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摄影新手必学构图的基础概念
导语:拿着同样的相机,以同样的设定,拍摄同样的东西,为甚么有些摄影师就是可以拍出更好的作品?其中一个关键可能就是构图不同。出色的构图,能够把作品拍得更抢眼更有趣味,这篇会浅谈构图的基础概念。
构图的意义
普通人拍照,都是拿起相机,对喜欢的东西直接按下快门,总之画面里包含了想拍的东西就够了。但我们会发现,有些照片更能够突出拍摄主体,或者画面十分悦目,甚至第一眼看上,受众就可感受到照片想强调的主题,这正是好构图的威力。如希望作品能够有效传递到自己的想法,那么就需要在构图上下些苦功。
构图其实就是对于画面的配置与取舍——怎样安排画面的构成、照片里应该放甚么、不放甚么。而摄影中的「构图法则」,则是将传统美术法则套进摄影,突出想拍摄的主体 / 主题,对于摄影新手来说会是个不错的指引。
(一) 趣味中心点
「一张照片应该有一个明显的趣味中心点」
拍摄之前,先问一问自己,你的照片是否拥有一个吸引眼球的主角?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主题,才好让人关注你的照片?这是非常重要的构图基础。
其次就是不要过于贪心,把太多元素放进同一张照片里,以免分散观众注意力。「趣味中心点」的原则,就是透过各种方法,去突出你想拍摄的主体。例如以上三图,分别就是透过浅景深、光暗与色彩对比来突出唯一主体。
留意这个构图概念,并不是指将主体放到画面中间,而是照片要有一个具吸引力的主角,拍照前要留意了。
(二) 三分法
「将照片分成三等份,把主体放置在分界线或点上,又或将画面以三份作分配」
这是最基本又最稳妥的构图手法,一般情况下都适用,甚至不少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都自动提供如上图中的「九宫格」,方便人们构图。
首先,如果你把主体放于其中一个交点上,就会拍出感觉自然顺眼的照片。如上图左,就把猫咪放在左下点,然后其他地方则悬空,于是主体很突出之余,亦保留了恰当的空间感,让人看得舒服。当然,除了放在一点上,你也可以把主体放在两点,甚至四点上,也会有很突出抢眼的效果。
另外,如果你把空间分成三份来分配,也会得到很舒服的效果。如上图右,把天与海各占上下 2/3 及 1/3,于是感觉就较平均而顺眼。除上下分配外,也可以左右分配,这是在一般风景摄影或建筑摄影常用的构图比例。
(三) 对比
「透过并列强烈反差的事物,以突出拍摄效果及主体」
这种手法十分常见,也是十分有效的构图手法。
上图最左面是以「大小」作对比,大树与树下的人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而以人作为比例尺,也是常用手法;中间的是以色彩作对比,以「冷暖色调」互相烘托会令画面更吸引;最右边则是以「动静」作对比,动态的背景和静止的汽车营造突的出疏离感觉。
以上只是部份示例,还有例如光暗、黑白、情绪对比、性别等各类可作对比的方式,拍摄时要多作观察。
(四) 其他
其实构图方式还有很多,包括例如右图来自香港著名摄影师何藩的作品「Approaching Shadow」,就是一种几何图案 + 引导线构图的经典作品。画面透过光线划分为两个三角形,非常简洁而震撼;至于对角线则有效引导观众望向左下角的女性,整体画面感觉自然而美丽。
本篇横额的那一张,亦是一种引导线,则是将观众聚焦到中间点,有延伸的感觉,同样具不错的视觉效果。
总括而言,作为摄影新手,可以先以练习这里各种构图手法,也要多观众别人如何构图,尤其是锻练出能够观察生活中种种有趣构图的习惯,并且多拍多学;再进一步的话,就是尝试打破这些规则,然后拍出更具创意的作品。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二 : Microsoft Sync Framework基础篇 1:Microsoft Sync Framework简介
前言
最近,Team接手Microsoft Sync Framework(MSF)相关的开发工作,所以得此良机近距离的研究和学习Microsoft Sync Framework这个优秀的同步工具。(www.61k.com]当然,第一步自然是学习它的使用方式,下面就是本人学习Microsoft Sync Framework的一系列学习笔记,本着分享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将系列笔记发于博客园。希望与使用Microsoft Sync Framework的园友共同探讨和学习。初涉同步领域,错误或不当之处,还希望大家不吝指正。
下面先给出系列随笔的大致目录,在写作过程中会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目录
第一部分Microsoft Sync Framework基础
Microsoft Sync Framework简介
Microsoft Sync Framework架构与运行时
Microsoft Sync Framework元数据和同步流程
第二部分 同步数据库
同步数据库简介
示例:同步 SQL Server 和 SQL Server Compact
针对同步进行设置
第三部分 同步文件
同步文件简介
示例
第四部分 同步Web Feeds
同步Web Feeds简介
第五部分使用自定义提供程序
自定义提供程序基础
实现简单的自定义提供程序
实现标准的自定义提供程序
第六部分 Microsoft Sync Framework 4.0 CTP
CTP简介
Sync Protocol规范
示例:创建和使用Sync Service
SyncSvcUtil简介
SyncSvcUtilHelper简介
Microsoft Sync Framework简介
引入Microsoft Sync Framework
同步的优点
在深入学习MSF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同步这个概念来做一个了解,以及为什么同步是必须的。简单来说,同步是保持两个端点/数据存储区中数据一致性的过程。当两个数据存储区中内容完全一致时,我们可以说它们是相互同步的。
比如,如果你想手工同步两个数据库,我们通常会这么做:
那么,对一个程序,数据存储区或services来讲,我们为何需要为其创建同步机制呢?下面列出了同步最常用的好处:
离线操作:同步最大的优点就是使我们能够让程序支持离线操作。如果我们为程序创建了同步机制,那么程序用户就可以和本地数据进行交互。直到我们需要从服务器端下载新数据时或者重新获得网络连接时,才使用联网操作。
创建更快速和丰富的用户界面:通过为程序建立同步机制,我们可以创建更加丰富的用户界面,而不用担心程序的性能问题。因为所有的数据通常都从本地获取,所以程序会为我们提供更加迅速的反馈。
降低网络开销:支持同步的程序通常支持上传/下载的增量更新,所以降低了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量。
上面只是列出了同步给我们带来的部分好处,现在,我们应该能够了解同步的必要性了。下面我们将讨论如何实现同步。
实现同步的挑战
虽然同步在理论上十分简单,但是,实践起来却十分困难。理解这些问题会让我们更好的了解Microsoft Sync Framework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同步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如下:
错误与失败处理:设想我们正在同步两个数据库,一个程序错误发生了,比如数据库连接超时或者是往目标数据库应用更改时违反了某个约束,被同步的记录该如何处理呢?
网络失效:还是上面同步数据库的示例,假如一个数据库在从另一个数据库获取更新时,网络突然失效了,我们该如何应对?
冲突检测:冲突是指当同一个数据项目同时被同步两端所修改。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显然,我们可以自己书写代码来解决上述的所有问题。但是如果能有一个同步框架能替我们解决所有这些问题,而我们可以专注于实现自己的业务逻辑时,岂不美哉。好了,是时候介绍Microsoft Sync Framework了,Microsoft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同步框架,不仅内置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功能,而且可以在任何网络、任何协议中同步两个数据存储区。
为何选择Microsoft Sync Framework
Microsoft Sync Framework给我们提供的最大好处在于:它的同步功能支持了数据的离线和在线操作。MSF的主要目的在于允许我们的数据同步集成任何数据源,而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数据。
让我们先来看看Microsoft对于Microsoft Sync Framework的官方定义:Sync Framework 是一个功能完善的同步平台,实现了应用程序、服务和设备的协作和脱机访问。Sync Framework 提供了一些可支持在脱机状态下漫游、共享数据和获取数据的技术和工具。通过使用 Sync Framework,开发人员可以构建同步生态系统,通过在任意网络上使用任意协议,将任意应用程序与任意存储区中的数据集成在一起。
下面是Microsoft Sync Framework的一些主要特征:
Microsoft Sync Framework安装
Microsoft Sync Framework 2.1
目前,Microsoft Sync Framework的最新发布版本是2.1(当然下面即将提到的Sync Framework 4.0 CTP除外),我们可以通过SDK安装包安装开发组件。从Microsoft Download Center(Microsoft 下载中心)下载此安装包,按照该网站上提供的安装说明操作。
在 x86 平台上,x86 安装包将会将主要组件安装到 Program Files\Microsoft SDKs\Microsoft Sync Framework\2.1 中,并且将托管 DLL 添加到全局程序集缓存 (GAC)。在 64 位平台上,x86 和 x64 安装包安装到 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Microsoft Sync Framework\2.1 中。
扩展:sync framework / microsoft sync / microsoft band sync
Sync Framework 2.1 包括以下方面的新功能和增强功能:
数据库提供程序
Microsoft Sync Framework 4.0 CTP
Microsoft Sync Framework 4.0 社区技术预览版(CTP)建立在Sync Framework 2.1之上。实际上,Sync Framework 2.1是安装MSF 4.0 CTP的前提,尽管Sync Framework 4.0的最终发布版本会是一个完整的安装包,不再需要Sync Framework 2.1。
请按以下步骤安装Microsoft Sync Framework 4.0 CTP版本:
1. 安装Microsoft Sync Framework 2.1 SDK,见前一小节,或直接从这里下载: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en/details.aspx?displaylang=en&id=23217
2. 点击以下链接Sync Framework在线调查完成Microsoft关于Sync Framework的在线调查:
3. 一旦你提交了该在线调查,你将会在Microsoft Connect站点看到Sync Framework 4.0 CTP的下载链接:
Microsoft Sync Framework 4.0 CTP对Sync Framework 2.1进行了扩展,以允许我们针对任何平台来创建脱机应用。在Sync Framework之前的版本中,我们必须使用安装了Sync Framework运行时的Windows系统来作为客户端。而CTP允许Microsoft的其他平台比如Silverlight, Windows Phone 7, 和Windows Mobile, 以及其他的非微软平台如iPhone, Android, 和Blackberry,而不需要为这些平台的客户端安装任何Sync Framework组件,这是因为所有的同步逻辑都从客户端移到了服务端。那么Microsoft Sync Framework 4.0 CTP的这种跨平台能力是如何得到的呢,答案在于它定义了一个新的基于HTTP的同步协议:Sync Protocol。
本系列博客以Sync Framework 2.1为主要目标,当然,对于Microsoft Sync Framework 4.0 CTP我也会在专门的篇章里给予详细介绍。
一个简单的示例
下面这个例子将使用Sync Framework内置的文件同步提供程序来实现两个目录之间的同步。
using System;
using Microsoft.Synchronization.Files;
using Microsoft.Synchronization;
namespace FileSyncSample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Create Source Sync Provider
FileSyncProvider sourceProvider = new FileSyncProvider(@"C:\TestSync1");
// Create Target Sync Provider
FileSyncProvider destProvider = new FileSyncProvider(@"C:\TestSync2");
// Create Sync Orchestrator(同步会话)
SyncOrchestrator syncAgent = new SyncOrchestrator();
syncAgent.LocalProvider = sourceProvider;
syncAgent.RemoteProvider = destProvider;
// 开始同步
syncAgent.Synchronize();
Console.WriteLine("同步完成");
}
}
}
上面这个简单的程序就完成了两个目录之间的同步工作,请建立相应的目录和文件来验证它的同步功能吧,相信你会和我一样惊讶于Sync Framework让我们的同步工作变得如此简单,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Microsoft Sync Framework的世界吧。
扩展:sync framework / microsoft sync / microsoft band sync
三 : 探视昔日首钢第318篇/学摄影.九妹图文
探视昔日首钢 九妹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最初的年月我因公出差到过石景山炼铁厂,记得办完公事,接待的同志带我到生产一线参观。走进高大繁忙的车间,远远着看那工人们在炼铁炉前繁忙的身影和被映红的脸庞,生产线上红彤彤的铁水奔腾,铁花四溅,还有高悬的天车来回吊动硕大工件的精准动作,一切都使我感到特别的震撼! 石景山炼铁厂的前身是始建于北洋政府准建的“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建后十几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后来侵华日军大肆掠夺中国的领土,物产,矿藏,三八年强占该公司,当年十一月由近万名国军战俘和附近劳工参加修建,并炼出了该公司成立二十年之后的第一炉铁水,这之后炼出的无数生铁(最高日产可达850吨)竟变成落在中国人民头上的炮弹!直到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这是一段血雨腥风的历史,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新中国成立石景山炼铁厂真正回到了祖国怀抱。进入五十年代首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都知道的五几年就进入并担任石景山炼铁厂任副厂长等重要领导职务的周冠武带领首钢人几十年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为中国的钢铁冶金业,为北京的经济发展,以及为石景山地区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赫赫功绩!再后来为北京奥运会顺利召开,为治理北京的空气污染,从2005年首钢陆续部分车间停产并决定搬迁。随着2010年12月20日轧出最后一炉钢材,首钢全面停产。九十多年历经磨砺,首钢演绎了中国钢铁冶金业,从无到有,饱受列强掠夺,又从小到大,奋发图强的历史。如今,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首都的蓝天,首钢十里厂区已偃旗息鼓,大规模迁徙前往海边走向更加宽阔的河北唐山曹妃甸。再创辉煌!这些是我对首钢及其浅薄的认识。终于有一天我和几位有相同意向的朋友一起走进冷却下来的首钢厂区探视,虽已谢幕,仍随处可见昔日钢铁巨人的雄姿。四 : 跨过摄影门槛曝光基础三:快门篇
上回书说到,什么是光圈,光圈变化带来怎样的效果,如何利用景深的概念调整光圈?上一章我们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如果没看过的同学可以输入“曝光基础”来检索。(www.61k.com]这一章我们来学习光圈的有关知识。
快门是什么?
快门有两种含义,一个是相机硬件的一部分;一个是曝光三要素之中的要素之一,是个时间单位。
当快门被看成是相机硬件的一部分时,是这样的:
这种类似闸刀似的快门组件叫做纵走焦平面快门,是目前绝大多数相机的快门类型。
还有这种:
看起来很像光圈的镜间快门,多用于旁轴不可换镜头相机和中画幅大画幅镜头。举世闻名的哈苏120CF系统和文青最爱的富士X100系列都使用镜间快门。
当快门变成时间单位时,就特指曝光时间。也就是你打算把镜头打开,让光线进去的多长时间。这个时间单位是“多少多少分之一”,比如我们平常说快门400,就是指快门速度为400分之一秒。
快门工作原理,可以看到高速快门卷动速度和中速快门几乎一样,区别就在于快门展开面积的不同。
快门是照相机用来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机构。是照相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形式及功能是衡量照相机档次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对相机结构更方面的要求更高,售价自然更贵)。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常见的快门时间为多少?
常见的快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注意这都是整档快门,快门和光圈感光度一样,都有二分之一步长与三分之一步长两种划分形式。
在光圈和感光度等其他条件一致情况下,相邻两级的快门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我们常说相差一级。如1/60秒比1/125秒的曝光量多一倍,即1/60秒比1/125秒速度慢一级或称低一级。
快门变化会带来什么效果?
快门可以影响曝光,快门越快,进光量越少,反之则越多。
快门可以影响画面,快门越快,被摄对象的动作越凝固,反之则越虚幻。请看:
(图片来自网络)
这是站在高处拍低处的人流,采用了长曝的手段,将快门调整得时间很长,并且同时降低感光度缩小光圈,将相机稳定住,比如上三脚架或者放在支撑物上。
所以说虚与实不单单可以靠光圈控制景深来得到,也可以靠快门速度与被摄物体的动与静相结合。
还有这种更困难一些的:
(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叫追随拍摄,简称追焦,是使用慢速快门与相对运动突出运动物体速度感的一种手段。具体方法是:使用小光圈慢快门,在20分之一秒左右,对运动主体进行拍摄,按下快门同时,相机随着被摄物运动而运动。新手可能成功率比较低,不过没事,多加练习成功率就会更高的。
什么是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是个近似值,约等于等效焦距的倒数。
比如我拿着700D+50定焦去拍照,那么50毫米镜头的焦距转换系数是1.6,50X1.6=80,等效80毫米焦段,那么此时假设我的手不抖,我必须以大于等于80分之一秒的快门速度去拍摄,才有更大的机会获得稳定清晰的图像。
但是安全快门并不是一个定值,其影响因素有快门种类、机身结构、拍摄者水平与姿势等等,难以量化。
一般来讲,镜间快门比焦平面快门更稳定,更容易以低快门速度获得稳定画面;反光板越小机身震动越小,可用安全快门越低;拍摄者的手越稳定,可以获得安全快门越低。
再讲一遍正确的持机姿势:相机重心放在左手上,右手轻轻扶住相机手柄,眼罩贴在眉骨或者眼镜框上,鼻子也可以放在LCD上起辅助稳定作用,拍摄时左右手有一个向后的力,将相机贴在眉骨或者眼镜上,三点成一面,右手食指轻轻的带有弹跳性的按动快门即可,千万不要大力戳快门。
本期结束,下期我们聊聊感光度与互易率。如果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评论或者留言给我,有问必答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新手学摄影基础篇-摄影新手必学构图的基础概念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