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web2.0的典型应用-浅议web2.0网站与用户之间的矛盾

发布时间:2017-10-21 所属栏目:民法的适用范围

一 : 浅议web2.0网站与用户之间的矛盾

  近几年内,国内网站崛起了大量的web2.0的网站,这些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在互联网大地上滋生着,Web 2.0的诞生开拓了网络媒体互动性的新视野,互联网行业步入了一个新的春天。不管它是机遇或者泡沫,毕竟Web 2.0的精神所在体现了媒体大众化的要求,强化了参与性、互动性和民主性。顶客,掘客,拼客……等一系列的新的名词层出不穷,在感慨站长创意的同时,一个又一个问题摆在了这些站长面前。
  我仅仅是一个草根起点网的小站长而已,以前的时候也曾开过一个趣顶网,属于掘客形式。不过仅仅是昙花一现,不到2个月的时间我就关闭了。我只是想从我关闭趣顶网的角度去谈一下web2.0网站与用户之间的矛盾。
    1 web2.0的网站提倡用户的参与性,网站内容用户创造。可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说,你是否喜欢去一个只有功能而没有内容的网站呢?答案我想肯定是否定的。所以web2.0的网站在建设初期一样逃不出自己签发内容的厄运。目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看似奢华其实只是海市蜃楼的环境。而这就违背了用户的全线参与度。从这也能看出内容才是制胜的关键,而功能只能是个辅助而已。
    2 网站如果想要留住访客,最重要的是看你的网站是有多少内容是他们最需要的内容?有多少内容是你网站上的原创或者首发呢?买域名,买空间,确定网站定位,下载程序,改代码,美化网页,放置广告,采集数据。基本上1天以后一个新的网站就诞生了。比二战德国奇袭波兰还要快得多。(呵呵,只是打个比方)而用户为了自己的空间或者在网站上有更好的利益,或者为了更多人访问,同样在不停重复着复制,粘贴,推广这样的劳动。在这个采集抄袭满天飞的网络时代,同质化已经相当严重了。而web2.更是助长了这种风气的蔓延。
    3 我参与,我发布,可是我得到了什么呢?估计用户会时常的问自己。所以才会有去年的一场博客写手和博客提供商的一场“战争”,web2.0网站现在只能做到资源分享,但与用户之间却做不到利益共享。这样一来,用户被分流的机会就越来越大了。没有了用户,网站就等于没有了人气,没有了人气,就没有了赢利,没有了赢利,还能剩下什么?
    4 web2.0网站只做到大而全,却做不到精而专。网站内容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杂。网站的定位和宗旨已经在慢慢的脱离,余下的仅仅是流量了。而网站的赢利是靠的是广告,广告商需要的是精准营销,也就是说广告商希望能把广告投放到真正需求他们产品的人身上。而内容杂,就注定了人群杂。网站可能每天有10万的访问量,可是假设我是草根起点网的站长,网站提供idc,那么我希望的是把广告传达给需要购买服务的人群。那么10万的访问量里究竟有多少人是真正需求我的商品的人呢?很难算清楚,但是我付出的广告费用确是以10万流量定下的价位。也就是说广告投入多但我获得的利益少。当然如果我单纯为了推广品牌的话那就另说了。
    5 web2.0网站提倡用户参与的民主性,可惜的是网站却掌握了删除帐号的生杀大权。并且也不排除靠出售用户邮箱而获取利益的可能。
    web2.0网站给互联网注入了新的血液,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的不完善的地方。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东西存在,只有不断的完善网站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才能更上一层楼。期待互联网的明天会更好。
    以上几点仅仅是个人的意见,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指正。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加22645936这个群进行讨论。
  下面我是一个同事为我这篇文章做的点评,有几个不错的点子,供大家参考一下吧

  关于2.0的功能,我刚才说不好。是因为,网站上的东西很多,但是我不知道谁发的就好,而我需要的是真正的内容。这个恐怕就是你说的第一点吧。
  要做到吸引人的内容,并且避免复制抄袭,我看可以做一个专门的原创2.0网站。本站欢迎用户发布自己的原创,就好像自己写日记一样。这个就是你写的第二点吧。
  第三点,表现好的用户,当然要加以表扬了。我们可以举办定期的用户评比大赛,优秀的要机遇奖励。这样子就是一个2.0用户的PK台了。而且我们可以以一个话题为例,征集用户的文章。
  第四点,网站的内容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才对的,杂乱是因为用户不清楚网站的定位吧,自己想发什么就发什么。我感觉这个应该说清楚。

二 : Windows中Netsh命令的典型应用

netsh命令已经推出很长时间,在Windows 2000/XP/2003中均带有Netsh命令。Windows Server 2008只是对netsh的参数项做了些扩展。日常工作中,很多管理员对netsh了解不多,甚至不知道在Windows Server 2008中netsh增强了哪些功能。通过阅读本文,Windows管理员可以找到上面所列问题的答案。

一、什么是 Netsh?

微软Windows的netsh是一个命令行脚本实用工具。使用netsh工具 ,可以查看或更改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的网络配置。

不仅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这些命令,而且可以在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上运行。

可以手动运行Netsh命令,或创建批处理文件或脚本实现过程的自动化。netsh提供了脚本功能,让您在批处理模式下针对指定的计算机,运行一组命令。利用netsh ,可以将配置脚本保存为文本文件,便于存档或用于配置其他的计算机。

二、Windows Server 2008 netsh 和 Windows XP netsh对比

即使在核心命令级别,Windows XP版本的netsh和Windows Server 2008的netsh也存在着一些差别。为了比较这些,我们可以在每个操作系统中运行“netsh /?”。虽然Windows XP比Windows Server 2008多了个“routing”选项,但是Windows Server 2008比windows XP下的netsh的选择项多了更多的内容,具体如下:

* dhcp

* dhcpclient

* http

* ipsec

* lan

* nap

* netio

* rpc

* winhttp

从上面这个列表中,可以看到,在Windows Server 2008中,有着更多的选择项。

三、管理员常用到的netsh 十大命令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介绍一些系统管理员常用到的netsh 命令。

#10 –如何获得帮助信息

每个Windows管理员应该知道如何获得netsh的帮助信息 。这其实很容易——只要使用“/?”选项。例如,要显示所有的netsh内容情况(选项类别) ,只需输入netsh/?,如图1所示:

netsh Windows中Netsh命令的典型应用

*** 图1: netsh /? 帮助选项执行结果

在上图中,可以选择一个上下文,通过上下文中的配置项引导下一步操作。例如,输入netsh lan/? ,可以看到如图2所示的界面:

netsh Windows中Netsh命令的典型应用

*** 图2: netsh lan /?的执行结果

从上面显示的信息,可以继续指导我们继续操作:

netsh lan show /?

从返回信息中,我们可以知道,要显示网卡信息,可以用以下命令:

netsh lan show interfaces

通过多次使用带/? 的netsh命令,能够引导使用许多netsh命令,最终达到我们的操作目标。

#9 –支持远程计算机的名称和登陆凭证

netsh命令的执行参数中,支持提供远程计算机名称、IP地址和密码凭据。其中选项“-r”表示机器名,“-U”表示用户名,“-p”表示密码。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netsh -r WinXP-1 -u winxp-1administrator -p My!Pass1 interface ip show config

这个例子提供了远程计算机的名称,远程用户名和密码,以便通过网络远程执行命令。只要远程计算机支持这一命令(不同的操作系统将使用各种不同的命令),都可以执行。

#8 - 在交互模式下或者脚本模式下运行

netsh命令既可以交互运行,手动输入命令,也可以在脚本中使用。如果想在本地机器或远程机器通过手动方式一步一步输入命令的话,只要在命令行中输入netsh,你会看到以下界面:

netsh>

在netsh>提示符下,可以输入想调用的所有的netsh命令,甚至告诉netsh连接到远程计算机。

另一方面,可以使用的netsh -f ,指定netsh所使用的脚本名称。

#7 –打开防火墙的端口

netsh命令可以快速、方便地打开一个防火墙的端口。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将打开445端口:

netsh firewall set portopening tcp 445 smb enable

如果该命令执行成功,将得到“Ok.”的回应消息。

#6 –当前的网络配置的导入与导出

netsh命令可以很轻松地导入和导出您的IP地址配置。与GUI界面下操作不同的是,如果要导出配置信息,需要输入以下命令:

netsh –c interface dump > test.txt

netsh Windows中Netsh命令的典型应用

*** 图3: 导出并查看IP 地址的配置信息

稍后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或者不同的机器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导入此配置文件:

netsh –f test.txt

#5 –尝试Netsh 命令最新的用法

Windows Server 2008中的许多新功能,都涉及到了netsh命令。 以下是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中netsh命令的新类别:

* dhcp

* dhcpclient

* http

* ipsec

* lan

* nap

* netio

* rpc

* winhttp

我们不仅可以设置DHCP客户端,而且可以设置DHCP服务器。还可以配置IPSec加密、网络接入保护(NAP)客户端等等......

当服务器上新增了些角色之后,将会看到更多的上下文。例如,如果在Windows Server 2008增加了个网络策略服务器的角色,netsh配置项的上下文将多了个“nps”。

#4 – TCP/IP问题排查和网卡修复

使用netsh,可以排查和重置TCP/IP网卡。我们看下面几个例子:

* 重置所有IP协议栈的配置信息并输出日志文件——netsh int ipv4 reset resetlog.txt

* 安装TCP / IP协议——netsh int ipv4 install

* 卸载TCP / IP协议——netsh int ipv4 uninstall

#3 –配置windows 高级防火墙

在Windows Server 2008和Windows Vista中,可以使用新的advfirewall网络方面的设置,来配置双向的Windows高级防火墙。当然,也可以设定为传统的Windows防火墙。下面是一些例子:

* 显示所有的防火墙规则 —— netsh advfirewall firewall show rule name=all

* 删除与21端口相关的所有高级防火墙规则 —— netsh advfirewall firewall delete name rule name=all protocol=tcp localport=21

扩展:黑客命令与典型应用 / netsh命令 / netsh不是内部命令

* 导出Windows高级防火墙设置 —— netsh advfirewall export “c:advfirewall.wfw”

也许最经常用到的命令是启用或禁用Windows防火墙,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netsh firewall set opmode disable 或者是:

netsh firewall set opmode enable

#2 –配置无线设置

在Windows Server 2008和Windows Vista中,可以利用netsh wlan命令,来配置无线网络的配置文件,连入无线网络。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 连接到一个已定义的无线网络—— netsh wlan connect ssid=”mySSID” name=”WLAN-Profil1”

* 查看当前的无线设置——netsh wlan show settings

* 新增一个无线网络的配置文件——netsh wlan add profile filename="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BOW.xml"

#1 – 配置IP地址和网络设置

正如netsh英文缩写(network shell)一样,netsh的最初目的,就是用来配置网络的基本参数。下面我们看一些例子:

* 查看网卡的IP地址—— netsh interface ip show config

* 设置网卡的IP地址使用DHCP—— netsh interface ip set address name="Local Area Connection" source=dhcp

* 设置网卡的IP地址使用一个静态IP地址- netsh interface ip set address "Local Area connection" static 10.0.0.9 255.0.0.0 10.0.0.1 1

* 增加DNS服务器设置- netsh interface ip add dnsserver "Local Area Connection" 10.0.0.1

四、小结

netsh命令行实用工具一直是Windows系统管理员的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工具。在Windows Server 2008和Windows Vista中,随着新特性的增加,netsh的功能将更为强大和灵

扩展:黑客命令与典型应用 / netsh命令 / netsh不是内部命令

三 : 标签在web2.0中的适用范围

前几天看到千鸟的一篇博客《标签的语言粒度》,颇有收获,不禁来谈谈自己对标签的一些看法。

标签和关键词的异同

不得不承认,不管标签(Tag)多么时尚,关键词(Keyword)多么老土,这两者之间的基本意义都是一致的,都是用来描述一个事物的多重属性。以至于,如果有用户问我标签是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仍然会告诉他:“就是以前常说的‘关键词’,换一种时髦的叫法而已”。

当然,我这么说只是方便普通用户容易理解,两者之间仍然有重要差异。

标签,是一种分类的工具,标签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浏览时的难题。在浏览网站的时候,如果内容太多太杂,我们可以使用标签来对内容进行过滤,只看自己想看的标签。用标签浏览时,通常会按照发表的时间新旧顺序排列。

而关键词,是用来辅助搜索的工具,关键词是用来描述一个东西和自己想要找的东西匹配程度的高低。用关键词搜索时,搜索引擎会根据网页和查询关键词的匹配度来提供搜索结果。排在最前的,是最准确的,而不是最新的。

所以,flickr会给每一个关键词都提供一个RSS源允许用户订阅某个tag,而google不会给关键词提供RSS,因为没人会每天都去搜同一个词,看看有什么新网页(SEO专家除外)。

标签的适用范围

标签是web2.0的时髦特征之一。老外写的web2.0书里,总是喜欢拿出flickr的tag的例子来吹嘘一番,说tag如何如何解决问题。好像只要用了tag,分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可惜,tag的初衷虽然美好,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会有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单复数等等,语义相近,但表达方式不同的情况。这种语言的随意性,大大影响了标签的使用效果,局限了标签系统的适用范围。

我整理了一下,标签系统在下面三种情况下是比较合适的:

1.标签数量有限,事先设定
我们每天使用的gmail就把标签运用得恰到好处。gmail一方面把收件箱、垃圾邮件等概念,全部用特殊标签来处理。另一方面,gmail的标签并不是让用户在邮件后面随意输入的,而是需要预先创建,然后在常用标签列表中选择。标签的数量非常有限,每个标签具有不同的颜色,便于整理归类。由于标签都是事先创建的,就避免了设置标签时的随意性。
2.个人使用
如果一个分类系统有很多人在使用,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常用词汇表,必然导致同一语义的表达方式差异。又要举gmail的例子,由于邮箱服务是针对单个用户的。一个人对各种语义的表达通常比较稳定,因此不容易出现多重表达方式的情况。
除此个人应用之外,如果是人数不多的多人应用,或者是有彪悍管理员的多人应用,也能基本控制住标签的随意性。
3.海量内容,且对精确度要求不高
与个人应用相对的,在另一个极端,海量数据的情况下,tag也能发挥[www.61k.com)作用。比如豆瓣的标签分类系统,虽然在设置标签的时候缺乏约束力。但是由于用户极多,标签极多,总有人加了合适的标签。再加上用户在搜索一个标签的时候,或者是豆瓣根据标签给用户推荐内容的时候,对精确度的要求都不高,因此标签仍然很好用。

总之,要么想方设法约束标签的随意性,要么就是有海量的数据,可供挖掘整理,否则标签的威力会因为标签的随意性而大打折扣,相同语义的不同表达方式,会让用户产生更多的困惑。在内容数量不多的情况下,标签往往不如分类系统来得有效。

源地址:http://shen2.cn/2010/04/about-tag/

四 : 认识和体验Web2.0技术的典型应用

(1)什么是Web2.0

Web2.0是2003年之后互联网的热门概念之一,不过目前对什么是Web2.0并没有很严格的定义。

一般来说Web2.0(也有人称之为互联网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1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到目前为止,对于Web2.0概念的说明,通常采用Web2.0相关技术的典型应用案例进行解释,这些Web2.0技术主要包括: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 、社会网络(SNS)、P2P、即时信息(IM)等。总结起来,Web2.0是以 Blog、TAG、RSS、WiKi、网摘、社会网络(SNS)以及其他社会性软件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

2)Web2.0技术的典应用

博客(Blog)

Blog是Weblog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网络日志。1种极其简易便捷的网络个人信息发布形式,通过博客使得任何一位网民都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拥有自己的个人网站,编辑日志并发布。

关于博客的定义,目前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不同领域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有人认为,博客就是在网上记录个人生活信息;

有人认为,博客就是在网上记录和发布自己内心世界;

有人认为博客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4种网络交流方式;

有人认为,博客代表着1种新的新闻媒体;

有人认为,博客就是“个人出版2.0”;

有人认为,博客是用文字进行对话的网上咖啡屋;

也有人认为,博客是1种有时间特性,分类的, 可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的, 有内容摘要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CMS)。

②播客

播客,即英文的Podcast或Podcasting,这个词来源自苹果电脑的iPod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词,其指的是1种在互联网上发布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feed以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用此方法来制作的电台节目。这种新方法在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以用于发布音频文件。

播客与其他音频内容传送的区别在于其订阅模式,它使用RSS2.0文件格式传送信息。该技术允许个人进行创建与发布,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使得人人可以说出他们想说的话。

③Tag

Tag (中文叫做“标签”)是1种新的组织和管理在线信息的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针对文件本身的关键字检索,而是1种模糊化、智能化的分类。

Tag是1种更为灵活、有趣的分类方式,您可以为每篇日志、每个帖子或者每张图片等添加1个或多个Tag(标签),你可以看到网站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内容,由此和他人产生更多的联系。Tag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

④SNS

SNS:Social NetworkSofwaret,社会性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无限扩张自己的人脉,在需要之际,可以随时获取一点,得到该人脉的帮助。

六度关系理论——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Milgram)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6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就是说你想认识1个人,托朋友找朋友找认识他的人,之间不会超过6个人。

⑤RSS

RSS就是1种简单的信息发布和传递方式,使得1个网站可以方便地调用其他提供RSS订阅服务的网站的内容,从而形成“新闻聚合”,让网站发布的内容[www.61k.com]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

如果从RSS阅读者的角度来看,RSS获取信息的模式与加入邮件列表获取信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也就是可以不必登录各个提供信息的网站而通过客户端浏览方式(称为“RSS阅读器”)或者在线RSS阅读方式这些内容。

Wiki

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 wee keewee kee,原本是“快点”的意思。在这里Wiki指1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

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为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1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1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五 : web2.0:web2.0-概念诠释,web2.0-Web2.0应用

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Web2.0是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

web2.0产品_web2.0 -概念诠释

Web2.0

web2.0:web2.0-概念诠释,web2.0-Web2.0应用_web2.0产品
web2.0

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1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Web2.0是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的“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
总之,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Web2.0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社会变革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

Web 2.0特征

1、多人参与

Web1.0里,互联网内容是由少数编辑人员(或站长)定制的,比如各门户网站;而在Web2.0里,每个人都是内容的供稿者。

2、人是灵魂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信息是由每个人贡献出来的,各个人共同组成互联网信息源。Web2.0的灵魂是人。

3、可读可写互联网

在Web1.0里,互联网是“阅读式互联网”,而Web2.0是“可写可读互联网”。虽然每个人都参与信息供稿,但在大范围里看,贡献大部分内容的是小部分的人。

4、Web2.0的元素

Web2.0包含了我们经常使用到的服务,例如博客、播客、维基、P2P下载、社区、分享服务等等。博客是Web2.0里十分重要的元素,因为它打破了门户网站的信息垄断,在未来里,博客的地位将更为重要。

5、个人看法

Web2.0实际上是对Web1.0的信息源进行扩展,使其多样化和个性化。

web2.0的主要特点

web2.0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web2.0:web2.0-概念诠释,web2.0-Web2.0应用_web2.0产品
web2.0

(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与web1.0网站单项信息发布的模式不同,web2.0网站的内容通常是用户发布的,使得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这也就意味着web2.0网站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例如博客网站和wiki就是典型的用户创造内容的指导思想,而tag技术(用户设置标签)将传统网站中的信息分类工作直接交给用户来完成

(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不仅用户在发布内容过程中实现与网络服务器之间交互,而且,也实现了同一网站不同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不同网站之间信息的交互。

(3)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web标准是目前国际上正在推广的网站标准,通常所说的web标准一般是指网站建设采用基于xhtml语言的网站设计语言,实际上,web标准并不是某一标准,而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web标准中典型的应用模式是“CSS+DIV”,摒弃了HTML4.0中的表格定位方式,其优点之一是网站设计代码规范,并且减少了大量代码,减少网络带宽资源浪费,加快了网站访问速度。更重要的一点是,符合web标准的网站对于用户和搜索引擎更加友好。

(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web2.0技术可以成为web1.0网站的工具,一些在web2.0概念之前诞生的网站本身也具有web2.0特性,例如B2B电子商务网站的免费信息发布和网络社区类网站的内容也来源于用户。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web2.0有一些典型的技术,但技术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手段。web2.0技术本身不是web2.0网站的核心,重要的在于典型的web2.0技术体现了具有web2.0特征的应用模式。因此,与其说web2.0是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不如说是互联网应用指导思想的革命。

Web2.0技术

对于Web2.0概念的说明,通常采用典型eb2.0网站案例介绍,加上对部分eb2.0相关技术的解释,这些Web2.0技术主要包括:博客(BLOG)、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 、社会网络(SNS)、P2P、即时信息(IM)等。

??下面是对Web2.0相关技术的简介(有关内容来源搜狐网站Web2.0专题:)

Blog——博客/网志
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后来缩写为Blog。Blog是1个易于使用的网站,您可以在其中迅速发布想法、与他人交流以及从事其他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RSS
RSS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1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的技术。最初源自浏览器“新闻频道”的技术,现在通常被用于新闻和其他按顺序排列的网站,例如Blog。

WIKI——百科全书
Wiki--1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Wiki指1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于1种人类知识网格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1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1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

网摘
“网摘”又名“网页书签”,起源于一家叫做Del.icio.us的美国网站自2003年开始提供的一项叫做“社会化书签”(Social Bookmarks)的网络服务,网友们称之为“美味书签”(Delicious在英文中的意思就是“美味的;有趣的”)。

SNS——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 Sofwaret,社会性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

P2P——对等联网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即可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点对点”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IM——即时通讯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软件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上网用户使用率最高的软件。聊天一直是网民们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网上聊天的主要工具已经从初期的聊天室、论坛变为以MSN、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软件。大部分人只要上网就会开着自己的MSN或QQ。
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软件,即时聊天已经突破了作为技术工具的极限,被认为是现代交流方式的象征,并构建起1种新的社会关系。它是迄今为止对人类社会生活改变最为深刻的1种网络新形态,没有极限的沟通将带来没有极限的生活

web2.0产品_web2.0 -Web2.0应用

1、 Blog(from wiki)

历史:
Blog一词本起源于 weblog,意思是网上日志。1997年由 Jorn Barger所提出。在1998年, infosift 的编辑Jesse J. Garrett (http://www.jjg.net),将一些类似blog的网站收集起来,寄给Cameron Barrett。 Cameron随后将名单发布在CamWorld网站上,许多人亦陆续将blog的URL给Cameron,慢慢的,1个新的网络社区俨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 (http://www.eatonweb.com)成立1个weblog 目录,收集她所知道的blog站。1999年,Peter Merholz(http://www.peterme.com)首次使用缩略词“blog”,成为今天常用的术语。但是,blog 真正开始快速发展的转折点,是在1999年6月,当时Pitas开始提供免费的weblog服务,紧接着8月,Pyra lab推出了现在的blogger.com。blogger.com 提供了简单易学的说明,以及能通过FTP直接将blog发表在个人网站上的功能,这带给使用者很大的方便。目前已经有了很多Blog托管服务商(BSP),业内人士对其盈利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Blog的特点
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1种记录,并且不断更新。bl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回溯引用(trackback)和回响/留言/评论(comment)的方式来进行的。blog的操作管理用语,也借鉴了大量档案管理用语。1个blog亦可被视为1个档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nds)。与传统档案不同的是,blog的写作者(blogger),既是这份档案的创作人(creator),也是其档案管理人(archivist)。

Blog大量采用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者Rich Site Summary或者RDF Site Summary)技术,所有的RSS文件都必须符合由W3C发布的XML 1.0规范。对读者来说,可以通过RSS订阅1个blog,确知该blog作者最近的更新。对Blog作者来说,RSS可以使自己发布的文章易于被计算机程序理解并摘要。

对知识管理和创造而言,blog提供了新的形态和途径。对汉语为母语的人而言,blog写作既接续了汉语笔记文学的优秀传统,更充分鼓励了个人表达。从交往形态考察,网志空间(blogosphere)设定了积极的读者、作者、编者互动转换关系,“言者互重,阅者相惜 ”。

2、 Tag (from blogbus)


什么是Tag?
Tag(标签)是1种更为灵活、有趣的日志分类方式,您可以为每篇日志添加1个或多个Tag(标签),然后您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日志,并且由此和其他用户产生更多的联系和沟通。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与Technorati的合作,把您的Tag发送到全球Blog空间,和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
Tag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日志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可以让您看到1个更加多样化的世界,1个关联度更大的Blog空间,1个热点实时播报的新闻台。Tag为您提供前所未有的网络新体验……
当然,您也可以简单地把1个Tag(标签)理解为1个日志分类,但是Tag和分类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首先,分类是您在写日志之前就定好的,而Tag是在您写完日志之后再添加的;
其次,您可以同时为一篇日志贴上好几个Tag(标签),方便自己随时查找,而原先一篇日志只能有1个分类;
再次,当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Tag之后,您可以看看自己在Blog中最经常写的是哪些话题;
最后,您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和自己使用了一样的Tag(标签),进而找到和您志趣相投的Blogger。
举1个例子,比如说:您写了一篇到西湖旅游的日志,原来您都是把这1类的日志放到自己的“驴行天下”分类下,但是有了Tag之后,您可以给这篇日志同时加上“旅游”、“杭州”、“西湖”、“驴行天下”等几个Tag,当浏览者点击其中任何1个Tag,他都可以看到您的这篇日志。同时您自己也可以通过点击这几个Tag,看看究竟有谁最近也去了杭州旅游,或许你们还可以交流一下旅游心得,成为下一次出游的伙伴呢!

3、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会性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无限扩张自己的人脉,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获取一点,得到该人脉的帮助。
SNS网站,就是依据六度理论建立的网站,帮你运营朋友圈的朋友。

4、 RSS(from wiki)


RSS是1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起源于网景通讯公司的推"Push"技术,将订户订阅的内容传送给他们的通讯协同格式(Protocol)。RSS可以是以下3个解释的其中1个: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单的整合)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ite Summary
Rich Site 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
但其实这3个解释都是指同1种Syndication的技术。

目前RSS规范的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

0.91版和1.0版完全不同,风格不同,制定标准的人也不同。0.91版和2.0版一脉相承。1.0版更靠拢XML标准。

RSS目前广泛用于blog、wiki和网上新闻频道,世界多数知名新闻社网站都提供RSS订阅支持。

5、 Wiki(from wiki)

Wiki一词源自夏威夷语??里,中文译为“维基”,也被称为“维客”。

Wiki指的是1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系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於1种人类知识的网路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这种创建、更改、及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与此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1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了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简便且开放的优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1个社群内共用某个领域的知识。
Wiki起源:
1995年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创建了全世界第1个wiki系统-WikiWikiWeb,并用它建立了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沃德?坎宁安创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最早的WIKI系统。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著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从而使Wiki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同时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传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体系统。
Wiki的历史不长,无论是Wiki概念本身,还是相关软体系统的特性,还在热烈的讨论中;所以怎样的1个站点才能称得上是1个Wiki系统还是有争议的。与Wiki相关新近出现的技术还有blog,它们都降低了超文本写作和发布的难度。这两者都是同内容管理系统密切相关的。
Wiki的特点:
使用方便
维护快捷:快速创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页面(这也是为什麼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简单: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 HTML 的复杂格式标记。(类似所见即所得的风格)
链接方便:通过简单标记,直接以关键字名来建立链接(页面、外部连接、图像等)。
命名平易:关键字名就是页面名称,并且被置於1个单层、平直的名空间中。
可增长
可增长: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尚未存在,通过点击链接,我们可以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以增长。
修订历史:记录页面的修订历史,页面的各个版本都可以被获取。
开放性
开放的形式自由的:社群内的成员可以任意创建、修改、或删除页面。
可观察:系统内页面的变动可以被来访者清楚观察得到。
由於Wiki的自组织,可增长以及可观察的特点,使Wiki本身也成为1个网路研究的对象。对Wiki的研究也许能够让人们对网路的认识更加深入

web2.0产品_web2.0 -理论和技术

1、 六度关系理论

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米格兰姆(Stanley Milgram)提出的,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 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1个陌生人。“六度分隔”成为人际关系世界中无可否认而又令人震惊的特征,许多社会学上的深入研究也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这一特征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 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瓦茨教授领导的EMAIL试验也再次证明了这一人际关系世界中惊人的规律。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六十亿人怎么可能真的构成如此紧密的相互关联呢?是互联网使一切成为现实。

2、 Xml

XML就可以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标记是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包含各种信息的文章等。如何定义这些标记,既可以选择国际通用的标记语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这样由相关人士自由决定的标记语言,这就是语言的可扩展性。XML是从SGML中简化修改出来的。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和XPath等。

3、 AJAX

Ajax并不是1种技术。它实际上是几种已经在各自领域大行其道技术的强强结合。Ajax混合了:
* 基于XHTML/CSS
* 由DOM(Document Object Model)实现动态显示与交互
* 通过XML和XSLT进行数据交换及处理

*用XMLHttpRequest实现异步数据读取;

* 使用JavaScript整合上述技术

直观一点的说Ajax能够实现不刷新浏览器窗口(当然更不用安装额外的插件)而满足用户的操作,现在一些看上去很Cool的网站,很多是用这项技术实现的,其中包括:ORKUT、Gmail、Google Group、GOOGLE SUGGEST、Google Maps、Flickr、A9.com等。2SIMPLE的Co-mment系统虽然没有用到XML/XSLT,其理念已经暗合容Ajax,实现了不刷新网页提供动态内给用户。

web2.0产品_web2.0 -从Web2.0到Innovation2.0

抛开纷繁芜杂的Web 2.0现象,进而将其放到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大视野下来看,Web 2.0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所带来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体现,是由专业人员织网到所有用户参与织网的创新民主化进程的生动注释。

也有人认为创新2.0(Innovation 2.0)的提法是从WEB2.0引申过来的。WEB2.0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来参加,全民织网,然后用软件,机器的力量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浏览。如果说WEB1.0是以数据为核心的网,WEB2.0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互联网。因此,创新2.0也是让所有人都参加创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如果说创新 1.0是以技术为出发点,创新2.0就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本的创新,以应用为本的创新,是开放创新、共同创新、以用户为中心的应用创新。

科技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1种复杂涌现现象,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创新2.0涉及大的科技管理问题,也就是复杂性科技创新一文中提及的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比Web2.0的概念要大得多。而Web 2.0应是Innovation 2.0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1种特殊表现形式。

创新2.0强调公众的参与,倡导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如果说创新1.0是以生产为导向、以技术为出发点,创新2.0则是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以应用和价值实现为核心的创新。在这种视角下,Web2.0实际是创新2.0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典型案例。创新2.0的典型案例还包括开放源代码、自由软件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微观装配实验室(Fab Lab)等。开放、参与、协作特征的政府2.0模式,也正是创新2.0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创新实践。创新1.0是以企业、政府为核心为用户生产市场产品以及公共产品,创新2.0视野下的企业2.0、政府2.0则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参与共同创造独特价值、塑造公共价值。

参见焘江博文:Innovation 2.0: Beyond Web 2.0
http://bbs.mgov.cn/viewthread.php?tid=2245

以及《政府2.0: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创新》一文。

web2.0产品_web2.0 -现有的产品

wiki百科、Wallop 、yahoo360 、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del.icio.us、 cragslist 、glob 、客齐集、 friendster 、 linkin 、UU通、优友、天际网、爱米网 、linkist 、新浪点点通、skype、亿友、cyworld、新浪名博、土豆网、猪八戒威客网、即问即答网等

现在说说web2.0的具体应用。

历史很重要。对1个技术的学习也应当从历史出发,通过其在时间形成历史的流变,得以知晓现状,甚至能够预知未来。

那Web 1.0是什么呢?

他们说,记得静态HTML的WWW时代么?

(那个时代的WWW应用、人们的Web体验、对社会的影响如何?)

那么动态HTML和静态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对了,他们是真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响上,与1.0相比,扩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Web服务端的程序,应用户的请求,取出数据,加上事先设计的模板,动态的生成Html代码,发送到用户的浏览器那里。

他是1.0系列,应为用户在浏览器中所见和Web 1.0一样,它有0.5的升级,因为数据不是事先制作并发布,而是动态生成,和用户的需要交互生成。

那好,在加0.5,到Web 2.0,变化是在哪里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变的,会继续朝着什么方向改变互联网和社会呢?)

更新:关于各个版本的差别,看看亚马逊的例子。

事情没有那么幸运,Web 2.0并不是1个具体的事物,而是1个阶段,是促成这个阶段的各种技术和相关的产品服务的1个称呼。所以,我们无法说,Web 2.0是什么,但是可以说,那些是Web 2.0。

WikiPedia的Web 2.0条目下列出了这些条件:
* CSS 和语义相关的 XHTML 标记
* AJAX 技术
*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 简洁而有意义的 URLs
* 支持发布为 weblog
* RESTian (preferred) 或者 XML Webservice APIs
* 一些社会性网络元素

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 网站应该能够让用户把数据在网站系统内外倒腾。
* 用户在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
* 完全基于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过浏览器完成。
(以上内容引用自英文版维基百科)

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过,对于其中谈到的几个要素,大家还是公认的。

- 基于RSS/ATOM/RDF/FOAF等XML数据的同步、聚合和迁移。

数据不再和页面和网站混粘在一起,它独立了,它跟着用户走。这是Web 2.0的很重要特征。这也是为什么Blog是Web 2.0的代表的原因。在网志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独立的一则则的网志。

独立,然后有物理表现。现在,就能让他们活跃起来。透过对XML数据的处理,这些内容能被自由的组合,被各种应用程序,不论是Web程序还是桌面程序等呈现和处理。
(更新:参看商业周刊的All Your Info in One Place)

当然??

内容跟着人走,内容又能够被用户自由的组合,也就是说,用户能够自由的借助内容媒介,创建起1个个的社群,发生各种社会性的(网络)行为。

此外还有标签以及建立在开放标签系统之上的folksonomy。

- 第3个公认的因素是开放API,这个技术性稍强些,得另花时间研习,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 map等。

(Web 2.0是个大筐,装了好多东西)

从Web应用的产品/服务生产者角度来说,该如何创建Web 2.0的产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么几点,1个是微内容(这里有定义),1个是用户个体。除了这2个最基本的之外,还可以考虑社群内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微内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算是微内容,比如一则网志,评论,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这些微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它的数量、重要性,还有我们对它的依赖,并不亚于那些道貌岸然、西装革履的正统文章、论文、书籍。

对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是互联网所开创的平等、***、自由风气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联网相关技术消减信息管理成本之后的1个成果。

我们每天都生产众多的微内容,也消费着同样多的微内容。对于Web 2.0来说,如何帮助用户管理、维护、存储、分享、转移微内容,就成了关键。

用户个体。对于Web 1.0的典型产品/服务来说,用户没有具体的面貌、个性,它只是1个模糊的群体的代名词而已。但是对于Web2.0的产品和服务来说,用户是个实实在在的人。Web 2.0所服务的,是具体的人,而不是1个如同幽灵般的概念。并且,这个人的具体性,会因为服务本身而不断地充实起来。

如何为这个具体的个体服务,是Web 2.0设计的起点。

因此,1类可以被称作Web 2.0的产品/服务将是这样:

服务于用户个体的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的平台。

这是表。

里呢,恐怕就设计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内容的XML表现;微内容的聚合;微内容的迁移;社会性关系的维护;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其质,是否就是开源、参与、个人价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许多方面起头并进又相互牵连的1个新的阶段的到来。因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对于Web开发人员来说,Web2.0意味着什么呢?

他们说Web2.0阶段,Web是1个平台,或者说,Web正在变得可编程,可以执行的Web应用。野心家们设想这个它的终极目标是Web OS。

Web 1.0时候,Web只是1个针对人的阅读的发布平台,Web由1个个的超文本链接而成。现在的趋势发生了变化,Web不仅仅是Html文档的天下,它成了交互的场所。

Web 2.0 Conference网站的横幅引用Jeff Bezos的话说“Web 1.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for people,web 2.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better for computers”。

具体来讲,他们说Web成为1个开发环境,借助Web服务提供的编程接口,网站成了软件构件。

这些,就是Web Service的目标吧,信息孤岛通过这些Web Service的对话,能够被自由构建成适合不同应用的建筑来。

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等提供的编程接口衍生出的各种应用。

为什么要开放APIs,这涉及到集市中的商业方面的技术策略。当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是什么呢?

这种交互不仅体现在不同的网站服务之间,同时还体现在用户和Web之间在浏览器上的交互。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味书签的收藏中Web2.0和AJAX如此相关的1个原因。

在Web页面上使用桌面程序有的那些便利,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这恐怕也是Web可编程的1个方面,Web页面不再是标记和内容混合那样的简单,它就是1个可以编程的地方(是这样理解吧?)

有人反对说,AJAX的使用对搜索引擎不友好,只有Web 1.0的站长才关心这个事情吧,在Web 2.0时候,站长应该关心的是用户参与的便利、用户的自由度,至于搜索,有RSS/ATOM/RDF等,更本用不着操心,Google不是已经顺应这个趋势,让大家主动提交了么?

可编程的第3个方面,是否在于Web应用和桌面应用之间的无缝连接趋势的出现?类似这里说的“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

......

自己不是专业开发人员,对Web OS的学习就点到为止,下次换个方向,否则我非头大不可。

---------------------

cathayan和Live21说Web 2.0其实思路很古老,就是internet 1.0的回归。

Live21那里提到“关于概念的炒做应该不是一次两次的问题了”。

提到概念炒作,我还真见到过,今天在一篇报道中看到作为WEB 2.0的BSP的字眼,好笑得很。

不过,我真想说明,在目前中文Blog空间内能查阅到的学习、探讨Web 2.0的资料都不是炒作,因为包括我在内,大家都没有任何商业背景(注意,新闻报道中的那些Web 2.0除外)。

[Web 2.0是个历史学的概念,而非是个技术性的概念,它是对Web发展历史断代的成果。对这个概念的梳理,能帮助我更好的把握互联网正在发生的技术与文化。]

中文网志圈谈论的Web 2.0内容摘要:

- “我觉得最有价值的1个是, web应用的数据格式开始逐渐出现了交换“标准”...这些标准...更加容易被机器自动化处理...能帮助人更好地过滤和定制化信息。其次,更多的服务将以web service的形式来提供,...这使得web 服务可以被互相集成, 从而诞生更多新的服务...人的重要性被提高了。过去web更多注重在信息提供, 而现在的越来越多的应用更加关注人,也就是所谓“社会性”。此外web的可用性改进正在被越来越重视...”[老冒:朝web 2.0泼点冷水]

- “RSS逐渐成为在线内容提供服务的标准发行平台。Blog以及user-generated内容的兴起。My Yahoo提供的RSS整合型服务。同时提出了值得密切关注的一些发展中领域,其中包括搜索技术,个性化,User-Generated内容(包括 blog,评论,图像和声音),音乐,短视频和Accessibility(易访问性)”[Owen:Mary Meeker新作 - 关于Digital World的发展报告的摘取]

- “我们谈论的Web2.0带给我们的是1种可读写的网络,这种可读写的网络表现于用户是1种双通道的交流模式,也就是说网页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传统的“Push”模式演变成双向交流的“Two- Way Communication”的模式。而对于Web服务的开发者来说,Web2.0带来的理念是服务的亲和力,可操作性,用户体验以及可用性。”[Owen:BaCKpACK-体验可读写的Web服务]

- “web 2.0是1种可以被分发的信息概述,web文档被格式化成了web数据。我们不会再看到不同旧地信息,现在我们所注意到是1种聚合、再混合内容的工具。”[songzhen:也说Web 2.0的翻译]

- “从这些应用中可以看到:如果基于传统的HTML,同样的功能实现将变得非常复杂和不稳定,数据的再生产和交换成本是很高的。所以:RSS这个标准最终要的贡献就是使得互联网的大部分网站变得可编程:类似的例子还有Blog中的:TrackBack Ping等机制,这些机制都是依赖XML/RPC实现的。当初为Lucene设计1个RSS/XML的接口也是为了这个初衷,它使得全文检索服务可以轻松的嵌入到各种应用中,通过关键词将各种内容之间实现更丰富的关联(Well Referenced)。”[车东:RSS,简单协议使得互联网可编程]

- “聚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聚合(通常来说,更好的聚合应该基于个人知识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很显然应该成为新一代或者说web2.0架构的核心之一。还有,你会重新发现,恰好是分散带动了聚合,聚合促进了分散,通过聚合的思维,互联网的网络状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密集,web2.0就变得越来越有趣味,它将web1.0时代的硕大节点即门户网站不断消解,去努力创造1个更加和谐的自然网络图谱。”[Horse:rss,聚合的无数可能]

- “新的web2.0网站都依赖于用户参与、用户主导、用户建设”。[Horse:Web 2.0这个词]

- Keso:Web 1.0与Web 2.0的区别

- 简单的说,web1.0的主要交流方式是人与机,而web2.0的交流平台是网络中的人与人。

“表面上看,bloglines取代了门户,成为1个新的中心,但这里有1个重大的区别。门户是只读的,它带有某种锁定的性质。你可以离开门户,但你无法带走门户的内容。Bloglines则完全不同,你觉得它好用,就会继续使用,有一天你不再喜欢Bloglines,你完全可以导出你的OPML,到另1个 RSS订阅网站,或者干脆用客户端软件浏览同样的内容。所以,像Bloglines这样的网站,是可写的,你可以导入,也可以导出。就像你对信息拥有选择权,对服务提供商也同样拥有选择权,没有人可以锁定你,主动权在你自己手上。”[Keso:再说信息选择权]

- “Flickr、del.icio.us、Bloglines等Web 2.0服务,通过开放API获得了很多有趣、有用的想法,并借助外部的力量,让用户获得了更好的体验。更多大公司也加入到开放API的潮流中,Google、Yahoo!、Amazon、Skype。Google桌面搜索今年3月才开放API,很快就产生了大量的创造,大大扩充了可搜索的文件格式。”[Keso:开放API]

- “归纳:web1.0天天谈门户,web2.0谈个人化;web1.0谈内容,web2.0谈应用;web1.0商业模式,web2.0谈服务;web1.0谈密闭、大而全,web2.0大家谈开放、谈联合;web1.0网站中心化,web2.0谈个人中心化;web1.0一对一,web2.0谈社会性网络;web1.0不知道你是狗,web2.0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我一清二楚甚至想要干什么呢。。。”[van_wuchanghua:发现了N.HOOLYWOOD,我还知道你今年夏天要干什么]

- “我认为Web2.0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性: 个性化的传播方式. 读与写并存的表达方式. 社会化的联合方式.标准化的创作方式. 便捷化的体验方式.

web2.0产品_web2.0 -典型的Web2.0网站

国内典型的Web2.0网站主要包括一些以博客和社会网络应用为主的网站,尤其以博客网站发展最为迅速,影响力也更大,例如博客网(www.bokee.com)、DoNews IT社区(www.donews.com)、百度空间(post.baidu.com)、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QQ空间、腾迅博客等。

web2.0产品_web2.0 -2006年网站列表及介绍

Goodstorm, 这个网站的竞争对手有 Zazzle
Goodstorm是1个这样的网站: 假设你是1个非赢利组织, 或政治组织, 或甚至你是1个独立的艺术家, 网站为你在该站建1个商店, 网站为你生产制作并将你的产品(如T恤衫)
运送给客户! 作为政治组织, 或非营利机构, 你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你们的主张;作为艺术家, 你希望你的设计为更多的人欣赏和接受, Goodstorm可以帮你在T恤衫上印上你的LOGO标志, 以达到宣传的效果.

Oodle正式增加了”事件”和”票务”作为新的类别.
这看上去是Meetupevents和一些票务经纪功能的组合, 这一调整为网站增加了营业收入, 看来是1个明智之举.
Gravee的商业模式很有意思, 它除了整合来自Google, MSN和Yahoo(Alexa即将推出)的搜索结果外, Gravee允许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面上的网站可以分成Gravee的广告收入.根据gravee的广告分享计划, 当1个用户点击了Gravee上的广告后, 由此所产生的收入的70%分配给搜索结果页面上的十个网站, 即每个网站分到7%的收入.如果你的网站加入Gravee联盟, 即在你的网站安装Gravee的搜索框, 这样,由你的网站带来的流量的收入的35%就归你所有!

Quimble 在线提问网站, 你可以创建1个问卷, 将有很多的人一起来回答你的问题.

你也可以将有关这一问卷的一段代码植入你的自己的网站或blog, 或有你的朋友RSS订阅你的提问, 以实现和朋友的共享.

ajchat类似Meebo, Gtalkr, e-messenger.net之类的工具!

StreamLoad, 个性化, 安全的存放, 归类, 共享和重新获取视频, 图片, 音乐以及其他各类文件的网站.

iLoveTravelStories共享旅游故事的新网站. 用户可以对故事进行投票评级.

SaleHug是1个销售blog, 其目标是提供1个快捷简单的方法, 方便用户找到想找的商品和品牌.地面的店主可以将自己在出售的商品信息向网站发送, 但是最终是否被网站使用取决于该商品的特性. 如果网站认为不合适, 那么该商品的信息就不会在该网站显示.

BubbleShare来自加拿大的图片共享网站, 使用非常的简单! 用户可以不用注册就可以上传图片. 基于相册管理图片, 每个相册可以放置100张相片, 并被分配1个用久的URL链接, 可以任意拖放图片以调整图片的顺序. 还有图片缩放和添加音频评论的功能. 访客可以评论相片, 可以RSS订阅. 但是BubbleShare没有使用tag和tag搜索, 也许是基于相册管理图片的原因, 不用tag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v4s网站, 点击这里 送声音留言或邮件至任何邮箱或skype的联系人.在GoogleTalk将’deedJobs”加为好友, 用’hello”问个好, Gtalk就带你进入1个很友好的界面, 即Indeed的工作搜索引擎. 不错的工具.

KritX, blog评论聚合. 随着blog的流行和火爆, 每天数以百万计的网民在各类blog站点留下评论, 内容涉及影视, 音乐, 读书计餐饮评论等. KritX对这些blog评论进行聚合.

同类网站有:Blogcritics、microformats、StructuredBlogging

Talk Digger是新近出现在互联网的用于发现, 跟踪和加入某个话题讨论的新手段.它的使用很简单: 你手头肯定会有某个新闻的URL(页面链接), 或1个产品的URL, 或其他的页面. 如果你想知道别人是怎样看或评论这些URL上的内容的, 你只需要将此URL复制并粘贴到Talk Digger上的搜索框里, 并进行搜索.搜索出来的结果将是与此URL有关的一些链接, 从中你可以知道别的人是如何在评价这些时件或产品的.

Gliffy- 是由一系列在线应用的组成, 旨在为了取代昂贵和难以使用的客户端软件。 它可以在任何浏览器上面使用。gliffy 的第1个版本主要是关于的文档的创建, 目前为止支持下列几种文档
(1) 图表
(2) 工作流文档
(3) 数据类图
(4) 网络图
(5) 数据库设计模式
(6) web布局图形

有些像是Visio 的在线版本
yashi——1个视频片断的托管服务提供商

不用注册也可以上传视频文件, 非会员单个文件最大是10M,而会员的单个文件增加到20M; 支持将video 引用到个人的blog上面去 odle搜索分类广告的搜索引擎, 最近该搜索引擎将增加1个”事件”(events)的栏目. 现有的栏目有For sale, Cars, Housing, Jobs和其他一些服务. 增加了”事件”栏目以后, 可望为网站带来诸如票务销售及相关服务的营收.Oodle一直流量平平, 近来作为主要数据来源的Craigslist又断了对其内容的支持.

PodTranscript是1个雇佣人工将播客文件(视频和音频)转换为文本文件的服务网站. 现阶段推出免费的转换服务, 但只提供15分钟播客内容的转换服务. 该网站即将推出收费的转换服务, 费用在每30分钟10美元左右.类似的有我们近来刚刚介绍的 Castingwords, 这家也提供同样的服务.

gOFFICE是1个基于浏览器的在线办公室工具软件. 现阶段提供字处理及桌面出版系统. 该站点可以直接从网站打印高质量的文档而无需使用word, 输出的是PDF文档. 站内有文本模板库, 可以无限量上传文档. 支持电子表格及演示系统(类似PowerPoint的幻灯片). 更多的功能尚在开发中.

FeedmarkerRSS阅读器社会性书签, 相当于 del.icio.us bloglines
Boltfolio 提供在线存储影音文件, 图片交换, 记录思想, 并且去认识相同兴趣爱好的人, 目前主要服务有:

(1) 提供无限空间,存储影音文件, 图片,blog
(2) 利用摄像头或者麦克风,制作小电影
(3) 分享, 支持IM, RSS, Email

MusicStrands可以搜索到不少乐队的音乐, 提供从Amazon和iTunes购买音乐的页面链接. 此网站提供了不少2.0的功能, 包括SNS,用户推荐及标签tagging等. 是1个不错的发现新的音乐的工具.
Google音乐搜索(Google MusicSearch)也提供这个服务.
GreedyMe,可以从诸如Amazon等网站导入你的购买意向, 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 运用书签意方便地从别的站点导入这些购买意想

Multitap社会性站点, 为电脑游戏玩手提供1个共享游戏截图的平台.

RssHut来自各个资讯站点的RSS feeds集萃, 设计有特别的会员区域, 方便用户阅读,管理和添加喜好的feeds.

vSocial 上传观看和共享视频文件的网站. 有一些特色的功能.

yoono是1个协作搜索, 共享和交换信息的工具. 它把网络上已经存在的如社会性书签功能, 搜索功能, RSS功能等整合在1个站点之中.

该站在社会性书签和搜索功能中没有使用代表web2.0主要特征的tag, 它从构架层面对社会性书签进行了分类, 从而决定各个站点之间的关系. 这样有效的避免了tag中经常出现的诸如同义词, 拼法不同和语言不同而出现的一些问题.

Gritwire, 基于flash的RSS阅读器, 包括播客的

播放器, 提醒功能和wiki功能!

Basecamp是1个项目协作管理平台. 可以直接在服务器上存储文件, 无需FTP上传. 上传文件可以大至20M.无需客户端, 纯网络, 无需安装任何软件.凡是从Basecamp合作网站介绍来的付费用户, 可以在Basecamp得到一些付费上的优惠.

ContentVote 允许阅读者对写手或blogger所发布的内容进行投票和评价, 从中发现这些内容的价值, 并在不同内容之间进行比较.

OpinMind旨在发现和你有着共同兴趣的blogger.

Opinmind搜集了全球170万个blogger的1400万条意见, 内容几乎覆盖所有的领域.比如你输入”beer”, 搜索结果出来3203条正方意见,即喜欢啤酒的意见; 894条反方意见, 即讨厌啤酒的意见.

基于tag 的交友服务amiamo1.com可以输入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 如音乐磁带, 电影, 爱好, 明星,城市等等, Amiamo1 然后搜索出跟你有相同爱好的人, 然后您可以跟他们取得联系!

Giftornot, 提供礼物建议服务, 根据Amazon里的用户评价和送礼对象的特点, 帮助你从Amazon为你的朋友选购礼物的服务网站.

Totoexpress, 通过互联网为客户发送和接收大容量文件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peoplefeeds, ”胶合”属于你的出现在各个网站上的内容, 导入你的tag(标签). 现支持del.icio.us. 你的blog和Flickr的图片(视频即将推出).

esnips安全在线存储本机和网页内容. 如文本, 图像, 图片, 音频和视频等各类文件的网站, 用于共享和在线获取.

sproutit,提供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邮件管理服务。

本周刚刚发布的JotSpotTracker,是1个电子表格的wiki, 是1个在线的协同制作电子表格的平台. 用户可以导入和导出各类电子表格,用户不需再用电子邮件发送电子表格.随着各类办公室在线应用的发展, JotspotTracker合作加入了在这一领域里的NumSum和TrimSpreadsheet

sponit是1个有加州大学伯克来分校的三个学生创建的1个群体博客网站, 听说将会异常吸引人. 估计会在下月推出, 请关注.

Yahoo于8号发布了Yahoo Answers(问答). Yahoo问答融入了更多的web2.0的元素, 为了提高用户的积极性, Yahoo问答采用了基于用户回答质量和数量的积分制度. 所有的问和答均被存入档案以方便搜索!类似产品有Wondir.

而Google Answers则对来自于专家的回答需支付一定的费用.

Rallypoint 在线协同服务, 可以用来创建,组织和分享你的公司的经验和知识. 使用基于网络的文本,社会性标签(tagging), 用户创建的一些收藏和其他社会性功.Rallypoint合作加入了Writely, Jotspot Live和Zohowriter

行走地球旅行网,行走地球旅行网是个性化的中文旅游互动网站,集合了博客—个人旅游主页,维客—地区指南,SNS—我的驴友,旅游比价搜索,问答搜索等的特点。网站旨在为旅行者之间提供1个信息交流交换的平台。

旅行wiki-ulog,是1个旅行百科网站,用WIKI的模式运做。

类似的海外站点有Travbuddy

Clipmarks 又是1个跟刚才介绍的Metawishlist很类似的东西, 也就是把从各个网站收集来的东西放在1个网站里进行存储, 并进行tag分类, 再与朋友分享.

Metawishlist

* 将散落在不同网站的你想做的事情和想实现的心愿收集在一起, 统一存储在该网站;
* 将这些事情以tag进行分组归类;
* 将这些分组归类的愿望与家人, 朋友甚至陌生人分享.

Frappr创建个性化地图, 共享群组相片, 共享你喜欢的地方, 共同探索神秘的世界.
Gawker今天发布了1个新的blog站点, Consumerist
OurMedia免费存储各类视频, 音频, 图片, 文本, 甚至软件的平台.
travbuddy, 在这个平台上, 用户可以上传图片和地图, 创建旅游日志和记录旅游感想与各国的爱好旅游的朋友共享, 结识结交来自各国的朋友.

Web 2.0”的概念开始于1个会议中,展开于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头脑风暴部分。所谓互联网先驱和O'Reilly公司副总裁的戴尔·多尔蒂(Dale Dougherty)注意到,同所谓的“崩溃”迥然不同,互联网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重要,令人激动的新应用程序和网站正在以令人惊讶的规律性涌现出来。更重要的是,那些幸免于当初网络泡沫的公司,看起来有一些共同之处。那么会不会是互联网公司那场泡沫的破灭标志了互联网的1种转折,以至于呼吁“Web 2.0”的行动有了意义?我们都认同这种观点,Web 2.0会议由此诞生。

2001年秋天互联网公司(dot-com)泡沫的破灭标志着互联网的1个转折点。许多人断定互联网被过分炒作,事实上网络泡沫和相继而来的股市大衰退看起来像是所有技术革命的共同特征。股市大衰退通常标志着蒸蒸日上的技术已经开始占领中央舞台。假冒者被驱逐,而真正成功的故事展示了它们的力量,同时人们开始理解了是什么将1个故事同另外1个区分开来。

在那个会议之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Web 2.0”一词已经深入人心,从Google上可以搜索到950万以上的链接。但是,对于Web 2.0的含义仍存在极大的分歧,一些人将Web 2.0贬低为毫无意义的1个行销炒作口号,而其他一些人则将之理解为1种新的理念。

Web2.0是2003年之后互联网的热门概念之一,不过目前对什么是Web2.0并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来说Web2.0(也有人称之为互联网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1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意义

在当初的头脑风暴中,已经用一些例子,公式化地表达了对Web 2.0的理解:
这个列表还会不断继续下去。但是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认定1个应用程序或1种方式为作所谓“Web 1.0”,而把另外1个叫做“Web 2.0”呢?(这个问题尤为紧迫,因为Web 2.0的观念已经传播的如此广泛,以至于很多公司正在将这个词加到他们的行销炒作中,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其含义。同时这个问题也尤为困难,因为许多嗜好口号的创业公司显然不是Web 2.0,而一些我们认为是Web 2.0的应用程序,例如Napster和BitTorrent(BT),甚至不是真正适当的网络程序!)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些原则,这些原则是通过Web 1.0的一些成功案例,以及一些最为有趣的新型应用程序来体现的。

1. 互联网作为平台

正如许多重要的理念一样,Web 2.0没有1个明确的界限,而是1个重力核心。不妨将Web 2.0视作一组原则和实践,由此来把距离核心或远或近的网站组成为1个类似太阳系的网络系统,这些网站或多或少地体现着Web 2.0的原则。

这些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互联网作为平台”。这也曾是Web 1.0的宠儿网景公司(Netscape)的战斗口号,而网景在同微软的浏览器大战中陨落了。此外,我们早先的Web 1.0的楷模中的2个,DOUBLECLICK和Akamai公司,皆是将网络当作平台的先驱。人们往往不认为这是1种网络服务,但事实上,广告服务是第1个被广泛应用的网络服务,同时也是第1个被广泛应用的混合处理(mashup),如果用另1个近来流行的词来说的话。每个旗帜广告(banner ad)都是用来在2个网站之前无缝合作,向位于另外一台计算机上的读者传递1个整合好的页面。

注:DoubleClick已经被Google以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Akamai也将网络看作平台,并且在1个更深入的层次上,来搭建1个透明的缓存和内容分发网络,以便降低宽带的拥塞程度。

虽然如此,这些先驱提供了有益的对比,因为后来者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可以将先驱们的解决方案进1步延伸,从而对新平台本质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了。DoubleClick和Akamai都是Web 2.0的先驱,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可以通过引入更多Web 2.0的设计模式,来实现更多的应用。

让我们对这3个案例中的每1个都作一番深究,来探讨其间的一些本质性的差别。

Netscape 对 Google

如果Netscape可以称为Web 1.0的旗手,那么Google几乎可以肯定是Web 2.0的旗手,只要看看他们的首次公开上市(IPO)是如何地揭示了各自的时代就清楚了。所以我们就从这2个公司和其定位的差别入手。

Netscape以传统的软件摹本来勾勒其所谓“互联网作为平台”:他们的旗舰产品是互联网浏览器,1个桌面应用程序。同时,他们的战略是利用他们在浏览器市场的统治地位,来为其昂贵的服务器产品建立起市场。从理论上讲,在浏览器中控制显示内容和程序的标准,赋予了Netscape1种市场支配力,如同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上所享受的一样。很像当初“自行的马车”(horseless carriage)将汽车描绘为1种熟知事物的延伸,Netscape曾推销1种网络桌面(webtop)来替代传统的桌面(desktop),并且计划借助信息更新,以及由购买了Netscape服务器的信息提供者来推送的各种小程序,来开发推广这种网络桌面。

最终,浏览器和网络服务器都变成了“日用品”,同时价值链条也向上移动到了在互联网平台上传递的服务。

作为对比,Google则以天生的网络应用程序的角色问世,它从不出售或者打包其程序,而是以服务的方式来传递。客户们直接或间接地为其所使用的服务向Google付费。原有软件工业缺陷荡然无存。没有了定期的软件发布,只需要持续的改善。没有了许可证或销售,只需要使用。没有了为了让用户在其设备上运行软件而不得不进行的平台迁移,只需要搭建宏大的、由众多个人计算机组成的、可伸缩的网络,其上运行开源操作系统,及其及自行研制的应用程序和工具,而公司之外的任何人则永远无法接触到这些东西。

在其底层,Google需要1种Netscape从未需要过的能力:数据库管理。Google远远不只是1个软件工具的集合,它是1个专业化的数据库。没有这些数据,那些工具将毫无用武之地;没有这些软件,数据也将无可控制。软件许可证制度和对应用程序接口(API)的控制——上1个时代的法宝——已经毫不相关了,因为Google的软件只需要执行而从不需要分发,也因为如果不具备收集和管理数据的能力,软件本身就没有什么用处了。事实上,软件的价值是同它所协助管理的数据的规模和活性成正比的。

Google的服务不是1个简单的服务器,虽然其服务是通过大规模的互联网服务器集合来传递的;其服务也不是1个浏览器,虽然这种服务是被用户在浏览器中体验到的。Google的旗舰产品——搜索服务,甚至不托管它让用户来搜寻的内容。很像1个电话通话过程,不仅发生在通话的两端,而且发生在中间的网络上。作为用户和其在线体验的1个中介,Google作用于浏览器、搜索引擎和最终的内容服务器之间的空间中。

虽然Netscape和Google都可以被描述为软件公司,但显然Netscape可以归到Lotus,Microsoft,Oracle,SAP,以及其他发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软件革命的那些公司所组成的软件世界。而Google的同伴们,则是像eBay,Amazon,Napster,及至DoubleClick和Akamai这样的互联网公司。

DoubleClick 对 Overture 和 AdSense

同Google类似,DoubleClick是1个名副其实的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它把软件作为1种服务,在数据管理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并且正如上文所述,它是1个早在连网络服务的名字还不曾有时候,就已然开始其服务的先驱。然而,DoubleClick最终还是被其商业模式局限住了。它所贯彻的是九十年代的互联网观念。这种观念围绕着出版,而不是参与;围绕着广告客户,而不是消费者,来进行操纵;围绕着规模,认为互联网会被如MediaMetrix等网络广告评测公司尺度下的所谓顶级网站所统治。

结果是,DoubleClick得意地在其网站上引用道:“超过2000种的成功应用”。而相对比的是,Yahoo!公司的搜索市场(从前的Overture)和Google的AdSense产品,已经在为几十万的广告客户服务。

Overture和Google的成功源自于对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到的所谓“长尾理论”的领悟,即众多小网站集体的力量提供了互联网的大多数内容。DoubleClick的产品要求1种签订正式的销售合同,并将其市场局限于很少的几千个大型网站。Overture和Google则领会到如何将广告放置到几乎所有网页上。更进1步地,它们回避了发行商和广告代理们所喜爱的广告形式,例如旗帜广告和弹出式广告,而采用了干扰最小的、上下文敏感的、对用户友好的文字广告形式。

Web 2.0的经验是:有效利用消费者的自助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管理,以便能够将触角延伸至整个互联网,延伸至各个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延伸至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

毫不奇怪,其他Web 2.0的成功故事也显示着同样的轨迹。eBay扮演着1个自动的中间媒介的角色,使个体之间发生的几个美元的偶然性的交易成为可能。Napster(虽然已经出于法律原因而关闭)将其网络建立在1个集中的歌曲数据库之上,但是它让每1个下载者都成为一台服务器,从而使其网络逐渐扩大。

Akamai 对 BitTorrent

同DoubleClick类似,Akamai的业务重点面向网络的头部,而不是尾部;面向中心,而不是边缘。虽然它服务于那些处于网络边缘的个体的利益,为他们访问位于互联网中心的高需求的网站铺平了道路,但它的收入仍然来自从那些位于中心的网站。

BitTorrent,像P2P风潮中的其他倡导者一样,采用了1种激进的方式来达到互联网去中心化(internet decentralization)的目的。每个客户端同时也是1个服务器;文件被分割成许多片段,从而可以由网络上的多个地方提供,透明地利用了网络的下载者来为其他下载者提供带宽和数据。事实上,文件越流行下载得越快,因为有更多的用户在为这个文件提供带宽和各个片段。

BitTorrent由此显示出Web 2.0的1个关键原则:用户越多,服务越好。一边是Akamai必须增加服务器来改善服务,另一边是BitTorrent用户将各自的资源贡献给大家。可以说,有1种隐性的“参与体系”内置在合作准则中。在这种参与体系中,服务主要扮演着1个智能代理的作用,将网络上的各个边缘连接起来,同时充分利用了用户自身的力量。

2. 利用集体智慧

在诞生于Web 1.0时代并且存活了下来,而且要继续领导Web 2.0时代的那些巨人的成功故事的背后,有1个核心原则,就是他们借助了网络的力量来利用集体智慧:

--超级链接是互联网的基础。当用户添加新的内容和新的网站的时候,将被限定在1种特定的网络结构中,这种网络结构是由其他用户发现内容并建立链接的。如同大脑中的神经突触,随着彼此的联系通过复制和强化变得越来越强,而作为所有网络用户的所有活动的直接结果,互联的网络将有机地成长。

--Yahoo!是第首例伟大的成功故事,诞生于1个分类目录,或者说是链接目录,1个对数万甚至数百万网络用户的最精彩作品的汇总。虽然后来Yahoo!进入了创建五花八门的内容的业务,但其作为1个门户来收集网络用户们集体作品的角色,依然是其价值核心。

--Google在搜索方面的突破在于PageRank技术,该技术令其迅速成为搜索市场上毫无争议的领导者。PageRank是1种利用了网络的链接结构,而不是仅仅是使用文档的属性,来实现更好的搜索效果的方法。

--eBay的产品是其全部用户的集体活动,就向网络自身一样,eBay随着用户的活动而有机地成长,而且该公司的角色是作为1个特定环境的促成者,而用户的行动就发生在这种环境之中。更重要的是,eBay的竞争优势几乎都来自于关键性的大量的买家和卖家双方,而这正是这一点使得后面许多竞争者的产品的吸引力显著减低。

--Amazon销售同Barnesandnoble.com等竞争者相同的产品,同时这些公司从卖方获得的是同样的产品描述、封面图片和目录。所不同的是,Amazon已然缔造出了一门关于激发用户参与的科学。Amazon拥有比其竞争者高出1个数量级以上的用户评价,以及更多的邀请来让用户以五花八门的方式,在近乎所有的页面上进行参与,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利用用户的活动来产生更好的搜索结果。Barnesandnoble.com的搜索结果很可能指向该公司自己的产品,或者是赞助商的结果,而Amazon则始终以所谓“最流行的”打头,这是1种实时计算,不仅基于销售,而且基于其他一些被Amazon内部人士称为围绕着产品“流动”(flow)的因素。由于拥有高出对手1个数量级的用户参与,Amazon销售额超出竞争对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具备了这种洞察力,并且可能会将之延伸开来的那些创新型的公司,正在互联网上留下他们的印迹。

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是1种在线百科全书,其实现基于1种看似不可能的观念。该观念认为1个条目可以被任何互联网用户所添加,同时可以被其他任何人编辑。无疑,这是对信任的1种极端的实验,将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的格言(源自开源软件的背景之下):“有足够的眼球,所有的程序缺陷都是肤浅的”(with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运用到了内容的创建之中。维基百科全书已然高居世界网站百强之列,并且许多人认为它不久就将位列十强。这在内容创建方面是1种深远的变革。

像del.icio.us(美味书签)和Flickr这样的网站,其公司已经在近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已经在1种被人们成为“分众分类”(folksonomy,有别于传统分类法)的概念上成为先行者。“分众分类”是1种使用用户自由选择的关键词对网站进行协作分类的方式,而这些关键词一般称为标签(tags)。标签化运用了像大脑本身所使用的那种多重的、重叠的关联,而不是死板的分类。举1个经典的例子,在Flickr网站上,一幅小狗照片可能被加上“小狗”和“可爱”这样的标签,从而允许系统依照用户行为所产生的自然的方式来进行检索。

协作式垃圾信息过滤产品,例如Cloudmark,就聚集了电子邮件用户们对于“一封邮件是或者不是垃圾邮件”的众多相互独立的决策,从而胜过了依赖于分析邮件本身的那些系统。

伟大的互联网成功者并不主动地到处推销其产品,这几乎成为公理。他们采用“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些推介会直接从1个用户传播到另外1个用户。如果1个网站或产品依赖广告来进行宣传,你几乎可以断定它不是Web 2.0。

即便许多互联网基础设施本身,包括在大多数网络服务器中用到的Linux,Apache,MySQL,以及Perl,PHP或Python代码,也都依靠开放源码的对等生产(peer-production)的方式。其中包含了1种集体的、网络赋予的智慧。在SourceForge.net网站上列有至少10万种开放源码软件项目。任何人都可以添加1个项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使用项目代码。

同时,由于作为用户使用的结果,新的项目从边缘迁移到中心。1个对软件的有机的接受过程几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营销。同时,作为用户应用的结果,新的项目从边缘迁移到中心,这是1种几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营销的,有机的软件采用过程,。

经验是:源于用户贡献的网络效应,是在Web 2.0时代中统治市场的关键。

平台总是打败应用程序

在过去每次同对手的竞争中,微软都成功地打用了平台这张牌,打败了即便是最占主导地位的应用程序。Windows平台让微软以Excel取代了Lotus 1-2-3,以Word取代了WordPerfect,,以Internet Explorer取代了Netscape浏览器。

不过这次,冲突不是在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而是在2种平台之间。每个平台皆有1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一方面,1个独立软件商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并且将应用程序接口和操作系统紧密集成,从而对程序设计模式予以控制;另一方面,是1个没有所有者的系统,由一组协议、开放标准和对合作的共识来连结到一起。

Windows系统代表了由软件程序接口来进行专有控制的高峰。Netscape曾尝试用微软当初对付其对手所使用的手段,来同微软进行争夺,但是失败了。然而拥有互联网开放标准的Apache却已经繁荣了起来。此番上演的战局,已不再是实力悬殊的平台对决孤立的软件了,而是变成了平台对决平台。问题在于,哪个平台,或者更深远地来说哪个体系,以及哪个商业模式,最能适应未来的机遇。

Windows对于早期的PC时代的问题是1种卓越的解决方案。它统一了程序开发者的竞技场,解决了很多困扰这个领域的问题。但这种由单一供方控制的一刀切的方法,已不再是适宜的解决方案,而成为了1种问题。面向交流的系统需要协同性,互联网作为1个平台当然也是如此。除非供方可以控制每一例交互的2个终端,这种通过软件的程序接口来锁定用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企图通过控制平台来推销应用程序的Web 2.0提供商,从定义上讲,已经丧失了这个平台的优越性。

这并不是说锁定和竞争优势的机会不复存在了,而是说我们相信这种机会不是通过控制软件程序接口和协议来取得的。新的游戏规则正在浮现。那些能够理解这些新的游戏规则,而不是企图回到PC软件时代旧有规则的公司,才有可能在Web 2.0时代获得成功。

博客和大众智慧

Web 2.0时代一项最受追捧的特性就是博客的兴起。个人主页从互联网早期就已经存在了,而个人日记和每日发表观点的专栏就更渊源久远了,那么到底有什么让人大惊小怪的呢?

归根底地,博客只是1种日记形式个人网页。但正如里奇·斯格仁塔(Rich Skrenta)指出的,博客的按时间顺序来排列的结构“看起来像是1个微不足道的变化,但却推动着1个迥然不同的分发、广告和价值链。”

其中1大变化就是项称为RSS的技术。RSS是自早期计算机高手们认识到CGI(公共网关接口)可用来创建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网站以来,在互联网根本结构方面最重要的进步。RSS使人们不仅仅链接到1个网页,而且可以订阅这个网页,从而每当该页面产生了变化时都会得到通知。斯格仁塔将之称为“增量的互联网”(incremental web)。其他人则称之为“鲜活的互联网”(live web)。

当然,现在所谓“动态网站”(即具有动态产生的内容的、由数据库驱动的网站)取代了十年前的静态网站。而动态网站的活力不仅在于网页,而且在链接方面。1个指向网络博客的链接实际上是指向1个不断更新的网页,包括指向其中任何一篇文章的“固定链接”(permalinks),以及每一次更新的通知。因此,1个RSS是比书签或者指向1个单独网页的链接要强大得多。

RSS同时也意味着网页浏览器不再只是限于浏览网页的工具。尽管诸如Bloglines之类的rss聚合器(RSS aggregators)是基于网络的,但其他的则是桌面程序,此外还有一些则可以用在便携设备上来接受定期更新的内容。

RSS现在不仅用于推送新的博客文章的通知,还可以用于其他各种各样的数据更新,包括股票报价、天气情况、以及图片。这类应用实际上是对RSS本源的1种回归:RSS诞生于1997年,是如下2种技术的汇合:1种是戴夫·温纳(Dave Winer)的“真正简单的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术,用于通知博客的更新情况;另1种是Netscape公司提供的“丰富站点摘要”(Rich Site Summary)技术,该技术允许用户用定期更新的数据流来定制Netscape主页。后来Netscape公司失去了兴趣,这种技术便由温纳的1个博客先驱公司Userland承接下来。不过,在现在的应用程序实现中,我可以看出两者共同的作用。

但是,RSS只是令博客区别于同普通网页的一部分原因。汤姆·科特斯(Tom Coates)这样评论固定链接的重要性:

“现在它可能看上去像是项普普通通的功能,但它却有效地将博客从1个易于发布(ease-of-publishing)的现象,进1步转变为互相交叉的社区的1种对话式的参与。这是首次使得对其他人的网站上的很特定的帖子表态和谈论变得如此地容易。讨论出现了,聊天也出现。同时,其结果是出现了友谊或者友谊更加坚定了。固定链接是第一次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在博客之间搭建桥梁的尝试。”

在许多方面,RSS同固定链接的结合,为HTPP(互联网协议)增添了NNTP(新闻组的网络新闻协议)的许多特性。所谓“博客圈”(blogosphere),可以将其视作1种同互联网早期的、以对话方式来灌水的新闻组和公告牌相比来说,新型的对等(peer-to-peer)意义上的等价现象。人们不仅可以相互订阅网站并方便地链接到1个页面上的特定评论,而且通过1种称为引用通告(Trackbacks)的机制,可以得知其他任何人链接到了他们的页面,并且可以用相互链接或者添加评论的方式来做出回应。

有趣的是,这种双向链接(two-way links)曾是象Xanadu之类的早期超文本系统的目标。超文本纯粹论者已然将引用通告颂扬为向双向链接迈进了1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通告不是1个真正的双向链接,确切地讲是1种(潜在地)实现了双向链接效果的对称式单向链接。其间的区别看起来可能很细微,但实际上却是巨大的。诸如Friendster, Orkut和LinkedIn那样的社交网络系统(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需要接受方做出确认以便建立某种连接,从而缺少像互联网架构本身那样的可伸缩性。正如照片共享服务Flickr网站的创始人之一卡特里纳·费克(Caterina Fake)所指出的,注意力仅在碰巧时才礼尚往来。(Flickr因此允许用户设置观察列表,即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RSS来订阅其他所有用户的照片流。注意的对象将会被通知,但并不一定要认可这种连接。)

如果Web 2.0的1个本质是利用集体智慧,来将互联网调试为1种所谓的全球的大脑,那么博客圈就是前脑中喋喋不休的呓语,那种我们整个头脑中都能听到的声音。这有可能并不反映出大脑的往往是无意识的深层结构,但却是1种有意识的思考的等价物。作为1种有意识的思考和注意力的反映,博客圈已经开始具有强有力的影响。

首先,因为搜索引擎使用链接结构来辅助预测有用的页面,作为最多产和最及时的链接者,博客们在修整搜索引擎结果方面充当着1种不成比例的角色。其次,因为博客社区是如此多地自相引用,关注其他博客的博客们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此外,评论家们所批判的“回音室”(echo chamber)也是1种放大器。

如果只是1种放大器,那么撰写博客将会变得无趣。但是像维基百科全书一样,博客将集体智慧用作1种过滤器。被詹姆士·苏瑞奥维奇(James Suriowecki)称为“大众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的规律起了作用,并且就像PageRank技术所产生的结果胜过分析任何单一文档一样,博客圈的集体关注会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

虽然主流媒体可能将个别的博客视为竞争者,但真正使其紧张的将是同作为1个整体的博客圈的竞争。这不仅是网站之间的竞争,而且是1种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Web 2.0的世界也正是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所谓“个人媒体”(We,the media)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是所谓“原本的听众”,而不是密实里的少数几个人,来决定着什么是重要的。

3. 数据是下1个Intel Inside

现在每1个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程序都由1个专门的数据库驱动:Google的网络爬虫, Yahoo!的目录(和网络爬虫),Amazon的产品数据库,eBay的产品数据库和销售商,MapQuest的地图数据库,Napster的分布式歌曲库。正如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在去年的私人对话中谈到的,“SQL是新的HTML”。数据库管理是Web 2.0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使得我们有的时候称这些程序为“讯件”(infoware)而不仅仅是软件。

该事实也引出了1个关键问题:谁拥有数据?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能已经见到了这样一些案例,其中对数据库的掌控导致了对市场的支配和巨大的经济回报。当初由美国政府的法令授权给Network Solutions公司(后被Verisign公司收购)的对域名注册的垄断,曾经是互联网上的第1个摇钱树。虽然我们在争论通过控制软件的API来形成商业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会变得困难得多,但是对关键数据资源的控制则不同,特别是当要创建这些数据资源非常昂贵,或者经由网络效应容易增加回报的时候。

注意一下由MapQuest, maps.yahoo.com,maps.msn.com,或者maps.google.com等网站提供的每张地图下面的版权声明,你会发现这样一行字“地图版权NavTeq,TeleAtlas”,或者如果使用的是新的卫星图像服务,则会看到“图像版权Digital Globe”的字样。这些公司对其数据库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仅NavTeq一家,就公布投资7.5亿美元用于创建其街道地址和路线数据库。Digital Globe则投资5亿美元来启动其自有卫星,来对政府提供的图像进行改进。)NavTeq竟然已做了很多模仿Intel的耳熟能详的Intel Inside标识的事:例如带有导航系统的汽车就带有“NavTeq Onboard”的印记。数据是许多此类程序事实上的Intel Inside,是一些系统的唯一的信息源组件,这些系统的软件体系多数是开放源码的,也有商业化的。

当前竞争火热的网络地图(web mapping)领域显示着,对拥有软件核心数据的重要性的疏忽大意,将最终削弱其竞争地位。MapQuest在1995年率先进入地图领域,随后是Yahoo!,再后来是Microsoft,而最近Google也决定挺进这一市场,他们可以轻松地通过对同一数据的授权来提供1个具有竞争力的程序。

然而,作为对比的是Amazon.com的竞争地位。像Barnesandnoble.com这样的竞争者一样,其原始数据库来自于ISBN注册商.R. Bowker。但是同MapQuest不同,Amazon大力增强其数据,增加出版商提供的数据,例如封面图片,目录,索引,和样张材料。更重要的是,他们利用了其用户来评注数据,以至于十年之后,是Amazon而不是Bowker,成为图书文献信息的主要来源,1个学者、图书管理员和消费者的参考书目来源。Amazon还引入了其专有的标识符,即ASIN,该标识符在ISBN存在时与之对应,而当产品不带有ISBN时,就创建出1个等价的命名空间。Amazon从而有效地“吸收和拓展了”其数据提供商。

设想如果MapQuest也已做了同样的事情,利用他们的用户来评注地图和路线,添加新的价值层面。那么对仅仅通过授权使用基础数据来进入这一市场的其他竞争者,将造成远远大得多的困难。

近期Google地图的引入,为应用程序销售商和其数据提供商之间的竞争,提供了1个活生生的实验室。Google的轻量型编程模型已经引发了不计其数的增值服务的出现,这些服务以数据混合的方式,将Google的地图同其他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的数据源相结合。保罗·拉特马赫(Paul Rademacher)的housingmaps.com是这种混合的1个上佳范例,其网站将Google的地图同Craigslist的公寓出租,以及住宅购买数据相结合,来创建1种交互式的房屋搜索工具。

目前,这些混合大多是由程序高手们实现的创新性的实验产品。但是企业行动将紧随其后。并且,人们已经可以从至少1类开发者中发现这一点。Google已经将数据源提供者的角色从Navteq那里夺走,并且将自己定位为1个令人喜爱的中介者。在以后几年里,我们将会看到数据提供商和程序销售商之间的斗争,因为2大阵营都认识到了,特定的数据类别在作为搭建Web 2.0程序的积木时是多么的重要。

这场竞赛已经涉及到拥有特定类别的核心数据:位置、身份、公共事件日历、产品标识和命名空间等。在许多情况下,在那些创建数据需要巨额成本的地方,也可能存在1种如同Intel Inside方式一样凭借单一数据源来所有作为的机遇。其他情况下,胜者将是那些通过用户聚合来达到临界规模,并且将聚合的数据融入系统服务中的公司。

比如,在身份标识领域,PayPal,Amazon的一键式,以及拥有数百万用户的交流系统,都有可能成为创建整个网络范围的身份标识数据库的正当竞争者。(关于此,Google最近使用手机号码作为Gmail账号标识的尝试,可能就是朝借鉴和拓展电话系统所迈出的1步。)同时,像Sxip这样的创业公司,正在探索联合身份标识的可能性,以寻求1种“分布一键式”,从而提供1个无缝的Web 2.0标识子系统。在日历领域,EVDB则是通过维基式参与体系来搭建世界上最大的共享日历的1种尝试。虽然评判者尚在观望着任何1个特定创业公司或方式的成功是否,但很显然,这些领域的标准和解决方案,有效地将某些数据转变为“互联网操作系统”(internet operating system)的可靠的子系统,并将促成下一代的应用程序。

关于数据,必须注意1个进1步的方面,那就是用户关心其隐私和对自己的数据的权限。在许多早期的网络程序中,版权只被松散地执行。例如,Amazon宣称对任何提交到其网站的评论的所有权,但却缺少强制性,人们可以将同样的评论转贴到其他任何地方。然而,随着很多公司开始认识到,对数据的掌控有可能成为他们首要的竞争优势来源,我们将会看到在此类控制方面强度更大的尝试。

正如专有软件的增长而导致自由软件运动一样,在下1个10年中我们会看到专有数据库的增长将导致自由数据运动。在像维基百科全书这样的开放数据项目、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以及像GreaseMonkey(让用户决定如何在其计算机上显示数据)这样的软件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对抗势头的前兆。

参与的体系
一些系统被设计为鼓励参与。在丹·布莱克林(Dan Bricklin)的论文“共用的丰饶”(Thecornucopiaof the Commons)中,他指出有3种创建大型数据库的方式。第1种,已经由Yahoo!来体现了,就是付费给人们来实现。第二种,由开放源码社区的经验启发而来,就是让志愿者来完成同样的任务。开放目录项目(Open Directory Project),1个Yahoo的开放源码竞争者,就是该方式的产物。但是Napster体现了第3种方式。因为Napster将其默认设置为自动为任何已经下载的音乐服务,任何用户都自动地帮助建立共享数据库的价值。同样的方式已经被其他所有P2P文件共享服务所采用。Web 2.0时代的1个关键经验在于:用户增加价值。但是只有很小一部分用户会有意来为你的程序增加价值,而不怕麻烦。因而,Web 2.0公司均进行了这样的默认设置,即作为程序通常使用方式的副产品,来聚合用户数据并创造价值。正如上面所指出的,他们在搭建那种用户越多则效果越好的系统。
米切尔·卡普尔(Mitch Kapor)曾经指出“体系是策略”。参与是Napster的本质,其根本体系的一部分。
同更经常被引用的所谓“吸引志愿精神”的原因相比,这种体系结构上的洞察力可能更能抓住对开放源码软件成功的本质。互联网、万维网(World Wide Web)、以及像Linux、Apache和Perl这样的开放源码软件项目的体系结构,均是这样1种设计,使得作为1种自动产生的副产品,谋求其自身利益的用户们创建着集体的价值。这些项目中的任何1个都有1个很小的核心、1种设计良好的扩展机制、和1种让任何人来添加任何合乎规定的组件的方式,不断增长着被Perl语言的创始人拉里·沃尔(Larry Wall)称为“洋葱头”(the onion)的外部层面。换句话说,这些技术通过他们本来的设计方式,体现着网络的效应。

4. 软件发布周期的终结

如上文在对Google和Netscape的比较中谈到的,互联网时代软件的代表性特征就是它应该被作为服务来交付。这种事实导致这类公司的商业模式上很多根本性的变化。

1. 运营必须成为1种核心竞争力。Google或者Yahoo!在产品开发方面的专门技术,必须同日常运营方面的专门技术相匹配。从软件作为制造品到软件作为服务的变化是如此地根本,以至于软件将不再能完成任务,除非每日加以维护。Google必须持续抓取互联网并更新其索引,持续滤掉链接垃圾和其他影响其结果的东西,持续并且动态地响应数千万异步的用户查询,并同步地将这些查询同上下文相关的广告相匹配。

所以,Google的系统管理、网络、和负载均衡技术,可能比其搜索算法更被严加看管,也就不足为奇了。Google在自动化这些步骤上的成功是其同竞争者相比更有成本优势的1个关键方面。

同样也不足为奇的是,像Perl、Python、PHP、和当前的Ruby这样的脚本语言在Web 2.0公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Sun公司的第1个网管哈桑·施罗德(Hassan Schroeder)曾对Perl有1个著名的形容:“互联网的管道胶带”(the duct tape of the internet)。事实上,动态语言(常常被称为脚本语言,并被软件制品时代的软件工程师所贬低),是系统和网络管理员,以及创建可经常更新的动态系统的程序开发者们所喜爱的工具。

2. 用户必须被作为共同开发者来对待,这是从对开放源码开发实践的1种反思中得出的(即便所涉及的软件不太可能以开放源码授权方式来发行)。开放源码的格言“早发布并常发布”(release early and release often)事实上已经演变成1种更为极端的定位“永远的测试版”(the perpetual beta)。其中产品在开放状态下开发,新的功能以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速度被加入进来。Gmail、Google Maps、Flickr、del.icio.us,和其他类似的服务,可能会在某个阶段打着测试版的标识多年。

故此,实时地监测用户行为,来考察哪些新特性被使用了,以及如何被使用的,将成为另外1种必须的核心竞争力。一位工作于1个主要在线服务网络商的开发者评论道:“我们每天在网站的某些部分提供两到3个新的特性,而且如果用户不采用它们,我们就将其撤掉。如果用户喜欢它们,我们就将其推广到整个网站。”

Flickr的总开发师卡尔·亨德森(Cal Henderson),近来透露了他们是如何在短至每半个小时就部署1个新版本的。显而易见,这是同传统方式有天壤之别的开发模式。虽然不是所有的网络程序都以像Flickr这样的极端方式来开发,但几乎所有网络程序都有1个同任何PC或者客户-服务器时代截然不同的开发周期。正因如此,ZDnet杂志才论断Microsoft不会打败Google:“Microsoft的商业模式依赖于每个人在每两到三年都升级他们的计算环境。Google的模式则依靠任何人每天在其计算环境中自行探索新东西。”

虽然Microsoft已经体现了从竞争中学习并最终做得最好的强大能力,但是毫无疑问这一次的竞争要求Microsoft(可以扩展到任何现存的软件公司)来成为1种在深入层面上显著有别的公司。天生的Web 2.0公司在享受自然而然的优势,因为它们不需要去摆脱陈旧的模式(及其相应的商业模式和营收来源)。

5. 轻量型编程模型

一旦网络服务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型公司将以复杂的网络服务堆栈来加入到纷争之中。这种网络服务堆栈被设计用来为分布式程序建立更可靠性的编程环境。

但是,就像互联网成功正是因为它推翻了许多超文本理论一样,RSS以完美的设计来取代简单的实用主义,已经因其简单性而成为大概是应用最广泛的网络服务,而那些复杂的企业网络服务尚未能实现广泛的应用。

类似地,Amazon.com的网络服务有2种形式:1种坚持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网络服务堆栈的形式主义;另1种则简单地在HTTP协议之外提供XML数据,这在轻量型方式中有时被称为REST(representationalState Transfer,代表性状态传输)。虽然商业价值更高的B2B连接(例如那些在Amazon和一些像ToysRUs这样的零售伙伴之间的连接)使用SOAP堆栈,但是根据Amazon的报道,95%的使用来自于轻量型REST服务。

同样的对简易性的要求,可以从其他“朴实的”网络服务中见到。Google近来的Google地图的推出就是1个例子。Google地图的简单AJAX(Javascript和XML的结合)接口迅速被程序高手们破译,被随即进1步将其数据混合到新的服务之中。

地图相关网络服务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例如像ESRI那样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从MapQuest和Microsoft的MapPoint。但是Google地图以其简洁性而让世界兴奋起来。虽然从前销售商所支持的网络服务都要求各方之间的正式约定,但Google地图的实现方式使数据可以被捕获,于是程序高手们很快就发现了创造性地重用这些数据的方法。

这里有几条重要的经验:

1. 支持允许松散结合系统的轻量型的编程模型。由企业开发的网络服务堆栈的复杂设计是用来促成紧密结合的。虽然这在许多情况下是必须是,但是许多最重要的应用程序可以事实上保持松散结合,甚至是脆弱的结合。Web 2.0的理念同传统的IT的理念迥然不同。

2. 考虑聚合(syndication)而不是协调(coordination)。简单的网络服务,例如RSS和基于REST的网络服务,是用来向外聚合数据,但并不控制其达到连接的另外一端时发生的事情。这种想法是互联网本身的基础,1种对所谓端到端原则的反映。

3. 可编程性和可混合性设计。像最初的互联网一样,RSS和AJAX这样的系统,都有此共同点:重用的障碍非常低。许多有用的软件事实上是开放源码的,而即便它不是,也没有许多东西来保护其知识产权。互联网浏览器的“查看源文件”选项,使得许多用户可以复制其他任何用户的网页;RSS被设计得使用户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查看所需要的内容,而不是按照信息提供者的要求;最成功的网络服务,是那些最容易采纳未被服务创建者想到的新的方向。同更普遍的“保留所有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相比,随着创作共用约定而普及的“保留部分权利”(Some Rights Reserved)一词成为1个有益的指路牌。

装配中的创新

轻量型商业模型是对轻量型编程和轻量型结合的1种自然产物。Web 2.0的理念善于重用。1种像housingmaps.com这样的新服务,是通过将2个现存服务抓取到一起来简单地创建起来的。Housingmaps.com还没有商业模式(目前为止),但对于许多小规模的服务,Google的AdSense(或Amazon的associates fees计划,或者两者都是)为同类服务提供了营收模式。

这些案例为Web 2.0的另外1个关键原则提供了启发,我们将之称为“装配中的创新”。当商品组件充裕时,你可以通过以新颖的或者有效的方式来装配这些组件来创建价值。很像PC革命为硬件商品装配提供了许多创新的机会,其中像Dell这样的公司创造了这种装配的科学,并从而打败了那些商业模式上要求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的公司,我们相信Web 2.0为各个公司提供了,通过在利用和整合由其他人提供的服务方面逐渐完善,来赢得竞争的机会。

6. 软件超越单一设备

另外1个值得一提的Web 2.0特性是Web 2.0已不再局限于PC平台这样1个事实。在对Microsoft的告别建议中,长期的Microsoft开发者戴夫·斯塔兹(Dave Stutz)指出:“超越单一设备而编写的有用软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获得更高的利润”。

当然,任何的网络程序都可被视为超越单一设备的软件。毕竟,即便是最简单的互联网程序也涉及至少两台计算机:1个负责网络服务器,而另1个负责浏览器。而且就如我们已经探讨过的,在将网络作为平台的开发中,把这个概念拓展到由多台计算机提供的服务而组成的合成应用程序中。

但是如同Web 2.0的许多领域一样,在那些领域中“2.0版的事物”(2.0-ness)并不是全新的,而是对互联网平台真正潜能的1种更完美的实现,软件超越单一设备这一说法赋予我们为新平台设计程序和服务的关键性的洞察力。

迄今为止,iTunes是这一原则的最佳范例。该程序无缝地从掌上设备延伸到巨大的互联网后台,其中PC扮演着1个本地缓存和控制站点的角色。之前已经有许多将互联网的内容带到便携设备的尝试,但是iPod/iTunes组合却是这类应用中第1个从开始就被设计用于跨越多种设备的。TiVo则是另外1个不错的例子。

iTunes和TiVo也体现了Web 2.0的其他一些核心原则。它们本身都不是网络程序,但都利用了互联网平台的力量,使网络成为其体系中无缝连接的、几乎不可察觉的一部分。数据管理显然是它们所提供的价值的核心。它们也是服务,而非打包的程序(虽然对于iTunes来说,它可以被用作1个打包的程序来仅仅管理用户本地的数据)。不仅如此,TiVo和iTunes都展示了一些集体智慧的方兴未艾的应用。虽然对于每个情况,其实验都是同网络IP入口的周旋。iTunes中只有有限的参与体系,虽然近来增加的播客(podcasting)将这一规则规律性了不少。

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伟大变革的Web 2.0领域中的1个,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正连接到这个新的平台中来。当我们的电话和汽车虽不消费数据但却报告数据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程序呢?实时的交通监测、快闪暴走族(flash mobs)、以及公民媒体,只不过是新平台的能力的几个早期警示。

一篇Web 2.0的投资论文
风险投资家保罗·科德罗斯基(Paul Kedrosky )写道:“关键在于去寻找1种你共识相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投资”。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Web 2.0的每个方面都涉及到同共识的分歧:每个人都在强调保持数据隐私的重要性,而Flickr/Napster等等,却使其公开化。这并非只是为了分歧而分歧(比如追求宠物食在线),而是在可以从中创建出一些东西的地方发生分歧。Flickr缔造了社区,Napster创造了收藏的广度。
另外1种看待这种现象的方式,就是成功的公司都放弃了一些昂贵但被认为重要的东西,以便免费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曾经昂贵过的东西。例如,维基百科全书放弃了集中的编审控制,以作为对速度和广度的回报。Napster放弃了“目录册”的想法(列出所有销售商正在销售的歌曲),并因此获得了广度。Amazon放弃了用于1个实体店面的想法,却从而服务于整个世界。Google放弃了大宗用户(开始的时候),却得到了80%的,其要求从前未被满足的用户。下面的说法很有一些合气道(借力打力)的精神:“你知道,你是对的——整个世界的人都绝对可以更新这篇文章。而且你猜怎么着,这对你是个坏消息”。
——内森·托克英顿(Nat Torkington)

7. 丰富的用户体验

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魏裴(Pei Wei)开发的Viola浏览器,互联网就被用来在网页浏览器中传送“小程序”(applet)和其他一些活动内容。1995年Java的引入就是围绕着这样的小程序的传送。JavaScript和后来的DHTML都被作为轻量型方式引入,来为客户端提供可编程性和丰富的用户体验。几年以前,Macromedia缔造出“富互联网应用”(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RIA)一词(该词也被Flash的竞争者开放源码的Laszlo系统使用),以便凸显Flash不仅可传送多媒体内容,而且可以是GUI(图形用户界面)方式的应用程序体验。

然而,互联网传递整个应用程序的潜能在Google引入Gmail之前,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紧接着就是Google地图程序,一些基于互联网的带有丰富用户界面以及PC程序等同的交互性的应用程序。在网络设计公司Adaptive Path的耶希?詹姆斯?加莱特(Jesse James Garrett)的1个讨论会论文中,Google所使用的这组技术被命名为AJAX。他写道:

Ajax不是项新技术。它其实是几项技术的组合。每项技术自身都很成熟,它们被以强有力的全新方式结合起来。Ajax涵盖:
-- 运用XHTML和CSS实现基于各种标准的展示。
-- 运用文档对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实现动态显示和交互。
-- 运用XML和XSLT实现数据交换和操作。
-- 运用XMLHttpRequest实现异步数据检索。
-- JavaScript将所有这些绑定到一起。

AJAX也是Web 2.0程序的1个关键组件,例如现在归属Yahoo!的Flickr,37signals的程序basecamp和backpack,以及其他Google程序,例如Gmail和Orkut。我们正在步入1个史无前例的用户界面创新阶段,因为互联网开发者们终于可以创建,像本地基于PC的应用程序一样丰富的网络程序了。

有趣的是,许多现在正被探索的功能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90年代后期,Microsoft和Netscape,都对现在终于被认识到的那些功能有所洞察,但是它们对于所要采用的标准的争斗,使得实现跨浏览器的应用程序变得困难。仅在当初Microsoft确定无疑地赢得了浏览器之战的时候,而且那时事实上只需要针对1个浏览器标准,编写这种程序才成为可能。同时,虽然Firefox在浏览器市场中重新引入了竞争,但至少在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对互联网标准的破坏性的争夺以至于我们倒退到90年代。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会看到许多新的网络程序,不仅确实是新颖的程序,而且是对PC程序丰富的网络再现。到目前为止,每个平台的变革也都为改变那些在旧平台中占主导地位的程序的领导地位创造了机会。

Gmail已经在电子邮件中提供了一些有意思的创新,将互联网的力量(随处可访问、深层的数据库能力、可搜索性)与在易用性方面同PC界面接近的用户界面相结合。同时, PC平台上的其他邮件程序,正在从另一端通过增添IM和呈现能力,来蚕食着这一领域。我们离集成通信客户端有多少远呢?这些集成通信客户端应是整合了电子邮件、即时通信和手机,并且应使用VoIP以便向网络程序的丰富功能中添加语音能力。这种竞赛已经开始。

我们也很容易看到Web 2.0是如何重新打造地址簿的。1个Web 2.0风格的地址薄将把PC或电话上的本地地址簿,仅仅当作1种你显式要求系统记忆的联系人的缓存。同时,1个基于互联网的Gmail风格的异步代理,将保存发送或者接收的每个消息,每个电子邮件地址和每个使用过的电话号码,并且创造出社交网络的启发性算法,来决定当1个答案不能在本地缓存中找到时,应该提供哪个作为替代。在缺少答案的情况下,该系统会查询更广阔的社交网络。

1个Web 2.0的字处理程序将会支持维基风格的协作编辑,而不仅仅是处理独立的文档。但是该程序也会支持我们期望在基于PC的字处理器中得到的那种丰富格式。Writely是这种程序的1个优秀范例,虽然它尚未引起广泛关注。

此外,Web 2.0革命不会局限于PC程序。例如,在CRM这样的企业级应用程序中,Salesforce.com展示了网络是如何被用来以服务的方式来传递软件的。

对新的进入者来说,竞争机会在于充分开发Web 2.0的潜能。成功的公司将创建可以向其用户学习的程序,利用可供参与的体系来建立1种决定性的优势,不仅在软件的界面方面,而且在共享数据的丰富程度方面。

Web 2.0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探索上述7大原则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强调了Web 2.0的一些主要特性。我们探讨的每1个例子都体现着这些原则中的1个或多个,但是可能不满足其他的原则。因此,让我们通过总结我们认为是Web 2.0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些方面,来结束本文。

-- 服务,而不是打包的软件,具有高成本效益的可伸缩性。
-- 控制独特的、难以再造的数据源,并且用户越多内容越丰富。
-- 把用户作为共同开发者来信任。
-- 利用集体智慧。
-- 通过客户的自服务来发挥长尾的力量。
-- 软件超越单一设备。
-- 轻量型用户界面、开发模式、和商业模式。
-- 良好的用户体验是所有优秀的Web2.0公司的根本。

今后,1个公司要宣称是“Web 2.0”,就要将其特性同上述列表相测试。越符合就越名副其实。不过要记住,在某1个领域的卓越表现,可能会比对7大原则中的每个都浅尝则止,要更为有效。

Web 2.0的设计模式


在“模式语言”(A Pattern Language)一书中,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为精炼描述对于体系结构问题的解决方案,开了1种格式上的处方。他写道:“每个模式都描述着1种在我们的环境中一遍又一遍地出现的问题,并因此描述了对该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以此方式你可以使用该方案上百万次,而从不需要重复作同样的事情。”
1. 长尾
小型网站构成了互联网内容的大部分内容;细分市场构成了互联网的大部分可能的应用程序。所以,利用客户的自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管理来延伸到整个互联网,到达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到达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
2. 数据是下1个Intel Inside
应用程序越来越多地由数据驱动。因此:为获得竞争优势,应设法拥有1个独特的,难于再造的数据资源。
3. 用户增添价值
对互联网程序来说,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用户多大程度上会在你提供的数据中,添加他们自己的数据。因而,不要将你的“参与的体系”局限于软件开发。要让你的用户们隐式和显式地为你的程序增添价值。
4. 默认的网络效应
只有很小一部分用户会不嫌麻烦地为你的程序增添价值。因此:要将默认设置得使聚合用户的数据,成为用户使用程序的副产品。
5. 一些权力保留
知识产权保护限制了重用也阻碍了实验。因而,在好处来自于集体智慧而不是私有约束的时候,应确认采用的门槛要低。遵循现存准则,并以尽可能少的限制来授权。设计程序使之具备可编程性和可混合性。
6. 永远的测试版
当设备和程序连接到互联网时,程序已经不是软件作品了,它们是正在展开的服务。因此,不要将各种新特性都打包到集大成的发布版本中,而应作为普通用户体验的一部分来经常添加这些特性。吸引用户来充当实时的测试者,并且记录这些服务以便了解人们是如何使用这些新特性的。
7. 合作,而非控制
Web 2.0的程序是建立在合作性的数据服务网络之上的。因此:提供网络服务界面和内容聚合,并重用其他人的数据服务。支持允许松散结合系统的轻量型编程模型。
8. 软件超越单一设备

许多人都认为web2.0的出台是为了淘汰笨重的web1.0,或者说是取替,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web2.0是建立在web1.0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了web1.0,web2.0是不存在的。

会积极的参与其中。

web2.0产品_web2.0 -主要特点

(1)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与web1.0网站单向信息发布的模式不同,web2.0网站的内容通常是用户发布的,使得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这也就意味着web2.0网站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的机会,例如博客网站和wiki就是典型的用户创造内容的指导思想,而tag技术(用户设置标签)将传统网站中的信息分类工作直接交给用户来完成。
web2.0与web1.0的区别
(2)web2.0更加注重交互性。不仅用户在发布内容过程中实现与网络服务器之间交互,而且,也实现了同一网站不同用户之间的交互,以及不同网站之间信息的交互。
(3)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web标准是国际上正在推广的网站标准,通常所说的web标准一般是指网站建设采用基于XHTML语言的网站设计语言,实际上,web标准并不是某一标准,而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web标准中典型的应用模式是“CSS+XHTML”,摒弃了HTML4.0中的表格定位方式,其优点之一是网站设计代码规范,并且减少了大量代码,减少网络带宽资源浪费,加快了网站访问速度。更重要的一点是,符合web标准的网站对于用户和搜索引擎更加友好。
(4)web2.0网站与web1.0没有绝对的界限。web2.0技术可以成为web1.0网站的工具,一些在web2.0概念之前诞生的网站本身也具有web2.0特性,例如B2B电子商务网站的免费信息发布和网络社区类网站的内容也来源于用户。
(5)web2.0的核心不是技术而在于指导思想。web2.0有一些典型的技术,但技术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取的手段。web2.0技术本身不是web2.0网站的核心,重要的在于典型的web2.0技术体现了具有web2.0特征的应用模式。因此,与其说web2.0是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不如说是互联网应用指导思想的革命。
(6)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7)web2.0体现交互,可读可写,体现出的方面是各种微博、相册,用户参与性更强。

web2.0产品_web2.0 -相关资料

[1] 中国Web2.0网站名单

[2] “知识社会与创新2.0”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

[3] 《ICT融合与发展视野下的知识社会与创新2.0》 http://www.mgov.cn/seminar/innovation20.pdf

[4] 从WEB2.0到Innovation 2.0 http://bbs.mgov.cn/viewthread.php?tid=2245

web2.0产品_web2.0 -Web 2.07大原则

我们首先来探讨一些原则,这些原则是通过Web 1.0的一些成功案例,以及一些最为有趣的新型应用程序来体现的。web2.0:web2.0-概念诠释,web2.0-Web2.0应用_web2.0产品
web2.0

1、互联网作为平台


正如许多重要的理念一样,Web 2.0没有1个明确的界限,而是1个重力核心。不妨将Web 2.0视作一组原则和实践,由此来把距离核心或远或近的网站组成为1个类似太阳系的网络系统,这些网站或多或少地体现着Web 2.0的原则。
图中所示为Web 2.0的“模拟图”,该图是在名为“O'Reilly的朋友”(Friend Of O’reilly, FOO)的会议的1个研讨会上产生的。这个图基本上仍处于演化阶段,但已经描绘出了 从Web 2.0核心理念中衍生出的许多概念。
例如,在2004年10月的第一次Web 2.0的会议上,约翰?巴特利(John Battelle)和我在我们各自的开场白中列举了一组初步的原则。
这些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互联网作为平台”。这也曾是Web 1.0的宠儿网景公司(Netscape)的战斗口号,而网景在同微软的大战中陨落了。此外,我们早先的Web 1.0的楷模中的2个,DoubleClick和Akamai公司,皆是将网络当作平台的先驱。人们往往不认为这是1种网络服务,但事实上,广告服务是第1个被广泛应用的网络服务,同时也是第1个被广泛应用的混合处理(mashup),如果用另1个近来流行的词来说的话。每个旗帜广告(banner ad)都是用来在2个网站之前无缝合作,向位于另外一台计算机上的读者传递1个整合好的页面。
Akamai也将网络看作平台,并且在1个更深入的层次上,来搭建1个透明的缓存和内容分发网络,以便降低宽带的拥塞程度。
虽然如此,这些先驱提供了有益的对比,因为后来者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可以将先驱们的解决方案进1步延伸,从而对新平台本质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了。DoubleClick和Akamai都是Web 2.0的先驱,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可以通过引入更多Web 2.0的设计模式,来实现更多的应用。
让我们对这3个案例中的每1个都作一番深究,来探讨其间的一些本质性的差别。
Netscape 对 Google
如果Netscape可以称为Web 1.0的旗手,那么Google几乎可以肯定是Web 2.0的旗手,只要看看他们的首次公开上市(IPO)是如何地揭示了各自的时代就清楚了。所以我们就从这2个公司和其定位的差别入手。
Netscape以传统的软件摹本来勾勒其所谓“互联网作为平台”:他们的旗舰产品是互联网浏览器,1个桌面应用程序。同时,他们的战略是利用他们在浏览器市场的统治地位,来为其昂贵的服务器产品建立起市场。从理论上讲,在浏览器中控制显示内容和程序的标准,赋予了Netscape1种市场支配力,如同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机市场上所享受的一样。很像当初“自行的马车”(horseless carriage)将汽车描绘为1种熟知事物的延伸,Netscape曾推销1种网络桌面(webtop)来替代传统的桌面(desktop),并且计划借助信息更新,以及由购买了Netscape服务器的信息提供者来推送的各种小程序,来开发推广这种网络桌面。
最终,浏览器和网络服务器都变成了“日用品”,同时价值链条也向上移动到了在互联网平台上传递的服务。
作为对比,Google则以天生的网络应用程序的角色问世,它从不出售或者打包其程序,而是以服务的方式来传递。客户们直接或间接地为其所使用的服务向Google付费。原有软件工业缺陷荡然无存。没有了定期的软件发布,只需要持续的改善。没有了许可证或销售,只需要使用。没有了为了让用户在其设备上运行软件而不得不进行的平台迁移,只需要搭建宏大的、由众多个人计算机组成的、可伸缩的网络,其上运行开源操作系统,及其及自行研制的应用程序和工具,而公司之外的任何人则永远无法接触到这些东西。
在其底层,Google需要1种Netscape从未需要过的能力:数据库管理。Google远远不只是1个软件工具的集合,它是1个专业化的数据库。没有这些数据,那些工具将毫无用武之地;没有这些软件,数据也将无可控制。软件许可证制度和对应用程序接口(API)的控制——上1个时代的法宝——已经毫不相关了,因为Google的软件只需要执行而从不需要分发,也因为如果不具备收集和管理数据的能力,软件本身就没有什么用处了。事实上,软件的价值是同它所协助管理的数据的规模和活性成正比的。
Google的服务不是1个简单的服务器,虽然其服务是通过大规模的互联网服务器集合来传递的;其服务也不是1个浏览器,虽然这种服务是被用户在浏览器中体验到的。Google的旗舰产品——搜索服务,甚至不托管它让用户来搜寻的内容。很像1个电话通话过程,不仅发生在通话的两端,而且发生在中间的网络上。作为用户和其在线体验的1个中介,Google作用于浏览器、搜索引擎和最终的内容服务器之间的空间中。
虽然Netscape和Google都可以被描述为软件公司,但显然Netscape可以归到Lotus,Microsoft,Oracle,SAP,以及其他发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软件革命的那些公司所组成的软件世界。而Google的同伴们,则是像eBay,Amazon,Napster,及至DoubleClick和Akamai这样的互联网公司。
DoubleClick对Overture和AdSense
同Google类似,DoubleClick是1个名副其实的互联网时代的孩子。它把软件作为1种服务,在数据管理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并且正如上文所述,它是1个早在连网络服务的名字还不曾有时候,就已然开始其服务的先驱。然而,DoubleClick最终还是被其商业模式局限住了。它所贯彻的是九十年代的互联网观念。这种观念围绕着出版,而不是参与;围绕着广告客户,而不是消费者,来进行操纵;围绕着规模,认为互联网会被如MediaMetrix等网络广告评测公司尺度下的所谓顶级网站所统治。
结果是,DoubleClick得意地在其网站上引用道:“超过2000种的成功应用”。而相对比的是,Yahoo!公司的搜索市场(从前的Overture)和Google的AdSense产品,已经在为几十万的广告客户服务。
Overture和Google的成功源自于对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提到的所谓“长尾”的领悟,即众多小网站集体的力量提供了互联网的大多数内容。DoubleClick的产品要求1种签订正式的销售合同,并将其市场局限于很少的几千个大型网站。Overture和Google则领会到如何将广告放置到几乎所有网页上。更进1步地,它们回避了发行商和广告代理们所喜爱的广告形式,例如旗帜广告和弹出式广告,而采用了干扰最小的、上下文敏感的、对用户友好的文字广告形式。
Web 2.0的经验是:有效利用消费者的自助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管理,以便能够将触角延伸至整个互联网,延伸至各个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延伸至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
毫不奇怪,其他Web 2.0的成功故事也显示着同样的轨迹。eBay扮演着1个自动的中间媒介的角色,使个体之间发生的几个美元的偶然性的交易成为可能。Napster(虽然已经出于法律原因而关闭)将其网络建立在1个集中的歌曲数据库之上,但是它让每1个下载者都成为一台服务器,从而使其网络逐渐扩大。
Akamai 对 BitTorrent
同DoubleClick类似,Akamai的业务重点面向网络的头部,而不是尾部;面向中心,而不是边缘。虽然它服务于那些处于网络边缘的个体的利益,为他们访问位于互联网中心的高需求的网站铺平了道路,但它的收入仍然来自从那些位于中心的网站。
BitTorrent,像P2P风潮中的其他倡导者一样,采用了1种激进的方式来达到互联网去中心化(internet decentralization)的目的。每个客户端同时也是1个服务器;文件被分割成许多片段,从而可以由网络上的多个地方提供,透明地利用了网络的下载者来为其他下载者提供带宽和数据。事实上,文件越流行下载得越快,因为有更多的用户在为这个文件提供带宽和各个片段。
BitTorrent由此显示出Web 2.0的1个关键原则:用户越多,服务越好。一边是Akamai必须增加服务器来改善服务,另一边是BitTorrent用户将各自的资源贡献给大家。可以说,有1种隐性的“参与体系”内置在合作准则中。在这种参与体系中,服务主要扮演着1个智能代理的作用,将网络上的各个边缘连接起来,同时充分利用了用户自身的力量。

2、利用集体智慧

在诞生于Web 1.0时代并且存活了下来,而且要继续领导Web 2.0时代的那些巨人的成功故事的背后,有1个核心原则,就是他们借助了网络的力量来利用集体智慧:
--超级链接是互联网的基础。当用户添加新的内容和新的网站的时候,将被限定在1种特定的网络结构中,这种网络结构是由其他用户发现内容并建立链接的。如同大脑中的神经突触,随着彼此的联系通过复制和强化变得越来越强,而作为所有网络用户的所有活动的直接结果,互联的网络将有机地成长。
--Yahoo!是第首例伟大的成功故事,诞生于1个分类目录,或者说是链接目录,1个对数万甚至数百万网络用户的最精彩作品的汇总。虽然后来Yahoo!进入了创建五花八门的内容的业务,但其作为1个门户来收集网络用户们集体作品的角色,依然是其价值核心。
--Google在搜索方面的突破在于PageRank技术,该技术令其迅速成为搜索市场上毫无争议的领导者。PageRank是1种利用了网络的链接结构,而不是仅仅是使用文档的属性,来实现更好的搜索效果的方法。
--eBay的产品是其全部用户的集体活动,就向网络自身一样,eBay随着用户的活动而有机地成长,而且该公司的角色是作为1个特定环境的促成者,而用户的行动就发生在这种环境之中。更重要的是,eBay的竞争优势几乎都来自于关键性的大量的买家和卖家双方,而这正是这一点使得后面许多竞争者的产品的吸引力显著减低。
--Amazon销售同Barnesandnoble.com等竞争者相同的产品,同时这些公司从卖方获得的是同样的产品描述、封面图片和目录。所不同的是,Amazon已然缔造出了一门关于激发用户参与的科学。Amazon拥有比其竞争者高出1个数量级以上的用户评价,以及更多的邀请来让用户以五花八门的方式,在近乎所有的页面上进行参与,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利用用户的活动来产生更好的搜索结果。Barnesandnoble.com的搜索结果很可能指向该公司自己的产品,或者是赞助商的结果,而Amazon则始终以所谓“最流行的”打头,这是1种实时计算,不仅基于销售,而且基于其他一些被Amazon内部人士称为围绕着产品“流动”(flow)的因素。由于拥有高出对手1个数量级的用户参与,Amazon销售额超出竞争对手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具备了这种洞察力,并且可能会将之延伸开来的那些创新型的公司,正在互联网上留下他们的印迹。
维基百科全书(Wikipedia)是1种在线百科全书,其实现基于1种看似不可能的观念。该观念认为1个条目可以被任何互联网用户所添加,同时可以被其他任何人编辑。无疑,这是对信任的1种极端的实验,将埃里克?雷蒙德(Eric Raymond)的格言(源自开放源码软件的背景之下):“有足够的眼球,所有的程序缺陷都是肤浅的”(with enough eyeballs, all bugs are shallow)运用到了内容的创建之中。维基百科全书已然高居世界网站百强之列,并且许多人认为它不久就将位列十强。这在内容创建方面是1种深远的变革。
像del.icio.us(美味书签)和Flickr这样的网站,其公司已经在近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已经在1种被人们成为“分众分类”(folksonomy,有别于传统分类法)的概念上成为先行者。“分众分类”是1种使用用户自由选择的关键词对网站进行协作分类的方式,而这些关键词一般称为标签(tags)。标签化运用了像大脑本身所使用的那种多重的、重叠的关联,而不是死板的分类。举1个经典的例子,在Flickr网站上,一幅小狗照片可能被加上“小狗”和“可爱”这样的标签,从而允许系统依照用户行为所产生的自然的方式来进行检索。
协作式垃圾信息过滤产品,例如Cloudmark,就聚集了电子邮件用户们对于“一封邮件是或者不是垃圾邮件”的众多相互独立的决策,从而胜过了依赖于分析邮件本身的那些系统。
伟大的互联网成功者并不主动地到处推销其产品,这几乎成为公理。他们采用“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些推介会直接从1个用户传播到另外1个用户。如何1个网站或产品依赖广告来进行宣传,你几乎可以断定它不是Web 2.0。
即便许多互联网基础设施本身,包括在大多数网络服务器中用到的Linux,Apache,MySQL,以及Perl,PHP或Python代码,也都依靠开放源码的对等生产(peer-production)的方式。其中包含了1种集体的、网络赋予的智慧。在SourceForge.net网站上列有至少10万种开放源码软件项目。任何人都可以添加1个项目,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并使用项目代码。
同时,由于作为用户使用的结果,新的项目从边缘迁移到中心。1个对软件的有机的接受过程几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营销。同时,作为用户应用的结果,新的项目从边缘迁移到中心,这是1种几乎完全依靠病毒式营销的,有机的软件采用过程,。
经验是:源于用户贡献的网络效应,是在Web 2.0时代中统治市场的关键。
平台总是打败应用程序
在过去每次同对手的竞争中,微软都成功地打用了平台这张牌,打败了即便是最占主导地位的应用程序。Windows平台让微软以Excel取代了Lotus 1-2-3,以Word取代了WordPerfect,,以Internet Explorer取代了Netscape浏览器。
不过这次,冲突不是在平台和应用程序之间,而是在2种平台之间。每个平台皆有1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一方面,1个独立软件商具有广泛的用户基础并且将应用程序接口和操作系统紧密集成,从而对程序设计模式予以控制;另一方面,是1个没有所有者的系统,由一组协议、开放标准和对合作的共识来连结到一起。
Windows系统代表了由软件程序接口来进行专有控制的高峰。Netscape曾尝试用微软当初对付其对手所使用的手段,来同微软进行争夺,但是失败了。然而拥有互联网开放标准的Apache却已经繁荣了起来。此番上演的战局,已不再是实力悬殊的平台对决孤立的软件了,而是变成了平台对决平台。问题在于,哪个平台,或者更深远地来说哪个体系,以及哪个商业模式,最能适应未来的机遇。
Windows对于早期的PC时代的问题是1种卓越的解决方案。它统一了程序开发者的竞技场,解决了很多困扰这个领域的问题。但这种由单一供方控制的一刀切的方法,已不再是适宜的解决方案,而成为了1种问题。面向交流的系统需要协同性,互联网作为1个平台当然也是如此。除非供方可以控制每一例交互的2个终端,这种通过软件的程序接口来锁定用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任何企图通过控制平台来推销应用程序的Web 2.0提供商,从定义上讲,已经丧失了这个平台的优越性。
这并不是说锁定和竞争优势的机会不复存在了,而是说我们相信这种机会不是通过控制软件程序接口和协议来取得的。新的游戏规则正在浮现。那些能够理解这些新的游戏规则,而不是企图回到PC软件时代旧有规则的公司,才有可能在Web 2.0时代获得成功。
博客和大众智慧
Web 2.0时代一项最受追捧的特性就是博客的兴起。个人主页从互联网早期就已经存在了,而个人日记和每日发表观点的专栏就更渊源久远了,那么到底有什么让人大惊小怪的呢?
归根底地,博客只是1种日记形式个人网页。但正如里奇?斯格仁塔(Rich Skrenta)指出的,博客的按时间顺序来排列的结构“看起来像是1个微不足道的变化,但却推动着1个迥然不同的分发、广告和价值链。”
其中1大变化就是项称为RSS的技术。RSS是自早期计算机高手们认识到CGI(公共网关接口)可用来创建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网站以来,在互联网根本结构方面最重要的进步。RSS使人们不仅仅链接到1个网页,而且可以订阅这个网页,从而每当该页面产生了变化时都会得到通知。斯格仁塔将之称为“增量的互联网”(incremental web)。其他人则称之为“鲜活的互联网”(live web)。
当然,现在所谓“动态网站”(即具有动态产生的内容的、由数据库驱动的网站)取代了十年前的静态网站。而动态网站的活力不仅在于网页,而且在链接方面。1个指向网络博客的链接实际上是指向1个不断更新的网页,包括指向其中任何一篇文章的“固定链接”(permalinks),以及每一次更新的通知。因此,1个RSS是比书签或者指向1个单独网页的链接要强大得多。
RSS同时也意味着网页浏览器不再只是限于浏览网页的工具。尽管诸如bloglines之类的RSS聚合器(RSS aggregators)是基于网络的,但其他的则是桌面程序,此外还有一些则可以用在便携设备上来接受定期更新的内容,如在线的阅读工具雅蛙网,本身RSS属于个人定制的范畴,雅蛙网进1步加以强化。
RSS现在不仅用于推送新的博客文章的通知,还可以用于其他各种各样的数据更新,包括股票报价、天气情况、以及图片。这类应用实际上是对RSS本源的1种回归:RSS诞生于1997年,是如下2种技术的汇合:1种是戴夫?温纳(Dave Winer)的“真正简单的聚合”(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技术,用于通知博客的更新情况;另1种是Netscape公司提供的“丰富站点摘要”(Rich Site Summary)技术,该技术允许用户用定期更新的数据流来定制Netscape主页。后来Netscape公司失去了兴趣,这种技术便由温纳的1个博客先驱公司Userland承接下来。不过,在现在的应用程序实现中,我可以看出两者共同的作用。
但是,RSS只是令博客区别于同普通网页的一部分原因。汤姆?科特斯(Tom Coates)这样评论固定链接的重要性:
“现在它可能看上去像是项普普通通的功能,但它却有效地将博客从1个易于发布(ease-of-publishing)的现象,进1步转变为互相交叉的社区的1种对话式的参与。这是首次使得对其他人的网站上的很特定的帖子表态和谈论变得如此地容易。讨论出现了,聊天也出现。同时,其结果是出现了友谊或者友谊更加坚定了。固定链接是第一次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在博客之间搭建桥梁的尝试。”
在许多方面,RSS同固定链接的结合,为HTPP(互联网协议)增添了NNTP(新闻组的网络新闻协议)的许多特性。所谓“博客圈”(blogosphere),可以将其视作1种同互联网早期的、以对话方式来灌水的新闻组和公告牌相比来说,新型的对等(peer-to-peer)意义上的等价现象。人们不仅可以相互订阅网站并方便地链接到1个页面上的特定评论,而且通过1种称为引用通告(trackbacks)的机制,可以得知其他任何人链接到了他们的页面,并且可以用相互链接或者添加评论的方式来做出回应。
有趣的是,这种双向链接(two-way links)曾是象Xanadu之类的早期超文本系统的目标。超文本纯粹论者已然将引用通告颂扬为向双向链接迈进了1步。但需要注意的是,引用通告不是1个真正的双向链接,确切地讲是1种(潜在地)实现了双向链接效果的对称式单向链接。其间的区别看起来可能很细微,但实际上却是巨大的。诸如Friendster, Orkut和LinkedIn那样的社交网络系统(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需要接受方做出确认以便建立某种连接,从而缺少像互联网架构本身那样的可伸缩性。正如照片共享服务Flickr网站的创始人之一卡特里纳?费克(Caterina Fake)所指出的,注意力仅在碰巧时才礼尚往来。(Flickr因此允许用户设置观察列表,即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RSS来订阅其他所有用户的照片流。注意的对象将会被通知,但并不一定要认可这种连接。)
如果Web 2.0的1个本质是利用集体智慧,来将互联网调试为1种所谓的全球的大脑,那么博客圈就是前脑中喋喋不休的呓语,那种我们整个头脑中都能听到的声音。这有可能并不反映出大脑的往往是无意识的深层结构,但却是1种有意识的思考的等价物。作为1种有意识的思考和注意力的反映,博客圈已经开始具有强有力的影响。
首先,因为搜索引擎使用链接结构来辅助预测有用的页面,作为最多产和最及时的链接者,博客们在修整搜索引擎结果方面充当着1种不成比例的角色。其次,因为博客社区是如此多地自相引用,关注其他博客的博客们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此外,评论家们所批判的“回音室”(echo chamber)也是1种放大器。
如果只是1种放大器,那么撰写博客将会变得无趣。但是像维基百科全书一样,博客将集体智慧用作1种过滤器。被詹姆士?苏瑞奥维奇(James Suriowecki)称为“大众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的规律起了作用,并且就像PageRank技术所产生的结果胜过分析任何单一文档一样,博客圈的集体关注会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
虽然主流媒体可能将个别的博客视为竞争者,但真正使其紧张的将是同作为1个整体的博客圈的竞争。这不仅是网站之间的竞争,而且是1种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Web 2.0的世界也正是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所谓“个人媒体”(We,the media)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是所谓“原本的听众”,而不是密实里的少数几个人,来决定着什么是重要的。

3、数据是下1个Intel Inside

现在每1个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程序都由1个专门的数据库驱动:Google的网络爬虫, Yahoo!的目录(和网络爬虫),Amazon的产品数据库,eBay的产品数据库和销售商,MapQuest的地图数据库,Napster的分布式歌曲库。正如哈尔?瓦里安(Hal Varian)在去年的私人对话中谈到的,“SQL是新的HTML”。数据库管理是Web 2.0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使得我们有的时候称这些程序为“讯件”(infoware)而不仅仅是软件。
该事实也引出了1个关键问题:谁拥有数据?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能已经见到了这样一些案例,其中对数据库的掌控导致了对市场的支配和巨大的经济回报。当初由美国政府的法令授权给Network Solutions公司(后被Verisign公司收购)的对域名注册的垄断,曾经是互联网上的第1个摇钱树。虽然我们在争论通过控制软件的API来形成商业优势在互联网时代会变得困难得多,但是对关键数据资源的控制则不同,特别是当要创建这些数据资源非常昂贵,或者经由网络效应容易增加回报的时候。
注意一下由MapQuest, maps.yahoo.com,maps.msn.com,或者maps.google.com等网站提供的每张地图下面的版权声明,你会发现这样一行字“地图版权NavTeq,TeleAtlas”,或者如果使用的是新的卫星图像服务,则会看到“图像版权Digital Globe”的字样。这些公司对其数据库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仅NavTeq一家,就公布投资7.5亿美元用于创建其街道地址和路线数据库。Digital Globe则投资5亿美元来启动其自有卫星,来对政府提供的图像进行改进。)NavTeq竟然已做了很多模仿Intel的耳熟能详的Intel Inside标识的事:例如带有导航系统的汽车就带有“NavTeq Onboard”的印记。数据是许多此类程序事实上的Intel Inside,是一些系统的唯一的信息源组件,这些系统的软件体系多数是开放源码的,也有商业化的。
当前竞争火热的网络地图(web mapping)领域显示着,对拥有软件核心数据的重要性的疏忽大意,将最终削弱其竞争地位。MapQuest在1995年率先进入地图领域,随后是Yahoo!,再后来是Microsoft,而最近Google也决定挺进这一市场,他们可以轻松地通过对同一数据的授权来提供1个具有竞争力的程序。
然而,作为对比的是Amazon.com的竞争地位。像Barnesandnoble.com这样的竞争者一样,其原始数据库来自于ISBN注册商.R. Bowker。但是同MapQuest不同,Amazon大力增强其数据,增加出版商提供的数据,例如封面图片,目录,索引,和样张材料。更重要的是,他们利用了其用户来评注数据,以至于十年之后,是Amazon而不是Bowker,成为图书文献信息的主要来源,1个学者、图书管理员和消费者的参考书目来源。Amazon还引入了其专有的标识符,即ASIN,该标识符在ISBN存在时与之对应,而当产品不带有ISBN时,就创建出1个等价的命名空间。Amazon从而有效地“吸收和拓展了”其数据提供商。
设想如果MapQuest也已做了同样的事情,利用他们的用户来评注地图和路线,添加新的价值层面。那么对仅仅通过授权使用基础数据来进入这一市场的其他竞争者,将造成远远大得多的困难。
近期Google地图的引入,为应用程序销售商和其数据提供商之间的竞争,提供了1个活生生的实验室。Google的轻量型编程模型已经引发了不计其数的增值服务的出现,这些服务以数据混合的方式,将Google的地图同其他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的数据源相结合。保罗?拉特马赫(Paul Rademacher)的housingmaps.com是这种混合的1个上佳范例,其网站将Google的地图同Craigslist的公寓出租,以及住宅购买数据相结合,来创建1种交互式的房屋搜索工具。
目前,这些混合大多是由程序高手们实现的创新性的实验产品。但是企业行动将紧随其后。并且,人们已经可以从至少1类开发者中发现这一点。Google已经将数据源提供者的角色从Navteq那里夺走,并且将自己定位为1个令人喜爱的中介者。在以后几年里,我们将会看到数据提供商和程序销售商之间的斗争,因为2大阵营都认识到了,特定的数据类别在作为搭建Web 2.0程序的积木时是多么的重要。
这场竞赛已经涉及到拥有特定类别的核心数据:位置、身份、公共事件日历、产品标识和命名空间等。在许多情况下,在那些创建数据需要巨额成本的地方,也可能存在1种如同Intel Inside方式一样凭借单一数据源来所有作为的机遇。其他情况下,胜者将是那些通过用户聚合来达到临界规模,并且将聚合的数据融入系统服务中的公司。
比如,在身份标识领域,PayPal,Amazon的一键式,以及拥有数百万用户的交流系统,都有可能成为创建整个网络范围的身份标识数据库的正当竞争者。(关于此,Google最近使用手机号码作为Gmail账号标识的尝试,可能就是朝借鉴和拓展电话系统所迈出的1步。)同时,像Sxip这样的创业公司,正在探索联合身份标识的可能性,以寻求1种“分布一键式”,从而提供1个无缝的Web 2.0标识子系统。在日历领域,EVDB则是通过维基式参与体系来搭建世界上最大的共享日历的1种尝试。虽然评判者尚在观望着任何1个特定创业公司或方式的成功是否,但很显然,这些领域的标准和解决方案,有效地将某些数据转变为“互联网操作系统”(internet operating system)的可靠的子系统,并将促成下一代的应用程序。
关于数据,必须注意1个进1步的方面,那就是用户关心其隐私和对自己的数据的权限。在许多早期的网络程序中,版权只被松散地执行。例如,Amazon宣称对任何提交到其网站的评论的所有权,但却缺少强制性,人们可以将同样的评论转贴到其他任何地方。然而,随着很多公司开始认识到,对数据的掌控有可能成为他们首要的竞争优势来源,我们将会看到在此类控制方面强度更大的尝试。
正如专有软件的增长而导致自由软件运动一样,在下1个10年中我们会看到专有数据库的增长将导致自由数据运动。在像维基百科全书这样的开放数据项目、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以及像Greasemonkey(让用户决定如何在其计算机上显示数据)这样的软件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对抗势头的前兆。
参与的体系
一些系统被设计为鼓励参与。在丹?布莱克林(Dan Bricklin)的论文“共用的丰饶”(The Cornucopia of the Commons)中,他指出有3种创建大型数据库的方式。第1种,已经由Yahoo!来体现了,就是付费给人们来实现。第二种,由开放源码社区的经验启发而来,就是让志愿者来完成同样的任务。开放目录项目(Open Directory Project),1个Yahoo的开放源码竞争者,就是该方式的产物。但是Napster体现了第3种方式。因为Napster将其默认设置为自动为任何已经下载的音乐服务,任何用户都自动地帮助建立共享数据库的价值。同样的方式已经被其他所有P2P文件共享服务所采用。Web 2.0时代的1个关键经验在于:用户增加价值。但是只有很小一部分用户会有意来为你的程序增加价值,而不怕麻烦。因而,Web 2.0公司均进行了这样的默认设置,即作为程序通常使用方式的副产品,来聚合用户数据并创造价值。正如上面所指出的,他们在搭建那种用户越多则效果越好的系统。
米切尔?卡普尔(Mitch Kapor)曾经指出“体系是策略”。参与是Napster的本质,其根本体系的一部分。
同更经常被引用的所谓“吸引志愿精神”的原因相比,这种体系结构上的洞察力可能更能抓住对开放源码软件成功的本质。互联网、万维网(World Wide Web)、以及像Linux、Apache和Perl这样的开放源码软件项目的体系结构,均是这样1种设计,使得作为1种自动产生的副产品,谋求其自身利益的用户们创建着集体的价值。这些项目中的任何1个都有1个很小的核心、1种设计良好的扩展机制、和1种让任何人来添加任何合乎规定的组件的方式,不断增长着被Perl语言的创始人拉里?沃尔(Larry Wall)称为“洋葱头”(the onion)的外部层面。换句话说,这些技术通过他们本来的设计方式,体现着网络的效应。

4、软件发布周期的终结

如上文在对Google和Netscape的比较中谈到的,互联网时代软件的代表性特征就是它应该被作为服务来交付。这种事实导致这类公司的商业模式上很多根本性的变化。
1. 运营必须成为1种核心竞争力。Google或者Yahoo!在产品开发方面的专门技术,必须同日常运营方面的专门技术相匹配。从软件作为制造品到软件作为服务的变化是如此地根本,以至于软件将不再能完成任务,除非每日加以维护。Google必须持续抓取互联网并更新其索引,持续滤掉链接垃圾和其他影响其结果的东西,持续并且动态地响应数千万异步的用户查询,并同步地将这些查询同上下文相关的广告相匹配。
所以,Google的系统管理、网络、和负载均衡技术,可能比其搜索算法更被严加看管,也就不足为奇了。Google在自动化这些步骤上的成功是其同竞争者相比更有成本优势的1个关键方面。
同样也不足为奇的是,像Perl、Python、PHP、和当前的Ruby这样的脚本语言在Web 2.0公司中扮演着重要角色。Sun公司的第1个网管哈桑?施罗德(Hassan Schroeder)曾对Perl有1个著名的形容:“互联网的管道胶带”(the duct tape of the internet)。事实上,动态语言(常常被称为脚本语言,并被软件制品时代的软件工程师所贬低),是系统和网络管理员,以及创建可经常更新的动态系统的程序开发者们所喜爱的工具。
2. 用户必须被作为共同开发者来对待,这是从对开放源码开发实践的1种反思中得出的(即便所涉及的软件不太可能以开放源码授权方式来发行)。开放源码的格言“早发布并常发布”(release early and release often)事实上已经演变成1种更为极端的定位“永远的测试版”(the perpetual beta)。其中产品在开放状态下开发,新的功能以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的速度被加入进来。Gmail、Google Maps、Flickr、del.icio.us,和其他类似的服务,可能会在某个阶段打着测试版的标识多年。
故此,实时地监测用户行为,来考察哪些新特性被使用了,以及如何被使用的,将成为另外1种必须的核心竞争力。一位工作于1个主要在线服务网络商的开发者评论道:“我们每天在网站的某些部分提供两到3个新的特性,而且如果用户不采用它们,我们就将其撤掉。如果用户喜欢它们,我们就将其推广到整个网站。”
Flickr的总开发师卡尔?亨德森(Cal Henderson),近来透露了他们是如何在短至每半个小时就部署1个新版本的。显而易见,这是同传统方式有天壤之别的开发模式。虽然不是所有的网络程序都以像Flickr这样的极端方式来开发,但几乎所有网络程序都有1个同任何PC或者客户-服务器时代截然不同的开发周期。正因如此,ZDnet杂志才论断Microsoft不会打败Google:“Microsoft的商业模式依赖于每个人在每两到三年都升级他们的计算环境。Google的模式则依靠任何人每天在其计算环境中自行探索新东西。”
虽然Microsoft已经体现了从竞争中学习并最终做得最好的强大能力,但是毫无疑问这一次的竞争要求Microsoft(可以扩展到任何现存的软件公司)来成为1种在深入层面上显著有别的公司。天生的Web 2.0公司在享受自然而然的优势,因为它们不需要去摆脱陈旧的模式(及其相应的商业模式和营收来源)。

5、轻量型编程模型


一旦网络服务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型公司将以复杂的网络服务堆栈来加入到纷争之中。这种网络服务堆栈被设计用来为分布式程序建立更可靠性的编程环境。
但是,就像互联网成功正是因为它推翻了许多超文本理论一样,RSS以完美的设计来取代简单的实用主义,已经因其简单性而成为大概是应用最广泛的网络服务,而那些复杂的企业网络服务尚未能实现广泛的应用。
类似地,Amazon.com的网络服务有2种形式:1种坚持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网络服务堆栈的形式主义;另1种则简单地在HTTP协议之外提供XML数据,这在轻量型方式中有时被称为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代表性状态传输)。虽然商业价值更高的B2B连接(例如那些在Amazon和一些像ToysRUs这样的零售伙伴之间的连接)使用SOAP堆栈,但是根据Amazon的报道,95%的使用来自于轻量型REST服务。
同样的对简易性的要求,可以从其他“朴实的”网络服务中见到。Google近来的Google地图的推出就是1个例子。Google地图的简单AJAX(Javascript和XML的结合)接口迅速被程序高手们破译,被随即进1步将其数据混合到新的服务之中。
地图相关网络服务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例如像ESRI那样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从MapQuest和Microsoft的MapPoint。但是Google地图以其简洁性而让世界兴奋起来。虽然从前销售商所支持的网络服务都要求各方之间的正式约定,但Google地图的实现方式使数据可以被捕获,于是程序高手们很快就发现了创造性地重用这些数据的方法。
这里有几条重要的经验:
1. 支持允许松散结合系统的轻量型的编程模型。由企业开发的网络服务堆栈的复杂设计是用来促成紧密结合的。虽然这在许多情况下是必须是,但是许多最重要的应用程序可以事实上保持松散结合,甚至是脆弱的结合。Web 2.0的理念同传统的IT的理念迥然不同。
2. 考虑聚合(syndication)而不是协调(coordination)。简单的网络服务,例如RSS和基于REST的网络服务,是用来向外聚合数据,但并不控制其达到连接的另外一端时发生的事情。这种想法是互联网本身的基础,1种对所谓端到端原则的反映。
3. 可编程性和可混合性设计。像最初的互联网一样,RSS和AJAX这样的系统,都有此共同点:重用的障碍非常低。许多有用的软件事实上是开放源码的,而即便它不是,也没有许多东西来保护其知识产权。互联网浏览器的“查看源文件”选项,使得许多用户可以复制其他任何用户的网页;RSS被设计得使用户能够在需要的时候查看所需要的内容,而不是按照信息提供者的要求;最成功的网络服务,是那些最容易采纳未被服务创建者想到的新的方向。同更普遍的“保留所有权利”(all rights reserved)相比,随着创作共用约定而普及的“保留部分权利”(Some Rights Reserved)一词成为1个有益的指路牌。
装配中的创新
轻量型商业模型是对轻量型编程和轻量型结合的1种自然产物。Web 2.0的理念善于重用。1种像housingmaps.com这样的新服务,是通过将2个现存服务抓取到一起来简单地创建起来的。Housingmaps.com还没有商业模式(目前为止),但对于许多小规模的服务,Google的AdSense(或Amazon的associates fees计划,或者两者都是)为同类服务提供了营收模式。
这些案例为Web 2.0的另外1个关键原则提供了启发,我们将之称为“装配中的创新”。当商品组件充裕时,你可以通过以新颖的或者有效的方式来装配这些组件来创建价值。很像PC革命为硬件商品装配提供了许多创新的机会,其中像Dell这样的公司创造了这种装配的科学,并从而打败了那些商业模式上要求产品开发方面的创新的公司,我们相信Web 2.0为各个公司提供了,通过在利用和整合由其他人提供的服务方面逐渐完善,来赢得竞争的机会。

6、软件超越单一设备


另外1个值得一提的Web 2.0特性是Web 2.0已不再局限于PC平台这样1个事实。在对Microsoft的告别建议中,长期的Microsoft开发者戴夫?斯塔兹(Dave Stutz)指出:“超越单一设备而编写的有用软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获得更高的利润”。
当然,任何的网络程序都可被视为超越单一设备的软件。毕竟,即便是最简单的互联网程序也涉及至少两台计算机:1个负责网络服务器,而另1个负责浏览器。而且就如我们已经探讨过的,在将网络作为平台的开发中,把这个概念拓展到由多台计算机提供的服务而组成的合成应用程序中。
但是如同Web 2.0的许多领域一样,在那些领域中“2.0版的事物”(2.0-ness)并不是全新的,而是对互联网平台真正潜能的1种更完美的实现,软件超越单一设备这一说法赋予我们为新平台设计程序和服务的关键性的洞察力。
迄今为止,iTunes是这一原则的最佳范例。该程序无缝地从掌上设备延伸到巨大的互联网后台,其中PC扮演着1个本地缓存和控制站点的角色。之前已经有许多将互联网的内容带到便携设备的尝试,但是iPod/iTunes组合却是这类应用中第1个从开始就被设计用于跨越多种设备的。TiVo则是另外1个不错的例子。
iTunes和TiVo也体现了Web 2.0的其他一些核心原则。它们本身都不是网络程序,但都利用了互联网平台的力量,使网络成为其体系中无缝连接的、几乎不可察觉的一部分。数据管理显然是它们所提供的价值的核心。它们也是服务,而非打包的程序(虽然对于iTunes来说,它可以被用作1个打包的程序来仅仅管理用户本地的数据)。不仅如此,TiVo和iTunes都展示了一些集体智慧的方兴未艾的应用。虽然对于每个情况,其实验都是同网络IP入口的周旋。iTunes中只有有限的参与体系,虽然近来增加的播客(podcasting)将这一规则规律性了不少。
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伟大变革的Web 2.0领域中的1个,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正连接到这个新的平台中来。当我们的电话和汽车虽不消费数据但却报告数据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程序呢?实时的交通监测、快闪暴走族(flash mobs)、以及公民媒体,只不过是新平台的能力的几个早期警示。
一篇Web 2.0的投资论文
风险投资家保罗?科德罗斯基(Paul Kedrosky )写道:“关键在于去寻找1种你共识相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投资”。有趣的是,我们注意到Web 2.0的每个方面都涉及到同共识的分歧:每个人都在强调保持数据隐私的重要性,而Flickr/Napster等等,却使其公开化。这并非只是为了分歧而分歧(比如追求宠物食在线),而是在可以从中创建出一些东西的地方发生分歧。Flickr缔造了社区,Napster创造了收藏的广度。
另外1种看待这种现象的方式,就是成功的公司都放弃了一些昂贵但被认为重要的东西,以便免费获得一些有价值的曾经昂贵过的东西。例如,维基百科全书放弃了集中的编审控制,以作为对速度和广度的回报。Napster放弃了“目录册”的想法(列出所有销售商正在销售的歌曲),并因此获得了广度。Amazon放弃了用于1个实体店面的想法,却从而服务于整个世界。Google放弃了大宗用户(开始的时候),却得到了80%的,其要求从前未被满足的用户。下面的说法很有一些合气道(借力打力)的精神:“你知道,你是对的——整个世界的人都绝对可以更新这篇文章。而且你猜怎么着,这对你是个坏消息”。
——内森?托克英顿(Nat Torkington)

7、丰富的用户体验


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魏裴(Pei Wei)开发的Viola浏览器,互联网就被用来在网页浏览器中传送“小程序”(applet)和其他一些活动内容。1995年Java的引入就是围绕着这样的小程序的传送。JavaScript和后来的DHTML都被作为轻量型方式引入,来为客户端提供可编程性和丰富的用户体验。几年以前,Macromedia缔造出“丰富的互联网应用程序”(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一词(该词也被Flash的竞争者开放源码的Laszlo系统使用),以便凸显Flash不仅可传送多媒体内容,而且可以是GUI(图形用户界面)方式的应用程序体验。
然而,互联网传递整个应用程序的潜能在Google引入Gmail之前,一直没有成为主流,紧接着就是Google地图程序,一些基于互联网的带有丰富用户界面以及PC程序等同的交互性的应用程序。在网络设计公司Adaptive Path的耶希?詹姆斯?加莱特(Jesse James Garrett)的1个讨论会论文中,Google所使用的这组技术被命名为AJAX。他写道:
Ajax不是项技术。它其实是几项技术,每项技术自身都很繁荣,它们以强有力的全新方式结合起来。Ajax涵盖:
-- 运用XHTML和CSS实现基于各种标准的展示。
-- 运用文档对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实现动态显示和交互。
-- 运用XML和XSLT实现数据交换和操作。
-- 运用XMLHttpRequest实现异步数据检索。
-- JavaScript将所有这些绑定到一起。
AJAX也是Web 2.0程序的1个关键组件,例如现在归属Yahoo!的Flickr,37signals的程序basecamp和backpack,以及其他Google程序,例如Gmail和Orkut。我们正在步入1个史无前例的用户界面创新阶段,因为互联网开发者们终于可以创建,像本地基于PC的应用程序一样丰富的网络程序了。
有趣的是,许多现在正被探索的功能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90年代后期,Microsoft和Netscape,都对现在终于被认识到的那些功能有所洞察,但是它们对于所要采用的标准的争斗,使得实现跨浏览器的应用程序变得困难。仅在当初Microsoft确定无疑地赢得了浏览器之战的时候,而且那时事实上只需要针对1个浏览器标准,编写这种程序才成为可能。同时,虽然Firefox在浏览器市场中重新引入了竞争,但至少在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对互联网标准的破坏性的争夺以至于我们倒退到90年代。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会看到许多新的网络程序,不仅确实是新颖的程序,而且是对PC程序丰富的网络再现。到目前为止,每个平台的变革也都为改变那些在旧平台中占主导地位的程序的领导地位创造了机会。
本文标题:web2.0的典型应用-浅议web2.0网站与用户之间的矛盾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539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