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又是一年清明时-又到清明时

发布时间:2017-08-16 所属栏目:又到春花烂漫时

一 : 又到清明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朗朗的书声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点从窗口传来,一阵凉风迎面吹来。当我走入客厅时,听到爸爸叹了口气,说到“清明又到了。”

  哦,清明又到了,我又要来看你了,你可否期待,我亲爱的姥姥。

  我撑了把伞,目无焦距地走在大街上,三三两两的行人结伴而行,我看着街上的景物,雨中的人们,思绪回到了童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姥姥,我唱得好吗”“当然了,姥姥的宝贝是最好的”你满脸的皱纹鲜活了起来,眸中盛满了对我的宠爱,像看一块传世美玉般看着我,对着我张开双臂,我一下子扑进了你的怀里,淡淡的薄荷香在我的鼻翼边跳着美妙的舞,踏着轻快的步伐,慢慢地,轻轻地,小心翼翼地进入我的鼻中,在这香气中,我渐渐迷失了自我,那一刻的心如止水用岁月静好来形容也不为过吧!

  我摇了摇头,转身向家走去。

  细雨霏霏,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事,停下步伐,依然来去匆匆,了无痕迹。闭上眼,心想,如果你还在的话此刻会唱一曲什么歌呢?记得在夏夜,你会把贵妃椅般到院中,低声吟唱着那空灵的歌曲,满天星光点缀在黑色的幕布上,闪耀着它们独有的光亮,但却不及你眼眸中十分之一的光彩,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在院中点起一盏盏灯笼,梦幻般的景象,使我沉醉其中。那时的我曾一度相信,无论日月如梭,斗转星移又或是沧海变为桑田,你一直会陪伴着我,走完一个个春日,夏夜,秋辰,冬午。

  时间已然逝去,当年那个满脸温柔的老人静静地躺在冰冷的墓里,那个天真无邪的女孩褪去了懵懂的外衣,变成一个自力坚强的少女。物是人非。

  但请你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却改变不了我对你的爱以及日积月累的思念。

  到了家,爸爸看了我一眼,说“收拾一下,该回去了”

  到了你的墓前,天已放晴,一碧如洗的天空下,你在冰冷的墓里,可否害怕,墓旁的向阳花可否为你送去缕缕阳光,带去丝丝温暖,边缘地带的油菜花已争妍斗艳,你可否看到?又可否会回来,并告诉我,这五年的一切,都是假的?

  又到一年清明时,最是相思情浓处,现只欲问君一句“现安好兮?”

 

    初二:伶仃一人

二 : 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按照《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www.61k.com),而这时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对于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是丝毫不含糊的,我觉得每一个属于自己的传统,那都是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之所在,而这些,也正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对于西方的那些节日,我觉得它们总是带有一些浮躁的色彩在里面的。

“清明时间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逢清明,我总是不由自己的想起这几句诗,或多或少的记起关于那些年的清明。在老家的时候,清明是不会下雨的,当我开始会记事的时候,就没见过那年的清明是烟雨纷纷的,反而,这天风和日丽,异常的清晰,极目望去,天地间一片万象更新……我想,这就是所谓之的清明吧。

这天,我们要去上坟,当然,很多文献或者文章里面把这个说成是扫墓,但意思一模一样。这个千百年来一直延续着的中华民族传统与美德的习俗,在明媚的春光里,心底那份感恩的情怀,静静地在我们的生活里回放,烙印般烙在我们的心坎上,也盛开在那座有着祖辈们跨进的永恒土地上……

一直以来,我们遵从在清明节前几天上坟祭祖的习俗。说来也怪,祭祖的祭品缺什么都行,就是不能缺炒鸡蛋。在清明这天上坟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我们一个家族集体出发的,每一家都会炒鸡蛋一碟,然后带上准备好的香、表(用黄纸裁成的类似于纸钱大小的纸张,和纸钱一起烧,即上表的意思)炕桌、纸钱、奠酒、泡好的茶、鞭炮、挂纸(白纸裁成的宽约5厘米长约15厘米的纸条)馒头一副(六个为一副,我们俗称献的,就是献给祖先的),然后一个大家族除了女性外全部奔赴祖坟,一路上有说有笑,听几个爷爷们说说祖先们的一些事情——以一种别样的方式缅怀已经长眠在地下的列祖列宗。人就这样,世代轮回,生生不息,在将来的某天,我也会在今天,在去祖坟的这段路上,笑着为我的子孙讲讲他们已经长眠在地下的太太太爷爷的故事。

祖先的墓地,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默默无语的田野里,泛着浓浓的绿意,麦芽在沉睡了一冬后探头吐露着新绿,这片田野,曾经播种着几代人的希望,望着先人的栖息地,感到时光在凝固,思想在凝固,记忆在凝固。

到了祖坟后,我们会为祖坟上填一些新土。然后,大人们会给小孩几叠挂纸,吩咐他们挂在坟上的草的茎秆上、蒿子上、还有坟上栽种的很整齐的松树上、用土块压在坟堆上,干完这个后,整个坟看起来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挂纸在风中朝着一个方向飘起来,发出一种很特别的响声,然后大人们会把炒好的鸡蛋撒在祖坟的每一个角落,然后会把馒头掐下来一些也用同样的方法撒在祖坟的每一个角落,碟子里撒剩的鸡蛋和馒头小孩们会一哄而上争抢着去吃,小时候我也和几个哥哥弟弟抢着吃过,是伴着黄土的味道吃下去的,不过,很香很香……再接着,放几串鞭炮,老人们会在祖坟的一个角上选定一个位置(至于这个位置怎么选的我到现在还没明白,以后再学吧)摆开炕桌把馒头放在上面,一共六个,下面两个上面一个,分开摆着,中间摆设香炉,用作临时插香之用,然后老少一起跪下,老人们点香、烧表和纸钱。一炷香的飘渺里,崇敬在心底升腾,这一瞬间,我仿佛看见,看见那黄纸裁成的表被火烧成灰后飘向了另外一个非物质的世界,飘到祖先的眼前,那上面仿佛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在告诉祖先——又是一年清明节了,我们来祭奠。等那些纸钱不在燃起火,等它们化作一缕青烟飘散在风中的时候,老人们会端起那传了几代的的酒壶和茶壶洒下奠酒和茶水,然后,我们虔诚的磕三个头,起身,作揖。叩首、磕头的礼仪中写满虔诚。面对土堆里深爱过我们的人或是我们深爱过的长辈们,我们今生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怀念。一阵风吹来,焚烧的纸钱,像灰色的蝴蝶徐徐飞旋,凭空里的一串鞭炮声,在田野回响。阴阳两界的人,唯一都能听得到的声音,该是那鞭炮声!当然,这还没完,这才是第一个位置完事了,接下来,老人会把香从香炉拿出来插在那个角上,然后会选择坟上的第二个地方,这个地方好选,一般会是在坟头,然后点香烧表烧纸钱磕头作揖。然后回去其他的坟上,重复着这几个动作。当那年我懂事了,我上坟的时候会背着一棵小松树,亲手栽在太爷的坟旁,听爷爷说太爷生前喜欢树木,善待万物……如今,太爷坟旁边的树,应该有两排了吧,也都已经长大了吧。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清明,那几年的清明,一直如此,只是这两年清明,我在他乡求学,未曾回去为我的祖先上坟去,未曾再去太爷的坟上看看那几年清明栽下的树,然后再栽一棵。我也更不知道,以后的那一年清明,能回到老家,回到老家去上坟。去上坟,是因为思念,也是因为感恩。然而,感恩与思念并不局限在清明节,只是清明节,把所有感恩和思念的情怀,推向了及至!这一天,贯穿在春天里,也贯穿在我的生活里,像一片定格了季节的剪影,在注视里静静地流淌缓缓地流逝,总使我难以忘记……

那暖暖的阳光,浅浅淡淡的铺洒在我们身上,有些漫不经心,又有些专心致志,无论怎样,黄土堆里安眠了多少年的亲人们,或许为这暖暖的春光,等待了漫长的冬日。

清明,是自然生命的一种炫美景观,被诗人赋予万般迤逦的意蕴,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使生命的始终与岁月的流逝清晰可见。一样的清明,不一样的风俗里,怀念和感恩是那么的相似。对祖先和逝者最好的感恩、纪念和念想,或许就是让生命一代代延续、生生不息。

我仿佛看到那过往轮回的记忆,伴随着飘舞的挂纸,清雅迷梦般穿过思念的长河,让漂泊的思绪故地重游,萧索的品味这一段拾遗的美好。

又是一年——清明时。

三 : 又是一年清明时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来了,我跟着爸爸去乡下拜祭已经死去三年的爷爷。

我们到达乡下时,是清明节的前两天。正好碰上赶集时间,我随爸爸到水果摊前买了水果去奶奶住的地方,奶奶见我们到来,非常高兴,给我们做了一桌乡村小菜。

在静谧又下着雨的夜晚,我回想着和爷爷的过去一起生活的情景。

我记得我那时刚进入五年级的第一天,爷爷为了鼓励我在五年级能够取得好成绩,给我做了一顿非常使我难忘的饭菜。他告诉我这道菜的由来,说是以前本村的一个青年,去京考试的时候,因家里非常的贫穷,母亲只好给他做了一道她最拿手的菜,后来这位青年凭借着自己的才华考上了状元,并且后来在朝廷上做了大官。后来为了纪念他就流传下来这道菜,取名为“状元红”。爷爷又说希望我能够向这位状元学习,考到一个好大学,走好自己的人生。

五年级暑假我跟随爷爷去漆树林取漆树上的漆油,我跟随爷爷后面,给他提采漆的工具,回来时我不知怎么了,得了一种病,脸上生满了许多红肿,感觉很痒,看了医生还是没好,后来一个老人家说:“这是你感染了漆树上的一种病菌,要用一种树根烧水洗澡才能好。”爷爷二话不说,马上拿着砍柴用的刀去山上砍取这种树的树根,后来真的好了。我回想着与爷爷一起生活过的时光,我心中祝愿爷爷能够在天堂快乐。

不知是清明时节的天气经常都是这样的。下着小雨的乡间小路更是不好走了,并且不能阻挡我们的行路。来到爷爷的坟前。我的心终于不能受我自己控制了,脸上流出了泪水,立马跪在爷爷的坟前,嘴上说着:“爷爷,我来看您了,您还过得好吗?孙子已经几年没回来了,你怪罪我这个不孝孙子吗?”父亲见我如此激动,把我从这个地方扯上来对我说:“爷爷不会怪你的,爷爷还是要你不要哭,说他在另一个地方关注你,希望你人生前程似锦。”拜祭完之后由于时间关系我和父亲坐上了去岳阳的火车,我在心中暗暗地说:“爷爷,您放心,下一个清明节我还回来看您的。”

又是一年清明时,照样是下着小雨的天气,下一个清明又有地下的人在等待亲人去看望呢?

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节那天,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我们一家人早早换上了朴素的外衣,去山上为大爷爷扫墓。一路上,大家都无暇顾及路边的鸟语花香,带着沉重、悲伤的心情默默走着。我们沿着狭小的山路来到了大爷爷的墓地。坟墓四周布满灰尘,长满了杂草。我们进行了分工,爸爸妈妈用锄头锄去周围的杂草,爷爷奶奶用镰刀割草,叔叔婶婶用扫把扫走杂物,用鸡毛掸掸去墓上的灰尘……经过我们的分工合作,不一会儿,墓上灰尘不见了,四周的杂草也没了,干净整洁多了。休息了一会儿,我们把随身带来的祭品在墓前摆好。爸爸拿出一把“香”,用打火机点燃,我们一人拿几根,站成一排,对着大爷爷的墓碑鞠躬,然后插在墓碑前的小香炉上。接着,奶奶又拿出“纸钱”,我们一张一张地给大爷爷烧“钱”。“妈妈,这些‘钱’大爷爷用得到吗?”我问妈妈。“用得到,用得到……”妈妈回答着。我望着大爷爷的墓碑,不禁想起了大爷爷曾经对我的疼爱与关照。小时候,大爷爷总会牵着我去公园玩,经常给我买一些玩具、糖果。在我哭泣时,他安慰我;在我摔倒时,他扶起我;在我遇到困难时,他鼓励我……在我需要他时,大爷爷总会在我旁边。想到这些,我鼻子一酸,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烧过“纸钱”,我们找来几块小石头,把剩下的“纸钱”压在坟墓上。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爸爸告诉我,扫墓时用“纸钱”压在坟墓上,代表我们一家人已经扫过墓了,也表示我们希望“先人”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好,有“钱”用。中午12点左右,雨渐渐停了,我们排成一行向大爷爷行鞠躬礼,然后收拾好东西,踏上了归程。回家路上我们一行人神情严肃,因为,我们的心中装满了对大爷爷的真挚的爱与思念。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屿江口小学五年(一)班

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星期五,我们六年级全体学生怀着沉痛的心情祭扫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此时,细雨濛濛,校园里没有了昔日的打闹声,显得格外安谧.我们六年级的学生站在纪念碑前深切缅怀着为保护石门这块土地而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当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时,同学们的表情十分凝重,心里也绷得紧紧的.

第一个环节是唱“少年先锋队队歌”,大家嘹亮的队歌声在操场上回荡着。接着,要向纪念碑敬献花篮了,我和胡颖将花篮抬起,缓缓地走到纪念碑前,轻轻搁在纪念碑上,庄严的向“将士们”敬了一个队礼,然后回到六(1)班的队伍里。

然后,我们将要为士兵们默哀。所有的人都低垂着脑袋,我闭上眼睛,仿佛回到了那个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时代,看见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身影,听见了他们铿锵有力的话语,体会到了那浓浓的火药味中的危险。默哀完毕。

最后,校长神情凝重地站在纪念碑前,深情地为我们讲述着这座纪念碑的由来。1943年的夏天,日本的海,陆,空三军数万人向中国大举进攻。5月向常德,石门,桃源进攻,日本人用9架飞机向石门投了27枚炸弹,彭士量将军立刻带领军队护卫石门县城。11月14日,彭士量将军率领部队与日军交战10天,11月25日,彭士量不幸被日军的枪弹击中而死。临死前,他说了一句感人肺腑的话语:“大丈夫,为国家尽忠,为人民尽义,死而无憾!”他死了,才39岁。

抗日战争结束后便在石门县一完小建造了一座永远不会被遗忘的丰碑——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纪念碑上那9个雄健有力的大字,好像在告诉我们勿忘国耻,勿忘先烈!

活动结束后,我感慨万千。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一群热血男儿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美好的生活,发愤学习,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而努力。

9

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愿远在天堂的外公能感受到我无尽的思念。

――题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朦胧的细雨带来了一丝伤感,一点忧愁,还有一份牵挂......

朋友们都回去扫墓了,惟有我无墓可扫,我想此时我的家人一定在外公的坟前。我在外省读书,没机会回去为外公扫墓。突然想起王维的一句诗:“遍插茱萸少一人。”或许此时少的这个人正是我吧。

外公过逝五年了,回忆起他住院那段期间,我正在外省读初一,妈妈说外公得的是癌症晚期,估计撑不了多久了,外婆打电话说外公天天都念这我的名字......我向学校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和妈妈一起回去,我知道,外公一定很想见见我。

到医院看到外公,他瘦成了皮包骨的样子,让人很难联想到他以前竟是一个肥胖甚至有些臃肿的老人,他残存的银发也掉光了,脸色青黑,我看了很心痛。外公看见我,很满足地笑了,外婆说他已经很久没笑过了,那天外公的胃口特别好,家人反倒很担心,不知道是因为他回光返照,还是我的到来是他很开心。

有时候,妈妈会说我是个没良心的东西,看外公病成这样也不伤心,哭都不哭一下。

我不想做任何解释,我不习惯在众人面前落泪,就算再伤心我也会拼命忍住,眼泪并不能寄托我所有的情感。我是个不善于用言语表达情感的人,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用被子蒙这头很伤心的大哭,我不想,不想外公那么早就离开我。

一个星期后我要回学校上课了,走的那天我又去医院看外公,我很清楚的知道,这是我和外公最后一次见面了。外公的病情恶化,已经说不出话了,我坐在床边,他用颤抖的手拉这我,静静地看着我。多少次病痛的折磨,他都坚强的挺了过来,然而在我离开的那一瞬间,外公的泪如决堤的洪水,注满了他脸上的沟壑......

我留下一个灿烂的微笑,希望外公能永远记住我微笑的样子。

走出医院,妈妈责骂我说外公病成那样我还笑得出,真是没良心!

我无语,不想解释什么,我相信外公是理解我的,我们之间一直有一种默契。

一个月后,外婆打电话告诉我外公去世的噩耗,她说外公临走前精神特别好,能说

一些话了,便整天念着我的名字,要我好好学习,健健康康的成长......

放下电话,我泣不成声。小时侯发生在我和外公之间的事一幕幕的浮现在我眼前。

记得我九岁那年夏天,我放学回外公家,快走到是才发现前方正在修路,污水淤泥覆盖了整条道,散发出阵阵恶臭,我在那儿徘徊了一会儿,急得想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我知道自己是过不去的。真希望自己像鸟儿一样有一双翅膀,想到哪儿都能飞过去。可惜这只是幻想,这下只能回学校了。

我刚一转身,就很意外的遇见了外公,他说他站在后面观察我很久了,还说我焦急的样子和好笑。说完他笑着蹲下身子背我过去。

我伏在外公背上,一股暖流袭遍全身,很踏实,很温馨的感觉。路很滑,淤泥没过了外公的脚面,他毫不在乎,背着我平稳的走着,我想身后那写深深浅浅的脚印,正是外公对我的爱的最好见证。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我们,我帮外公擦去他额头上的汗珠,他时不时回过头来看看我,很满足的笑着......

到了外公家,外婆看到他裹满淤泥的大脚,哭笑不得,我干净盛水帮他把脚洗干净。他乐呵呵地说要是我天天都能帮他洗脚,他愿意天天都被我过那条烂路。我傻呵呵地说没问题。外公脸上立刻绽放出一朵菊花,笑得合不拢嘴。

后来外婆告诉我,其实那天外公预感我会去,所以专门在那段路口等着我放学,好背我走过那段泥路。

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那串爱的脚印......

我小时候经常会在半夜肚子饿,外公二话不说就去帮我煮面,看我津津有味地吃完才回去睡觉。现在想想,自己已经很久没吃过外公煮的面了,也吃不到了。我只能回忆当年吃面时的那种幸福感......

关于外公的记忆,还有太多,太多......

对我来说,每年不止一个清明节,每个思念外公的日子都能看作是清明节。

今年不能回去扫墓,希望外公能原谅我的不孝。

雨还在下着,希望我的思念能借着这潮湿的空气传给最亲爱的外公......

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清明时,愿远在天堂的外公感受到我无尽的思念。

清明时节雨纷纷,朦胧的细雨带来了一丝伤感,一点忧愁,还有一份牵挂……

朋友们都回去扫墓了,唯有我无墓可扫。我在外省读书,没机会回去为外公扫墓。突然想起王维的一句诗:“遍插茱萸少一人。”我知道这句诗写的是重阳节,但清明时节的我不免有些伤感,或许此时少的这个人正是我吧。

外公过世五年了,他住院期间,我正在外省读初一,妈妈说外公得的是癌症,估计没有多久时间了,外婆打电话说外公天天都念着我的名字……我向学校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和妈妈一起回去,我知道,外公一定很想见见我。

躺在病床上的外公,瘦成了皮包骨的样子,像一棵饱经沧桑的枯树,只剩下残存的树皮掩盖那欲碎的枯干,让人很难联想到他以前竟是一个肥胖甚至有些臃肿的老人。他仅存的银发如秋天的落叶随风飘落,眼睛嵌在干枯的眼眶里,失去了昔日的神采,脸上透出萧条的气息,我看了很心痛。

外公看见我却很满足地笑了,外婆说他已经很久没笑过了。那天外公的胃口特别好,家人反倒很担心,不知道是因为他回光返照,还是我的到来使他开心。

有时候,妈妈会说我是个没良心的东西,看外公病成这样也不伤心,哭都不哭一下。

我不想做任何解释,我不习惯在众人面前落泪,就算再伤心我也会拼命忍住,眼泪并不能寄托我所有的情感。我是个不善于用言语表达情感的人,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用被子蒙着头很伤心的哭。我不想,不想外公那么早就离开我……夕阳的余辉洒在我身上,暖暖的,天边那一片片云彩极力展示着自己的美,却无法抹去悲情的色彩。

一个星期后我要回学校上课了,走的那天我又去医院看望外公,我隐约意识到,这是我和外公最后一次见面了。外公的病情恶化,已经说不出话了,我坐在床边,他用颤抖的手拉着我,静静地看着我。多少次病痛的折磨,他都坚强的挺了过来,然而在我离开的那一瞬间,外公的泪如决堤的洪水,注满了他脸上的沟壑……

我留下一个灿烂的微笑,希望外公永远记住我微笑的样子。

走出医院,妈妈责骂我说外公病成那样我还笑得出,真是没良心!

我不想解释什么,我相信外公理解我,我们之间一直有一种默契。

一个月后,外婆打电话告诉我外公去世的噩耗,还说外公临走前精神特别好,能说一些话了,便整天念着我的名字,要我好好学习,健健康康的成长……

放下电话,我泣不成声。小时侯发生在我和外公之间的事一幕幕的浮现在我眼前……

记得我九岁那年夏天,我放学去外公家,快走到时才发现前方正在修路,污水淤泥覆盖了整条道,散发出阵阵恶臭,我在那儿徘徊了一会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我知道自己是过不去的。真希望自己像鸟儿一样有一双翅膀,想到哪儿都能飞过去。可惜这只是幻想,这下只能回学校了。

我一转身,很意外的看见了外公,他说他站在后面观察我很久了,还说我焦急的样子很可爱。说完他笑着蹲下身子背我过去。

我伏在外公背上,一股暖流袭遍全身,很踏实,很温暖。路很滑,乌黑的淤泥没过了外公的脚面,他毫不在乎,背着我平稳地走着,我想身后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正是外公爱我的最好见证。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我们,我帮外公擦去他额头上的汗珠,他时不时回过头来看看我,很满足的笑了……

到了外公家,外婆看到他裹满淤泥的大脚,哭笑不得,我急忙盛水帮他把脚洗干净。他乐呵呵地说要是我天天都能帮他洗脚,他愿意天天都背我过那条泥路。我笑哈哈地说:“没问题!我天天都帮外公洗脚。”外公脸上立刻绽放出一朵菊花,笑得合不拢嘴。

后来外婆告诉我,其实那天外公的胃不舒服,老毛病又犯了,刚去医院检查回来,休息还不到五分钟,预感我会来,就专门在路口等着我放学,好背我走过那段泥路。

至今,我仍清晰的记得那串爱的脚印和外公幸福的微笑。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中就如清风拂过水面,泛起幸福的涟漪,向外一层一层荡漾开来,岸边的杨柳也随风舞动,快乐地展示着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外公不曾吝惜他对我的爱,而我,也永远忘不了外公。

关于外公的记忆,还有太多,太多……看着公园里一个老爷爷抱着还在咿咿学语的孙子在游戏,他轻轻地把小孙子从婴儿车里抱出来,举得老高老高,小孙子笑呵呵的,老爷爷在他的小脸蛋上吻了一下,笑了,多么温馨

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节,4月2日,我们直埠二小所有师生在细雨中赴诸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烈士傅渭波的墓地,进行扫墓。站在苍松翠柏丛中的烈士墓碑前,队员们满脸凝重。此时此刻,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我仿佛又看到了傅渭波烈士毫不犹豫地冲向轨道,我仿佛又听到了那一声沉着而铿锵的话语:“危险,出来!”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伟岸的身影被飞驰而来的火车撞飞,他救出不慎进入铁轨的小汪琪而献身的情景,我仿佛又听到了目睹这一切的道口两旁的行人那悲痛的哭声……傅渭波,一个普通的名字,他和我们所有普通人一样,每天的工作就是开道,放栏;傅渭波,一个响亮的名字,他用那普通的身躯换来了一个幼小的生命。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光环下,这一份份珍贵的幸福是多少像傅渭波这样的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胸前鲜艳的红领巾是多少烈士们用鲜血染成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我们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日子?联想到自己平时从未想到这些,我心中不经感到愧疚。 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应该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爱自己,更要爱祖国,我们要发奋学习,为她增光,为她添彩! 指导老师:黄海飞

又是一年清明时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觉间,我们错过了季节,又错过了回忆,只剩下一幅对联,在日长飞絮轻的时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俗称“春社”。“春社”有官社、民社之分。《礼记。明堂位》有官社的记载:“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唐诗人张籍、王驾则描绘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生于山野乡村,对土地和时令有特殊的感情,在享受丰盛味美的食物时,我们总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在绵阳,最隆重的“春社”祈福仪式,莫过于安县睢水关的“春社踩桥”。这座桥叫“太平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余年历史,桥身为20余米巨型单孔弧架,犹如一道彩虹横卧水上,素有“渔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长虹”的美誉。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地百姓笃信,在“春社”日这天到这里来踩桥,可消灾免难,祈祷平安。后来,这种习俗被更多的人了解,逐渐成了川西北最负盛名的民间春社活动。每到“春社”日,菜花丛中,鞭炮阵阵,潮水般的人流纷纷云集于此,绵延数十公里,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与“燕子来时春社”的喧嚣相反,“梨花落后清明”就显得冷清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欢乐之节,大禹故里北川,历来有“清明”贺治水成功之说,乡人奔走相告,共庆天下太平。从唐代起,“清明”渐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词,且历代承袭成为习惯,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其乐融融

。孩子们最钟情的,则要数放风筝,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绵阳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2008年,“清明”在千呼万唤中,已成了法定假日。但关于“清明”的解读,却仍众说纷纭。这两天,著名学者、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又在呼吁,要原清明的“本来面目”。在熊笃看来,按照《礼记》的说法,“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清明节应是提倡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节。”

??熊笃说,清明时节,青年男女最适合去水边休憩、划船游玩,甚至到野外谈情说爱。但是,熊笃没有说,如我等中老年人该去做什么?

??我想,还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比如踏青、扫墓、祭祖、省亲。

又是一年清明时

古人道:“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足以让人知道清明节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用这句诗来比喻清明时节的天气和人们的纪念思想,再也是恰当不过了。而我们正是在这绵绵薄雾,丝丝细雨的天气中祭奠长眠于地下的长辈们。雨后的山路,泥泞湿滑,鞋底更是抗议这深一步浅一步的山路,鞋底沾上厚厚的一层泥土,失去了摩擦力,脚重重的,走起来就像“太空步”。好在没有走多远,就看现一栋青砖黑瓦,篓窗飞檐明清风格的老屋,屋前桃梨飘香,屋后竹林苍翠,正门前还有一个池塘,几只白鹅在水里嬉水游荡,好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老爷爷的坟就在老屋旁边的一棵桃树下,苍劲的桃树上绽放着满树桃花。这是在世的爷爷年轻时栽种的,是让它陪伴着老爷爷,也用桃树粉红色的笑脸迎接我们每年的到来。我们上前把坟上的杂草铲除,再垒上几锹土,就在坟头石碑前摆几朵白菊,依次在老人坟前鞠躬哀思和倾诉自己的愿望。祭扫完所有亲人后,我们饱食了一顿丰盛的农家菜肴后,就去踏青。我带了一把小锄头,提了几个袋子,独自来到山中。抬头向远处眺望,重重叠叠的山林,穿上春天为它们绣制的衣裳,轻薄的云雾遮不住群山婀娜多姿的身段,反而让她变得更加优美。山脚泉水叮咚,从指尖滑过,清凉舒适;山上清幽的石板路旁镶嵌着映山红、野菖蒲和很多不知名的花儿;厚厚的青苔铺在山坡上就像一片草坪,在穿过树林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拮一朵映山红,抽去它的花丝,把花瓣放入嘴中细细品味这酸甜的滋味,比什么香茗美酒都醇正,裸露的沉积岩就像一本厚重的书,记载着这里的发展和变迁。山腰是片望不见边的竹林,高大的毛竹鳞次栉比。竹林被一条小溪劈成了两半,溪水中怪石嶙峋,水从高处流下,就像一条瀑布,砸在下面的岩石上激起水花和泡沫。数不清的竹笋,还有一些被野猪刨过的痕迹,仿佛一场春雨后冷不丁的一根幼笋就从你的脚下的泥土中钻出来。竹林中的鸟儿在唱歌,我也撮着嘴,吹起口哨“唧唧”的学上几声。在一片去年砍伐了[www.61k.com]树木,烧过山种上杉树苗的山脊上,长满了粗粗壮壮,嫩嫩绿绿的厥,我一下就摘采了满满的一袋。下山时,迎面而来的是一棵像树一般大的杜鹃花,白色的花上有一点连着一点的紫色色块,真神奇!他就像神话中的精灵,在这里守护着山里的生灵……农村的田埂、山坡上到处长有一茬一茬的野茭头和一片一片的雷公菌,将我带来的袋子全部装满了,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在我们祭扫时,看见还是有人没有文明祭扫,在坟前燃烧纸钱,引燃了旁边的一棵棕榈树,火沿着棕榈树上的纤维烧了起来,幸好早上天下了雨,地上草木都是湿透了的,才没有引发火灾,否则,就会烧毁一片青山,后果不堪设想。总有些人的守旧思想根深蒂固,但也应该慢慢的改变过来,文明祭扫是对国家,对自然尽了一份责任。

又是一年清明时(修正版)

又是一年清明时,愿远在天堂的外公能感受到我无尽的思念。

清明时节雨纷纷,朦胧的细雨带来了几丝伤感,一点忧愁,还有一份牵挂......

朋友们都回去扫墓了,惟有我无墓可扫,我想此时我的家人一定在外公的墓前。我在外省读书,没机会回去为外公扫墓。突然想起王维的一句诗:“遍插茱萸少一人。”或许此时少的这个人正是我吧。

外公过世五年了,回忆起他住院那段时间,我正在外省读初一,妈妈说外公得的是癌症,估计撑不了多久了,外婆打电话说外公天天都念着我的名字......我向学校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和妈妈一起回去,我知道,外公一定很想见见我.

到医院看到外公,他瘦成了皮包骨的样子,像一棵饱经沧桑的枯树,只剩下残存的树皮掩盖那欲碎的枯干。让人很难联想到他以前竟是一个肥胖甚至有些臃肿的老人,他仅存的银发如秋天的落叶随风飘落,眼睛嵌在干枯的眼眶里,失去了昔日的神彩,脸上透出萧条的气息,我看了很心痛。

外公看见我却很满足地笑了,外婆说他已经很久没笑过了,那天外公的胃口特别好,家人反倒很担心,不知道是因为他回光返照,还是我的到来使他很开心。

有时候,妈妈会说我是个没良心的东西,看外公病成这样也不伤心,哭都不哭一下。

我不想做任何解释,我不习惯在众人面前落泪,就算再伤心我也会拼命忍住,眼泪并不能寄托我所有的情感。我是个不善于用言语表达情感的人,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用被子蒙着头很伤心的大哭。我不想,不想外公那么早就离开我。夕阳的余辉照在我身上,暖暖的,天边那一片片云彩极力展示着自己的美,却无法抹去悲情的色彩。

一个星期后我要回学校上课了,走的那天我又去医院看外公,我隐约意识到,这是我和外公最后一次见面了。外公的病情恶化,已经说不出话了,我坐在床边,他用颤抖的手拉着我,静静地看着我。多少次病痛的折磨,他都坚强的挺了过来,然而在我离开的那一瞬间,外公的泪如决堤的洪水,注满了他脸上的沟壑......

我留下一个灿烂的微笑,希望外公能永远记住我微笑的样子。

走出医院,妈妈责骂我说外公病成那样我

还笑得出,真是没良心!

我不想解释什么,我相信外公是理解我的,我们之间一直有一种默契。

一个月后,外婆打电话告诉我外公去世的噩耗,她说外公临走前精神特别好,能说一些话了,便整天念着我的名字,要我好好学习,健健康康的成长......

放下电话,我泣不成声。小时侯发生在我和外公之间的事一幕幕的浮现在我眼前。

记得我九岁那年夏天,我放学回外公家,快走到是才发现前方正在修路,污水淤泥覆盖了整条道,散发出阵阵恶臭,我在那儿徘徊了一会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我知道自己是过不去的。真希望自己像鸟儿一样有一双翅膀,想到哪儿都能飞过去。可惜这只是幻想,这下只能回学校了。

我一转身,很意外的看见了外公,他说他站在后面观察我很久了,还说我焦急的样子很可爱。说完他笑着蹲下身子背我过去。

我伏在外公背上,一股暖流袭遍全身,很踏实,很温暖的感觉。路很滑,淤泥没过了外公的脚面,他毫不在乎,背着我平稳的走着,我想身后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正是外公对我的爱的最好见证。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我们,我帮外公擦去他额头上的汗珠,他时不时回过头来看看我,很满足的笑着......

到了外公家,外婆看到他裹满淤泥的大脚,哭笑不得,我急忙盛水帮他把脚洗干净。他乐呵呵地说要是我天天都能帮他洗脚,他愿意天天都背我过那条泥路。我笑呵呵地说没问题。外公脸上立刻绽放出一朵菊花,笑得合不拢嘴。

后来外婆告诉我,其实那天外公预感我会去,所以专门在路口等着我放学,好背我走过那段泥路。

至今,我仍清晰的记得那串爱的脚印和外公幸福的微笑。每当想起这些,心中就如清风拂过水面,泛起幸福的涟漪,向外一层一层荡漾开,岸边的杨柳也随风舞动,快乐地展示着自己所拥有的幸福。

我小时候经常会在半夜肚子饿,外公二话不说就去帮我煮面,看我津津有味地吃完才回去睡觉。现在想想,自己已经很久没吃过外公煮的面了,或者说再也吃不到了。我只能回忆当年吃面时的那种幸福感......

关于外公的记忆,还有太多,太多......看着公园里一个老爷爷抱

又是一年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了,一直疼爱我的太婆(爸爸的奶奶)离开我们已六年了,去陪伴她一直念叨的太公了。每年的清明,太婆所有的子孙都会聚在一起去扫墓,可见太婆在小辈心里的份量。

一大早,一大帮人都在爷爷家集合,因为爷爷是“老大”。手脚麻利的奶奶总是烧好面燕招待客人。说到这儿,你们想问面燕是什么吧。面燕是一种用面做出来的食品,可以做成任何形状。客人们都拿着面燕边吃边聊。七点左右,我们分乘面包车、小汽车向火烧吴进发。我们坐的七八辆车的车队在路上很是抢眼。到了山脚下,从车上下来,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向太婆墓地出发了。有背锄头的,因为要给墓地整修;有提一只只精致小篮子的,内装冥币、香烛等烧的和祭祀用的饭菜水果点心等供品。山路上随时会遇到前去祭祖的人,爷爷总会与对方领头的大爷们打招呼,“阿标,你可真早啊,你的身体还是那么硬朗……”传来对方爽朗的笑声,对方说的最多的是“你的家族可真兴旺,您老有福气呀!”

终于,我们来到了太婆的墓前。这里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墓周围的柏树长得越来越高。据风水先生说,这块墓地在这座山上属风水宝地,特别对子孙有利。爷爷听了后很高兴,每年都会把祭祖当作一件大事来做。他先仔细地清除墓地周围的杂草树枝、摆好贡品。然后领着家族里的成员在墓前肃立,在把酒敬给先人前,他总会说上一大堆话,我只记得一些:“老娘啊,您的儿孙们看您来了。我们给您带来了好吃好用的,请您保佑儿孙们健康平安,保佑元孙松松书读得好……”奶奶则在一边烧纸钱,希望老人家在天堂里不缺钱。望着飞向天空的青烟,我想:太婆若地下有知,一定会非常高兴。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这时,我有一种流泪的冲动,渐渐地,泪水模糊了双眼。在泪光中,我仿佛看见太婆向我走来,边走边说:“松松,太婆最疼你了,您一定要努力读书啊……”此情此景,我忽然想起一首诗来:“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也许祭祖更大的意义在于教育象我这样的小辈。望着面前满头白发的爷爷,我一下子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

下山时,我们几个小孩子欢呼雀跃,其实我们只是一群爱玩的孩子而已。妈妈们则在田陇上采起艾来,她们太需要在大自然中放松一下了。

又是一年清明。我希望每一个活着的人好好地珍惜这美好的生活。

指导师 楼伟芳

本文标题:又是一年清明时-又到清明时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7227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