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父母为孩子扮演的角色-父母会扼杀孩子快乐的行为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父母离婚不告诉孩子

一 : 父母会扼杀孩子快乐的行为

每个家长都是对自己的小宝宝百般呵护的,但是为什么又说家长是扼杀孩子快乐的凶手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家长们根着我们笔者的内容来了解一下到底是由于哪些原因呢,及解决的办法。

  有些父母常常对养育孩子抱有疑问:自己明明倾尽所有给孩子最好的爱,可孩子还是不领情,反而变得跟自己越来越远,越来越不自信。这是为什么呢?——中国完形教育著名的亲子教练陈鹏宇老师,经过大量案例的积累,探究出父母如何用自以为是的爱毁掉原本自信快乐的孩子的十条共性问题,您不妨对照一看。

  1.寄予孩子很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说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给孩子不断地施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迎合家长、迎合老师甚至迎合社会评价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优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2. 代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心理独立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3岁、9岁和12岁。小的时候,孩子自己吃饭,父母应关怀而不干涉,不要说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来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么衣服你也要代为选择!还有不声不响为孩子报了钢琴班,都是不智之举。

  家长总是在用“自己的头脑”操控孩子,但是忽视了代替的过程就是剥夺孩子成长的过程。你剥夺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长,孩子就丧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

  这是所有家长的通病。鹏宇老师说:当你把“比较”的枷锁套给孩子,孩子就永远无法幸福。

  4. 孩子不令自己满意时贬损他、责罚他

  其实孩子不能让父母满意的时候已经很负疚,这个时候最需要来自父母爱的陪伴、协助和支持。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绪支配,只想着:你是我孩子,你要给我脸上贴金,你要让我有面子,你不能丢我的脸!然后用你自己奇多的规条和框框来束缚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缚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听!

  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在负疚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得到爱,孩子才会有顺从以及有自我负责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么满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时,无言地陪伴,单纯地给予孩子爱的支持更显得重要!

  5. 预言孩子没出息

  预言孩子没出息有两种后果,一是你越说他没出息,他越没出息,完全丧失斗志和学习能力,最终实现你的预言!另一种孩子,你说越说他没出息,他越要证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辈子活在“证明”中,失去自我,也丧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让自己幸福的智慧。

  有一个农村长大的女孩子,她上面有个哥哥。从小父母就偏爱哥哥,认定哥哥比她有出息。她心里很委屈、很不服气。所以自我砥砺,一定要争口气给父母看看,看看她是不是能把哥哥比下去。后来她果然比哥哥成绩还好,考上大学,有不错的工作,成家立业。但是因为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证明给娘家看,久而久之令她的丈夫忍无可忍,要和她离婚……

  6. 总是担心孩子

  不认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认为孩子其实可以!所以——你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担心!可是结果却恰好相反。你担心孩子早恋,孩子一准早恋;你担心孩子网瘾,孩子一定网瘾!

  有个妈妈在孩子还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在经过一间网吧时警告孩子:看见没,这是网吧,很多孩子一进去就变坏了,你可不能进去!一天又一天,一开始孩子不明白,但是心里好奇极了,终于有一天孩子忍不住,要走进这间网吧看看。

  7. 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买旅游鞋!你进入前五名我们就全家去旅游!很多家长都把这个视为一种对孩子合理开明的奖惩举措!殊不知,这带给孩子潜意识的讯息是: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才是被爱的。然后孩子会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付出失去自己的代价!幼儿教育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欢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这样,我越要怎么样!

  9. 数落孩子的不是

  家长最乐意数落孩子、教导孩子!教导是每个家长都尤其热衷的一件事情,有人从教导中感受到自己的威严,有人从中体会征服的快感。幼儿教育

  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气,还是心里服气!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数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让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让孩子丧失自尊。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当孩子对妈妈说:没事,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你去忙吧!妈妈一关上门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电脑呢!这样的反应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欢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毁灭了孩子的自尊。父母总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着成功的方向培养,致力于培养孩子成“才”,而忽视了孩子要先“成人”的问题,以至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幼儿早教

  幼儿教育小编总结: 他会一点一点从父母那里学会“比较”,并且用“比较”杀掉自己的自信,让自己永远被“比较”来的“痛苦结果”所折磨。家长应该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每个孩子都自有一份属于他的优秀之处!

二 : 在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要扮演的角色

家庭是1个孕育人格、提供最早社会化的场所,父妈妈的角色扮演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在孩子面前,没有1个家长会承认自己不会教育孩子,也没有1个家长能承认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行为上有问题。其实,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所谓亲职,就是指父妈妈养育子女的职责。父母与子女是人世间最亲密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不仅有血缘关系,而且双方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共同形成社会体系,并有共同的心理连带与强烈的依附关系存在,父母与子女并且会相互影响。因此父母是否称职,是否恰如其分地扮演适宜的角色,攸关子女一生的成长与发展,甚至终生的命运。可是,欲成为有效能的父母是需要学习的。

亲职角色,是指父妈妈克尽父母的角色以养育子女。父母的角色包括生理、心理照顾者,学习观察者,教育者,消费者,示范引导者,提供协助者以及是子女真心的伙伴等。最基本的是照顾,管教,引导角色,其行为特质:

1、 生理照顾角色

父母必须提供子女适当的生理资源及社会资源,以满足子女的生理及情绪的短期需要。照顾目标放在营造1个能使婴儿及儿童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及感到安全不受伤害的环境。在营造这种环境时,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显示出立即的响应、敏感、一致及温暖。

2、 管教角色

重点放在教上,它不只是教训惩戒子女而已,还要顾及子女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子女的行为。父母在执行管教角色时,有5种特质要显现,包括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理论一致,实际因人而异)、一致性(管教孩子时,言行必须一致)、爱心(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与生俱来的)、坚定(只要是对的,就必须坚持下去)、一些特别的管教方法的使用(对智障残疾孩子的教育方法)。

3、 引导角色

除以上2个角色,父母必须促进子女的发展,如此,他们才能成为有用、能干的成年人。在这个角色中,父母的重要特质是要以支持、鼓励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子女,并以示范的行为来引导子女、尊重子女及允许他们有某些自由,对子女有高而合宜的期望及规范子女的行为以帮助子女的发展。

三 :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扮演专家勋


在4月8日下午进行的全民健心计划――周末公益讲堂上,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学专家李子勋的开场白让台下家长惊诧不已。
他解释,如今家长习惯于研究教育理论,用理论的眼光观察孩子,于是觉得孩子这里有问题,那里也有隐患。他将“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眼睛”比喻为“黑屋子里一支微弱的蜡烛”,只能看见被家长的关注所照亮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并不是孩子的全部。
家长习惯于用固化的思维方式观察孩子
在长期的亲子关系研究中,李子勋发现,家长总是习惯于用三种思维方式来评价孩子的行为:
一是直线性思维方式。简单地将孩子与别的孩子对比,“为什么隔壁的孩子行,你不行?”或是将孩子与书上的描述对比:“为什么你总也达不到好孩子的标准?”这种评价会让孩子对自己的感觉被父母的评价修正、扭曲,不能自由成长。
二是因果不明的思维方式。看不清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把可能是结果造成的表象,看成是事情的原因。比如有些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与表现,一旦出现偏差就说:“都是因为你成绩不好、表现不佳,家庭才不和睦。”而实际上,孩子的表现可能正是不和谐家庭关系的后果。
三是复杂性思维方式。将孩子的某些行为或性格扩大化,并与将来可能出现的状况挂钩。有些家长认为淘气的孩子可能会变成坏孩子,说谎的孩子就是品行不好。这就过早地对孩子进行了定性。
而实际上,往往越担心的事情越可能成为现实,因为担心本身就存在一种心理驱动力,并缓慢地变成真实。
还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聪明懂事,试图教导孩子采用更多的正确行为方式,而孩子的逆反心理往往使他们蔑视权威。家长越在孩子面前扮演专家角色,孩子越不听话。
关系大于教育理论只是帮父母认清一些东西
“其实家长不需要说很多教育理念,不必要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只要有良好的关系就行。”
李子勋提倡“关系大于教育”,他强调这里的关系不是过度亲密、依恋的纠缠关系,而是一种相对自由和谐、彼此尊重的关系。当父母和孩子建立起这样的关系的时候,孩子会无意识地向父母期待的方向去努力。
他强调,如果更注重关系,孩子会自然地进步。从根本上说,实在的改变是在日常关系中,而教育理论只是帮父母认清一些东西而已。
在李子勋遇到的很多个案中,一些父母有非常正确的教育方法,亲子关系却非常糟糕,其中一些教育家教育别人头头是道,但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却不行。
“正是因为太重视教育了,反而忽视了和孩子的良好关系!”这就像一个团队,如果人际关系良好,团队就会充满朝气、有活力,能做到十分的,孩子能做到十二分。
而不良关系的结果是,家长教育的方式越正确,结果越差。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父母理解孩子,孩子理解父母,父母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父母需要把钱币翻过来多看看孩子的两面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拿着放大镜寻找孩子的缺点,喜欢从反面教育孩子,希望孩子变得越来越好。而李子勋建议家长,多从“资源取向”上看问题,而不是“问题取向”。
“问题取向”是从问题的角度出发,总能看到好事背后的坏事,比如孩子成绩好,马上联想到会不会滋生骄傲情绪。而“资源取向”则把问题看成资源,总能看出负面背后的正面。
比如孩子爱打架,从问题取向出发,就容易将其视为不良行为加以训斥,而如果从资源取向出发,将这种攻击性引导到被社会文化所标定、认同的方式去转变,比如从学校的竞技比赛、将来的事业竞争方面来看,那也许就是另一种局面。
在李子勋看来,孩子在学校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早恋、人际冲突等,都不是大事。家长如果把这些看成日常情况来处理,淡化问题,就更能取得孩子的理解和认同。
应当告诉孩子,这些问题、缺点只是一小部分,他还有很大一部分好的方面。这就把孩子眼中的大问题变成局部问题,孩子就容易从事件中走出来。
给孩子一个好的假定不要误读他的“动力”
李子勋举例,有些青春期的男生会对社会和他人产生敌意,并把这种力量转向家庭,比如砸东西、推搡父母等。看上去是爸爸妈妈受伤,而实际上孩子受伤更深。歉疚感与负罪感会一直跟随着他,将来走上社会,可能更容易卷入暴力。作为家长,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应当暂停,各自保留观点,不要陷入纠缠。
他建议家长不要从孩子的阶段性爆发行为中推出恶劣后果,而是给孩子一个好的假定:他是不是在学校不高兴?是什么情绪困扰了他?那么,家长对孩子愤怒、失望的感觉就会有所改变,孩子也会感受到家长的体谅,从破坏性情绪中走出来。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家长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想惩罚他;一种是认为孩子犯错误是正常的。是的,孩子是必须要犯错误的。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必须允许他犯那个年龄的错误。心理学的“挫折理论”讲述的就是这个古老的命题:孩子不经历挫折是不会成长的。
李子勋说,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听话的乖孩子,心理学上则重视孩子的“动力”,动力弱的孩子不容易犯错,但也不易成功;动力强的孩子容易犯错,但也更容易成功。



本文标题:父母为孩子扮演的角色-父母会扼杀孩子快乐的行为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6837.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