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在word中怎么绘制圆柱形?
word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很多人对word的文字处理功能可能比较熟悉,但还不知道word也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图形功能,通过系统自带的形状,可以绘制各种各样的形状。如我们看到的文本框,三角形,箭头,流程图,标注,圆柱形等。下面我们来看下在word中怎么绘制圆柱形。操作步骤如下。
方法/步骤
打开word2007;打开方法在这里就不用讲了吧。下图是打开后的界面
点击软件上方的“插入”选项卡;如下图
找到下方的“插图”工具栏组,选择工具栏组中的“形状”按钮,如下图
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找到“基本形状”栏,找到“圆柱形”工具,用鼠标左键单击该工具即可;
回到word编辑区,光标变成十字形,在空白处单击,按钮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释放鼠标,可以绘制出一个“圆柱形”;如下图
点击选定该形状,通过调节形状周边的控制点,可以改变形状的大小,调整旋转控制点,可以对形状的角度进行调整。此时系统自动切换到形状格式选项卡,可以设置形状的线条颜色,粗细,样式,填充颜色阴影效果,三维效果,大小等进行设置
如果我们需要在形状的内部添加文字,我们可以在形状的内部单击鼠标右键,我们可看到“添加文字”选项,单击它,内部变成光标闪烁了,我们就可以在里面添加文字了。
以上就是在word中怎么绘制圆柱形的方法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 : 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是20cm,里面盛有80cm深的水,现将?
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是20cm,里面盛有80cm深的水,现将一个底面周长是62.8cm的圆锥形铁块浸没在水桶中,水面比原来上升了16分之1,且没有水溢出。求圆锥形铁块的高是多少?
原来水的高度是80厘米,圆锥放入圆柱形水桶后水面上升了80×1/16=5厘米
圆锥的体积是3.14×202×5=6280立方厘米
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等于62.8÷2÷3.14=10厘米
圆锥的高等于3×6280÷(3.14×102)=60厘米
三 : 第一个图为黑海附近等高线地形图,中图为里海附近某区域等降水量线图,最后图为中图中“甲地气温和降水量柱
第一个图为黑海附近等高线地形图,中图为里海附近某区域等降水量线图,最后图为中图中“甲地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6分) ⑴试说出甲城市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4分) ⑵试说明甲城市降水量多于乙城市的原因。(2分) ⑶试说明冬季甲城市气温高于乙城市的原因。(2分) ⑷根据图中信息,比较黑海南北部海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⑸上左图中a为所在大洲的著名河流,简述该河流的航运价值。(4分) |
⑴冬季降水多,夏季较少 冬季受西风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4分) ⑵甲城市位于盛行西风的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甲城市距海洋较近,乙距海洋较远(2分) ⑶冬季,甲城市北部山脉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空气,且受西风带的影响比乙强。(2分) ⑷北部海底坡度缓,南部陡(2分);原因:北部有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多;南部几乎无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少(2分) ⑸河流a流量大.流速平稳,有利于航运;且流程长,连接多个国家,沿线地区社会经济较发达(4分)。 |
⑴根据图示:气温为曲线图,降水量为柱状图。甲地冬季受西风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降水多,夏季较少。 ⑵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甲城市位于盛行西风的的迎风坡,多地形雨;甲城市距海洋较近,乙距海洋较远。 ⑶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冬季,甲城市北部山脉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空气,且受西风带的影响比乙强。 ⑷本题考查等值图的判读。根据图示:北坡的判读小,南部的坡度陡;原因是北部有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多;南部几乎无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少。⑸该地位于a大洲为欧洲,北部海底坡度缓,南部陡;原因:北部有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多;南部几乎无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少。 |
考点:
考点名称: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等值线地图:等值线(面)类型 | 影响分布的因素 |
等高线 |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
等深线 |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
等温线 |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 |
等降水量线 | 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 |
等太阳辐射量线 | 纬度、太阳高度、海拔高度、云雾量等 |
等压线 | 热力作用(气温)、动力作用 |
等压面 | 海拔高度、热力作用(气温)、动力作用 |
等盐度线 | 蒸发量、降水量、洋流、径流等 |
等高线图的判读:
一、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的判读:
注:
①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ΔH<(x+1)d (d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即等高距,X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②等高线与五种地形的关系: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
(1)等高线图的特点及判读
①等高线图上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
a垂线法
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两侧作等值线的垂线,方向是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为高值区。在等高线图上,辐合是山谷(集水线),辐散是山脊(分水线)。若为等压线,辐合是低压槽,辐散是高压脊。
b切线法
切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该切线与其他等值线的交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山谷);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山脊)。
c口诀法
等值线向高值方向凸出为低值区,等值线向低值方向凸出为高值区。可编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槽线对山谷、脊线对山脊”等等。(大山谷、小山脊)
②闭合等高线图的判读
a剖面线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其内部数值可以通过类似作“地形剖面图”的方法,看数值曲线变化趋势来判断其数值范围。
b口诀法
相邻的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若其值与低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低值低;若其值与高值相同,则线内数值比高值高.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若为等高线,大值对山地,小值对盆地;若为等温线,小值对山地,大值对盆地)。
(3)等高线图的实际运用:
①与气候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0°C/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②与河流水文结合:
A、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B、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坝址位置须岩石结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如花岗岩。
③与地区规划结合:
A、铁路、公路选线:一般尽量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
B、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
C、农业区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
D、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生产高、精、尖等电子产品的工厂一般选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E、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等温线的判读:
目标: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来分析影响的因素。
一、判读规律:
①等温线数值:(气温无论一月,还是七月,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数值自南向北递增——北半球;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南半球。
②等温线疏密: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
二、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
等温线向低纬突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高高低低”规律)
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
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等温线的弯曲分布?(冬夏季节、海陆状况、地势高低、寒暖流)见下表:
影响因素 | 比同纬度地区气温 | 等温线弯曲状况 | 影响因素 | 比同纬度地区气温 | 等温线弯曲状况 |
大陆夏季 | 气温高 | 向高纬凸出 | 大陆冬季 | 气温低 | 向低纬凸出 |
海洋冬季 | 气温高 | 向高纬凸出 | 海洋夏季 | 气温低 | 向低纬凸出 |
地势较低 | 气温高 | 向高纬凸出 | 地势较高 | 气温低 | 向低纬凸出 |
暖流经过 | 气温高 | 向高纬凸出 | 寒流经过 | 气温低 | 向低纬凸出 |
总结: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高高、低低规律 |
等压线图的判读(同一海拔高度民主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
目标:
①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气压场类型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鞍部)
②判断风向
③分析天气变化判读规律:
①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
低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盆地(中心为上升气流)
高压中心——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顶(中心为下沉气流)
高压脊——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
低压槽——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
②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
等压线的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的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③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
判定风向规律: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
天气:是指大气短时间内的物质状态,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标。
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把图上年平均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
说明年降水量的分布情况等降水量线基本与海岸线平行,且能显著的反映经度地带性规律。例如: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见初中地理第三册),根据图中的等降水量线分布情况,可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步减少。
海洋表面平均等盐度线图的判读:
(1)世界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递减。
(2)等盐度线的弯曲分布——暖流、寒流的影响。暖流经过——盐度增大——等盐度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盐度减小——等盐度线向低纬凸出。
海洋表面平均等盐度线图的判读——
(1)世界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递减。
(2)等盐度线的弯曲分布--暖流、寒流的影响。
暖流经过--盐度增大--等盐度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盐度减小--等盐度线向低纬凸出。
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类似于等高线,潜水面相等的点连成线。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潜水流动方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与河流、湖泊相交时,其数值等同于河面、湖面的海拔。
潜水等水位线图就是潜水面等高线图。它是根据潜水面上各点的水位标高绘制成的;一般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绘制的方法与绘制地形等高线的方法类似。等潜水位线(潜水面的等高线):
(1)判断地势的高低潜水位的高低起伏与地表地势的高低起伏基本一致,但潜水位要平缓得多。
(2)判断潜水的流向垂直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
(3)判断河流的流向河流的流向与等潜水位线的递减方向一致。
(4)判断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越密集,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潜水流速越慢。
(5)计算潜水的埋藏深度一地的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到地表的距离)等于该地的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的交点的数值差。
(6)判断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
方法1:首先,作出河流两岸的潜水流向;然后,依据潜水的流向进行判断。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汇合,则潜水补给河水;若潜水的流向向河流分开,则河水补给潜水
特征 | 应用 |
数值 | 判断地势分布和河流流向:地势高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位低潜水埋藏深度=地面海拔—潜水海拔 |
疏密 | 潜水的流速:等潜水位线密—流速快;疏—流速慢 |
走向和 |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 |
闭合 | 中心潜水位低:地下水开采过度中心潜水位高:降水多或大水漫灌 |
(9)水井的位置:地下水汇集(潜水位线类似于山谷处)埋藏深度小处
(10)排水沟的问题:一般这类题所说的排水沟是指能将坡面上的地下水迅速排出,以免引起滑坡或大堤跨塌,所以与等潜水位线平行,有利于地下水流走。
等值线地图的应用:
1.判断水系特征、水文特征:
(1)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称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2.帮助人们在工农业生产活动中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
(1)确定水库库址与大坝坝址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这些地区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如上图中甲处)。水库坝址则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的最窄处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的袋口处(如上图中乙处),确定坝高时应依据出口处等高线的高程(如上图中应选择200米高程),坝长可依据比例尺计算得出。
(2)确定交通线路
一般交通建设的线路选择要求坡度平缓、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断崖、陡坡等,如下图所示:
从A处修铁路到C处,经过B处坡度较缓,施工较易;而经过D处则坡度较陡,施工不易,增加建设费用,故应选择图中的虚线线路。
(3)指导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方案。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4)影响工业区、居民区选址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区,最好是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的向阳地带,并且要交通便利,远离污染。
3.有关问题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100?H相(℃)。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高-H低≤H相
等高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运用: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