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百家讲坛之《大隋风云》上部(蒙曼)笔记第二部分(11至20集)
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一集·万物维新·2011年5月25日
视频地址:
(公元581年,杨坚终于完成了他重要的身份转变,建立大隋王朝,成为大隋帝国的皇帝了。隋朝的建立虽然是杨坚搞宫廷政变,欺负孤儿寡妇的成果,但是,它也是中原地区三百年民族融合的产物,是1个新时代的开端。那么在这个新的时代,杨坚作为1个新上任的皇帝,会有哪些新的举措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一集《万物维新》。)
杨坚上台,办了三件大事,一是改革中央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北周是六官:天官大冢宰,掌邦治;大司徒,地官,掌邦教;春官大宗伯,掌邦礼;夏官,大司马,掌军旅;秋官,大司寇,掌邦禁;冬官大司空,掌邦士。这些,越来越显示出不宜的地方。杨坚决定实行汉魏官制。
(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再好的制度也得适应时代的需要。由于历史的原因,杨坚认为北周的六官制不能适应大隋王朝的要求,所以他废除了六官制,实行汉魏官制。那么什么是实行汉魏官制?这个制度是什么样的呢?)
汉魏官制,是把南北朝时期的官制汇总而成的。“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核心是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尚书、门下、内史省。内史负责起草诏书,门下负责审核诏书,尚书执行诏令。尚书一般空缺。六部是吏、礼、兵、都官,度支,工。尚书是最高行政机构。共同组成主要的政府部门。宰相是三省长官共同来担任,这是宰相制度1大改革。宰相,分三阶段,一是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二是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三是明清时的军机处和内阁制。三省制下,宰相由个人变成机构的负责人。原来是三公,三公有权力开设丞相府,意味着先有宰相个人,再有宰相机构是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与皇帝抗衡。汉武帝时,“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君相矛盾突出。三省时不一样了,由机构长官共同构成,先有机构再有个人,成为宰相群体,把国家对个人的依赖转化为对机构的依赖。宰相的权力下降了,皇帝的上升了。二是意味着决策与执行分离。尚书负责执行,但不管诏令的出台。这叫决策与行政权的分开。对宰相权的分割,正是提升皇权。三是决策的程序性分工。内史起草,门下审核,尚书再去执行,才算真正形成。这意味着只要中间1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不会形成真正的决策,这避免了拍脑门决定。结合起来,三省六部制,是君主集体宰相分权,行政合理化的原则,符合古代发展方向的,所以生命力旺盛。影响持续到清朝,这叫为万世法。这是第1个大问题。
(根据蒙曼老师的讲解,可以看出,隋文帝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所以它一经确立,对后世的影响特别大,此后一直到清朝,都在延用。那么刚刚当上皇帝的隋文帝,还做了哪些有影响的事情呢?)
第二件大事是改革地方建制,一是把州、郡、县改为州、县两级制;二是实行地方佐官由中央使命。当时地方行政太碎太细,西汉时,全国最高的叫郡,10三个,158七个县。这个合理,隋朝不一样了,少了江南1大块,机构却更复杂了。共有2十一个州,50八个郡,11二十四个县。1个州只管2个多点郡。这不合理,隋用的是北齐与北周的制度,就这么碎。北齐与北周是敌对,笼络人才就靠当官,官职不够就细碎化行政。官职多即可笼络人呀。对国家不利的是,财政受不了,财政是百姓手中来呀,如果官多,百姓吃不消。隋后,改革就提上议事日程了。杨尚希上奏文说得清楚,一百里就几个县,没一千户就由2个郡来分管,解决方案呢?他解决的不可行,应该并小为大,去闲存要,标准不好定。隋文帝觉得不好操作,不如干脆省掉一级,省掉中间层,在开皇三年,撤销了50八个郡,回到了两级上。大大缓解了矛盾,这是减负的事。第二个,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命。秦汉来,派官员来管理,像刺史这样的,地方的中下级官员是由地方长官自己召的,一般倾向于选高门大族,势力强,可以摆平地方局面。也要地方势力支持才能站稳脚。这样也出了问题,中央任命了长官,长官得委任佐官,都是大族,地方行政掌握在他们手中,对中央不利。“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这是东汉来,中国社会分裂割据的局面。隋统一了,不想再这样割据了,文帝就下令这些佐官下岗,担任乡官,不能管行政工作。行政由中央派人来担当。任命后一年一小考四年1大考。地方官员任免权被中央抓在手中。大族想再鱼肉百姓,就非常困难了。这叫加强中央集权。
(对地方机构的改革,无论是精简建制,还是收回地方行政长官任命权。这里固然有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很多问题。这对于刚刚当上皇帝的杨坚来说,又是1个大的举措。与此同时,杨坚在法律方面的改革,特别引人注目,对后世的影响也特别大,那么隋文帝在法律方面做了什么改革呢?)
正面讲,法律是根本,国家管理才能走上正轨,有为的君主都得考虑法制建设。当年北周时,严刑酷法,让众叛亲离,杨坚不想重蹈覆辙,上任就组织专家修订法典。3个原则:一是法律条文从疏从简。北周近1800条,修订后,减少了1200多,只余下500多。太细,百姓动不动犯法,就不会认真遵守了。现在减少了,百姓不会莫名其妙地犯罪,会尊重法律了。另外也更容易让人读懂法律的精神和核心价值。这能强化法律意识。总会有人犯法,第二个原则是,量刑从宽从轻,“去前世枭、轘及鞭法,自非谋叛以上,无收族之罪。始制死刑二,绞、斩;流刑三,自二千里至三千里;徒刑五,自一年至三年;杖刑五,自六十至百;笞刑五,自十至五十。”除重罪都是1个人犯罪1个人当,把重刑废除了,只留了5类,死刑分斩刑与绞刑。流刑,流放,从两千里到三千里不同。徒刑,是有期,从一年到三年。四是杖刑,从六十到一百。五是笞刑,还是打,不过是打到十到五十下。周宣帝时底线是二百四,现在上线是一百。这轻多了。三是尽可能减少刑讯逼供,动点刑可以,他制订标准,二百杖上就是了。拷打不允许超过二百下。这是维护刑犯的权利。
隋文帝还有第三条原则,维护君主专权和等级制度。他是封建统治者,维护皇权是出发点。十恶不赦,这词正是从这里来的。隋朝法律里规定,最重的罪行叫10种:一是谋反,二是谋大逆,毁坏皇陵之类的。三是谋叛。四是恶逆,殴打父母等。五是不道,投毒灭门等。六是大不敬,盗用皇家专用物品或者因个人失误危害到皇帝安全也是。七是不孝,辱骂父母等。八是不睦,杀害五服之内的亲属。九是不义,杀害自己的老师、长官,妻子在丈夫死后不服丧。十是内乱,强奸近亲属,危害家庭伦理。这10种是最重大的罪行。即使大赦也不饶。结合看一下,这十恶,3类罪行,一是危害国家和皇帝罪五条。二是危害家族伦理四条。三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这维护的是礼教,礼是讲差异的,讲等级秩序的,如果子孙敢骂尊长,这是重大罪行,不能饶恕。古代讲家国同构,皇帝是大家长,地方官是父母官呀。1个国家里,如果臣民敢违抗长官,援礼入法,法律维护礼教,这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隋文帝的《开皇律》,在世界的法律史上也是相当重要的。唐、宋律都是依据这个基本精神。这是古代法律发展的1个里程碑。后来传到了越南朝鲜,构成东亚法律的基本体系。
三方面的新政有什么特点?一是把维护君主集权维护中央集权放在了首要位置。这是引人注目的。从东汉后期走上了分裂割据的道路,这是在赢得保护统治。二是整合了南北朝时期各地制度。“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意味着把这些优秀成果凝为一体。隋文帝并没发明,这些制度此前都有人试验过,他真正的业绩是集大成。他是把几百年间东西南北各方位创造的成果凝成1个整体,没有大眼界,是办不到的。
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二集·妙选贤才·2011年5月26日
视频地址:
(隋朝刚一建立,隋文帝就进行了大规模的制度改造。他的三省六部制和《开皇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我们也知道,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来运行。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二集《妙选贤才》。)
杨坚用人政策先看宰相,地位重要,由三省长官共同组成。要看看三省长官是谁?“以相国司马高熲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司录京兆虞庆则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相国内郎李德林为内史令。”高熲官最大,地位最高。李德林是单纯的内史令,而虞庆则还主管人事,虞庆则高一些。
高熲是文武兼资,李德林是文人型官员,三方叛乱等重大历史时期都出过大力。虞庆则呢?二号人物,“京兆栎阳人也,本姓鱼,其先仕于赫连氏,遂家灵武,世为北边豪杰,……庆则幼雄毅,性倜傥,身长八尺,有胆智,善鲜卑语,身被重铠……初以弋猎为事,中便折节读书常慕傅介子、班促仲升为人。”一是他按原始出身是汉人,但是胡化程度深,祖辈为北方少数民族服务。他内心更视作鲜卑人。二是他虽然也是文武双全,但是他身上武的方面显然重于文的方面。2个特点一联系看,他更像是杨坚本人。杨坚发现是因为高熲推荐。当时太原有石州,他被派去镇压叛乱,不如把他调来这儿稳定。虞庆则恩威并施,八千多家主动投诚。这是大功,高熲赏识,推荐了他。杨坚看重他的狠劲。处理北周宗室时,他曾劝斩尽杀绝,这更合杨坚的心愿。
还有1个人受重视,是杨雄。他立过许多功劳。像李德林与高熲的沟通工作常由他来做。杨雄当的是左卫大将军。这是国家最高统帅。十二卫大将军中,他排第一,宿卫皇帝,当然由他来担任。参与政事,与三长官一起成了当时的领导核心。好不好?我觉得相当好,杨雄是武将,高熲偏文,李德林是纯文,虞庆则是文武兼修,所以,文武搭配合理。出身上,北周系统有,李德林是北齐系统,东西结合也不错。高熲杨雄李德林都是汉人,而虞庆则算半个胡人。胡汉搭配也不错。
(从用人的角度来讲,隋文帝还是一位有眼光的皇帝,无论是李德林还是高熲、虞庆则都能互相补充,这样1个政治核心配合起来应该是相得益彰了。但是很快,有1个新人打破了这种平静,开始介入到这个核心之中,那么这个新人是谁呢?他又有什么本事呢?)
苏威出身于关中大族武功苏氏,这是高门大族,爸爸是苏绰。他是当年第一批支持宇文泰的人。他曾说过,治理国家,提出了六条诏书,让宇文泰大开眼界,甚至自己天天看。这是政治眼光,还有具体实干能力。他是经济学家,帮助宇文泰预算,管理国家财政极其重要。苏绰对他们是非常难得的事。宇文泰下诏谁学不会这些,别想当官。归葬时,宇文泰痛哭。说“尚书平生为事,兄弟妻子不知者,吾皆知之。惟尔知吾心,吾知尔意。方欲共定天下,不幸遂舍吾去,奈何!”这话说得情真意切,反映出他对苏绰的极大信任。苏威出身于此,宇文护使出美人计,把女儿嫁给苏威,苏威会不会替他服务?不会。他觉得时代在变,宇文护要专权,未必长得了。一结婚,他就决定带着妻子进山读书去了。没参与政治,宇文护被杀,他也没受牵连。苏威面对朝廷的诏书,也是一再称病,声望就越来越高,后来,杨坚辅政时,高熲就推荐了他。
杨坚派人去请,一谈,惊为天人,把他当成了知己。而苏威在杨坚当皇帝后,逃跑了。跑回了老家种地去了。杨坚想,不追,等事情稳定下来再说,现在成功了,征为纳言,户部尚书让他当,他出山了。苏威这个人,性格是为人谨小慎微,不愿意卷入政治斗争中。二是他注重名节,不愿意参加宇文护与杨坚改朝换代,更在乎他不愿意违背道德的事,占据了道德至高点。三是他头脑清醒渴望建功立业。接受宰相,即可看出来。他知道了杨坚的眼光,愿意共创大业,该出山时肯定出。这3个特点看出,这人心思缜密,头脑清楚,最适合做大臣,所以,杨坚期待极高。苏威刚上任就把赋役政策改变了,苏绰的办法是十五岁男孩成年,均田就要提供劳役,这是租庸调制。北周提高到十八岁,总的说来,负担还重,苏威首先要减轻负担,不能再这样压迫。首先提高到二十一岁,赋役减少为每年二十天,给国家提供的丝织减少到两丈。这是减轻农民负担。他还规定,北周末年征收的酒税盐税减免,让农业与工商业让利,这种惠农政策激动人心。这些方案,让百姓认可了。
还要讲的是,政治道德方面,他也可圈可点,1个例子是,皇宫里帐子用的是银勾,苏威心疼,天天在皇帝面前谈怎么做节约的好皇帝,隋文帝一听,感动了,换成了铁勾子。无用的装饰都去掉了,这是不迎合皇帝之喜。再举个例子,说1个小官得罪了皇帝,隋文帝要杀他,可是《开皇律》中没有这一条,苏威就去拦,隋文帝非要杀,气势汹汹,苏威拿身体拦。隋文帝不好动手,还要追。苏威也跑,就要拦。隋文帝进去了,一会儿出来说,“公能若是,吾无忧矣”,这是不肯逢迎帝王之怒。这就避免了皇帝犯更大的错误。这不逢喜不迎怒,这就是政治道德。这样的人难得。隋文帝欣赏,就加了他的担子,又加了3个,一是大理卿,二是京兆尹,三是御史大夫。
(让苏威1个人身兼五职——太子少保,兼纳言、度支尚书、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果然说明苏威的能力,同时也说明隋文帝对苏威的信任。可是,枪打出头鸟,眼看着苏威的权力越来越大,朝中的其他大臣开始做不住了,把弹劾的目标对准了苏威,那么隋文帝将如何处理呢?)
有1个官员叫梁毗,弹劾苏威了,说他一点举贤自代的心意都没有,要弹劾。梁毗是在提醒杨坚,不要让他1个人占了。这样的批评,杨坚回应,他“朝夕孜孜,志存远大,举贤有阙,何遽迫之”。杨坚认为他有这个本事,苏威肯,也是因为我是明君,如果是昏君,他还不出山呢。“不值我,无以措其言。我不得苏威.何以行其道?杨素才辩无双,至若斟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高熲都坐不住了,他是左仆射,表态了,不如把这个也让苏威算了。杨坚笑了,“苏威高蹈前朝,颎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他是大贤人,是你推荐的,才能任职的,我赏你还来不及呢。朝堂差不多是苏威的天下了。有人有不同意见吗?
李德林与他关系一直不太好,举例子。到了平陈之后,苏威建议在陈的土地上,每五百家设立1个乡,设1个乡正,处理民间诉讼,加强对江南的统治。杨坚觉得不错,李德林反对了,当初改革行政是不让乡官理事,现在让他们处理本乡诉讼,不是改回去了吗?能保证不向着亲人,做到司法公正?这不妥,2个主要大臣,意见相左,得听第三方意见了。像当初李德林与虞庆则讨论要不要杀北周宗室。当时高熲支持的虞庆则,这次高熲支持的是苏威。他觉得李德林固执,不如苏威可靠。不指意见,攻击人品,道德选择。高熲的决定让杨坚支持了苏威,设立了乡与乡正,一年后,杨坚派虞庆则寻访民情,回来汇报,乡正不是好东西,成了恶霸,为害一方。杨坚只好裁撤。李德林没高兴,上谏设不得,现在设了,就不能轻易改动。如果老改,朝廷的尊严在哪?隋文帝本没面子,李德林再这样说,杨坚恼羞成怒,直接贬官了,永远没再回来。这时,朝廷的核心变了,苏威的登场,政治核心变成了高熲苏虞与杨雄,李德林出局了。
(李德林那是在隋文帝杨坚改朝换代的过程中,立下过大功的人,但是同样被出局了。那么这就给人们带来1个问题,为什么李德林的位置会被苏威取代?李德林的出局,反映出隋文帝怎样的用人思想呢?)
苏威取代李德林,有2个隐形因素:一是地域因素,李德林是北齐范畴之内,苏威是关中人,是北周范畴内,杨坚更信任北周系统中的人。高熲身上也同样存在。门户之见易见。李德林是外人,虞庆则、苏威都是高熲自己推荐的自己人。内外之别放在第一位。二是李德林与苏威政治取向不同,李德林关注政治的基本原则。苏威关注的是施政行为。前者思考后者办事,杨坚更喜欢后者。他本身自恃甚高,他并不希望别人也跟他一样思考甚至与他辩论。隋就有人批评苏威办事过于苛细,杨坚却一直坚持赏识。这一点上,李德林不行。不能成为皇帝的股肱。狭隘上,不仅表现在地域上,更表现在思想与心灵上。当然,可喜的是,高熲苏更是兢兢业业奉公之人。史载,高熲是夜里做梦都办公的人,这样的勤勉人对乱世的百姓当然是崭新的气象。帝国发展还会遇到什么?看下集。
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三集·营建新都·2011年5月27日
视频地址:
(隋朝刚刚建立,隋文帝就进行了三项重大的制度建设。与此同时,他又起用新人,帮助他治理国家。经过一番制度和人事的变革,隋朝的中央集权显著加强,整个国家也欣欣向荣。可是,隋文帝觉得还不够,他还要建1个有形的东西,让人一看上去,就能感觉到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也感受到这个新王朝的宏大气魄。这个有形的,天下人都能看到的东西是什么呢?隋文帝决定要建一座都城。那么隋文帝建造的新城选址在哪里?新城是什么样的?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三集《营建新都》。)
建新都,原都在哪儿?北周的都城,是当时的长安城。西汉的都城,王莽也定于此,东汉及前赵前秦后秦北周等都定于此,用了八百年,在渭水南。这是古老的城市,隋文帝不愿意定于此,一是传城里有鬼怪。二是因为长安城的水有问题,水污染是大问题。古代排污不好,浅层地下水被污染。“水皆咸卤,不甚宜人”,离河太近。离渭水近,隋的渭水更靠南,一泛滥就告急。隋文帝梦见河水把都城淹了。三是因为原长安城格局不严整,不足以体现皇家威严。长安是汉高祖到汉武帝陆续修建的,自然形成的,不规则。要命的是宫殿居然在城市西南角,这怎么体现皇帝堂堂正正的气势?宫殿官衙民居混杂也不利于管理。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当上皇帝的隋文帝,就很想迁都。可是,迁都是一件大事,不能说迁就迁,要考虑各种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当时国家刚刚建立,财政也不富裕,百废待兴。那么在这种财政不太富裕的情况下,再搞这么大的工程建设,大臣会怎么想?他们能接受吗?)
隋文帝特别在乎在人物心中的评价,所以他一直在想也一直在犹豫,到了开皇二年六月,终于有结果了。一天,他想起这事,晚上找到高熲、苏威商量,商量了整整半夜,二人都同意迁,他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可是没决定下来的事,第二天,庚季才上奏说:“臣仰观玄象,俯察图记,龟兆允袭,必有迁都。”隋文帝一听傻了,神。昨天才说,上天就垂象了。帝愕然,谓:“是何神也?”不一定神,当初杨坚向庚季才打听过,当时他说,我也看不懂呀。那时他坦诚看不懂,这次看懂了,所谓天象是说辞而已。不一定存在,庚季才上奏章是有人暗示呀,高熲苏威二人。皇帝想迁都,犹豫不决,不知道是否符合天象人心,跟庚季才打招呼给皇帝打气呗。
更重要还得人支持,怎么代表呢?李穆出现了。他是当时关陇贵族政治代表。他曾支持杨坚登基有过大功,他现在为一品太师。这是三公之首,不管具体事,但是位置在,是百僚之长。李穆也感恩戴德。现在得有人表态,李穆当仁不让。他也上书说,每个王朝都该有自己的都城。李穆说……只不过,曹魏等没站稳就灭亡了。陛下是圣人,移风易俗,开创大好局面,有资格有条件定好新都。现在的都城屡经战火,未经规划,不给随大隋的重任。杨坚大喜,说,“天道聪明,已有微应,太师民望,复抗此请。”
(营建新都城,隋文帝君臣已经达成共识,既然决心已下,接下来就是如何实现的问题了。那么在这个大工程的实现过程中,还会遇到什么问题呢?)
迁都决心下了,要变成现实,还得解决具体的复杂问题。一是新都迁往何处?二是工程如何规划?三是怎么节省财力建新都。建在哪里?关中进可攻退可守,他并不想离开这儿。这是关陇贵族集团的老巢,不能放弃。龙首原都不放弃。旧都在龙首原北,他看中的是南坡,南离渭水远了,可以避免水害。往南迁一点。规划呢?这是从零开始。谁来做这个规划?请什么人?找了宇文恺,这是古代伟大建筑家之一。他是鲜卑人,是12大将军之一,武将世家。宇文恺是“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号为名父公子”。表现出多技艺的才能,是技术专家。另外优点也在于博览群书,还有普遍的阅读,有人文修养。这是难得的人才。隋文帝交这个任务给他,他当然卖劲。
宇文恺构思,这个城市建都,得满足三点:
一是要气派;二是文化意向要好,要吉祥;三要安全。气派靠规模,多大?东西要宽9721,面积得84平方公里。是西汉长安的2.4倍,明清北京的1.4倍。可想而知,在中国城市中无出其右。巴格达城的七倍多。比拜占庭大七倍。在3大古城中,他远远超出第二名。
二是文化上,由结构来体现,分三区,一是宫城,皇帝的工作区、生活区,在最北面,他认为皇帝像是北极星,“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皇帝也如此,在最北边。二是皇城,文武百官的办公所。在南边。天象上象征拱卫北极星。皇帝南面称尊,百官就应该在南面。三是郭城。是平民百姓生活居住区。东西南3个角度围起来,象征众星捧北斗。东西上,中国人喜欢对称,沿中轴的是朱雀大街,比长安街多30米。全部是150米。今天街道上还没有。东西是对称的布局,百姓的居住区,叫坊,居民小区,东西完全对称。唐白居易说过:“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如此整齐的规划有文化了。但是宇文恺觉得,还不够。纸上是平面图,龙道原不是一马平川,有几个自然的高坡,六条。合理利用起来。这是易经中,乾卦的六爻。一是初九,潜龙勿用;二是九二,见龙在田;三是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四是九四,或跃在渊;五是九五,飞龙在天;六是亢龙有悔。每个卦象有道理,有转化的可能,字面上理解,这六爻哪几个更好?九二、九三、九五。把主要建筑座落在这几个地方,九二是皇帝的宫殿;九三是百官官衙;九五是寺院和道观,得供神仙与佛祖住吧。这样的安排,整个长安城透出文化气息来了。核心是君尊臣卑。
三是安全问题,怎么落实?三区分割,已经有安全考虑了,不够,他把皇帝的宫城放在北面,再北面呢?把北面划成了禁苑,皇帝的后花园,狩猎场,驻军保卫皇帝。皇帝真安全了吗?唐朝即可看出来,叛乱都是勾结禁军从北门打来的。但是无论怎样,整个新都是美伦美奂了。
(按照宇文恺的设计,这个新的都城,无论是设计还是文化都称得上的尽善尽美。但是再完美的设计,只有变成现实才能算是真正的好的作品。这么1个大的工程,对于刚刚建立的隋朝来说,怎么既变成现实又不劳民伤财呢?)
这一点隋文帝做出了表率,低碳环保、废物利用。建筑材料木料从哪里来呢?隋文帝从旧都拆来。唐人记载,姚崇说,太庙的柱子,是前秦传来,到北周也是用这个建的。隋文帝也是拆来建的。我们这儿也是再继续的,几百年了,怎么会不腐烂的?太庙是最重要的建筑了,木料都是这样来的,其他更可以想见了。今天隋文帝就该叫低碳哥了。新都很快建成了,开皇二年规划,开皇三年三月,搬家了,这么大工程10个月,是奇迹了。新都叫大兴城。这是北周时他的爵位名。他曾叫大兴郡公,这是他一生伟大事业的开始。他希望这成为这座城市辉煌的开始。看得出他无限的期望。
现在来分析一下,对隋到底意味着什么?
一是大兴城是隋建设的第一项大的也是最为成功的公共工程,爱惜民力与气魄共存,后来唐也纳此为都城。唐首都有一百万人口,也不局促,只有小改造,大的方面没改建,说明隋规划时气魄足够宏大。爱惜民力上更难得,这么大的工程没搞得官怒民怨,这得表扬隋文帝,他建造这个城,是大胆规划,小心落实。他明白一不到位,百姓负担沉重,他分期建成,搭建框架。后来有钱了,城墙后来翻新加高,到了一丈八八高。能兼顾百姓承受,这就相当可贵。后来隋炀帝修运河引得痛骂,可以形成反比。
二是大兴城的核心精神是皇权至上的精神。以宫城为出发点,层层往南推,离皇帝越近地位越高,这是礼教秩序。只要在这儿,看到这些,心中就会感受到皇帝的威严。这种精神是隋的基本精神。
三是大兴城也显示出新王朝某种拘谨。宫城是基本模子,这儿的百姓像是士兵一样,整齐但也缺乏个性,这是隋文帝心中的标准臣民形象。可惜活泼不足,这正是隋的精神。这种精神指引下的新王朝会遇到什么问题?看下集。
大隋风云(上部)第十四集·降服突厥·2011年5月28日
视频地址:
(隋朝建立之后,真是万物维新,隋文帝建立新制,起用新人,营建新都,整个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是,我们也要知道,隋朝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界上,它除了要解决国内问题,还要面对复杂的国际关系。就在大隋王朝建立后的第二年,隋和突厥之间发生了一场大的战争,那么这是怎么回事?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十四集《降服突厥》。)
开皇二年五月,隋朝上下搞建设时,北边突厥率四十万与高宝宁一起扑了过来。这是大军,为什么如此大规模进攻?
一是不希望隋朝统一。六世纪初年突厥崛起后,他成为中原霸主,北齐与北周竞相讨好他。现在这种平衡被打破了,隋对他冷淡,把进贡也停了。哪受得了?
二是突厥的可贺敦想替自己的娘家报仇。她是北周嫁过来的公主,她嫁过不久,隋就对北周宗室大开杀戒,她无限心酸。每天对突厥可汗要求报仇。“我周之亲也,含恨隋公自立而不能制”,如果不做点姿态,哪有脸见老婆呀?
三是当时蒙古草原面临严重的自然灾害。他们逐水而居,现在水没了,草枯了,牲畜会死亡,这是致命的,也只能打仗抢劫了。
正因此,来进攻了。隋文帝呢?他还是坚决打。有2个原因:一是突厥是不可能看到中原统一的。和平难做到,不想也得打,不如丢掉幻想,打。二是隋文帝觉得他并不可怕。他爸爸杨忠与突厥打过。突厥人打仗时可会跑了,杨忠上书说赏罚不分明,不是想象的能征善战。当年没引起皇帝重视,但给杨坚留下印象,可以打打试试。隋文帝不想妥协。所以,当上皇帝就停了进贡,在北边派士兵防守沿边地区,做出了战争准备。
(从妥协到备战,隋文帝决定改变以往被突厥人欺负的局面,但是从历史上来看,自从五胡十六国时代以来,中原王朝跟北方少数民族打仗,基本上没打赢过。那么,这次隋朝跟突厥交战会怎么样呢?)
这次隋打出了威风,2个战斗英雄出现了,一是达奚长儒二是史万岁。达奚长儒是虞庆则的手下,隋文帝当年让虞庆则去弘化防范,他先派达奚长儒去了解情况。没想到,离弘化不远的周槃,与沙钵略可汗的主力遭遇上了。二千对十几万。这时,达奚长儒觉得如果回跑是自己乱阵脚,光踩都能死,不能盲目跑,只能以战求胜。他把二千人的小队伍组成方阵,每个枪尖对敌,整齐后退。突厥人就冲过来。达奚长儒这方阵被冲散了,他马上纠集散兵,有了小队伍就结成方阵,随打随走,努力团结在一起,就是不屈服。最初都有武器,后来没了。战士用拳头来打,甚至露出了白骨。这么顽强正是因为达奚长儒身先士卒,这是对手下将士最好的激烈,一直挺了三天,打退了十四次进攻,第三天只剩下两三百人,离弘化城近了。虞庆则没有派兵接应,看到黑压压的突厥人,害怕,闭上城门。这支小队伍让突厥人失去了作战的勇气。最后杀了将近一万人,这是战争奇迹。隋文帝通令嘉奖这个英雄群体。
再来看史万岁,对付的是阿波可汗。当时突厥有5大可汗,各有地盘,互不统属,战时受沙钵略可汗指令。隋文帝派窦荣定去对付阿波可汗,双方决定各派1个勇士来代表国家单挑,我们赢了,请你们后撤。就这么定了。窦荣定有把握,难道真要放弃凉州城?不是,是因为他心中有底,这是史万岁。本是胡人,从父辈起为大周效力。上司是梁士彦。曾见大雁飞过,请射第三只,一声响,果然掉了下来,神箭手名声传了出来。后来卷进谋反案里,发派到了敦煌。长官欺负他,后来,他随便露一小手,被视为心腹。这是突厥人的地盘。每次打猎,只要带着他,就能深入几百里,没失过手。突厥人对人早有耳闻。现在,窦荣定就请他出来了。两方各派一人,两人向前,交错时,敌方勇士人头,就挂上了他的刀尖。突厥人一看,大惊失色。一打听,服了,按前约主动撤退了。挽救了双方几万生命。
达奚长儒体现的是英勇顽强的集体风貌,史万岁体现的是将领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无论是英雄的集体还是英雄的个人,可以说隋朝军队的士气很足,战胜的决心很大。但是自古以来,打仗并不只在战场上进行,隋文帝不是1个简单的皇帝,他又使出了另外一招。那么这时候,隋文帝又做了什么呢?)
隋朝的外交也在配合着进行,也出现1个著名的外交家。唐长孙皇后的爸爸长孙晟。开皇二年,突厥起兵时,他上奏疏,“玷厥之于摄图,兵强而位下,外名相属,内隙已彰,鼓动其情,必将自战。又处罗侯者,摄图之弟,奸多势弱,曲取众心,国人爱之,因为摄图所忌,其心殊不自安。迹示弥缝,实怀疑惧。又,阿波首鼠,颇畏摄图,受其牵率,唯强是与,未有定心,今宜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其实说,一是突厥人问题难处在内部不和谐,5大可汗,是沙钵略可汗,名字是摄图;二是第二可汗,名字是奄罗;三是阿波可汗,名字是大逻便;四是达头可汗,名字是玷厥;五是突利可汗,名字是处罗侯。5大可汗中,后3个跟第1个都有矛盾,是事实。二是他们有矛盾,就应该远交近攻,利用内部矛盾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隋文帝就想请来长孙晟讲这个。长孙晟把山川画了出来,并且说明了个详细。长孙晟当年是送亲时亲使团的副团长。长孙晟能当上副团长是了不起的。到了后,可汗对他是青眼相加,挽留他住了一年,一起玩一起打猎。一次看见雕在争肉,长孙晟一下子射过去,串起了,这就是一箭双雕。沙钵略可汗非常佩服,让子弟们来跟着他学习。甚至偷偷地跟他结盟了。一年后,长孙晟什么都明白了。他把这些信息贡献给了隋文帝了。照着这些做了。他派了2个使团西找达头可汗,赐狼头旗。等于表示你是突厥人的第一。东走找处罗侯,也是实行反间计,东西各走,相当于各插一把尖刀。而阿波可汗呢?长孙晟看到他退兵,跟他讲,你跟沙钵略差不多,老打败仗,有办法防御他吗?这是实情呀,沙钵略是有想法呀。问长孙晟,何必不跟我们也联合,跟达头一致,投靠我们大隋吧?派使臣随长孙晟入隋了。沙钵略气了,率军直捣了阿波可汗的牙帐。掩埋了妈妈,投奔了达头可汗。达头也是深表同情,派兵去打沙钵略的。沙钵略逃回了东部地区。原来跟随的势力造反了。
最后结局是突厥分成了东西2个集团。现在是突厥分裂了。统一的大隋坐视突厥分裂了。隋朝迎来了战略转移了。最后,在开皇四年,沙钵略西抗阿波南抗大隋,终于筋疲力尽再也撑不下去了。向隋求和来了,自古以来是和亲来示好,突厥有千金公主,她要求改姓杨,给隋文帝当女儿。
(随着突厥分裂成东西2个部分,隋朝北部的威胁基本解除。突厥也失去了往日的气焰,开始向隋朝寻求和亲,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隋朝接受不接受呢?要不要做这场和亲呢?)
隋文帝二儿子不接受。隋文帝笑了,不懂事呀。为什么要灭突厥呀,如果是阿波做大,1个人又是不好控制了。所以不能灭掉沙钵略,得让他抗衡呀,得接受和亲。千金公主要求当女儿,改叫大义公主。有点嘲讽意味。沙钵略接受了。上书“从天生,大突厥天下贤圣天子,伊利居卢设莫何,沙钵略可汗,致书大隋皇帝,皇帝,妇父,乃是翁比,此为女夫,用乃是儿例,两境虽殊,情义如一,自今子子孙孙,乃至成世,亲好不绝。上天为证,终不违负。此国羊马,皆皇帝之畜。彼之缯彩,皆此国之物。”这封信写得好吗?太高调了吧。当女婿了,却想分庭抗礼。隋文帝能干吗?他回信说:“大隋天子贻书,大突厥沙钵略可汗,得书,知大有善意,既为沙钵略妇翁,今日视沙钵略与儿子不异,时遣大臣往彼省女,复省沙钵略也。”既认我就把你当儿子看看了,派人去省亲,团长是虞庆则,副团长是长孙晟,用他们的勇与谋。沙钵略果然摆上金钱与武器,端坐也不站起来迎接使臣。千金公主也帮腔,“可汗豺狼性,过与争,将啮人。”要是与他争会吃了你。这是威胁呀,长孙晟说了,“突厥与隋俱是大国天子,可汗不起,安敢违意?但可贺敦为帝女,则可汗是大隋女婿,奈何不敬妇翁?”不讲国礼,用家礼。只说你是不是女婿,如果得承认,得拜岳父吧?拜吧,跪着接受了诏书。虞庆则说请你称臣。问身边人,说这是奴。沙钵略哪能接受?搞得泄气了干脆称臣了。
过了一年,达头与阿波可汗联手进攻沙钵略可汗。他被迫南迁,到漠南,这就是做了隋的附属国了。一次跟阿波打时,被人偷袭了,这是隋帮他夺回了妻女。这次真诚地归顺了,他上表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伏惟大隋皇帝,岂敢阻兵恃险,偷窃名号?今感慕淳风,归心有道。屈膝稽颡,永为藩附。”正式成为了附属国。
突厥问题圆满解决的原因有三:一是隋文帝的坚强领导;二是将士的浴血奋战;三是长孙晟的外交努力。隋的北边威胁彻底解除,1个以隋为核心的东西新秩序即将确立了。
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五集·隋陈对垒·2011年5月29日
视频地址:
(随着突厥分裂成东西2个部分,大隋王朝在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隋文帝可以过他的清净日子了。但是事实上,隋文帝是1个有野心的帝王,他不但盯着北方,还惦记着南方。隋朝建立时,在它南方的各个小的割据政权已经被陈朝所灭,陈朝已成为和隋朝对峙的南方最大的政权,陈朝都城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控制着江陵以东、长江以南的地区。在解决了突厥问题后,隋文帝马上把目光转向江南,隋文帝是1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知道进行统一战争,以隋朝现在的实力还不能承受两线作战的重负,应该慢慢解决,所以在隋朝建立的最初几年,他一直致力于对突厥作战。但是在隋文帝对突厥用兵的同时,他也没有放松对江南的觊觎,那么他都做了什么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五集《隋陈对垒》。)
永嘉之乱后,江南分裂近三百年,不断有人求统一,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历史任务落在了隋文帝肩头。两国交兵,哪一方胜,都取决于自身状况与对手状况。隋自身状况良好。陈朝呢?皇帝是陈后主。名叔宝,史称陈后主。杜牧写过“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正是他的作品。他过度文弱,走向淫糜了。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重用没政治经验的文士,他是个诗人,书法也不错,看上的都跟自己差不多,像江总,他觉得是个人才,从小出生在世家大族,只喜欢读书,藏书几千册。到十七八岁时,江南许多老文豪都跟他交流。但是他没有任何政治经验。安排的是陪着饮酒赋诗。这太容易了。江总找十几个带到皇宫中来一块饮酒赋诗,陈后主也找十几个才色双全的女学士们一起对垒。皇宫壁垒森严,陈后主允许,像孔范甚至跟1个女的整天搞得很不像话。他们的好作品被谱成曲,谱成新歌,最有名的正是《玉树后庭花》。诗是这样的:“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其实就写美人的美。内容空虚。成天写艳体诗,百姓取名为狎客。只会帮闲也罢了,他们还想帮忙,要权。还想军权,孔范就游说,武将只是匹夫之勇,不能只靠他们,得靠我们这些有韬略的人,只要武将有点错,就夺权,分给这些人。权力都到了这些人手里,不乱吗?
二是宠幸女色。留下姓名的多,最著名的是张贵妃,张丽华,一号人物。她有3大优点,一是长发飘飘,七尺长,比身高还高。光可见人。二是不嫉妒,后宫竞争压力大,一般都是嫉妒,她天生不嫉妒,还随时地从身边的宫女中选择主动推荐给陈后主。三是聪明。陈后主懒得上朝,奏事都靠宦官来,陈后主就抱着张丽华处理。这时,张丽华就帮着宦官分析理清思路,记性好,还把几天的事串起来,把事情讲得清楚明白。陈后主觉得相当满意。所以跟张丽华一起决策。她也因此无所不为,国家就倒霉了。都不把国家放在心上。
三是奢侈享乐,就会繁文缛节多,再进1步就是奢侈淫糜了。在宫中修建三座高阁,他住在临春阁,3个高阁都连接在一起,往来方便,每个高达数十丈。所有树木都是檀香树所建,她们如神仙一样。这种日子得大量的钱陪着了。大量花钱,国家财政吃紧,几个佞臣就用上了,寒门出身,没什么政治理想。从基层起来的,办事能力强。在朝中没靠山,只能依附陈后主,满足所有要求。捞钱,增加税收。一扩大税源,二加强税额。陈后主就成了昏君的代名词。与隋文帝不能比。
其实,隋建立后,真想进行统一战争。内政高于外政,统一高于征服。可是突厥强呀,曾大举进攻隋,隋文帝也没办法兼顾,被迫先打北后解决陈。
隋文帝也做了三方面准备:
一是麻痹敌人。一是派使节去陈示好,跟使臣叮嘱要点,不要逞口头之勇。勿以严辞相争。写信时,隋文帝署名时坚顿首,这是客气的说法。隋远比陈大,军事实力也强,居然如此客气,如果精明,得想想。也该客气一点。可是他昏,一看,陈后主得意呢。是怕我,妄自尊大了。回信不礼貌:“想彼统内如宜,此宇宙清泰”。隋文帝让群臣都知道,再客气地写回信,卑辞厚礼。还表明自己再也不招降纳叛了。
二是消耗敌人,得让他更弱一点。高熲出1个好计谋,损的主意。先消耗财力,打时间差,江北气候冷,庄稼晚熟,江南早熟,我们等庄稼快成熟时,准备战争的样子,那边就准备应战,庄稼就烂在地里,这一季的庄稼就耽误了。同时还消磨敌人的精力。每次人家快熟时,声言要打仗,那边就军事集结,我们再解散,让他们白忙,几次后,他们会觉得虚张声势,慢慢就放松了。有一天,我们真过去时,他们就是最松弛时,措手不及了。隋文帝依计而行,一两年间,陈沿江军队与百姓就被搞得疲倦不堪。
三是调兵遣将,调哪些人,请教高熲。高熲推荐了贺若弼和韩擒虎,贺若弼是武将出身,从小还喜欢读书,爸爸本是著名将领。临死说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之。他牢记在心,现在得到任命,他当了吴州总管,镇守现在的扬州。贺若弼激动不已呀。韩擒虎,威猛,原名叫韩擒豹,打过老虎才改名。有武力,传说他不是人,是掌管人间生死的阎罗王。暂到人间来走一遭。有特点,是喜欢读书。在开皇元年时,当了庐州总管。文帝任命他们是因为他们不仅有勇,还有谋。谋勇双全担任沿江将领,是因为隋文帝在开皇初年,有了既定战略,先打突厥,再打陈,要有理性的将领。扎实地推进,不会孟浪地作战,这是大眼光。悄悄地准备工作,平陈工作就提上了日程。
(隋文帝一方面麻痹陈朝,一方面又消磨陈朝,这种局面一直维持了几年,表面上看,两家关系很好。实际上,隋朝一直在摩拳擦掌。但是,当隋朝平陈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之际,问题又来了,毕竟隋陈友好喊了好几年,现在以什么理由打陈朝呢?)
他利用了后梁,南朝有四代,齐前是梁,灭亡时有有王孙投靠了陈,在江陵重建了梁国。史称后梁。这个地盘小,人口少,实力弱,当然对主子恭顺。隋朝时,后梁是恭敬的。最开始时,隋也好,给二儿子娶了1个后梁的公主。皇帝总会有一想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后梁怎么会呆得下去。下令征调后梁国主萧琮入朝,到了,就扣了起来,派崔弘度率军进驻江陵,稳定局势。江陵百姓一听,吓得魂飞魄散。崔弘度是酷吏,有一次吃饭,旁边有几个小吏。吃的是甲鱼,崔弘度1个个地问,好吃吗?好吃,问都说好吃。都一致,一落话音,拍案而起,你们看,怎么知道味道好不好?可见是谄佞之人。拉出去各打八10大板。即可这么治人,当时就说,宁饮三斗醋,不见崔弘度。后梁是江南,管理比较宽松,看到他来了,当然心慌。这是隋不要我们活下去了。当时是隋陈对垒,我们干脆投奔陈朝吧。要投降,十万人,陈后主要不要?按常理不能要,彼此不招降,现在要是接收了,隋肯定不答应。会带来大麻烦。可是陈后主昏哪,哪有这个智商?正想表示自己是明君呢,派人接应,把这十万人接应来了。问题是,隋文帝找到了理由了。多少人来投奔我,我都拒绝了,你怎么收留我们的叛臣?隋文帝表态了:“我为民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要去打仗了。
(蓄谋已久的隋文帝终于找到了平陈的理由,可以说万事具备,军队马上即可开拔。但是就在隋文帝伐陈的诏令发出去半年之久,却迟迟未见任何动静,那么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尽管陈后主昏庸,尽管隋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这句话放出去后,隋文帝半年多没任何动作,他心里还是犹豫,南北分裂毕竟三百年,陈朝那边经济不错,文化也高,隋朝虽然也不错,但不擅长水战。长江天錾哪,以前有过教训哪。符坚也曾准备南渡,但是,最后也淝水一战留下风声鹤唳的笑话?前秦也因此灭亡,隋文帝也怕如此。这时,大臣们坐不住,纷纷献计,有2个最有代表,理皇甫续,要去当刺史,临别时说要伐陈一定成功。隋文帝问为什么?他说,一是隋大陈小,二是您有道他无道,三是他招降纳叛我们师出有名,合法性也强,有优势哪能打不过?薛道衡,本是文学家,不以谋略见长,也上表,表示信心满满。主体有4个理由,一是统一是人心所向,到了统一之际,是天意。二是隋亭亭玉立帝有道陈后主无道,是民心;三是陈重用小人,将领不力,难有力抵抗,这是实力。四是防线过长,兵力不够。会顾此失彼,这是实情。四点都是我们有利,我们打他们肯定没问题。隋文帝踏实了。他从这些献计中看出了民心了。他们可以代表普通官员的判断。现在看出普通大臣都充满信心,认识一致了,力量有了,开皇八年三月,下诏陈叔宝失德失信,决定吊民伐罪了。一出,就正式宣战了。
大隋风云(上部)第十六集·一统天下·2011年5月30日
视频地址:
(开皇八年,当隋文帝发布诏书,宣布吊民伐罪讨伐陈朝时,隋朝上下都对这场战争寄予了期望。但是我们也要知道,统一战争不是一篇诏书能解决问题的,那是要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况且,陈朝也立国多年,国富兵强,又占有长江天堑的地利优势。隋朝不下大功夫就可能功亏一篑。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十六集《一统天下》。)
谋士崔仲方说,隋陈间隔着长江,统一战争其实就是如何突破长江问题。建议在长江中游武昌派重兵,在上游四川建造舟船,陈看到这些,会往这儿增兵,下游就空了,隋军即可从下游渡过长江。如果敌军固守下游,就从上、中游进攻。隋文帝觉得有道理,如此布置军队,五十一万八千人分成3大兵团。一是杨广重点突破陈朝的首都建康,二是秦王杨俊重点突破长江中游的武昌,三是清河公杨素重点突破三峡峡口。三支大军中,二三集团军是策应部队,负责牵制敌军主力。杨广才是主力部队。负责直捣建康。明显上,这是为整个杨家打天下的战争,把2个儿子放在核心位置上。
杨广与杨俊是他的儿子,而杨素是谁呢?是隋有名的人物,出身弘农杨氏,长得高大,有英雄气。他文采好,饱读诗书,通占卜术,文武双全。当时给北周武帝写诏书,挥笔而就。北周武帝鼓励他,定有富贵。他回答说是:“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口气不小,这人不拘小节,也容易栽跟头。开皇四年果然如此。夫人是凶悍的人,一次他说,我若作天子,定不会让你当皇后。这是谋反罪呀,被她告到皇帝那儿,皇帝也知道她,只是免了官。这是开皇四年的事。这时,隋取得了突厥战争的胜利。他在家琢磨着平陈,几次上平陈策。隋文帝觉得他是难得的人才,就重新起用他当信州总管,在经营长江上游。积极备战,修大船,大到高达一百多尺,能装八百人。这正符合隋文帝的用意。隋文帝也是非常看好。
(从隋文帝安排的将领中,可以看出,他的别巨匠心,也可以看出隋文帝对这次战争的期望。那么这3个人能不能胜任呢?平陈战争进行得如何呢?)
事实上,平陈战争第一仗正是杨素来打的。开皇八年十二月,杨俊率十万军进驻汉口,陈朝调动军队去救援。三峡就兵力空虚了。杨素就顺流而下,到了虎头滩,船就下不去了,当时狼尾滩有几千精兵挡住,水流急,地形险峻,大船发挥不了作用。杨素知道水军不行,硬打有风险,就搞了1个水陆并进的突击战。他们的营地在陆地上,这夜他们出发了,分成3个部分,中间一部分自己率领,空袭狼尾滩,另两路到长江南北两岸去袭击陈军的大营,陈军觉得兵力盛,没有认真备战。睡觉时,隋军出现在大营中,打得措手不及,成了俘虏。狼尾滩战役首战告捷。这个意义太大。北方军不会水战,现在,马上给隋军打了强心针。士气大震。其实起核心作用的是陆军,宣传就是说水军。与杨俊军队顺利会合,中上游完成了战略任务。
再看下游了,杨广亲自率领。当时杨广是二十来岁,经验不足,隋文帝派高熲全面负责。这边情况,比上游还顺。陈后主送了1个大礼包。陈朝对降将不放心,总想震慑他们。新春,要搞朝会,陈后主想利用这个搞阅兵式,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强大。这些卫戍部队不够,陈后主就从江州以东的全部水军撤到首都来参加。这就意味着长江下游江面一艘巡游船都没有,有人提意见,隋大军压境,来者不善,不要图这个热闹,还是务实地重点防守吧。陈后主听不进去。他说,这是王气钟爱处,隋军来,还是灰溜溜地回去,还加强防守干什么?不是示弱吗?不能。这番胡话雷人了,还有人附和他。孔范说,长江是上天降下来分割南北的,难道他们会飞吗?我们还巴不得他们打过来,打过来,我还得立功。眼看着大军压境,居然前所未有的松弛。杨广就觉得在这时发动进攻,当时雾不一般,陈后主搞完晨会,陈后主烂醉如泥,睡到下午,这时,杨广的军队就实施了渡江。
(杨广的军队在杨广的指挥下,兵分四路,由贺若弼和韩擒虎作为先头部队率先渡江。趁着大雾的掩映,贺若弼和韩擒虎的部队,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渡过了长江,在开皇九年正月初一这一天,贺若弼和韩擒虎这两把尖刀,已经一东一西安插在陈朝的都城建康城的两边了,现在,他们的任务就是逐步向建康推进,然后等待主力部队,从东西南北4个方向配合作战,一起攻克建康城。但是在陈朝这边,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
贺若弼和韩擒虎推进得迅速,见不到人抵抗。陈后主君臣决策失误。虽然战火烧来了,但是一旦有武将请战,就是不肯真给权。这是给贺若弼他们帮忙。一路势如破竹挺进。两位将领要求纪律严明,而对敌军,要求带上宣传品回家。他们就主动投降了。推进速度更快,正月十五就兵临建康城下了。陈后主终于意识到得听听将军们的意见了。一是萧摩诃,一是任忠,手中共有十万人。任忠提出一手揽子解决方案。一是不要轻率地作战,二是给我一支军队,直接跟杨广打,他们一定以为他们的先遣部队被吃;三是到达江北我会派人去淮南,我要往徐州走,这是交通要冲,回北边得经过,怕我截断归路,没准自己逃;四是我们静静地等春水上涨,长江水路通畅时,上游会来援助我们,那时就安全了。想得周到,老成持重,具备进取精神。陈后主不知道该听谁的,我想想,明早告诉你们,表态了,我都打烦了,让萧摩诃去打吧,让任忠他们也投入战斗。正月二十日,二十万倾巢出动了,要与贺若弼作战,这时只八千人了。十万对八千。杨广当时的部署是不让他们打,等韩擒虎来合并再打。可是,后来改主意了,看到陈是一字长蛇阵,拖了二十里,首尾不顾,容易突破呀,容易找到薄弱点。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不等了,自己直接打,陈隋打了起来。别说,陈先锋不真不错,一会儿杀了二三百人。赶紧放火,趁此撤,如果此时陈追杀,会干掉,可是这时,绝对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陈朝也纷纷抢尸体,去割人头,抱着回跑,要立功呀。这救了贺若弼。孔范那儿薄弱被他发现了。看到隋军来了,孔范掉头就跑,阵脚乱了,死伤达五千多,主师都被活捉。萧摩诃被抓,也是因为他不想干了。家人曾跟他通报,他夫人被接进了宫,夫人年轻漂亮,陈后主是见1个爱1个的,萧摩诃想肯定回不来了。家散了,仗还打什么,任由它坏,自己束手被擒。十万大军被打败,这也是奇观。江南进了隋的版图。分裂结束了。第二次重大影响的统一出现了。
(隋朝平陈的战争可以说创造了1个奇迹,整个战争不到2个月,陈朝就迅速地被隋朝拿下。隋文帝一统天下的理想异常顺利地完成了,那么陈朝的最后1个国君,陈后主最后跑哪去了?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
任忠逃回皇宫,我无能为力了。陈后主真慌了。抬出两箱黄金,请救。任忠动心了,跟陈后主讲,你们收拾收拾逃吧。他带着黄金走了,陈后主他们准备,等不来任忠,任忠投降去了。他跑到韩擒虎处,杀回了,陈后主真是孤家寡人了。只1个老臣袁宪在身边。他感叹,真该亡呀,这些衣冠士人,真无德呀。跑到后宫,陈后主想跳井,老臣挡着不让跳,他还是真跳了进去。明白在井里,隋军人喊话,陈叔宝出来,军士急了,再不出来扔石头了,我出来,扔绳子吧,拽不动,终于拽出来了,笑了,怪不得沉呢,3个贵妃一起被拉了出来。陈后主昏庸,终于导致了统一。这次统一意义重大:一是把分别发展的南北国土民族文化重新整合。获得更深远的发展空间了。“南学简约,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也可以用来概括整体社会发展。南朝像大树的主干,保存中华文化的根本;北朝像枝叶,向四周强扬。长到一起,才是真正的枝繁叶茂。二是使得隋朝的国际地位得以提升。突厥倒下去,这次统一让新的东亚霸主出现,新的世界秩序出现了。
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七集·再平江南·2011年5月31日
视频地址:
(开皇九年,隋文帝发布诏书,宣布吊民伐罪讨伐陈朝,不到2个月时间,隋朝就打败了陈朝,统一了天下,这次平陈战争的胜利也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可以说整个战争进行得顺风顺水,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也让隋朝的君臣大大地得意了一把。可是呢,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平陈战争结束之后,不到两年,一场席卷原来陈朝全境的叛乱,全面爆发了,把隋朝重新拖进了战火之中。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七集《再平江南》。)
陈朝旧境全面造反,原因复杂:
一是失去了江南人心。隋对陈叔宝也好呀,举行宴会都请他吃饭,给三品官职,奏北乐,免得他思乡,问他生活。隋文帝劝他别喝酒。想不喝不是更伤心吗?体贴入微。处境相当好了。可是,对陈后主不错,却对江南他人不行。像破镜重圆一词讲的就是陈灭亡后,陈后主妹妹的遭遇。乐昌公主,本嫁给徐德言,他看到陈混乱,觉得会灭亡,跟她讲,如果国破家亡,你会被俘虏,会成为玩物,我可能会与你失散。如果缘分未断,我还希望重逢,得有1个信物,一合计把一面铜镜各拿一半,如果分离,正月十五去市场去卖半面镜子,能合上就能团圆。后来果真如此,被俘并给杨素为妾。乐昌公主深得杨素宠爱。徐德方流落江湖。乐昌公主还是惦记着徐德言,故意去市场卖,没人光顾,过了几年后,徐德言来到长安,十五来市场,发现有老人在卖,要价离谱。一对,镜子合上,知道爱妻的下落,到了杨素家当了妾,杨素是当时红得发紫的人,不敢贸然去见。题上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交到乐昌公主手中,泪流满面,据实相告,杨素请来徐德言,恍若隔世,当年风流小生,现在两鬓斑白。请写诗,乐昌公主写着:“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笑啼俱不敢,方验做人难。”道尽乱世的弱女子辛酸。杨素决定将有情人乐昌公主还给徐德言,让他们回故乡养老。这故事美丽。但是知道,有多少人能这样幸运?这个故事折射的是当时的普通人的悲剧。隋书讲过:“江南士人,悉播迁入京师。”社会当然动荡。
二是隋对江南的社会改造太急。这是典型的士族的社会,社会比较自由。世家权贵权力比较大。江南被平定时,开皇九年,得了200万人口,江南如此大,经济发达,怎么这么少人?是因为许多人被豪门庇护,政府统计不上来。显得户籍人口少。隋可不一样,皇权强,怎么能容忍他们为所欲为,跟国家争夺社会资源呢?所以,隋改造江南,一实行州县两级制。二是所有官员都换成北方人。原来的官员被俘虏或者下岗。三是在乡村设立乡正等清查户口。这些措施从大方向上是完全正确的。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太急了,就触犯了豪门利益,百姓也不习惯,引起不满。
三是对江南的文化政策太高压了。一是限制佛教的发展。北方时是支持的,但唯恐江南利用它,只允许每个州保留两座寺庙,其他的都废弃。江南人觉得信仰被剥夺了。他鼓励江南人信五教。其实是五条儒家的教训,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悌子孝,派下江南,跟江南人宣讲这五条。第条都做了许多解释。还强迫天天背诵,去检查背诵情况。这个问题存在问题,五教平心而论没错,是家庭伦理,让他们学会孝道,成顺民,关键是推行的方法太夸张了。南北分裂来,南是文化正统,现在北方人来南方推行文化,成了班门弄斧。统一战争太顺利,所以隋统治者认识不足,自身认识良好,执行就简单,激起百姓普遍不满。当初百姓迎接,现在传起了谣言,要把所有人迁到北方去。这个引起了混乱。陈旧境全部造反。大的几万人。一路攻城掠地。起义规模大,三十多万人参加到起义中来了。
(可能正是因为平陈战争进行得太顺了,所以志得意满的隋文帝把江南的问题想得过于简单,于是就用简单对付简单。结果招致江南人民的反抗,那么现在就不能再用简单的办法解决它了。那么在这个问题上,隋文帝将如何解决,他会派谁去平叛呢?)
现在平叛,隋文帝点了乐昌公主的丈夫杨素去。杨素参加过平陈战役,对江南熟。二是杨素治军严格作风冷酷,战无不胜。史载,杨素率兵打仗前,先找部下的茬,杀。血流到脚边,他谈笑自若,这是立威。战场上谁不听,就杀。这是战争前。战争时,交战时,他先安排小分队迎敌,如果胜了,就罢了,如果败了,回来几个杀几个。再派,还是这样。这样一来,士兵害怕。只能取胜,不如奋勇向前,这就战无不胜了。士兵真不造反,他赏罚分明。如果立功了,决不埋没。进步都快,士兵也愿意。
平陈规模大,但这次更复杂。平陈是政府对政府,只要灭掉主力,战争就结束了,可是平叛乱,不一样了,队伍不同,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中。杨素意识到,越到江南,越困难,拖入游击战中,最艰苦。现在常看到漂流瓶的故事,隋也有,写的不是爱情是战争故事。史万岁平突厥时,是一级战斗英雄。现在也跟着来了,他带偏师去剿灭小股残余势力,行程一千多里,打了七百多仗,这太残酷了。整天在深山里走。一进深山,一百多天,音讯全无。下游百姓挑水,发现一节竹筒,有人为痕迹,百姓好奇,打开,是史万岁写的,一百多天的艰苦卓绝的经历。交给杨素,一看,老泪纵横,部下忒不容易了。隋文帝赏他,并升了官,这意味着艰难。反思结果是,单纯军事路线不行。
(正如蒙曼老师分析的那样,这次平叛的难度远远超出了隋文帝的想象。如果一味地用武力平叛,不但效果微乎其微,而且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江南问题。消弥政治与文化的分歧,建立新的统一,这是一件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事情。单纯的军事路线这条路是行不通的。那么下1步应该怎么办?隋文帝会想出什么策略来呢?)
不是,就得双手都得抓,另一手是派杨广去,隋炀帝,去执行怀柔政策。他也有2大优势,一是参加过平陈战争,对江南熟悉;二是对江南有感情。他娶了南方的太太,后梁公主,梁朝有著名的王子,叫昭明太子,修了著名的昭明文选。是文人。玄孙女,影响下,杨广也爱江南的诗风,甚至学会了吴侬软语。这叫江南控。这是执行怀柔政策的最佳人选。他一方面拉拢儒家知识分子。像潘徽,一年曾派礼学专家来南,陈派潘徽去接待。一交流,潘把北方使者驳得哑口无言。杨广罗织进自己的幕府中,编书,《江都及礼》,做总编。执笔的肯定是江南的知识分子,这些人就进入了他们的范围。一批江南文人,民心就有利了。另一方面是拉拢佛教的高僧大德。佛教影响力大,就得借助它。杨广看中了智顗大师。在江南佛教界有盛名,写信给他,请他来江都弘法,自称弟子杨广。杨广再请,三请,一次比一次客气,最后,智顗大师接受了,去了江都。杨广在江都举行千僧会。去迎接,相当热闹。智顗给杨广取了法号,总持菩萨。这是梵文音译,看得出对杨广有大期望,希望他扬善。弟子还智顗尊号,为智者大师,从此留在江南佛教史中。光留下书信就在四十多封,受到佛教的好评,民众也更加满意。杨广在江南修正隋文帝的文化政策。简单的五教,变成了充分的尊重,让南方知识分子自己来著书。这是跟皇帝对着干吗?不是,这是杨广的聪明处。他正是来纠正,润物细无声。开皇十二年,终于平定了江南叛乱。
(在解决江南问题上,杨广的怀柔政策果然立竿见影,从根本上解决了江南问题,大江南北并非同质的社会,各方面的差异很大,简单粗暴的高压政策无济于事,并不能安定江南政局。在武力征服之余,利用当时中国民众已普遍接受的佛教,来消解南北地域社会心理、文化风俗上的差异,无疑是1个上乘之策,那么这次平叛对于大隋,又意味着什么呢?)
三点意义:一是打击了南方的世族与豪强,加强了中央集权。这合乎大方向。二是这场战争让隋妖邪明白,江南必定有自身特点,要稳定统治就得尊重这些。政治整合社会整合文化整合任重道远。三是这场战争后,杨广的势力大大加强。他在江南人心中的形象得到极大提升。这对隋的政治产生极大影响。
大隋风云(上部)第十八集·计杀大义·2011年6月1日
视频地址:
(她本是北周皇室的公主,为了和亲远嫁突厥,成为突厥的第一夫人。当北周政权被隋文帝杨坚取代后,这位公主又被杨坚认做干女儿。封她为“大义公主”。但她对杨坚覆其邦国、灭其宗族的行为,无法释怀,在她心底埋下了一颗复仇的种子,她一直寻找机会试图报复大隋。但是当她的这个想法还没有开始实施时,这位大义公主就已经一命呜呼。这是怎么回事?在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十八集《计杀大义》。)
平陈之后,隋文帝把一架屏风奖给大义公主。没想到这件屏风要了大义公主的命。开皇四年后,突厥的内部情况发生了变化。东面的沙钵略可汗与西边的达成抗衡。开皇七年,沙钵略去世,传位给弟弟莫何可汗。大义就按习惯嫁给了莫何可汗。一年后,莫何可汗又去世了,传位给都蓝可汗,大义公主又嫁给了名义上的儿子都蓝。这人精明强干,一面对隋表现出忠顺,获得大量的物资,另一面却不断向西扩张,扩张到了天山了。这就是西突厥的势力范围了。
(事实上,隋文帝杨坚虽然把大义公主当作隋朝的宗室女儿看待,还给她送礼物表示关心,希望她深明“大义”,维护突厥与隋的友好关系。但是,这只是隋文帝杨坚的表面文章,在他内心,始终是难以信任。而就在这样1个背景下,又发生了一件事,使隋文帝对大义公主的敌意又升级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长孙晟面前,大义公主是显了原形,可以说,隋朝的这一招很厉害,这绝对是1个诛杀大义公主过硬的理由。那么事情是不是这样呢?都蓝可汗有没有为此除掉大义公主呢?)
(在别人的挑唆下,大义公主成了1个政治牺牲品,走完了她的一生。她是1个悲剧人物,她个人复仇的心愿正好和隋朝稳定边疆的愿望发生冲突,而在那个强大的隋朝面前,她也只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而随着大义公主的被杀,隋朝除掉了1个心腹大患,那么接下来,隋朝怎样和突厥打交道呢?)
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九集·圣人可汗·2011年6月2日
视频地址:
(在中国历史上,被人们熟知的,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号称天可汗,意思是说,他不光是中原王朝唐朝的皇帝,同时还是北方游牧民族共同的可汗,这是中国政治史上的1个极大荣耀,一千多年以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但是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的皇帝兼任北方草原民族的可汗,并不是始于唐太宗,而是始于隋文帝,隋文帝被突厥人称圣人可汗。而这个圣人可汗并不是通过武力打出来,逼着人家承认的,而是当时的突厥首领自动自觉,心甘情愿给隋文帝送上的称号。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十九集《圣人可汗》。)
隋离强合弱的战略,扶持突利可汗,这触怒了都蓝可汗,和达头可汗联盟进攻隋。十万精兵到了漠南。隋文帝派儿子带兵从灵武出发,迎击。王子挂帅,这是惯例,实际是当时的宰相杨素。是当时的政治明星,有两平江南的功业,希望他再立新功。没走多远,与达头遭遇。突厥擅长进攻,中原善于防守,不善正面冲突。一般中原以防守为主,搞战车,集结方阵,来抵御大面积的冲突。可是杨素觉得再防都只是不输,我们要打赢,所以要进攻。也像突厥人一样搞骑兵作战。摆了骑兵阵,达头大军也来了,看到杨素的骑兵阵,达头拜天,送来这个笨蛋将军,率大军冲了过来。出乎意料的是,杨素领兵却不是这样。他这人严苛,他的兵不怕死,只知道向前冲,一冲,遇到突厥人就冲了上去,这太出乎意料了。过去突厥兵是既要钱也要命,韧性就不足,打不赢就跑,技术好但是作风并不顽强。碰上了,当然杨素更厉害。开始时,杨素兵还是以一挡一,后来越战越勇,达头身负重伤,仓皇逃跑了。达头的威胁暂时消除了。
开皇十九年,都蓝与达头卷土重来,还是十几万,隋派五儿子汉王杨谅与高熲迎敌。达头就避开了正面冲突,扑向突利了,跟突利军队厮杀。
(都蓝可汗不甘心自己失败的结局,想通过与突利可汗交火,进而再去攻打隋朝。而突利可汗是1个弱小的势力,当时隋朝为了控制突厥的发展,专门扶植弱小的突利可汗,以抗衡其他突厥部落的发展。那么现在面对都蓝可汗强烈的进攻,突利可汗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3个可汗中,突利可汗是最弱小的,现在两强联手打他,哪是对手?兄弟子侄全部被杀,只剩下5个骑兵跟着逃,第二天天亮,跑到了山西灵丘界,才慢慢停了下来,这时联合了几百人,在茫茫草原上算不了什么,根本没法立足。突利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投降隋,一是投降突厥。到底选哪一条?投降隋,只这几个人,公主都丢了,谁还待见呀?现在只能受窝囊气,所以不能投降隋,他们觉得还是投降突厥吧。跟达头可是无冤无仇,应该可以收留。眼看着要定了,如果真这样,不是白扶持他了?怎么办?这时,有1个关键人物出场了。这是长孙晟将军。他怎么会在这儿?本是出使突厥没想到遇到战争,跟着逃的,现在听到这,怎么能够突利投降突厥呢?怎么留?他派手下找人去了。这是蔚州了,他派人到了怀远镇,跟守军讲,点起烽火,造声势,越大越好。这一点,马上突利看到了,这是隋人的烽火。问长孙晟,他说,肯定是看到大股敌人来了,烽火制度规定,敌人多,烽火就多。最高级别才四支,现在全点起来了,可见是大批敌人,一定是达头带着大批军队来了。他想这不是投降之际,所以,想投降都不行,长孙晟说,怀远镇守军不少,要不先去躲一躲,到了,可就由不得他了。长孙晟不停地让他出发,直接来到了大兴城,即长安城。
突利到之际,正好都蓝使者也在,相见眼红,隋文帝主持正义来了。突利一听,就说事实,他是这么想的,没想到这个使者是职业演讲家,全是道理,感觉道理都在他这儿。突利郁闷了,怎么自己这么窝囊?本怕瞧不起,他心情更是绝望了。隋文帝一定会抛弃他。完全不是这样。隋文帝看正的正是他的表现,正是他要的人才,让他来统领突厥,我放心。送4个礼包:一是给钱,招流亡的百姓。二是给名分,这一年册为意利珍豆启民可汗,意为聪明勇敢。所以他变成了启民可汗。这个号还有重要的意思,有了这个,隋表态了,尽管你此刻流亡,可是你是我们隋认可的正式政府。三是给地盘,百姓投奔的有一万多人了,隋文帝让长孙晟带五万人修大利城,给他们居住。四是给公主,开皇十七年,安义公主嫁给他过,现在没逃出来。这个纽带不能断,重新册封义成公主,跟他再次和亲,启民感动了。启民可汗重建东突厥帝国。都蓝可汗要倒霉了。高熲带领大军把都蓝可汗打得在败。草原帝国靠武力,关系松散,大败仗一来,众叛亲离。现在大败后不久,都蓝被人杀了。一死,手下许多人都投靠了达头可汗,取代都蓝成了隋头号敌人。
(隋文帝对突厥的政策一直是离强合弱,在他的这种政策的指引下,一些有实力的可汗慢慢地都被隋文帝所灭,都蓝可汗也被达头可汗所取代,成为草原上新的霸主,这当然也是隋朝在北方的头号敌人,那么有这个敌人在,谁去解决它呢?)
历史把机会给了杨广了。开皇二十年,600年六月,隋文帝令他为元帅,与汉王一道来打。晋王杨广也就是西路军进攻灵州道;汉王杨谅即东路军进攻马邑道。西路军从山西朔县出发,重要将领是长孙晟,而东路大将是史万岁。杨广这边,长孙晟熟悉突厥,知道大营。他献上投毒计,在营地上游投毒,顺流而下,中毒了,许多士兵死的有伤的也有,丧失了战斗力,他们还以为是天降恶水,所以纷纷罗拜上天,拔营而去。长孙晟率领大军追。长孙晟让突厥人惊慌失措,西路军胜了。东路边,史万岁也厉害,现在,与达头在大斤山遭遇上了。惯例,得通报姓名,达头一听,吓得腿都软了。本就怯,再碰上史万岁,也不用打了,逃。打得大败。斩首几千骑。两路大军得胜回朝,杨广作为总管,积累了自己的声望。但是达头的实力都还在,启民可汗就难立足。601年,隋文帝改元仁寿年,年底,长孙晟上了著名的表,说夜登城楼,看到蒙古飘来红雾,像雨脚一下,查兵书,说是天象叫洒血,意味着帝国必将灭亡。看来灭亡突厥之际到了。长孙晟提出这个来,是因为连年战争,达头内部出了问题。这几年,达头从一方面的可汗扩张成了大可汗,脚步快,争兵争马,把附属部落搞得疲惫。现在便宜没占着,结果部落成了炮灰,离心离德了,长孙晟知道这个情况,知道再从外部使一点劲,突厥就可能爆发革命,不怕他不垮台。隋文帝听了,倍增信心。
602年派杨素、长孙晟、启民可汗,北伐。三人有着明确分工:杨素负责打击达头;长孙晟,政治代表,前去游说其他部落;启民可汗,是钦定的蒙古草原的新主人。脱离达头后就跟着他了。想让启民取代他。打败达头后,附属的部落就纷纷反叛,达头只带少数亲信,从此再也没踏上过蒙古草原。启民可汗成了草原的大可汗,但与以往不同的是,隋朝全力扶持的结果。启民可汗对此心知,对隋文帝感激不已。他上书:“大隋圣人可汗怜养百姓,如天无不覆,地无不载,染干如枯木更叶,枯骨更肉,千世万世,常为大隋内羊马。”这里出现了大隋圣人可汗的名号了。我像枯树长出了新叶一样,活了过来,我愿意为你典养羊马。隋文帝就不仅是隋皇帝也成了突厥人的认可的可汗了。这是唐朝天可汗的先例。突厥问题得以解决,变成了隋货真价实的附属国。
(在隋朝的帮助下,本来只有五十多人的小突利可汗,让许多部落归附,他也成为东突厥大可汗。隋文帝的这种心灵征服,在根本上解决了突厥问题,彻底改变了两百多年来汉族饱受欺凌这一局面,他本人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耀。被突厥人誉为“圣人可汗”。至此,困扰了隋朝近二十年的突厥问题基本解决,那么这场旷日持久的隋突战争对隋朝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彻底解决了突厥问题,巩固了隋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启民可汗一直友好。可以看一段文字:“已前圣人先帝,莫缘可汗存在之日,怜臣赐臣安义公主,种种无少短,臣种末为圣人先帝怜养,世兄弟妒恶,相共杀臣,臣当时无处去,向上看只见天,下看只见地。实忆圣人先帝言语,投命去来,圣人先帝见臣,大怜臣。死命养活,胜于往前,遣臣作大可汗坐著也。其突厥百姓,死者以外,还聚作百姓也。”这是隋炀帝时,启民可汗与他夜谈时说的话。这段话说得感人肺腑,说以前圣人先帝在时,一向爱怜我,赐公主,给好处,引起自己兄弟的妒忌,想要灭了我,我无处去,这时,想起圣人可汗了,决定投奔他了。更可怜我,死命地养活我,还做大可汗,还把百姓都重新收回来,这是我不忘的恩德。启民可汗念念不忘当初危难时的救命之恩。与再造之情,这种心灵征服比军事征服来得更可靠与长久。隋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实力真正巩固了东亚的主导地位。
二是树立了农耕民族和北方民族交往的典范。我们知道,中国的地理是这样,农耕与昔草原民族共生,草原处于攻势,这是不可更改的,农耕的中原王朝怎么保持自己的文明成果呢?法国的沙畹说过:“中国始终用其远交近攻,离强合弱之政策,是为妨碍突厥建设一持久帝国之要因,设无此种反间政策,突厥之国势不难推想得之。”其实讲的正是隋朝智取为主的战略。这是隋赢得战争的关键。不盲目相信武力,重视智力比拼,这才是中原王朝的优势。这是政治智慧,也是中原发展已久的军事智慧的结晶。
三是又一次成就了杨广的名声。他虽然只是名义上的统帅,但是毕竟是他作为总指挥做了对突厥的最后一击。此前有了两平江南的功劳,此时加上这些,更让他在王子中地位与众不同。而且同时在这一次次征战中,与重量级的大臣们结成了朋友,最重量级的要数杨素,这一点,对杨广对隋后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大隋风云(上部)第二十集·开皇之治·2011年6月3日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被称作“之治”的历史时期,可以说屈指可数。而在隋文帝统治时期,就有这么1个光荣的称号——“开皇之治”。这是1个荣誉称号,只有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等各方面都达到一定标准的情况下,才配得上这个称号。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二十集《开皇之治》。)
这是1个光荣的称号,只有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才能配得上。隋文帝成就多,重点看三方面:
一是经济,“开皇十三年,有司上言,府藏皆满,无所容,积于廊庑,帝曰,朕既薄赋于民,又大经赐,何得尔也?对曰,入者常多于出,略计每年赐出,至数百万段,曾无减省,于是更辟左藏院,以受之。”在开皇十三年,有关部门汇报说国库堆满布帛了,挤不进去了,赶紧建仓库吧,否则没办法办公,隋文帝震惊,我还怕空了呢。少花钱,每年花几百万匹,可是收进来的更多呀。布帛仍然堆满了院子,隋文帝才相信,这是了不起的经济成就。历史上汉武帝也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今天说的成语陈陈相因,就是从这儿来的。这是汉朝,唐天宝年间也是如此,新修了几百座仓库。这样的时刻在汉唐都有过,别忘了,那是第五第七代皇帝,那是近百年的发展才出现的。而隋是首代皇帝用十三年就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奇迹。我觉得主要应该归功于对人口控制能力的加强,当时贵族势力大,依附人口不到政府登记,不纳税,给贵族交一些税就行,政府就少了收入。还有,隋税收针对成年男女,许多人就报户口时瞒报。这是诈老诈小,少了许多纳税人。这让隋纳税实际少了许多,开皇年间,隋文帝推行输籍定样,大索貌阅。前者指户等划分样本,按地人牛分上中下户。标准在样本里写得清楚,各自承担的负担也明白,只要一对照,就知道自己的户属,也知道负担。更重要的是标准是贯彻的是上多交下少交,保护弱势群体,这是高的主意。赋税标准不一,让富人少交,好多人觉得给国家干不如给大户干,现在反其道而行之,让他们觉得投靠政府就享受优惠,不用强迫,这些依附人口就自觉脱离大户来申报户口,纳税人就多了。大索貌阅是核准实际年龄,按入户调查,如有隐瞒,严惩。两项政策一推行,隐瞒就少了,增加了几百万纳税人,仓库迅速充实起来了。经济实力加强了。
(隋文帝在位期间,经济上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历史学家的说法,汉代先后通过了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五代帝王前仆后继的努力,整整积蓄了七十多年才到达的财富,而隋文帝只用了十余年时间就已经超过了汉武帝时期的全盛水平。所以说隋朝被唐朝取代时,唐太宗李世民说,隋朝仓库里堆放的粮食够天下人吃五六十年。而除此之外,隋文帝在文化方面有什么样的成就呢?)
我们知道衡量国家经济水平还更看重的是发展前景,不光看经济还看文化。隋文化发展得怎么样?“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靡不毕集焉,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知识分子来到京师,四处求学,每条道路上都能听到读书声,这是盛景。这话一点不夸张,自从东汉末年,中国打杀几百年了,这时看到的是难民,现在是书生,不是太平盛世的最好成就?牛弘做出了杰出贡献。这是关陇贵族中难得的读书人。说有一次,让牛弘去宣布口谕,他发现自己忘了皇帝的敕令,隋文帝哈哈大笑,可是就是这样的糊涂人,在开皇初年,牛弘上了一份表,说“昔陆贾奏汉祖云,天下不可马上治之。故知经邦立政,在于典谟矣,为国之本,莫此攸先。”意思是,国家建立了,就要考虑治理问题,不能马上治理好国家,必须学习前朝的经验教训,在哪里?在书上写着呢。以读书为先。这是好的主意。问题是,要提倡读书,得有书可读,隋可是历经丧乱,没书呀。当时国家藏书一万卷,北齐加起来一万五千卷,这是隋初年国家藏书全部内容。得向民间寻找呀,百姓手中藏不少呀,国家得给好处呀。牛弘讲,征集要舍得花钱,花到位了,百姓觉得划得来,就会献出来。这样的建议,隋文帝表现堪称英主。这时,什么地方都要钱,他慨然下诏,献书一卷,就给一匹丝绸。这个价钱多少?当时,1个农民一年的调是一缣,相当于献一本书就少了三分之一。国家组织人力物力去抄书,抄完了,还给你。这样的好事,谁不干?百姓纷纷献书。隋藏书到达到了三万多卷。这成为隋推行文治的基础。
还有1个指标也重要,那是吏治,社会的组织者,百姓与国家的桥梁,只有官员清政,国家才能发展,这在当时太难了。隋吏治太糟糕。一般都是大老粗。战争时,他们立过大功,现在当地方官。但是军官与地方官不一样,像慈不带兵,带兵要冷酷。地方官是父母官,得爱民如子,人民才说好。得有仁爱之心。许多军官当了地方官,说起治理民政就不知所云了。隋初的吏治就不好了。刺史多任武将,不大称职。举个例子,燕荣是性格刚强的好军官。后来为地方官,当了幽州刺史,害苦了。看见荆条精壮,想试试打人好不好用,拿下属试,下属哭喊,燕荣停不下来,以后犯错误就不打了。结果几天真犯错误了,燕荣又痛打了,这人委屈了,怎么还打呢?燕荣说这次犯错误了,当然打。这是形同儿戏。如此不负责任,对百姓不是更如此?
(隋文帝时期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七万七千多类的图书。这当然表现出隋文帝力主国家优先发展文化事业的战略眼光。除此之外,隋文帝还敦促各级政府兴办学校,平陈之后,更是大力网罗南方的文化人才。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富有远大理想的君臣,隋朝文教事业发展有声有色。而在这些之外,隋文帝的另一项举措,也为隋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文帝就想呀,做了三方面工作:严肃官员任命,不再奖赏功臣了。平陈后,1大批功臣,都等着封官。“功臣正宜授勋官,不可预朝政。”军官有功是要奖赏的,但是只能金钱待遇来奖赏,但不能干预朝政,这是治国理念的进步,是整顿吏治的1步。
第二项工作就是建立健全选官制度。像求贤诏,推荐,择优录取,这些办法中,影响最大的是项制度,这就是科举制。开皇七年时,下诏,制诸州岁贡三人。每年每个州要派三人来中央参加科举考试,拉开了科举考试的序幕。隋上来的官员还没发挥真正作用,当时考试也不完备,不是自由投考,得地方推荐,但是无论什么问题,但毕竟把读书与做官有机结合起来,将个人教养与前途结合起来了。十八岁的房玄龄考中了,成了唐有名的宰相。这即可看出选拔人才上的活力。正是这项制度,成为中国古代文官政治的重要基础,这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文明。隋文帝这一项即可永垂不朽。
(吏治问题不但是困扰隋朝的大问题,也是各个朝代都比较头疼的事情,解决不好,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而隋文帝在位期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清明的时期,那么这一点,隋文帝是怎么做到的呢?)
第三项工作就是建立考核制度。任何官员都有好有坏,而且人会变。有人会越做越好,有人会堕落,越来越糟。怎么保证活力与纯洁性?他规定,年底刺史要到中央述职,决定赏罚,派人去地方巡行吏治情况。这是虚还是实的?是实的。像燕荣,不是好官,一次巡行过程中,被发现有贪污等问题,要罚呀,当即赐死。有赏,隋书有专门的卷叫循吏传,记载的是好干部。即可看出奖赏的情况。像房恭懿,第一次接受考核,得到京兆的第一名,赐四百匹布,这是大数目。房领回去分给困难群众了。隋文帝又赏,三百石粮食,运回去慰问困难群众了。隋文帝觉得这是清官,必须表彰,让他担任德州司马,刺史的副官。再考核成了全国第一名,隋文帝高兴,得大力宣传,让人学习。隋文帝把地方官召集起来,推荐房恭懿,不是我1个人德行所能罗织的,是上天的赐予,我要提拔为刺史,任为海州刺史。所有人都明白了,考核不是玩的是,是真起作用于。所以,都要好好干了。这样,这些措施,当(www.61k.com]时官员素质普遍高了,是国家兴旺的基础。注释《资治通鉴》的胡三省说,“开皇之治,以赏良吏而成”,开皇之治就是这样得来的。这样,十几年的励精图治,几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历史学家就称之为开皇之治。
事实上,隋文帝手下败将,陈后主陈叔宝也服气了。一次他们一起去登北邙山,陈叔宝赋诗一首,“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这样的盛世时,就让我献上东封书吧,封泰山呀。提议封禅呀。当时社会多数人都想沐浴在盛世的光辉中,可是,有2种不同声音发出了。房玄龄与他爸爸房彦谦,房彦谦私下讲,当今陛下猜忌,人心不服,而且他立的太子很文弱,几个弟弟有权力,不是好事。现在国家安定,害怕不远就有乱相出现。房玄龄完全认可,他更说,阴谋夺取的天下不是好事,儿子总有一天会自相残杀,很快会天下大乱。虽然当时表现不错,但是皇帝家庭内部隐藏深深的矛盾,会给国家带来大麻烦,会不会有道理呢?
二 : 百家讲坛之《大隋风云》上部(蒙曼)笔记第一部分(1至10集)
大隋风云(上部)·蒙曼
【主讲人简介】
蒙曼,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政治、军事史与中国古代妇女史。出版《唐代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中国社会通史?隋唐五代卷》(合著)。发表《开天政局中的唐元功臣集团》、《唐玄宗朝北衙禁军准内廷体制的形成及其影响》、《唐代长安的公主宅第》、《唐朝军事系统中的朝鲜半岛徙民》、《延客与惑君——兼谈唐诗中胡姬的形象塑造》等多篇论文。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秦朝是第一个短命的统一王朝。继秦之后,公元581年建立的隋朝,也二世而亡,成为又一个短命的统一王朝。尽管短命,隋朝却和秦朝一样,拥有非凡传奇的历史特性:统一、富强、文明与暴虐、造反、短命并存。它有昙花怒放、艳压群芳的不可一世,又有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的混乱不堪。每一个场景它都不同寻常,每一个瞬间它都耐人寻味。富强、文明和暴虐、短命,无论我们想象力多么丰富,这几个词凑在一起是那么的不协调,但历史就这样发生了,发生在谜一般的大隋王朝。
短命、暴虐、造反固然是大隋王朝的历史特征,但是蒙曼老师认为,如果仅仅用这三个词来概括隋朝,这是非常不中肯的。关于隋朝,蒙曼老师认为还有三个词不能忽略,那就是统一、富强和文明。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一个暴虐短命的王朝,哪来的富强和文明呢?这三个词该如何解释呢?
隋朝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王朝,它一方面暴虐无度、民不聊生,但另一方面富强文明、臣服天下。一个王朝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两面呢?是不是源于隋朝的两位皇帝,文帝和炀帝呢?在这两位皇帝身上,我们能找到答案吗?
在隋朝的两位皇帝身上,隋炀帝的名声远远差于隋文帝。人们对隋文帝的评价,除了得国不正之外,其他还是比较中肯的,但对隋炀帝的评价就不客气了。而蒙曼老师认为其实隋炀帝在勤俭和爱民方面不如隋文帝,但是在勤政方面一点也不输隋文帝。隋炀帝也堪称勤政的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带领我们关注大隋王朝的历史风云,寻找大隋王朝勃兴速亡的深层答案。敬请关注系列节目《大隋风云》。
大隋风云(上部)第一集·流星王朝·2011年5月14日
视频地址: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秦朝是第一个短命的统一王朝。继秦之后,公元581年建立的隋朝,也二世而亡,成为又一个短命的统一王朝。尽管短命,隋朝却和秦朝一样,拥有非凡传奇的历史特性:统一、富强、文明与暴虐、造反、短命并存。它有昙花怒放、艳压群芳的不可一世,又有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的混乱不堪。每一个场景它都不同寻常,每一个瞬间它都耐人寻味。富强、文明和暴虐、短命,无论我们想象力多么丰富,这几个词凑在一起是那么的不协调,但历史就这样发生了,发生在谜一般的大隋王朝。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带领我们关注大隋王朝的历史风云,寻找大隋王朝勃兴速亡的深层答案。敬请关注系列节目《大隋风云》第一集《流星王朝》。)
隋朝,有三个关键词:短命,一共38年,其实只是两代皇帝,隋文帝,隋炀帝,可以与秦比;暴虐,隋炀帝靠着杀父亲当上皇帝,唐太宗不也是吗?问题是,治国上隋炀帝也暴虐,十三年,修了长城,建了东都,修了运河,游了江南,真是国无宁日,民无宁时,甚至只得让妇女去服役了,甚至有人人工致残,不愿意前往服役,只能引起造反;造反,群雄竞起,像秦琼等都是百姓耳熟能详的英雄。天下大乱,造反有理,这是当时的主题。
(短命、暴虐、造反固然是大隋王朝的历史特征,但是蒙曼老师认为,如果仅仅用这三个词来概括隋朝,这是非常不中肯的。关于隋朝,蒙曼老师认为还有三个词不能忽略,那就是统一、富强和文明。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一个暴虐短命的王朝,哪来的富强和文明呢?这三个词该如何解释呢?)
另外有三个词:统一、富强与文明。
统一是隋朝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与秦始皇统一中国一样,甚至更难得与不容易。秦是灭了六国统一的,隋朝是平定江南,秦灭的六国,所谓战国七雄都是华夏文明,这是华夏的大统一,隋朝是把少数民族政权都统一的大团结。像匈奴、鲜卑等,这才是真正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今天国家形态的基础。这更难得,在广度与深度上更突出。
二是富强,至少有经济富,军事强。经济富,隋朝经济状况,隋朝人口接近五千万,差不多接近西汉后期的数字。要看先前,西汉后开始人口走下坡路,直逼西晋,1600万。天下大乱,人口剧减。许多人成了依附人口。隋让人口回到了接近五千万,无论怎样都是进步。粮食上,耕者有其田,交税多,税收有保障了。当时储备量大,六大国家粮食库,河南巩县粮窖三千口,每个储备八千石。唐太宗李世民曾感慨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可以吃五六十年,这相当大。这是中国古往今来储粮最大的时代。再说军事强,府兵制,农忙时种田,有事时出兵打仗。立功了可以得到优惠政策,可以分更多的田,士兵有了激励机制,他们都勇敢。隋前,东亚霸主是蒙古的突厥。北齐北周常打,互相讨好突厥。“我在南两儿常孝顺,何患贫也?”这里指的是北齐北周的两个皇帝。隋统一后,情况变化了,关系颠倒了。隋强了,突厥分了两部,后来投降了。东突厥的启民可汗来跪迎隋炀帝。启民可汗建议改穿汉衣,要正式做臣子,这一来,隋炀帝乐了,但最终没有接受。西突厥也带领群臣来臣服了。北方威胁彻底消除了。唐太宗曾有光荣称号叫天可汗,这不是从他开始的,皇帝有这个称号恰恰是从隋开始的。给隋文帝上的尊号,叫圣人可汗,一个意思。这不意味着军事强吗?
文明上,中原重武轻文,许多统治者曾蔑视文明,对国家发展不利,隋帝也是军人出身,难能可贵的是二位都认识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得文治。统一战争结束后,颁布“武力之子,俱可学文。人间甲仗,悉皆除毁。有功之臣,降情文艺,家门子侄,各守一经,令海内翕然,高山仰止”。文化上的成就是开创科举制。虽然科举当时不完备,凭借文化素质来赢得自己的地位,一出现就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科举制一直实行到清,这是对全世界的贡献。文化上还有突出成就是三省六部制。精髓就是三省间分权与制衡,皇权提高了。宰相集体负责制建立起来了。这是古代行政体制的伟大变革。修补一直用到清末,成了万世之良法。
隋文帝隋炀帝名声都不大,隋文帝一是擅长欺负自家女人,越翼说过,“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安坐而登帝位……窃人之国,而戕其子孙至无遗类,此其残忍殆毒,岂复稍有人心!”以皇太后的身份轻易篡了北周,变成了隋朝,得于孤儿寡母之手,不算本事,得国不正。第二个印象是怕老婆。怕极了独孤皇后,废了太子,改立杨广为太子,就是隋炀帝。这导致了传位错误。
隋炀帝更是荒唐。一是奢侈,为了下江南,修运河,动用几百万人工,死人无数。让国家损失那么多人。二是凶残,三次发动对高勾丽战争,引起人民反抗。认为是天下人太多,杀多了不会造反,三人偷一只瓜,都处死。三是荒淫,父亲还没死,就强奸父亲的妃子。广选美女。谥号为炀,这是最坏的谥号:“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坏事做绝,是真的如此吗?
(隋朝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王朝,它一方面暴虐无度、民不聊生,但另一方面富强文明、臣服天下。一个王朝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两面呢?是不是源于隋朝的两位皇帝,文帝和炀帝呢?在这两位皇帝身上,我们能找到答案吗?)
隋文帝应该是励精之主,三个好处;一是勤政;二是节俭;三是爱民。勤政上,唐初宰相萧瑀说他“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以上,引之论事。宿卫之人,传餐而食。虽非性体仁明,亦大有励精之主也。”他把五品以上官员都叫来议论政治,要办这么多事,所以他特别忙,忙到吃不上饭,只好边吃边办公。唐大臣不会给他吹,应该他勤政是公认的。再说节俭,这也出名,清朝皇帝一般评价高,吃饭每次能吃几十道,隋文帝只吃一件荤菜,车修修补补,不肯换。对自己严格,对下臣也是同样要求。一个刺史去进贡,干姜,为了好运输,做了许多布袋子,隋文帝一看,生气,骂了这个官员。第二年,送香料,怕走味,做了许多毡袋子,更贵,隋文帝更生气,打了一顿。明白了,不是嫌不好,而是过于奢侈了。他在生活上绝对不劳民伤财,这在百废待兴时何等重要?爱民上,一年关中大旱,领着百姓去洛阳,就食,路远人多,百姓队伍与卫队混到了一起。驱逐百姓,隋文帝认为不能这样,主动闪开路,让百姓先走。一个封建帝王能做到这样,百姓相当感动。
(在隋朝的两位皇帝身上,隋炀帝的名声远远差于隋文帝。人们对隋文帝的评价,除了得国不正之外,其他还是比较中肯的,但对隋炀帝的评价就不客气了。而蒙曼老师认为其实隋炀帝在勤俭和爱民方面不如隋文帝,但是在勤政方面一点也不输隋文帝。隋炀帝也堪称勤政的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呢?)
隋炀帝勤政上,两京呆的时间不及执政时间一半,其余时间巡游去了,这不是劳民伤财吗?他去可不是去山清水秀处,有些是像西部,从青海过去去河西走廊,海拔在四千米以上,他选择走山谷,大斗拔谷,海拔在三千米以上,天气反常,不光是天气,路也不好走,窄处只能一人通过。得走过去。他带着妃嫔带着卫队许多人,深夜可不好受,抱团取暖。事实上,古代历史上,皇帝徒步穿越,恐怕也仅此一例,到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哪。那么遥远,他都过去了。这是古代皇帝走得最远的。他往这样的地方去想干什么呀?开疆拓土,开辟了四个郡,鄯善郡等,全部统一青海正是这时。这样的风险不是勤政吗?
两人应该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呀,为什么二世而亡呢?亲征高勾丽,就陷入混乱中,甚至最为亲信的官员军队都反了。四海沸腾了。三年间,大隋就土崩瓦解了。隋炀帝也成了独夫民贼了。最亲信的军官发动政变,用白绫结束了他的生命。草草埋葬在江苏。“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搏雷塘数亩田。”这样的结局,这样的评价这样的功业形成巨大的反差。恐怕正是他的魅力所在。隋朝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瞬间陨落,引发人们思考,原因在哪里呀?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唐代就在思考。他们的反思更深沉。隋朝的反面教材太突出了,就在这之后,出现了生机勃勃冲上巅峰的唐。隋给唐做了什么铺垫呢?今天能从中得到什么收获启迪呢?我们一起来了解大隋王朝。
大隋风云(上部)第二集·杨坚出世·2011年5月15日
视频地址:
(杨坚,大隋王朝的开国皇帝,在他二十五年的皇帝生涯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他成功地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建立了一个多民族融合的辽阔帝国;他开创了先进的选官制度,给了平民百姓一个上升的通道;他发展经济,让国家拥有了几十年吃不完用不尽的粮食储备。凡此种种,都把杨坚这位皇帝装点得格外耀眼。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君主,人们不禁会好奇,杨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经历?为什么在他身上会出现那么多奇迹?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第二集《杨坚出世》。)
杨坚是弘农杨氏后裔,那是名门望族,出过杨震,号称关西孔子。是文化传家。尽信书不如无书。这种事恐怕是假的。有两个证据。一是,他的爸爸杨忠,而他的曾祖父也是杨忠,要知道取名的学问。中国人讲究不能触犯名讳。他们那个年代更是讲究得严格。有学问得背家谱。见到别人都不能冒犯名讳。更何况自己家?如果真是,父亲不会是杨忠。他妈妈叫吕苦桃,劳动妇女一个。这是小门小户。后来当了皇帝,接舅舅到长安来。杨坚见到舅舅,想起妈妈,舅舅反而当着大臣面说,种末定不可偷,大似苦桃姐。这话粗,搞得杨坚没面子。可见妈妈教育环境不好呀。这时最讲究门第,如果他们家高贵,不会跟这样的人结亲。
那么到底是哪儿?有真正名字记载的祖先,是一个投靠了鲜卑的军人。武川镇有今天内蒙的地方。这是北魏的地,敌人是柔然,一直不停骚扰他。北魏都早在平城,今大同,紧靠草原,为了不受骚扰,设了六个军镇,武川是其中之一。所以,到那儿去的都是鲜卑贵族,也有汉人豪强。政治前景高。杨坚家祖先在这儿生活。但是,后来,一件大事发生了,改变了六镇北魏甚至中国的命运。更改为了他的命运。六镇523年起义,推翻了北魏。孝文帝汉化,有野心,有雄心,不想像其他游牧政权一样,他想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想在中原扎下根。一起商量,觉得只能汉化。推行了汉化改革,学习汉人的先进经验。要求推动民族融合。孝文帝迁都到河南洛阳。这是非常伟大的,加大了文明进程,却也为六镇起义埋下了种子,触动军人的利益。这些人本离首都近,一迁,这六个离首都远了,变成边镇了,地位没那么重要了。将士地位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入汉化贵族的法眼了。吃苦升不了官,被人瞧不起,一落千丈。怨气,怨北魏中央;袍泽气,军人间的哥们义气。现在是好兄弟,分什么彼此,内部凝聚力强了,军人都各自把生活的军镇看成了第二故乡。离中央就越来越远了,起义就这样爆发了。
这场变故一下子改变了杨坚家的命运。杨忠的命运是直接改变的。离开了武川镇,在山东娶了吕氏为妻。他想在山东开始新生活。但是生活没这样想。他不久到江南梁朝的领土上去了。因为当时,梁朝想趁火打劫,打山东,抓了不少俘虏,杨忠就在其中,一看是军人材料,编入了梁军中,一干五年,并被提为军官。
梁想插手北魏政权,派七千人护送北魏王子,想借此建立傀儡政权。杨忠在七千人中。回到洛阳中,如果真建立了傀儡政权,他会是功臣了。可是这个傀儡政权不久,被少数民族军队灭了,后来,他好不容易又成了独孤信的俘虏。两人有共同处,都是武川镇人。杨忠投靠独孤信,成了心腹。跟着他继续流浪,到关中到荆州到江南。一直在漂泊。
就在这过程中,北魏分东魏西魏,两边各有皇帝,真正掌门是军人,一是宇文泰,一是高欢。各地武川人纷纷进据了关中,杨忠也与独孤信来到关中,投于宇文泰门下。西魏的主政者,少军事人才,杨忠的经验突出,宇文泰也赏识他,赐他姓普六茹氏。不要小看这个赐姓,说明西魏统治者把他看作自己人,这时他三十一岁。早年坎坷,但这时开始终于步入快车道。西魏设立了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杨忠成其一。这重要吗?太重要。当时军政合一,这将军也是国家领导核心。是关中的社会最高层。处于社会顶端了。以武川镇为班底,文武合一想到通婚的,这在历史上重要到西魏北周隋唐皇帝始祖都出自这个集团。这叫关陇贵族集团了。他入了这个,叫发迹。
这时,他最缺少的是子嗣。老天有时也愿意锦上添花,长子也就是隋朝开创者杨坚。“高祖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神光满室,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隋书·高祖本纪》)这段故事有三个层次,一是紫气充庭,这种听得多了,帝王神话;二是有尼来说,主体是真的,杨坚生在寺院中,有尼姑智仙养大他,是在寺院里。与佛渊源深。杨忠怎么把儿子交寺庙养呢?一是信佛,二是太爱他了。儿子出生时他三十岁了,老来得子,唯恐养不活,就托佛祖来佑吧,得找代言人,尼姑。杨忠是将军,划出一部分房来建寺。三是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这一部分半真半假,说有五根骨头露出来,假。但手上纹,凭想象力。目光外射是真的,眼睛炯炯有神,杨忠高大威猛,如果遗传给儿子,再加上眼睛有神,可能是有魅力。
(要说杨坚,首先从他的爸爸杨忠说起,杨忠在而立之年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身份确立,成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一。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是西魏政府军事系统的最高统帅,也是国家的最高官职,掌握国家的军政大权。这二十个家族地位至关重要,北周、隋、唐三代皇帝的祖先都出身于此。那么这么一个重要的改变,会给杨坚带来什么呢?杨坚出生时,他的父亲杨忠已经完成了重要的身份改变,成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一。照常来说,杨坚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二世祖的形象,但他却出乎人们的意料,完全没有人们想象的二世祖的任何特点。这就让人不解了,杨坚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呢?)
杨坚还真不是二世祖,从小就显得老成持重,一是为人清心寡欲,成年后跟人讲,从小在寺庙里长大,爱听钟声。他有清净庄严感。二是为人不苟言笑,“虽至亲昵,不敢狎也”,不敢随便跟他开玩笑。有两个原因:一是大环境不给他机会当二世祖,西魏不如东魏强,以黄河为界,东边东魏,经济发达区,西边是西魏界,军事上,都以六镇为将士,同样班底,一个占的是北魏的核心区,大多将士跑到了东边。最初不足三千人,这样的班底不如人。当时,两个政权隔黄河相望,一结冰,东魏常来打西魏,派兵来沿河防守,既防兵又防冰,靠河水来阻止进攻。西魏不占优势,领导人就天天想着怎么样救亡图存。这种情况下,不允许这些二代堕落。越是将军儿子越要劳其筋骨。二是教育环境特别严格,他受的教育,一是先前的尼姑教育,后来是官方教育。尼姑是智仙,她游走权门,可以看出她是有想法的人,政治敏感。给杨坚取小名那罗延。这是梵文音译,金刚力士意思。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她对当时时局清醒,她知道教育的目标是子承父业,得当将军。另外,七岁时,智仙曾跟他说,“儿当大贵,从东国来,佛法当灭”,当时末世论流行,她担心佛会遭受厄运。后来太学教育,这是社会化,得积累政治经验。西魏兴太学,是因为宇文泰有见识,只凭武力不能统治,只得办理教育。杨坚去入学,教育重要了,他学习了大量儒家经典,这是智力资本。他迅速成了同学的领袖。这是第一张关系网。后来夺天下,同学帮了大忙。
大隋风云(上部)第三集·坎坷仕途·2011年5月16日
视频地址: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第三集《坎坷仕途》。杨坚步入仕途的第二年,又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他父亲杨忠的老长官独孤信看中了他,决定把自己的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他。独孤信可是西魏的八柱国之一,地位比杨忠还高,有这样的一个岳父做靠山,杨坚的背景就更硬了。可以想象,杨坚的仕途应该是一帆风顺,步步高升。但非常遗憾的是,此时中国刚刚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政治变故,西魏政权被北周取代,江山易主,权臣更迭。)
宇文泰是权臣,535年掌权,立下汗马功劳,556年去世了。西魏的江山是他打下的,当然希望儿子接班,可是放眼一看,儿子都年轻。怕他们不服众,想只好把儿子托付给侄子宇文护,希望能辅佐儿子。宇文护接受了,但是想,问题是他只是权臣,权力虽大也不过是臣,想让儿子接班为权臣,觉得言不正名不顺,想不如把皇帝废了,辅佐弟弟当了皇帝,西魏就变成了北周,谁敢反对就是作乱。看似鲁莽,倒是直接。看出他有韬略。他想干什么呢?权臣嘛。这年年轻皇帝想吗?不想失去权力,两人间的斗争开始了。
这时,杨坚被任命为右小宫伯,是管皇宫宿卫的。靠近皇帝,升迁会快,但这个职位有尴尬处,直接领导是天官大冢宰,掌管他的是宇文护。杨坚就夹在皇帝与权臣中间了。杨坚接到任命就抽了一口冷气,宇文护想拉拢杨坚父子,因为杨忠是老臣,杨坚是新派,给他美差,让杨家父子感恩戴德,所以才安排这个职位给杨坚。这个交情,杨坚要不要领呢?一方面考虑宇文护炙手可热,但另一方面这毕竟是权臣,他杀了一批老臣,其中就有独孤信,这是他岳父,国一层家一层考虑,让他死心塌地地投靠还真下不了决心。
杨坚这时想杨忠在政治中久,不如问问他,杨忠说了一句最睿智的话: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别轻易投靠吧。从此杨坚决定装傻,接受任命,但不冷不热的样子。宇文护就开始恨他,给小鞋了。557年任命,八年后仍是这位置。同事许多平步青云了。难免失意。
(北周虽然取代了西魏,但是政权的基础没有变,统治班底也没有变。照理说,以杨家的显赫背景,在新朝应该照旧吃得开。但现实的就是如此残酷,八年原地踏步让杨坚难免有点心灰意冷,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命运的转机呢?)
就在苦闷时,转机来了。565年,不得不换位置,终于进为大将军,出任随州刺史。这不是特别重要的地方。但能离开京城,他充满了梦想。但没想到没多久被召回。杨坚在随州还是有收获,收获一个朋友,一颗野心。朋友是庞晃,当时杨坚去任刺史,这儿隶属于襄州总管府,他去拜访上司宇文直,宇文直是宇文护的亲信。几天后,派下属回访一下,派的是庞晃,跟宇文直不一样,有胆略,命运不济,去了,一看杨坚,觉得这不是凡人,于是倾心结交。后来杨坚离开回京城时,要路过,庞晃又专程来饯行。两人一块喝酒,甚至喝到天亮,舌头都大了,喝到尽兴时,他附耳跟杨坚说:“公相貌非常,名在图菉,九五之日,幸愿不忘。”长得有非常人之表,肯定要当皇帝,别忘了我呀。这话是犯忌讳的话,杨坚一听,吓醒了一半,赶紧说,何妄言也?这时,外面一只公鸡喔喔啼叫。雄鸡报晓了。不免心中一动,跟庞晃讲,拿箭射一射,如果射死了,真是如此,到时持箭来见我,杨坚大笑,看来是天意呀,把贴身婢女送给了庞晃。
这不太正常,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事,刚刚二十多岁,庞晃怎么就看中他了呢?杨坚也不正常,敢听敢信?你是谁呀?有那么容易呀?两人都不太对。看当时的时代背景。这时,五胡十六国以来,王朝更迭特别频繁,像家常便饭一样,只要有本事,就可能当皇帝。对王朝的忠诚低。一旦不得意,就想造反。庞晃就想鼓动杨坚造反。是特别会看相?可能确实威猛,另一面更重要的是庞晃看中的是他的家世背景。他的家世背景是十二大将军之子,关陇贵族集团。基于身份做出的预言。杨坚也因为有这样的身份有这样的野心。一个敢说一个敢信了。
杨坚是带着憧憬回到长安的。宇文护专权给他泼了冷水。长安是他的天下,他还得受排斥,他还绝望。更倒霉的是父亲去世了,一下子没了靠山。杨坚频繁地与术士来往。当时有术士来和,神秘地说,有特异功能,听脚步声就知道是谁来。耳朵好,“公眼如曙星,无所不照,当王有天下”。以后一定会当皇帝。来和一安慰,心里舒服一点。
(事实上,现实的尴尬处境让杨坚如坐针毡,他不停地招术士算命,希望用这种比较虚幻的力量来安慰自己。杨坚的这种日子过了不久,北周又出现了一件大事,这件事情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杨坚的命运,那么北周到底出了什么事呢?)
北周武帝把宇文护杀了。
北周武帝是北周三任皇帝宇文邕,本是宇文泰第四个儿子,因为宇文泰杀了两个,他才有机会。前面说过,宇文护拥立了宇文觉,周闵帝,自己想当家,但是周闵帝不干,宇文护不耐烦,杀了他,又拥立了庶长子,史称周明帝,宇文护仍然想自己当家,没想到周明帝也不干,斗了三年,又毒死了。再看,看中了宇文邕,这是北周武帝。还是继续专权。
周武帝是智慧之人,不平凡在也想结束宇文护专权,但他懂得慢慢来。分两步走,一是韬光养晦,任由他专权,麻痹他,发诏令“大冢宰晋国公,亲则懿昆,任当元辅,自今诏诰及百司文书,并不得称公名。”宇文护是哥呀,国家首辅,因此所有官方文书不能真呼其名,这是给大臣最大荣耀。每次与周武帝相见,周武帝主动站起来说话。他还自己说,宫里是家人活动的地方,我见大哥说话,应该嘛。讨好,还不算,还讨好其家人,宇文护母亲做了北齐俘虏,三十五年,不容易放了回来,宇文护想补偿,被周武帝看在眼里,他非常恭敬,先拜见老伯母,比对自己母亲还亲。宇文护就慢慢放心了。一共忍了十二年。
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让宇文护放松了警惕,二是惯着宇文护,让他树敌,等到他戒心消失,周武帝要使第二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宇文直是他亲信,还是周武帝同胞弟弟。572年,因为打仗失利,被免了官,恨宇文护,改投了亲哥哥,周武帝决定动手。这一年,宇文护来朝时,北周皇帝周武帝去迎接他,然后一同拜见周武帝的母亲,他跟宇文护说:“太后春秋高,颇好饮酒,虽屡谏,未蒙垂纳,兄今入朝,愿更启请。”我母亲年纪大了,爱喝酒对身体不好,劝了许多,不听,您帮我劝一劝吧。宇文护说,我劝怎么会听呢?想好了,掏出一篇《酒诰》来,交给宇文护,你就对着她读就好了。让她惭愧。宇文护一听,照做了。他坐在椅子上,周武帝站在旁边侍立,宇文护照着念,没念几个字,周武帝拿起东西砸他脑袋,砸倒在地上。没死,挣扎。周武帝着急,砍,宇文护平时专横惯了,太监都怕他,砍也砍不中要害,宇文护要爬,如果真逃脱了,麻烦了。外面有他的人,可能引起政变,会引起冲突。宇文直就在宫中,他出来,一下子就把他结果了。杀过两代皇帝的宇文护被杀,北周周武帝从此收回了权力。北周就摆脱了专权,在周武帝领导下一心一意谋发展。杨坚应该高兴了。宇文护死了,周武帝会怎么对待他呢?他只会拭目以待呀。
(在夹缝中生存的日子让杨坚度日如年,现在好了,宇文护的倒台,可以让他全身心地去辅佐周武帝了。那么周武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皇帝吗?在他的手下,杨坚会迎来命运的转机吗?)
这位皇帝真了不起,他办了三件大事:一是整军,连续颁布诏令,改名侍官。原来北周军士都直属于本军长官,将军权力大,常常抗上,改名侍官,是皇帝的侍官,是把军队性质改了,捞回权力,皇帝成了一号领导。指挥权被大大加强。第二步是命令,从此汉人可以当兵了。以前是部落兵制,这是维护本民族人的特权,借此压制汉人的权力。现在汉人可以当兵。把兵源问题解决了。当时汉人是主体。解决了民族问题,如果只有少数民族当兵,汉人不会认同感。现在可以当兵,内心感动,会踊跃参兵,成了军队主体了。政权性质也在跟着慢慢改变。逐渐会变成共同的国家,大民族问题解决了。第二件事是找钱,从佛寺里找,没收寺产,勒令和尚道士还俗。当时是乱世,百姓内心苦闷。信仰佛教,寺庙扩张,北周就有一万多寺院。一百多万和尚,大量土地人口,与国争利。第三件事是远交近攻,搞和平外交,跟北齐吗?不行,跟突厥,周武帝除了纳贡,还争取娶对方的公主。周武帝一连串的改革是为了对准北齐。他想雪耻。周武帝励精图治,想进攻北齐,杨坚是摩拳擦掌,他是武将之子,既然继承了大将军身份,就要继承他的使命。能建功立业,能不兴奋吗?就在这种情况下,大喜事降临了。573年,周武帝为太子纳妃,娶的是他的长女杨丽华,杨坚身份提高不少,是皇亲国戚了,位高权重了。会经历怎样的变局呢?
大隋风云(上部)第四集·权威震主·2011年5月17日
视频地址:
(南北朝后期,中原大地上北齐和北周对峙。北齐占有今天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兵多地广,实力强大。多年来,北周一直受北齐的压制。但是,由于周武帝励精图治,北周逐渐强盛起来,而北齐却在昏君的统治下日益衰落。在这种情况下,北周武帝剑锋东指,要跟北齐决一胜负了。那么双方交战的结果会是怎样呢?杨坚在其中又有哪些表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第四集《权威震主》。)
打仗是双方的事,赢不赢不取决于你做了什么,还取决于对方做了什么。北齐当时正是齐后主带领下走下坡路。这是著名的昏君。一是懦弱、二是凶残、三是变态。他不敢正眼看大臣说话,谁多看他他大发雷霆。每次汇报时只能节约时间,懦弱本来胆小,但他偏不是这样,凶恶到什么程度呢?他有个弟弟在地方做官,整天杀人,有人就请他拿到中央来训诫一番。他叫来弟弟,告诉我什么好玩,弄一盆子,抓到许多蝎子,来折腾猴子。结果他捉来蝎子,把人弄进去,哈哈大笑。变态的故事,他喜欢当叫花子,在后花园建一个贫民窟。自己在那儿游荡。让人扮成叫花子,他在那儿玩得不亦乐乎。他不是当皇帝的料。国家治理上肯定不行。只有两个工作,一是亲小人,远贤臣。他是艺术家,能谱曲,能歌善舞。喜欢那些能谈得来的人。写过《无愁》曲,找西域胡人,大量进入宫廷,关系好。让他们做大官。当时“西域丑胡,龟兹杂伎。封王开府,接武比肩”,都当了大官。他们不是政治家,齐后主还让养的宠物当了大官。按性别当,雄的,当仪同,雌性当郡君。二是宠幸美色,冯小怜,冯淑妃,本是婢女,能歌善舞,他喜欢,坐则同席,出则并马。不算大错,但是,他本不是当皇帝的料,更不理朝政了。领导者是关键。北周武帝在励精图治,这边在荒淫无度,命运向北周倾斜了。攻打北齐就提上了日程。
(公元575年,周武帝带领18万大军直扑洛阳,发动了对北齐的战争,杨坚也在这次战争中第一次带兵出征,作为偏师统帅,配合主力作战。尽管此时的北齐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军队的实力还在,周武帝带领大军打了20天,硬是没有打下来。杨坚也只好和主力部队一起,铩羽而归。北周第一次出师不利,那么这对北周来说,会带来什么影响?周武帝还会继续进攻北齐吗?)
第一次出师不利,并不影响决心。第二年,再次领兵出征北齐,分成左右前锋三路,杨坚是右路主帅。这次周武帝不去打洛阳,去打平阳,今天临汾,北齐后主就在不远的晋阳,是别都。当时他不在晋阳,在天池打猎,天池是在今天山西宁武县的管涔山。一开火就有报告来。报得频率高。“自旦至午,驿马三至”。齐后主一次也不知道,宠臣打架了,陪着他打猎的人不让影响好兴致。傍晚平阳就陷落了。这次不敢挡驾了,齐后主听说了也着急。冯小怜不急呀,没打到,拉着撒娇,再打一回嘛。江山与美人,本为难吧?他不为难,二话不说,再打。平阳对北齐相当重要。北齐别都在晋阳,这是门户。这都失守了,齐后主还有心情打猎,这人真是荒唐到家了。到晚上回到别都晋阳,调十万人去夺,一看亲征,也是士气大振,北周武帝就留下梁士彦,自己回去了。北齐大军兵围平阳,北齐轮番攻打,把墙都打平了。城墙越打越矮了。这时,梁士彦是硬汉,鼓励士兵冲,冲出城,北齐军一看,如此凶狠,真退了几百米。梁士彦赶紧修城,用三天三夜修好了。北齐军队又来了。他们觉得不好攻,挖地道,地基没了,倒了几米。北齐军队赶紧冲,正这时,有人喊暂停,齐后主喊的。别冲,为什么?冯小怜不在身边。得让她一块看,赶紧叫她来。士兵去叫,她正忙着呢,化妆。等到化好了,再来了,北周城里的军队又堵上了,想冲也冲不进去了。小小的平阳城打了一个月,硬是没冲进去。这时,北周武帝看到希望,就派援军来了,北周士气高涨,但是面临的困难是两军间隔着壕沟。北周一支部队在城里,往南是北周的主力部队,想夹击北齐,可是战壕深,强攻会损失重大,周武帝想要不要冲过壕沟呢,决定不下来。这时,齐后主来给周武帝帮忙了。他也是开了军事会议,怎么打呢?有宦官说,都是天子,都来打仗,我们怎么显得怕他的样子呢?应该主动出击,才能显示威风呀。齐后主觉得对,填平壕沟,周武帝看到,觉得碰到傻子了,率领大军冲了过去,势均力敌。北齐军队也是一流呀。忽然,北齐东路稍微后撤了一下,冯小怜不知道,花容失色,大叫起来,赶快跑吧。齐后主本胆小,一吓更没主意了,赶快跑,后果是军心乱了。北齐军队心理动摇了,死了一万多。平阳没拿下来。晋阳也丢了。李商隐写道:“一笑倾城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后来有成语玉体横陈,有点谴责女性的作用,但是如果不是齐后主昏庸,又怎么会如此呢?
(从第一次出师不利到第二次旗开得胜,战争的形势对北周逐渐有利起来。胆小如鼠的昏君齐后主怎么办?北齐下一步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
齐后主跑到邺城了,这时应该展开防守,国都边都有大量兵力,如果好好守是守得住的。守城的是斛律孝卿,建议皇帝亲自给士兵讲话,讲讲会鼓励人心,齐后主也答应了。提前给他写稿子,照这个讲。还叮嘱他千万要背熟,务必讲得激昂一些。可是他胆小,看着士兵都看着他,都忘了。呆呆地站着。后来居然对着士兵大笑起来。宠臣也笑了,士兵被激怒了,怎么守城呀?军心失去了。齐后主也绝望了。匆匆传位给八岁的太子,自己当了太上皇。还带着儿子一块逃走,想投奔江南的陈。跑到山东时,北周兵从天而降了,他被押往长安。北齐灭亡了。330户人口归入了北周。现在合二为一,叫周,现在叫北周。这是历史大事,杨坚干什么,没记载。但是歼灭残余力量时,发挥重要作用。北齐后主逃跑时,以小皇帝名义发布诏书,禅位给高楷(左为氵)。但是高楷没接到任命。他主动组织抵抗。在河北组织四万人抗击。北周派武帝弟弟宇文宪和杨坚一块去歼灭。北齐如山倒,结果是必然。杨坚当时位置重要。宇文宪与他一起去,就说明杨坚是值得信任的大臣。
(北周打败北齐,统一中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杨坚在这个过程中也崭露头角,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后他就被周武帝任命为定州总管,定州就是今天河北的定州,是当时经济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军事位置非常重要。能够得到这个位置,杨坚非常高兴。他很快就走马上任,来到定州。但是就在杨坚来到定州之后,一件对他不利的事情出现了,这是一件什么事呢?)
不利的说法来了,当时他被任为定州总管,这儿的西门一直不开,曾有人建议打开西门。“当有圣人来启之”,现在杨坚来就任,就打开了西门,引起定州人的议论。杨坚是不是这个圣人呀?当时圣人是皇帝的意思呀。这个说法越传越远。传到周武帝耳中,他想杨坚怎么会是圣人呢?定州城门开关有没有神奇呀?当年不开,因为它当初靠近突厥,是为了防范他们。北齐也不开是怕北周。所以一直不开。周武帝不这样想。除了传说,此前也有负面说法,说他有反相。第一个正是宇文宪,第一次打北齐时,宇文宪就说过,“普六茹坚相貌异常,目光如刀,”每次看见都震撼,不会久居人下,请除掉他。后来也有人,叫王轨,也提醒过,“皇太子非”普六茹坚有反相。两件事联系起来就表明他将来对太子不利。这两人都是重要人物,都说杨坚有反相,皇帝不能不重视,请相面的专家来看。请来的专家是来和,当年,杨坚也请他相过。现在,同一个问题来了,主顾不同罢了,来和说:“随公止是守节人,可镇一方。若为将领,陈无不破。”如果当将领会战无不克,是好将领。来和怎么说了不同的话?道理简单,政治上是倾向于杨坚,愿意帮他摆脱,他不敢讲真话。如果真讲,周武帝会监视杨坚,杨坚或许会把当年看相的事说出来,来和不是送自己进去吗?只能咬定没有,是当大臣的相。不久不计较了,还让他打了两次打仗,但一到定州又来了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周武帝不踏实,问题是怎么办。换个工作,这儿比较敏感,调离他去南兖州(今亳州)去做总管了。周武帝觉得安心了,杨坚不安心了。一直有人说他相貌非常,不是没动过心,以前没真动心,现在他立下功劳,当了定州总管舒服时,却受到猜忌,这让他觉得怒不可遏。他的野心被激起来了。可以考虑考虑了,怎么可以欺负我呢?还有一个人也不甘心,庞晃呀。他又来饯行了,庞晃对他讲,“燕、代精兵之处,今若动众,天下不足图也。”不信打不下来。杨坚说,“时未可也”。杨坚不是不想造反,他在考虑实力对比,此时仍对自己不利。就这样,他怀着满腹心事,去赴任去了。机会会来吗?
大隋风云(上部)第五集·翁婿斗法·2011年5月19日
视频地址:
(杨坚被任命为定州总管不久,就因为定州城中的一句流言而受到了周武帝的猜忌,被调到了南兖州。南兖州的军事地位远远逊于定州,所以,这次调动对于杨坚来说等于是降级,杨坚对此耿耿于怀。怎么办呢?杨坚会认命吗?命运之神还会给杨坚带来什么新的转机呢?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第五集《翁婿斗法》。)
杨坚被派往南兖州时,他头脑清醒,知道周武帝如日中天,认了吧。有时要拼耐力。就在这儿呆下来吧,打持久战吧。万万没想到,不用打,没多久,六个月后,北周武帝去世。这是一个雄才的皇帝,一心想完成天下统一大业。平定齐后,就去跟陈打,建德七年还北伐,扫残余,震突厥。可是大概是因为疲劳,承受不了。北伐中,突然患病,病势沉重,这年六月一命归西,年仅三十六岁,所有人都叹息。只杨坚笑了。本对前途不乐观,现在居然天助自己了。谁来接班?太子宇文赟,周宣帝。
这时,他是国丈了。宇文赟娶的是他的女儿。力量对比也变了。早先是成熟的好皇帝。现在是毛头小伙子。杨坚野心膨胀了。会不会有命运的转机呢?周宣帝名声不好,三大特征,一是荒唐,古人讲尽孝,严格。他不听这个,棺材还在,他就对着棺材骂,你死得可太迟了。他就觉得这太迟了。还冲进后宫去了,检阅那些妃嫔,有点姿色的就充实到自己处了。本只能一个皇后,他有一个皇后杨丽华,又立了四个,加起来有五个了,封的名号一直在变。天元大皇后,天大皇后、天中大皇后、天左大皇后、天右大皇后。二是自大,他觉得皇帝名号不够高,想更高,太上皇呀。继位不到一年,二十一岁时传位给儿子周静帝,他做太上皇了。他的名分比皇帝高,权力也得大。叫天元皇帝。最高最大的意思。他自称是天。三是暴虐,本来刑不上大夫,不能打。他也要突破,派许多人调查大世一言一行,有越轨行为就打,打一百二十板,叫天杖。
周武帝是一代英主,怎么没看出儿子这样,传位给他呢?其实知子莫若父,其他儿子不是太小就是更不争气。不能换了。立足于教育呗。他棍棒教育,打他。立为太子后,周武帝严格要求,坚持要求上朝,工作上如此,生活上,坚决不叫他喝酒。还唯恐不够,勒令官署记录他一言一行,逐日上报,犯了错误就打,还要威胁一句,被废的太子多了去,不要以为我不叫别人接班。搞得宇文赟心惊胆战。方法太粗暴了,宇文赟觉悟没高,表演上去了。心里压抑着仇恨。现在他爆发出巨大力量,不知道干什么好。当时他才二十来岁,其实还是不成熟。基调他知道是跟父亲对着干。
(就在杨坚准备认命,还没有出发之际,朝廷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周武帝突然死了,他的儿子周宣帝即位,周宣帝宇文赟又荒唐,又残暴,一点都不像他的爸爸周武帝,倒是很像亡国之君齐后主。这是为什么呢?)
荒唐上,是这么回事,要说两人像,还真不对。北齐后主是真昏,什么都不行。周宣帝不然,他心中有一根弦,是权力,认识得清醒,在意。上台后,采取措施维护,一是用人,安排人到贴近的位置上,分割朝政,用郑译,这是杨坚的同学。后来进了宇文赟手下。周武帝曾把郑译革职为民。宇文赟悄悄地把他拉了回来,藏了起来。郑译就天天对宇文赟说,你什么时候才能当皇帝呀?我天天盼着呢。宇文赟视他为心腹,现在让他参与朝政了。用一批少壮派为心腹。这些人只能一心一意拥戴他。这样,皇权就提升了。二是杀人。杀那些妨碍他的。一是王轨,二是齐王宇文宪。王轨是周武帝信任的人。本托付给他的。王轨还说过太子不堪重任的话。宇文宪是周武帝的亲弟弟,是声望好的,曾做最重要的指挥官,自己就引起过他的怀疑。现在齐王是叔叔,声望又好,万一想限制权力,怎么办?索性杀了。当时辈分高的或杀或放。整个中央只一个大人物了,才是唯我独尊了。
就在这时,一个人获利了,是杨坚。这些元老被杀,也都是对他疑心重的人。也同样提醒过周武帝注意杨坚的人。这些人去了,也没有人再提醒防范他了。这些人不在了,位置得有人呀,这些亲信也不行,还是原始地位低,他杨坚行呀,有战功,地方大员,不行谁行,一年连升三级,官大前疑。相当于首席宰相。勋位是上柱国。最上层的。最高的爵位都得到了。这是位极人臣了呀。传位周静帝,宇文衍不是杨丽华生的。后宫里别人的儿子都算在她名下,杨坚就更高了。杨坚总留在京城,帮助小皇帝。与武帝时相比是冰火两重天。
(一个是虽然暴虐但并不昏庸的皇帝,一个是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重臣,杨坚和他的女婿可以说是绝配。两个人如果配合默契,各自发挥优势的话,也可以把国家治理好,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杨坚整天找人算命,一贯有不臣之心,看到女婿这样,更是野心膨胀了,对最高权力产生了梦想。可是周宣帝从来对权力不含糊。两人肯定会产生矛盾。有斗争了。怎么斗?当时有两件事。一是收买人心事件。周武帝喜欢用重典。周宣帝主张放宽刑法,本是好事,他没做好。他没明白时就废了旧法律。当时罪犯放出来,本是坏人,到社会上就为非作歹了。明明是改革,效果不好,社会乱了。周宣帝没面子,又制定法律,叫刑经圣制。百姓怨声载道。杨坚就上书说,法令滋章,非兴化之道。当即驳回了。朝中传到外面,百姓说法就不一样了。皇帝不是好皇帝。对周宣帝不满意。传到皇帝耳中,他不高兴了。你邀名,想怎样?目的是什么?从此,对杨坚防范加强了。二是皇后赐死案。立了五大皇后,杨丽华是天元大皇后,其他四人经常斗,杨丽华清心寡欲,懂礼数,不斗,注意团结。把后宫弄得像点样子。周宣帝却并不满意。声望这么高,他立刻把杨坚上谏联系起来,里外收买人心,是不是想夺权呀?发火,总有一天要灭了你家。皇帝这话是怒话,未必当真,需要杨丽华认错,如果认错,满足一下虚荣心,可是她不是这种性格,她对自己的身份是看重的。不屑于讨好,出身贵族,也没学会低头。她镇定自若,摆出烈士的样子。这是公然挑战权威呀。逼着她自杀。这就严肃了。如果真如此,杨家就受牵连。所幸,有人去报了信。杨坚也是吓着了,让夫人飞速进宫,跪下请罪。终于放过了她。可是,周宣帝的猜疑加重了。他想她凭什么这样硬,不是权力让他自信。不得不除。就在这个事件后,没几天宣杨坚入宫,吩咐卫士如果脸色有异,立即杀了。杨坚知道凶多吉少,能怎么办?他早炼就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了。见到时,言语从容,有礼有节,武士也没见出异常,也就没下手,周宣帝只好放了他。
(事实上,杨坚不断地受到周宣帝的猜忌,有一次还险些丧命,是杨坚凭借他的老成持重逃过了一劫。但是从宫里出来以后,杨坚真的害怕了,他知道,以周宣帝的脾气,说不定还会找出什么借口来刁难他。虽然这次侥幸出来,但是,只要被他盯上,日后终归难逃一死。那么杨坚究竟如何自保呢?)
杨坚决定避风头,不如到外地去,皇帝远了,不是想不起他来吗?没那么简单。他地位高呀,不容易去。这时,他去求人了,求的是郑译。这是周宣帝前的红人,本是他的同学。跟他讲,我想到地方去,可是我害怕走不掉,你帮我说说。日后有重报。郑译怎么答复?他是小人,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得出他的聪明。他知道周宣帝不得人心,纵欲,他怀疑周宣帝活不长,眼看着杨坚声望好,没准修成正果,没准给自己留了后路。他答应了。他也要想办法呀。他就知道周宣帝有心病,总想自己能更强于爸爸,建立更大的功业。想超越只能是统一天下。一天周宣帝跟他谈这事时,郑译马上说,要想平定江东,得派重臣,否则压不住阵脚。他说普六茹坚去合适,不如派我跟他去,或者他跟我去,我做监军,行。周宣帝想杀他没理由,留着看着不顺眼,不如让他去,徐图之。一想,得意,在580年5月任命为扬州总管。杨坚觉得松口气了。杨坚出发前郁闷,以为本来会飞黄腾达,现在去,下次回来是什么时候?他对周宣帝相当不放心。他喜欢算命,他也没事给周宣帝算,长相上是短命鬼,“天元实无积德,视其相貌,寿亦不长,加以法令繁苛,耽恣声色,以吾观之,殆将不久。”他不放心了,他不放心是他到底什么时候死,怕他死时,自己不在现场。当时的情况,七岁小皇帝,周宣帝死时,自己在地方,鞭长莫及,怎么办?他纠结。不走不安全,走呢,又舍不得。到底走不走呢?
大隋风云(上部)第六集·杨坚辅政·2011年5月20日
视频地址:
(因为周宣帝的猜疑,杨坚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与其朝不保夕,还不如到外地避避风头。在周宣帝的宠臣郑译的帮助下,杨坚被任命为扬州总管。但任命书下来,杨坚又犹豫了,他眷恋在朝中已经取得的权力和地位,不愿意轻言放弃。那么,在犹豫徘徊中,杨坚到底是走还是没走呢?在这个历史时刻,朝廷中又发生了什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六集《杨坚辅政》。)
史载,杨坚没走,五月四日得到任命,但立即生病了,是足疾,是真的还是假的,都不知道。但是他到五月十日还在长安。这时候,国家出大事了。女婿周宣帝死了。九日夜要去巡幸天兴宫。他的主意没人敢反对,第二天,得病了。是重病。如果死在宫外,这是不得了的事,可能引起政治动荡的事。马上随从就簇拥着他进宫,进入了弥留之际,召颜之仪和刘昉进卧室,受遗诏,这相当于中书舍人。应该由他们来起草。一般解决接班人问题。这些在遗诏里说,但这时不一样,前一年,579年,他刚21岁的时候,他就自己升了太上皇了。现在要死,皇帝不存在争议。不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的是执掌政权的问题,由谁来辅政的问题。这时宣帝“喑不复能言”。两人手握重权了,虽然皇帝不能说,但他们要写出来,写谁不就是谁?两个大臣中,刘昉起了主要作用。“昉见静帝幼冲,以杨坚名后父,有重名,遂与领仕史郑译……谋引坚辅政,坚固辞,不敢当”。开始想谁合适。他知道杨坚,印象不错,所以这时他去和郑译商量,反正皇帝说不出话来,不如索性草拟让杨坚辅政。
为什么要替矫诏,起草诏书?他们为什么选中了刘昉?因为他们是佞臣,刘昉、郑译是宣帝拉到身边,成为御正大臣,这些人言听计从,不会挑战皇权。他们的弱点是政治立场不稳,没有根基,格外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影响。他们深知一旦换朝,宣帝一去世,他们会最先被清除的,怎么不受影响呢?只有快速与新统治联系。当时看,拥立就是最好的办法。好不容易有起草的权力,为什么不用?他们一定要矫诏。
为什么要选择杨坚?有三个理由,一是杨坚有权力有威望,他是人选最佳要求,在许多人心中会顺利通过。二是杨坚跟他们关系不错,是郑译的同学,选择自己人。三是辅政大臣最好是宗室,保证江山不变色。这个外戚本没份,但是让杨坚辅政,会让他格外感恩戴德,他们自己的权利会得到保证。想好了,赶紧召杨坚入宫侍疾。杨坚听说,吓死了,不知道是真是假。是不是想借此除掉他,还是真病,要他去看一看。他忐忑不安,去了。郑译摊牌了,准备让你当辅政大臣,跟杨坚一讲,杨坚是固辞不敢当。坚决不敢当。这就不明白了。他是有野心的,现在没活长的周宣帝让他实现了,为什么推辞呢?因为他没有精神准备。周宣帝毕竟只二十二岁,没想到这么早就死。对他是情况不明,刘昉是什么想法,让他觉得得稳一稳。这却让刘昉郑译紧张了,否则会让他们自己装进去了。刘昉只得激将法,说“公若为,速为之,不为,昉自为也”。看来是真的,杨坚就说,还是我来吧。
(从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终日的倒霉蛋,到北周的辅政大臣,杨坚的这一步的确迈得有点大,杨坚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杨坚这样窃取权力也太容易了,难道北周就没人了吗,眼看着杨坚篡权,就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说话?)
五月10日,周宣帝去世,到22日,才发丧,25号杨坚才真正辅政,两个星期是他稳定局面的时期。明显他遇上了三大麻烦:一是颜之仪不肯在遗诏上签字,颜之仪弟弟是颜之推,两人是山东人,是儒学传家。北周时为官,颜之仪当了太子东宫管,周宣帝对学问有热心,对他欣赏。并因为没有背景视之为心腹,也因此成了遗诏的起草者之一。颜之仪还在等待,刘昉回来时,手握所谓遗诏了,请他署名,这一下子他不干了。他判断,周宣帝正不放心的是杨坚呢,不是真实意志的体现。他忠君观念强,得忠于朝廷呀,所以,他呵斥刘昉“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待备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怎么能轮上外戚呢?不能签这个字。史载,刘昉一看,直接找一个人替他签了。我不相信,颜之仪不会这样,难道不会喊叫吗?我觉得不会这么简单,这事得背后有人支持。这个分会是杨坚的女儿,杨丽华。她没什么政治野心,周宣帝一死,对她无异于天塌下来,怎么处理眼前?她信任娘家,这不例外,确实希望父亲帮她。现在让杨坚辅政,她当然满心高兴。而颜之仪不签,她定会出头,行使太后权力,“宣帝崩,杨后令其父隋公,为大丞相。总军国事。”支持了刘昉。颜之仪只能弃权,刘昉才会有机会找人替签了。杨坚成了辅政大臣,第一个麻烦解决了。
(尽管颜之仪坚决反对杨坚当辅政大臣,但也独木难支。在太后杨丽华的支持下,事情已成定局。那么解决了颜之仪的问题,杨坚后面的路就会一帆风顺吗?他还会面临什么问题呢?)
第二个麻烦来了,杨坚的官职安排问题。让他辅政得有名分,刘昉、郑译提出一系列方案,请他当冢宰。而刘昉当小冢宰,郑译当大司马。不好,宇文护被杀后,冢宰就没权了。这个方案是他们二人想分割权力。行政、军事都分割一些,这个冢宰就成了空壳了。杨坚心里咯噔一下,如果接受,当这个有什么意义?左右为难时,李德林来了,是内史上士,本是北齐旧臣,是才子,当时北周武帝平齐时,李德林是他派人第一时间拜访的人,“平齐之利,唯在于尔”。可见,器重如此。李德林曾一度不得志,现在杨坚也拜访他,说“朝廷赐令总文武事,经国重任,今欲与公共事,必不得辞”。所有人里,希望您好好帮助我。李德林感觉豪情,答应了杨坚。杨坚此时找李德林,不负希望,出了主意,既然最高官职是冢宰,索性抛开原来官职,新设一个大丞相,还要“假黄铖,都督中外诸军事”。掌管最高军权,把行政军事都抓到手中。刘昉、郑译好办,开大丞相府,让他们当长史与司马。他们二人傻了,给杨坚打工了。没实力想闹也闹不了。委屈地接受任命了。第二个解决了。
第三个是大臣们不听杨坚的。给周宣帝发丧,就任大丞相。当天他发布号令,小皇帝亲政,住到天台去,东宫正阳宫,当丞相府。大臣们面面相觑,这不是僭越吗?他们未必知道是矫诏,但他们知道不能这样为所欲为,不是明显篡权吗?怎么控制呢?卢贲来立功了。本是东宫官员,当了司武上士,禁军主管杨坚的下属。他说,“欲求富贵者,宜相随”。跟着丞相走吧。有些人忠于北周,想走,门口是兵器,谁让你走?想走走不掉只好跟着杨坚走。往正阳宫走。这也顺利解决了。
(经过一番文攻武卫,杨坚成功地夺取了大权,一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宣告顺利结束。此刻,天下虽然还是北周的天下,但是随着杨坚冉冉升起,很多人都预感到变天的日子为期不远了。那么杨坚为什么能够兵不血刃地取得胜利?北周的力量为什么如此不堪呢?)
这政变成功,有四个力量发生作用了,一是周宣帝的力量,青年暴卒帮了忙。周宣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宗室,这时居然没有一个可以主事的王爷,给了杨坚可乘之机。周宣帝虽然猜忌,客观上却帮了忙。二是周宣帝亲近大臣的力量。郑译刘昉矫诏是成功关键的一步。所以古人说,刘昉牵前,郑译推后,二人发挥作用原因是周宣帝恐怕巩固皇权起用新锐,把他们放到了政治位置上,给了杨坚机会。三是皇太后的力量,杨丽华是好女儿,有了国丈身份还有了篡权的机会。杨坚一再讲公主有大功于我。四是杨坚个人的力量。杨坚本人作用很大,要么是交朋友要么是立即起用的人才。杨坚身上具备了一些素质。这时,他沉浸在喜悦中,后是深深的恐惧。离砍头也只有一步。心里不安,召见,问吾以庸虚,受兹顾命。问问天象,瘐季才说,天道精微,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能向前。
【附相关资料】:甲午夜,天元備法駕,幸天興宮;乙未,不豫而還。〔還,音旋,又如字。〕小御正博陵劉昉,素以猝諂得幸於天元,〔杜佑曰:周御正屬天官。御正,中大夫,五命。小御正,下大夫,四命。昉,分罔翻。猝,古巧翻猾也。〕與御,止中大夫顏之儀並見親信。天元召昉、欴儀入臥內,欲屬以後事天元瘖,不復能言。〔寢室謂之臥內。屬,之欲翻。瘖,於今翻。復,如字,又扶又翻。〕昉見靜帝幼沖,〔沖,亦幼也。周成王率稱「沖人」、「沖子」。〕以楊堅后父,有重名,遂與領仕史鄭譯、〔鄭譯以內史上大夫領仕史。〕御飾太夫柳裘、〔周置御飾大夫,掌御飾;其御服又置司服掌之。〕內史大夫杜陵韋劚、〔杜陵,漢、晉皆屬京兆,後隋併入京兆大興縣,其地在隋、唐長安城南。劚,與謨同。〕御正下士那皇甫績〔朝那縣,屬安定郡。後周下士,二命。〕謀引堅輔政,堅固辭,不敢當;昉曰:「公若為,速為之;不為,昉自為也。」堅乃從之,稱受詔居中侍疾。裘,惔之孫也。〔柳惔,柳元景之從孫,世隆之子,世仕江南。江陵陷,柳,氏入關中,遂臣於周。惔,徒甘翻。〕
是日,帝殂。〔年二十二。殂,祚乎翻。〕祕不發喪。昉、譯矯詔以堅總知中外兵馬事。〔考異曰:周帝紀:「乙未,帝不豫,還宮,詔堅入侍疾。丁未,追五王入朝。己酉,大漸,昉、譯矯制以堅受遺輔政。是日,帝崩。」按堅以變起倉猝,故得矯命當國。若自乙未至己酉,凡十五日,事安得不泄!今從隋帝紀。〕頻之儀知非帝旨,拒而不從。昉等草詔署訖,逼之儀連署,之儀厲聲曰:「主上升遐,〔記曲禮:告喪曰天王登假。鄭玄曰:登,上也;假,已也。上已者,言若仙去云耳。登,猶升也。假,與遐同,音霞。〕嗣子仲幼,〔靜帝時年八歲。〕阿衡之任,〔商相伊尹輔太甲,稱阿衡。孔安國傳曰:阿,倚;衡,平。〕宜在宗英。才過人曰英。宗英,宗室之中其才過人者。〕方今趙王最長,以親以德,合膺重寄。〔趙王,謂趙王招,於靜帝諸大父行中,其年最長。長,知兩翻。膺,當也。〕公等備受朝恩,〔朝,直遙翻。〕當思盡忠報國,柰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老子:天下神哭器,為者敗之,執者失之。註云:大寶之位,是天地神明之器,故不可以力為也。又曰:國之利器,不可以授人。〕之儀有死而已不能誣罔先帝。」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儀署而行之。諸衛既受敕,並受堅節度。〔周自左.右宮作至左.右羽林、游擊,皆諸衛官也。〕
堅恐諸王在外在變,以千金公主將適突厥為辭,徵趙、陳、越、代、滕五王入朝。〔五王就國,見上卷上年。厥,九勿翻。朝,直遙翻。〕堅索符璽,〔符,謂兵符。璽,謂天子六璽。索,山客翻。璽,斯氏翻。〕顏之儀正色曰:「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索,山客翻,〕堅大怒,命引出,將殺之;以其民望,出為西邊郡守。〔「西邊」,恐當作「西疆」。五代志:臨洮郡合川縣,後周置,仍立西疆郡。考異曰:北史鄭譯傳,「之儀與宦者謀引大將軍宇文仲輔政。仲已至御坐,譯知之,遽率開府楊惠及劉昉、皇甫績、柳裘俱入。仲與之儀見譯等,愕然,逡巡欲出,隋文因執之。於是矯詔復以譯為內史上大夫。明日,隨文為丞相,拜譯柱國府長史。」按之儀若爾,豈復得全!今從之儀傳。〕
丁未,發喪。靜帝入居天臺,罷正陽宮。〔置正陽宮見上卷上年。〕大赦,停洛陽宮作。〔治洛陽宮見上卷上年二月。〕庚戌,尊阿史那太后為太皇太后,李太后為戈帝太后,〔靜帝祖母也。〕楊后為皇太后,朱后為帝太后,〔靜帝嫡母、坐母也。〕其陳后、元后、尉遲后並為尼。〔皆不以德選,以色進者也。尼,女夷翻。〕以漢王贊為上柱國、右大丞相,〔贊,靜帝叔父也。周人上右。相,息亮翻。〕尊以虛名,實無所綜理。以陽堅為假黃鉞、左大丞相,秦王贄為上柱國。百官總己以聽於左丞相。〔孔子曰:君薨,百官總己以聽於耱宰三年。朱熹曰:各總攝己職以聽也。余謂若此者必有伊、周之臣而後可。〕
堅初受顧命,〔顧命始於周成王。孔安國曰:臨終之命曰顧命。余謂顧命者,言天子登遐,若回顧而有所言也。陸德明曰:顧,工戶翻。〕使邗國公楊惠〔邗,音寒,又古寒翻。〕謂御正下大夫李德林曰:「朝廷賜令總文武事,經國任重。今欲與公共事,必不得辭。」德林曰:「願以死奉公。」堅大喜。始,劉昉、鄭譯議以堅為大耱宰,譯自攝大司馬,昉又求小耱宰。〔後周置小耱宰,上大夫也,六命。按爾雅:耱,大也。鄭玄曰:耱,大之上也。耱宰之上不宜加小字,故周官止曰小宰。昉,分罔翻。耱,知隴翻。〕堅私問德林曰:「欲何以見處﹖」〔處,昌呂翻。〕德林曰:「宜作大丞相、假黃鉞、都督中外諸中外諸軍事,不爾,無以壓眾心。」〔如昉、譯之言,大耱宰雖六官之長,然猶與諸公等夷。德林所言,則宇文泰所以輔魏者也。不爾,猶言不如此也。相,息亮翻。壓,於甲翻。〕及發喪,即依此行之。以正陽宮為丞相府。
時眾情未壹,〔言周之朝臣未盡歸心於堅。〕堅引司武上士盧賁置左右。〔賁,扶分翻。〕將之東宮,〔正陽宮,本東宮也。〕百官皆不知所從。堅潛令賁部伍仗衛,〔仗衛,執仗而宿衛之兵也,盧賁以司武上十統之。楊堅潛令賁,此舉為如何﹖〕因召公卿,謂曰:「欲求富貴者宜相隨。」〔觀堅此言,則其夙心可知矣。〕往往偶語,欲有去就,賁嚴兵而至,眾莫敢動。出崇陽門,〔崇陽門,周宮城之東門。〕至東宮,門者拒不納,賁諭之,不不去;瞋目叱之,〔瞋,昌真翻。〕門者遂卻,堅入。賁遂典丞相府宿衛。〔盧賁遂為楊堅私人矣。〕賁,辯之弟子也。〕盧辯,與蘇綽共定後周官制者也。〕以鄭譯為丞相府長史,〔長,知兩翻。〕劉昉為司馬,李德林為府屬,〔丞相府有掾有屬。〕二人由是怨德林。
大隋风云(上部)第七集·剪除宗室·2011年5月21日
视频地址:
(周宣帝暴崩,命运之神把杨坚推到了历史的前台。在刘昉、郑译的帮助下,杨坚矫诏当上了辅政大臣。而按照常理,辅政大臣应该在宗室,也就是周宣帝的叔伯或者兄弟中产生,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落到杨坚这个外戚的头上,但是历史的确选择了杨坚。那么,杨坚辅政,北周的宗室会答应吗?他们将如何对付杨坚呢?通过非正常手段当上辅政大臣的杨坚,又会如何对待北周宗室?双方将会展开怎样的较量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七集《剪除宗室》。)
杨坚走了这条道路,对宗室的清洗就开始了。分成两部分,一是在京的,亲弟弟汉王宇文赞毕王宇文贤;另一部分是京外的宗室,五个叔叔。对宇文赞是先拉后打,李德林设计的是让杨坚当大丞相,实际操作就成了左大丞相。右大丞相就是宇文赞。他不成器,对杨坚是好事。毕竟当时是北周的天下,得给宗室面子,杨坚还得给北周考虑一个位置。最好的人选就是宇文赞。是太上皇的亲弟弟。他辅政谁也没得说的。宇文赞又是年少之人,不会给杨坚造成麻烦。左右大丞相,当然是右更大,这只是名义上的,杨坚可不想让他真正掌权。宇文赞看不懂这样的安排,还真把自己当回事,每天按时上班去。杨坚在一块,杨坚郁闷了。骗他吧,刘昉最知道怎么对待了,宇文赞好色,就献上几个美女。问他为什么这样,刘昉就说你是众望所归,最终还得您来。先帝刚刚去世,还不能贸然行事,不如您回避一段,迷魂汤把宇文赞灌晕了。天天在家等呢。对付堂兄毕王呢,当时是雍州牧,相当于北京市长,宇文贤精明强干,不是那么容易对付,杨坚起用杨雄。武则天的父亲叫杨达,杨达的哥哥就是杨雄。当时杨雄是杨坚的堂侄。还是雍州别驾。杨坚可以利用他了。6月10日就指使他告状,说宇文贤诽谤朝政,阴谋作乱。下属控告上司,杨坚把他一家抓起来了,京内两个王爷就消停了。
(经过一番斗智斗勇,杨坚成功地解决了京城里的宗室。但是,当时,北周最有实力的宗室并不在京城,而是分布在各个地方。一旦他们就地造反,后果也会相当严重。那么杨坚又将如何处理京外的王爷呢?)
当时王爷五个,赵王、陈王、越王、代王、滕王,是北周的实际开创者宇文泰的儿子,这些王爷在京外,是因为周宣帝权力的弦崩的。当初必欲除之。周帝王帝去世时,长安城里没一个王爷,五个实力强大,杨坚想谋权,当然容不下他们。杨坚充分动用自己的谋略,分五步解决他们:一是骗入京师。先集中到长安来。《文帝本纪》说,是骗来的。杨坚在给周宣帝发丧时,借周宣帝名义因赵王女儿出嫁突厥请王爷回来观礼,这是说得通的事情。都不怀疑,一个个被骗回来了。第二种说法是《崔彭传》说,是绑架来的。崔彭受命去绑架。请陈王,宣读圣旨,在驿站,请去驿站听。陈王去了,带着人马去了,崔彭看到有备而来,跟陈王说,要宣读圣旨,请下马听旨。陈王下马,崔彭随从按住了。大声宣布,陈王有罪,诏征入朝,左右不得辄动。左右不明真相,只得允许他们被绑走了。其他的四个也应该如此。这是绑架说法。哪个更合理?我认为后者活灵活现,但是,恐怕不如第一种说法可靠。一是因为召五王进京,这是大事,不允许任何含糊。一定要万无一失,要是去绑架,怎么只派一二三个人去?万一失手,当即造反,战火立即就起了。二是因为当时身份是辅政大臣,对北周有基本的尊重。这是周宣帝的叔叔,不会轻易动武。三是因为杨坚这时不惜一切,绑来长安一定会迅速解决,事后看,至少五王到长安之初,杨坚还相当客气。这与绑架相矛盾。因此我认为这几个王是被骗来的。
(按照蒙曼老师的观点,北周的在京外的五个王爷是被杨坚骗到了京城。这样当然有利于集中打击。但是,五位王爷毕竟德高望重,对付他们,决不能贸然行动。那么,杨坚的下一步如何走呢?)
杨坚第二步方案是敲山震虎。几个王爷来长安,是六月四日的事,长安是杨坚的天下,北周摇摇欲坠,他们想共谋大事,推翻杨坚。他们想到的是毕王,六月十日,杨坚处死了他们一家,毕王在他掌握中。五位应当明白,不动他们是因为我杨坚客气,不是因为我不知道。要小心一点,还敢?第三步是糖衣炮弹,震慑五位后,杨坚主动向五王示好,七月十六时,借小皇帝名义下诏,五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是显示对他们的尊重。削弱他们的防范心,也做给天下人看的。利是能收买人心,这有危险,会让他们引人注目。这个没多久,杨坚实施第四步,是重拳出击。他利用所谓刺杀事件,把两个剿灭了。这是赵王挑起来的。他年龄最大,最灵活,最不容忍杨坚的。赵王想计划,干掉杨坚,请杨坚去喝酒。他也怕赵王下毒,自己带酒肉去,请进内室,两人喝酒,赵王安排两个儿子和小舅子,还准备了军马,杨坚带了堂弟杨弘和大将元胄去。略有酒意,想吃水果,赵王让儿子端上果盘,赵王插一块喂到杨坚嘴里,佩刀不离他的脸。元胄大声请事多,请快走。赵王生气了,教训他。我跟他说话,有你什么事呀?还不退下。威胁元胄,他是大将军,元胄也沉下脸来,瞪着他,提刀站到了杨坚身旁。赵王觉得用佩刀来刺杀杨坚不成了,改了办法了。想让后堂里的兵来包围这一行人。可是怎么让他们过来呢,赵王假装醉,想站起来跑,元胄一把按住了。赵王又站起来,又按下。如是者再三。不给他机会。赵王说,渴得要命,去倒杯水吧。元胄不理他。气氛紧张,这时,滕王来拜访赵王,来到门外。杨坚应该出迎,杨坚要去,元胄赶紧说,这里异常,请丞相赶紧离开。史载,杨坚不为所动。说,他们没武装,怕他们干什么呀。元胄说,大周的兵马不是他们的吗?我怕保卫不了你呀。杨坚呢,没反应。又入席了。要再吃好喝好。元胄只得陪着。听到后堂铠甲响,元胄一把拉着杨坚就跑,赵王站起来要追,元胄呢,一下挡在卧室门口。赵王冲不出去,被挡住了。估计杨坚逃远了,自己才逃。赵王一看都走远了,弹指出血。愤慨自己放走了他们。第二天杨坚下诏赵王、越王谋反,把两家全干掉了。
(按照史书的记载,杨坚和五个王爷之间的较量如同鸿门宴,每个人都活灵活现,但是蒙曼老师认为,正因为此,所以这段记载可信度不大,那么,杨坚和五个王爷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觉得这些史料,都言之凿凿,但是疑点太多。一是赵王有那么傻吗?估计有许多方案,一定有考虑的。赵王看到一二方案不出时,肯定有暗号,什么为号都可以,怎么可能要自己去叫人?二是杨坚的表现也同样傻。赵王要刺杀他,谁都看得出,他就看不出来?三是,这事处理太离奇了。故事中出现的是赵王宇文招和滕王,真正被杀的是越王与赵王。越王没出现过,却被杀了,滕王却没事,这太不公平了吧?看不出道理。四是这故事本身太传奇了。太像鸿门宴了。恰恰是史书作者把这段粘贴了。这不可靠。真实情况会是怎样?我觉得《高祖本纪》有透露。“五王阴谋滋甚,高祖赍酒肴以造赵王第,欲观所为。”是杨坚去赵王家里,是杨坚强行去请赵王。杨坚是有备而来,赵王是措手不及,滕王才会突然来闯了。不可能事先安排刺杀杨坚。赵王应该是被迫接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些都是故意编排的理由。处死赵王越王两家,也应该是杨坚早计划好的。赵王年龄大、威望高,越王也是有本事的。滕王不在诛杀范围之内。杨坚按原定计划,把两人捉拿归案。这应该是杨坚原定的安排。这一下震惊朝野。这是第五步,即重拳出击。到580年秋冬之际,杨坚斩尽杀绝了,十月十二月,诛杀了陈王、代王、滕王及家属。北周五个王被消灭了。宗室中没有人能阻止改朝换代了。
大隋风云(上部)第八集·三方叛乱
视频地址:
(杨坚当上辅政大臣后,一方面稳定朝廷,一方面铲除北周宗室,改朝换代的步伐越走越快,看起来,北周变天的日子不远了,但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就在杨坚梦想着改朝换代之际,北周的元老大臣不干了,他们在地方纷纷起兵,向杨坚发难。作为北周的元老大臣,相州总管尉迟迥、陨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和杨坚有着相似的政治背景,他们不想让杨坚独占了这个便宜。那么这三个总管实力如何?为什么是尉迟迥首先发难呢?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八集《三方叛乱》。)
杨坚凭着国丈身份想抢便宜,几个资历老的老臣发作了。三个总管,是大军区司令。一是尉迟迥,二是司马消难,三是王谦。三个人格外过不去。尉迟迥七十多了,一是北周的实际开创者宇文泰的外甥。二是是周宣帝爷爷丈人,周宣帝的另外一个皇后的爷爷。说起来比杨坚还亲。司马消难有来头,是北周当朝皇帝周静帝的岳父。就算篡权也得我来呀。王谦是益州总管,跟北周感情深。他爸爸是北周著名烈士。他感觉世受国恩,得尽忠报国,也不容许杨坚谋权。所以他们一定要清君侧了。最先反叛的是尉迟迥。
尉迟迥实力强野心也大,他也惦记着北周的权力。二是杨坚也是最先拿他开刀。尉迟迥实力上,蜀国公,杨坚是隋国公,是继承的。而蜀国公是自己打过来的。分量不一样。蜀在四川。这是关中平原的后院。如果没有四川盆地,就没有优势了。他纳入北周是对北周的重大贡献。事实上,北周所有总管中相州总管实力也最强,地盆大。难免也有非分之想。史载,给周宣帝发丧时,杨尚希来了,不到一天就返回了,他观察尉迟公哭是假的,还眼睛乱转,有心事,我认为是图谋不轨。如果待下去,或许自己被卷入不法事件中,不如连夜跑。可以看出他也想大显身手,他在杨坚后,能服气吗?杨坚当上左大丞相,肯定有人不服气,可能不服中,他最怕的正是尉迟迥。杨坚觉得还是先下手为强。二天后,以皇帝名义征尉迟迥入朝。让韦孝宽接替相州总管职务。这是摊牌。来与不来,都剥夺了权力了。尉迟迥本就不忿,现在想现在就夺我的权,还不造反?所以就准备造反了。准备好前,不会贸然行事。表面上还是服从安排。派人迎接韦孝宽,派贺兰贵去的。遇上后,韦孝宽发现这里有变数,恐怕没安好心,没准自己被杀,所以,他就称病。得慢慢走了。放慢了速度。先派手下,到相州城里打探消息。几天后,到了汤阴,遇到第二拨迎接使者,韦艺。麻痹韦孝宽,韦孝宽骂他,敢倾向于外人,韦艺吓了,跪倒。说实话是尉迟迥是想造反。这一交待证实了猜测了。更不能去了。得赶紧跑,还得尽快通知朝廷。韦孝宽跑了,关键时一丝不乱。每过驿站,交待两事,一是所有马都交给我,找好东西尉迟公要来了,没多久果然几百骑兵来了,想半路截杀,可是每个驿站都没马,都有好酒好菜备着。时间耽搁了,他们成功逃走了。朝廷接到了消息,尉迟迥造反在杨坚意料中,他派了使者跟尉迟公说,只是暂时辅政的意思。暗中,杨坚派人去跟尉迟迥副手联手,想干掉了尉迟迥。被尉迟迥知道,并杀了。这等于跟朝廷宣战了。他率先起兵,接着,另两个总管也起兵。他们一造反,北周就乱了。北周的核心关中被围了。杨坚只能应战了。派三个元帅去讨伐。一是韦孝宽讨伐尉迟迥,二是梁睿讨伐王谦,三是王谊讨伐司马消难。
(三总管之难是北周末年一次大规模的叛乱,也是杨坚建立隋朝的奠基之战。如果这场战争不能打赢,那么,中原地区就可能会重新陷入分裂之中;相反,如果杨坚赢了,他也就铲除了改朝换代的关键障碍。那么,杨坚有没有赢的把握呢?)
要平定三方叛乱,容易不容易呢?非常不容易。三大困难在:一是如何赢得北周元老重臣的支持。其他元老重臣支持谁谁的胜算才大。当时代表人物是李穆,是西魏北周的开创者之一,是北周宇文泰的救命恩人。当年,宇文泰交战时,马失前蹄,摔了下来。东魏士兵冲上来,正在这时,李穆出现了,把自己的备用马打到他身边。东魏感觉这个人不过是小人物,宇文泰才逃得了命。所有马都赏给了李穆。当时是并州总管,位置相当重要。在尉迟迥与朝廷间,倾向谁重要。李穆与尉迟迥年龄相当,战斗情谊重。杨坚是没有这个交情的。尉迟迥早早联系了李穆,李穆的儿子侄女子都倾向于他。杨坚的使者柳裘来了。这是著名的说客,以理服人。还得以情动人。杨坚还派了一个人是李穆的儿子李浑,当时在京师任职。杨坚让他来劝他爸爸。父子情深嘛。杨坚反其道,不扣其子,这叫赤诚相待,充分释放诚意。
(李穆对于杨坚和尉迟迥来说就是一枚重要的棋子,他倾向于谁,谁胜算的把握就比较大。因此,双方都争相拉拢李穆。尉迟迥占有感情优势,杨坚也以情动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李穆会倾心于谁呢?他是怎么考虑的呢?)
李穆要考虑,杨坚天子挟以令诸侯,有政治优势。二是尉迟迥获胜,但自己位置不变。三是杨坚仁至义尽,能办大事。所以决定追随杨坚。他打发李浑回去了。让李浑捎一把熨斗给杨坚,希望杨坚熨贴天下。还带了十三环金腰带。重要的是这是天子专用款式。用意明显,支持他以后当皇帝。杨坚振奋。这一加盟,他的信心大增。李穆政治影响力大,许多元老会纷纷投靠,政治实力也一下子提高了。第一个解决了。
第二个麻烦是前线的军心,李穆侄子从前线发来密告,梁士彦,宇文,崔弘度,在前线有收受敌贿的嫌疑,有可能前线倒戈。杨坚着急了。把刘昉郑译叫来,商量派三个将军替换。杨坚听有道理,找将军。有人来劝了。李德林来劝了。虽然挟天子令诸侯,与前线将士没什么区别。说他们不忠诚,另派就能忠诚吗?所以受敌贿,可能造成三个畏罪潜逃。谁都不安。再者,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千万不要乱来。三个理由一说,杨坚赶紧道谢。怎么办呢?难道任之?不如派监军去,谁还敢乱动?杨坚佩服得五体投地。
找谁呢?刘昉害怕了,倒真愿意去,可是没打过仗,怕办砸了。郑译呢?也为难,但是我有老母在堂。也不去。关键时没用,来人请缨了。高熲(音jiǒng)是杨坚的岳父独孤信的手下。高熲照样和独孤伽罗交往,杨坚夫妇都感动。杨坚派人找到他,他当时就允诺了,说,“愿受驱策,纵令公事不成,熲亦不辞灭族”。这样,到了前线监军,军心安定了下来。
第三个困难是避免三方势力趁火打劫。北周的周边政权,北是突厥和南陈朝。尉迟迥派儿子去陈为人质,司马消难是陈的隋国公了,投降了。当时有一个后梁,也想趁乱复国。杨坚各个击破了。突厥本许嫁千金公主,杨坚决定真正发嫁了。维持传统友谊。后梁呢,力量小,先派使者来长安,杨坚接待后,说当时梁国公热情款待,我念念不忘,我们遇到战争,我只能主持,贵国几代忠于朝廷,希望现在珍惜友谊。这是外交辞令,有威胁在里面。柳庄回去复命,说不是好惹的,还是安分点。陈朝是北周的宿敌。只能立足于打,主动打,压着他打,压住火力,让他没力量来帮助他们。这个也初步解决了。
大隋风云(上部)第九集·平定三方·2011年5月23日
视频地址:
(通过矫诏当上辅政大臣的杨坚,马上遭到了北周元老大臣的反对,以尉迟迥为代表的北周三个总管开始向杨坚发难。与杨坚相比,三总管的力量非常强大,特别是尉迟迥,他不仅兵强马壮,而且占据了原来北齐的故地,得到了很多北齐复国分子的支持。这样一来,如果杨坚失败的话,败的就不是他个人了,整个中原地区可能重新陷入分裂局面。相反,如果杨坚赢得这场战争,那就意味着他离皇帝之位只有一步之遥。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九集《平定三方》。)
三个总管中最强的是尉迟迥。韦孝宽打得过吗?这是关键问题。我们来谈谈韦孝宽,他是好将军吗?他不光是将军还是战略家。他一生两件事值得记录,一是玉壁之战,这在今天山西。玉壁是战略要地。东魏西魏时,东魏强,546年,东魏纠集十几万一举进攻西魏,想吞并它。韦孝宽一人领兵把守,抵挡十几万,坚守了六十多天,杀伤东魏七万多人。高欢只能撤军。这是以少胜多、城市保卫战的典范。领导这场战争的正是他。他是战略家,得谈到第二点,即上平齐三策。他没直接参加战斗。曾给武帝上过三封策文,一是讲远交近攻。如果想削平北齐,得和陈朝建立友好关系。二是讲先打外交战,交好北齐迷惑他,三是利用敌人内乱,寻找时机再讨伐。这三策都实用,是武帝平齐的指导方针。韦孝宽对平齐做了重要贡献,成了杰出的战略家。
(在起兵反叛的三总管中,最难对付的就是尉迟迥,因为他实力最强,如果解决了尉迟迥,其他人就会迎刃而解。在蒙曼老师看来,杨坚派韦孝宽出征,是选对了人,因为此人既是一员勇将,又是一个杰出的战略家。那么在战场上,韦孝宽的表现如何呢?)
他的表现也不错,有勇有谋。先看谋,他被派去接替,知道尉迟迥要造反,他逃了,虽然没接到命令,他逃到河南孟县,就停住了。这在洛阳北,洛阳是整个东部的中心城市,是东部的战略要地,他凭本能就知道,要讨伐这朝廷一定会把这儿抓到手中,他提前来了。当时八百守军都是关东鲜卑军,是接纳来的战俘,是降将,改编成的军事力量。对北周的忠诚有限。家人在尉迟迥手下,心思应该不一,打算策应尉迟迥。韦孝宽只是带几个随从来,如果八百守军哗变,他们几个人是无力抵抗的。如果哗变,洛阳也危险。东部就没有了据点了。这令人忧心,韦孝宽用计,慌称接到朝廷文书,写朝廷知道他们辛苦,要赏赐,放在洛阳的几个仓库中了。这可以理解,不同仓库放不同的东西。要他们分成几队去领取。这些人有勇无谋,当然好,去拿吧。真去领了。韦孝宽早就安排好了,一去就扣了。被扣押了,对洛阳就没造成威胁。这是有谋。
再看有勇,在河阳,韦孝宽接到命令,朝廷派来了大军,他率领大军到武陟县,尉迟惇驻守在沁阳。当时六月,沁水大涨,隔河相望,高熲到了,监军,不能不打呀,架桥吧,边架桥,尉迟迥在破坏,上流放木筏子,点火,让它们顺流而下,想让桥被烧掉。高熲也聪明,在桥上流位置设了许多土狗。筏子被挡了,靠近不了。韦孝宽搭成了桥,韦孝宽想渡河作战。尉迟惇本占优势,守有优势,他也想用计,他让部队主动后撤,给敌人腾地方,等一半过了,我们再打个措手不及,但是对手是韦孝宽,不给他机会。韦孝宽大喝,今日一战,有进无退,让所有士兵全速渡河,高熲一把火烧了桥,断了退路,士兵一看,不能回了,只能奋勇向前。猛烈冲击,那边不行了。变成无组织地后逃了。尉迟惇一人逃回去了。一路追到相州城下。邺城是北周都城,要在这儿展开决战。
(当韦孝宽和高颎带领着队伍追到相州城时,尉迟迥已经无路可退,双方的决战就要开始了。公元580年8月17日,尉迟迥率领13万大军倾巢出动,这是一支很大的力量。特别是在这些士兵之中,还有一支黄龙兵,是精锐部队,有一万多人,是这支队伍的灵魂和核心。那么在这场生死决战中,到底会发生什么呢?韦孝宽将军能否赢得这场战争呢?)
一打,发现问题,尉迟迥不是吹的,都勇敢。韦孝宽被冲得连连后退。兵者诡道也。这时,韦孝宽手下宇文忻打起了歪主意,看到许多百姓在观战。邺城百姓观战,涉及到他们的心理。百姓忠心爱国,对北周没好印象。邺城百姓幸灾乐祸。他们也觉得都是大兵团作战,他们站在土坡上观看,觉得不会危险。“邺中士女,观者如堵”,几万人在做观众。宇文忻对弓弩手说,往百姓那儿射,百姓不是战斗人员,没准备。有死有伤,整个乱了。大家哭着往城里跑,先冲击他们的方阵,尉迟迥的军队被裹着乱了,结果被杀了个落花流水。韦孝宽手下将军攻入了相州城。尉迟迥知道大势已去,崔弘度顺着台阶上到城楼上,尉迟迥看到,以为是敌人来了,崔弘度亮相,说不认识亲戚了吗?对尉迟迥说,我们都是为国家的人,不能循私情,劝他自杀。尉迟迥自杀了,另外两个在十天后,司马消难逃了,成了陈朝的大臣。两月后梁睿开进了成都,也平定了益州王谦的叛乱。至此,三总管叛乱被平定了。
(尉迟迥自杀后,北周三总管叛乱相继平定,三总管叛乱是北周末年政治舞台上的一件大事,它是来势汹汹、声势浩大。但是我们发现,从6月10日尉迟迥起兵算起,直到10月26日王谦被杀,一共才维持了四个半月。而三总管都是实力派人物,为什么他们败亡得会如此迅速?蒙曼老师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这里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三总管是外强中干,杨坚是精明强干。三总管中,王谦本是懦弱。尉迟迥虽然有战争经验,可是七十多了,过了年龄。韦孝宽的军师比他的强。军师是高熲,这边是崔达拏。是白衣秀士型的。行军打仗没真正的智慧。尉迟迥如此,其他两个更不行。杨坚精明在,这场战争中有三个满分,一是用人、二是纳谏、三是统战。用人用高熲用韦孝宽,韦孝宽有勇有谋,高熲能断大事。胜了一半了。纳谏上,接纳了李德林建议。李德林建议有风险,杨坚居然就信任,接纳了。这是要相当大的判断力与广阔的胸襟的。而后来宇文忻他们取得大功,正源自纳谏。统战上,怀柔李穆,确立了政治优势。地盘不如三总管,但能力强太远。二是杨坚占据政治优势。挟天子令诸侯。虽然三总管说杨坚篡权,那是他们一面之辞。而杨坚是按皇帝的名义来,这相当有权威。三是尉迟迥打出的旗号没有那么多力量。二十来年的北周不足以形成忠臣的形势。杨坚辅政后的宽容法令,让人看到了希望。匡复北周就没那么多吸引力。三总管都做不到忠诚,还怎么要求别人?
(在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尽管三总管叛乱来势汹汹,但最终都被迅速平定。平定了三总管,对于杨坚来说,当然是一件大事,为他消除了改朝换代的最后障碍。但蒙曼老师认为,这场战争的意义远远不止与此。)
我觉得这场战争有四方面意义:一是北周对新征服的地区的统治更加巩固。相州郧州益州,对北周的忠诚度低。三方叛乱,在这儿就足以证明。北周对这里的控制能力加强了。相州人心最不稳。杨坚一把火把邺城烧光了,百姓南迁四十五里,迁到河南安阳。当时,有实际效果的。二是杨坚的个人统治更加稳固。他本是左丞相,之后,周静帝直接任命他为大丞相。其他大臣的制约没有了。还让杨永统辖北齐旧地。这是控制能力明显加强。三是给了杨坚一个考验干部的机会。本不服气的多,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马上表态。敌暗我明,容易形成长期的政治隐患。这事一出现,战争状态下,每个人都得表明立场。容不得含糊。杨坚能迅速判断谁是敌谁是友了。这叫长痛不如短痛。四是这场战争让杨坚发现了真正的人才。像先前的刘昉与郑译,成了心腹。杨坚当初的赏赐到了朝野侧目。战争让杨坚发现这两人不行。杨坚发现他们没政治责任。刘昉郑译不能帮上忙。杨坚发现他们并没有政治气。这样的人只能搞政变。靠前站的是高熲与李德林。李德林多谋善断,文采斐然。提了两个好主意,当大丞相,派监军。杨坚视为谋主了。大事跟他商量。李德林是著名才子,当初北齐人都排队去看他的。才能得到真正的施展了。高熲是能文能武。“熲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军事才华得到充分展现。杨坚请他进卧室中,宴请他,把帐子送给他,这是极大宠幸。杨坚满意了。这场仗打得值了。580年9月初9,杨坚借皇后是司马消难的女儿之名把小皇后废了。皇帝的地位就可危了。北周宗室力量被摧毁了,杨坚的改朝换代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大隋风云(上部)第十集·建立大隋·2011年5月24日
(公元580年,杨坚平定了三总管叛乱之后,他的身份开始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提升,公元580年9月,杨坚被任命为大丞相,10月又加上了大冢宰,12月,杨坚的爵位晋升为随王。转过年来581年2月,周静帝又把杨坚的职务换成了相国,而且让他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加九锡之礼。此时杨坚的身份已经越过正常大臣的红线,改朝换代只剩下时间问题了。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蒙曼副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大隋风云》(上部)第十集《建立大隋》。)
大臣们当不下去了,改朝换代只是时间问题了。庚季才开始说话了,太阳从正东方出来是二月。甲是天干的开始,甲子日是惊蛰,节气也吉利。周武王是二月甲子天即位的。享国八百年,我们也应该在二月甲子一天改朝换代,各方面都吉利。小皇帝周静帝就只能配合了。李德林早就替他起草了禅位诏书了:“元气肇辟,树之以君。有命不恒,所辅惟德,天心人事,选贤与能,尽四海而乐推,非一人而独有。周德将尽,妖孽递生……今便祗顺天命,出逊别官宫,禅位于隋,一依唐虞、汉魏故事。”天命不常,唯德是福,天命在隋王这里了,我看得清楚,所以我决定禅位于隋王。这就等于正式表态了。后续手续完毕,杨坚就接受了传国玉玺,正式称帝。建立了新朝,王朝叫什么名字呢?古代国号往往根据开国者在前朝的封号而来。他原是隋国公隋王,当时不叫隋,先前是“随”,而到现在,是隋了。那是走之旁,不能说走就走。改同音字。年号呢?叫开皇元年,开皇的意义是,佛教名词,“圣皇启运,像法载兴”。杨坚小时是被尼姑养大的,用这个是向佛教徒表态。废佛的事过去了,会大力弘扬佛法。这不仅是佛教名词,也与道教有关。每一劫开始就有新领导,开皇是历劫后的开始。这也是向道教开始,得41亿年。拉拢了佛、道两教,希望得到两教的保佑。
当年不断有术士说他必得天命,现在这种忧心过去了,可以享受大富大贵了。豪情在心里升起。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大隋,史称隋文帝。杨坚改朝换代成功,有一个人却被放到了最尴尬的位置上了。她就是杨坚的女儿,北周太后杨丽华。现在大隋王朝取代了北周,这个前朝太后怎么办?杨丽华又如何看待杨坚的作为呢?)
杨丽华是软弱的女子。当初希望爸爸帮她。为此还帮过杨坚矫诏辅政。当她发现父亲志不在此,她可不愿意父亲改朝。她嫁给北周的皇室,不希望父亲变天。二是也为自己前朝太后身份考虑。身份不好摆正。不满意父亲想篡位。“后知其父有异图,意颇不平,形于言色。及禅位,愤惋逾甚。隋主内愧之,改封乐平公主,久之,欲夺其志。公主誓不许,乃止。”表现出不满情绪。改朝换代后,更格外愤愤不平。没有意义了。她没实际权力,这样做有什么意义?杨坚心里觉得点对不起她,重新封她为乐平公主,打算找一个好女婿。被杨丽华拒绝了。两重身份在她一个人身上,这在历史上独此一家。
(杨坚建立隋朝,从他矫诏辅政开始,一直到建隋称帝,一共才用了九个月的时间,这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创业史里,算是比较容易的。杨坚创业之所以如此顺畅,当然是利用了前朝太后之父这个特殊的身份。所以清朝的一个学者赵翼说,古来得天下,没有比隋文帝更容易的了。但是蒙曼老师还认为,其实事情远远比这个复杂,那么她为什么这样说呢?)
历史上所谓偶然性也往往是必然因子在起作用。杨坚是偶然发生前的必然铺垫了。这种历史铺垫归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天时指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分裂应该结束了。北方中原地区一直在少数民族统治下。北魏时开始实行汉化,但触犯了鲜卑利益,失败了。后重新回到胡化倾向。像赐胡姓,杨坚父亲就被赐为普六茹姓。这其实是想让汉人将领认同胡人。这是胡化措施。西魏是少数鲜卑进入汉人的大海中,不可能无视汉人的力量。主观上胡化,客观上汉化也在开始。像宇文泰也模仿周礼建六官制。想继承三制来确立文化正统性。北周后,汉化倾向更明显了。北周武帝改革重要的一条是允许汉人参军。北周军队构成就成以汉人为主了。周宣帝时,汉化上继承了父亲的方针,甚至走得更远。他穿着汉人衣服登基的。加强皇权,起用汉人小臣,北周官僚队伍结构也变化了。像刘昉、郑译都是汉人。这说明汉官僚在当时占据大比例了。中原汉人官、兵、民多,汉人当皇帝也顺理成章了。当时北方民族在中原活动了两百多年,有大的政治军事实力。给中原深深打上了印记。如果是纯粹的汉人,能不能担当重任?他不会了解这些背景,到底什么样的汉人为好?杨坚就好,是汉族,得到汉人的官兵民的拥护,也是鲜卑人政治体制下长大的,与他们还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他是民族融合的产物。太不容易了。311年算起,整整270年时间为杨坚这样一个汉人登基做准备,这个天下不容易。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说过,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对杨坚也是,重新建立以汉族为主体包含多民族的因子的政权,也是一大步,这正是天时。用了几百年时间。
(蒙曼老师认为,北方地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胡汉融合已经基本完成。这种历史背景正是杨坚称帝的天时。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杨坚的天下得来的真是不易。那么在地利和人和上,杨坚又占有哪些优势,为什么蒙曼老师认为历史选择杨坚,还有地利和人和的因素呢?)
地利上,杨坚的出身,是关陇贵族。父亲是武川镇人,进入西魏政权中,成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一。这就是关陇贵族集团。顺利把女儿嫁给北周皇室,这是他能篡权的基础。放在父亲时代开始,也经历了几十年时间。这也不容易。
再看人和,周宣帝时代的政治局面:一是周宣帝疏远宗室,二是他荒唐残暴。他死时,根本找不出宗室来主事。辅政才能落到杨坚头上。北周的大臣对北周统治不满,所以杨坚没受到激烈的反抗。这个因素从北周宣帝角度叫失人心,从杨坚就是得人心。所以叫人和。建立这样的因素,也用了三年时间。杨坚建隋看起来是偶然,但必然因子看,就得几十年几百年时间了。
(在蒙曼老师看来,历史选择杨坚,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既然如此,那么,杨坚建立隋朝,就绝不是一场简简单单的宫廷政变,而是一个历史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就要有新气象,杨坚建立的隋朝又有哪些新气象呢?)
建隋在政治上有新气象,两方面表现:一是恢复汉姓,580年,以周静帝名义发布诏令:“诸改姓者,宜悉复旧”。首先是他自己恢复了汉姓。许多汉人都恢复了。二是恢复汉制。开皇元年二月,马上宣布废除六官制度改行汉魏制。什么大前疑退出了舞台,而三师三公进入官职系统。尚书门下御史台等重新回来了。就成为新政府的主要职能。这时杨坚的主体原则是恢复原有的汉人的官职。彰显汉文化在整个国家中的主体地位。这是不是大汉主义?不是,汉人占绝大多数。汉文化也不是别的文化所能取代的。这在中国历史发展上有积极意义的。符合中原各民族根本利益的。杨坚对于未来国家发展都有利,是有眼光的。
(无论是恢复汉姓,还是恢复汉制,杨坚所做的工作都是彰显汉人和汉文化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建立一个新的政权,要想让它走稳,走好,不能只靠制度建设,还要树立相应的政治风气和政治精神。那么杨坚在隋朝开创之际,它的政治风气如何呢?)
举两个例子,一是当时一个官员叫荣建绪,跟杨坚关系不错,出任刺史,杨坚说,别走,在京城呆几天,一起享受富贵。暗示要改朝换代了。荣建绪说,不敢听,不支持。去上任了。杨坚以刺史身份回来,问他后悔吗?他说,“臣境非徐广,情类杨彪”。这里面有典故,徐广当年曾哭泣,杨彪终生闭门不出,自称汉臣,不愿意为曹魏大臣。这表明他愿意对旧朝称臣。杨坚表态呢?帝笑曰,“朕虽不晓书语,亦知卿此言不逊”。能听得出来,不是好话。没有处置照样让他升官。这个例子说明,杨坚想树立传统的儒家价值观。希望以后所有人向荣学习,忠诚。二是要树立一种宽容的政治精神。所有大臣曾为两朝服务过。想让他们为自己的隋服务,只能宽容,允许对旧朝存在感情,给他效力的机会,才能笼络人心。他处理得好。树立了正面的形象。
第二个例子,对北周宗室问题,他对北周宗室可不如此温情了。一个叫虞庆则的出了主意,杀宗室还不够。想站稳,得把所有活着的宗室杀了,免得后患。杨坚考虑,宗室与大臣不一样,大臣可以宽容,他们不会发动大事,宗室却有名分有号召力,万一受人利用怎么办?野心家打上旗号怎么办?他要大开杀戒。想杀光宗室。一个人来提反对意见。李德林来了。他提的意见是,不能这样滥杀,这不是大乱时建的朝,我们是欺负孤儿寡母来的,没正义性,如果这种情况下滥杀,只能让人印象更坏。如果没有道德正义对长期发展不利。他是想宽恕,要春风化雨,要慢慢解决。现在杨坚会听吗?遗憾的是,他没听,马上怒气回了,“君书生,不足与议此”。照杀不误。把周文帝子嗣明帝,武帝宣帝所有的子嗣通通杀掉了,还有一些很远的宗室。还开始疏远李德林。可以看出,杨坚的宽容不稳定,他性格中有猜忌残酷的一面;对李德林这些儒家知识分子与文化有怀疑。他到底是什么态度?隋文帝是权,现时严酷是真正的政治特色。对儒家文化是缺少真正的教养。大隋是带着朝气与肃杀之气而来的。隋会走向何方呢?看下集。
三 : 【百家讲坛】蒙曼《大隋风云》(下部)全集视频下载
原文地址:【百家讲坛】蒙曼《大隋风云》(下部)全集视频下载作者:大耳朵驴百家讲坛MP3全集打包下载点击进入百家讲坛视频全集下载点击进入【蒙曼《大隋风云》(下部)视频全集下载】
百家讲坛视频全集下载点击进入
本文标题:百家讲坛蒙曼大隋风云-百家讲坛之《大隋风云》上部(蒙曼)笔记第二部分(11至20集)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