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花未眠-《花未眠》教案

发布时间:2017-10-04 所属栏目:川端康成花未眠

一 : 《花未眠》教案

教学目标 :
1、理解本文主旨:关于美与审美以及作者崇尚自然美的表述。
2、 体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写法。
3、 让学生建立感受生活美的意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
预习准备:
1、 让学生了解川端康成和他的作品(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老师选摘印发
瑞典科学院安德斯o奥斯特林授予川端康成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授奖辞》。) 
2、 把作文课作业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制作成图文并貌的小报,初步激发学生捕捉生活美和自然美的兴趣和灵感。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  新课
(投影"富士山与樱花"风景画,同时播放日本音乐,课前营造审美氛围。) 
1、引出川端康成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世界的东方,有一双慧眼关注着生活,努力地寻找美。他是谁?他就是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展示作者人像,1899--1972)
2、引出主要作品和小说散文的风格
他有着敏锐的感受力,作品纤巧细腻,充满诗意;但孤独的成长历程构成了他的作品有一种淡淡的伤怨。 
(接着投影川端康成的主要小说作品,并在《雪国》下慢出其开头一句的名句。)
他的作品都"以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和大和民族的古典美"。其中小说《雪国》的开头一句:"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一片莹白。"已成为日本文学中的名句。
3、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散文《花未眠》。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和主旨
问学生: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通过作者发现未眠的海棠花美,引起了对美的感悟,还讲了自己的一些审美体验。
(投影板书"思考美的机缘:未眠的海棠花美"和下文的段落层次"3-5,6-11"
(一) 速读思考:(随即投影两个问题,配上灿烂的海棠花图)
1、由"花未眠"的新发现,作者感悟到什么?找出有关的语句。
2、作者又是从哪些审美体验来进一步强化这些感悟?

(二) 一边与学生交流以上问题,一边理清思路和主旨(同步投影要点)
1、 作者由此感悟到:(特别是哲理性、议论性的语句)
(1)"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
我们常常听到一个挺时尚的词"眼睛旅行"。看,窗外有花草树;你们周围有不少来自四面八方的亲切的老师,前面是同窗好友可爱的背影;远方的天空,还有飞翔的小鸟、多姿的云霞……。台湾作家李乐薇在他的空中楼阁也感受到了大自然中说不尽的美。
自然的美无论空间、时间、外在的、内在的都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的生命有限,感受范围、感受能力有限的,作者努力发现、感悟美,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美呢?川端康成是这样说的。(引出下面的感悟)

(2)"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美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随意展示出来,让人们轻易就能获得,但也并非苦苦追求
也不能获得。(解释"邂逅":偶然发现,不期而遇。)它存在于一种机遇,一种接触,
一种心灵感应和一种顿悟;没有特定的背景,没有特定的感悟,美就不复存在。所以,
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有亲近事物的热情,有努力提高审美能力的激情。

顺便点拨(尽量要快和通俗易懂,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语言):
A、作者在第4段引述了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是什么?
"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
"死亡"意味着终结,意味着"进步"的停止,它与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样的意思,可从人对美的感受力角度理解。这是为了说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

B、"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结合作者淡淡伤怨的风格和苏轼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提示:这种"哀伤"不仅来自海棠花本身,也离不开作者的主观情怀。
"花未眠"不是永恒的,不能永远留住这特定的美,作者为它的容易凋谢感伤。
凌晨四点的海棠美丽芬芳,却少人喝采,你说海棠可怜吗?
现在,作者无意间发现了,这本来是快乐的,但作者却很感伤,大概是由于本是众所周知的事,而自己偏偏才知道。另外,作者似乎觉得除了"花未眠"的美以外,还有更多的美未发现,于是也会产生哀伤之情。
所以,下文作者感慨:"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的美却是有限的"
C、"一朵花"也可以发展人感受美的能力,引发人发现自然之美,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这是从自然之物对于美的启迪的角度说的。
"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提示:一朵小小的花也能活得这么美,我们人呢?
我们活在世上为了什么?求真、求善,还有?(求美。)
我们活下去,仅仅能发现一朵花的美吗?(当然不是。)
为了寻找更多花的美,我们有必要--活下去,不断发现美、感悟美。
(结合毛泽东《卜算子o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a、 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
b、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不起眼的野花和小草,错过了从我们身边流淌过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坚韧地活着,只有活下去,才能不断发现两朵花、三朵花,甚至更多不仅限于花的美。"自然的美是无穷无尽的"啊!
所以,雷诺阿和米开朗琪罗尽管知道"人感受美的能力有限",但不甘示弱,努力地寻找美、感受美、创造美。


投影整体板书:
    思考美的机缘:未眠的海棠花美
对美的感悟(3--5段) 
                自然美无限 感受力有限 
                邂逅 亲近 反复陶冶
          自身的审美体验(6--11段)  

2、 的确,任何一件细小东西或易错过的景致都可能"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
作者用自身体验来印证第3--5段他对美的感悟。
(1)让学生说说:作者讲了哪些审美体验?(投影板书:自身的审美体验(6-11))
例如凝视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古人皆由插花而悟道"--川端康成)、观赏墙上挂着的名画家描绘的一幅花的画(当然"不仅限于花")。雕刻作品,狗的形象,京都的晚霞引发的联想,发现岚山的美等方面不断强化作者的这种发现美的机缘。
作者的这种感悟力、这种审美的观察力,令人叹服。
(2)(展示图片:画中花和插花图、罗丹《女人的手》、长次郎茶碗和坂本繁二郎的画)
问:其中哪些是自然美、艺术美?两者能相融吗?怎样做到?
手势、女人的肌肤与小青铜器(罗丹《女人的手》、玛伊约耳《勒达像》)--仔细
小狗与水墨画(宗达)--逼真
京都晚霞与长次郎的茶碗、坂本繁二郎的画--呼应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艺术美与自然美是相通的,美是邂逅亲近所得,好的艺术品可以提高我们对美的感受力"
让学生带着审美的心情朗读第9自然段,体会京都真正黄昏的天空与长次郎的茶碗、坂本繁二郎的画三者为什么会在作者"心中相互呼应"
(展示黄昏景色,配上有点点伤怨的音乐。读时注意画的意境、颜色给人的感觉和作者的心情和感受,注意一些重复出现的词,如"的确""真正""渗透"。)
(读后适当描绘一下,从而得出作者的审美体验。
结合川端康成散文《温泉通信》"观赏旭日和夕阳霞彩的感受"。)
明确:
"呼应"--A、文学艺术家很好地观察生活、亲近自然,准确表达自然,使作品与日
本独有的自然景象之间达到了一种"统一",一种"和谐",使欣赏者从艺术
美中领略到真正的自然之美,让观赏者产生共鸣。这种共同的神韵也是本文作
者的一种心灵感应。
 B、黄昏的意境与作者作品的淡淡伤怨一致。
所以说自然美与艺术美相得益彰。

(投影板书)
思考美的机缘:未眠的海棠花美
对美的感悟(3--5段) 
      自然美无限 感受力有限 
      邂逅 亲近 反复陶冶
自身的审美体验(6--11段)
    自然美与艺术美相得益彰


写第9段的作用--希望人们用心观察生活,特别要用心观察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不
断发现美。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第10段中感叹性的语句"岚山总是美的,自然总是美的",再次体味川端康成邂逅亲近美的欣喜之情。
(展示岚山美景图,配上具有日本风情的悠扬旋律。)

四、迁移训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
川端康成喜欢看晚霞,我却喜欢看晨曦。说起晨曦之景,我想跟同学们分享我珍藏的一份创作。
1、 展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的佳作和涉及到的图(《初o希望》),即堂采访学生的感受,再次说明美是邂逅亲近所得,美就在我们身边。 
                          初·希望      高一(10)班 柯妍
                  曦日缓缓,脉流款款,晨雾轻纱绕千婉。
                  嫩叶乍醒,屋檐朦胧,似隐若现山万重。
                  板石指路,人影渐无,路在前方去何从?
近处的石块延绵地伸向远方,
远方的河流脉脉地淌着近来;
高大的树柯装饰着天空,
在空中添上几笔刚劲;
娇小的背影点缀着大地,
给河畔增加几分浪漫;
河面上浮起的薄雾,
为山堑笼上几重朦胧;
山堑间升起的晨曦,
在青雾中渗入几分神秘;
她是归人,还是过客?
都不再重要了,
因为她跃动的背影已成为了
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2、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曾邂逅了哪些美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设置情境,让学生首先组织一下对美的发现和感悟的发言要点,然后师生交流。
(播放自然音乐《加勒比海之梦》,制造思考美的氛围,并以此计算发言准备时间。)
提示:首先点明发现的美来自何处;三言两语描写美在哪里,和对这种美有何启迪。
注意从小处着眼。
投影:一片绿叶、一抹夕阳、 一对飞鸿、
一双明眸、一杯香茗、一段音乐、
一首歌曲、一篇诗文、一张照片
……
(点拨时可适当联系一两句诗文或自己的亲身感受。)

3、 老师示范感悟美(展示蓝天碧海图,播放自然音乐《加勒比海之梦》)
这是我在网上偶然发现的一张图片,虽然不知画中地方所指何处,但那种美久久在
我心头荡漾,让我遐想联翩:
看,云游碧水追蓝天,风声笑过拂人脸,流水无痕也无言。风儿撩起了白云,向观赏蓝天的人献上一块大大的蓝宝石;一海澄清的绿水,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笔下梅雨潭的翠绿,也勾起了我对清纯洁净、晶莹剔透的九寨沟的深深回忆;更有意思的是,蓝天碧水间"一桥飞架",好一派"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感觉,我在画外看风景,可惜桥上无人看天海。我把心中的彼岸交给了和碧水交谈的蓝天,与蓝天和应的碧水。我的天堂,我的思想,全融进了这幅画中。
以上是老师亲笔写的点点感悟,献丑了。
五、小结
黑格尔说得好,"美就是生命"!川端康成用他的实际感受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受的美。今天,同学们也举了一些切身的例子,建立了一定的发现美和感悟美的意识。

文章第一句话大家留意了吗?"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文中这"微不足道的问题"指的就是海棠花未眠这件事。在文中这是作者情感的一个触发点。为什么平时这么美的东西却从身边滑过,究竟是为什么?带着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展开了下面的思索。作者由此思考了关于生活,关于审美的许多哲理。
作者说的是很微小的事情,其实谈的确是很高深的美学问题。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得出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


板书设计 (逐步投影):
思考美的机缘(发现存在的美)
对美的感悟(感受发现的美) 
自身的审美体验(创造有所感受的美)

人有人言,花有花语。二者交流,是一种缘分,它来自于心灵的豁达与冲突。虽然人生是个不断有意或无意间错过的过程,但善于感受和深思的人,对于偶然的巧合,绝不会轻易错过。
日本诗人高村光太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美,一旦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就决不会泯灭。" (在一朵淡黄色花的背景画上投影)

只要你的心灵不沉睡,你就会发现---"花未眠" !

六、布置课外扩展阅读(见"印发资料"
比较马来西亚的朵拉对一朵迟开的花有何不同的感悟?

七、如果有时间:结合侨乡旅游节,展示第二届有线冲浪杯"侨乡美景"摄影大赛的几 张作品,欣赏摄影家们用他们的慧眼捕捉到的身边的美。

[1]

二 : 花未眠

附三篇日本文学巨匠的文章,川端康成的<我在美丽的日本》《花未眠》和大江健三郎的<我在暧昧的日本》,两篇我在都是诺奖颁奖会上的演讲,各具特点,我们从中可以管窥日本时代精英,文化精英面临社会胎动时的心理,当然,也可以清晰的看到,尤其是川端康成,其风格绝对深受中国道家和禅宗的影响,有极为敏感的心灵和对大自然超乎异常的热爱,而大江健三郎,则明显更接地气,从他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民众另外的一面,政客让所有的这一切变得支离破碎,只能一声叹息了。
花未眠
我常常让人无法相信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入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

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1种哀伤的美。

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正因为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说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至少人的一生中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是很有限的,这是我的实际感受,也是我的感叹。人感受美的能力,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应该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画家雷诺阿说: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1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他又说:我相信我都还在进步。这是他临终的话。米开朗基罗临终的话也是: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之际,也就是死亡。米开朗基罗享年八十九岁。我喜欢他的用石膏套制的脸型。

毋宁说,感受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是比较容易的。光凭头脑想像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比如惟-一件的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光,这种情况确是很多。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凝视着壁龛里摆着的一朵插花,我心里想道:与这同样的花自然开放之际,我会这样仔细凝视它吗?只搞了一朵花插入花瓶,摆在壁龛里,我才凝神注视它。不仅限于花。就说文学吧,今天的小说家如同今天的歌人一样,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大概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吧。壁龛里插上一朵花,要再挂上一幅花的画。这画的美,不亚于真花的当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要是画作拙劣,那么真花就更加显得美。就(www.61k.com]算画中花很美,可真花的美仍然是很显眼的。然而,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不仅限于花。最近我在书桌上摆上两件小青铜像,一件是罗丹创作的《女人的手》,一件是玛伊约尔创作的《勒达像》。光这两件作品也能看出罗丹和玛伊约尔的风格是迥然不同的。从罗丹的作品中可以体味到各种的手势,从玛伊约尔的作品中则可以领略到女人的肌肤。他们观察之仔细,不禁让人惊讶。

我家的狗产崽,小狗东倒西歪地迈步之际,看见一只小狗的小形象,我吓了一跳。因为它的形象和某种东西一模一样。我发觉原来它和宗达所画的小狗很相似。那是宗达水墨画中的一只在春草上的小狗的形象。我家喂养的是杂种狗,算不上什么好狗,但我深深理解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

去年岁暮,我在京都观察晚霞,就觉得它同长次郎使用的红色一模一样。我以前曾看见过长次郎制造的称之为夕暮的名茶碗。这只茶碗的黄色带红釉子,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透到我的心中。我是在京都仰望真正的天空才想起茶碗来的。观赏这只茶碗之际,我不由地浮现出坂本繁二郎的画来。那是一幅小画。画的是在荒原寂寞村庄的黄昏天空上,泛起破碎而蓬乱的十字型云彩。这的确是日本黄昏的天色,它渗人我的心。坂本繁二郎画的霞彩,同长次郎制造的茶碗的颜色,都是日本色彩。在日暮时分的京都,我也想起了这幅画。于是,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那时候,我去本能寺拜谒浦卜玉堂的墓,归途正是黄昏。翌日,我去岚山观赏赖山阳刻的玉堂碑。由于是冬天,没有人到岚山来参观。可我却第一次发现了岚山的美。以前我也曾来过几次,作为一般的名胜,我没有很好地欣赏它的美。岚山总是美的。自然总是美的。不过,有的时候,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我之所以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三 : 花未眠

余晖洒满浪人的脸

彩霞幸福的笑成一片绯红

连那小溪,山谷也害羞起来

爱如空气,穿梭在夕阳下

心如止水,却未停止沸腾

望眼欲穿不到天边(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杯水祝歌,引不到你甜甜的笑

花未眠,风未止,心在跳

拂风淡月,

冷,清,秋

本文标题:花未眠-《花未眠》教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513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