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真正的贵族精神-真正的人文精神

发布时间:2017-08-05 所属栏目: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

一 :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袁苏妹

击键翻页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港大校长徐立之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袁苏妹从没想过,在自己漫长的生命中,也有可能站在舞台中心。(www.61k.com)2009年9月22日,当香港大学向她颁发荣誉院士那一刻,这个82岁的老太太,“看起来神气极了”。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她没有上过大学,也不知道什么是“院士”。[www.61k.com)她一生只学会写5个字,却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院士”。她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是44年如一日地为学生做饭、扫地。在颁奖台上,这位82岁的普通老太太被称作“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她被安排压轴出场。这一天与她同台领奖的,有汇丰银行曾经的行政总裁柯清辉、香港富豪李兆基的长子李家杰,以及曾获铜紫荆星章的资深大律师郭庆伟。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与这些政商名流相比,这位老人的履历显得异常单薄:学历,没读过小学,除了自己的姓名,她当时还不会写其他字;工作经历,从29岁到73岁,在香港大学的大学堂宿舍先后担任助理厨师和宿舍服务员等职。[www.61k.com]

这场历年完全以英语进行的典礼,此刻因她破天荒地使用了中文。香港大学学生事务长周伟立先用英语宣读了写给这位老人的赞辞,接着又以广东话再次致辞。直到此时,从未受过教育的袁苏妹才听懂,颁发院士的荣誉,是为了表彰她“对高等教育界作出独特的贡献,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眼下,她最害怕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担心不能像现在一样,“记得每一个宿舍旧生的名字”。[www.61k.com)直到今天,每次受邀参加旧生聚会,就算有人已经移民十几年刚刚回港,她也能一下叫出那人的名字。

“这个是大律师,这个是做生意的,这个是眼科医生。”翻开相簿,她就像介绍自己的孩子一样介绍这些学生。她甚至记得一名只在大学堂住过3个月的北京教授,对方曾邀请她一起“打太极拳”,她“怪不好意思地”拒绝了。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今年已经67岁的香港赛马会主席陈祖泽,在三嫂的眼里“好文静”,仍然是个“乖仔”。(www.61k.com)被授太平绅士的梁智鸿,大学时总是“穿着整齐才进食堂吃饭,从来不会穿拖鞋”,只不过“大学时头型就是中分,不知道为什么到今天都没变过”。

有男生甚至称,三嫂至今还记得他们大学时历任女友的名字。

总是开名车接送三嫂参加旧生聚会的陈向荣说:“能够做她的司机是我一生的荣幸。”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这些有关三嫂种种琐碎的“好”,事隔若干年仍然潜伏在旧生们的记忆中。(www.61k.com)三嫂却说不清自己究竟“好在哪里”。在她看来,“拎出个心来对人”,人生其实就这么简单。在宿舍工作时,她自己的大儿子正在美国读天文学专业,她只是用“母亲的心”去照顾这群同样在外读书的孩子。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如今她早已经退休了,但她其实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大学堂。(www.61k.com]

每年,她会回来制作“宿舍之血”。这种由生抽、老抽、番茄酱、豉汁、胡椒粉、辣椒酱制成的“饮料”,除了三嫂,“没有人调得出那么正宗的味道”。

大学堂的传统节目“拜齐天大圣”,也仍是由她来负责准备香火。

每遇迎新会或开放日,她总要在自家狭小的厨房,制作学生们最喜欢的马豆糕和大西米红豆沙,再由学生们带回去。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这位从没摸过教材的老人,压根儿不曾想到,自己会成为大学堂“迎新教材”的一部分。[WWw.niU[www.61k.com)bB.nET)在名为“宿舍历史”的课程中,每年新生都要学习宿舍之歌:“大学堂有三宝,旋转铜梯、四不像雕塑和三嫂。”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更特别的荣誉出现在2009年6月。(www.61k.com)一天,三嫂突然收到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寄给她的信,邀请其“接纳香港大学之名誉大学院士衔”。她事前毫不知情,此前,旧生会多次向学校提议给她颁发荣誉院士衔。直至2009年1月,周兆平副校长亲自作出提名。而在此之前,只有“社会名流”才有可能进入这份提名名单。

“我相信三嫂是没有争议的。”这位提名者说。事实证明,三嫂的提名“全票通过”。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3个月后,“不知道院士是什么”的袁苏妹前去参加典礼,坐在面对600多人的台上,她一直试图记住前面的人“走哪条路、何时戴帽、怎样行礼”,生怕“忘记了整个程序”。(www.61k.com]

她坦承,直到走上台前,“袍子里面的腿一直在抖”。直到听到周伟立提到她曾经因为逃难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时,她感到一阵“辛酸”,最后“糊里糊涂地”接受了副校监的颁授。

当时,观众中20多名“头发都白了”的旧生,兴奋地跳起来鼓掌喝彩,典礼负责人甚至不得不让工作人员走过去,请这些政商两界的知名校友“不要太激动,保持安静”。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次日,旧生们振臂簇拥中的三嫂被《苹果日报》头版以整版报道。(www.61k.com)此后,她登上了美食节目介绍自己拿手甜品“马豆糕”的做法,在娱乐节目“东张西望”中被专访,香港各大报章几乎都能找得到三嫂的照片。

授衔赞词中的一段也被各大媒体反复引用:“很多人知道,大学堂有三宝:铜梯、四不像和三嫂。三个宝贝搬不动,移不走,三嫂永远是大学堂之宝,亦是香港大学之宝。”

然而,这个爱看韩剧的老太太并没有被这些突如其来的荣誉打乱阵脚,尽管有时在街上,她偶尔会被陌生人惊喜地叫住:“你是三嫂吗?恭喜你。”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我的生活没什么变化。(www.61k.com]”三嫂一如往常淡淡地说。她仍然居住在北角区一幢建于12年前的公共屋屯卩,因为家里没有足够高的衣柜,她只能将红边黑底的院士袍和软呢院士帽叠起来,小心翼翼地收藏到盒子里。

大学堂旧生会为庆祝她荣获荣誉院士衔,特意在饭店里摆了30桌酒席,300多个旧生到场祝贺。而她能回赠的,只是一张张自制的、只有手掌般大小的卡片。由她口述、女儿打印的祝福文字,每一字都再普通不过:“读书口既,学业进

步!”“做工口既,步步高升!”“做生意口既,生意兴隆!”“揸车、坐车口既,出入平安。”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只是,这个本来只会写自己名字的“院士”,足足用了两天时间又学写了两个新字。[www.61k.com)她一笔一画、签了300多张感谢卡——“三嫂”。(本报记者赵涵漠文并摄)

如果不是那一身黑绒红边的院士袍,她看上去实在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老太太。她走路很慢,弓着背,一副典型的老态龙钟的模样。然而在港大人眼里,这个矮小的女人形象“高大”得近乎“一个传奇”。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有人开始称她为“我们的院士”,但她显然更喜欢另外一个称呼——“三嫂这个称谓被港大人称呼了半个多世纪。[www.61k.com]

“三嫂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很多宿舍旧生都会满怀深情地说出这句话。当然,就像描述自己母亲时总会出现的那种情况,这些年过半百、两鬓斑白的旧生,能回忆起的无非都是些琐碎的小事。

今年70岁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副行政主席梁乃鹏还记得当年考试前“半夜刨书”,三嫂会给他煲一罐莲子鸡汤补脑。已经毕业15年的律师陈向荣则想起,期末考试前夕高烧不退,三嫂用几个小时煎了一碗凉茶给他,“茶到病除”。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时常有学生专门跑到饭堂找她聊天。(www.61k.com)男孩子总会向她倾诉自己的苦闷,诸如不知道如何讨女友欢心之类。女孩子也会找到三嫂,抱怨男孩子“只顾读书,对她不够好”。多数时候,三嫂只是耐心地听完故事,说一些再朴素不过的道理,“珍惜眼前人”,或是请他们喝瓶可乐,“将不开心的事忘掉”等等。每年毕业时分,都会有很多穿着学士袍的学生特意跑来与她合影留念。

就连大学堂球队的比赛结果,三嫂也常常是第一个知道消息的人。“输赢都好。”她乐呵呵地说。迎接球队的总是她最拿手的菜远牛河或马豆糕。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那些大学时独特的味道,成为旧生每年聚会时永恒的话题。[www.61k.com)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像个孩子一样夸耀三嫂的手艺:“你知道吗,大西米红豆沙里面的西米直径足有1厘米,好大一颗!”

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将

这些“大西米”煮软,

三嫂要在灶台前站上两

个多小时。为了让红豆

沙达到完美,她只在其

中放新鲜的椰汁。而蒸

马豆糕时,为了让它

“有嚼劲”,她必须用

慢火煲1小时,“不停

地用汤勺搅拌”。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然而自从上世纪70年代安装心脏起搏器以来,三嫂再也无法继续在厨房工作了,这位已经是5个孩子的母亲从此转做清洁工。[www.61k.com)男生们历来喜欢在饭堂开派对,每每狂欢到凌晨两三点,尽管这早就过了三嫂的下班时间,但她总是等到派对结束,再独自进去清理地板上的啤酒、零食和污渍。

那个在凌晨的饭堂里独自拖地的驼背老人背影,让许多学生总“不敢忘记”。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直到今天,小女儿卫锦璧还记得妈妈“见学生比见家人的时间还多”。(www.61k.com]尽管竭尽全力工作,三嫂一家当时的生活仍然十分拮据。她因不舍得花钱坐巴士,有时竟会提着40只鸡从街市一路走回山上的大学堂。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虽然父母都在食堂工作,但卫锦璧兄妹自小很少沾光。[www.61k.com)有时,三嫂会带回家一包切三明治剩下的面包皮,全家人的晚饭就是用热糖水泡面包皮。偶尔,猪油拌白米饭也能当一顿晚餐。

不过,这些记忆却在老人头脑里慢慢开始模糊。经常,她能记起自己29岁那年进入大学堂工作的情景,却怎么也说不清自己哪一年退休。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我之所以把赵涵漠的文章和照片编撰成PPS,一是因为感动,二是因为感慨,三是因为一个愿想。[www.61k.com]一个82岁的老人,勤勤恳恳为港大服务了44年,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学生的成就她如数家珍,一句朴实的祝福,让孩子如沐春风,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崇高誓言,有的只是质朴、恬淡和真情,让人感动。2009世界大学排名第24位、亚洲第一的香港大学,把一位只会写五个字的老太太列为名誉院士,不是因为她是学术范畴的杰出学者,而是因为她是全心全意为港大做出贡献的典范,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的鲜活的教材,这正是港大对学生进行“貢獻社會、關心社群”教育的卓识远见。珍爱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就是最伟大的爱国主义与最崇高的人文精神。这样的教育,实在,而不苍白;高尚,而不虚妄,让人感慨。我们没有让每个学校都去物色如袁苏妹这样的典范的奢望,但是有一个把道德教育落实于细微处的愿想。这就是做这个PPS的第三个原因。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赵涵漠 真正的人文精神

谢谢阅读

WZY2010-1-15

二 : 真正的魅力男人,源于他的精神深度

真正的魅力男人,源于他的精神深度

真正的魅力男人,源于他的精神深度

男人的深度,彰显的是人生的阅历,胸怀的宽广;是进则天下退则田园的进取与淡薄;是舍我其谁的态度与责任;也是面对世事变迁生命无常的淡定从容。一言以蔽之,男人的深度是一种生命的厚度。

人说四十而知天命,五十而从心所欲。一个深度男人,不光要知性,还能具备生活的智慧,能知天命而不庸人自扰,能从心所欲而在繁杂的世事中能进能退,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真正的魅力男人,源于他的精神深度。本质上,深度是一种历练和道行,彰显的是人生的阅历、胸怀的宽广。

深度男人的脸上有沧桑感,有一双洞穿一切的眼睛,有时,他像山一样的沉默,海一样的深邃。

男人的深度也是一种生命的厚度,就像是璞玉,不经过打磨就不会呈现盈润光泽,即使再聪颖再努力的男人,沒有时间的打凿,也无法像大海深沉广博。

深度男人不是速成品,十年磨一剑,慢工出细活。从稚嫩冲动的毛头小伙到成熟睿智的深度男人,中间必经历了无数坎坷和磨砺!男人应如山一样厚重,做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是一般肤浅之人难以为之的。

所谓有深度的男人,无不在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间,透出一种风趣、冷静、沉稳与睿智。一定要富有严谨、认真与果敢。这样的男人,一定是颇富感染力与感召力的,让人百“阅”不厌。犹如一本韵味十足的书,越读越耐人寻味!并不是吹毛求疵之人,或者沾沾自喜之人,徒有一副空空的“皮囊”,所能斩获的。

然而,这样的深度,并是与生俱来的。它需经过千锤百炼,凤凰涅磐,脱胎换骨。

男人的深度,某种程度而言,可以说是经历磨练的程度,非经九九八十一难,不足以成之。因之,这样的男人,也许经历了太多的大喜大悲,或者路转峰回,甚至死去活来;这样的男人,有着太多的故事演绎与蜕变;这样的男人,有着太多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这样的男人,有着太多的曾经与过往!然而,这样的男人,也毅然决然摒弃太多的抑郁与沉沦,而挥手向前,义无反顾。这也许就是成其深度的必然,也是男人最闪光,最耀眼之处。也是男人魅力之所在,撼动女人心扉的地方。

男人的深度,绝不是城府极深,也不是老谋深算,它实际上是男人的一种气质和底蕴的载现。一眼洞穿的男人,充其量是一个简单的男人,普通的男人。男人的内心世界,(经典日志www.vipyl.com)应该是极丰富多彩的,它既有柔情似水的一面,也有阳刚不阿的一面。“无情未必真豪杰”,一个不识人间烟火的男人,一定是一个怪物了。做一个真情的男人,做一个热情的男人,做一个深情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深度,才会像陈年老窖,历久弥香,醇香醉人。

“山不在高,有神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男人,其实并不难达到这样的深度,只要有情,其深必达。情深意茂的男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应该算是当今社会有深度的男人了。

男人喜欢用“深”评价自己,目光深邃,感情深沉,思想深刻,那么男人的“深”表现在哪呢?

男人的“深”首先表现在思想深度,他能从普通生活现象中看到不普通的人生哲理,他能把别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看出不合理,不正常的根源,使人醍醐灌顶如梦方醒!

男人的“深”在于他对生活的认识,对于人及人性的了解,同时他又更能理解人,宽容人,因为他懂得人性缺陷一般不是他本人的过错,而多是环境或生活使然,所以人们大多愿意和有深度的男人交往,以寻求理解和帮助。

男人的“深”在于他学识渊博,博览群书又融会贯通,他懂得“站在巨人肩膀”上有可能比巨人看得更远。他没有眼高手低的轻狂,没有志大才疏的张扬,始终保持虚怀若谷的人生态度,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生活学,向比自己强的人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他懂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中思,在思中学,久而久之造就了自己独到的深度。

男人的“深”在于他深厚的涵养,有真知灼见,和这样的人交朋友会受益匪浅。

男人的“深”在于他情感深沉,他懂得不管地位高低,职位不同,人格都是平等的,人需要相互尊重,也需要相互支撑。他内心有热烈的爱,会珍惜别人的爱,会为你赴汤蹈火矢志不渝。

真正有深度的男人自信,坦荡,友善,大度,还谦恭,男人的“深”不是天生的,是学习、思考、历练的结果,甚至是磨难、痛苦的结果,“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其中甜酸苦辣只有自己知道。有深度的男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忍辱负重,任劳任怨,不轻易诉苦,再苦在难的事在他面前不过是一次新挑战,跨过这道坎前面又是一片天!失败了不要紧,跌倒了再爬起来,男人可以被打败,但永远不会被打倒!嫁一个有深度的男人,就像依靠着一棵大树,能给你挡风,给你遮阳;就像依傍着一口深井,给你甘霖,给你滋养;就像依偎着一张暖炕,给你温暖,给你力量……

三 : 做一个精神的贵族

做一个精神的贵族

作者:锁钰

来来往往的人群,车流,看得见的脸,表情各异。轻松的,沉重的,幸福的,无助的,傻的可爱的,呆的让人怜惜的,你还别说,人的内心与情感是多么的神秘莫测。亦有冷漠的面无表情的,是对未知的迷茫与现实的无语吗?我想,有那么一个时刻,我懂!但依然要相信一切美好的事物,在从容坦然的精神领域里让布满荆棘的心有一丝归宿。人潮依旧形形色色,平和的面对遇见的一切会传递出自身的温暖。

看到的世界依然是蓝天。我们的梦想在心里搁置的太久,有时现实的忙碌让我们都忘了它的存在,忙着生存,忙着挣钱,各种媒体对各种二代的让人羡慕不已的生活的传播,有时我们会很失落,攀比,欲望,以及内心的不甘,让我们每天不知为什么而忙着。或许什么都不想了,只有挣钱,才能说明一切。于是,我们变得冷漠,自私,麻木,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若能耐得住清苦,不被虚荣浮华所左右,坚守每一天认真的生活,拥有好的心态,不算计,不计较,不为一己私利钻空子,遵守规则,有信仰,不攀比,自会盛开,亦会自在,等风来,何必急于给自己的人生交卷。日子是给自己过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缘来缘去,且行且珍惜!

四 : 真正的罗文精神——一切从准备做起

一、罗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准备

真正的罗文精神不仅仅是勤奋、敬业、忠诚、主动,最重要的是要一切从准备做起。

任何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成为《致加西亚的信》中罗文一样的人。长久以来,“罗文精神”已经成为了敬业、服从、勤奋的象征。其实,在这些优秀品质背后,还蕴藏着大多数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深刻的理念:准备。

有一家银行,分别贷巨款给四位20岁的青年,

条件是:他们必须在30年内还本付息。

第一位青年心想,突然有了一笔款,可以放松了。于是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还不到5年,他的钱花光了——他一无所得。这位青年的名字叫“懒惰”。

第二位青年很兴奋,每天忙忙碌碌,恨不得每周工作8天!但是办事不用脑子,差错不断……他付出的劳动比别人多,得到的却很少。勉强坚持到11年,还是赔了本。他的名字叫“蛮干”。

第三位青年小心谨慎,凡事服从,总是等到命令才动手。常常临时抱佛脚,结果事倍功半。累死累活才在30年后还上本钱。他的名字叫“盲从”。

第四位青年工作积极,他懂得准备的重要,因此工作效率很高。只有他,不仅在第十年头上还本付了息,还可以拿出余款贷给别人。谁都知道,他的名字叫“效率”。

当年,给他们贷款的银行,叫“工作银行”。

其实,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人生的贷款,是要自负盈亏的。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需要像第一位青年那样的员工,他都不能为了自己而自动自发,又怎么能期待他为别人服务呢?

同样, “蛮干”和“盲从”类型的员工也不能给企业带来益处,他们缺乏准备的习惯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

为了企业的利益,每个老板只会重用那些名叫“效率”的员工——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具有忠诚、敬业、主动精神的人。这才是罗文精神的核心。

《致加西亚的信》中,关于罗文的故事非常简单,当时正值美西战争(作者注:1898年4月至12月美国与西班牙之间发生的争夺殖民地的战争)爆发。美国总统麦金利(美国第25任总统)有一封极为重要和秘密的信件,要尽快交与古巴起义军领袖加西亚,以期与他取得联系并获得和他的合作。而加西亚正转战在茂密丛林里,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什么地方。军事情报局推荐了安德鲁•罗文中尉承担送信的任务。故事的结局是:加西亚从与死亡同行了三个星期的罗文手中接过了这封信。

正是这个故事促成了《致加西亚的信》的诞生。这本书被翻译成30多个国家的文字一版再版,甚至在2000年被美国《哈奇森年鉴》和《出版商周刊》评为有史以来世界上最畅销图书第六位。

有一天,阿尔伯特•哈伯德和朋友聊天时,朋友说:“罗文所完成的这件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难道依靠的只是敬业和勤奋吗?”这个问题使阿尔伯特陷于沉思。的确如此,当时罗文所面临的不仅仅是敌人的子弹,还有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他甚至根本没有见过加西亚,也不知道他当时确切的地址。要克服这些困难,只凭敬业和勤奋是远远不够的。阿尔伯特认定: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才促使罗文最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那些敬业、勤奋只不过是一种素质的外在表现,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正是因为他具备一种提前意识——准备,这才是罗文精神的核心和实质。

阿尔伯特在回顾了自己的经历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决定再写一本书,把罗文精神的核心——准备灌输到大多数对此还没有清醒认识的人们的头脑中,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效率低下。

他开始着手翻阅以前的资料,走访当时一些事件的亲历者,准备静下心来好好完成这一意义非凡的“工作”。遗憾的是,由于那次让人诅咒的海难,他并没有完成这件工作。直到他去世几年后,小伯特才从尘封的阁楼里看到了这部尚未完成的手稿,上面只有一些简单的大纲和零散的感悟,在这些只言片语中,阿尔伯特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准备赢得一切!”

虽然书稿最终没有完成,但阿尔伯特通过查阅资料的发现,印证了他的分析:罗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准备。正是这种时刻充分的准备,才给了罗文强大的自信。尽管任务异常艰巨,但充分的准备让他坚信,他能够完成任务。准备使一些在别人眼中看似不可能、根本无法实现的东西变成了现实。

关于罗文的记载虽然很少,但得到确认的是:他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一个善于做准备的人;他把准备意识贯穿于工作的每一处。正是有了平时的培养,这种意识才会在关键时刻闪现它的光芒。其中就有这样一件事:

一次,罗文和几名士兵接受一项运输一批重要的军用物资的任务。接到任务后,罗文利用出发前的时间,了解了途经道路的情况;查看了途经地区以往的气象资料,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罗文从资料中分析到,途经地区的雨季即将来临。为了安全,罗文决定提前一小时出发。顺利的话,他们可以在天黑之前通过最险的路段,这样就可以避免万一下雨可能造成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而恰恰是这提前的一小时救了他们。由于行使途中,一辆汽车轮胎被尖利山石扎破耽误了时间。而天气突变,眼看大雨就要来临。他们拼命赶路,等最后一辆车冒雨驶离盘山路不久,后面的一段路就塌掉了。第二天,他们顺利抵达目的地,从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得知,昨天他们经过的地方由于泥石流,发生了惨重的伤亡事故。

如果罗文按原计划出发,那事故就无法避免了。正是准备让他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保证了任务的完成。

也许有人会说:准备?不!我们要的是行动!立即行动!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使行动真正有效的,恰恰就是罗文精神的核心——准备。

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弯路。有这样一个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从前,有两个教士——威廉和汤姆,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教堂里。山间有一条小溪,他们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去溪边挑水。就这样一晃5年后的一天,汤姆没有下山挑水,威廉没有过多地在意。谁知第二天,汤姆也没出现,第三天也一样。就这样过了1个月后,威廉终于按捺不住了,要去看个究竟。

威廉来到了汤姆的教堂,看到汤姆正在十字架前祈祷。威廉好奇地问汤姆:“你已经1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汤姆笑着说:“我带你去看看,你就会明白了。”于是,汤姆带着威廉走到教堂的后院,指着一口水井说:“这5年来,我每天做完祈祷后,都会抽空来挖这口井。虽然我们现在年轻力壮,尚能自己挑水喝,倘若有一天我们都年迈走不动时,我们还能自己挑水喝吗?又会有谁能为我们挑水喝?所以,我从没有间断过我的挖井计划。现在终于成功了,我不必再下山挑水了。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我喜欢做的事情。”

威廉后悔,自己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

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就可以让工作更轻松,生活更美好。要保证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天天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还能源源不断,就要具备事先准备的意识。

没有什么能比忙忙碌碌更容易,但很多人没有考虑到,这种忙碌后的效果如何。要知道,缺乏准备的忙碌只是在白费力气。

汤姆的做法和罗文的做法不谋而合,汤姆的准备使他在有生之年都可以不再为水源的问题发愁,而罗文的准备让他成就了美国战争史的一段辉煌。

其实,许多看似偶然的事件都包含着必然的因素,而准备却可以使偶然出现的机会变成必然的成功因素。让一个人去做一件没有准备好的事情,那么,这件事的失败在行动前就已经注定了。

现在,《致加西亚的信》已经成为许多企业员工的必备读物。但如果不能领略罗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准备这一点,那就无法真正体会准备的重要性,没有准备的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不仅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而且付出的努力越多,失败的代价也就越大。

没错,准备能赢得一切!这才是真正的罗文精神!

我敬佩那些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每个城市、村庄、乡镇,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他们都会受到欢迎。世界上极需这种人才,这种能够把信交给加西亚的人。

二、准备才是成功的保证

没有准备的行动只能使一切陷入无序,最终面临失败的局面。

没有准备的行动只能使一切陷入无序,最终面临失败的局面。

你可能会为失败找到无数个理由,但一切失败的最终根源其实只有四个字:准备不足。

一个缺乏准备的人一定是一个差错不断的人,纵然具有超强的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也不能保证获得成功。

一个年轻的猎人带着充足的弹药、擦得锃亮的猎枪去寻找猎物。虽然老猎手们都劝他在出门之前把弹药装在枪筒里,他还是带着空枪走了。

“废话!”他嚷道,“我到达那里需要一个钟头,哪怕我要装100回子弹,也有的是时间。”

仿佛命运女神在嘲笑他的想法似的,他还没有走过开垦地,就发现一大群野鸭密密地浮在水面上。以往在这种情景下,猎人们一枪就能打中六七只,毫无疑问,够他们吃上一个礼拜的。可如今他匆匆忙忙地装着子弹,此时野鸭发出一声鸣叫,一齐飞了起来,很快就飞得无影无踪了。

他徒然穿过曲折狭窄的小径,在树林里奔跑搜索,树林是个荒凉的地方,他连一只麻雀也没有见到。

真糟糕,一桩不幸连着另一桩不幸:霹雳一声,大雨倾盆。猎人浑身上下都是雨水,袋子里空空如也,猎人拖着疲乏的脚步回家去了。

在看到猎物的时候才去装弹药,连作为一名猎手最起码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当然不可能有什么收获了。

没错,准备才是成功的保证!这一点在阿尔伯特•哈伯德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阿尔伯特•哈伯德有一个富足的家庭,但他还是想创立自己的事业,因此他很早就开始了有意识的准备。他明白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最缺乏的是知识和必备的经验。因而,他有选择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时间,甚至在他外出工作时,也总会带上一本书,在等候电车时一边看一边背诵。他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这使他受益匪浅。后来,他有机会进入哈佛大学,开始了一些系统理论课程的学习。

经过又一次欧洲考察之后,他开始积极筹备自己的出版社。他请教了专门的咨询公司,调查了出版市场,尤其是从从事出版行业的威廉•莫瑞斯先生那里得到了许多积极的建议。这样,一家新的出版社——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诞生了。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好,出版社经营得十分出色。他不断将自己的体验和见闻整理成书出版,名誉与金钱相继滚滚而来。

阿尔伯特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敏锐地观察到,他所在的纽约州东奥罗拉,当时已经渐渐成为人们度假旅游的最佳选择之一,但这里的旅馆业却非常不发达。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阿尔伯特没有放弃这个机会。他抽出时间亲自在市中心周围作了两个月的调查,了解市场的行情,考察周围的环境和交通。他甚至亲自入住一家当地经营得非常出色的旅馆,去研究其经营的独到之处。后来,他成功地从别人手中接手了一家旅馆,并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和装潢。

在旅馆装修时,他根据自己的调查,接触了许多游客。他了解到游客们的喜好、收入水平、消费观念,更注意到这些游客正是对于繁忙工作的厌倦,才在假期来这里放松的,他们需要更简单的生活。因此,他让工人制作了一种简单的直线型家具。这个创意一经推出,很快受到人们的关注,游客们非常喜欢这种家具。他再一次抓住了这个机遇,一个家具制造厂诞生了。家具公司蒸蒸日上,也证明了他准备工作的成效。同时他的出版社还出版了《菲利士人》和《兄弟》两份月刊,其影响力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出版后达到顶峰。

我们可以看到,阿尔伯特的成功是建立在充分的准备基础上的,所以他才能够在面临机遇时果断出击,正是准备意识成就了他事业的辉煌。

阿尔伯特深深地体会到,准备是执行力的前提,是工作效率的基础。因此,他不但自己在做任何决策前都认真准备,还把这种好习惯灌输给他的员工。

值得庆幸的是,不久之后,“你准备好了吗?”已经成为他们公司全体员工的口头禅。成功地形成了“准备第一”的企业文化。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公司的执行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工作效率自然显而易见。

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在1915年与被德国水雷击沉的路西塔尼亚号轮船一同沉入了海底,过早地结束了。罗依科罗斯特公司的重担落到了刚刚而立之年的小伯特•哈伯德身上。

小伯特的最大失误就在于他完全丢掉了父亲阿尔伯特赖以成功的准备意识,丢掉了“准备第一”的企业文化,从而使原本欣欣向荣的企业走向没落。

其实,从某些方面来说,小伯特也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阿尔伯特的那本《致加西亚的信》正是来自小伯特的启发。小伯特曾经说过:“那场战争中最伟大的英雄就是罗文,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但是,就像我在前面所说的那样,小伯特和大多数人一样,只是意识到了罗文精神中忠诚、敬业、积极主动完成任务的一面,并没有意识到隐藏在罗文精神中最有价值的准备意识。对罗文精神的这种片面理解,虽然使小伯特养成了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但也造成了他忽视准备,盲目冲动的习惯。

当阿尔伯特发现了小伯特这一致命的弱点后,就经常提醒他:“准备赢得一切!一个意识不到准备的重要性的人,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成功。”但是,小伯特却从没有把父亲的话真正放在心上,他认为准备太简单了,根本不像父亲所说的那样玄妙,一个人要想成功,只要勤奋、敬业就成了。

阿尔伯特去世后,面对家族企业中繁重的工作,小伯特毫不畏惧,他立志要完成父亲还没有完成的事业。于是,小伯特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面对困难永远勇往直前,忙碌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父亲。

但是,他的劳动却没有得到回报,漠视准备的弊端很快显现了出来。他对图书的构成和运作规律一无所知,也根本没有去留意过家具市场的变化和风险,当然就谈不上什么成熟的思路。日益忙碌的他悲哀地发现,他付出的努力几乎没有任何价值,企业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当时,管理层的意见又极不统一,这更让小伯特无从下手。他不熟悉公司的业务,不懂市场,公司很快陷入了混乱状态。由于小伯特的影响,公司原本形成的“准备第一”的企业文化已经荡然无存;员工们也开始像小伯特一样,什么事情都是先做了再说。长此以往,工作效率自然极其低下,使得公司的危机不断扩大。

阿尔伯特因对准备的极度重视而赤手打下一片天地;小伯特因对准备的重要性浑然无知,白白地葬送了一个企业。

父子两个人的不同结局告诉我们: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充分地准备才能保证工作得以完成,而且做起来更容易;相反,没有准备的工作是毫无头绪的,也无法判断结果,当然会留下了许多漏洞和隐患,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就这样,罗依科罗斯特公司几经风雨飘摇,最后终于被并股和收购。现在,罗依科罗斯特人生产的东西正在被人们疯狂地收藏;罗依科罗斯特公司的装订术、冶炼术和家具制造工艺也以其固有的魅力和独特的制造工艺为人们所喜爱。但这一切似乎和哈伯德家族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了,哈伯德家族的股份仅占罗依科罗斯特公司极少的一部分。

所以说,一个做好准备的人就是一个已经预约了成功的人。在工作中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准备好了吗?还有什么需要准备的?我所准备的是最适合我的吗?我想当你得到的肯定答案越多时,行动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是啊!准备才是成功的保证!那么,你做好准备了吗?

一个善做准备的人,是距成功最近的人。

——拿破仑•希尔

三、一切失败的根源:准备不足

你可能会为失败找到无数个理由,但一切失败的最终根源其实只有四个字:准备不足。

坦率地说,任何人都不愿意面对失败。当技术人员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开发的软件被证明是漏洞百出时,当销售人员费尽唇舌依然没有签到合同时,当一个管理者发现自己的团队是一盘散沙时,那种沮丧、失落的心情确实令人难过。也许他们可以用无数个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什么运气不好,一时疏忽,配合不力等等。但事实可以告诉我们,隐藏在这些失败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准备不足。

在吸引了几乎全世界人眼球的拳坛世纪之战中,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泰森根本没有把已年近40岁的霍利菲尔德放在眼里,自负地认为可以毫不费力地击败对手。同时,几乎所有的媒体也都认为泰森将是最后的胜利者。美国博彩公司开出的是22赔1泰森胜的悬殊赔率,人们也都将大把的赌注押在了泰森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已经稳操胜券的泰森对赛前的准备工作——观看对手的录像,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充足的睡眠和科学的饮食都敷衍了事。

但是,比赛开始后,泰森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手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突破自己的漏洞。于是,气急败坏的泰森做出了一个令全世界人都感到震惊的举动:一口咬掉了霍利菲尔德的半只耳朵!

世纪大战的最后结局当然是:泰森成了一位可耻的输家,还被内华达州体育委员会罚款600万美元。

泰森输在准备不足,当霍利菲尔德认真研究比赛录像,分析他的技术特点和漏洞时,泰森却将教练准备的资料扔在了一边;当对手在比赛前拼命热身,提前进入搏击状态时,他却在和朋友一起狂欢。虽然泰森的实力确实比对手高出一筹,从年龄上也占尽了优势,但他最后却一败涂地。

霍利菲尔德的成功和泰森的失败皆因准备。是的,每一件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

当然,在这种一战定胜负的比赛中,偶然性确实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个时候,比的并不是谁的实力最强,而是谁犯的错误最少。只有真正地重视准备,扎实地把准备工作都做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你不犯或少犯错误。

足球教练莫里尼奥也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在他担任葡萄牙球队波尔图的主教练,率领球队征战欧洲冠军联赛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杀入决赛,更别提夺取冠军了。但结果却使所有人都大跌眼镜,这个从队员到主教练都藉藉无名的俱乐部,竟然得到了欧洲足球的最高荣誉。

确实,波尔图的队员们和皇马、米兰等大牌球队的球星相比,无论从名气上还是实力上都相差悬殊;当时的莫里尼奥和里皮、弗格森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但莫里尼奥却有一个胜利的武器:对准备工作超乎寻常地重视。他几乎观看了所有对手最近的每一场比赛。可以说,所有对手的技术特点、战术风格、最近的状态……他都了如指掌。甚至对比赛当天的天气、场地草皮的状况,他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结果在决赛当天,他使用的队员、阵型、战术打法都直指对方的软肋,就像他夺冠后所说的那样:“如果大家知道我们为了取得胜利而研究了多少场比赛,准备了多少资料,筹划了多少方案,你们就会认为这个冠军我们当之无愧。”

当时,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莫里尼奥的成功只是运气好,再加上那些大牌球队在对无名球队时缺少重视和兴奋感,才让他捡到了一个冠军。其实,莫里尼奥的胜利是必然的,因为他的准备工作比任何人都充分,正是因为对准备超乎寻常地重视,才使他站到了欧洲足球之巅。

功成名就的莫里尼奥在夺冠的第二年来到了英超球队切尔西,这里汇集了很多世界级的大牌球员。当莫里尼奥和这些队员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如数家珍地介绍这些球员:从技术风格、进球数、身高体重甚至详细到哪些是左脚打进的,哪些是右脚打进的都了如指掌。莫里尼奥的这一举动一下子就震住了这些球星。不过,这只是开始,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主教练这种近乎完美的准备工作会使他们在后面的比赛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是的,在莫里尼奥的带领下,切尔西队不管是在国内联赛、杯赛还是在欧洲冠军联赛,都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莫里尼奥出名了,但他在赢得别人尊重的同时,又被许多对手厌恶。喜欢他的人称他为“上帝第二”,讨厌他的人却称呼他“魔鬼”。

一个又一个让人始料不及的成功,使他成为了“现象”。

现在,不管是欣赏他还是厌恶他的人,都开始研究莫里尼奥。他们总结了很多条,比如,善于用人、阵型选择合理、自信等等。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人领会到莫里尼奥成功的真正原因——准备。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准备太重要,但也太平常了。我们大家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准备之中,所以,反而对它的重要性视而不见。提起准备,也许有人会说:“准备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就是这不起眼的准备,却能造就神奇的成功,反之也能造成痛苦的失败。

就像莫里尼奥所说的:“当准备的习惯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它就会永远在那里,并帮助你取得令人惊讶的胜利。”

英格兰国脚兰帕德这样评价莫里尼奥:“我从未遇到过像他这样的人,对工作,对胜利,是如此渴望,对准备工作又是如此的痴迷。”

没错,准备使他成为“魔鬼”,也正是准备使他成为“上帝第二”;当然,还使他成了这个世界上第一高薪的足球教练。

实际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最终决定成败的因素并不是能力、运气、环境……而是平平常常的两个字“准备”!

所以,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字典里补充上这样一条重要的概念:失败源自准备不足。

在体育比赛中准备不足会使你输掉比赛,而员工在工作中如果准备不足却会使企业蒙受几千万、几个亿甚至几十亿的损失。

我们以宝洁公司生产的婴儿纸尿布为例,它的销售市场遍及世界各地,在德国和中国香港市场都一度非常畅销。

但好景不长,不久,德国的销售点向总公司汇报:德国的消费者反映,宝洁公司的尿布太薄了,吸水性能不足。而中国香港的销售点却向总公司汇报:香港的消费者反映,宝洁公司的尿布太厚了,简直就是浪费。

总公司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同样的尿布,会同时出现太薄又太厚两种情况呢?这让公司的管理人员有点摸不着头脑。

其实,这是宝洁公司的产品开发人员在设计产品时缺乏应有的准备,对产品销售的不同市场没有经过细致的调研和考察所造成的。

在总公司通过详细的调查后发现,同时反映太薄又太厚的原因,是德国和中国香港的母亲使用婴儿尿布的不同习惯所致。虽然中西方婴儿一天的平均尿量大体相同,但德国人凡事讲究制度化,完全按照规矩行事,德国的母亲也是如此,早上起来的时候给孩子换一块尿布,然后就这么一整天都不会去管他,一直到了晚上才会再去换一次。于是,宝洁公司的尿布相对于这样的情况明显就显得太薄了。可是香港的母亲却是把婴儿的舒适当作头等大事,孩子只要尿布湿了就会换上一块新的尿布,一天不知道要换多少次,所以宝洁公司的尿布在这里就显得太厚了。

显然,宝洁公司的产品开发人员并没有考虑到产品市场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结果弄得怨声载道,使宝洁公司蒙受了不少的经济损失。

产品开发人员只不过在不同地域使用尿布的习惯上忽视了调研,等待他们的就是无情的市场风险。曾经省下的调研成本,现在却要付出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代价。

这就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

准备和失败是成反比的,你越轻视准备,失败就会越重视你。

——巴菲特

四、从最基本的准备开始

抛开那些时髦的概念,从最基本的准备开始,这才是见效最快的管理理念。

我们先来看一个非常简单的小故事:

小马克和奶奶到了一片海滩。他迫不及待地扑进大海,奶奶则一点一点地向水中迈进。她撩起水,先撩向胳臂,又撩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奶奶在适应水温的变化。马克瞬间就做成的事情,奶奶却似乎用了整整一生。

这个故事包含了很多内容,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而给我的启示就是:下水之前,先从最基本的准备开始,它是你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准备工作做得越扎实,你未来的保险系数就越高。

在很久以前,一个村庄的几头猪逃跑了。它们逃进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经过几代以后,这些猪变得越来越凶悍,甚至胆敢威胁经过那里的人。几位经验丰富的猎人很想捕获它们,但这些猪狡猾得很,从不上当。

一天,一个老人领着一匹拖着两轮车的毛驴,走进野猪出没的村庄。车上装的是木料和谷粒。老人告诉当地的居民,说他能捉到野猪。人们都嘲笑他,因为没有人相信老人能做到那些猎人做不到的事。但是,两个月以后,老人又回到村庄,告诉村民,野猪已经被他关在山顶的围栏里了。

他向居民解释他是怎样捕捉那些猪的。

他说:“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野猪经常出来吃东西的地方,然后就在空地中间放少许谷粒作为诱饵。那些猪起初吓了一跳,最后,还是好奇地跑来,一头老野猪尝了一口,其他猪也跟着吃,这时我就知道能捕到它们了。第二天我又多加了一点谷粒,并在几尺远的地方树起一块木板。那块木板像幽灵一样,暂时吓退了它们,但是谷粒很有吸引力,所以不久以后,它们又回来吃了。当时野猪并不知道,它们已经是我的猎物了。此后,我要做的是每天在谷粒旁边多树立几块木板而已,直到我的陷阱完成为止。每次我加几块木板时,它们就会远离一阵子,但最后都会再来吃。围栏做好了,陷阱的门也准备好了,不劳而获的习惯使它们毫无顾忌地走进围栏。就这样,它们成了我的猎物。”

经验丰富的猎人所做不到事情,被一个能够耐心做准备的老人做到了。看来,有些事情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困难,关键是在行动之前,你都做了些什么。

近来一个比较时髦的概念就是战略,尤其对一些企业家来说,战略已经被提高到“决定成败”、“攸关输赢”、“改变命运”的高度。战略确实很重要,但是,再完美的战略在执行时也需要充分的准备来做基础,准备是战略能否实现的前提。

下面这个关于迪斯尼公司进军欧洲市场的案例,就充分地展示了准备和战略之间的关系。

当时,刚刚在美国和日本取得空前成功的迪斯尼公司制定了一个覆盖全球的总体战略,决定在欧洲修建一个大型的迪斯尼乐园。这是一个很大胆但又蕴藏着丰厚利润的战略,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方向性的错误。但在实施这个战略时对准备的漠视却使迪斯尼公司遭遇了灭顶之灾。

由于之前在美国本土和日本取得的成功,迪斯尼的市场开发人员天真地认为,只要把现成的经营模式直接套用过去就行了,没有必要再去做什么市场调研,抓紧时间实施这一伟大的战略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他们很快就像公司的决策者们提供了一份激动人心的报告:新修建的迪斯尼乐园预计总投资44亿美元,占据巴黎以东2000多公顷的土地,建设超豪华的餐厅和宾馆……这份报告的依据是这样的:

欧洲的人口比美国要多得多,美国每年都有4100万人来光顾迪斯尼乐园,按同比例计算,新建的乐园每年应该接纳6000万游客才合理。同时,由于欧洲人休假的时间比美国人长,他们一定会在这里多停留一段时间,高档的宾馆和餐厅当然是必不可少的。

可惜,这一切只是他们天真的臆断而已,这些数字的计算并没有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没有准备的猜测只能把企业决策者的目光引向歧途。

新乐园建成以后,迪斯尼马上就遭受到忽视准备的惩罚。从1992年4月开业以来,尴尬的经营状况就使最善于制造幽默的他们再也幽默不起来了。

第一,他们没有预料到,富有的欧洲人竟然非常节俭。到乐园来的游客中,许多人自带食物,根本不在乐园吃住,他们对乐园的餐厅宾馆视而不见。就是住宾馆的人,也不像美国佛罗里达迪斯尼世界的游客那样,一住就是4天,他们最多只会住两天,许多游客一大早来到公园,晚上在宾馆住下,第二天早上就结账,然后再回到公园进行最后的探险。迪斯尼乐园的门票是42.25美元,宾馆一个房间一晚是340美元,相当于巴黎最高等级的宾馆价格。如此高昂的价格,让节俭的欧洲人望而却步。他们宁愿以减少游览时间来节约成本。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时间的缩短不仅使宾馆的收入减少了,同时也影响了其他部门的收入。

第二,他们不仅不了解欧洲人的节俭,更不了解欧洲文化。

最开始,迪斯尼公司禁止游客在乐园内饮酒,可是欧洲人午餐和晚餐都有喝酒的习惯,因为这个原因,使许多欧洲人放弃了参观计划。最后,迪斯尼公司只得被迫取消这个规定。

在经营时间上,他们因为没有进行必要的调查与研究,也出现了失误。他们盲目地认为,星期一应该比较轻松而星期五应该比较繁忙,所以就相应地安排了员工的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但是因为欧洲人的作息时间与美国不同,所以情况却和预计的刚好相反。

另外,迪斯尼公司发现游客有高峰期和低谷期,而且两者间的人数相差10倍,但由于法国有关于非弹性时间的规定,他们不能在游客低谷期减少雇佣的员工,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支出费用。

还有,他们误以为欧洲人不吃早餐,一个迪斯尼的员工回忆说:“我们听说欧洲人不吃早餐,因此我们缩减了早餐的供应规模,可是我们却发现每个人都需要一份早餐。我们每天只准备350份早餐,但却有2500份的需求量,购买早餐的队伍排得好长。”一个如此大型的游乐园却因为早餐的供应而排起长长的队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失误。

尽管迪斯尼乐园的欢声笑语每天都在重复着,尽管每个月都吸引近100万名游客来观光,尽管巴黎迪斯尼是欧洲人花费最大的游乐园,但是,原来想像中的利润却始终没有出现,反倒出现了一连串触目惊心的数字:

到1993年9月30日,迪斯尼乐园已经亏损了9.6亿美元。

到1993年12月底,累计已经损失了60.4亿法国法郎。

到第二年春天,迪斯尼公司不得不再筹借大量资金来挽救欧洲的迪斯尼乐园,但收效并不明显。

不仅如此,这个几近倒闭的乐园还面临着沉重的利息负担。44亿美元的总投资中仅有32%是权益性投资,有29亿美元是从60家银行贷来的,并且贷款利率高达11%。因此,企业已不能靠经营来弥补由于利率上升而增加的管理费用,与银行之间的债务重组、提供新贷款的交涉也变得十分艰难了。如此尴尬的境地,让迪斯尼公司进退两难。

就这样,一个原本被寄以厚望的宏伟战略因为市场开发人员对准备的忽视而宣告失败,这确实使人感到遗憾。

但是,这个战略的失败是它本身有多么严重的瑕疵吗?其实不然。要知道,任何能够成功实现的战略,都应该落实到实施时的准备工作当中。将所有的战略、决策、行动都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这才是见效最快的管理理念。

不要再犹豫了,赶快从准备做起吧!

生活不会善待没有准备的人,甚至常常是粗暴和残酷的;但是对待有充分准备的人则是非常驯服的,承认你是主人,情愿为你服务。

——泰戈尔

五、多一分准备,少一分风险

要想让被淘汰的风险远离自己身边,惟一的办法就是多做些准备。

在任何一家企业和工厂,都有一些常规性的调整过程。公司负责人经常送走那些无法对公司有所贡献的员工,同时也吸纳新的成员。无论业务如何繁忙,这种整顿一直在进行着。那些已经无法胜任工作、缺乏才干的人,都被摒弃在企业的大门之外,只有那些最能干的人,才会被留下来。

这种被淘汰的风险,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关注也都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应对这种风险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准备,准备工作多做一分,相应的风险就会减少一分。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具有“万一……怎么办”的意识,做到凡事都未雨绸缪、预做准备,从而减少风险发生的几率。与之相对应的是,你所做的准备越少,承受的危险就会越大。这个道理在自然界早已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一匹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匹狼气喘吁吁地从它身边经过,焦急地说:“你怎么还躺着,难道你没听说,狮子要搬到咱们这里来了,还不赶快去看看有没有别的地方适合咱们居住。”

“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再说这里的羚羊这么多,狮子根本吃不完,别白费力气了。”躺着的狼若无其事地说。那匹狼看自己的劝说没有效果,只好摇摇头走了。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只来了一只,但由于狮子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羚羊的奔跑速度变得快极了,这匹狼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轻而易举就能获得食物了。当它再想搬到别处去时,却发现食物充足的地方早已经被其他动物捷足先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危险无处不在,惟有踏踏实实地做好准备,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否则,当你醒悟过来的时候,危险早已经降临到你的头上了。

也许有人会说,有些事情是我们个人的力量所无法控制的,对于这些事情,做再多的准备也没有用。我想提醒有这种想法的人,虽然你无法控制危险的发生,但可以凭借充分的准备来减少甚至避免危险所造成的损失。

就像遭遇到自然灾害一样,虽然你无力改变,但有没有准备的后果却截然不同。

在古老的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爬行动物,有恐龙,也有蜥蜴。一天,蜥蜴对恐龙说,发现天上有颗星星越来越大,很有可能要撞到我们。恐龙却不以为然,对蜥蜴说:该来的终究会来,难道你认为凭咱们的力量可以把这颗星星推开吗?

灾难终于发生了。一天,那颗越来越大的行星瞬间陨落到地球上,引起了强烈的地震和火山喷发,恐龙们四处奔逃,但最终很快在灾难中死去。而那些蜥蜴,则钻进了自己早已挖掘好的洞穴里,躲过了灾难。

看来蜥蜴还是比较聪明的,它知道虽然自己没有力量阻止灾难的发生,但却有力量去挖洞来给自己准备一个避难所。

面对大的动荡或变革,人们的心态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恐龙型的,一种是蜥蜴型的,但能够站在胜利彼岸的总是早有准备的蜥蜴型。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更新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处在一种急速变革的时代,这种趋势是无法改变和逃避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像恐龙一样不去做准备的话,被淘汰的命运就会降临到你的身上。就像下面要说的这个工人一样。

在某个钟表厂,有一位工作非常卖力的工人,他的任务就是在生产线上给手表装配零件。这件事他一干就是10年,操作非常熟练,而且很少出过差错,几乎每年的优秀员工奖都属于他。

可是后来,企业新上了一套完全由电脑操作的自动化生产线,许多工作都改由机器来完成,结果他失去了工作。原来,他本来文化水平就不高,在这10年中又没有掌握其他技术,对于电脑更是一窍不通,一下子,他从优秀员工变成了多余的人。

在他离开工厂的时候,厂长先是对他多年的工作态度赞扬了一番,然后诚恳地对他说:“其实引进新设备的计划我在几年前就告诉你们了,目的就是想让你们有个思想准备,去学习一下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操作方法。你看和你干同样工作的小胡不仅自学了电脑,还找来了新设备的说明书来研究,现在他已经是车间主任了。我并不是没有给你准备的时间和机会,但你都放弃了。”

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能帮助企业提高10倍速的工作效率,这种更新换代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但你有没有考虑过给自己的工作能力也进行更新,从而为这种变化做好准备呢?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想被你的工作所淘汰,你就要有意识地多做准备,在工作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且这种提高的速度比环境淘汰你的速度要快。

多一分准备,少一分风险。你意识到了吗?

到处都能看到许多失业者……他们与公司的理念格格不入,对他人毫无价值,最终只好被迫离开。

——阿尔伯特•哈伯德

六、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如果说成功确实有什么偶然性的话,这种偶然的机会也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世界上最可悲的一句话就是:“曾经有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惜我没有把握住。”遗憾的是,这种事情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其实,机会对我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它有可能降临在我们每一个的身上,但前提是:在它到来之前,你一定要做好准备。

有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想用80美元来周游世界,别人都认为他是在痴心妄想。

罗伯特没有理会那些冷嘲热讽,他找出一张纸,写下为用80美元旅行所做的准备。

1.设法领取到一份可以上船当海员的文件;

2.去警察局申领无犯罪证明;

3.考取一个国际驾驶执照,找来一套地图;

4.与一家大公司签订合同,为之提供所经国家的土壤样品;

5.同一家胶卷公司签订协议,可以在这家公司的任何一个分公司免费领取胶卷,但要拍摄照片为公司作宣传;

……

当罗伯特完成上述的准备之后,他就在口袋里装好80美元,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自己的旅行。结果,他完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以下是他旅行一些经历的片断:

1.在加拿大巴芬岛的一个小镇用早餐,他不付分文,条件是为这家餐馆拍照并承诺在旅行中宣传;

2.在爱尔兰,花5美元买了4箱香烟,从巴黎到维也纳,费用是送司机一箱香烟;

3.从维也纳到瑞士,由于他搭乘货车的司机在半途得了急病,已经拥有国际驾驶执照的他将司机送到了医院,并将货物安全送到了目的地。货运公司非常感激他,专门派车将他送到了瑞士,当然是免费的;

4.在西班牙一家新开张的公司门口,由于他们用来拍摄庆祝画面的照相机出了故障,罗伯特免费为他们拍摄了照片,他们送给罗伯特一张到达意大利的飞机票;

5.在泰国,由于提供了一份美国人最近旅游习惯的资料,他在一家高档的宾馆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对有准备的罗伯特来说,遍地都是机会。看来,这准备二字,真不是说说而已。

在2005年的西甲赛场上,新近出现了一位神奇的门将,他就是西班牙人的卡梅尼。本赛季卡梅尼6次扑点球成功,而罚球者都是声名显赫的球员,如托雷斯、罗纳尔多、巴普蒂斯塔和洛佩斯等。

如今,卡梅尼已经成了西甲不折不扣的“点球大师”,尽管他才20出头。对于扑点球,卡梅尼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罚点球就像西方的决斗,是两个人之间的决斗。要想战胜对手,你就必须了解对手,了解对手使用什么武器,直到对手会往哪个方向踢,会踢半高球还是低平球。”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卡梅尼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据他的老师,西班牙人的守门员教练恩科马透露,卡梅尼每场比赛之前都要观看无数的录像带,尤其是对手罚点球的录像带。“在走上球场之前,卡梅尼其实早就知道,对方阵中谁会主罚点球,主罚点球的人是左脚还是右脚,喜欢往左边踢还是往右边踢。”

正因为这样,西班牙人俱乐部已经宣布,联赛结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卡梅尼加薪并修改合同,全力保住这名天才门将。

一个如此年轻的球员,能够在高手如林的西甲联赛中,得到这种别人梦寐以求的发展机会,并不仅仅缘于教练恩科马的精心培养,更重要的是,他用充分的准备为自己创造了一片新天地。

大家也许都对证券界的巨人巴菲特感到好奇,想知道他是如何在瞬息万变的股票市场如何敏锐地发现机会、把握机会的。巴非特曾经说过:“做一个有准备的投资人,而不是冲动的投资人。”其实,这句话就已经把答案告诉我们了。

巴菲特对那些想在股市中赚大钱的年轻人忠告是:先准备好足够的会计知识,因为会计是一种通用的商务语言,通过会计财务报表,你会发现企业的内部价值,而冲动的投资人看重的只是股票的外部价格。

还有,不要急于购买某个公司的股票,在这之前应该多了解这个公司的情况。虽然有时你不可能亲自去这个公司的总部考察,但你可以给他们打电话进行了解,并认真阅读他们公司的年报。巴菲特认为,如果一个公司的年报让你看不明白,这家公司的诚信度就值得怀疑,或者该公司在刻意掩藏什么信息,故意不让投资者明白。

很多人都在羡慕那些看上去似乎是一夜暴富的人,总感慨自己没有得到像他那样的机会。可是,大家都看到了他们成功的一面,却没有意识到在他们风光的背后,为达到目的所做的准备。如果说成功确实有什么偶然性的话,这种偶然的机会也只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两个乡下女孩来到大城市寻求发展,她们合租了一间房子同住。这两个女孩都因为家境贫困而辍学,但她们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有一天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虽然两人的条件都差不多,但让人吃惊的是,她们后来的遭遇却迥然不同。

其中一个女孩,以她的年龄来说,是相当具有智慧的,她明白机会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于是,她早早就开始为她的未来做准备了。最初,她只是在一家宾馆做清洁卫生的工作,但她非常认真,而且在业余时间里到附近的培训学校选修了酒店管理的课程。她还注意矫正自己的乡下口音和一些都市人所难以接受的习惯。现在,她已经成了这家宾馆服务部的经理,后来还与一位年轻有为的律师结了婚,她终于得到了她想要的幸福。

至于另外那个女孩,她却一直沉溺在自己的梦想之中,整天幻想着能突然遇到一个白马王子来使自己过上向往的幸福生活。虽然中间也曾有一些不错的小伙子对她产生过好感,但毫无准备的她却都让这些机会擦肩而过。一直到现在,她还生活在这个都市的最底层。

我们当中有很多人都像第二个女孩一样,每天都幻想着会从天上掉下来一个非常好的机遇,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机会其实无处不在,但没有准备的人是不会看到它的。

在很多企业中,你可能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经理只是运气好,撞上了晋升的机会,要是给我这个机会的话,我一定会比他干得出色得多。”其实,这些话不过是他们的自我安慰罢了。要知道,突如其来的机会对于没有准备的人来说,有时比陷阱还可怕。

一家公司销售部的经理因为一场车祸而躺在了医院,而公司马上要和一家跨国企业进行一场市场合作的谈判,各种材料都已准备就绪,日期也早已定好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公司决定让这个经理的助手承担这次谈判任务。公司的董事长还对这个助手进行了暗示:由于销售经理受伤非常严重,出院以后也无法再回原岗位工作了,如果这次谈判成功的话,销售部经理的职位就是他的了。

从天而降的机会让这个助手兴奋极了,他想,这次谈判的前期工作都已经做完了,合作方式、公司的底线都已经确定,销售部经理办公室里那张舒适的椅子终于轮到我坐了。

但是,当谈判才进行到第二天时,那家跨国公司就中止了这次合作意向。原来,虽然这个助手也参与了这次谈判的前期工作,但他却没有从一个谈判代表的角色上去进行必要的准备。比如:对方参加谈判的有几个人?他们是怎样的性格特点?他们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其实,这些信息都存在销售部经理办公室的电脑里,被兴奋冲昏了头脑的他根本没有去想这些。结果,谈判从一开始就进行得不顺利。对方认为有一些事项早已沟通过了,可这位助手却一问三不知;对方都是对香烟极其厌恶的人,而这位助手却在谈判桌上吞云吐雾;对方有喝下午茶的习惯,而这位助手却没有准备……

这次谈判失败了,这位助手不但没有坐上销售经理的位子,而且连原来的职位也没有保住。董事长认为,一个做不好准备工作的人无法胜任任何工作,这位助手被公司辞退了。

在这位助手身上所表现出的懒懒散散、马马虎虎,对任务缺乏认真准备的工作态度,在许多人的身上都能找到。这种被动的行为,这种道德的愚行导致他们什么也做不了。

机会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催化剂;对于缺乏准备的人来说,却是一颗裹着糖衣的毒剂,在你还沉浸在获得机会的兴奋之中时,它却会给予你致命的一击。

你还在苦苦地盼望着机会吗?那好,马上去做准备吧!

我的生活便是要时刻做好准备,走在人前。

——切尔西足球教练 莫里尼奥
本文标题:真正的贵族精神-真正的人文精神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9037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