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巨流河》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7-08-17 所属栏目:巨流河

一 : 《巨流河》读书笔记

谭捷 2010080161

饱含历史温情与敬意

——读《巨流河》有感

看罢《巨流河》,合上书的瞬间,我看到的是几十万同胞们仓皇地沿着雄鸡状地图逃窜。[www.61k.com)他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地从东北出发,顺着黄渤海来到南京,随即浩浩荡荡的沿着秦岭-淮河线奔跑,途径汉口、湘乡、桂林、怀远至重庆。当本以为可以结束征程回归原点时,却被迫无奈的撤退至距离更远的台湾岛,至此终生未能还乡。

这一路上无不伴随着对炮火轰炸的恐惧,对亲人离世的悲痛。在颠沛流离中,每到一处陌生的地方,唯一的希望就是可以拥有永远的家,不再居无定所。可是,国已破,家何在?

这就是《巨流河》的世界。齐邦媛以回顾自己的一生折射时代的动荡不安,见证一代人的成长历程。从东北巨流河起,辗转回归到台湾的哑口海。至今,两条河流依然川流不息,她们能否领略两代人心中的痛?

战争无情

与龙应台《大江大海1949》通过访问不同的战争亲历者还原战时残酷场面不同,齐邦媛笔下的战争,并没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没有多的战争情景,也没有通篇的场面描写,所有的细节只是淡淡的贯穿于生活中。正因如此。在阅读间,我很多时候以为自己畅游在小说的世界中,一切发生的那么自然,就是一个从东北辗转大半个中国的小女孩的故事。就在我被带入了小女孩世界的时候,突然,有个小男孩说,不知道为什么爸爸的头颅被挂在了城门上。这突如其来充满现场感的描述令沉浸在小说世界的我不寒而栗——原来这并不是小说,是事实,是抗战时期一个小女孩真真切切的生活。

这种冲击,令人有合上书闭眼思索片刻的冲动。脑中所想尽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与冷酷无情的战争,这两者撞击在一起,心中平静的湖面立刻激起千层浪。最真实的文字,往往才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力量。我想对于当年还是小女孩的齐邦媛来说,并不懂得何谓战争,她还不能理解为什么小男孩爸爸的头颅会挂在城门上。可是身为读者的我们理解了,并且被深深触动。对于半带自传式的回忆录,这种低调的叙述方式再恰当不过了。

当然,我们在作者细腻的描写下仍旧可以感受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恐惧。江苏、无锡失守后,南京渐成孤城,人们疯狂地蜂拥而至火车站。“成千上万,黑压压地穿了棉袄大衣的人,扶老携幼都往月台上挤,铺盖、箱笼满地,哭喊、叫嚷的声音将车站变成一个沸腾的大锅。”车厢内坐不下的,就蹲着;蹲不下的,就站着;站不下的,就爬到火车顶上。只要能上车,就能活着。满载“求生”梦想的火车,日以继夜地行驶,不会因为谁在过隧道时失足掉落而停下。因为此时大家心里都想着,如果晚走一刻,难保身后的日军炮弹落下,炸到粉身碎骨。年仅13岁的齐邦媛目睹了这些人性脆弱的一面,难怪感慨“那些凄厉的哭喊声在许多无寐之夜震荡,成为我对国家民族,渐渐由文学的阅读扩及全人类悲悯的起点。”

巨流河 《巨流河》读书笔记

逃亡沿途所经之处,在齐邦媛看来都是美丽且难忘的。[www.61k.com)不管是“山明水秀”的湘乡还是“璀璨发光”的怀远,都代表着短暂的太平与安宁。的确,当人生的最大希望只是活下去的时候,身边的一切都变得如此美好。

教育:弦歌不缀

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博览群书,从德国留学归来后一心致力办教育。先担任同泽中学校长后创立国立东北中山大学。漫长的逃亡路上,他总不忘带着近千学生共同横跨大半个中国疆域。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找到能容下数十人之处,就是老师上课的地方;不论什么时候,学校“永远带着足够的各科教科书、仪器和基本设备随行。”常常在行进的队伍中,父亲忙于疏导逃难的学生无法与家人同行,因为“在他的心中,那近千人的学生,都是他的孩子,都必须带到安全的、有希望的地方去”。对许多丧失至亲的孩子来说,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读书就是他们回报国家、赶退外敌的最好方式。

国家沦陷,领土与日俱减,南开中学校长张伯苓感慨:“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瑞在教育。”当年张伯苓由水师学堂毕业,在通济轮实习时目睹面黄肌瘦、精神涣散的中国士兵与英姿飒爽、神采奕奕的英军。两者相对,胜负不言而喻。国人在国难当头之际依然毫无纪律毫无尊严,慵懒至此境界,他坚信,唯一能够振奋起民心的只有教育。于是果断离开海军,大办教育。这与鲁迅当年弃医从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兵力上的不足可以靠师夷长技解决,但是精神上的萎靡,知易行难。

齐世英和张伯苓等前辈们清楚意识到教育才是根本,他们倾其心为下一代人创造尽量稳定的教育环境,外面战火纷纷,课堂依旧书声琅琅。如今太平盛世,社会却浮躁万分,真正定下心来做学问的人少之又少。与战乱中颠沛流离,每一天存活下来都是奢侈的年代依旧坚持读书学习的那辈人相比,我感到惭愧无比。南开臭虫围困,重庆夏天酷热,川西面临随时撤往雷马屏娥危机,齐邦媛等人依旧挑灯夜读不曾摒弃学业。反想今日大学生,从学生宿舍到教室不过二十分钟路程却依赖于电动交通工具,在校方下令禁行时怨声载道,更有甚者称夏日炎炎此禁行举措会削减学生上课兴致。决定求学与否是求学之心而非其他外在因素,无心向学者就算在温室中也无法专注,就像张伯苓校长看到的中国士兵,穿着正统的服装,依然精神涣散。这样看来,我们今天的教育又进步了多少?

而对齐邦媛来说,文学是她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收获的最大喜悦。不论是撒石灰的童年接触的文学作品抑或后来从雪莱的《云雀之歌》和济慈的《夜莺颂》感受到的心灵共鸣,甚至未来远赴美国深造文学,一路走来,文学溶于她血液中,是安抚幼年战争创伤的有效药剂。这么说来,抗战结束后她赴台湾是最正确的。如果留在大陆,动荡的文革十年将令以文学为生命的齐邦媛受到何等折磨,也许比战争更可怕。

教育与文学,始终贯穿《巨流河》全文,是串联全书的两条重要线索。前者承载着齐世英那辈人富国强邦的心愿;后者则保存齐邦媛动乱中心灵的纯净。让我们看到,乱世中总有曙光,胜利在即,弦歌不缀。

巨流河 《巨流河》读书笔记

献身文学

在我看来,最让齐邦媛终生怀念的与其说是故乡东北,不如说是重庆沙坪坝上与父母共度患难的家。[www.61k.com)她于东北的情谊更多的是源于父母亲对东北挥之不去的怀念。那里有母亲在牧草中歌唱的“苏武牧羊”,更是父亲心中渡不过的巨流河。晚年缭绕在齐世英心头的仍是巨流河那场拉开东北灾难的战役,尽管齐邦媛在书中反复表示“历史不可假设”,但在行文间无不流露出改写家乡命运的希冀和渡不过巨流河诱使东北沦陷的惋惜。可对于齐邦媛自己,东北只是她出生和幼年成长的地方,记忆中更多的是少不更事漫山遍野奔跑的情景。甚至抗战结束离开川西后,她只是徘徊于上海和北平,未踏足东北半步。

扩展:读书笔记怎么写 / 巨流河读书报告 / 读书笔记

但正是在东北,奠定了齐邦媛的文学情怀,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母亲“把那苍茫大地的自然现象、虎狼豺豹的威胁,和那无法言说的寂寞人生化作许多夏夜的故事,给我童年至终生的启发”。

齐邦媛是幸运的,在战乱的年代,依旧获得连续学习的机会,并且父亲对待她的教育十分认真,不是因为女儿身的缘故而无视教育的重要。在南开求学时,有幸接触《时与潮》杂志的编辑们,阅览外国著作,大学期间更遇到了朱光潜等教授的教导。凡此种种,奠定了她日后献身文学的坚持。从头至尾重温那段动荡历史,不难理解齐邦媛后半生为推动无政治文学和文学编译所做的努力。

“所谓对其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这是钱穆先生《国史大纲》首页所述。我想,重温中国半世纪动荡的历史和饱受摧残的人性,这是现世人们所必修的情怀。

扩展:读书笔记怎么写 / 巨流河读书报告 / 读书笔记

二 :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每个地方都有一条呼兰河。[www.61k.com)
偌大的中国从最北的黑龙江漠河到最南边的曾母暗沙,各处人们的生活状态在某个时间段是几乎是趋于一致的。那个时候的农村都是一样的荒芜,寂寞,人们对大自然有一种未知的敬畏和恐惧,爱看热闹,逆来顺受,自然地面对出生和死亡。
看萧红的书,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南人,会对这样的生活产生共鸣,比如火烧云那一段,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小时候五六月的时候麦子黄了,每日放学回家家里的大人都在外面抢收麦子,站在屋外抬眼望去麦田零散地点缀在起伏的丘陵上,还有刚刚被收割了的田地上堆得小朵小朵的麦垛,五六月的傍晚,红霞满天,我就缓缓仰躺在成堆的麦秸上,耳朵下传来麦秸被压着发出的吱吱嘎嘎的声音,还有蝈蝈的叫声,选一个舒服的姿势躺好,开始看火烧云了,夕阳远去,漫天都是红色的翻滚的云朵,天空又是浅蓝色的,天空又大,云朵又变幻多姿,有时候看得入迷了,真希望这个是一个宽屏的电视屏幕,上面播一些我喜欢的动画片。有两根长长的电线平行地跨过天际,构成了一座天桥,天桥又高又远,上面偶尔还会栖息两三只小鸟,像几个小逗号一样,在细细的电线上跳来跳去,啾啾地叫着,看的我心惊胆战。
这则火烧云看完以后,天空就昏暗下来了,暮气升上来,农忙的人和动物都回到家来。打开电视看动画城和大风车,看海尔兄弟,看草原上来的小老鼠,任外面刮风下雨,厨房里妈妈在忙着煮饭切菜喂猪,我自岿然不动,唯一担心的是我种的玫瑰花和仙人掌会不会活下来,那个时候金龟子还很年轻,这真是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候。
书中讲到吃瘟猪肉的事情。外公也对我们讲起过他们年轻的时候村子里 的母猪病死了全村把母猪刮了皮,挨家挨户分病猪肉,用棉籽油炒了吃,香的很。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吃一次肉对他们来说十分不易,哪里顾得上猪肉的健康状况,至于吃了究竟有没有人生病没有人清楚。现在一想,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地沟油,垃圾猪吃死了更多的人。各个时代都有其不幸。
这本书是周末蜷缩在被窝里面看完的。满目都是温暖或者冰冷的回忆,关于呼兰河边上人们的生老病死的故事,关于祖父和小孙女的故事,还有草帽上的玫瑰花,有安徒生童话的意境。

扩展: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 / 呼兰河传 / 呼兰河传好词好句

三 :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一年一度的暑假又来了,在开头这几天,看了萧红姐姐的《呼兰河传》,这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全书共七章,描写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第一章: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www.61k.com]”。第二章:民俗民风: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第三章:写与祖父的快乐生活。第四章:荒凉的家、荒凉的园子。第五章:胡家小团圆媳妇的悲惨之死。第六章:我家的一个亲戚有二伯,他是一个光棍,他古怪的性格。第七章:邻居“磨官冯歪嘴子”的苦难生活,卑微的活着。

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描写童年时的爱玩的花园:花开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象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象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我特别喜欢这一段,几翻就翻到,快背得出来了,童话般的意境,诗意的语言,又简单活泼,写得多么好!

如果童年的花园和爷爷带给了她许多的快乐,那么和她差不多年龄的小团圆媳妇那一章节,让人看得透不过气来!让人悲哀!12岁,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本该在父母面前撒娇,却千里迢迢到这里当童养媳,因为活泼,不像媳妇,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变得更懂事更听话,这打持续一个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顿,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我也用烧红过的烙铁烙她的脚心……”她婆婆这样说,打她是为了让她懂规矩!后来女孩子给他们折磨得快发疯了,他们就听跳大神的话请人给她洗热水澡,滚水,昏过去用冷水浇醒再洗,洗了三回,就这样活活把人折磨死了!愚昧,可悲!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越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推荐大家有空读一读。

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

《呼兰河传》是一篇伟大的杰作!

萧红是个心思寂寞的人,可是从她身上我又看到一股极不平凡的魅力。就像她写的《呼兰河传》,有人说它像小说,又有人说它像自传,萧红的文章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令人不明其中的所以然。

《呼兰河传》不像《城南旧事》,虽然同样是写小城里的故事,可《城南旧事》给我的感觉像是一朵含苞怒放的花,紧紧的让人读得轻快自然;但《呼兰河传》不同,它就像一盘颜料,什么赤橙黄绿青蓝紫全都混在一起,令人琢磨不透,可又别有一番韵味!

《呼兰河传》是一片美文,文章中,极有艺术感的文字令人心动不已;《呼兰河传》也是一篇寂寞的小说!当时的萧红,一个人身在沦陷的香港,心中苦闷而寂寞,这种心情,通过文字渗透进了我们心中。

在第二章《小城三月》中,我在不知不觉中,又看到了另一个萧红。小城的三月风景如画。瞧, “三月的原野绿了,像地衣那样绿,透在这里、那里”,好一个“这里、那里”,连一片草地都能写得如此唯美、动人!

再看看第三章《生死场》,哎,如此悲伤、凄凉,令人心痛。

《呼兰河传》是立体的、有寂寞、有美好、有悲伤、有希望。今年秋天,我读了一篇故事,这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语做点缀;没有优美的句子做装饰;有点只是灰白的画面,可是从灰白的画面中,我分明听到了了一曲凄凉的笛声,能让我听到这笛声的恐怕只有这《呼兰河传》了!

读书笔记:《呼兰河传》3

这一章主要讲了萧红童年时代,与她的祖父、祖母一起生活的点滴记忆。开头一篇便是我们课本中学到的《祖父的园子》。课文总之没有原著好,太多的删删改改,没有了原来的味道。这一章的文字真是质朴无华,散发着田野的芳香,写得太自然了。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我太喜欢这段文字了,在那个年代,能写出这样自由的文字,真是不一般!我仿佛看到那“蓝悠悠的天空、明晃晃的阳光”、“蝴蝶乱飞,蜜蜂嗡嗡地叫着”,所有的一切,都那么无忧无虑。

我还喜欢萧红的祖父。“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她的祖父对她很好。村里的小猪小鸭掉井了,祖父会用泥包起来烧给她吃。“把小猪的皮一撕开,立刻冒了油。”再蘸点盐、韭菜花,啊!真香啊!我都要咽口水了。她的祖父是个和蔼慈善的老人,我最喜欢他的就是,他从来不会批评、训斥小孩子,总是心平气和。萧红学种地,把好好的菜种踢飞了,犯了错,祖父依旧笑呵呵的。她吃熏小猪时,没有一点儿吃相,“满嘴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他的祖父有教养、有气度。我猜想他一定是个家道中落的文人,说不定还是个秀才呢。文中提到:“祖父教我的《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我觉得他一定不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他有文化,萧红的文学修养也许就是祖父从小培养的结果。所以我更加钦佩他的祖父了。

萧红不喜欢她的祖母,我也是。她的祖母洁癖严重,以她屋的窗纸最白净。而萧红偏偏要捅破这雪白的窗纸。而严厉的祖母就躲在窗外,她一捅,祖母就拿个大针在她的手指上狠狠地一扎。这样的教育方式到现在也算得平常,比如小孩子乱摸乱动,要挨手扳、要罚站,掉饭粒要挨罚,吃手指要挨敲。。。。。。而且她的祖母还爱骂人,她骂祖父是个“死脑瓜骨”,骂萧红是“小死脑瓜骨”,哎!可惜她先死了,不知道这个“小死脑瓜骨”长大以后,竟成了有名的作家。

她的祖母死时,家里来了很多人。我也说不上那些人究竟是些什么人。总之他们是来办丧事的。还说“阴间有十八关,过到狗关的时候,狗就上来咬人。”可是,他们有绝招,用油锅炸了许多的面饼,说是什么“打狗饽饽”,“用这饽饽打狗,狗就不敢咬人了。”哈哈,这些封建迷信可真是“神乎其神”啊!真的有“十八关吗?”,《祝福》里的祥林嫂不是最爱问“有没有地狱?”“死后有没有魂灵吗?”,我也很想知道!

读《呼兰河传》有感笔记

逛书店,在书架推荐的书目中,看见了一本我熟悉的书,那是萧红的《呼兰河传》,书的封面是土黄色的,加了很多精美的画片。而我家中藏有的这本书的封面是黑色的,只有一张作者的小照,忧郁的眼晴看着前方。

初次看这本书的时候,年龄还小,对于书中表达的深层次的悲哀无所体会,只觉得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涯是格外的生动有趣。慢慢长大,再次阅读萧红的时候,却从她那字里行间读出了淡然的忧伤。《呼河兰传》由几节故事组成,看似这些故事是零

是零落的,形不成完整的线索,但文章始终带着细腻的抒情。她用一种很散淡的语言来描写荒凉,“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种笔调就像有人给她写的传记中说到的那样:这个人的手臂里有内伤,伤到了骨骼,那骨骼就是给扁鹊看,也已经变色。但是她倒背着双手。她到门外面去,她说天凉,说风大,说橡树的红色叶子落了满地。

萧红的一生是很不幸的,虽然她被鲁迅认为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但她柔弱多病的身躯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和苦难:社会的、民族的和性别的;精神的和肉体的。她在临终时的留言:“我一生最大的痛苦与不幸,都因为我是个女人。”令人心酸。印像中萧红总是在路上漂泊,在战火纷飞中从中国最北方的城市到中国最南方的城市, 她总是在行走,而在行走的路上,过往的、留下的,皆又是最寂寞的风景。

《呼兰河传》写作的时间跨度很大,在“七 七”抗战爆发时开始酝酿,“八?6?1一三”上海抗战失败后开始动笔写作,直到1940年12月才在香港完成。而这个时期几乎是萧红一生不幸的缩影,她在疾病中还因战乱颠沛流离;在感情是中深泥淖。她虽被开除出“祖籍”,故乡也早沦于敌手,但人总是会有一种思返的心理,尤其在对前路深感茫然的时候,这样的想法愈发的强烈。

从《呼兰河传》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深深地感觉到当时的萧红是孤独、寂寞的。她曾对老朋友白朗这样说:“未来的远景已摆在我的面前,我将孤寂、忧郁以终生!”她渴望着从现实的重负中解脱,而这种解脱恰恰是难以做到的,于是,她便想留守着一方童稚年代的美丽的土地,幻想着远离喧嚣的宁静。

但是,作者小时候对于荒凉的记忆像是深深的烙印,存于她的思想中。所以整部小说的基调是深沉的、哀婉的。印像最深的那一段是她写的跳大神: “跳到了夜静时分,又是送神回山。送神回山的鼓,个个都打得漂亮。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起来彷徨。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途的人在夜里拆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在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人世间,再多的繁花胜景,终了也难以逃脱最后的凄凉。很平淡的一些句子,却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悲哀。

那里的人们似乎都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地过着。”“老,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吞;走不动了,就瘫着。”“病,人吃五粮,谁不生病呢?”死了,哭一场,埋了之后,活着的仍旧过日子。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小说描绘的日子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缩影,过去是怎么来的,未来又会怎么样,生或死,都是自然的规律,该发生的事就那么平静而自然地发生了,有什么是不该发生的事呢?人们麻木地生活着,一天又是一天。

我不知道,作者笔下后园的小倭瓜是不是还在年复一年地开着小黄花,但我却知道,岁月可以流逝,人会变老,而有些记忆却永远都不会走远。于是我开始向往,向往着去那片黑土地上走一走,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时空的流转,也许,在现在与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永远都知道,风景向远方。

四 :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000字

童年——读《呼兰河传》有感

萧红是一个命运悲苦的女性,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世俗,经历了叛逆,觉醒和抗争一次又一次生命的搏击。祖国的灾难,故乡的沦亡,个人遭遇的坎坷,使她的作品中带着一丝丝凄苦和愤世,甚至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乡愁。

小学期间,我们上了萧红的《火烧云》和《祖父的园子》,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萧红小时候居住的呼兰河城是如此的奇妙与可爱,使人不禁向往它……可今天,我读了这本书,却明显地体会到了这个年代到百姓们的无奈与痛苦,也读懂了一个懵懂小女孩的心。

《呼兰河传》这本书一共分为六大章,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主线,描绘了当时呼兰河城的难忘人和事:不断给人带来灾难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令人心碎的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作者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以入木三分的笔触,刻画www.61k.com了中国的愚昧灵魂,控诉了根深蒂固的传统封建思想,封建习俗对人们的危害,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否定。

在这六篇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三章——《我的祖父》。这篇文章的文字向我们叙述了当时在幼儿时代萧红生活的喜,怒,哀,乐,让人无比地向往和羡慕。

萧红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可谓是生机勃勃,丰富多彩,语香烂姿,鸟花绚多。花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都让我感到神奇,新鲜。特别是那会呼叫,会冒烟,叶子会发光的大榆树,让我感到十分羡慕和惊讶。

萧红说,花园中的植物,动物简直是应有尽有。“蜜蜂则嗡嗡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小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落到上面一动不动了。”这句话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只毛茸茸的小蜜蜂嗡嗡飞着,落到一朵芳香四溢的花儿上,一动不动,似乎在回味着这无限乐趣。看,多有诗意呀!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天真淘气的萧红竟趁外祖父拔草时,将一朵朵红彤彤的玫瑰插在祖父的草帽上,一边插还一边笑。祖父更是可爱,不知真相,说了句:“今年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真香,二里路哪怕闻得到的。”我当时在喝茶,看了这句话,突然笑得哆嗦起来,实在憋不住,一口水从我嘴里喷了出来,地上顿时湿了一大片。

这,就是童心。

这,就是童趣。

同学们,好好读读这本《呼兰河传》吧,此时此刻,你马上就会领略到萧红那纯洁的,又痛苦的童年!

五 :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www.61k.com]
本文标题:呼兰河传读书笔记-《巨流河》读书笔记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171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