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发布时间:2017-11-26 所属栏目:产业经济学

一 :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 B 、企业 C、家庭 D、产业

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 B、战略关联分类法

C、原料关联分类法 D、方向关联分类法

3、中国封建时期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A )

A、农本思想 B、工商业思想 C、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D、农工商思想

5、霍夫曼比例是指( A )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

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 D.以上都对。[www.61k.com]

6、(A)提出了三次产业划分

A、费歇尔 B、瓦尔拉斯 C、马歇尔 D、霍夫曼

7、SCP理论指的是(B)

A、市场结构—市场主体—市场绩效

B、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

C、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市场效果

D 、市场结构—消费主体—产品状况

8、产业组织是指 (A)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9、马歇尔冲突指的是( A)

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 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

10、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

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

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考虑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

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11、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 (C)

A、SCP理论 B、市场绩效

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 D、退出壁垒

12 、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

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

B 、计算量不大

C 、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

D 、便于收集资料

13、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D)

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

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有(A)

1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A、垄断市场的供应量比完全竞争市场高

B、垄断造成巨大的福利损失

C、垄断产生规模经济

D、垄断必须以法律形式予以禁止

15、掠夺性定价的定价方式是(A)

A、企业将价格压低至成本以下,通过承担短期亏损来起到驱逐竞争对手的目的。[www.61k.com)

B、企业将价格定在新企业进入市场后所剩的需求不足以使它生存的水平。

C、企业长期保持较低价格,使竞争企业无利可图

D、企业通过高的定价掠夺消费者剩余

16、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

A、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

B、个人消费结构

C、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

D、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17、产业结构理论是一种( A )

A.中观经济理论 B.微观经济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 D.古典经济理论

18、经济增长结构主义观点的假设前提是(A )

A.“次优论”B.均衡竞争 C.完全竞争 D.非均衡竞争

19、罗斯托关于经济增长本质研究的角度是( B )

A.从总量的变化过程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B.从部门的变化过程来研究经济总量增长的规律

C.从均衡竞争的假设条件来研究经济增长。

D.从“次优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

20、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 )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21、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C )实现的

A、产业政策的调整 B、主导产业的选择

C、产业间优势地位的变更 D、产业的转换和发展

22、(D )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

A.谢费尔 B.费特尔 C.帕兰德 D.韦伯

23、全国性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是(A )

A.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

B.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C.生态平衡目标

D.国家安全目标

24、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是(A )

A.新产业或新产品创造 B.合理的产业政策

C.先进的科学技术 D.经济发展水平

25、产业布局条件是指(B)

A.产业布局时的内部环境 B.产业布局时的外部环境

C. 物质化的硬环境 D.物质化的软环境

26、产业政策一词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C)

2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法国

27、产业政策对以下哪一产业的效果最明显(D)

A.纺织业 B.酿酒业 C.种植业 D.汽车业

28、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产业政策可分为(A)

A.产业组织政策 B.农业政策 C.金融政策 D.环保政

29、产业政策评估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原则,理论依据是(B)

A.生产力标准 B.福利经济学

C.凯恩斯经济学 D.国际竞争力标准

30、产业政策的手段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的手段(D)

A.审批制 B.配额制 C.许可证制 D.出口退税

31、在下列国家中哪一个是采用民间主导模式(A)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韩国

32、依照规制实施的主体的不同,下列不属于产业规制的是(C)

A.政府规制 B.社会规制 C.企业规制 D.行业自律规制

33、对产品质量和工作环境安全的规制属于下列哪个规制(C)

A.直接规制 B.社会规制 C.行业自律规制 D.间接规制

34、在企业、市场、政府三者关系中政府保证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同时又以社会因素相保证的是下列哪个产业规制模式(C)

扩展:产业经济学试题库 /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

A.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 B.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

C.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 D.行业主导型产业规制

35、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A )

A.马歇尔冲突 B.交易费用

C.霍夫曼比例 D.配第—克拉克定理

36、产业规制的分类是依照规制实施的( B )不同而分为政府规制、社会规制和行业自律规制。[www.61k.com]

A.客体 B.主体 C.手段 D.方式

37、产业组织理论把( A )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A.市场集中度 B.企业集中度

C.行业集中度 D.产业集中度

38、下面哪句话正确反映了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 A )

A.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

B.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受市场绩效和市场行为的共同制约

D.市场绩效反作用于市场行为、影响未来的市场结构。

39、产业组织运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B )

A.定性分析 B.投入产出分析 C.计量经济方法 D.系统动力学方法

40、进入技术不断成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时期为( C )

A.幼小产业 B.新兴产业 C.朝阳产业 D.衰退产业

4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产业包括生产领域的活动 B.产业包括流通领域的活动

C.产业包括服务及文化教育领域的活动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2、直接指导我国近30年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经济实践的经济思想是( D )

A.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理论 B.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D.邓小平的产业经济思想

三、多项选择题

3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1、 下面哪几个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涉及产业组织理论(A B C D )

A、张伯伦 B、梅森 C、贝恩 D、谢勒

2、产业政策的研究领域从横的方向看包括(A BC )

A、产业政策制定 B、产业布局政策

C、产业技术政策 D、产业政策效果分析

3、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A BCD)基本理论的应用经济学科

A、经济学 B、管理学 C、文化学 D、论理学

4、 产业应该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或特征(ABCD )

A、同类产品或服务

B、相互密切竞争相关和替代相关的产品或服务

C、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D、产业活动包括是经济性质的政治、社会等活动

5、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是指 (B D)

A、产品市场均衡

B、整个市场上所有的价格是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同时达到均衡的。(www.61k.com)

C、要素市场均衡

D、供需平衡

6、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指( ABCD)

A 、农业、工业、服务业

B 、取自于自然的产业、加工取自于自然的产业、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

C、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

D、第一和第二产业是有形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第三产业是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

7、有效竞争标准有 (AB)

A、市场结构标准与市场绩效标准

B、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市场绩效标准。

C、集中度、市场进入、产品差别化。

D、成本、规模、生产能力

9、有效竞争标准三分法的作用( ABCD)

A、不再将不现实完全竞争作为理想的追求模式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B、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竞争是否有效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

C、注意从不同方面提供判断有效竞争状况标准

D、丰富了产业组织理论

10、下列那些属于芝加哥学派的观点 (ABC)

A、即使市场中存在着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这种高集中度产生的高利润会因为新企业大量进入而消失。

B、沉没成本沉没的程度主要取决所投入资本向其他市场转移的程度

C、如果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润率,这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

D、技术和进入自由这两个因素决定市场结构.

11、产业市场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市场关系(ABCD)

A、卖方之间的关系

B、买方之间的关系

C、买卖双方的关系

D、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4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12、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有(ABCD)

A、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B、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C、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D、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13、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ABCD)

A、市场集中度 B、产品差别化

C、进入和退出壁垒 D、市场需求增长率

14、市场行为主要包括(AB)

A、竞争性行为 B、协调行为 C、企业兼并与重组 D、企业破产

15、科斯把交易成本概念引入经济分析,科斯认为(ABCD)

A、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

B、市场交换不存在着交易磨擦

C、进行交易谈判,签订交易契约要支付一些费用

D、无论应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

16、可用来定性反映市场绩效的指标有(ABC)

A、利润率指标 B、勒纳指数 C、贝恩指数;D、吉尼系数

17、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状况的指标有(ABC)

A、消费者剩余 B、生产者剩余 C、社会总剩余 D、中间商剩余

18、影响卡特尔不稳定性的因素有(ABCD)

A、经济人理性假说

B、卡特尔成员具有违反卡特尔协议的诱因

C、卡特尔成员之间具有协调问题

D、存在市场进入问题

19、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包括以下经济学家的学说和研究(A D )

A.配弟 B.库兹涅茨 C.刘易斯 D. 魁奈

21、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 B C D)

A.以农业为主导的阶段 B.以工业为主导的阶段

C.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D.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扩展:产业经济学试题库 /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

22、投资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B C )

A.创造新的需求投资,将形成新的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www.61k.com]

B.对部分产业投资,将推动这些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扩大,从而影响原有产业结构。

C.对全部产业投资,则会引起各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

D.对外投资也会影响本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23、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ABCD )

A.供给结构的优化 B.需求结构的优化

C.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D.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24、罗斯托在其著作中所阐述扩散效应的表现包括(ABC )

A.回顾效应 B.旁侧效应 C.前向效应 D.后向效应

25、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A CD)

A.足够的资本积累 B.先进的技术资源

C.充足的市场需求 D.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26、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ABD )

A.国际基准 B.需求结构基准

C.供给结构基准 D.产业间比例平衡标准

27、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ABCD )

5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A.地区要素禀赋 B.需求结构导向

C.地区间的经济联系 D.生产的地区集中度

28、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有(ABCD )

A、地理位置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口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

29、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依据是(ABD )

A.自然环境上有一定的类似性和关联性

B.经济发展与布局现状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互补性

C.一定的产业政策的指导

D.拥有实力雄厚的经济中心

30、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 ABCD)

A.增长极发展模式 B.点轴布局模式

C. 网罗布局模式 D.区域梯度发展模式

31、致产业政策失败的主要因素有(ABC)

A.政策目标违背经济规律

B.政策目标违背产业界的愿望与要求

C.政策内容脱离具体国情

D.政策执行不力

32、据功能定位的不同,产业政策可分为(ABC)

A、产业组织政策 B、产业结构政策

C、产业技术政策 D、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33、产业政策的目标体系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ABC)

A.实现经济振兴和经济赶超 B.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

C.扩大本国出口额 D.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4、产业政策的一般特征主要包括(ABCD)

A.时代性 B.民族性 C.政治性 D.供给指向性

35、产业政策的手段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诱导手段有(BCD)

A.配额制 B.税收减免 C.关税保护 D.财政补贴

36、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模式有哪几种(ABD)

A.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 B.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

C.行业主导型产业规制 D.政府民间平衡型产业规制

37、现代市场政府规制的特点(ABCD)

A.规制执行需要成本 B.政府是规制的主体

C.规制对时常交易机制有着直接的影响

D.企业和消费者是规制的客体

38、下列哪些是政府民间平衡模式的主要特征(AB)

A.宏观调控手段侧重于货币政策、物价政策和社会政策

B.宏观调控的透明度很高

C.比较强调自由企业制度

D.强调企业和政府的合作,企业在政府调控的直接规范下自主程度相对较低。(www.61k.com)

39、下列哪些属于法律规制的特征(ABCD)

A.强制性 B.效益性 C.适应性 D.纲领性

40、下列哪些是行政规则的作用(CD)

A.保证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 B.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C.培养市场 D.宏观产业指导

6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41、产业关联理论的理论渊源有( BCD )

A.交易费用理论 B.魁奈的经济表

C.马克思的两部门再生产理论 D.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E.配第的政治算术

42、体现农本思想的具体政策有( ABC )

A.土地政策 B.赋役政策 C.人口政策 D.海禁 E.法律政策

43、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包括以下经济学家的学说和研究。(www.61k.com]( AD )

A.配弟 B.库兹涅茨 C.刘易斯 D.魁奈 E.里昂惕夫

44、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主要是( ABCD )

A.供给结构优化 B.需求结构优化

C.国际贸易结构优化 D.国际投资结构优化 E. 政府经济政策优化

45、行政规制是以国家的行政权为基础的,较其他规制具有的优点有( ABC )

A.强力性 B.速效性 C.直接性 D.系统性 E.间接性

46、下面哪几个经济学家的研究领域涉及产业组织理论( ABCD )

A.张伯伦 B.梅森 C.贝恩 D.谢勒

47、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包括( ABC )

A.市场结构 B.市场行为 C.市场绩效 D.市场需求

48、产业关联理论分析的内容包括( BC )

A.前向关联 B.后向关联

C.就业和资本需求量 D.生产的最终依赖度

49、产业政策的研究领域从横的方向看包括( ABC )

A.产业政策的制定 B.产业布局政策

C.产业技术政策 D.产业政策效果分析

50、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 A BCD )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A.经济学 B.管理学 C.文化学 D.伦理学

51、产业应该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或特征:( ABC )

A.同类产品或服务

B.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

C.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D.产业活动包括是经济性质的政治、社会等活动。

52、四次产业分类法把所有经济活动分为( ABCD )

A.农业 B.工业 C.服务业 D.信息业

53、美国产业政策主导模式包括( BD )

A.东方方式 B.西方方式 C.非市场化方式 D.市场化方式

扩展:产业经济学试题库 /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

54、西方产业组织政策主要目标为( ABCD )

A.分解垄断大企业B.维护中小企业公平竞争

C.任单一企业在市场竞争D、以政策维护市场竞争

55、体现农本思想的具体政策有( ABC )

A.土地政策 B.赋役政策 C.人口政策 D.海禁

57、下面关于霍夫曼比例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

A.它的提出者是德国的经济学家

B.这一比例的提出是在1931年

C.它反映的是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例

D.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7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58、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有( ABC )

A.马歇尔 B.张伯伦 C.罗宾逊 D.兰凯斯特

59、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构成的来源有( ABCDE )

A.微观经济学市场理论 B. 微观经济学厂商理论

C. 微观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 D. 消费和生产的优选行为理论

E.分配理论

五、简答题

1.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方法?

(一)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资源份额非均等的指标

(1)绝对集中度指标,(2)H.H.I即H指数,(3)E.I即E指数,(4)R.I亦称罗森布拉斯指数,(5)CCI通常也称为包括性集中指数。[www.61k.com]

(二)单纯使用市场份额非均等指标(1)相对集中度指标,(2)相对熵,(3)剩余。

(三)单纯测量企业数量的指标

(四)反映共谋潜力(1)绝对集中度差分,(2)相对集中度差分。

2.结构性进入壁垒有哪些?

(1)规模经济壁垒(2)绝对成本优势壁垒(3)必要资本量壁垒(4)网络效应壁垒(5)产品差异化壁垒

(6)政策法律制度壁垒

5.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2)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3)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

(4)产业发展的效率

8、垄断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根据垄断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我们可以把垄断分为经济垄断、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这三种基本类型。

(1)经济垄断是指市场主体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或者通过联合组织或合谋等方式,限制、排斥市场竞争的行为。

(2)行政垄断行政垄断是指政府运用其行政权力排斥、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

(3)自然垄断是指由某些产业或其业务领域的技术经济特征所决定的垄断。例如,电信、电力、铁路运输、自来水和管道燃气等基础设施产业(特别是其网络性业务),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投资额大且回报期长、资产专用性强、沉淀成本大等技术经济特征。

10.简述可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1)提出:鲍莫尔、帕恩查和利格等.1982 年,《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理论的形成。

(2)主要内容: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绩效等市场绩效,在传统的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的竞争企业的存在。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

11.简述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要点:(1)加速设备折旧。(2)市场保护、援助。(3)促进转产。(4)技术与经营支持。(5)转岗培训

12.简述产业分类的方法

答案要点:(1)关联方式分类法(2)三次产业分类法(3)国际标准分类法(4)两大部类分类法(5)农轻重产业分类法(6)生产要素分类法

15、如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答: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学科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经济的研究来看,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产业组织理论(2)产业结构理论(3)产业关联理论(4)产业布局理论(5)产业发展理论(6)产业政策研究

31.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答:国际学术界对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存在一定的分歧。在国内,一般认为产业经济学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与 8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产业结构理论,以及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研究。(www.61k.com]其中,产业组织主要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者说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而产业结构研究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产业演化规律、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产业区域布局等。

16、产业的涵义有哪些?

答:1.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2.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3.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4.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5.产业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6.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其外延不断扩展。

17、什么是“马歇尔冲突”?

答:“马歇尔冲突” 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面对这一矛盾,马歇尔试图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的“生成—发展—衰退”过程来说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是可以获得某种均衡的。

18、何谓“有效竞争”?它有哪些判断标准?

答:1940 年克拉克的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所谓有效竞争,简单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或手段。梅森将以往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的论述,归纳为两大类基本的有效竞争标准: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的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这就是有效竞争标准的二分法。

继梅森的研究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的标准从二分法扩展为三分法,即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和市场绩效标准,并采用三分法概括了判断有效竞争的标准。

扩展:产业经济学试题库 /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

19、什么是产业结构

答: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分工越来越细,因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生产部门。这些不同的生产部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一个经济实体当中(一般以国家和地区为单位),在每个具体的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时点上,组成国民经济的产业部门是大不一样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21、你如何看待库兹涅茨与罗斯托对现代经济增长本质问题的争论?

答: 库兹涅茨认为:在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首要的问题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只有总量的高速增长才能导致结构的快速演变。没有总量足够的变化,结构变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受到限制。

与库兹涅茨的观点相反,罗斯托则认为,现代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虽然他无意要否定总量的概念,而只是强调,部门分析是解释现代经济增长原因的关键。

22、产业结构演进有哪些规律性?

答:1.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如下几个阶段:前工业 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五个阶段。

2.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有以农业为主导、轻纺工业为主导、原料工业和燃料动力工业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导、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导、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导、信息产业为主导等几个阶段。

3.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的。

4.从产业结构演进的顺序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但各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缩短。从演进角度看,后一阶段产业的发展是以前一阶段产业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只有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产业的轻纺产业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23、简述配第—克拉克定律、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钱纳里 9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工业化阶段理论、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www.61k.com)

答:1. 配第—克拉克定律: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研究,先后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2.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库兹涅茨在继承配第和克拉克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仔细地挖掘了各国的历史资料。他利用现代经济统计体系,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较彻底的考察。他依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份额基准,考察了总产值变动和就业人口结构变动的规律,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从而进一步证明了配第—克拉克定律。他发现的这种变动规律,即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

动的影响,被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3.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通过长期研究首先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够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具有重要意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罗斯托的这些理论被称为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4.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业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

5. 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他根据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把工业化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主导地位,霍夫曼比例为(5±1);

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快于消费品工业的增长,消费品工业降到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或以下,霍夫曼比例为(2.5±0.5);

第三阶段:资本品工业继续快速增长,并已达到和消费品工业相平衡状态,霍夫曼比例为(1±0.5);

第四阶段:资本品工业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被认为实现了工业化,霍夫曼比例为1 以下。

6.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与国际市场相适应。一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完善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全方位的产业结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对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雁行形态理论”。这一理论要求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

24、请分析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答:1.供给因素从广义上来说包括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提供劳动力的人口、投资(包括国内资金供应和外来投资)、商品供应、进口、技术进步等,也包括国内和国际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还包括体制和人的思想、观念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动也往往会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2.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的需求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方面。3.国际贸易因素。 4.国际投资因素。 5.其他因素, 包括政府经济政策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25、产业结构的不协调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要从产业间生产和技术相互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协调问题。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 1.看产业素质之间是否协调。 2.看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是否协调。 3.看各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否协调。 4.可以从供给是否与需求相适应来判断产业之间是否处于协调状态。

26、如何理解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扩展:产业经济学试题库 /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

答:1.产业结构高度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第一、二、三产业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2)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劳动密集型产 10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分别占优势地位顺向递进的方向演进。[www.61k.com](3)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方向演进。 (4)产业结构的发展顺着低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向高加工度产业占优势地位方向演进。

2.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动态均衡和产业素质的提高。因此,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相互适应问题;三次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发展的协调问题;产业结构效应如何充分发挥的问题。

27、主导产业的形成一般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答:主导产业的形成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足够的资本积累。

2.充足的市场需求。

3.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此外,罗斯托还提出了主导增长部门、辅助增长部门和派生增长部门三个概念。主导增长部门是指与技术进步相联系、能引入新的生产函数并在经济增长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辅助增长部门或派生增长部门都不成为主导产业。

29.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产业是如何界定的?

答:(1)产业经济学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同一产业内部企业的运行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

(2)通常将产业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

30.简述产业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答:产业经济学不仅关注产业内企业的运行,也研究产业间的联系,即产业经济学包含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结构理论两大范畴。产业组织研究向完全竞争模型中加入现实世界的磨擦系数,如不完全信息、进入壁垒、交易成本、调整价格的成本、政府行为等,以便深入地分析市场中的企业如何组织以及它们如何在现实中进行竞争。研究产业结构是为了分析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大类部门之间、制造业各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各中间产品之间的均衡状态。

32.简述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

答: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两大部分具有不同的理论渊源,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产业组织理论可追溯到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张伯伦、罗宾逊夫人等。梅森及弟子贝恩等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在哈佛学派名满天下的同时,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形成了有别于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二十世纪70年代后,引入博弈论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

产业结构理论可追溯到威廉·配第,逐渐形成了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

33.产业经济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

答:产业经济学涉及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等多项内容。总体而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方法的集合。最基本研究方法乃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两种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具体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博弈论分析、计量经济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等。

42. 辨析市场集中度与产业集中度的区别和联系。

答:市场集中度描述市场的集中程度,而产业集中度描述产业的集中程度。大多数人认为产业与市场是同义语,那么产业集中度就是市场集中度。部分人认为产业集中度特指供给方面“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群中大企业的集中程度,此时产业集中度不同于市场集中度。不过“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的企业相互间转换产品品种的能力较强,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因而产业集中度对市场集中度有较大的影响。

44.以某一行业为例,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产业集中度的变动趋势及主要原因。

答:改革开放一方面迅速扩大了产业规模,另一方面允许民营、外资企业进入,两方面合力导致许多产业经历了产业集中度持续下降的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发展,一些行业集中度逐渐回升,例如电视机、汽车等制造业;也有一些产业集中度维持在较低水平,例如种植业、零售业等。当然,我国还有个别产业没有经历改革开放的深度洗 11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礼,产业集中度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如石油开采、冶炼业。[www.61k.com)

45、试述市场集中与市场势力之间的关系。

答:一种观点认为不同的市场集中度形成不同的垄断势力。贝恩认为,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寡头市场上卖方集中度越高,卖方采取联合利润最大化价格和产量的可能性就越大。较高的集中度不仅有利于寡头们形成公开的或者默契的共谋协议,而且降低了采取竞争性行为的威胁(一个企业的竞争性行为提高自身市场份额的同时,明显地降低了其他企业的市场份额,从而容易招致对手的报复)。

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集中的根本原因是效率差异,与市场势力没有必然关系。布罗曾认为,相比于低效率的企业,高效率的企业在市场上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赢得较高利润的同时提高了市场集中度。

46.试讨论市场集中度与产业利润率之间的关系。

答:1951年贝恩开创性地发现市场集中度与产业利润率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在美国42个4位数行业中,8厂商集中度大于70%的产业,其税后利润占股东权益的比例平均为11.8%,高于集中度较低产业的平均水平7.5%。 然而,有的学者对贝恩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实证研究中引入额外的变量特别是进入壁垒之后,集中度作为一个直接的赢利能力决定因素,其作用已经稍有减弱;如果考虑到模型中变量的相互影响,它的作用就更不明显了。

47.简述进入壁垒的含义和分类。

答:进入壁垒是指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使原有企业能够持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进入壁垒按其成因的不同可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挠。

扩展:产业经济学试题库 /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

9.原有企业如何能够有效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

答:原有企业要成功进行进入阻挠,除了投资成本满足必需的条件之外,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具有承诺价值,原有企业的这种投资能否成功阻止进入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

(1)这种策略性投资必须发生在进入者的进入决策之前,而且能被进入者观察到。

(2)这种投资能通过改变原有企业的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或通过向进入者传递有关市场信息而改变进入者对进入后利润的预期,从而影响进入者的进入决策。

(3)这种投资必须是不可回收或不可逆的。

50.退出壁垒的种类有哪些?

答:退出壁垒包括以下六种:资产的专用性、退出的固定成本、战略性退出壁垒、信息壁垒、感情和管理壁垒、政府和社会壁垒。

51.比较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结构性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是两种主要的进入壁垒,最主要的差别是形成的成因不同。

(1)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不受企业支配的、外生的,由产品技术特点、社会法律制度、政府政策及消费者偏好所形成的壁垒。主要包括: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网络效应、产品差异和政策性因素。

(2)策略性进入壁垒或进入阻挠是位企业通过其策略性行为设置的进入壁垒。策略性投资必须有承诺价值,而沉没成本在进入阻止的分析中具有关键性作用。根据原有企业的策略性行为影响未来收入预期的方式,可以把进入阻挠分为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影响未来市场需求结构的进入阻挠和影响潜在进入者对未来事件估计信念的进入阻挠。

52.如何看待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

答:进入壁垒的存在可能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但绝对的自由进入也可能导致过度进入,因此进入壁垒的福利效应是复杂的。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市场效率的提高,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配置效率的改进,另一方面也来自对低效企业的淘汰。如果退出壁垒过高,则会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弱化,行业内企业不能够通过兼并、重组来实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

63.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答:进入壁垒是对准备进入产业的潜在企业而言的,而退出壁垒则是对产业内准备退出产业的现有企业而言的。但从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要素看,两者具有一定的联系,表现在两者具有一定程度的重复性和关联性。

76.简述何为市场绩效?

答:市场绩效是指在特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成本、产量、利润、产品质量、品 12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种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最终经济成果。[www.61k.com]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效率。

78. 企业改善市场绩效的市场行为主要有哪些,说明企业能否通过某种市场行为达到期望中的市场绩效改善? 答: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在市场上赢得更大利润和更高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性的活动,包括价格行为和产品差别化、广告、研究与开发等非价格行为。本节分析垄断者的定价行为及其福利损失,比较垄断企业与竞争性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剖析垄断企业的广告行为与社会福利目标的偏差,并简要阐述进入威胁与进入壁垒对垄断者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影响。

79、简述哈佛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作出评述。

答:产业组织理论哈佛学派构建了现代产业组织的描述性研究范式,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SCP分析范式假定,可以对市场绩效进行客观的度量,并认为市场绩效取决于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取决于市场结构。由于存在这种单向的决定关系,可以用市场结构来解释市场绩效。

根据SCP分析范式,企业产品的价格P与其边际成本MC的关系以及经济利润的大小取决于市场结构。因此,在垄断产业中,企业具有市场力量,可以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从而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市场绩效也就比较差。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越高,企业的市场势力就越小,价格越接近边际成本,难以获得经济利润,资源配置效率就比较高,市场绩效好。

80、简述芝加哥学派关于市场绩效的观点,并作出评述。

答:他们认为,在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中存在的高额利润是源于大企业的高效率,而并非像哈佛学派所说的那样是来自垄断势力,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德姆塞茨指出,集中度与利润率的正相关很可能并不反映高集中产业内主要企业相互勾结提高价格的行为,倒是更能反映高集中产业内主要大企业的更高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因为如果市场集中和大企业利润率的正相关关系是由于协调定价和价格上升的结果,那么按照这种逻辑,产业寡头垄断定价行为能获得利益,即它们的利润率也应该同该产业内的小企业或该产业中不同规模企业的利润率相关。德姆塞茨通过比较不同集中水平、规模的企业,发现最小资产规模的企业利润率并没有随不同产业集中程度的上升而提高,这表明,高度集中导致企业垄断、勾结定价,从而获得垄断利润的假定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芝加哥学派认为,哈佛学派所依据的垄断竞争理论错误地将规模的扩大等同于垄断,殊不知规模扩大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他们的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厂商规模的大小是由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和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规模的扩大会带来成本的降低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只要市场当中不存在人为的进入和退出障碍限制,市场上现有的厂商——不论是仅有一个垄断者还是有许多活跃的厂商,就总是面临着来自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因此原有企业之间的定价和产量选择总是处于一种“无显著超额利润的均衡约束状态下”。由此,芝加哥学派主张: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是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进步的结果,大企业的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而不是资源分配无效率的结果。不能以集中度的高低和规模的大小来作为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是垄断企业的标准,政府应该加以干预和管制的是那些市场绩效不好的垄断企业。

91. 试述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也就是说,产业结构优化将极大地促进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将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2)产业结构高度化使得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界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代表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长,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而极大地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扩展:产业经济学试题库 /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

92.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有哪些?

综观经济学家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合理的产业结构应符合以下主要判别基准:(1)充分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2)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社会再生产顺畅进行;(3)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4)有利于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向高度化、现代化推进;(5)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95.阐释产业集群的含义。

13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答:产业集群是特定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www.61k.com)集群包括一系列上中下游产业以及其他企业或机构,这些产业,企业或机构对竞争都很重要,它们包括了零件、设备、服务等特殊原料品的供应商以及特殊基础设施建设的提供者。集群通常会向下延伸到下游的通路或顾客,也会延伸到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本产业有关的技能、科技或是共同原材料等方面的公司。最后集群还包括了政府和提供专业的训练、教育、信息、研究以及技术支援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的机构、职业训练中心以及贸易组织等。

96.产业集群在哪些方面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

答:集群通过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可以提高生产率;集群可以改善激励和绩效的评估;集群在提高创新率和创新成功方面十分重要;集群降低了新企业形成的障碍,形成了提高生产率的环境。如果从产业集群的宏观层面上看,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至少应该体现在区域内的产业竞争力提升,城市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层面上。

99.试论中国产业布局的有效路径。

答: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产业布局优化是完成现代工业化战略任务的重要环节。现代产业发展和国际经验证明,集群化是优化产业布局的一种新方向。

参照产业布局相关理论和产业集群发展新要求,中国产业布局集群化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突出生态效率的原则、追求有序的均衡协调发展原则、培育新区位因素的原则。

根据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和创新对提升产业竞争力重要性,应注重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针对产业集群政策的功能目标,以及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多层面的政策措施相互配合。其中,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促进创新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100.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答:产业结构政策的含义具有以下五个基本要点:(1)产业结构政策的目的是指导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即通过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的合理化、高度化与高效化;(2)产业结构政策制定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产业结构演变规律;(3)产业结构政策是一个含有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等构成的政策体系;(4)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5)产业结构政策的实施主体是企业,还有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合力。 101.简述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特征。

答:一般说来,产业结构政策具有以下价格方面的特征:(1)产业结构政策具有明确的指导性;(2)产业结构政策具有时序性和动态性;(3)产业结构政策还具有体系的协调性。

102.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主导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政策、幼稚产业扶植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

主导产业政策。由于主导产业由于主导产业对产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拉动作用,各国都采取各种相关政策,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

支柱产业政策。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的产业。支柱产业支持政策是指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结合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采用经济或者非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支柱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和支柱产业结构协调化政策。

衰退产业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产业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衰退期,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致使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同时又在国民经济当中的地位趋于下降的产业。衰退产业政策包括进行必要的产业融合、将衰退产业调整援助政策列入现有国家产业政策规划制定相关财政、税费调控政策等。

幼稚产业扶持政策。幼稚产业是指在工业后发国家的产业机构体系中,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成熟的同行产业而言,处于“幼小稚嫩”阶段的产业。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等来促进幼稚产业的发展。

106.为什么说实现有效竞争是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

答:从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而言,高效率的竞争应是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workable competition)。有效竞争要求规模经济与市场竞争活力相兼容。有效竞争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率。与此同时,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为了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在总体上保证整个产业既能实现规模经济,又不失竞争活力,处于有效竞争状态,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率。所以,有效竞争是 14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政府制定与实施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目标。[www.61k.com]

107.简述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

答:对于有效竞争的衡量标准,以下三个原则应该注意:(1)有效竞争是一种竞争收益明显大于竞争成本的竞争。有效竞争必须要求竞争效益(收益与成本比)大于1,至于竞争效益具体要达到多大才能称得上是有效竞争,这是一个需要根据各国各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定的问题,但至少它为有效竞争规定了一个最低限。;(2)有效竞争是一种适度竞争,既不是过度竞争也不是竞争不足;(3)有效竞争应符合规模经济要求。规模不经济状况下的竞争是一种低水平的竞争,而低水平竞争意味着企业要以较多的资源投入才能得到一定量的产出,表现为经济效率低下。这显然是与以追求较高经济效率的有效竞争目标相违背的。因此,有效竞争应该是在满足最小经济规模条件下的竞争,这样才能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率。

109.垄断有哪些主要类型?反垄断政策的对象是什么?

答:根据垄断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我们可以把垄断分为经济垄断、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这三种基本类型。

扩展:产业经济学试题库 /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

从经济垄断、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的概念、成因和基本特征可见,自然垄断是基于效率标准的垄断,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高效率,不存在反垄断问题,而是属于政府管制的范围。行政垄断是导源于政府行政权力的垄断,反行政垄断的主要途径是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尽可能减少政府滥用行政权力导致行政垄断的现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量存在的经济垄断是限制、排斥市场竞争的主要力量,其垄断危害十分明显,因此,经济垄断是反垄断政策的对象。

110.简述反垄断结构政策与反垄断行为政策及其区别。

答:根据反垄断政策的导向,可将反垄断政策分为反垄断结构政策与反垄断行为政策这两类反垄断政策。(1)反垄断结构政策是通过控制产业集中度,以调整有可能限制和排斥市场竞争的垄断结构的政策。(2)反垄断行为政策是对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滥用其垄断力量,以限制和排斥市场竞争的垄断行为实行控制的政策。

反垄断结构政策与反垄断行为政策之间的主要差别是:(1)理论基础不同。反垄断结构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理论。反垄断行为政策的理论基础是芝加哥学派的“行为主义”理论。(2)政策重点不同。反垄断结构政策重在维护和营造竞争性市场结构,反垄断行为政策旨在制裁反竞争行为。(3)制裁手段不同。反垄断结构政策通常采用分拆大型企业作为制裁垄断主体的基本手段;反垄断行为政策则通常采取管制、罚金、征收垄断利润税等手段制裁垄断主体。

111.反垄断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反垄断政策的基本内容主要由禁止限制竞争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控制兼并这三个方面构成。(1)限制竞争协议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市场主体以协议、决议或者其它联合方式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禁止限制竞争协议是反垄断政策的核心内容。(2)市场支配地位是指企业的某种特定产品在特定市场范围内具有主导地位,使其他企业处于从属、被动的状况。可从多方面限制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差别待遇、禁止强制交易、禁止搭售或者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禁止掠夺性定价、禁止独家交易。(3)企业兼并是指两家或更多家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控制兼并只是为了防止企业规模无限扩张,进而防止市场垄断,维持竞争性市场结构。

3、哈佛学派是如何将市场结构作为分析重点,来构筑他们的结构主义政策论的?

答:在哈佛学派的SCP 分析框架中,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个基本部分和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其基本分析程序是按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组织政策展开的。在这里,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这种SCP 分析框架所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是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因此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者”。

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是哈佛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在贝恩等人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应该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 15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策。[www.61k.com]哈佛学派的这种政策主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政策的开展和强化都曾经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4、试述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

答: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是20 世纪60 年代后期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崛起的,其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念,从而与哈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对照。其主要观点如下:

1.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

2.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

3.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

4.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由于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

5.除个别部门,芝加哥学派在原则上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的干预,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的实施和政府规制政策。

5. 论述我国产业结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调整对策。

答: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有:(1)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2)“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特征明显;(3)在能源、矿产资源、环境容量、土地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资源瓶颈。

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加强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提高科学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2)通过理顺资源价格体系,加强技改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改变“三高一低”现状;(3)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4)实现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生态化、有机化”。

12、学习产业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答:(一)理论意义

1.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2.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扩展:产业经济学试题库 /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

(二)实践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

2.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3.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三)现实意义

1.研究产业经济学,正确把握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成因及趋势,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使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转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2.过去产业布局失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产业布局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所以要杜绝这些弊病的重演,就必须加深对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和理解。由此可见,研究产业经济学也是当今中国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

13、试论述支柱产业政策。

答: 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较大的产业。支柱产业是支撑一个地区经济规模和增长的主要经济部门,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

(1)支柱产业振兴的目标

1)促进主导产业向支柱产业的有序转换。

2)重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有目的的培育新兴支柱产业。

3)增强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延伸支柱产业的生命周期。

16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4)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以适度跳跃来振兴支柱产业。[www.61k.com]

(2)支柱产业政策

支柱产业支持政策是指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结合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实际情况,采用经济或者非经济的一系列政策,主要是对一国经济中贡献比较大,符合该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产业给予一定的支持。具体政策主要有以下方面:

1)支柱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

①优化有关支柱产业产品结构,提供更多的优质优价产品,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启动消费需求,拉动支柱产业的飞跃发展,优化供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②压缩和淘汰支柱产业过剩、过时的生产能力。加大支柱产业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力度,实现支柱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

③提高有关支柱产业信息化水平,用信息化拉动有关支柱产业升级。

④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有关支柱产业,促进支柱产业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2)支柱产业结构协调化政策

①协调三大产业纵向比例,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正确处理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使其保持协调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的客观需要。

②协调产业级次关系,保证有关支柱产业发展。

③加强产业关联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均衡产业增长速度,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协调产业增长速度分布,要求支柱产业的增长速度于其他产业差距不能太大,使高增长产业、减速增长产业和潜在增长产业的增长速率差距较为合理,否则就会造成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滞差。

14、简述垄断性产业的主要管制政策。

答:垄断性产业的管制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管制政策是政府对垄断性产业管制的核心内容,,目前主要有美国的投资回报率价格管制政策和英国的最高限价政策。

1)美国的投资回报率价格管制政策

美国对垄断性产业实行投资回报率管制价格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投资回报率管制价格模型为:?

R(p·q)=C+S(RB)?

在上式中,R为企业收入函数,它决定于产品价格(p)和数量(q);C为成本费用(如工资、税收和折旧等);S为政府规定的投资回报率;RB为投资回报率基数(Rate Base),即企业的资本投资总额。管制价格(P)等于企业总收入(R)除以总产量(Q),即:P=R / Q 。从上式的右边可见,由于企业的成本费用一般容易估算,管制者对企业价格管制的难点是确定投资回报率水平(S)和投资回报率基数(RB)。投资回报率水平问题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S值,使企业能取得正常的投资回报;投资回报率基数问题则是要合理确定资本投资的范围和计量方法,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在一定的S值下的利润总额。?

2)英国的最高限价管制政策

英国的最高限价管制采取RPI-X模型,RPI表示零售价格指数(Retail Price Index),即通货膨胀率;X是由管制者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效率增长的百分比。这样,如某企业本期的价格为Pt ,则下期的管制价格(Pt+1)为:Pt+1=Pt(1+RPI-X)。显然,在英国的RPI-X模型中,政府和企业谈判的焦点是X值的确定问题。

3)两种价格管制政策的比较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美国的投资回报率价格管制模型与英国的最高限价管制模型具有根本性的差别,相比较而言,英国的价格管制模型会对企业产生提高生产效率的更大刺激。

(2)进入管制政策

竞争机制能打破企业对产品的垄断和对信息的垄断,因而能刺激企业降低成本,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使消费者能享 17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受较低的价格;同时,政府管制者能在竞争市场上获得较多的管制信息,这就有利于提高管制效率。[www.61k.com]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政府应尽可能采取自由进入政策。但垄断性产业是自然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并存的产业,这就需要政府根据这些产业的具体业务领域的情况分别制定进入管制政策。

(3)联网管制政策

联网管制在电信产业中具有典型性,它是政府管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对联网管制的目标和政策措施是,通过制定有关联网管制价格和联网条件,从政策上保证有关企业有同等权利,并以合理的价格使用网络,使网络成为垄断性产业的公共通道。

(4)质量管制政策

政府为促进垄断性产业经营企业提高服务质量的管制政策措施是多方面的,包括在价格管制模型中考虑服务质量参数,把企业的最高限价与质量水平挂钩;对低质量的服务进行经济制裁等。

(5)对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的管制政策

在被管制的垄断性产业中,企业内部业务间交叉补贴行为是普遍存在的。为实现有效竞争,可采取对垄断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相分离的政策,根据垂直一体化经营的范围经济性,对垂直一体化经营企业可采取不同业务间财务上的分离,也可采取“经营权”上的分离。

扩展:产业经济学试题库 /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

15、试述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要点:(1)产业结构是指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这种产业间的联系与联系方式可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

(2)产业结构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①经济分析深入到产生结构层次导致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吻合,西方不同经济学科经济分析的对象,都是起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足迹,不断发展变化,大体经历了从个量分析一总量分析一产业分析的漫长过程。与此相适应,经济理论也经历了微观经济理论的成熟到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再到产业结构理论的产生这一演进过程。②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践加速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3)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①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配第早在17世纪就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分别于1758年和1766年发表了重要论著《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他根据自己创立的“纯产品”学说,提出了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划分。可以说,配第和魁奈的发现和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②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这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里昂惕夫和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等人。③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希金斯等人。

17、试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的第一次研究高潮开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未。1938年,梅森教授(Mason)在哈佛大学建立了第一个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机构——梅森联谊会,并将以往对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从偏重于垄断和反垄断扩大到整个市场和厂商的分析上。1939年梅森出版的《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提出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从而为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9年,梅森的弟子贝恩(J.Bain)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理论》,完整地提出了结构(Structure)——行为(Behavior)——绩效(Performance)分析范式,即强调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市场行为,而在一个给定的市场结构下,市场行为又是市场绩效的决定因素。SCP理论范式标志着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由于以梅森、贝恩为代表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基本是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的,因此该学派被称为哈佛学派。

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即所谓的优胜劣汰的过程。因此,他们强调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在实际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仍然应该从价格理论的视角来展开研究,从而与哈佛学派在方法论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18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二十世纪70年代后,以泰勒尔、克瑞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领域,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整个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改造,逐渐形成了旨在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的“新产业组织理论”(NIO)。[www.61k.com]新产业组织理论在寡占市场竞争者的战略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将研究领域拓宽到(1)短期价格竞争;(2)长期的价格竞争和默契合谋;(3)产品差异化;(4)进入壁垒与进入阻止;(5)声誉、限制性定价与掠夺性定价问题;(6)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的动态演变等方面的内容,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8、试论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主导产业政策

1.产业环境协调政策

2.产业扶植和保护政策

3.优先发展基础产业政策

4.技术引导政策

(二)支柱产业政策

1.支柱产业结构高度化政策

2.支柱产业结构协调化政策

(三)衰退产业政策

1.进行必要的产业融合

2.将衰退产业调整援助政策列入现有国家产业政策规划

3.制定相关财政、税费调控政策

4.建立衰退产业特殊的社会保障制度

(四)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的实施

1.贸易保护政策

2.扶植政策

1.辽宁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

2.试进行汽车产业群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分析。

答:1.辽宁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及其形成因素?

从地域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集群分布较散,企业只是生产的地域集中而不是集群;从地理分布看,辽宁汽车产业更多地表现的是生产集中的特点,生产集中仅仅是相关企业集中在一个地区,但相互之间的联动作用非常少,竞争制约非常严重。而集群则要求整车厂和相关配件厂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专业化的分工协作,而不是目前的这种局面。

形成因素:(1)自然条件。辽宁本就是重工业基地,拥有良好的工业基础;(2)经济因素。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需求增长很快;(3)借助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以及现有的工业基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辽宁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

2.试进行汽车产业群成长与发展的环境分析。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区域性的产业集中的经济现象,有着很鲜明的区位因素,因而与产业布局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为了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大规模而多样化的汽车消费和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应以“在开放中形成大国竞争优势”为导向,根据我国汽车工业的客观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界定我国汽车工业的位势与升级途径,积极实施汽车工业集群化发展战略,争取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 我国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只有一些生产的地域集中。从国际汽车产业集群来看,汽车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是围绕一个或多个汽车总装厂进行零部件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的聚集而逐步形成。因此,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方式有:一是通过汽车企业的地域集中,不断提高聚集效应;二是促进汽车企业及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强化联合行动效应;三是加强必要的制度建设,形成制度释放效应。

扩展:产业经济学试题库 /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

19

扩展:产业经济学试题库 /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就业方向

二 : 美学考试题库

考试题库

题库

《美学》题库

美学题库(第一编第五章,第三编)

一 填空:

1 根据美的事物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不同特征,可以将其分为 、 、 、 、 、 。[www.61k.com] 2 “骏马西风冀北”和“杏花春雨江南”一向被认为是 和

的典型意境。

3 西方最早提出崇高这一概念的,是古罗马时期的 ,他在

一书中主要论述了崇高的文章风格。

4 崇高是主客体双方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 的 。

5 悲剧作为一种戏剧文学和舞台艺术样式,其基本特征是以 作为戏剧冲突,唤起人们以 为特点的审美感受。

6 亚里斯多德指出:“悲剧是对于一个 、 、

的行动的摹仿。”

7 滑稽的本质特征,侧重于在对 的直接中突出 的现实存在。

8 恩格斯在 中指出,悲剧的本质是由“ 和

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所决定的。

9 优美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的 所显现出来的美,它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 。

10 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上的 等心理功能突出,是优美感的基本特点。

11 艺术中的优美是 中的优美经过艺术家 和 的产物。

12 人类审美意识的觉醒,是随着 的发展,在 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13 美的创造,就是通过社会实践使 对象化为特定的

14 确立 的、 的、 的审美理想,是自觉地进行美的创造的首要前提。

15 自然美的创造,或者称之为 ,在本质上也就是自然的 。

16 所谓日常生活的美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 的美化,二是 的美化。 17 现实美创造的内在规律是 与 。

18 艺术作品的操作过程主要表现为三个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环节: 、

、 。

19 艺术构思,是形成某种特有的 并转向 的精神活动。

20 偏于再现的艺术的典型化,其工作包括 与 两方面的内容。

21 艺术典型的创造,是通过艺术的 来完成的。

22 “美育”一词是 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和剧作家 正式提出来的。

23 1917年,蔡元培提出了 的主张。

24 美育的具体职能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 、 、 。

二、名词解释:

1、 崇高

2、 优美

3、 悲

美学考试 美学考试题库

4、 滑稽(喜)

5、 审美感受

6、 艺术构思

7、 灵感

8、 艺术传达

9、 典型化

10、 意境

11、 艺术修养

12、 美育

13、 异化

三 简答:

1、 如何对丰富多彩的美的事物进行分类?

2、 壮美、阳刚之美是否等同于崇高?为什么?

3、 如何从美的本质来阐释崇高的内在涵义?

4、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有何特点?

5、 悲剧有哪些主要表现形态?

6、 滑稽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

7、 简述审美理想对美的创造的作用。[www.61k.com)

8、 进行美的创造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9、 在《手稿》里,马克思是论述了异化劳动哪几个方面的规定?

10、 生产劳动的审美意义包含哪些方面?

11、 为什么说劳动能给人以审美愉快?

12、 现实美的创造包括哪些范围?

13、 简述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14、 艺术典型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5、 偏于再现的艺术与偏于表现的艺术在典型化上有那些不同要求?

16、 美育的特殊职能何在?

四 论述:

1、 如何把握优美与崇高、滑稽的不同本质特征?

2、 艺术美的创造对艺术家提出了那些要求?

3、 现实美创造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怎样把握“合目的性平衡律”与“合规律性协调律”?

4、 试述现实美的创造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

5、 为什么说异化劳动也能创造美?

6、 “如果我们谈的是使用价值,那就可以有把握地说,那些为原始氏族用来作装饰的东西,最初被认为是有用的,或者是一种表现这些装饰品的所有者拥有一些对于部落有益的品质的标记,只是后来才开始显得是美丽的。使用价值是先于审美价值的。”如何评价普列汉诺夫的这段话?

7、 恩格斯在《致斐迪南 拉萨尔》的信中指出,悲剧的本质正是由“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所决定的。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答案要点:

一 填空

1 崇高 悲 滑稽 喜 优美

美学考试 美学考试题库

2 阳刚美 阴柔美

3 郎加纳斯 《论崇高》

4 统一 动态美

5 悲剧性的矛盾 悲

6 严肃 完整 有一定长度

7 丑 人的本质力量

8 《致斐?拉萨尔》 历史的必然要求 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

9 和谐统一 和谐

10 宁静和谐 平静的愉悦

11 现实 选择 加工

12 社会生产力 物质需要

13 人的本质力量 感性形态

14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高尚 富有个性特色

15 自然的美化 人化

16 生活环境 服饰

17 合目的性平衡律 合规律性协调律

18 审美感受 艺术构思 艺术传达

19 审美意象 美的创造

20 概括化 个性化

21 典型化

22 十八 席勒

23 以美育代宗教

24 感受力 鉴赏力 创造力

二 名词解释:

1、 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www.61k.com)崇高的对象都是以严峻冲突为特征的审美对象,它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在于受到压抑的时间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客体。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

2、 优美: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所显现出来的美。其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它常常突出地表现为合目的性的理想与合规律性的类的完满性的浑然交融,体现在优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之上。

3、 悲:亦可称悲剧、悲剧性。其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4、 滑稽:作为美学范畴的滑稽,亦称为喜、喜剧、喜剧性。其本质特征,是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其审美特征,是引发人们在恶的渺小空虚和善的优越比照中,看到自身的胜利和威力,引起一种对于对象轻蔑嘲笑的审美愉悦。

5、 审美感受: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性环节,是感知、想象、情感、思维几种功能相互交融的复杂的心理过程。一切艺术美的创造都是以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受为发端,正是在审美感受过程中,才萌发了创作冲动,产生了要把来自现实生活的体验物态化为艺术作品的强烈愿望,从而进入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阶段。

6、 艺术构思:就是形成某种特有的审美意象并转向美的创造的精神活动,是艺术家由感受到思考、由发现到形成整个审美意象体系的酝酿过程;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艺术家最后完成关于未来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全面设计。

美学考试 美学考试题库

7、 灵感:是艺术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创作中的一种顿悟现象。(www.61k.com]其特点是不期而至的突发性和精神上的高度集中、高度灵敏的亢奋状态。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既依赖于艺术家平时的丰富生活积累,又依赖于艺术家对他所创造的形象的不倦的追求。

8、 艺术传达:是文艺创作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就是把艺术家艺术构思的成果通过物态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因而是一种把精神活动转化为物态化形式的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制造出物态化形式的艺术品。

9、 典型化:艺术美的集中体现,是艺术典型。艺术典型的创造过程就是典型化。它是一切艺术门类创造艺术美的共同规律。其中,偏于再现的艺术的典型化,包括概括化和个性化两方面的内容;偏于表现的艺术的典型化,则以创造真切感人的艺术意境为目标。

10、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特有的重要范畴,是艺术形象出发想象、联想、引起美好情思的审美境界。

11、 艺术修养:是指艺术家对艺术知识的积累,艺术鉴赏的能力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本领所达到的程度。

12、 美育: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其内容包括主体感受能力、认识能力培养问题,以及主体在实践中创造美的能力合乎自我完善等方面。

13、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主体经过转化,成为外在的、异己的东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论述,赋予“异化”以新的含义,把它同现实化、对象化、物化、外化区别开来。人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把属人的本质体现在对象中,这就是主体的现实化、对象化、物化、外化。到了私有制社会,劳动生产的结果为剥削阶级所获取,劳动者生产的产品越多,剥削阶级掠夺的东西也就越多,力量越是强大。于是劳动产品对于劳动者来说,成了异己的、统治自己的、压迫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劳动产品的异化。

三 简答:

17、 如何对丰富多彩的美的事物进行分类?

着眼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丰富多彩的美的事物分为第一性的现实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和第二性的艺术美;着眼于美的事物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不同的性质和特征,则可以将其分为崇高、悲、滑稽、喜、优美等。

18、 壮美、阳刚之美是否等同于崇高?为什么?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壮美、阳刚之美不能完全等同于崇高。因为壮美、阳刚之美,以及雄浑、豪放等品格,实际上大都指的是文章的风格以及个人品格修养方面的特点。这种壮美的格调仍以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为特点,而不是指主客体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的涵义。

19、 如何从美的本质来阐释崇高的内在涵义?

崇高其实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因此应该从美的本质来阐释崇高的含义。美是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它的内容是人的真、善统一的实践,它的形式是对这种实践活动的感性肯定。人类争取真与善达到统一的实践过程是动态的,其形式是严峻的、冲突的,人们在观照这种严峻的、冲突的动荡过程时,获得一种矛盾的、激动不已的愉悦,崇高对象就是在这种关系中呈现的。而那些反映着这种冲突印痕的静态形象,便同样也具有崇高的审美特征。

20、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有何特点?

悲,是同崇高有密切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一个范畴,它并不等同于生活中的悲惨事件。根据恩格斯的论述,悲剧的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21、 悲剧有哪些主要表现形态?

美学考试 美学考试题库

从文艺史上看,悲剧的表现形态通常被认为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等,但是如果从生活与艺术中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应该分清新生力量的悲剧和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此外还有不能归入前二者的“小人物”的悲剧。[www.61k.com]

22、 滑稽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

滑稽的本质特征,侧重于在对丑的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当实践主体在矛盾斗争中已居于主导地位时,现实对象作为实践主体的对立面,已经或即将被战胜,从而成为失去了存在依据的事物,成为可以被任意揶揄、摆弄的对象。这时候,这种已经失去存在依据的事物仍然要坚持以往昔的强大威严的外观而存在,就以其触目的不协调的形式引人发笑,从反面肯定了实践主体的胜利斗争,也即是以其独特的形态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这就是滑稽。

23、 简述审美理想对美的创造的作用。

审美理想在审美实践中产生,它体现了主体内在的固有尺度的要求,因而它一经产生,就对人的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实践发生巨大的反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审美理想的形成,使人们有可能自觉地感受美、认识美,从而能够及时、迅速、敏锐地发现和观赏对象的美;二,审美理想体现着人们进行美 的创造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追求美,创造美的热忱,吸引着人们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英勇献身。

24、 进行美的创造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一,来自社会实践的高尚的审美理想;二,把握客观对象或使用的物质材料的内在规律;三,得心应手的创造才能和技巧。

25、 在《手稿》里,马克思是论述了异化劳动哪几个方面的规定?

一,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二,人同劳动生活本身的异化;三,人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四,人同人的异化。

26、 生产劳动的审美意义包含哪些方面?

一,劳动场面和劳动过程的美,包括劳动主体的美、劳动工具的美、劳动环境的美、劳动组织的美;二,劳动产品的美。

27、 为什么说劳动能给人以审美愉快?

在生产劳动中,由于人类不断地掌握了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使得人类的作为变成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不断趋向统一的活动,变成发现美的尺度与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的感性活动,即现实美的创造活动。正是这种物质实践活动,一方面不断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面貌,在地球的表面上不断打上人类意志的标记,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人类自身,不断提高了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当人们在实践中,由于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得到感性的显现,便会感到一种自由创造的愉快,这是从“直观自身”中所获得的愉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美愉快。

28、 现实美的创造包括哪些范围?

现实美的创造领域是无比广阔的,表现在现实生活的许多方面:生产劳动的美化;自然的美化;日常生活的美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的美化,等等。

29、 简述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的审美意识的物态化的积极成果,集中地体现了艺术美创造的特有的本质。从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来看,主要表现为先后承续、互有渗透的三个环节。一切艺术美的创造,都是以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受为其发端的;在艺术构思阶段,艺术家由感受到思考、由发现到酝酿形成整个审美意象体系,在反复酝酿的基础上,艺术家最终完成关于未来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设计;要把艺术构思的成果通过物态化形式固定下来,就需要艺术传达活动,艺术传达活动是一种把精神活动转化为物态化形式的实践活动,通过艺术传达活动,物态化形式的艺术作品最终创造完成。

美学考试 美学考试题库

30、 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对艺术美的创造有何重要意义?

艺术家创作个性,对艺术美的创造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www.61k.com)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是由其美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但由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造成的作品艺术美的个性特色,则显然对构成艺术美的丰富性,具有十分积极和明显的意义。正是由于艺术家创作个性的存在,才不断地增添着艺术园地的无穷意趣,满足着人们丰富多样的审美要求;从另一方面说,艺术贵在创新,艺术家只有对社会生活持有独特的审美发现并能以独特新颖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创造出独树一帜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艺术美。

31、 偏于再现的艺术与偏于表现的艺术在典型化上有那些不同要求?

偏于再现的艺术的典型化,以创造完美的艺术典型为目标,这种典型化工作,包括概括话与个性化两方面的内容;偏于表现的艺术的典型化,侧重于艺术家主观情志的抒发,以创造真切感人的艺术意境为目标,要求达到情与理的统一。

32、 美育的特殊职能何在?

美育的具体职能可以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即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四 论述:

8、 如何把握优美与崇高、滑稽的不同本质特征?

崇高与滑稽,作为一个“统一过程”,记录着主、客体斗争历程或趋势的鲜明痕迹。它们的共同美学特征,是在主、客体压倒关系的动态转化中,各以压倒式的统一方式,显现人的本质力量,造成自我观照的独特审美价值。优美则不同,首先,它没有任何统一过程的痕迹,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其次,它不是一种压倒式的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交融无间的辩正统一;其三,它不是在自身构成中包含着丑,而恰恰是在与丑的抗争中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美的形态,它本身排除了丑,并与自身之外的丑相比较而存在。这样,便构成了优美最根本的美学特性:和谐。

9、 艺术美的创造对艺术家提出了那些要求?

一,艺术家应该建立雄厚的生活基础,艺术家的社会生活实践,对艺术美的创造具有根本性的决定意义;二,艺术家在艺术美的创造中的一切思想和情感活动,都受世界观的制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对于艺术美的创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三,艺术家必须在自己特有的生活实践和艺术时实践中,不断锻炼艺术技巧,增强艺术才能,提高艺术修养;四,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对艺术美的创造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艺术家必须在生活和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以期创造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艺术美。

10、 现实美创造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怎样把握“合目的性平衡律”与“合规律性协调律”? 现实美的创造须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合目的性平衡律与合规律性协调律。首先,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个自然而存在,同时,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分子,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这样,人类为了维护个体和整个族类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同周围的环境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这就是合目的性平衡律的基本含义。其次,人类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创造性的活动不断地在客观世界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要取得积极的效果,还必须遵循客观世界的各种规律,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这就是现实美创造中的合规律性协调律。上述二者是辨证的统一,合目的性平衡律只有在合规律性协调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而合规律性协调律必须符合合目的性平衡律的要求才有意义。

11、 试述现实美的创造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

12、 为什么说异化劳动也能创造美?

13、 “如果我们谈的是使用价值,那就可以有把握地说,那些为原始氏族用来作装饰的东西,最初被认为是有用的,或者是一种表现这些装饰品的所有者拥有一些对于部落有益的品质的标记,只是后来才开始显得是美丽的。使用价值是先于审美价值的。”如何评价普列汉诺夫

美学考试 美学考试题库

的这段话?

14、 恩格斯在《致斐迪南 拉萨尔》的信中指出,悲剧的本质正是由“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所决定的。(www.61k.com)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美学》第七章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

1.---------------------,是文艺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探讨艺术美生成奥秘的关键所在。

2.艺术中的审美创造,从传达的角度看,实质是---------------------------------。

3.-------------------------,是西方形式论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形式”被上升到艺术的本体高度去研究,获得了独立的审美意义。

4.“艺术”很难界定,---------------------干脆不对艺术下定义,提出了“家族相似”的理论。

5.“艺术”界定的困难之处在于:----------------------------、------------------------。

6.茵伽登认为每部文学作品在保持其内在统一性与基本性质的条件下,都有这样一些“必要的层次”:-------------------------------------、---------------------------------、--------------------------------、----------------。

7.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从思维方式上看,它衍生于------------------和-----------------。受此影响,----------直接使用了“意象”这一术语。

8.“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意境作为正式的美学范畴,最早由---------------------在中提出。他认为“诗有三境”:--------------、-------------、-------------。

9.艾布拉姆斯在------------中提出艺术要素:---------、--------------、------------、------------。

10.直到20世纪---------------创建接受美学体系,艺术的接受之维才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11.艺术审美接受是接受者与艺术作品相互交流和对话的过程,它始于--------------------------------。

二、选择。

1.以艺术所传达的审美经验的类别以及审美经验物化形态的现实存在方式为依据,艺术大体可划分为:( )。

A空间艺术、时间艺术、视听艺术、语言艺术

B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听觉艺术、语言艺术

C空间艺术、时间艺术、视觉艺术、语言艺术

D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形体艺术、想象艺术

2.下面艺术类型属于表现性空间艺术的有( )。

A工艺 B书法 C建筑 D装饰

3.再现性空间艺术又称造型艺术,主要包括( )等等。

A绘画 B雕塑 C舞蹈 D摄影艺术

4.电影是我们十分喜爱的艺术种类,其美学特性可以概括为( )。

A逼真性与假定性 B造型性与运动性

C综合性与独立性 D画面性与表现性

三、名词解释:

1.艺术品

美学考试 美学考试题库

2.意象

3.意境

4.“期待视野”

5.“蒙太奇”

四、分析。[www.61k.com]

1.艺术作品的价值取决于艺术家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2.艺术创造就是审美创造。

3.审美对象是一种实体存在。

4.艺术接受就是艺术鉴赏或欣赏。

五、简答:

1.为什么说艺术中的审美创造具有深刻的人性根基?

2.艺术作品的审美形式具有怎样的特点?

3.为什么说经验层次是艺术品的主体层次?

4.辨析意象中“象”与“意”的关系?

5.意象的基本特征?

6.简析意境的构成?

7.试述审美接受的意义?

8.艺术的审美接受需要那些条件?

9.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的“直观观照”阶段与“心意领会”阶段有何区别?

六、论述:

1.为什么说艺术中的审美创造实质上是审美形式的创造?

2.论述艺术品的二重性。

3.论述艺术品的本体构成。

4.论述艺术审美接受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它们各自有何特点?

答案

一、填空

1.艺术中的审美创造2.审美形式的创造3.以德国古典美学为代表的十九世纪美学;或十九世纪美学4.维特根斯坦5.“艺术”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又是一个开放的历史性概念6.字音和建立在字音基础上的语音构造;不同等级的意义单元;由多种图式化观相、观相连续体和观相系列构成的层次;由再现的客体及其各种变化构成的层次。或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化结构层、再现客体层7.先秦《易传》的“易象”、庄子的“象罔”、刘勰8.唐代王昌龄、《诗格》、意境、物境、情境9.《镜与灯》、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接受者。10.康士坦茨学派11.审美感官对审美客体的直观观照;或直观观照。

二、选择

1.A 2.ABCD 3.ABD 4.ABC

三、名词解释

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是一种技艺,但它更是一种精神产品,它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而存在。

2.意象即我们所说的审美意象,它是审美活动中主客体交融而形成的具有显著的主客体因素的主观映象。

美学考试 美学考试题库

3.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www.61k.com)一方面超越有限的象,象外之象;另一方面意,也就从对于某个具体事物、场景地感受上升为对整个人生的感受,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

4.接受美学家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意味着接受者从自己现有的经验出发对艺术作品所能到达的理解范围。“期待视野”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接受者从过去曾阅读过的艺术作品中获得的艺术经验,如对各种艺术形式、风格、技巧的认识;二、接受者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以及由此决定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三、接受者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文化水平、生活经历等。

5.电影最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蒙太奇”。“蒙太奇”即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意是装配、组接的意思。用于电影艺术,也就是镜头的组接。电影艺术运用“蒙太奇”手法把不同映象的镜头加以剪辑和连接,使之构成合乎生活逻辑的连续的画面。

四、分析。

1.错。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取决于艺术家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而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艺术掌握程度,特别是对人生经验的审美开掘程度。一味用生活原则对待艺术,极易导致对艺术的悖离性误读,从而使艺术沦为生活的附庸。艺术中的审美创造,只能从艺术家自身寻找根据。

2.错。艺术创造不就等于审美创造,艺术不仅求美,也求真求善,艺术之于人类,其功能是多种多样的。

3.错。审美对象是一种非实体存在,或者如萨特所说是一种“非现实”的“幻想存在”。艺术的审美对象本质上是经验的对象:一开始是知觉经验中的对象,继而是心理体验的对象。

4.错。“接受”这一概念不同于“欣赏”或“鉴赏”。欣赏是一种愉悦状态中的赏玩,它是艺术接受活动中的一种常态、一种理想的、审美化的过程。接受所意味的是主体把对象作为自己的对象的行为或反应,它往往指示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域。

五、简答:

1 .艺术中的审美创造具有深刻的人性根基。它不靠上帝的推动,也不是外力使然,而是根源于主体内在的审美需要。艺术审美创造的深刻人性根基还表现在,它是人类自我超越的方式。渴望超越存在的境况,以通达宇宙的本真状态,是人类永难摆脱的宿命般的追求。 2 .它不是以思想概念方式存在的逻辑形式,也不是机械、干瘪的物理形式,而是意蕴内含其中的直觉形式。所谓“意蕴内含其中”,是说在这种审美形式里积淀着理性内容,渗透着艺术家全部的生活经验、人生理想与审美期待,因此是“有意味的”,富有召唤结构的。所谓“直觉形式”,指的是这种形式是凭借感觉、心灵把握而毋须概念、逻辑介入的生命形式。

3.艺术本体从实在层次向经验层次的深化,意味着艺术品从物理时空的存在状态向心理时空存在状态的转化。由于这个原因,艺术的审美对象无论是对于创造主体来说,还是对于接受主体来说,都不是预成的,也不是静态的,凝固不变的,而是一种生成的,动态的,开放的结构。从艺术品的结构层次来看经验层次似乎介于实在层次与超验层次之间,其实从结构整体来看,经验层次却涵盖着实在层次和超验层次,是艺术品的主体层次。

4 .意象的基础是“象”,“意”无“象”永远无法显现。“象”无“意”,则失去灵魂,也称不上“意象”。“意”包孕在“象”中的,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形而有味。在一个意象中,我们看得见的是“象”,而品得出的是“意”。意象是一个有机整体,其间自有血脉流通,不可割离。“意”与“象”之间是辩证的关系,唯有二者的结合才有意义。

5 .(1)主观性。审美意象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具有强烈的主观性。(2)会意性。从根本上说,意象就是要传达出概念语言、逻辑推理无能为力的复杂的精神世界的经验。意象表

美学考试 美学考试题库

现方式的特征是会意性。[www.61k.com](3)独创性。任何具体的审美意象,都是创作者独特的创造。 6 .了解意境的构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意境的本质特征。实境和虚境是构成意境的两元,意境是实境与虚境的统一。所谓实境是指直接呈现的蕴涵情景、形神的特定艺术形象。而虚境则是指由特定形象在幻想、联想、想象中生成的形象。实境触生虚境,虚境又映照实境,往复相生,婉转相关,产生流动之美、理想之美、形成无穷意趣,造就“通体皆灵”的意境。 7 .首先,审美接受是艺术活动的最后完成。其次,审美接受是以接受者为中心的创造性活动。再次,艺术是人类寻找精神家园的活动,是徘徊于现实与非现实,此岸与彼岸的桥梁。艺术的审美接受是人力图超越现实,超越此岸的永远不懈的追求。

8 .接受对象。接受主体。接受主体与接受对象之间的适应性相关。

9.心意领会与直观观照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一,直观观照主要是接受者对审美客体外观形式的直接性感知。而心意领悟则是接受者对对象意蕴的直觉性领悟,是对审美意象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具有更突出理性的因素。第二,直观观照是以客体对象为主,心理活动是被引发的,是情与物的初步相合。而心意领悟表现出更大的主体性,特别表现在以想象或意向性方式去填补对象留下的“空白”和“不确定”之处。在这一过程中,接受者往往借助自己的审美经验,乃至全部生活经验去完成这一再创造。

六、论述:

1. 追求形式是艺术创造难以割舍的情结。没有形式就没有艺术品的本体存在。艺术品的审美价值,也就是审美形式的价值。

我们所理解的形式是与内容须臾不能分离的形式,是意蕴内含其中的直觉形式。

艺术作品审美形式的创造,不是仅仅靠心灵的直觉就能完成的,并不脱离感性的材料而必须借助于感性材料以实现自身。

艺术作品的审美形式,构成艺术作品的价值本体。靠了这种形式,艺术家营造了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世界。

2.所谓艺术品的二重性,是指艺术品作为本体存在在人类经验中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

(一)确定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实在层次上,任何一种艺术品,都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构成的,都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实在对象。再次表现在它的超验层次上。它毕竟是建立在物质是在层和经验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此二者的稳固性,必然带来超验层次的确定性。

(二)非确定性。主要是由艺术品的功能结构造成的。艺术品的实体实在提供了审美对象,但一经给定,就超越了实在对象的范围,进入了广大的人类经验领域。人类的经验领域是一个具有无限可塑性的领域,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3.我们认为以审美经验的传达为中心,可以把艺术品大体分为这样三个层次:即实在层次、经验层次、超验层次。

(一)实在层次。指某一具体艺术品在物理时空中的存在。作为物质客体的艺术品,由各种物质材料构成。可是更为本质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材料,还应有对这些物质材料的合规律的组合。艺术品的这种物理时空的存在,可以看作是艺术品本体存在的载体。

(二)经验层次。这一层大体相当于茵伽登的“再现客体层”。是指在艺术品中呈现出来的想象的世界,或者说某一艺术品在人类经验中的存在。从艺术品的结构层次来看经验层次似乎介于实在层次与超验层次之间,其实从结构整体来看,经验层次却涵盖着实在层次和超验层次,是艺术品的主体层次。

(三)超验层次。指某一艺术品超越人类特有经验领域的存在。超验层,是艺术品中既不脱离形象意义而又超越经验意义的东西,是更深远、更内在的东西,是艺术品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和层次。

4.艺术审美接受过程分为三个层次或阶段,即直观观照、心意领会、形上彻悟。

美学考试 美学考试题库

审美接受始于审美感官对审美客体的直观观照。(www.61k.com]此阶段表现为接受主体对作品感性存在的整体直观(或直觉)。在这个阶段,客体因素起着决定作用,客体从其实在的形式特征向主体传递审美信息,接受主体循着这种感性形式特征达到知觉的完形。

心意领悟是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和阶段,是直观观照的深化,是艺术审美接受的核心层次。该阶段表现为接受主体对作品形象的读解和体会。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按作品提供的形象来理解作品,则这个阶段,接受主体主要是依自身的审美经验来丰富作品,以想象的方式填补作品的空白,是对形象的再创造,再体验。

形上彻悟是整个情感和心灵生命的一种深度满足和愉快,是一种超功利、 超感官、超心意的,涤除一切私欲杂念的审美境界,是“悦志悦神”的体验。作为艺术审美接受的最高境界,形上彻悟是在直观观照和心意领悟基础上达到的一种审美升华,是精神人格和心灵生命的彻悟和体验。

三 : 95经济法试题库

本文标题: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产业经济学》试题库(完整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308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