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历史上的武则天:浅析武则天称帝的条件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能在等级森严、崇尚血统与武力的男权社会中指点江山近半个世纪,其中获得21年独掌天下的无上权利,并在延续前唐繁荣稳定的前提下,为开创盛唐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其睿智与胆识必定有超出常人之处。她能够称帝的条件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本文试就武则天称帝的客观与主观条件进行分析。
一、客观条件(也许只有唐朝这样的历史条件才能造就武则天)
1.社会背景
首先,唐朝经过贞观之治,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开明,民风开放,妇女地位也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朝无论从衣着还是思想来说是众多朝代中最为开放的,这就为武则天称帝打下了基础。
还有就是唐朝的杂胡之习俗才容许女人走上前台。李唐王朝有着浓厚的杂胡遗风。在李唐集团里,李世民的妹妹,柴绍的妻子就是领兵打仗的骁勇善战的女将;长孙皇后在李唐集团起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此后,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张皇后等也先后干政。可见唐朝一代,女性干政是理所当然的事。
2.宗教因素
唐初社会广为流传的弥勒信仰,使武则天改朝换代之举具有了某种神圣的“合法性”,进而取得男权社会对自己以女身“当王国土”,以及“威伏天下”行为的默许与认可。
武则天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她出生于奉佛世家,及至年长入宫。时运不济,她又被发落到感业寺,削发为尼,与佛经、木鱼朝夕相伴。高宗驾崩之后,武则天想当女皇,但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男尊女卑,女人当皇帝没有先例,缺乏舆论支持,也是天遂人愿,恰好佛教经典《大方等无想大云经》(又称《大云经》)中有女身成佛的教义,武则天灵机一动,叫来心腹密授机宜。很快武则天的面首薛怀义带头组织了1个10人宣传小组,向武则天递呈《大云经·疏》,宣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下凡,可以替代李唐统治天下。此事的传播使全国的善男信女都相信了武则天应该当皇帝,这是天意,天意难违啊。于是,数万名群众聚集洛阳街头,游行示威,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把武则天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3.机遇
再有,武则天遇到了才能平庸且体弱多病的唐高宗,给了她早早施展政治才华的机会,从而在长期从政的经历中培养起武则天的威望。实际上“天皇”、“天后”并称时已经承认了武则天等同于皇帝的政治地位。可以说,武则天三十多年是脚踏实地地1步步走上权力顶峰的。也许在唐朝臣子眼里,根本就没有大周朝,在他们眼里,武则天还是李家的媳妇,唐皇朝的皇太后,这实际上也是武则天成功的条件。
二、主观条件
有一句话叫“时势造英雄”,这说的是客观环境的有利;还有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说的是主观内因的作用;哲学上讲,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根本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纵观武则天的一生,其成长与发展也不例外。她之所以能够掌权称帝,除了当时客观环境相对有利的条件外,最重要的还是武则天自身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因素。
1.政治野心及支配和统治别人的性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1种人的性格倾向于支配和统治别人,他们追求优越的倾向特别强烈,不惜利用或伤害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需要控制别人从而感到自己的强大和有意义。武则天的[www.61k.com]性格就属于这1类型。
第一次入宫的经历使她认为只有大权在握、支配天下、唯我独尊,才能够感到踏实。所以,第二次入宫后,武则天积极把握每次机会,并努力创造机会让自己抓住权杖,以便能够支配和统治一切,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
她的这种性格表现在夫妻关系上,本应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但是武则天把握每一次掌权的机会渐渐从高宗手中窃取权利。起初高宗只是在自己病时让武则天帮忙处理国事,本无心放权予她,可等到想要收回权力时却发现“后益用事,遂不能制”。武则天还建立了强大的消息网,高宗的一举一动她都明了于心。所以,高宗的废后计划也因“左右驰告”而“谋泄不果”。
她的这种性格表现在母子和母女关系上,让她变得铁血、暴力,亲情、爱情也无法阻挡她强大的权力欲和控制欲。儿女也成为她权欲支配下夺权的棋子和工具,必须唯她马首是瞻,否则逆她者亡。
她的这种性格表现在君臣关系上更是如此,武则天曾对众大臣说明忤逆的后果,“‘……彼皆人豪,不利于朕,朕能戮之。公等才有过彼,蚤为之。不然,谨以事朕,无贻天下笑。’群臣顿首,不敢仰视,曰:‘唯陛下命’”。杀儿女尚且不足惜,又何况这些本该听命于君的大臣。
2.武则天性格中的“狠”与“忍”相辅相成
武则天性格中最明显的有“狠”和“忍”两面。武则天入宫之初对王皇后忍气吞声以弱者姿态出现,求的同情,后发制人。她在高宗去世前始终恪守妇道,从不越雷池1步。她从26岁忍到59岁,把自己的爪牙藏起来,对1个有野心的人来说,是要有非凡的韧劲的。想想,1个14岁就曾经露出爪牙的野心勃勃的女人,1个受到打击几乎绝望的受到压抑的野心女人,能够忍三十多年,真是太叫人惊叹了。
而武则天的“狠”在后来的权力之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可以利用年幼的女儿的死打倒了王皇后,同时借高宗之手消灭了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死保王皇后的开国功臣,一举奠定自己的地位;她一旦掌握主动后就残忍地杀死王皇后杜绝后患,不让敌手有翻本的机会,同时又以残酷的手段震慑敌手;她可以为了登上帝位逼死自己的儿子,废黜自己的儿子;她为了巩固帝位可以起用酷吏,制造冤案杀害了难以计数的政敌和假设的政敌。
二 : 周武帝统一北方的历史背景
周武帝统一北方的历史背景
泪痕春雨
天下的统一,许多时候是建立在众多可遇不可求的原因之上。
虽然周武帝成为铁腕皇帝,是因为他果敢、聪明,但是,宇文家族在帝国渐渐拥有了绝对的优势,却显然是必要的条件。而这一切,似乎不是周武帝本人可以运作出来的。
因为,没有任何资料表明,周武帝比他爸爸宇文泰更果敢、聪明,但是,宇文泰到死,也不过是西魏的几个大佬之一罢了;因为宇文泰到死,也没有让赵贵、独孤信、于谨、李弼真正屈居于他之下。
而周武帝掌权后,大有乾纲独断的架式。
虽然周武帝可以统一北方,是因为他有雄心、有远略。但是,北齐帝国越来越混乱,却显然也是必要的条件。而这一切,似乎也不是周武帝本人可以运作出来的。
如果周武帝面对的,不是被宫廷政治掏空的北齐帝国;而是高欢、高洋时代的北齐,周武帝恐怕也缺乏征服北齐的机会。
这一切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历史的进程,是由众多可遇不可求的客观条件为基础,历史大人物的行为,只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的。
许多时候,那真是投胎决定了命运。
许多时候,那真是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许多时候,那是真既生瑜何生亮。
这一切,并不是人力可以运作出来的。
周武帝这种成就,还有1个更广阔的社会原因,那就是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天下渐渐统一的条件越来越充分了。
在这种背景下,虽然周武帝死了;北周灭亡了。但是,继承北周基础的隋帝国,很快就把江南征服了。我们常常喜欢把这一切,归于周武帝、或是杨坚的雄才大略之上。事实上,在他们之前,比他们有雄才大略的统治者那是多的数也数不过来,但是,整个天下一直都处于分裂、战乱之中。
关键是,杨坚死了、杨广死了。天下也很快再次实现统一。
当然了,后来李唐上层争斗得一塌糊涂,但是,整个唐帝国也保持着统一。甚至后来,安史之乱后,也无法让天下退回两晋南北朝的混乱。
我们翻开历史,就会发现,两晋南北朝时近三百年的历史,一直都是南北分裂,甚至整个北方,也是以分裂为主。
而从周武帝兼并北齐后的近三百年,天下统一始终都是主流,甚至南北分治的局面,再也没有真正出现过。
难道是因为,前面那三百年时间里,从来没有1个雄才的统治者,从来没有1个有远略的统治者?
难道是后来三百年时间里,有雄才的统治者1个接1个?周武帝死了,有杨坚;杨坚死了,有李渊;李渊死了,李世民;李世民死了,有武则天;武则天死了,有李隆基;李隆基把天下搞乱了,还有郭子仪,总而言之,硬撑到黄巢横空出世,天下才再次退到类似两晋南北朝时的混乱?显然不是的!
有的时候,一次重大的军事胜利,伴随着就是各地可以传檄而定。
许多时候,你把对方打得那是一败再败,你也深入了对方腹地,甚至包围了对方的帝国都城,但是控制对方地区的目标,依然是遥遥无期。
前者,是因为当地的臣民愿意与你合作。后者,是因为当地的臣民,都不愿意与你合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结局呢?
第一是文化的差异。如果文化的差异太大,那被征服者,很难接受对方的统治。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地交流的越来越广泛、密切,这种文化差异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比如,在东晋时期,甚至在南朝前期,如果我们看到北朝征服江南,难免会有1种江南被异族征服的感觉。但是到隋帝国征服江南时,人们就很难有这种感觉了。因为,随着三百年的发展,南北朝之间的文论差异,已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了。
第二是利益集团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如果利益集团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那被征服自然会想尽办法阻止侵略者的统治。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地交流的越来越广泛,利益集团的地域性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最典型的就是中原、淮北、淮南地区,这些地区,今天处于北朝统治下,明天处于南朝统治下,这个地区的利益集团的地域性特点,就会变得越来越淡。因为,他们与江南、河北、西北,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割不断、说不清的利益关系。
最初,利益集团之间有着明显地域特征,所以,如果让他们变成1个统一的政权,自然容易产生种种排斥、抵触。后来,因为利益集团之间的地域特征越来越模糊,这种抵触就会变得越来越小了。
第3种就是利益集团带有民族色彩。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个民族之间交流的越来越充分广泛。最后,1个人的民族色彩已变得很模糊了。比如,高欢、宇文泰、杨坚、李渊,你说他们是哪个民族的?他们的子孙是哪个民族的?更主要的是,政权在利益分配时,也不带有明显的民族色彩了。说得冠冕堂皇点,就是普遍政权,都能做到有效的尊重各个民族的利益。
比如,北周、北齐是鲜卑为主体的政权。但是汉人,依然可以身居高位,进入统治核心。
在这种背景下,征服的战争变得相对容易起来。
因为,普遍利益集团被外来的政权征服时,并不再有着明显的、无法抗拒的抵触情绪。在这种背景下,一次巨大的军事胜利,就意味着可以席卷相关地区了。
许多时候,帝国灭亡,通常都是源于内哄。那些曾经风光一时的帝国,大都是灭亡于同样原因,那就是内哄。
北周虽然发生了内哄,但是内哄很快结束了。于是,杨氏、独孤氏联手,很快就取代了宇文家族,建立了隋帝国。这次内哄只是意味着北方换了1个家族坐庄,北方的整体情况并无本质区别。
为什么,北朝这次的改朝换代,会变得这样容易呢。对于这一切,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它归于偶然,换而言之,是因为杨坚本事太大了。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显然还是各地的联系加强了,各地的利益关系渗透的越来越深了。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自然觉得,没有必要为了一家一姓的利益,而再次掀起无穷无尽的战争。在这种背景下,那些野心家想利用这种背景,架着冠冕堂皇理由渔利,也没有了足够的基础。
总的来说,当时天下统一的条件已越来越成熟了,就看谁来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了。
失去这种背景下,就算隋文帝偶然统一了天下,天下依然会再度陷入分裂之中的;而且一旦陷入分裂之中,就会长久的分裂下去。
而天下统一的条件成熟后,天下即使陷入分裂之中,也会迅速结束的。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721961197
我的新浪博客:
三 : 铬:铬-名称,铬-历史
本文标题:
武则天称帝的历史背景-历史上的武则天:浅析武则天称帝的条件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