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袁隆平简介-马隆简介

发布时间:2017-11-02 所属栏目:李隆基简介

一 : 马隆简介


马隆

    马隆,生卒年不详,字孝兴,东平平陆(今山东汶上北)人,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

    马隆自幼便智勇兼备,好立名节。魏兖州刺史令狐愚被诛杀,为避免牵连,全州竟无一人敢为其收尸。马隆让武吏装成愚蠢之人,用自己的家财为其殡葬,并服丧三年,种植松柏,期满后才回来,此事在当时传为美谈。后代理武猛从事。

    泰始中期,晋武帝将兴兵伐吴,下诏书说:“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虽旧有荐举之法,未足以尽殊才。其普告州郡,有壮勇秀异才力杰出者,皆以名闻,将简其尤异,擢而用之。苟有其人,勿限所取”(《晋书·马隆传》)。兖州人举荐马隆,认为他“才堪良将”(《晋书·马隆传》),不久,便升马隆为司马督。

    咸宁五年正月,凉州(治今甘肃武威)刺史杨欣因与羌族关系不和睦,马隆料其必败。不久,被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攻陷凉州,杨欣被杀,致使河西地区与中原朝廷断绝联系,晋廷震动。时秃发树机能已起兵九年,并相继斩杀秦、凉二州四位刺史。晋武帝常为西部边境安全忧虑,每次临朝议政都叹息地说:“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朝中无人相应。唯马隆上前奏道:“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武帝说:“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卿方略何如耳。”马隆说:“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武帝问:“云何?”马隆说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晋书·马隆传》)!晋武帝答应了马隆的请求,并任命他为武威太守。公卿佥却说:“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隆小将妄说,不可从也”(《晋书·马隆传》)。武帝力排非议,则未听其言。

    马隆受命 后,立即招募勇士,其条件是,能靠腰部力量拉开三十六钧强弩的人,并且当场立靶测试。自清晨至中午,共招募勇士3500人。马隆到武库挑选兵器,武库令却不准,与马隆忿争起来。御史中丞也乘机弹劾马隆。马隆对武帝说:“臣当亡命战场,以报所受,武库令乃以魏时朽杖见给,不可复用,非陛下使臣灭贼意也”(《晋书·马隆传》)。于是晋武帝命武库兵器尽供马隆挑选,并供给三年的军资。

    十一月,马隆西渡温水(即温围水,今甘肃武威东)。秃发树机能等部众数万人,据险阻击其前军,设伏袭击其后军。马隆依八阵图作扁箱车,上置木屋,遇开阔地带则以车结营,遇山路狭窄即以木屋置于车上穿行,晋军即且战且进。晋军箭矢所射之处,羌兵应弦而倒。

    据《晋书·马隆传》所载,马隆于道路两旁堆积磁石,吸阻身著铁铠的秃发树机能部众,使其难以行进,而晋军均被犀甲,进退自如。秃发树机能部众在为震惊,以为晋军为神灵。

    马隆军转战千余里,杀伤甚众。自马隆西进,音信断绝,朝廷上下甚忧,有人以为已战死,后马隆遣使夜到京城,武帝大喜,抚掌欢笑。翌日早朝,武帝对群臣说:“若从诸卿言,是无秦、凉也。”于是下诏:“隆以偏师寡众,奋不顾难,冒险能济。其假节、宣威将军,加赤幢、曲盖、鼓吹”(《晋书·马隆传》)。

    马隆兵至武威,当地鲜卑首领猝跋韩、且万能率万余户投降。十二月,马隆联合没骨能等部与秃发树机能决战,晋军大胜,秃发树机能被部下所杀。凉州遂告平定。

    此役,马隆知难而进,勇于创新,在战法和兵器的结合上运用尤为巧妙,故能长距离征战,以少胜多,安定边塞,为尔后晋灭吴解除了后顾之忧。

    武帝朝议准备加赏马隆等将士,有司却上奏说:“隆将士皆先加显爵,不应更授。”卫将军杨珧反驳说:“前精募将士,少加爵命者,此适所以为诱引。今隆全军独克,西土获安,不得便以前授塞此后功,宜皆听许,以明要信”(《晋书·马隆传》)。武帝遂从杨珧之言,重奖马隆等将士。

    太康初年,晋廷因西平(治今西宁)荒毁,任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率其所部精兵及牙门一军,屯据西平。当时少数民族成奚部屡次进犯边境,马隆到后,率军征讨。成奚率军据险而守,马隆令士兵都背负农具,装作耕田的农民,偷袭成奚部。成奚认为马隆不敢前来进攻,便放松了警惕。马隆乘其无备,率军而攻,大破其军,西平遂平。

    太熙初年,晋廷封马隆为奉高县侯,加授东羌校尉。马隆戍边十余年,战守尽力,声威大震。当时略阳太守冯翊严舒与杨骏是亲属,想取代马隆,便诋毁马隆年迈,不在适宜镇守边关。于是朝廷将马隆召回,让严舒取代马隆。氏、羌等族闻讯后,聚结起来,准备再次反叛。朝廷怕叛乱再起,便将马隆官复原职,后马隆死于任上。

    马隆子马咸嗣,马咸也骁勇善战,后死于八王之乱。

二 : 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 (1930.9.7 -)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www.61k.com]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 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课后问题:2. “痴”这里也意味着对工作尽职尽责,一往无前的精神。3.①利用数字阐述,突出了袁隆平对中国作出的巨大贡献。②因为那些水稻育种都是他自己培养的,对他自己的工作了如指掌。③可以突出袁隆平的理想,和不满足于现状的高尚品德。

200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词

毕生梦想消除饥饿 ——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赏析:全词紧扣?耕耘者?来构思立意,不罗列他?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等等头衔,只说他成名前的胆识,尤其强调他淡泊名利的境界,?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四个四字短句整齐排列,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有赞美的情意,有含蓄的意蕴,?农夫??播撒??收获?三词既与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身份相符,又在开头?耕耘者?的统摄之下。结尾?喜看稻菽千重浪?和

?最是风流?分别直接和间接引用毛泽东的诗句,诗意地表达了对袁隆平的由衷赞美。

袁隆平简介 袁隆平简介

经历:

以史为鉴之七十年代:袁隆平——建国以来贡献最大的农学家。[www.61k.com]

据老一辈说,真正重新吃饱饭,是在七十年代末,以前的稻子是高高的,风一吹就倒,换了矮水稻以后,粮食真是翻了出来。报纸上曾引述农民的话说:?我们吃饱饭,靠的是两‘平’。邓小平和袁隆平。?袁隆平的水稻南优2号,比以前的水稻单产增产20%,于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推广。八十年代,国际组织给他的奖项多得像米粒一样。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有人预估,他的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假设其中分零头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致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587亿美元相当。

那么袁隆平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截至1998年,袁隆平的月工资才1600元。 由于他做人老实本分,1953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在那里,才华横溢的袁隆平的职称一直没有提升,工资一直原地踏步,房子依旧窄小阴暗,向上爬的机会被他那些会拍领导马屁的同事抢走了。他唯一的幸运是研究水稻。这是大伙吃饭用的东西,属于文革中保护品种,他住的又偏远,灾难没降临到他头上。 1979年,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惊叹中国的水稻成就,向中国农业部的官员咨询杂交水稻的发明人是谁,他要签约用高价向发明人申请专利使用权。对此,中国种子公司官员义正言辞地回答说,这个发明专利权属中国国家拥有。农业部种子公司就是代表国家享有这一权利的唯一代表。要探讨杂交水稻技术转让问题,无须再找?别人?。

1980年,圆环种子公司向中国种子公司支付当时可谓是天价的20万美元首期专利转让费,袁隆平一分未得。

1980年,为配合本次专利转让活动,袁隆平以专家身份出访美国做了四个月的技术指导。回国后,他所得的工资数千美元,被农业部悉数收缴,然后重新发给他每天20元人民币的出国补贴。

1981年,国家科委、农委重奖杂交水稻发明人10万元奖金。但单位转手分下来以后,袁隆平仅得5000元。

2003年,袁隆平在几十年多次创造奇迹以后,正式宣布由于研究经费匮乏,他的研究所的最新成果无法试产,将与美国公司合作。

这就是国内贡献最大的农学研究员的故事。 贡献

盘古开天辟地,人类呱呱诞生,从那一刻起,摆脱饥饿,奋力生存便成了人类的主题。滚滚历史长河中的历朝历代,各君各王,虽在不同王国用却拥有着同一个恒故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面对严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世界?20世纪70年代,中国通过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这些事迹都归功于袁隆平。

三 :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名誉院长、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2014年1月3日,袁隆平团队回应转基因水稻研究,尚未用于实践。挪威议员提名中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印度遗传学家和巴基斯坦人权活动家角逐201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2014年8月入选世界凝智公园“世界名人馆”。

袁隆平的贡献_袁隆平 -人物简单介绍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www.61k.com]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中国迄今唯一特等发明奖(截止2009年8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称号;中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国际奖励。

袁隆平的贡献_袁隆平 -科研历程

早期研究

袁隆平曾经读于博学中学(现武汉第四中学)、中央大学附中(毕业时更名为南京大学附中,现南师附中)。

1949年8月,考入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主修遗传育种学。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

1953年8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教书。

1960年7月,他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

1964年7月5日,他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1965年7月,他又在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三系杂交水稻

1966年2月28日,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开启了水稻雄性不育的研究。

1971年11月23日,其助手李必湖、冯克珊在海南试验田发现一株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此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由袁隆平挂帅。

1972年,杂交稻被列为中国重点科研项目,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开始:三十余科研单位参与、上千个品种与该株野生水稻进行了上万次测交和回交转育试验。在此基础上,袁隆平选育不育系二九南1号成功,此为中国第1个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水稻。

1973年,在“不育系”、“保持系”的基础上,利用长江流域、华南、东南亚、非洲、美洲、欧洲等地的千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百余具有恢复能力的水稻。至此,袁隆平及其团队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水稻产量也从亩产300公斤提高到亩产500公斤以上。当年10月,袁隆平发表《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1974年,他成功选育了第1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

1974年,袁隆平团队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

1975年,又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中国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

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

1979年,作为中国首个科研技术,三系杂交水稻技术被介绍到美国。

1981年,袁隆平因成功育种中国籼型杂交三系水稻,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82年,袁隆平被湖南农学院聘为兼职教授;1985年,又被西南农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二系杂交水稻

1987年,袁隆平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但是未被证实。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

1995年12月16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袁隆平任主任。

超级杂交水稻

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田间工作照

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

2004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除了增产外,袁隆平表示新型的超级杂交稻将更重视水稻营养,其研究团队已经致力于试验新品种中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淀粉及其他营养含量,以期减少贫血和视觉疾患。

2003年,中国大陆一半以上的水稻都为袁隆平的杂交品种;在世界范围,20%的水稻采用袁隆平的杂交技术。

2007年,中国大陆的水稻产量为5亿吨。其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在中亚、东南亚、北美、南美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运用。

2011年9月19日,中国农业部验收组公布,袁隆平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

2012年02月28日,中国宁波水稻专家选育的籼粳杂交晚稻甬优12号经受住了各种气候条件的考验,连续四年摘取浙江省晚稻单产桂冠,2011年取得了亩产943.1公斤的佳绩。

2013年9月28日,农业部发布消息,Y两优900在隆回县百亩片亩产达到988.1公斤,创造百亩连片平均亩产最新世界纪录。

2014年10月10日,农业部通报,湖南省溆浦县第四期超级稻百亩方亩产超过了1000公斤,创造了1026.7公斤的新纪录。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在14年里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四连跳”。

袁隆平的贡献_袁隆平 -踏步稻田

1960年三十岁的袁隆平根据一些报道了解到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中国外生产中。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7月,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早稻田中,发现“鹤立鸡群”的特异稻株。

1961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他当时是1个安江民校的教师,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64年2月22日,与农技干部邓则结婚。

1964年开始,在中国首创水稻雄性不育研究。7月5日,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的洞庭早籼稻田中,找到一株奇异的“天然雄性不育株”,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的种子。

1965年7月,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连同上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繁殖了1~2代。

在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与科研小组在稻田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2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在大学毕业工作12年左右的他,发表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学通报》上。这是中国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叙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育和部分雄性不育3种类型。34岁的袁隆平和各地的科研小组整整花了6年时间,每年两季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育种实验,但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

1966年2月28日,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1966年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获悉袁隆平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引起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1967年3月16日,省科委发函安江农校,要求学校将“水稻雄性不孕”研究列入计划。

1967年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呈报省科委与黔阳地区科委。

1967年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

1968年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至今未破的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1969年冬,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等到云南省元江县加速繁殖不育材料。1970年1月2日,遇5级以上地震,仍然坚持繁殖试验,直到收获。

1970年6月,当时的湖南省革委会在常德召开了“湖南省农业学大寨科技经验交流会”。此时袁隆平的研究已经进行了6年,数千次的杂交试验,结果都不理想,产生的只是越来越多的待解谜团。也正因于此,“水稻杂交无优势”的论断越来越被人们相信,对袁隆平的质疑不绝于耳。在那次会上,时任湖南省革委会代主任的华国锋把袁隆平请上主席台就座和发言,公开表示了对杂交水稻研究的支持。会后,华国锋还专门找袁隆平谈话,鼓励他说:周恩来总理经常过问杂交水稻科研的事,希望能够继续研究下去。要将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材料拿到群众中去搞,广泛发动群众性科研力量,合力把它搞成功。另一方面,华国锋向湖南省有关部门吹风,要求他们对杂交水稻研究大力支持。

1970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安江农校又搬迁到了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条件良好的海南,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

初见曙光

1970年11月23日,在袁隆平关于“把杂交育种材料亲缘关系尽量拉大,用1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的构想指导下,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岛南红农场找到“野败”,为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

1972年3月,国家科委把杂交稻列为中国重点科研项目,组织中国协作攻关。袁隆平将“野败”材料分发到中国10多个省、市的30多个科研单位,用了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了上万个测交和回交转育的试验,扩大了选择概率,加快了三系配套进程。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获得首个特等发明奖


1972年,袁隆平选育成了中国第1个应用于生产的不育系二九南1号。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从1965~1973年,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

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中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中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10年中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1974年,袁隆平育成了中国第1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在安江农校试种,667平方米产量628公斤。翌年作晚稻栽培1.33公顷,667平方米产量511公斤。攻克了“优势关”。
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

1975年12月中旬,华国锋指示:第一,中央拿出150万元人民币支持杂交水稻推广,给广东购买15部解放牌汽车,装备1个车队,运输“南繁”种子;第二,由农业部主持立即在广州召开南方13省(区)杂交水稻生产会议,部署加速推广杂交水稻。

这一年冬,数以万计的制种大军云集海南,发动人海战术大规模南繁制种,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3.3万亩。袁隆平担任技术总顾问,首次大面积制种获得成功,为翌年推广做好了种子准备。

1976年,杂交水稻绿遍神州。中国推广杂交水稻208万亩,增产幅度普遍在20%以上。中国的粮食产量实现了一次飞跃。

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1978年2月,出席中国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同年3月,出席中国科学大会并获奖;6月,出席湖南省教育工作者先进代表大会;10月,出席湖南省科学大会并获奖。

1978年10月,晋升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1979年4月,首次出国出席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的科研会议,会上宣读他用英文写的《中国杂交水稻育种》的论文并即席答辩,与会者一致公认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1979年12月,国务院授予袁隆平中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与中国劳动模范的称号。

同年,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湖南省生物学会理事、湖南省遗传育种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农学会理事。

1980年5月,袁隆平应美国邀请赴美进行杂交稻制种技术指导。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在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举办杂交稻技术国际培训班,袁隆平作为主讲人给来自10多个国家的专家讲授杂交水稻方面的主要课程。翌年9月,又连续举办第二期。

1980年,圆环种子公司向中国种子公司支付当时可谓是天价的20万美元首期专利转让费,袁隆平一分未得。1980年,为配合本次专利转让活动,袁隆平以专家身份出访美国做了4个月的技术指导。回国后,他所得的工资数千美元,被农业部悉数收缴,然后重新发给他每天20元人民币的出国补贴。

1980年10月~1981年6月,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技术指导与合作研究。

1981年,国家科委、农委重奖杂交水稻发明人10万元奖金。但单位转手分下来以后,袁隆平仅得5000元。

1982~1986年,每年去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1~3次进行合作研究。

稻香国土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向外国朋友介绍杂交稻栽培技术1981年6月6日,袁隆平和籼型杂交水稻获中国第1个特等发明奖。

1982年8月26日,被聘为农牧渔业部技术顾问、中国杂交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是年,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83年8月,第二次应美国邀请赴美国考察杂交稻试种情况并进行技术指导。

1984年6月15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袁隆平任中心主任。同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85年,被聘为湖南省安江农校名誉校长、西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10月15日,首次获国际奖: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中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3个有余、3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2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1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4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6年10月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八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杂交水稻推向世界,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中国获得建国以来第1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三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5大贡献”。

1986年,培育成杂交早稻新组合威优49。

1986年4月,应邀出席在意大利米兰附近召开的“利用无融合生殖进行作物改良的潜力”国际学术讨论会。

1986年10月,世界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长沙召开,袁隆平在会上作了《杂交水稻研究与发展现状》的专题学术报告,并提出了今后杂交水稻发展的战略设想,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赞同,并写进了会议文件。

1986年,任国家863—101—01专题组组长。

1987年11月3日,第二次获国际科学大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颁发的1986~1987年度科学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姆博先生赞扬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继70年代国际培育半矮秆水稻之后的“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将这次获奖的1.5万美元全部捐献作为杂交水稻奖励基金,以奖励在这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

走向国际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1987年7月16日,在袁隆平指导下,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奇异的光敏核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自交繁殖,于1988年7月育成光敏核不育系,并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定名为“安农S—1光敏不育系”。荣获湖南省1988年十大科技成果奖。光敏核不育系的育成,使袁隆平两系法的设想变为现实。同年当选为湖南省科协副主席。

1988年3月14日,第三次获国际科学大奖:在英国伦敦获让克奖的奖章、证书和奖金2万英镑。同年当选为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1989年9月25日~10月3日,被评为中国先进工作者,应邀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参加国庆40周年观礼活动。

1991年8月14日~8月22日,应日本学会邀请,赴日本作两系杂交稻研究新进展学术报告。9月29日~10月10日,在美国参加洛克菲勒基金年会。11月2日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

1992年1月13日~1月15日,出席并主持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国际水稻无融合生殖会议。4月20日~4月27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的第二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7月28日~8月4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委托赴印度作杂交水稻方面的学术报告。10月22日~11月13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委托以首席顾问身份赴印度指导杂交水稻技术3星期。

1993年4月10日~4月22日,赴美国布朗大学出席菲因斯特拯救饥饿奖仪式,夫人邓哲应邀陪同前往。5月19日,受聘为湖南省留学人员联谊会顾问。5月20日受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博士生指导教师通讯评议专家组成员。11月17日~12月10日,受联合国粮农组织委托第三次赴印度传授杂交水稻技术。12月30日,撰写《对大面积推广玉米稻要持慎重态度》一文,由湖南省农业厅以湘农函(1993)种字113号转发,对于稳定湖南粮食产量起到重大作用。

1994年2月28日~3月12日,赴美国休斯敦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草签合作开发两系杂交稻协议。5月14日,赴印度尼西亚参加洛克菲勒基金会年会。9月23日~9月25日,袁隆平在湖南长沙主持中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组长碰头会。

出席活动

1995年2月,赴美水稻技术公司参加学术年会。

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中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1995年12月16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正式成立,袁隆平任主任。

1996年5月,获日本经济新闻社“日经亚洲奖”。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1996年7月,出席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的“863”计划重大技术项目复审会议。

1996年8月,出席在四川省双流县举行的两系杂交稻现场会。

1996年9月11日,出席由中宣部与中华中国总工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的中国科技十杰表彰大会,发表题为《攀登杂交水稻研究新高峰,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是我的毕生追求》的演讲。

1996年10月18日,出席由何粱何利基金会在北京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作《从杂交稻育种领域看粮食增产潜力,中国有能力解决吃饭问题》的学术报告。

1996年11月,出席在杭州举行的东亚地区洛克菲勒基金会水稻生物技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作学术报告;参加在印度举行的“第三届杂交水稻国际会议”。

1996年12月,出席姜春云副总理主持召开的农业专家座谈会,共商农业丰收大计;两院院士评出中国重大科技进展新闻,两系杂交稻技术获重大突破的新闻,名列榜首。

1997年1月,出席由农业部召开的五省5大作物工作会议。

1997年3月,赴美国休斯敦出席水稻技术公司年会,应邀赴缅甸指导杂交水稻生产。

1997年4月,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科技年会国际种业学术讨论会”;在安徽农科院举办的“863”计划1997年两系杂交(粳)稻技术培训班上讲课。

1997年8月,获国际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1997年9月,在长沙出席并主持“农作物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作了题为《农作物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前景》的学术报告。

1997年11月,参加在武汉召开的“863”计划生物领域农业专题年会;在《杂交水稻》第6期上发表《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重要论文。

1998年8月,应邀赴北戴河休假期间,向朱镕基总理呈送“申请总理基金专项支持超级杂交水稻选育”的报告,得到高度重视。朱镕基总理批示:“国务院全力支持这个研究”,并拨经费1000万元予以支持;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18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作《超高产杂交稻选育》报告。

1998年9月,应邀赴埃及参加第十九届水稻国际委员会会议;接受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主持人杨澜采访。

1998年10月,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国际水稻分子生物学会议”。

1998年11月,出席在广西北海举行的“863”计划生物领域“九五”计划课题年度报告会议;获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

1998年12月,出席在广东肇庆举行的“863”计划“超级杂交稻”项目会议。

1999年4月底,出席由中国总工会、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五一”晚会,并作为嘉宾登台向中国观众致意。

1999年6月,赴浙江武义主持“两系杂交稻”现场会;“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1999年12月,出席由中宣部、科技部、人事部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中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大会,荣获“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金质奖章,发表题为《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演讲;出席在深圳举行的“863”计划生物领域农业专题1999年年会。

奉献亚洲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担任火炬手2000年3月底至4月初,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参加水稻科研会议,宣读《超级杂交稻育种》论文,并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设在菲律宾的杂交稻试种基地进行现场考察。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网定价发行;7月5日至7月7日,袁隆平赴安徽安庆主持召开中国两系优质杂交早稻示范现场会。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高等院校“袁隆平科技学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誉院长。8月25日、9月10日在湖南郴州主持中国超级杂交稻现场验收会,超级稻第一期目标达标。12月1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市。同年袁隆平主持的国家“863”计划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项目通过科技部的验收。其中,他直接指导取得的“两用核不育系‘培矮64S’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成果,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院士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颁授奖励证书和奖金(500万元)。2月22日,湖南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袁隆平院士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庆功大会。本年度,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开展向袁隆平院士学习的活动。

2001年5月,分别赴越南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主持的“在亚洲加快大规模杂交水稻发展的政策支持会议”,孟加拉参加国际水稻所及亚洲发展银行杂交水稻项目的第四次技术委员会会议。7月赴香港中文大学考察并作学术报告。

2001年9月,袁隆平院士因在杂交水稻研究中有突出贡献,以及为亚洲带来粮食安全而获得菲律宾“麦格赛赛政府服务奖”。拉蒙·麦格赛赛奖被视为亚洲的诺贝尔奖。

2001年12月,经国家主席江泽民推荐,袁隆平院士赴委内瑞拉考察推广杂交水稻的可能性与前景。

2001年,袁隆平院士获湖南省农业科技工作“杰出贡献奖”。

2002年1月,第二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颁奖。

2002年12月,由《科学中国人》杂志社发起,广大科教工作者参与的“科学中国人(2002)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袁隆平院士荣膺“科学中国人(2002)年度人物”称号。

2002年5月13日至22日,袁隆平赴越南河内参加第四次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并考察义安省杂交水稻种植情况及南方种子公司。期间,获越南政府“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荣誉徽章。
2002年7月,分别赴香港参加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的生物技术及作物改良会议;赴泰国曼谷参加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持的“第二十次国际水稻委员会会议”。

2002年9月15日至19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水稻大会,并作学术报告。

2003年3月,赴乌拉圭参加学术会议,并作“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发展”学术报告。

2003年7月17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在三亚市举行仪式,聘请袁隆平院士为海南省政府高级科技顾问。

2003年8月,被天津市政府聘请为天津市特聘专家。

2003年10月1~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南调研期间,3日专程赴袁隆平院士主持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详细察看了超级杂交稻选育项目的进展情况,充分肯定了他们作出的重大贡献。

2004年3月,出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首席科学家。

2004年5月,袁隆平获得沃尔夫奖,以色列总统为其颁奖。

2004年8月,袁隆平院士应马来西亚元首基金会邀请对马来西亚进行考察访问。

2004年9月,袁隆平获得泰国国王金镰奖。

2004年9月,受到来华访问的菲律宾总统阿罗约的接见,并授给嘉奖令。

2004年9月8—10日,主持杂交水稻研究4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杂交水稻与世界粮食安全论坛。

2004年10月,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第二期目标现场实测在深圳市龙岗区进行。有关专家对48亩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晚稻的实测结果表明:每亩高达847公斤,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

2004年10月,袁隆平获得美国世界粮食奖基金会颁发的世界粮食奖。

2004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大会祝贺袁隆平院士荣获“世界粮食奖”,并发出《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对袁隆平院士给予嘉奖的决定》。2004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袁隆平赴菲律宾参加“国际水稻年庆祝仪式暨世界水稻大会”。

2004年年底,袁隆平获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10大人物之一。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打造富硒湖南,推进全民补硒

2005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聘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顾问。

2005年10月19日上午,应外交部邀请,袁隆平在外交部第四期大使参赞学习班上作有关杂交水稻的报告。

2005年11月,在2005年亚太地区种子协会(APSA)年会上,袁隆平院士被授予“APSA杰出研究成就奖”。

2006年4月25日,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揭晓: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6年9月20~21日,袁隆平院士出席由中宣部、中国伦理学会、湖南省委宣传部、长沙市委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并发言。

2007年3月16日,袁隆平赴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参加“杰出学人到访”活动,并作学术报告。他表示:在第一、第二阶段取得良好成果的基础上,第三阶段超级杂交水稻育种计划已顺势推出,目标是在2015年将每亩水稻产量提高到900公斤,并达到“种三产四”,即种植3亩田,产出原来4亩田的稻谷。

2007年4月27日至5月7日,赴美国华盛顿参加美国科学院年会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顺访休斯敦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和旧金山孟德尔公司。

2008年6月,担任中国08北京奥运会001号火炬手。

2008年5月,担任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2009年8月28日,回母校西南大学进行学术演讲,受到师生热情接待,上千名学子手捧鲜花、在雨中夹道呼喊着他的名字。

2009年11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亲切接见了湖南省全民补硒工程项目办工作人员,听取了全民补硒工程项目负责人杨俊和桃源县富硒产品研究所所长颜送贵的工作汇报,他满腔热情地说:“补硒工程既利农,又惠民,关系全民健康的大事,我参与、我支持”并亲自题词:“打造富硒湖南,推进全民补硒”。

2010年4月28日,荣登“2010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9月1日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80寿辰。6日晚,湖南卫视为袁隆平院士和正在此间举行的首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献上了一台名为《为了大地的丰收》的文艺晚会。晚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发来贺信,祝贺袁隆平院士80岁生日。

2011年1月,《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杰出代表人物之一。9月19日,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湖南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

2012年6月,袁隆平正式受聘为“陈光标绿色食品产业高级顾问”。6月15日,陈光标赴长沙拜访袁隆平先生,向他请教了绿色食品、绿色农业的有关问题,并聘请他担任“陈光标绿色食品产业高级顾问”。8月23日,在青岛农业大学做了题为“发展杂交水稻,保障粮食安全”的主题报告,并被青岛农业大学聘请为学校高级顾问。

2013年1月,当选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2013年3月当选政协十二届中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4年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凭借“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捧回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袁隆平第二次登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

角逐诺奖

挪威中央党议员周四提名袁隆平和斯瓦米纳坦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他们认为,如果他们赢得这一奖项就应该分享奖金。2014年84岁的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被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贡献_袁隆平 -家庭成员

袁隆平爷爷曾任海南文昌县县长,父母为知识分子,爸爸袁兴烈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今南京大学)中文系,妈妈华静自幼在英国教会学校读书,夫人邓哲。

袁隆平的贡献_袁隆平 -获得荣誉

国际荣誉

1985年10月,创造与发明奖章(杰出发明家)金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下同)

1987年11月,科学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水稻田里感情深

1988年3月,农学与营养奖,英国Rank基金会

1993年4月,拯救世界饥饿(研究)荣誉奖,美国Feinstein基金会

1993年获美国菲因斯特基金“拯救饥饿奖”

1994年,何梁何利基金奖

1995年10月,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联合国粮农组织

1996年5月,日经亚洲奖,日本经济新闻社

1997年8月,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国际讨论会,墨西哥

1998年11月,越光国际水稻奖,日本越光国际水稻奖事务局

2001年8月,拉蒙·麦格赛赛奖,菲律宾拉蒙?麦格赛赛基金会

2002年获越南政府“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荣誉徽章”

2004年5月,沃尔夫奖,以色列沃尔夫基金会

2004年10月,世界粮食奖,世界粮食奖基金会

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8年3月30日,获颁“2007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0年3月24日,荣获法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2012年1月31日,获2011年“马哈蒂尔科学奖”

国内荣誉

1981年,荣获中国第1个国家特等发明奖。

1991年11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年2月,获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1年1月16日,获得中国农业银行杯CCTV2010年度三农人物推介活动特别大奖。

2011年1月22日,获得第二届“中国时间”新世纪10年10大经济人物称号。

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袁隆平因对粮食安全贡献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袁隆平的贡献_袁隆平 -袁隆平星

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这颗小行星是1996年9月18日在兴隆观测站发现的,发现后的暂定编号为1996SD1,其中SD正好是中文“水稻”的汉语拼音字头,当它获得8117这一永久编号后,为了表示对袁隆平的敬意,天文学家们决定把它命名为袁隆平星。

袁隆平的贡献_袁隆平 -书籍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书影

撰有《杂交水稻制种和高产的关键技术》、《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等论文,主编《杂交水稻》一书。

《THEMANWHOPUTSANENDTOHUNGER》,作者邓湘子,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1月1日。

袁隆平的贡献_袁隆平 -人物评价

据老一辈说,真正重新吃饱饭,是在七十年代末,以前的稻子是高高的,风一吹就倒,换了矮水稻以后,粮食真是翻了出来。报纸上曾引述农民的话说:“我们吃饱饭,靠的是两‘平’,邓小平和袁隆平。”袁隆平的水稻南优2号,比以前的水稻单产增产20%,于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推广。八十年代,国际组织给他的奖项多得像米粒一样。中国有九亿农民,他1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有人预估,他的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假设其中分零头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致与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590亿美元相当。

以史为鉴之七十年代:袁隆平——建国以来贡献最大的农学家。

由于他做人老实本分,在那里,才华横溢的袁隆平的职称一直没有提升,工资一直原地踏步,房子依旧窄小阴暗,向上爬的机会被他那些会拍领导马屁的同事抢走了。他唯一的幸运是研究水稻。这是大伙吃饭用的东西,属于文革中保护品种,他住的又偏远,灾难没降临到他头上。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博士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到“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1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创新,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人;茶联的集大成者在天撰联“专注田畴,群生饱暖农夫志;杂交水稻,百世芳菲功德人。”

时刻关心人民,他解决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淡泊名利,如果他申请专利的话,或许他现在是中国最富有的人,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地贡献给国家;对艺术的追求,他擅长小提琴,平时喜欢广博群书;简朴,即使已经成为千万富翁,他的生活依旧简单;热爱生活,有自己的追求。

有部分民众、学者和官员建议中国政府推荐袁隆平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他们认为:“消除贫穷与饥饿才是最好的和平,以袁隆平为中国乃至于世界粮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袁隆平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在先生八十华诞到来的时候,我谨向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祝愿,愿先生健康开心,愿先生在水稻研究上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愿先生的科研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2010年8月27日,温家宝评价)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您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您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您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您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2010年9月2日贾庆林评价)

袁隆平的贡献_袁隆平 -回应质疑

袁隆平:袁隆平-人物简介,袁隆平-科研历程_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2014年3月22日,针对社会对其支持转基因食品的种种质疑,“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北京回应,“我的观点被断章取义”,并指出转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抗病抗虫的转基因食品,大家要特别小心谨慎,多做实验”。

就转基因食品有无危害,在国际上尚无定论。而此前因发出“转基因食品不能一概而论”的言论,袁隆平被贴上转基因食品“支持派”的标签。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的分论坛上,袁隆平回应“转基因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

袁隆平的贡献_袁隆平 -任免信息

2015年9月14日,现年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卸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一职。
2015年10月袁隆平担任黑龙江延寿县经济发展顾问。

四 : 袁亚平:袁亚平-人物简介,袁亚平-简历

袁亚平 (1956~),浙江乐清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1984年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1974年参加工作。著有散文集《遥远神秘的地方》、《春光天下》、《野鸽子飞过国界河》,报告文学集《男人的壮行》、《观天之目》,长篇报告文学《世上温州人》、《阅读浙江》、《袍江的现代抒情》、《大国根本》,诗集《天空的树》、《神游云天》等15部。

袁亚平_袁亚平 -人物简单介绍

1984年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1974年参加工作,历任《浙江日报》记者、首任驻北京记者,《大众美术报》副主编,《浙江日报》党群政法部副主任,《人民日报》主任记者、高级记者、浙江记者站副站长。浙江省文联委员,省作协报告文学创委会主任。袁亚平:袁亚平-人物简介,袁亚平-简历_袁亚平
袁亚平

袁亚平_袁亚平 -简历

1978年9月为浙江日报记者,1985年4月为浙江日报首任驻北京记者,1988年12月为大众美术报副主编,1993年4月为人民日报主任记者,1995年6月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6年7月为人民日报浙江记者站采编室主任,1997年11月为人民日报浙江记者站副站长。

袁亚平_袁亚平 -作品

著有散文集《遥远神秘的地方》、《春光天下》、《野鸽子飞过国界河》,报告文学集《男人的壮行》、《观天之目》,长篇报告文学《世上温州人》、《阅读浙江》、《袍江的现代抒情》、《大国根本》,诗集《天空的树》、《神游云天》等15部。
本文标题:袁隆平简介-马隆简介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1126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