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小学语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教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2-03 所属栏目:四年级

一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教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课前准备投影片   音乐—《革命进行曲》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世界著名音乐家肖邦。肖邦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生:肖邦是一个伟大的爱国音乐家,他在弥留之际也不忘死后把心脏带回祖国。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学生齐读)指名说说“我”和“祖国”各指什么 板书:“我”“祖国”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肖邦,一起感                                                                     ↓      ↓                                                                   肖邦  波兰二、        讲读课文1、讲读第一自然段师:肖邦二十岁就告别了自己的亲人,离开了自己深爱的祖国。那么,他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呢?他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离开自己祖国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指名回答)其他同学同意吗?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同学补充回答,师生评议,引导学生理解肖邦是在祖国遭到欧洲列强瓜分、祖国人民陷入被欺凌、被压迫深渊的情况下被迫离开祖国的。)出示第一自然段投影指名读师:大家觉得他读得如何?(学生评议)还有谁也想来读一读?(指名同学再读,师生评议,引导学生抓住“瓜分”、“被欺凌”、“被压迫”、“深渊”、“满怀悲愤”、“不得不”等词语,体会肖邦的悲愤之情。联系上下文相机理解“瓜分”、“深渊”、“欺凌”的含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感悟朗读时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2、讲读第二自然段过渡:师: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教师引读“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首都华沙。”同学和老师得知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纷纷前来为他送行。当时的情景又如何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二自然段,找出送别情景的句子,仔细朗读品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朗读品味)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找得也很仔细,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的发现。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相互交流探讨一下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然后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交流)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师生评议,引导学生弄清文中一共写了三个感人的情景,分别是“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投影出示:“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指名读)师:读了这个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老师“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中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引导学生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的神情。(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投影出示:“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女生读,谈谈自己读懂了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从“紧紧”、“无论……都……”体会埃斯内尔无比激动的心情。)感情朗读,体会埃斯内尔无比激动的心情。投影出示:“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自由读,谈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师: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同桌相互交流)指名回答,评议(引导学生理解泥土作为“特殊礼物”象征着祖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埃斯内尔的一片深情。师:此时此刻,肖邦怎能不激动呢?指名读“肖邦再也忍不住了……疾驰而去。”(引导学生从“泪水溢满了眼眶”感受肖邦激动的心情,从“郑重”一词感受肖邦一定牢记老师叮嘱的坚定决心,从“回首望了望”感受肖邦与亲人离别的难舍难分。)3、讲读第三自然段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的家园。教师引读,学生齐读:“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师:这一自然段中有一个词表现了肖邦的心情,请同学们找出来(指名回答)出示:悲愤欲绝(学生读) :师:是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么做的?从肖邦的举动中,你读懂了什么?(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和肖邦激情创作《革命进行曲》的情景,感受肖邦炽热的爱国情怀。板书:热爱)欣赏《革命进行曲》(播放乐曲)师:从《革命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受乐曲催人奋起的旋律以及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讲读第四自然段过渡:肖邦虽然身在国外,却日夜思念着祖国。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投影出示:“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指名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抓住“日夜思念”、“痛苦”“忧虑”“全部倾注”等感受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抓住“工作、工作、再工作”、“彻夜”等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板书:思念)师引读:“时间在消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指导看文中插图师: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再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中流淌出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和忘我工作的精神。5、讲读第五自然段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转眼间,肖邦在法国巴黎度过了18个春秋。齐读第五自然段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组织学生讨论:(1)什么叫弥留之际?(2)肖邦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 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小组交流,评议,引导学生体会正是肖邦这种强大的爱国力量支撑着他积聚全部的力量“紧紧握着” 姐姐的手,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感受肖邦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板书:至死不忘)指导有感情地朗读6、讲读第六自然段师引读,生齐读第六自然段出示:“与世长辞”(指名说说词语意思)比较句子: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当时他39岁。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指名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悟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亡国之恨、悲愤之情。)指导学生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朗读第六自然段三、总结课文,朗读全文课文讲述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把心脏带回祖国,是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播放肖邦的《革命进行曲》,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三、        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收集肖邦的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本文链接:

附板书: 3                           ↓ 、思   ———————                                     

本文地址:

二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的:

1、精读课文三、四段,并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肖邦弥留之际“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剖析,以及3、4节肖邦的爱国行动的感悟,体会肖邦是一个爱国者。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通过读,感悟肖邦强烈的爱国感情。

2、让学生体会到肖邦的爱国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两个方面。

教学准备:小黑板、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离开祖国——满怀悲愤
1、咏唱送别曲
告别­2、无论……都……不要忘记祖国
3、赠银杯
2、指名背背诵第二自然段(一人;然后集体背诵)
二、学习第五节
( 肖邦这一去不知能不能记住老师的话,能不能回到祖国?)(不能,为什么?为了祖国,为了生计……)真的回不去了吗?

1、弥留之际,为什么要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他是怎么想的?(学生思考、讨论)(死了也要回故乡……)

a老师的叮嘱,同学的期望。 b 肖邦爱国

表达了肖邦怎样的思想感情? (爱国)

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点题)

肖邦这么爱国,大家能把肖邦爱国情怀读出来吗?

学生先自由读,然后教师指名读。

三、学习第三节

1、 肖邦爱国吧,他在国外到底为祖国做了哪些事情?

听到起义失败悲痛欲绝。作为一个音乐家,他化悲痛为力量,将一腔热血化成催人奋起的旋律和音符。(看书中插图)

(多媒体:播放《革命练习曲》)

板书:起义失败—— 一腔热血化音符

指导看图,指导有感情地读书。

2、他日夜思念祖国。(心系祖国的人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板书:工作、工作、再工作

指导读(悲愤)

3、最后一节:一个人这么辛苦地工作,他能受得了吗?

指名读最后一节。

比较: 肖邦就这样在异乡与世长辞了。

肖邦就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乡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39岁。

当时他才39岁。

(肖邦的“死”:为国而死,;他还年轻,令人惋惜、同情,可歌可泣)

指导读:声音缓慢、低沉、惋惜。

四、练习说话,人物精神升华。

肖邦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再读3、4、5、6节。(肖邦这么热爱祖国,我们能把课文读好吗?)

六、拓展

谁不热爱自己的祖国,中国有哪些爱国人和爱国的故事。

(文天祥、陆游、周恩来、吉鸿昌……)

七、作业设计:从校图书室借“爱国故事书”阅读。

板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离开祖国——满怀悲愤

1、咏唱送别曲

告别­2、无论……都…… 不要忘记祖国

3、赠银杯

起义失败 ——一腔热血 化 音符

爱国行动

思念祖国 ——工作、工作、再工作

爱国语言 : 把我的心脏带回……(弥留之际)

教学反思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写的是波兰遭到外国列强的瓜分,音乐家肖邦被迫流落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

的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学完了《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的心情竟然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一个长眠在异国他乡,灵魂却渴望回归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深深地打

动了。我相信学生们同我一样,也一定或多或少会有感动。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及反思_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因此我对本课的教学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

方面的努力:

1、揭题质疑
上课伊始,我首先抓住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题目中的“我”是谁? “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让学生初步体会肖邦的爱国之情。然后话锋一转:可是,肖邦既然如此地爱自己的祖国,为什么不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国家?为什么当初要选择离开呢?

2、带着问题初读探疑让学生通过读,体会到了肖邦 “不得不”离开祖国的无奈,通过从课内课外获取信息,理解肖邦被逼、悲愤中离开祖国的不得已:正是在这样一种动荡不安的形势下,肖邦的亲人、老师和朋友们督促着肖邦出国去深造,并通过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去为祖国获取荣誉。
3、深读课文,抓重点句

肖邦的那份强烈的爱国情感,与他离开祖国前夕,他的老师和同学特地为他送行时的谆谆嘱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课文“送行”一段是

全文的一个重点段,描写具体细致,情感渲染淋漓尽致。
4、讨论解疑、悟情

我抓住“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这几个“送别”场面,引导学生感悟人物情感,再一次从肖邦的神态、动作中体悟他满怀爱国之心、报国无门、远走他乡的无奈和忧愤,当然还有一份对祖国的不舍。当《即使你远在他乡》的送别曲在课堂中响起时,我相信,学生此刻已经走进了肖邦的内心……这样,顺理成章就能理解肖邦在异国他乡用音乐作为武器、拼作、忧愤而死的生活经历,就能理解肖邦对祖国至死不渝的热爱和眷恋。
通过这四步,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肖邦不仅是一个杰出的音乐家,还是一个满腔热情的爱国者,从而使学生对肖邦的敬仰之情达到沸腾的顶点,同时也使学生在心中升腾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理解了本文之后,引导学生背诵第2自然段。

三 : 忘带语文书回家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像我一样的经历。回家到家写作业时,突然发现语文书放在教室了,那时候心急如焚,找这找那才把作业写上。

  记得一次,我回到家写作业就发现语文书不见了。那时心里慌慌的,东找西找就是找不到,仔细一想才知道落在学校了。写完其他作立即通过所有关系,当时有听写作业,就问这个一个课,问那个一个课。我的好朋友为了帮助我,连作业都没写完就在电话那头给我念词,我们通话的时间就有三十多分钟。我非常感激她,在QQ上送了他一件衣服。忘带语文书给我带来了烦恼,也要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我一样丢三落四。

 

本文标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小学语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第二教时)教学设计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950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