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哲学关系在高考作文中的常见应用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发布时间:2017-09-27 所属栏目:物质与精神作文

一 : 哲学关系在高考作文中的常见应用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思想1: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二者是一种辩证关系。

  阐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就好像鸟的一双翅膀,折损一翼,鸟不得飞。一个国家,物质财富的充实,固然好,但如果国民的素质、信仰、思想、道德等精神文明的因素不够充实,那么,这个国家的国民不过是一群生活在沙雕宫殿里的虫子,随时可以被消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文明的建设往往更重要。救治灵魂比救治肉体更有价值。

  思想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地发展,社会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进步。

  阐释:物质丰裕,民风淳厚,这便是理想的社会,自古及今,人们都在憧憬。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桃花源,《镜花缘》中描绘了一个君子国。在这些虚构的社会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和谐地发展着,因此,我们读来甚为美好。人行世间,有三个层面,一是俗务,人际应酬之类即是;二是事业,人总得干事,干事当然要求干成事;三是审美。审美极为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人生还需琴棋书画诗酒花。哲学家阿诺德说过:“诗歌拯救世界。”许多人仅仅停留在第一层面,或第二层面,而没有审美没有精神的审美愉悦,心便难以充实和净化。许多人感叹人生苦短,其实,苦是因为人生不是审美人生,短是因为灵魂没有精神家园。

二 : 精神的物质形态——质疑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早已精辟地阐明了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基本问题:意识是人脑这个物质器官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先有物质,后有意识。但是《矛盾论》,——曾经对于我们国人影响更大的前领袖之著作,却把物质和精神的之间关系看成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于是便有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说法。甚至至今仍有不少学者认为,物质与精神相互对立、互为依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理论更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为此,对于哲学的物质与意识或者说是物质与精神的基本问题,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加以研讨,以便澄清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物质观。

作为哲学名称的“精神”一词,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显然,在哲学领域精神与意识是同义词(在下我们姑且用“精神”一词作为代表)。因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到底是矛盾关系,还是其它,其关键则在于精神的本质属性:如果是非物质的,那么从形式逻辑上来说“非物质”和“物质”的两个概念就构成了矛盾关系;如果证明是物质的,则并无条件构成矛盾关系。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当代的神经学、仿生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学科的科研成果,则为精神是物质的观点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

澳大利亚的Cochlear公司于1982年发明了世界上首个人工多导电子耳蜗。迄今为止,在全世界接受各类电子耳蜗植入的患者总数已经超过了4万。电子耳蜗的工作原理,简而言之,则是将外部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并通过植入的电极直接作用于残存的听觉神经,然后由脑部将电子信号转译成我们所听到的各种声音。不言而喻,电子耳蜗的成功开发并且作为人脑精神活动不可或缺的外部声音信息输入的“听觉器官”,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人脑的精神活动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运动。另外,新华网在2006年11月07日报道了,作为全世界首例,德国蒂宾根和雷根斯堡两所大学眼科医院的医生与科学家一起,为2名因病而失明的病人植入了直径3毫米的视网膜芯片,使患者在术后看见了由电子刺激产生并由像素点组成的图像。——现代的神经学已经为我们解读了视觉的基本原理,即所谓眼睛“看见”的实物,其实是大脑“看见”的,是我们的大脑对这个实物在视网膜上所产生的电子信号进行了认知。不言而喻,这一科技成果则从视觉信息的输入角度,同样揭示了人脑的精神活动的物质属性。

美国的IBM公司在1997年为“深蓝”的升级版“更深的蓝”开发出了更为高级的人工智能,并且“更深的蓝”最后以3∶2的战绩击败了俄罗斯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这是一场颇具历史意义的人工智能胜出大师级人脑的博弈对决。另据美国《科学日报》2008年07月30日报导,欧洲科学家借助于神经学及神经心理学等学科,研制出一种名叫“感知成长”(FeelixGrowing)的新型机器人,能够洞悉人类悲伤、快乐或愤怒的情绪。但无论是“更深的蓝”还是其他类别的人工智能,无疑都是人脑精神活动的产物,因而人们通常称之为“精神”产品。然而具有启发意义的则是,它们都是百分之一百的物质构成,——即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或许人们会说,人工智能的确是人脑精神活动的外化形态,但是它们只是一个间接的证明,并非是精神之物质属性的直接体现。

那么我们则认为,新华网2009年05月01日关于意念直接操控轮椅的实例报道,则对于精神是物质的观点,提供了充足而必要的科学依据。(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教授哈维尔•明格斯率领的研究小组,在轮椅上装备了一台电脑,然后通过激光扫描仪将周围环境以三维图像的形式呈现在电脑屏幕上。于是,头戴电极头盔、坐在轮椅上的操控者,只要两眼注视在屏幕上意欲前往的地点位置,头盔便自动将检测到的脑电波传送给轮椅,轮椅随即“启程”,把操控者送往目的地。轮椅上并设有感应器,可以随时更新屏幕图像并进行实时定位。在移动的过程中,电脑屏幕上出现的蓝色光点将按照行驶轨迹闪动位移。在到达目的地后,随着操控者去向念头的消失,轮椅便会通过脑电波感知“主人”暂无意向目标,即行自动停止。毋庸置疑,这一人脑和机器成功对接的科技成果,便直接地揭示了人脑的精神活动及其“输出”的信息都是物质形态的,因为举世公认的“物质不灭定律”明确地告诉我们,物质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换句话说,如果人脑的精神活动不是物质形态的运动,那么,直接由人脑输出以操控轮椅的电子指令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显而易见,无论是外界输入人脑的信息,还是人脑输出的信息,以及人脑在精神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脑电波,都无不揭示了人脑精神活动的物质属性,也就是说,精神就是物质,是一类承载信息的电子信号。

既然精神是物质,是承载信息的电子信号,诸如视觉的图像和文字类信息,听觉的言语、音乐以及人脑所关注的声源信息,还有指令类、情绪类的信息等等,那么我们不妨把精神类物质概括为电子信息类物质,——一类截然不同于我们通常作为动力的电子流。其实精神无论属于物质的任何一个类别,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分析,它同物质这个种概念只能构成一个从属关系。况且,如果我们从电子信息类物质和物质这个种概念的内在联系来加以辨析,也不难看出它们并不构成矛盾关系:我们已知宇宙的年龄大约为140亿年,而我们人类及其精神并非随着宇宙的诞生而降生,从而构成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矛盾关系,更何况精神本来就是物质,哪里还有“精神变物质”或者“物质变精神”的理论基础?

总而言之,精神是电子信息类的物质形态,是物质世界的构成成分。我们之所以试图揭示精神的物质形态,是因为我们希望人类对于精神的本质属性能够获得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人类能够以输入信息——如某种程序——的方式,来预防和消除一些药物无能为力的人脑机能即精神的疾病或障碍,以便造福于人类。

写于2009年9月20日,海上国际花园

本文标题: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哲学关系在高考作文中的常见应用之——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6947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