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赵氏孤儿观后感-《赵氏孤儿》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10-05 所属栏目:赵氏孤儿电影观后感

一 : 《赵氏孤儿》读后感

《赵氏孤儿》读后感
最近读了《赵氏孤儿》觉得深有感触,突然有种写读后感的冲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越看越想看,恨不得马上把它看完。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思想感慨万千,很想把这本书的内容告诉我舍友,我也试图跟她们讲这本书里到底讲什么,但是却都没成功。因为我不知道要从哪讲起,要怎么把我的思想,感慨告诉她们,把我想说的告诉她们。就算讲了,讲的时候我发现所描述的语言好苍白无力,好空洞,根本不可能把书里的情感,精彩部分告诉她们。

此事件是发生在春秋时期。主要人物有孤儿:赵武;晋灵公:晋国的国王;太后:晋灵公的母亲;赵盾:祖父,丞相;赵朔:父亲;惠公主:母亲,晋灵公的亲妹妹;屠岸贾:义父,太尉;吴姬:二祖母;屠岸冶桓:姨妈,也是心上人。程婴:赵盾的门客等等。

赵武:刚出生没几个月父亲就被屠岸贾杀死,母亲就被哥哥逼死,成为一个孤儿。后来在程婴的掉包下,认屠岸贾为义父。小时候性格就比较怪异,没有受很好的管教,爱上屠岸冶桓,并发生性关系,从此难以自拔。对他姨妈感情之深厚,写出了不少精彩的诗文。在他十六岁的时候,程婴讲出了真相,晋灵公把他带回宫中(此时他是晋灵公的唯一亲人),并且把他的心上人屠岸冶桓杀死,过了两年的纵情声色,最终不堪忍受心上人的离去,自残。

晋灵公是一个孤独的国王,是次子但在太后的庇护上成了晋国的国君。上台后,不满太后的控制,召回屠岸贾,逼死母亲和妹妹,灭了赵盾一族,完成了独揽大权的梦想。他是个另人难以捉摸的人,时儿聪明过人,时儿又很糊涂,就犹如他的口吃毛病一样,时而好时儿坏,最终活到体重300多斤。

太后是老国君晋襄公的妃子。她是一个悲剧的人物,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民间的美女,被晋襄公霸占。为改变命运,不惜代价的把自己的当上了晋国的国君,自己当上了太后。但是造化弄人,她并没有过上好日子,她是儿子总揽大权的绊脚石,最后被赐酒死掉。

赵盾十二年前因吴姬与屠岸贾偷情直接引发将屠岸贾60多口人都杀死,十二年后,晋灵公召回屠岸贾,两家的恩怨即将展开。他为此想尽办法,却最终难以逃脱死的命运,遭到家族的噩运。

屠岸贾是晋国的一代名将,因爱情而被逐放西域十二年,与狗,顾侯孤独的在此生活十二年。晋灵公即位后被召回,成为晋灵公的坚定支持者。并且顺势打垮赵盾的势力,报了当年的大仇。不料却中了程婴的阴谋,收赵氏的唯一的后裔为义子。当真相大白于天下时,他不禁万念俱灰,深感人生的无常和虚妄。

程婴是赵盾的忠实门客。一个极度偏执上午理想主义者,为延续赵氏一脉以图将来复仇赋予了他人生的意义,向屠岸贾复仇成了他人生的唯一目标。在屠岸贾大肆搜捕赵氏孤儿时,他决定实行掉包计,将自己刚出生的孩子程勃替换了赵氏孤儿,救赵氏孤儿一命,妻子不从将起杀害。而同时看着自己的孩子活生生的被狗咬死,为取信屠岸贾而将公孙仵臼杀死。他在屠岸贾家卧薪尝胆十六载,在赵氏孤儿成年说出事实的真相,要其报仇,谁料却遭拒绝,使他崩溃,终在晋灵公亲临屠岸贾家时告知各位大臣事实的真相,饮恨自尽。

顾侯的祖祖辈辈都是屠岸家的奴仆。是位警觉性很高的人。

十二年前在赵盾的大屠杀中逃过一命,成为了屠岸贾身边的唯一奴仆,主仆二人在西域沙漠相依为命,彼此的信任和感激早已超越了主仆的关系。他对赵家怀着切齿的恨,这种恨不仅来源于赵盾夺去了他十二年的安宁和幸福,让他虚度了十二年大好时光,还因为他是主人的仇人,杀了他主人的妻子婧,他的忠实崇拜者。他与顾侯有相似之处是为报仇冲昏了头脑,回来之后就一直在训练着从西域带回来的狗,让它能看到赵家的人就扑上去咬死。

赵朔他父亲是一个贪图美色的人,不务正业的人。最后被顾侯杀死。

屠岸冶桓生于西域沙漠,还没出生自己的母亲就死掉,是个有遗传她母亲的美丽姣容,但是由于没有受很好的教育看起来无法与正常人交流,除了赵氏孤儿,被众人认为是弱智。从小由屠岸贾抚养长大,其实是赵盾的女儿。回到中原后,与赵氏孤儿一起玩耍,两个人感情深厚,结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纯洁动人的孽缘。在程婴揭露事实的真相,她与赵氏孤儿是属于乱伦行为,被晋灵公处死。

吴姬相传是晋国的第一大美女,在赵盾利用不正当手段让她成为妾。她的红杏出墙成了赵盾与屠岸贾生死的起点,为了爱情随屠岸贾去西域沙漠,死与难产。

也许有人说“红颜祸水”。如果没有吴姬红杏出墙就没有赵盾与屠岸贾的恩怨,就不会死了那么多人。但是我却不这么觉得,其实赵盾与屠岸贾的矛盾是必然的,是晋灵公与太后的矛盾,是晋灵公为独揽大权的产物。也许如果没有太后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的儿子推上晋国的国君位置,也许就没有后来的一切冤冤相报,就没有《赵氏孤儿》这一悲怆的历史故事,中国文学史上的《哈姆雷特》。但是历史没有假设,假若假设成立的话,没有《赵氏孤儿》,那以后的历史将更改,那现在的中国可能更落后。也可能更强大,甚至不存在。

二 : 《赵氏孤儿案》观后感

《赵氏孤儿案》观后感

——大医医国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万个创作者,就有一千万个《赵氏孤儿》。电视剧版的赵氏孤儿从开头就以紧凑的节奏和厚重大气的历史剧情作为开篇,制作精良。看得出,导演是在用心的讲述一个妇孺皆知的悲剧故事。

《赵氏孤儿》作为中国古代四大悲剧之一,被评为中国版的哈姆雷特。王国维更是称其为“列为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其悲就悲在程婴作为赵朔门下三千食客之一,竟能为赵氏门下唯一遗孤摔死自己的孩子。没有了赵氏孤儿就没有以后的赵家,就没有以后的赵武,更没有称雄一方的赵国。这个孤儿留在世间,就是一颗正义的种子留在世间。从大将军韩厥,门客程婴,刺客公孙杵臼,慷慨正义,大义赴死,为朋友义气,为君子一诺,为朝堂清净,为江山社稷。这个用心在讲的故事,其核心价值观在为人间正义的伸张,在为替天行道的诠释,在为忠义二字的延续。所谓“复仇”实为血亲复仇。这个孤儿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从降临的那一刻,从程婴摔死自己的孩子将其换掉的同时,赵氏孤儿的存在就是为了复仇。几位义士无谓自己的生死延续着赵家的香火,“要活着把孩子抚养长大。”公孙杵臼抚剑指天,对着赵朔的在天之灵发誓,不让赵武损失一分一毫。电视剧传递出的是现如今缺乏的正确价值观,我们还在纠结着摔倒的老人是否该扶,遗弃的孤儿是否该伸出援手,行乞的妇女儿童故事是否有假。几千年前人间正义如今落寞,几千年的历史如今倒退,几千年的思想不再进步。

血缘是儒家家族文化的根基,人人皆知“虎毒不食子”,程婴为什么能够摔子救孤?程婴是对这一观念的巨大超越和颠覆。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屠岸贾限期交子,若不然则屠杀满城新生婴儿,当这个巨大的不义存在,程婴别无选择。现在再看电视剧版的赵孤,很多人会不理解为什么程婴能做到这点,几千年前已存在的价值观,如今却已不再能让人所理解,这是价值观的落后,还是历史的不再前进?而程婴摔子这一非人性的选择是整部剧最令人悲愤的地方。这也是整部剧最大的高潮,所传递出的正能量,是与命运抗争时爆发出的信念和精神的力量。

这个悲剧的起源是赵朔。赵氏一族乃晋国最大的家族。将军赵朔乃晋国中流砥柱,更是公主的丈夫,国君的国舅。门下食客三千人,掌管晋国最精锐最强大的军队。赵朔本人也是忠义之后,屠岸贾曾说,赵朔是个完美的人,但太完美就是缺点。赵朔太重义字,太重自己的名声。为了一个义字更是错过了铲除屠岸贾最好的一个机会。当程婴和屠岸贾对酒剧透的时候程婴明白,赵朔赵大人,这位晋国的中流砥柱是怎样的下场。所谓“功高震主”,帝王将相从来都没有一个平衡点,从来不是像赵穿一样杀了国君,就是像后来的国君屠杀赵氏满门。只是因为你太忠义。君子永远不要和小人斗,因为君子太忠义如赵朔,小人太奸诈如屠岸贾。不懂尔虞我诈只知道义薄云天的就别玩政治了。也正因这样的忠义留存,才让赵武得以存活,得以日后光复了赵氏一族。

“每有一个人慷慨赴死,正义在世间就多了一份存在的希望。”程婴如是说。电视剧版的《赵氏孤儿》程婴被赋予的正义和智慧的色彩重于赵朔,公孙杵臼以及屠岸贾。在摔子前长达8分钟的内心独白,道尽了所有的舍子无奈和大义小义的取舍,“等为父做完这一生的苦事,便与你相会,今生今世,永生永世,我与孩儿,魂魄相依,骨血相连,永不分离。”再见屠岸贾,连说三遍“你也初为人父!”便再哽咽说不下去。吴秀波在17集的表演堪称殿堂级,太让人动容。面对儿子长达8分钟的喃喃独白、一身素服见屠岸贾时的崩溃绝望自难言语、城楼摔孤的面如死灰痛彻心扉,难道还不能把你逼下泪来?摔孤那一场戏看得人心惊胆战殇恸无比!摔子救孤之后程婴的生活再无原来那般安逸,在公主,韩厥以及民众得知是程婴摔孤,公主狠心要报复,百姓唾骂程婴不义,赵氏门客开始报复。这就是人性,自以为正义的人民只会选择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唾骂所谓不义之徒。应该说自到晋国给赵朔报信之后生活再无宁日。所有人都认为程婴不忠不义,为人所不耻。妻子亲眼看着自己摔子了自己亲生儿子,就此忘了他,忘了孩子,疯了。疯了也算解脱了。面对公主派来的杀手,剑已抵喉,所想的不是逃命,而是疯妻和赵氏孤儿。为什么?“我程婴已经死过了,不差你这一剑。”是,摔子的那一刻程婴就已经跟着死去了,那一刻是涅槃,是生命的消融,以后的日子,十九载光阴只为赵武活着,为赵氏血脉活着。那一刻,程婴早已与孩儿魂魄相依,只剩躯壳行走在苍茫人间。

程婴最喜欢说的话,“我乃一名医者,一直以救人为己任。”虽然只是个医匠,只是赵朔三千门客中的一个,最不起眼的一个,但小人物身上迸发出的力量让整个晋国,乃至众列国为之震惊。古语有道,“小医医病,中医医人,大医医国。”作为一名医者,他为晋国开出了良方,良方中最为厉害的一味药就是赵武,而药引却是自己的孩儿。当程婴和公孙杵臼商量好换孤的计策,程婴作为那个“举报人”再次面对屠岸贾时,屠岸贾仰天长啸“程婴,最后还是我赢了!”那一刻程婴的眼神里充满了悲哀和鄙夷仇视,他的目光似乎也已看到了十八年后赵武剑指赢了十八年的敌人。那一十九年,程婴无一刻与屠岸贾为友。生不同路,死不同归。

“人这一生,不过生死甘苦,四个字。”程婴养了赵武十九年,当妻子清醒过来,记起十九年来的一切,经历程婴十九年来经历的痛苦,她不甘心自己养了十九年的程大业转瞬变成赵武。于程婴而言,“忠义,良心”四个字就是人生准则,亦是他十九年来培养赵武的信条,核心准则。人活一生不应活在无名中,而是该清清白白的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而活。自然无论如何都要让大业成为赵武,成为日后晋国忠君立国的栋梁之才。才不负他十九年前易子之觞,才不负他十九年来深入简出,卧薪尝胆的精心培育,更不负赵氏家族枉死的三千冤魂。

对于这个悲剧的主导者,屠岸贾,我却大爱。看过电影版的屠岸贾,看过古文戏剧里的屠岸贾,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中典型的奸臣形象。这个奸臣,却大奸似忠,大伪似真。我要说一句,“小人坦荡荡。”不得不说在电视剧版的赵孤中,不仅故事情节安排让我眼前一亮甚至有看美剧的感觉,而且演员的挑选更是让人为之小小振奋了一下。让我印象最深的一集,屠岸贾故意献出三名他派出刺杀国君的刺客,国君第二日御审,程婴已知此乃屠岸贾阴谋,赵朔却不以为然。第二日国君御审,赵朔逐步迈入圈套的同时,程婴和屠岸贾对质喝酒,互透计谋。两人的对话包括眼神形态的交流让我对这个屠岸贾又爱又恨。眼梢眉角都是戏,一姿一态都是心机策略。

屠岸贾虽为晋国最大的祸患,为一己之利竟能屠杀满城婴儿,残忍至极。他对待下人极为严格,一旦触犯法律规矩一律处死。但他对待有才之人,却宽容渴望,爱才敬才。同时也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小人奸诈亦不乏柔情一面。在妻子面前从不提政事,对妻子有求必应。在妻子即将临盆之时,他拥着妻子道出一生苦苦追求,不择手段一定要达到的目标,“晋国有几大家族,赵家,栾家,悕家。他们都有家族,有人脉,而我什么都没有,只有孤身一人苦苦奋斗。你放心,等儿子长大,我要送他一样礼物,我要送他整个天下,让他成为列国最大的霸主。”一直视赵朔为眼中钉的屠岸贾,其实内心一直是羡慕嫉妒恨赵朔的。他没有他那样的背景,赵氏的家族,三千门客,公主的丈夫,国君的姐夫。他唯有的是孜孜不倦的奋斗,为即将出生的儿子打下他未来要给他的天下。且不论他为了这个目标使用的手段如何,就他这样的思想和为妻儿能做的,放在当代就是众屌丝男的榜样!整部剧中虽为小人,却也传递出正能量。

他是慈父。一生似狐狸一般狡猾,奸诈,足智多谋,甚至有些张狂到傲慢的人,因为儿子乱了分寸。怕儿子战死沙场,怕十九年精心培养一朝付之东流,怕自己冤孽太多儿子受累,怕自己作孽太多儿子无法接受。程婴抓准了这点,一十九年作为屠岸无姜的老师,硬是将屠岸无姜和自己的亲爹反目成仇。万般皆为妻儿好,曾有聆听稚子心?一生无论何事,不成功,便成仁。却最后为了小儿无姜苟且偷生,甘做诱饵。最终哪怕死,也不死在赵氏的剑下。那张圆床,十九年前送走了最爱的妻子,他亦十九年后为儿子安全待命受审,随妻子而去。

屠岸贾一生为谋,缘何会输?缘何不杀程婴?要杀十九年前就动手了,那是一种惺惺相惜,一种纵横一生遇知己的欣慰,一种朗朗明月下悠然对酌的畅快抒怀,更是屠岸贾一生最大的缺点,自负。为杀赵朔,韬光养晦,读对手的书,比他读的透彻,广泛,了解对手的心思。为了让儿子坐上列国霸主的位置,十九年斩遍所有荆棘坎坷,纵横列国。而程婴太了解他了,程婴的眼光远远高于屠岸贾,一十九年培养屠岸贾的亲生儿子,孜孜不倦,远胜于赵朔的儿子,十九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程婴不能改变屠岸贾,却能以此改变下一代。这是屠岸贾远不能想到,远不能及的。

结局之时程婴以一种早已注定好的方式结束一生的苦事,一杯毒酒随娘子孩儿全家相会。

苍山负雪,浮生尽歇。那一刻仿佛只听见谁家翩翩少年吹响的清笛,响过那逝去的一十九年。

谁也不见那一年因“忠义,良心”四字和义士许下的誓言,以为不难,不曾想过一十九年,今昔隔世一眼望却,终究是他一生最深最深最重最重的伤。

拥着自己病重离世的娘子一起去找孩儿。这一生,曾经他心中只有社稷,现在娘子就是他,他就是娘子。漫漫长夜飘下一层初雪,覆了世间所有沧桑,掩了一生坎坷艰难。一杯雪片毒酒与孩儿娘子骨血相连,魂魄相依。

三 : 《赵氏孤儿》观后感

  不久前,我于江海大影院观看了《赵氏孤儿》这部影片,颇有感触。至今,我的脑海中还时不时地浮现出影片中的一些精彩画面。

  这部影片记叙的是晋国时期赵氏遭人陷害,三百人被诛,只剩下一个孤儿,被大夫程婴收养,将他抚养成人并报其杀父之仇的事。

  这部影片,刻画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其中有两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程婴,另一个是屠岸贾。

  程婴,晋国大夫。他是一个能以大局为重,以他人利益为重的人。当年,赵氏遭诛,庄姬夫人走投无路时,将其子托付于程婴,并以身殉夫。程婴将其子带回家,却在去公孙大人家时,赵氏孤儿被奉屠岸贾之命的官兵带走。但他却铭记着庄姬夫人临死前说的话,于是他便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救回了赵氏孤儿,却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和妻子。

  痛心之余,他便一心想着要将孩子抚养大,为他报仇。于是,他将赵氏孤儿取名为“程勃”,并将他带到了屠岸贾的门下,做他的一位门客。试问,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在屠岸贾的门下,他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将程勃抚养成人。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屠岸贾终于遭到报应,终于倒在了程勃,倒在了赵氏孤儿的刀下。但他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努力,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程婴的以大局为重的精神感动着千千万万的观者,也给人以深深的启迪。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如果说程婴最后的下场是重于泰山,那么若是他未能将赵氏孤儿抚养成才的话,那他的死就是轻于鸿毛,微不足道了。

  程婴的精神让我们敬佩,屠岸贾的嘴脸却让我们厌恶。

  屠岸贾,晋国大臣。却实在“奸”得可以,相对于三国时的曹操而言,真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影片中,他在赵相国向皇帝进酒时,乘机诬陷他,并要灭赵氏全族。其狼子野心真叫人胆颤!即使灭了赵氏三百人,他却连赵氏孤儿也不肯放过,定要斩草除根。但再以大局为重,舍小家而保大国的程婴面前,他也只能俯首而退。

  俗话说得好:“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果然,十五年后,他终于遭到了报应,死在了赵氏孤儿的剑下。真叫人怡然称快。像屠岸贾这种人,在当时,就是一个社会的败类。从他身上,我真正的明白了三国时期刘备的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如今,我们做为一个公民,做为社会上的一员,更应该多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而不应该,一味的去干坏事,没有一颗善良之心,没有一颗关爱之心,没有一颗互助之心,没有一颗感恩之心。那只会像屠岸贾一样,遭到人们的排斥,成为社会的败类。

  每部影片都不同,每部影片也都发人深省。从《赵氏孤儿》中,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他就像指路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观看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至此还犹如汹涌澎湃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这就是影片的独特魅力所在吧!

  金郊初中初一:成家豪

 

    

本文标题:赵氏孤儿观后感-《赵氏孤儿》读后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80176.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