,永远无法关注于一个目标,终必一无所获。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项事业,那么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就来。”

盛大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天桥总结出自己的两大成功密码:“第一是专注,第二是节奏。”这点和乔布斯不约而同。

陈天桥真正的发迹是从《传奇》这个网络游戏开始的,但是他在开始自己的传奇人生之前,也曾经被诱惑过——被各种各样的挣钱机会诱惑过。游戏《传奇》想必很多人都玩过,如今这款网络游戏这么流行是和陈天桥的名字分不开的。与房地产、汽车、金融等行业相比,网络游戏依旧是很不起眼的、除了游戏玩家之外很少受到关注的一个产业。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陈天桥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这家国内最早从事专业网络卡通的企业,在短短几个月中竟拥有了100万左右的注册用户。

在功成名就之后,陈天桥告诉前来取经的创业者:“当你认准一个方向的时候全力以赴,只有专注的企业才能成功,多元化的企业可以存活但是很难成功。”这正是他有切肤之痛的经验之谈:“一个创业企业往往都会有自己的灵感和自己的方向,我相信他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我觉得他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就是我犯的错误,就是所谓的一上来对整个战术执行的时候多元化或者摇摆不定,不能专注地在某一点上进行突破。”

成功者拥有专注精神。因为他们知道,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没有一个人、一个企业可以做到不论触角伸向哪个行业都能取得卓越的成绩,要想在当今社会中有所成就,必须要专注。陈天桥就只专注于网络游戏以及与之关系紧密的动画和卡通等,而不涉及其他产业。现在,盛大网络公司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应该说盛大公司开始进入到一个发展的快车道了。

“盛大之所以能成功,对机遇的把握很重要,但更多的是取决于在业务上的专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发展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目前的盛大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致力于保证企业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创业,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专注于在某一点上进行突破,比方做一个网站,既可以做这个东西又可以做那个东西,并且以之为荣,实际上什么都能做的企业往往什么都不能做。”

世上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能够抓住的却很少。一生专注一项事业,每天专注本职工作,像乔布斯和陈天桥一样,乔布斯因为专注而成就“苹果”,陈天桥因为专注创造了盛大网络。

有一位著名的将军曾经说过:“我们发现,在很多重要的战役中,成败的关键在于:一方是全身心地投入而另一方却不够专心致志。”可见专注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成功的基本素质。现在我们知道,很多伟大的成功者,他们的秘密其实很简单,就是对事业充满热爱,对工作十分专注。只有高度的专注才能让一个人坚持自己的道路,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成就。

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总是在选择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后,不断后悔,于是又换了新的方向,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选择、后悔、再选择中,因而无法集中精力做好本职的工作。但是人的精力往往有限,在你犹豫彷徨的时候你就已经被淘汰了。达·芬奇是从画无数的鸡蛋开始,慢慢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的,爱因斯坦则是从一个众人眼中的笨小孩,变成了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名不单单是机会、运气、天赋、更重要的是他们专注于自己事业的态度。

“我确信我爱我所做的事情,这就是这些年来支持我继续走下去的唯一理由。”乔布斯说。是否具有专注的精神,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快乐与否。因为专注,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潜力,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在某一领域有所作为。同样,由于专注,我们可以避开自己的弱点,避开许多可能会出现的无端烦恼。一生专注一项事业,每天专注本职工作,它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有希望。

热爱你的工作

“一周工作80个小时,而且喜欢这么做。”

有句名言:如果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那么人生就是天堂;如果把工作当成一种义务,那么人生就是地狱。我们看过非常多的关于成功学的书籍,也听过非常多的成功人士的故事,当我们静静地思考这句名言的时候,却发现,所有的东西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做事和做人基本是一个道理。当你热爱你的工作和事业的时候,你的工作、你的事业也会给你相应的回报;当你只是把这个工作作为一份差事来应付,并不热爱它的话,它只会成为你的地狱。只有你深深地热爱着这个行业时,你才会把它做好。每个人都希望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但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在具体工作中,有的人把工作看做是一种乐趣,享受过程,珍爱收获;有的人则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应付了事,从而也就在生活中失去很多。

一个人的工作激情来自于对自己本职工作的热爱,只有热爱才能真正地投入热情去把工作做好。有时候你无法控制自己的工作环境,但是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应对方法。你只需要稍微努力一些就可以让自己开心起来,并带着激情继续自己的工作。记住,只有你自己真心热爱你的工作,工作才能变成你的天堂。

事实上对自己的工作越热爱决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有些人就因为热爱工作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因为工作给他成就感,工作让他兴奋,工作使他活得充实。

高尔基说,天才是由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工作狂就其本质而言只不过是他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乔布斯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因为他对职业的热爱缔造了一个计算机界的神话。

乔布斯(Jobs)在英文中意为“工作”。这个工作狂也往往这样度过他的一天——早晨6时起床,工作一会儿,吃早点,然后等孩子们上学后再工作一个小时左右,9时左右去苹果公司上班。无论他在哪里,他的计算机都通过高速网络和苹果公司连接在一起,他随时都可以处理文件和电子邮件。乔布斯并不觉得这是一种辛苦,他说自己很幸运,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热爱什么职业,这个信念帮助他成功地创建了苹果品牌,即使在条件艰苦的仓库里汗流浃背地工作也无怨无悔。

因为经营理念和董事会分道扬镳,乔布斯被“苹果”开除。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把自己赶走,这残酷的现实并没有浇灭他对电子行业的热爱。几经波折,乔布斯又坐回了“苹果”总裁的位置,并带领“苹果”成就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乔布斯成就了非凡的事业,他说那是因为他很幸运找到了热爱的职业,事实上是他“热爱”背后的坚持不懈成就了他。在一次检查中,乔布斯被扫描出胰脏出现了一个肿瘤,接受手术后,又重新回到了苹果公司。经历了挫折,乔布斯感慨地说:“人生会用砖头打你的头,但不要丧失信心。我确信,我爱我所做的事情,这就是这些年来我继续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我们很欣赏乔布斯对待人生和事业的态度。他说,一定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选择爱人时如此,选择工作时同样如此。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

当你热爱你的工作的时候,你的工作就不单纯的是一种劳动,而是一种娱乐。你可能因为看一部电视剧而24小时不睡觉,你可能因为一个游戏几天几夜不合眼甚至不吃饭,归根结底,那是因为你热爱,你投入。

热爱自己的工作,用心品味我们的工作吧!世界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心态。如果你以麻木的态度对待工作,就是亵渎了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是成功的起点。在喜欢自己工作的情况下,即使做得再累,也往往不会觉得辛苦。事实上当一个人真正喜爱自己的工作时,他根本就不觉得是在工作。

在微软,有这样一个员工,她是办公楼里临时雇佣的清洁女工,在整个办公楼的几百名雇员里,她是唯一没有任何学历的人,工作量最大,薪水最少,可她却是整座办公楼里最快乐的人!每一天,哪怕是每一分钟,她都在快乐地工作着,对任何一个人都面带微笑,对任何人的要求,哪怕不是自己工作范围之内的,也都愉快并努力地跑去帮忙。周围的同事都被她感染了,有很多人成了她的好朋友,甚至包括那些被大家公认为冷漠的人,没有人在意她的工作性质和地位。她的热情就像一团火焰,慢慢地整个办公楼都在她的影响下快乐了起来。

盖茨很惊异,就忍不住问她:“能否告诉我,是什么让您如此开心地面对每一天呢?”“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女清洁工自豪地说,“我没有什么知识,我很感激企业能给我这份工作,可以让我有不菲的收入,足够支持我的女儿读完大学。而我对这美好现实唯一可以回报的,就是尽一切可能把工作做好,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开心。”

盖茨被女清洁工那种热爱工作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那么,您有没有兴趣成为我们当中正式的一员呢?我想你是微软最需要的。”“当然,那可是我最大的梦想啊!”女清洁工睁大眼睛说道。

此后,她开始用工作的闲暇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企业里的任何人都乐意帮助她,几个月以后,她真的成了微软的一名正式雇员。

热爱工作,就应该像乔布斯和上面那位女工一样,把工作当成一门学问去研究,当成事业奋斗的理想目标,并努力向上攀登。热爱工作,要胜于一切。热爱工作,就是热爱你自己。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即使这份工作你不太喜欢也要尽一切能力去转变,去热爱它。工作是扩展自我,获取新知识,探求新境界的方式。

“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烈地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那就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因此,热爱你的工作吧!如果你不热爱你的工作,你很难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把成功的热情和败者的愚钝做一下比较,你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它在大千世界中的位置,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微不足道,你的工作不应该没有价值,学着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是学会尊重自己。

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是他获得幸福的源泉,是他的理想所在,是他对待人生态度的体现。工作将填满你的大部分人生,人生唯一能获得真正满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而伟大的工作是你所热爱的事业。我们可以从工作中释放自己的热情、释放自己的能量、释放自己的智慧,来获取一份快乐,一份成功。

乔布斯在他的演讲中说道:“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无比钟爱。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只要全心全意的去找,在你找到的时候,你的心会告诉你的。就像任何真诚的关系,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越来越紧密。所以继续找,直到你找到它,不要停下来!”

每个公司都需要这样热爱自己工作的人,而这样的员工正是公司所需要的。如果你为自己还是平凡岗位的一员而抱怨的话,请调整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如果你从现在开始热爱你的工作,不论多平凡的岗位,你也会有不俗的成绩。热爱自己岗位做个快乐工作的人吧!

让职业规划见鬼去吧

“如果你了解自己,能够明白地做自己,职业规划就如同虚设。”

现在有个很流行的词叫做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部分内容。职业定位有两层含义:一是确定你是谁,你适合做什么工作;二是告诉别人你是谁,你擅长做什么工作。那些彷徨在成功边缘的人,尤其期望有人帮他们规划一下他们的职业生涯,更有甚者完全依靠职业规划,想把自己的人生画在纸上,按图施工。这些人,可能不只做过一个职业规划,但仍然找不到最好的最理想的工作。

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根据职业顾问的数据统计,只有不到20%的人在真正“适合”的职位上工作,而且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分析透彻,所以发展前景广阔;近50%的人与职位的契合度只达到了基本合格水平,许多局限性造成他们的就业范围十分狭窄;剩下的就是个人与工作不能匹配的人群,他们始终徘徊在“理想的工作”之外。这些数据可能会吓倒你,但仔细想想谁能真正了解你是谁,擅长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呢?所谓的职业规划师设计的蓝图一定适合你吗?你就甘愿做一个按图施工的人吗?

而乔布斯呢,他的人生中最不需要的就是规划,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适合自己的事业是什么。做自己想做的事、喜欢做的事,就会事半功倍。

看看乔布斯的简历你可能就会明白,职业规划是给那些毫无目标,不断徘徊的人发明的,而像乔布斯这样了解自己,只做自己的人来说,职业规划就如同虚设。

1972年,乔布斯17岁,他来到位于波特兰大的里德学院上大学,在那里开始学习印度佛教,从学生宗教领袖那里学会了如何做推销。在那里读了6个月后,乔布斯决定退学,他没有进行什么职业规划,也不相信那些职业规划师为他规划什么职业,他知道他需要什么,知道怎样去做,并且坚信日后会证明这样做是对的,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1974年,到印度朝圣后,他认为爱迪生对世界的贡献比佛教大师要大得多。于是他回到硅谷参加了沃兹创立的自制电脑俱乐部。20岁时,乔布斯和沃兹办起了苹果公司。10年后,苹果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亿元资产、4000名员工的大企业。

事实证明,当年乔布斯的选择没有错。在30岁那年,乔布斯离开了苹果公司。这时的乔布斯也没有进行什么新职业规划,他依然是做自己想做的事。1997年7月因连续5个季度亏损,当时“苹果”已接近破产边缘,乔布斯又回到苹果公司。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缩短战线,把正在开发的15种产品缩减到4种,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营运费用。其次,发扬“苹果”的特色。苹果素以消费市场作为目标,所以他要使“苹果”成为电脑界的索尼。上任伊始便着手开发iMac,使得电脑非常适合家庭的使用。第三,便是开拓销售渠道,让CompUSA成为“苹果”在美国全国的专卖商,使Mac机销量大增。第四,调整结盟力量,同宿敌微软和解,取得微软对它的亿美元投资,并继续为“苹果”机器开发软件。

1998年上半年iMac面世取得成功,苹果公司扭亏为盈。现在人们谈论的是恢复青春活力后的“苹果”将会怎样推动电脑事业的发展,而不是“苹果”行将破产。

看看乔布斯的这番经历,他并没有在做事情之前详细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而是根据内心的指引,向着内心渴望的成功一直走下去。有思想的人无需别人给自己定什么位,画好什么蓝图,他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倾听自己的内心。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感觉就会告诉你,任何一种美妙的东西,历久弥新。所以说,要不断地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半途而废。

搜狐副总裁王小川在谈到职业生涯时,举过一个例子。

一个出租车司机,他在北京首都机场排队拉客,有可能拉到亦庄的,也有可能拉到望京的。前者因为远,司机排队等候也值,后者因为近,排队等候可能比较亏,司机就会大叹倒霉。这时司机考虑是直接空车走还是等候,怎么规划,要建立一个模型的话,该考虑哪些参数?

王小川说这个问题“我也蒙了”。参数太多,太复杂,油价、过路费等等,有很多假设因素。但是他觉得做这种判断只需要做一个假设:那就是出租车司机都不傻,如果有很多人在那里排队等待“趴活”,就说明趴活比空车要值,否则队伍就会变短。

“这是很公平的。回来跟趴活差不多,不用我考虑。主要是性格问题,如果你想安稳就直接空车回来,如果你喜欢冒险就等待。”

“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他对这个现象的体会是,做长远规划是没用的,有很多东西根本想不到。

“走哪条路都差不多。”

他在清华也曾经有无数人来找过他,有很多机会可以调换工作,但是他根本没有想过什么东西未来会吃香——包括他正在从事的大红大紫的搜索领域。

他认为,关键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做规划,反而有了机会就能抓得住,王小川简略总结自己的职业发展成功的秘诀“做长远规划是没有用的”,“做事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积累”。

正像王小川说的那样,一个人得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尽可能尝试不同的事情,不断转变着自己的角色,找到适合的位置,而不是长远的规划。生命其实就是一种创性的历程,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创造力的来源,积极用它来创造自己的人生。

忠于内心的感觉,做自己想做的事,是生命活力的来源。因为,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感,并不是金钱方面的满足,而是能够放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并且乐在其中。

对苹果公司而言,独特的文化以及创新方式和品牌魅力是使它与众不同的关键,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苹果的企业文化之一。人的成功就是可以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这样你就会抵抗外界的干扰,不会轻易地放弃。很多做好职业规划的人,并不一定真的能按照规划好的路做出成绩,因为他们的想法和创意有时被规划好的条条框框限制住了,反而失去了很多机会。

其实只要善于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优势,经营自己的强项,就能找到发展自己的道路。同时,我们要能经得起风雨,不轻言放弃,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创造美好的前程。

兴趣是最好的人生导师

“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你最感兴趣的事情,然后把它做到最好。”

很多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者和真正杰出的人,他们把兴趣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兴趣不仅仅会让你感到快乐,对于有些人来说,兴趣还可能是一直指引他事业成功的指南针。只要你感兴趣,有一天你也会培养出被大家称为“天才”的那种能力。

兴趣是每个成功人士都能具备的伟大能量。在有兴趣的前提下,人们又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出色、更持久。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面临很多的选择机会,一个幸运的人如果选择了更符合他兴趣的领域,工作起来就可能更快乐。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我们工作成功的启蒙老师,当我们把兴趣转化为永恒的工作动力,我们就可以不断向成功迈进。

有人说上帝在每个人出生后的幼年、少年经历中都给他埋下一颗种子,这个种子就是兴趣。有的人,在合适的时候,让这颗种子开始发芽,获得了最强大、最原始、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而很多人,这颗种子没有发芽,于是没有兴趣目标,没有成长动力。

10岁时,乔布斯对电子学方面的兴趣就明显表现出来了。在加利福尼亚州,新兴的电子公司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每逢周末,一些惠普和其他电子公司的工程师就会在自家的车库做维修。一次,一个工程师送了他一个碳晶麦克风。搬到洛斯阿尔托斯市后,乔布斯觉得自己进了天堂:他随时都能在各处的箱子翻到一两只废弃不用的电子元件,拆开来看个究竟,玩上好几个小时。

当一个人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时,他将发挥个人最大的效能,而且也将更为迅速、更为容易地获得成功。乔布斯的成功来源于把个人兴趣与自己的天份融为一体,来源于他对兴趣的选择、坚守与努力。具有十分广泛的兴趣,也常常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座右铭,乔布斯对电子产品的兴趣,最终成就了他,也成就了苹果公司。从事一项你所喜欢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职场生活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乔布斯儿时的兴趣影响到了他的事业,甚至整个世界。当然,我们说起乔布斯的成功,把部分功劳归功于他的兴趣,但这并不是说光有兴趣就能成功,而是有了兴趣就有了成功的动力。乔布斯,或者其他很多世界级的大师们,他们的成功,都是得益于真正找到了激发自己生命潜能的兴趣和爱好,并且能够在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上,投入全部精力和热情,这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有个报道,曾经轰动一时:38岁的蔡伟正式被复旦大学列入博士生拟录取名单。他并非出自名门,没有所谓“家学”的影响,但他自幼热爱书法,学生时代迷上了唐诗宋词,高二时在《文史》上偶然看到裘锡圭先生的一篇论文,从此被传统“小学”吸引。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20年研习古文献的经历“没有人指导,是憋出来的”,“初中成绩还不错,到了高中,理科就学不进去了,就只对古典诗词感兴趣”。所有在图书馆中能找到的书籍,都曾是他心灵的慰藉。他高考落榜后曾进厂当了3年工人,下岗后,他干过食堂的“刷碗杂工”,入复旦前都还在当着“神牛”三轮车夫。他无论做什么,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有空,他就读着这些“稀奇古怪”的文字,对古文献的研究兴趣依然不减,以至于“他对古人的行为和想法感同身受”。他以后走的路就成为自然而然的常理了。

当爱的情感进入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时,工作质量将立即得到改观,效率将大为提高,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劳相对地大量减少,这就是兴趣的魔力。蔡伟的特殊之处在于,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完全出于他的兴趣。

从蔡伟走过的路看,爱好和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阶梯。每个人都想成功,经历对每个人来说也许不一样。但是有一点,他们和乔布斯、蔡伟是一样的,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减对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探求。

现实中有太多人,一旦工作或环境有了新的变化,就常常不再有对原来自己爱好和兴趣的坚持,以至于在自己原有的兴趣和爱好中,本有望如蔡伟一样成功的路变成了泡影。

与乔布斯、蔡伟经历类似的人也有不少,他们都把兴趣与自己的职业定位结合在一起。有一名优秀的计算机工程师小赵,自小就非常喜欢摆弄机器,曾把挂钟、半导体等家里带机器的装置的东西一一拆开,然后再把它们重新装好。工作后他在技术领域勤奋耕耘,稳步前进,获得不断晋升。人往往要对工作有兴趣,才能和责任感交相辉映,在工作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位置越做越高,兴趣和责任感就会越来越强烈。现在小赵已经担任公司管理职务了,即便如此,他还说:“只要我看到计算机程序图,就觉得时间飞逝地过去,常常连饭都忘了吃。兴趣是成长、成功的起点和源源不断的原始动力。”

一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幸运,但是如果能够选择而没有选择,将会是人生的遗憾。

乔布斯的老朋友,比尔·盖茨上也是因为在中学时就特喜欢电脑和软件设计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和研究。在哈佛法学院读书时,他还是念念不忘软件,常在计算机房里泡到深夜,还创办了自己的软件公司。他明白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功,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业时,他毅然决定放弃人们羡慕的律师前程,全力以赴投身于自己喜爱的软件事业。乔布斯说:“我认为我们两个(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发现了我们真正爱做的事。”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首先是兴趣驱动,而不是利益驱动。当今社会,有些人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要在这种普遍性的情况下,寻找兴趣这个原动力,就显得格外重要。爱好和兴趣,不但不会简单衰竭,而且还会不断激发,不断升华,越干越带劲。

只有从爱好和兴趣出发,才能像乔布斯他们一样,一直保持对工作的兴奋感和成就感。真正从兴趣爱好出发去工作的人,不是以利益为工作的前提和动力,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对他们来说是无比幸福的。那些有成就的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无论才智高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他们必然是在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并且为此勤奋工作。

兴趣是胜利的秘诀。成功者与失败者在技术、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别并不大,但如果两个人各方面都差不多,拥有兴趣的人将会拥有更多如愿以偿的机会。任何人只要对工作抱有高度兴趣,那么他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如果一个人始终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一开始还做得不太好,但只要他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愿意象乔布斯那样完全的投入其中,不断地努力,自然会把事情越做越好。当他把事情做到最好时,荣誉和财富也就随之而来,这样的成功,才会带给他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无论如何都不能丢掉激情

“无论我们能力如何,但是我们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充满激情!”

默尔说:“假如你丧失了激情,你也就丧失了一切。”激情,在某些人看来也许不是一个过于流行的词语,但它却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反映着我们生活的价值和幸福的所在。“激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成功与其说是取决于人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人的激情。

我们欣赏那些像乔布斯一样满腔热忱去工作的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因为激情,让他们朝气蓬勃,永葆青春;因为激情,让他们永不厌倦,全力以赴;因为激情,他们做出与众不同的成就。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工作的动力,没有动力工作就难有起色。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宾斯()的理论,人的价值=人力资本×工作激情×工作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激情,那么他的价值就是零。激情是可以传递和相互感染的,经常与激情人士为伍,感受他们充沛热忱的魅力,感受他们对人生和工作的理解追求,自己也会变得激情起来。没有激情,就不可能去努力追求荣誉和成功,而享受不到荣誉和成功的喜悦,让人更加消极萎靡,丧失激情,这是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用激情二字形容乔布斯不为过。他经常说:“有些业务我们能够为之,有些则无能为力,但无论怎样,我都感到自豪。”他激情的言语、表情、态度,给我们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也正是他的激情,感染了很多人,包括“苹果”的员工。

作为年轻人,对工作更需要多一点热情和激情,主动创造性地工作。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奖赏。关于激情,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工作单调乏味,没有兴趣,我怎么会有激情?工作环境不好,压力大,我怎么会有激情?几乎没有重要的工作,做的都是小事,我怎么会有激情?付出这么多,得到这么少,我怎么可能会有激情?乔布斯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

精神状态是可以互相感染的,乔布斯始终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办公室,工作就有效率而且有成就,他的同事因此受到鼓舞,热情会像野火般蔓延开来。

乔布斯离开“苹果”后,有一位与苹果公司合作的人士表示,公司气氛变得沉闷,会议也缺乏激情。在乔布斯病愈回到苹果公司后,整个“苹果”又变得激情四射、生气盎然,更加具有创造性。

毫无疑问,乔布斯的完美回归给投资者带来了信心。科技咨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创始人蒂姆·巴扎林称:“如果我是投资者,我一定会感到兴奋。”巴扎林说:“除了体重减轻外,乔布斯还是以前那个乔布斯,在战略远见、技术和设计水平方面丝毫没有减弱。”

乔布斯回到“苹果”,立即就开始了对移动开发商的说服,希望他们放弃Adobe的Flash视频技术。他写下一封罕见的长达29段的公开信,详细解释了为何“苹果”不支持在iPhone和iPad中应用流行的Flash格式,并禁止其开发者在其产品中使用Adobe的开发工具。他参与Flash辩论表明其对苹果公司的远见卓识。

激情是一种洋溢的情绪,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珍贵的精神,是对工作的热衷、执著和喜爱。它是一种力量,使人有能力解决最艰难的问题;它是一种推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前进。对乔布斯来说充满激情,比获得成就、获取功名更加重要。没有激情,就没有上进心,就没有火热的诗、燃烧的爱、壮丽的人生。

如果你失去了激情,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在职场中立足和成长,永远不会拥有成功的事业与充实的人生。

曾经有人报道过陈安之的成长经历。27岁时,他即完全通过自身的奋斗成为了亿万富翁,被誉为“国际华人成功学第一人”。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大四时,他报了一个成功学培训班,导师正是闻名遐迩的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在集训场上,有一条20米长的跑道。路面上铺满了熊熊燃烧的炭火,炭火上盖着一块铁板。要求所有的学员必须脱掉鞋袜,从铁板的这头跑到那头。看着烧得通红的铁板,他的双腿早已瑟瑟发抖,不听使唤了。最后他鼓足勇气,试探着伸出一只脚,赶紧缩了回来,灰溜溜地躲到了队尾。刚好这时,两个女生看到他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他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嗖嗖”地往上涌。突然,他拔腿就跑,一个箭步飞跃上铁板,百米冲刺般地跑完了全程,并且因为挑战成功兴奋不已。勇气从来都是激情的催化剂,它能激发人们焕发出无比的激情和动力。

顿时,陈安之明白了安东尼·罗宾为何要设“走火”这项极端训练,是想以此来说明成功学的一个真理:你如果想成功的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抛开所有的胆怯和犹疑,让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激情充满你的体内!一个人没有激情,就不会有昂扬的斗志,不会有自我发展速度的提升,许多重复琐碎的工作往往会扼杀。消极是激情的超级杀手,消极的人是悲观的,他们不相信成功终会到来;消极的人是怯弱的,他们缺乏积极进取的勇气和力量;消极的人是自卑自弃的,在他们的眼中,看不见阳光。

和乔布斯一样,被世人当做偶像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这句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仅是能力、责任及其它(虽然它们也不可或缺)。他的这种理念已成为微软文化的核心。

激情,在很多时候,往往能点燃我们创新的本能。有了激情就有了不竭的动力,你的内心同时也会变化,越发有信心,别人也会越发认识你的价值。激情能够创造不凡的业绩,缺乏激情,疲沓涣散,就可能一事无成。

激情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工作态度、生活态度,没有人能阻止你释放激情。

“每天我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在工作的时候我身上就有一种激情在燃烧,让我精力充沛,效率不错也不觉得累。当然有时候我也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心里也会感到些许的不舒服。回去睡一觉,第二天太阳照样升起,又开始新的一天。”

正是乔布斯这种忘我工作的激情,成就了今天的苹果公司。就连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也不止一次提到,在美国科技界,乔布斯的工作热情无人能及,正是他拯救了“苹果”。

这就是激情带给我们的成功。不要把你的激情埋藏起来,一旦你习惯了埋藏,你将是一个了无生气的人。一个死气沉沉的人是不会在工作中有好的表现的,顶多只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然你也不会得到老板特别的器重,更不会实现你的梦想。为了公司的利益,更是为了你自己,请提升工作热情,热爱自己的工作吧!

好运是创造的,不是等来的

“好运气不是等来的,是创造来的。成功始于行动,如果没有行动,再美丽的梦想都等于零。”

“行胜与言”,“言必行,行必果”,“说到不如做到”……这些话都是说要想做成某件事,并不是表面说说而已,是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的。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幸运之神会光顾世界上每一个人,但是,如果她发现这个人没有准备好迎接她时,她就会从门里进来,然后从窗子飞出去。”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拥有着自己的理想,在他们中间,一部分人是整日把自己的理想挂在嘴边,而另一部分人则是默默无闻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

成功永远不可能被守株待兔者真正拥有,或许一次、两次可以侥幸得之,但它最终垂青的定然是那些大胆行动者。很多成功人士都告诉人们要获得成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实践,敢于迈出去。

乔纳森·温斯特曾说:“我一直在等待着成功。可它却没来,所以我没有成功就继续前行。”

人生绝对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地走出来的。也许你已经考虑过“喜欢”干哪一行,等你了解了较多的情况,就可以判断是否要继续学下去。要取得成功就得大胆行动起来,并全力以赴!有些人很想有所成就,很想获得收获,但是还没有动手就感到非常困难,他们搞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由于思想上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觉得很难决定下一步要做什么。于是,他们就束手坐在那里等待奇迹的到来。然而,奇迹并不是光凭等待就会来的。许多成功立业的人,他们都是一直不断积极努力,大胆进取,直到对自己所做的选择有所成就后为止。

苹果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公司的发展并不被人看好。乔布斯没有坐在办公室里等待运气上门,而是主动出击,抓住机会。1977年4月,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计算机展览会在西海岸开幕了。为了在展览会上打出名声,乔布斯四处奔走,花费巨资,在展览会上弄到了最大最好的位置。更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苹果Ⅱ”样机,它一改过去个人电脑沉重粗笨、设计复杂、难以操作的形象,以小巧轻便、操作简便和可以安放在家中使用等鲜明特点,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它只有12磅重,仅用10只螺钉组装,塑胶外壳美观大方,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机。人们都不敢相信这部小机器竟能在大荧光屏上连续显示出壮观的、如同万花筒般的各种色彩,“苹果Ⅱ”机在展览会上一鸣惊人,几千名用户拥向展台观看、试用,订单纷纷而来。

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成功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你不愿意付出努力,谁也拿你没办法,你自己不行动,上帝也帮不了你。

成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蛋糕,数量有限,别人切了,你就没有了。成功的蛋糕是切不完的,关键是你是否去切。你能否成功,与别人的成败毫无关系。只有你想成功,才有成功的可能。有句话说得好:不要等着自己的船回来,跳进海里,向着自己的船游去吧。只有大胆主动地去行动才会获得成功。

如果乔布斯一味的等待运气,也许苹果公司在他接手的时候就注定会消失。好运气不是等来的,正是乔布斯不断的创新,带领“苹果”团队始终走在科技的前列,才成就了今天的苹果公司。

等待机遇是愚蠢者;发现机遇而没有抓住机遇是懒惰者;发现普通机遇而牢牢抓住,并将普通机遇变得非同寻常的是智者;而看似没有机遇而创造机遇的人是成功者。乔布斯无疑是属于创造了机遇并且成功的典型人物。

大多数人认为成功是偶然发生的事情,你是否成功全看运气如何。其实,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且按照这个决定采取行动才获得的。我们必须做出决定,然后采取行动!记住,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得来的!

本章小结

乔布斯和苹果公司实际上已经融合在一起,很多“粉丝”之所以狂热地迷恋“苹果”,除喜爱产品外,也被乔布斯个人魅力所折服。

人的一生中,工作将会占据你大部分时间,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许多人为了寻找自己热爱的工作而不断努力着。生活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只要一个人充满激情地努力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我热爱的工作就在眼前。

说到“成功”,人们通常都是看你事情有没有做成,名气有多大,钱有多少……如果找不到一份可以激发热情的工作,你会很痛苦,至少也会降低工作效率。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这个事情在社会中起到的是正面的作用,别人满意,自己内心也满意。

我们常常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总是向外界伸出求援之手,希望别人或环境甚至上帝把所有该我们自己做的事情全部做完。请记住只有自己努力,成功的机会才是你的。

超越自己接受新的挑战

“面对生活,只有接受不断的挑战你才能够成功!”

“挑战无处不在”、“面对挑战你准备好了吗”、“勇者为挑战而来”类似这样的语句,在媒体中常常出现,也是那些成功人士挂在嘴边的话题。新的挑战,也许这次就是你成功的开始。人每天都在超越自己,卡耐基说:“只要你向前走,不必怕什么,你就能发现自己,成功一定是你的!”

世界上有许多在年轻时极有才华的人,一生却是默默无闻,而他们毫无建树的最大原因就是不敢大胆地尝试,以至于把自己所有的才华都埋没了。新的领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有新的机会就有新的希望。每个想要使自己成功的人都应该相信这样一个公式:成功=尝试+尝试+再尝试。

乔布斯更是成功挑战新领域的高手,新的领域对一个勇敢的挑战者来说并不是无限恐惧而是无限希望。众所周知,电子领域是乔布斯的强项,但是他希望自己可以挑战全新的领域。1991年5月,乔布斯的皮克斯与迪士尼公司签约,开始了长达13年的合作。在合作期间,由皮克斯制作、迪士尼发行的6部电影,每一部动画电影都横扫美国本土和全球票房,为迪士尼和皮克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以及多个奖项。尤其是第一部电脑动画片《玩具总动员》,让乔布斯名声大振。

2005年10月,迪士尼新任CEO罗伯特·艾格上任(就职时宣称复兴迪士尼的动画实力将是他的首要任务),开始与皮克斯进行积极的接触。同时传出乔布斯准备将皮克斯出售的消息,立刻也出现了迪士尼会收购皮克斯的传言,当时很多评论人士都认为迪士尼收购皮克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就在2006年1月,迪士尼正式对外宣布收购皮克斯。2006年5月5日经两家公司的股东批准,协议正式生效,皮克斯正式成为迪士尼的全资子公司,两家公司终于再续前缘。

随着本次收购活动,乔布斯以独立董事的身份进入迪士尼董事会,成为迪士尼最大的股东。乔布斯把电影事业和他的老本行成功的结合到一起,2008年5月初,他宣布同20世纪福克斯、沃尔特迪士尼影业公司、华纳兄弟、派拉蒙影业公司、环球影业家庭娱乐和索尼影业娱乐等众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这就意味着,在类似《钢铁侠》这样的大片发行DVD的当天,苹果用户就可以在iTunes网站下载这些电影。当然,只能在苹果产品上播放。

电影业无法拒绝苹果的方案,尽管他们并不十分情愿,但乔布斯能让他们从庞大的视频文件中获得财源。要知道,iPod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普通的播放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文化象征,成功占领了人们的衣袋和耳朵,而且至今已有长达五年的时间。

也有消息说,苹果公司正在研发一款类似苹果电脑的新产品,可以与电视和家庭娱乐系统连接播放录像,也可以通过iTunes软件下载音乐和视频节目。不管是索尼电视、松下DVD播放机、微软的机顶盒还是其他音响设备,都有可能面临威胁。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挑战,但是我们是否会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如果去尝试了全新的、没做过的事物,结果将是什么样的?会成功吗?”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与成功作对的一个“敌人”。这个成功的“敌人”总是让我们去想:“如果我失败了,那可怎么办?后果将会是怎么样的?”这种想法会让我们放弃努力。

只有勇于接受挑战,才能拥有成功和希望。抓住机遇,勇敢地去迎接挑战吧!人这一辈子就是这样,机遇与运气并不是天天都有,只是会在适当的时候悄悄出现在你的身边,就看自己能不能察觉,能不能抓住。如果,自己抓住了这几次为数不多的机遇的话,你的后半生一定会过得很精彩。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都死光了。但是,有一个渔民的鱼每次回来都是活蹦乱跳的。他的鱼因此卖的价钱高过别人一倍。没过几年,这个渔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这个人一直保守着这一秘密,直到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鱼了,才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儿子:原来,他在装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一些鲶鱼。鳗鱼和鲶鱼生性好咬好斗,为了对付鲶鱼,鳗鱼也被迫竭力反击。在战斗的状态中,鳗鱼求生的本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就活了下来。渔民最后忠告他的儿子,要勇于挑战,只有在挑战中,生命才会充满生机和希望。

世界上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人,永远是最能接近成功的。新的挑战可能是指引你走出困境的灯塔,也是希望的曙光。许多人被成功拒之门外,并不是成功遥不可及,而是他们主动放弃,认定自己不会成功。事实上,只要你每天限定自己一定要超越自我一点点,成功自会出现在你眼前。抓住新的机会可能是你走出困境的另一条路。

乔布斯的故事也证明了渔民的观点,他们会这样激励自己:“这是一条难以成功的道路,现在让我再从另外一条路上去尝试一下吧!”

生活是充满挑战的,敢于挑战新的领域是成大事者的一种向上的心态,成大事者往往都是从小时候就有着远大的抱负,心中都有一个目标,并不断自我超越。没有新的挑战就很难有突破有超越,他们就这样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向成功者靠拢着。

但接受挑战不是盲目的,要超越自我,首先就要认识自我,这样你才知道你想在哪些方面改变自己。你越全面地认识自己,越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你在超越自己的过程中,对可能失败的担心和恐惧也就会越少。

能否超越现在,还在于你是否脚踏实地去做一些日常生活中必须做而且有必要去做的事情;在于你是否沿着自己的目标在一步步地接近它;在于你是否心平气和地为着自己的理想去拼搏。乔布斯的成功挑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自我超越是一个不断否定自我、战胜自我的奋斗过程。这不仅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还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

学无止境(1)

“学习,惟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带领你的企业走向世界!”

歌德说:“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一个人的成功20%来自于智商,80%来自于努力。“事要成功须尽力,学无止境在虚心”。不断学习对个人很重要,对一个公司来说更为重要,个人的不断学习是为了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而公司的不断学习则是通过集体的共同探究,共同成长,进而寻求一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的动力因素,以促使团队的每个成员在实现个人愿景的同时完成团队的共同愿景。不断地补充知识,是获得成功的前提。

学习,源自内在驱动力。即使外部环境再恶劣,乔布斯始终都没有忘记学习。他坚信,学习是自己成功的法宝,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掌握着使自己成功的工具,要使自己获得成功,就在于学习。现在,有很多人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学习渐渐地走进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不管你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如果不想原地踏步,只能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一个人、一个团队,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不断学习的动力。有动力,才能迈步向前,才能直面各种压力。没有良好的学习动力,不明白做事情的目的,就很难产生强大的内驱力,面对困难和压力就会左右摇摆,失去前进的方向。不懂、不会,就要了解,就要学习,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孔子曰:“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就是要用已经证明有效的成功方法。所以我们可以向成功者学习,参考做成功者所做的事情,学习他们的思考模式,加以运用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再以自己的风格,创出一套自己的成功哲学和理论。成功者的特征之一,就是能随时随地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不断地进步。学习,应该是一个人一生的伴侣。

乔布斯在一次演讲上说了他的一个经历:“Reed大学在那时提供也许是全美最好的美术字课程。在这个大学里面的每个海报,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术字。因为我退学了,不必去上正规的课程,所以我决定去参加这个课程,去学学怎样写出漂亮的美术字。我学到了san serif和serif字体,我学会了怎么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之中改变空白间距,还有怎么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那种美好、历史感和艺术精妙,是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我发现那实在是太迷人了。当时看起来这些东西在我的生命中,好像都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后,当我们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的时候,就不是那样了。我把当时我学的那些东西全都设计进了Mac,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体的电脑。”

乔布斯的这段经历也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快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伟大的成功者。游戏规则就是不断学习,你首先要学会喜欢学习的过程。如果你想成功,从现在起重视点点滴滴的学习,它们都会是你成功路上的基石,如果你不进行持续的学习,其他人就会超越你。

一个人要想生活得更好,仅有工作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地学习。学习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创造好的生活。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才不会落后于他人,落后于社会。

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激发新思维,才能勇于否定自我,在成绩中找不足,在荣誉前思危机,在顺境中不陶醉,在逆境中不气馁。在乔布斯的创新思考中,争执和辩论占据着核心地位。他享受着在争论中学习新的东西,乔布斯喜欢智力上的战斗。不断学习并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引领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新起点。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不断焕发出青春的火花。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那就只有学习!再学习!

有这样一篇报道:惠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莉·费奥瑞纳女士,“全球第一女CEO”,不管出现在什么场合,她的金色短发、美丽容貌、红色套装以及自信而乐观的微笑都叫每一个人着迷。而让人倾倒的,绝不仅仅是她的女性魅力,更是她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果断和魄力。

面对这样一个“集美丽、智慧、财富、权力于一身”的女人,从秘书工作开始职业生涯的她是如何提升自我价值,一步步走向成功,并最终从男性主宰的权力世界中脱颖而出的呢?

卡莉并不是技术人员出身,作为HP这样一家以技术创新领先的公司的CEO,卡莉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她常常感到最迫切需要补充的是知识。卡莉自己说:“我一直在技术公司工作,我知道技术是什么,对技术有宏观的了解,同时我也了解领导力和管理方面的东西。换句话说,我知道自己懂什么,同样也知道自己不懂什么。”

学习是一个人成功的最基本要素。这里说的不断学习,是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变化,不断体会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效率。有人说,在21世纪,人们比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的速度,每个人都在想如何增进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而改善自己人生的品质。

学无止境是一种走向成功的能力,是一种使自己更轻松地前进的智慧。没有终生学习的精神,人们的生活也会变得平淡无奇。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把知识变成能力的人,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就会华而不实,很难获得真正的提高。这样的人,终其一生难成大事。

“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不断地学习”。成功的人都非常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善于向别人学习,把所学到的知识消化后为自己所用,使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新的能力,在不断创新中把所学用到实际中去。

人一旦停止了学习,他就会成为社会的落伍者,他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想得到成功的秘诀,然而成功并非唾手可得,即使现在你有小小的成绩,但是,一旦你停止了学习,整个世界将从你身旁呼啸而过。

要想使自己的事业不在低谷中持续徘徊,就必须不断学习,通过学习来确定继续前进的动力。找到了不断前进的动力,就能重新鼓舞起人的斗志,就能凝聚成新的奋斗目标,使我们的事业继续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卓越的企业,离不开公司不断学习的精神。乔布斯和他的团队有问鼎的雄心并真的攫取皇冠在手,就在于他超强的学习能力。他在学习方面,无与伦比,每次都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而有目的的学习,因此总能抢在他人之前掌控局面。

“学无止境”,不管你是涉世未深的青年,还是经验丰富的长者;不管你胸无点墨,还是学富五车,在前进的路上,我们都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学习!

完美主义没有错

“我知道我的一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尝试所有的事情,我能做的就是把所做的事情做得无懈可击。”

完美是一种境界,不是一个具体的指标性东西,是一种态度,因为完美是永远不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做好,任何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得尽善尽美。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追求完美,完美是无止境的,就像一句广告语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是人生之中一个美丽的过程,不一定苛求这是一个纯美的结局,重要的是我们追求的态度,为我们的成功提供了条件。追求完美,是人类自身在渐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特点或者说是一种天性。如果人只满足于现状,而失去了这种追求,可能生活就没有那么多的精彩了。我们对事物总要求尽善尽美,愿意付出很大的精力去把它做到天衣无缝,成功就需要这种疯狂的精神。

乔布斯能够成功就是追求完美最好的例证。对于他来说:只有A计划。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只倾注全力打造一款产品或服务,没有备选方案,没有退路。这样才能将最好的创意、技术、设计倾注到一款产品上,iPod、iPhone莫不如此。

门捷列夫说:“追求完美是前进者最好的动力。”每个人来到世上所渴望的成功,就是为了追求完美人生。什么是成功?怎样才算完美?它们真正的定义又是什么?成功人士大多存在追求完美和理想主义的倾向,他们做事认真、严格,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有强烈的责任感,特别讲究秩序。由于他们具有不断追求完美的欲望和激情,因此有时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否完美往往决定了你的成败,乔布斯就深知这点。西方人相信上帝,圣经里面说:“上帝要求我们完美,所以我们应该是完美主义者!”我们虽然不知道乔布斯是不是基督徒,但他被人称为“残酷的完美主义者”。对完美的疯狂与忘我是乔布斯的信念,他那残酷的完美主义,给他的团队和合作伙伴树立了很高的标杆,在这种完美主义信念的推动下,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理想。他说“苹果”的成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

每一个人的一生中至少应该有一次受到一个疯狂追求完美的人的影响。乔布斯的完美主义,尤其体现在“苹果”新产品的研制中。当时在“苹果”负责MacOS人机界面设计小组的柯戴尔·瑞茨拉夫(CordellRatzlaff)认为,将丑陋的旧界面装在优雅的新系统上简直是个耻辱,于是他很快便让手下的设计师做出了一套新界面的设计方案,新界面尤其发挥了NeXTstep操作系统强大的图形和动画功能。但现在没有资源也没有时间去将这个新界面植入MacOSX了。

数月后,苹果所有参与OSX的研发团队在公司之外召开了为期两天的会议。会上,人们开始怀疑如此庞大的新系统能否完成。当最后一个发言的瑞茨拉夫演示完新界面的设计方案后,房间里响起了笑声,“我们不可能再重新做界面了。”瑞茨拉夫回忆道,“这让我非常沮丧。”两周后,瑞茨拉夫接到乔布斯助手的电话。乔布斯没有看到这个设计方案——他没有参加那个会——但现在,他想看一眼。这个时期,乔布斯还在进行他对所有产品团队的调研。瑞茨拉夫和手下的设计师们在一个会议室里等着乔布斯出现,但他一露面,随口而出的却是:“一群菜鸟。”“你们就是设计MacOS的人吧?”一向以追求完美著称的乔布斯生气地问道,他们怯怯地点头称是。“好嘛,真是一群白痴。”乔布斯一口气指出了他对于老版Mac界面的种种不满。乔布斯尤其讨厌的是,打开窗口和文件夹竟然有8种不同的方法。“其问题就在于,窗口实在太多了。”瑞茨拉夫说。

乔布斯、瑞茨拉夫和设计师们就Mac界面如何翻新的问题进行了深谈,设计师们把新界面的设计方案展示给了乔布斯,会议才算圆满结束。“把这些东西做出来给我看。”乔布斯下了指令。设计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了3个星期来创建软件原型。“我们知道这个工作正处于生死边缘,我们非常着急。”瑞茨拉夫说,“乔布斯后来来到我们办公室,和我们待了整整一下午。他被震住了。从那之后,事情就很清楚了,OSX将有个全新的用户界面。”乔布斯对他曾经跟瑞茨拉夫说的一句话依然印象深刻:“这是我目前在“苹果”所看到的第一例智商超过三位数的成果。”瑞茨拉夫对于这句赞扬喜形于色。对于乔布斯而言,他要是说你的智商超过100,这就是莫大的认可了。

乔布斯不是技术人才,却是“一个技术标杆”。“苹果”新品研发过程中,那些有着强烈自尊的工程师常常难以忍受乔布斯的挑剔,以至于有一种说法,没有人可以跟乔布斯合作一次以上。无论是“苹果”的技术员还是合作伙伴都承认,乔布斯的完美主义让他们做出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成果,即使那些他参与不多的产品,也会因为他的最终审核而提升水准。

人在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人生中最难做到的事就是做到完美。可乔布斯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人,就是因为他有着这种坚韧不拔,执著于追求完美的精神。我们或许不能做到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完美,向完美更进一步。

完美是每个有志者共同的追求。球王贝利有句话常挂嘴边:追求完美。当年,他射入第一千个球时,有记者采访他问:“你觉得你踢得最精彩的球是哪一个?”他的回答出人意料:“下一个。”这也许就是人们对于完美的追求。

从事体操吊环项目多年,在人才济济的体操界,陈一冰是个大器晚成的运动员,21岁才获得世锦赛冠军。2008年,陈一冰夺得北京奥运会吊环项目金牌,有人用完美来形容他的表现。陈一冰却说:“只是发挥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对我来讲,至今还没有特别完美的一套。”“只有不断挑出自己的毛病,才会有进步。”“自己也是自己的对手,希望自己都有一些进步。”完美,虽然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追求完美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人生就不再迷茫,可以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虽然很难做到完美,但是至少,离完美不远了。

“完美”是一种象征,一种境界。我们的人生就像海上颠簸的小船。“完美”如同远方的灯塔,指引着我们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完美”如同闪光的梦,使我们的心变得更加年轻,永远也不会停住脚步,追着梦,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追求完美是一种幸福,而你追求的越是执着,你的心就会越充实,它甚至比成功还要美好的多。比如,乔布斯的完美主义就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人咋舌的革命性的“I”系列产品,iMac,iBook,iPod,iPhone,iPad……

一个人因为只热爱最完美的东西,所以才是“一般好”的仇敌。懂得这一点,就可能会远离一知半解、一技半能、三心二意。

追求完美的过程,可以愉悦我们的思想,锻炼我们的意志,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体现我们的才华,这就是追求完美的真正意义。

苏轼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无法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但能有一个力求完美的人格。不断激励着自己去充实这个信念,就可能在你心中点燃起追求完美的热情火焰,设定一个人生的坐标,去不倦地迈向“完美”的境界。

只能被模仿,不能被超越(1)

“生存就必须学会不断创新,这样企业才不会很快被淘汰!”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挑战与机遇并存。就机遇而言,市场上商机无限,但商机已然不可重复,所以,我们也不能过分迷信所谓“成功模式”,而去过分的模仿它们。

李书福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别人没做,我们更应该做。即使无力回天,也可留下一个时间上的思考。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做大、做强、做好的企业不可能用别人的品牌。我不反对‘挪威的森林’,但更好的是,我们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出雄伟粗壮的白桦林!”

如果你只是在模仿别人,可能你会一时成功,但你就永远是个复制品,过不了多久就会被遗忘。模仿是必要的,创新才是必须的,没有模仿,你进不了门;但没有创新,只能在红海中等死。创业能够成功的根本和关键在于创新。

在当今这种经济情况下,创新能力如何、创新成果多少,成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站得住的重要因素。鼓励、推进创新,成为实现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谁也不愿永远做一个“克隆”的产物。

如今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声名鹊起,不仅仅在于他为新技术提供时尚的设计,更重要的是,他把新技术和卓越的商业模式完美结合,“苹果”的创新不是硬件层面上的,而是让数字音乐下载变得更加简单易行,用户能够实现“苹果”带来的完美体验。

在乔布斯眼里:满足客户需求是平庸公司所为,引导客户需求是高手之道。领先数步没有成为先烈,还为人疯狂喜爱并大掏腰包,乔布斯带领下的苹果公司做到了。糖果设计师设计的iMac出现后,人们才认识到电脑外壳原来可以是彩色的、透明的;iPod的可人设计+在线购买的iTunes音乐商店打造了全程的音乐体验;iPhone的发布让大家发现手机是可以没有键盘和触摸笔的,最好的操作工具是与生俱来、不会遗失、操作自如的手指。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发现创意与创新的重要性。没有创新,我们只能在原地停留,想要成功创新是关键。

很多走在创业路上的朋友,为何屡屡失败,其根本原因就是只模仿,不创新,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就跟着去做,照搬照抄,结果可想而知。没有创新,只能吃别人剩下的。如果一直都是在模仿,就算取得了短暂的成功,那能有什么意义呢?长久下来,脑子里对于创新的概念也就越来越少,也就越来越笨,越来越不灵活,一点创新意识都没有了。

只有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有新的东西出来我们才不会被淘汰。在今天的电子消费品市场“苹果”永远处于领先的地位,那正是由于“苹果”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每一次“苹果”的产品都能让人为之疯狂,那是因为它是新的不是重复的,而且是永远不能被超越的。

乔布斯深知为达到目标,需要思想的创新,理论的创新,行动的创新,并开发新产品。“苹果”的成功是技术创新的典范,乔布斯的成功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标杆。当“苹果”遇上乔布斯,“苹果”就开始创新不断。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世界中,想要生存下去就要学会创新,这就是乔布斯和“苹果”能一直保持不败的原因。

就拿红遍全球的iPhone手机来说,从未涉及过通讯领域的苹果公司创下了一个业内奇迹。如今,iPhone手机已经推出了两个版本,分别是iPhone和iPhone 3G。而针对这两款手机所发起的“超级模仿秀”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这些手机虽然模样与iPhone相似,但是论综合实力却没有一个是iPhone的对手,究竟是什么“秘籍”让iPhone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呢?

“苹果”手机暴利畅销,虽然有无数公司眼红,但当下无人能敌,这就是自主创新的结果。自主创新,说到底,就是打造成千上万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苹果公司、“苹果”产品。

“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这种精神一定要潜移默化到我们的灵魂深处,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模仿是“拿来主义”,创新是独辟蹊径,有人说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鱼”与“渔”之间的不同,这个比喻非常恰当,无论是企业还是品牌,唯有掌握“渔”的技巧,不断创新,不断奋进,才能力争上游,处于领先地位,才能成为他人模仿的对象而永远“不被超越”。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句话用到“苹果”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也许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喜欢“苹果”的产品,但却很难对“苹果”的工业设计能力进行负面评价,先天优势再加上出色的宣传能力,令“苹果”的产品具有了与生俱来的明星气质。

创新的重要性已经涉及我们身边方方面面,从学习到工作,创新都会给我们带来奇迹般的效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创新,应从概念上跟进,从行动上超越,“苹果”的创新不但体现在产品上,还体现在思想上。硬件对“苹果”很重要——但乔布斯非常清楚,软件更重要。“多年前,我们最具前瞻性的观点之一,就是不要涉足任何我们不具备核心技术的领域。”乔布斯说,“我们意识到,对于绝大多数未来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而言,软件都将是核心技术。”

2001年9月,“苹果”推出了iTunes音乐商店,使用于人们对音乐下载。一个月后,音乐播放器iPod现世。这种组合在当时的业界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不论是硬件产品iPod还是软件产品iTunes,相对于外界来说都是一个完全封闭的体系。用户最初只能通过在电脑上播放一张一张的CD,将其转化成MP3格式,再通过iTunes导入到iPod中。有声音质疑iPod:这个价格昂贵的小东西能否成为打破当时音乐播放器格局的产品?

为了解决将音乐从CD导入iPod的麻烦,乔布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iTunes,推出了网上应用音乐商店,用户可以直接在商店购买和下载歌曲,并通过iTunes传入iPod中,每支歌曲售价仅为美分,可以以单曲形式出售而不必购买整张专辑,这也使得付费数字音乐逐渐成为互联网娱乐的主流。也就是说,“苹果”为用户提供的是软件和硬件,而内容则由各大唱片公司提供。

iPod的成功开启了“软件+硬件平台”的先河。它创新的并不仅仅是某一款软件或者某一种硬件,而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并打破了传统的“由不同厂商制造不同部件,组装到一起形成完整的机器,并由另一方提供运行的软件”的模式。

事实上,乔布斯没有等太久,他所选择的方向的魅力就呈现出来了。如果说iPod+iTunes只是“产品+内容”模式的一个探路石的话,那么iPhone+App Store的模式就是真正的巅峰,只不过App Store利用公布软件开发套件SDK,网罗了更大规模的第三方软件开发群体。结果显而易见——经济危机时,几乎所有厂商的营收和盈利都下跌,唯独“苹果”的销售增长了12%。

你可以不用“苹果”,但不能阻止“苹果”流行;你可以不喜欢“苹果”,但不能否认iPod、iPhone的影响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iPod居然能做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大牌如微软,专业如索尼,无不在“苹果”面前栽了跟头。

“苹果”何以笑傲江湖呢?答案是:创新。

今天不成为创新型经营者,明天就必将被淘汰。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点危言耸听,但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苹果”产品的成功更是说明了,技术在不断发展,观念在不停更新,成果取得飞越的进步。这些都是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企业经营,都不可以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做学问的学者要更新自己的观念,像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更是如此。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别人的成功可有借鉴地学习,对于别人的成功经验,如果熟视无睹,那是一个“傻瓜”。因为那时别人用金钱甚至是血与泪换来的宝贵经验,肯定有值得创业者学习与借鉴之处。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那只能永远都是没办法凸显出自己的特色,得到人们认可的。

我们借鉴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创新。创新的路不是平坦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创新就是在长满荒草的原野上踏倒一路荆棘,将一个个带血的脚印连接起来,变成一条路,供自己和后人通过。

对于创新者而言,还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自强的品质,创新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更高更好;就是超一流,做同类的领跑者和领军人。

关注每一个细节(1)

“只有对细节感兴趣,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产品。”

有位哲学家说过:细节差之毫厘,结果谬之千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别或许就在于细节,谁把握了细节或许就已经收获了成功,谁不注意细节就有可能功败垂成,抱憾终身。做事大而化之,不注重细节的人,无论做哪一种事业都没有功效可言,而小心谨慎,关注每一个细节的人,他的事业也往往有相当的成就。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有句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平凡的、具体的、零散的,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会面……细节很小,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的作用不可估量。成功和失败,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一个错误会使努力泡汤,这就是细节的重要。

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新产品的一切工作都已完成,只待发布。乔布斯仅仅因为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如:还有两颗螺丝暴露在表面)而要求一切推倒重来。正是这个残忍的标准成就了“苹果”一个个令人惊叹的产品。乔布斯注重产品的每一处细节,让“苹果”用户做到完美的体验,因此成就了今天的“苹果”。细节实质上是事件链条上的一环一扣,尽管它往往不引人注意,但一旦链条的一个环扣出现问题,整个链条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影响,但要把这环环扣扣做好并非易事。注意了细节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加完美,注意了细节生活才会更真实更有意义,而忽视了细节,大事就会受影响,甚至酿成重大事故。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可见,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

“苹果”迷们都知道,苹果公司每推出一款产品都需要很久的时候,这让无数“苹果”迷们苦苦等待。但是,当一款产品问世后,我们才知道等待没有白费,“苹果”的产品堪称完美,无可挑剔。正是因为“苹果”关注每个产品的细节,不论是创意,研发还是到最后的销售,“苹果”从来不放过细小的环节。乔布斯更是一个在细节上苛求完美的人,每个细节他都会反复推敲数遍,力求做到极限,这无数的细节成就了今天的“苹果”。

比如,大家熟悉的iPad,我们同样不得不佩服苹果公司在产品细节上的精准把握:按键的阻尼,图标飞出的动画特效,删除应用程序的方式,翻书时的效果,快速进入相册的鲜花图标等等,更重要的是,iPad的触摸体验是所有的触屏产品中最好的,错误率极低,大幅度的提升了文字输入和游戏的体验,这要归功于“苹果”工程师的认真校对。正是“苹果”的这种关注于每个细节的做法,才让“苹果”的产品变得不可超越。

斯卡利说:“乔布斯认为应该重视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使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完美无瑕。”乔布斯确实非常关注细节,他会趴在电脑上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看那些按钮的设计。他曾经跟员工说,要把图标做到让他想用舌头去舔一下的程度。正因为有了像乔布斯这么关注细节的CEO,“苹果”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苹果”的成功是从产品的细节起步的。细节是有力量的,这个力量甚至决定着我们的未来。乔布斯就是这样一个对细节追究接近残酷的完美主义者:“不要小视这些细节,差距从细节开始,1%的错误可能导致100%的失败。”

斯卡利表示:“乔布斯对产品的要求之一是: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而另一个要求就是注重产品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细节包括产品设计、软件、硬件、系统运行、应用程序和外围产品等等……对于产品营销、设计及其他事务,乔布斯都会参与其中。”看了乔布斯对细节的态度使我们深知想要成功,请先从关注每一个细节开始做起。我们听过这样一句话“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个就是小细节的大能量。

曾经有一个让人痛心的新闻,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升空80秒后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遇难,而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这一灾难的“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泡沫击中了飞机左翼前的隔热系统。应该说,飞机整体性能等许多技术指标都是无异议的,一小块脱落的泡沫就毁灭了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和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生命。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细节的重要性,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在生活、工作中时刻关注细节,而“细节”又是一个多么容易被忽视的字眼啊!在表面风光的背后,有谁会真正注意到细节的存在和影响呢?

让我们行动起来,脚踏实地的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心思细致,不随意放过每一个细节。了解细节之精髓的人,是聪明的人;用细节来塑造自己的人,是成功的人。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曾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乔布斯不止一次对他的员工说道:“你不能问顾客需要什么后再给他什么,因为等你按照顾客的要求做出来后,顾客又会有新的需求,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细节,超越顾客。”正是有了这样的细节要求,“苹果”产品只要一推出就会受到无数人狂热的追捧。

“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可见细节成就了乔布斯,也成就了“苹果”。无论你完成何种工作,都少不了细节,无论你的生活如何,日子从细小开始。细节所蕴涵的意义是如此博大、深远,尽管细节只是平凡生活中一些微小的闪光点。

生活通过细小的情节拼凑,构成了你现在的日子,所以不要轻视细节,它是你今后成功的基石。摩天大楼是一砖一瓦从平地砌造的,浩瀚的大海是小流小溪汇聚而成的。只有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做起,才有最后的收获与成功。总有一些细节,会深深地打动我们,烙进我们的记忆,决定或改变我们对人和事的看法与态度。

本章小结

像乔布斯这样真正的成功者是不会一直抱着过去的成就在原地踏步的,他们都是在尝试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创新,接受新的挑战,才会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不被淘汰。

想有所进步,你必须让生活充满积极的想法,无论任何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的工作,就会每天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都要试着超越自我。其实,还有许多的困境是我们尚未遇到的,因此,我们应该随时主动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只要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成功便会出现在你眼前。这条路注定是崎岖的,需要我们有勇气,关注细节,讲究方法,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不良少年到超级富翁(1)

“一个人的命运不是天生就被注定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乔布斯的少年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都说小时候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这并没有错,乔布斯被弃养的经历也在他的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有人说乔布斯现在的奇怪甚至让人难以忍受的性格都是因为童年的经历造成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乔布斯的魅力,他依然是“苹果”的神话。

年轻时可以有失败、放纵、个性,但是在这些背后应该还有自己真正的灵魂,可能他一时走丢了,但是,该找回来时我们就要幡然醒悟,乔布斯就是在颓废后选择了重新站起来,找回自己真正人生的。

乔布斯的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妈妈,后来的养父母,只是工薪阶层,都没有念过大学,养父甚至连高中都没有上过。起初乔布斯的生母也一直犹豫是否同意这对夫妇收养乔布斯,由于这对夫妇非常喜欢乔布斯,很想将他领养回家,在多次沟通之后,这对夫妻向乔布斯的生母保证一定会让其上大学,他的生母才在领养书上签字。

就这样,刚刚出生的乔布斯成了这个普通的美国家庭中的一员。可能正是这种没出生就注定被领养的烙印深深地留在了乔布斯的灵魂深处,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追问:“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我来这个世界干什么?”有些人一辈子过去了,也没想去弄清楚的基本哲学命题,乔布斯在少年时就已经开始触及了,这也注定会影响乔布斯的一生。

乔布斯在很小的时候和大多数小男孩一样非常调皮,喜欢搞恶作剧。可能是由于被领养的经历,乔布上小学的时候就性格孤僻,爱哭,很难和别的同学协调,有些格格不入。他的老师所回忆起少年时候的乔布斯说:“有点不合群,他看事物的方式与众不同。”

这样叛逆的性格并没有抹杀他对电子产品的兴趣,为了弄清一些电子产品的原理,他经常拆卸一些小型的电子产品,这也和乔布斯的养父母家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养父母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乡下小镇,后来很多电子公司搬到了这里,也就是美国硅谷的发源地。幸运的乔布斯常常遇见一些电子公司的工程师,每天和他们在一起,很多工程师都很喜欢这个聪明好学的小男孩,也经常会送给他一些电子产品。这使乔布斯对电子产品的兴趣逐渐浓厚,奠定了乔布斯后来成立苹果公司的基础。

由于小时候时形成的叛逆、孤僻个性,中学时代的乔布斯不善于交际,也没什么朋友,他的生活不像别的孩子一样轻松,总是一个人连续好几个小时待在车库里与电子产品为伴。这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也正是因为对电子产品的狂热让他结识了成就他一生的朋友。

自暴自弃,是对自己生命的轻视,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挫折和不幸,而是自己践踏自己。1972年,乔布斯决定在里德学院开始他的大学生涯时,乔布斯的养父母几乎拿出了全部积蓄为他交了学费。受美国嬉皮士文化影响的乔布斯把他原有的叛逆发挥到了极致,在学校的时候,他不仅长发披肩,而且经常光着脚,穿着邋遢、破旧的衣服,借以从外表来显示自己的个性张扬。乔布斯在里德学院上了六个月后,就对大学的生活感到厌倦了。他开始反思,觉得大学不仅让他花光了养父母的积蓄,而且也解决不了他小时候就反复思考的问题:“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我来这个世界干什么?”

于是,乔布斯果断地决定从里德学院退学,他设法向学校讨回了所交的学费,开始了另一种生活。乔布斯退学后,在书法上有浓厚兴趣,而且痴迷于东方哲学,对佛教尤其感兴趣,因此,他还成为了一个素食主义者。由于对佛教的痴迷,乔布斯决定去印度寻求人生真谛。两年后,乔布斯从印度回来,他几乎变了一个人,整天穿着橘黄色的袍子,还剃光了头发。他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奇思怪想,一度想当歌手。

处在逆境中,有的人会为了想脱离逆境而奋斗,有的人却会为了无法克服逆境而堕落下去。当然,能成功的一定是前者,自暴自弃毁灭自己的则是后者。乔布斯没有选择让自己颓废下去,暗暗重新思考他的人生。他决定找一份工作,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他改掉过去很多的不良习惯,由于依然保持着对电子产品的热爱,他和史蒂夫·沃兹在同一家电脑俱乐部里,关系也逐渐变得亲密起来。

在商业判断、投资方面,乔布斯从不怀疑自己,沃兹在设计出第一款电脑时,乔布斯以他的聪明才智从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他说服沃兹辞职和他合作开一家新的电子公司,因此产生了苹果公司。

1977年1月,苹果公司正式注册成立。1980年,《华尔街日报》的全页广告写着“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并登有乔布斯的巨幅照片。

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这个收盘价计算,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乔布斯作为公司创办人当然是排名第一。

世上的成大事者没有一个是自暴自弃来实现自我的,相反他们都是不甘于自暴自弃,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乔布斯从一名被外人认为是疯子的不良少年到创建苹果公司,成为百万富翁,他为那些正在彷徨的少年树立了模范。

“你在向前展望的时候不可能将这些片断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将点点滴滴串连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这些片断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标、生命……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地与众不同。”

身处在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有着无法改变的先天特质、缺点、出身,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积极地认同自己的一切,进而迸发出惊人的爆发力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也不是每个人在走了弯路后,有重新思考人生找回自己的机会,很大一部分是选择自暴自弃并声称这就是我的命运。

被称为天才,留有九大交响曲以及很多不朽名曲的贝多芬,得了堪称对音乐家致命的疾病——耳聋,但是他却能突破这个障碍,为音乐奉献了一生的才华。贝多芬说:“勇气就是身体不管怎样衰弱,也想用精神来克服一切的力量。”

缺少勇气的人在经受到某些挫折打击之后,是会格外消沉的,会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力量爬起来。殊不知,一切所谓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找回那份勇气和自信,激励自己重新振作起来,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变成美好而充满希望。

你不会一直倒霉(1)

“记住你即将死去,但是你依然能行。”

人的一生中难免遇见倒霉的事,甚至在某个阶段,还会接二连三的遇见倒霉事儿。有人开始抱怨:“为什么我会如此倒霉呢,是不是应该改改运了,怎么改变命运呢?”有人开始算命,烧香等等,想要采取这样的方式破解一下目前的状况,有时正巧会产生作用,其实那不是因为有神的帮助,而是在你算命烧香以后有了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倒霉的事。

有了良好的心态,你可能就会把每一次倒霉当成人生的一次历练,历练一次成长一次,不再因为总是遇见倒霉事而越来越消极。有人说成功的人会越来越成功,倒霉的人会越来越倒霉,也就是这个原因。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心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命运。

世界成功学之父卡耐基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你的生活是由你的心态造成的,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你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心态就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包括好的事和倒霉的事。在事事如意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个谦虚谨慎的心态,不要过于张扬,一点小成绩就飘飘然。面对逆境的时候,我们学着积极乐观一点,这当然不容易,可这是摆脱那些倒霉事必须具备的。

倒霉的事人人都会遇见,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也不例外,几经起伏,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乔布斯创造了“苹果”,掀起了个人电脑的风潮,改变了一个时代,但却在最顶峰的时候被封杀,从高楼落到谷底,但是12年后,他又卷土重来,重新开始第二个“斯蒂夫·乔布斯”时代。

可是就在乔布斯风光无限的时候,倒霉的事发生了,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在一次检查中乔布斯被查出患了癌症,医生告诉他这很可能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癌症,只有3~6个月的时间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知道。医生叫他回家,对最终结果有思想上的准备。乔布斯幽默地说:那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程序。

乔布斯此刻非常无助,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事实,生命就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在大自然中,我们显得那么的渺小吗,如他说: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乔布斯在抱着诊断书思考一晚上后重新调整好了心态,决定乐观面对,积极配合治疗。命运还是眷顾着他的,在经过一个活切片检查时,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激动不已,因为这些细胞最后竟然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可以用手术治愈的胰腺癌症细胞。乔布斯在手术后痊愈了,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乔布斯和死亡擦身而过不只这一次,2008年他由于肝功能衰竭,日渐消瘦,需要一枚新的肝脏才能活下去。不幸的是,在加利福尼亚像乔布斯一样等待肝脏的人很多,但是只有很少人如愿以偿。

有位哲人说得好:“既然现实无法改变,那么只有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可能是因为前一次的经历,这次乔布斯没有像上次那么沮丧,他积极的面对,并相信自己能活下去,在接下来的一月到三月之间,他接受实验室测试、腹部超声波、心理学检查、结肠镜检查、心电图测试等检查。乔布斯始终没有放弃,他到不同医院接受不同医生的检查,以便争取更多的机会。命运再次眷顾了这位坚强的人,奇迹出现了,一所医院来电告知他们现有一枚肝脏适合乔布斯。那一天乔布斯接受了大约进行了5~6小时的手术,2009年,乔布斯的生活又基本回归了生病以前的状态。

是什么把乔布斯两次从死神手里夺回来,不但重新恢复健康而且继续带领“苹果”创造无数神话?答案是心态,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乔布斯面对死亡时选择了放弃,天天萎靡不振,以等死的心态生活的话,可能我们就见不到今天的“苹果”了。正是因为乔布斯能及时调整心态才最终战胜了病魔,回到了原来那个“乔不死”。

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成功者在做事前,也不是有100%成功的把握,但他有良好的心态:遇见了困难不言放弃,发挥自己的潜力,全力一拼。

有一个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人。约翰·莱恩是一名清洁工,54年前出生于一个偏僻小镇的农民家庭。从出生开始他就厄运连连,由于肺先天性发育不全,就连医生都不确定他能否继续生存,但幸运的是约翰活下来了。

18个月大时,因为误喝了消毒水而差点送命。

不到两岁时,意外跌落掉到马路上,差一点被一辆运家具的货车撞到。奇迹般的是那辆货车的轮子正巧从约翰身体的侧面驶过去。

12岁时,他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不幸被雷电击中,差点烧成焦炭。

14岁时多灾多难的他胳膊2天骨折2次。

20岁初成为矿工。然而一天他正在矿井中专心工作时,差点被突然掉下来的巨石砸死,不久后,当他与另一工友合力推拉一车石头时,他工友疏忽突然松手,结果一整车大石头都砸到后面的约翰身上,神奇的是这也没有要了他的命。

40岁时约翰不慎从地下室入口摔下去,摔断8根肋骨。

几年后,他在家中装修房屋时,无意中碰到高压电线,差点被电死,当了清洁工后不小心从一口敞开的下水道检修孔跌下去,更无奈的是当他前往希腊度假疗养时,他所乘坐的飞机又被闪电击中,差点机毁人亡。

发生在约翰身上的倒霉事,有的是他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有的则是天灾人祸,但是他依然乐观地生活。在别人眼里的这无数次的不幸,在他眼里看是无数次的幸运,因为他觉得屡次都接近死亡但每次又幸运地活了下来。

这就是两种心态看问题的结果。心态不好的人,一旦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或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愤世嫉俗,心烦气躁,牢骚满腹,怨气连连,得过且过,那他将一直倒霉下去。约翰则一直坚信霉运终将结束。

正是因为约翰这样乐观的心态,他的厄运终会结束,好运即将到来。

2006年11月22日,他与同事合伙购买的彩票竟然一下子中了50万英镑大奖!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倒霉的时候,当灾难来临时,悲观和绝望只能使事情更糟,只有良好的心态,沉着应对才是最好的办法。

乔布斯说:“‘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逆境时可以调整心态的能力,它可以让你换个角度看问题,如何让人不倒霉?那就要看你如何调整好你的心态,会调整心态的人,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会调整心态的人,很容易进了死胡同。

其实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心态调整好了,蹬着三轮车也可以哼小调;心态调整不好,开着宝马车一样发牢骚。心态是要靠自己去调整的。

没有挫折的成功不精彩!当然调整好了心态再去看那些曾经倒霉的事,你会觉得只是一个阶段的一种际遇和感受。相信自己会好的,给自己信心和勇气,你会觉得一切慢慢变好,那些倒霉和挫折是人生的插曲,是灿烂阳光前的暴风雨,是人生走向辉煌的阶梯。

被“苹果”开除,于我是最好的事(1)

“正视错误,你会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

人无完人,没有人会一生都不犯错误,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年轻人经历点打击往往是好事,能使自己更清醒。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可以让人有归零的心态,归零的心态就是谦虚的心态,就是重新开始;归零的心态就是一切从头再来,就像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来吸纳百川。越饱满的麦穗越弯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句话说:谦虚是人类最大的成就。

乔布斯也有这样的经历,他被亲手创办的公司——“苹果”炒了鱿鱼。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乔布斯也这么认为,这比死亡更让他难以接受。乔布斯说:“我并不是一个天生就喜欢追求权力的人,我只在乎苹果公司的发展。我把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发电脑上。为了苹果公司更好地发展,我宁愿奉献出我的一切。可以这么说,如果苹果公司需要我扫地,我可以去扫地;需要我去清理厕所,我也可以去清理厕所。”

被自己如此热爱的公司开除,他的心情我们可想而知,但事后乔布斯回想起来这样说:“被‘苹果’开除是我这辈子遇见最好的事。”这次经历让年少轻狂的乔布斯成熟了许多,不再一味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只能成为过去的奴隶。

1984年,“苹果”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电脑公司,该公司已成为有4000名雇员、资产超过20亿。“在公司成立的第九年,我们刚刚发布了最好的产品,那就是Macintosh。我也快要到三十岁了。在那一年,我被炒了鱿鱼。”

在苹果公司蓬勃发展的时候,乔布斯觉得有必要邀请一位优秀的商业高手来和自己一同管理公司,于是他对当时百事可乐的经理人约翰·斯高利说:“难道你想一辈子都卖汽水,不想有机会改变世界吗?”就这样约翰·斯高利开始与乔布斯一同打造“苹果”,开始的几年里公司运转得很好,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生了矛盾。

原因很多,很大部分跟乔布斯天生喜欢标新立异和让人难以忍受的怪脾气有关,很多苹果公司的员工甚至都不敢和他搭一部电梯,年轻气盛的乔布斯的独断专行也使约翰·斯高利觉得不可忍受。

有一次约翰·斯卡利认为,乔布斯对新推向市场的苹果机作出了过高的估计。乔布斯还是认为在苹果机推向市场的第一年里,销售量一定会达到50万台,因为根据开始时的销售报告,这一数量完全能达到。苹果公司的两位主管都对这一销售计划提出了质疑,并希望乔布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但面对着乔布斯咄咄逼人的气势,他们又无能为力。不幸的是,他们随后被独断专行的乔布斯免职了。

“我们雇用了一个很有天分的家伙和我一起管理这个公司,在最初的几年,公司运转的很好。但是后来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发生了分歧,最终我们吵了起来。当争吵不可开交的时候,董事会站在了他那一边。所以在三十岁的时候,我被炒了。”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天才,满怀着理想要有所作为,但是现实却总是不能让这类人如愿。现实告诉那些天才们,他们需要更加理智一些,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也只有这样在结果出来的时候,才会心平气和。

“乔布斯的眼光很长远,可以达到1000英里。”他的同事杰伊·埃利奥特形象地比喻说,“但他却看不见每一英里的详细情况,他不明白只有走好每一英里,才有可能达到1000英里。他天才般的商业头脑是因为他的眼光长远,而他之所以衰落也是因为他的眼光长远。”

做事情的时候,期望值不能太高,往往缺乏经验的决断是错的,明智的选择是治疗各种愚蠢行为的最好方法。认清自己的活动范围和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并设法使自己的设想符合现实,这样的人才是最聪敏、最容易成功的人!

在不得不离开“苹果”时乔布斯浪漫的描绘出他的不舍,他这样说:“苹果公司就像是我的初恋一样。就像所有的男人都会想念他们第一个深爱过的女人一样,我也会一直想念‘我’的苹果公司的。”

在走出“苹果”那天晚上,他的老朋友默里害怕乔布斯会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来,就前往乔布斯的住处,发现他孤独地躺在地板的垫子上,家里一片漆黑。默里不声不响地紧靠他坐了过去,然后紧紧地抱住了乔布斯,两个人放声大哭,一起待到第二天凌晨,默里在确信乔布斯不会出什么意外了,才返回家中。“在这么多人目光下我被炒了。在而立之年,我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这真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次打击让乔布斯完全清醒了,后来他这样形容这个打击:“这个良药的味道实在是太苦了,但是我想病人需要这个药。”

乔布斯在交完辞呈以后,决定破釜沉舟、重新来过,很快他从阴影中走出来,从中反思自己。

“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这是由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L·特里提出的。它的意思是说,正视错误,你会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

乔布斯调整自己以适应现实世界,而不是停留在他自己喜欢的世界里,心态也变得老练、稳健了,决定重新开始。乔布斯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从“星战之父”、也是美国电影电脑特技之父卢卡斯手中,买下了当时很不景气的电脑动画制作工作室,成立了皮克斯公司,制作出世界上第一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

皮克斯公司当年立刻上市,并迅速成为3D电脑动画的先锋和霸主。乔布斯也因此成为影响娱乐业的大人物,也为他重新回到“苹果”创造了条件。“我可以非常肯定,如果我不被‘苹果’开除的话,这其中任何一件事情也不会发生的。”

人不是神,总有自己的缺点,谁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乔布斯也一样,为什么他和有些犯错误的人结局不同呢?是因为他懂得正视自己的错误。遗憾的是,现实里很多人都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回避缺点,掩饰错误,甚至文过饰非,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推给别人。

很多年轻人都感到自己一事无成,并把失败的责任归于别人,归于自己没有机遇,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更重要的是,没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脑子里往往会出现想要隐瞒自己错误的想法,害怕承认之后会很没面子。其实,承认错误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反之,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具有“英雄色彩”的行为。更何况一次错误并不会毁掉你今后的道路,真正会阻碍你成功的,是那种不愿承担责任、不愿改正错误的态度。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是另一番新兴事业的开始,“我当时没有觉察,但是事后证明,从苹果公司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成功者的负重感被作为一个创业者的轻松感所重新代替,没有比这更确定的事情了。这让我觉得如此自由,进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善于发现机会的富翁们(1)

“机会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关键是我们要有发现机会的眼睛。”

人生下来注定要同困难打交道,我们每走一步都会遇到困难,时时面临错综复杂的困难,处处感受到困难的威胁。成功的人都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敏锐眼光,他们善于从困境中发现和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更善于在新生事物刚出现时就能捕捉到机会。

常识告诉我们,每个危机都孕育着机遇。我们可以用森林大火的效用来进行类比。当然,森林大火是场灾难,但大火肆虐后的土壤却变得更加肥沃,因而有利于培植下一代参天大树。火灾还可以烧毁已经腐朽的树木,以及和树木缠结在一起限制其生长的灌木丛。

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那样,世界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这也就意味着生活中充满了困难,不同的只是结果,或是困难吞没懦夫,或是强者征服困难。你认识困难吗?你知道现在遇到的困难预示着什么吗?是进步。每克服一个困难,你就前进了一步。

当你遇见困难时,你要善于发现其他机会扭转这种局面,

乔布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有人说他就是一位魔术师,那是因为他是善于发现机遇并能抓住机遇的人,在乔布斯看来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因为困难后面往往孕育着良机,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它。1996年他卷土重来,在从高楼落到谷底的12年后,重新被“苹果”雇佣为其兼职顾问。俗话说“黑夜过去是黎明”,有太阳总有晨曦显露的时候,全球各大IT媒体几乎都在头版头条刊出了“‘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消息。乔布斯受命于“苹果”危难之际,他对奄奄一息的苹果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组,和一连串新产品降价促销的措施。

他首先改组了董事会,然后又做出一件令人们瞠目结舌的大事——抛弃旧怨,与苹果公司的宿敌微软公司握手言欢,缔结了举世瞩目的“世纪之盟”,达成战略性的全面交叉授权协议。乔布斯因此再度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接着开始推出了新的电脑。1998年,iMac呈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一个全新的电脑,代表着一种未来的理念。半透明的外装,加上发光的鼠标,以及1299美元的价格标签,令人赏心悦目。

机会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谁也无法预知它来自何方、以什么面目出现。有时它从前门进来,有时它来自后窗,有时它以本来面目出现,时而又乔装打扮为不幸、挫折的模样。所以要有开阔的胸怀、广阔的视野,把眼光放在更广阔的领域,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内或某个单纯的渠道上。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告诉自己的员工说:“只要你善于观察,你的周围到处都存在着机会,很多在你的身边,甚至在你的手上,问题在于你能否发现每一次机遇。”

由于乔布斯那令人称奇的善于发现良机的能力,他发现这样一个领域,一些音乐爱好者只是把音乐作品下载到他们的电脑上播放,而另一些人则把他们的歌曲传送到MP3播放器上,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开车、购物甚至慢跑的时候听音乐了。

他预见了这场音乐领域的变革,他认为:“音乐爱好者现在更愿意从互联网上下载音乐作品,再把它们传送到iTunes上,然后就可以欣赏音乐了,而不是去商店里把CD唱片买回来。”便携式播放器的出现使随身听的体积缩小到只有衣服口袋那样大。

乔布斯也看到了光明的前景,认为他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金矿”,虽然用户们没有意识到,但音乐市场上已经存在着一块成熟的市场了。乔布斯认为:“大量事实、证据显示,MP3播放器的生产商根本就不懂得软件产品。”

于是乔布斯又取消了苹果公司正在经行的一些研发项目,集中精力研发苹果公司的中心产品——MP3播放器。在离iPod播放器的发布会仅有一个月的时候,在美国却发生了911事件。

人人都处在恐慌中,科学技术的泡沫即将破裂了,高科技产业也处于一种摇摇欲坠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极为不利的背景下,2001年11月10日,苹果公司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产品—MP3播放器iPod。

乔布斯正式发布了苹果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便携式MP3播放器iPod。它内置5GB硬盘,集成了英寸的液晶显示屏,内建数字放大器,引爆了新一轮范式转移。iPod以卓越的使用能力和时尚设计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它的推出是伴随着iTunes的诞生,这个基于网络的音乐商店,永久性地重塑了音乐产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苹果公司的这个决定非常富有远见,同时也创造了辉煌。

乔布斯在“苹果”最困难时挽救了它,同时也在“苹果”重新树立了领导者的地位。在2004年夏季,当乔布斯开车行驶在纽约麦迪逊大道上的时候,他注意到每个街区都有人耳朵上戴着白色的耳机。回到公司后,他说:“我那时想:‘哦,我的上帝啊,iPod播放器真的开始流行了。”

乔布斯已经成为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他总是给人以不断的惊喜,无论是开始还是后来。

一个人面临许多困难,一时不能成功,总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吧?通过乔布斯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在遇见困难时要善于发现机遇,善于抓住机遇,你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

有时困难就是良机,属于少数人拥有,需要人的感觉去发现和把握,如果我们善于挖掘和创造,并且第一时间尝试和行动,就会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人的一生机会有很多,有的就在眼前,伸手就能抓到,有的则是隐藏起来的,要靠我们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它。

机会就在生活的每一瞬间,它稍纵即逝。乔布斯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没有让每一个有利于“苹果”的机会从他身边溜走。大凡事业成功者,都善于抓住机会,哪怕是不起眼的或者是稍纵即逝的。

要想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就是要善于在日常小事中去发现和把握。在美国,有一个跟乔布斯一样善于抓住机会的人。

这个人叫鲁托,他是一位生活穷困的制瓶工人,但他就是著名可口可乐瓶身的设计者。有一天他与女友约会时,发现女友穿的裙子十分漂亮,他盯着女友的裙子看了半天,发现裙子膝盖以上较窄,腰部显得更有吸引力。

鲁托从女友穿的裙子上发现了机遇。他想,把玻璃瓶设计成女友的裙子那样,一定会大受欢迎的。他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最后制造出这样一种瓶子:“握上瓶颈时,没有滑落的感觉;瓶内所装的液体,看起来比实际的分量多,而且外观优美。”

鲁托所设计的玻璃瓶被可口可乐看中了,最后以600万美元买下鲁托这项设计专利,并至今仍使用这种玻璃瓶,有力地促进了可口可乐的销售。

鲁托和乔布斯一样,因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很快成了百万富翁。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钻石之王”查尔斯·刘易斯·蒂梵尼在得知穿越大西洋底的一根报废电缆出售时,毅然出手,买下后做成纪念物。欧仁皇后的一枚钻石他也花巨资买下,后来举办了欧仁皇后首饰展览会。这些做法为他带来了大笔利润。

为什么这样的人能够取得成功?只因他们不论什么时候,尤其是在困境中善于发现,善于把握机会,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想象你自己对困难作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

乔布斯说:“不要总是埋怨自己没有致富的机会,机会其实就在身边,关键是自己不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机会的眼睛,还要有一双善于抓住机会的手。”

以古时三国时期为例,刘备之所以能够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就是他敢于抓住并创造机会。通过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连吴抗曹、巧借荆州等种种努力,使自己从一个文不能达天下,手又无缚鸡之力的草鞋匠,而后发制人成为一方诸侯。

生活就像白开水,上帝怕我们太寂寞,所以给了我们各种机会,让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快乐。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把握,总有一天,你会抓住成功的触角,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机会就孕育在其中,但不是永远存在或永远不变,是需要我们发现的,一个善于发现的人,才能赢得成功。

重视你失败的经历

“重视你失败的经历,从中吸取教训,你也能够成功。”

人人都渴望成功,社会都会青睐胜利者。但我们决不能忽视失败的经历。失败孕育着成功,从这个意义上看,失败也是一种收获,是一种极为珍贵的财富。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任何人在一生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事事成功,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面对失败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吸取和总结经验教训,为最后的成功铺垫台阶。

把失败和挫折看成是成功和胜利的前奏曲,就能在跌倒之后爬起来满怀信心地继续前进。当我们战胜挫折,克服困难,最后获得成功时就会领略到最大的喜悦,试问哪个成功的伟人的经历中没有失败存在。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勇往直前,将困难与挫折击败。他们重视失败的经历,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终获得了成功。

如大家所熟悉的伟大科学家爱迪生,在发明灯泡过程中,经过了l万多次的失败,才取得成功,造福于人类。

生活中,总有失败者,也有成功者。失败者之所以失败,那是因为他们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止步不前,被困难与挫折击垮,这些人一遇到失败或挫折就垂头丧气,心灰意懒,从此一蹶不振,少数人甚至走上了绝路。

叱咤全球科技行业的乔布斯也是经历了数次失败,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他相信今天的失败是明天成功的基础!

1983年1月19日,苹果公司发布乔布了斯领导研制的新一代电脑Lisa,Lisa是全球首款采用图形用户界面(GUI)和鼠标的个人电脑。然而Lisa面市时,“苹果”没有考虑到消费者对电脑消费的承受能力,当时售价为9935美元,如果将美元贬值因素考虑在内,折算成当前的售价将高达 美元。苹果再次推出了一款超越它所处时代的产品,但过于昂贵的价格(10000美元)和缺少软件开发商的支持,使“苹果”再次失去获得企业市场份额的机会。Lisa在1986年被终止。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Lisa计算机是“苹果”最大的失误之一,这次的失败,对于“苹果”和乔布斯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乔布斯认真的反省了失败的原因,时隔十二年后,当他重返“苹果”时,将“苹果”转变为一个“尊重失败”的地方。

其实人的一生,没有永远的成功,但是,失败也是暂时的,经过失败的考验,我们才能有走向成功的资本!

1998年,iMac肩负着苹果公司的希望,寄托着乔布斯振兴“苹果”的梦想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次乔布斯变得更加谨慎,iMac的出现重新点燃了“苹果”再塑辉煌的希望。iMac成了当年最热门的话题,1998年12月,iMac荣获《时代》杂志“1998最佳电脑”称号,并名列“1998年度全球十大工业设计”第三名。为了乘胜追击1999年“苹果”又推出了第二代iMac,有着红、黄、蓝、绿、紫五种水果颜色的款式供选择,一面市就引发新一轮的抢购热潮。

如果你尊重失败,并从中学到了教训,那么你不曾真的失败。正因如此,乔布斯在Lisa失败后吸取了教训,“正是它真正地挽救了‘苹果’”。

有位哲人说:“正如星际之间存在万有引力一样,失败犹如引力牵拉着每一个投资者。如果我们无所作为,那么就像被黑洞吸引似地卷入无底的深渊;如果正视它、控制它,那么我们就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和速度,彻底摆脱‘失败引力’的束缚,从而使得我们的成长呈现出一种螺旋生长状态。”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善待教训,无疑是智者的选择。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不是人们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与挫折之后吸取教训的结果。对一个能够正确面对成败的人来说,教训一样可以催人奋进,激励自己去不断拼搏进取,使事业愈发有成。相反,不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人,迎接他的将是再一次的失败。

许多人把事情搞砸了、做错了、失败了,不是去反省自己的过失,查找失败的原因,而是津津乐道于“失败是成功之母”,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找借口,甚至粉饰太平,忽略失败。实际上,这是在推卸责任,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不仅错误得不到更正,还会贻害无穷,造成同一个错误再度发生,或引发全局性的大败局。试想如果乔布斯继续沿着他那种偏执的个性走下去,不吸取Lisa失败的教训,那后来的iMac也会乏人问津。

没有昨天的乔布斯的失败,就没有今天乔布斯的成功。一直以来,乔布斯都感谢那次在“苹果”的失败教训。在失败中吸取了教训,12年后,乔布斯重掌“苹果”,带领“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

成功的人就是正视失败的人,他们在每次失败后,都能够客观地分析自身失败的原因。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喜欢谈经验,而不乐意讲教训。因为谈起经验面上有光,而说到教训总感到脸上有愧。其实,教训与经验同等重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创业有失败就有成功,失败会让人感到些许无奈,些许痛苦,可人生就是充满坎坷,充满失败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失败。成功的路上不可能没有失败。所以失败是永远的财富,与其学习别人的成功经历不如透析一下自己曾经失败的原因,成功也许离你就不再遥远。

常常有人在失败后,面对着任何事,都感到不顺心很或烦闷,乱发脾气。的确,当再遇到不好的天气时,被雨水一淋,整颗心都似乎被雨水淋过,心情更糟,烦上加烦。每当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用阔达的思想开导自己:失败也是通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动力!如果人生总是一帆风顺,就永远不会懂得人生幸福的含义。就不会看到失败后走向成功的鲜花,更听不到雷鸣般的掌声!

赶走消极情绪(1)

“失败中培养自己的乐观精神,赶走消极情绪,就能获得成功。”

情绪,是人的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乐观的,一种是消极悲观的。在面对现实时,这两种反应都会出现,而事实告诉我们积极创造人生,消极消耗人生。

消极的情绪会使你更加悲观,越陷越深,选择消极,就注定要走向失败的沼泽。消极是失败的土壤,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设置的某种阴影;积极是成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选择了积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如果你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必须摒弃这种扼杀你潜能、摧毁你希望的消极情绪。

如今都市里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呈现年轻化。工作中出现的压力,感情的不顺,生活的平凡,种种状况都导致了这样症状的发生。我们现在要学习的不仅是消灭消极,还有应该学习如何积极的生存。这倒让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古时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便叫王后给他解梦。

王后说:“大势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众离心,君是舟,民是水,水枯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谢了指好景不长了。”

国王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愈来愈重。

一位大臣要参见国王,国王在病榻上说出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听,大笑说:“太好了,山倒了指从此天下太平;水枯指真龙现身,国王,你是真龙天子;花谢了,花谢见果子呀!”国王全身轻松,很快痊愈。

可见消极的情绪某种程度上决定你的生死。创业过程中,人们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时候,心态的积极与消极会对创业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

乔布斯不论什么时候看起来都是神采奕奕,他激情四射的表演不但影响着“苹果”,也引来无数崇拜者,他的一举一动总是影响很多人。但乔布斯不是生下来就具有感染力的,他也是在无数次失败中形成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精神。所以今天乔布斯才以大师级的魅力出现在不同场合,强者对待事物,不看消极的一面,只取积极的一面。

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如果摔了一跤,把手摔出血了,他会想:多亏没把胳膊摔断;如果遭了车祸,撞折了一条腿,他会想: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强者把每一天都当做新生命的诞生而充满希望,又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倍加珍惜。

消极心态的人总是忧郁地叹息着:“唉,命运已由天注定,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听天由命吧。”乐观心态的人总是充满激情,用积极的心态自信地鞭策自己:“一切不是与生俱来的,我可以把握命运,我可以改变我的人生。”

乐观就有希望,不放弃就有机会。乔布斯进行肝移植手术很成功,但是让他困扰的是虽然像自己能活了下来,其他人却没那么幸运。因为他能乘私人飞机去任何一个医院,而其他人却只能在等待中死去。于是,以往几乎不关心政治的乔布斯这次决定做点什么,在一次晚宴上,他向施瓦辛格之妻表达了他的想法,应该在加州鼓励人们成为器官捐献者。州长与乔布斯通了电话,后来又打电话给州参议员阿尔奎斯特,他知道阿尔奎斯就是器官捐助的长期倡导者。乔布斯这乐观的态度不仅让他得到了健康,而且还积极投身了公益事业,帮助了更多等待器官移植的人。

乔布斯有着这样的乐观精神:“即使世界明天毁灭,我也要在今天种下我的葡萄树。”正是这种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看到希望,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

乔布斯在一次发布会上身着标志性的蓝色牛仔裤和黑色套头衫,发布了新款iPod产品。苹果为新款iPod增加了功能,并下调了老款iPod的价格。“苹果”此次发布新款iPod nano,集成了摄像头、FM收音机和步程计。乔布斯在发布会上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激情洋溢的演讲,他高度表扬了“苹果”的高管团队。在他离开期间,“苹果”高管团队表现得“非常能干”。乔布斯在结束讲话后表示:“我很高兴和你们在一起。我还站着,我回到了“苹果”,并享受在这里的每一分钟。”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刚刚接受完肝脏移植手术的人的表现,现在丝毫看不出他是个病人,他的精神就像一位30几岁正当年的小伙子。

消极情绪将人带入一个灰色地带,那里漫天黑地,就好比在迷宫里的人,认为自己永远找不到出口,因为被情绪左右的他们绝不可能找到正确的方向。迷失的人们往往会做出很多异于常人的行为,用属于他们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的理解。用乐观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是无限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我们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美籍华裔青年张士柏在14岁时参加游泳训练负伤造成高位截瘫。从生龙活虎的游泳健儿一下变成与轮椅为伴的残疾人,他一度痛苦、绝望。但在亲人朋友的关心帮助下,他逐渐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并认识到,生活中的一切,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能收获成功和幸福,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会陷入失败和不幸。对于残疾人来说,只有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勇敢面对,才能够做生活的强者。他用两年半的时间读完四年的大学课程,以优异的成绩越过硕士,直接升入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研究所的博士班,同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会奖。1996年初他同姐姐一起在北京开办了“张士柏英语网”,将自己的经历编成教材,实施双语教学,激励更多的人赶走失落消极,重拾信心。

职场的成功人士,无一例外是那些心态积极的人物,就像美国电影《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无论自己的境遇多么恶劣,都始终保持坦然心态,什么都争第一,即使是擦皮鞋,擦得也比别人亮。情绪是影响人们行为的关键,它决定了人们看待事物的态度。

消极情绪对人起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如果看待某一事物的态度十分激进,在心态上就会和别人不一样。长时间带有消极情绪的人,爱钻牛角尖。这种状态往往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自闭、自卑、自虐等都是极端心态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人容易变得敏感、也更容易脆弱,而有时则表现为暴力。消极的东西像水果上发烂的部位,当有一处腐烂,它会迅速将好的水果感染坏。

要想阻止继续消极,就必须将已坏的部分清除掉。在人生路上,保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要改变消极情绪,最根本的是要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

在现实生活中要豁达洒脱,对生活中的一些矛盾,不要看得过重,不要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要用生活中那些美好的、闪光的东西来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感到生活很充实,对生活充满信心。

做一个“乐天派”,你会发现生活处处充满阳光。学会欣赏自己,也欣赏别人,无论陷入什么境地都乐观坦然地面对,并以积极的心态从中寻找乐趣和机会。

本章小结

公路不会永远是笔直的,人生也是一样,经历无数次的风吹雨打,这样的人生也许会更有意义。也许正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才会使人慢慢地成长起来。如果你一直生活在没有压力没有任何竞争的环境里,那你的人生就毫无意义了!人是在失败中走向成功的,也在成功中走向失败。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永远得失败;没有永远的白天,也没有永远的黑夜!

面对失败决不能输不起,摔不起跟头就学不会走路。每一次失败都有经验和教训。善于总结经验也可以让人更快成长。在失败中人们会调整自己的目标、追求、策略、方法、态度,从中增长见识使人更加稳重、智慧、坚强。

上架公告及充值方法

VIP充值方式详解!

亲爱的读者朋友,感谢在这段时间里支持本书,为了给予作者创作的支持,小说的后面章节将是VIP章节。所以大家如果喜欢这本小说,可以看下去,请继续支持,不过,后面内容需要付费才能阅读(本书为单本购买作品,2元即可阅读所有内容)。由于一些读者可能会如何成为VIP用户不了解。现在说明如下:

步骤一:注册新浪帐号,注册的地址是:http://login.sina.com.cn/cgi/register/reg_sso.php?entry=vipbook

步骤二:进入新浪读书个人中心,地址是:http://vip.book.sina.com.cn/userinfo/myhome.php

点左边第一栏的充值付费

步骤三:在右边的页面中选择充值付费的方式,有以下方式:

1、网银充值:网银充值无手续费,但需要预先开通网上银行的户头。

通过云网用网银进行充值,已开通的银行卡有: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兴业银行 招商银行 华夏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民生银行 (注意:浦发、中信等银行的的支付未开通)

2、短信充值:移动或联通的手机可发短信1元、2元充值,方便快捷,但要收取50%的手续费

3、手机钱包充值:开通手机钱包后,移动和联通都可以一次充值5元或15元,每个月限充2次,同样要收50%的手续费。

4、*固定电话充值:按新浪的提示,拨打电信服务号码16839918,根据语音提示操作!使用电信固定电话新浪读书账户充值,支付平台会扣除55%的交易手续费。(手续费比较高,请大家谨慎选用)

5、神州行手机充值卡代支付:买张神州行充值卡照页面上的提示输入卡号和密码就可立即充值,非常方便,手续费是15%或19%,还可以接受。

6、新浪读书点卡充值:1,新浪商城已有10元面值的点卡出售,无手续费,可到以下地址购买,即买即用:(购买方式按照新浪商城的提示进行)。

7、支付宝充值:开通支付宝后,选择充值渠道列表中的支付宝充值,输入您的支付宝账号和要充值的金额后,点击确定。接下来页面会转到支付宝平台,按提示输入您的支付宝密码,就可以为您的新浪账号直接充入读书币。

【手机阅读充值方式】

目前,手机新浪读书和互联网新浪通行证开放账户互通功能,手机新浪网的虚拟货币升级为U币。无论您是手机用户还是新浪通行证用户,均可登录任意平台使用新浪网读书频道为您提供的服务。

U币作为手机新浪网的通用货币,可以用于VIP读书、游戏等不同产品;VIP读书每千字需支付币。您使用电脑和手机均可对您自己或朋友的账户充值,充值的U币即可在手机新浪网消费,也可以在互联网消费。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充值方式,充值时请记住自己的订单号,如果您在使用过程中有疑问或问题,请您联系新浪客服,客服会及时帮您解答:周一至周五,每天9:00至18:00,拨打新浪全国统一客服热线:95105670按2(按市话费标准收费)

免费看VIP章节攻略

登录后进入个人中心,点击左侧的交易大厅,看一下当前拍卖积分的平均价格,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起交易,选择拍卖读书积分,通过寄卖积分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U币,积分的售卖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

积分的获取途径包括:每日登录新浪读书、给你喜欢的作品投票、在书评区发表评论。

不要为别人而活(1)

“作为生活的创造者,你完全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被人所领导着。从小,我们被父母领导;上学,我们被老师领导;进入社会后,又被上司领导;即使有一天,我们自己做了领导,依然还要被更高的上级所领导。实际上,我们能够真正领导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

乔布斯的成功告诉我们尤其是年轻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活里。一个人立身处世,应该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把别人的意见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是,如果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会患得患失,迷失自我。人生毕竟是自己的,别人的建议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应该成为自己心中的坐标。

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你会发现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好多人迷失了自己,放弃了掌握自己未来的主动权,工作中永远是被领导着,他们中绝大多数都生活得并不开心,过着没有成就感且毫无目标的生活。

乔布斯从来都不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否则就没有今天的“苹果”神话,他说:“不要犹豫,这是你的生活,你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来决定如何生活,不要被其他人的想法和看法所束缚。”

确实是这样,不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应该活出自我,给自己一个培养创造力的机会,不要害怕,不要担心,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做自己的领导,掌握自己的人生。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目标而活,至于任何方法,都只是工具,而不应该摆在第一位。

人本来就该为自己而活,但生活偏偏让人们在很多时候为别人而活。有一个老人留了1尺多长的雪白胡子,每个人都夸他的胡子好看,老人很是得意。有一天,老人在门口散步,邻居家的小孩好奇地问他:“老爷爷,您这么长的胡子,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把它放在被子里面呢?还是放在被子外面?”

听到这么一问,老人还真的没有回答上来,因为他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晚上睡觉的时候,老人躺在床上突然想起白天小孩子的问话。他先把胡子放在被子的外面,感觉很不舒服;他又把胡子拿到被子里面,也是一种说不来的别扭。就这样,老人一会儿把胡子拿出来,一会儿又把胡子放进去,折腾了一宿,还是感觉不舒服。老人很纳闷,以前睡觉的时候,究竟胡子是放在被子的外面还是里面?第二天一大早,正好碰到邻家的那个小男孩,老人生气地说:“都怪你,闹得我昨晚一晚没睡成觉。”

也许我们觉得这个例子过于夸张,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有人太在乎别人的想法和说法,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让其难以释怀,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更有甚者,有的人心思太重,几个同事在说话,当他进来的时候,同事们突然不说了,这个人就想,他们肯定是在说我的坏话,于是心中愤愤然,一天乃至几天不高兴。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乔布斯有自己的看法:作为生活的创造者,你完全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你不能指望别人来解决你的问题,也从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乔布斯的思维和做法与主流的价值观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他在做自己:在大学就主动退学;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偏执地追求完美……如此种种贯穿着他创业生涯的始终。乔布斯很有自己的主见,完全把控着自己的生活。

不要让任何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乔布斯就是这样做自己,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

2001年10月23日,整个美国还没有从9·11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而乔布斯没有受这种主流情绪的影响,他的行动征服了世界,向世人宣布了他的与众不同,向世界展示了苹果公司的新产品——iPod音乐播放器。

iPod有一个光亮、鲜明、炫目的白色机身,可以连续播放10小时,存储1000首歌曲,是当时市场上第一款硬盘式音乐播放器。乔布斯对着人群大声说:“使用iPod欣赏音乐难道不是很‘酷’吗?使用它,你再也不必每天都听同样的歌曲了。”

事实证明,乔布斯的iPod成为让苹果公司全面翻身的一支奇兵。2004年iPod的全球销售额突破45亿美元,到2005年下半年,苹果公司已销售2200多万台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乔布斯就是这么与众不同,没有什么思想,没有什么人可以束缚住他。

请不要活在别人的目标里,更不要活在别人的方法里。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进行演讲时说:复制别人的产品其实就是一种被领导。社会上的跟风就是如此。别人采取的某种方法成功了,那我就学来,也一成不变的利用上,总是走别人走的路。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大多数的人都是活在别人的空间里,他们很少去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而是把所有的精力用来想在别人眼里是怎么样子的。他们的眼里总认为,别人的东西永远都是比自己好的,别人永远活得比自己精彩。他们的思想里根本就分不清楚什么才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才是自己该去想的。

在一次演讲的时候,乔布斯对操场上挤得满满的毕业生、校友和家长们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最好别把它浪费在模仿别人这种事上。”

辍学是他的选择,他学会了创新,但是其他辍学的人不一定能成功,并不是:我如果辍学了我就是第二个乔布斯。这个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它只是乔布斯的,所以我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适合自己的事业。

乔布斯的成功对我们的意义也是如此,不要让任何信条变成你行动的指南、思想的束缚。你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只有你自己的目标可以告诉你做什么,只有你自己的价值观可以告诉你怎么做。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似乎也说明了人们为什么需要与众不同。

传说上帝最开始的时候创造了3个人。

他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第一个人回答说:“我要用我的生命尽可能地去创造。”

上帝又问第二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你的一生?”

第二个人回答说:“我要在我的生命中不停地享受。”

上帝再问第三个人:“那你呢?准备怎样度过一生?”

第三个人说:“我既要创造人生又要享受人生。”

上帝给第一个人打了50分,给第二个人打了50分,给第三个人打了100分,他认为第三个人才是最完美的人,他甚至决定多生产一些“第三个”这样的人。

这3个人到人世间后,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度过自己的人生。

第一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奉献感和拯救感。他为许许多多的人做出了贡献。他为真理而奋斗,屡遭误解也毫无怨言,渐渐成了德高望重的人。他的善行被人们广为传颂,他的名字被人们默默敬仰,他离开人间,所有的人都依依不舍。到了很久很久以后,人们依然还记得他的事迹。

第二个人在他的人间旅途中,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占有欲和破坏。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择手段,甚至无恶不作。后来,他拥有了无数的财富,生活奢华。再后来,他因作恶太多而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义之剑把他驱逐出人间,他得到的是人们的痛恨和鄙弃。

而第三个人,在人世间平平淡淡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他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像当初悄悄地来一样,似乎没留下任何的痕迹。

用乔布斯的观点解释:人要为自己而活,不是为上帝而活。是的,人不为上帝而活,更不为别人而活。我们的成功是我们亲手创造的,别人的路不一定是适合我们自己的,不要崇拜任何人。你是上帝的原创,不是任何人的复制品,因此你的生活也不能成为别人生活的附属品。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在你有限的时间里,活出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成功的人生。别人的成功你可以借鉴,可以学习,但不可以当成人生的全部,我们要努力追求真实的自己。

做大事前,先把小事做好(1)

“小事,并不是小人物的事。大人物每天做的事情,也是一些小事。所不同的是,大人物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某一件或某一些大事的构成部分。”

何谓大事,何谓小事,没有绝对的界限。古语有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其深刻的含义我们也要领悟到,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入手。生活中,有的人只想着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而不愿干平平凡凡的琐事,结果只能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不可否认每个像乔布斯一样成功的领导者都怀有一颗成就大事的心,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态,也很难付出努力。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他们都是从小事做起,重视每个细节的。正所谓做大事前,先把小事做好。浩瀚的大海也是由一滴滴水珠积成;广阔的沙漠也是由一粒粒的沙子聚成。故要成大事,先从小事做起。

“于细微处见精神”,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连小事都不愿做、做不好的人,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有人这样说:“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多数情况下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就是生活,就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事实也是如此,许多大事常常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如同高楼大厦都是由一砖一瓦筑成的一样。

乔布斯周围的人描述他:乔布斯是一位咄咄逼人、要求严厉、高度重视细节的管理者和控制狂。小事不小,这是时下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种理念,它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从小处着手。但在现实工作、学习、生活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对每一个人来讲,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正是乔布斯成功的基础。他在工作中从不忽视任何一件小事,认为小事并不是小人物的事。大人物每天做的事情,也是一些小事。所不同的是,大人物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某一件或某一些大事的构成部分。乔布斯的行动也确实证明了这点。

他曾经亲自让广告代理商改掉某个广告文案第三段中的一个字,曾经3次改变所有苹果公司零售店的灯光布置,为的是店内的产品看上去像广告中那样熠熠生辉。对于乔布斯来说,企业战略起步于顾客走进店面,打量产品包装,打开包装然后试用产品等等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中。

尽管有人批评乔布斯想控制一切细节,每件小事都不放过,实际上他并非对所有小事都感兴趣。乔布斯关心的只是与公司、顾客有关的细节及其带给顾客的体验。乔布斯不想等到产品出问题后再后悔:因为某一个小的环境没有做好,就忽略了一件小事,而导致整个产品的失败,甚至是整个公司的危机,他有责任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那时我们总会骄傲地说:“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发明家!”“我要当画家!”“我要当文学家!”“我要当舞蹈家!”随着自己慢慢长大,理想逐渐清晰化,这些梦逐步改为:“我要成功!”“我要干一番大事业!”

而真正能够像乔布斯那样成为“家”,真正能“干一番大事业”的人很少。那些没有成名成“家”的人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天赋不够,而是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好像只有做大事才能显示雄才大略,殊不知,做好小事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大事皆由小事组成,人不可以一步登天,离开小事,大事就只能成为空想。

乔布斯的成功提醒了许多有着“一举成名天下知”梦想的年轻人,他们想做一两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让自己一下子取得成功,这不是坏事,但是,只想做大事情,不愿意做小事甚至对小事不屑一顾,却是一种极不好的心态。现在的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能不折不扣地去落实“从小事做起”呢?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只是缺乏执着于小事的恒心。

法国银行大王恰科想必大家都知道,他也是一位像乔布斯一样成功的领导者,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我们来看看恰科的一个故事。

恰科年轻时,到一家银行去谋职,可是,一见面就被董事长拒绝了。当他失魂落魄地从银行走出时,看见银行大门前的地面上有一根大头针,便弯腰把它拾了起来。第二天,银行录用恰科的通知书出乎意料地来了。原来,就在他弯腰拾大头针的时候,被董事长看见了,董事长认为如此细心的人,很适合当银行的职员,小事看本色,于是决定雇用他。恰科因此得以在法国银行界施展拳脚,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小事情”虽小,抓实了就不小,抓好了就是大事业。拾起地上的一根大头针是件微不足道的事,而恰被董事长看见也属偶然,但是,就是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体现了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由千千万万的“小事情”组成的,没有“小事做好,实事做实”的态度,就只能是空谈。

这就是小事,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要想比别人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如同乔布斯一样,斯卡利表示:“乔布斯对产品的要求之一是:注重产品的每一个小的环节,这些细节包括产品设计、软件、硬件、系统运行、应用程序和外围产品等等……对于产品营销、设计及其他事务,乔布斯都会参与其中。”恰科和乔布斯就是这样认真对待每件小事,而且注重在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鲁迅说:“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这些至理名言,对我们都有很大启示。若想在工作、生活中取得成就,就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

其实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做一件事情实际上就是对自身素养、品行、学识进行一次锻炼。千万不要因为细小或者低微就鄙视它,放弃将使你失去一次锻炼的机会,放弃自身素质提高的可能。很多人渴望发现自己的价值、渴望成功,但却总是在苦思冥想,而不是从简单的小事做起,这样就失去了很多展示自己价值的机会和走向成功的契机。

“我不是生来就站在演讲台上的人,但我是生来就肯做小事的人。”乔布斯认为能不能成大事,先要看他能不能做小事,会不会做小事。一个连小事、实事、具体事都做不好的人没有资格领导整个公司。乔布斯这种态度和精神是成就任何事业都必须具备的,只要拥有这种态度和精神,并且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则必然会成就事业,创造奇迹。

精力充沛地过好今天(1)

“只有把握今天,不断地汲取、积累知识,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才能拥有对于明天的主动权,才能拥有抉择明天的权利!”

有句话很有道理,人的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就在眼前,但很快就要过去;明天还未到来,很难掌握。一个人要想成功,关键在于抓紧今天,珍惜时间。人的一生犹如江河中的流水那样,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变化。许多人不知道把握今天,不懂得把握眼前的每一次即便是很小很小的机会,总是梦想着我将要如何如何。

时间不能像金钱一样被人们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能使用的只有被给予的那一瞬间,也就是今天和现在,今天一旦错过将一去不复返。既然我们还没有掌握明天的能力和资本,那我们就必须把握好今天。可以这么说,今天所做的一切,都关系到明天的成败。

乔布斯就是一个懂得把握住当前的典范。他永远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明白只有把握今天,不断汲取、积累自己的知识,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才能拥有对于明天的主动权,才能拥有抉择明天的权利!

2004年,乔布斯被诊断患了癌症。他在一次演讲时提到了他的这段经历:

“我当时甚至不知道胰脏究竟是什么。医生告诉我,几乎可以确定这是一种不治之症,顶多还能活3~6个月,建议我回家,把诸事安排妥当。这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用语。这意味着我得把今后10年要对子女说的话用几个月的时间说完;这还意味着向众人告别的时间到了。

“我整天和那个诊断书一起生活,直到有一天早上医生给我做了一个切片检查。我使用了镇静剂,太太在旁边陪着我。那时我害怕极了,怎么面对明天,明天会怎样,我甚至都不敢想,我不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因为我知道明天是永远不会来临的。我努力让自己冷静,清醒地面对问题。于是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临重大决定时,所用过最重要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能让你直面自己的内心。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没有理由不听你内心的呼唤。”

“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声、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都将烟消云散,只有最真实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在我所知道的各种方法中,提醒自己即将死去也是避免掉入‘畏惧失去’这个陷阱的最好办法。”

乔布斯积极地配合治疗,2004年他接受了癌症手术,2009年3月前往田纳西州孟菲斯进行了肝脏移植。他说,他的新肝脏来自一位死于车祸的20多岁年轻人。手术后的乔布斯显得活力四射,精力充沛,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战胜了癌症的乔布斯,打算同他真正的对手——比尔·盖茨展开一场新的战斗。他和他的苹果公司研发出了iMovie、iWork等全新的软件系统,开始将软件和硬件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苹果公司的特色……

乔布斯重返工作岗位后,苹果公司表示,他每星期都将在家里工作几天。这位总裁还被看见出现在“苹果”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园区,并在公司食堂用餐。乔布斯已经在一些活动中现身,包括新一代iPod媒体播放器发布会、2010年1月份iPad首次亮相、苹果公司的股东会议以及iPhone新软件介绍会。iPad于2010年4月3日开始销售时,他还访问了家乡帕洛阿尔托的“苹果”商店,就新产品与顾客进行交谈,并与妻子参加了洛杉矶的奥斯卡颁奖典礼。

乔布斯对待任何困难即使是重病,他都不会放弃自己、放弃今天。因为他深知明日可遇不可求,自己的前程只能靠现在去开拓争取。紧紧把握住今天,拥有今天才拥有真实,把握住今天才能把握住明天。

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的资本。在今天,该写的诗,让它充满浪漫;该绘的画,让它大放光彩;该谱的曲,让它豪迈奔放;该给予的爱,让它岩浆般炽烈;该追求的就要大胆地追求,不让终生遗憾。

佛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小和尚,他的职责就是保持寺庙里院子的清洁。每天早晨,他都要早早起床将院子清扫一遍。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在每年的秋冬之际,每一次刮风时,大量的树叶就会随风漫天飞舞而下。每天早晨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绞尽脑汁想找一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一些。

后来庙里有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和尚得知小和尚的想法后,对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使劲摇树,把树上剩下的树叶全部摇下来,后天不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嘛。”

小和尚听罢,觉得这确实是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第二天就起了个大早,使劲摇晃树干。可是,第二天,依旧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他还得继续扫。

这时寺庙的住持走了过来,见小和尚闷闷不乐的样子,问清原委之后对他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会飘下来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无法提前来完成的。脚踏实地地把握好今天,才是面对人生最正确的态度。

人生其实不需要过多的期待明天,因为明天毕竟是个未知数,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一个人一味地期待明天,那么就会在无意中浪费今天,使今天的美好时光在漫不经心中白白度过。所以,要想取得成功,关键就是要努力拼搏,奋发向上,就是要把握好每一个今天。

自己到底有没有充实地过好今天?有没有荒废今天?有没有把希望都寄托在明天?到底还有没有地方需要改进?这都是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听一听“心”的回答。我们就是要从这些回答中找出问题,并解决它,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把握好每一天!

在生活中,一些人常常沉湎于回忆昨日失去的梦,奢望未来有美好的前景,却往往忽略了真真实实的今天。其实,不必一味地回顾昨天,因为已走过的足迹已经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总是回顾过去,虽然也会找到闪亮的记忆,但往往更多的却是惆怅和遗憾;也不要总奢望未来,因为未来的一切如海市蜃楼般缥缈,似彩虹般遥远。时间是一把无往不利的暗器,无论谁都挡不住它无声无息的进攻。

时间,如天上的云彩,翩然而来,又翩然而去。无论昨天是激情、宁静,还是哀叹、凄凉,都已成为过眼云烟。生活中大多数时光是平淡无奇的,我们需要为自己人生的不平常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我们对明天虽然有无限的向往和憧憬,但毕竟未来我们都无法预测。只有今天,才是真正实在的。在今天的人生轨道上,昨天的成功与失败都显得苍白暗淡。今天可以抹去昨天的一切,昨天的理想可以在今天的沃土中埋入希望的种子,明天就会有百花吐艳、硕果累累。

只有把握住今天,才不会虚度光阴;只有把握住今天,才是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生命;只有把握住今天,才会有一个充实、无悔的人生!就让我们像乔布斯一样,以积极

每一刻都有新机会

“幸运每个月都会降临,但是如果你没有准备去迎接它,就可能失之交臂。”

那些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敢于冲锋、主动进攻,善于抓住眼前的机遇。有位名人说:我们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朝我们奔来时,我们兀自闭着眼睛。机遇从来都不会落在守株待兔者的头上。很少人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机会,甚至在绊倒时,还不能见着它。与大多数人相反的是,苹果公司CEO乔布斯绝不是那个守株待兔的人,他不但是卓越的领导者,更是一位善于抓住机会的聪明猎人。

莎士比亚说过: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事实证明,聪明并且善于抓住机会的乔布斯最终成就了自己。

乔布斯从小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中举行。就在一次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他对计算机开始有了朦胧的认识。

有一次,乔布斯和他的同伴沃兹在一个老牌黑客那里,见识了一种盗打长途电话的装置。乔布斯觉得这是可以尝试的,于是两人决定设计出自己的装置。经过几次试验后,沃兹设计了一个性能良好的称为“蓝匣子”的电子装置。当他们向身边朋友展示时,竟然人人都想问他们要上一台。乔布斯抓住这个机会,在校园里推销“蓝匣子”。第一批每台卖40美元,由于大家非常追捧,乔布斯逐渐提价到150美元并同时提供售后服务,产品越来越受欢迎,最后竟然卖到了300美元。

大学的时候,乔布斯只读了一个学期就退学了,他觉得学习并不适合他,学校也不能提供他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乔布斯开始重新思考他和沃兹的各自特点:他缺乏沃兹在技术上的卓越天赋,但是,他知道如何把一个产品转化为利润。既然少年时的“蓝匣子”这么成功,那就一定还能设计出别的东西,然后拿出来卖。但那是什么呢?他开始努力寻找下一个成功的机会,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

这个时候,沃兹已经设计出了电路板。乔布斯知道后很高兴,他告诉沃兹,要把这项技术变成电子企业。1976年,26岁的乔布斯和他年轻的同伴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起了一个让后人疯狂痴迷的名字——“苹果”。

万事开头难,苹果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举步维艰。1976年7月的一天,零售商保罗·特雷尔来找乔布斯,当看完乔布斯熟练地演示电脑后,他认为“苹果”机大有前途,决意冒一次风险——订购50台整机,但要求一个月内交货。乔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签约,拍板成交,这可是第一笔“大生意”。乔布斯抓住了这个机会,让苹果公司迎来了转机。

1976年10月,百万富翁马尔库拉慕名前来拜访乔布斯。马尔库拉是位训练有素的电气工程师,且十分擅长推销工作,被人们称为推销奇才。看到这两个年轻人的新产品,马尔库拉决定帮助他们制定一份商业计划,给他们贷款69万美元。有了马尔库拉这样行家的指导,以及这笔巨资,苹果公司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幸运每个月都会降临,但是如果你没有准备去迎接它,就可能失之交臂。”乔布斯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抓住了机会,就是抓住了成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实中大多数人却是等到机会从身边溜走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

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的膝盖了。

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

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

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

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

一架直升飞机缓缓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

神父还是固执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

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将终生奉献给您,您为什么不肯救我?”

上帝说:“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三次,我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

如果乔布斯看见这个故事一定认为这个神父太愚蠢,如果神父能抓住任何一个机会都能得救,而他却让机会白白溜走。

乔布斯之所以被戏称为“乔不死”,就是因为他善于在做事情之前观察时机,不错过身边的任何一次机会,达到成功。对每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抓住每个新的机会就是抓住了成功。

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关键要看我们是不是一个有心人。有人这样评价机会对成功人士的重要性:“那些成大事的人不但是捕捉机遇、创造机遇的高手,而且惯于在风险中猎获机遇。”仔细想想颇有一番道理。机会不会自己送上门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抓住,去把握。

时刻做好准备,等待机会的来临吧!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能把握住机会。人生的机会并不是很多,错过了就永远也回不来了。弱者错失机会,智者把握机会,强者创造机会!

前言

《福布斯》曾点评: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堪称是科技行业的“终结者”,没有什么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近三十年来,乔布斯总能在关键的时刻,让他创建的苹果公司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更关键的是,乔布斯赋予了苹果电脑独特的精神含义。为此,一代又一代的“苹果”迷追捧着他和他的产品。

在媒体报道中,不难发现乔布斯的几项个人特质,比如“专注”、“完美主义”、“精英主义”、“专制”等等。乔布斯在行销、产品设计与用人标准上,都有独到见解。人们把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当做一个传奇,提到乔布斯,就会把他和一系列艺术品联系起来:iMac,iBook,iPod,iPhone,iPad……

艰难而曲折的28年,乔布斯上演了一出活生生的海明威式神话:“你可以打败我,但你永远打不垮我。”他的身上有无数让人着迷的特质,比如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等等。

这个全球最酷的企业家、IT产业的艺术家,为世界奉献了一个充满创意的“苹果”。乔布斯似乎拥有无穷无尽的意志力和行动力,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和新奇产品,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也改变和影响了全球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对未来科技的认识。很多人研究乔布斯,希望可以从他的辉煌成就中找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捷径。

很多人把乔布斯的成功归结于他与生俱来的天赋,认为普通人是无法达到的。但是,根据脑科学家的研究,天赋起的作用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他没有天赋的领域成为世界级(或至少是顶尖)的大师。

对于绝大多数,或许是全部未来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而言,软件都将是核心技术。而“苹果”在软件领域实在是得心应手。他们会做操作系统;他们会做iTunes这样能够同时在PC和Mac上运行的程序;他们会做嵌于设备内部的程序,让你放进iPod和iPhone里面;他们还会做运行于悄无声息之中的后端软件,比如iTunes。他们可以编写各种各样的软件,让它们交织在一起紧密地协同工作。

现在还有哪些其他公司可以把上面这些事情做到极致?肯定寥寥无几。乔布斯和他的工程师们总是对自己的产品变得极端兴奋,原因在于,他们没发现还有谁有能力做出这样的壮举。他们认为,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一个掌上设备制造商在软件领域有实力可言。他们干劲倍增,并且更加努力。乔布斯兴奋地说:“这事儿挺不错,让我们搞得更大点。”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意即只要比正常多付出一丁点就会获得超常的成果。坦普尔顿指出:取得中等成就的人与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在此一盎司表示微不足道的一点重量)。但在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实质内容方面,却经常有天壤之别。获得成功的秘密在于不遗余力——加上那一盎司。

多一盎司会使你最大程度地展现自己的工作态度、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天赋,让自身不断升值。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大多数人总是找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来搪塞,而不是尽自己所能去克服,这样就养成了推卸责任、懒惰散漫的性格。

理论上说,只要内心真正渴望做得更好,任何人都能够做的到。一个人只有在一个领域深钻下去并做出名堂,才会产生影响,才会获得成功。

乔布斯,这位曾亲手打造了“苹果”帝国的奇人,创造过IT历史上最辉煌的商业奇迹。他也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但是一刻也没放弃过改变和创新的梦想。

你和乔布斯之间唯一的差距在于付出。如果我们足够专注和付出,人人都可以成为乔布斯。

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现在开始,永远不会太迟。

二 :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论述资料集

盘点乔布斯的忠告: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乔布斯的忠告

“创新,就是对一千条创新说‘不’。你必须精挑细选,要拒绝数以百计的其他好创意。实际上,让我感到自豪的不但有那些我们做到的事情,还有那些我们选择不去做的事情。”

“没有人愿意死。就算想上天堂的人,也不希望通过死去那个地方。但是,死亡是我们共同的终点。没有人逃得过。而且,本该如此,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发明。它是生命的变革促进者。它清理掉旧的,让位给新的。”

这是2005年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所说的话。这一年,他正好50岁,不是30岁时因为离开苹果公司而骑车狂奔于意大利的乔布斯,不是38岁时面对NeXT工厂满目废墟无人追随的乔布斯,也不是49岁被诊断患有胰腺癌被医生宣布只能活六个月的乔布斯。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此时对于乔布斯来说,似乎已一切归于平静。

当他在10月5日这一天走向那个“共同的终点”时,我们才发现,原来他早已忠告过我们,如何去面对这一切,如何能够面对这一切。

串连人生的点滴

1955年2月24日,位于旧金山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一位年轻女子生下一个男婴。这位未婚研究生决定让别人来领养自己的孩子,她要求领养者都应该有大学学历,并办好了一切手续,好让孩子一出生,就能过继给一位律师与他的妻子。但是,就在孩子刚出娘胎时,这对夫妻表示自己希望领养的是女儿。于是,排在修补名单上的另一对教育水平不高的蓝领夫妻成为孩子的领养者,这让这个孩子的生母感到很失望,在这对夫妻承诺一定将这个意外的儿子送上大学后,单亲母亲才让他们把孩子带回了家。

这个出生就带着戏剧性苦涩的男婴,就是乔布斯。

乔布斯的童年是在时称“快乐谷”的圣塔克拉拉山谷度过的。十几年后,这里被冠上了一个新的名字——硅谷。正是在这里,乔布斯七岁时在父亲的车库里有了自己的小工作间,学习拆开东西再重新组合;也正是在这里,他在邻居的推荐下参加了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并在惠普公司的餐厅聚会中,第一次见到了电脑;还是在这里,上初中的他认识了年长他5岁的沃兹,这个与他在8年后一起创立苹果电脑公司的人……

没有人能够预测这些偶然甚至有点被动的点滴在乔布斯以后人生中所起的作用,但它们却构架了一个不同于普通人的乔布斯——17岁时,他选择了学费昂贵、汇聚左派艺术家及知识分子、素有反传统文化大本营之称的波特兰里德学院,当时他衷心想留在这所精英学校,因为在家里无法负担学费时,他说服学生会主席允许他免费住宿和听课。他在这里学会了衬线字体与无衬线字体,学到了造就美妙版面设计的要素。

但就在半年后,乔布斯做出了另一个不普通的决定:休学。后来在谈到这段经历时,他说,“我看不出读大学的价值何在。我不知道这辈子要做什么,也不晓得大学如何能帮助我找到答案。我循着自己的好奇与直觉而踏上了岔路,后来却成为了无价之宝。”

当年在书法课上学习的版面要素和书法,十年后被乔布斯纳入了Macintosh系统的程式设计,那是第一台能做出美丽版面的电脑。十年前的点滴在这里串连了起来,这便是乔布斯的第一个忠告:

“人无法预先串连人生的点滴,只能在回顾时将它们串连起来。因此,你必须相信这些点滴,总会以某种方式在未来串连。你必须相信某些事情——你们的勇气、命运、生命……因为,相信这些点滴终于在未来串连起来,会让你有自信去依循你的内心,即使它引领着你离开一般人已走烂了的陈腐道路,你都不会失去自信。”

犯错误不等于错误

“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华尔街日报》一整版的广告和乔布斯的巨幅照片预示着1980年苹果公司的成功。当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部抢购一空。到1985年,这个乔布斯与沃兹1976年在车库里成立的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价值20亿美元、员工超过4000人,拥有当时最先进的产品Macintosh。

但是这一年,对乔布斯来说,却是具有毁灭性打击的一年。

在推出了失败的Apple III和Lisa电脑后,面对公司发展方面出现的分歧,苹果公司陷入了权力斗争。1985年,董事会选择了让乔布斯出局,因为他们感到“苹果终将毁在他的疯狂下”。带头将他驱逐出苹果公司的,正是当年他挑选的合作伙伴及知己——总裁约翰·斯卡利。乔布斯后来曾苦涩地说:“我能说什么呢?我自己雇错了人,他毁了我10年中致力的一切。”

乔布斯心灰意冷,干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举动:他向美国航空航天局申请随着“挑战号”进入太空;他去了莫斯科,想从此就在苏联的学校推广电脑;他骑着自行车在意大利狂奔,给朋友打电话,说自己也许会像落魄的艺术家一样从此客居欧洲;他考虑隐居到某个偏僻的角落种花,等以后朋友来拜访,会想这么独特的创造力却只能悲哀地浪费在8公顷的小花园里……

然而,几个月后,他想通了:“我依然热爱我所做的一切,苹果的形势变化丝毫没有改变这点,我决定从头来过。”

在2010年回忆这段尴尬历史时,他这样说道:“被苹果解雇是我所经历过的最棒的遭遇。成功的沉重感被再度从零开始的轻松感取代了,每件事情都不再那么确定。它释放了我,让我进入我人生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于是,在接下的五年里,他创办了一家叫做NeXT的电脑公司,遇到了后来成为自己妻子的罗伦,又创办了一家叫做皮克斯的公司。皮克斯后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脑动画剧情长片——《玩具总动员》,直到今天仍是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之一,2006年乔布斯以74亿美元的价格将它卖给了迪斯尼,使他成为迪斯尼最大的股东。

对于乔布斯,这是他起伏最大的一段时间,是不断犯错并改正错误的一段时间,支撑他的,是“爱”——爱工作,爱恋人,爱生活,因此他的忠告是:

“有时候,人生会拿砖块砸你的头,但不要因此丧失你的信心。我相信,唯一支撑我不断走下去的是,我热爱我所做的事。你必须找出自己究竟热爱什么,对工作如此,对恋人也是如此。要想获得真正的满足,唯一的方法就是从事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要从事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唯一的方法就是热爱你所从事的工作。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爱做的工作,那就继续寻找吧,不要停下来。”

不过,唯一没变的,或者说变化极少的,是他性格中的那种固执和硬派,以及他那句“不听话就滚蛋”的口头禅。1985年与斯卡利在夏威夷的“对骂”在乔布斯此后的人生中并不少见,最经典的要属他对老对手比尔·盖茨的尖酸评语。1997年他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盖茨和微软都有点狭隘,如果能够少些刻薄,或者年轻的时候能够找个地方修行,那么他会变成一个心胸开阔的人。”1999年他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特别节目“书呆子的胜利”中称:“微软的惟一问题是没有品味,绝对没有。他们开发的都是一些三流产品。”

对自己的员工,乔布斯更不留情面。一次一个团队将一项持续两个月的研发方案交给他后,获得的回复是:“这是什么狗屎方案?你干吗浪费我的时间?”据苹果的员工回忆,被他骂哭的员工不在少数。

也许,特立独行、不留情面的乔布斯才是更真实的他,他并非不会犯错,并非完美,他也只是一个在不断追求完美的人而已。他常说,是错误让他回到“初心”——初学者的状态。在他看来,犯错误不等于错误:“从来没有哪个成功的人没有失败或者犯过错误。相反,成功的人都是犯了错误以后,做出改正,然后下次就不会再错了。从不犯错意味着从来没有真正活着。”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本叫做《全球目录》(The Whole Earth Catalog)的刊物,被当时的年轻人奉为圣经。这本刊物发行的最后一期,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封底是一张清晨乡间公路的照片,那是某种有冒险精神的人可能会在那里搭便车的路。照片下面有一句话: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这帧照片下面的话,被乔布斯引用为其人生格言。1996年12月17日,“苹果公司收购NeXT,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消息出现在几乎所有重要报刊上。一位苹果前员工回忆,乔布斯在回归不久后开玩笑说:“疯子占领了精神病院,我们可以为所欲为了。”

15年后,“为所欲为”所带来的不仅是iPod、iPhone和iPad,还有年销售额达到652亿美元的苹果。在乔布斯生前最后一次对媒体公开亮相时,他展示了一个以十字路口为画面的图景,两条交叉的道路边各有一块路牌,一块写着“技术”,一块写着“人文”。乔布斯的解释是,苹果正是在这个路口击败对手。

在他看来,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我认为,令Macintosh电脑变得伟大的部分原因是,在它身上倾注心血的是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而他们恰恰也是世界上最棒的电脑科学家。”

乔布斯对产品研发过程有着近乎强迫症的控制欲,使他的艺术与科学嫁接理念在产品中能够获得彻底体现。一位曾经在苹果公司参与研发的工程师回忆:“通常情况下,史蒂夫会明确告诉你他要什么,然后你只需要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就可以了。”但满足挑剔的乔布斯并不容易。通常,他对设计方案的回答不多,要么是“狂伟大”“真的真的真的伟大”,要么只有一个词:“屎!”

这种苛刻也许是成就乔布斯创新的奥秘。一次,在与耐克总裁帕克对话时,乔布斯谈起他理解的创新:“创新,就是对一千条创新说‘不’。你必须精挑细选,要拒绝数以百计的其他好创意。实际上,让我感到自豪的不但有那些我们做到的事情,还有那些我们选择不去做的事情。”

这不禁让人想起1996年乔布斯回归苹果的时刻。当时有人问他苹果停滞不前到底是出了什么事,他的回答是:苹果出了轨,但要走出困境不是靠刀耕火种,而是要创新。只有这样苹果才能走向繁荣,才能回归自我。

尽管技术成就了苹果,成就了乔布斯,但在他愿意把他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一个下午。在接受《连线》杂志专访时他说:“当你慢慢变老,会发现有些事情是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外的。技术并不改变这个世界。我们出生,短暂停留,然后死去。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技术改变不了什么。”

1983年,为了把百事公司总裁约翰·斯考利挖到苹果担任CEO,乔布斯说了一句经典的商业名言:“你是希望一辈子卖糖水呢?还是希望抓住一个能够改变世界的机会?”

也许,从懂事那天起,乔布斯就决定改变世界。他的妹妹莫纳·辛普森写过一本小说《一个凡人》,书中的主角基本上就是以乔布斯为原型,一个从开始就具有“不仅无法与他人苟同,甚至对他人愿望和奇想都丝毫不予考虑”的性格,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这个星球因为他的诞生而从此改换新颜。”这大概是乔布斯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为他知道,“人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这是乔布斯留下的另一个忠告。

“睡觉前告诉自己做了什么精彩成果”

2004年,乔布斯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医生告诉他,应该活不过六个月,建议他把事情安排妥当,这一建议无疑是“准备死吧”的暗示。当年晚些时候,再次检查发现,他患上的是一种罕见的胰腺癌,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他做了手术,并宣称他已从病中康复。

但病魔并没有离开乔布斯,出现在公众眼中的他,越来越消瘦。终于,在2009年1月,乔布斯给每位员工发了一封信,声称自己的健康状况远比想象的糟糕,需要暂离开公司治疗。消息一出,苹果的股价当天便下降了10%。同年6月,他带着更为消瘦的容颜回到工作岗位。2011年1月,他再次休病假。8月,苹果董事会宣布乔布斯辞职。10月5日,“不幸的是,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乔布斯离开了人世。

有网友这样描述乔布斯重回苹果后的传奇经历:这是1个神话、2次手术、4个孩子、8年抗癌、11款经典产品、100倍股价涨幅、1000万台iPad、1亿部iPhone、2亿台IOS设备……

最懂他的,还是也只能是苹果。公司网站对他的评价是:“史蒂夫的光辉、激情与能量是改变我们生活的无数创新的源泉。世界因他而变得更加不可思议地有趣。”

没有了乔布斯的苹果,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公司,因为有乔布斯打下的基础,以及他遗留的不朽创新精神。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领袖之一,他拥有非凡的勇气去创造与众不同的事务,并以大无畏的精神去改变着这个世界。”在许多人看来,乔布斯是一个可以比肩爱迪生、福特、卡内基的人物。

而贴近死亡,使乔布斯在最后的岁月里留下的忠告更弥足珍贵:

“记住,我即将死去,那也许是帮助我作出人生决定的最重要工具。因为,几乎所有一切,包括外部的期望、所有的荣誉、所有因为惧怕失败而产生的困窘,都将随之而去。我不会去做一个最富有却躺在坟墓里的人……我只想每天上床睡觉前告诉自己今天我们做出了什么精彩成果。”(乐艳娜)

八条成功秘诀

1、追随自己的心

乔布斯能够成功,在于他的天赋和坚持,更在于他一直在追随自己的心。他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曾说,“所有的荣誉与骄傲,难堪与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留下的只有真正重要的东西。当你担心你将失去某些东西时,‘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最好的解药。”许多人往往在外界的影响下,扼杀了自己心底的直觉。而乔布斯则完全相反,他不会让别人的意见淹没自己内心的声音。

2、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乔布斯曾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说道,他曾深受一本叫做《全球目录》的杂志的影响。这本被他称为他们“那一代人的圣经之一”的杂志最后一期,封底是清晨一条乡村小路的照片,下面有一行字: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他一直以此自许,并希望年轻人也能如此。

3、从不惧怕失败

在乔布斯成功的道路上,也不乏困难。1985年,在苹果内部的权力斗争中,乔布斯被自己挑选的继任者驱逐出苹果公司,这被认为是他人生最大的尴尬。他也曾因此消沉和颓废,但最终没有逃避,创立了自己的新公司,并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被重新请回苹果公司。

4、追求完美

乔布斯无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而正是由于过度追求完美,一些人也斥责他是控制狂,并指责他随意斥责和解雇员工。但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追求,才使得他创造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近乎完美的产品,也为他延揽了更多的人才。

5、延揽各种人才

有一种说法:如果你是二流人才,你就会雇用三流人才,因为你不希望他们看起来比你聪明。如果你是一流人才,你就会雇用超一流人才,因为你希望得到最佳的结果。乔布斯的成功,更是因为他延揽了一大批的人才:菲尔·席勒,约尼·艾夫,彼得·奥本海默,蒂姆·库克,罗恩·约翰逊等等。他们都才华过人,只是因为乔布斯的光芒太过耀眼,而没有得到该有的赞誉。乔布斯辞世后,苹果股价依然表现平稳,就在于这个整体团队实力超群。乔布斯无法替代,但他的团队将可能续写辉煌。

6、打破常规的创新

有人评价乔布斯的创新,不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是创造消费者新的需求。他的眼光并不仅仅停留在当前,而是勇于打破常规,投向未来的市场。正是因为这种远见和创造力,苹果开创出一个个划时代的新产品。iPod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iPhone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智能手机时代,iPad则颠覆了传统电脑的使用方式。打破常规的创新,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当iPad推出时,许多人持怀疑态度,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似乎又成了乔布斯贡献的“必不可少的东西”。

7、艺术和科技的完美结合

苹果的电子产品之所以能够成功,按照乔布斯的一种说法,就是苹果一直将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也是苹果与其他电脑公司的差别。苹果的初始团队拥有人类学、艺术、历史和诗歌等学科的教育背景。iPad之所以与它之前或之后的所有平板电脑都不同,就在于它的外观和触觉,这是它的灵魂。但计算机科学家或工程师很难看出这种重要性,因此任何公司都必须有一个领袖认识到艺术与科学结合的重要性。

8、关注细节

相比竞争对手,苹果的产品被公认为更漂亮、细节处理上更让人喜爱。这其实正源于乔布斯对细节的关注。2007年发布iPhone后,乔布斯突然觉得,iPhone屏幕由塑料改为玻璃更好,并要求苹果公司采购符合他严格要求的玻璃。结果自然是大获成功。对于他的这种亲力亲为,有记者曾问乔布斯,是否曾在从事CEO的繁忙工作之余,也会拍板玻璃的具体透明度以及木质材料的颜色这些小事。乔布斯的回答很干脆:“当然”。(《环球》杂志记者刘娟娟整理)

乔布斯也有人性的弱点

李开复

乔布斯去世的那天,一位住在苹果公司附近的朋友打电话告诉我,清早送孩子上学时,看见一道绚丽的彩虹,虽然并没有下雨。也许这就是上天在纪念乔布斯。

乔布斯曾说过,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也应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最好的解药。如你能够清空一切,你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的心。

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尽显乔布斯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智慧。他曾表示愿意用他的一切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也许终有一天,人们将不再使用iPhone、iPad、Mac。甚至有一天,苹果也失去它的光彩。但是,乔布斯的理念和智慧,将永远流传于世间。他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包括“stay hungry,stay foolish”、“connect the dots”、“follow your heart”等经典语录),将和林肯、马丁·路德·金的演讲一样,永远地激励着年轻人。

这个时代有不少伟大的创新创业者,但是能够在多个领域(电脑、操作系统、电信、音乐、动画)都有突破性创新的,过去一百年间,除了乔布斯,没有第二个人。

于是,有人把乔布斯尊为“神”,其实我不喜欢这样。因为乔布斯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也有自己人性方面的弱点。

乔布斯做产品是封闭式的、高端的,做人也是非常霸道的,脾气很坏。年轻时乔布斯骂人完全不经过头脑,后来重回苹果后有一些改变,但什么事做不好依然骂。不过他的人格魅力也渐渐散发出来,这个时候的骂,员工会觉得没有达到他的期望,辜负了他的知遇之恩。他的脾气并没有变好,只是管理与批评的方式有了很大进步。

很多年前,乔布斯曾邀请我再次加盟苹果,被我拒绝了。至今我依然不后悔当时的抉择,我觉得乔布斯是我们尊敬甚至崇拜的一个人,但是在他身边工作实在很痛苦,人生就这么短,没有必要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痛苦。

在我看来,乔布斯不是神,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天才。

乔布斯能够预测业界趋势,大胆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打造崭新的商业模式,凝聚一流人才,憧憬用户尚不自觉的需求,永不停息地自我超越,设计每个细节都近乎完美的产品,口若悬河地说服用户情不自禁地爱他的产品。一般能驾驭上述两三点就可能很成功,但是乔布斯能全部做到。

我眼中的乔布斯精神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专注完美,近乎苛求;将艺术和科技完美结合;勇敢打破常规思维,用不同的方式思考。

总有人问我,中国会不会出现乔布斯。我总是很遗憾地告诉他们,这很难。因为在中国现在的教育环境下,鼓励和支持失败的精神、突破性的思维——这些促使乔布斯成功的因素,都很难有其生存之地。

我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观察到一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微创新”。这种创新不是大规模的、颠覆式的、革命性的,只是在很多关键技术之上提供更加灵活的产品或者服务。这种“创新”并不代表开发一个新的技术,它创新的东西更多的是经营模式、开发过程。而乔布斯的创新,是“原创新”,是颠覆式的、革命性的。

我想,下一个乔布斯大概不会在中国甚至亚洲出现,更可能会在美国出现。因为美国人能突破教育的思想框框,这方面他们是远超其他国家水平的。而中国想要出现乔布斯,就必须建立一个新的教育体系。(刘娟娟整理)

外媒披露乔布斯生命最后时光 始终满怀歉意(图)



6日,乔布斯的家门口,悼念者张贴上乔布斯的头像。



“果粉”摆上祭奠的苹果,几乎每一个都被咬掉一口。

记住自己终究会死去!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好的方式,让你避免陷入患得患失的困境。

对我来说,成为墓地里最富有的人并不重要……晚上临睡前能够说我这一天做了些美妙的事情……对我来说才是重要的。 乔布斯

在过去的几个月,不断有人涌向加州的帕洛阿尔托市,他们的目的都一样拜访一位将不久于人世的“伟大的朋友”,他们的电话都拨往同一个号码,询问这位老友还能否与他们见一面,可能,也是最后一面。这个朋友,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6日,《纽约时报》刊发长文,披露了乔布斯生命的最后时光。题为:即便生命即将逝去,乔布斯依然紧紧把握自己的最后时光。

早在今年2月,已与癌症抗争多年的乔布斯便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他平静地将这一消息告诉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熟人。但这一消息,很快被更多的人知道。他们遂像“朝圣”一样,涌向乔布斯的家,探望、告别。

生命尽头向老友平静道别

乔布斯身旁的人对《纽约时报》记者说,最初打来的电话只有几个,此后越来越多。而在最近几周中,难以数计的人希望能与乔布斯作最后的道别,哪怕,只是片刻时间。但是,乔布斯的妻子劳伦拒绝了大多数的请求,她总是满怀歉意地解释,乔布斯太虚弱了,不能接见如此多的来访者。她告诉一名致电者,在乔布斯生命的最后几周,他甚至已经不能上楼,去自己的房间。

有人很执著,还询问“能否隔天再来?”但劳伦回答,“对不起,乔布斯已经只剩下说再见的力气了。”

在最后的日子里,乔布斯选择了一些重要的朋友道别,“他依然把握着自己的人生,”《纽约时报》说。

乔布斯邀请了自己的密友,医生迪恩,前往他最爱的一家餐馆品尝寿司。他还向一些多年的老同事道别,其中包括苹果董事比利·坎贝尔,以及迪士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艾格。

此外,他还不忘自己为之奉献毕生的事业,就苹果最新产品iPhone 4S的发布,他不断向公司高层提出建议。在最后的日子,乔布斯还开始了一段新的疗程,并对朋友说,“总有理由心怀希望”。

每个祭奠苹果都被咬一口

人生的最后时光,乔布斯将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妻儿他们现在拥有至少65亿美元的财富。

在最后的数月时间里,乔布斯的家一幢很大、很舒适但并不扎眼的房子被安保人员紧密把守,车道也被两辆车挡住。这让来自各地的探望者不至于影响乔布斯与家人最后的日子。

周四,当乔布斯去世的消息传遍全世界,这两辆车也开走了,屋侧的人行道上摆满了花圈、蜡烛与苹果,每个苹果都被小心翼翼地咬去一口。

“每个人都想要一块乔布斯,”一位探望者说。

最后时刻最担心员工和家人

乔布斯的传记作者艾萨克森说,他曾问乔布斯,为何如此注重隐私的他会同意出版自传。“他回答说,‘我想要我的孩子了解我,我没能时常陪伴他们,我想要他们知道这样做的原因,并理解我做的事情。"

“在最后几周内,史蒂夫特别担心那些依靠他的人:苹果员工、四个孩子和他的妻子,”乔布斯的妹妹莫纳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始终满怀歉意,他为离开我们感到非常难过。”

据悉,在乔布斯病重的消息传开后,他被请求参加一些告别晚宴,并接受许多奖项。但是,乔布斯都一一拒绝了。在还能拖着病体去办公室的日子里,他下班后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与家人共进晚餐。

乔布斯的自传即将问世,约一个月前,他与自传作者艾萨克森见了最后一面。一名知情人对媒体说,在那次会面中,乔布斯对艾萨克森说,“我知道,自己很快就将死去,而这个场景将出现在书的结尾。” (宗合)

动向

《乔布斯传》本月提前上市

本报讯 (记者林其玲)由于乔布斯的突然离世,乔布斯唯一授权的传记《乔布斯传》中英文版本将于本月24日提前上市。

该传记由美国著名作家、《时代》杂志前主编沃尔特·艾萨克森执笔,最初定于2012年初出版上市。其中文版本由中信出版社发行。

这是第一部经过乔布斯本人同意,并包含乔布斯本人口述内容的传记。多年来,市面上一直销售有各种不同版本的乔布斯传记,但乔布斯本人从未参与过这些传记的写作,也不承认这些传记中的内容。

昨天是乔布斯去世后,苹果恢复交易的首个交易日,股价并未产生明显波动。但过去几年,苹果股价经常会因有关乔布斯的消息而剧烈变动。

身世

乔布斯的电话 父亲等了一辈子

耄耋老人守候在电话机旁,盼着那个挂念的人,但铃声却始终没有响起……这一场景无数次出现在乔布斯生父扬达利家中。随着乔布斯告别人世,这通电话将永远缺席。

乔布斯出生一星期,便被一对夫妇抱养。美国广播公司6日报道,乔布斯长大成人后,他的生父扬达利多次希望能和儿子建立联系,但一直未能如愿。扬达利是叙利亚移民,现年80岁,是内华达州一家赌场酒店副总裁。他说,自己与前妻辛普森生下乔布斯。但由于辛普森的父亲反对两人结合,辛普森在乔布斯出生不久后独自带着他移居旧金山,将孩子送人。

得知儿子成为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后,扬达利数次发电邮给乔布斯,但从未得到回复。老人告诉媒体,他希望乔布斯能打电话过来,又怕主动致电儿子。扬达利担心,那样做会让乔布斯认为自己是看上了他的钱。

父子的僵局直到乔布斯健康出现问题时也未能打破。扬达利说,伴随乔布斯健康不断恶化的消息见诸报端,自己总想找机会与儿子见上一面,哪怕只是一起喝杯咖啡。只是,扬达利始终没能鼓足勇气,拿起听筒。

“即便我们俩其中一个行将远去,我还是没有准备好拿起电话打给他。” (新华社专稿)

乔布斯的人生片段

私生子

遇到劳伦之前,乔布斯可谓多情。《福布斯》杂志报道,乔布斯与高中时期的女友布伦南生育过一个女儿。孩子1978年出生,取名莉萨·布伦南·乔布斯,乔布斯一度拒绝承认自己是孩子生父。乔布斯曾在法庭作证,坚称自身无法生育。迫于生计,布伦南一度申领救济,养活女儿,直至乔布斯承认,并支付孩子在哈佛大学的学费。

素食者

乔布斯与妻子都是素食主义者,除了鱼以外不吃其他肉类。1991年,乔布斯的朋友、一名佛教僧侣为夫妻俩举行了婚礼仪式。作家威廉·西蒙在一部传记中写道:“仪式简单到甚至有些苦行的味道……宾客和新娘走入时,熏香正在燃烧。没有婚礼的钟声,而是吟诵佛经的旋律。”

零年薪

作为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布斯自1997年起的年薪仅为象征性的1美元。薪水并非乔布斯的收入来源。截至2011年早些时候,乔布斯拥有550万股苹果股份,每股价格现在370美元左右,10年来增幅超过40倍。《福布斯》2011年排行榜估计,乔布斯身家大约83亿美元,是全球第110位富翁。据新华社电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乔布斯因贡献思想而成"帮主"

乔布斯走了!上周五他低调地安葬在了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某个地方。中国有句话叫“盖棺定论”,按这个传统,现在可以给乔布斯的名字前面加上代表其一生作为的称谓了。他是一个具备艺术气质的创新家,他致力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领导开发了iPod播放器、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具有颠覆性使用体验的电子产品;他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濒临破产的苹果公司在他手中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他曾被苹果董事会逐出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重返后又获巨大成功,是“归来的王者”,是一个逆境中不气馁、终获成功的典型;他是一个笑对人生,直面死亡,坚持与病魔作斗争,一直辛勤工作到死的抗癌英雄兼劳动模范;他是一个布道者,他的演讲以及在媒体上的言论,被“果粉” 编成了乔布斯语录在网上传诵;他是一个有足够神秘感的明星人物,举手投足都引起公众的注意……

有人说乔布斯身上具有“现实扭曲力场”,其个人魅力、个性、言谈、见解可以影响到周围人,甚至是未曾谋面的人。其实就乔布斯一生具体从事的工作来看,乔布斯是一个商人,一个企业家。但是,乔布斯去世后,他得到的赞誉不仅仅来自草根网民,也来自国家元首;来自文体明星,也来自宇航员;来自跨越国度的亿万“果粉”,也来自商业竞争对手;来自同行同业,也来自根本与网络通信无关的各行各业。可以说,乔布斯去世后对其真心表示哀悼的拥趸者范围之广泛,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是前无古人的,而这些仅仅靠把一家企业做到全球市值第一是无法达到的。商场如战场,斗起来你死我活。作为一个商人,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公司多卖一部智能手机,其他的厂商可能就要少卖一部;最近苹果与多家同行的专利大战也硝烟未散。但即使如此,乔布斯去世后,苹果公司的竞争对手三星、谷歌、微软等公司的掌门人或者高管都对他的逝世表示了哀悼。三星与谷歌公司还因此推迟了新的智能手机的发布,以表示对这位刚刚去世的最强大竞争对手公司掌门人的敬意。

乔布斯的名言之一是“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苹果公司的掌门人具有这样的指导思想,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的旗帜被苹果高擎也就成为了必然。乔布斯的另一句名言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拥有这种思想的企业家一定会创新出颠覆性的产品。想当初,MP3是什么样子的?不过就是一个优盘加上了一个耳机,外观根本也谈不上工业设计。2001年,当外观漂亮、品质优良的iPod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时,怎么能不让大家眼前一亮;而iPod背后的在线音乐商店iTunes,当时又有谁能想到其深层的含义。乔布斯说:“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的秘诀之一。简单可能比复杂更难做到——你必须努力厘清思路,从而使其变得简单。但最终这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便可以创造奇迹。”真正的强者不仅仅有坚强的信念,还有坚持的毅力与实现目标的手段。乔布斯在实践中践行了自己的思想,因为专注,从iMac电脑到iPod播放器、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苹果走出了与业界主流开放发展模式完全不同的封闭的全产业链模式。苹果公司的iPod与在线音乐商店iTunes改变了数字音乐发行模式;iPhone、iPad与在线应用商店App Store打破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僵局,改变了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格局与进程。

乔布斯是希腊先哲苏格拉底的崇拜者,他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当前职场压力巨大,不管是准备走出校门寻找工作的大学生还是身处职场身心疲惫的白领,还是面对内部管理与外部竞争焦头烂额的企业高管,似乎都可以从乔布斯的语录中得到启迪。比如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道:“你们的时间很有限,所以不要将他们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你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你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只要全心全意的去找,在你找到的时候,你的心会告诉你的。就像任何真诚的关系,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越来越紧密。所以继续找,直到你找到它,不要停下来!”

对普通大众而言,似乎也能从乔布斯语录中找到自己的精神食粮。2003年秋季,乔布斯被查出患有胰腺癌,医生告诉他剩余的时间极其短暂。这是一个让人几乎只能与悲观联系起来的消息。但是从那时起一直到乔布斯去世,这段时间恰恰成为他人生最辉煌的一段。面临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乔布斯反而对人生有了新的悟性。乔布斯说:“‘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

乔布斯不是完人,也有年轻时吸食致幻剂、管理上对下属粗暴等缺憾;与乔布斯几乎无法分割的iPhone更不是完美无瑕。然而,此时当有网民对乔布斯甚至只是苹果旗下产品价格稍有微词,就会受到几乎众口一词的责备,当事人不得不道歉的时候,还有人会认为逝去的乔布斯只是一个获得巨大成功的商人或者创新家吗?他成了众人维护的精神领袖,他成了一个“帮主”!(陈和利)

乔布斯神话背后是一种文化

创新天才乔布斯近日辞世,媒体上有人总结乔布斯的创新成就,有人分析其个性与创新的关系,有人解读其“工业美学”,还有人号召向乔布斯学习,希望在中国发扬光大他的创新事业。照此逻辑,乔布斯是中国企业家的学习榜样,我们应扛起他创新的大旗。

如果看到媒体上的这些说法,不能说没有企业家深以为然、受到启发,但很可能更多的商界人士会不以为然。在中国经商,创新对于有的人是需要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是多余的。我们的现实是,垄断榨取暴利,投机获得暴利,而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你找到一个好的平台,各种资源就会尽归于你,你的企业很平庸,但利润可能最丰厚。所谓创新,就纯属局外人的美好想象。

乔布斯去世后,美联社说,他“是一位CEO,一位科技奇才,一位未来学家,一位革新者,一位铸造者”;对于乔布斯的成就,《华尔街日报》也作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解读。如果我们把乔布斯的成功归功于美国的“制度”,为什么有着相似“制度”的日本、欧洲没有产生乔布斯?甚至在美国,乔布斯式创新者也为数极少,甚至有人认为他是“绝版”。这说明,个人的经历、理念、个性对于创新的决定性作用,其中有很多因素对企业家个人是有启发意义的。

但乔布斯式创新仍然需要某种土壤,这就是制度性、文化性的前提。这种前提作为“因”,并不必然产生创新的“果”,但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就盖不起高楼大厦。在美国,资本在市场上获利的利润率已经平均化了,垄断暴利不存在了,而投机又伴生着巨大风险,结果也难言暴利。有希望获得暴利的,就是技术创新。创新使企业进入那些没有竞争对手的领域,结果就是暴利。苹果的700亿美元现金储备,就是这样赚来的。

在中国,亿万富翁主要是一些房地产商,他们需要的是过硬的政商关系,不太需要创新。据媒体报道,近两年中国商界刮起一股“回归体制内”热潮,也就是下海者重回国企,因为国企员工“朝九晚五”,收入既高,声色犬马又能列入公款消费。而中石化、中移动、四大银行等国有企业,虽然没有多少创新,但垄断暴利滚滚。

要说某些国企,它决不仅仅是获取垄断暴利这么简单,它实际上是在磨灭从业者们的创新意志,甚至干脆就是在阻止企业家的出生和成长。石油、电力、电信、公交等行业的国企,一直有内部职工集资办企业,选择那些利润丰厚的国企业务介入,寄生在国企业务上发财。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电力总公司职工曾创办4家企业,去年底被国家电网收购,股东一下子分红6亿元,很多人突然成了千万富翁。既然“体制内”意味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谁还九死一生地去创新?

看来,乔布斯欲以苹果“改变世界”,但资本的本性还是赚钱,创新的目的是更多地赚钱。所谓创新,在美国,实在是获取暴利的少数手段之一,它是“制度”规范带来的一种选择。

在乔布斯神话背后,是一片土地、一个国家。中国企业家要学乔布斯,但我们还得改良企业家脚下的土壤,这是需要政府动手的。

中西文化土壤的差异让我们很难拥有“乔布斯”

苹果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去之后,中国网民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同一个问题: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

一个产生了乔布斯,一个则不能产生,突出地反映了中西文化土壤的差异。

我们不妨将中国古代神话与希腊神话作个比较。希腊神话中充满一种探险精神。那些乘船度过爱琴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历尽千难万险来到黑海南岸的高加索山上摘取金羊毛的人们被后代奉为英雄。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英雄则是另一种类型。他们多半是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坚持的一类,例如填海的精卫、逐日的夸父和移山的愚公。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是商人加海盗形象的折射,而中国神话中的英雄则是模范农民的神化。前者是商业文明的产物,后者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商业文明崇尚冒险,崇尚通过探索发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机遇、新市场。而农业文明崇尚风调雨顺的四时秩序和耕作的规律,崇尚肯下死力、能吃苦的精神,还有祖辈经验的掌握和应用,任何对固有秩序的破坏都是危险的,都意味着歉收和挨饿。前者是在地中海沿岸土地贫瘠,但水上交通方便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由此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的文化体系和民族心理。后者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广袤而肥沃的土壤中产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由此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出来的文化体系和民族心理。

这样说并不是贬低东方而抬高西方。事实上,人类文明的曙光产生于东方而非西方。根据古希腊神话,欧罗巴本是上古时代黎巴嫩一带的一位公主,被希腊主神宙斯骗到克里特岛区的。这个神话,连同欧洲的命名,都说明了西方人对东方文明的憧憬,以及东方文明对西方的启蒙作用。中世纪以后的西方,可以说是欧来居上,站在了东方文明的肩膀上。

然而,世上没有一种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动之中,包括民族文化。冷战后日益加速的全球化正给地球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冲突,而人类文化从来都是在冲突中融合,在融合中冲突的。全球化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人早已走向世界,在全世界寻找机会,表现出了大胆的探索精神,以至于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上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在科技领域,聪明的中国人已经有了许多创新,尝到了创新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一定会改变和改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传统文化。

我们必须自觉地改变惧怕变化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土壤。“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的发问就是一种改变文化土壤自觉。可以预料,在不必太久远的将来,中国终将具备产生乔布斯的文化土壤,并产生自己的乔布斯。(许博渊)

乔布斯谢幕,除了哀思还需反思

美国苹果公司5日宣布,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已去世,享年56岁。“记住你将死去”,这句被称为乔布斯最重要的箴言,如今不幸终于成谶,尽管不少人早有预料,也许连乔布斯也早有预感,但当这一天降临,还是让人猝不及防。

人们感激乔布斯,致敬乔布斯,激赏乔布斯,理由很简单,这个被《时代周刊》称为“科技史上最伟大的革新者”,用科技改变了世界,他的“才华、激情和精力是无尽创新的来源,丰富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世界因他无限美好”。“因为有他,世界从此不同;因为有他,枯燥的世界有了鲜活”。

“如果不是乔布斯最初允许微软使用自己图形界面技术,那我们现在还在背DOS命令;如果不是苹果做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鼠标,那么现在我们还只能靠键盘输入;如果不是苹果定义笔记本电脑,很可能我们今天只能蹲在家里用台式机……”有业内资深人士如此表达对乔布斯的感激之情。其实,乔布斯改变的何止是这些?有人说,乔布斯至少五次改变了这个世界:一是通过苹果电脑Apple-I,开启了个人电脑时代;二是通过皮克斯电脑公司,改变了整个动漫产业;三是通过iPod,改变了整个音乐产业;四是通过iPhone,改变整个通讯产业;五是通过iPad,重新定义了PC,改变了PC产业。一个人,简直靠一己之力,重新定义了音乐、出版、影视、手机和PC等行业,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改变世界,重新定义不同的行业,靠的是什么?创新!创新,是乔布斯的灵魂。“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乔布斯如是说。专注于创新,不断推陈出新,这是苹果“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根本原因,也是乔布斯被人景仰的最重要因素。

说到创新,总有人忧叹,乔布斯走了,苹果会怎么样?乔布斯谢幕了,还会有乔布斯吗?乔布斯当然难以复制,正如《福布斯》杂志刊文称“世上永远不会再有第二个乔布斯”。但应该看到,美国除了乔布斯,还有比尔·盖茨,还有谷歌CEO佩奇,有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因此,我们更该追问的是,我们有什么?曾有人感叹,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我们的500强投入多,收益少;干得多,收益少;我们卖产品,他们卖品牌;我们卖力气,他们卖知识;我们卖市场,他们卖技术;我们卖资源,他们卖文化;我们人赚钱,他们钱赚钱。”这是残酷的现实。原因在哪,其背后也许隐匿着什么制度性障碍,都值得反思。

除了永不枯竭的创新精神令人颖悟,乔布斯还刷新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当今时代,已经出现了个人原子化、利益碎片化、人际关系干燥化的态势,个人原子化体现在人们之间交流无兴趣,交流有障碍,而乔布斯推出的一系列产品,则缩短了人们之间的沟通距离,便捷了人们的公共参与。

耐人寻味的是,乔布斯不仅勾起了人们对创新的膜拜,还引发了社会学思考。无论在互联网还是在茶肆酒坊,一提起乔布斯,人们几乎没有不敬之词,这固然源于死者为大,但更多是因为人们对科学家的崇敬,对科技英雄的礼赞。曾几何时,仇富不仇袁隆平,现如今人们仇富不仇乔布斯,人们尊重乔布斯,这种朴素的情怀再次证明一个事实,国人仇的是腐,仇的是依靠权力和垄断而获得的不义之财富。

当然,乔布斯并非完人,他是人类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是自爱迪生之后最伟大的发明家,但绝不是称职的慈善家。记住乔布斯,追随乔布斯,当然应该追求他的优秀品质。(石城客)

周慧来:中国为什么没有乔布斯?

● 周慧来

被戏称为“乔帮主”、“乔教主”的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Steve Jobs)去世后,中国网民纷纷于缅怀和悼念之外,发出了一个提问: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出现一个乔布斯?就连《参考消息》也以文章“中国呼唤乔布斯式的创新人才”登上头版头条。回答这个问题,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百年历程可以提供一个视角。

个人主义是创新精神根源

据报道,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最近颁布《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将斥资5000万培养1400名“乔布斯”。凤凰网为此做了一个专门调查。在“你怎么看待宁波5年5000万培养1400名‘乔布斯’?”的提问中,占比最高(50.3%)的观点认为宁波市的选拔做法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体现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你认为什么才是让中国涌现更多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提问中,回答“创新人才需创新土壤,政府需要呵护而不干预那块土壤,让种子自由生长”占34.8%,比例最高。

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iPad和iPod等系列产品以独立、自由、叛逆为主打风格,其实这正是乔布斯本人的真实写照。无论是苹果公司的产品,还是乔布斯本人,创新是其灵魂所在,个人主义文化和制度则是这种灵魂的根源和动力。

由于个人主义反对将个人地位置于社会或共同体之下的集体主义而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相悖,长期以来,在中国的语境中,个人主义的理解被高度意识形态化。作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的代名词,个人主义被界定为以个人私利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代表了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和资产阶级道德的根本原则。

殊不知,个人主义的精髓是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个体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独立的美德”。在政治哲学上,个人主义主张国家应该仅仅作为保护个人自由的工具,保护个人能在不侵犯他人同等自由的情况下做出任何他想做的事情。这个理念与集体主义刚好相反,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为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服务,即使牺牲自我利益也在所不惜。

尊崇救世主就是自己、个人权利不可剥夺、个人力量无限、自由竞争适者生存、机会均等和反对权威是美国式个人主义的主要内容。个人主义不但作为美国的文化长期传承,更关键的是宪政制度的设计和实践为之提供了强力支持。

美国在1776年通过的《独立宣言》确立了以“天赋人权、个人中心”的政治哲学为建国思想基础。建国后,以代议制、两院制、联邦和地方权力划分等众所周知的三权分立宪政制度对美国公民的基本自由和权利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因此,当奥巴马政府为债务危机和经济刺激政策而被国会两党政治斗争所困时,我们应该看到正是政府的有限权力才使得美国成为全球创新之乡。由于政府对国家资源和权力的有限控制及行使,个人才拥有高度的自由,创造性才能得到有效挖掘与应用。这使得美国像一条创新生产线,源源不断产生出乔布斯式的人物。

集体主义扼杀中国创新

而在中国,家国同构的传统造就了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文化和制度,并成为一种路径依赖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产生关键影响。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子专制制度,但在随后的百年历史演进中,集体主义文化和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却得到强化,这是中国难以出现乔布斯式创新人才的主要原因。

鸦片战争以降,相当多的杰出人士就认识到学习西方文明、建立民族民主国家是拯救中国的根本出路。因此,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是贯穿辛亥革命目标的两大主线。但在复杂的国际和国内斗争中,这两条主线不断分离,民族革命最终压倒了民主革命。直至今日,在回首和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时,我们发现,中国已然完成了民族革命,但仍在民主的道路上彷徨徘徊。

不可否认,与内忧相比,外患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历史也已经表明,要完成民族革命,抵制和反抗外部敌人的压迫与侵略,必须依靠整个民族空前的团结。于是,在民族主义旗帜下,集体主义的思想与制度得到强化。与此相反,民主革命的核心是要完成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基础上的政治分权,这在相当大程度上与民族革命的组织设计相悖。要完成和推动民主革命,需以民族革命完成为前提。这是中国民族革命最终压倒民主革命的原因。

在某种意义上,辛亥革命后百年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集体主义胜利的历史。集体主义为中国赢得了抗战的胜利,为中共赢得了革命的胜利,也让中共在建政之初的朝鲜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时期,集体主义路径依然没有转向,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众多重大工程的上马都是集体主义发挥极致的成果。

在另外一面,集体主义文化与制度为中国带来了很多问题。在集体主义名义下,政府官员可以漠视民生,侵害民权。在政府控制和主导经济的制度安排下,中小民营企业长期与垄断国企不公平竞争,生存已是不易,创新更是无从谈起。也是在集体主义的名义下,官员可以合法掌握大量资源和权力,市场与社会都向权力献媚。近年来中国公务员热一再升温,就连沿海企业家也鼓励下一代当公务员,过上安稳的日子。试想,大家都热衷做官,并以拼官爹为荣,怎么可能会有“中国乔布斯”的出现呢?

从根本上说,集体主义对中国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从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到“钱学森之问”再到“为何没有乔布斯”,都说明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为个人主义正名,让集体主义去魅,已是无可回避。

作者是中国独立评论人士

为什么美国没有史玉柱,中国没有乔布斯?(转)

时光倒流20年。

那是1989,柏林墙倒塌的时刻。整个世界都在关心着冷战的终结、民主的胜利、意识形态的巨变。

但有两个家伙根本不关心政治。

一个是34岁的史蒂夫·乔布斯,这位“硅谷金童”的人生正处于低谷。在被自己参与缔造的苹果电脑公司赶出来后,他为了复仇创办的Next和低价买下的Pixar都处于入不敷出、岌岌可危的境地。这位昔日全美最富有的人之一(远远超过那时的比尔·盖茨),私人财产只剩下2500万美元。

而另一个是27岁的史玉柱。刚刚硕士毕业的他瘦得可以被风吹倒。跟那个年代大多数的热血学子们相比,史玉柱没有狂热的政治理想,他一心想的是如何找梯子登上商业舞台。

20年的跌宕过后,乔布斯和史玉柱已分别成为各自国家商界的标志性人物。而当年关心政治的人们如今只关心经济了。

不过,还没有人去认真地比较一下乔布斯和史玉柱。更没有人去思考:为什么美国没有史玉柱,中国没有乔布斯?

这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变脸 Face Off

在我看来,乔布斯和史玉柱的人生经历就像是同一个剧本大纲拍出的两部电影,只不过更换了不同的导演和时空场景。

两人都是本国知识青年里的佼佼者,脑子好使还天不怕地不怕,早早投身高科技领域创业,并在三十岁左右就达到了事业的第一次高峰。

1983年,年仅28岁的乔布斯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他被看成是“个人电脑的真正发明者”。1992年,在一个国内十大城市万名青年的问卷调查中,史玉柱名列“最受崇拜的青年人物”第二位,第一名是比尔·盖茨。

两人都习惯于蔑视陈规、特立独行,带着点邪性的“范”,一个永远的黑色套头衫配牛仔裤,而另一个光头红白运动衣。

他俩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商业敏感,是真正的跨界高手。乔布斯在PC、音乐、电影、手机等多个领域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史玉柱则在软件、房地产、保健品、金融投资、网游等战场纵横驰骋。

两人都是执着的完美主义者,都能把一个产品做到惊天地泣鬼神。卖了10年的脑白金仍是中国最畅销的保健品,而iPod则占据了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的70%。此外,两人还是洞悉人性的营销天才。只不过一个靠发掘人性的美好赚钱,而另一个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抢金。

或许是因为成功来得太过迅速,他们先后导演过自毁式的高速坠落,幡然醒悟之后,又表现出惊人的自我纠错能力,并重新勾画一条不断向上的弧线。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史玉柱看起来就要成为中国的“乔布斯”。从1989年起,他每一年都要推出一款自主开发的产品,从M-6401桌面排版软件、M-6402文字处理软件到巨人汉卡,再到巨人中文手写电脑、巨人财务软件等等。巨人飞快地成长为一个年产值10亿、利润数千万的高科技集团公司,其年度销售商大会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电脑盛会。

几乎与此同时,乔布斯只剩下几千万美元的现金,和两个面临着裁员重组的问题公司,他完全可能成为美国版的“史玉柱”,比如在加州搞房地产,去拉斯维加斯开赌场,到中东倒腾石油,或者变成一个精明的股权投资人。但他什么都没有干,只是继续掏自己和别人的腰包来支持两个长期赔钱的公司,固执地等着它们出现转机。

某种程度上,乔布斯是幸运的。在美国,他的理想主义总能找到合适的欣赏者,所以他可以咬牙不向现实妥协。像罗斯·佩罗这样的前辈创业家愿意签出支票,并与其分担风险。迪斯尼这样的大公司也同意投资给小公司Pixar,让其制作动画长片并参与分成。

而史玉柱之所以蜕变成今天的史玉柱,是因为他发现,做软件公司为他意外地赢得了名声,而在中国,名声就意味着许多新的机会。

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史玉柱恰逢其时地被媒体和政府发现。很快,他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广东省十大优秀科技企业家”等,获得了珠海市第二届科技进步特殊贡献奖,一位总把裤带提到胸下的最高领导视察后题词说“中国就应该做巨人”。

你可以不关心政治,但政治会来关心你。

为了支持这个“高科技楷模”,当地政府以不到当时市价1/4的价格给了史玉柱一块市中心地皮盖楼(350/平米地价,2007年珠海的平均地价已经是3500/平米)。而在若干位更高层领导的直接鼓励下,他把计划一改再改,从原来的自用变成了商用,从最早的19层变成72层(全中国第一高楼),预算从2亿变成了12亿元。

单纯软件业务的回报根本不足以支撑这样高的资金投入,于是史玉柱中断了技术创新,开始卖楼花、运作保健品、搞服装,杀入更加暴利的行业。最后因为由于工程拖期、宏观环境的恶化,导致整个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巨人大厦从此沦为中国最著名的“烂尾楼”,直到今天。

有意思的是,1998年,背负着2亿巨债的史玉柱想要东山再起。他又算了一笔账,搞软件虽然利润很高,但市场相对有限,如果要还清2亿元,估计要10年;保健品不仅市场大而且刚起步,做脑白金最多5年(实际上只用了3年)。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居然又是对的。

超我 Superego

一个人的性格,会成为他今后命运方向的指针吗?

乔布斯,一个私生子,在中产阶级养父母的宠爱下长大,自卑与自大的双重人格。他的理想主义是与强烈的领地意识、以及咄咄逼人的攻击性混合在一起的。

乔布斯早年的密友、曾经一起吸毒、一起去印度朝圣的丹尼尔·科特克说:“史蒂夫心中总是装着他的苹果电脑。从更深层次上分析,他的成功是由于其内心总有一种深切的不安全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使他必须出去闯荡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另外,由于他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孩子,他的行为并不被大多数人理解……”

就像《星球大战》中安纳金天行者。这种内心深处的“原力”,与加州的硅片、晶体管结合起来,苹果公司诞生了。正如伊甸园里蛇诱惑亚当和夏娃吃下的那个苹果,甜美而带有一点“邪恶”。

事实上,在苹果电脑早期的发展中,沃兹的技术、马库拉的资本运作、斯科特的管理和乔布斯的远见几乎一样重要,但作为公司董事局主席,乔布斯的个人魅力,让他轻易成为了公众关注的中心,并几乎独享了上市成功后的光环。

随着创业伙伴们因为各种原因一个个隐退,他越来越认为自己才是“点石成金”的超级人物,可以将个人凌驾于公司之上。硅谷最著名的投资人之一、当时苹果的董事会成员阿瑟·洛克回忆说:“那时,乔布斯刚愎自用,满脑子主意,肆意而为,毫不考虑公司的前途。”

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论分析,乔布斯的自我(ego)逐渐被本我(id)所控制,他被原力的黑暗面所吸引,并一步步走向公司的对立面,终于被董事会放逐。

而那个来自安徽小镇怀远,独自闯荡大城市的青年同样拥有着强大的内心世界,激励他的是一种英雄主义情结。

事实上,史玉柱出生的环境里根本连个晶体管都找不到,当乔布斯和沃兹开始组装第一台计算机的时候,他还只能对着《十万个为什么》自制土炸药。更不用说预判到“一人一台电脑”的产业未来呢?

对于以嬉皮士自居的乔布斯而言,电脑恰好是能帮助他释放旺盛的Libido(欲望)的媒介罢了,但对于史玉柱来说,电脑则是帮助他改变命运的唯一工具。否则他只能像刘震云小说《单位》里的大学生小林一样,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

1984年,在乔布斯策划的那则著名广告里,苹果的女模特挥锤砸烂了“Big Brother老大哥”。在PC世界里,谁都知道“老大哥”就是IBM。

1990年,身高1米80、体重不到120斤的史玉柱给自己的新公司起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巨人”,他宣布,巨人要成为中国的IBM,东方的巨人。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00多年前的刘邦,他在见到秦皇车驾时的感叹,“大丈夫当如是也”。而另一个叛逆者项羽,说的是“彼可取而代之”。

这种自我赋予又被外界不断强化的使命感贯穿了史玉柱创业的前半程。熟读毛选,青年楷模,大跃进式的增长目标,军事化的企业管理,为自己为城市树立一座固化的丰碑……

终于有一天,这些使命变成了他再也承受不起的包袱,庞大的“巨人”分崩离析。三年后,在经历了对人性和坏境的彻底反思,一次次自杀的念头和被追杀的恐惧之后,一个完全理性的、成熟的、内心更强大的史玉柱回来了。

他彻底放弃了珠海时期的企业文化“做中国的IBM”,“这是非常害人的一个空想,制定了一个很虚的目标。它在鼓励什么,鼓励大家搞大跃进、搞浮夸,让大家心里面很浮躁,对于现实没有什么帮助,现在我就不搞那个宏伟的目标了,我觉得实用最关键。”

新的文化很直白,“说到做到、只认功劳、严己宽人、敢担责任、艰苦奋斗。”这是在黄山太平湖,柳传志教给他的。

史玉柱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知识分子”,他坦言“胆子越来越小”,“只做好商人必须做的事情”。在一个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的现实环境里,他找到了正确的生存策略。让企业永远保持充沛的现金流,负债率低于30%;只做高利润率又不跟政府沾边的生意(这样的生意常常处于灰色地带);既然银行不肯借钱,就干脆参股银行;及时把公司变现,玩资本财技(上海健特借壳、巨人上市融资近10亿美金);跟有合法伤害权的媒体保持恰当的距离又给予充分的好处。唯一遗憾地是,他对创新不再有兴趣。

乔布斯在“荒野”中被放逐的时间更长。尽管他的坏脾气改变有限,但他学会了宽容和谦卑,知道怎么信任和授权给优秀的人,比如Pixar总裁约翰·拉赛特,乔纳森·埃弗。这个设计白色马桶的英国人,后来在苹果公司担当设计副总裁。他学会了合作与开放,让微软入股,用英特尔的芯片,建立了iPhone开放平台。

人们的第一次成功往往根源于欲望和运气,而第二次乃至更多的成功则需要智慧和自控。

无论乔布斯还是史玉柱,最终都通过克制本我,实现了自我超越(Superego),这才是他们真正的魅力所在。.

不同在于,两个理想主义的青年,一个变成了真正的商业梦想家,为了创造未来他不惜调动一切资源。而另一个人转变为纯粹而现实的商人,精确地计算着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不再做哪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小王国与大盗

其实,道德感与一个人的成功并无太大关系。

在硅谷,与乔布斯的天才同样闻名的是他的傲慢自负、喜怒无常、抠门小气、巧取豪夺、冷漠无情。前时代周刊的记者,日后红杉投资的大佬迈克·莫里茨,曾把在乔布斯威权统治下的苹果称之为“小王国”(Little Kindom),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描述。

专制带来效率,难得乔布斯的个人品味和商业直觉又皆属一流。不过,如果乔布斯生在中国的话,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臣民社会”而非“公民社会”里,他的自大会惯坏他,人们会完全屈服于他的权威,听从他的指令,直到他最终把公司毁灭,就像牟其中、唐万新、孙宏斌这些人一样。

但他生在美国,民主社会和资本主义机制里有种天生的“对冲”力量。董事会、股东大会、机构投资者像一道道紧箍咒约束着他。默认的游戏规则是,只要你有能力做大公司的价值,就算你是个暴君也无妨;反之,等待你的就是自动下台或者政变逼宫。

在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和其创始人的命运,缠绕得太紧密了。权力的垄断和资本的垄断密不可分。我们没有发明出一套“防火墙”的制度,能将创始人的个人行为、个人信用与企业分离开。

于是,考察企业家自身的道德品质,变成了一件无比严肃又异常困难的事情。

相比大多数国内同行,史玉柱,堪称私德无缺。他信守承诺、有情有义、高度放权、慷慨分利,在公司破产之后,其核心团队成员仍不离不弃,甚至拿自己的钱来补贴公司。而他二次创业成功后,主动还债两亿的壮举,也足以表率。

在后来的巨人集团内部,史玉柱甚至成功地创造了一个“民主管理”的小环境。他成立了七人执委会,任何决策都必须多数票才能通过。除了核心产品,日常人财物管理全部放手,文秘出身的总裁刘伟,事实上已扮演了CEO的角色。

在《庄子·外篇》中,大盗盗跖(传说是贤人柳下惠的弟弟)与他的徒弟谈论“盗亦有道”。跖曰:“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五者皆备的史玉柱,在现实的商业世界里扮演一个“Big Brother”的角色,通过排山倒海的营销攻势,淹没一切反对声音。居高临下地制订规则,利用消费者的无知、贪婪和权力欲,还有既懒惰而又想过瘾的心理,设计出各种圈钱的工具(详见《南方周末》的文章《系统》)。

史玉柱直言,“商业是什么?商业的本质就是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获取最大利益。我是一个商人,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为企业赚取更多利润。要一个商人又要赚钱又要宣扬道德,那不是商人,而是慈善家。”

而视道德为无物、几乎从未在慈善事业上捐出一毛钱的乔布斯,从iMac、iPod到iPhone,他所推动的一切都是在迎合“YOU”这个消费者主权的时代。过去唯我独尊、四面树敌的苹果,开始走向一种新的理念:用户要的不是技术,甚至不是电脑,而是利益的最大化和体验的最优化。

他不再把苹果视作一家电脑公司,归根结底,“我们骨子里就是一家消费品公司,你的生死存亡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他们才是我们关注的对象。我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对整个用户体验负责。如果表现不及格,那就是我们的错。错就一个字。”

这是不是“民主”精神在商业里的最好体现?

羊驼

1995年,史玉柱名列《福布斯》中国百富榜第8位,当时他是唯一一个搞高科技的企业家。

2009年,史玉柱仍然是《新财富》500富人榜中,排名最高的与新经济有关的富豪。在他后面的是李彦宏、马化腾、施正荣等。

看《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一书,美国生物历史学家贾雷德·戴蒙德谈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14种被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有13种来自欧亚大陆,为什么欧亚大陆的牛、马、绵羊、山羊、猪,而不是南美洲的羊驼,成为最终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牲畜?

他的答案是环境。最主要的原因是,欧亚大陆由于其广大的面积和生态的多样性,拥有最多的可驯化的候补动物。而这些驯化动物又促进了欧亚大陆民族的繁荣,进而帮助后者征服全世界,而这些动物跟随着征服者遍及其它大陆。

在商业世界里,存在着相似的问题。在过去100年中,为什么以美国为首的少数4-5个国家,而不是剩下的100多个国家,集中产生了几乎所有对社会进步至关重要的创新?几乎定义了这个星球所有成功的商业模式?

史玉柱和乔布斯,两个同样具有商业天赋,且性格背景相似的创业者,最终一个变成垃圾商品的成功贩卖者,而另一个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具创造力的企业家。

当乔布斯在斯坦福的演讲“Stay hungry,Stay foolish”可以影响全世界青年的时候,史玉柱在《赢在中国》里的语录却只能供本土创业者琢磨。

每个社会里都可以孕育出潜在的商业天才。而真正的商业天才,在任何环境下都有可能成功的。

但在某些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商业,就像南美安第斯高原的羊驼。看着很可爱很善良,经济价值很高,但是却无法大规模的繁衍和推广。

美国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给一个理想主义者提供梦想成真的舞台。那么中国梦呢?是不是逼着一个理想主义者向现实妥协,最终自己成为这个环境的一部分,才能成功?

“当巨人一步步成长壮大的时候,我最喜欢看的是有关成功者的书,当巨人跌倒之后,我看的全是失败者的书,希望能从中找出站起来的力量。”史玉柱说。

在2000年CCTV的一次《对话》节目中,史玉柱谈到了所谓“理想的状态,就是说今后市场经济发育到一定时候,法制环境建立,然后就是政企脱钩,我最希望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就是一个政府包括国家领导人,省级领导人,包括地方领导人,他做他的事,我们企业做我们企业的事。就等于你这个领导人你定游戏规则,然后我们这些人就按你游戏规则做事。最好是不要有什么太多的接触,我就是这个意思。巨人大厦这个问题上,不管哪一级的领导人没有任何的责任,责任全是我的。”

当一个人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内因的时候,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改变不了外在环境,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其实近代以来,中国并不缺乏伟大的商人,比如胡雪岩、张謇、卢作孚,但他们死了,人们如今只记得一些轶事;而熊彼得定义的企业家过去了,他们还能留下激动人心的产品和伟大的公司。

今天,中国可能是唯一一个创业热情甚至比美国更高的国家。各级政府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启动创业板,政府成立风险投资基金。这些都是好事。但必须承认,我们仍然是一个缺少知识产权保护,国家垄断资源和与之相关的分配权,资本更青睐与权力结合而非知识,优秀的年轻人希望跻身公务员之列的社会。

哪些被乔布斯所激励的创业者们,最终会不会变成为史玉柱的信徒呢?

这是一个问题。

中国铁定出不来这样的人物,我来说说为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有人说,中国没有出乔布斯是因为中国的制度不够开放,中国的教育扼杀了创造性。错!中国今天再封闭再独裁,也不如纳粹和苏联,纳粹和苏联的伟大科技发明还少了?别的不说,俄罗斯方块这样的伟大发明,绝对是和苹果处于一个档次的!

原因在哪里?在我们没有IBM TI和INTEL,中国的计算机行业如果要学美国,则要搞清楚IBM TI公司和INTEL公司才是中国需要学习的榜样。如果说苹果公司倒闭了,美国照样强大,但是,如果把美国的IBM TI公司和INTEL公司拿掉,那美国才是弱小了许多的。

评价一个人对国家强大的贡献的时候,是和这个人的财富多少没有关系的。而是,设想历史上不出现这个人,没有这个人,国家还是不是强大?那么,如果美国历史上没有JOBS这个人,美国的计算机行业,软件行业,是不是仍然强大呢?回答就是“是”。

也就是说,JOBS是在这个关头靠自己的天才在这个历史机遇中杀出来的英雄,没有他也会有别人,而这个历史机遇,就是INTEL和IBM TI所打下的技术基础和文化氛围,美国的民科从小就玩计算机,软件,自己做CPU,美国的超市里可以买到所有的组装一个卫星的零件,在这样的氛围里,天才自有用武之地,我们国家的民科又再玩什么?

更重要的是,IBM TI和INTEL所积累的人才,和这些人才跳槽之后带去的文化,才可以让创意这个天才之火熊熊燃烧

我们的潜在的乔布斯、盖茨从小就没有玩那些东西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社会文化和氛围。在德国,普通的人也可以组装汽车,拖拉机潜艇,一个是传统,而是超市里零件随处可以搞到,总有些闲得无聊的人玩这个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好了,为什么我们就没有INTEL TI和IBM?这又要说到国家的工业积累,高科技是工业之花,是一个国家漫长的工业积累所绽放的花朵,其中积累的人才,技术,文化,才是出现这样的高科技的基石,而现代高科技又和军工分不开,现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几乎所有的科技都来源于军事,我国的军费跟美国比零头都不如,怎么和美国比?美国阿波罗计划的投资规模动员能力,至今让人感到害怕,而阿波罗衍生出来的科技,引领了整个第三次科技革命

造坦克的工厂,造汽车跟玩一样,而有了这样的基础,加上天才的创意,就有了军工厂转产的大众宝马,造战斗机轰炸机的工厂,造客机也是小CASE,于是有了波音麦道达索,造瞄准镜机床的工厂,才能有技术积累最做高性能的相机,这其中需要的,才是乔布斯这样的天才!

同理,苏联纳粹的科技大爆发,也源之于他漫长的工业积累,才会有冯布劳恩和克罗廖夫,在中国即使再聪明也出不来,俄罗斯方块,不过是苏联计算机实力的一个小小的展现罢了,同理,盛田昭夫和丰田章男的成功,也来至于住友,三菱,三井的技术积累,尤其是二战中造零战大和,制造铝合金的那批科学家

苹果的微处理器是从Synertek买的,其他的芯片则来自日立、德州仪器和摩托罗拉,显示器是日立的,电源是阿斯泰克的,打印机则来自东京电子和奎茂。同样,通过把应用软件的研发外包给微软、市场推广外包给麦金纳顾问公司、产品设计外包给青蛙设计公司、配送外包给ITT工业集团和ComputerLand,苹果公司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内部的事务性服务和资本投入。

苹果是非常成功的,但如果把这种方式放大到一个国家,则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正如一位网友在关于前述那则微博的讨论中所说:“苹果确实是伟大的公司,把别人的发明集成到一起然后做出大受欢迎的产品,也是本事。当然更伟大的是创造这一切供你去集成的18摸(指IBM),当然还有INTEL TI吧。”我是这么看这个问题:在IBM如日中天的时候,苹果的崛起属于锦上添花,为国家之福;而当你看到苹果乃至微软的市值超过,甚至远远超过IBM时,这就不是国家之福了,而是国家衰落的标志了。这个道理很简单:做基础开发的人少了、钱没了,今后拿什么东西去实现你那聪明的创意?

今天,中国的粗钢产量已经是美国的8倍,无数工业品都是世界第一产量,只要假以时日,并且不被苹果的神话所忽悠,老老实实走先炼钢发电,然后IBM、TI,INTEL,中国自会涌现出更多的乔布斯。国家苦练吧,等到我们国家也出了INTEL,TI和IBM的那天,尤其是多上几个天宫这样的项目,培养一批人才和技术积累,等到那天,自然会有中国的天才,把创意加在这些技术基础之上,中国人是聪明的,毫无疑问

乔布斯的伟大在于——在一个人为钱、钱奴役人的社会里,提供了一个缓解焦虑、老少皆宜的玩具。只是这个玩具在‘金钱’的驱使下升级太快,所以老乔不忍看到最终结局离去了。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

(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文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10年内逼出了iPod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道德经》)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道德经》)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

反观中国,我们太缺乏逆向思维和反熵精神了。我们太热衷于大锅烩,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最后大家一齐完蛋。有人倡议苹果出1000元以下的手机,其结局只能是打价格战,只能是压榨,只能是抄袭,只能是作假。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这是网民的回答: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1.中国人的聪明智慧不会差。但是中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是具有阉割功能的,只会把乔布斯、比尔·盖茨和戴尔这样的苗子不是阉掉,就是去性别化,让他们成为符合这个社会种类。2.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因为中国没有培育乔布斯的土壤。也许在中高考中“被社会淘汰了”。3.先学会尊重创新吧。一个山寨之国,盗版横行,A货泛滥,创新成先烈,模仿赚钱易,出乔“教”主是不可能了,乔“寨”主还是可以出一大堆的……

这两天新水浒和乔布斯奇怪地纠结在一起。我想,原来是中国原本有希望成就苹果的企业或人,最终都被招安了。招安的现代版说法是进体制内或被和谐。中国GDP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为什么没能诞生苹果这样的企业?答案是垄断,垄断背后是大一统文化。

乔布斯和他的帝国是美国精神的杰作:他无爹可拼,无关系可走,只有创业。创业在中国是一项高风险事业。有时风险不在创业之始,而在创业有成,被收编、被体制内。

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对中国人而言,乔布斯的三大精神遗产,除创新精神和跨界思维外,更主要的是改变世界的使命感。因为你不改变世界,世界就强迫你就范。 文肖锋 “死亡可能是生命最棒的发明。”难道是死亡在10年内逼出了iPod、iPhone和iPad?在近10年中,乔布斯主导苹果推出了一系列引领行业和潮流的电子产品,苹果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流行文化的偶像。乔教主的使命似乎画上个完满的句号。  个人以为,乔布斯留下三大精神遗产:1.创新精神(或者反叛精神);2.跨界思维方式(东西方跨界,左右脑跨界);3.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乔布斯与他们属一个谱系,这个谱系就是离经叛道并创领主流:我反对,我坚持,我改变。 他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誓言:改变世界。今天我们大多生活在被他改变的世界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思考敢于不同,大胆得足以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世界,而且聪明得可以做到这一点。 对,敢于不同,或耻于雷同。我更愿从进化论和混沌论上去看乔布斯的意义,即个体的创新或变异带来种群的进化。 中国大陆一番热闹的祭奠之后,人们搭手瞭望:中国的乔布斯在哪里? 为什么说嬉皮士们改变了世界? 回到1984年。“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控制了现在,就控制了过去。” 乔治·奥威尔一语揭示了乔布斯成长的时代,那个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大多数人在精神上所面临的困境。 1984年乔布斯借麦金托机横空出世,发布了“1984宣言”。这个宣言的主题是颠覆,它深深打动了每位为个性与自由而斗争的美国年轻一代。该宣言加快了个人电脑革命的进程,促使美国IT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也奠定了乔布斯在美国年轻人心中的领袖地位。 另一位嬉皮士创业家是理查德·布兰森,他打造的传奇Virgin商业帝国亦代言了新生代们的心声。搜狗的张朝阳和万科的王石一度被戏称为“中国的理查德·布兰森”。粗略看来,美国六十年代与我们这个时代是有些相似,当初的嬉皮士如今变种为波波族。嬉皮士运动提醒人们对强迫消费、被动接受和极端物质主义的警惕。伍德斯多克的嬉皮士们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的生活方式,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吸大麻、听爵士乐、闹群居等只是表象而已。当中国复制伍德斯多克音乐节时,味道全变了。有其形,无其魂。 成长于六十年代的乔布斯从来就是一个叛逆者,从外表到内心,都显示出一股强大的对抗力量。因为不爽,所以独行。Do your own things,人生的目的不是沿着社会阶梯向上爬,人生是重新发现。我想,反叛的基因一定植入了乔布斯的每一款产品。而这个基因是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写下的。 当世界向左,乔布斯却向右。他是电子时代的摩西,率众走出繁杂世界的迷途。众人谓乔布斯创新,我宁愿谓之禅宗那种回到原点的思考能力。回到原点,回到内心。抛弃科技之魅,回归手指。当年的嬉皮士今天改变了世界。当初热读《滚石》、《花花公子》的美国青年现在成了当红公司的CEO。 为什么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在西方结出了硕果,而在中国只是一场闹剧? 传媒给了中国六十年代生人一个特指,即所谓“六八”代——在六十年代生,在八十年代受青春期教育。他们是当今中国社会的权力精英、资本精英或文化精英。他们在八十年代喊出了变革之声,在九十年代对帝国主义说不。但这种理想主义没能维持多久,马上被务实的兑现主义替代。喊出“一无所有”的人现在大多已功成名就,他们小腹隆起,成了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当初的反叛者如今成了被反叛的对象——面对新一茬挑战者的叫骂,他们开始混世。 “前几年你穷的时候还挺有理想的你过去的理想如今变成工具了新的时代到了再也没人闹了你说所有人的理想已 陈志武称:的确任重道远。就个性而言,乔布斯的执着和认真是目前中国社会难以见到的。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时常能碰到像乔布斯这样既天真地认真又奇才横溢的人,美国社会与学校能容忍、鼓励这样的人,学校也不会强行同化。

中国能缔造航母、飞船,却缔造不出苹果这样的企业,中国培养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的天才,但无法变成乔布斯、比尔·盖茨。还是那个“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何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中国要实施产业质变提升。中国不能救欧洲,被时代冲掉了……”(崔健的《混子》) 假如你20岁不反叛,你就是无心;假如你30岁不成功,你就是无脑。我们把成功的年龄再延后一点,假如你30岁不拥有第一套房,就是无脑;假如你50岁不拥有第一套别墅,就是白活。这,就是中国“六八”代的出息。 乔布斯颠覆了五个行业:电影、音乐、零售、手机及电脑,并兼具建筑师、工程师、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推销员等多重身份。乔教主提供了一个从叛逆到引领主流的成功案例。可惜,乔教主的中国追随者只模仿了前半段,后半段完全走形。 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中国企业家大谈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其实,乔布斯创新语录讲得很清楚:1.创造力只是把东西联系起来。把以前的经历联系起来,合成新的事物。2.创新与你有多少研发资金没有关系。当苹果开发出Mac电脑时,IBM的研发开支至少是苹果的100倍。这不是钱的事。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员工,你的领导方式以及你对所开发的东西了解多少。 乔布斯不仅改变了消费者与技术互动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待科技的态度:科技应回归人性。 1974年,他赚钱往印度灵修。后来,乔布斯找到了禅宗。禅宗不看重经文,不讲究繁文缛节,不提倡繁琐思辨,“一切唯心、万法唯识”,讲究发自内心的顿悟。这种思维方式正合乔布斯的心性。从铃木俊隆禅师《禅者的初心》里,乔布斯读到了一个清净、澄澈,可以任由思维自由行走的理想世界:“做任何事,其实都是在展示我们内心的天性。这是我们存在的唯一目的。”有一天乔布斯把悟到的这个真谛传道给了斯坦福的毕业生们:“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命里,不要迷信教条--那意味着你将活在其他人的想法里。不要让他人的意见的噪音淹没你的内心。最重要的是,永远要有勇气去跟随你心与直觉,只有它们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乔布斯名言:“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这叫右脑时代的“同理心”:与客户感同身受的能力。 乔布斯曾把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变成了iMac的广告文案 I think, therefore iMac! 可以说,乔布斯后来在苹果体现出的各种天才,包括慧眼独具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多少都有一些他此前参禅悟道的影子。“这是我的一个秘诀——聚焦和简化。简单比复杂更难:你必须辛勤工作理清思路并使之简单化。但是这一切到最后都是值得的,因为一旦你做到了,你便创造力奇迹。” 乔布斯和福特一样,否认消费者拥有真正意义上洞察自己内心需求的能力:“如果你问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人要什么?他们决不会说‘汽车’。”“预测未来的唯一办法是发明未来。”(艾伦·凯)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就没有人到天父那里去。乔布斯说:我是道路,你们若不借着我,就没法到数字化的未来那里去。乔教主不是发布新款电子产品,他是在布道。假如他听到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有人大谈技术创新,可能会忍不住大叫:是人性而不是技术才是最重要的,笨蛋!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 1982年乔布斯对美国《商业周刊》说,做一名海盗比参加海军更有趣。自他卖掉了大众牌小汽车创业,改变世界的愿望就越加强烈。“你是继续在这儿卖你的糖水儿(百事可乐),还是跟我去改变世界?”他劝其合伙人。 对,改变世界,并为此耗尽一生的才智。 混沌论认为,个体不被整体改变必需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自身足够强大;第二,坚持得足够久。乔布斯足够强大,乔布斯足够执拗。 强大的个体改变整体,万物得以进化。强大的个体不一定是领袖,他们可以是异类,比如第一条上岸的鱼,第一只站立行走的猴子。有猜测说,为纪念混沌论的创始人图灵,乔布斯用了那个毒苹果。 生命进化就是逆向,就是反熵。反者道之动中国首先要救温州。浙江四级政府会议提出帮扶中小企业脱困,提出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乔布斯之殇击中了中国人的痛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乔教主与我们共勉。

乔布斯为什么成功了?

乔布斯性格缺陷一大堆,而且很多都是领导者的大忌,最终怎么就被他成功了呢?而且被他比下去了那么多优秀者!!!你来说说,他到底是怎么回事,竟然这么厉害!!!1.漂亮的设计  斯库利表示,他和乔布斯都喜欢漂亮的设计,而乔布斯还认为,应当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去开始设计。他们曾学习意大利设计师,包括汽车设计师。他们学习汽车各方面的设计,包括舒适性、材料和颜色等,当时在硅谷没有人这样做。斯库利表示,这样做并不是他的想法,而是乔布斯的想法,不过当时他的专业背景是设计。苹果所做的并不仅仅是计算机,还包括产品设计和营销设计,这是一个有关公司定位的问题。  2.用户体验  乔布斯总是会考虑这样的问题,即产品的用户体验是怎样?用户体验是一个端到端的系统,也与产品的制造、供应链、营销和零售有关。  3.不进行小组讨论  乔布斯曾表示:“如果一个人根本不知道基于图形的计算机是什么,我怎么可能询问他基于图形的计算机应该是什么样?之前没有人见过这样的东西。”乔布斯认为,向他人展示一款计算器无助于解释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因为跨越太大。  4.完美主义  乔布斯认为每一步都必须做好,他对一切事都讲究方法,并且非常谨慎。乔布斯实际上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5.前瞻性  乔布斯认为,计算机将成为消费类产品。在80年代早期,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想法,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个人电脑只是体积小一点的大型机。这也是IBM的看法。另一些人则认为,个人电脑可能类似游戏机,因为当时已有数款游戏机面市。但乔布斯的看法完全不同,他认为电脑将改变世界,帮助人们获得此前不敢想象的能力。电脑并不是游戏机,也不是将大型机小型化。  6.最小化  乔布斯的方法与众不同的一点在于,他认为最重要的决定不是你应当做哪些事,而是你不应当做哪些事。他是一个最小化主义者。乔布斯总是在削减一些元素,使产品达到最简的水平。当然,乔布斯并不是让产品过分简单化,他只是使复杂的系统简化。  7.招聘最优秀的人才  乔布斯总能找到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他有领袖气质,能吸引他人加入他的团队。此外,他也能在没有实际产品的情况下使人们接受他的看法。乔布斯总是去接触那些他认为在某一领域最优秀的人才。他总是亲自负责自己团队的招聘,而不是将招聘工作交给其他人去做。  8.完善细节  乔布斯的一个理念是“改变世界”,另一方面乔布斯也非常关注细节,例如如何开发产品,如何设计软件、硬件和系统,以及产品应当有什么周边设备。他总是亲自参与广告、设计和一切事情。  9.保持较小的规模  乔布斯不喜欢大公司,他认为大公司充满官僚主义,缺乏效率。他将这些公司称作“笨蛋”。乔布斯曾经认为,Mac团队的成员不应该超过100人,因此如果有人想加入,那么必须有人离开。乔布斯曾表示:“我无法记住超过100个名字,而我只希望与熟悉的人共事。因此如果规模超过100个人,那么我们必须改变组织架构,而我无法以那样的方式工作。我喜欢的工作方式是我能接触到所有事。”  10.拒绝糟糕的工作  斯库利认为,苹果就像一间艺术家的工作室,而乔布斯则是一名熟练的工匠。一名工程师曾经向乔布斯展示刚刚写好的软件代码,而乔布斯在浏览了之后就表示:“还不够好。”乔布斯总是迫使他人做到他们能达到的最好水平,因此苹果的员工总是能完成一些他们原本认为无法完成的工作。  11.良好的品味  乔布斯与比尔·盖茨(Bill Gates)等人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乔布斯有良好的品味。盖茨等人总是关注那些能占领市场的产品,推出的产品总是为了抢占市场。但乔布斯从不这样做,他认为应当做到完美。  12.从系统角度考虑问题  iPod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反映了乔布斯对用户体验,以及整个端到端系统的关注。乔布斯总是关注端到端系统,他并不是一名设计师,而是出色的系统李开复:乔布斯成功八大原因

有不少伟大的创新创业者,但是在电脑、操作系统、电信、音乐、动画多个领域都有突破性创新的,却只有乔布斯。“堪称先进的技术和魔术难以区分。”阿瑟克拉克的这句话,堪称为乔布斯量身定做。

没有乔布斯,就没有1977年的Apple II、1984年的Macintosh、1998年的iMac、2001年的iPod、2007年的iPhone和2010年的iPad。

乔布斯能如此成功,应有八个原因:一、预测业界趋势;二、大胆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三、打造崭新的商业模式;四、凝聚一流人才;五、憧憬用户尚不自觉的需求;六、永不停息的自我超越;七、设计每个细节都近乎完美的产品;八、口若悬河地说服用户情不自禁地爱他的产品。一般能驾驭两三个上述点就可能很成功,但乔布斯做到了这八点。

细看苹果的成功,这些要素显露无遗。苹果在设计产品时有勇气利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比如,iPhone首次将桌面操作系统移植到手机上,又采用了多点触控技术、动力加速器以及GPU。在工业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乔布斯自己就是苹果最挑剔的用户,他会关注到细微像素的差异,在意机箱里数据线的排列是否美观。

在商业模式上他也大胆创新。苹果从2001 年开始运营苹果店,当时整个行业都在追随戴尔(微博)的直销模式,因此苹果店模式引人质疑。但是,现在单看2009年的官方数据,就已经足以证明乔布斯的成功:一家普通苹果店的“每平方米销售额”为4.3万美元,相当于同样面积的5家百思买。

对于苹果公司,创新则意味着企业的成功。凭借突破性创新,过去十年里苹果改变的产业包括音乐、手机、数码产品零售,这种创新带来的领先同行两三年的优势,意味着一到两年的暴利。

但乔布斯也并非完人,起初他想大权独揽。除了一批“死党”,公司其他员工都无法容忍他那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态度。终于,他被逐出公司。

重回苹果后,乔布斯成为一个更均衡、更好的领导者。一方面,乔布斯保持苹果在人机界面等领域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乔布斯针对用户的实际需要,用“均衡”而不是“完美”的思想对苹果产品进行全面改造。

苹果在消费电子市场上大获成功的第一个产品iPod,便是始于这种“均衡”思想:工业设计既“酷”又“炫”,但更重要的是全面支持与PC机及Windows等主流平台的连接。

请允许我用郭去疾对乔布斯的一段评语作为结束:你可以出身卑微,但必须卓然不群,纵使你将众叛亲离,也注定要重头再来。最迷人的剧情不是后来居上,而是王者归来;最伟大的战局不是尖峰对决,而是独孤求败;最完美的谢幕不是激流勇退,而是戛然而止。美人难免迟暮,英雄方能不朽。浪花淘尽,正是好处,却是了处。

李开复:有用的创新才重要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资料图)

十个启示:

1、自信中带有谦虚,谦虚中含有自信;

2、兴趣就是天赋,天赋就是兴趣;

3、思考比传道更重要,观点比解惑更重要;

4、“我不赞同你,但我支持你”,支持下属做自己不赞同的事情是一种领导力;

5、在挫折中获益更多;

6、创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用的创新;

7、用勇气来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最后用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8、用你想被管的方式管理员工;

9、追随内心,让内心来引领一生;

10、人生的目的:世界因你而不同。

乔布斯成功的秘诀

北京时间10月6日,一条消息赫然醒目,一代传奇人物——苹果董事会主席、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n P. Jobs)逝世,享年56岁。尽管这个消息不算意外,因为自从他患病以来,就一直传出他身体不佳,甚至死亡的误告。但还是引起了轰动,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悼念和抿怀这个改变个人电脑世界的先驱。他以及他所创建的苹果公司也成为大家的热议的话题。

乔布斯,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靠什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引起这么多人疯狂追捧,甚至把他奉为“神人”?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在99年,刚读大学的时候,选修的是计算机专业,那时正是微软的Windows98开始横世的时候。在一本介绍早期电脑及操作系统的读物上介绍了苹果电脑以及它与众不同的MAC系统。我才知道原来最早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不是Windows98而是MAC,他的创史人就是乔布斯。而让我感兴趣的是,第一他是个私生子,为什么?第二,他大学居然未毕业。第三,既然苹果是早的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可是却被后来的微软超越,为什么?当几乎的所有的人都为当时的世界首富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疯狂追捧和模仿时,我却为乔布斯暗暗而感到难过,替他惋惜,毕竟他才是最早创立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是他让电脑开始走进普通家庭,可是为什么我们用的操作系统不是MAC,为什么世界首富不是他?带着这些疑问,我记住了这个名字“乔布斯”,开始有意无意的关注他及他的苹果产品。

可惜当时的苹果公司正走下坡路,在市面上几乎看不到苹果公司的产品。尽管它是第一个开发了图形操作系统界面的伟大创举、第一个由生产硬件的开发商却自己研究开发了操作系统的公司,简直是奇迹,要知道当时IT的行业的“航空母舰”老牌的IBM公司都没办法自己解决操作系统问题,而是寻求与他人合作,而苹果电脑仅仅是家才成立几年的电脑公司。但由于创始人的孤僻顽固执着的性格,使它一开始就开始并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那就是“不妥协”、“不合作”,这使它的的发展在未来变得异常曲折。而微软则恰恰相反,它的开放性和合作性,使得更多的硬件生产厂家愿意生产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的硬件,软件开发商也转向开发能在Windows平台使用的软件。苹果电脑几乎被孤立了,除了在图形处理的优势外,几乎找不到苹果电脑的存在。

苹果似乎是个悲剧色彩的公司,它的伟大,它的没落,都成为一部传奇,写在了电脑史和商业MBA反面教材的案例里。

如果没有乔布斯,也许就没有“苹果”公司,如果没有后来乔布斯的返回,也许“苹果”将渐渐衰亡,1998年,乔布斯归来了,他能拯救已经濒临破产的苹果公司吗?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但更多的是怀疑,毕竟当时的IT行业,硬件制造方面已经有太多的优越的电脑公司成为后企之秀。软件方面,微软公司如日中天,一枝独秀。加之苹果公司向来的我行我素,很多人并不看好,苹果已经举步为艰,四面楚歌,它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能有什么突破呢?也许唯一的作用成为一种教材,它的创业故事以及衰落都是不错的选材。

是的,在乔布斯归来当初并没有在市场上引起震荡,一切似乎都和大家所分析一样,苹果公司不可能再有辉煌的未来,毕竟市场是残酷的,苹果已经被淘汰了,或者说转型太慢,已不适应。

但后来苹果成功了,这里我不想累述,通过大家众所周知的产品,苹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很多人认为苹果的成果是完全是因为乔布斯个人,那乔布斯到底有什么魅力和能力能够使苹果电脑公司力挽狂澜,再次走入颠峰。

以下几个故事也许能说明几点(均来自网络并整理),虽然可能会改变你对乔布斯的一些看法,但同时你也能审视你自己:

一、乔布斯是天才吗?

也许大家会说乔布斯是计算机业的天才,他创造了“苹果”,发明了第一台个人电脑,但如果我告诉你,其实乔布斯并不是电脑天才,他只是喜欢电子元件,他也不是工程师,不像比尔盖茨是个对程序痴迷,他不会编程,甚至不懂电路设计,你一定会惊呼,是的,这就是乔布斯,一个对电脑设计和编程一窍不通的的人,真正创造“苹果”电脑的是另个创业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当初他向沃兹倡议成立公司,公司的设计几乎全由沃兹设计完成。但却要求五五分成,沃兹的父亲对此表示不平,“这个没做任何事的家伙凭什么五五分成”。

但乔布斯他的魅力在于他能让别人为他服务,听从他的指挥和安排,并且是非常乐意的,这是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者必备的条件。你可以吗?

二、传奇与矛盾的自私体。

乔布斯一生都充满传奇,私生子被人抱养,不爱学习,大学只上一个学期并辍学;迷恋佛教,曾经到印度修行甚至想剃发为僧,素食者,却有吸食大麻;--心想做百万富翁,改变世界的人,又想做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就是这样的矛盾体。注重亲情和隐私,却当自己的第一个女儿出生时却拒不承认是自己的,尽管当时有亲子鉴定证明,法院也判他败诉,但他仍拒绝承认,也不承担抚养费,却又给孩子取名丽莎,而且给两年后的一款电脑也命名为丽莎,一度成为当时苹果公司的调侃话题;暴躁的脾气, 乔布斯古怪暴躁脾气是出了名的了,这也许是由于他的身份的特殊性,由于从小被抱养,他自认为是被遗弃的孩子,所以他需要不断的肯定自己,绝对不允许也不接受别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正是由于这点原因,他与后来的高层领导者性格不和,导致苹果高层将他孤立,他一气之下,提出了辞呈,结束了他早期在苹果公司的历程。这点来说,可以说是自食其果吧。(后来乔布斯回归后可以看出性格改变了很多,也许期间他自己也进行了反省,并承认和接纳了他的第一个孩子)。

真实的乔布斯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得伟大,甚至在很多眼里他是个古怪的,自私,有几个故事可以说明这点:

在创业之初,由于经济上的窘迫,他们各自在还在不同公司兼职,当年乔布斯打工的一家叫阿尔塔的游戏公司委托他开发一款叫“突破”的游戏。48小时后,乔布斯拿出了使用非常少电脑芯片的设计方案。事实上,它全是沃兹的功劳,乔布斯只是在沃兹研发的时候买些糖果和可乐。阿尔塔公司最后支付了1000美金设计费。乔布斯告诉沃兹,阿尔塔公司只给了600美金。就这样,他只给了沃兹一半。负责了所有研发工作的沃兹赚了300美金,而乔布斯拿到了700美元。一年后,沃兹才知道自己被朋友欺骗的事实。当他得知真相后,伤心得哭了。当《甜苹果?酸苹果?》的作者把这段往事写到书中,乔布斯为之大发雷霆,他打电话给沃兹解释说“我根本记不清那件事”,或者“那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随着新型苹果电脑的陆续开发,苹果成为真正的个人计算机市场“龙头老大”。乔布斯却被一种深切的挫败感折磨着。他妒忌沃兹在技术上的辉煌,害怕自己在公司被排在沃兹之后,时常为排名顺序发生争执。他要向世人证明,苹果公司不仅仅有沃兹一个计算机天才,还有一个乔布斯,他也能研发出超一流的计算机。他拒绝给一起创业的员工任何股份和期权。为了公平,善良的沃兹不得不把自己的股份发送给许多本应受到奖励的员工。对此,乔布斯振振有词地说,“沃兹无法拒绝他们,很多人都在利用他。”--乔布斯是故意不给这些元老们任何股份的,他就是要这样,这样他才是真正的“大老板”,公司里他说了算。

1997年的苹果公司已处于破产的边缘。此时主政苹果公司的是吉尔·阿梅里奥。他始终没能适应苹果那种异样的企业模式和管理风格--那正是乔布斯塑造的。为了重振苹果的信心,他答应乔布斯以3.775亿美元现金收购乔布斯后来创建的NeXT,并支付150万股票给乔布斯本人。此外,他还任命两位苹果创始人为“特别顾问”。但乔布斯却是个“忘恩负义”的人,他一上台,乔布斯抓住机会策动一次阴谋政变:他拉拢了一位董事会成员,并让自己的朋友、亿万富翁--拉里·埃里森以诉讼相威胁,软硬兼施,逼董事会罢免了吉尔。那以后,乔布斯在任何场合都远远躲着吉尔,像是害怕被他报复。就是这样通过这种方式,乔布斯重新获得了掌控苹果命运的大权利。

不管怎样,乔布斯的自私是他个性的一部分,这就是真实的乔布斯,也许种自私造就了他强势的性格,不允许被忽略,不允许被超越,要做“永远第一”。对他来说,这就是他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是他追求的人生目标。

三、乔布斯成功的秘诀。

一)合作还是利用?

牛顿曾经说“我只所以有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完成的。乔布斯创建的苹果也是如此,如果你详细翻阅苹果公司的历史时,你还会发现乔布斯是个嫉贤妒能、好大喜功的人。

当初设计第一台个人电脑的不是乔布斯,同样,另一台具有里程碑的苹果电脑“麦金托什”设计者也不是乔布斯。当时在苹果公司的一个名叫杰夫·拉斯金的杰出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小型、价格更便宜的大众计算机,他以自己最喜欢吃的一种苹果为它命名--麦金托什。当他向乔布斯汇报时,乔安娜·霍夫曼逼真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只要看一下斯蒂夫流露出来的目光,对杰夫来说大事不妙的日子为时不远了--斯蒂夫要把他的研发成果据为己有了。”最后,乔布斯硬生生夺走对麦金托什机项目组的控制权。乔布斯想着在这个成果的关键部分烙上自己的“印记”。既然他不懂得具体的技术信息,就把机箱设计当作是自己的领域。一次,他把电话簿扔在会议桌子上,要求设计出来的机器只能这么大,所有的人面面相觑。为乔布斯工作好像是在攀登一座难以到达山顶的山。他的命令有时听上去是很不合理,但他总有能力把成员挑战到一个极限。

1984年1月24日,苹果公司历经3年研发的成果--麦金托什机终于亮相。在展示会上,斯蒂夫这洋洋得意地他朗诵了鲍勃·迪伦的诗,然后按程序,取出计算机。这时这台麦金托什机开始说话了,“嘿,大家好……在这里,我带着极大的自豪感向你们介绍这位像我父亲一样的人--斯蒂夫·乔布斯。”雷鸣般的掌声从全场响起。斯蒂夫又一次完美无瑕地展示了苹果的产品。他证明自己没有输给沃兹,他也有了“他的”电脑--麦金托什和丽莎。历史总不能记住那些真正英雄的名字。麦金托什机最后面世时,只有乔布斯一人风光地接受媒体的赞美和欢呼--虽然,他不过是麦金托什机的“养父”。

1997年,他重新执掌苹果后,对苹果公司的股票期权进行重新评估,把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股票奖金挂钩;在公司内部重塑平等主义的氛围。几周内,他以董事长的身份轻而易举地赶走了大部分和他意见不合的公司主管。乔布斯在很大程度上延续着上任CEO吉尔的改革政策,力度更大、纪律更严、管理得更加细致入微。宣传栏、办公室和大楼上到处贴着一句简单的标语--“新的思想”。这一切表明苹果要有一个新的开始了。这句标语大大激发了苹果公司员工的士气。这些年来,苹果公司都是由局外人交替执掌,他们都不能理解、掌控苹果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只有一个人有能力掌控这种“特殊企业文化”--他就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乔布斯的商业奇迹又回来了。1998年1月旧金山的苹果世界产品展销会上,在主题演讲快结束时,乔布斯好像忘了什么,又回到麦克风面前:“噢,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们了,苹果公司又开始赢利了。”--他已经把展销会变成他精彩的个人秀。观众们心醉了:才几个月时间,“神奇小子”就让他们心爱的苹果又赢利了!事实上,没有人能在几个月里改变一家大公司的困境。然而,吉尔几乎完全被人遗忘了。苹果公司的一位工程设计主管承认:在乔布斯接任CEO的3年里研发的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从吉尔在任时就开始研发的,包括后来几年里把苹果带上好转的iMac电脑。乔布斯又一次从别人辛苦栽种的树上摘到了桃子。

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利用别人的创造成果,尽管听起来有点残酷,但事实就是如此,这条法则在今天的商业也处处通用,那就是:“可以利用就利用,不能利用就模仿,不能模仿就想办法超越”。乔布斯的财富与成功一直来自对别人创造性成就的支持。如果你也可以,说明你也成功了一半。

二)独特的远见,不走寻常路。

如果想成功,仅仅利用或者模仿是不够的,更重要的你要有独特的眼光,能寻找超越的途径。当初苹果之所以能成功,是它总能找到与其他人不同的捷径,当他们创建公司时,当时的计算机还是个只在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中使用的一个神秘的庞然大物,大部分人从没接触或者见识过。但乔布斯却从中看到了机遇,设计一款轻巧的个人电脑,供家庭和个人使用。个人电脑一经问世,就大受欢迎。

1997年经历过一系列的挫折之后的苹果,乔布斯重新掌舵后,大开阔斧的就行了改革,当时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行业,以产生了很多巨头,要想在普通电脑行业上超越他们,很难。但乔布斯另辟蹊径,总是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从他们设计的电脑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电脑总以黑色外盒为主,苹果的设计者们,却改用透明的彩色硬壳,颇有个性,赢得了很多人的喜欢。虽然在台式电脑上苹果以很难突破已经固若烫金的围城。于是乔布斯转向另个行业,音乐。他们设计了时尚的并有大容量的可以下载并随身带着的播放器,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这就是苹果的iPod,这个产品的大力成功,才只挽救苹果电脑公司的真正英雄,苹果电脑公司也改名为苹果公司,去掉了电脑,以向世人宣布,他们不只做电脑。他们把触角渗进了其他行业。

再后来是iPhone,它完美的造型,超级超炫的功能,引起世界轰动,大批的人争先恐后第抢购,一大批的“果粉”诞生。

接下来世iPad,它的出世同样给世界带来震撼。小巧精灵却又完全满足人们娱乐上网的所有功能,人们在笨重的台式机和笔记本中又有了新的选择,那就是平板电脑。

三)追求完美,顾客至上。

如果说以上两点,在今天电子行业百花齐放的背景下,苹果的很多技术和产品也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超越,市面上也有很多可以代替的产品,可为什么很多领域只有苹果做得如此成功,那就要归功于乔布斯独特的个人魅力,那就是追求完美。当苹果把他们的产品一件件展示问世时,不管你是不是电子产品迷者,你都会被它时尚的外表吸引。苹果的产品不仅是在外面时尚,更重要的是它非常好用,人性化的操作界面,用过之后无法抗拒它给你带来的感受——震撼,你几乎找不到设计的缺点,甚至比你想得到的还要多。

追求完美还表现在对细节的不懈追求,他曾说,一个木匠不能因为抽屉的背面不会有人看到,就使用胶合板而非木头。他也将这种追求彻底注入了他的产品中,他说:“为了晚上能睡个好觉,为了美和对质量的追求,这种思想必须贯穿始终。”在制造第一台Macintosh的时候,他就坚持不设置内部冷却风扇,这样才能保持设备工作时的绝对安静。乔布斯常常以高于用户要求来要求自己,还有一次他周末紧急打电话给一名苹果工程师,因为iPhone屏幕上的一个字母的颜色不够完美。他还经常自己重写苹果的广告语。

这就是乔布斯,执着追求完美,注重细节和人性化才铸就了今天的苹果,诞生了那么多受人喜爱的产品,正如乔布斯在在2010年1月发布iPad时说,“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技术和自由艺术的联姻,和人性的结合创造出的产品,才能引起我们发自内心的共鸣。”乔布斯永远把顾客的体验感受摆在第一位,这也是为什么他设计的产品总能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综上所述,乔布斯是个普通人 ,和普通人一样有很多缺点。不是天才,不懂技术,甚至是个暴君。但他最后居然成功了?! 在我看来,他只是个梦想家、一个想像家、一个造梦空间大师,但他与普通人的最大不同之处是,他有梦就敢追求,有想法就去做。他所做的很多事都来源于他对未来产品和未来世界的想象,尽管也许在当时看来这个任务不可思议,稀奇古怪(比如他当初提出要把电脑设计成笔记簿这么大),而且最后的完成也许不是他,但他敢于提出来,而且后来证明很多他确实是做到了。乔布斯他的成功关键在于他对梦想的追求与执着,以及那条梦想“改变世界”的信念。所以如果你也有梦想,并能付出追求,那很可能下一个乔布斯传奇就是你!

周鸿祎解读乔布斯:苹果是靠微创新成功

十一之前,我有机会和周鸿祎坐下来聊聊乔布斯。

这是奇特的一对。两人一中一洋,未曾谋面;两人分属消费电子和互联网两个领域;两人中一个执掌着市值近 3000 亿美元的公司,另一个还从未打造过一家上市公司。但他们在某些方面又是类似的:充满争议性、富攻击性、与众不同。我无意标榜周鸿祎,但与他长叹三小时的过程的确酣畅,周心思敏捷,又富商界经验,便不乏有趣的见解。比如,周说从乔布斯身上他学到「企业的战略是可以来自于细节」,他追求像乔布斯一样提供「优雅的解决方案」,以及他认为自己在互联网电视革命方面比乔布斯想的更远。

以下为访谈摘要:

张亮:这次跟您来聊乔布斯,是因为乔布斯已经成为杰克·韦尔奇之后中国商界的一门「显学」,大家都想从他身上学点东西。不过这后面有几个问题:乔布斯什么可学之处?这个人是可以复制的吗?外界对于乔布斯的推崇之中,有没有什么南辕北辙之处?……不过所有问题之前,先来回答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你觉得乔布斯是怎样的一个人?

周鸿祎:我看过几乎能找到的所有乔布斯的传记,网上关于他的资料也看过不少,恐怕中国比我更熟悉苹果的历史的人不多。最开始我觉得他是个很桀骜不驯、有创造力的创业者,后来佩服他的是他能东山再起。不过呢,最近三年有一个全新的感觉。乔布斯从1975年出道到今天,干了35年——最近这三年仿佛是把35年的功力一掌击出——他用一款iPhone干掉了诺基亚,再回过身来用iPad对微软和英特尔发起很大冲击,如果算上之前用iPod超越索尼。这几个产品只是孤立的看,也不觉得别人想不出来,但乔布斯就好像进入了「飞花摘叶,即可伤人」的境界。那现在我觉得,乔布斯太伟大了,跟他的这些创新比,我们现在做事的格局都还不够。

张亮:大概是这些成就让乔布斯俨然一种成功学。你怎么看这个热潮?

周鸿祎:学乔布斯比较容易陷入两个误区。第一个是把乔布斯神化。我们都是人,就他是个神,那还有什么可以学的?其实乔布斯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缺点很明显的人。比如他对员工比较粗暴,比如他早年的合伙人沃兹尼亚克也被他骗过,再比如他跟女朋友生了个私生女不承认。这些都应该让你感觉乔布斯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不是一个神,这才能去研究。第二个,你知道事后分析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因为事后分析总是很功利的看做一件事儿对自己的好处,没有看到完整的过程。不看来龙去脉只看孤立的成功,这就会让你得出很多奇奇怪怪的结论。只看iPhone、iPad和App Store的成功,就好像说你看到所有的成功公司都有一栋独立办公楼,那你就得出了结论说「有独立的办公楼是成为伟大公司的必要条件之一」。这种把不是成功真正的原因上升为经验,是非常害人的。现在有一些公司认为苹果不过如此,不去学它的DNA,只抄它的产品,这肯定是错的。

张亮:你觉得应该怎么学习乔布斯?

周鸿祎:我一直在想,究竟乔布斯为什么能想到iPhone这么一款产品?

首先我觉得这肯定不是一个造化于密室,然后用几年时间去实现的灵感。我甚至可以说乔布斯一开始是没有战略的。为什么呢?因为其实战略就是四句话:我是谁?我在哪儿?我做什么?我不做什么?像麦肯锡帮一些公司做的战略规划,往往是在成熟的行业去做同行分析,比如微软也会请专家说你看Google是怎么做的,但这种战略总是对一个已有的成熟套路的总结和改良。但是苹果这种创新是颠覆,是走向一个未知领域。你对什么都是未知的,刚开始一定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乔布斯不断的把握好每一步,再加上他很多年的各种积累——这些积累我相信一开始是存在你脑海里某一个地方,并不起作用,但是你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它就开始发挥作用了——最后才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你回想一下当初的苹果(注:2001年),它也是没办法,它做电脑实在是卖不过戴尔,做操作系统也打不过Windows,就先做了一个外形很时尚的音乐播放器。

我想第一版iPod出来时比尔·盖茨肯定在偷笑,说这兄弟肯定昏了头了,做了一个在中国珠海已经烂大街,随便几十块钱可以买一个的MP3播放器。

但其实乔布斯非常尊重用户的需求。我相信他当时也受到了外界的启发,比如当时已经有了Napster这样的产品,证明年轻人非常欢迎这种东西——其实我们都知道音乐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当年我们上大学时谁没一个随身听?说是学英文,主要还是听歌,这是最本质的需求。可如果你不是非常重视用户的需求,你就会忽略它。

大公司忽视这个需求,那些做MP3播放器的小公司知道这个需求又没有能力把事情做好。正是这样一个中间地带,就给了乔布斯一个机会:他能做操作系统,能做硬件,应用软件也能做。这些事儿都能自己干,做个MP3播放器,就像「杀鸡用牛刀」。

我猜做iPod的时候也没想到日后的iPhone和iPad,只是它基于iPod做了很多探索。你看,他先把iPod从黑白屏幕变成一个很小的彩色屏幕,一开始只能看照片,然后这个屏幕再扩大,能看视频。这个时候你再加一个通话模块是不难想到的。等有了iPhone,你再想到把屏幕再放大变成iPad,也是顺理成章的——乔布斯的战略都不是大跨步的战略,而是一步一步的,他每一步都是在不断地捕捉当前的用户需求和市场状况,然后再往前走一步。

iPod卖了一亿部之后再做iPhone,你不感觉水到渠成吗?可如果没有这些每一步的积累,没有用户的基础,如果第一步出来就是iPad,会怎么样?

其实盖茨很早就有了平板电脑的想法,也早就做了智能手机。但盖茨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呢?就是盖茨手里有一个榔头,他把所有东西都当钉子。盖茨有Windows,而桌面上的Windows是针对鼠标和键盘的,它做手机操作系统时也是这么搞。其实平板电脑明明是用手触控的,你非要像用鼠标一样使用「开始」按钮去点开里面的程序,这不是很傻吗?这就是不考虑用户。

但乔布斯非常的关注细节。你看乔布斯会趴在电脑上一个像素一个像素的看那些按钮的设计,像他曾经跟他的员工说,你要把图标做到让我想用舌头去舔一下。只有像乔布斯这么关注细节的CEO,才能真正去了解用户的需求。所以我不认为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一开始就从大方向上想好。相反你看英特尔、诺基亚这些公司做的战略,你会觉得所有的东西都很好,但就是离消费者太远,所以结果要么就是发现不了真实需求,要么就是已经在市场上被证明的马后炮的需求。

所以我从乔布斯这里学到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企业的战略是可以来自于细节的。

张亮:这就是你最近努力倡导的「微创新」。

周鸿祎:创新不是大家想的那种,一个人特别牛逼,构思出一切。我认为创新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者分散,或者逆向,或者组合。它一定是有基础的。创新应该像我们玩游戏似的,走到某一步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些新的线索。

比如呢,从iPhone到iPad的过程中,最牛的一件事是打造App Store。但即使App Store,也不是一个伟大到别人想不到的东西。

你自己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用户,不是一个手机发烧友,你今天拿到一款诺基亚手机,装软件的话,需要懂什么叫证书,什么叫签名,还得知道去哪儿下载,怎么装。这些东西就连我这样一个一个熟悉PC的人都不搞不懂。你不觉得其实这个需求已经放在那儿已经很多年了,只不过诺基亚从来把它忽视了吗?所以苹果做一个统一的、很方便的平台让你下载软件,这个想法难吗?不难。至于说这里的许多软件不是苹果做的,是别人做的跟它分账,这套商业模式也不难做。苹果之前已经有了iTunes,有了音乐和视频商店,已经解决了0.99美元卖一首歌的问题,那它再卖1.99美元、2.99美元的东西,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过去iTunes的很多实践到一定时候就成熟了,就会结出这个果实。

张亮:所以你的结论是,学习乔布斯关注产品细节的一面?

周鸿祎:我觉得他有一个特点,我是学到了。当然我看产品的时候,我就跟跳大神似的,灵魂出窍了。怎么说呢?就是我当时好像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耐心、很急躁、对计算机对很多东西了解不多,甚至用东西很粗鲁的最小白的用户」。所以很多产品到我这儿一用,用不了几分钟我就找出毛病。其实你说,我是一个工程师,再难用的产品能难得住我吗?但恰恰我在用产品的时候变成一个最普通的用户,变得很挑剔。

张亮:不过乔布斯很著名的一个习惯就是从来不做用户调查。

周鸿祎:乔布斯其实只是不喜欢做焦点小组(Focus Group)。焦点小组的问题是,它太假。你把用户拉到一个语境里,问他很多问题,这一定会误导用户。

但是我相信,乔布斯一定花很多时间在琢磨用户是怎么想的,我不相信说这东西都是在他心里一个人憋出来的。我相信乔布斯会在生活中问很多朋友,没准儿他会跟很多人去聊天,他也会有很大的阅读量,包括他会上网去看。比如说他做iPhone的时候不就说吗,每个人都有手机,但都觉得很难用,他自己也觉得很难用,因此就问为什么不能做一部不一样的手机。这就是他在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想法。

张亮:你是怎么了解用户需求和想法的?

周鸿祎:我了解用户的方式很简单,我会经常会变成一个普通用户,去使用外面的公用电脑,这才是最真实的环境。我也会去看普通人的电脑,因为你可能不是安全专家,所以我在你的电脑上去用我们的软件,或者我问你的意见,比问专家的意见更可靠。我看《电脑报》、《中国电脑教育》这样的报纸,我很喜欢看上面的读者来信,这里面聚集了大量的用户反馈。

这跟我的经历有关,我读书时就创立过公司,后来在方正我想的也是要把我的东西卖出去。所以很多时候我不是以技术人员的角度看我的产品,而是我会带着产品去听普通用户为什么不用它,或者为什么人家骂它。这种东西经历多了,你就慢慢地能从普通用户的角度去理解问题。

张亮:你刚才讲到乔布斯从iPod到iPad,并不是基于战略,而是摸着石头过河闯出来的。其实你自己也是在奇虎做了很多事情,最后在安全领域做出了成绩。这两件事,都是有偶然性的,甚至是盲打误撞。但平时你也能看到很多创业者,他们有很多奇思妙想,但就是选错了方向,而且调整不过来。为什么你们能闯对领域,他们闯不对领域?

周鸿祎:你别忘了,我进入安全领域时,已经36、7岁了。乔布斯回苹果时也42岁了,iPod又是在那几年之后了。我们的之前的经历和积累是很丰富的。我认为你看到的那些不靠谱的人,他一定没有经验,基本上什么都没干过,只是凭想象。其实有的时候你也会看到有的人闯对了领域,但是做不起来。

我举个例子,很多人说我做浏览器,是从2004年就投资了世界之窗,当时我就踌躇满志。错了。当时是我的老部下要走了,他在我这儿干了几年,我把他培养起来,他说他要去做个浏览器,你要帮我。其实我当时对做浏览器不太看好,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敢做浏览器,所以我做浏览器插件去控制浏览器。这是3721的思路。而且我也知道,国内做的浏览器没有核心技术,就是IE加一个外壳。但是他说这么多年我也替你做了很多事,从情理上我当然说,我就会支持你。这件事没有那么功利。

后来为什么突然要收购世界之窗呢?外面有很多分析,但是我告诉你最真实的原因。我们做360的时候,越做越发现说大部分安全入侵是从浏览器开始的,用户浏览网页就被挂马了,我们当然会很自然的想到要解决浏览器的安全。那你说这次我为什么不做个插件来干这事呢?你知道我干3721插件让我吃够了骨头了,所以我肯定就不会再想干插件了。所以这时候我就会自然想到世界之窗。

我一直在说,一个人一定是复合的,当你做一个决策,它是来自许多方面的。所以你的经验不足,你的积累不足,你是做不出某个决策的。

我们做安全做到那程度了,因为我做的那个投资,对浏览器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浏览器市场的变化被我意识到了,我的经验跟原来不一样,已经超越原来做插件的时候,这个决策很自然就出来了。

我再举个例子,今天很多人说Foursquare,都在琢磨如何抄。你们知道它的诞生经历吗?他的创始人很早前就在做城市信息搜索(city search),不太成功,后来又做一个基于定位的酒吧交友,也不太成功就卖给了Google。到最后,他把城市信息搜索加上定位交友加上一些游戏性,变成了Foursquare。就像做火药,你把硫磺加木炭不行,把木炭加硝酸也不行,但把这三样东西按一定比例掺在一起就变成一个大炸弹了。变成炸弹之后,大家就会说,只要你同时研究硫磺、硝酸和木炭,你就能做炸弹了,但这是不行的,没有东西是这么研究出来的。

总的来说,人在年轻的时候做事不能太功利,你如果踏踏实实把每一件事把握好,即使当时没收获,它也在你的DNA里埋了一个东西,未来很多东西会被串在一起,发挥作用。

张亮:外界看来,乔布斯是前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他用很长时间打磨一款产品,近乎独断的决定要什么功能不要什么功能,比如iPhone刚出来时没有很多用户觉得最重要的拷贝粘贴功能。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产品经理们,这是不是不可复制的?

周鸿祎: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做产品,一定要做优雅方案,不要做完美方案。比如iPad,很多人列出来iPad的20个缺点,我觉得这个思考点就错了。iPad用于工作肯定不方便,它不能多任务、输入也不方便。但人家没有设计成那个样子。如果它的定位是去击败笔记本,那它到处都是缺点,它就死了。但iPad的定位就是一个娱乐工具——能够满足所有人需求的东西是没有个性,而且你越追求完美,方案就越复杂,周期就越长。而创新追求的就是在一个点上打动人。

这个东西很复杂,我刚说使用产品时我能模拟主流用户,但同时你不能被用户牵着鼻子走,你要学会过滤用户的声音。因为每个用户有每个用户的想法,有的能代表一类需求,但有的你一看就只能说对不起,这个我做不了。

这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积累的事情。有的用户需求你一看就觉得很重要,有的表面看觉得没什么,但挖掘下去,能否看到用户都没有意识到的需求。

作为产品负责人,你永远要想办法去进球,而不是关注于不漏球,光想着怎么不漏球,也进不了球。

张亮:你说做产品要追求优雅,但优雅这个概念很难定义的。

周鸿祎:谁说的?优雅就是用你最少的资源、最合适的方法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不要过度去解决。

张亮:相信很多创业公司都在思考一个问题:该不该像乔布斯一样精益求精再发布产品?

周鸿祎:不要等到产品很精益求精了再发布。事实上,我认为互联网时代发布产品有点像参加聚会,你自己先说一个想法,别人再给你补充。20年前你做一款产品,要先做市场调查,天天要做计划做预测,也不知道怎么获得用户反馈。但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机会,你的产品今天发布,明天就能看到反馈,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持续不断的改进。所以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但想清楚没有产品会做到完美。

张亮:在乔布斯的诸多决策中,有没有什么是你认为明显错误或看不懂的?

周鸿祎:他的AppleTV就很不成功,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他想的还没我想的明白。

当年我看陈天桥同志和他的盒子战略不成功,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也买了好几台Wii,好几台PS3,好几台Xbox 360,有的送人,有的就当蓝光播放机用。后来我发现,通过电视控制客厅是一个很大的战略,绝对不能用做电脑的思路去做。就像微软用Windows的思路去做手机和平板电脑失败了,苹果做AppleTV时也用的电脑思路:你要通过无线把你电脑里的视频转到电视上看。我觉得这个思路是极端错误的,普通人用遥控器连PC,立马就不会操作了——我觉得电视是世界上要做到最简单的电子产品,因为普通老头老太太都得会用。

我投资了一家机顶盒公司,非常简单,只要连上网,另一头连上电源,网上所有的P2P的视频资源你都可以看,没有所谓的下载的概念。你设想下,你拿到一个盒子再接上电视,你的期望当然是五分钟就能看电影,如果告诉你今天晚上看不了,明天早上再看,你就立马没有心情了。所以苹果做AppleTV,还欠缺一件事,就是一张P2P网络。

这次Google TV做的也不对,为什么呢?里面做了太多的功能,太复杂。我应该给施密特写封信。

张亮:严格的说,苹果并非互联网公司。它有音乐业务和广告业务,大家也在猜测他会进入搜索、社交市场,你怎么看苹果的网络战略部署?

周鸿祎: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DNA。苹果也有它的DNA,Google做硬件一定做不过它,但也许苹果做搜索引擎就是做不过Google。我感觉他们对互联网、对社区的理解还是差距很大的。现在它手里这么多现金,应该收购一些公司。

不过我个人认为有些东西是个命,就像苹果能做高端市场,这种气质学别人不来,这就跟你身上可以穿满名牌但你的气质就是不像一个英国三代的贵族。还是做最好的自己比较好。

张亮:最后的问题:你心目中乔布斯的接班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周鸿祎:再找一个乔布斯是不太可能了,应该是萧规曹随吧,他制定的方向和战略,继任者追随,依然会是很大的公司,不过未来的机会可能抓不到了。

为什么乔布斯比盖茨更杰出

苹果(Apple)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崇拜者之多令人震惊,而他与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的相似程度令人不可思议。

他亲眼见证了个人电脑的问世。他实现了重生。他使一家病入膏肓的企业起死回生。一路走来,他改变了我们对音乐和电影、电话以及电脑的认识。好吧,就算这算不上真正“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故事”,但这依然可以算得上一部跌宕起伏并充满圆满结局的剧本。

当然,说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创立了一种信仰是很容易的。有大批的崇拜者;有新产品发布仪式;有符号和标志——那就是著名的《Wired》封面赫然印着的苹果图标,该图标被环绕在类似荆棘的圆圈内,下面是劝诫词“Pray”;还有乔布斯本人——这位创造了奇迹的亿万富豪喜欢穿黑色高领毛衣和New Balance跑鞋。

这些不起眼的跑鞋有一天将成为稀世珍宝。资深科技投资专家RogerMcNamee表示:“100年后,人们仍将收集黑色高领毛衣以及边上带个洞的蓝色牛仔裤。”(编者注:Mc Namee是Elevation Partners的合伙人之一,而Elevation Partners在Forbes Media持有少数股权。)

毕竟,乔布斯带来了个人电脑行业,因为我们是从Macintosh那里知道了这个行业。他重返苹果,负责领导一项重大的复兴计划。他在皮克斯(Pixar)重新制作电影;他领导iPod和iPhone的开发。

Needham&Company分析师Charlie Wolf则表示:“他肯定会被载入史册,如果他被写得比比尔-盖茨(BillGates)更杰出,我一点儿也不会感到惊讶。”与Mc Namee一样,Charlie Wolf从一开始就很关注乔布斯的经历。

毕竟,是乔布斯,而不是比尔-盖茨,最先实现了电脑个人化——一开始是凭借他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联手创造的最初的苹果电脑,后来是凭借Macintosh。Macintosh使图形用户界面得到了普及。该界面后来被比尔-盖茨重新打造成了微软(Microsoft)。

与盖茨不同,乔布斯不仅改变了电脑,还有电影、音乐和电话。

乔布斯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地与过去25年里最重要的科技进展紧密联系在一起。McNamee说:“他将成为21世纪的开始,正如托马斯-爱迪生是20世纪的开始一样。爱迪生是发明家辈出年代的一位发明家,而乔布斯是产品时代的产品发起人。”

这个比喻将他的成就放在同样的美国环境中,就和他的招牌式球鞋一样适合他。毕竟,与发明了电灯的爱迪生相比,乔布斯并没有发明那些能改变数字时代的产品。

这两个男人所做的(利润相当可观)的是将新科技拼凑进对我们有用的系统。苹果的iTunes软件对于数字音乐的作用相当于爱迪生的珍珠街(Pearl Street)电站对于灯泡的作用:将科技成果转变为商业业务的基础设施。

爱迪生和乔布斯的生平经历也有相似点。爱迪生一直忙于赚钱,贩卖蔬菜和糖果,空闲时间里就在火车上和电报局里捣鼓技术。同样地,乔布斯和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以出售可实现免费电话的小配件和帮业余爱好者拼装电脑起家。

之后,爱迪生也没有独自一个人研究发明,而是领导技术专家组成的团队,创办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这样的企业。乔布斯也以招揽人才,并带动他们创建新事物而闻名,并建立以他们为中心的王国。对于其他人而言,正如爱迪生一样,乔布斯的职业生涯中创造的诸多事物,也许只是他们一生中仅会出现一次的创造。

甚至是爱迪生的直流电系统和乔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的交流电方案之间所谓的“电流之争”也对应着苹果的Macintosh操作系统和微软的DOS和Windows软件之间的竞争关系。

我们无法知晓乔布斯的传奇将何时结束。但爱迪生的故事给了我们一些启示。爱迪生在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里,监督了新泽西州Hoboken与Dover之间电气化铁路系统的建设。1931年,第一辆火车驶离车站时,他是司机。他一直待在那里,直到终点。

读乔布斯 看问题儿童成功法则

来源:好孩子育儿网父母公社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聪明、灵气、好动,没有规范,他们的与人交往困难,他们的家长对教育问题无能为力,任其自然,他们给家里带来很多的麻烦。早早的他们就被贴上“淘气包”“坏孩子”“差生”“无可救药”等待的标签。

但是在美国有这样的一个孩子他成为了伟大的乔布斯!作为苹果的灵魂人物、硅谷的商业偶像,乔布斯也是一个性格自相矛盾的人物,他从禅宗寻求宁静,却又强势逼人。

下面,不妨让我们从乔布斯的性格特点里挖掘一下,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尤其是那些让爸妈头疼的孩子们,是否20年后也有获得如此巨大成功的可能!

乔布斯性格特色一:不安全感促使其追求卓越

史蒂夫·乔布斯从小就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他从小就很淘气,总是做着与常人不同的事情。他在邻居家的摄像机前面做鬼脸,骑在三轮车上对街坊四邻大喊大叫,他还看了很多不健康的电视节目,而这可能是他成年后不轻易交朋友的一个原因。

他与同龄伙伴们格格不入,他得一位同学在多年以后回忆起来史蒂夫的时候曾这样描述他:他是一个孤单的、爱哭的男孩。史蒂夫与这位同学曾参加过同一支游泳队,这也是他参加的为数不多的体育运动队。"如果比赛失败了,他会自己跑到一边哭泣。他和别的同学也很难相处,他就是这样一个家伙。"这位同学说。

在中学时,史蒂夫也因为身材矮小、体型瘦弱和奇怪的个性而被同龄人所排斥。

可是就是这样一种内心强烈的不安全感,让史蒂夫不停地追求着与众不同的东西,也造成了他性格上的倔强与不服输。

不安全感产生原因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处于他想改变的环境中,所以每个人都有某种程度的自卑感,尤其是儿童。自卑感起因于一个人感觉生活中任何方面都不完善、有缺陷。这种自卑正是不安全感的表现。

史蒂夫·乔布斯的不安全感更多地是来自于他的身世。他是一个“无名婴儿”,他的母亲因为是个未婚妈妈,在生下他之后便把他托付给了一堆夫妇收养,这对夫妇就是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虽然养父母对史蒂夫的关爱也并不少,但是对于史蒂夫来说,这种关爱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缺失的。

不安全感与乔布斯的成功

每个人应对内心的不安全感的时候会有不同的表现,有些人因为不安全感变得逃避,与外界隔离,甚至郁郁寡欢,怨天尤人。也有人在应对不安全感时,采用一种补偿的行为。他们在其他方面寻求突破、全面发展,从而减少内心的不安全与自卑。

史蒂夫·乔布斯就属于后者。

他的不安全感让他一直追求着卓越,追求着更好的成就。中学时,他因觉得选择了错误的学校而毅然退学;毕业之后进入了一家知名的电脑公司工作,却又辞职和朋友一起创业……

史蒂夫是幸运的,他并没有让他内心的不安全感去阻碍他的成长,而是将其作为了他成功的促进力量,我想这与养父母对他的关爱与家庭教育也是关系密切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天生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但是对他们安全感形成影响最大的却是家庭环境。

培养宝宝安全感的方法有很多: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特别是母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宝宝从出生开始便会对母亲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产生依恋。所以正确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让孩子产生安全感的基础。父母要经常陪伴孩子,给孩子讲故事或者带孩子玩耍,通过这种语言上的沟通及肢体上的接触,从中建立孩子所需的安全感。

2、经常且规律的亲情陪伴

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就像是玩伴一样重要。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将很难养成良好且规律的生活习惯,安全感自然也就无从建立或培养了。

3、维持和谐的家庭气氛

当孩子经常处于父母言语不合或是肢体冲突的不安环境中时,孩子会有恐惧的猜测,爸爸妈妈是不是因为我不乖才吵架?由于孩子对大人们的争吵无能为力,长大后心中将会形成扭曲的价值观。因此,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生长环境,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

4、找出孩子不安的原因

有些大自然或外在环境上的灾害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安,比如说地震、天空中的闪电等,或者是过大的声响、突然的惊吓等,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不安的来源。这时父母一定要找出其中的原因,从而安抚孩子,协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5、容许孩子哭泣

有时一些小小的挫折就可能让孩子感到很委屈或孤立无援,比如生病、争宠等,这时家长应容许孩子哭泣,适当的哭泣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可以及时排除负面情绪,协助建立安全感。

6、从游戏中得到安全感

陪伴孩子参与活动,或是通过游戏中的肢体接触,这都有助于建立安全感。父母平时可以多花点心思,设计一些简单的家事、游戏,或DIY手工劳作等,让孩子从做中学,同时也让亲子情感升温,沟通更加顺畅。

乔布斯性格特色二:多动的性格使其不安现状

乔布斯从小就很多动

乔布斯夫妇刚收养了史蒂夫之后,就举家迁往了南旧金山的一座工业城镇,史蒂夫在这里长到了3岁。小时候的史蒂夫特别调皮多动,他早晨往往很早就起来捣乱,就好像他属于那种天生爱搞恶作剧的孩子。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跑到了医院,就是想尝尝杀虫剂究竟是什么味道。还有一次,史蒂夫把发夹塞到了电源插座内,让它发出难闻的气味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在邻居家的摄像机前面做鬼脸,骑在三轮车上对街坊四邻大喊大叫,他还看了很多不健康的电视节目。

多动性格产生原因

1、生活环境

史蒂夫所成长的这个南旧金山的工业城镇,这里不少地方都住着退伍回来的老兵,环境宽松。

2、家庭环境

史蒂夫的养父保罗·乔布斯在定居西部之前就有过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他虽然出生在农家,但气度不凡,深受中西部加尔文教义的熏陶。他充满活力,性格外向。乔布斯夫妇对于史蒂夫也是关爱有加的。在史蒂夫十一岁的时候,他们俩为了不希望史蒂夫因为环境的影响,而搬离了原来生活的地方。

这样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使得史蒂夫?乔布斯养成了好动的性格。

多动性格与乔布斯的成功

对于史蒂夫·乔布斯来说,这种多动的性格造就了他的成功。

他喜欢摆弄各种电子元器件,用光电线路和反射镜搞恶作剧;他与朋友设计盗打长途电话的电子装置;在电脑公司工作的时候他又很想当企业家。

因为这种多动的性格,他不断地去尝试新鲜事物,并且每次都抱有极大的热情。电子技术是史蒂夫的长处与爱好。

如何对待多动的孩子?

临床上的情况分析,医院里很少出现有家长带孩子来就诊多动症的病情。随着发展最近这几年来,出现了到医院来给孩子看多动症的逐渐的增多。多动与好动的孩子不一定有多动症。从事实显示结果看来,被怀疑患了多动症而到医院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表现正常的儿童,拿他们可能和一般的孩子相比,更为活泼好动一些表现,以至要适应严格的学校生活会有一定的困难,就被老师或家长猜测患了多动症。

一般来说,大多数幼儿在一定时期内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活懂频繁、目的性不专一、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爱发脾气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

1、控制自己的情绪

家长看到孩子多动,自己也容易受到影响而产生抱怨的情绪。这个时候就会不理智地对待孩子的行为。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多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进一步地帮孩子校正行为。

2、积极的心理影响,及时心理矫正

在孩子多动的行为出现时,应该及时地进行行为矫正,否则,一旦形成习惯,进入学龄期,就会与学习产生矛盾,加重学业负担。

孩子不能持久地做一种游戏,常是家长随他的注意力转移而迁就的结果。如果他不能对某一件事情持续注意一段时间,半途而废,家长就坚决地孤立他,则会使得他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受欢迎的,从心理上会慢慢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正确的指向。

3、查清楚原因,对症下药

每个孩子多动的原因不一样。有些孩子是因为天性活泼;有些孩子是因为被家长忽视,需要多动来引起家长的注意;还有些孩子是因为家长的溺爱而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对症下药。切忌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乔布斯性格特色三:任性的性格让他不走寻常路

史蒂夫·乔布斯性格成分中有一种任性不服输的劲。

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他认为做这些作业纯属浪费时间),被学校几次勒令退学。

在史蒂夫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受到一位名叫伊莫金?特迪?希尔的老师的深刻影响,这位老师也最终改变了他的人生。“她在我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史蒂夫说,“她教四年级提高班的课程,花了1个月的时间就了解了我的情况。她极力敦促我学习,甚至会这样说:‘我真希望你能完成这些作业,你要是能完成我就给你5美元。’就这样,希尔老师激起了我内心的学习热情。”

史蒂夫在那一年学的知识要比小学其他任何一年都多。

任性性格产生原因

史蒂夫的任性性格与其所生长的环境非常有关系。南旧金山的的这座工业城镇有不少地方都住着退伍回来的老兵,环境宽松。父母对这个养子也是关爱有加。

任性性格与其成功

史蒂夫的任性的性格一方面来说是不好的,他多动、捣蛋,爱做恶作剧,给别人造成困扰。一方面这种任性的性格,又是他成功的一个条件。他对任何感兴趣的事情都会抱有极大的热情,同时他也总是会去做一些别人想不到和不敢做的事情。

如何对待孩子的任性行为

孩子的任性行为在一定条件下,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宽容和骄纵的结果,常常是在父母的宽容、骄纵下慢慢形成。而爱不适度和放松教育,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任性的温床。在对待孩子任性行为时,父母应该:

1、了解孩子独立性的发展规律

3-4岁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他们会故意去做一些父母不让做的事情。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在关注其反抗心理的同时,满足其合理行为和要求,对于其不合理行为,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避免采取强硬手段。

2、采取转移、冷处理和适当惩罚的方法

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过分的要求时,家长应该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跟孩子说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做才对,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观念正是在学习处理各种具体事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

转移注意:将其的注意力从他所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预先提示:在家长已掌握自己孩子任性行为规律后,事先“约法三章”预防任性的发作;

冷处理:当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或打滚撒泼时,家长可以暂时不予理睬;

激将法:采用孩子的好胜心理,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适当惩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乔布斯性格特色四:环境造就其兴趣

乔布斯生长的环境

史蒂夫·乔布斯出生在旧金山,他的养父母在收养了他之后,搬到了南旧金山的一个工业城镇。在他十岁的时候,他们家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的一个半岛上,而在邻近的帕洛阿尔托,电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市郊发展起来。史蒂夫的家地理位置很好,因为惠普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电子公司的工程师都在这里居住。每逢周末,一些工程师就会到自家车库做些维修工作,他们对史蒂夫这个孤单、好学而又勤劳的男孩非常欣赏。有一次,一位工程师从实验室带回来一个碳晶麦克风给他玩儿。史蒂夫对这个麦克风非常着迷,并问了很多细致的问题。以后,史蒂夫就经常到他家来玩儿,工程师对这个早熟的男孩印象颇好,于是就把麦克风送给了史蒂夫。

1967年,乔布斯一家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斯阿尔托斯,这个地方聚集着众多的科技工作人员。不少电子工程师和他们的家人都住在洛斯阿尔托斯及其周围的库比提诺和桑尼维尔。在这里,史蒂夫随时都能向学识渊博的科技人员请教各种问题,到处也都有一两只箱子里装着废弃不用的电子元器件,史蒂夫在放学后就可以把这些元器件拆开来看个究竟。他认为,这里和杂乱不堪的芒廷维尤相比简直就是天堂!

环境对其影响

1、是其性格产生的重要基础

史蒂夫生长的南旧金山的环境对其性格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正是那样的环境才形成他不服输、任性,以及坚强的性格。

2、是其兴趣萌芽的摇篮和事业发展的沃土

父母的两次搬家对史蒂夫?乔布斯的兴趣和后来的职业发展来说都是有着巨大的影响。芒廷维尤的那个半岛可以说是史蒂夫兴趣萌芽的地方。而后来的洛斯阿尔托斯又为史蒂夫兴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摇篮。在这里他不仅仅能够接触到很多的资源,还认识了很好的朋友,而这些都是他以后事业成功的基础。

如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乔布斯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环境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养成和发展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时候不妨多通过改变环境来激发兴趣,而不仅仅是要求孩子去学什么或者不学什么。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会更有意义。

父母们想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应该做到这样几点:

1、可以有意识地去发现孩子的兴趣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所擅长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父母们可以根据平时的行为来观察宝宝对什么事物感兴趣,比方说,有些孩子看到色彩鲜艳的东西就会很兴奋,而有些孩子则是听到音乐便会翩翩起舞。识别孩子的兴趣所在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第一步。

2、有方向地引导兴趣的发展

当知道了孩子的兴趣爱好所在之后,父母们就应该适当地在周围环境中加上这些因素。比方说对于喜欢音乐的孩子可以让他多去听听各种声音,喜欢色彩的孩子可以让他多接触接触画笔。

3、多多给予正面鼓励

心理学家认为正面积极的强化对习惯的养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宝宝在表现出某方面的兴趣爱好时,父母们应该多给予其鼓励,强化这种正面的行为,使其加以保持。

乔布斯性格特色五:不被束缚的个性造就阶段性成功

乔布斯的自由和不被束缚的个性

史蒂夫.乔布斯在进入克里滕登中学学习时,对学校混乱的局面极为不满。说实话,乔布斯念的这所新学校真是不怎么样。因为克里滕登中学的条件比起乔布斯上的小学来说差远了,甚至在培养学生的才能和特长方面还没走上正轨。当地的警察往往被请来制止学生斗殴,芒廷维尤的一些地痞流氓惹是生非的本领也让喜欢搞恶作剧的乔布斯自叹不如。

乔布斯心中的自由精神和超常的智力水平在学校这种混乱局面下,也毫无施展和提升的机会了。他渐渐变得郁郁寡欢,并感到深受挫折。这种情况也促使乔布斯改变了他的想法,他决定下一年不去这所学校上学了。那年夏天,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爸爸。父母也接受了这一现实,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乔布斯就会变成不良少年,他们搬了家。

在之后的许多年里,虽然经历过许多的磨难,但是乔布斯身上那种自由和狂放不羁的个性并未被磨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苦拼搏,能成为首屈一指的大人物和决策者。他主动联系惠普公司的创办人兼总裁比尔.休利特,并在惠普公司获得了一份工作。这次阶段性的成功和被认可,让乔布斯备受激励。

有人曾对乔布斯作了心理分析,认为他做事从来不会有所顾忌,这可能与他的出身背景和早期的成功经历有关。他不愿受任何东西的束缚,他不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的,他只是做他想要做的事情。

乔布斯性格特色六:孤僻不合群是其性格弱点

孤僻、不合群是乔布斯性格上的弱点

乔布斯在上学时,从他同龄伙伴那里并没有收获什么,得到的尽是麻烦,因为他已经与他们格格不入了。多年以后,一位同学这样描述他:他是一个孤单的、爱哭的男孩。史蒂夫与这位同学曾参加过同一支游泳队,这也是他参加的为数不多的体育运动队。“如果比赛失败了,他会自己跑到一边哭泣。他和别的同学也很难相处,他就是这样一个家伙。”这位同学说。

多年后,与朋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相识后,发现两人在性格上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很孤僻、不合群,不爱开玩笑,也不是团队里的活跃分子。乔布斯对电子学有一种特别深的爱好,他时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孩子孤僻性格产生的原因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培养良好的性格,对自己、对集体都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性格良好的人,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能够正视现实、克服困难,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相反,如果缺乏良好的性格品质,就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偶尔会看到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性格孤僻,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经常独来独往,很少与人合作。这类人虽然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孤僻的性格所产生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们不可以轻视这个问题。

1、生理因素与环境影响

人的性格与人的生理基础有一定的关系,受遗传因素影响,天生的弱神经类型的人易孤僻。但性格的形成受环境影响更大。孤独产生于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当一个人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和周围的人无法沟通的时候,就会体会到孤独的滋味。长期的孤独就会形成孤僻的性格。

2、幼年不幸经历造成的心理影响

如果父母不和,经常争吵,孩子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过早接受了人世间的烦恼、郁闷、焦虑的不良体验,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一道很深的伤痕。他们只好通过封闭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较为安宁的空间。

此外,在某些特殊的环境里,例如在陌生的环境里,亲人突然离去、让孩子上寄宿学校或幼儿园,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也会使孩子变得不愿与人接触,出现退缩、孤僻等现象。

3、家庭环境与教养方法不当

首先,独生子女愈来愈多,住在城市里的孩子长期待在家里不下楼,没有玩伴儿,孩子只能一个人在家玩,时间久了就会很寂寞,就会变得不合群。有的家长怕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玩时吃亏,就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让他独自玩耍。其次,早期家庭教育的过份保护或爱抚不够、限制过多也易形成孩子性格上的孤僻。孤僻性格的孩子不愿与人交往,也不易为同伴接受,严重的孤僻性格还会影响孩子社会化的过程,贻害终身。

此外,父母的粗暴对待,伙伴欺负、嘲讽等不良刺激,使儿童过早地接受了烦恼、忧虑、焦虑不安的不良体验,会使他们产生消极的心境甚至诱发心理疾病。缺乏母爱或过于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子女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会变得畏畏缩缩、 自卑冷漠,过分敏感、不相信任何人,最终形成孤僻的性格。

4、缺乏交际技能和方法,导致人际交往的挫折

性格孤僻的孩子在生命的早期没有学会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从而也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别人交往。这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遭到拒绝或打击,如耻笑、埋怨、训斥,使他们的自主性受到伤害,随着这种失败次数的增多,逐渐变得惧怕,对交往失去信心,与别人产生隔膜,在团体中找不到归属感,便把自己封闭起来。越不与人接触,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得不到锻炼,结果就越孤僻。最后他们经常处于压抑、孤独和冷漠之中,性格变得喜怒无常,难以自制,并且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协调。

乔布斯性格特色七:做事专心让他取得更大的成功

做事专心的性格给乔布斯很大帮助

史蒂夫.乔布斯在11岁的时候,因为自己心中的自由精神和超常的智力水平在学校那种混乱局面下,也毫无施展和提升的机会。他渐渐变得郁郁寡欢,并感到深受挫折,最终向父母提出退出那所学校,并获得了父母的支持和同意。他在这个时候就能以足够的意志力说服他的父母搬家。他这种刚强的个性加上做事专心的品性,使他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这一点在史蒂夫小时候就显现了出来。

1967年,乔布斯一家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斯阿尔托斯,在这个地方,他们忽然发现在曼哈顿计划实施以来,这里竟然聚集着如此多的科技工作人员。在这里,史蒂夫随时都能向学识渊博的科技人员请教各种问题,到处也都有一两只箱子里装着废弃不用的电子元器件,史蒂夫在放学后就可以把这些元器件拆开来看个究竟。他认为,这里和杂乱不堪的芒廷维尤相比简直就是天堂!

这时,乔布斯上了库比提诺中学,在那里,史蒂夫结识了比尔?费尔南德斯-一位律师的儿子。他们俩都不适合做运动员,因为他们都身材矮小、体型瘦弱,动作的协调能力也不好,但他们个性强烈而鲜明,都被同学视为不易接近之人。而对于他们两个“局外人”来说,电子元器件是最好的玩伴。他们没有一般青少年可能碰到的难题,比如同学的排斥、体育活动的剧烈、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因为他们可以在学校附近孤零零的生产车间里找寻到自己的快乐,躲在里边一玩儿就是好几个小时。他们可能已被同学们看做是“古怪”之人,但在那时,费尔南德斯和史蒂夫已在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包围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科学技术氛围。

很多年后,有人评价他:“我们一般人都习惯于稳稳当当地处理自己的事情,但史蒂夫不一样,他紧赶时间,往往用别人一半的工夫就能把整件事做得非常漂亮。”

孩子做事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的的问题不能小看。为什么孩子在玩游戏、看动画片时聚精会神,而学习就会走神呢?

1、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所学习的知识没兴趣的话,学一小会就不耐烦了。就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只不过我们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来硬着头皮学,孩子们年龄小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如果课堂内容乏味就很容易走神。

2、睡眠不足。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在全国八大城市调查发现,有六成多学生因为睡眠不足、学习时间过长,导致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这方面,小学生的表现尤为突出。

3、外界干扰引起的。

如:环境繁杂、喧闹等使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

4、教育内容、方法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教育内容太深,孩子不能理解,或太浅缺乏新鲜感,都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另外,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注意动静搭配,或活动要求不够明确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乔布斯性格特色八:善于说服人让其获得经济利益

善于说服人让乔布斯获得了经济利益

乔布斯和沃兹运用一个称为“蓝匣子”的自制装置来盗打长途电话。沃兹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图书馆里作了几次实验性研究,当然有几次也失败了。他提出了一个设计方案,根据这个方案设计的“蓝匣子”要比其他盗打电话高手所用的“蓝匣子”好得多。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它不需要开关,只要是有人拨打长途电话时,这个装置就会被自动激活。这一技术上的革新让沃兹风光了好多年。

“我们简直入迷了,”史蒂夫说,“真是难以想象,仅仅是制作了这么简单的一个小匣子就能把电话打到世界各地。”当然,没有任何一个电话盗打者认为拨打这种免费电话是一种偷盗行为,实际上,唯一受损的是电话公司,而电话公司的损失在他们这些人看来是无所谓的。还有什么能比这样做更让人感觉荣耀呢?

在史蒂夫和沃兹把盗打电话的装置给他们的朋友看时,朋友们的兴趣也被激发起来。很多人都想要这么一只“蓝匣子”,他们成了地地道道的盗打电话者了。为此,他们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史蒂夫靠着从他父亲那里学到的说服人的本领说服了沃兹,要把他们的“蓝匣子”卖掉。史蒂夫凭借他购买电子元器件时讨价还价的本领,把第一批“蓝匣子”的现款价格提高到每只40美元。沃兹随后进入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他在自己的宿舍里装配“蓝匣子”,史蒂夫在自己学校里销售这些装置。在那时,每个“蓝匣子”他们收取150美元,但也允诺如果出了任何问题可以免费维修。后来由于这种装置非常走俏,他们就把价格提高到300美元,当然是卖给那些能负担得起的顾客,学生们还是按照原来的价格购买。

就这样他们挣到了不少钱,也因为这件事,史蒂夫对中学学业失去了兴趣。

乔布斯性格特色九:做事干脆利落造就他的求学路

乔布斯干脆利落的求学路

史蒂夫决定要去就读的学校是位于太平洋沿岸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这是美国西北部一所崇尚自由思想的学校。里德学院以善于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而著称,同时它也是一所收费很高的私立学校。史蒂夫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后非常吃惊,不仅仅是因为收费很高,还因为里德学院离他们家很远。“然而,史蒂夫说里德学院是他想去的唯一一所大学,假如他不能去那里,其他任何学校他都不去了。”史蒂夫的妈妈回忆道。就这样,他的父母穷其所有,把史蒂夫送进了里德学院。

在里德学院,史蒂夫很想取得好成绩,但不是在学习方面,而是在个人能力方面。因此,他在学习上用的时间要远远少于他用在其他方面的时间。在1972年的秋天,史蒂夫决定不再吸食迷幻药了,而是把兴趣转到东方哲学上来,就是想提高一下对一些东方神秘东西的认识。

史蒂夫第一学期的成绩很糟糕,加上他那干脆利索的性格,他决定退学并要回所交的学费。然而这之后他还待在学校里,住在别的同学腾出的宿舍里。史蒂夫退了学,但又能住在学校,没被学校赶出去,因为这个,他成了这所学校的“名人”。在第二学年开始的时候,他继续住在里德学院。“他很精明地意识到,他能在这个学校得到很好的教育,而不用受学分的困扰,在这里谁还想要学分啊?”史蒂夫多年的好朋友丹.科特克如是说。(科特克是在里德学院求学时认识史蒂夫的。)那时的史蒂夫穷困潦倒,整日无所事事,即使是在他的朋友圈里,他也感觉自己像一个局外人。他在内心深处想着很多的事情。

孩子做事拖拉、不干脆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

这类孩子通常在爸妈吩咐做某事时,并没有集中注意力听到并随之去做,或心里想着其他事,做爸妈要求的事情就显得“漫不经心”,在爸妈眼里这种行为就是“慢吞吞”。

2、爸妈指令太多,孩子无从应付。

爸妈有时往往一个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马上做出响应。然而每个孩子发展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动作发展较快,有的是思考方面较快,当孩子的思考动作协调不是很好时,而家长却又要求严格,超出孩子动作能力时,爸妈就会认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则会认为他已经很快了。爸爸妈妈和孩子的标准不一样,常是孩子被认为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3、缺乏兴趣。

孩子面对他感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就在那里磨蹭,如今天要去动物园玩,他可以在3分钟内穿好衣服、袜子,还反过来催大人。如果换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的玩具的话,他就开始慢吞吞,任你喊破嗓子,他的动作还是依然故我的慢。

乔布斯性格特色十:做好短期计划让目标更接近

乔布斯善于做好短期计划

在史蒂夫再次回到阿塔里公司后,他感觉在东方寻求真谛的经历和充斥着电子游戏、机械制造的现实之间差距太大,让他备受折磨。他还是保留着嬉皮士风格的审美情趣,这种风格在硅谷很容易保留下来,因为这里距嬉皮士们的圣地旧金山和伯克利太近了。史蒂夫又重新和沃兹建立了联系,虽然在不知不觉中他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看法,他吹嘘沃兹是技术方面的高手,而他则具有很强的经营能力。

沃兹那时已在惠普公司工作了,他充分利用了他的老朋友史蒂夫重新回到阿塔里公司工作的机会。阿塔里公司当时研发了一种叫“超级赛车”的电子游戏,“这是新一代的车轮驱动游戏,”史蒂夫解释说,“沃兹是超级赛车游戏迷,所以我就叫他晚上过来,进入产品车间,他就在那里玩儿一个晚上。后来,每当我在技术项目上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打断他10分钟,让他过来帮我。他真是我免费请的最优秀的机械师了!”

沃兹在工作上非常卖力。他并不追求荣誉,就是想多做出点成绩,比如设计出一台计算机,开发出一套游戏软件等。而史蒂夫对所有的过程都有准确的把握,因为往往是他策划项目,他知道如何把产品转化成利润。

阿塔里公司的奠基人诺兰.布什内尔是这样评价乔布斯的,他说:“当他想做某件事时,他给我的计划表都是按天和星期计划的,而不是按月或年计划,我喜欢他的这种行事风格。”

孩子做事有计划性的好处

5-6岁的孩子做事情积极主动,凡事都想参与,但往往缺乏计划性。做事有计划,是对孩子进行入学准备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具有良好计划性的孩子,事先对“做什么”和“怎么做”有所考虑,做事情会更有条理和效率。从小培养孩子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对孩子终身的学习、工作、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反之,如果忽视这方面的培养,则是为盲目、紊乱的不良行为开了绿灯,一旦形成习惯则很难纠正,不仅对孩子成长不利,而且也不让父母省心。孩子做事的计划性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发形成的,所以需要爸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不合群”的乔布斯何以成功?

乔布斯之死让整个世界为之震动。在美国,沃尔特 艾萨克森刚刚在9月21日推出的《乔布斯传》销量在24小时内增长37400%;在法国,BFM电视台索性把直播现场搬到巴黎苹果专卖店;在日本,苹果迷拥到著名的秋叶原,组成了苹果LOGO的造型……在电脑类消费电子产品不长的历史上,成功的名字可以排出长长一串,如此有人缘的“掌门人”,恐无人能与乔布斯相比肩。

然而痴迷技术、苦研禅学的乔布斯其实并“不合群”,而他的“苹果”则更为“不合群”。不错,苹果系列产品,尤其“3i”,无不具有结构简单、功能简明,操作上手快的特点,但不论是PC时代的苹果笔记本,还是i-Pod、iPhone或iPad,都不是很“亲民”、很“合群”的产品:软件兼容性差、功能多样性不突出,早期的苹果PC型号非但对当时的主流单机电脑游戏十分挑剔,且无法运行当时一些主流应用软件;iPhone的多功能属性和传统手机比固然卓尔不群,放在智能手机堆里却并不突出;最新的传奇iPad,第一代居然没有摄像头,而即便最新的一代也没有USB接口,文件传输和转换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始终是头疼的事。

令人惊奇的是,“不合群”的乔布斯却偏偏获得了成功:苹果-II开创了家用微电脑时代;iPod改变了商业音乐市场的格局;iPhone让几乎所有传统手机都成了过时货;iPad则更是几度造成洛阳纸贵、万人争购的奇景……他没有去迎合消费者,却获得了消费者的迎合;他没有趋附时尚,自己却一次又一次创造了时尚。这究竟是为什么?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评论的,乔布斯最伟大之处,是他“总想做些和别人不同的事”。当他复出江湖之际,硅谷里无数中小企业都在做PC,他决定另辟蹊径,从MP3播放器入手;当早就预言平板电脑将大行于世、并把iPad的成功当做平板电脑的的成功之际,他却毫不含糊地说,iPad根本就不是什么平板电脑,“iPad就是iPad”。 来源新快报)

商业周刊:乔布斯发布会成功就五招

腾讯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2009年9月9日,是苹果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回归公司的日子。《商业周刊》网络版根据乔布斯在过去30多年中的发布会演讲,提炼出5点有震撼力的演讲技巧供大家分享:

1、主题鲜明

乔布斯对每一款产品主题定位都非常鲜明。他对MacBook Air的主题定位为“全球最薄笔记本”。主题与营销设备和介绍资料一致是推介产品的最佳方式。

2、确立恶人

“英雄斗恶人”几乎是每个经典故事的永恒主题。苹果在1984年发布电视广告之前曾将IBM视为恶人。乔布斯曾很煽情地演讲道:“IBM希望主宰整个计算机行业,并将枪口对准苹果——我们是阻碍IBM控制整个产业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在苹果故事中的恶人已经换成了微软。“我是一台苹果机”的电视广告就是“英雄斗恶人”的小插曲。“征服共同的敌人”这一理念可以将用户变为自己的传教士。

3、幻灯片简单明了

苹果产品因删除了大量繁文缛节而易用性强。乔布斯发布会上使用的幻灯片也同样简单明了,其中图片占主导地位。乔布斯在介绍MacBook Air时,伸手从普通文件袋中掏出该产品的照片效果使任何文字表白都黯然失色。一般情况下,每张PowerPoint幻灯片平均配有40个单词,而乔布斯在放映的10张幻灯片中有时总共只用了7个单词。太多的文字反而会干扰幻灯片效果。

4、乐此不疲的演示

神经学家发现人脑很容易疲劳,但乔布斯不给观众留失去兴趣的时间。他演示一款新产品或新功能的时间通常是10分钟。就在这10分钟的时间里,他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使人身心愉悦,不知疲倦。乔布斯在2007年Macworld大会上发布iPhone时,曾演示了iPhone上的谷歌地图(Google Maps)服务。他查询到本地星巴克咖啡店列表后说:“我们拨打一家咖啡店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乔布斯说:“请帮我预定4000杯牛奶咖啡。不必了,刚才开个玩笑。”

5、制造悬念

用神经学家的话说,乔布斯每次发布会都会为观众“制造悬念”。“制造悬念”可以使大脑铭记住某一事件。如乔布斯在2007年Macworld大会上本可以告诉观众,苹果将推一部可播放音乐、游戏和视频的新手机。但他却说:“今天,我们将推出三款革命性产品。第一款是带触摸屏的宽屏iPod;第二款是一部革命性手机;第三款是一款划时代互联网通信设备。一款iPod、一部手机、一款互联网通信设备,但这并不是三款产品,而是一款产品!”因乔布斯演讲太出乎意料,观众为之兴奋。今年9月9日的悬念时刻与苹果新产品无关,而是乔布斯接受肝脏移植手术之后首次亮相。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销售梦想。激情是乔布斯创造新体验的主要动力。乔布斯于2001年发布iPod时曾说:“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小方式使我们的世界更美好。”(编译/晁晖)

李开复:

“乔布斯的成功不可复制”

本报记者 陈相乐 北京报道

乔布斯辞职了。

8月25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乔布斯宣布辞职,虽然在信中没有明确说明辞职原因,但媒体猜测可能与其癌症复发有关。

期待了许久,《乔布斯传:

神一样的传奇》探讨会如期开始。与其说这是出版社的图书宣传活动,倒不如说这是读者们更近距离接触“苹果”和其创始人“乔布斯”的一场心灵之约。

尽管全场的话题都是围绕“乔布斯”展开,但是,这位被赋予了一些“传奇”色彩的当事人并未到场。现场的主角是这本《乔布斯传》的策划,也是与乔布斯颇有渊源的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

“我与乔布斯的擦肩”

作为同在硅谷中打拼过的IT精英,李开复在加入谷歌之前就曾在苹果就职,但他至今也没有和乔布斯共事的机会。

1990年,放弃了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职工作,李开复来到苹果公司。不过,在这里,李开复并未遇到乔布斯——早在5年前,也就是1985年,30岁的乔布斯已经被苹果公司董事联手赶出了苹果。

1996年,在先后建立了NeXT公司和皮克斯公司后,乔布斯以顾问身份重返苹果。然而,也就是在这之前的6个月,李开复辞去了苹果副总裁的职位。李开复与乔布斯又一次擦肩而过。

两年后,1998年李开复做了一个决定:回中国为微软创立中国研究院。有一天,在他刚刚回到家后,夫人告诉他:“有一个叫史蒂夫的人给你打电话。他好像一直问你为什么去微软,为什么去中国。我以为他是你的朋友。我们聊了有大概15分钟吧。”

“是哪一个史蒂夫啊?”李开复一头雾水。想了一会儿后,夫人终于想起来那个电话中的男子叫史蒂夫·乔布斯——也就是那个已经重掌苹果CEO大权的乔布斯。

在得知是乔布斯打来的电话后,李开复赶紧拿起电话。多年后,再次回忆起当时的通话,李开复这样描述:

“你为什么不回苹果工作呢?”乔布斯在电话那头问我。

“史蒂夫,我离开苹果已经两年了,我根本没有想过这件事。”我说。

“听着,这无关紧要啊。我知道你,你以前的员工都觉得你是个好老板,他们对我说,应该把你搞回来!去微软之前,你来这里看看好不好?”乔布斯说。

“对不起,史蒂夫,我已经接受了微软的职务了。”

“听起来,你决心已定?”

“是的。”

最终,如大家后来所知的那样,李开复并未接受乔布斯的邀请。不过,也正是这样一个电话,让李开复感受到了乔布斯的爱才之心,并为之感动。

需要中国的“乔布斯传”

“假如穿越到十几年前,乔布斯再向你发出邀请加入苹果,让你在乔布斯和盖茨之间重新选择一下,你会如何选择?”在《乔布斯传》的发布会现场,面对这样的问题,李开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还是不后悔当时的抉择,我觉得乔布斯是我们都尊敬的一个人,甚至很崇拜的人。但是,在他身边工作实在很痛苦,人生就这么短,没有必要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痛苦。另外的话,(我)后来来到微软,后来到Google,回到中国,在苹果的话肯定没有这样的机会,我觉得回到中国工作是我特别珍惜的一件事情。”

回到中国工作后,李开复发现在中文图书中,虽然打着乔布斯名号的图书多如牛毛,但没有哪一本让他觉得特别满意。而对于那些翻译过来的英文书,有一些原书中的内容非常优秀,但遗憾的是,这些英文书的侧重点不完全适合国内读者。除此之外,参差不齐的翻译质量也让原书减色不少。在他看来:“国内作者有关乔布斯的书以生拼硬凑‘攒’出来的居多,许多书还充斥着大量以讹传讹的虚假信息。”这让李开复觉得有些失落,他越来越觉得在国内应该有一本中国作者写给中国读者看的“乔布斯传”,只是,这本关于乔布斯的传记一定要素材丰富、真实,而且要可读性强。

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写一本最新、最全、最好的乔布斯评传也一直是王咏刚和周虹所期待的。只是,因为缺少第一手资料,他们的这个计划并未成行。如今,他们的想法与掌握有更多“乔布斯”资源的李开复不谋而合。这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这本《乔布斯传》的执笔者。

在提到为什么会支持这两位年轻作家创作这本《乔布斯传》的时候,李开复在他的文字当中这样解释:“王咏刚和周虹既是乔布斯迷,也是与我合作多年的作者兼编辑,他们曾为我的《做最好的自己》等书做了细致的文字润色和编辑工作。王咏刚同时还是谷歌资深软件工程师,对IT技术发展史有着透彻的理解。由他们来执笔写作这本书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事实上,为了让《乔布斯传》更成功,李开复利用了他在苹果工作时以及在IT界和投资界积累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尽可能地帮助王咏刚和周虹。最终,在李开复的帮助下,几位曾与乔布斯有过直接、紧密工作联系的朋友,包括苹果公司最早的风险投资者、苹果公司前董事会成员、前副总裁、高级经理、资深工程师,以及熟悉乔布斯的其他朋友接受了王咏刚和周虹的采访。也正是通过对这些朋友的深入采访,许多此前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浮出了水面,同时,有些人们困惑已久的谜团也得以解释。

乔布斯,可遇不可求

与苹果现在备受用户的宠爱相同,在很多人眼中,乔布斯似乎也成为神一般的人物。那么,在李开复眼中,乔布斯的成功由何而来呢?

“乔布斯很有名的一句话是说‘谁说我不去问用户?我常问用户!每天早上起来我就对着镜子问用户你要什么。’他所谓的问自己实际上就是他自己有细致的专注,还有他自己对业界的战略和趋势以及未来范式转移,他能够把这几个事情结合到一起,他每次能看到什么重要的技术将要来临。今天用的iPad也没有任何一个可以相接的设备,他都是走在最前面,这个是因为他能够懂技术,看到战略和技术的发展方向,再加上他的这种唯美的理念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第二个他敢去下赌注。我觉得像微软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司不太敢下赌注。庞大的官僚机构里面很多这种中高层的管理首先的目标是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敢去做太大的赌注。还有在比较庞大的公司里面会有各方面去拉着你,让你没有办法去做赌注。像我认识一些在Windows移动里面的高管,他们就告诉我他们最大的困惑,最大的感觉,过去的十几年来做的最大的不幸,最困难的地方,真的不知道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打平台?还是为了帮助后台赚更多的钱?服务端的产品赚钱,当你有这么几个目标,每个公司领导都有不同的想法,有政治斗争,不知道大老板想什么,这个时候你的目标一直转移,产品不停的迭代,最后一事无成。”李开复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尽管从很多方面来说,乔布斯是毫无疑问的成功者,但是,李开复则强调:“乔布斯的成功真的无法复制!”在他看来,乔布斯就是乔布斯。你不可能像他那样单靠自己一个人把握未来的能力就足以保持苹果这个世界最大科技公司的领先优势,也不可能像他那样一边动辄对员工咆哮,一边又用超强的感染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更不可能像他那样一边拥有着嬉皮士和禅宗修士的双重性格,一边又像个摇滚明星一样引得无数粉丝顶礼膜拜。

或许,这正如李开复在他为《乔布斯传》所撰写的文章当中所说:“读乔布斯、学乔布斯一定要分清楚:乔布斯纵横捭阖、自由不羁的性情你想学也学不到,乔布斯的传奇人生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但乔布斯在创新、创业历程中那些有效的方法论,比如产业趋势预测、产品设计理念、市场营销技巧、人才观、管理方法等,完全可以学习和借鉴。”

当地时间10月5日,美国苹果公司宣布,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已去世,终年56岁。苹果公司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说:“苹果失去了一位富有远见和创造力的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个不可思议之人。”苹果董事会发表声明,沉痛宣布并悼念乔布斯。图为乔布斯2008年发布新产品时的资料图片。中新社发陈钢摄

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葬礼日前低调举行完毕,似乎不想让世人留下“苹果失去乔布斯”的深刻印象。但其离世不仅令苹果产品追随者悲伤,更引发全球业界惋惜。回顾乔布斯引领苹果走过的革命性历程和取得的史诗性成就,不难展望在当今市场生态下,苹果公司近年来的成功步伐将受阻。

葬礼颇低调遗产很神秘

据美国媒体报道,已故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葬礼于当地时间7日举行。出于对这位行业领袖的尊重,美国谷歌公司和韩国三星公司当天宣布推迟原定在11日举行的新款智能手机发布。

《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说,乔布斯的葬礼是一场小型的私人活动。出于对乔布斯及其家人的尊重,此人未透露举行葬礼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乔布斯终年56岁,在与病魔斗争八年后离开了人世。他在2008年年中体重明显下降后,2009年休了近六个月的病假,在此期间他接受了肝移植手术。在今年8月辞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职务之前,他在7月中旬又请了一次病假,但未解释具体原因。

乔布斯的葬礼低调,其身后遗产也充满了神秘感,其与妻子2009年把至少三笔不动产委交信托管理,法律专家表示,这显示作风隐秘的乔布斯可能有意确保身后财产不致对外公开。

公共记录显示,乔布斯在向苹果公司请病假期间进行产权转移。他的股票和其他非房地产资产是否也委交信托管理,还不得而知;如果他真的这样做,外人可能很难窥知这些资产如何分配。

旧金山信托组织和遗产律师欧格瑞迪说,把股票和房地产委交信托,可以尽可能减少遗产税,并避免财产在遗嘱认证法庭公开。他说,如果处理妥善,乔布斯的遗产详情可能永远不会公开。

除了苹果股票,乔布斯2006年把皮克斯动画公司(Pixar)卖给迪斯尼,换得1.38亿股迪斯尼股票。《福布斯》杂志(Forbes)估计他有70亿美元身价;《纽约时报》报道指出,乔布斯身后至少留下65亿美元财产。

艺术灵感主导流行文化偶像

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乔布斯改变了硅谷,帮助这片曾经广袤荒凉的果园变成科技行业的创新中心。

这位个人电脑行业的先驱,不仅赢得消费者的追捧,更改变了人们对科技的思考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乔布斯职业生涯中最具成效的篇章出现在他即将走到生命尽头之时,iPod、iPhone和iPad等一连串大获成功的创新产品从根本上改变了个人电脑、电子产品和数字媒体行业。与此同时,他通过精心策划的广告攻势和开设零售店的方式推广和销售这些产品,帮助苹果公司成为了流行文化偶像。

在这一阶段开始的时候,乔布斯曾将他的哲学描述为试图生产出处于“艺术和科技交汇点”的产品。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他把苹果转变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之一,该公司的市值达到3568亿美元。

乔布斯单在科技领域就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他在娱乐业发挥了同样具有开创性的作用。他让苹果成为了最大的音乐零售商,在担任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投资人和首席执行长期间推动了电脑动画电影的普及。后来他将皮克斯卖给了华特·迪斯尼公司。乔布斯在改变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消费音乐、电视剧、电影和书籍的方式方面是个关键人物。在这一过程中,他也颠覆多个行业。

乔布斯还完成了现代商业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东山再起案例之一。离开苹果的11年间,乔布斯基本上被看做是明日黄花。11年后他回到苹果,接连推出iMac一体机、iPod音乐播放器和iTunes数字音乐商店等产品,令当时处于困境的苹果公司起死回生。

乔布斯变化无常的管理风格也留下了无数的故事,比如他不喜欢某些东西时习惯称自己的员工或其想法“愚蠢”。对微软公司、谷歌公司和亚马逊公司等对手他更是毫不留情。2010年4月,AdobeSystemsInc.因苹果iPhone和iPad不支持AdobeFlash视频格式而发起攻势时,乔布斯写了一份1600字的长文,叙述Adobe软件为何已经过时且不适用于移动设备。

乔布斯对公司硬件和软件维持着不可动摇的标准,要求从消费者踏进时髦的苹果店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产品在美学上的“极致卓越”以及易用性。他在开发和设计过程中对最微小细节的注重在形成苹果产品最独特的一些功能上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他精心准备的台上演示则激起了人们的热情,这是其他同行无法比拟的。

乔布斯对于美感的追求有时到了近乎极端的程度。上世纪80年代以及1998至2005年在苹果担任工程师的乔治·克劳回忆起乔布斯希望连电脑的内部都能赏心悦目。克劳说,在最早的MacintoshPC机上,乔布斯希望电脑里的线路用苹果早期的彩虹标志的颜色。克劳说,他最终说服了乔布斯,让他相信这是不必要的开支。乔布斯在美国公共电视网(PBS)一部有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电脑行业的纪录片中说,毕加索曾经说过,好的艺术家摹仿,伟大的艺术家偷窃。我一直厚颜无耻地偷窃伟大的创意。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文章称乔布斯并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发明家”。与苹果的成功有着最紧密联系的产品中,有许多是他借鉴、购买而来的,或仅仅归功于他的成功推广。然而,他能够预见到无数消费者想从他们的数字设备中得到什么新东西,他能够创造条件为苹果的每一个进步赢得狂热的追捧,他的这种天赋是无与伦比的。

遗作大卖对手致敬

乔布斯辞世前一天正逢苹果公司发布新一代手机iPhone4S,这款遗作手机成为当下最具纪念意义的消费品。由于相比上一代产品变化不大,起初苹果追随者普遍对该产品大为失望,苹果当天股价盘中一度跌幅超过5%。但一天后传来乔布斯去世的消息,人们理解4S=forSteve(献给乔布斯),拉开了新手机的热销序幕。

据国外媒体报道,iPhone4S运营商AT&T表示,接受预定后12个小时,公司已经接受20万部订单。去年推出iPhone4一天之内,苹果共计接受了60万台预定。但两个数据无法作充分对比,因为这次是三家运营商同时代理苹果。

有分析指出,乔布斯去世会增加苹果的魅力和利润。消费者向这位美国创意天才献上最高礼赞,方法当然就是多买iPhone、iPad、iPod等产品。每个新版iPhone推出,苹果店门外面都是长长的人龙,但iPhone4S可能更多人争先恐后,因为这是乔布斯遗作,虽然不是他亲自上台介绍。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营销学教授欧辛斯基说:“乔布斯是科技界的摇滚巨星,地位相当于富兰克林或爱迪生,我认为苹果的销售量会飙升,至少飙升一段时间。”

底特律大学营销教授柏纳奇说,普受尊仰的人设计的任何东西,在设计者去世后都变成热门商品。他表示,这些产品有相当大的情感价值,消费者不满足于睹物怀人,他们是购物怀人。柏纳奇说:“透过这些产品,乔布斯虽死犹生。”由于忠实顾客相约共同追思乔布斯,苹果在美国的357个店面现在都变成灵堂。

除了消费者,竞争对手也有相关举动以示敬意。作为苹果在手机市场上最大的商业对手谷歌和三星7日发表了“休战”的联合声明称:“在全世界悼念乔布斯辞世之时,我们相信这不是一个发布新产品的合适时间。”

三星发言人说:“我们认为,目前正值世人悼念乔布斯与世长辞之际,不是宣布新产品的适当时间。”延期的理由是不希望让人产生三星对乔布斯失敬的印象。

三星这款新手机一旦上市,将和苹果最新款的iPhone4S正面交锋。iPhone4S定于14日推出,7日已开始接受预订。

多条战线受敌史诗性成功难复制

由乔布斯引领苹果的革命性成功能否在其离世后为继,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目前在各条电子战线上苹果将受到严峻挑战:就在一周前,亚马逊公司(Amazon.comInc.)刚刚发布了KindleFire,价格不到iPad的一半,被分析师视为迄今为止平板电脑市场对苹果最具杀伤力的威胁。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谷歌公司也用自己免费的安卓(Android)软件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胜过了苹果。身为互联网巨头的谷歌还达成了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交易,从而与苹果在手机市场直接对峙。

苹果的智能手机销量依然比任何竞争对手都高,并且在平板电脑市场也遥遥领先。平板电脑市场是2010年乔布斯发布iPad后逐渐发展起来的。

苹果发言人在回答有关这种竞争的问题时说,iPhone是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机,并且会继续在客户满意度上保持第一。至于KindleFire,其他公司已经推出了七英寸屏幕、应用程序数量有限的平板电脑,但没有一个和iPad一样以不可思议的势头获得强大的吸引力。

除了促成硬件方面的竞争,亚马逊和谷歌也在和苹果争夺与媒体公司的交易,这些交易可能会推动手机和其他产品的销量。乔布斯的离开可能会削弱苹果与媒体公司谈判时的筹码,特别是音乐发行商,乔布斯经常对音乐表现出比电视或电影更大的个人兴趣。

亚马逊和谷歌对苹果构成较大威胁是因为它们的战略截然不同。苹果的大多数收入来自硬件。谷歌希望通过免费软件从搜索广告方面获利。亚马逊希望从数字内容的销售上获利,亚马逊首席执行长贝佐斯甚至将KindleFire描述为一项服务而非一个设备。

苹果虽然已经成为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但其成功主要得益于推出新产品、新电脑所引发的兴奋。而从新总裁库克本周行动的反响看,这一点并不总是有保证的。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长期跟踪科技行业情况的尤菲说,苹果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他们如何应对人们的期望。人们期待苹果每次发布产品都是革命性的,而那是不可能的。

另外,苹果公司还要在家用电视领域与微软搏杀。纽约时报报道,苹果公司在音乐、手机和平板计算机都有划时代的表现,唯独在电视还没有代表作。随着电视技术逐渐成熟,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很可能把目标放在征服客厅娱乐上。

苹果过去曾推出能连接网络影音的机顶盒AppleTV,却被视为乔布斯在苹果总裁任内少见的失误。反观微软等科技公司,近来纷纷以更强力的领导姿态,推动电视技术前进。

佛瑞斯特研究公司分析师麦奎维说:“这是苹果还没殖民的一大市场。我们每天看电视的时间比睡觉还多。”

AppleTV表现尚不突出,主因可能是没有掌握让观众趋之若鹜的内容。虽然iTunes商店不乏当红电视影集,网络或电视业界高层却迟迟不愿以诱人价格供应所有内容,以免得罪有线电视这个主要客户,或许也因不愿见到唱片销售被iTunes侵蚀的历史重演。

相比之下,微软正风光进军电视圈。微软与HBO、康凯斯特(Comcast)、Bravo等近40家供货商合作,让3500万名XboxLive在线服务用户以串流的方式收看有线节目。虽然Xbox用户仍须按月缴纳有线电视费,但合作双方看好是比上网搜寻节目更便利的卖点。

乔布斯性格特色七:做事专心让他取得更大的成功

导读:在小的时候,史蒂夫.乔布斯做事专心的品性就显现了出来,这种良好的性格帮助他在日后的历程中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做事专心的性格给乔布斯很大帮助

史蒂夫.乔布斯在11岁的时候,因为自己心中的自由精神和超常的智力水平在学校那种混乱局面下,也毫无施展和提升的机会。他渐渐变得郁郁寡欢,并感到深受挫折,最终向父母提出退出那所学校,并获得了父母的支持和同意。他在这个时候就能以足够的意志力说服他的父母搬家。他这种刚强的个性加上做事专心的品性,使他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这一点在史蒂夫小时候就显现了出来。

1967年,乔布斯一家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斯阿尔托斯,在这个地方,他们忽然发现在曼哈顿计划实施以来,这里竟然聚集着如此多的科技工作人员。在这里,史蒂夫随时都能向学识渊博的科技人员请教各种问题,到处也都有一两只箱子里装着废弃不用的电子元器件,史蒂夫在放学后就可以把这些元器件拆开来看个究竟。他认为,这里和杂乱不堪的芒廷维尤相比简直就是天堂!

这时,乔布斯上了库比提诺中学,在那里,史蒂夫结识了比尔·费尔南德斯-一位律师的儿子。他们俩都不适合做运动员,因为他们都身材矮小、体型瘦弱,动作的协调能力也不好,但他们个性强烈而鲜明,都被同学视为不易接近之人。而对于他们两个“局外人”来说,电子元器件是最好的玩伴。他们没有一般青少年可能碰到的难题,比如同学的排斥、体育活动的剧烈、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因为他们可以在学校附近孤零零的生产车间里找寻到自己的快乐,躲在里边一玩儿就是好几个小时。他们可能已被同学们看做是“古怪”之人,但在那时,费尔南德斯和史蒂夫已在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包围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科学技术氛围。

很多年后,有人评价他:“我们一般人都习惯于稳稳当当地处理自己的事情,但史蒂夫不一样,他紧赶时间,往往用别人一半的工夫就能把整件事做得非常漂亮。”

孩子做事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的的问题不能小看。为什么孩子在玩游戏、看动画片时聚精会神,而学习就会走神呢?

1、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所学习的知识没兴趣的话,学一小会就不耐烦了。就像我们成年人一样,只不过我们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来硬着头皮学,孩子们年龄小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如果课堂内容乏味就很容易走神。

2、睡眠不足。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在全国八大城市调查发现,有六成多学生因为睡眠不足、学习时间过长,导致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这方面,小学生的表现尤为突出。

3、外界干扰引起的。如:环境繁杂、喧闹等使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

4、教育内容、方法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太深,孩子不能理解,或太浅缺乏新鲜感,都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另外,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注意动静搭配,或活动要求不够明确等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做事不专心的坏处

1、做事不专心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

做事不专心的孩子在上课听讲及课后完成作业方面都受到影响,具体表现为做小动作,东张西望,容易分神,作业拖拉,容易出现错、漏、忘等,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久而久之会影响孩子对知识的掌握,当然考试成绩就不理想了。小学学习成绩往往会影响初中学习成绩,如果再错过了初中阶段的补救,那么到高中阶段就很难办了。

2、做事不专心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

学校的学习不仅灌输给了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随着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孩子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发展。孩子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其必然的结果是孩子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而思维能力发展的延缓和落后反过来又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其它方面的发展。

3、做事不专心影响孩子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健康。

家长和老师由于对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的原因缺乏全面的认识,往往会错误地认为孩子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而孩子在学习、做作业时搞小动作,拖延,最终会使家长、老师失去耐心。孩子理解能力的落后又会与家长和名师对其期望之间产生差出。长久下来势必会影响到孩子和家长、老师之间的关系,甚至感情。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好、思维能力落后,往往也会造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摩擦,进而影响了同学关系。人际关系的恶化往往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健康和人格健康,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4、做事不专心影响孩子的将来的发展。

做事不专心,通过对学习、思维能力、情绪和人格影响,进而通过初中、高中、大学和工作四个阶段的分流,必然对孩子的将来和人生产生相应的影响。

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专心的孩子如何引导

儿童无意注意在幼儿阶段已高度发展,而且相当稳定。凡是鲜明、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突然变化的场景,都能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也就是说使得儿童注意力分散。 为了防止注意力分散,培养有意注意,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一次让孩子注意的东西不可太多。上英语课时,书包、笔、笔擦等,就不要带进教室。

2、想办法使孩子学习的任务变得十分有趣,儿童对有兴趣的东西注意时间就长得多。

3、尽量让孩子手脑并用。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能维持注意力。

4、指导孩子学会一些注意(指有意注意)的方法。比如:在看图时,学会用手指着看的地方、说着在看的故事;在学数数时,用手点着积木块、纽扣,嘴里说着数等。

5、把要他学习的任务游戏化。儿童在游戏情景中,注意力会提高很多。

6、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帮助他集中注意力。比如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尽量避免让他分心的事,如大人谈话、大人看电视等。

7、不要勉强他集中注意于他不喜欢的任务很长时间。这就要求老师安排好各种教学内容,让这些内容生动活泼、有趣,对有的小朋友不喜欢的内容尽量时间短,分散教。

8、有时可以想办法逐渐改善他的注意力“长度”。比如:设置短时可以完成的任务,并且帮助完成,再逐渐加长。比如,让他玩拼图,先拼4-6块的,知时间内即可完成,让他有成功感,然后逐渐加多,他的注意时间也会加长。

9、用一个小小的定时器,调到你认为他可以完成一个任务(如拼搭一座高楼)的时间,当他已完成了,而定时器还还没有响,说明他提前完成了,就大力表扬,这对他集中注意、完成任务有很大的作用。

10、千万不能用打的办法来使孩子注意力集中。也许你打了他,他暂时不做别的事了,但心里并不服气,实际对你要他做的事一点好处也没有,甚至还会伤了亲子关系,形成逆反心理。

11、给他尽量多的爱。让他感到你是爱他的,愿意帮他的,他会有安全感,能够听你的话去完成任务。不要让他怕你,怕也不会使注意力集中。

12、学一点儿童心理学,懂一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这样,家长就会更好地教育孩子了。

为何企业高管不应该读《乔布斯传》

由沃尔特.艾萨克森撰写的《乔布斯传》自上市后就一直在世界范围内热卖,全球最大在线零售商亚马逊刚刚宣布年度最畅销书籍的排名,《乔布斯传》只花了45天就将其它“对手”甩在身后,荣登榜首。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出于纪念,崇拜,抑或是好奇,人们都想从这本记录着乔布斯点滴的书籍当中了解到这位商业传奇的更多故事。

国外知名科技博客BusinessInsider的编辑Kim Bhasin今天发表了一篇关于《乔布斯传》的评论,在他眼里,各大企业的管理高层不应该去读这本书。因为他认为,所有读过《乔布斯传》的读者——尤其是企业高管,会不由自主的模仿乔布斯,导致失去自我。以下是全篇评论:

正文:

假如你到街上随便抓起一位商业人士,或者是消费者来进行调查,也许他们都会把史蒂夫.乔布斯喻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CEO。我认为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他确实对这个世界产生了太多,太深远的影响。

不过,企业高管却不应该去就读他的传记故事,因为你不可能成为像他一样的人物,也不应该去模仿他。但是,当你读过《乔布斯传》之后,就会忍不住想要去尝试,想要去模仿,想要成为另一个史蒂夫.乔布斯。

你不可能成为史蒂夫.乔布斯,因为他是一个天才。

《乔布斯传》当中所涉及到的许多商业模式都不可能照搬到其它领域,乔布斯拥有着一套独特的管理风格,这种风格与这个时代的苹果息息相关。他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只能够在苹果产生如此巨大的效应,我们很难去理解这一切,因为只有他能够做到这一点,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

任何一名高管都可以学习到乔布斯式的管理哲学模式,但是这并不是他获得成功的唯一因素。举个例子,乔布斯是一个坚决果断的人,他狂热地专注于细节,他重视设计凌驾于一切,这些都可以直接模仿。但是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专注于正确的细节,参与设计出那些精美得让人窒息的产品后做出的正确决定。

这一点是别人永远也模仿不来的。为什么他总是能够做出这些正确的决定?人们在讨论乔布斯身上那种非凡能力的时候,有一个词的出场率非常高,那就是“不可思议”。他具有非常不可思议的能力,能够准确把握人们的渴望。甚至是在人们表现出兴趣之前,乔布斯就已经知道这一点。他的不可思议,还表现在他对于创新事物的预知,高明得教人心寒,没有人能够减缓他带领着苹果向前的脚步。

乔布斯那些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别人不可复制的神秘,也是他在商业上如此伟大的原因之一。有人评价他是一个心理变.态的人,这一点,也是别人无法模仿的。假如我们把乔布斯这个名字与其它的大企业家放到一起比较,就会发现他是如此与众不同。

如果要参照商业人士的成功模式,通用电汽CEO Jack Welch,IBM总裁Louis Gerstner也许会更容易模仿。前者的成功来自于他为通用电汽制定的一套固定的管理规则,后者是将IBM转型而大获成功,他们两人都会把所有决策的过程和原因记录下来,有迹可寻。但是乔布斯与他们不同,他只有“不可思议”的品味和嗅觉——他在苹果的职业生涯里所做的决定总是能够生出巨大效应,就这么简单。

就拿苹果这个品牌来说,一些市场商人经常会向消费者鼓吹其品牌的透明度和可依赖度,并保持着与消费者的互动,以此让他们生出自己就是这个品牌的一部分的感觉。苹果没有跟风,但是你们看看,现在苹果在世界范围内的粉丝群都是如此忠贞不渝。苹果做什么了吗?没有,但是就这么成功了。

不要去模仿乔布斯,因为他是一个混蛋,而这并不是他成功的原因。

乔布斯在工作当中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在藐视现代管理哲学。管理人员应该学会采纳意见,做一个出色的聆听者;管理人员应该允许员工参与管理,而不用事必躬亲;管理人员应该在工作上教导下属员工等等。乔布斯没有一样做到,他正是穿越这一切现代管理哲学的混蛋。

也许有人会问,乔布斯的成功是因为他的混蛋行径吗?或者是问,为什么乔布斯是一个混蛋,他还会获得成功呢?我们不可否认,他确实曾经因为“作恶”问题被苹果扫地出门,不过当他重返苹果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解释了吧?科技评论员Tom McNichol最近在一篇讨论乔布斯的文章当中总结道:史蒂夫.乔布斯没有获得成功,因为他是一个混蛋。他获得了成功,因为他是史蒂夫.乔布斯。

McNichol是对的,乔布斯确实是天才群里面的一个异种,这是没有人能够复制得来的。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赞赏他所做的一切,你能够想象到吗?即使是最坚定的信念,也会面临屡战屡败的困境——就算这种信念从未改变。

乔布斯有着与众的不同的理念,他会忽视身边的所有人,当他沉浸在自己的工作当中时,对于身边的其它人来说他就是一个混蛋,他们会因此抓狂。事实是,他成功了,仅仅是因为他脑袋里面的价值观起了效应,就那么简单。

这些都是你可以在乔布斯身上所学习的东西,但是有许多你都做不来。不过,从他身上学到的东西只适用于你正在规划的美好生活,而不能运用于在管理会议上所做的决定。乔布斯向我们展现了什么叫激.情,可靠,信仰,和知识的力量,但是他却没有教我们如何去管理一家企业。

假如你读了《乔布斯传》,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要成为史蒂夫.乔布斯。

因为他取得如此骄人和特别的成绩,我们很难将乔布斯的事例套到某一位企业家身上。大多数所谓的市场观察员想都不曾想象过苹果这个品牌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这是一个规模巨大,让人趋之若鹜,获得无数人热爱的品牌。苹果的设计已经闻名于世界。苹果在与其它科技企业的竞争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个中翘楚,并达到历史性的高度。

现在的人们,仍然孜孜不倦的想要从乔布斯的事迹当中学到任何可以学习的东西。我们有这样的需要是因为我们害怕,害怕乔布斯之后,再无乔布斯。就像我们害怕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亨利.福特(Henry Ford)或者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Edison)那样,我们都想要千方百计的抓住他们能为后人留下的点滴。

这种感觉在乔布斯身上甚至得到了扩展。因为乔布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他的产品无孔不入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比起生活在福特或爱迪生时代的那些人,我们更容易发现,其实乔布斯就在身边。当他进行演讲时,他的领.导力和说服力一展无余,而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目睹这些精彩的演讲,因为电视和网络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普及物。我们甚至可以和他直接联系,因为他一直就站在苹果品牌里面。

假如你实在是不能自已,就把《乔布斯传》当成小说来看,里面讲述的只是一位我们这个时代的名人故事。与其刻意地去模仿乔布斯,还不如完成一些自己能够完成的,乔布斯也曾经做过的事情。这些东西在任何书本上都学习不到,只能完全依靠个人修养。就像乔布斯自己所说的那样——A ding in the universe——在这个世界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李开复认为,乔布斯能如此成功的八个原因是:

一、预测业界趋势;

二、大胆使用最先进的技术;

三、打造崭新的商业模式;

四、凝聚一流人才;

五、憧憬用户尚不自觉的需求;

六、永不停息的自我超越;

七、设计每个细节都近乎完美的产品;

八、口若悬河地说服用户情不自禁地爱他的产品。

李开复称:“一般能驾驭两三个上述点就可能很成功,但乔布斯做到了这八点。”

乔布斯与宗庆后:7大共同成功基因

乔布斯与宗庆后?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产业,为什么要比较?

乔布斯:父母弃子,逃学威龙,硅谷商业天才,嬉皮士,信仰禅宗,吃素不吃荤,性格怪异、极端,不在乎社会礼仪,不尊重他人,演讲天才,游说力超强,从事高科技产业,年纪轻轻成就亿万富翁,可惜56岁英年早逝。

宗庆后:草根出生,上山下乡知青,文革被牺牲的一代,身处休闲之都杭州,吃苦耐劳的苦行僧,少年老成,无崇高信仰,赚钱高于一切,家长作风,处事中庸,不善交流,淘金食品饮料传统产业,67岁仍老骥伏枥。

的确,两人的身份背景、性格、信仰、生活方式、从事产业等等方面截然不同,风牛马不相及,没什么特别比较阐述的必要。

但是,笔者(罗建幸)更关注的是两者的共同点:事业的巨大成功,和成功背后的共同基因。

乔布斯:21岁创立苹果,一个人创造或颠覆了全球六大产业:个人电脑,动漫电影,数字音乐,数字出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极大程度改变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几经坎坷,将苹果打造成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是无数年轻人偶像。他的商业成功以及对人类生活方式的贡献,寰宇之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宗庆后:42岁创立娃哈哈,仅14万元借贷资本,从校办企业经销部起步,一步一脚印,徒手将娃哈哈打造成中国食品饮料产业的巨无霸,持续十多年占据营业规模、利润的榜首地位,靠卖一两元一瓶的饮料,一度成为中国的首富,他的成功无法复制。

美国科技界高手云集,大企业个个身份显赫:IBM/微软/惠普/摩托罗拉...苹果经历80年代的辉煌后,90年代中期还差点破产倒闭,为什么不懂技术的乔布斯,会不断的后来居上,创造IPOD/IPHONE/IPAD一个又一个奇迹?

中国食品饮料界,国内外产业大鳄环伺:可口可乐/康师傅/雀巢/统一...在拼资源拼实力,低科技的传统产业,白手起家的宗庆后,到底靠什么获得0-1亿-10亿-100亿-300亿-500亿的飞跃?即便世界第一品牌可口可乐也望尘莫及。

一个在高科技产品界的成功,另一个在传统产业界的成功,成功的背后,两者有没有共同的原因?剥丝抽茧,笔者(罗建幸)高度概括以下7大成功基因:

1、都是事业狂人。都很勤奋,都坚持自己的事业,奋发进取,都将事业等同于生活甚至高于生活,都上升到马斯洛理论中自我实视的最高境界。乔布斯,26岁时就已经是亿万富豪,他早就不再为金钱而奋斗,他为了“改变人类生活”持续努力,在90年代中期他重掌苹果时,他身兼苹果(只拿1美元薪水)和皮克斯公司的CEO,持续几年几乎没有休息日,那种工作量可想而知。宗庆后,他每天工作时间一般在16小时以上,国庆春节从无休息,23年来从未改变过,一年中,他有200多天在市场一线奔走、考察,用脚丈量市场,有“中国最勤奋的企业家”的美誉。

2、都崇尚集权。都喜欢大权在握,都喜欢发号施令,控制他人,都是专制者、独裁者,都坚信:只有集权,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打造高效执行力。身处民主自由的美国,乔布斯却是个控制狂,他以非职业经理人的政治手腕或硅谷工程师的伙伴温情来管控企业,他眼中非黑即白,员工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白痴,并随时让“白痴”滚蛋;他动员公司全力进军数字音乐市场,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联合了美国各大音像出版商,完成了机制僵化的索尼数年也完成不了的整合壮举。视毛泽东为偶像的宗庆后,从不忌讳自己的专制思维:“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是一个‘开明的独裁者’”。宗庆后迄今为止没有副总,高层仅其一人,事无巨细,大权独揽,是绝对的“一支笔”。在娃哈哈,除了宗庆后本人外,其它任何人都可上可下,他可以一夜之间撤换公司的人事部长,生产部长,中间无任何人事考核流程。

3、都敢于创新,特别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乔布斯推崇产品“极简主义”创新,宗庆后喜欢模仿中超越的产品创新,两人更重视并敢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这些商业模式的创新,是两大企业家取得惊人成就的关键。乔布斯,以个人之力打破“IT软硬件产业的开放化,联合化”产业发展趋势,独走“封闭化、纵向化”之路,独创“硬件+软件+零售”三合一商业模式,才会出现强大的ITUNES和APP应用商店,让只重视手机硬件的诺基亚们、只重视软件的微软们江河日下。宗庆后,剑走偏锋,避开消费品业公认先进的可口可乐式直供终端“直营”销售模式,独创整合社会渠道资源的娃哈哈“联销体”商业模式,铸就娃哈哈核心的竞争优势,此创新渠道模式被选为哈佛商学院屈指可数的中国企业经典学习案例。4、都极自信,有敏锐的战略眼光。两人都极度自信,甚至刚愎自用,很少听取他人的意见,但都具备非同一般的战略性分析判断力。早在创业早期,乔布斯精准判断个人电脑的界面友好化、普及化趋势;IPOD成功后,果断延后IPAD的研发,而提速IPHONE智能手机和应用商店的发展,最后才推出IPAD,精确把握科技时代竞争和消费演变的脉搏。宗庆后拥有异于常人的把握战略性机遇能力:从普通的校办文具经销商快速转型为儿童营养液保健食品制造商,再迅速转身生产儿童饮料,真正进入前景无限的饮料产业;90年代初,小鱼吃大鱼兼并杭州罐头厂,轰动全国,持续十多年的“销地产”生产力布局,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打造规模、速度和成本竞争力。

5、都相信直觉,有超强决策魄力。乔布斯和宗庆后都不相信那些看似很专业很客观的市场调查数据,都很少聘请外部专业市调公司进行“消费者需求”专项研究,更多的相信直觉决策,这些直觉决策,需要多年经验积累更需要天赋。乔布斯,决定大学辍业创立苹果,他坚信电脑时代会诞生伟大的企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重新入主危难之际的苹果后,面对当时洋洋洒洒几百种产品,以“专业市场、大众市场;台式机、便捷式计算机”四象限划分原则,主推四种计算机,同时砍掉打印机、手持机等70%的产品和生产线,断臂求生。宗庆后,当年为推广新品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企业存款仅有10万元却签下20万元的电视广告合同,直觉认为电视广告效果非同一般;1996年,力推纯净水,娃哈哈不再是儿童产品公司;两年后,力排众异,上市非常可乐,挑战世界可口可乐,魄力非凡;2007年,与达能婚姻破裂,虽底牌有限,仍毅然反击,引发世纪商战,靠直觉靠勇气靠魄力,最终笑到最后。

6、都极度重视市场营销FromEMKT.com.cn。无论是高科技的手机、电脑,还是普通的大众食品饮料,只要是消费品,市场营销永远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乔布斯和宗庆后,既是企业的CEO,更是首席营销官。乔布斯极度重视顾客的体验和感受,他为MAC电脑、IPOD/IPHONE的外观绞尽脑汁,他为电脑导航界面的字体和颜色而斤斤计较了好几个月,他强烈要求苹果系列产品没有ON/OFF开关键;他亲自选择广告公司,参与并决定广告片的创意与制作;他参加每次的MAC大会,并亲自撰稿、编排图案并演讲,他魔力演讲,不仅倾倒现场观众,同样让媒体记者着迷,苹果产品的上市不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而演变为全球财经领域的公众新闻事件。宗庆后,更是个营销大师,娃哈哈所有的产品定位、包装、定价、广告创意、营销计划、销售组织...均由他决定。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快速决策快速指挥,跟进中产品创新,严控渠道价差体系,大手笔海陆空广告轰炸,亲笔撰写大量的命令式、培训式销售通报直达各地办事处,数十年坚持深入前线市场走访......

7、都是企业的精神领袖、灵魂。基于专业、能力和敬业,乔布斯和宗庆后,自然而然,毫无争议的,都成了各自企业的灵魂、教父、精神领袖,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提升了执行力,是各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苹果已经失去了乔布斯,虽然中短期业绩仍在惯性增长,但可能不再创造乔布斯时代一个又一个的惊喜。宗庆后终将老去,无法想象,后宗庆后年代的娃哈哈,未来又能怎样?!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代商业社会,要守住江山已经不易,要有所增长也不容易,要出乎意料的持续高速成长,那更是难以上青天。打江山的创业者、企业家,谁不想成为下一个乔布斯和宗庆后?谁不想在强手如云高度竞争的各个产业内脱颖而出?对照一下,笔者(罗建幸)总结的两人共同的7大成功基因,你拥有几条?如果你是职业经理人,你只是守江山,只求平稳业绩,你不一定要集权,也不会成为企业的灵魂,但其它5条,你又拥有几条?

乔布斯的十大成功法则

第一代Mac中取消了方向键,但在后来的版本中却被迫再次增加了这一按键,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不过,更多情况下,苹果抛弃过去的做法能够让自己做出更好的产品,也让苹果总能站在科技前沿。当然,这一战略也迫使忠实的苹果粉丝不断购买最新产品。

九、 将意见变为灵感

乔布斯经常引用亨利·福特的一句名言:“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 一匹更快的马 。”

这是乔布斯为苹果拒绝倾听用户建议所做的辩解,即便那些最富激情的用户也不例外。“苹果的整个理念就是人们并不真正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他们会告诉你一堆想要的东西,但当你真的做了,却会发现做错了。”

乔布斯并非完全忽视用户,他只是将用户的想法作为一种灵感,而非方向;作为一种手段,而非目的。自上网本兴起以来,许多人都在乞求苹果推出同类产品,这种体积小巧且便携的产品是个人电脑市场增长最快的一个领域。但乔布斯却表现得异常坚决,在谈及上网本的前景时,他说:“我不知道怎么做出500美元而又不是垃圾的电脑。”

不过,2010年1月,乔布斯带来了一款售价500美元且不是垃圾的电脑iPad。本质上说,iPad并非上网本,它欠缺上网本的一些功能,但也有优于它的地方,换言之,它不只是一匹跑得更快的马。

十、 玩转自己的世界

iPad上市几周后,惠普决定推迟并重新开发Slate平板电脑,几乎同时,微软也取消了Courier平板电脑的上市计划,RIM也将平板电脑计划推迟到2011年。它们此前都被认为是有希望挑战苹果“耶稣平板”(指iPad)的产品。

这些产品都比iPad 只是将一台功能齐全的电脑以平板电脑的形式生产出来 复杂,由于iPad的市场反响强烈,它们不得不重新“回炉”设计。

尽管对手林立,苹果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产品发布计划也完全围绕着自己的战略和目标稳步推进。苹果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部分原因在于乔布斯的显赫地位。美国CEO的平均任期不到6年,现在还在往下滑,许多CEO甚至只干了几个月就被解雇了。只有乔布斯永远不会被解雇,所以他才会无拘无束地制订长期发展计划,以实现苹果的高标准,并获取丰厚的利润。

苹果的长期专注使之可以做一些更为复杂的事情:借助现有的产品来拓展未来。过去10年间,该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平台,例如MacOSX、iPhoneOS、iTunes、零售店、应用商店。最近,苹果还推出了自己的微处理器和iAd广告平台,这都为其今后的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Pad是这些产品的集大成者,它的玻璃屏幕、界面、一次成型的结构、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都来自其他的苹果产品。在iPad身上,透露着苹果对未来产品和服务的展望,尽管我们只能在事后发现这一点。

苹果专注于长远目标的能力和决心是其最大优点。该公司有自己的计划,目前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将进一步激发其信心和抱负。它也在身体力行,这是苹果之所以成为苹果的原因。

带着责任感生活,尝试为这个世界带来点有意义的事情,为更高尚的事情作点贡献,这样你会发现生活更加有意义,生命不再枯燥,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很多。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创新无极限!只要敢想,没有什么不可能,立即跳出思维的框框吧。如果你正处于一个上升的朝阳行业,那么尝试去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更招消费者喜爱、更简洁的商业模式。如果你处于一个日渐萎缩的行业,那么赶紧在自己变得跟不上时代之前抽身而出,去换个工作或者转换行业。不要拖延,立刻开始创新!

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告诉其他人你的计划,不要鼓吹,也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能盲目狂热,那样只会把人们吓跑,当然,你也不要害怕成为榜样,要抓住出头的机会让人们知道你的所作所为。

我是我所知唯一一个在一年中失去2.5亿美元的人,这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

十几年来,世界各地的书店里涌现出海量的关于历史人物的书籍。这些人物包括苏格拉底、达·芬奇、哥白尼、达尔文以及爱因斯坦。他们成为人们灵感的灯塔,而苏格拉底排在第一位。西塞罗评价苏格拉底说:“他把哲学从高山仰止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你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吧,这不是关于苏格拉底,这是关于你自己,以及关于你如何给你每天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真、善、美。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果粉丝的头脑的确与众不同。

畅销书《购买学》的作者、品牌咨询师马汀·林德斯特罗曾通过核磁共振扫描过这些粉丝的大脑,他发现这些粉丝就像耶稣信徒一般,“苹果的品牌力量太过强大,不少人已经把它当做一个真正的宗教”。

苹果一直通过一些巧妙的方式培养其信徒的宗教热情,包括神秘感以及暗示用户是被选定的人,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苹果对于符号化信息的挚爱。想想iPod的白色耳机、Mac的开机声音以及MacBook那与众不同的后盖。苹果深知这种持续性感知暗示的力量,并且不遗余力地将所有能够增强用户记忆的做法都用于宣传品牌。

这种思路也延伸到了苹果的重大产品的发布会上。如果你用心,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在苹果产品正式发布前几个月甚至几年前通常都会出现相关传闻。真正的发布日更会精心设计,就像检阅军队一样隆重。例如,在iPad发布会时,苹果买下了会场周边的所有公交车站的广告。当乔布斯登台演讲时,所有的海报都被换掉。2010年1月27日,当记者前往iPad发布会现场时,街道两侧还一切如故,离开时却发现到处都是iPad海报的身影。研究一下海报中的iPad,你会发现上面的时间都是上午9:41 这正是乔布斯向全世界展示iPad的时间。除了苹果,还有哪家公司的品牌宣传能细致到这个程度?

七、 不要发明,要再创造

“革命性”是乔布斯最喜欢的词汇之一。在iPhone、iPad等多项产品的发布会上,他都用了这个词。

乔布斯认为,苹果的每个发明都具有独特和原创的特性。而批评者却坚持认为,这些产品不过是自由地使用了早已存在的技术。毕竟在iPod诞生前,音乐播放器就已存在,智能手机的诞生也早于iPhone。部分批评者比如诺基亚和HTC,甚至让苹果面临着专利侵权诉讼,iPod和iPhone都曾经遭遇过这种问题。

与简单的侵权相比,苹果更为狡猾,利润率也更高。它搜集科技行业的最佳创意并将其变成自己的东西。苹果还是一个伟大的修理师,它可以改进现有产品的缺点。iPad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很多功能以前都出现过,比尔·盖茨曾于2001年展示过一款基于Windows的平板电脑,并预言它5年内将成为一款主导产品。但微软的平板电脑很快就失败了,为什么?微软没有完全改革台式机的界面,需要使用蹩脚的触控笔来完成所有任务,盖茨也不鼓励开发者开发专门针对平板电脑的应用程序。

乔布斯和苹果则不同。论操作系统,苹果iPhone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而且赢得了满堂彩;论界面,iPhone的多点触控完全不需要使用触控笔;论应用,网上商店已经让众多开发者乐此不疲。所有这一切,再加上对设计和营销的大量思考造就了这款全世界都想要的平板电脑。至于iPad是否真的是一款“新”设备,这真的有关系吗?该产品上市60天就已经售出了200万台。

八、 忘记过去

如果苹果某天推出一款“无桌面”电脑,你千万不要感到惊讶。这种电脑可以让你躺在沙发上使用无线键盘来操纵,内容则通过巨大的投影仪来显示,或者会提供一个平面来识别手写姿势,以便在触摸屏上实现签名。

这可不是幻想。苹果最近的专利文件中已经提到了这些内容。你或许从没见过这样的产品,但苹果却一直在乐此不疲地重新思考其业务的基本元素。

苹果完全漠视向后兼容的概念,在其短暂的历史上,已经多次更新操作系统和底层芯片架构,每次升级都会使其现有的产品立刻黯然失色。乔布斯在iMac中抛弃了软盘,随着MacBook Air的推出,光驱也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触摸屏技术又让其抛弃了鼠标。要知道,鼠标之所以能够流行,恰恰归功于苹果20世纪80年代的大力推广。这种毫不留恋过去、一心向前发展的方法总能够奏效吗?也不是,乔布斯在

ne更开放。

苹果显然被视为封闭企业的代表。美国科技博客Boing Boing的编辑科利·多克托罗曾将反对苹果的观点提炼成了一句话:“在一个有创意的世界中,任何有好想法的人都可以付诸实施,并且使之在你的硬件上运行。如果你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么iPad就不是你的好选择。”

尽管有关苹果思想封闭的批评不绝于耳,但苹果对这些批评毫不在意,它重视的只有两个 推出好的产品,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苹果就像是一家注重结果的企业,而非教条主义的大学哲学教授。例如,苹果曾欣然接受了音乐行业的版权保护要求,因为这有助于苹果成功推出iTunes音乐商店。

第三方软件开发者也满腹牢骚,因为软件要想进驻苹果应用商店,必须获得批准,而苹果制定的规则又往往独断、不透明且频繁更改。但应用商店的成功是任何人都无法忽视的,就连那些最激烈的反对者也承认苹果提供了一种简便且充满乐趣的方式,让用户可以找到更可靠、更有用、质量更高的内容充实的手机和平板电脑,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吸引力,也是苹果唯一看重的哲学。

四、 顾客至上

无论产品有多好,总是难免出现故障。按照传统的客服理论,只有这时,用户才能真正看清一家公司。

最近几年,各类企业尤其是苹果在电脑和手机领域的竞争对手们,都对客服采取了逃避策略。他们花很少的钱将此业务外包,把用户打发给那些只会照本宣科的接线生,更有甚者干脆让用户自己上网阅读“常见问题解答”。谷歌今年1月通过网上商店推出Nexus One手机时,就忽略了这一问题,没有安排足够人手来提供现场解答。结果没多久,谷歌的网上论坛就被愤怒挤爆。

十年前苹果在设计零售战略时,只有一个最重要的目标:为用户提供与传统电脑行业的体验截然不同的零售店,为此苹果分别从塔吉特百货和美国服装品牌GAP挖来了高管罗恩·约翰逊以及乔治·布兰肯希普,在广泛调查后他们发现多数消费者都对酒店的服务台有好感,受此启发,苹果的“天才吧”应运而生。

在“天才吧”,无论苹果产品的购买地是何地,苹果的客服人员都会为你免费提供服务,他们不仅会修复一些与苹果无关的软件问题,甚至会帮用户完成一些与技术支持无关的要求。只有过了保质期的商品才会收费,而且这个费用店员还有权力决定是否免去。苹果怎么会如此慷慨?“这是为招揽顾客而做的亏本生意。有时,人们进来只是为了寻求帮助,但出门时可能会决定再买点东西。”德尔说。他于2006年离开苹果,并创办了一家软件公司。

五、 与用户共建品牌

苹果是极少的能把顾客纳入到品牌传播体系中的公司,乔布斯从一开始,就亲自打理电脑迷的各种组织,这是他“分享财富”计划的根本。苹果公司乐意帮助他们分享软件或专业知识,因而产生了一批死忠的苹果粉丝,他们把苹果电脑的观念推销出去,影响至深,同时,这也成为苹果吸纳新员工的重要来源。

乔布斯试图与顾客共建品牌。这其中的关键是,苹果负责引爆点,而广大的顾客则免费参与传播。苹果的产品也体现着用户的投票权,赋予消费者更高的“权力”。比如,社会学家曾做过研究,iPod有着鲜明的社会学意义,它让消费者拥有更庞大的音乐控制权。

另外一个例子是苹果的品牌体验店,很奢侈,很梦幻。乔布斯说,苹果的品牌体验店不只是“简单”的商店,而是苹果顾客交流意见的场所、体验新产品的梦幻之地。

这就是乔布斯之道,“以微小进步改变世界” 光有雄心和豪情远远不够,一定要有切实可行的战术和手段来实现它。对中国CEO而言,这其实比盖茨之道更容易复制。

六、 全面营销

如同“天才吧”被证明是一个天才的想法一样,如今已被奉为经典的苹果广告语“不同凡想”(Think Different)也已超越了文字的范畴:苹

2010年5月26日,苹果荣登全球最大科技公司的宝座。苹果凭什么能超越“巨无霸”微软和谷歌?也许正如乔布斯所说:“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苹果正是以自己对品位与美的独特理解,在时尚的风潮中执著前行。人们之所以高度关注苹果和苹果的产品,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苹果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的一举一动都能打动人心、撼人灵魂。

下面10条是我们对苹果游戏规则的整理,它们也许是你目前能获知的最接近苹果成功秘诀的东西。

一、 独树一帜

苹果的办公室后现代感十足,玻璃和不锈钢是最主要的两个元素,墙面刷成白色。二楼的办公室里坐着的都是这家公司的资深元老,他们自苹果创立之时便跟随乔布斯,一起想出了那个被啃了一口的苹果商标,一同设计了独一无二的产品线,并共同创建了全球287家苹果零售店。但办公室的门,却总是紧锁着。

门后面到底发生了、发生着什么?“(关于此)我们不能说得太多。”苹果的首席设计师威廉·奥荷,用一些模棱两可、语焉不详的词语来描述门后的工作,比如“重新定义高雅”、“保证设计的完整性”、“让产品成为英雄”等。

大门紧锁的办公室,保护着对这家公司来说至关重要的设计师以及研究人员。这样的办公室,出现在苹果全球的分公司里,也是其严格保密制度的象征。这样的做法也并非偏执,对苹果而言,外界的各种杂音实在太多了。唯有大门紧闭方能保证设计师和研究人员们两耳清净地工作。

乔布斯从不关心业界的说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苹果电脑仍处于设计研发阶段时,乔布斯就显露出不走寻常路的特点,他常常会将一个又一个新奇的点子抛给工程师。“一次他在百货店看见一台Cuisinart(美国厨房用品品牌)的食品处理机,觉得它的设计好极了,便让苹果的设计师们进行模仿。”《硅谷的革命:苹果电脑的疯狂与伟大》一书的作者、参与苹果草创的工程师安迪·赫兹菲尔德说,乔布斯甚至一度希望苹果电脑看上去像保时捷跑车。

对苹果来说,电脑就应当像跑车或高档厨房家电,因为高端人群 那些能买得起或者渴望买保时捷的人才是他们的营销对象。这与硅谷老牌科技公司截然不同,对于苹果来说,听取它们的成功经验毫无意义。

二、 一人独大

现在,科技界奉行的是全面的、自下而上的革新。参与改革的人越多,成果也就越显著。谷歌就是典型,员工可以将一些上班时间,投入到任何一个感兴趣的项目上。这种“20%的时间”帮助谷歌创造出了很多热门的应用,比如Gmail和谷歌新闻。

苹果却完全不同。在这里,百分之百的产品设想都来源于少数的高层,有些甚至完全就是乔布斯的个人理念。事实上,乔布斯可以算做苹果每项重要产品的实际策划人和执行者。他每周都要会见一次下面的开发人员,推动他们将自己的创意发挥到极致。

对于苹果这种大型公司来说,如此少的几个人拥有如此之大的决定权,这样的运作方式也的确出现过一些问题。根据一名苹果前工程师的说法,负责开发苹果电脑Mac操作系统的设计小组由十名工程师组成。由于团队太小,每年苹果只能推出一两款新产品。

但也正是这种做法让乔布斯和他的团队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像谷歌这样的分散化企业,每年可以推出数十款新品,但成功的几率却很低。相反,苹果的产品平均水平更高,公司强大的领导团队,可以保证明确的开发方向。

“大家都知道(公司)计划是什么,公司很少有内讧。”苹果前雇员,也是iMOVIE程序的开发者格林·里德说。

三、 实用主义

现在,科技行业掀起了一场大战:一方认为软件应该开放,另外一方则认为限制开发没有什么不妥。在技术派看来,开放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符合道德标准,这一阵营的代表是谷歌,它一直宣传Android手机比iPho

《禅与成功》——从乔布斯的“梦想”谈起

——雪漠禅坛在线访谈(第五期)

乔布斯的“成功”

◎网友:乔布斯说:“当面临死亡时,我更愿意认为一个人在死后有些什么依然存在……”也许人的意识会不朽。老师,您认为乔布斯留给世界的究竟是什么呢?

●雪漠:乔布斯的一生,留给了世界几款好手机,但不久之后,人们又会用更好的手机。这时,人们记下的,只是关于他的故事。再过几十年,那故事也会被许多人忘记。世界就是这样。

◎网友:请问,假设“乔布斯”也证得琼波浪觉的大手印,他的人生和事业可能会有哪些不同呢?——这是一个不着边际的猜想,但还请勉强假设一下。

●雪漠:乔布斯是不可能证得琼波浪觉的大手印的,这就像鱼儿永远无法飞上天空一样。琼波浪觉也不会去研究很快就会被替代的手机。他追求永恒。这是一种选择。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网友:老师,您好!您认为乔布斯成功在那里?对世人的启示是什么?

●雪漠:他最大的成功是在他死去之前,已干完了自己该干的事。

◎网友:老师好,佛教改变了乔布斯。乔布斯却应用佛教使世界变得更美。他的成功与佛教对他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是吗?

●雪漠:有关系。佛教让乔布斯减轻了一点痛苦,可怜他还没有觉悟。

◎网友:老师好!据说乔布斯通过禅改变了他自己,请问老师,您从他身上看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禅理呢?

●雪漠:他从来不去研究世界。他只做好他自己。

◎网友:关于“乔布斯”有很多传闻,有说其是禅学大师的,也有说其脾气暴躁、很难共事,等等。当然从他对公司的贡献和社会影响看他显然是成功的。老师,我的问题是,从一个人的世间成就能否判断出他的修证和成就水平?一个大禅者是否必定也有能力成就世间的成功?

●雪漠:不一定。内证功德不一定需要世间法的成功。许多世间法成功的人,不一定有内证功德。

◎网友:老师晚上好。象乔布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创造了IPHONE、IPAD、ITOUCH这些伟大的产品,一方面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是不是又激起无数人的贪着,买了这些其实很多人并不需要的电子产品,甚至出现了卖肾换IPHONE手机这一现象。对此,请问老师您怎么看?

●雪漠:乔布斯没错,错的是贪那手机的人。

何为真正的成功?

◎网友:老师,先谈谈“成功”吧?因为好多人,对成功的定义和标准都不一样?老师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雪漠:成功者首先做好他自己。他不一定受时下流行价值的影响。他只追求岁月毁不了的东西。当一个人,在生命消失之后,还能留下一点岁月毁不了的东西,而且能对人类有善的影响时,他便成功了。

◎网友:老师,什么才是岁月毁不了的东西?如何选择事业?选择行为的方向?

●雪漠:当一个人死了之后,他的行为还有善的意义时,他便创造了岁月毁不了的价值。

◎网友:老师晚上好,请问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乔布斯他成功了吗?

●雪漠:他成功了。只是这种成功很容易成为过去。

◎网友:请问老师:乔布斯最大的成功是什么?而琼波浪觉最大的成功又是什么呢?谢谢

●雪漠:乔布斯无疑是成功的。只是他的成功很容易成为过去,不久,他的成功和努力会让别人替代,他的财富也会换了主人,更也许会有另一种产品取代苹果。但琼波浪觉是文化大师,文化大师是无法被替代的。琼波浪觉的成功会光照千秋。这便是世间法的成功和出世间法成功不一样的地方。

◎网友:老师,琼波浪觉创建的大手印文化的成功观是什么?

●雪漠:大手印文化的成功观是战胜自己的贪欲,成为自己心的主人。

出世间法的成功

◎网友:怎么在世间得到出世间的成功?得到学佛的最高境界?

●雪漠:先找明师,更求妙法,然后放下,恒常精进。

◎网友:老师,您好!我不追求世间的某种成功,我想追求人生的真正解脱。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雪漠:找个好老师,去亲聆教诲。

◎网友:怎么找到明师?怎么分辨明师?

●雪漠:用你的心去感受。能让你清凉明白者,便是明师。

◎网友:老师,是不是要直接体验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或者“山河大地是如来”的境界才算成功了?

●雪漠:不一定。理上的明白,不一定等于事上的证得。所以,有“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或者“山河大地是如来”的觉受者,也不一定真正成就。

禅与梦想

◎网友:老师,从乔布斯的一生中,我们得知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命,那么乔布斯的梦想是属于出世间的还是世间的呢?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梦想?

●雪漠:乔布斯的梦想是世间法的梦想。我们需要世间法的梦想,更需要世间法的超越。

◎网友:这种世间法的超越是指什么?

●雪漠:可以去看我的《光明大手印》系列,里面专谈这内容。

◎网友:坚持梦想,是不是一种执著?

●雪漠:坚持梦想,也是执著的一种。只是正面的执著叫正念,无它不能证道。证道之后,便无所谓坚持,也无所谓梦想。那时,无执却不散乱;无发心,却无时不在利众。所以,开始时还要有正念,以一念控万念,专注才能得定发慧,终而破执,得到大成功。

◎网友:请问老师,梦中明白成立否?

●雪漠:明白啥? 成立啥? 真的明白是不需要成立的。

禅与成功

◎网友:老师,禅与成功有什么关系吗?

●雪漠:禅不求成功,但真正懂禅且精进者,能得到大成功。

◎网友:老师,禅是对内调心的方法?还是对外处世的手段?

●雪漠:内调己心,外应诸事。虽应诸事,心不染尘。

◎网友:真正的禅,对成功有什么帮助?

●雪漠:禅可以让一个人在精进的同时放下,在放下的当下精进。放下该舍的,守住该守的。心无旁骛,专注一心,却能超然于世间概念的束缚之外。

◎网友:有些人为了成功,所以专门去修禅,这种做法可取吗?

●雪漠:也可取。这世上,很少有无功利的修禅者。人们修禅,或是追求世间利益,或是追求出世间利益,都可以的。

◎网友:老师,一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会有很多的失误,或者错过很多人。请问老师,怎么去弥补?谢谢

●雪漠:过去的不用补。过去的无法补。你能把握的,永远只是当下。

◎网友:老师,对一个修行人来说,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是隐忍还是据理力争?或者有别的更好方法?

●雪漠:忍辱是禅者的功课,不过,有时候,世间法还要遵循世间法的规则。真正的好方法,是明白一切都会马上过去的,无论你争还是不争,一切都会过去的。我们留不住什么,也没有什么值得你执著的。当你拥有这种智慧时,自然会明白该怎么做了。

禅与打坐

◎网友:禅,一定是要闭目打坐吗?禅的精髓在哪里?

●雪漠:在没证得一心之前,必须要先打座。不打座,很难有定力。你能真正得定开悟、打成一片之后,则行住坐卧,起心动念,无不是禅。

◎网友:老师,最近打坐掉举很严重,请问老师如何对治?

●雪漠:学会持咒观想之法,慢慢就好了。

◎网友:老师好!有时忙得不能坚持每天禅修,过后加倍补上可以吗?谢谢!

●雪漠:可以的。但这种毛病,要不得。不能几天不吃,一顿撑死。

◎网友:“禅”无可见。经中说:“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那不能及的是什么?感恩老师。

●雪漠:单纯的见,是得不到大智慧的。“见”只是方向,若要证道,得走向那光明。路迢迢,心茫茫,不执不舍,不散不昏,恒常如一,离执放下,便不被“见”所困,便“能及”了。

◎网友:有言,不广修慈悲菩提心,单纯的安守心性法门契入,易落入小乘缘觉,对此,老师有何看法?

●雪漠:小乘是大乘的基础,没有小乘,便无大乘。没有地基,楼是无法修的。

禅与“定”

◎网友:雪漠老师,您好。 如何处理工作和禅修的关系?比如因为工作太投入,坐禅的时候和工作相关的思绪总会冒出来。是否只是定的程度还不够?那我们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效出离修定?

●雪漠:每天出离一两个小时。若是连这点时间都挤不出,我就劝你换个工作,或是换个心。

◎网友:老师,您好,平时行住坐卧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培养“定”的能力?

●雪漠:求个妙法。 或是恒念:“奶格玛千诺”。

◎网友:能简短的总结下日常禅修的内容和配比吗?冥想容易困倦,持咒容易流于形式,呼斥似乎又不够进入深入的定。

●雪漠:这得问你的上师。

◎网友:尊敬的老师:没开悟的人如果没有时间坐禅,可不可以在做事中守心,行中得定?

●雪漠:只要得到妙法,也可能在日常行为中修定。但没有真正的出离,是很难证得究竟的。

久闻正语,其心必正

◎网友:老师好:《西夏咒》中写到:“咋不算?”善人道:“这世上,啥都是说出来的。本来没有信心,说呀说呀,就有了……本来不该死的,说呀说呀,就该死了。”人心不正,所以有时候还是应该制止。对吗?

●雪漠:是的。人心是能被熏染的。久闻正语,其心必正。

◎网友:老师好:《西夏咒》里“鸡毛传帖”一节中,吴和尚和琼不抢村里的粮食,为什么群众那么恨他们?是否他们也该随众,减少众人的怨恨,也减轻自己的磨难?

●雪漠:君子不随恶行时,小人便会认为君子可恶。但君子还是要有君子之行,不能因为世上多小人,君子便顺世也当小人。

◎网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常常受许多外境的影响,如何令他们体会到禅?明白真正的含义?

●雪漠:先别管世界,从管好自己的心做起,慢慢就有禅了。禅即心的光明。

◎网友:雪漠先生,请问怎么理解观察到他人的过失是自心不清净的表现?

●雪漠:好人心中无坏人,善者眼中无恶事。但你对世人皆有母亲之心时,他们便都是你的孩子。一般人说的坏人,仅仅是生病的孩子,更值得你去疼。

◎网友:老师怎么看待中国种植转基因水稻?为此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雪漠:别吃它,也告诉别人别吃。

◎网友:老师好!祝贺您的新书出版发行,那必将对我们的实修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无死的金刚心》什么时候能出版呢?谢谢!

●雪漠:《无死的金刚心》已进入出版程序,估计很快了。

◎网友:上次把您的《白虎关》在加措活佛生日那天送给了他,不知您是否知道他?他也是积极入世,心怀悲悯的大行者,但方式和您有不同。

●雪漠:谢谢您。我向所有的善行表示谢意。

◎网友:雪漠老师!您是在广州还是哪呢?

●雪漠:在东莞。刚刚开完会。

乔布斯成功演说的十五个秘诀

数十年来,乔布斯(Steve Jobs)已经把产品演示变成了艺术。

沟通问题专家卡尔米·加洛(Carmine Gallo)研究他,发现了15个秘诀,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享——

1、模拟电影的策划

乔布斯的演讲具有大片的所有元素——英雄和反派、配角、震撼的视觉效果。并且和电影导演一样,他用图板来串联情节。

当你走向电脑,打开幻灯片,进行头脑风暴、速记或写白板的之前,请记住,你是讲故事的主角,幻灯片是辅助。

2、聚焦利益点

听众们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关注?”乔布斯非常清楚要销售的是隐藏在每个新产品或特性后面的利益点。为什么要买iPhone的3G?因为“它一半的价格两倍的速度”。“时光胶囊”的伟大之处在哪儿?你所有无可替代的照片、视频、文档如果曾丢失,也会被自动保护且易被检索。苹果的网站也保持对利益点的聚焦,例如“爱上Mac的十大理由”。

没人关心你的产品或服务,他们只关心你的产品或服务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

3、销售梦想而非产品

乔布斯不卖电脑,他销售世界更美好的前景。真正的福音是以救世主般的热忱去创造新体验。2001年,乔布斯推出iPod时说:“用我们自己微小的方式,让世界变的更美好”大部分人把iPod看成一个音乐播放器的时候,他看成是丰富人们生活的工具。当然有伟大的产品很重要。但是激情、热情、目标感比实际的产品更能让你和你的公司脱颖而出。

4、简短友好的标题

你能用140个字节描述您的产品或服务吗?乔布斯为每个产品设计的标题或描述可以简洁到发在Twitter微博上。例如2008年元月,乔布斯推出苹果笔记本电脑时,就简单地描述为:“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掷地有声!在演示中或苹果网站上充满细节描述,但是给每个产品定位都只用一句话!

5、树立反派

经典故事中,英雄都会激战反派。乔布斯就善于这么做,1984年苹果眼中的反派就是“蓝色巨人”IBM。在他向销售团队介绍1984年那则著名的电视广告前,他说IBM决意统治整个行业,苹果就是唯一的拦路虎,这让团队群情激昂。品牌专家马丁·林德斯特姆说,伟大的品牌和宗教有共通之处:征服共同敌人的梦想。

树立一个反派吧,好让消费者聚集在英雄——你的产品周围。

6、提纲挈领

每次演示开始,乔布斯都会介绍演讲提纲。2009年9月9月,音乐盛典,他告诉观众他主要介绍三款产品:iPhone、iTunes、iPod。整个过程,他会做出口头引导,如“iPhone是我今天介绍的第一款产品,现在我们把目光投向第二个iTunes”以帮助听众跟上节奏。

7、简洁的视觉化幻灯片

苹果的产品简单易用,因为他们删除了繁琐之处。乔布斯的每次演讲也应用同样的设计理念。他的演讲没有要点,取而代之的照片或图片。当平均每页幻灯片有40个单词时,在乔布斯的10页幻灯片中找到7个词都很难。文字和图片结合会更容易唤起对信息的回忆,乔布斯的技巧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乔布斯发布Mac Air超薄笔记本电脑的时候,他用一个牛皮纸信封装电脑的幻灯片来展现,真是一图胜万言!

简洁就是终极的复杂,乔布斯说。越复杂的越要保持简洁。

8、10分钟规则

神经学家发现任何演讲经过10分钟,大脑都会疲劳。换言之,无论演讲者如何富有吸引力,大约10分钟后观众往往会开小差。乔布斯的演讲会持续1.5个小时,可每10-15分钟他会插入视频、示范、客户发言,从而不给时间让观众变得厌烦。

9、挖掘数据的意义

每次苹果的演讲,都会大量运用数据。2009年9月9日,苹果副总裁菲尔·席勒说iPod已经卖了2.2亿台,这意味着73%的市场份额,他进一步说这个给了对手一个猛击,甚至将微软的股价拉下1%。

席勒得到了乔布斯的真传用大量数据连接观众。

10、活泼生动的语言

乔布斯谈到新的3G版iPhone的速度的用词是:“敏捷的惊人!”当多数商务演讲人用词过于技术、模糊、混乱时,他的语言则非常简单,他几乎不用广为演讲者使用的诸如:“最佳产品”“协同作用”的术语,就算有也不多,他的语言简单、清晰、直接。GE传奇CEO杰克·韦尔奇曾说:“不自信的管理者制造复杂。”

语言简单彰显自信。

11、分享舞台

乔布斯几乎就是苹果的代名词,可是他的演讲很少是独角戏。他乐于和商业伙伴、音乐家、员工一起分享舞台。2008年10月,乔布斯邀请苹果首席设计大师乔纳森·艾维,给观众展示苹果如何给电脑制作铝制框架。乔布斯可以自己传送信息,但他也给独特的角色和观点提供舞台。

12、使用道具

除了吸引人视觉背景(他的幻灯片)之外,乔布斯带来了展示和演讲道具。介绍新产品或功能时,他会坐在电脑前或拿起iPhone来展示它是如何工作的。这些演示很简单,但往往非常引人注目。1984年,乔布斯推出Mac电脑时,他走到的一个黑暗的舞台中央,慢慢从黑包内拿出电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软盘插入后走开了,彷佛这台电脑已经走入他的生活。

13、策划高潮

乔布斯的每次演讲都有一个高潮时刻,成为演讲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部分,这些精彩时刻都是事先设计好的。例如,乔布斯推出Mac Air电脑时,他从一个办公室的信封中取出电脑,以此来展示它是多么纤薄。这是2008年Mac大会,每个人都不能忘记的时刻。

策划一个演讲高潮吧!

14、反复演练

演讲的每个方面,乔布斯花时间都反复演练。每张幻灯片都仔细撰写,每次演讲舞台都有剧场般体验。乔布斯做演讲看上去毫不费力,但是娴熟的表演来自舞台下一次又一次不懈的演练。我不相信乔布斯是天生的演讲者,如果你看他20年前的演讲视频,将会发现每个十年他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84年的乔布斯有非凡的号召力,但1997年的他已经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演讲者,2007年展示iPhone的时候就更棒了!

15、穿着得体

乔布斯可以穿黑色圆领衫、蓝色牛仔裤、跑鞋,很简单,这是因为他已经赢得了穿着随心的权利。对大多数演讲者来说,最好穿得比观众更正式点。先别急着把套装扔了!

另外,要充满乐趣

乔布斯让每一个主题都充满乐趣。2007年元月Macworld大会主题演讲时,助手点击幻灯片出了问题,他毫不慌乱,停下来讲了一个当年他和苹果联合创始人沃兹做了个电视干扰设备,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沃兹涅克宿舍搞乱电视信号的乐事,幻灯片一修好,他就继续,彷佛计划好的一样。他微笑着、笑着,看上去是真正得享受在舞台上的时刻。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乔布斯的人生忠告》作者:李上卿

你现在就很成功(1)

“每一阶段,你都很成功,小的成功的积累,最终成就大的事业。”

看了这么多的乔布斯的例子,可能很多人心里会想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像他一样成功,恐怕没机会了,还是算了吧。于是会有消极的想法,其实积极乐观地做好一个平凡人也是一种成功。中国古人讲“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自己是那个有用的人,相信现在的你就很成功,我们才有迈向更大成功的动力。

如果把赚到一百万当作成功,你现在有没有成功?如果没有,那你会不会成功?可能答案谁也不知道。因为成功不在前方,而是就在当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对自己说:成功是越走越近,那么我现在就很成功。

在这个世界上因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事太多了。为什么自信有如此大的威力?在我看来,自信是一种信念,一种深信自己能达到目标的信念。

乔布斯不是生下来就能创造神话的人。20岁时的他只是一位有独特想法的年轻人,但是自信让乔布斯从平凡人中脱颖而出。他20岁时创立苹果电脑公司,让苹果公司在10年内从一间车库里的小工厂,扩展成一家员工超过4000人,价值20亿美元的公司,他推出了一个很棒的产品——苹果机。没有人要他冒险去创立苹果电脑,但他做到了,因为他在心中树立了成功的信心。

在公司日益壮大的同时,乔布斯与主要投资人之间产生了矛盾。他张扬和咄咄逼人的性格,最终促使董事会决定对他降职。乔布斯经过考虑后离开了苹果公司,他说:“曾经是我整个生活重心的东西不见了,令我不知所措。”自信,也来自对前途的高瞻远瞩和未雨绸缪,才不会因日常的烦琐而忧心忡忡,渐渐地,乔布斯发现,他还是喜爱着他曾做过的事情,被“苹果”革职的事件丝毫没有改变他的兴趣,他决定从头做起。

离开苹果公司之后,乔布斯并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他创办了一家名为NeXT的电脑公司。1986年,他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从“星球大战之父”,也是美国电影“电脑特技之父”乔治·卢卡斯手中,买下了当时规模很小、很不景气的电脑动画制作工作室,成立了皮克斯公司。在等待和筹备了10年后,乔布斯期待的商机终于来到了:1995年感恩节,皮克斯公司制作的3D电脑动画片——世界上第一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面世了。这部电影的横空出世不仅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也对传统的动画影片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就在皮克斯公司如日中天的同时,苹果公司却在IT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江河日下,连换了几任总裁也不能挽回颓势。乔布斯的机会来了,他说他要让苹果公司重拾辉煌,于是重新接管了“苹果”。

自信者如同魔术师,在别人看来不可能,或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自信者手中却一件件变成现实。乔布斯回到了“苹果”,NeXT发展的技术也成了苹果电脑后来的技术核心。现在苹果电脑又创造出音乐产业的革命性产品iPod。无论是刚创业的自己,有了一点成就的自己,辉煌的自己,落寞的自己,对于乔布斯来说都是他成功路上的一步,而这每一步都为他现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拿破仑·希尔说:“自信,是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是所有科学法则无法分析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

任何目标的成功实现,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如果没有了自信,则困难和和挫折就成了难以逾越的高山。可以说,自信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成功是自信的明证,只有当你把成功的定义放在内心,你才能够真正获得幸福生活你所希望的幸福。

像乔布斯一样,意大利华人蒋孟冰的创业经验,也只有两个字:自信。十八九岁时,蒋孟冰开始闯荡意大利。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他只能从在姐姐的餐馆做跑堂开始,先后开过餐馆、酒吧、小百货店。2004年9月,当看到周围移民不断涌入,华人对商用、投资、住房市场需求的急剧增加,他毅然卖掉了小百货店,成立了今日房地产公司。

开业伊始,他在华人区到处发广告,遍告亲戚朋友,对市场的乐观预测和创业的激情令他憧憬着开业大吉,生意兴隆……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完善的服务,市场首先给他上了无情的一课:头一年生意只做成了一笔。亲友们出于好心劝他不要再开下去了,他也一度产生了怀疑和动摇:难道中国人就不能在含金量高的行业和意大利人分一杯羹吗?难道中国人只能做繁重、单调的体力活儿吗?看着大量的商机白白失去却抓不住,他不甘心就这样退出,一方面是为面子,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服输、不轻言败的性格使然。

“自信能给人一种神奇的力量,感谢当初的自信。”蒋孟冰说,“我从来都没放弃过自己,因为不论身处何地的我都不是一个悲观者,我有自信追求更大的成功。”

4年之后,他拥有了多名职员,办公室面积更大、位置更好,业务由原来以华人为主拓展为面向意大利人和各国移民,营业额逐年递增。自信,成就了他的“今日”,赋予了他独特的魅力,也给予了他丰富的人生体验。

人生的旅途中,有的人成了著名的科学家;有的人成了有钱的大老板;有的人成了默默无闻的清洁工;有的人成了乞丐……有的人虽然最初的时候穷困潦倒,不过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最终走向了成功;而有的人却一事无成,一生都碌碌无为。

回顾你的人生历程,那些让你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是不是都是来自于奋斗拼搏的点滴?那些最平淡的日子里你默默坚持,那些黑暗的日子里眼睛中闪着理想的光。取得成功的那些人,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行;而另一部分人,则对自己能否取得成功没有信心,或者是安于现状,最后一生碌碌无为。

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回顾过去,那是你生命中间一无所有的时刻,也是你生命中间走得最快的时候,而成功就是这样越走越近。自信使人的潜力得到极大的调动和发挥,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一个人缺少了自信,就会像汪洋大海上飘浮着一片浮萍,无着无落,无依无靠,从这层意义上说,拥有了自信,就是拥有了度过海洋抵达宽阔彼岸的船。单就人自身而言,宇宙何宏,此身何微,但人有包藏天地之心,必也有立位天地,创造神奇之能。

告诉自己,你现在就很成功,这种自信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

本章小结

每个人都有理想,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怎么能够开启人生的巅峰之门?乔布斯这个普通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乔布斯的成功给那些彷徨的人提供借鉴,让还在犹豫的人警醒,抓住时间,不要总是把希望寄托于明天,明日复明日,惟有今日可以把握。坚信着心中的那份梦想,不离不弃,主宰自己的命运,做我们自己心中的乔布斯。

专注能让你赢得更多

“只有专注,才能把每件事情做到极致。”

我们小时候,如果有人问:长大了想做什么?我们的回答总是多种多样,今天是画家,明天是科学家,后天又是个什么家,因为童年的我们梦想太多,总是在变。长大的我们也大都没实现儿时的梦想,当然原因很多,但其中肯定有一条是我们的生活缺少了一种态度——专注。

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乔布斯专注于他热爱的电子领域,他的“苹果”产品及其为消费者带来的体验。乔布斯曾在见到一款厨房家电产品后,着迷于其设计,要求“苹果”设计人员将Mac电脑参照该家电的设计来打造。还有一次,他希望让Mac像一辆保时捷跑车。Google 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则以开放性为旗帜,“苹果”拒绝接纳Adobe的态度也激怒过不少科技界人士。“苹果”对这些批评却毫不在意,该公司只专注于推出好产品、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乔布斯意识到,对未来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而言,软件都将是核心技术。坚持做操作系统和那些悄无声息的后端软件,比如iTunes,这样的“苹果”才不至于像DELL、惠普或索尼那样,因为等待微软最新操作系统的发布而延迟推出硬件产品,看着微软干着急。这也是消费电子巨头索尼在随身听市场不敌“苹果”的原因之一。

古人云,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既然选定了一项事业、一份职业,就专注地投入进去。这种态度是决定我们成败的关键,是对于完美的追求,是对于事业精益求精的追求。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乔布斯更是把这种境界发挥到极致。惟有志存高远,学会经营自己的强项,才能坚定信念和追求,做到专注和成功。

“他是一个专注的人”——身边的人这样评价乔布斯,专注精神对于成长型企业尤为重要。往往你的成功并不体现在你拥有多少智慧、掌握什么独特的新技术,而仅仅在于你比别人多了一份执著、多了一份坚持、多了一份专注。

科技界对“苹果”的批评一直是不绝于耳,“苹果”被许多人视作一家封闭性的公司。他们质疑一个只专注于音乐播放器和创意手机的公司,怎么立足于飞速更新换代的今天。十年下来,苹果仅做了五个型号的音乐播放器和两款手机,提起iPod,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它早已引领了消费电子的潮流,虽然这些年iPod只出过iPod,iPod Mini,iPod nano,iPod Shuffle,iPod Video五款产品,而手机也只推出过iPhone和iPhone 3G两款型号,但是,无论是哪个产品,都被当做艺术品来追捧。乔布斯做产品的思路就是专注,所有的研发、市场和推广,100%在一段时间里专注在一个产品上,甚至只有一个型号一种颜色。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这些成绩不能不令人佩服。“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乔布斯坚信只有专注,才能把每件事情做到极致。

“苹果是一家价值300亿美元的公司,但我们的主要产品却少于30种。我不知道这种事情过去有没有发生过。但毫无疑问,过去那些了不起的电气公司都拥有数以千计的产品。我们相比之下要专注得多了。人们以为‘专注’的意思就是对你必须关注的事情点头称是。这并不是‘专注’的全部内涵。‘专注’意味着必须对另外100个好点子说不。你必须谨小慎微地做出选择。”

“对于那些我们做了的事情和那些我们没有做的事情,我都同样引以为傲。这里有一个再贴切不过的例子:很多年以来,我们都迫切地需要做出一款PDA产品,而终于有一天我意识到,90%的PDA用户只是在路上把信息从里头调出来而已。他们不会把信息放进去。没过多久,手机就实现了这样的功能,于是PDA市场就萎缩到了今天的规模。所以我们决定不进入这个领域。如果我们选择了跟进,我们就没有资源去开发iPod了。我们基本上会连它的影子都见不着。”

对于像乔布斯这样的人来说,世上无难事,成功的秘诀在于专注。专注也是成功者最可贵的品质!

生活中许多事让人们疑惑不解,为什么许多成功者大都资质平平,却取得了远远超过人们预期的成就?其原因很简单,他们在追逐所谓产业潮流的时候,有意无意地依据这样一个假设:最后成功的人有一种顽强的毅力,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如磐石的决心,能专注于一个领域,集中精力,耕耘不辍,想方设法一步一步地积累自己的优势。而那些所谓智力超群、才华横溢的人却仍在四处涉猎,永远无法关注于一个目标,终必一无所获。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项事业,那么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就来。”

盛大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天桥总结出自己的两大成功密码:“第一是专注,第二是节奏。”这点和乔布斯不约而同。

陈天桥真正的发迹是从《传奇》这个网络游戏开始的,但是他在开始自己的传奇人生之前,也曾经被诱惑过——被各种各样的挣钱机会诱惑过。游戏《传奇》想必很多人都玩过,如今这款网络游戏这么流行是和陈天桥的名字分不开的。与房地产、汽车、金融等行业相比,网络游戏依旧是很不起眼的、除了游戏玩家之外很少受到关注的一个产业。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陈天桥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这家国内最早从事专业网络卡通的企业,在短短几个月中竟拥有了100万左右的注册用户。

在功成名就之后,陈天桥告诉前来取经的创业者:“当你认准一个方向的时候全力以赴,只有专注的企业才能成功,多元化的企业可以存活但是很难成功。”这正是他有切肤之痛的经验之谈:“一个创业企业往往都会有自己的灵感和自己的方向,我相信他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我觉得他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就是我犯的错误,就是所谓的一上来对整个战术执行的时候多元化或者摇摆不定,不能专注地在某一点上进行突破。”

成功者拥有专注精神。因为他们知道,今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没有一个人、一个企业可以做到不论触角伸向哪个行业都能取得卓越的成绩,要想在当今社会中有所成就,必须要专注。陈天桥就只专注于网络游戏以及与之关系紧密的动画和卡通等,而不涉及其他产业。现在,盛大网络公司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应该说盛大公司开始进入到一个发展的快车道了。

“盛大之所以能成功,对机遇的把握很重要,但更多的是取决于在业务上的专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发展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目前的盛大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致力于保证企业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创业,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专注于在某一点上进行突破,比方做一个网站,既可以做这个东西又可以做那个东西,并且以之为荣,实际上什么都能做的企业往往什么都不能做。”

世上看起来可做的事情很多,但真正能够抓住的却很少。一生专注一项事业,每天专注本职工作,像乔布斯和陈天桥一样,乔布斯因为专注而成就“苹果”,陈天桥因为专注创造了盛大网络。

有一位著名的将军曾经说过:“我们发现,在很多重要的战役中,成败的关键在于:一方是全身心地投入而另一方却不够专心致志。”可见专注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成功的基本素质。现在我们知道,很多伟大的成功者,他们的秘密其实很简单,就是对事业充满热爱,对工作十分专注。只有高度的专注才能让一个人坚持自己的道路,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成就。

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总是在选择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后,不断后悔,于是又换了新的方向,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选择、后悔、再选择中,因而无法集中精力做好本职的工作。但是人的精力往往有限,在你犹豫彷徨的时候你就已经被淘汰了。达·芬奇是从画无数的鸡蛋开始,慢慢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的,爱因斯坦则是从一个众人眼中的笨小孩,变成了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名不单单是机会、运气、天赋、更重要的是他们专注于自己事业的态度。

“我确信我爱我所做的事情,这就是这些年来支持我继续走下去的唯一理由。”乔布斯说。是否具有专注的精神,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快乐与否。因为专注,我们才会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潜力,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在某一领域有所作为。同样,由于专注,我们可以避开自己的弱点,避开许多可能会出现的无端烦恼。一生专注一项事业,每天专注本职工作,它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有希望。

热爱你的工作

“一周工作80个小时,而且喜欢这么做。”

有句名言:如果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那么人生就是天堂;如果把工作当成一种义务,那么人生就是地狱。我们看过非常多的关于成功学的书籍,也听过非常多的成功人士的故事,当我们静静地思考这句名言的时候,却发现,所有的东西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做事和做人基本是一个道理。当你热爱你的工作和事业的时候,你的工作、你的事业也会给你相应的回报;当你只是把这个工作作为一份差事来应付,并不热爱它的话,它只会成为你的地狱。只有你深深地热爱着这个行业时,你才会把它做好。每个人都希望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但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在具体工作中,有的人把工作看做是一种乐趣,享受过程,珍爱收获;有的人则把工作看成是一种负担,应付了事,从而也就在生活中失去很多。

一个人的工作激情来自于对自己本职工作的热爱,只有热爱才能真正地投入热情去把工作做好。有时候你无法控制自己的工作环境,但是你可以选择自己的应对方法。你只需要稍微努力一些就可以让自己开心起来,并带着激情继续自己的工作。记住,只有你自己真心热爱你的工作,工作才能变成你的天堂。

事实上对自己的工作越热爱决心越大,工作效率就越高。有些人就因为热爱工作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因为工作给他成就感,工作让他兴奋,工作使他活得充实。

高尔基说,天才是由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工作狂就其本质而言只不过是他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乔布斯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因为他对职业的热爱缔造了一个计算机界的神话。

乔布斯(Jobs)在英文中意为“工作”。这个工作狂也往往这样度过他的一天——早晨6时起床,工作一会儿,吃早点,然后等孩子们上学后再工作一个小时左右,9时左右去苹果公司上班。无论他在哪里,他的计算机都通过高速网络和苹果公司连接在一起,他随时都可以处理文件和电子邮件。乔布斯并不觉得这是一种辛苦,他说自己很幸运,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热爱什么职业,这个信念帮助他成功地创建了苹果品牌,即使在条件艰苦的仓库里汗流浃背地工作也无怨无悔。

因为经营理念和董事会分道扬镳,乔布斯被“苹果”开除。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把自己赶走,这残酷的现实并没有浇灭他对电子行业的热爱。几经波折,乔布斯又坐回了“苹果”总裁的位置,并带领“苹果”成就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乔布斯成就了非凡的事业,他说那是因为他很幸运找到了热爱的职业,事实上是他“热爱”背后的坚持不懈成就了他。在一次检查中,乔布斯被扫描出胰脏出现了一个肿瘤,接受手术后,又重新回到了苹果公司。经历了挫折,乔布斯感慨地说:“人生会用砖头打你的头,但不要丧失信心。我确信,我爱我所做的事情,这就是这些年来我继续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我们很欣赏乔布斯对待人生和事业的态度。他说,一定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选择爱人时如此,选择工作时同样如此。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热爱自己的工作。

当你热爱你的工作的时候,你的工作就不单纯的是一种劳动,而是一种娱乐。你可能因为看一部电视剧而24小时不睡觉,你可能因为一个游戏几天几夜不合眼甚至不吃饭,归根结底,那是因为你热爱,你投入。

热爱自己的工作,用心品味我们的工作吧!世界上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心态。如果你以麻木的态度对待工作,就是亵渎了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是成功的起点。在喜欢自己工作的情况下,即使做得再累,也往往不会觉得辛苦。事实上当一个人真正喜爱自己的工作时,他根本就不觉得是在工作。

在微软,有这样一个员工,她是办公楼里临时雇佣的清洁女工,在整个办公楼的几百名雇员里,她是唯一没有任何学历的人,工作量最大,薪水最少,可她却是整座办公楼里最快乐的人!每一天,哪怕是每一分钟,她都在快乐地工作着,对任何一个人都面带微笑,对任何人的要求,哪怕不是自己工作范围之内的,也都愉快并努力地跑去帮忙。周围的同事都被她感染了,有很多人成了她的好朋友,甚至包括那些被大家公认为冷漠的人,没有人在意她的工作性质和地位。她的热情就像一团火焰,慢慢地整个办公楼都在她的影响下快乐了起来。

盖茨很惊异,就忍不住问她:“能否告诉我,是什么让您如此开心地面对每一天呢?”“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女清洁工自豪地说,“我没有什么知识,我很感激企业能给我这份工作,可以让我有不菲的收入,足够支持我的女儿读完大学。而我对这美好现实唯一可以回报的,就是尽一切可能把工作做好,一想到这些,我就非常开心。”

盖茨被女清洁工那种热爱工作的态度深深地打动了:“那么,您有没有兴趣成为我们当中正式的一员呢?我想你是微软最需要的。”“当然,那可是我最大的梦想啊!”女清洁工睁大眼睛说道。

此后,她开始用工作的闲暇时间学习计算机知识,而企业里的任何人都乐意帮助她,几个月以后,她真的成了微软的一名正式雇员。

热爱工作,就应该像乔布斯和上面那位女工一样,把工作当成一门学问去研究,当成事业奋斗的理想目标,并努力向上攀登。热爱工作,要胜于一切。热爱工作,就是热爱你自己。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工作,即使这份工作你不太喜欢也要尽一切能力去转变,去热爱它。工作是扩展自我,获取新知识,探求新境界的方式。

“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烈地爱自己的事业。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那就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因此,热爱你的工作吧!如果你不热爱你的工作,你很难做好任何一件事情。把成功的热情和败者的愚钝做一下比较,你就会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它在大千世界中的位置,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微不足道,你的工作不应该没有价值,学着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是学会尊重自己。

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是他获得幸福的源泉,是他的理想所在,是他对待人生态度的体现。工作将填满你的大部分人生,人生唯一能获得真正满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而伟大的工作是你所热爱的事业。我们可以从工作中释放自己的热情、释放自己的能量、释放自己的智慧,来获取一份快乐,一份成功。

乔布斯在他的演讲中说道:“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做的事情令我无比钟爱。你需要去找到你所爱的东西。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只要全心全意的去找,在你找到的时候,你的心会告诉你的。就像任何真诚的关系,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越来越紧密。所以继续找,直到你找到它,不要停下来!”

每个公司都需要这样热爱自己工作的人,而这样的员工正是公司所需要的。如果你为自己还是平凡岗位的一员而抱怨的话,请调整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如果你从现在开始热爱你的工作,不论多平凡的岗位,你也会有不俗的成绩。热爱自己岗位做个快乐工作的人吧!

让职业规划见鬼去吧

“如果你了解自己,能够明白地做自己,职业规划就如同虚设。”

现在有个很流行的词叫做职业规划,就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部分内容。职业定位有两层含义:一是确定你是谁,你适合做什么工作;二是告诉别人你是谁,你擅长做什么工作。那些彷徨在成功边缘的人,尤其期望有人帮他们规划一下他们的职业生涯,更有甚者完全依靠职业规划,想把自己的人生画在纸上,按图施工。这些人,可能不只做过一个职业规划,但仍然找不到最好的最理想的工作。

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根据职业顾问的数据统计,只有不到20%的人在真正“适合”的职位上工作,而且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分析透彻,所以发展前景广阔;近50%的人与职位的契合度只达到了基本合格水平,许多局限性造成他们的就业范围十分狭窄;剩下的就是个人与工作不能匹配的人群,他们始终徘徊在“理想的工作”之外。这些数据可能会吓倒你,但仔细想想谁能真正了解你是谁,擅长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呢?所谓的职业规划师设计的蓝图一定适合你吗?你就甘愿做一个按图施工的人吗?

而乔布斯呢,他的人生中最不需要的就是规划,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最适合自己的事业是什么。做自己想做的事、喜欢做的事,就会事半功倍。

看看乔布斯的简历你可能就会明白,职业规划是给那些毫无目标,不断徘徊的人发明的,而像乔布斯这样了解自己,只做自己的人来说,职业规划就如同虚设。

1972年,乔布斯17岁,他来到位于波特兰大的里德学院上大学,在那里开始学习印度佛教,从学生宗教领袖那里学会了如何做推销。在那里读了6个月后,乔布斯决定退学,他没有进行什么职业规划,也不相信那些职业规划师为他规划什么职业,他知道他需要什么,知道怎样去做,并且坚信日后会证明这样做是对的,他只做自己想做的事。

1974年,到印度朝圣后,他认为爱迪生对世界的贡献比佛教大师要大得多。于是他回到硅谷参加了沃兹创立的自制电脑俱乐部。20岁时,乔布斯和沃兹办起了苹果公司。10年后,苹果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0亿元资产、4000名员工的大企业。

事实证明,当年乔布斯的选择没有错。在30岁那年,乔布斯离开了苹果公司。这时的乔布斯也没有进行什么新职业规划,他依然是做自己想做的事。1997年7月因连续5个季度亏损,当时“苹果”已接近破产边缘,乔布斯又回到苹果公司。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缩短战线,把正在开发的15种产品缩减到4种,而且裁掉一部分人员,节省了营运费用。其次,发扬“苹果”的特色。苹果素以消费市场作为目标,所以他要使“苹果”成为电脑界的索尼。上任伊始便着手开发iMac,使得电脑非常适合家庭的使用。第三,便是开拓销售渠道,让CompUSA成为“苹果”在美国全国的专卖商,使Mac机销量大增。第四,调整结盟力量,同宿敌微软和解,取得微软对它的亿美元投资,并继续为“苹果”机器开发软件。

1998年上半年iMac面世取得成功,苹果公司扭亏为盈。现在人们谈论的是恢复青春活力后的“苹果”将会怎样推动电脑事业的发展,而不是“苹果”行将破产。

看看乔布斯的这番经历,他并没有在做事情之前详细规划好自己的人生,而是根据内心的指引,向着内心渴望的成功一直走下去。有思想的人无需别人给自己定什么位,画好什么蓝图,他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工作将是生活中的一大部分,让自己真正满意的唯一办法,是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工作;做有意义的工作的唯一办法,是倾听自己的内心。一旦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感觉就会告诉你,任何一种美妙的东西,历久弥新。所以说,要不断地寻找,直到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半途而废。

搜狐副总裁王小川在谈到职业生涯时,举过一个例子。

一个出租车司机,他在北京首都机场排队拉客,有可能拉到亦庄的,也有可能拉到望京的。前者因为远,司机排队等候也值,后者因为近,排队等候可能比较亏,司机就会大叹倒霉。这时司机考虑是直接空车走还是等候,怎么规划,要建立一个模型的话,该考虑哪些参数?

王小川说这个问题“我也蒙了”。参数太多,太复杂,油价、过路费等等,有很多假设因素。但是他觉得做这种判断只需要做一个假设:那就是出租车司机都不傻,如果有很多人在那里排队等待“趴活”,就说明趴活比空车要值,否则队伍就会变短。

“这是很公平的。回来跟趴活差不多,不用我考虑。主要是性格问题,如果你想安稳就直接空车回来,如果你喜欢冒险就等待。”

“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他对这个现象的体会是,做长远规划是没用的,有很多东西根本想不到。

“走哪条路都差不多。”

他在清华也曾经有无数人来找过他,有很多机会可以调换工作,但是他根本没有想过什么东西未来会吃香——包括他正在从事的大红大紫的搜索领域。

他认为,关键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做规划,反而有了机会就能抓得住,王小川简略总结自己的职业发展成功的秘诀“做长远规划是没有用的”,“做事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积累”。

正像王小川说的那样,一个人得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尽可能尝试不同的事情,不断转变着自己的角色,找到适合的位置,而不是长远的规划。生命其实就是一种创性的历程,每个人都要了解自己创造力的来源,积极用它来创造自己的人生。

忠于内心的感觉,做自己想做的事,是生命活力的来源。因为,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感,并不是金钱方面的满足,而是能够放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并且乐在其中。

对苹果公司而言,独特的文化以及创新方式和品牌魅力是使它与众不同的关键,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苹果的企业文化之一。人的成功就是可以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这样你就会抵抗外界的干扰,不会轻易地放弃。很多做好职业规划的人,并不一定真的能按照规划好的路做出成绩,因为他们的想法和创意有时被规划好的条条框框限制住了,反而失去了很多机会。

其实只要善于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优势,经营自己的强项,就能找到发展自己的道路。同时,我们要能经得起风雨,不轻言放弃,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切,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创造美好的前程。

兴趣是最好的人生导师

“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你最感兴趣的事情,然后把它做到最好。”

很多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者和真正杰出的人,他们把兴趣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兴趣不仅仅会让你感到快乐,对于有些人来说,兴趣还可能是一直指引他事业成功的指南针。只要你感兴趣,有一天你也会培养出被大家称为“天才”的那种能力。

兴趣是每个成功人士都能具备的伟大能量。在有兴趣的前提下,人们又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出色、更持久。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面临很多的选择机会,一个幸运的人如果选择了更符合他兴趣的领域,工作起来就可能更快乐。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兴趣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我们工作成功的启蒙老师,当我们把兴趣转化为永恒的工作动力,我们就可以不断向成功迈进。

有人说上帝在每个人出生后的幼年、少年经历中都给他埋下一颗种子,这个种子就是兴趣。有的人,在合适的时候,让这颗种子开始发芽,获得了最强大、最原始、源源不断的成长动力,而很多人,这颗种子没有发芽,于是没有兴趣目标,没有成长动力。

10岁时,乔布斯对电子学方面的兴趣就明显表现出来了。在加利福尼亚州,新兴的电子公司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每逢周末,一些惠普和其他电子公司的工程师就会在自家的车库做维修。一次,一个工程师送了他一个碳晶麦克风。搬到洛斯阿尔托斯市后,乔布斯觉得自己进了天堂:他随时都能在各处的箱子翻到一两只废弃不用的电子元件,拆开来看个究竟,玩上好几个小时。

当一个人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时,他将发挥个人最大的效能,而且也将更为迅速、更为容易地获得成功。乔布斯的成功来源于把个人兴趣与自己的天份融为一体,来源于他对兴趣的选择、坚守与努力。具有十分广泛的兴趣,也常常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座右铭,乔布斯对电子产品的兴趣,最终成就了他,也成就了苹果公司。从事一项你所喜欢的工作,工作本身就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职场生活也会从此变得妙趣横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乔布斯儿时的兴趣影响到了他的事业,甚至整个世界。当然,我们说起乔布斯的成功,把部分功劳归功于他的兴趣,但这并不是说光有兴趣就能成功,而是有了兴趣就有了成功的动力。乔布斯,或者其他很多世界级的大师们,他们的成功,都是得益于真正找到了激发自己生命潜能的兴趣和爱好,并且能够在自己想做的事情和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上,投入全部精力和热情,这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有个报道,曾经轰动一时:38岁的蔡伟正式被复旦大学列入博士生拟录取名单。他并非出自名门,没有所谓“家学”的影响,但他自幼热爱书法,学生时代迷上了唐诗宋词,高二时在《文史》上偶然看到裘锡圭先生的一篇论文,从此被传统“小学”吸引。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20年研习古文献的经历“没有人指导,是憋出来的”,“初中成绩还不错,到了高中,理科就学不进去了,就只对古典诗词感兴趣”。所有在图书馆中能找到的书籍,都曾是他心灵的慰藉。他高考落榜后曾进厂当了3年工人,下岗后,他干过食堂的“刷碗杂工”,入复旦前都还在当着“神牛”三轮车夫。他无论做什么,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有空,他就读着这些“稀奇古怪”的文字,对古文献的研究兴趣依然不减,以至于“他对古人的行为和想法感同身受”。他以后走的路就成为自然而然的常理了。

当爱的情感进入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时,工作质量将立即得到改观,效率将大为提高,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劳相对地大量减少,这就是兴趣的魔力。蔡伟的特殊之处在于,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完全出于他的兴趣。

从蔡伟走过的路看,爱好和兴趣是一个人成功的阶梯。每个人都想成功,经历对每个人来说也许不一样。但是有一点,他们和乔布斯、蔡伟是一样的,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减对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的探求。

现实中有太多人,一旦工作或环境有了新的变化,就常常不再有对原来自己爱好和兴趣的坚持,以至于在自己原有的兴趣和爱好中,本有望如蔡伟一样成功的路变成了泡影。

与乔布斯、蔡伟经历类似的人也有不少,他们都把兴趣与自己的职业定位结合在一起。有一名优秀的计算机工程师小赵,自小就非常喜欢摆弄机器,曾把挂钟、半导体等家里带机器的装置的东西一一拆开,然后再把它们重新装好。工作后他在技术领域勤奋耕耘,稳步前进,获得不断晋升。人往往要对工作有兴趣,才能和责任感交相辉映,在工作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位置越做越高,兴趣和责任感就会越来越强烈。现在小赵已经担任公司管理职务了,即便如此,他还说:“只要我看到计算机程序图,就觉得时间飞逝地过去,常常连饭都忘了吃。兴趣是成长、成功的起点和源源不断的原始动力。”

一个人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幸运,但是如果能够选择而没有选择,将会是人生的遗憾。

乔布斯的老朋友,比尔·盖茨上也是因为在中学时就特喜欢电脑和软件设计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和研究。在哈佛法学院读书时,他还是念念不忘软件,常在计算机房里泡到深夜,还创办了自己的软件公司。他明白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功,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业时,他毅然决定放弃人们羡慕的律师前程,全力以赴投身于自己喜爱的软件事业。乔布斯说:“我认为我们两个(乔布斯和比尔·盖茨)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发现了我们真正爱做的事。”

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首先是兴趣驱动,而不是利益驱动。当今社会,有些人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要在这种普遍性的情况下,寻找兴趣这个原动力,就显得格外重要。爱好和兴趣,不但不会简单衰竭,而且还会不断激发,不断升华,越干越带劲。

只有从爱好和兴趣出发,才能像乔布斯他们一样,一直保持对工作的兴奋感和成就感。真正从兴趣爱好出发去工作的人,不是以利益为工作的前提和动力,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对他们来说是无比幸福的。那些有成就的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无论才智高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他们必然是在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并且为此勤奋工作。

兴趣是胜利的秘诀。成功者与失败者在技术、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别并不大,但如果两个人各方面都差不多,拥有兴趣的人将会拥有更多如愿以偿的机会。任何人只要对工作抱有高度兴趣,那么他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如果一个人始终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一开始还做得不太好,但只要他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愿意象乔布斯那样完全的投入其中,不断地努力,自然会把事情越做越好。当他把事情做到最好时,荣誉和财富也就随之而来,这样的成功,才会带给他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无论如何都不能丢掉激情

“无论我们能力如何,但是我们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充满激情!”

默尔说:“假如你丧失了激情,你也就丧失了一切。”激情,在某些人看来也许不是一个过于流行的词语,但它却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反映着我们生活的价值和幸福的所在。“激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强烈的、具有爆发性的情感。成功与其说是取决于人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人的激情。

我们欣赏那些像乔布斯一样满腔热忱去工作的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因为激情,让他们朝气蓬勃,永葆青春;因为激情,让他们永不厌倦,全力以赴;因为激情,他们做出与众不同的成就。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工作的动力,没有动力工作就难有起色。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罗宾斯()的理论,人的价值=人力资本×工作激情×工作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激情,那么他的价值就是零。激情是可以传递和相互感染的,经常与激情人士为伍,感受他们充沛热忱的魅力,感受他们对人生和工作的理解追求,自己也会变得激情起来。没有激情,就不可能去努力追求荣誉和成功,而享受不到荣誉和成功的喜悦,让人更加消极萎靡,丧失激情,这是一种可怕的恶性循环。

用激情二字形容乔布斯不为过。他经常说:“有些业务我们能够为之,有些则无能为力,但无论怎样,我都感到自豪。”他激情的言语、表情、态度,给我们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也正是他的激情,感染了很多人,包括“苹果”的员工。

作为年轻人,对工作更需要多一点热情和激情,主动创造性地工作。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工作需要努力和勤奋,工作需要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奖赏。关于激情,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工作单调乏味,没有兴趣,我怎么会有激情?工作环境不好,压力大,我怎么会有激情?几乎没有重要的工作,做的都是小事,我怎么会有激情?付出这么多,得到这么少,我怎么可能会有激情?乔布斯在这方面给我们做了个好榜样。

精神状态是可以互相感染的,乔布斯始终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办公室,工作就有效率而且有成就,他的同事因此受到鼓舞,热情会像野火般蔓延开来。

乔布斯离开“苹果”后,有一位与苹果公司合作的人士表示,公司气氛变得沉闷,会议也缺乏激情。在乔布斯病愈回到苹果公司后,整个“苹果”又变得激情四射、生气盎然,更加具有创造性。

毫无疑问,乔布斯的完美回归给投资者带来了信心。科技咨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创始人蒂姆·巴扎林称:“如果我是投资者,我一定会感到兴奋。”巴扎林说:“除了体重减轻外,乔布斯还是以前那个乔布斯,在战略远见、技术和设计水平方面丝毫没有减弱。”

乔布斯回到“苹果”,立即就开始了对移动开发商的说服,希望他们放弃Adobe的Flash视频技术。他写下一封罕见的长达29段的公开信,详细解释了为何“苹果”不支持在iPhone和iPad中应用流行的Flash格式,并禁止其开发者在其产品中使用Adobe的开发工具。他参与Flash辩论表明其对苹果公司的远见卓识。

激情是一种洋溢的情绪,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珍贵的精神,是对工作的热衷、执著和喜爱。它是一种力量,使人有能力解决最艰难的问题;它是一种推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前进。对乔布斯来说充满激情,比获得成就、获取功名更加重要。没有激情,就没有上进心,就没有火热的诗、燃烧的爱、壮丽的人生。

如果你失去了激情,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在职场中立足和成长,永远不会拥有成功的事业与充实的人生。

曾经有人报道过陈安之的成长经历。27岁时,他即完全通过自身的奋斗成为了亿万富翁,被誉为“国际华人成功学第一人”。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大四时,他报了一个成功学培训班,导师正是闻名遐迩的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在集训场上,有一条20米长的跑道。路面上铺满了熊熊燃烧的炭火,炭火上盖着一块铁板。要求所有的学员必须脱掉鞋袜,从铁板的这头跑到那头。看着烧得通红的铁板,他的双腿早已瑟瑟发抖,不听使唤了。最后他鼓足勇气,试探着伸出一只脚,赶紧缩了回来,灰溜溜地躲到了队尾。刚好这时,两个女生看到他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他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嗖嗖”地往上涌。突然,他拔腿就跑,一个箭步飞跃上铁板,百米冲刺般地跑完了全程,并且因为挑战成功兴奋不已。勇气从来都是激情的催化剂,它能激发人们焕发出无比的激情和动力。

顿时,陈安之明白了安东尼·罗宾为何要设“走火”这项极端训练,是想以此来说明成功学的一个真理:你如果想成功的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抛开所有的胆怯和犹疑,让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激情充满你的体内!一个人没有激情,就不会有昂扬的斗志,不会有自我发展速度的提升,许多重复琐碎的工作往往会扼杀。消极是激情的超级杀手,消极的人是悲观的,他们不相信成功终会到来;消极的人是怯弱的,他们缺乏积极进取的勇气和力量;消极的人是自卑自弃的,在他们的眼中,看不见阳光。

和乔布斯一样,被世人当做偶像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有句名言:“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这句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在他看来,一个优秀的员工,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激情,而不仅是能力、责任及其它(虽然它们也不可或缺)。他的这种理念已成为微软文化的核心。

激情,在很多时候,往往能点燃我们创新的本能。有了激情就有了不竭的动力,你的内心同时也会变化,越发有信心,别人也会越发认识你的价值。激情能够创造不凡的业绩,缺乏激情,疲沓涣散,就可能一事无成。

激情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工作态度、生活态度,没有人能阻止你释放激情。

“每天我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做。在工作的时候我身上就有一种激情在燃烧,让我精力充沛,效率不错也不觉得累。当然有时候我也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心里也会感到些许的不舒服。回去睡一觉,第二天太阳照样升起,又开始新的一天。”

正是乔布斯这种忘我工作的激情,成就了今天的苹果公司。就连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也不止一次提到,在美国科技界,乔布斯的工作热情无人能及,正是他拯救了“苹果”。

这就是激情带给我们的成功。不要把你的激情埋藏起来,一旦你习惯了埋藏,你将是一个了无生气的人。一个死气沉沉的人是不会在工作中有好的表现的,顶多只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然你也不会得到老板特别的器重,更不会实现你的梦想。为了公司的利益,更是为了你自己,请提升工作热情,热爱自己的工作吧!

好运是创造的,不是等来的

“好运气不是等来的,是创造来的。成功始于行动,如果没有行动,再美丽的梦想都等于零。”

“行胜与言”,“言必行,行必果”,“说到不如做到”……这些话都是说要想做成某件事,并不是表面说说而已,是需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实现的。有一句格言说得好:“幸运之神会光顾世界上每一个人,但是,如果她发现这个人没有准备好迎接她时,她就会从门里进来,然后从窗子飞出去。”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拥有着自己的理想,在他们中间,一部分人是整日把自己的理想挂在嘴边,而另一部分人则是默默无闻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着。

成功永远不可能被守株待兔者真正拥有,或许一次、两次可以侥幸得之,但它最终垂青的定然是那些大胆行动者。很多成功人士都告诉人们要获得成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实践,敢于迈出去。

乔纳森·温斯特曾说:“我一直在等待着成功。可它却没来,所以我没有成功就继续前行。”

人生绝对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地走出来的。也许你已经考虑过“喜欢”干哪一行,等你了解了较多的情况,就可以判断是否要继续学下去。要取得成功就得大胆行动起来,并全力以赴!有些人很想有所成就,很想获得收获,但是还没有动手就感到非常困难,他们搞不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由于思想上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觉得很难决定下一步要做什么。于是,他们就束手坐在那里等待奇迹的到来。然而,奇迹并不是光凭等待就会来的。许多成功立业的人,他们都是一直不断积极努力,大胆进取,直到对自己所做的选择有所成就后为止。

苹果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公司的发展并不被人看好。乔布斯没有坐在办公室里等待运气上门,而是主动出击,抓住机会。1977年4月,美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计算机展览会在西海岸开幕了。为了在展览会上打出名声,乔布斯四处奔走,花费巨资,在展览会上弄到了最大最好的位置。更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苹果Ⅱ”样机,它一改过去个人电脑沉重粗笨、设计复杂、难以操作的形象,以小巧轻便、操作简便和可以安放在家中使用等鲜明特点,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它只有12磅重,仅用10只螺钉组装,塑胶外壳美观大方,看上去就像一部漂亮的打字机。人们都不敢相信这部小机器竟能在大荧光屏上连续显示出壮观的、如同万花筒般的各种色彩,“苹果Ⅱ”机在展览会上一鸣惊人,几千名用户拥向展台观看、试用,订单纷纷而来。

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成功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你不愿意付出努力,谁也拿你没办法,你自己不行动,上帝也帮不了你。

成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蛋糕,数量有限,别人切了,你就没有了。成功的蛋糕是切不完的,关键是你是否去切。你能否成功,与别人的成败毫无关系。只有你想成功,才有成功的可能。有句话说得好:不要等着自己的船回来,跳进海里,向着自己的船游去吧。只有大胆主动地去行动才会获得成功。

如果乔布斯一味的等待运气,也许苹果公司在他接手的时候就注定会消失。好运气不是等来的,正是乔布斯不断的创新,带领“苹果”团队始终走在科技的前列,才成就了今天的苹果公司。

等待机遇是愚蠢者;发现机遇而没有抓住机遇是懒惰者;发现普通机遇而牢牢抓住,并将普通机遇变得非同寻常的是智者;而看似没有机遇而创造机遇的人是成功者。乔布斯无疑是属于创造了机遇并且成功的典型人物。

大多数人认为成功是偶然发生的事情,你是否成功全看运气如何。其实,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且按照这个决定采取行动才获得的。我们必须做出决定,然后采取行动!记住,成功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得来的!

本章小结

乔布斯和苹果公司实际上已经融合在一起,很多“粉丝”之所以狂热地迷恋“苹果”,除喜爱产品外,也被乔布斯个人魅力所折服。

人的一生中,工作将会占据你大部分时间,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许多人为了寻找自己热爱的工作而不断努力着。生活中的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只要一个人充满激情地努力生活着,他终究会发现,我热爱的工作就在眼前。

说到“成功”,人们通常都是看你事情有没有做成,名气有多大,钱有多少……如果找不到一份可以激发热情的工作,你会很痛苦,至少也会降低工作效率。一个人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这个事情在社会中起到的是正面的作用,别人满意,自己内心也满意。

我们常常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总是向外界伸出求援之手,希望别人或环境甚至上帝把所有该我们自己做的事情全部做完。请记住只有自己努力,成功的机会才是你的。

超越自己接受新的挑战

“面对生活,只有接受不断的挑战你才能够成功!”

“挑战无处不在”、“面对挑战你准备好了吗”、“勇者为挑战而来”类似这样的语句,在媒体中常常出现,也是那些成功人士挂在嘴边的话题。新的挑战,也许这次就是你成功的开始。人每天都在超越自己,卡耐基说:“只要你向前走,不必怕什么,你就能发现自己,成功一定是你的!”

世界上有许多在年轻时极有才华的人,一生却是默默无闻,而他们毫无建树的最大原因就是不敢大胆地尝试,以至于把自己所有的才华都埋没了。新的领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有新的机会就有新的希望。每个想要使自己成功的人都应该相信这样一个公式:成功=尝试+尝试+再尝试。

乔布斯更是成功挑战新领域的高手,新的领域对一个勇敢的挑战者来说并不是无限恐惧而是无限希望。众所周知,电子领域是乔布斯的强项,但是他希望自己可以挑战全新的领域。1991年5月,乔布斯的皮克斯与迪士尼公司签约,开始了长达13年的合作。在合作期间,由皮克斯制作、迪士尼发行的6部电影,每一部动画电影都横扫美国本土和全球票房,为迪士尼和皮克斯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以及多个奖项。尤其是第一部电脑动画片《玩具总动员》,让乔布斯名声大振。

2005年10月,迪士尼新任CEO罗伯特·艾格上任(就职时宣称复兴迪士尼的动画实力将是他的首要任务),开始与皮克斯进行积极的接触。同时传出乔布斯准备将皮克斯出售的消息,立刻也出现了迪士尼会收购皮克斯的传言,当时很多评论人士都认为迪士尼收购皮克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就在2006年1月,迪士尼正式对外宣布收购皮克斯。2006年5月5日经两家公司的股东批准,协议正式生效,皮克斯正式成为迪士尼的全资子公司,两家公司终于再续前缘。

随着本次收购活动,乔布斯以独立董事的身份进入迪士尼董事会,成为迪士尼最大的股东。乔布斯把电影事业和他的老本行成功的结合到一起,2008年5月初,他宣布同20世纪福克斯、沃尔特迪士尼影业公司、华纳兄弟、派拉蒙影业公司、环球影业家庭娱乐和索尼影业娱乐等众多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这就意味着,在类似《钢铁侠》这样的大片发行DVD的当天,苹果用户就可以在iTunes网站下载这些电影。当然,只能在苹果产品上播放。

电影业无法拒绝苹果的方案,尽管他们并不十分情愿,但乔布斯能让他们从庞大的视频文件中获得财源。要知道,iPod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从普通的播放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文化象征,成功占领了人们的衣袋和耳朵,而且至今已有长达五年的时间。

也有消息说,苹果公司正在研发一款类似苹果电脑的新产品,可以与电视和家庭娱乐系统连接播放录像,也可以通过iTunes软件下载音乐和视频节目。不管是索尼电视、松下DVD播放机、微软的机顶盒还是其他音响设备,都有可能面临威胁。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挑战,但是我们是否会经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如果去尝试了全新的、没做过的事物,结果将是什么样的?会成功吗?”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与成功作对的一个“敌人”。这个成功的“敌人”总是让我们去想:“如果我失败了,那可怎么办?后果将会是怎么样的?”这种想法会让我们放弃努力。

只有勇于接受挑战,才能拥有成功和希望。抓住机遇,勇敢地去迎接挑战吧!人这一辈子就是这样,机遇与运气并不是天天都有,只是会在适当的时候悄悄出现在你的身边,就看自己能不能察觉,能不能抓住。如果,自己抓住了这几次为数不多的机遇的话,你的后半生一定会过得很精彩。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都死光了。但是,有一个渔民的鱼每次回来都是活蹦乱跳的。他的鱼因此卖的价钱高过别人一倍。没过几年,这个渔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这个人一直保守着这一秘密,直到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鱼了,才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儿子:原来,他在装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一些鲶鱼。鳗鱼和鲶鱼生性好咬好斗,为了对付鲶鱼,鳗鱼也被迫竭力反击。在战斗的状态中,鳗鱼求生的本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就活了下来。渔民最后忠告他的儿子,要勇于挑战,只有在挑战中,生命才会充满生机和希望。

世界上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的人,永远是最能接近成功的。新的挑战可能是指引你走出困境的灯塔,也是希望的曙光。许多人被成功拒之门外,并不是成功遥不可及,而是他们主动放弃,认定自己不会成功。事实上,只要你每天限定自己一定要超越自我一点点,成功自会出现在你眼前。抓住新的机会可能是你走出困境的另一条路。

乔布斯的故事也证明了渔民的观点,他们会这样激励自己:“这是一条难以成功的道路,现在让我再从另外一条路上去尝试一下吧!”

生活是充满挑战的,敢于挑战新的领域是成大事者的一种向上的心态,成大事者往往都是从小时候就有着远大的抱负,心中都有一个目标,并不断自我超越。没有新的挑战就很难有突破有超越,他们就这样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向成功者靠拢着。

但接受挑战不是盲目的,要超越自我,首先就要认识自我,这样你才知道你想在哪些方面改变自己。你越全面地认识自己,越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你在超越自己的过程中,对可能失败的担心和恐惧也就会越少。

能否超越现在,还在于你是否脚踏实地去做一些日常生活中必须做而且有必要去做的事情;在于你是否沿着自己的目标在一步步地接近它;在于你是否心平气和地为着自己的理想去拼搏。乔布斯的成功挑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自我超越是一个不断否定自我、战胜自我的奋斗过程。这不仅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还需要切实可行的方法。

学无止境(1)

“学习,惟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带领你的企业走向世界!”

歌德说:“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一个人的成功20%来自于智商,80%来自于努力。“事要成功须尽力,学无止境在虚心”。不断学习对个人很重要,对一个公司来说更为重要,个人的不断学习是为了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而公司的不断学习则是通过集体的共同探究,共同成长,进而寻求一种能迸发出智慧火花的动力因素,以促使团队的每个成员在实现个人愿景的同时完成团队的共同愿景。不断地补充知识,是获得成功的前提。

学习,源自内在驱动力。即使外部环境再恶劣,乔布斯始终都没有忘记学习。他坚信,学习是自己成功的法宝,只有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掌握着使自己成功的工具,要使自己获得成功,就在于学习。现在,有很多人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学习渐渐地走进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不管你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如果不想原地踏步,只能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一个人、一个团队,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不断学习的动力。有动力,才能迈步向前,才能直面各种压力。没有良好的学习动力,不明白做事情的目的,就很难产生强大的内驱力,面对困难和压力就会左右摇摆,失去前进的方向。不懂、不会,就要了解,就要学习,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孔子曰:“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说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就是要用已经证明有效的成功方法。所以我们可以向成功者学习,参考做成功者所做的事情,学习他们的思考模式,加以运用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再以自己的风格,创出一套自己的成功哲学和理论。成功者的特征之一,就是能随时随地地学习,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人不断地进步。学习,应该是一个人一生的伴侣。

乔布斯在一次演讲上说了他的一个经历:“Reed大学在那时提供也许是全美最好的美术字课程。在这个大学里面的每个海报,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面全都是漂亮的美术字。因为我退学了,不必去上正规的课程,所以我决定去参加这个课程,去学学怎样写出漂亮的美术字。我学到了san serif和serif字体,我学会了怎么样在不同的字母组合之中改变空白间距,还有怎么样才能作出最棒的印刷式样。那种美好、历史感和艺术精妙,是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我发现那实在是太迷人了。当时看起来这些东西在我的生命中,好像都没有什么实际应用的可能。但是十年之后,当我们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的时候,就不是那样了。我把当时我学的那些东西全都设计进了Mac,那是第一台使用了漂亮的印刷字体的电脑。”

乔布斯的这段经历也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快速通过学习成为一名伟大的成功者。游戏规则就是不断学习,你首先要学会喜欢学习的过程。如果你想成功,从现在起重视点点滴滴的学习,它们都会是你成功路上的基石,如果你不进行持续的学习,其他人就会超越你。

一个人要想生活得更好,仅有工作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不断地学习。学习不仅是为了谋生,更是为了创造好的生活。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才不会落后于他人,落后于社会。

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激发新思维,才能勇于否定自我,在成绩中找不足,在荣誉前思危机,在顺境中不陶醉,在逆境中不气馁。在乔布斯的创新思考中,争执和辩论占据着核心地位。他享受着在争论中学习新的东西,乔布斯喜欢智力上的战斗。不断学习并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引领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新起点。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我们的事业不断焕发出青春的火花。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那就只有学习!再学习!

有这样一篇报道:惠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莉·费奥瑞纳女士,“全球第一女CEO”,不管出现在什么场合,她的金色短发、美丽容貌、红色套装以及自信而乐观的微笑都叫每一个人着迷。而让人倾倒的,绝不仅仅是她的女性魅力,更是她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果断和魄力。

面对这样一个“集美丽、智慧、财富、权力于一身”的女人,从秘书工作开始职业生涯的她是如何提升自我价值,一步步走向成功,并最终从男性主宰的权力世界中脱颖而出的呢?

卡莉并不是技术人员出身,作为HP这样一家以技术创新领先的公司的CEO,卡莉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她常常感到最迫切需要补充的是知识。卡莉自己说:“我一直在技术公司工作,我知道技术是什么,对技术有宏观的了解,同时我也了解领导力和管理方面的东西。换句话说,我知道自己懂什么,同样也知道自己不懂什么。”

学习是一个人成功的最基本要素。这里说的不断学习,是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过去的经验,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变化,不断体会更好的工作方法和效率。有人说,在21世纪,人们比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的速度,每个人都在想如何增进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而改善自己人生的品质。

学无止境是一种走向成功的能力,是一种使自己更轻松地前进的智慧。没有终生学习的精神,人们的生活也会变得平淡无奇。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把知识变成能力的人,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就会华而不实,很难获得真正的提高。这样的人,终其一生难成大事。

“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不断地学习”。成功的人都非常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善于向别人学习,把所学到的知识消化后为自己所用,使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新的能力,在不断创新中把所学用到实际中去。

人一旦停止了学习,他就会成为社会的落伍者,他将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想得到成功的秘诀,然而成功并非唾手可得,即使现在你有小小的成绩,但是,一旦你停止了学习,整个世界将从你身旁呼啸而过。

要想使自己的事业不在低谷中持续徘徊,就必须不断学习,通过学习来确定继续前进的动力。找到了不断前进的动力,就能重新鼓舞起人的斗志,就能凝聚成新的奋斗目标,使我们的事业继续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卓越的企业,离不开公司不断学习的精神。乔布斯和他的团队有问鼎的雄心并真的攫取皇冠在手,就在于他超强的学习能力。他在学习方面,无与伦比,每次都是随着市场的发展而有目的的学习,因此总能抢在他人之前掌控局面。

“学无止境”,不管你是涉世未深的青年,还是经验丰富的长者;不管你胸无点墨,还是学富五车,在前进的路上,我们都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学习!

完美主义没有错

“我知道我的一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尝试所有的事情,我能做的就是把所做的事情做得无懈可击。”

完美是一种境界,不是一个具体的指标性东西,是一种态度,因为完美是永远不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做好,任何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得尽善尽美。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追求完美,完美是无止境的,就像一句广告语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是人生之中一个美丽的过程,不一定苛求这是一个纯美的结局,重要的是我们追求的态度,为我们的成功提供了条件。追求完美,是人类自身在渐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特点或者说是一种天性。如果人只满足于现状,而失去了这种追求,可能生活就没有那么多的精彩了。我们对事物总要求尽善尽美,愿意付出很大的精力去把它做到天衣无缝,成功就需要这种疯狂的精神。

乔布斯能够成功就是追求完美最好的例证。对于他来说:只有A计划。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只倾注全力打造一款产品或服务,没有备选方案,没有退路。这样才能将最好的创意、技术、设计倾注到一款产品上,iPod、iPhone莫不如此。

门捷列夫说:“追求完美是前进者最好的动力。”每个人来到世上所渴望的成功,就是为了追求完美人生。什么是成功?怎样才算完美?它们真正的定义又是什么?成功人士大多存在追求完美和理想主义的倾向,他们做事认真、严格,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有强烈的责任感,特别讲究秩序。由于他们具有不断追求完美的欲望和激情,因此有时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在今天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否完美往往决定了你的成败,乔布斯就深知这点。西方人相信上帝,圣经里面说:“上帝要求我们完美,所以我们应该是完美主义者!”我们虽然不知道乔布斯是不是基督徒,但他被人称为“残酷的完美主义者”。对完美的疯狂与忘我是乔布斯的信念,他那残酷的完美主义,给他的团队和合作伙伴树立了很高的标杆,在这种完美主义信念的推动下,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理想。他说“苹果”的成功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完美的过程。

每一个人的一生中至少应该有一次受到一个疯狂追求完美的人的影响。乔布斯的完美主义,尤其体现在“苹果”新产品的研制中。当时在“苹果”负责MacOS人机界面设计小组的柯戴尔·瑞茨拉夫(CordellRatzlaff)认为,将丑陋的旧界面装在优雅的新系统上简直是个耻辱,于是他很快便让手下的设计师做出了一套新界面的设计方案,新界面尤其发挥了NeXTstep操作系统强大的图形和动画功能。但现在没有资源也没有时间去将这个新界面植入MacOSX了。

数月后,苹果所有参与OSX的研发团队在公司之外召开了为期两天的会议。会上,人们开始怀疑如此庞大的新系统能否完成。当最后一个发言的瑞茨拉夫演示完新界面的设计方案后,房间里响起了笑声,“我们不可能再重新做界面了。”瑞茨拉夫回忆道,“这让我非常沮丧。”两周后,瑞茨拉夫接到乔布斯助手的电话。乔布斯没有看到这个设计方案——他没有参加那个会——但现在,他想看一眼。这个时期,乔布斯还在进行他对所有产品团队的调研。瑞茨拉夫和手下的设计师们在一个会议室里等着乔布斯出现,但他一露面,随口而出的却是:“一群菜鸟。”“你们就是设计MacOS的人吧?”一向以追求完美著称的乔布斯生气地问道,他们怯怯地点头称是。“好嘛,真是一群白痴。”乔布斯一口气指出了他对于老版Mac界面的种种不满。乔布斯尤其讨厌的是,打开窗口和文件夹竟然有8种不同的方法。“其问题就在于,窗口实在太多了。”瑞茨拉夫说。

乔布斯、瑞茨拉夫和设计师们就Mac界面如何翻新的问题进行了深谈,设计师们把新界面的设计方案展示给了乔布斯,会议才算圆满结束。“把这些东西做出来给我看。”乔布斯下了指令。设计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了3个星期来创建软件原型。“我们知道这个工作正处于生死边缘,我们非常着急。”瑞茨拉夫说,“乔布斯后来来到我们办公室,和我们待了整整一下午。他被震住了。从那之后,事情就很清楚了,OSX将有个全新的用户界面。”乔布斯对他曾经跟瑞茨拉夫说的一句话依然印象深刻:“这是我目前在“苹果”所看到的第一例智商超过三位数的成果。”瑞茨拉夫对于这句赞扬喜形于色。对于乔布斯而言,他要是说你的智商超过100,这就是莫大的认可了。

乔布斯不是技术人才,却是“一个技术标杆”。“苹果”新品研发过程中,那些有着强烈自尊的工程师常常难以忍受乔布斯的挑剔,以至于有一种说法,没有人可以跟乔布斯合作一次以上。无论是“苹果”的技术员还是合作伙伴都承认,乔布斯的完美主义让他们做出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成果,即使那些他参与不多的产品,也会因为他的最终审核而提升水准。

人在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而人生中最难做到的事就是做到完美。可乔布斯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人,就是因为他有着这种坚韧不拔,执著于追求完美的精神。我们或许不能做到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完美,向完美更进一步。

完美是每个有志者共同的追求。球王贝利有句话常挂嘴边:追求完美。当年,他射入第一千个球时,有记者采访他问:“你觉得你踢得最精彩的球是哪一个?”他的回答出人意料:“下一个。”这也许就是人们对于完美的追求。

从事体操吊环项目多年,在人才济济的体操界,陈一冰是个大器晚成的运动员,21岁才获得世锦赛冠军。2008年,陈一冰夺得北京奥运会吊环项目金牌,有人用完美来形容他的表现。陈一冰却说:“只是发挥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对我来讲,至今还没有特别完美的一套。”“只有不断挑出自己的毛病,才会有进步。”“自己也是自己的对手,希望自己都有一些进步。”完美,虽然几乎不可能做到。但是,追求完美就有了目标,有了目标,人生就不再迷茫,可以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虽然很难做到完美,但是至少,离完美不远了。

“完美”是一种象征,一种境界。我们的人生就像海上颠簸的小船。“完美”如同远方的灯塔,指引着我们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完美”如同闪光的梦,使我们的心变得更加年轻,永远也不会停住脚步,追着梦,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追求完美是一种幸福,而你追求的越是执着,你的心就会越充实,它甚至比成功还要美好的多。比如,乔布斯的完美主义就创造出了一个个令人咋舌的革命性的“I”系列产品,iMac,iBook,iPod,iPhone,iPad……

一个人因为只热爱最完美的东西,所以才是“一般好”的仇敌。懂得这一点,就可能会远离一知半解、一技半能、三心二意。

追求完美的过程,可以愉悦我们的思想,锻炼我们的意志,净化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情操,体现我们的才华,这就是追求完美的真正意义。

苏轼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无法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但能有一个力求完美的人格。不断激励着自己去充实这个信念,就可能在你心中点燃起追求完美的热情火焰,设定一个人生的坐标,去不倦地迈向“完美”的境界。

只能被模仿,不能被超越(1)

“生存就必须学会不断创新,这样企业才不会很快被淘汰!”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挑战与机遇并存。就机遇而言,市场上商机无限,但商机已然不可重复,所以,我们也不能过分迷信所谓“成功模式”,而去过分的模仿它们。

李书福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别人没做,我们更应该做。即使无力回天,也可留下一个时间上的思考。世界上任何一个能够做大、做强、做好的企业不可能用别人的品牌。我不反对‘挪威的森林’,但更好的是,我们要在自己的土地上长出雄伟粗壮的白桦林!”

如果你只是在模仿别人,可能你会一时成功,但你就永远是个复制品,过不了多久就会被遗忘。模仿是必要的,创新才是必须的,没有模仿,你进不了门;但没有创新,只能在红海中等死。创业能够成功的根本和关键在于创新。

在当今这种经济情况下,创新能力如何、创新成果多少,成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站得住的重要因素。鼓励、推进创新,成为实现发展进步的迫切需要。谁也不愿永远做一个“克隆”的产物。

如今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声名鹊起,不仅仅在于他为新技术提供时尚的设计,更重要的是,他把新技术和卓越的商业模式完美结合,“苹果”的创新不是硬件层面上的,而是让数字音乐下载变得更加简单易行,用户能够实现“苹果”带来的完美体验。

在乔布斯眼里:满足客户需求是平庸公司所为,引导客户需求是高手之道。领先数步没有成为先烈,还为人疯狂喜爱并大掏腰包,乔布斯带领下的苹果公司做到了。糖果设计师设计的iMac出现后,人们才认识到电脑外壳原来可以是彩色的、透明的;iPod的可人设计+在线购买的iTunes音乐商店打造了全程的音乐体验;iPhone的发布让大家发现手机是可以没有键盘和触摸笔的,最好的操作工具是与生俱来、不会遗失、操作自如的手指。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发现创意与创新的重要性。没有创新,我们只能在原地停留,想要成功创新是关键。

很多走在创业路上的朋友,为何屡屡失败,其根本原因就是只模仿,不创新,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就跟着去做,照搬照抄,结果可想而知。没有创新,只能吃别人剩下的。如果一直都是在模仿,就算取得了短暂的成功,那能有什么意义呢?长久下来,脑子里对于创新的概念也就越来越少,也就越来越笨,越来越不灵活,一点创新意识都没有了。

只有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有新的东西出来我们才不会被淘汰。在今天的电子消费品市场“苹果”永远处于领先的地位,那正是由于“苹果”的不断进步,不断创新。每一次“苹果”的产品都能让人为之疯狂,那是因为它是新的不是重复的,而且是永远不能被超越的。

乔布斯深知为达到目标,需要思想的创新,理论的创新,行动的创新,并开发新产品。“苹果”的成功是技术创新的典范,乔布斯的成功是商业模式创新的标杆。当“苹果”遇上乔布斯,“苹果”就开始创新不断。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世界中,想要生存下去就要学会创新,这就是乔布斯和“苹果”能一直保持不败的原因。

就拿红遍全球的iPhone手机来说,从未涉及过通讯领域的苹果公司创下了一个业内奇迹。如今,iPhone手机已经推出了两个版本,分别是iPhone和iPhone 3G。而针对这两款手机所发起的“超级模仿秀”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这些手机虽然模样与iPhone相似,但是论综合实力却没有一个是iPhone的对手,究竟是什么“秘籍”让iPhone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呢?

“苹果”手机暴利畅销,虽然有无数公司眼红,但当下无人能敌,这就是自主创新的结果。自主创新,说到底,就是打造成千上万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苹果公司、“苹果”产品。

“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决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这种精神一定要潜移默化到我们的灵魂深处,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模仿是“拿来主义”,创新是独辟蹊径,有人说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鱼”与“渔”之间的不同,这个比喻非常恰当,无论是企业还是品牌,唯有掌握“渔”的技巧,不断创新,不断奋进,才能力争上游,处于领先地位,才能成为他人模仿的对象而永远“不被超越”。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句话用到“苹果”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也许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喜欢“苹果”的产品,但却很难对“苹果”的工业设计能力进行负面评价,先天优势再加上出色的宣传能力,令“苹果”的产品具有了与生俱来的明星气质。

创新的重要性已经涉及我们身边方方面面,从学习到工作,创新都会给我们带来奇迹般的效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创新,应从概念上跟进,从行动上超越,“苹果”的创新不但体现在产品上,还体现在思想上。硬件对“苹果”很重要——但乔布斯非常清楚,软件更重要。“多年前,我们最具前瞻性的观点之一,就是不要涉足任何我们不具备核心技术的领域。”乔布斯说,“我们意识到,对于绝大多数未来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而言,软件都将是核心技术。”

2001年9月,“苹果”推出了iTunes音乐商店,使用于人们对音乐下载。一个月后,音乐播放器iPod现世。这种组合在当时的业界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不论是硬件产品iPod还是软件产品iTunes,相对于外界来说都是一个完全封闭的体系。用户最初只能通过在电脑上播放一张一张的CD,将其转化成MP3格式,再通过iTunes导入到iPod中。有声音质疑iPod:这个价格昂贵的小东西能否成为打破当时音乐播放器格局的产品?

为了解决将音乐从CD导入iPod的麻烦,乔布斯充分利用了自己的iTunes,推出了网上应用音乐商店,用户可以直接在商店购买和下载歌曲,并通过iTunes传入iPod中,每支歌曲售价仅为美分,可以以单曲形式出售而不必购买整张专辑,这也使得付费数字音乐逐渐成为互联网娱乐的主流。也就是说,“苹果”为用户提供的是软件和硬件,而内容则由各大唱片公司提供。

iPod的成功开启了“软件+硬件平台”的先河。它创新的并不仅仅是某一款软件或者某一种硬件,而是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并打破了传统的“由不同厂商制造不同部件,组装到一起形成完整的机器,并由另一方提供运行的软件”的模式。

事实上,乔布斯没有等太久,他所选择的方向的魅力就呈现出来了。如果说iPod+iTunes只是“产品+内容”模式的一个探路石的话,那么iPhone+App Store的模式就是真正的巅峰,只不过App Store利用公布软件开发套件SDK,网罗了更大规模的第三方软件开发群体。结果显而易见——经济危机时,几乎所有厂商的营收和盈利都下跌,唯独“苹果”的销售增长了12%。

你可以不用“苹果”,但不能阻止“苹果”流行;你可以不喜欢“苹果”,但不能否认iPod、iPhone的影响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iPod居然能做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大牌如微软,专业如索尼,无不在“苹果”面前栽了跟头。

“苹果”何以笑傲江湖呢?答案是:创新。

今天不成为创新型经营者,明天就必将被淘汰。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点危言耸听,但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苹果”产品的成功更是说明了,技术在不断发展,观念在不停更新,成果取得飞越的进步。这些都是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企业经营,都不可以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做学问的学者要更新自己的观念,像乔布斯这样的企业家更是如此。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别人的成功可有借鉴地学习,对于别人的成功经验,如果熟视无睹,那是一个“傻瓜”。因为那时别人用金钱甚至是血与泪换来的宝贵经验,肯定有值得创业者学习与借鉴之处。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模仿,那只能永远都是没办法凸显出自己的特色,得到人们认可的。

我们借鉴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创新。创新的路不是平坦的,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创新就是在长满荒草的原野上踏倒一路荆棘,将一个个带血的脚印连接起来,变成一条路,供自己和后人通过。

对于创新者而言,还要有知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自强的品质,创新就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更高更好;就是超一流,做同类的领跑者和领军人。

关注每一个细节(1)

“只有对细节感兴趣,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产品。”

有位哲学家说过:细节差之毫厘,结果谬之千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别或许就在于细节,谁把握了细节或许就已经收获了成功,谁不注意细节就有可能功败垂成,抱憾终身。做事大而化之,不注重细节的人,无论做哪一种事业都没有功效可言,而小心谨慎,关注每一个细节的人,他的事业也往往有相当的成就。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有句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平凡的、具体的、零散的,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会面……细节很小,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它的作用不可估量。成功和失败,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一个错误会使努力泡汤,这就是细节的重要。

曾经有过这样的报道:新产品的一切工作都已完成,只待发布。乔布斯仅仅因为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如:还有两颗螺丝暴露在表面)而要求一切推倒重来。正是这个残忍的标准成就了“苹果”一个个令人惊叹的产品。乔布斯注重产品的每一处细节,让“苹果”用户做到完美的体验,因此成就了今天的“苹果”。细节实质上是事件链条上的一环一扣,尽管它往往不引人注意,但一旦链条的一个环扣出现问题,整个链条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影响,但要把这环环扣扣做好并非易事。注意了细节才能把事情办得更加完美,注意了细节生活才会更真实更有意义,而忽视了细节,大事就会受影响,甚至酿成重大事故。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可见,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

“苹果”迷们都知道,苹果公司每推出一款产品都需要很久的时候,这让无数“苹果”迷们苦苦等待。但是,当一款产品问世后,我们才知道等待没有白费,“苹果”的产品堪称完美,无可挑剔。正是因为“苹果”关注每个产品的细节,不论是创意,研发还是到最后的销售,“苹果”从来不放过细小的环节。乔布斯更是一个在细节上苛求完美的人,每个细节他都会反复推敲数遍,力求做到极限,这无数的细节成就了今天的“苹果”。

比如,大家熟悉的iPad,我们同样不得不佩服苹果公司在产品细节上的精准把握:按键的阻尼,图标飞出的动画特效,删除应用程序的方式,翻书时的效果,快速进入相册的鲜花图标等等,更重要的是,iPad的触摸体验是所有的触屏产品中最好的,错误率极低,大幅度的提升了文字输入和游戏的体验,这要归功于“苹果”工程师的认真校对。正是“苹果”的这种关注于每个细节的做法,才让“苹果”的产品变得不可超越。

斯卡利说:“乔布斯认为应该重视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使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完美无瑕。”乔布斯确实非常关注细节,他会趴在电脑上一个像素一个像素地看那些按钮的设计。他曾经跟员工说,要把图标做到让他想用舌头去舔一下的程度。正因为有了像乔布斯这么关注细节的CEO,“苹果”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苹果”的成功是从产品的细节起步的。细节是有力量的,这个力量甚至决定着我们的未来。乔布斯就是这样一个对细节追究接近残酷的完美主义者:“不要小视这些细节,差距从细节开始,1%的错误可能导致100%的失败。”

斯卡利表示:“乔布斯对产品的要求之一是:产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而另一个要求就是注重产品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细节包括产品设计、软件、硬件、系统运行、应用程序和外围产品等等……对于产品营销、设计及其他事务,乔布斯都会参与其中。”看了乔布斯对细节的态度使我们深知想要成功,请先从关注每一个细节开始做起。我们听过这样一句话“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个就是小细节的大能量。

曾经有一个让人痛心的新闻,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升空80秒后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遇难,而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这一灾难的“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泡沫击中了飞机左翼前的隔热系统。应该说,飞机整体性能等许多技术指标都是无异议的,一小块脱落的泡沫就毁灭了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和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生命。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细节的重要性,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在生活、工作中时刻关注细节,而“细节”又是一个多么容易被忽视的字眼啊!在表面风光的背后,有谁会真正注意到细节的存在和影响呢?

让我们行动起来,脚踏实地的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心思细致,不随意放过每一个细节。了解细节之精髓的人,是聪明的人;用细节来塑造自己的人,是成功的人。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曾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乔布斯不止一次对他的员工说道:“你不能问顾客需要什么后再给他什么,因为等你按照顾客的要求做出来后,顾客又会有新的需求,所以我们要把握好细节,超越顾客。”正是有了这样的细节要求,“苹果”产品只要一推出就会受到无数人狂热的追捧。

“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可见细节成就了乔布斯,也成就了“苹果”。无论你完成何种工作,都少不了细节,无论你的生活如何,日子从细小开始。细节所蕴涵的意义是如此博大、深远,尽管细节只是平凡生活中一些微小的闪光点。

生活通过细小的情节拼凑,构成了你现在的日子,所以不要轻视细节,它是你今后成功的基石。摩天大楼是一砖一瓦从平地砌造的,浩瀚的大海是小流小溪汇聚而成的。只有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做起,才有最后的收获与成功。总有一些细节,会深深地打动我们,烙进我们的记忆,决定或改变我们对人和事的看法与态度。

本章小结

像乔布斯这样真正的成功者是不会一直抱着过去的成就在原地踏步的,他们都是在尝试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创新,接受新的挑战,才会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不被淘汰。

想有所进步,你必须让生活充满积极的想法,无论任何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热爱自己的工作,就会每天尽自己所能力求完美,都要试着超越自我。其实,还有许多的困境是我们尚未遇到的,因此,我们应该随时主动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只要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成功便会出现在你眼前。这条路注定是崎岖的,需要我们有勇气,关注细节,讲究方法,成为一个卓越的人。

不良少年到超级富翁(1)

“一个人的命运不是天生就被注定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乔布斯的少年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都说小时候的经历会影响人的一生,这并没有错,乔布斯被弃养的经历也在他的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有人说乔布斯现在的奇怪甚至让人难以忍受的性格都是因为童年的经历造成的,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乔布斯的魅力,他依然是“苹果”的神话。

年轻时可以有失败、放纵、个性,但是在这些背后应该还有自己真正的灵魂,可能他一时走丢了,但是,该找回来时我们就要幡然醒悟,乔布斯就是在颓废后选择了重新站起来,找回自己真正人生的。

乔布斯的生母是一名年轻的未婚妈妈,后来的养父母,只是工薪阶层,都没有念过大学,养父甚至连高中都没有上过。起初乔布斯的生母也一直犹豫是否同意这对夫妇收养乔布斯,由于这对夫妇非常喜欢乔布斯,很想将他领养回家,在多次沟通之后,这对夫妻向乔布斯的生母保证一定会让其上大学,他的生母才在领养书上签字。

就这样,刚刚出生的乔布斯成了这个普通的美国家庭中的一员。可能正是这种没出生就注定被领养的烙印深深地留在了乔布斯的灵魂深处,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追问:“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我来这个世界干什么?”有些人一辈子过去了,也没想去弄清楚的基本哲学命题,乔布斯在少年时就已经开始触及了,这也注定会影响乔布斯的一生。

乔布斯在很小的时候和大多数小男孩一样非常调皮,喜欢搞恶作剧。可能是由于被领养的经历,乔布上小学的时候就性格孤僻,爱哭,很难和别的同学协调,有些格格不入。他的老师所回忆起少年时候的乔布斯说:“有点不合群,他看事物的方式与众不同。”

这样叛逆的性格并没有抹杀他对电子产品的兴趣,为了弄清一些电子产品的原理,他经常拆卸一些小型的电子产品,这也和乔布斯的养父母家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养父母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乡下小镇,后来很多电子公司搬到了这里,也就是美国硅谷的发源地。幸运的乔布斯常常遇见一些电子公司的工程师,每天和他们在一起,很多工程师都很喜欢这个聪明好学的小男孩,也经常会送给他一些电子产品。这使乔布斯对电子产品的兴趣逐渐浓厚,奠定了乔布斯后来成立苹果公司的基础。

由于小时候时形成的叛逆、孤僻个性,中学时代的乔布斯不善于交际,也没什么朋友,他的生活不像别的孩子一样轻松,总是一个人连续好几个小时待在车库里与电子产品为伴。这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也正是因为对电子产品的狂热让他结识了成就他一生的朋友。

自暴自弃,是对自己生命的轻视,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挫折和不幸,而是自己践踏自己。1972年,乔布斯决定在里德学院开始他的大学生涯时,乔布斯的养父母几乎拿出了全部积蓄为他交了学费。受美国嬉皮士文化影响的乔布斯把他原有的叛逆发挥到了极致,在学校的时候,他不仅长发披肩,而且经常光着脚,穿着邋遢、破旧的衣服,借以从外表来显示自己的个性张扬。乔布斯在里德学院上了六个月后,就对大学的生活感到厌倦了。他开始反思,觉得大学不仅让他花光了养父母的积蓄,而且也解决不了他小时候就反复思考的问题:“我是谁?我有什么价值?我来这个世界干什么?”

于是,乔布斯果断地决定从里德学院退学,他设法向学校讨回了所交的学费,开始了另一种生活。乔布斯退学后,在书法上有浓厚兴趣,而且痴迷于东方哲学,对佛教尤其感兴趣,因此,他还成为了一个素食主义者。由于对佛教的痴迷,乔布斯决定去印度寻求人生真谛。两年后,乔布斯从印度回来,他几乎变了一个人,整天穿着橘黄色的袍子,还剃光了头发。他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奇思怪想,一度想当歌手。

处在逆境中,有的人会为了想脱离逆境而奋斗,有的人却会为了无法克服逆境而堕落下去。当然,能成功的一定是前者,自暴自弃毁灭自己的则是后者。乔布斯没有选择让自己颓废下去,暗暗重新思考他的人生。他决定找一份工作,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他改掉过去很多的不良习惯,由于依然保持着对电子产品的热爱,他和史蒂夫·沃兹在同一家电脑俱乐部里,关系也逐渐变得亲密起来。

在商业判断、投资方面,乔布斯从不怀疑自己,沃兹在设计出第一款电脑时,乔布斯以他的聪明才智从中发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他说服沃兹辞职和他合作开一家新的电子公司,因此产生了苹果公司。

1977年1月,苹果公司正式注册成立。1980年,《华尔街日报》的全页广告写着“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并登有乔布斯的巨幅照片。

1980年12月12日,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在不到一个小时内,460万股全被抢购一空,当日以每股29美元收市。按这个收盘价计算,苹果公司高层产生了4名亿万富翁和40名以上的百万富翁。乔布斯作为公司创办人当然是排名第一。

世上的成大事者没有一个是自暴自弃来实现自我的,相反他们都是不甘于自暴自弃,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乔布斯从一名被外人认为是疯子的不良少年到创建苹果公司,成为百万富翁,他为那些正在彷徨的少年树立了模范。

“你在向前展望的时候不可能将这些片断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将点点滴滴串连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这些片断会在你未来的某一天串连起来。你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你的勇气、目标、生命……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地与众不同。”

身处在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有着无法改变的先天特质、缺点、出身,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积极地认同自己的一切,进而迸发出惊人的爆发力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也不是每个人在走了弯路后,有重新思考人生找回自己的机会,很大一部分是选择自暴自弃并声称这就是我的命运。

被称为天才,留有九大交响曲以及很多不朽名曲的贝多芬,得了堪称对音乐家致命的疾病——耳聋,但是他却能突破这个障碍,为音乐奉献了一生的才华。贝多芬说:“勇气就是身体不管怎样衰弱,也想用精神来克服一切的力量。”

缺少勇气的人在经受到某些挫折打击之后,是会格外消沉的,会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力量爬起来。殊不知,一切所谓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找回那份勇气和自信,激励自己重新振作起来,一切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变成美好而充满希望。

你不会一直倒霉(1)

“记住你即将死去,但是你依然能行。”

人的一生中难免遇见倒霉的事,甚至在某个阶段,还会接二连三的遇见倒霉事儿。有人开始抱怨:“为什么我会如此倒霉呢,是不是应该改改运了,怎么改变命运呢?”有人开始算命,烧香等等,想要采取这样的方式破解一下目前的状况,有时正巧会产生作用,其实那不是因为有神的帮助,而是在你算命烧香以后有了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倒霉的事。

有了良好的心态,你可能就会把每一次倒霉当成人生的一次历练,历练一次成长一次,不再因为总是遇见倒霉事而越来越消极。有人说成功的人会越来越成功,倒霉的人会越来越倒霉,也就是这个原因。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心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命运。

世界成功学之父卡耐基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你的生活是由你的心态造成的,你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你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心态就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包括好的事和倒霉的事。在事事如意的时候,我们应该有个谦虚谨慎的心态,不要过于张扬,一点小成绩就飘飘然。面对逆境的时候,我们学着积极乐观一点,这当然不容易,可这是摆脱那些倒霉事必须具备的。

倒霉的事人人都会遇见,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也不例外,几经起伏,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乔布斯创造了“苹果”,掀起了个人电脑的风潮,改变了一个时代,但却在最顶峰的时候被封杀,从高楼落到谷底,但是12年后,他又卷土重来,重新开始第二个“斯蒂夫·乔布斯”时代。

可是就在乔布斯风光无限的时候,倒霉的事发生了,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在一次检查中乔布斯被查出患了癌症,医生告诉他这很可能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癌症,只有3~6个月的时间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知道。医生叫他回家,对最终结果有思想上的准备。乔布斯幽默地说:那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程序。

乔布斯此刻非常无助,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事实,生命就是那么脆弱,那么不堪一击。在大自然中,我们显得那么的渺小吗,如他说: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乔布斯在抱着诊断书思考一晚上后重新调整好了心态,决定乐观面对,积极配合治疗。命运还是眷顾着他的,在经过一个活切片检查时,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激动不已,因为这些细胞最后竟然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可以用手术治愈的胰腺癌症细胞。乔布斯在手术后痊愈了,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乔布斯和死亡擦身而过不只这一次,2008年他由于肝功能衰竭,日渐消瘦,需要一枚新的肝脏才能活下去。不幸的是,在加利福尼亚像乔布斯一样等待肝脏的人很多,但是只有很少人如愿以偿。

有位哲人说得好:“既然现实无法改变,那么只有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可能是因为前一次的经历,这次乔布斯没有像上次那么沮丧,他积极的面对,并相信自己能活下去,在接下来的一月到三月之间,他接受实验室测试、腹部超声波、心理学检查、结肠镜检查、心电图测试等检查。乔布斯始终没有放弃,他到不同医院接受不同医生的检查,以便争取更多的机会。命运再次眷顾了这位坚强的人,奇迹出现了,一所医院来电告知他们现有一枚肝脏适合乔布斯。那一天乔布斯接受了大约进行了5~6小时的手术,2009年,乔布斯的生活又基本回归了生病以前的状态。

是什么把乔布斯两次从死神手里夺回来,不但重新恢复健康而且继续带领“苹果”创造无数神话?答案是心态,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乔布斯面对死亡时选择了放弃,天天萎靡不振,以等死的心态生活的话,可能我们就见不到今天的“苹果”了。正是因为乔布斯能及时调整心态才最终战胜了病魔,回到了原来那个“乔不死”。

心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们成功,也能使我们失败。成功者在做事前,也不是有100%成功的把握,但他有良好的心态:遇见了困难不言放弃,发挥自己的潜力,全力一拼。

有一个新闻报道了这样一个人。约翰·莱恩是一名清洁工,54年前出生于一个偏僻小镇的农民家庭。从出生开始他就厄运连连,由于肺先天性发育不全,就连医生都不确定他能否继续生存,但幸运的是约翰活下来了。

18个月大时,因为误喝了消毒水而差点送命。

不到两岁时,意外跌落掉到马路上,差一点被一辆运家具的货车撞到。奇迹般的是那辆货车的轮子正巧从约翰身体的侧面驶过去。

12岁时,他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不幸被雷电击中,差点烧成焦炭。

14岁时多灾多难的他胳膊2天骨折2次。

20岁初成为矿工。然而一天他正在矿井中专心工作时,差点被突然掉下来的巨石砸死,不久后,当他与另一工友合力推拉一车石头时,他工友疏忽突然松手,结果一整车大石头都砸到后面的约翰身上,神奇的是这也没有要了他的命。

40岁时约翰不慎从地下室入口摔下去,摔断8根肋骨。

几年后,他在家中装修房屋时,无意中碰到高压电线,差点被电死,当了清洁工后不小心从一口敞开的下水道检修孔跌下去,更无奈的是当他前往希腊度假疗养时,他所乘坐的飞机又被闪电击中,差点机毁人亡。

发生在约翰身上的倒霉事,有的是他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有的则是天灾人祸,但是他依然乐观地生活。在别人眼里的这无数次的不幸,在他眼里看是无数次的幸运,因为他觉得屡次都接近死亡但每次又幸运地活了下来。

这就是两种心态看问题的结果。心态不好的人,一旦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或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愤世嫉俗,心烦气躁,牢骚满腹,怨气连连,得过且过,那他将一直倒霉下去。约翰则一直坚信霉运终将结束。

正是因为约翰这样乐观的心态,他的厄运终会结束,好运即将到来。

2006年11月22日,他与同事合伙购买的彩票竟然一下子中了50万英镑大奖!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倒霉的时候,当灾难来临时,悲观和绝望只能使事情更糟,只有良好的心态,沉着应对才是最好的办法。

乔布斯说:“‘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逆境时可以调整心态的能力,它可以让你换个角度看问题,如何让人不倒霉?那就要看你如何调整好你的心态,会调整心态的人,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会调整心态的人,很容易进了死胡同。

其实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心态调整好了,蹬着三轮车也可以哼小调;心态调整不好,开着宝马车一样发牢骚。心态是要靠自己去调整的。

没有挫折的成功不精彩!当然调整好了心态再去看那些曾经倒霉的事,你会觉得只是一个阶段的一种际遇和感受。相信自己会好的,给自己信心和勇气,你会觉得一切慢慢变好,那些倒霉和挫折是人生的插曲,是灿烂阳光前的暴风雨,是人生走向辉煌的阶梯。

被“苹果”开除,于我是最好的事(1)

“正视错误,你会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

人无完人,没有人会一生都不犯错误,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年轻人经历点打击往往是好事,能使自己更清醒。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可以让人有归零的心态,归零的心态就是谦虚的心态,就是重新开始;归零的心态就是一切从头再来,就像大海一样把自己放在最低点,来吸纳百川。越饱满的麦穗越弯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句话说:谦虚是人类最大的成就。

乔布斯也有这样的经历,他被亲手创办的公司——“苹果”炒了鱿鱼。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乔布斯也这么认为,这比死亡更让他难以接受。乔布斯说:“我并不是一个天生就喜欢追求权力的人,我只在乎苹果公司的发展。我把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研发电脑上。为了苹果公司更好地发展,我宁愿奉献出我的一切。可以这么说,如果苹果公司需要我扫地,我可以去扫地;需要我去清理厕所,我也可以去清理厕所。”

被自己如此热爱的公司开除,他的心情我们可想而知,但事后乔布斯回想起来这样说:“被‘苹果’开除是我这辈子遇见最好的事。”这次经历让年少轻狂的乔布斯成熟了许多,不再一味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个人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思想,那么他只能成为过去的奴隶。

1984年,“苹果”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电脑公司,该公司已成为有4000名雇员、资产超过20亿。“在公司成立的第九年,我们刚刚发布了最好的产品,那就是Macintosh。我也快要到三十岁了。在那一年,我被炒了鱿鱼。”

在苹果公司蓬勃发展的时候,乔布斯觉得有必要邀请一位优秀的商业高手来和自己一同管理公司,于是他对当时百事可乐的经理人约翰·斯高利说:“难道你想一辈子都卖汽水,不想有机会改变世界吗?”就这样约翰·斯高利开始与乔布斯一同打造“苹果”,开始的几年里公司运转得很好,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发生了矛盾。

原因很多,很大部分跟乔布斯天生喜欢标新立异和让人难以忍受的怪脾气有关,很多苹果公司的员工甚至都不敢和他搭一部电梯,年轻气盛的乔布斯的独断专行也使约翰·斯高利觉得不可忍受。

有一次约翰·斯卡利认为,乔布斯对新推向市场的苹果机作出了过高的估计。乔布斯还是认为在苹果机推向市场的第一年里,销售量一定会达到50万台,因为根据开始时的销售报告,这一数量完全能达到。苹果公司的两位主管都对这一销售计划提出了质疑,并希望乔布斯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但面对着乔布斯咄咄逼人的气势,他们又无能为力。不幸的是,他们随后被独断专行的乔布斯免职了。

“我们雇用了一个很有天分的家伙和我一起管理这个公司,在最初的几年,公司运转的很好。但是后来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发生了分歧,最终我们吵了起来。当争吵不可开交的时候,董事会站在了他那一边。所以在三十岁的时候,我被炒了。”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天才,满怀着理想要有所作为,但是现实却总是不能让这类人如愿。现实告诉那些天才们,他们需要更加理智一些,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也只有这样在结果出来的时候,才会心平气和。

“乔布斯的眼光很长远,可以达到1000英里。”他的同事杰伊·埃利奥特形象地比喻说,“但他却看不见每一英里的详细情况,他不明白只有走好每一英里,才有可能达到1000英里。他天才般的商业头脑是因为他的眼光长远,而他之所以衰落也是因为他的眼光长远。”

做事情的时候,期望值不能太高,往往缺乏经验的决断是错的,明智的选择是治疗各种愚蠢行为的最好方法。认清自己的活动范围和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并设法使自己的设想符合现实,这样的人才是最聪敏、最容易成功的人!

在不得不离开“苹果”时乔布斯浪漫的描绘出他的不舍,他这样说:“苹果公司就像是我的初恋一样。就像所有的男人都会想念他们第一个深爱过的女人一样,我也会一直想念‘我’的苹果公司的。”

在走出“苹果”那天晚上,他的老朋友默里害怕乔布斯会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来,就前往乔布斯的住处,发现他孤独地躺在地板的垫子上,家里一片漆黑。默里不声不响地紧靠他坐了过去,然后紧紧地抱住了乔布斯,两个人放声大哭,一起待到第二天凌晨,默里在确信乔布斯不会出什么意外了,才返回家中。“在这么多人目光下我被炒了。在而立之年,我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这真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次打击让乔布斯完全清醒了,后来他这样形容这个打击:“这个良药的味道实在是太苦了,但是我想病人需要这个药。”

乔布斯在交完辞呈以后,决定破釜沉舟、重新来过,很快他从阴影中走出来,从中反思自己。

“承认错误是一个人最大的力量源泉。”这是由美国田纳西银行前总经理L·特里提出的。它的意思是说,正视错误,你会得到错误以外的东西。

乔布斯调整自己以适应现实世界,而不是停留在他自己喜欢的世界里,心态也变得老练、稳健了,决定重新开始。乔布斯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从“星战之父”、也是美国电影电脑特技之父卢卡斯手中,买下了当时很不景气的电脑动画制作工作室,成立了皮克斯公司,制作出世界上第一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

皮克斯公司当年立刻上市,并迅速成为3D电脑动画的先锋和霸主。乔布斯也因此成为影响娱乐业的大人物,也为他重新回到“苹果”创造了条件。“我可以非常肯定,如果我不被‘苹果’开除的话,这其中任何一件事情也不会发生的。”

人不是神,总有自己的缺点,谁都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乔布斯也一样,为什么他和有些犯错误的人结局不同呢?是因为他懂得正视自己的错误。遗憾的是,现实里很多人都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回避缺点,掩饰错误,甚至文过饰非,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把一切错误推给别人。

很多年轻人都感到自己一事无成,并把失败的责任归于别人,归于自己没有机遇,却很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更重要的是,没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脑子里往往会出现想要隐瞒自己错误的想法,害怕承认之后会很没面子。其实,承认错误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反之,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一种具有“英雄色彩”的行为。更何况一次错误并不会毁掉你今后的道路,真正会阻碍你成功的,是那种不愿承担责任、不愿改正错误的态度。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是另一番新兴事业的开始,“我当时没有觉察,但是事后证明,从苹果公司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成功者的负重感被作为一个创业者的轻松感所重新代替,没有比这更确定的事情了。这让我觉得如此自由,进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善于发现机会的富翁们(1)

“机会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关键是我们要有发现机会的眼睛。”

人生下来注定要同困难打交道,我们每走一步都会遇到困难,时时面临错综复杂的困难,处处感受到困难的威胁。成功的人都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敏锐眼光,他们善于从困境中发现和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更善于在新生事物刚出现时就能捕捉到机会。

常识告诉我们,每个危机都孕育着机遇。我们可以用森林大火的效用来进行类比。当然,森林大火是场灾难,但大火肆虐后的土壤却变得更加肥沃,因而有利于培植下一代参天大树。火灾还可以烧毁已经腐朽的树木,以及和树木缠结在一起限制其生长的灌木丛。

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那样,世界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这也就意味着生活中充满了困难,不同的只是结果,或是困难吞没懦夫,或是强者征服困难。你认识困难吗?你知道现在遇到的困难预示着什么吗?是进步。每克服一个困难,你就前进了一步。

当你遇见困难时,你要善于发现其他机会扭转这种局面,

乔布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有人说他就是一位魔术师,那是因为他是善于发现机遇并能抓住机遇的人,在乔布斯看来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因为困难后面往往孕育着良机,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它。1996年他卷土重来,在从高楼落到谷底的12年后,重新被“苹果”雇佣为其兼职顾问。俗话说“黑夜过去是黎明”,有太阳总有晨曦显露的时候,全球各大IT媒体几乎都在头版头条刊出了“‘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重回‘苹果’”的消息。乔布斯受命于“苹果”危难之际,他对奄奄一息的苹果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组,和一连串新产品降价促销的措施。

他首先改组了董事会,然后又做出一件令人们瞠目结舌的大事——抛弃旧怨,与苹果公司的宿敌微软公司握手言欢,缔结了举世瞩目的“世纪之盟”,达成战略性的全面交叉授权协议。乔布斯因此再度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接着开始推出了新的电脑。1998年,iMac呈现在世人面前。它是一个全新的电脑,代表着一种未来的理念。半透明的外装,加上发光的鼠标,以及1299美元的价格标签,令人赏心悦目。

机会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谁也无法预知它来自何方、以什么面目出现。有时它从前门进来,有时它来自后窗,有时它以本来面目出现,时而又乔装打扮为不幸、挫折的模样。所以要有开阔的胸怀、广阔的视野,把眼光放在更广阔的领域,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内或某个单纯的渠道上。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告诉自己的员工说:“只要你善于观察,你的周围到处都存在着机会,很多在你的身边,甚至在你的手上,问题在于你能否发现每一次机遇。”

由于乔布斯那令人称奇的善于发现良机的能力,他发现这样一个领域,一些音乐爱好者只是把音乐作品下载到他们的电脑上播放,而另一些人则把他们的歌曲传送到MP3播放器上,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开车、购物甚至慢跑的时候听音乐了。

他预见了这场音乐领域的变革,他认为:“音乐爱好者现在更愿意从互联网上下载音乐作品,再把它们传送到iTunes上,然后就可以欣赏音乐了,而不是去商店里把CD唱片买回来。”便携式播放器的出现使随身听的体积缩小到只有衣服口袋那样大。

乔布斯也看到了光明的前景,认为他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金矿”,虽然用户们没有意识到,但音乐市场上已经存在着一块成熟的市场了。乔布斯认为:“大量事实、证据显示,MP3播放器的生产商根本就不懂得软件产品。”

于是乔布斯又取消了苹果公司正在经行的一些研发项目,集中精力研发苹果公司的中心产品——MP3播放器。在离iPod播放器的发布会仅有一个月的时候,在美国却发生了911事件。

人人都处在恐慌中,科学技术的泡沫即将破裂了,高科技产业也处于一种摇摇欲坠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极为不利的背景下,2001年11月10日,苹果公司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产品—MP3播放器iPod。

乔布斯正式发布了苹果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便携式MP3播放器iPod。它内置5GB硬盘,集成了英寸的液晶显示屏,内建数字放大器,引爆了新一轮范式转移。iPod以卓越的使用能力和时尚设计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它的推出是伴随着iTunes的诞生,这个基于网络的音乐商店,永久性地重塑了音乐产业。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苹果公司的这个决定非常富有远见,同时也创造了辉煌。

乔布斯在“苹果”最困难时挽救了它,同时也在“苹果”重新树立了领导者的地位。在2004年夏季,当乔布斯开车行驶在纽约麦迪逊大道上的时候,他注意到每个街区都有人耳朵上戴着白色的耳机。回到公司后,他说:“我那时想:‘哦,我的上帝啊,iPod播放器真的开始流行了。”

乔布斯已经成为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还将继续进行下去。他总是给人以不断的惊喜,无论是开始还是后来。

一个人面临许多困难,一时不能成功,总不能一味地怨天尤人吧?通过乔布斯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在遇见困难时要善于发现机遇,善于抓住机遇,你的事业就成功了一半。

有时困难就是良机,属于少数人拥有,需要人的感觉去发现和把握,如果我们善于挖掘和创造,并且第一时间尝试和行动,就会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人的一生机会有很多,有的就在眼前,伸手就能抓到,有的则是隐藏起来的,要靠我们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它。

机会就在生活的每一瞬间,它稍纵即逝。乔布斯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没有让每一个有利于“苹果”的机会从他身边溜走。大凡事业成功者,都善于抓住机会,哪怕是不起眼的或者是稍纵即逝的。

要想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就是要善于在日常小事中去发现和把握。在美国,有一个跟乔布斯一样善于抓住机会的人。

这个人叫鲁托,他是一位生活穷困的制瓶工人,但他就是著名可口可乐瓶身的设计者。有一天他与女友约会时,发现女友穿的裙子十分漂亮,他盯着女友的裙子看了半天,发现裙子膝盖以上较窄,腰部显得更有吸引力。

鲁托从女友穿的裙子上发现了机遇。他想,把玻璃瓶设计成女友的裙子那样,一定会大受欢迎的。他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最后制造出这样一种瓶子:“握上瓶颈时,没有滑落的感觉;瓶内所装的液体,看起来比实际的分量多,而且外观优美。”

鲁托所设计的玻璃瓶被可口可乐看中了,最后以600万美元买下鲁托这项设计专利,并至今仍使用这种玻璃瓶,有力地促进了可口可乐的销售。

鲁托和乔布斯一样,因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很快成了百万富翁。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钻石之王”查尔斯·刘易斯·蒂梵尼在得知穿越大西洋底的一根报废电缆出售时,毅然出手,买下后做成纪念物。欧仁皇后的一枚钻石他也花巨资买下,后来举办了欧仁皇后首饰展览会。这些做法为他带来了大笔利润。

为什么这样的人能够取得成功?只因他们不论什么时候,尤其是在困境中善于发现,善于把握机会,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想象你自己对困难作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

乔布斯说:“不要总是埋怨自己没有致富的机会,机会其实就在身边,关键是自己不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机会的眼睛,还要有一双善于抓住机会的手。”

以古时三国时期为例,刘备之所以能够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就是他敢于抓住并创造机会。通过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连吴抗曹、巧借荆州等种种努力,使自己从一个文不能达天下,手又无缚鸡之力的草鞋匠,而后发制人成为一方诸侯。

生活就像白开水,上帝怕我们太寂寞,所以给了我们各种机会,让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快乐。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把握,总有一天,你会抓住成功的触角,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机会就孕育在其中,但不是永远存在或永远不变,是需要我们发现的,一个善于发现的人,才能赢得成功。

重视你失败的经历

“重视你失败的经历,从中吸取教训,你也能够成功。”

人人都渴望成功,社会都会青睐胜利者。但我们决不能忽视失败的经历。失败孕育着成功,从这个意义上看,失败也是一种收获,是一种极为珍贵的财富。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任何人在一生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事事成功,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失败。面对失败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吸取和总结经验教训,为最后的成功铺垫台阶。

把失败和挫折看成是成功和胜利的前奏曲,就能在跌倒之后爬起来满怀信心地继续前进。当我们战胜挫折,克服困难,最后获得成功时就会领略到最大的喜悦,试问哪个成功的伟人的经历中没有失败存在。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勇往直前,将困难与挫折击败。他们重视失败的经历,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终获得了成功。

如大家所熟悉的伟大科学家爱迪生,在发明灯泡过程中,经过了l万多次的失败,才取得成功,造福于人类。

生活中,总有失败者,也有成功者。失败者之所以失败,那是因为他们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止步不前,被困难与挫折击垮,这些人一遇到失败或挫折就垂头丧气,心灰意懒,从此一蹶不振,少数人甚至走上了绝路。

叱咤全球科技行业的乔布斯也是经历了数次失败,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他相信今天的失败是明天成功的基础!

1983年1月19日,苹果公司发布乔布了斯领导研制的新一代电脑Lisa,Lisa是全球首款采用图形用户界面(GUI)和鼠标的个人电脑。然而Lisa面市时,“苹果”没有考虑到消费者对电脑消费的承受能力,当时售价为9935美元,如果将美元贬值因素考虑在内,折算成当前的售价将高达 美元。苹果再次推出了一款超越它所处时代的产品,但过于昂贵的价格(10000美元)和缺少软件开发商的支持,使“苹果”再次失去获得企业市场份额的机会。Lisa在1986年被终止。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Lisa计算机是“苹果”最大的失误之一,这次的失败,对于“苹果”和乔布斯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乔布斯认真的反省了失败的原因,时隔十二年后,当他重返“苹果”时,将“苹果”转变为一个“尊重失败”的地方。

其实人的一生,没有永远的成功,但是,失败也是暂时的,经过失败的考验,我们才能有走向成功的资本!

1998年,iMac肩负着苹果公司的希望,寄托着乔布斯振兴“苹果”的梦想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次乔布斯变得更加谨慎,iMac的出现重新点燃了“苹果”再塑辉煌的希望。iMac成了当年最热门的话题,1998年12月,iMac荣获《时代》杂志“1998最佳电脑”称号,并名列“1998年度全球十大工业设计”第三名。为了乘胜追击1999年“苹果”又推出了第二代iMac,有着红、黄、蓝、绿、紫五种水果颜色的款式供选择,一面市就引发新一轮的抢购热潮。

如果你尊重失败,并从中学到了教训,那么你不曾真的失败。正因如此,乔布斯在Lisa失败后吸取了教训,“正是它真正地挽救了‘苹果’”。

有位哲人说:“正如星际之间存在万有引力一样,失败犹如引力牵拉着每一个投资者。如果我们无所作为,那么就像被黑洞吸引似地卷入无底的深渊;如果正视它、控制它,那么我们就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和速度,彻底摆脱‘失败引力’的束缚,从而使得我们的成长呈现出一种螺旋生长状态。”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善待教训,无疑是智者的选择。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不是人们在经历过一次次失败与挫折之后吸取教训的结果。对一个能够正确面对成败的人来说,教训一样可以催人奋进,激励自己去不断拼搏进取,使事业愈发有成。相反,不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人,迎接他的将是再一次的失败。

许多人把事情搞砸了、做错了、失败了,不是去反省自己的过失,查找失败的原因,而是津津乐道于“失败是成功之母”,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找借口,甚至粉饰太平,忽略失败。实际上,这是在推卸责任,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不仅错误得不到更正,还会贻害无穷,造成同一个错误再度发生,或引发全局性的大败局。试想如果乔布斯继续沿着他那种偏执的个性走下去,不吸取Lisa失败的教训,那后来的iMac也会乏人问津。

没有昨天的乔布斯的失败,就没有今天乔布斯的成功。一直以来,乔布斯都感谢那次在“苹果”的失败教训。在失败中吸取了教训,12年后,乔布斯重掌“苹果”,带领“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公司。

成功的人就是正视失败的人,他们在每次失败后,都能够客观地分析自身失败的原因。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喜欢谈经验,而不乐意讲教训。因为谈起经验面上有光,而说到教训总感到脸上有愧。其实,教训与经验同等重要,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创业有失败就有成功,失败会让人感到些许无奈,些许痛苦,可人生就是充满坎坷,充满失败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失败。成功的路上不可能没有失败。所以失败是永远的财富,与其学习别人的成功经历不如透析一下自己曾经失败的原因,成功也许离你就不再遥远。

常常有人在失败后,面对着任何事,都感到不顺心很或烦闷,乱发脾气。的确,当再遇到不好的天气时,被雨水一淋,整颗心都似乎被雨水淋过,心情更糟,烦上加烦。每当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用阔达的思想开导自己:失败也是通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动力!如果人生总是一帆风顺,就永远不会懂得人生幸福的含义。就不会看到失败后走向成功的鲜花,更听不到雷鸣般的掌声!

赶走消极情绪(1)

“失败中培养自己的乐观精神,赶走消极情绪,就能获得成功。”

情绪,是人的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乐观的,一种是消极悲观的。在面对现实时,这两种反应都会出现,而事实告诉我们积极创造人生,消极消耗人生。

消极的情绪会使你更加悲观,越陷越深,选择消极,就注定要走向失败的沼泽。消极是失败的土壤,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使人受制于自我设置的某种阴影;积极是成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让人的心灵成为一只翱翔的雄鹰。选择了积极,就等于选择了成功的希望;如果你想成功,想把美梦变成现实,就必须摒弃这种扼杀你潜能、摧毁你希望的消极情绪。

如今都市里患抑郁症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呈现年轻化。工作中出现的压力,感情的不顺,生活的平凡,种种状况都导致了这样症状的发生。我们现在要学习的不仅是消灭消极,还有应该学习如何积极的生存。这倒让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古时有一位国王,梦见山倒了,水枯了,花也谢了,便叫王后给他解梦。

王后说:“大势不好。山倒了指江山要倒;水枯了指民众离心,君是舟,民是水,水枯了,舟也不能行了;花谢了指好景不长了。”

国王惊出一身冷汗,从此患病,且愈来愈重。

一位大臣要参见国王,国王在病榻上说出他的心事,哪知大臣一听,大笑说:“太好了,山倒了指从此天下太平;水枯指真龙现身,国王,你是真龙天子;花谢了,花谢见果子呀!”国王全身轻松,很快痊愈。

可见消极的情绪某种程度上决定你的生死。创业过程中,人们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时候,心态的积极与消极会对创业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

乔布斯不论什么时候看起来都是神采奕奕,他激情四射的表演不但影响着“苹果”,也引来无数崇拜者,他的一举一动总是影响很多人。但乔布斯不是生下来就具有感染力的,他也是在无数次失败中形成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精神。所以今天乔布斯才以大师级的魅力出现在不同场合,强者对待事物,不看消极的一面,只取积极的一面。

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如果摔了一跤,把手摔出血了,他会想:多亏没把胳膊摔断;如果遭了车祸,撞折了一条腿,他会想: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强者把每一天都当做新生命的诞生而充满希望,又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倍加珍惜。

消极心态的人总是忧郁地叹息着:“唉,命运已由天注定,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听天由命吧。”乐观心态的人总是充满激情,用积极的心态自信地鞭策自己:“一切不是与生俱来的,我可以把握命运,我可以改变我的人生。”

乐观就有希望,不放弃就有机会。乔布斯进行肝移植手术很成功,但是让他困扰的是虽然像自己能活了下来,其他人却没那么幸运。因为他能乘私人飞机去任何一个医院,而其他人却只能在等待中死去。于是,以往几乎不关心政治的乔布斯这次决定做点什么,在一次晚宴上,他向施瓦辛格之妻表达了他的想法,应该在加州鼓励人们成为器官捐献者。州长与乔布斯通了电话,后来又打电话给州参议员阿尔奎斯特,他知道阿尔奎斯就是器官捐助的长期倡导者。乔布斯这乐观的态度不仅让他得到了健康,而且还积极投身了公益事业,帮助了更多等待器官移植的人。

乔布斯有着这样的乐观精神:“即使世界明天毁灭,我也要在今天种下我的葡萄树。”正是这种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人们克服困难,看到希望,保持进取的旺盛斗志。

乔布斯在一次发布会上身着标志性的蓝色牛仔裤和黑色套头衫,发布了新款iPod产品。苹果为新款iPod增加了功能,并下调了老款iPod的价格。“苹果”此次发布新款iPod nano,集成了摄像头、FM收音机和步程计。乔布斯在发布会上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激情洋溢的演讲,他高度表扬了“苹果”的高管团队。在他离开期间,“苹果”高管团队表现得“非常能干”。乔布斯在结束讲话后表示:“我很高兴和你们在一起。我还站着,我回到了“苹果”,并享受在这里的每一分钟。”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刚刚接受完肝脏移植手术的人的表现,现在丝毫看不出他是个病人,他的精神就像一位30几岁正当年的小伙子。

消极情绪将人带入一个灰色地带,那里漫天黑地,就好比在迷宫里的人,认为自己永远找不到出口,因为被情绪左右的他们绝不可能找到正确的方向。迷失的人们往往会做出很多异于常人的行为,用属于他们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的理解。用乐观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是无限美好的,充满希望的,我们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美籍华裔青年张士柏在14岁时参加游泳训练负伤造成高位截瘫。从生龙活虎的游泳健儿一下变成与轮椅为伴的残疾人,他一度痛苦、绝望。但在亲人朋友的关心帮助下,他逐渐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并认识到,生活中的一切,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就能收获成功和幸福,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就会陷入失败和不幸。对于残疾人来说,只有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勇敢面对,才能够做生活的强者。他用两年半的时间读完四年的大学课程,以优异的成绩越过硕士,直接升入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研究所的博士班,同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会奖。1996年初他同姐姐一起在北京开办了“张士柏英语网”,将自己的经历编成教材,实施双语教学,激励更多的人赶走失落消极,重拾信心。

职场的成功人士,无一例外是那些心态积极的人物,就像美国电影《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无论自己的境遇多么恶劣,都始终保持坦然心态,什么都争第一,即使是擦皮鞋,擦得也比别人亮。情绪是影响人们行为的关键,它决定了人们看待事物的态度。

消极情绪对人起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如果看待某一事物的态度十分激进,在心态上就会和别人不一样。长时间带有消极情绪的人,爱钻牛角尖。这种状态往往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自闭、自卑、自虐等都是极端心态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人容易变得敏感、也更容易脆弱,而有时则表现为暴力。消极的东西像水果上发烂的部位,当有一处腐烂,它会迅速将好的水果感染坏。

要想阻止继续消极,就必须将已坏的部分清除掉。在人生路上,保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要改变消极情绪,最根本的是要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

在现实生活中要豁达洒脱,对生活中的一些矛盾,不要看得过重,不要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要用生活中那些美好的、闪光的东西来陶冶自己的情操,使自己感到生活很充实,对生活充满信心。

做一个“乐天派”,你会发现生活处处充满阳光。学会欣赏自己,也欣赏别人,无论陷入什么境地都乐观坦然地面对,并以积极的心态从中寻找乐趣和机会。

本章小结

公路不会永远是笔直的,人生也是一样,经历无数次的风吹雨打,这样的人生也许会更有意义。也许正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才会使人慢慢地成长起来。如果你一直生活在没有压力没有任何竞争的环境里,那你的人生就毫无意义了!人是在失败中走向成功的,也在成功中走向失败。没有永远的成功,也没有永远得失败;没有永远的白天,也没有永远的黑夜!

面对失败决不能输不起,摔不起跟头就学不会走路。每一次失败都有经验和教训。善于总结经验也可以让人更快成长。在失败中人们会调整自己的目标、追求、策略、方法、态度,从中增长见识使人更加稳重、智慧、坚强。

上架公告及充值方法

VIP充值方式详解!

亲爱的读者朋友,感谢在这段时间里支持本书,为了给予作者创作的支持,小说的后面章节将是VIP章节。所以大家如果喜欢这本小说,可以看下去,请继续支持,不过,后面内容需要付费才能阅读(本书为单本购买作品,2元即可阅读所有内容)。由于一些读者可能会如何成为VIP用户不了解。现在说明如下:

步骤一:注册新浪帐号,注册的地址是:http://login.sina.com.cn/cgi/register/reg_sso.php?entry=vipbook

步骤二:进入新浪读书个人中心,地址是:http://vip.book.sina.com.cn/userinfo/myhome.php

点左边第一栏的充值付费

步骤三:在右边的页面中选择充值付费的方式,有以下方式:

1、网银充值:网银充值无手续费,但需要预先开通网上银行的户头。

通过云网用网银进行充值,已开通的银行卡有:工商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兴业银行 招商银行 华夏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民生银行 (注意:浦发、中信等银行的的支付未开通)

2、短信充值:移动或联通的手机可发短信1元、2元充值,方便快捷,但要收取50%的手续费

3、手机钱包充值:开通手机钱包后,移动和联通都可以一次充值5元或15元,每个月限充2次,同样要收50%的手续费。

4、*固定电话充值:按新浪的提示,拨打电信服务号码16839918,根据语音提示操作!使用电信固定电话新浪读书账户充值,支付平台会扣除55%的交易手续费。(手续费比较高,请大家谨慎选用)

5、神州行手机充值卡代支付:买张神州行充值卡照页面上的提示输入卡号和密码就可立即充值,非常方便,手续费是15%或19%,还可以接受。

6、新浪读书点卡充值:1,新浪商城已有10元面值的点卡出售,无手续费,可到以下地址购买,即买即用:(购买方式按照新浪商城的提示进行)。

7、支付宝充值:开通支付宝后,选择充值渠道列表中的支付宝充值,输入您的支付宝账号和要充值的金额后,点击确定。接下来页面会转到支付宝平台,按提示输入您的支付宝密码,就可以为您的新浪账号直接充入读书币。

【手机阅读充值方式】

目前,手机新浪读书和互联网新浪通行证开放账户互通功能,手机新浪网的虚拟货币升级为U币。无论您是手机用户还是新浪通行证用户,均可登录任意平台使用新浪网读书频道为您提供的服务。

U币作为手机新浪网的通用货币,可以用于VIP读书、游戏等不同产品;VIP读书每千字需支付币。您使用电脑和手机均可对您自己或朋友的账户充值,充值的U币即可在手机新浪网消费,也可以在互联网消费。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充值方式,充值时请记住自己的订单号,如果您在使用过程中有疑问或问题,请您联系新浪客服,客服会及时帮您解答:周一至周五,每天9:00至18:00,拨打新浪全国统一客服热线:95105670按2(按市话费标准收费)

免费看VIP章节攻略

登录后进入个人中心,点击左侧的交易大厅,看一下当前拍卖积分的平均价格,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起交易,选择拍卖读书积分,通过寄卖积分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U币,积分的售卖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

积分的获取途径包括:每日登录新浪读书、给你喜欢的作品投票、在书评区发表评论。

不要为别人而活(1)

“作为生活的创造者,你完全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被人所领导着。从小,我们被父母领导;上学,我们被老师领导;进入社会后,又被上司领导;即使有一天,我们自己做了领导,依然还要被更高的上级所领导。实际上,我们能够真正领导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

乔布斯的成功告诉我们尤其是年轻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活里。一个人立身处世,应该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看法,把别人的意见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是,如果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会患得患失,迷失自我。人生毕竟是自己的,别人的建议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应该成为自己心中的坐标。

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你会发现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好多人迷失了自己,放弃了掌握自己未来的主动权,工作中永远是被领导着,他们中绝大多数都生活得并不开心,过着没有成就感且毫无目标的生活。

乔布斯从来都不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否则就没有今天的“苹果”神话,他说:“不要犹豫,这是你的生活,你拥有绝对的自主权来决定如何生活,不要被其他人的想法和看法所束缚。”

确实是这样,不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应该活出自我,给自己一个培养创造力的机会,不要害怕,不要担心,过自己选择的生活,做自己的领导,掌握自己的人生。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目标而活,至于任何方法,都只是工具,而不应该摆在第一位。

人本来就该为自己而活,但生活偏偏让人们在很多时候为别人而活。有一个老人留了1尺多长的雪白胡子,每个人都夸他的胡子好看,老人很是得意。有一天,老人在门口散步,邻居家的小孩好奇地问他:“老爷爷,您这么长的胡子,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把它放在被子里面呢?还是放在被子外面?”

听到这么一问,老人还真的没有回答上来,因为他确实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晚上睡觉的时候,老人躺在床上突然想起白天小孩子的问话。他先把胡子放在被子的外面,感觉很不舒服;他又把胡子拿到被子里面,也是一种说不来的别扭。就这样,老人一会儿把胡子拿出来,一会儿又把胡子放进去,折腾了一宿,还是感觉不舒服。老人很纳闷,以前睡觉的时候,究竟胡子是放在被子的外面还是里面?第二天一大早,正好碰到邻家的那个小男孩,老人生气地说:“都怪你,闹得我昨晚一晚没睡成觉。”

也许我们觉得这个例子过于夸张,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有人太在乎别人的想法和说法,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让其难以释怀,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更有甚者,有的人心思太重,几个同事在说话,当他进来的时候,同事们突然不说了,这个人就想,他们肯定是在说我的坏话,于是心中愤愤然,一天乃至几天不高兴。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乔布斯有自己的看法:作为生活的创造者,你完全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你不能指望别人来解决你的问题,也从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乔布斯的思维和做法与主流的价值观形成了强烈的冲突,他在做自己:在大学就主动退学;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偏执地追求完美……如此种种贯穿着他创业生涯的始终。乔布斯很有自己的主见,完全把控着自己的生活。

不要让任何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乔布斯就是这样做自己,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

2001年10月23日,整个美国还没有从9·11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来,而乔布斯没有受这种主流情绪的影响,他的行动征服了世界,向世人宣布了他的与众不同,向世界展示了苹果公司的新产品——iPod音乐播放器。

iPod有一个光亮、鲜明、炫目的白色机身,可以连续播放10小时,存储1000首歌曲,是当时市场上第一款硬盘式音乐播放器。乔布斯对着人群大声说:“使用iPod欣赏音乐难道不是很‘酷’吗?使用它,你再也不必每天都听同样的歌曲了。”

事实证明,乔布斯的iPod成为让苹果公司全面翻身的一支奇兵。2004年iPod的全球销售额突破45亿美元,到2005年下半年,苹果公司已销售2200多万台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乔布斯就是这么与众不同,没有什么思想,没有什么人可以束缚住他。

请不要活在别人的目标里,更不要活在别人的方法里。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进行演讲时说:复制别人的产品其实就是一种被领导。社会上的跟风就是如此。别人采取的某种方法成功了,那我就学来,也一成不变的利用上,总是走别人走的路。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大多数的人都是活在别人的空间里,他们很少去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而是把所有的精力用来想在别人眼里是怎么样子的。他们的眼里总认为,别人的东西永远都是比自己好的,别人永远活得比自己精彩。他们的思想里根本就分不清楚什么才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才是自己该去想的。

在一次演讲的时候,乔布斯对操场上挤得满满的毕业生、校友和家长们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最好别把它浪费在模仿别人这种事上。”

辍学是他的选择,他学会了创新,但是其他辍学的人不一定能成功,并不是:我如果辍学了我就是第二个乔布斯。这个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它只是乔布斯的,所以我们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适合自己的事业。

乔布斯的成功对我们的意义也是如此,不要让任何信条变成你行动的指南、思想的束缚。你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只有你自己的目标可以告诉你做什么,只有你自己的价值观可以告诉你怎么做。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似乎也说明了人们为什么需要与众不同。

传说上帝最开始的时候创造了3个人。

他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第一个人回答说:“我要用我的生命尽可能地去创造。”

上帝又问第二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你的一生?”

第二个人回答说:“我要在我的生命中不停地享受。”

上帝再问第三个人:“那你呢?准备怎样度过一生?”

第三个人说:“我既要创造人生又要享受人生。”

上帝给第一个人打了50分,给第二个人打了50分,给第三个人打了100分,他认为第三个人才是最完美的人,他甚至决定多生产一些“第三个”这样的人。

这3个人到人世间后,就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度过自己的人生。

第一个人来到人世间,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奉献感和拯救感。他为许许多多的人做出了贡献。他为真理而奋斗,屡遭误解也毫无怨言,渐渐成了德高望重的人。他的善行被人们广为传颂,他的名字被人们默默敬仰,他离开人间,所有的人都依依不舍。到了很久很久以后,人们依然还记得他的事迹。

第二个人在他的人间旅途中,表现出了不平常的占有欲和破坏。为了达到目的他不择手段,甚至无恶不作。后来,他拥有了无数的财富,生活奢华。再后来,他因作恶太多而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义之剑把他驱逐出人间,他得到的是人们的痛恨和鄙弃。

而第三个人,在人世间平平淡淡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过着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他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像当初悄悄地来一样,似乎没留下任何的痕迹。

用乔布斯的观点解释:人要为自己而活,不是为上帝而活。是的,人不为上帝而活,更不为别人而活。我们的成功是我们亲手创造的,别人的路不一定是适合我们自己的,不要崇拜任何人。你是上帝的原创,不是任何人的复制品,因此你的生活也不能成为别人生活的附属品。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在你有限的时间里,活出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成功的人生。别人的成功你可以借鉴,可以学习,但不可以当成人生的全部,我们要努力追求真实的自己。

做大事前,先把小事做好(1)

“小事,并不是小人物的事。大人物每天做的事情,也是一些小事。所不同的是,大人物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某一件或某一些大事的构成部分。”

何谓大事,何谓小事,没有绝对的界限。古语有云: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其深刻的含义我们也要领悟到,任何大事都是从小事入手。生活中,有的人只想着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而不愿干平平凡凡的琐事,结果只能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不可否认每个像乔布斯一样成功的领导者都怀有一颗成就大事的心,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态,也很难付出努力。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他们都是从小事做起,重视每个细节的。正所谓做大事前,先把小事做好。浩瀚的大海也是由一滴滴水珠积成;广阔的沙漠也是由一粒粒的沙子聚成。故要成大事,先从小事做起。

“于细微处见精神”,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一个连小事都不愿做、做不好的人,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有人这样说:“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多数情况下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就是生活,就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事实也是如此,许多大事常常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如同高楼大厦都是由一砖一瓦筑成的一样。

乔布斯周围的人描述他:乔布斯是一位咄咄逼人、要求严厉、高度重视细节的管理者和控制狂。小事不小,这是时下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种理念,它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从小处着手。但在现实工作、学习、生活中,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对每一个人来讲,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正是乔布斯成功的基础。他在工作中从不忽视任何一件小事,认为小事并不是小人物的事。大人物每天做的事情,也是一些小事。所不同的是,大人物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某一件或某一些大事的构成部分。乔布斯的行动也确实证明了这点。

他曾经亲自让广告代理商改掉某个广告文案第三段中的一个字,曾经3次改变所有苹果公司零售店的灯光布置,为的是店内的产品看上去像广告中那样熠熠生辉。对于乔布斯来说,企业战略起步于顾客走进店面,打量产品包装,打开包装然后试用产品等等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中。

尽管有人批评乔布斯想控制一切细节,每件小事都不放过,实际上他并非对所有小事都感兴趣。乔布斯关心的只是与公司、顾客有关的细节及其带给顾客的体验。乔布斯不想等到产品出问题后再后悔:因为某一个小的环境没有做好,就忽略了一件小事,而导致整个产品的失败,甚至是整个公司的危机,他有责任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那时我们总会骄傲地说:“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发明家!”“我要当画家!”“我要当文学家!”“我要当舞蹈家!”随着自己慢慢长大,理想逐渐清晰化,这些梦逐步改为:“我要成功!”“我要干一番大事业!”

而真正能够像乔布斯那样成为“家”,真正能“干一番大事业”的人很少。那些没有成名成“家”的人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天赋不够,而是他们认为,自己应该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好像只有做大事才能显示雄才大略,殊不知,做好小事是获得成功的基础。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大事皆由小事组成,人不可以一步登天,离开小事,大事就只能成为空想。

乔布斯的成功提醒了许多有着“一举成名天下知”梦想的年轻人,他们想做一两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情”,让自己一下子取得成功,这不是坏事,但是,只想做大事情,不愿意做小事甚至对小事不屑一顾,却是一种极不好的心态。现在的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能不折不扣地去落实“从小事做起”呢?做好小事才能成就大事,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只是缺乏执着于小事的恒心。

法国银行大王恰科想必大家都知道,他也是一位像乔布斯一样成功的领导者,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我们来看看恰科的一个故事。

恰科年轻时,到一家银行去谋职,可是,一见面就被董事长拒绝了。当他失魂落魄地从银行走出时,看见银行大门前的地面上有一根大头针,便弯腰把它拾了起来。第二天,银行录用恰科的通知书出乎意料地来了。原来,就在他弯腰拾大头针的时候,被董事长看见了,董事长认为如此细心的人,很适合当银行的职员,小事看本色,于是决定雇用他。恰科因此得以在法国银行界施展拳脚,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小事情”虽小,抓实了就不小,抓好了就是大事业。拾起地上的一根大头针是件微不足道的事,而恰被董事长看见也属偶然,但是,就是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体现了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由千千万万的“小事情”组成的,没有“小事做好,实事做实”的态度,就只能是空谈。

这就是小事,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要想比别人优秀,只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功夫。如同乔布斯一样,斯卡利表示:“乔布斯对产品的要求之一是:注重产品的每一个小的环节,这些细节包括产品设计、软件、硬件、系统运行、应用程序和外围产品等等……对于产品营销、设计及其他事务,乔布斯都会参与其中。”恰科和乔布斯就是这样认真对待每件小事,而且注重在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鲁迅说:“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这些至理名言,对我们都有很大启示。若想在工作、生活中取得成就,就必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

其实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做一件事情实际上就是对自身素养、品行、学识进行一次锻炼。千万不要因为细小或者低微就鄙视它,放弃将使你失去一次锻炼的机会,放弃自身素质提高的可能。很多人渴望发现自己的价值、渴望成功,但却总是在苦思冥想,而不是从简单的小事做起,这样就失去了很多展示自己价值的机会和走向成功的契机。

“我不是生来就站在演讲台上的人,但我是生来就肯做小事的人。”乔布斯认为能不能成大事,先要看他能不能做小事,会不会做小事。一个连小事、实事、具体事都做不好的人没有资格领导整个公司。乔布斯这种态度和精神是成就任何事业都必须具备的,只要拥有这种态度和精神,并且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则必然会成就事业,创造奇迹。

精力充沛地过好今天(1)

“只有把握今天,不断地汲取、积累知识,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才能拥有对于明天的主动权,才能拥有抉择明天的权利!”

有句话很有道理,人的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就在眼前,但很快就要过去;明天还未到来,很难掌握。一个人要想成功,关键在于抓紧今天,珍惜时间。人的一生犹如江河中的流水那样,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变化。许多人不知道把握今天,不懂得把握眼前的每一次即便是很小很小的机会,总是梦想着我将要如何如何。

时间不能像金钱一样被人们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能使用的只有被给予的那一瞬间,也就是今天和现在,今天一旦错过将一去不复返。既然我们还没有掌握明天的能力和资本,那我们就必须把握好今天。可以这么说,今天所做的一切,都关系到明天的成败。

乔布斯就是一个懂得把握住当前的典范。他永远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明白只有把握今天,不断汲取、积累自己的知识,学会如何做人、做事,才能拥有对于明天的主动权,才能拥有抉择明天的权利!

2004年,乔布斯被诊断患了癌症。他在一次演讲时提到了他的这段经历:

“我当时甚至不知道胰脏究竟是什么。医生告诉我,几乎可以确定这是一种不治之症,顶多还能活3~6个月,建议我回家,把诸事安排妥当。这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用语。这意味着我得把今后10年要对子女说的话用几个月的时间说完;这还意味着向众人告别的时间到了。

“我整天和那个诊断书一起生活,直到有一天早上医生给我做了一个切片检查。我使用了镇静剂,太太在旁边陪着我。那时我害怕极了,怎么面对明天,明天会怎样,我甚至都不敢想,我不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因为我知道明天是永远不会来临的。我努力让自己冷静,清醒地面对问题。于是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临重大决定时,所用过最重要的方法。而且这个方法能让你直面自己的内心。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走,没有理由不听你内心的呼唤。”

“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声、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都将烟消云散,只有最真实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在我所知道的各种方法中,提醒自己即将死去也是避免掉入‘畏惧失去’这个陷阱的最好办法。”

乔布斯积极地配合治疗,2004年他接受了癌症手术,2009年3月前往田纳西州孟菲斯进行了肝脏移植。他说,他的新肝脏来自一位死于车祸的20多岁年轻人。手术后的乔布斯显得活力四射,精力充沛,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战胜了癌症的乔布斯,打算同他真正的对手——比尔·盖茨展开一场新的战斗。他和他的苹果公司研发出了iMovie、iWork等全新的软件系统,开始将软件和硬件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苹果公司的特色……

乔布斯重返工作岗位后,苹果公司表示,他每星期都将在家里工作几天。这位总裁还被看见出现在“苹果”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园区,并在公司食堂用餐。乔布斯已经在一些活动中现身,包括新一代iPod媒体播放器发布会、2010年1月份iPad首次亮相、苹果公司的股东会议以及iPhone新软件介绍会。iPad于2010年4月3日开始销售时,他还访问了家乡帕洛阿尔托的“苹果”商店,就新产品与顾客进行交谈,并与妻子参加了洛杉矶的奥斯卡颁奖典礼。

乔布斯对待任何困难即使是重病,他都不会放弃自己、放弃今天。因为他深知明日可遇不可求,自己的前程只能靠现在去开拓争取。紧紧把握住今天,拥有今天才拥有真实,把握住今天才能把握住明天。

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的资本。在今天,该写的诗,让它充满浪漫;该绘的画,让它大放光彩;该谱的曲,让它豪迈奔放;该给予的爱,让它岩浆般炽烈;该追求的就要大胆地追求,不让终生遗憾。

佛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小和尚,他的职责就是保持寺庙里院子的清洁。每天早晨,他都要早早起床将院子清扫一遍。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在每年的秋冬之际,每一次刮风时,大量的树叶就会随风漫天飞舞而下。每天早晨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绞尽脑汁想找一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一些。

后来庙里有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和尚得知小和尚的想法后,对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使劲摇树,把树上剩下的树叶全部摇下来,后天不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嘛。”

小和尚听罢,觉得这确实是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第二天就起了个大早,使劲摇晃树干。可是,第二天,依旧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他还得继续扫。

这时寺庙的住持走了过来,见小和尚闷闷不乐的样子,问清原委之后对他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会飘下来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无法提前来完成的。脚踏实地地把握好今天,才是面对人生最正确的态度。

人生其实不需要过多的期待明天,因为明天毕竟是个未知数,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一个人一味地期待明天,那么就会在无意中浪费今天,使今天的美好时光在漫不经心中白白度过。所以,要想取得成功,关键就是要努力拼搏,奋发向上,就是要把握好每一个今天。

自己到底有没有充实地过好今天?有没有荒废今天?有没有把希望都寄托在明天?到底还有没有地方需要改进?这都是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听一听“心”的回答。我们就是要从这些回答中找出问题,并解决它,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把握好每一天!

在生活中,一些人常常沉湎于回忆昨日失去的梦,奢望未来有美好的前景,却往往忽略了真真实实的今天。其实,不必一味地回顾昨天,因为已走过的足迹已经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总是回顾过去,虽然也会找到闪亮的记忆,但往往更多的却是惆怅和遗憾;也不要总奢望未来,因为未来的一切如海市蜃楼般缥缈,似彩虹般遥远。时间是一把无往不利的暗器,无论谁都挡不住它无声无息的进攻。

时间,如天上的云彩,翩然而来,又翩然而去。无论昨天是激情、宁静,还是哀叹、凄凉,都已成为过眼云烟。生活中大多数时光是平淡无奇的,我们需要为自己人生的不平常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将在未来的某一天发现原来一切皆在掌握之中。

我们对明天虽然有无限的向往和憧憬,但毕竟未来我们都无法预测。只有今天,才是真正实在的。在今天的人生轨道上,昨天的成功与失败都显得苍白暗淡。今天可以抹去昨天的一切,昨天的理想可以在今天的沃土中埋入希望的种子,明天就会有百花吐艳、硕果累累。

只有把握住今天,才不会虚度光阴;只有把握住今天,才是真正把握住了自己的生命;只有把握住今天,才会有一个充实、无悔的人生!就让我们像乔布斯一样,以积极

每一刻都有新机会

“幸运每个月都会降临,但是如果你没有准备去迎接它,就可能失之交臂。”

那些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敢于冲锋、主动进攻,善于抓住眼前的机遇。有位名人说:我们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朝我们奔来时,我们兀自闭着眼睛。机遇从来都不会落在守株待兔者的头上。很少人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机会,甚至在绊倒时,还不能见着它。与大多数人相反的是,苹果公司CEO乔布斯绝不是那个守株待兔的人,他不但是卓越的领导者,更是一位善于抓住机会的聪明猎人。

莎士比亚说过: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事实证明,聪明并且善于抓住机会的乔布斯最终成就了自己。

乔布斯从小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中举行。就在一次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他对计算机开始有了朦胧的认识。

有一次,乔布斯和他的同伴沃兹在一个老牌黑客那里,见识了一种盗打长途电话的装置。乔布斯觉得这是可以尝试的,于是两人决定设计出自己的装置。经过几次试验后,沃兹设计了一个性能良好的称为“蓝匣子”的电子装置。当他们向身边朋友展示时,竟然人人都想问他们要上一台。乔布斯抓住这个机会,在校园里推销“蓝匣子”。第一批每台卖40美元,由于大家非常追捧,乔布斯逐渐提价到150美元并同时提供售后服务,产品越来越受欢迎,最后竟然卖到了300美元。

大学的时候,乔布斯只读了一个学期就退学了,他觉得学习并不适合他,学校也不能提供他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乔布斯开始重新思考他和沃兹的各自特点:他缺乏沃兹在技术上的卓越天赋,但是,他知道如何把一个产品转化为利润。既然少年时的“蓝匣子”这么成功,那就一定还能设计出别的东西,然后拿出来卖。但那是什么呢?他开始努力寻找下一个成功的机会,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拥有一台自己的计算机。

这个时候,沃兹已经设计出了电路板。乔布斯知道后很高兴,他告诉沃兹,要把这项技术变成电子企业。1976年,26岁的乔布斯和他年轻的同伴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起了一个让后人疯狂痴迷的名字——“苹果”。

万事开头难,苹果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举步维艰。1976年7月的一天,零售商保罗·特雷尔来找乔布斯,当看完乔布斯熟练地演示电脑后,他认为“苹果”机大有前途,决意冒一次风险——订购50台整机,但要求一个月内交货。乔布斯喜出望外,立即签约,拍板成交,这可是第一笔“大生意”。乔布斯抓住了这个机会,让苹果公司迎来了转机。

1976年10月,百万富翁马尔库拉慕名前来拜访乔布斯。马尔库拉是位训练有素的电气工程师,且十分擅长推销工作,被人们称为推销奇才。看到这两个年轻人的新产品,马尔库拉决定帮助他们制定一份商业计划,给他们贷款69万美元。有了马尔库拉这样行家的指导,以及这笔巨资,苹果公司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幸运每个月都会降临,但是如果你没有准备去迎接它,就可能失之交臂。”乔布斯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抓住了机会,就是抓住了成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很多人明白这个道理,但现实中大多数人却是等到机会从身边溜走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

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某个小村落,下了一场非常大的雨,洪水开始淹没全村,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眼看洪水已经淹到他的膝盖了。

一个救生员驾着舢板来到教堂,跟神父说:“神父,赶快上来吧!不然洪水会把你淹死的。”

神父说:“不!我深信上帝会来救我的,你先去救别人好了。”

过了不久,洪水已经淹过神父的胸口了,神父只好勉强站在祭坛上。

这时,又有一个警察开着快艇过来,跟神父说:“神父,快上来,不然你真的会被淹死的。”

神父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我相信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

又过了一会,洪水已经把整个教堂淹没了,神父只好紧紧抓住教堂顶端的十字架。

一架直升飞机缓缓飞过来,飞行员丢下了绳梯之后大叫:“神父,快上来,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们可不愿意见到你被洪水淹死。”

神父还是固执地说:“不,我要守住我的教堂!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你还是先去救别人好了。上帝会与我同在的。”

洪水滚滚而来,固执的神父终于被淹死了。

神父上了天堂,见到上帝后很生气地质问:“主啊,我将终生奉献给您,您为什么不肯救我?”

上帝说:“第一次,我派了舢板来救你,你不要;第二次,我又派一只快艇去,你还是不要;第三次,我派一架直升飞机来救你,结果你还是不愿意接受。所以,我以为你急着想要回到我的身边来。”

如果乔布斯看见这个故事一定认为这个神父太愚蠢,如果神父能抓住任何一个机会都能得救,而他却让机会白白溜走。

乔布斯之所以被戏称为“乔不死”,就是因为他善于在做事情之前观察时机,不错过身边的任何一次机会,达到成功。对每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抓住每个新的机会就是抓住了成功。

机遇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关键要看我们是不是一个有心人。有人这样评价机会对成功人士的重要性:“那些成大事的人不但是捕捉机遇、创造机遇的高手,而且惯于在风险中猎获机遇。”仔细想想颇有一番道理。机会不会自己送上门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抓住,去把握。

时刻做好准备,等待机会的来临吧!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能把握住机会。人生的机会并不是很多,错过了就永远也回不来了。弱者错失机会,智者把握机会,强者创造机会!

前言

《福布斯》曾点评:苹果公司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堪称是科技行业的“终结者”,没有什么能阻挡他前进的脚步。

近三十年来,乔布斯总能在关键的时刻,让他创建的苹果公司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更关键的是,乔布斯赋予了苹果电脑独特的精神含义。为此,一代又一代的“苹果”迷追捧着他和他的产品。

在媒体报道中,不难发现乔布斯的几项个人特质,比如“专注”、“完美主义”、“精英主义”、“专制”等等。乔布斯在行销、产品设计与用人标准上,都有独到见解。人们把乔布斯和他的“苹果”当做一个传奇,提到乔布斯,就会把他和一系列艺术品联系起来:iMac,iBook,iPod,iPhone,iPad……

艰难而曲折的28年,乔布斯上演了一出活生生的海明威式神话:“你可以打败我,但你永远打不垮我。”他的身上有无数让人着迷的特质,比如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等等。

这个全球最酷的企业家、IT产业的艺术家,为世界奉献了一个充满创意的“苹果”。乔布斯似乎拥有无穷无尽的意志力和行动力,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和新奇产品,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也改变和影响了全球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对未来科技的认识。很多人研究乔布斯,希望可以从他的辉煌成就中找到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捷径。

很多人把乔布斯的成功归结于他与生俱来的天赋,认为普通人是无法达到的。但是,根据脑科学家的研究,天赋起的作用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几乎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他没有天赋的领域成为世界级(或至少是顶尖)的大师。

对于绝大多数,或许是全部未来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而言,软件都将是核心技术。而“苹果”在软件领域实在是得心应手。他们会做操作系统;他们会做iTunes这样能够同时在PC和Mac上运行的程序;他们会做嵌于设备内部的程序,让你放进iPod和iPhone里面;他们还会做运行于悄无声息之中的后端软件,比如iTunes。他们可以编写各种各样的软件,让它们交织在一起紧密地协同工作。

现在还有哪些其他公司可以把上面这些事情做到极致?肯定寥寥无几。乔布斯和他的工程师们总是对自己的产品变得极端兴奋,原因在于,他们没发现还有谁有能力做出这样的壮举。他们认为,除了自己,没有任何一个掌上设备制造商在软件领域有实力可言。他们干劲倍增,并且更加努力。乔布斯兴奋地说:“这事儿挺不错,让我们搞得更大点。”

著名投资专家约翰·坦普尔顿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很重要的原理——“多一盎司定律”,意即只要比正常多付出一丁点就会获得超常的成果。坦普尔顿指出:取得中等成就的人与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只是“多一盎司”(在此一盎司表示微不足道的一点重量)。但在取得的成就及成就的实质内容方面,却经常有天壤之别。获得成功的秘密在于不遗余力——加上那一盎司。

多一盎司会使你最大程度地展现自己的工作态度、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天赋,让自身不断升值。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大多数人总是找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来搪塞,而不是尽自己所能去克服,这样就养成了推卸责任、懒惰散漫的性格。

理论上说,只要内心真正渴望做得更好,任何人都能够做的到。一个人只有在一个领域深钻下去并做出名堂,才会产生影响,才会获得成功。

乔布斯,这位曾亲手打造了“苹果”帝国的奇人,创造过IT历史上最辉煌的商业奇迹。他也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但是一刻也没放弃过改变和创新的梦想。

你和乔布斯之间唯一的差距在于付出。如果我们足够专注和付出,人人都可以成为乔布斯。

有个好消息告诉大家——现在开始,永远不会太迟。

三 : 乔布斯走了

乔布斯走了

带着那消瘦的身体

顶着那并不硕大的脑袋

在辞职四十余天之后,走了

这是一个奇迹

让一个已经腐烂的苹果(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重新焕发生机,而仅凭一人之力

就是这么神奇,可不要小看了英雄的能力

没有显赫的学历

这一点倒绝像比尔。盖茨

“计算机狂人”在这个世界里

凭此就完全可以与亚历山大大帝相媲

他有些神秘

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

以至于他的逝世让众多的人措手不及

他走了,在这只巨大的苹果上留下了他的痕迹

乔布斯走了

走得有些突然,有点神秘

想必他早已知道了自己的归宿

因为很多年前他就已经托身佛教完成皈依

乔布斯走了

留给我们无尽的唏嘘

对于生命,对于创造,对于信仰

还有很多人生难题,他都会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四 : 外刊恶搞乔布斯不出席Macworld18大原因

核心提示:《PC World》网站今天发表文章列出了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不出席明年Macworld展会的原因。

《PC World》网站今天发表文章列出了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不出席明年Macworld展会的原因,其中包括当选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请他执掌克莱斯勒帅印等。
下面是《PC World》网站给出的18个原因:

1、乔布斯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

2、苹果的Fairplay数字版权管理技术限制乔布斯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次数。

3、乔布斯听到了记者将在其发表主题演讲时向他投掷鞋子的传言。

4、乔布斯将出席Macworld,但将以Nano版的形式出席,只是尺寸太小了,不容易被看到或听到。

5、乔布斯终于意识到人们不愿意听他演讲的声音了。

6、担心其最新口号“That's Fierce”没有“un-bel-eive-able”、“mere mortals”和“mere mortals”有吸引力。

7、都是AT&T惹的祸。

8、当选总统奥巴马聘请乔布斯执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帅印。

9、经纪人建议乔布斯不要被公众定型为“苹果那个家伙”。

10、乔布斯在全力从事其它工作。

11、出席Macworld只会带来伤害。

12、听说巴特·辛普森(Bart Simpson,《辛普森一家》电视剧中的主角,这里指搞恶作剧的人)要出席Macworld。

13、苹果借机炒作。

14、乔布斯将参加NeXT PC Expo。

15、乔布斯将全部时间都用在了为《玩具总动员4》中的牛仔警长胡迪(Woody)配音上。

16、由于一起专利诉讼,乔布斯只能出现在乔布斯100码之外,将在一个“扭曲的场”中度过余生。

17、这是苹果“改良”计划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取消圣诞节。

18、正在参加“假冒乔布斯”选拔赛。

本文标题:中国出不了乔布斯-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论述资料集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486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