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布依族简介-倮倮族:倮倮族-简介,倮倮族-分布

发布时间:2017-08-11 所属栏目:布朗族简介

一 : 倮倮族:倮倮族-简介,倮倮族-分布

越南54个民族之一的倮倮族(越南文:L? L?)也是彝族的一支,人口3307人(1999年),分布在河江省的同文县、高平省的保乐县和老街等省,多数属于尼苏,说彝语南部方言。

倮倮_倮倮族 -简单介绍

倮倮 倮倮族:倮倮族-简介,倮倮族-分布倮倮族老人

倮倮族系16世纪后 从中国云南迁来,与中国彝族有亲缘关系。倮倮族从事山地农业,但已定耕定居,其语言和习俗与中国彝族大体相同。

中国彝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倮倮族,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自称“蛮彝”,基本上是从云南迁徒去的,他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与云南彝族相当,婚姻家庭、丧葬习俗、原始宗教、居住服饰、文化艺术等与云南彝族有诸多相似,但也融入了当地民族的文化因素.近几十年来,东南亚倮倮族社会经济激剧变化,民族同化,人口减少,民族文化特点式微乃至消失。

倮倮_倮倮族 -分布

该民族散居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江省同文县和苗胜县的山区,以及高平省保乐县山区和平地,老街省芒康县也有零星分布。是越南的1个少数民族,中国彝族的1个支系。

倮倮_倮倮族 -来源

倮倮 倮倮族:倮倮族-简介,倮倮族-分布倮倮族姐妹

倮倮族迁徙于中国。根据越南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68年出版《大越史记全书》(第六集)记载:“戍辰年(1508年)云南倮倮人流入兴化镇(即今老街省)水尾区域”。“苗旺和同文的倮倮老人说,他们的祖先是起义失败后为躲避明王朝捕杀而从中国来越南的。”据越南学者研究,这些倮倮族的第一次迁徙很可能与明正德年间云南红河弥勒十八寨(今虹溪)阿寺,阿务造反被镇压有关。也就是说,倮倮族在越南出现的最可靠时间大约在16世纪,这种迁徙一直延续到以后的各个世纪。但根据史料,多数倮倮族迁入越南与明末清初的阿迷州(即今云南开远市)普沙事变有着直接的历史关系。

越南倮倮族的语言也因地区和支系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但基本能够通话,其语言和习俗与中国彝族大体相同。

倮倮_倮倮族 -称谓

越南倮倮族有许多不同的自称和他称,居住在越南的瑶、傣、壮等民族称之为“布姆阿”,苗族称他们为“麻”,这与国内的苗族自称Hmong相同。与他族交往时,倮倮族自称为“曼彝”、“曼几”、或“门彝”等,自称稍有差异主要是由地方语言音变所致。

倮倮_倮倮族 -民族支系

倮倮人与倮倮神

中国彝族有2个支系倮倮和普拉迁入越南,20世纪70年代,越南经过民族识别后,确定他们是2个不同的民族,1个叫倮倮族,另1个叫普拉族。

1999年越南人口普查统计,倮倮族有3307人。居住在沿越中边境的河江、高平、莱州等省。分黑倮倮和花倮倮两支。据越南用汉文书写的史籍记载,1435年,“罗罗斯甸国人来贡。罗罗斯在哀礼之北,与云南接境,衣服如云南俗,而拜谢皆自发声”。可见在此之前,倮倮人已进入越南境。罗罗斯甸国的地理位置大概是今越南河江省的范围,当时倮倮人向越南黎朝进贡。

倮倮_倮倮族 -民族历史

越南倮倮人传说,15世纪,中国云南有一支倮倮人起兵反抗封建统治者,首领被杀,由卢吴军率领万余人,转战进入越南同文县一带,安营扎寨,开荒创业。后于十六七世纪相继来到越南老街和越南苗旺县一带。其中有一些又返回中国。倮倮人是越南同文和苗旺一带最早的开拓者。因此,时至今日,在河江省还有不少倮倮语的地名,如倮倮坝子、倮倮山、倮倮弄、倮倮田、倮倮茶、倮倮树。在河江省与高平省交界的地方也有倮倮语的地名。在苗旺县还保存着用倮倮文字刻写的石碑。

倮倮_倮倮族 -民族信仰

当地的其他民族认为,倮倮人是开发这块土地有功的人,苗人、岱人、热依人在每年耕种完毕,或遇到虫害天灾等不顺心的事,都要供祭倮倮神,祈求保佑庄稼。高平省保乐县的岱族每年都在举行“隆东”节会时,要专门备办一桌饭菜供拜倮倮神。河江省的赫蒙族(苗族)每逢除夕之夜和农历七月十五两天,要用猪肉供祭倮倮神,供祭时口中念道:

倮倮人是在这里的主人,仡佬人是在这里的主人。

是开辟这里有功的人,全体回来同吃共饮。

共同保佑庄稼丰收鲜好,子孙康健,家畜无病。

大家平平安安,大家发财大发展。

供祭完毕才能供祭赫蒙人自己的祖先。此外,赫蒙人生病、庄稼失收、家畜家禽有病发瘟,也要供祭倮倮神和仡佬神,祈求保佑。

倮倮_倮倮族 -婚丧风俗

倮倮人的家庭形态主要是一夫一妻制。过去,早婚较普遍,13至14岁就结婚,但基本是在本民族内通婚。有姑舅表婚,舅父甥女都还在襁褓中,姑母就来给自己的儿子订亲。而姑母只能嫁1个女儿给舅父家,超过一女就会遭到别人的耻笑。

铜鼓是倮倮人的珍宝,也是传统的乐器,更是丧葬时不可缺的器物。使用完毕,由族长深埋地下保存。平时不用,同姓同族的人死后,就把铜鼓从地下挖出来,举行葬礼使用。敲打铜鼓时,公鼓(大鼓)和母鼓(小鼓)的鼓面相对,打击铜鼓的人站立两鼓之间,用槌子的两端敲打。当毕摩(巫师)诵经把死者的亡灵送回他在中国的故乡时,便敲打铜鼓,人们按照鼓点的节奏,同时起舞。

当人断气后,要先给死者沐浴,换衣服。让人向天鸣枪,男性三响,女性四响。然后亲人到屋外大声呼喊报丧:天地啊!祖先啊!远远近近的兄弟们,高处低处的乡邻们,家里有人仙去了……喊毕,请毕摩来供诵,请祖先叫回铜鼓的魂,把铜鼓带来护送仙去者的灵魂回到祖先的居住地。诵词的大意是:

儿孙站在供桌前,祈求我祖先,请来公母铜鼓,护送逝者英灵,回到祖先地。途中不要遇到暴风雨,避开恶鬼凶煞。见不到毒蛇蜈蚣,碰不上豺狼虎豹。铜鼓声到何处,灵魂便到何方,与祖先团聚。

把逝者的灵魂送到祖先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他们先辈迁徙的路线:越南的苗旺-麻长塘(中国云南省富宁县境,以下各地均在中国境内)-大地方-泥泞地-青蛙池-过河-小麦地-虎豹地-雪地-敲皇帝门。开始,皇帝不开门,不知如何办,便放声歌唱,感动了上帝,才把门打开。

人去世的当天,该寨由一群男子在下午或晚上秘密潜入森林里,脱下衣服,用树叶围住全身,头戴假面具,手舞足蹈来到死者身旁。途中凡遇到人,就用木棍打,石头砸,伤人不赔偿,死人不偿命。因此,每到此时,人们都自动回避。跳舞时,这群男子不能说笑,喝水得用竹管吸。丧葬结束后,他们又潜入树林,脱下树叶,换上衣服,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一样。往往妇女也参加披树叶跳舞。他们认为,暴露化装人的真面目,村寨会遭灾,欠收或发生病疫。

在跳舞的人群中,有一人挎着布袋,内装用布包着的一块木头或装饰成人脸的葫芦壳。据说,100年前,当时布袋里装的是死者的头。埋葬时头和身是分开的,头装在1个木盒子里,埋在石头下面,或放在住宅附近的洞穴里。身子则另外埋葬。过了一段时间,再把腿骨捡来与头骨一起存入木盒子里。现在,在倮倮村寨附近仍然可以见到装有头骨的木盒子。他们认为,死人的头骨是神圣之物,人们传宗接代靠的就是人头。女婿要挂着1个假死人头走在跳舞人群的前面。女婿和妻子的兄弟有责任抬棺材的一头,第1个给坟墓培土。

越南倮倮人过去有鼻饮。越南著名学者黎贵淳于18世纪用汉文书写的《见闻小录》卷六载:“一曰猡猡……好鼻饮,每暑倦,辄啖干炙肉,舂遏果和盐与清水,入瓢杓中,倾杓於鼻,仰而吸之”。现在的倮倮人已无鼻饮之俗。

二 : 达悟族:达悟族-族群简介,达悟族-族群分布

达悟族也称雅美族,是台湾土著中最原始的一支。分布于台东县东南外海49海里的兰屿岛上。雅美族居住在台湾本岛东南方西太平洋上的兰屿岛,隶属台东县兰屿乡,人口4900多人。分布于4个村6个部落,即红头村的红头、渔人部落,椰油村的椰油部落,东清村的东清、野银部落和朗岛村的朗岛部落。达悟族。语言属南岛语系。主要分布于台湾本岛东方的离岛——兰屿岛上。就语言和文化的类型而言,它与菲律宾巴丹(Bartan)岛的居民同源。根据雅美族的传说,其祖先系来自南方海域的岛屿。主要以捕鱼为生,每年3~6月随黑潮回游到兰屿海域的飞鱼是最重要的渔获。农业方面种植薯、芋、小米。雅美族为一从父居的社会,婚後妻从夫居,营核心家庭生活。在理论上,雅美族确有父系世系群的存在。唯在实际运作上,个人双边亲类在社会生活中可产生极大作用。雅美族为了捕鱼而发展了精良的造船技术——拼板舟。重要祭典包括小米丰收祭、飞鱼祭和大船下水典礼。

达悟族_达悟族 -族群简单介绍

达悟族:达悟族-族群简介,达悟族-族群分布_达悟族达悟族--兰屿

达悟族,善于航海,爱好和平。昔称雅美族(Yami),这是日本人类学者鸟居龙藏所命名,但岛上原住民自称Tao,意义为“人”,因此近年来渐渐改以达悟族作为兰屿原住民的族名。

自古以来与菲律宾巴丹岛来往密切,语言十分相近,因此两地的传说故事亦十分类似。昔称雅美族Yami,1998年正名),这是日本人类学者鸟居龙藏所命名,由岛上原住民对自己的称呼:Tao,(意义为“人”),近年来渐渐改以达悟族作为兰屿原住民的族名。巴丹群岛最北端最靠近兰屿的Mavudis岛,旧名亦称为Yami岛。

达悟族自古以渔业为生,他们有一传统,即每年三至六月飞鱼季节期间,除飞鱼外,不捕其他鱼类。进入现代后,这项传统被忽视已久,兰屿附近的海洋生态因滥捕而严重破坏,一直到2005年6月份,在台湾的中华民国行政院为了保护达悟人的飞鱼文化,规定每年三至六月兰屿海岸线外六海里内的海域,禁止10吨以上渔船捕鱼,也禁止使用流刺网、追逐网,尤其禁止毒鱼、炸鱼。结果兰屿附近的海洋生态恢复生机,令人认识到了达悟族的传统符合环保概念,可以令海洋生物休养生息。达悟族人爱好海洋,海洋是他们的家。他们不是氏族社会也不是贵族社会,但是他们有“鱼团组织”,大家分工合作下海捕鱼,并且平分鱼获。

达悟族_达悟族 -族群分布

达悟族(或称为称雅美族)住在台湾东南海面的兰屿,距离台东只有49海浬,与北方绿岛相差不远。兰屿岛面积约45平方公里,在岛上族人以「人之岛」自称,也曾经叫红头屿,不过因为岛上盛产兰花,所以被称为兰屿。达悟族(雅美族)因为孤立在海中,很少与其他族互相往来,所以比较能维持固定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传统。
目前兰屿隶属台东县兰屿乡,有6个部落:
椰油   朗岛

红头   渔人
东清   野银

其中椰油为行政中心乡公所所在地。

达悟族_达悟族 -居住环境

达悟族:达悟族-族群简介,达悟族-族群分布_达悟族达悟族

雅美族人在兰屿岛上居住环境是背山面海、坡度不大的山坡,村落四周有广大的水芋田和旱田。各家住宅紧密相连。主屋沿亨微倾的山坡建筑,依山坡的高低挖成阶梯式的地面,并将挖出的壤置于房屋周围,从外面看,只能看到屋顶的一部分。主屋的前侧是工作房,盖在地面,有地下室;另一是侧凉台;适当的地方盖产房和小米仓库。产房也为祈福小屋,主要为新人结婚而尚未分家独立前的人的住房。通常建于主建筑屋的附近,建筑物为矩形的小规模家屋,1个出入口,内有板床及炉灶等简单设施。婚后若生下男婴,则在产房外用一根竹竿绑一条细麻线,线端绑一只小螃蟹插于屋外为记号。主屋前空厅铺卵石,石缝间植马尼拉草,厅内立有2—4块大石头,作为休息时靠背用,并搭有晒鱼肉架。房舍的四周用卵石堆砌成石墙,石墙上面即作为行走的道路。墙壁石缝种植四季常青的越橘叶蔓榕、雷公根或台湾天胡萎,沿培攀生,非常美观。

达悟族_达悟族 -社会组织

在亲族结构的基本观念是父系社会;但在婚姻禁忌,工作互助,馈赠分配,血仇责任等参与关系时,他们也运用双系血亲法则.他们有村社单位 ,没有统一权威的头目.但是他们有许多自然社会调节和社会控制制度,像是对老人的敬重,财富竞赛,集体责任及禁忌等等.

在财产经济观也很发达,一方面用馈赠,分配等方式来调节经济;另一方面用禁忌,标记,和集体享用,分配等方式保证公私所有的关系.

达悟族是很爱好和平的民族;老年人的经验与智慧备受肯定,年轻人则是在旁边受教、学习。

达悟族_达悟族 -服饰文化

达悟族:达悟族-族群简介,达悟族-族群分布_达悟族服饰

男生以无袖、无领、短背心,配上丁字裤。女生方面以斜系手织方巾配上短裙,所有手织衣物都是以白色为底,黑,蓝相间的色彩。

达悟族的制陶粗犷、朴实、木雕规则而细腻﹝由其是大船的雕刻﹞男生以银盔或黄金饰物最为特色,是在原住民当中唯一有冶金工艺
的民族。

达悟族的刀分成2种,1种为大刀并没有刀鞘,一般刃身长约40公分以上;另1种则是短刀。刀身长33公分,族人把它挂在肩上。

刀鞘的构造一面是密封,另一面则是半截木板,将刀刃外露,当遇到出殡、夜间捕鱼或拜访别村的时候,担心途中遭受恶灵的侵犯,于是携带长矛、大刀或小刀,作为驱逐抵御恶灵。

达悟族_达悟族 -民族风俗

达悟族:达悟族-族群简介,达悟族-族群分布_达悟族达悟族

劳动分工

他们在自己制造的器物、工具上加以浮雕装饰,使其具有超过使用的观赏价值。他们有季节、月份的工作分配,按年龄长幼分工合作,担任不同的工作。成年男子从事开垦田地、造船捕鱼、建屋、编笼、冶金、制陶等工作;女性则从事照顾田地、采收芋类、炊事、纺织等工作。制造金年项饰、银盔及以小叶桑木栓接合船板等高级技能的工作,都由技术纯熟、经验丰富的老人制作。这种老人受大家敬爱,而常常被推举为管理水渠、领导集团播种小米、督导族人遵守规律捕鱼等工作。

捕鱼原则

达悟人以捕鱼为生,遵循“只取其所须,而不加以捕杀”的达悟原则。他们的拼板船雕刻甚为优美,渔舟下水礼是他们的大事。男子坐着闻名的拼木舟出海捕鱼,主要渔获的飞鱼,其它鱼还有“男人鱼”、“女人鱼”之分。每年的4—6月是达悟人的捕鱼节。

丧葬方式

达悟人在确定其死亡后,家人立刻通报其他家属及近亲。 男人头戴藤帽、身穿甲胄、右手按着短剑、左手执木枪, 是为防御死灵的攻击。首先将丧宅的四周及治丧用的道路以竹篱笆围起,将遗体屈身横卧放置于正屋中央, 头朝东、脸向屋后,身上用其使用过的毛毯或被子盖着。 死者的家属和近亲多守在遗体旁哭泣,安慰并祈求死灵,使其愿意离开家园而居于灵界。 为避免死灵作祟,死者的家人会不断用刀子敲打地板、或两手拍打大腿,发出声响, 并向死灵哀诉。遗体必须当天下葬,死者的男性家属及近亲,在遗体周围舞弄木枪,刺向四方,并大声喊叫。 同时到屋前,或巡绕家宅四周的围墙,两手拍打大腿,或手执木枪或长刀,向四方乱刺, 并大声喊叫,以驱走恶灵。

之后,由死者的家属或近亲一人乃至数人,轮流登上正屋屋顶上, 或站立在屋前平地上,手执木枪或长刀,大声向死灵告别, 其他人都蹲在屋前平地上聆听。 告别仪式完成后,接着出殡。 出殡时由死者最亲近的家属背着遗体,送葬的近亲男子分别在遗体的前后, 并携带斧头及木板两块,沿着丧路,行往墓地。 领头的人还不断地高呼着:“你走开,我要赶你走”。死者的妈妈、或妻子,以及年幼的儿女, 都不送到墓地。 只是手执小刀,走在送葬行列之后,沿着丧路缓行,并不断向死灵哀诉。 走到村落前方路面即止,目送送葬行列,等离开视线范围,就回头仍哀诉着回家。 需经过有流水处洗净脸、手、脚等,回家后仍是边哭边诉。

送葬者到达墓地边缘时,背尸人先将遗体放下, 大家走到墓地的丛林前先举行驱逐恶灵的仪式。 完成仪式后,再背起遗体,共同进入墓地范围内,找寻一处适当的埋葬地,进行下葬。墓穴上的砂土,约堆成30公分高,用手按平, 形成一长椭圆形坟丘。 众人再到附近树林中采撷大型树叶,然后围着坟丘站立,用大树叶扫之, 边扫边慢慢向后退出,边退边慢慢扫去脚印,不留痕迹。 如此约退二公尺左右即停止,众人迅即转身,把大树叶远抛向身后,带着绳索、挖棒、 斧头等走出墓地,再举行一次驱逐恶灵的仪式,沿着丧路走回, 一路上还大叫大喊以驱逐恶灵。 距墓地不远有一小丛林,为丢弃秽物之处,众人将所带之绳索、挖棒、斧头的木柄等尽弃该处。 同时,需行经有流水处,脱下武装,洗净全身及所穿戴衣物,洗净后再着装回家。

死者的女性家属,在屋前平地上等候送葬众人,并分持鸡毛或小石头分给各人。 各人拿着鸡毛或小石头,站在屋前平地或石墙的任何地方,把鸡毛或小石头靠在胸前摇几下, 并祷告,经过数次驱逐恶灵、弃秽、洗净、穰邪、告别死灵等,然后分配遗产、会餐、分发宝物、 捕捞鱼蟹等并烹食,各人回家做糕,丧家则撤去竹篱笆,丧事结束。

禁忌

达悟族禁忌非常多且繁复,举偶如下:

棋盘脚:被达悟族视为禁忌物、魔鬼树,绝不能带入房舍。又例如达悟族人捕获一船飞鱼,但有人在旁说了达悟族语棋盘脚这个字,那整船的飞鱼便被视为不祥,可能会被丢弃。

飞鱼季时不得触摸拼板舟,女性则是一概不准,认为会影响渔获。女性严格禁止登小兰屿。桔子不可带至海边,尤其是飞鱼季时。

忌呼死者名字、忌谈丧事、忌近丧宅、忌近墓地等。

达悟族_达悟族 -饮食文化

达悟族:达悟族-族群简介,达悟族-族群分布_达悟族

鱼和芋是达悟族的主食。达悟族人吃鱼很讲究,尤其是他们视为圣鱼的飞鱼,必须在特别指定的炉灶烹煮,盛用的器具也有一定的规矩,譬如和芋头合煮的飞鱼要放在特定的容器里,和肉合煮的飞鱼也有也有一定的盛放容器,绝对不能混淆。

达悟族_达悟族 -墓葬群落

据了解,兰屿目前计有6个公墓,分属6个部落所有。在兰屿垃圾掩埋场附近,有一处汉人的墓葬群,从墓碑看来, 从1973年到1999年都有。早年的汉式墓葬是由管训队员处理。

三 : 依克唐阿简介


依克唐阿简介

  依克唐阿(?-1901),字尧山,扎拉里氏,满洲镶黄旗人,吉林驻防。早年以马甲檄征江南,后参加镇压捻军,以功擢佐领。同治初以讨"马贼"有功,迁协领,赐法什尚阿巴图鲁。不久,晋副都统。1872年补官黑龙江。1879年,移呼兰。1880年,丁母忧归。

  时俄人对议改《伊犁条约》不满。乌里雅苏台参赞喜昌夙悉依克唐阿知兵,请就近募猎户守珲春。时俄人窥伺海参崴,清廷调依克唐阿为珲春副都统以镇之。1884年被命协助吉林军事。1889年,擢黑龙江将军。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依克唐阿请率军自效,议赴汉城迎击日军,朝廷许之。师至奉天而平壤已失,乃奉命进驻九连城,与宋庆协守鸭绿江防务。分工依克唐阿率镇边军守长甸河口、蒲石河口、鼓楼子、安平河口一线。10月24日,日军由朝鲜水口镇涉水渡江,依军侍卫倭恒额见敌军至,仓皇逃遁。日军遂占领安平河口,依克唐阿率队退往宽甸。此后,依克唐阿率黑龙江镇边军在赛马集一线与扼守摩天岭之清军聂士成部互为犄角,迎击日军第五师团。先后战于草河岭、崔家房、樊家台、雪里站等地,抗击日军企图打通摩天岭,由东路入侵奉天的图谋。12月14日,依克唐阿令镇边军分统寿山、马队统领永山逆袭凤凰城,遇伏,永山阵亡。依克唐阿保余军退。清廷下诏将依克唐阿革职留营,以图后效。1894年底,奉旨督军前往辽阳、海城会同吉林将军长顺严防,以杜日军北犯。12月24日,依克唐阿与长顺在辽阳举行会议,协商反攻海城,保卫辽阳作战事宜。从1895年1月17日开始至2月底,依克唐阿会同长顺、徐邦道、李光久、宋庆、吴大澂、魏光焘等部,五次反攻海城,但均无功而返。

  正当清军集中数万大军反攻海城时,日本第一军第五师团由凤凰城西下进犯辽阳、鞍山。3月2日,清廷电令依克唐阿、长顺即日统带全军,迅速赴援辽阳。于是,依、长两军先后由海城北撤,驰援辽阳。海城围解。3月5日至9日,日军集中在东北战场的第一、第三、五师团主力,发动辽河下游战役。先后攻占了牛庄、营口、田庄台。清军在东北战场彻底失败。

  甲午战争结束后,依克唐阿曾上疏奏请练兵队、筑炮台、造铁路、制枪炮、开矿产、治团练等六事。清廷以矿政尤为重要,谕令妥筹开办。1895年3月赐头品顶戴,授镶黄旗汉军都统。同年秋,迁盛京将军。1901年卒,予谥诚勇。

本文标题:布依族简介-倮倮族:倮倮族-简介,倮倮族-分布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01171.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