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阅读理解-中国男全文阅读 作者:余世存

发布时间:2017-07-30 所属栏目:英国的饮食文化

一 : 中国男全文阅读 作者:余世存

中国男全文阅读 作者:余世存 《中国男》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中国男全文阅读页面。
百年转型中国人的命运与抗争:中国男 作者:余世存



“中国男”的群像
朱大可
余世存的近作《中国男》,为读者编订了一本用话语涂绘的人物肖像画册。这些正在被人逐渐遗忘的面孔,重新浮出时间的水面,成为世人缅怀或反省的对象。
这种类似《史记?列传》的司马迁笔法,并非由余世存发明,但是他所选择的,却是不同寻常、富于争议、被误读、矮化或忽略的人物。毫无疑问,“*”成为本书的一个显著的内在动机。它揭示了作者矫正历史的深刻意图。
全书包含着皇帝(光绪)、政客(曾国藩和吴稚晖)、军阀(吴佩孚)、官吏(蒋百里、王云五和戴笠)、文人(严复、蒋光赤和熊十力)、科学家(丁文江)、商人(张謇)、革命党人(宋教仁、林觉民和瞿秋白)、僧侣(弘一法师)、刺客(王亚樵)、流氓(杜月笙)和乞丐(武训)等等。这个庞大的四十一人的阵营,几乎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写本。
耐人寻味的是,本书选用了一种古怪的“人类学”分类标准——“非常人”,在剔除了那些“正常人”之后,纳入了衰人、过人、士人、圣人、强人、译人、才人、61阅读 www.61k.com

士人第三:曾国藩(3)
不能说他没有情感,只是他的情感深藏不露。他一旦学了理学家或道学家记日记,那么他所做的就是掩饰个性、灭掉人欲,成为“无我”。他在弱冠之年,给自己改号“涤生”,以求改过自新。十年后,他反躬自省,以为过失涤除未尽,且越来越多,是故举意勇猛改过。贪睡恋床,不能黎明即起,他骂自己“一无所为,可耻”;喜吟诗作赋,寻章摘句,未将精力用于经史等有用之学,他以为病症在好名,“可耻”;给地方官吏写信,亲切一些,则是“意欲饵他馈问”,“鄙极丑极”,应重写一函,“作疏阔语”;喜清谈,争口头便宜,那是妄语,若再犯,“明神殛之”;跟人说性事,“闻色而心艳羡”,是“真禽兽”。到朋友家看到有女子在座,不免激动,说了几句笑话,回家自责:“*至此,与禽兽何异!”陪着夫人在家闷了,也立马警觉:“余今闷损至此,盖周身皆私意私欲缠扰矣,尚何以自拔哉!立志今年自新,重起炉也,痛与血战一番。而半月以来,暴弃一至此,何以为人!”于此“日三省吾身”,十年终于有成,据说他在四十岁前后灭掉了人欲。但关于他的人生之谜中有一则是,在他五十一岁,咸丰帝大丧期间,秘娶小妾,“违制失德”,故有人斥其为“伪君子”。至于他仍改不了讲笑话(今天叫讲段子)、爱论人是非的毛病,大概是灭人欲后的圣人仍需要转移升华的缘故。这样的圣人只能以变态来解释了。
但这个资质中等的人用传统中修身齐家的办法获得了治国平天下的平台,在这平台上他也确实获得了圣王的眼光,非凡的战略感、大局观和见识,正是这种眼光使他平定了太平天国,为清朝补天成功。这种眼光还使他看到了社会上层的真相,他更知道上层能生人死人的权贵们有什么样的德性和才能。他从理学起步,但他却知道理学家们不成器,“朝中有特立之操者尚推倭艮峰 (仁),然才薄识短。”他也知道传统是不行了:随着时代的变化,“艮相 (即倭仁 )老成宿望,近年势颇孤立。”他跟两宫太后有几次谈话,印象中非常一般,认为慈安和慈禧的才地都很平常,跟他这样的国之栋梁难得见一面,却无话可说,只是应酬。掌握时局的军机大臣有亲王奕、文祥、宝均,但奕太聪明,想法多变,是小聪明,文为人正派,却气量狭隘,不会用人,宝更提不起来。因此,可以说,当时国中,曾一人而已。“朝廷乏人,如李鸿章评价的:取之公旁……知人之鉴,并世无伦。”
也因此,当时人都看出了他问鼎的能力,汉族士绅们尤其寄予了某些猜想,帝王学的大家王闿运甚至奔走其间。据说,左宗棠曾题神鼎山一联:“神所凭依,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左将此联派专人送胡林翼转曾氏,请共同删改,试探胡曾二人意向。胡拆看后,一字不动,加封转曾,曾将“似”改为“未”,原封退胡,胡拆阅,在笺尾加了两句:“一似一未,我何词费。”曾以一字之改表明未有问鼎之意,这个儒生不愿捅破天空,一味自保。
有论者说,曾在打败洪秀全后如一鼓作气再夺天下,其一生恐怕也将困于战事不可能再于洋务上有所成就;但是,曾的事功,包括推介西学洋务的成就主要集中在战时,战后他反而处处受制,什么事也没有干成。而当时最了解西方的悲剧人物容闳曾在*里对他寄予了大希望:“曾文正者,于余有知己之感,而其识量能力,足以谋中国进化者也。”因此,我们大概可以说,谋中国进化,对曾来说,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他谦抑太过,过犹不及,他成全的只是他自己。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士人第三:曾国藩(4)
政治方面的作为已经不可假设。更重要的是,他这种谦退自律,使得他只是做了儒家的好学生,而没能突破传统文化的藩篱。也许是他的知识太旧了,即使他看了徐继畲、林则徐们拿来主义的工作,但他依然不愿思考一个中国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作为。他不是一个有思辨能力和原创能力的人,他的思考停止在跟列强平等交往以及以诚待人的基点上,再也没有前进半步。他的起点和终点都在于是否“弘道”,或“遵礼”。章太炎谓曾国藩之起兵“平洪杨”并非“赞清”,而是为了扶持“名教”。在曾国藩看来,一切治国活动,上至天文、地理、军政、官制,下至河工、盐漕、赋税、国用以及“平洪杨”这类军事活动和“曲全邻好”的华洋交涉活动,均属“礼”,即道德实践活动的范围。
比较日本同时代的社会精英,如福泽谕吉们,致力于掉转船头,启蒙同胞,“脱亚入欧”,曾国藩们本是我国数千年未有之奇变中做启蒙的最佳人选。但曾却宁愿沉默以保守某种清白,在铁屋里享用圣王之威福,也不愿告诉国人真相,甚至不曾如老、孔、庄、韩那样思救周文之弊。而这种启蒙工作最终要人来做,曾不做,他的幕僚和朋友如郭嵩焘、冯桂芬、容闳们做得不如意,直到又一个世纪开始,到孙中山政治革命之后,陈独秀、胡适、鲁迅们才差强人意地从文化启蒙的角度完成了对现代转型的某种注解。这是历史的悲剧,当然也是一种衰败文化的宿命。
曾的面孔永远是模糊的,连他的朋友、亲人都难以猜透。这正是儒家文化到了极致处的表现,所谓高深莫测谓之神圣,他们永远不以最真实最本来的一面示人,永远需要人来猜测他们的情感、意志和认知。据说曾的子弟兵们有拥戴之意,他却写下一句“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来回应大家。
这个圣王因此缺乏近代以来中国人最可宝贵的个体人格,缺乏“平易的物理和健康的人情”。他对平民大众的心思欲望视而不见,也缺乏同情之理解。他的残忍在中国的儒生中也是空前的。好些跟太平天国敌对的士绅也对曾国藩训练的军队之残暴留下了印象,如李圭说:“至官军一面,则溃败后之掳掠,或战胜后之焚杀,尤属耳不忍闻,目不忍睹,其惨毒实较贼有过之无不及,余不欲言,余亦不敢言也。”宁波被占领后,外国人感叹:“宁波变成了一座死城,除了许多河道里充斥尸体,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她曾拥有五十万居民。”李鸿章等人攻占苏州,采用了骗降后杀降的手段,其欺瞒和屠杀之举,使英国人戈登“深感耻辱和极度伤心”,发誓要消灭李。后来李鸿章对他进行安抚,他仍然持保留意见,拒绝接收朝廷赏给他的一万两银子,他在朝廷的褒奖令背面写了一段话:“由于攻占苏州后所发生的情况,我不能接受任何标志皇帝陛下赏识的东西。”
天京沦陷时,城里的太平军只有一万多人,其中还有幼天王等一部分人突围出城。“两广老贼,纷纷搥城而出。”但是曾国藩上报说:曾国荃率所部在南京城内,“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就是说,三天屠杀了十余万南京居民。清人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所谓伏尸百万,除了战死者,就是曾国藩在城内外屠杀的平民。“皖南及江宁各属,市人肉以相食,或数十里野无耕种,村无炊烟。”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士日记》中记载破城后七天时他所目睹的情形:“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担,又无窖可挖者,尽遭杀死,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哀号之声,达于四远,其乱如此,可为发指。”天京城攻陷后,城内大火燃烧一周左右,大部分民房被毁。如此惨状,以至于清朝廷认真讨论,是否要把两江总督、江苏布政司的驻地移到扬州。曾的幕僚还说:“自湘军平贼以来,南民如水日深,如火益热。”直到湘军攻破南京三十年后,城内仍然萧条,如谭嗣同所说,“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气象。”
这就是曾国藩不得不为的霹雳手段,他扬言“即臣身得残忍严酷之名,亦不敢辞”,就是说,既然普天之下莫非暴民,那么他施于其上也就是率土之滨莫非暴行。他也因此得到了“曾剃头”的称号,一个圣人完人得到民间如此“赐福”,不知道他的圣德如何附丽,大概只及于以他为中心的“差序格局”的小圈子内。这也是声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不肖儒生们的真实面目,他们安身立命完全跟民众无关,跟个体无关;即使有关,也只是吸民脂民膏以成全自家的神圣,故此我们的社会高深莫测谓之神圣,神圣也是以民众血肉筑养而成的。他的弟子兼接班人李鸿章后来访德,与俾斯麦闲谈时,曾夸讲自己打太平军的“功劳”。俾斯麦说:“欧洲人以杀异种为荣,若专杀同种,反属可耻。”
曾的成就确实大哉伟哉,可也确实跟他的个人情感爱憎无关。他跟清廷打哑谜也好,捉迷藏也好,跟左宗棠、李鸿章跳杂耍也好,都已经跟原儒情怀大相径庭了。曾国藩的儒家真诚有了一个游字作底色,游儒的真诚跟世道人心无关,只是跟他想象的世道人心有关。他是认真的,又是虚无的;他是严格的,又是赏玩的。这真是落日满山,是温情,更是阴冷;是圣之老者,是素王,更是雷霆雨露的翻覆游戏。
流沙河说过曾国藩“可怕”,的确,在曾的圣人温情后面,是刀锋的惨刻严苛。流沙河曾感慨:“这家伙,体孔孟思想,用禹墨精神,操儒学办实事,玩《庄子》以寄闲情,由封建文化培养见识,从传统道德汲取力量,也许厉害就厉害在这里吧?”
这大概也是一个现代国民的感慨。


圣人第四:武训(1)
我们特立独行的乞丐
武训(1838~2896)清末山东堂邑(今聊城西北)柳林镇武家庄人。原名武七,少孤贫。自恨不识字,提出“修个义学为贫寒”。以乞讨、放债等方式,买地设私塾。得到清政府嘉奖,被封为“义学正”,赏穿黄马褂,未接受。
◎这样三十年如一日厉行的人格力量迟早要进入社会的核心层面。
◎在未来的时代,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在地球上匆匆走过。
一个山东堂邑县穷苦人家的孩子,姓武,无名,因排行而被人称为武七。武七羡慕富人家的孩子可以读书,去私塾偷听读书声时遭到塾师的呵斥。八岁时,父亲病死,姐姐给人家做了童养媳。九岁时,武七跟着母亲到处要饭。按梁启超先生的传记说法,“家贫,行乞度日,饮食必先奉母,人称孝乞 ……昼行乞,夜绩麻,得一钱,即储之,日惟以两钱市粗馒自养。”
武七十五岁时在姨夫家做童工,十七岁时给地主李廪生打长工,饱受人间白眼。他身材肥短,一说话嘴角即现白沫,大家给他取了个诨号“武豆沫”。尤其是因为不识字而多次被人毒打,被骗财,被讹掉工钱。他给李廪生做工三年,分文不得,反而被打得头破血流,赶出家门。无望之际,他在一破庙里昏睡三天。
三天之后,他起来了。他没有忧愤而死,而是如痴如癫,半呆半傻,既不回家,也不再给人家做长工,而是手舞足蹈地到处要饭,做零工。这个大字不识的文盲,经过三天的昏睡,一下子*见性、才华横溢,而跟阿 Q 兄弟判然有别。武七在很多地方像阿Q,但阿 Q在庙里梦见的是人生享受,武七在庙里的三天却改变了一生。那一年,武七二十一岁。他依然穷苦,一顿饭吃好就得寻找下一顿,但却从此出口成章,念念有词,随时可以应对人们的询问、嘲弄、拳打脚踢。他立下的志愿乃是兴办义学:“扛活受人欺,不如讨饭随自己,别看我讨饭,早晚修个义学院。”
武七到处吆喝着出卖苦力:“出粪,锄草,拉砘子来找,管黑不管了,不论钱多少。”为了多挣钱,他把自己的长辫子剃掉,净得京钱一吊,作为他兴办义学的基金。他没有工做的时候,就到各地去要饭。因为他总是唠唠叨叨的“义学长,义学短”,乡邻以为他害了什么“义学症”,就又把“义学症”作为他的第二个诨号,他无动于衷:“义学症,没火性,见了人,把礼敬,赏了钱,活了命,修个义学万年不能动。”他行乞时,把要来的钱都积存起来,要来的干粮,自己只吃碎烂的,好的完整的拿去卖了,变成现钱积存下来,作为义学的基金;甚至捡菜根、芋尾来吃,以节省他要来的菜和饭。他说:“吃得好,不算好,修个义学才算好。”“食菜根,食菜根,我吃饱,不求人,省下饭,修个义学院。”“吃芋尾,吃芋尾,不用火,不用水,省下钱,修个义学不费难。”
为了积攒钱,武七在山东、江苏、河北、河南一带行乞,并做过各种各样的农活、杂耍、手艺:推磨、推碾、割麦、浇园、挑担、拉车、纺线、竖鼎、做马骑、吃蛇蝎、捻线头、轧棉花、做媒红、给农民小额贷款买地买61阅读

军人第十一:吴佩孚(1)
秀才武夫,学者军阀
吴佩孚(1874~1939)直系军阀首领。字子玉,山东蓬莱人。秀才出身。1898年投军,曾任北洋军第三镇曹锟部下管带,第三师团、旅、师长。1919年五四运动时,以“爱国军人”的姿态,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后任两湖巡阅使、直鲁豫巡阅使。1923年残酷*京汉铁路工人大*,制造“二?七”惨案。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被奉系打败。1926年其主力在湖北被国民革命军打败。1927年辗转至四川。抗日战争爆发后,拒绝出任伪职。
◎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进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我国近代社会的转型,用中外观察家们的话说,是一次后发性的、应激性的转型。这一转型有很多的比喻说明,铁屋中的呐喊,木乃伊复活,凤凰涅槃,等等,较准确的说法是,由于一个自足的文明传统有了强大的参照和开放,其自足的全面滞后不言而喻,它必须自新自改革。这就是延续到今天的现代转型历史。
这个转型的历史,又是不断认知和变易认知的历史,以今日之我否昨日之我。*说对了,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因此,尽管有器物的拿来主义、建筑的美式欧化,衣食住行的与时俱进,但在后来者的眼里,尤其是文明人心中,我国近现代转型中的衣冠人物制度实在如传统文明一样,大多只具有入博物馆供人参观的价值;另一方面,尽管有失败、有牺牲,那些仍超乎个人名利之上的理想、人格成就,甚至那些显得愚忠的信徒们,都给了后人长久的感念。在转型的历史人物中,最可恨、可笑、可怜,又最为悲壮诡怪的,莫过于军人武夫们的人生。
由家族天下的八旗兵,到地方团练,到新军,到有枪就是草头王的兵匪军阀混一,到*党军,我国军队的现代化、国家化至今艰难。尽管团练、党军都先后实现了装备器物的与时俱进,但费正清的话仍道出了我国军人的共性。他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以悲悯的笔调写道:“这二百左右佩戴勋章的将军们和他们那些步履蹒跚的队伍,在 1916-1928年这些军阀年头代表了什么东西啊?第一,现代武器的优越性,一个人口过剩国家的黩武主义,在这样的国家中武备的扩展超越了公众意识形态的发展。第二,老的绅士、商人、官吏统治阶级没有能力在一个全国范围的新的政治组织基础上团结起来。第三,正当民族主义似乎取得胜利的时候,全国的振奋能力却处于低潮。”
在这二百左右佩戴勋章的将军们中,吴佩孚大概是少数值得后人纪念的人之一。他是承先启后的人,在他之前,有跟他一样的曾国藩、李鸿章等儒将、书生将军,在他之后,有蒋介石等现代性更强的军人。
吴佩孚,字子玉,山东蓬莱人。出身小商人家庭,少年丧父。二十二岁中秀才,却因“得罪当地豪绅,被革去功名”。吴通过科举考试飞黄腾达的梦想破灭。他跑到北京,以占卦算命、卖字为生。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投天津淮军聂士诚部,当勤务兵;同年入开平武备学堂步兵班学习,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回部队任后路炮队队官。庚子事变时,所在部队被袁世凯收编,再进北洋参谋处测绘学堂,以第一名毕业。1904年,日、俄为抢夺我国东北的控制权而发生战争,他入选中日合组的侦探队,被派任日方间谍,化装成肩挑小贩,冒险混入俄军地盘刺探情报,立了军功;因敢作敢为而被北洋军阀头子曹锟看上,两年后,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北洋军第三镇第十一标第一营管带,带兵剿匪显露才能,深受曹锟器重。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吴佩孚跟随第三镇统制曹锟*山西革命军,升为第三标标统(翌年改称第三团,吴任团长),1914年升任第六旅旅长。袁称帝期间,入川*护国军,再获嘉奖,被擢为师长。他因“深知袁氏躬行非义,必无善果”,劝曹锟一面与袁虚与委蛇,一面与反袁势力暗通款曲,以待时局之变。

军人第十一:吴佩孚(2)
袁世凯死后,张勋再次搅动北京政府政局,率辫子军进京复辟,“再造共和”的北洋军人们与张勋对抗。其中,吴佩孚带兵与张勋部战于丰台、天坛,获全胜。国体再度从帝制转为共和制,但*的“临时约法”、“天坛宪法”等国体的大经*都已如同废纸。段祺瑞领衔内阁,迭令各省取消独立服从中央,南方军阀不服,孙中山利用南方军阀发起“护法运动”,段祺瑞命令大军南征,以期“武力统一”,其中最锐者,即吴佩孚的陆军第三师。吴佩孚随曹锟出师*南方,任前敌总指挥,在湖南岳阳、长沙等地与护法军作战,连克重镇,时称“常胜将军”。
在当时人眼中,国家统一的希望寄托在吴佩孚身上。因为南方仍做革命大梦的孙中山没有实力,有实力的云南、广西、广东军阀们各有算盘,历史几乎不用假设:只要吴佩孚一声令下,他的大军即可底定三湘并进而荡平粤桂两省,北京政府“武力统一”的梦想则指日可待!为了笼络吴佩孚,段祺瑞亲往前线劳军,于1918年 6月破格授予吴“孚威将军”衔。但是,担任代理总统的直系首领冯国璋与皖系总理段祺瑞争权夺利,吴佩孚附和冯国璋,与段祺瑞相对抗。在捷报频传之际,吴反而突然按兵不动。孙中山的护法运动失败,他在 5月即宣布辞去南方军政府的大元帅职,孙在辞电中说下他一生中最好的名言之一:军阀“南与北如一丘之貉”。但时人更欣赏的是吴佩孚,1918年 8月,吴佩孚息兵湖南衡阳,他发出通电,反对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主张南北议和,所谓“罢兵主和”。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电报技术引入我国。但直到帝制与共和、中央与地方拉锯战的时代,电报才大派用场,通电成为军政大员们政治表态最好的工具。在影响当政者决策国是方面,军界诸侯的表态往往比学生的*和教授的演讲更有分量。在这些通电中,吴佩孚的通电是一二百军阀中最为可圈点的通电了,他的通电出来,总是能够为他带来广泛的声誉。他为北京政府立下大功,大军盘踞中原两湖一带,但他罢兵主和的理由却让任何人挑不出理由:“阋墙煮豆,何敢言功?”“并非寇仇外患,何须重兵防守?对外不能争主权,对内宁忍设防线?”
北京政府为吴的罢兵猜测不已,吴又公开宣布自己的“四不主义”:不做督军,不住租界,不结交外国人,不举外债。他后来实践了自己的做人原则。吴的政治生命是微妙的,也是注定了的。他是秀才出身,不及曾国藩能够“内圣外王”,又没有李鸿章的条件,有一个大清王朝的平台可依托可施展。他的上面也是军阀,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没有曾国藩、大清王朝、孙中山那样政统、道统意识强大的力量为依靠,他就只能如传统的军人关羽、岳飞那样为主尽忠,主公不行,他就只能以亚父、更准确地说是以长子自居行权*。虽然他只是冯国璋、曹锟派系下的一个师长,但这种行权使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军政界的新星。
1919年,巴黎和会,列强瓜分我国的条约出台,五四运动爆发,国人中呼吁拒签和约的,是知识阶级和一般民众。而北京政府担忧危及与西方列强的关系,大都主张接受这一条约。不到一周时间即 5月 9日,远在湖南衡山的吴佩孚发言,这个“言人所皆欲言,谏人所不敢谏”的区区师长,直接向大总统徐世昌发出通电:“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仆后继,民草击钟,经卵投石 ……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吴被舆论誉为“爱国将军”。数日后,吴佩孚又致电南北双方将领联名通电,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主张取消中日密约。那些手握重兵把守各地的督军、省长们,也因此纷纷致电政府,表达爱国热情,措词强硬地要求拒签“和约”。同年 12月,冯国璋病死,吴佩孚成为地位仅次于曹锟的直系军阀首领。

军人第十一:吴佩孚(3)
1920年 5月,吴佩孚不听段祺瑞的命令,自衡阳领兵北撤,随后通电反对皖系“安福俱乐部”把持政权。他的通电是:“全国之大,能否尽为一人所盘踞?疆吏之多,能否尽为一党所居奇?兆民之众,能否尽为一人所鞭笞?”要求大总统徐世昌罢黜段祺瑞内阁。7月,直皖战起,吴佩孚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大败皖军,段祺瑞政府倒台,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北京政府。吴的通电游戏使得徐世昌总统叮嘱手下人:吴佩孚的态度不可不考虑。
吴的军人造反颠覆了政府,按后来人们的史评,吴佩孚的这一举动标志着北洋军阀公开分裂,多数论者认为这是一场争权夺利的不义之战,战争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削弱了北洋军阀,外交上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对华的侵略政策,客观上一定程度地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独立和进步。但他通电谦称:“此次兴师讨贼,原为民意所驱策,即战胜结果,亦全国民意战胜,非直军战胜也。此次战胜逆党,谬蒙各界赞扬,实则非军队之力,全胜于民意。”
直奉系掌权,吴佩孚在北京出任陆军总长可以说是众望所归,但他只在北京落了落脚,即引兵回到洛阳。他功成身退,只是出任“直鲁豫巡阅副使”。一位在中国多年的日本军部间谍铃木贞一为此佩服说:“我认为吴佩孚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因为在一般情况下,获胜的中国将军都是进入北京大逞威风,但吴佩孚却不声不响径自领兵回到河南洛阳。”
但人人都知道吴佩孚此时已是北京政府内阁的灵魂,他人虽远避豫西,却又让人不得不仰其鼻息,北京政府大到国策小至人事安排,无不频繁请教于他。当挤在宣武门内象房桥国会厅里争吵不休的参议员和众议员们拟拆除紫禁城三大殿 ——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在其废墟上另建议会大厦时,吴佩孚通电总统、总理、内务总长、财政总长:“……何忍以数百年之故宫供数人中饱之资乎?务希毅力惟一保存此大地百国之瑰宝。无任欣幸。盼祷之至!”当各报刊登载了吴氏通电后,颂扬吴帅之声鹊起,抨击国会之议潮涌,故宫三大殿幸免一劫。
直奉的蜜月期很短,不到两年,直奉反目,于 1922年 4月开战。吴佩孚的讨奉通电名言是:“大诰之篇,入于王莽之笔,则为奸说;统一之言,出诸盗匪之口,则为欺世。”虽然奉系张作霖在军队人数和武器装备上有明显的优势,但吴佩孚的直系军队神速地击败了奉军。奉张退居东北后,吴佩孚成为北洋军阀首要人物,直系随即独霸*,进入全盛时期。接着,曹、吴逼徐世昌下台,恢复旧国会;再邀已被废黜五年的前副总统黎元洪复职,却不给他实权,后来干脆把黎赶出北京。1923年,曹锟花费约一千三百五十万元,当上“贿选”总统,吴为此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他力主“废督裁兵”,而各地方实力派坚持“联省自治”;于是吴打起当年自己曾公开反对的“武力统一”旗号,在洛阳埋头练兵。
吴佩孚的势力引起国际瞩目。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的他一度被公认为“中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且博得了“爱国进步”之名。不仅英、美等列强对他“争相结纳”,吴可能是最早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而且他也获得苏联的青睐,以为与中国建立新的关系有望,因为吴不唯抗日,且主张召开包括工人在内的国民大会。1924年,在他五十寿庆之时,正是权势鼎盛之日,各地的军政要人和文化名人、各国驻华使馆的武官云集洛阳,清废帝溥仪也派出其“摄政王”前来祝贺。连曾名震朝野的维新派首领、著名学者康有为也大拍马屁,献寿联云:“牧野鹰扬,百岁功勋才一半;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

军人第十一:吴佩孚(4)
共产国际、苏联政府及李大钊等,都做过争取他的工作。1922年,在越飞会见孙中山前,他寄望于吴佩孚:“……我们都怀着特别关注和同情的心情注视着您,您善于将哲学家的深思熟虑和老练果敢的政治家以及天才的军事战略家的智慧集于一身……”待越飞的军事顾问格克尔将军自洛阳返回北京后,越飞立即给斯大林拍发了“绝密”级的电报:“格克尔从吴佩孚那里回来了,说从未见过这样完美的军事秩序:秩序和纪律极其严整,操练和训练比赞许的还要好。”苏联的政治局为此有决议说:“中国的事态发展进程,越来越把吴佩孚和他所领导的直隶集团推到首要地位。吴佩孚正在成为核心政治领导人物,同时好像也在成为民族运动重新爆发的中心 ……吴佩孚的行动会造成有利的局面,必须加以利用。有必要同吴佩孚联合,联合的结果应当是成立新的中国政府。”这种联合不可能有什么牢固性可言,所以在进行现阶段的战争和成立新的政府的时候,必须从建立真正统一的中国必然要继续进行战争的思想出发,不过这时已经是同吴佩孚及其追随者的战争 ……
这种蜜月同样短暂。虽然“劳工神圣”的旗帜一度堂而皇之地挂在直系控制下的京汉、陇海铁路沿线的要埠大街上,但吴佩孚*了京汉铁路大*、制造“二?七”惨案。苏联曾不改初衷支持吴;直至吴对苏军驻扎外蒙和中东路主权问题的态度越来越强硬,特别是 1924年 9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因冯玉祥倒戈而惨败于张作霖,苏联人才放弃对吴佩孚的争取。
即使最有军事才能的军阀吴佩孚也避免不了为时代所弃的命运,他虽然仍多次跟其他军阀分分合合,挂过若干头衔;也曾东山再起,报了冯玉祥一箭之仇,但已是强弩之末。虽然吴佩孚有着革命军人少有的文才,但他仍敌不过文明转型中的意识形态。军阀和他们步履蹒跚的军队势力开始让位于新兴的革命军队,孙中山的党军显示出威力。1926年秋,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开始,国民革命军大举北伐,盘踞中原的“常胜将军”吴佩孚纠集主力扼守湖北咸宁的汀泗桥,并上阵督战,亲手枪杀了几名后退的官兵,然而吴抵挡不住革命洪流。两个月后北伐军攻克武昌,他的主力被歼,从此一蹶不振。他大势已去,可是不像其他下台的军阀政客那样,腰缠万贯出洋“考察”或跑到租界去寻求外国人保护,他也没有多少钱,他只有在国内辗转流亡。
吴的失败是必然的。因为他既不像其他大多数军阀那样一心求利求地盘,又不像国民革命军那样师法欧美文明的精神。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传统得陈旧了,虽然他的坚守可敬。他早就说过:“英雄并不以成败定义,本人既以关、岳为立身行事的楷模,所以在行为上一不爱财,二不好色,三不怕死。本人志在春秋,为国家民族,不惜肝脑涂地。”但有着革命意志的党军硬软实力都高于军阀不说,即使吴以儒将自居,他仍是一个视苍生如刍狗的卫道士,他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愚忠儒者:他对其他军阀毫不手软,却又如宋襄公一样假仁义道学。冯玉祥叛变、形势危急之际,他的顾问焦急地请其应付危局,他却大谈“千古不磨之成文宪章,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坚称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当叛将讨饶,他不宽恕容纳,冯氏的国民军发动第二次政变后,满以为驱逐了段祺瑞会使吴佩孚高兴,通电全军投靠吴氏门下,吹捧“吴玉帅”有“命世之才”,表示:“此后动定进止,惟吴玉帅马首是瞻。”但他接到通电后,只批了四个大字:“全体缴械”,逼得冯玉祥再次背叛。

军人第十一:吴佩孚(5)
无论外力是否可借,他也不稍加利用,英美、苏联、日本都曾想支持他,他都拒绝了。当吴在最潦倒落魄的时候,日本第一遣外舰队总司令荒城二郎少将,海军驻沪特务机关长佐藤秀大佐率将佐十五六人由宜昌乘小型舰到白帝城,专诚拜访落魄的吴大帅,表示:一、愿供给私人借款一百万;二、愿赠步枪十万支,小炮五百门,机关枪二千挺连同弹药,由小型舰艇运来白帝城。这对于有意东山再起的人自然是一个大诱惑。可是对吴佩孚这位硬汉,则毫不起作用。吴义正词严地对日本人说:“过去我有枪不止十万,有钱不止百万,尚且一败涂地,可见成败是不在于枪炮和金钱,我如果愿意借外债,引外援,何必待到今日?中国事应该由中国人自了。贵国贵官的盛意我是不会承受的。”
这个一根筋式的儒将呼吁过“国民大会”。他初登政坛就主张,立即举行“国民大会”——今后所有国事,悉由国民大会定夺!国民大会的代表由农、工、商、学四界组成,自下而上推选,由省至中央,这便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似乎吴佩孚把民众的福祉放在心头,但他对芸芸众生的命运不屑一顾。1921年与湘军打仗时竟下令掘开簰州的长江大堤,致使许多无辜百姓葬身鱼腹;1923年 2月,京汉铁路工人为了争取自由、*举行大*,他残酷地*,制造了著名的“二?七”大惨案。
吴的失势使得墙倒众人推。他与南方为敌,北方的军阀无他容身之地。只好带部下入川,那个过程九死一生。尤其是张其锽之死以及偷渡襄河的枪战,使得跟随他的夫人张氏印象恐怖,当时有投襄河自尽之意,经吴佩孚百般劝阻,其意始解。此后跋涉穷乡僻壤,吴虽泰然,但有内顾之忧。据说,张氏夫人曾一再向吴表示,受不了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纵不求死,但愿削发为尼。且劝吴从此下野,不问世事,入名山为僧以保余年,泪随声下,吴亦为之动容。吴的感慨可从他两句诗中道出:“生死两难悲末路,夫妻垂老泣61阅读络写作没有任何分别,甚至可以说,李宗吾已经预言了网络写作的到来:“政治界一切现象,与学术界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大皇帝大圣人专权时期,这是过去的事;第二个时期,是小皇帝小圣人专权时期,这是现在的事;将来到了第三个时期,才是普通人民和普通学者,自由发表意见的时期。我常说,君主之命该革,圣人之命尤其该革;民族该独立,思想更该独立。”
这样的人似乎也不会入当代成功人士的眼。因为李宗吾像一切自由独立、真正有个性的人一样,总会让厚黑之人不自在,或让正经之人笑倒。举例言之,他不修边幅,也不拘小节,到晚年亦然。他穿的长布衫多日不洗,脏了以后也不知道换下,得由老妻提醒;他有时一边啃苞谷,一边抠脚丫,还要一边看书。他好酒,成天就坐在堂屋的楠竹马夹椅上,旁边放着花生、胡豆、香肠一类的下酒菜,且饮且思,不时又起身到桌子边,挥毫写下自己的腹稿。临终前倒在地上时,老妻抱怨说:“你就是酒喝太多了!”李宗吾竟拼其余力回答:“我就是酒喝少了!”
李宗吾的可爱处还有不少。比如他常常躺在椅上用手前后比划,这就是在练自创的“无极拳”。他早年曾向富台山庙内的和尚学过功夫,后又学练派别甚多的四川静功,对同善社、刘门、关龙派、吴礁子派等,他都拜门称弟子。但他本人对练功缺乏恒心,练时从未坐上三十分钟之久。结果哪一派的方法,他都实验过;哪一派的方法,他都实验无效。于是他又想练拳术,先学权术家的气功,继而又学太极拳。而他认为前者无非装模作样,违反自然规律;后者虽似相宜,但要受一种约束,他自然不耐烦。最后,李宗吾自己发明了一种拳术,名曰“无极拳”。这种拳据他自己说,无非是恍兮忽兮,玄而又玄而已。他晚年就练此拳,直至去世从未间断过。他还劝痴迷于学仙学道的南怀瑾学武功。
这样的一个人在生活中似乎处处可见,这些人都被我们的正统知识斥为野狐禅。只可惜大多数人不曾像李宗吾那样认真对待自己,也就成就不了真正独立的自己,更成就不了一种开宗立派的教主式人格。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觉人第十五:弘一法师(1)
性命呈万有
弘一法师(1880~1942),中国戏剧家、艺术教育家、文学家、书画家。名文涛,字息霜,以号行,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出身于清进士、盐商家庭。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词。1905-1910年间在日本东京学西洋绘画和音乐,曾同曾孝谷等人创立“春柳社”,参加《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的演出。作有歌曲《春游》、《早秋》等,并采用外国歌曲配制新词作为学堂乐歌教材,如《送别》、《西湖》等。1918年于西湖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后专研戒律。有《弘一法师文钞》、《前尘影事集》、《李庐诗录》、《弘一大师歌曲集》等。
◎死,芥末事耳。可是,了生死,却是大事。
◎他把万有集于近道,弥留之际,写下了“悲欣交集”四字。有人说,这一句话有着说不尽的“香光庄严”。
歌德说过,所有成熟的东西都想死。“视死如归如寄,老成谋身谋国”似乎也是我们中国人向往的人生状态。但真正在精神心智上成熟起来的人少之又少。民国以来不断有“四公子”、“京城四少”之说,那些人物因为家世、际遇而较早地展露其才华,但他们多终于公子状态、止于少年才气。他们逞才使气,很少“想死”。
少年李叔同就是这样一个公子哥儿。他的父亲曾经在吏部做官,后在天津改营盐业,家境富有。小李叔同天生聪慧,七岁攻读《文选》,即能“琅琅成诵”,八岁从其乳母背诵《名贤集》格言:“高头白马万两金,不是亲来强求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不但能背诵如流,而且能通晓其义。他攻读过《四书》、《孝经》、《毛诗》、《左传》、《尔雅》、《文选》等,对书法、金石尤为爱好。十三四岁时,篆字已经写得很好,十六七岁时曾从天津名士学填词、学书法。他还曾进过天津县学,受过八股文(当时称为时文)的严格训练。
这个小康之家的宁馨儿,当他的身心达到一定的阶段,他已经积蓄着足够读书人“玩票”的经史子集、金石书画、诗词歌赋、吹拉弹唱的博杂知识;他的聪明才情在十*岁时,就已经发展到巅峰了。他的头脑不用则已,用则上乘;每一个动作,都有分寸,有风格出处。他的字摹过前人百家书法,但没有前人的痕迹,形成他自己的一格:一种柔软的、藏神无骨的点与线的结合,像蠕动的蚕一样。还有诗词、金石,只要他心智上历练过的,那必定是他的!
年轻的李叔同跟“民国四公子”们的生活还没有什么两样。他在天津求学,到上海参加“城南文社”,考入南洋公学等事件,跟当时人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他比较系统接受儒学经典,吸纳“新学”,全方位开发智慧的时期。年轻气盛的时期。用丰子恺的话说,就是“他充分享受物质生活的时期”。
但跟公子哥儿们不同的是,李叔同不仅得了中国文化的形,还得了中国文化的神。即一个真正健康的中国人,即使生活在小康状态,他也必须有社会关怀,这种关怀是以忧伤为底色的,忧时伤世。李叔同在优哉游哉之际写下了大量忧国忧民,充满入世精神,甚至带有愤世嫉俗激进色彩的诗文。康梁变法失败后,李叔同到上海刻印明志:“南海康梁是吾师”!孙中山辛亥革命成功的时候,他谱一曲慷慨激昂的《满江红》,以志庆喜:“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鼷鼠胆,寸金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环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觉人第十五:弘一法师(2)
年轻而博杂的心性使他难以切近地参与社会,这种痛苦是难言的,李叔同的一首词如此说:“雏凤声清清几许,销尽填胸荡气,笑我亦布衣而已。奔走天涯无一事,何如声色将情寄?休怒骂,且游戏!”这种博爱的心性可谓少年老成,但无能用世,也不可能落于当世。如同蜻蜓点水或作壁上观者,他又不在这个世界。“将军已老圆圆死,都在书生倦眼中。”二十出头时,李叔同已经用过很多名字了。二十一岁时,他有了第一个孩子,取名号瘦桐的李叔同填了一曲《老少年》:“梧桐树,西风黄叶飘,夕日疏林杪;花事匆匆,零落凭谁吊。朱颜镜里凋,白发愁边绕 ……”一个活灵活现的老夫子,一个二十一岁的老夫子!“长江后浪推前浪,我的孩子都出世了,我还有什么可为的?老了!老了!”他被一种痛苦煎熬着。“我二十岁出头时,已经老了!现在,光阴正与人类赛跑!”
这个天才的少年老成绝非避世,用他自己的话说:“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漾情不断淞波溜,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哪惜心肝剖?”他在寻找一种自己的出世形式,在寻找的过程中,他已经在各种层面留下了自己的痕迹,用他的弟子丰子恺的话说:“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他的作品同时又是动人心的,跟一般的公子遗少不同。他有着接通人性的精神,用王国维说李后主的话,“他有宇宙人生之悲及其承担。”
1905年,李叔同的生母在上海病逝。他是庶子,母亲年轻守寡,这种形势也许加速了李叔同精神的早熟。他先后改名李哀、李岸,二十五岁的李叔同在国内无所事事,于是东渡日本留学。首先在学校补习日文,同时独力编辑《音乐小杂志》,在日本印刷后,寄回国内发行,力促祖国新音乐的发展。又编有《国学唱歌集》一册,在国内发行,这些在中国新音乐史上都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在日本,他跟汉诗界的名人们来往,很得赏识。除在东京美术学校学习油画外,他还在音乐学校学习钢琴和作曲理论;同时又师从日本戏剧家研究新剧的演技,与同学曾延年等组织了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1907年春节期间,为了赈济淮北的水灾,“春柳社”首次在赈灾游艺会公演法国小仲马的名剧《巴黎茶花女遗事》,李叔同(艺名息霜)饰演茶花女,引起许多人的兴趣,这是中国人演话剧最初的一次。欧阳予倩受了这次公演的刺激,也托人介绍加入了“春柳社”。
1910年他毕业回国,应老友天津高等工业学堂校长周啸麟之聘,在该校担任图案教员。1913年春,上海《太平洋报》创刊,李叔同被聘为编辑,主编副刊画报。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就是在他主编的《太平洋画报》发表的。《太平洋报》停办后,应老友经亨颐之聘,李叔同到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担任图画和音乐教员,改名李息,号息翁。1915年,应南京高等师范校长江谦之聘,兼任该校图画音乐教员。
这是他人生中极辉煌的时期,也是他艺术创造的巅峰时期。他的许多艺术作品,无论诗歌、音乐、美术、书法,还是金石等大都创作于此时。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初任教时写过《近世欧洲文学之概观》、《西洋乐器种类概况》、《石膏模型用法》,介绍西洋文学艺术各方面的知识。他教的图画,采用过石膏像和人体写生,在国内艺术教育上是一个创举。音乐方面,他利用西洋名曲作了许多名歌,同时又自己作歌作曲,对学生灌输了新音乐的思想。后来成名的丰子恺的漫画、刘质平的音乐,就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在日本留学时,他接受了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教育,在审美思维和人生追求上渐趋务实,一扫过去以“修身、齐家”为目标的“以学致仕”的儒学体系,逐渐确立了“以美淑世”、“经世致用”的教育救国的理想取向。书包网 www.61k.com

觉人第十五:弘一法师(3)
李叔同在杭州期间,跟夏丏尊、马一孚、林同庄、周佚生等人来往较密切。马一孚早已研究佛学,是一位有名的居士,对他的影响特别大。夏丏尊则直接影响了他的生活。有一次,夏丏尊看到一本日文杂志上有篇关于断食的文章,说断食是身心“更新”的修养方法,自古宗教上的伟人如释迦牟尼、耶稣,都曾断过食。说断食能生出伟大的精神力量,并且列举实行的方法。李叔同听后决心实践一下,便利用 1916年寒假,到西湖虎跑定慧寺去实行。经过十七天的断食体验,感觉良好。过了新年,他就时常到虎跑定慧寺习静听法。这年旧历正月初八日,马一孚的朋友彭逊之忽然发心在虎跑寺出家,恰好李叔同也在那里,他目击当时的一切,大受感动,也就皈依三宝,拜了悟老和尚为皈依师。
1918年旧历 7月 13日,李叔同结束了学校的教务,决心至虎跑定慧寺从皈依师了悟老和尚剃度出家,正式名为演音,号弘一。出家后,他的别署名字仍多,常见的有一音、弘裔、昙肪、论月、月臂、僧胤、慧幢、亡言、善梦等,晚年自号晚晴老人、二一老人等。他出家以前,将生平所作油画,赠与北京美专学校,书画临摹法书赠与夏丏尊,衣服书籍等赠与丰子恺、刘质平等,玩好小品赠给了陈师曾,当时陈还为他这次割爱画了一张画。
有人以为李叔同成为弘一法师是为了避世,或是为了过闲云野鹤的生活,这是误解了一种成熟的灵魂。丰子恺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走上去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学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的。”
弘一法师一生做人认真而严肃。学一样就是一样,做什么就是什么。古人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他既出家做了和尚,就要像个和尚。他出家后,身体力行,严守戒律,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他云游四方,外出必随身携带佛教经典,特别是律学典籍。但常用行李却非常简单,平常总是赤脚穿草鞋走路。一领衲衣,穿了二十余年,青灰相间,褴褛不堪,尚不肯更换。一顶蚊帐,破得到处洞,有的用布补,有的用纸糊。一张破席,破碎得几乎不能用了。一个木质面盆,丹漆已剥落,一条洗脸毛巾,也已破旧不堪。他出家二十余年,所穿僧服,仅有寥寥数套而已。他坚持佛教戒律中“过午不食”的原则,每天只吃早、午二餐。有人请他吃饭,必在午睡前进行,平时素食,如有香菇,必却之不食,用豆腐,亦不吃。唯食清煮白菜,而且用盐不用油,长年累月如此。
法师曾沉痛地说过:“我们生此末法时代,‘沙弥戒’与‘比丘戒’皆是不能得的;原因甚多甚多!今且举一种来说,就是没有能授沙弥戒、比丘戒的人;若授沙弥戒,须二位比丘授;比丘戒’至少要‘五比丘’授;倘若找不到比丘的话,不单比丘戒受不成,沙弥戒也受不成。我有一句很伤心的话要对诸位讲:‘从南宋迄今六七百年来,或可说僧种断绝了!’”为此,法师严格守戒。在佛教许多宗派中,律宗是最重修持的一宗,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法师不但深入研究,而且实践躬行。马一孚有诗挽他说:“苦行头陀重,遗风艺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书包网 www.61k.com

觉人第十五:弘一法师(4)
修行中的法师仍经受着生、老、病、死之苦,尤其是病苦。世人总是以为信仰、修行等大愿会解脱身体的诸种烦恼,其实误解了人生或人性的本质。如果说约伯旷野里的呼告源于上帝的考验,那么人类身体的病痛更是人生的常态,是自然的一部分。弘一法师是苦行的,他做和尚远不及前半生优游,他的全部时间都用来念佛、诵经、说法、写佛。抗战时期,他最重要的口号是“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
但法师的病痛时常侵袭,他的肺病始终没有治愈。在惠安乡间弘法时,他患了“风湿性溃疡”,手足肿烂,发高烧。当广洽法师到草庵去探视他时,弘一仍整天地焚香、写字,换佛前净水,洗自己的内衣……广洽法师问:“您的病,好些吗?”弘一的回答是:“你问我这些,是没有用的。你该问我念佛没有?病中有没有忘了念佛?这是念佛人最重要的一着,其他都是空谈。在病中忘了佛号,在何时何地不会忘却佛号吧?生死之事,蝉翼之隔;南山律师告人病中勿忘念佛,这并非怕死。死,芥末事耳。可是,了生死,却是大事 ……”
弘一法师以为自己将死,强忍奇痛,写了一段临终的话给传贯法师:“我命终前,请你在布帐外,助念佛号,但也不必常常念。命终后,不要翻动身体,把门锁上八小时。八小时后,万不可擦身、洗面。当时以随身所穿的衣服,外裹夹被,卷好,送到寺后山谷。三天后,有野兽来吃便好,否则,就地焚化。化后,再通知师友,但千万不可提早通知。我命终前后,诸事很简单,必须依言执行 ……”
所有成熟的东西都想解脱。但弘一的解脱还早,这次强烈的溃疡延到一个半月之后,高烧退了,两臂肌肉大部落脱,腐烂的白骨,赫然出现,奇臭,目不忍睹。在 1936年的春天来临之时,半烂的骨上,又生了些肉芽。他仍然正定、正信、正精进。为了责备自己,他在佛教刊物上声明,取消“法师、律师、大师”的称号。他给青年僧侣们说法:“惜福、习劳、持戒、自尊”。他脚上穿的一双黄鞋,是民国九年在杭州打佛七时,一位出家人送给他的。一双鞋子的寿命,在他脚上度过十六年。他床上的棉被面子,是出家前杭州教书时的东西,那就有二十年了。他用的伞,则是二十五年前买自天津。他的草鞋、罗汉衣、小衫裤,缀缀补补,总共伴他六七年。因此,他穿的、用的,多是十年以上的旧东西,平时靠修补缝衲,延续寿命。至于别人送他好的东西、礼物,在非收不可的情况下,他收下来再转送别人。
1942年 10月 31日,给弘一法师护法一生的夏丏尊收到他的信:“丏尊居士:朽人已于九月初四迁化(迁化便是圆寂),现在附上偈言一首,附录于后: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大师圆寂后七天,依照大师遗言,遗体以旧短裤遮覆,在泉州承天寺化身窑荼毗。执行遗嘱的妙莲法师与温陵养老院的叶青眼居士,都有相同的记述,写下火化时的情景:9月 11日下午 7时,参加举火大众,开始讽诵《普贤行愿品》,后起《赞佛偈》念佛。到八时举火,火化约一小时,众人恭候围绕。此时悠然异彩如虹,从窑门中射而出,火焰猛烈而逼人。大众被震惊,厉声念佛。待异彩倾射完了,大师色身便快捷地化尽。以后,由妙莲法师在骨灰中陆续捡出七彩舍利子:银色的、白色的、乳白色的、黄色的、浅红的、淡绿的 ……
为法师做传的陈慧剑说:“弘一大师,累成我心灵上的接天高峰,是由于下列三点。一、他性格的坚强、突出,但没有凡俗之见。二、他淡泊名利,但不愤世嫉俗,心情坦荡。三、他不顾生命,出家前献身于教育,出家后献身于佛道,胸中从无一个‘我’字。在我三十多年的生命过程中,从未见过这样充满性灵光辉的人。弘一大师的住世,毋宁是人类神性的反射!”赵朴初则说他“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照天心。”
作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天才,前半生做李叔同,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金石等多种天赋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文艺先河。他是首创*写生的教师,是中国话剧的鼻祖,是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后半生做弘一,他的意志坚定如一,为正法久驻世间发愿: “南山律学,已八百年湮没无传,何幸遗编犹存东土;晋水僧园,有十余众承习不绝,能令正法再住世间。”他把万有集于近道,弥留之际,写下了“悲欣交集”四字。有人说,这一句话有着说不尽的“香光庄严”。
书包网 www.61k.com

神人第十六:蒋百里(1)
形势与人
蒋百里(1882~1938),浙江海宁人,名方震,以字行。1903年在东京主编《浙江潮》,鼓吹革命。1905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6年回国。后赴德国习军事。辛亥革命后,曾任浙江都督府总参议、保定军校校长。1918年赴欧洲考察,1920年回国。后从事文化活动,与胡适等人组织新月社。1925年复入军界,任吴佩孚军总参谋长。1935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德、意,试探调解中日关系之可能。后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对抗日战略多有建议。有《蒋百里全集》。
◎在军阀、枭雄争胜的时代,英雄无用武之地,几乎注定了蒋百里的个人悲剧。
◎他先知般的能力可能得益于他治学治事的纯粹,更得益于他不依附于任何集团或体制的超然、独立人格。
◎他一生无用武之地的悲剧因此在绝对全面的意义上是时代社会的悲剧。
我国文明在数千年的演进里形成了自己的发展轨迹,它的形与势常给人巨大的希望和绝望。这一独特的国情已经使无数英雄折腰,无数国人不得不屈从于国是、国势,先人那种“人定胜天”的豪情,那种以一人或二三子就能扭转乾坤的可能性再也出现不了了。宋明大儒们所梦想的“尊天理”,在现实中完全无用,反而拖延我国文明数百年的进程。直到西人叩门,我们才在应激里发现了“革命党”、“先锋队”等现代政党的雏形。这种“现代政治”的成败虽然多跟“先知先觉”的领袖能力有关,但个体更加无能为力了。
蒋百里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但大多数人满足于自己所知范围内的称雄,而不能参与一个陌生的更大边界的文明建设。他们虽然在自己的势力内作威作福,但对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是很小的。聪明的蒋百里在这样的时代,没有去做“乱世英雄起四方”的事业,他的一生也就注定旁观。
蒋百里聪明绝顶。清末中举,1901年留学日本,1906年毕业的时候,日本天皇赐刀给最重要的步兵科毕业生中的第一名,结果蒋百里夺了这个第一,跟蔡锷、张孝淮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他很早就得到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赏识,赵专折奏保蒋为特异人才,可以大用。奉清廷上谕:“举人蒋方震交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任用。”袁世凯当国时,对蒋百里也亦加延揽,任为保定军官学校校长,时蒋年仅三十一岁。他到校给学生训话说,如不称职,当自杀以明责任。不久,蒋百里为改进校务到北京陆军部有所请求,被拒绝,愤而回校,召集全体学生讲明经过,说我做这样的校长对不起学生,竟开枪自戕,幸而受伤未死。此事震动全国,袁世凯延请一位日本医官为其治疗,医官留一日本女看护护理服侍,而此举终成就蒋的美满婚姻。
蒋百里的军事才能为各界承认,从袁世凯到蒋介石等,都以为他懂兵。他的爱好本来很多,对我国文明史、中西艺术史多有见地,但他在社会眼里只能成为一个纯粹的军人。梁漱溟回忆说,冯玉祥对蒋百里相当崇敬。“大约在民国十一二年间,冯任陆军检阅使、军长兼师长,所属五个旅驻南苑。这一年旧历正月,冯请我去给他的干部讲话,在南苑住了三天,讲了五次话。”梁漱溟亲见冯编印分发给所部将领每人一本小本子,辑录古今名将治军格言,内有“岳飞曰”、“曾国藩曰”、“胡林翼曰”等语录,而“蒋方震曰”亦赫然并列其中。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神人第十六:蒋百里(2)
蒋介石主政国民政府时期,曾派蒋百里考察南北防务,从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到湖南、湖北、广东,以应对可能的国家战争。蒋介石还委托蒋百里到庐山,为暑期训练班的各省高级将领授课。1936年底,蒋百里从欧洲考察军事回国,飞赴西安向蒋介石汇报,他对蒋说:“我刚从国外考察回来,消息比较灵通。目前日本海军和陆军为侵华而互相争功,日本天皇已秘密接见过陆军大臣,看来明年(1937年)一定会大举入侵我国!”
蒋百里的识见、预言几乎是惊人的准确。1923年,蒋百里与龚浩回北京。途经徐州,蒋忽然若有所感:“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对日作战,津浦、京汉两路必被日军占领。我们国防应以三阳为据点,即洛阳、襄阳、衡阳。”龚听了这个神话般的怪论,觉得蒋太敏感,自忖“将来中日两国开战,无论怎样,我们的半壁江山不会沦于敌手”。
很早的时候,蒋百里就对梁漱溟说:“吾知中日之战,势不能免,胜败之分,一在械,一在人;论械则我不如敌,论人则我多于敌七八倍。然今日军事在民众总动员,而将士不过十之三。我国系农业社会,凡农民欲以民族主义动之不易明了,惟欲破坏其所据乡村,则彼以生命相搏,故欲君于教育中注重乡村 ……”1937年,他跟梁漱溟谈起中日战争时说,中国军民应“控制山东高地与山西高地”、“坚守一些山区不放”。因为单靠中国自己的力量无法抗得住强敌,大半国土皆要沦陷而不能守,那是没有问题的,抗且抗不了,要战胜它就更有待国际大势的变化不可了,所以需要西撤,待机反攻,合盟国之力以求收复失地。但单是靠他人,而没有“求诸己”的一面,那怎么能行?须知反攻战胜敌人的主要条件仍然在中国人自己。他似乎看到了持久战、敌后游击队。
曹聚仁则提到一件事:“有一天,那是‘一?二八’战后的第三天,2月 1日。他和我们在一家咖啡馆喝茶,翻开那天上海版的《每日新闻》,头条新闻是日本陆相觐见天皇的电讯。他沉吟了一下,对我们说:‘2月 5日早晨,会有日军一师团到达上海参加作战了。’他何以这么说呢?他说日陆相觐见天皇的意义是报告日军正式出战。依日本当前的运输能力,三天之间,可运输一个师团的兵力 ——四万战斗兵及其装备到上海,所以他估计这一师团,5日可以投入战斗。(后来,他把这一估计,告诉了蔡廷锴将军。)果然,‘一?二八’战役,日军的第一场反攻是从 2月 5日开始的,他估计得非常准确。”
但这样的天才却只能做了一个大时代的旁观者。蒋介石虽然器重蒋百里,但从不授予他兵权。1938年秋,蒋介石任命蒋百里为中国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仍由自己兼校长。在军阀、枭雄争胜的时代,英雄无用武之地,几乎注定了蒋百里的个人悲剧。他赶上了西安事变,跟蒋介石一起做了张杨的阶下囚。张学良想派个人去南京接洽停战,又怕南京不接受,问计于蒋百里。蒋问:“这里的人你最讨厌谁?”张学良回答:“蒋鼎文。”蒋百里说:“那就让他去。”南京很快停火。61阅读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中国男全文阅读 作者:余世存 《中国男》由www.61k.com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中国男全文阅读页面。

二 : 解读浦城的饮食文化

解读浦城的饮食文化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浦城的饮食文化。

首先,我们来讲一则历史小故事。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话,此话出自《汉书·郦食其传》。说的是,秦朝末年,有个书生叫郦食其,这个人很有学问也很有胆识。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摆开战场、争霸天下。其时,刘邦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据守荥阳、成皋。荥阳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因为,城内有许多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所以称为敖仓。在项羽的猛烈攻击下,刘邦有点招架不住,计划后撤。郦食其劝刘邦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如果我们把这样重要的粮仓拱手让给敌人,这对当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希望你迅速组织兵力,固守敖仓。”刘邦依计而行,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读过这则史料之后,我们可以骄傲而自豪地说,我们的先人是非常具有智慧的,他们将一个“食”字与一个“天”字摆在同一台天平上进行类比,淋漓尽致地道出了人民百姓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生理需求与生存需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饮食文化呢?我们知道,最简单也是最通俗地理解,饮食,就是吃喝,饮就是喝、食就是吃嘛,所以,饮食文化就是关于吃喝的文化,就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

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饮食的最根本功能,就是解决一个人的裹腹饥饿问题。然而,当事物发展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事物本质便会随之而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喝,就不单纯是一个解决饥饿的问题了,人们对于吃喝也就有了更高层面的理解与要求,人们在达到吃饱的基础上,更会去追求技术的高超,菜式的多样,造型的精致等等。于是,普通的吃喝也就在无形中被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原素,演绎成为了一种绚丽多姿、广博精深的饮食文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饮食文化,不仅是技术、是科学、是艺术,同时,还是习俗、是传统、是思想、是哲学,是人们饮食生产和饮食生活的总和。

浦城的饮食文化,无论是从食材的选用到配料的讲究,从口味的适合到火候的掌握,从待客的礼仪到民风民俗的诠注,真可谓是风格独特、体系自成、韵味无穷。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向大家解读浦城饮食文化的丰富内蕴。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

特色是什么?特色是立足的根,特色是发展的本,特色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文化标签,特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只有具备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才是具有鲜活灵性的,才是具有强劲生命力的,才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比如,川菜麻辣,人所皆知,“麻辣火锅”天下闻名。

概而言之,浦城饮食主要有以下几大地方特色。

第一个特色:丰富的物产资源提供了广阔的食材选择空间。

俗话说的好,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良好的饮食材料这个先决条件作为强硬的前提支撑,既使是身怀绝技的名厨,也无法做出人们交口称赞的美味佳肴。

浦城地处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分界处,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浦城饮食提供了优质的物产资源和优良的食材原料选择。

浦城是山区县,从县境东北入境的仙霞岭和从县境西北入境的武夷山脉,宛若两条巨龙,交汇于浦城县北,迂回延伸,构成全境东、北、西三面山脉环峙,向中、南部的丘陵、河谷倾斜的地势。据《浦城文化大观》记载,浦城县海拔300米以上并且有名称的山岭有1467座,其中,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90座。

作为山区县的浦城,最大的特点是,山多、田多、河多、空地多……。因为山多,山上野猪、野兔、野鸡等飞禽走兽时现踪影,竹笋、野菜等野生植物漫山遍野;因为田多,田里泥鳅、黄鳝、田螺等可食之物俯首可见;因为河多山涧多,河中山涧里溪鱼、河蟹、石鳞等水族资源品种繁多;因为空地多,空地上可以种植各类果树和各种蔬菜,同时,还可以养猪、养鸡、养鸭、养鹅……等等这一切,都为浦城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材资源。

在国家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当时,买鱼要凭票、买肉要凭票、买糖要凭票、买烟要凭票……诚然,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浦城人的日子自然过得困难而艰辛。可是,尽管如此,聪明的浦城人,凭借着自身的勤劳智慧与上苍恩赐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却也称得上是苦中取乐,把自家的小日子仍旧过得别有一番风味、一番情趣。

我小的时候,有时会在父母亲的带领下,到乡下的亲戚家去认认亲、串串门。其时,看到我们远道而来,热情好客的女主人脸上笑开了一朵花,手忙脚勤的为我们端上一盆盆纯净清澈的山泉水给我们洗手擦脸,然后,泡上一杯杯晶莹剔透、热气腾腾的木樨茶为我们去乏解渴。然后,扯开喉咙高声吆喝、交待儿子:“快,去办些菜来!”于是,尚未完全长大成人的儿子光着小脚板、背上大竹篓,向我们做了一个调皮的鬼脸,快步流星地走出大门。不多久,粘着满身的泥巴回来了,竹篓里泥鳅、黄鳝、田螺应有尽有;又不多久,佳肴上桌,立时,满屋子香气飘荡。

浦城的物产丰富,这在浦城的历史上是有案可查的。

明成化年间的《浦城县志》中称浦城“桑麻被陇,茶笋连山”。这句话,描写出了当时浦城一片绮丽的田园风光:养蚕的桑树和可以织绳子、织布的麻类植物把一条条的田埂都披上了迷人的绿装,而山上,绿油油的茶树和尖尖朝天的竹笋,连绵不断、无边无际。明万历《浦城县志》载:“山林多竹木,场圃饶果瓜”。这句话说的是,山上的毛竹和树木青翠欲滴,果园里的各类瓜果四季飘香。清嘉庆《新修浦城县志》载,浦城“山头地角皆垦为陇亩,百工杂作呈能献技。”这句话指的是浦城沃野千里、良田万亩,这种天然的自然环境,为勤劳的浦城人民创造了良好的耕作条件,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平台。

此外,浦城的烹饪原料不仅丰富多彩,同时,还有许多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产品。

众所周知,浦城是著名的“闽北粮仓”,自古就享有“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的美名,尤其是浦城的红米“美人红”誉满全省。“美人红”这种红米粒小细长,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煮出来的饭香软适口。用“美人”来给红米命名,这应该不仅仅是指米的颜色通红鲜艳,更关键的应该是体现了人们对这种红米由衷的喜爱之情。就好比在台湾,茭白被称为茭白笋,也被比喻为“美人腿”。因为,茭白笋除去外壳后,白嫩的笋茎有如美人姣好的腿,所以,被誉为“美人腿”。明代嘉靖年间的《建宁府志》就有浦城优质品种红糟秫的记载。自从清代开始的时候,便有许多的福州米商来浦城采购,然后在福州的大米市场上,挂上“浦城红米”、“浦城美人红”的招牌进行交易。

浦城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大致来说,浦城土特产主要有香菇、黑木耳、薏米、观前红菇等。林产品主要有油茶、灵芝、竹笋等。在淡水鱼品种中,主要有河鳗、石鳞、石斑鱼等等。水生植物主要有莲子、荷藕、菱角等。畜产品主要有土种鸡、半番鸭、白鹅等。蔬菜的种类更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浦城薏米、观前红菇和浦城红辣椒。

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友”。宋朝诗人陆游在《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一诗中曾有“唐安薏米白如玉”之佳句。

薏米是浦城的传统土特名产,俗称米仁。浦城薏米壳薄、粒大,色泽白,素有“珍珠米”之美称。浦城薏米曾以浦城名土特产品参加1940年福建省工商品展和参加上世纪50年代的广州交易会。1964年5月22日,福建省对外贸易的文件称:“浦城薏米深得国内外客户赞许……售价之高,列居全国第一。”1987年,浦城薏米编入《中国土特产辞典》,1991年,浦城薏米收录“福建省食品营养成份表”,为薏米项目唯一标样。现在,浦城薏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本草纲目》所记载:“红菇味清、性温、开胃、止泻、解毒、滋补、常服之益寿也”。所以红菇又有“南方红参”之美称。

浦城水北街镇观前村的小武当山上盛产红菇。此山杂木众多,松针丛积,夏秋之交盛产红菇。其实,红菇的产地颇多,但是观前特有的天时地利所产之红菇名遐八闽与海内外,尤其是观前红菇干,品质特别优味道特别鲜美。据传,观前红菇尤其深受闽南一带的产妇亲睐,她们称赞这种红菇在做月子的时候食用了之后,既可以避免感冒又是预防小孩子麻疹的灵丹妙药。

浦城人通常称辣椒为番椒,辣椒能增进食欲,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占居第一位,据有关资料记载,辣椒原产地墨西哥,明朝末年传入中国。

浦城盛产红辣椒,尤其以官路乡所出产的红辣椒为佳品。官路红辣椒属于高山椒,由官路乡独特的黑沙土和潮湿凉爽的夏季雨林气候孕育而成。所产的红辣椒个大肉厚,色泽好,松脆可口,营养丰富。每年临近中秋,红辣椒熟透时,采摘下来洗净、凉干、掺上适量的大蒜头和适量在铁锅中炒过的食盐调拌后,制作而成为辣椒酱,盛在坛子或罐子里,封上口,半个月后取出来食用,真是色香味俱全。很多在外学习或工作的浦城人,写信或打电话回家,总忘不了叮嘱一句:“有机会,一定记得帮我带一瓶辣椒酱来。”

第二个特色:精心的选料与精良的制作保证了食物的质量。

我们都知道一个简单道理,好马要配好鞍,好布料要由好裁缝来裁剪。所以,好菜要有好原料。

浦城菜讲究原料,谢翱有一首诗能说明当时浦城选料的精湛。谢翱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志士和爱国文人,他七岁左右随着父亲全家迁居到浦城的观前村,景炎元年(1276年)七月十三日,文天祥开府南剑州(今南平),谢翱变卖在浦城的所有家产,在观前村募集乡兵数百人投奔文天祥麾下抗元。其后,他随文天祥转战汀州、漳州、梅州。文天祥兵败遇难后,他曾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为祭悼文天祥写下《登西台恸哭记》这篇名篇佳作。

一年的中秋,他到仙阳镇的白丈山赏月,写下《中秋百丈山龙井玩月》五言律诗一首,诗中有“脑满鱼龙夜,精藏树石年”句,这告诉我们,中秋时节,是鱼脑最满的时候,这时烹调出的鱼,味道最鲜美。又比如,在浦城,打肉燕的肉一定要选用猪后腿的精肉。做炒三冬这道菜,一定要用冬笋,如果用春笋的话,那菜的味道就相差太远了。做香菇汤要用冬菇,也就是冬天出产的香菇,而且最好是花菇,也就是香菇表层有花纹的香菇。

浦城菜的制作还讲究一个刀工精细,要做到切必整齐,片必均匀,解必过半,斩而不乱。比如,制作双钱蛋菇这道菜时,要切成二厘米左右的小段,每段中间要切一刀,但必要细心,不能切断,切断了就不能形成两个铜钱的形状了。如,制作木樨茶,检花时,必须将花蒂、枝屑和不鲜艳的花朵剔除,还要选取花片肥厚的花朵。等等这些工序绝对不能马虎,只要一道工序做得不到位,必将直接影响质量。

第三个特点:偏重偏辣的口味令人食而难忘。

浦城菜虽然也有清淡类的,如肉燕、香菇汤、清汤鸭等等,便是清淡纯味的;浦城菜也有甜类的,如桂圆汤、莲子汤等甜汤。

但是,浦城菜总的还是偏辣、口味偏重。我在网上看过一篇写浦城的文章,可以说,作者写出了浦城人吃辣的精妙,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浦城的辣,绝对是“师出有名”:据说,地球上有一个奇妙的“辣带”,我国的云、贵、川、湘、赣的大部地区和浦城就恰巧分布在北半球这一特殊的“辣带”里。浦城的辣,绝不搞眼球暴力,是那种不事张扬,出其不意,趁你一个不留神,辣得你先是吃惊,然后用嘴使劲吸气,接着讨饶着要凉开水“救援”,最后,你的手还是禁不住欢喜地去伸出筷子。

浦城人吃辣是有点名气的,煮鱼烧虾熬泥鳅自然少不了辣椒,炒白菜烧冬瓜有人也要放一二个辣椒干,有的人,就是早上吃一碗锅边或豆腐丸也要放些许辣椒酱,有时候出差在外,一上桌子,浦城人也会大声高喊:“服务员,请拿一碟辣椒酱上来。”更有甚者,每逢外出,总要自备一瓶辣椒酱,为什么?因为,他们总嫌外地的辣椒酱不够辣。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人,都知道浦城人爱吃辣,浦城菜偏辣。我们浦城人也经常会和客人开玩笑说:“浦城的厨师煮菜,如果不放辣椒,那就烧不出味道来了。”所以,会吃辣的客人来到浦城,吃的是津津有味;而那些不会吃辣的客人来到浦城,浦城人一定会交待厨师尽量不放辣椒或少放辣椒。但是,有意思的是,若干不会吃辣的客人却说,不用、不用,到浦城不吃辣,那就有虚此行了。更有意思的是,不会吃辣的他们,却一定要点上一道特别辣的“泥鳅熬豆腐”,他们尽管吃得直嘘粗气、吃得满头大汗,但却都一一举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好、好吃,好吃。

浦城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味浓味重,力求做到主料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爱吃热菜。俗语说:“唱戏的腔,做菜的汤”。如浦城豆腐丸的汤要用猪蹄、猪骨、目鱼干等经文火熬好的汤汁。同时讲究文火,浦城喜用砂锅炭火慢慢煨。比如,肉皮本身没有美味,全靠用鲜汤去煨它,以致成为味道的载体。泥鳅熬豆腐或芋子,通过文火,使泥鳅的鲜味渗入没有什么美味的豆腐、芋子之中,同时又把辣味、蒜味等调料的味道渗入泥鳅内。这样做出来的菜,主料与配料的味道互相渗入,五味调和,又热气腾腾,我们浦城人称之为“热渗”。

第四个特点:以稻米为主的食品花样繁多。

中国向来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也就是说,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主要都是以米食为主食的。浦城自然不例外,浦城最主要的主食就是大米饭,浦城人如果有几天没有大米饭入口,很多人仿佛就会像生病一样浑身不舒服。

除了一日三餐的大米饭,浦城的许多食品也是以稻米类为主要原料的。诸如过年的年糕要用糯米,黄碱粿要用粳米(浦城俗称大米),糍粑要用糯米,盒子糕要用籼米,珍珠粿要用糯米和籼米,就是酿米酒、做包酒也是要用到糯米……总之,浦城的饮食离不开稻米,稻米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浦城人。

以上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饮食的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丰富的物产资源提供了广阔的食材选择空间。二是精心的选料与精良的制作保证了食物的质量。三是偏重偏辣的口味令人食而难忘。四是以稻米为主的食品花样繁多,这几个特点形成了浦城饮食的基本格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浦城饮食受到人们普遍称赞喜爱的基本保障。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将向大家介绍浦城的一些品牌菜和品牌小吃。谢谢大家。)

二、驰名的主打品种撑起品牌的一片蓝天

(上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饮食的基本特色,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浦城的一些品牌菜和品牌小吃)

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品牌的能量是难以估计的。现今社会,什么都讲究一个品牌,而响亮又经典的品牌无疑已成为了文化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涵。比如,人们一提到汽车,自然就会想到“宝马”、“奔驰”,一提到冰箱,自然就会想到“海尔”,一提到糖果,自然就会想到“徐福记”……而饮食品牌则是人们对于饮食产品的一种共同认知、一种良好印象,饮食品牌是一个地方文化品牌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饮食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浦城的几道品牌当家菜和品牌特色小吃。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浦城肉燕。

浦城肉燕最显著的特点是,细致而不腻,柔而脆嫩,味鲜适口,宛如燕窝,它是浦城宴请宾客不能缺少的第一道菜,俗称为“头碗燕丸”。

浦城肉燕这道菜,第一道工序是必须加工燕皮。而关于燕皮的来历,源自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相传宋绍定六年(1233年),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理学家浦城人真德秀,从知福州的任上,赴京途中回到浦城。京城高官回到家乡,亲朋好友、当地绅士自然蜂涌宴请。中国人历来讲究礼尚往来,所以,这一天,真德秀摆设宴席酬谢亲友。随行的厨师名叫林阿荣,是一个福州人,他吩咐副手徐小春(浦城人),捣鱼为丸,也就是他要做一道称为鱼丸的菜。说到福州鱼丸,我们都知道,这是福州一种很名的特色小吃。并且关于鱼丸,还有一个故事传说。相传,古时候,闽江之畔有个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一天,有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经商,船出闽江口,进了大海,不巧,遇上台风袭击。无奈,船只好进入港湾避风,不幸的是,这时,船触礁损坏了。由于修船耽误了时间,船上粮了断,只好天天以鱼当饭。这天,商人叹息道:“天天吃鱼,我都吃厌烦了,能不能换换别的口味?”心灵手巧的船妇便把刚钓到的一条大鳗鱼,去皮除刺,把鱼肉剁细,抹上薯粉,制成丸子,煮熟后一尝,真的是别有一番风味。后来,这位精明的商人回到福州,便在城里开设了一家小店,取名为“七星小食店”,还特聘这位船妇为厨师,独家经营“鱼丸汤”。有一天,一位上京应考的举子路过此店就餐。店主热情款待,捧出鱼丸。举子食后,感觉味道极美,便题诗一诗:“点点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这首诗,写出了鱼丸的形状精美,口味诱人,同时,也写出了鱼丸在南方饮食品中的独特地位。后来,店主把这首诗装裱好后,挂在店堂正中上,此后,来品尝鱼丸的宾客络绎不绝。小店从此生意兴隆,“七星鱼丸”也从此扬名。

话题有点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吧。林阿荣交待徐小春是捣鱼为丸,可是,徐小春却误听为捣肉为丸,于是,就剔精猪肉捣为肉酱并拌上薯粉做成肉丸。但是,肉酱做成的肉丸质地太硬,不好吞食。林阿荣无奈之际,灵机一动,姑且将肉酱压平,压成薄薄如面皮一般的形态,然后一片一片切好,再放入沸腾的水中稍稍一煮便捞上盛碗。出人意料的是,煮熟后的肉酱皮,色质晶莹皎亮,宛如已经发好了的燕窝一样,再加上葱花及香油等佐料的相得益彰,吃起来与燕窝无异。结果是得到主宾们的一致称赞。这真是应了那句古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林阿荣回到福州后,多次试做都不成功,于是便写信给徐小春。徐小春为林阿荣寄去浦城薯粉(也就是地瓜粉)两袋后方成。此后,浦城、福州两地相传仿制。现今福州、闽清生产的燕皮挂牌“浦城上白燕皮”或“清水肉燕皮”,省外出产的则称“福建燕皮”。现今,福建燕皮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介绍文本中,明确标注——源于浦城。

浦城燕皮料精工细。剔刚宰杀的猪后腿上的精肉,剔去筋、膜,放在木砧上用木锤捣成肉泥,撒上筛过的细白甘薯粉合成硬坯,用细长圆木棍反复压碾成薄片,其薄如纸,然后折叠裁切,切成丝状的称为“燕丝”,切成片状的则称为“燕皮”。

其实,原先的时候,浦城人只是单纯将燕皮煮熟来吃的,后来,燕皮经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浦城人由专吃燕皮,发展到包馅心食用。馅以精肉为主料,先将精肉切碎,再把配料荸荠、香菇、油渣、葱等切细搅拌成馅,用燕丝包馅成球状,名燕丸;用片状包馅如扁食名燕扁食。放入滚汤内煮,浮出水面上涝出,放入有鲜猪油、酱油、味精的清汤内,即可食用。曾经有品尝过浦城燕丸的人写诗称赞:“肉脆燕嫩汤又鲜,一尝三味举座欢。来日亲朋重相聚,定将此菜桌上添”。

浦城还有一道菜是十分具有地方风味的,它就是泥鳅熬豆腐(或芋子)。

这道菜的基本程序是这样的,将泥鳅捞到沙锅上,加上猪油、料酒、姜、蒜头、辣椒、酱油等佐料,用文火焖,再加入芋头或豆腐,加桂叶为香料,再煮即可。外地人尝过,称为“浦城的佛跳墙”。不过,这道菜是极为讲究的,如若不然,绝对无法烧出地道的浦城味。首先是泥鳅要好,要天然的,这种泥鳅煮熟入口后,软、绵、滑,容易入味。而人工养殖的泥鳅则截然不同,无论熬多久,但总是硬梆梆的,难以入味。其次,豆腐或芋子要好,豆腐要鲜嫩的,在我们浦城,最好的豆腐当属九牧镇的“九牧豆腐”,这种豆腐白得令人炫目,嫩得像处女的皮肤,实在是豆腐中的上品;此外,芋子要选择煮得烂的,那种似乎永远也煮也不烂的芋子,无论是再好的师傅配上再好的料,熬出来的锅也肯定不好吃。我们浦城人上街买芋子,总要先问上一句:“你这芋子烂不烂呀?”当然,没有一个卖芋子的人会说他的芋子是煮不烂的,既使是质量再差的芋子,他也会信誓旦旦的表态:“保证烂,不烂不要钱。”再者,锅要好,要用泥制的沙锅,我们浦城人俗称为“泥锅子”,如果用钢锅或铁锅也烧不出纯正之味。还有就是,火要好,要用泥土制成的炉子,我们浦城人俗称为“风炉子”,再加上木柴烧出来的木炭,慢慢烧闷。如果用液化气灶或酒精炉等,也同样烧不出好味道来。

鱼头豆腐这道菜也是浦城名菜。用二、三公斤以上的鳙鱼(俗名大头鱼或大头筒),切取头部至逾腮稍许,配上豆腐为垫,用文火清炖,时间要在农历每月15日前后最佳,因月圆鱼脑髓满,取髓满肉嫩,以此为料炖,使此道菜清甜异常可口,豆腐亦味美。

双钱蛋菇这道菜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我到过好些地方,好像是没有品尝过。这道菜是将鸡蛋打碎,加上少量水和味精、酱油调和后将之灌进猪小肠,再在汤开水中烫熟。冷却后切成二厘米小段,每段中间再加一刀,不切断,分开两瓣,即成双钱形状。然后,放在清汤煮片刻,放入味精、醋、葱丝和辣椒粉,捞起即成。这道菜色香味形俱佳,开胃爽口。

此外,油炸三丝、炒鳝皮、炒三冬、蛋皮燕丸、肉皮汤、炸鱼枣、芋头丸等等都是不得不尝的浦城名菜。

凡是到过浦城的人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那就是浦城的风味小吃令人难忘。

讲到浦城的风味小吃,首先要提到的必定是浦城的“豆腐丸”和浦城的“盒子糕”。

豆腐丸是浦城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

豆腐丸的加工方法很精细,将适量精盐放入较嫩的豆腐中,置于钵内捣烂成酱,尔后裹以精猪肉粒,用汤匙一粒一粒地舀在面粉碗上,摇滚成橄榄状放入锅中煮熟。锅内是用脚蹄、猪骨、目鱼干等经文火熬好的汤汁。等到丸子浮上锅面,即可连汤舀入盛有葱丝的碗中,另有醋、辣椒、姜末、麻油、胡椒、酱油等佐料,供食用者按自己的口味自调。豆腐丸色白如雪,汤汁五味调和,清香四溢,一匙一粒,连汤进口,有嚼有吞,鲜美异常。

讲到浦城的豆腐丸,还真是人吃人爱。说起来很有意思,有的客人到浦城,浦城人通常都是安排在比较大的酒店里接待,可是,因为豆腐丸是小吃,而大酒店一般是没有的。所以,许多客人还在来浦城的路上,便会打来电话交待一句——其他菜无所谓,但是一定要吃浦城的豆腐丸。于是,安排者便要特意交待酒店要准备好,或者也会安排专人到小吃店去定购。更多的时候,是这样一种情形,到了晚上,热情好客的浦城人自然要请客人去吃宵夜,许多客人高兴地大声提议:“好,去吃浦城的豆腐丸”。这“豆腐丸”三个字从客人口中喊出,掷地有声,仿佛大家要去吃了不仅仅是一种地方小吃,而更像是要去欣赏一道亮丽的风景。

余奎先生在《豆腐丸·扁食担》一文中形象写出了豆腐丸的诱人:“夜幕降临,我们穿行在浦城街市之中,侧头一看,就会见到一些小摊上,红红炭火闪闪,上面煨着一口大大的砂锅,并传来‘嗒、嗒’有节奏的敲打声,更有一缕缕豆腐香、葱花香、目鱼香、猪骨香飘荡过来。摊主不用吆喝,不用挂招牌,那清爽的豆腐丸的逼人香气,就是货真价实的广告。”

浦城“盒子糕”和“灯盏糕”也非常令人难忘。

这种小吃有两种形状,一种为上小下大的圆柱体,称为“盒子糕”;另一种为扁圆形,称为“灯盏糕”。其实,大同小异。盒子糕(灯盏糕)的工具为长柄铁盒子。主料为籼米,磨成稠浆,淋在铁盒子上,加上几粒肉馅,再加菜头(白萝卜)丝或芋母丝或番薯粒,表面再淋一层浆,放在油锅炸,炸熟了之后,表皮金黄,香酥可口。

著名作家沈世豪先生曾这样写道:几乎走遍了全国,湘西的炸糯糕、川北的怪味春卷都是名燥一时的地方小吃,味道也是很不错的,但总不如浦城灯盏糕耐人寻味。是我的偏爱还是那生生不息的故乡情?说不清其中缘由。刘秀清先生在《罗氏灯盏糕》一文中这样写道:老罗自豪地说,几乎所有中、小学的城关学生都吃过他的灯盏糕。每天有人订几十只,专程带到福州、南平或上海。

其他的再如,浦城的“黄碱果”、浦城的“苣荬粿”(俗称曲曲粿),浦城的“珍珠粿”、浦城的“糍粑”(俗称麻糍)等等也都是浦城小吃中的上品。

张冬青先生在《碱粿金黄》一文中对黄碱粿有着精彩的描述:打果一般在两人之间进行,分为上下手。上手的在石臼边站稳,身子微弓拉成架势,双手紧握打粿锤长长的木柄。下手的半蹲在地,两袖高卷,锤起锤落间腾挪着身子,飞快伸进手去翻卷着臼里的饭坯……接下来,金黄灿烂的粿团被提拽案板,粿头用刀切成若干块(每块两三斤不等),伙计们趁热搓压成圆形或椭圆形。成粿一个个放在洗净的稻草上凉透,硬实后再放碱水里养着。……记得那时候上小学,小伙伴们大多提了火笼,书包里就塞了几片用芭蕉叶包裹的碱粿。下课了取出来放儿铁丝火笼盖上烤,烤软了……大人们去远山伐木或出山坯什么的,中午不回家,腰里就揣上团碱粿,歇工时用刀切成片烧堆火烤软,就点辣椒酱豆腐乳沾了吃……。

而沈世豪先生在《故里风情》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糍粑的:做麻糍可是农家的一件快乐事。雪白的上等糯米浸透了,不能放水,将米置于合抱的木饭甑里,在老虎灶上蒸熟,然后,就着热气腾腾的时候,将香喷喷糯米饭倒到沉甸甸的古朴石臼里,用特制的马头型大木锤,舂下去,一声声,地动山摇。……此后,传统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乘热粘上有芝麻、花生、糖碾成的混合粉末。实心,不包馅,那是用滚的,因此,又称做滚麻糍。还有一种很特殊的吃法,农家诙谐地称为“牛混浆”。即将糖,一定要道地的蔗糖,熬融化了,再浇上香油或者新鲜的猪油,把滚烫的麻糍扔下去,就势一滚,捞起来,油光滑亮,金色诱人,吃一口,热烘烘的,香、甜、暖到心窝里去了。

还有就是,浦城的饮品也极有特色。

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浦城的木樨茶。

桂花,又叫木樨,有红花(丹桂)、黄花(金桂)等。中秋时节,选择色泽鲜艳,清香浓郁的红桂花,挑去杂质,然后将桂花洗净入锅。锅中水先烧煮近沸,桂花在热水中稍煮片刻,捞起,冷却后再倒入冷水中静放数小时,最后有冷开水漂洗一次,沥干,挤去水分,加入白糖充分搅匀混合,便成蜜饯桂花。

浦城盛产桂花,1989年桂花被定为浦城县县花。春节期间,无论城乡,好客的主人都会捧出清香四溢的木樨茶招待客人,以示美好的祝福,这是浦城的传统习惯。洁白的茶盅中放一匙蜜饯丹桂,再加些白砂糖,冲入滚滚的开水,用带有花瓣状的长柄小银匙,轻轻一搅,红艳艳的桂花顿时张开,开得春意盎然。

2009年,浦城丹桂茶制作技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祝文善先生在《故乡的木樨茶》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正月里,在我们闽北山乡走亲访友,好客的主人总会给您捧出一盅清香四溢的桂花茶,祈祝新年清吉!——凝望着清亮的糖水里浮沉着艳丽如丹的桂花,深闻着氤氲飘荡、沁人心腑的芳芬,喝上一盅特有的桂花茶,谁的心底能不泛起清爽和温馨的情感?

此外,浦城的包酒也是远近闻名的。

浦城包酒属酿造发酵黄酒,纯粮酿造,其酿造技艺方法独特为浦城独有,是浦城著名特产之一。浦城包酒的制作工艺复杂独特,用料十分讲究。酿造程序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用浦城优质糯米。(2)用山泉水浸泡。(3)蒸煮成熟饭。(4)淋水摊凉拌粬。(5)杀菌落缸。(6)糖化发酵。(7)加入谷烧。(8)陈化贮藏。(9)过滤罐装(10)成品出酒。酿酒所用泉水,均取自特定的泉眼,不得有任何杂质。酿造的最佳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至次年清明,每年农历十月十,在当地称为“酒生日”,有民间酿酒作坊在开工时放鞭炮,敬天地,祭酒神的生产习俗。

叶芳先生在《包酒情缘》一文写道:一杯漱漱口,二杯暖心口,三杯魂没有……说的是浦城喝包酒的情景。……包酒具有红酒之柔,又有白酒之烈。……窖藏的时间长短,决定酒的品质,一年为一包,二年为二包,以此类推,年代越长,酒质越醇。

目前,浦城已有“渔梁驿”、“七斗金”、“桂花露”、“小密”等几个品牌。2010年,浦城包酒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当浦城人请客人喝包酒时,经常会开这样一句玩笑,叫做“喝了浦城包酒,男人壮阳、女人滋阴。”这句话虽然带着调侃的意味,但也不是毫无道理的。因为,浦城包酒用优质糯米酿制,还加有枸杞、桂圆、红枣等,适量饮用,绝对有益身体健康。

讲到这里,我想借用一句广告语——包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因为,包酒绵绵的、甜甜的,很好入口,但是,由于它是兑有白酒的,具有一定的酒精度。喝多了容易醉,而一旦喝醉了,却不容易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种酒后劲很强、很足。

以上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的一些特色菜肴和特色小吃,这些独具风味的菜肴和小吃,无疑是浦城饮食产品中的骨干和中坚,它们像一朵朵绚丽的奇葩,绽放在浦城饮食文化的大观园里,魅力无限、风光不老。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将向大家介绍浦城一些传统节庆日的过法和吃法。谢谢大家。)

三、传统的节庆喜日彰显山城的民俗风情

(上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的若干品牌菜和品牌小吃。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浦城一些传统节庆日的过法和吃法)

众所周知,浦城是一个山区县,山区的人们善良,山区的人们朴实,山区的人们热情,而善良朴实热情的山区人创造了淳朴的山区文化,造就了浓郁的山区风情。这一点,在浦城的饮食文化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

首先,在浦城,大小节庆,吃法各有讲究。

春节过大年。

浦城人将春节俗称为过大年(把过元旦称为过小年),而过大年,最离不开的仿佛就是一个“吃”字。

浦城过年的时候,年糕绝对是最离不开、最受人欢迎的食品。说到年糕,其实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关于年糕的传说。

春秋初年,楚平王因故杀害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伍子胥也被迫逃往吴国,他发誓要为父兄报仇。后来,他帮助吴王阖闾夺取了王位,并借吴兵攻入楚国,终于报了血海深仇。伍子胥对吴国一直非常忠诚,但是吴王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听信谗言杀害了伍子胥。伍子胥临死前对部下说:“我死后若国家有难,百姓无粮时,就到城门墙下挖地三尺,可以找到吃的东西。”后来越国进攻吴国时,城中军民真的断了粮了,伍子胥的部下想起他的临终嘱咐,就带领军民在城墙门下挖地,竟然挖出了许多糯米粉压成的“城墙砖”。原来这些城墙砖正是伍子胥生前设下的“积粮防急”之计,吴国军民就靠着这些“城墙砖”渡过了难关。吴国百姓为了纪念伍子胥,以后每逢过年,都会制作类似“城墙砖”的食物,并取名为“年糕”。

在浦城,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各家开始制做各种各类和点心(浦城俗称为“炒果子”),如,膏糕糖,蒸年糕、炒瓜子花生、做黄碱果等等。

现在想起来,在我们浦城,膏糕糖曾经是一项十分令人留恋的儿时活动。年关将近时,家家户户都要膏糕糖,并且这项活动通常是在晚上进行的。其时,大人们忙忙碌碌,将大门板卸下一块,再用两条长凳子将之撑起,搭成一张长长的工作台。再将大灶烧上火,把饴糖熬好,然后,再做若干炒花生呀、炒芝麻呀、爆米花等一系列的工作……而小孩子们则跟在大人们的屁股后面,不肯上床睡觉。为什么?就因为要等到糕糖做好之后吃几块解馋。有时候,一直等到半夜三更,实在等不了了,但也不上床,便在灶前的角落里睡着了。朦胧中,被大人叫醒,立时。香喷喷的米花糖、芝麻糖等令小孩子精神倍增。实际上,所谓的膏糕糖,就是用蔗糖(甘蔗制成的糖,也称饴糖)拌着爆米花、芝麻或者花生等渗在一起,粘合而成。然后切成方块或长条块,用塑料袋装好、包好、并封好袋口。用爆米花做的,叫“米椒糖”,用芝麻做的,叫“芝麻糖”,用花生做的,叫“花生糖”,用豆子做的,叫“豆子糖”。现在,好像没有多少人做膏糕糖了,大多数人都是到街上花上一些钱去买。虽然方便,但却没有了原先那种浓浓的年味。

过年前一天,是除夕,吃年夜饭是除夕夜重要活动。年夜饭菜肴要精心置办,合家老幼,团团围座,笑语声声,其乐融融。吃了年夜饭后,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糖果,一边兴高彩烈地聊着吉祥话(当然,现在是千万户都在收看“春节晚会”了)。

浦城风俗,正月初一是不能动刀的,饭前喝木樨茶,表示甜甜蜜蜜。早餐大多吃除夕准备的余饭,寓义为年年“有余”。并且一定要吃年糕,寓义为“吃年糕,步步高”。还有就是大多吃素食,必吃青菜(芥菜)、橘子,寓意为“清清吉吉”,因为,青菜的“青”字与清吉的“清”字相谐音,橘子的“橘”字与清吉的“吉”字相谐音。初三过后,亲友们开始互相宴请。这段时间里,男家近亲要请上年结婚的新娘,女家近亲请上年结婚的新客(新郎),这种宴请,在我们浦城称为“请春酒”、或称为“请新亲”。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一天,除了举办各种各式的闹元宵活动,如舞龙灯、耍狮灯、举办灯展等之外,在我们浦城,元宵节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全家老小团聚一堂,举办一次隆重的家宴,这场家宴除了增添几个必须的新鲜菜外,大部分的都是过年期间的菜与糕点,按照浦城的传统习俗,在元宵这一天,要将这些剩余东西全都“消灭”掉,也就是吃掉。

清明节吃清明果。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清明节,浦城人吃“清明果”。 清明果也就是苣荬粿,俗称曲曲粿,以大米、糯米为主要原料掺水磨成米浆后,稍稍压去水分,掺入苣荬绒(苣荬碾碎成绒)揉和,再包以馅料,捏成包子状或饺子状蒸熟食用。馅心分咸、甜两种,咸的以春笋、笋干或清明豆和肥猪肉粒为料,甜的以芝麻或砂豆佐以白糖和肥猪肉粒。

一提到清明节,我们的脑海里立即会浮现出杜牧那首妇孺皆知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节吃棕子。

吃棕子,是端午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家知道,这项习俗原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战国后期楚国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被流放汨罗江畔,因忧国忧民,感叹自己的身世,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沉。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传说将粽子投入江河中,是让屈原充饥。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们将粽子投入水中,提供给鱼类吞食,这样的话,可以使屈原的身体免受蚕食。后就演变为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了。端午前,各家各户购买糯米、箬叶(一种大竹叶),开始包粽子。粽子内馅放上鲜肉、咸肉、火腿称为咸粽,加豆沙泥、白糖,称为甜粽,还有糯米用碱水浸后来包的,称为碱粽。

在浦城,端午节的重头戏在中午,家家户户都摆设午宴。午宴中除了粽子、雄黄酒外,还有三种菜肴必不可少。一是春饼,俗称薄饼。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春饼是汉族的立春饮食风俗。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并且有了皇帝在立春之日向百官赏赐春饼的记载。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 ( 皇帝 ) 于午门赐百官春饼。”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浦城的春饼外素内荤,其皮薄如蝉翼,馅料以绿豆芽、瘦肉、豆腐干为主。春饼皮卷上馅,随卷随吃。二是田螺,俗称“炒鬼眼”,据说是这天吃田螺后人们眼睛会明亮。我查了一下有关资料,浦城的这种说法还真的是有根据的。据介绍,田螺的主要药用功能是清热利水、除湿解毒。用于热结小便不通、水肿、便血、目赤肿痛等。

三是空心菜,浦城俗称蕻菜,其说法为“吃蕻菜,解百毒”。这种说法也是有根据的,据介绍,空心菜有清热凉血、利尿除湿的药用功能。

洗井节吃百家。

七月初七为浦城传统的洗井节。浦城城乡水井,井壁用青砖或卵石砌成,井口用石制井栏。七月初七这天清晨,各家各户将大缸小坛装满井水,以备洗井暂时缺水之用。早饭后,即由几位身强力壮青年,用吊桶将水汲干,然后,用吊桶将一人徐徐放入井中,下井人边下边用竹刷或手拔,将井壁上的青苔、水藻、杂草洗刷、拔除干净。落到井底,把瓦砾、淤泥清除干净,装入吊桶,吊出井外,最后放入明矾、茶叶以澄清井水。傍晚,洗井人提一吊桶,向饮用此井水的住户募洗井钱。然后,他们便用这些钱去喝酒吃饭。

七月半吃珍珠果。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农家做珍珠粿、油炸麻糍、油炸粿、油炸花等。城区,油炸面筋(俗称火把)很是畅销。

说到珍珠果,不得不提到一种形状。通常的珍珠果是将包甜馅的做成圆形,将包咸馅的做成椭圆形,这样好辨识,可以让食用者各取所需。而有一种珍珠果的形状有点奇特,它是将两个圆形的珍珠果粘合成一个,立在碗盘上,一上一下,亲密拥抱,别有情趣。对于这种珍珠果,浦城人戏称为“相好果”,虽然是戏称,但仔细一想,却也十分的形象生动。

开路节吃“添丁(www.61k.com)饭”。

农历八月初一日,是浦城的“开路节”。这一天,浦城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劳力开路,其范围包括村之四周以及田间小道。凡山边路旁的杂草,被雨水冲刷的沟坎,凹凸不平的路面等,均加以修整。这一天中午,全体村民集中用中餐。晚上,由村中自上年八月初一到当年八月初一前一天有添丁口的人家做东请吃“开路饭”,又叫“添丁饭”,所有费用共同分摊负担,若村中只有一户添丁(就是生儿子),则要独自承担。当然,也有由本村中公款备餐开支的。

中秋节吃月饼。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农历以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日,适居其中,故名中秋。侨居浦城的宋末爱国诗人谢翱,中秋节到仙阳百丈山龙井写下《中秋百丈山龙井玩月》,有“逢秋月再圆,不与复休眠”的诗句,他为了赏月,整夜不睡,现今,中秋之日,夜设家宴,全家团聚,共同欣赏浩月当空、天地一色的美景。

过中秋,吃月饼,是中秋节的重要内容。这习俗产生于元朝末年,月饼,又叫团圆饼。圆圆月饼像征月亮的圆和合家团聚的幸福意思。

重阳节吃重阳糕。

农历九月初九日,称为重九。《易经》以九为阳,因九月九日都逢阳数,所以重九又叫为重阳。

重阳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起于东汉时期。传说当时有个名叫恒景的人,因遇到了麻烦,后来,受高人指点,外出登上高地,免除了灾祸。因为有恒景登山而免去一难的传说,所以登高是重阳节最突出的活动。因“高”字与“糕”字相谐音,于是由登高发展到吃糕。在浦城,重阳节所吃的糕与过年所吃的糕是不同的,过年所吃的糕俗称“实糕”,顾名思义,也就是说,这种糕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整体。而重阳节所吃的糕是水糕,又叫重阳糕、千层糕。糕以籼米磨浆,糕熟一层,再淋一层浆,至九层,表面嵌上大粟、红枣、青豆。味清甜、层层相联,又可用手掀开,以符合重九的意思。

交冬吃麻糍。

立冬日,称为交冬日。在浦城,立冬日有杀鸡进补,吃麻糍的习俗,称为补冬。这一天,耕牛休息,也喂麻糍进补。其实,在浦城,春耕的时候也要喂牛吃麻糍的。这是一道技术活,必须由熟练的老农民操作。牛吃的麻糍,不必加辅料,它们吃的,只是白坯,也就是指刚舂出来的部分。不能太烫,要做成拳头般大小,由一个老农民高高卷起袖子,把一团团鲜嫩的麻糍塞到牛的喉咙深处。

除了过传统的节日之外,浦城还有许多似乎是必吃的日子。

生小孩子要办喜酒。

婴儿出生三天,要请酒,俗称“洗三朝”,也叫请“三朝酒”。满月时,要给婴儿剃头,还要宴请亲友,称为请“满月酒”。

结婚要办结婚酒。

结婚前一天,男方设宴请至亲,称为“开鼓”,也称为“开鼓夜”、“开鼓酒”。

结婚当日,男女双方都要摆“结婚酒”,大宴宾客,女方的酒宴放在中午举办,男方的酒宴放在晚上举办。

结婚的第二天晚上,还要请亲朋好友相聚,称为“洗厨酒”, 或称“谢厨酒”。意思为结婚典礼结束了。

第三天,新娘回娘家,又要摆酒,称为“回门酒”,新郎要陪着去。中午,女家要请“回门酒”,亲戚好友俱要到席。请回门酒不能留宿。晚餐,由男女双方设宴,称为“迎鞋送子酒”。

生日要办生日酒。

在浦城,祝寿,除周岁外,一般是10岁、50岁、60岁祝寿,请祝寿酒(浦城称生日酒)。60岁以后,做9不做10。

亲戚送寿礼中,必有寿面、寿桃、寿糕、红烛。寿面,称长寿面,因面在食品中最长,取延年益寿、福寿绵长之意。寿桃,有麻姑献寿是献桃之意,福禄寿三星中老寿星也是左手托桃,因而祝寿献寿桃相沿成习。

现今,祝寿仪式较为简便。礼品有送生日蛋糕,有的送花篮,有的蛋糕多层,每10岁加一层。宴间,唱生日歌。有外地亲友来祝寿,多合影留念。

丧葬要办丧葬酒。

入殓,浦城俗称“棺殓”。先由亲属将死者擦洗一遍,换上寿衣鞋帽,由长子抱头,次子搬脚放入棺柩。同时放入死者生前常用或爱好的物品殉葬。殓毕,备宴款客,称“棺殓酒”。

出丧前,要在棺木前放祭品。祭品为三牲(猪头、全鹅、全鱼)及麻糍等。送葬后的当夜,主人设宴招待送殡亲戚好友,称“葬坟酒”。

在浦城农村,家家户户杀猪也要请“杀猪饭”。

这种杀猪饭基本是在年关的时候,在那段日子里,很多人家里都有杀猪,所以,你请来,我请去,大家吃的是肚皮发圆、满嘴油光发亮。沈世豪先生在《故里风情》一文中对此有着精彩的描述:杀猪宴的菜谱颇有讲究:凡是猪身上可以吃的东西,都要上桌。正中是火锅,典雅古朴的红泥小炭炉里,炭火通红通红……炉子上的铁锅,盛的是用红酒炖出来大块的猪肉……猪血的做法,一定要配上雪白的豆腐。因此,这道菜有一个很有趣的俗称:红口白牙。并不起眼的猪小肠,洗净之后,加上刚收获的山药薯,皆切成片,配以红辣椒丝,爆炒,可是色、香、味皆是上品的下酒菜……猪大肠内要塞进泡过了各种香料的糯米,蒸熟,切成椭圆形的薄片……鲜嫩的猪肝,是卤的,火候特别讲究,咬一口,要见到些微的血丝……猪肚的做法,要用胡椒、花椒等香料包在里面,用慢火煲得满屋飘香……

盖(买)新房、搬新居也要办酒宴,称为“乔迁之喜”。尤其是在农村,除了搬新房要办酒宴,盖新房到了上房梁的时候,还要要办一次“上梁酒”。

现在,又多了一种酒宴,叫作“谢师宴”,这就是在小孩子考上大学时请的酒。

当然,作为传统的习俗,每逢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举办一些酒宴,亲朋好友聚一聚、热闹热闹,这好像也是人之常情,属于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也正如水满则溢的道理一样,各类酒宴举办得太多了,似乎好事也就办成了令人心烦的烦心事。因为参加酒宴是要包红包的,如果酒宴太多,这些红包便就成了一笔可观的经济负担。还好,现在社会发展进步了,一些传统习俗也随之呈现出了简办或少办的趋势。有的经济条件好的人家,比如,有人在60岁生日的时候,也只是在小范围内请一些至亲好友,并且一律不收红包。这能不能称作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我不好妄下结论,但至少也可以算作是一种移风易俗吧。

我们知道,民俗风情是一个地方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方式、文化载体。以上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一些节庆喜日的饮食风俗、饮食习惯,这些风俗与习惯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体现着一个地域浓墨重彩的传统风情。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将向大家介绍浦城的有关待客礼仪和对小孩子的餐桌教育。谢谢大家。)

四、热情的迎来送往醉倒无数的八方宾客

(上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若干传统节庆的过法和吃法。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浦城有关的待客礼仪和对小孩子的餐桌教育。)

浦城人的热情是众所公认的,无论哪里的来宾来客,只要到过浦城,接受过浦城人的招待,都会感受到浦城人如春风般的温暖、如烈火般的热情。这种温暖和热情当然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体现在饮食文化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是陪客。

陪客是一项基本的礼仪,普通百姓家讲的是辈份的对等,如果来客与陪客的辈份不对等的话,至少是显示出对客人的尊重程度不够;而职场上讲究的是级别的对等,什么样级别的客人应当要由相应级别的领导来相陪,否则,同样显示不出主人的尊重与诚意。

讲到浦城人的陪客,从传统角度来说,热情好客的浦城人,只要有外地亲朋好友到来,肯定要找若干人前来陪同。客观地说,有宾客自远方来,找寻若干相应的人员进行陪同,绝对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浦城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有的时候,来客只有一二个人,但是,主人为了显示热情,动不动就邀请七八个人进行陪同,要么是客人的亲朋好友,要么是客人的老同学老同事,宾主围成满满一大桌,热气腾腾的饭菜、热情扬溢的话语,暄染出一番热火朝天的气氛。

这种陪客方式,好还是不好,这里,我不好多说,因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种习惯流传了几百上千年,自然有它存在的土壤与环境。不过,我以为,热情固然重要,但是节俭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陪客是必要的,但是,需要掌握一个度。因为,过度的谦虚等于骄傲,过度的热情会不会也等于浪费呢?

二是敬酒。

敬酒是一种待客的基本礼仪,无酒不成席嘛。所以,请客,自然得上酒,上了酒,主人自然就得敬酒,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敬酒,不好敬。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不好好敬嘛,显示不出主人的热情,弄不好还会引起客人的不高兴;用力敬嘛,客人又往往被敬得晕头转向、难辨东西。浦城人敬酒大概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主人用力敬,开始是一杯一杯地敬,随着酒兴的增加,便是三杯三杯地敬、六杯六杯地敬、九杯九杯地敬,并美其名为“三杯一小组、六杯一中组、九杯一大组”。再后来,兴致更浓了,换上大碗敬,并美其名为“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再到后来,甚至整瓶整瓶地敬,并美其名为“吹喇叭”。二是轮番敬。请来陪客的人一般酒量都不错。再加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客人少而陪客的人多,所以,你一杯、他一杯,就算是酒量再好的客人,在轮番轰炸下,好像也没有几个能清醒下桌的。

此外,罚酒,也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最为常见的“罚酒”理由可能就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此外,在浦城还有一种“罚酒”形式,那就是主人敬酒的时候,有的客人为了表示尊重立即站起身子来接受。可是,这下麻烦来了,为什么?“屁股一抬,喝酒重来”是浦城的喝酒规矩,也就是说,敬酒的时候,主人可以站,但是客人不能站,一站,就要被罚酒了。

敬酒,我以为也和陪客一样,需要掌握一个敬酒的度。因为适量喝酒,既对身体有益,又可调节气氛。但喝多了、喝醉了,不仅有伤身体,严重的还可能喝出大问题来。我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情,张三请李四、王五喝酒,地点放在李四家里。喝到后来,不知道是王五本身身体有问题,还是由于酒喝得太过度了,结果,王五突然倒地,不醒人事,送到医院抢救无效,一命身亡。后来,王五家属将张三和李四告上法庭,两人都陪了不少的钱。

三是挟菜。

通是挟菜是用筷子的,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筷子的诞生。大家知道,上古的时候,我们的先人进食是用手抓的,而筷子的最早发明者应该是大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进,成为了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典范,成就了中华历史上一段经久不衰的千古美谈。在治水途中,有一次,大禹感到饥饿,于是就架起锅来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太烫了,无法用手去抓食。为了争分夺秒去治水,大禹等不到锅里的肉冷却了之后再食用。所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挟出来,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于是,筷子的雏形便出现了。可以说,筷子的出现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次革命,更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象征。

和陪客、敬酒一样,浦城人有一个说好也不太好的待客习惯,那就是喜欢给客人挟菜。说它好,是因为通过这么一项待客举动,可以体现山区人的好客;说它不好,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每个人的喜好是不一样的,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的人喜欢吃酸,有的人喜欢吃辣……而客人的这些喜好,主人不可能过多的了解,所以,主人虽然热情地为客人挟菜,但你所挟的菜也许并不是客人所喜欢吃的。还有一种情况更让人不好接受,那就是原先,桌子上好像很少摆上公用筷子的,主人用自己用过的筷子给客人挟菜,热情尽管热情,但卫生就很难谈得上了。

当然,现在这种情形有了很大的变化,主人为客人挟菜的情形也不多了。究其主要历史原因,我想应该是这样。原来在人们生活还很困难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尽管困难,但总是要尽一尽地主之谊的,因而,或多或少总要办几样菜,不过,这些菜不可能太多的,有时,不外乎就是蒸一个蛋羹(浦城人叫蛋糟),或煎几片咸带鱼之类的。所以,主人为客人挟菜,主要是为了让客人多吃一些。不然,如果客人太客气的话,那几个待客的菜也许早就被不懂事的小孩子给抢光了。而现在就不一样了,基本上不用担心菜不够吃,更多的情况是菜上了太多,剩下吃不完。这样的话,主人也没必要去为客人挟菜了。

四是盛饭。

为客人盛饭自然是主人的客气之举,它在让客人感受到主人家的温暖之外,但是,这种举动也会造成某些不良的后果。最简单地说,那就是,有时候客人喝了很多的酒、吃了很多的菜,肚子已经撑满了。这个时候,主人再给客人来上一碗满满的饭,真是令客人进退两难了——吃吧,肚子装不下;不吃吧,又浪费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每个人的饭量有大小,而主人盛饭基本上是以满上为标准,有的人只能吃下半碗,面对那一大碗的米饭,不知如何是好。

陪客、敬酒也好,挟菜、盛饭也罢,说起来都是山区人热情好客的具体生活中的一种细节表现,尽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与现代文明存在着或远或近的距离,但是,山区人民的一番心意、美意,那是可与天地比长久、同日月争光辉的。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理解万岁。请主人与客人之间互相理解,达到互相敬重、互相娱悦、互相开心的双赢和谐境界。如是,岂不是皆大欢喜、不亦乐乎?

五、良好的餐桌教育传承古老的中华美德

所谓的餐桌教育,是指家长在吃饭时的餐桌上对子女进行各方面知识的教育。英国的、美国的家庭都十分重视在餐桌上对子女的教育。英国人对家教抓得很紧,可谓“无孔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英国的“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二是进餐习惯,三是环保意识。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饱等都由小孩子自己决定。如果明明没有吃饱,而是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就要挨饿,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必须自己承受后果,再说,小孩子真正尝到苦处后,可能下一次就不会重犯了。

我们中国,也是很重视餐桌教育的,在餐桌上,父母会教育小孩子要珍惜粮食、要文明礼让等,会教小孩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的古诗,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之类的格言警句,会讲“孔融让梨”、“举案齐眉”之类的历史小故事。但是,也有教育不当的地方。比如,有不少的家长,总会把小孩子爱吃的菜摆到小孩子的面前去,一是让小孩子方便取菜,二是体现“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久而久之,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也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凡是好菜、他爱吃的菜,几乎便成了他的专利品。这种情形,如果在自己家里似乎还好一些,没有什么人会去计较。可是,如果在外面用餐,当着许多客人的面,有的小孩子也将自己喜欢吃的菜,一把挪到自己的面前,并且一扫而光。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会让家长们感到尴尬难堪吗?对小孩子的成长不会有着不良的影响吗?

浦城对于小孩子的教育,有很多也是从餐桌上开始的。这种餐桌上的启蒙教育,往往可以给人以终生的影响与受益。我们这里举几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比如,长辈没有上桌子小孩子是不准上桌子的,我想,为了这种事情,很多浦城人在小时候肯定都挨过父母亲的耳光。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从小教育小孩子对长辈要尊敬,体现一种长幼有序的中华美德吧。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对小孩子的一种“防范”吧。为什么呢?因为,原来,许多的家庭多为几代同堂,吃饭的时候,也往往是七八个甚至十来个人挤围着一张八仙桌或大圆桌,而菜呢,也是等女主人烧好后一并上桌。所以,如果长辈没有上桌,小孩子先上桌的话,那么,也许等到大人们上桌子时,桌子上的菜很可能就被小孩子们风卷残云了。

比如摆筷子,许多父母亲再三叮嘱小孩子,吃饱饭后,一定要将筷子并排摆在碗上面,而不能将筷子放在桌子上。这是为什么呢?最简单的意思就是说,虽然你人吃饱饭下桌了,但是为了表示对尚未下桌的人的尊重,你便将筷子整齐地摆放在碗的上面,代表你依然在桌上陪同着其他的人。

还有就是不能够把碗里的饭全部吃个精光,一定要在碗底留二三个饭粒,意思为“有吃有余”。不过,与此相反的是,也有的家长不是这样的,而是要求小孩子们把饭碗里的饭一粒不剩余的吃了,其教育意义在于,粮食珍贵,不能浪费。当然,中国的文化本身就是多元化的,有吃有余是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而铺张浪费也是中国人深恶痛绝的恶习。

还有就是饭桌上不能乱说话。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小孩子吃饭时不能随意说话,按照浦城人的说法,吃饭时随便说话,叫做“骂饭”,而“骂饭”是对粮食的极大不恭敬。这种时候,小孩子往往会被父母举起筷子敲打头部(浦城话称为“挨箸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规矩,我想主要是因为教育小孩子吃饭要专心,要保证消化的良好功能,同时,也是为了不影响别人用餐。还有一种情况是,要讲吉祥话。如,小孩子吃饱后,为了表示尊重,要对着全桌的人打个招呼、道声“慢慢吃”。如,饭吃饱后,不能说“吃完了”、“吃光了”、“不吃了”或者说是“吃不下了”等,而一定要说“吃饱了”或是“吃好了”等。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吃完了”、“吃光了”、“不吃了”或“吃不下了”诸如此类的话说了不吉利,吃完了、吃光了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吃了这餐没有下餐了吗?什么人才不吃呢?只有死人才不吃呀;什么人吃不下了?只有生病的人才吃不下嘛。

以上几个小例子,虽然都是一些挺普通的生活小事、琐事,但如果从小养成这些良好的生活小习惯,我以为,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并为他长大后在社会上发展立足奠定一个生存基础。

还有一个小故事,也是会被家长们用来在餐桌上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孩子的。

从前,有一个小孩子,聪明灵活,他经常会到外面拿一些小东西回家。比如,在街上,他仗着人小灵活,会钻进水果摊拿出几个苹果或梨子,拿回家后,还会分给母亲吃。妈妈很高兴,表扬说:“我的儿子真孝顺。”不仅如此,母亲还会奖励一块水果糖给儿子。还有的时候,这小孩子会从外面的小摊上,拿回一些针头线脑给母亲。母亲看到后,很开心,表扬说:“我儿子真懂事。”不仅如此,母亲还会奖励一块饼给儿子。长大后,这个儿子的胆子越来越大,有一天,居然偷进了国库被抓进了牢房。在执行枪决的那一天,他提出一个要求,要见母亲最后一面。母亲来了,儿子说:“妈妈,我就要走了。我想最后吃你一口奶。”母亲解开衣服后,儿子狠狠地把母亲的乳头给咬了下来,并大喊一声:“妈妈,都是你害了我呀”。

通过这个小故事,小孩子们无不接受了一次惊心动魄的人生启蒙教育。

在浦城有两名话很有名,也很有意思,一句话是“小孩子吃蛋糟头会摔倒”,一句话是“女孩子吃蛋糟底做新娘时要下雨”。所谓的蛋糟头,便是一碗蛋糟的第一口,而蛋糟底便是一碗蛋糟的最后一点剩余。所以,浦城的小男孩是一般是不敢吃蛋糟头的,而浦城的小女孩也是一般不敢吃蛋糟底的。这是为什么呀?我的理解是,在物质生活十分贫泛的年代,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在饭桌上有多少美味佳肴了。所以,当家中偶尔蒸上一碗蛋糟,那就等于是过小年了。那时候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所以,每家每户男男女女小孩子都好几个。因而,家中好不容易上了一碗蛋糟,母亲会很认真地说,小孩子如果吃了蛋糟头走路要摔倒的;母亲还会说,女孩子吃了蛋糟底做新娘时天要下大雨的。那么,通常情况下,蛋糟头和蛋糟底什么人吃呢?基本答案是——蛋糟头,父亲吃;蛋糟底,儿子吃。当然,这种说法肯定是没什么什么根据的,在浦城之所以有如此一说,我以为也完全是事出有因。正因为物质贫泛,一碗蛋糟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父亲是一家之主,第一口蛋糟如果不让他吃,几个小孩子一抢,这一家之主很可能连一口也吃不上了;而女孩子是为别人家养的,男孩子是要传宗接代的,所以这最后一口蛋糟必须要留给传宗接代之人来吃。

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若干的待客礼仪和若干餐桌教育的文化走向,客观地宣传了其中的精华,也冷静地分析了其中的某些糟粕。当然,当然,文化是多元的,文化的表现方式是复杂的,同时,各地各民族的民风民俗也是各有千秋的,所以,这仅是我的一家之言、一己之说,仅供参考。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将向大家介绍浦城饮食文化中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存。谢谢大家。)

六、经典的历史遗存定格独特的文化风云

(上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的若干待客礼仪和对小孩子的餐桌教育。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有关浦城饮食文化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存。)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典籍中遗存着许多有如珍珠般的记载,有些与饮食相关联的古代诗词或传说典故,至今仍令我们所津津乐道,如“东坡肉”、“麻婆豆腐”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还有一首据传说是苏东坡所写的打油诗也很有意思:“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此外,唐朝王翰的《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古诗词同样脍炙人口、千秋流传。

浦城的饮食文化也一样,有着诸多的文化记载和人们百姓的口头流传。

一是历史名人的诗文记载,增添浦城饮食文化的历史厚重。

先说浦城的木樨茶。

纵览我们中国的诸多史料,桂花的确是大名鼎鼎。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中便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的佳句。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赞美。元代的倪瓒在《桂花》诗中有“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的丽景。

讲到浦城的桂花和木樨茶,自然得提到大文豪江淹。江淹,字文通,今河南兰考人。元徽二年(474年),因得罪了建平王刘景素,从高位贬到吴兴(今浦城)当县令。江淹在浦城三年,深被浦城佳山秀水所吸引,称浦城“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特别是看到浦城山中,水边、房前、屋后遍植桂花,大为开怀,因此,江淹在浦城所作的诗赋中“桂花”频频出现。江淹咏浦城桂花的诗句有“桂之枝兮刺天”,“香枝兮嫩叶”,“桂生兮山之峦,纷可爱兮柯团团”,“桂含香作叶”,“涉桂水于碧湍”等。这些优美的词句,写出了浦城丹桂的绚丽多姿,也表达了江淹对浦城丹桂的一往情深,同时,这还是我国专指一个区域桂花种植的最早的诗词之一。

木樨茶的制作细致精巧,是慢工细活,清梁恭辰《北东园笔录续编·蜜浸》中载:“此物(指蜜浸)无买处,须家自配制,又极费事,嫁期数月以前,即须备办。将打落的桂花用白鹅毛一朵一朵的剔去枝屑,然后放在滚沸的开水里捞起,再拌上白糖浸渍封藏,殚日夜之勤,穷工极巧,天时人工,一不相凑,色味便差。”这几句话写出了天时与人工的精巧配合与天衣无缝,也就是说,木樨茶的制作绝对不是可以随意而为之的,必须严格符合天时、地利与人和的诸多条件。

在清代,木樨茶有作为嫁妆陪嫁和用来待客两个习俗。清梁恭辰在《蜜浸》中记载:“浦城嫁女必用蜜浸果品,以多为贵,至少亦须数百瓶……婿家往往蜜浸之精粗,卜来妇之吉祥与否。”“今浦城大小燕集,以及新正(正月)数客,新宾登门,无不需此。”这里,梁恭辰写出了木樨茶在浦城婚嫁风俗以及待客礼仪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桂花,还是友谊的使者、和平的使者。相传战国时期,燕韩两国为了表示亲善友好,便相互馈赠桂花。

客来敬木樨茶,以茶示敬,以茶为礼,与吉祥、友善相连,早已成为了浦城人民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传统习俗。尤其是一到正月,是亲朋好友相聚举杯共饮的最佳时日。其时,兄弟总要一聚,好友总要一会,同事总要一见。无论到什么人的家中,一杯木樨茶,绝对是彼此间的第一见面礼。

玲珑剔透的小茶杯,银光闪闪的小茶匙,朵朵盛开的桂花,加之以主人满脸的笑容,你的心动与感动一定能在那瞬间得到极大的展示,所有的不愉快,所有的小摩擦,所有的小误会,正如清晨的露珠遇到了太阳,立时消逝得无影无踪。

再说浦城的包酒。

浦城包酒历史悠久,明万历《浦城县志》中记载:色似琥珀,其味醇浓。

对于浦城包酒,清朝著名学者梁章钜(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评价尤为突出,他数居浦城,必饮其酒,每为之倾倒,并赞之:“余谓必求琥珀光者,惟浦城之红酒(包酒)足以当之,似此色香味俱佳,再得藏至五年以外者,当妙绝天下矣”;“若贮至十年,恐海内之佳酝无能出其右者矣”。在这里,梁章钜对于浦城的包酒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情有独衷的热爱情怀溢于言表。

陆游曾写过一首诗,叫做《道中病疡久不饮酒,至渔梁小酌,因赋长句》,这首诗很有意思,其中有这么几句:“我行浦城道,小疾屏杯酌。……今朝寓空驿,窗户寒寂寞。悠然忽自笑,顿解贪爱缚。红烛映绿樽,奇哉万金药。”这首诗大概意思就是说,这一天,陆游身体欠安,来到渔梁驿。这时,天气寒冷,而驿站内又空寂无人。此时此景,真的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了。于是,他要了一些酒,喝了起来。几杯酒下肚子,奇怪了,身体舒服了,心情也舒畅了,所以,称赞道“奇哉万金药”。这里,陆游没有写他喝的是什么酒,但是,渔梁靠近九牧,而九牧出产的包酒是最有名的。所以,我们可以作个推论,陆游很有可能喝的就是浦城的包酒。

二是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流传,丰富浦城饮食文化的生活情趣。

上面我们讲过,蛋糟是浦城的一道家常菜,关于蛋糟在浦城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嫁了个没有读过书的种田人,二女儿、三女儿都嫁了读书人。这一天,三个女儿和三个姨夫(连襟)一起到丈母娘家。丈母娘看到女儿女婿回家非常高兴,蒸了一碗蛋糟上桌。二姨夫、三姨夫欺负大姨夫没文化,便说,我们这样吧,每个人吟一句诗,再可吃一口蛋糟。说罢,二姨夫来上一句“初三初四眉毛月”,吟罢,吃了一口;三姨夫接了一句“十五十六月团圆”,吟罢,也吃了一口。大姨夫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人却不傻,他知道这两个人是戏弄他,于是,他也马上来上一句“十七十八捧起来就喝”。说罢,端起整碗蛋糟一口气全吃了。

这则小故事,风趣幽黙,读起来轻松娱乐,但又在轻松的娱乐之中,让人领悟着简单的道理——千万别在他人面前随意卖弄张扬,任何人都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高明与机智。这则小故事同时又和民间俗语“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浦城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有一个傻傻的卖柴郎,他担柴到街上去卖,看到许多人围着一个摊铺买东西,他也挤上去问道:“老板,这是卖什么呀?”老板回答道:“卖猪肉。”卖柴郎又问:“猪肉买去做什么呢?”老板回答:“吃呀。”卖柴郎掏出钱买了两斤。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吃。就请老板把吃法写在一张纸上。回家路上,一条狗把卖柴郎的猪肉给抢走了。卖柴郎虽然心里很急,但转而一想:狗虽把我的猪肉给抢走了,可是肉的吃法还在我的口袋里呢。所以,他冲着狗说,你把肉抢去有什么用,你又不知道怎么吃?

其实,这是一则讽刺小笑话。读后,我们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完,我们又会不由得联想起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阿Q这个艺术典型形象来。

浦城还有一个《蔡三弟巧制官宴》的故事。从前的一天,浦城来了一个大官,官府要摆宴席为他接风。可是,这个大官提出三个要求说,第一,要有特色;第二,不能用汤。第三,要料足之。经办人请来当时的浦城名厨蔡三弟,蔡三弟听完后,开出了一张蔡单,只见上面写道:金玉满堂、叠叠加冠、狮子滚球、凤栖龙潭、不见天日、球联璧合、茅头蓬尾、龙门双跳。大官吃了之后,大加赞赏。其实,这八道主菜,名称好听,说来也平常。金玉满堂也就是瘦肉作馅的燕丸,叠叠加冠也就是木耳鸡胗,狮子滚球也就是粉包汤,凤栖龙潭也就是清炖全鸡,不见天日也就是冬笋腿包,球联璧合也就是蛋菇,茅头蓬尾也就是粉丝炒翅,龙门双跳也就是清炖鲢鱼。其实很多碗菜都有汤但却不叫汤,有特色,料足,全部达到要求。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浦城先人的机智与智慧。

浦城还流传着一则《一个豆子讨一个老婆》。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小孩子父母去世了,一个好心人送给他一粒豆子种,说,你拿去种吧。这小孩子很懂事很听话,第一年把豆种种下后,有了些许收获。第二年,他又将这些豆子再种下去……如此,好几年过去了,他就用豆子收获的钱,讨了一个老婆。

这个小故事,可以理解为一篇精短而又精彩的教育普及教材,通过这个小故事,让人感到勤劳可以改变人生,节俭可以创造奇迹。

浦城不仅是文化古县,同时,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2011年3月8日,中央党史研究室认定浦城县为中央苏区县。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至今还流传着若干红色的革命故事。下面这个《巧送饭食给红军》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革命战争年代,浦城北乡毛洋村附近,经常有白匪军闯来搔扰。有一段时间,白匪的队部设在张妹仔家。屋顶、墙头都站有哨兵,只准村民进,不准村民出。村尾住有一个叫大老陈的村民,知道山上住有红军游击队,他心里非常着急。这天,他想了一个办法,用做薯粉的大布袋子,把几家村民凑起来的饭食收扰包好扎在自己的肚子上,到了半夜,从后门溜出,向北山匍匐前时。路上,肚皮被热饭灼得火辣辣的,但他一直坚持着向山上走去。终于,把饭食送到了红军驻地。以后,他和村民们经常用这种办法给红军送饭食。

这个红色革命故事,体现了浦城人民与红军游击队的血肉深情,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浦城人民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是经久不衰的歌谣民谚吟唱,促进浦城饮食文化的广泛传播。

浦城流传至今的许多歌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饮食文化的丰富,促进了浦城饮食文化的广泛流传。

有一首歌谣叫《果子好吃树难栽》:山歌好唱口难开,白米好吃田难栽。果子好吃树难栽,鲤鱼好吃网难开。这首歌谣借用一连串的比喻,集中定位在一个“难”字上,写出了生活的艰难,告诫人们要珍惜生活资源,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和艰辛的苦干来换取美好的生活。

还有一首歌谣叫《挖笋歌》:正月准备二月做,三月上山挖笋去。全家辛苦在笋窑,四月下山赚钞票。这首歌谣无疑成为了山区笋农的一张工作日程安排表。

有首《女人食了滋阴功》的歌谣是这样唱的:斤重鸡,火筒鱼,有肉没骨又好炖,男人食了滋元气,女人食了滋阴功。这首歌谣更有意思,以一斤重的鸡和不大不小的鱼为例子,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出了浦城人对于进补饮食的选取走向。

还有的就是,浦城的不少民间俗语谚语,也对饮食文化进行了形象的诠注。

比如,吃了重阳糕棉袄紧紧包、吃了端午粽棉袄远远送。说的就是时令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浦城还有这样的俗语,叫做“一口吞不下一锅粥”。告诫人们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规则,办事要循序渐进,急不得也急不来。其他的,如,“馒头再大也大不过笼床”、“前锅没滚(开)后锅先滚(开)”。告诫人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抢位也不要越位。如,“没米也要做三臼果”,说的是死打硬拼的意思,表现了浦城人敢干拼搏、勇于进取的顽强精神。浦城人还经常会调侃某些外表光鲜但肚子空空的人为“青皮梨”,说的就是好看但不好吃的意思,这和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同一个意思。

此外,在民间,还广泛流传着一些与饮食有关的谜语,如谜底为“甘薯”的“青藤绿叶满畦爬,胖体红颜串串瓜。 貌不惊人心地美,浑身是宝献农家”。如谜底为“花生”的“田野山坡尽是家,丛丛绿叶衬黄花。深埋根底长生果,不露锋芒品性嘉”。

在浦城民间,同样流传着一些与饮食有关的民间谜语,体现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地方饮食文化。

比如,浦城有一首著名的《十姐歌》:大姐矮墩墩,谜底是南瓜(浦城人叫“番婆”),南瓜不是扁圆形的吗?二姐有粉抹,谜底是冬瓜,冬瓜的外表不是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粉抹吗?三姐荡秋千谜底是丝瓜(浦城人叫“天萝”),长条形的丝瓜挂在枝蔓上,随风飘荡,真的是很像在荡秋千。四姐挂两边,谜底是茄子,因为茄子基本上是左右对称生长,所以也很形象。五姐五叮当,谜底是辣椒,因为辣椒都是成串生长的,挂在枝杆的两边,像风铃一般,故名。六姐凑成双,谜底是豇豆(浦城人叫“杆豆”),豇豆基本上两根串在一起生长的,所以叫凑成双。七姐生疮谜底是苦瓜,苦瓜表层有一粒一粒的粗糙物,所以称为生疮。八姐生毛,谜底是狗毛豆,也就是浦城人种在田埂上的那种豆子,因为这种豆子的外壳长有一层毛,故称之。九姐红观音,谜底是西红柿(浦城人叫“洋番椒”), 西红柿鲜艳艳、红彤彤的,很是可爱,故称之。十姐舞大刀,谜底是刀豆,这种豆子的形状很像一把长长的大刀,故名。

还有一个谜语也很有意思,谜面是“金水桶,银水桶,叩(敲)得开,合不拢。”谜底是蛋。金水桶是指外壳金黄色的鸡蛋,银水桶是指外壳银白色的鸭蛋。这种东西敲开后,又怎么能将之合拢呢?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可避免的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一些浦城关于饮食方面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已经成为了浦城人民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定还将为浦城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作为中华饮食文化一个组成部分的浦城饮食文化,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驰名的主打品牌、传统的民俗风情、热情的欢迎方式、良好的餐桌教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和长久亲睐。当然,世界上的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方面,浦城的饮食文化也不例外,既有令人赞叹不已的精华,也有值得改进完善的不足。因而,和面对任何文化现象一样,我们的责任便是——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在改进完善的前提下,发扬精华、发挥优势、发展产业,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用我们的心血和汗水,为振兴地方文化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推动浦城饮食文化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关于浦城的饮食文化,我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由于本人对浦城的饮食文化还了解不够、研究不深,所以,肯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3-9-21

三 : 登高》《声声慢》浊酒淡酒意蕴解读

~~/

炎之酒见风骨

一一《登高》《声声慢》“浊酒"“淡酒’’意蕴解读

。唐燕华

摘要:从。生活一一诗(词)人一一诗(词)风”三方面对《登高》《声声慢》申“浊酒”“淡酒”的意

意象意蕴沉都凄婉

蕴进行解读,并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里的“酒”意象作适当小结.芒锤词.浊涵

浸酒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诗中赏析点很多。其中“浊酒”意象很值得咀嚼。

一、“浊酒”是杜甫贫困生活的观象

浊酒是相对于清酒而言的,古时酿酒技术有限,酒糟混于酒中之酒为浊酒。浊酒经沉淀后取上部清冽之洒为清酒。因此浊酒为低劣酒。《登高》诗中“浊酒”一词当为写实。此诗是杜甫在四川I夔州时所作。杜甫是个嗜酒之人,这在其众多的诗句中都有所表现。‘草堂即事》有“蜀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乏,日并园蔬课”,

《屏迹三首》第三首有“年荒酒价《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白日放

《壮游》中有“性豪业嗜

已到了人生之秋。他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在那风急天高的秋日,他登上高处,面对苍凉之萧萧木叶、悲郁之滚滚江水,触物伤怀,感时悲己,老泪纵横。“浊酒”之浊,是老泪之浊,更是潦倒老人之浊。“浊酒”内混酒糟,色不清,昧亦浓,而杜甫那因为生活困顿,年老多病,前途渺茫而潦倒的诗人形象正如浊酒,没有了清朗的容颜,没有了光明的前程,整个人可用一个“浊”字形容。作此诗后三年,一代诗圣杜甫便匆匆谢世。圣人好诗留给后人太多的唏嘘。浊酒一杯,感时伤己老人一个。

三、“浊酒”是诗人沉郁风格的体现

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主要是就其诗作的感情特色而言的。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及衰的时期,饱受安史之乱之痛,其诗作中忧国忧民之情尤为浓烈。杜甫诗的情感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沉哀和悲怆。他那沉郁的感伤是通过现实生活表现出来的。从美学角度说,这种情感美是一种深沉浑厚、浓霞抑郁的悲剧美。在《登高》诗中,沉郁之风格表现鲜明。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为阔大苍凉之秋景,情为老病孤愁之感伤情。景是悲凉的,情是怅恨的。景与情和,正合那“沉郁”的风骨。“浊酒”之浊,既是景之浊,又为“情”之浊。萧萧木叶,滚滚浊浪,年老多病,艰难苦恨,此景此情,亦如浊酒。诗中第二句虽有“渚清”二字,但此“清”给读者以凄凉感,渚清与急风、高天、回鸟、落木、江流构成了悲秋之景,聚于“浊酒”之中,在复杂情景中体现了全诗“沉郁”的主流风格。

声声慢【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成.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洒,嫉恶怀刚肠”等等。今存1000多首杜甫诗,其中就有300首左右与酒有关的诗。因此,杜甫是离不开酒的。酒的变化往往是人生变化、社会变迁的“显示屏”。765年,老友严武去世,杜甫在四川没有了依靠,生活极其困顿。离不开酒的杜甫只能换来或赊来低劣的浊酒饮用。而《登高》诗中“新停”意思是浊酒也喝不了,可见他的生活状况之差。不是不想喝酒,而是生活窘迫,没得喝,岁月之艰辛让人何等无奈。

二、“浊酒”是诗人潦倒形象的写照

杜甫的后半生是在漂泊中度过的。他不幸身逢乱世,政治上又郁郁不得志,加上贫困多病,长期和亲人离散,身心备受摧残。杜甫作‘登高》时已经五十五岁。此时的他

万方数据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中“淡酒”一词值得品味。一、“淡酒”是词人乏昧生活的反映

酒从味觉分甜、淡两种。甜酒含糖高,淡酒含糖少或不含糖。因此,淡酒味淡,但酒后底劲还是有的。“淡酒”这-一意象反映了李清照作词时的晚年生活。李清照早期生活是甜蜜的,生活优越,又嫁得如意郎君赵明诚。平日里夫妻恩爱,吟诗作词,其乐融融。其婚前以及婚后的早期词作反映了那段愉快的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I'J回首,却把青梅嗅。”而南渡后,生活巨变,作《声声慢》时,李清照经受了外族入侵、政权崩溃、夫君病逝等种种打击,正处于颠沛凄苦的生活中。其后期词作对这样的生活多有表现。如《武陵春》词有:“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可见李清照整日以泪洗面,怀旧伤己,晚景凄凉。《声声慢》中无味的“淡酒”正反映了其索然无趣孤单冷清的晚年寡居生活。

二、“淡酒”是词人孤冷心境的化身

‘声声慢》起笔连用十四个叠字,表现的是词人心有所失、网处寻觅的悲苦心态。而一个’“淡”字,正有“冷”之意。与首旬中“凄凄惨惨戚戚”相和。酒淡,实为心冷,愁苦难消。下片中“黄花”有自喻之意,自己年老色衰,憔悴无伴,如枯萎凋谢的秋菊,也有秋凉之感。细雨点点滴滴和着这淡酒,苦涩难耐。全词中“淡酒”这一意象正是词人孤冷心境的化身。全词的中心词是末句中的“愁”,而一个“酒”字正对这个“愁”字,“淡酒”之“淡”就将这“酒”意、“愁”意解说得更清晰了,那便是一种感时怀旧伤己的孤冷之愁。李清照晚年与淡酒为伴,可见其内心的苦。淡酒两盏,清泪涟涟,只有那伤感嫠妇一人。

三、“淡酒”是词人凄婉词风的表现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迥异。早期多写闺中生活,相思离愁被摹写得清新婉约。南渡后,生活的艰辛,世事的变迁使其词风大变,变得凄婉哀怨。词风是词人的词作内容、语言给读者的整体感受,也是词人创作的一贯审美倾向。尤其是一些意象的选择,往往最能体现词人的写作风格。像李清照前期词作‘如梦令》中的“海棠”,另一首‘如梦令》中的“鸥鹭”,《浣溪沙》中的“细风”“梨花”无不体现词人清新婉约之风。而‘声声慢》中的意象“淡酒”则是词人后期凄婉词风的表现。淡酒冷,淡洒苫涩,这正合词人年老寡居孤冷之心境,又合女子阴柔之风。合情合

万方数据

景,“淡酒”是《声声慢》中最具情感最有特色的意象,它最能表现词人后期凄婉之词风。

浊酒一杯,老泪两行,艰难苦恨客常病;三杯淡酒,愁绪无限,凄惨忧戚人心冷。《登高》‘声声慢》中的“浊酒”“淡酒”分别集中表现了杜甫沉郁之诗风和李清照后期词作凄婉之词风。“浊酒”“淡酒”二词,一阳一阴,一悲壮一柔怨。试想,如果将这两个词语调换一下篇目,则如何?若读“潦倒新停淡洒杯”,“三杯两盏浊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顿觉别扭,意境全失,作者风格不存矣。因此,浊酒会道人生,淡酒可诉风情,浊淡酒中能窥见作者之风骨。

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无际海滩,涉酒之作俯拾皆是。中国人制酒、饮酒由来已久,甲骨文字罩就有“醴”字形,《尚传》也有“若作酒醴,尔为曲蘖”句。大概因为饮’会使人亢奋,而作诗词又多需激情,于是饮酒与赋诗“:合成婚”,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嗜好。诗歌泰斗李白、:甫便是嗜酒的代表。李白《将进酒》中有“钟鼓馔玉不。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吊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名诗句。杜甫《曲江》中有“酒渍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来稀”诗句。因此,鉴赏古典诗词是离不开“酒”这一!定意象的。“借酒消愁”“酒入愁肠”,古典诗词中I“酒”往往是孤独、愁闷的意象。读者可以以洒识人,以酒悟情。酒是诗人真实情感的发泄物,古诗词中的“酒”意象应当是赏析古诗词的重要入口。

附: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还有一些含“酒”的诗词句.如嵌赤壁怀古》(苏轼)“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雨霖铃》(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日月月,对影成三人.”《将进酒》(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九日齐山登高》(杜牧)“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Ⅸ苏幕遮》(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汨.”《天仙子》(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鹧鸪天》(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醉花阴》(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参考文献:

【l】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宋词鉴赏辞典IM】.上海辞书出版社。2OO3.

(唐燕华江苏省东台中学224200)

四 : 解读浦城的饮食文化

解读浦城的饮食文化

福建省浦城县文体局:甘跃华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浦城的饮食文化。

首先,我们来讲一则历史小故事。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古话,此话出自《汉书·郦食其传》。说的是,秦朝末年,有个书生叫郦食其,这个人很有学问也很有胆识。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摆开战场、争霸天下。其时,刘邦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据守荥阳、成皋。荥阳西北有座敖山,山上有座小城,因为,城内有许多专门储存粮食的仓库,所以称为敖仓。在项羽的猛烈攻击下,刘邦有点招架不住,计划后撤。郦食其劝刘邦说:“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如果我们把这样重要的粮仓拱手让给敌人,这对当前的局面是非常不利的。希望你迅速组织兵力,固守敖仓。”刘邦依计而行,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读过这则史料之后,我们可以骄傲而自豪地说,我们的先人是非常具有智慧的,他们将一个“食”字与一个“天”字摆在同一台天平上进行类比,淋漓尽致地道出了人民百姓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生理需求与生存需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饮食文化呢?我们知道,最简单也是最通俗地理解,饮食,就是吃喝,饮就是喝、食就是吃嘛,所以,饮食文化就是关于吃喝的文化,就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

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饮食的最根本功能,就是解决一个人的裹腹饥饿问题。然而,当事物发展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事物本质便会随之而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喝,就不单纯是一个解决饥饿的问题了,人们对于吃喝也就有了更高层面的理解与要求,人们在达到吃饱的基础上,更会去追求技术的高超,菜式的多样,造型的精致等等。于是,普通的吃喝也就在无形中被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原素,演绎成为了一种绚丽多姿、广博精深的饮食文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饮食文化,不仅是技术、是科学、是艺术,同时,还是习俗、是传统、是思想、是哲学,是人们饮食生产和饮食生活的总和。

浦城的饮食文化,无论是从食材的选用到配料的讲究,从口味的适合到火候的掌握,从待客的礼仪到民风民俗的诠注,真可谓是风格独特、体系自成、韵味无穷。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向大家解读浦城饮食文化的丰富内蕴。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

特色是什么?特色是立足的根,特色是发展的本,特色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文化标签,特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只有具备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才是具有鲜活灵性的,才是具有强劲生命力的,才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比如,川菜麻辣,人所皆知,“麻辣火锅”天下闻名。

概而言之,浦城饮食主要有以下几大地方特色。

第一个特色:丰富的物产资源提供了广阔的食材选择空间。

俗话说的好,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良好的饮食材料这个先决条件作为强硬的前提支撑,既使是身怀绝技的名厨,也无法做出人们交口称赞的美味佳肴。

浦城地处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分界处,是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浦城饮食提供了优质的物产资源和优良的食材原料选择。

浦城是山区县,从县境东北入境的仙霞岭和从县境西北入境的武夷山脉,宛若两条巨龙,交汇于浦城县北,迂回延伸,构成全境东、北、西三面山脉环峙,向中、南部的丘陵、河谷倾斜的地势。据《浦城文化大观》记载,浦城县海拔300米以上并且有名称的山岭有1467座,其中,千米以上的山峰有290座。

作为山区县的浦城,最大的特点是,山多、田多、河多、空地多……。因为山多,山上野猪、野兔、野鸡等飞禽走兽时现踪影,竹笋、野菜等野生植物漫山遍野;因为田多,田里泥鳅、黄鳝、田螺等可食之物俯首可见;因为河多山涧多,河中山涧里溪鱼、河蟹、石鳞等水族资源品种繁多;因为空地多,空地上可以种植各类果树和各种蔬菜,同时,还可以养猪、养鸡、养鸭、养鹅……等等这一切,都为浦城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材资源。

在国家物质十分匮乏的年代,当时,买鱼要凭票、买肉要凭票、买糖要凭票、买烟要凭票……诚然,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浦城人的日子自然过得困难而艰辛。可是,尽管如此,聪明的浦城人,凭借着自身的勤劳智慧与上苍恩赐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却也称得上是苦中取乐,把自家的小日子仍旧过得别有一番风味、一番情趣。

我小的时候,有时会在父母亲的带领下,到乡下的亲戚家去认认亲、串串门。其时,看到我们远道而来,热情好客的女主人脸上笑开了一朵花,手忙脚勤的为我们端上一盆盆纯净清澈的山泉水给我们洗手擦脸,然后,泡上一杯杯晶莹剔透、热气腾腾的木樨茶为我们去乏解渴。然后,扯开喉咙高声吆喝、交待儿子:“快,去办些菜来!”于是,尚未完全长大成人的儿子光着小脚板、背上大竹篓,向我们做了一个调皮的鬼脸,快步流星地走出大门。不多久,粘着满身的泥巴回来了,竹篓里泥鳅、黄鳝、田螺应有尽有;又不多久,佳肴上桌,立时,满屋子香气飘荡。

浦城的物产丰富,这在浦城的历史上是有案可查的。

明成化年间的《浦城县志》中称浦城“桑麻被陇,茶笋连山”。这句话,描写出了当时浦城一片绮丽的田园风光:养蚕的桑树和可以织绳子、织布的麻类植物把一条条的田埂都披上了迷人的绿装,而山上,绿油油的茶树和尖尖朝天的竹笋,连绵不断、无边无际。明万历《浦城县志》载:“山林多竹木,场圃饶果瓜”。这句话说的是,山上的毛竹和树木青翠欲滴,果园里的各类瓜果四季飘香。清嘉庆《新修浦城县志》载,浦城“山头地角皆垦为陇亩,百工杂作呈能献技。”这句话指的是浦城沃野千里、良田万亩,这种天然的自然环境,为勤劳的浦城人民创造了良好的耕作条件,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平台。

此外,浦城的烹饪原料不仅丰富多彩,同时,还有许多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产品。

众所周知,浦城是著名的“闽北粮仓”,自古就享有“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的美名,尤其是浦城的红米“美人红”誉满全省。“美人红”这种红米粒小细长,蛋白质、脂肪含量高,煮出来的饭香软适口。用“美人”来给红米命名,这应该不仅仅是指米的颜色通红鲜艳,更关键的应该是体现了人们对这种红米由衷的喜爱之情。就好比在台湾,茭白被称为茭白笋,也被比喻为“美人腿”。因为,茭白笋除去外壳后,白嫩的笋茎有如美人姣好的腿,所以,被誉为“美人腿”。明代嘉靖年间的《建宁府志》就有浦城优质品种红糟秫的记载。自从清代开始的时候,便有许多的福州米商来浦城采购,然后在福州的大米市场上,挂上“浦城红米”、“浦城美人红”的招牌进行交易。

浦城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大致来说,浦城土特产主要有香菇、黑木耳、薏米、观前红菇等。林产品主要有油茶、灵芝、竹笋等。在淡水鱼品种中,主要有河鳗、石鳞、石斑鱼等等。水生植物主要有莲子、荷藕、菱角等。畜产品主要有土种鸡、半番鸭、白鹅等。蔬菜的种类更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浦城薏米、观前红菇和浦城红辣椒。

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在欧洲,它被称为“生命健康之友”。宋朝诗人陆游在《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一诗中曾有“唐安薏米白如玉”之佳句。

薏米是浦城的传统土特名产,俗称米仁。浦城薏米壳薄、粒大,色泽白,素有“珍珠米”之美称。浦城薏米曾以浦城名土特产品参加1940年福建省工商品展和参加上世纪50年代的广州交易会。1964年5月22日,福建省对外贸易的文件称:“浦城薏米深得国内外客户赞许……售价之高,列居全国第一。”1987年,浦城薏米编入《中国土特产辞典》,1991年,浦城薏米收录“福建省食品营养成份表”,为薏米项目唯一标样。现在,浦城薏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据《本草纲目》所记载:“红菇味清、性温、开胃、止泻、解毒、滋补、常服之益寿也”。所以红菇又有“南方红参”之美称。

浦城水北街镇观前村的小武当山上盛产红菇。此山杂木众多,松针丛积,夏秋之交盛产红菇。其实,红菇的产地颇多,但是观前特有的天时地利所产之红菇名遐八闽与海内外,尤其是观前红菇干,品质特别优味道特别鲜美。据传,观前红菇尤其深受闽南一带的产妇亲睐,她们称赞这种红菇在做月子的时候食用了之后,既可以避免感冒又是预防小孩子麻疹的灵丹妙药。

浦城人通常称辣椒为番椒,辣椒能增进食欲,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占居第一位,据有关资料记载,辣椒原产地墨西哥,明朝末年传入中国。

浦城盛产红辣椒,尤其以官路乡所出产的红辣椒为佳品。官路红辣椒属于高山椒,由官路乡独特的黑沙土和潮湿凉爽的夏季雨林气候孕育而成。所产的红辣椒个大肉厚,色泽好,松脆可口,营养丰富。每年临近中秋,红辣椒熟透时,采摘下来洗净、凉干、掺上适量的大蒜头和适量在铁锅中炒过的食盐调拌后,制作而成为辣椒酱,盛在坛子或罐子里,封上口,半个月后取出来食用,真是色香味俱全。很多在外学习或工作的浦城人,写信或打电话回家,总忘不了叮嘱一句:“有机会,一定记得帮我带一瓶辣椒酱来。”

第二个特色:精心的选料与精良的制作保证了食物的质量。

我们都知道一个简单道理,好马要配好鞍,好布料要由好裁缝来裁剪。所以,好菜要有好原料。

浦城菜讲究原料,谢翱有一首诗能说明当时浦城选料的精湛。谢翱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志士和爱国文人,他七岁左右随着父亲全家迁居到浦城的观前村,景炎元年(1276年)七月十三日,文天祥开府南剑州(今南平),谢翱变卖在浦城的所有家产,在观前村募集乡兵数百人投奔文天祥麾下抗元。其后,他随文天祥转战汀州、漳州、梅州。文天祥兵败遇难后,他曾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为祭悼文天祥写下《登西台恸哭记》这篇名篇佳作。

一年的中秋,他到仙阳镇的白丈山赏月,写下《中秋百丈山龙井玩月》五言律诗一首,诗中有“脑满鱼龙夜,精藏树石年”句,这告诉我们,中秋时节,是鱼脑最满的时候,这时烹调出的鱼,味道最鲜美。又比如,在浦城,打肉燕的肉一定要选用猪后腿的精肉。做炒三冬这道菜,一定要用冬笋,如果用春笋的话,那菜的味道就相差太远了。做香菇汤要用冬菇,也就是冬天出产的香菇,而且最好是花菇,也就是香菇表层有花纹的香菇。

浦城菜的制作还讲究一个刀工精细,要做到切必整齐,片必均匀,解必过半,斩而不乱。比如,制作双钱蛋菇这道菜时,要切成二厘米左右的小段,每段中间要切一刀,但必要细心,不能切断,切断了就不能形成两个铜钱的形状了。如,制作木樨茶,检花时,必须将花蒂、枝屑和不鲜艳的花朵剔除,还要选取花片肥厚的花朵。等等这些工序绝对不能马虎,只要一道工序做得不到位,必将直接影响质量。

第三个特点:偏重偏辣的口味令人食而难忘。

浦城菜虽然也有清淡类的,如肉燕、香菇汤、清汤鸭等等,便是清淡纯味的;浦城菜也有甜类的,如桂圆汤、莲子汤等甜汤。

但是,浦城菜总的还是偏辣、口味偏重。我在网上看过一篇写浦城的文章,可以说,作者写出了浦城人吃辣的精妙,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浦城的辣,绝对是“师出有名”:据说,地球上有一个奇妙的“辣带”,我国的云、贵、川、湘、赣的大部地区和浦城就恰巧分布在北半球这一特殊的“辣带”里。浦城的辣,绝不搞眼球暴力,是那种不事张扬,出其不意,趁你一个不留神,辣得你先是吃惊,然后用嘴使劲吸气,接着讨饶着要凉开水“救援”,最后,你的手还是禁不住欢喜地去伸出筷子。

浦城人吃辣是有点名气的,煮鱼烧虾熬泥鳅自然少不了辣椒,炒白菜烧冬瓜有人也要放一二个辣椒干,有的人,就是早上吃一碗锅边或豆腐丸也要放些许辣椒酱,有时候出差在外,一上桌子,浦城人也会大声高喊:“服务员,请拿一碟辣椒酱上来。”更有甚者,每逢外出,总要自备一瓶辣椒酱,为什么?因为,他们总嫌外地的辣椒酱不够辣。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许多人,都知道浦城人爱吃辣,浦城菜偏辣。我们浦城人也经常会和客人开玩笑说:“浦城的厨师煮菜,如果不放辣椒,那就烧不出味道来了。”所以,会吃辣的客人来到浦城,吃的是津津有味;而那些不会吃辣的客人来到浦城,浦城人一定会交待厨师尽量不放辣椒或少放辣椒。但是,有意思的是,若干不会吃辣的客人却说,不用、不用,到浦城不吃辣,那就有虚此行了。更有意思的是,不会吃辣的他们,却一定要点上一道特别辣的“泥鳅熬豆腐”,他们尽管吃得直嘘粗气、吃得满头大汗,但却都一一举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好、好吃,好吃。

浦城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味浓味重,力求做到主料有味使之出,无味使之入,爱吃热菜。俗语说:“唱戏的腔,做菜的汤”。如浦城豆腐丸的汤要用猪蹄、猪骨、目鱼干等经文火熬好的汤汁。同时讲究文火,浦城喜用砂锅炭火慢慢煨。比如,肉皮本身没有美味,全靠用鲜汤去煨它,以致成为味道的载体。泥鳅熬豆腐或芋子,通过文火,使泥鳅的鲜味渗入没有什么美味的豆腐、芋子之中,同时又把辣味、蒜味等调料的味道渗入泥鳅内。这样做出来的菜,主料与配料的味道互相渗入,五味调和,又热气腾腾,我们浦城人称之为“热渗”。

第四个特点:以稻米为主的食品花样繁多。

中国向来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也就是说,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主要都是以米食为主食的。浦城自然不例外,浦城最主要的主食就是大米饭,浦城人如果有几天没有大米饭入口,很多人仿佛就会像生病一样浑身不舒服。

除了一日三餐的大米饭,浦城的许多食品也是以稻米类为主要原料的。诸如过年的年糕要用糯米,黄碱粿要用粳米(浦城俗称大米),糍粑要用糯米,盒子糕要用籼米,珍珠粿要用糯米和籼米,就是酿米酒、做包酒也是要用到糯米……总之,浦城的饮食离不开稻米,稻米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浦城人。

以上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饮食的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丰富的物产资源提供了广阔的食材选择空间。二是精心的选料与精良的制作保证了食物的质量。三是偏重偏辣的口味令人食而难忘。四是以稻米为主的食品花样繁多,这几个特点形成了浦城饮食的基本格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浦城饮食受到人们普遍称赞喜爱的基本保障。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将向大家介绍浦城的一些品牌菜和品牌小吃。谢谢大家。)

二、驰名的主打品种撑起品牌的一片蓝天

(上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饮食的基本特色,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浦城的一些品牌菜和品牌小吃)

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品牌的能量是难以估计的。现今社会,什么都讲究一个品牌,而响亮又经典的品牌无疑已成为了文化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涵。比如,人们一提到汽车,自然就会想到“宝马”、“奔驰”,一提到冰箱,自然就会想到“海尔”,一提到糖果,自然就会想到“徐福记”……而饮食品牌则是人们对于饮食产品的一种共同认知、一种良好印象,饮食品牌是一个地方文化品牌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饮食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浦城的几道品牌当家菜和品牌特色小吃。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浦城肉燕。

浦城肉燕最显著的特点是,细致而不腻,柔而脆嫩,味鲜适口,宛如燕窝,它是浦城宴请宾客不能缺少的第一道菜,俗称为“头碗燕丸”。

浦城肉燕这道菜,第一道工序是必须加工燕皮。而关于燕皮的来历,源自一个很有趣的故事。相传宋绍定六年(1233年),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理学家浦城人真德秀,从知福州的任上,赴京途中回到浦城。京城高官回到家乡,亲朋好友、当地绅士自然蜂涌宴请。中国人历来讲究礼尚往来,所以,这一天,真德秀摆设宴席酬谢亲友。随行的厨师名叫林阿荣,是一个福州人,他吩咐副手徐小春(浦城人),捣鱼为丸,也就是他要做一道称为鱼丸的菜。说到福州鱼丸,我们都知道,这是福州一种很名的特色小吃。并且关于鱼丸,还有一个故事传说。相传,古时候,闽江之畔有个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一天,有位商人搭他的船南行经商,船出闽江口,进了大海,不巧,遇上台风袭击。无奈,船只好进入港湾避风,不幸的是,这时,船触礁损坏了。由于修船耽误了时间,船上粮了断,只好天天以鱼当饭。这天,商人叹息道:“天天吃鱼,我都吃厌烦了,能不能换换别的口味?”心灵手巧的船妇便把刚钓到的一条大鳗鱼,去皮除刺,把鱼肉剁细,抹上薯粉,制成丸子,煮熟后一尝,真的是别有一番风味。后来,这位精明的商人回到福州,便在城里开设了一家小店,取名为“七星小食店”,还特聘这位船妇为厨师,独家经营“鱼丸汤”。有一天,一位上京应考的举子路过此店就餐。店主热情款待,捧出鱼丸。举子食后,感觉味道极美,便题诗一诗:“点点星斗布空稀,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这首诗,写出了鱼丸的形状精美,口味诱人,同时,也写出了鱼丸在南方饮食品中的独特地位。后来,店主把这首诗装裱好后,挂在店堂正中上,此后,来品尝鱼丸的宾客络绎不绝。小店从此生意兴隆,“七星鱼丸”也从此扬名。

话题有点扯远了,还是言归正传吧。林阿荣交待徐小春是捣鱼为丸,可是,徐小春却误听为捣肉为丸,于是,就剔精猪肉捣为肉酱并拌上薯粉做成肉丸。但是,肉酱做成的肉丸质地太硬,不好吞食。林阿荣无奈之际,灵机一动,姑且将肉酱压平,压成薄薄如面皮一般的形态,然后一片一片切好,再放入沸腾的水中稍稍一煮便捞上盛碗。出人意料的是,煮熟后的肉酱皮,色质晶莹皎亮,宛如已经发好了的燕窝一样,再加上葱花及香油等佐料的相得益彰,吃起来与燕窝无异。结果是得到主宾们的一致称赞。这真是应了那句古语“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林阿荣回到福州后,多次试做都不成功,于是便写信给徐小春。徐小春为林阿荣寄去浦城薯粉(也就是地瓜粉)两袋后方成。此后,浦城、福州两地相传仿制。现今福州、闽清生产的燕皮挂牌“浦城上白燕皮”或“清水肉燕皮”,省外出产的则称“福建燕皮”。现今,福建燕皮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介绍文本中,明确标注——源于浦城。

浦城燕皮料精工细。剔刚宰杀的猪后腿上的精肉,剔去筋、膜,放在木砧上用木锤捣成肉泥,撒上筛过的细白甘薯粉合成硬坯,用细长圆木棍反复压碾成薄片,其薄如纸,然后折叠裁切,切成丝状的称为“燕丝”,切成片状的则称为“燕皮”。

其实,原先的时候,浦城人只是单纯将燕皮煮熟来吃的,后来,燕皮经过不断创新和发展,浦城人由专吃燕皮,发展到包馅心食用。馅以精肉为主料,先将精肉切碎,再把配料荸荠、香菇、油渣、葱等切细搅拌成馅,用燕丝包馅成球状,名燕丸;用片状包馅如扁食名燕扁食。放入滚汤内煮,浮出水面上涝出,放入有鲜猪油、酱油、味精的清汤内,即可食用。曾经有品尝过浦城燕丸的人写诗称赞:“肉脆燕嫩汤又鲜,一尝三味举座欢。来日亲朋重相聚,定将此菜桌上添”。

浦城还有一道菜是十分具有地方风味的,它就是泥鳅熬豆腐(或芋子)。

这道菜的基本程序是这样的,将泥鳅捞到沙锅上,加上猪油、料酒、姜、蒜头、辣椒、酱油等佐料,用文火焖,再加入芋头或豆腐,加桂叶为香料,再煮即可。外地人尝过,称为“浦城的佛跳墙”。不过,这道菜是极为讲究的,如若不然,绝对无法烧出地道的浦城味。首先是泥鳅要好,要天然的,这种泥鳅煮熟入口后,软、绵、滑,容易入味。而人工养殖的泥鳅则截然不同,无论熬多久,但总是硬梆梆的,难以入味。其次,豆腐或芋子要好,豆腐要鲜嫩的,在我们浦城,最好的豆腐当属九牧镇的“九牧豆腐”,这种豆腐白得令人炫目,嫩得像处女的皮肤,实在是豆腐中的上品;此外,芋子要选择煮得烂的,那种似乎永远也煮也不烂的芋子,无论是再好的师傅配上再好的料,熬出来的锅也肯定不好吃。我们浦城人上街买芋子,总要先问上一句:“你这芋子烂不烂呀?”当然,没有一个卖芋子的人会说他的芋子是煮不烂的,既使是质量再差的芋子,他也会信誓旦旦的表态:“保证烂,不烂不要钱。”再者,锅要好,要用泥制的沙锅,我们浦城人俗称为“泥锅子”,如果用钢锅或铁锅也烧不出纯正之味。还有就是,火要好,要用泥土制成的炉子,我们浦城人俗称为“风炉子”,再加上木柴烧出来的木炭,慢慢烧闷。如果用液化气灶或酒精炉等,也同样烧不出好味道来。

鱼头豆腐这道菜也是浦城名菜。用二、三公斤以上的鳙鱼(俗名大头鱼或大头筒),切取头部至逾腮稍许,配上豆腐为垫,用文火清炖,时间要在农历每月15日前后最佳,因月圆鱼脑髓满,取髓满肉嫩,以此为料炖,使此道菜清甜异常可口,豆腐亦味美。

双钱蛋菇这道菜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没有,我到过好些地方,好像是没有品尝过。这道菜是将鸡蛋打碎,加上少量水和味精、酱油调和后将之灌进猪小肠,再在汤开水中烫熟。冷却后切成二厘米小段,每段中间再加一刀,不切断,分开两瓣,即成双钱形状。然后,放在清汤煮片刻,放入味精、醋、葱丝和辣椒粉,捞起即成。这道菜色香味形俱佳,开胃爽口。

此外,油炸三丝、炒鳝皮、炒三冬、蛋皮燕丸、肉皮汤、炸鱼枣、芋头丸等等都是不得不尝的浦城名菜。

凡是到过浦城的人都有一个切身的体会,那就是浦城的风味小吃令人难忘。

讲到浦城的风味小吃,首先要提到的必定是浦城的“豆腐丸”和浦城的“盒子糕”。

豆腐丸是浦城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

豆腐丸的加工方法很精细,将适量精盐放入较嫩的豆腐中,置于钵内捣烂成酱,尔后裹以精猪肉粒,用汤匙一粒一粒地舀在面粉碗上,摇滚成橄榄状放入锅中煮熟。锅内是用脚蹄、猪骨、目鱼干等经文火熬好的汤汁。等到丸子浮上锅面,即可连汤舀入盛有葱丝的碗中,另有醋、辣椒、姜末、麻油、胡椒、酱油等佐料,供食用者按自己的口味自调。豆腐丸色白如雪,汤汁五味调和,清香四溢,一匙一粒,连汤进口,有嚼有吞,鲜美异常。

讲到浦城的豆腐丸,还真是人吃人爱。说起来很有意思,有的客人到浦城,浦城人通常都是安排在比较大的酒店里接待,可是,因为豆腐丸是小吃,而大酒店一般是没有的。所以,许多客人还在来浦城的路上,便会打来电话交待一句——其他菜无所谓,但是一定要吃浦城的豆腐丸。于是,安排者便要特意交待酒店要准备好,或者也会安排专人到小吃店去定购。更多的时候,是这样一种情形,到了晚上,热情好客的浦城人自然要请客人去吃宵夜,许多客人高兴地大声提议:“好,去吃浦城的豆腐丸”。这“豆腐丸”三个字从客人口中喊出,掷地有声,仿佛大家要去吃了不仅仅是一种地方小吃,而更像是要去欣赏一道亮丽的风景。

余奎先生在《豆腐丸·扁食担》一文中形象写出了豆腐丸的诱人:“夜幕降临,我们穿行在浦城街市之中,侧头一看,就会见到一些小摊上,红红炭火闪闪,上面煨着一口大大的砂锅,并传来‘嗒、嗒’有节奏的敲打声,更有一缕缕豆腐香、葱花香、目鱼香、猪骨香飘荡过来。摊主不用吆喝,不用挂招牌,那清爽的豆腐丸的逼人香气,就是货真价实的广告。”

浦城“盒子糕”和“灯盏糕”也非常令人难忘。

这种小吃有两种形状,一种为上小下大的圆柱体,称为“盒子糕”;另一种为扁圆形,称为“灯盏糕”。其实,大同小异。盒子糕(灯盏糕)的工具为长柄铁盒子。主料为籼米,磨成稠浆,淋在铁盒子上,加上几粒肉馅,再加菜头(白萝卜)丝或芋母丝或番薯粒,表面再淋一层浆,放在油锅炸,炸熟了之后,表皮金黄,香酥可口。

著名作家沈世豪先生曾这样写道:几乎走遍了全国,湘西的炸糯糕、川北的怪味春卷都是名燥一时的地方小吃,味道也是很不错的,但总不如浦城灯盏糕耐人寻味。是我的偏爱还是那生生不息的故乡情?说不清其中缘由。刘秀清先生在《罗氏灯盏糕》一文中这样写道:老罗自豪地说,几乎所有中、小学的城关学生都吃过他的灯盏糕。每天有人订几十只,专程带到福州、南平或上海。

其他的再如,浦城的“黄碱果”、浦城的“苣荬粿”(俗称曲曲粿),浦城的“珍珠粿”、浦城的“糍粑”(俗称麻糍)等等也都是浦城小吃中的上品。

张冬青先生在《碱粿金黄》一文中对黄碱粿有着精彩的描述:打果一般在两人之间进行,分为上下手。上手的在石臼边站稳,身子微弓拉成架势,双手紧握打粿锤长长的木柄。下手的半蹲在地,两袖高卷,锤起锤落间腾挪着身子,飞快伸进手去翻卷着臼里的饭坯……接下来,金黄灿烂的粿团被提拽案板,粿头用刀切成若干块(每块两三斤不等),伙计们趁热搓压成圆形或椭圆形。成粿一个个放在洗净的稻草上凉透,硬实后再放碱水里养着。……记得那时候上小学,小伙伴们大多提了火笼,书包里就塞了几片用芭蕉叶包裹的碱粿。下课了取出来放儿铁丝火笼盖上烤,烤软了……大人们去远山伐木或出山坯什么的,中午不回家,腰里就揣上团碱粿,歇工时用刀切成片烧堆火烤软,就点辣椒酱豆腐乳沾了吃……。

而沈世豪先生在《故里风情》一文中是这样描述糍粑的:做麻糍可是农家的一件快乐事。雪白的上等糯米浸透了,不能放水,将米置于合抱的木饭甑里,在老虎灶上蒸熟,然后,就着热气腾腾的时候,将香喷喷糯米饭倒到沉甸甸的古朴石臼里,用特制的马头型大木锤,舂下去,一声声,地动山摇。……此后,传统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乘热粘上有芝麻、花生、糖碾成的混合粉末。实心,不包馅,那是用滚的,因此,又叫做滚麻糍。还有一种很特殊的吃法,农家诙谐地称为“牛混浆”。即将糖,一定要道地的蔗糖,熬融化了,再浇上香油或者新鲜的猪油,把滚烫的麻糍扔下去,就势一滚,捞起来,油光滑亮,金色诱人,吃一口,热烘烘的,香、甜、暖到心窝里去了。

还有就是,浦城的饮品也极有特色。

首先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浦城的木樨茶。

桂花,又称木樨,有红花(丹桂)、黄花(金桂)等。中秋时节,选择色泽鲜艳,清香浓郁的红桂花,挑去杂质,然后将桂花洗净入锅。锅中水先烧煮近沸,桂花在热水中稍煮片刻,捞起,冷却后再倒入冷水中静放数小时,最后有冷开水漂洗一次,沥干,挤去水分,加入白糖充分搅匀混合,便成蜜饯桂花。

浦城盛产桂花,1989年桂花被定为浦城县县花。春节期间,无论城乡,好客的主人都会捧出清香四溢的木樨茶招待客人,以示美好的祝福,这是浦城的传统习惯。洁白的茶盅中放一匙蜜饯丹桂,再加些白砂糖,冲入滚滚的开水,用带有花瓣状的长柄小银匙,轻轻一搅,红艳艳的桂花顿时张开,开得春意盎然。

2009年,浦城丹桂茶制作技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祝文善先生在《故乡的木樨茶》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正月里,在我们闽北山乡走亲访友,好客的主人总会给您捧出一盅清香四溢的桂花茶,祈祝新年清吉!——凝望着清亮的糖水里浮沉着艳丽如丹的桂花,深闻着氤氲飘荡、沁人心腑的芳芬,喝上一盅特有的桂花茶,谁的心底能不泛起清爽和温馨的情感?

此外,浦城的包酒也是远近闻名的。

浦城包酒属酿造发酵黄酒,纯粮酿造,其酿造技艺方法独特为浦城独有,是浦城著名特产之一。浦城包酒的制作工艺复杂独特,用料十分讲究。酿造程序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用浦城优质糯米。(2)用山泉水浸泡。(3)蒸煮成熟饭。(4)淋水摊凉拌粬。(5)杀菌落缸。(6)糖化发酵。(7)加入谷烧。(8)陈化贮藏。(9)过滤罐装(10)成品出酒。酿酒所用泉水,均取自特定的泉眼,不得有任何杂质。酿造的最佳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至次年清明,每年农历十月十,在当地称为“酒生日”,有民间酿酒作坊在开工时放鞭炮,敬天地,祭酒神的生产习俗。

叶芳先生在《包酒情缘》一文写道:一杯漱漱口,二杯暖心口,三杯魂没有……说的是浦城喝包酒的情景。……包酒具有红酒之柔,又有白酒之烈。……窖藏的时间长短,决定酒的品质,一年为一包,二年为二包,以此类推,年代越长,酒质越醇。

目前,浦城已有“渔梁驿”、“七斗金”、“桂花露”、“小密”等几个品牌。2010年,浦城包酒被市政府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当浦城人请客人喝包酒时,经常会开这样一句玩笑,叫做“喝了浦城包酒,男人壮阳、女人滋阴。”这句话虽然带着调侃的意味,但也不是毫无道理的。因为,浦城包酒用优质糯米酿制,还加有枸杞、桂圆、红枣等,适量饮用,绝对有益身体健康。

讲到这里,我想借用一句广告语——包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因为,包酒绵绵的、甜甜的,很好入口,但是,由于它是兑有白酒的,具有一定的酒精度。喝多了容易醉,而一旦喝醉了,却不容易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种酒后劲很强、很足。

以上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的一些特色菜肴和特色小吃,这些独具风味的菜肴和小吃,无疑是浦城饮食产品中的骨干和中坚,它们像一朵朵绚丽的奇葩,绽放在浦城饮食文化的大观园里,魅力无限、风光不老。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将向大家介绍浦城一些传统节庆日的过法和吃法。谢谢大家。)

三、传统的节庆喜日彰显山城的民俗风情

(上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的若干品牌菜和品牌小吃。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浦城一些传统节庆日的过法和吃法)

众所周知,浦城是一个山区县,山区的人们善良,山区的人们朴实,山区的人们热情,而善良朴实热情的山区人创造了淳朴的山区文化,造就了浓郁的山区风情。这一点,在浦城的饮食文化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

首先,在浦城,大小节庆,吃法各有讲究。

春节过大年。

浦城人将春节俗称为过大年(把过元旦称为过小年),而过大年,最离不开的仿佛就是一个“吃”字。

浦城过年的时候,年糕绝对是最离不开、最受人欢迎的食品。说到年糕,其实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关于年糕的传说。

春秋初年,楚平王因故杀害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和哥哥伍尚。伍子胥也被迫逃往吴国,他发誓要为父兄报仇。后来,他帮助吴王阖闾夺取了王位,并借吴兵攻入楚国,终于报了血海深仇。伍子胥对吴国一直非常忠诚,但是吴王的儿子夫差继位后听信谗言杀害了伍子胥。伍子胥临死前对部下说:“我死后若国家有难,百姓无粮时,就到城门墙下挖地三尺,可以找到吃的东西。”后来越国进攻吴国时,城中军民真的断了粮了,伍子胥的部下想起他的临终嘱咐,就带领军民在城墙门下挖地,竟然挖出了许多糯米粉压成的“城墙砖”。原来这些城墙砖正是伍子胥生前设下的“积粮防急”之计,吴国军民就靠着这些“城墙砖”渡过了难关。吴国百姓为了纪念伍子胥,以后每逢过年,都会制作类似“城墙砖”的食物,并取名为“年糕”。

在浦城,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各家开始制做各种各类和点心(浦城俗称为“炒果子”),如,膏糕糖,蒸年糕、炒瓜子花生、做黄碱果等等。

现在想起来,在我们浦城,膏糕糖曾经是一项十分令人留恋的儿时活动。年关将近时,家家户户都要膏糕糖,并且这项活动通常是在晚上进行的。其时,大人们忙忙碌碌,将大门板卸下一块,再用两条长凳子将之撑起,搭成一张长长的工作台。再将大灶烧上火,把饴糖熬好,然后,再做若干炒花生呀、炒芝麻呀、爆米花等一系列的工作……而小孩子们则跟在大人们的屁股后面,不肯上床睡觉。为什么?就因为要等到糕糖做好之后吃几块解馋。有时候,一直等到半夜三更,实在等不了了,但也不上床,便在灶前的角落里睡着了。朦胧中,被大人叫醒,立时。香喷喷的米花糖、芝麻糖等令小孩子精神倍增。实际上,所谓的膏糕糖,就是用蔗糖(甘蔗制成的糖,也称饴糖)拌着爆米花、芝麻或者花生等渗在一起,粘合而成。然后切成方块或长条块,用塑料袋装好、包好、并封好袋口。用爆米花做的,叫“米椒糖”,用芝麻做的,叫“芝麻糖”,用花生做的,叫“花生糖”,用豆子做的,叫“豆子糖”。现在,好像没有多少人做膏糕糖了,大多数人都是到街上花上一些钱去买。虽然方便,但却没有了原先那种浓浓的年味。

过年前一天,是除夕,吃年夜饭是除夕夜重要活动。年夜饭菜肴要精心置办,合家老幼,团团围座,笑语声声,其乐融融。吃了年夜饭后,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糖果,一边兴高彩烈地聊着吉祥话(当然,现在是千万户都在收看“春节晚会”了)。

浦城风俗,正月初一是不能动刀的,饭前喝木樨茶,表示甜甜蜜蜜。早餐大多吃除夕准备的余饭,寓义为年年“有余”。并且一定要吃年糕,寓义为“吃年糕,步步高”。还有就是大多吃素食,必吃青菜(芥菜)、橘子,寓意为“清清吉吉”,因为,青菜的“青”字与清吉的“清”字相谐音,橘子的“橘”字与清吉的“吉”字相谐音。初三过后,亲友们开始互相宴请。这段时间里,男家近亲要请上年结婚的新娘,女家近亲请上年结婚的新客(新郎),这种宴请,在我们浦城称为“请春酒”、或称为“请新亲”。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一天,除了举办各种各式的闹元宵活动,如舞龙灯、耍狮灯、举办灯展等之外,在我们浦城,元宵节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全家老小团聚一堂,举办一次隆重的家宴,这场家宴除了增添几个必须的新鲜菜外,大部分的都是过年期间的菜与糕点,按照浦城的传统习俗,在元宵这一天,要将这些剩余东西全都“消灭”掉,也就是吃掉。

清明节吃清明果。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节日。清明节,浦城人吃“清明果”。 清明果也就是苣荬粿,俗称曲曲粿,以大米、糯米为主要原料掺水磨成米浆后,稍稍压去水分,掺入苣荬绒(苣荬碾碎成绒)揉和,再包以馅料,捏成包子状或饺子状蒸熟食用。馅心分咸、甜两种,咸的以春笋、笋干或清明豆和肥猪肉粒为料,甜的以芝麻或砂豆佐以白糖和肥猪肉粒。

一提到清明节,我们的脑海里立即会浮现出杜牧那首妇孺皆知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端午节吃棕子。

吃棕子,是端午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家知道,这项习俗原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战国后期楚国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被流放汨罗江畔,因忧国忧民,感叹自己的身世,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沉。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传说将粽子投入江河中,是让屈原充饥。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们将粽子投入水中,提供给鱼类吞食,这样的话,可以使屈原的身体免受蚕食。后就演变为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了。端午前,各家各户购买糯米、箬叶(一种大竹叶),开始包粽子。粽子内馅放上鲜肉、咸肉、火腿称为咸粽,加豆沙泥、白糖,称为甜粽,还有糯米用碱水浸后来包的,称为碱粽。

在浦城,端午节的重头戏在中午,家家户户都摆设午宴。午宴中除了粽子、雄黄酒外,还有三种菜肴必不可少。一是春饼,俗称薄饼。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春饼是汉族的立春饮食风俗。从宋到明清,吃春饼之风日盛,并且有了皇帝在立春之日向百官赏赐春饼的记载。明《燕都游览志》载:“凡立春日, ( 皇帝 ) 于午门赐百官春饼。”立春吃春饼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浦城的春饼外素内荤,其皮薄如蝉翼,馅料以绿豆芽、瘦肉、豆腐干为主。春饼皮卷上馅,随卷随吃。二是田螺,俗称“炒鬼眼”,据说是这天吃田螺后人们眼睛会明亮。我查了一下有关资料,浦城的这种说法还真的是有根据的。据介绍,田螺的主要药用功能是清热利水、除湿解毒。用于热结小便不通、水肿、便血、目赤肿痛等。

三是空心菜,浦城俗称蕻菜,其说法为“吃蕻菜,解百毒”。这种说法也是有根据的,据介绍,空心菜有清热凉血、利尿除湿的药用功能。

洗井节吃百家。

七月初七为浦城传统的洗井节。浦城城乡水井,井壁用青砖或卵石砌成,井口用石制井栏。七月初七这天清晨,各家各户将大缸小坛装满井水,以备洗井暂时缺水之用。早饭后,即由几位身强力壮青年,用吊桶将水汲干,然后,用吊桶将一人徐徐放入井中,下井人边下边用竹刷或手拔,将井壁上的青苔、水藻、杂草洗刷、拔除干净。落到井底,把瓦砾、淤泥清除干净,装入吊桶,吊出井外,最后放入明矾、茶叶以澄清井水。傍晚,洗井人提一吊桶,向饮用此井水的住户募洗井钱。然后,他们便用这些钱去喝酒吃饭。

七月半吃珍珠果。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农家做珍珠粿、油炸麻糍、油炸粿、油炸花等。城区,油炸面筋(俗称火把)很是畅销。

说到珍珠果,不得不提到一种形状。通常的珍珠果是将包甜馅的做成圆形,将包咸馅的做成椭圆形,这样好辨识,可以让食用者各取所需。而有一种珍珠果的形状有点奇特,它是将两个圆形的珍珠果粘合成一个,立在碗盘上,一上一下,亲密拥抱,别有情趣。对于这种珍珠果,浦城人戏称为“相好果”,虽然是戏称,但仔细一想,却也十分的形象生动。

开路节吃“添丁饭”。

农历八月初一日,是浦城的“开路节”。这一天,浦城农村,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劳力开路,其范围包括村之四周以及田间小道。凡山边路旁的杂草,被雨水冲刷的沟坎,凹凸不平的路面等,均加以修整。这一天中午,全体村民集中用中餐。晚上,由村中自上年八月初一到当年八月初一前一天有添丁口的人家做东请吃“开路饭”,又称“添丁饭”,所有费用共同分摊负担,若村中只有一户添丁(就是生儿子),则要独自承担。当然,也有由本村中公款备餐开支的。

中秋节吃月饼。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农历以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日,适居其中,故名中秋。侨居浦城的宋末爱国诗人谢翱,中秋节到仙阳百丈山龙井写下《中秋百丈山龙井玩月》,有“逢秋月再圆,不与复休眠”的诗句,他为了赏月,整夜不睡,现今,中秋之日,夜设家宴,全家团聚,共同欣赏浩月当空、天地一色的美景。

过中秋,吃月饼,是中秋节的重要内容。这习俗产生于元朝末年,月饼,又称团圆饼。圆圆月饼像征月亮的圆和合家团聚的幸福意思。

重阳节吃重阳糕。

农历九月初九日,称为重九。《易经》以九为阳,因九月九日都逢阳数,所以重九又称为重阳。

重阳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起于东汉时期。传说当时有个名叫恒景的人,因遇到了麻烦,后来,受高人指点,外出登上高地,免除了灾祸。因为有恒景登山而免去一难的传说,所以登高是重阳节最突出的活动。因“高”字与“糕”字相谐音,于是由登高发展到吃糕。在浦城,重阳节所吃的糕与过年所吃的糕是不同的,过年所吃的糕俗称“实糕”,顾名思义,也就是说,这种糕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整体。而重阳节所吃的糕是水糕,又称重阳糕、千层糕。糕以籼米磨浆,糕熟一层,再淋一层浆,至九层,表面嵌上大粟、红枣、青豆。味清甜、层层相联,又可用手掀开,以符合重九的意思。

交冬吃麻糍。

立冬日,称为交冬日。在浦城,立冬日有杀鸡进补,吃麻糍的习俗,称为补冬。这一天,耕牛休息,也喂麻糍进补。其实,在浦城,春耕的时候也要喂牛吃麻糍的。这是一道技术活,必须由熟练的老农民操作。牛吃的麻糍,不必加辅料,它们吃的,只是白坯,也就是指刚舂出来的部分。不能太烫,要做成拳头般大小,由一个老农民高高卷起袖子,把一团团鲜嫩的麻糍塞到牛的喉咙深处。

除了过传统的节日之外,浦城还有许多似乎是必吃的日子。

生小孩子要办喜酒。

婴儿出生三天,要请酒,俗称“洗三朝”,也叫请“三朝酒”。满月时,要给婴儿剃头,还要宴请亲友,称为请“满月酒”。

结婚要办结婚酒。

结婚前一天,男方设宴请至亲,称为“开鼓”,也称为“开鼓夜”、“开鼓酒”。

结婚当日,男女双方都要摆“结婚酒”,大宴宾客,女方的酒宴放在中午举办,男方的酒宴放在晚上举办。

结婚的第二天晚上,还要请亲朋好友相聚,称为“洗厨酒”, 或称“谢厨酒”。意思为结婚典礼结束了。

第三天,新娘回娘家,又要摆酒,称为“回门酒”,新郎要陪着去。中午,女家要请“回门酒”,亲戚好友俱要到席。请回门酒不能留宿。晚餐,由男女双方设宴,称为“迎鞋送子酒”。

生日要办生日酒。

在浦城,祝寿,除周岁外,一般是10岁、50岁、60岁祝寿,请祝寿酒(浦城称生日酒)。60岁以后,做9不做10。

亲戚送寿礼中,必有寿面、寿桃、寿糕、红烛。寿面,称长寿面,因面在食品中最长,取延年益寿、福寿绵长之意。寿桃,有麻姑献寿是献桃之意,福禄寿三星中老寿星也是左手托桃,因而祝寿献寿桃相沿成习。

现今,祝寿仪式较为简便。礼品有送生日蛋糕,有的送花篮,有的蛋糕多层,每10岁加一层。宴间,唱生日歌。有外地亲友来祝寿,多合影留念。

丧葬要办丧葬酒。

入殓,浦城俗称“棺殓”。先由亲属将死者擦洗一遍,换上寿衣鞋帽,由长子抱头,次子搬脚放入棺柩。同时放入死者生前常用或爱好的物品殉葬。殓毕,备宴款客,称“棺殓酒”。

出丧前,要在棺木前放祭品。祭品为三牲(猪头、全鹅、全鱼)及麻糍等。送葬后的当夜,主人设宴招待送殡亲戚好友,称“葬坟酒”。

在浦城农村,家家户户杀猪也要请“杀猪饭”。

这种杀猪饭基本是在年关的时候,在那段日子里,很多人家里都有杀猪,所以,你请来,我请去,大家吃的是肚皮发圆、满嘴油光发亮。沈世豪先生在《故里风情》一文中对此有着精彩的描述:杀猪宴的菜谱颇有讲究:凡是猪身上可以吃的东西,都要上桌。正中是火锅,典雅古朴的红泥小炭炉里,炭火通红通红……炉子上的铁锅,盛的是用红酒炖出来大块的猪肉……猪血的做法,一定要配上雪白的豆腐。因此,这道菜有一个很有趣的俗称:红口白牙。并不起眼的猪小肠,洗净之后,加上刚收获的山药薯,皆切成片,配以红辣椒丝,爆炒,可是色、香、味皆是上品的下酒菜……猪大肠内要塞进泡过了各种香料的糯米,蒸熟,切成椭圆形的薄片……鲜嫩的猪肝,是卤的,火候特别讲究,咬一口,要见到些微的血丝……猪肚的做法,要用胡椒、花椒等香料包在里面,用慢火煲得满屋飘香……

盖(买)新房、搬新居也要办酒宴,称为“乔迁之喜”。尤其是在农村,除了搬新房要办酒宴,盖新房到了上房梁的时候,还要要办一次“上梁酒”。

现在,又多了一种酒宴,叫作“谢师宴”,这就是在小孩子考上大学时请的酒。

当然,作为传统的习俗,每逢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日子,举办一些酒宴,亲朋好友聚一聚、热闹热闹,这好像也是人之常情,属于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也正如水满则溢的道理一样,各类酒宴举办得太多了,似乎好事也就办成了令人心烦的烦心事。因为参加酒宴是要包红包的,如果酒宴太多,这些红包便就成了一笔可观的经济负担。还好,现在社会发展进步了,一些传统习俗也随之呈现出了简办或少办的趋势。有的经济条件好的人家,比如,有人在60岁生日的时候,也只是在小范围内请一些至亲好友,并且一律不收红包。这能不能称作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我不好妄下结论,但至少也可以算作是一种移风易俗吧。

我们知道,民俗风情是一个地方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方式、文化载体。以上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一些节庆喜日的饮食风俗、饮食习惯,这些风俗与习惯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体现着一个地域浓墨重彩的传统风情。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将向大家介绍浦城的有关待客礼仪和对小孩子的餐桌教育。谢谢大家。)

四、热情的迎来送往醉倒无数的八方宾客

(上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若干传统节庆的过法和吃法。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浦城有关的待客礼仪和对小孩子的餐桌教育。)

浦城人的热情是众所公认的,无论哪里的来宾来客,只要到过浦城,接受过浦城人的招待,都会感受到浦城人如春风般的温暖、如烈火般的热情。这种温暖和热情当然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体现在饮食文化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是陪客。

陪客是一项基本的礼仪,普通百姓家讲的是辈份的对等,如果来客与陪客的辈份不对等的话,至少是显示出对客人的尊重程度不够;而职场上讲究的是级别的对等,什么样级别的客人应当要由相应级别的领导来相陪,否则,同样显示不出主人的尊重与诚意。

讲到浦城人的陪客,从传统角度来说,热情好客的浦城人,只要有外地亲朋好友到来,肯定要找若干人前来陪同。客观地说,有宾客自远方来,找寻若干相应的人员进行陪同,绝对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浦城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有的时候,来客只有一二个人,但是,主人为了显示热情,动不动就邀请七八个人进行陪同,要么是客人的亲朋好友,要么是客人的老同学老同事,宾主围成满满一大桌,热气腾腾的饭菜、热情扬溢的话语,暄染出一番热火朝天的气氛。

这种陪客方式,好还是不好,这里,我不好多说,因为,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种习惯流传了几百上千年,自然有它存在的土壤与环境。不过,我以为,热情固然重要,但是节俭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陪客是必要的,但是,需要掌握一个度。因为,过度的谦虚等于骄傲,过度的热情会不会也等于浪费呢?

二是敬酒。

敬酒是一种待客的基本礼仪,无酒不成席嘛。所以,请客,自然得上酒,上了酒,主人自然就得敬酒,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敬酒,不好敬。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不好好敬嘛,显示不出主人的热情,弄不好还会引起客人的不高兴;用力敬嘛,客人又往往被敬得晕头转向、难辨东西。浦城人敬酒大概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主人用力敬,开始是一杯一杯地敬,随着酒兴的增加,便是三杯三杯地敬、六杯六杯地敬、九杯九杯地敬,并美其名为“三杯一小组、六杯一中组、九杯一大组”。再后来,兴致更浓了,换上大碗敬,并美其名为“梁山好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再到后来,甚至整瓶整瓶地敬,并美其名为“吹喇叭”。二是轮番敬。请来陪客的人一般酒量都不错。再加上,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客人少而陪客的人多,所以,你一杯、他一杯,就算是酒量再好的客人,在轮番轰炸下,好像也没有几个能清醒下桌的。

此外,罚酒,也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最为常见的“罚酒”理由可能就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此外,在浦城还有一种“罚酒”形式,那就是主人敬酒的时候,有的客人为了表示尊重立即站起身子来接受。可是,这下麻烦来了,为什么?“屁股一抬,喝酒重来”是浦城的喝酒规矩,也就是说,敬酒的时候,主人可以站,但是客人不能站,一站,就要被罚酒了。

敬酒,我以为也和陪客一样,需要掌握一个敬酒的度。因为适量喝酒,既对身体有益,又可调节气氛。但喝多了、喝醉了,不仅有伤身体,严重的还可能喝出大问题来。我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情,张三请李四、王五喝酒,地点放在李四家里。喝到后来,不知道是王五本身身体有问题,还是由于酒喝得太过度了,结果,王五突然倒地,不醒人事,送到医院抢救无效,一命身亡。后来,王五家属将张三和李四告上法庭,两人都陪了不少的钱。

三是挟菜。

通是挟菜是用筷子的,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筷子的诞生。大家知道,上古的时候,我们的先人进食是用手抓的,而筷子的最早发明者应该是大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进,成为了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典范,成就了中华历史上一段经久不衰的千古美谈。在治水途中,有一次,大禹感到饥饿,于是就架起锅来煮肉。肉在水中煮沸后,因为太烫了,无法用手去抓食。为了争分夺秒去治水,大禹等不到锅里的肉冷却了之后再食用。所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砍下两根树枝把肉从热汤中挟出来,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于是,筷子的雏形便出现了。可以说,筷子的出现不仅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次革命,更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象征。

和陪客、敬酒一样,浦城人有一个说好也不太好的待客习惯,那就是喜欢给客人挟菜。说它好,是因为通过这么一项待客举动,可以体现山区人的好客;说它不好,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每个人的喜好是不一样的,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的人喜欢吃酸,有的人喜欢吃辣……而客人的这些喜好,主人不可能过多的了解,所以,主人虽然热情地为客人挟菜,但你所挟的菜也许并不是客人所喜欢吃的。还有一种情况更让人不好接受,那就是原先,桌子上好像很少摆上公用筷子的,主人用自己用过的筷子给客人挟菜,热情尽管热情,但卫生就很难谈得上了。

当然,现在这种情形有了很大的变化,主人为客人挟菜的情形也不多了。究其主要历史原因,我想应该是这样。原来在人们生活还很困难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尽管困难,但总是要尽一尽地主之谊的,因而,或多或少总要办几样菜,不过,这些菜不可能太多的,有时,不外乎就是蒸一个蛋羹(浦城人叫蛋糟),或煎几片咸带鱼之类的。所以,主人为客人挟菜,主要是为了让客人多吃一些。不然,如果客人太客气的话,那几个待客的菜也许早就被不懂事的小孩子给抢光了。而现在就不一样了,基本上不用担心菜不够吃,更多的情况是菜上了太多,剩下吃不完。这样的话,主人也没必要去为客人挟菜了。

四是盛饭。

为客人盛饭自然是主人的客气之举,它在让客人感受到主人家的温暖之外,但是,这种举动也会造成某些不良的后果。最简单地说,那就是,有时候客人喝了很多的酒、吃了很多的菜,肚子已经撑满了。这个时候,主人再给客人来上一碗满满的饭,真是令客人进退两难了——吃吧,肚子装不下;不吃吧,又浪费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每个人的饭量有大小,而主人盛饭基本上是以满上为标准,有的人只能吃下半碗,面对那一大碗的米饭,不知如何是好。

陪客、敬酒也好,挟菜、盛饭也罢,说起来都是山区人热情好客的具体生活中的一种细节表现,尽管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与现代文明存在着或远或近的距离,但是,山区人民的一番心意、美意,那是可与天地比长久、同日月争光辉的。所以,还是那句老话——理解万岁。请主人与客人之间互相理解,达到互相敬重、互相娱悦、互相开心的双赢和谐境界。如是,岂不是皆大欢喜、不亦乐乎?

五、良好的餐桌教育传承古老的中华美德

所谓的餐桌教育,是指家长在吃饭时的餐桌上对子女进行各方面知识的教育。英国的、美国的家庭都十分重视在餐桌上对子女的教育。英国人对家教抓得很紧,可谓“无孔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英国的“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二是进餐习惯,三是环保意识。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孩子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饱等都由小孩子自己决定。如果明明没有吃饱,而是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就要挨饿,因为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必须自己承受后果,再说,小孩子真正尝到苦处后,可能下一次就不会重犯了。

我们中国,也是很重视餐桌教育的,在餐桌上,父母会教育小孩子要珍惜粮食、要文明礼让等,会教小孩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类的古诗,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之类的格言警句,会讲“孔融让梨”、“举案齐眉”之类的历史小故事。但是,也有教育不当的地方。比如,有不少的家长,总会把小孩子爱吃的菜摆到小孩子的面前去,一是让小孩子方便取菜,二是体现“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久而久之,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也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凡是好菜、他爱吃的菜,几乎便成了他的专利品。这种情形,如果在自己家里似乎还好一些,没有什么人会去计较。可是,如果在外面用餐,当着许多客人的面,有的小孩子也将自己喜欢吃的菜,一把挪到自己的面前,并且一扫而光。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会让家长们感到尴尬难堪吗?对小孩子的成长不会有着不良的影响吗?

浦城对于小孩子的教育,有很多也是从餐桌上开始的。这种餐桌上的启蒙教育,往往可以给人以终生的影响与受益。我们这里举几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比如,长辈没有上桌子小孩子是不准上桌子的,我想,为了这种事情,很多浦城人在小时候肯定都挨过父母亲的耳光。这种做法,一方面是从小教育小孩子对长辈要尊敬,体现一种长幼有序的中华美德吧。而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对小孩子的一种“防范”吧。为什么呢?因为,原来,许多的家庭多为几代同堂,吃饭的时候,也往往是七八个甚至十来个人挤围着一张八仙桌或大圆桌,而菜呢,也是等女主人烧好后一并上桌。所以,如果长辈没有上桌,小孩子先上桌的话,那么,也许等到大人们上桌子时,桌子上的菜很可能就被小孩子们风卷残云了。

比如摆筷子,许多父母亲再三叮嘱小孩子,吃饱饭后,一定要将筷子并排摆在碗上面,而不能将筷子放在桌子上。这是为什么呢?最简单的意思就是说,虽然你人吃饱饭下桌了,但是为了表示对尚未下桌的人的尊重,你便将筷子整齐地摆放在碗的上面,代表你依然在桌上陪同着其他的人。

还有就是不能够把碗里的饭全部吃个精光,一定要在碗底留二三个饭粒,意思为“有吃有余”。不过,与此相反的是,也有的家长不是这样的,而是要求小孩子们把饭碗里的饭一粒不剩余的吃了,其教育意义在于,粮食珍贵,不能浪费。当然,中国的文化本身就是多元化的,有吃有余是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而铺张浪费也是中国人深恶痛绝的恶习。

还有就是饭桌上不能乱说话。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小孩子吃饭时不能随意说话,按照浦城人的说法,吃饭时随便说话,叫做“骂饭”,而“骂饭”是对粮食的极大不恭敬。这种时候,小孩子往往会被父母举起筷子敲打头部(浦城话称为“挨箸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规矩,我想主要是因为教育小孩子吃饭要专心,要保证消化的良好功能,同时,也是为了不影响别人用餐。还有一种情况是,要讲吉祥话。如,小孩子吃饱后,为了表示尊重,要对着全桌的人打个招呼、道声“慢慢吃”。如,饭吃饱后,不能说“吃完了”、“吃光了”、“不吃了”或者说是“吃不下了”等,而一定要说“吃饱了”或是“吃好了”等。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吃完了”、“吃光了”、“不吃了”或“吃不下了”诸如此类的话说了不吉利,吃完了、吃光了是什么意思?不就是吃了这餐没有下餐了吗?什么人才不吃呢?只有死人才不吃呀;什么人吃不下了?只有生病的人才吃不下嘛。

以上几个小例子,虽然都是一些挺普通的生活小事、琐事,但如果从小养成这些良好的生活小习惯,我以为,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并为他长大后在社会上发展立足奠定一个生存基础。

还有一个小故事,也是会被家长们用来在餐桌上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孩子的。

从前,有一个小孩子,聪明灵活,他经常会到外面拿一些小东西回家。比如,在街上,他仗着人小灵活,会钻进水果摊拿出几个苹果或梨子,拿回家后,还会分给母亲吃。妈妈很高兴,表扬说:“我的儿子真孝顺。”不仅如此,母亲还会奖励一块水果糖给儿子。还有的时候,这小孩子会从外面的小摊上,拿回一些针头线脑给母亲。母亲看到后,很开心,表扬说:“我儿子真懂事。”不仅如此,母亲还会奖励一块饼给儿子。长大后,这个儿子的胆子越来越大,有一天,居然偷进了国库被抓进了牢房。在执行枪决的那一天,他提出一个要求,要见母亲最后一面。母亲来了,儿子说:“妈妈,我就要走了。我想最后吃你一口奶。”母亲解开衣服后,儿子狠狠地把母亲的乳头给咬了下来,并大喊一声:“妈妈,都是你害了我呀”。

通过这个小故事,小孩子们无不接受了一次惊心动魄的人生启蒙教育。

在浦城有两名话很有名,也很有意思,一句话是“小孩子吃蛋糟头会摔倒”,一句话是“女孩子吃蛋糟底做新娘时要下雨”。所谓的蛋糟头,便是一碗蛋糟的第一口,而蛋糟底便是一碗蛋糟的最后一点剩余。所以,浦城的小男孩是一般是不敢吃蛋糟头的,而浦城的小女孩也是一般不敢吃蛋糟底的。这是为什么呀?我的理解是,在物质生活十分贫泛的年代,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在饭桌上有多少美味佳肴了。所以,当家中偶尔蒸上一碗蛋糟,那就等于是过小年了。那时候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所以,每家每户男男女女小孩子都好几个。因而,家中好不容易上了一碗蛋糟,母亲会很认真地说,小孩子如果吃了蛋糟头走路要摔倒的;母亲还会说,女孩子吃了蛋糟底做新娘时天要下大雨的。那么,通常情况下,蛋糟头和蛋糟底什么人吃呢?基本答案是——蛋糟头,父亲吃;蛋糟底,儿子吃。当然,这种说法肯定是没什么什么根据的,在浦城之所以有如此一说,我以为也完全是事出有因。正因为物质贫泛,一碗蛋糟其珍贵程度不言而喻,父亲是一家之主,第一口蛋糟如果不让他吃,几个小孩子一抢,这一家之主很可能连一口也吃不上了;而女孩子是为别人家养的,男孩子是要传宗接代的,所以这最后一口蛋糟必须要留给传宗接代之人来吃。

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若干的待客礼仪和若干餐桌教育的文化走向,客观地宣传了其中的精华,也冷静地分析了其中的某些糟粕。当然,当然,文化是多元的,文化的表现方式是复杂的,同时,各地各民族的民风民俗也是各有千秋的,所以,这仅是我的一家之言、一己之说,仅供参考。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将向大家介绍浦城饮食文化中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存。谢谢大家。)

六、经典的历史遗存定格独特的文化风云

(上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浦城的若干待客礼仪和对小孩子的餐桌教育。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有关浦城饮食文化的一些历史文化遗存。)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典籍中遗存着许多有如珍珠般的记载,有些与饮食相关联的古代诗词或传说典故,至今仍令我们所津津乐道,如“东坡肉”、“麻婆豆腐”等都是人们所熟知的。还有一首据传说是苏东坡所写的打油诗也很有意思:“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此外,唐朝王翰的《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朝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古诗词同样脍炙人口、千秋流传。

浦城的饮食文化也一样,有着诸多的文化记载和人们百姓的口头流传。

一是历史名人的诗文记载,增添浦城饮食文化的历史厚重。

先说浦城的木樨茶。

纵览我们中国的诸多史料,桂花的确是大名鼎鼎。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树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中便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的佳句。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赞美。元代的倪瓒在《桂花》诗中有“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的丽景。

讲到浦城的桂花和木樨茶,自然得提到大文豪江淹。江淹,字文通,今河南兰考人。元徽二年(474年),因得罪了建平王刘景素,从高位贬到吴兴(今浦城)当县令。江淹在浦城三年,深被浦城佳山秀水所吸引,称浦城“爰有碧水丹山,珍木灵草”,特别是看到浦城山中,水边、房前、屋后遍植桂花,大为开怀,因此,江淹在浦城所作的诗赋中“桂花”频频出现。江淹咏浦城桂花的诗句有“桂之枝兮刺天”,“香枝兮嫩叶”,“桂生兮山之峦,纷可爱兮柯团团”,“桂含香作叶”,“涉桂水于碧湍”等。这些优美的词句,写出了浦城丹桂的绚丽多姿,也表达了江淹对浦城丹桂的一往情深,同时,这还是我国专指一个区域桂花种植的最早的诗词之一。

木樨茶的制作细致精巧,是慢工细活,清梁恭辰《北东园笔录续编·蜜浸》中载:“此物(指蜜浸)无买处,须家自配制,又极费事,嫁期数月以前,即须备办。将打落的桂花用白鹅毛一朵一朵的剔去枝屑,然后放在滚沸的开水里捞起,再拌上白糖浸渍封藏,殚日夜之勤,穷工极巧,天时人工,一不相凑,色味便差。”这几句话写出了天时与人工的精巧配合与天衣无缝,也就是说,木樨茶的制作绝对不是可以随意而为之的,必须严格符合天时、地利与人和的诸多条件。

在清代,木樨茶有作为嫁妆陪嫁和用来待客两个习俗。清梁恭辰在《蜜浸》中记载:“浦城嫁女必用蜜浸果品,以多为贵,至少亦须数百瓶……婿家往往蜜浸之精粗,卜来妇之吉祥与否。”“今浦城大小燕集,以及新正(正月)数客,新宾登门,无不需此。”这里,梁恭辰写出了木樨茶在浦城婚嫁风俗以及待客礼仪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桂花,还是友谊的使者、和平的使者。相传战国时期,燕韩两国为了表示亲善友好,便相互馈赠桂花。

客来敬木樨茶,以茶示敬,以茶为礼,与吉祥、友善相连,早已成为了浦城人民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传统习俗。尤其是一到正月,是亲朋好友相聚举杯共饮的最佳时日。其时,兄弟总要一聚,好友总要一会,同事总要一见。无论到什么人的家中,一杯木樨茶,绝对是彼此间的第一见面礼。

玲珑剔透的小茶杯,银光闪闪的小茶匙,朵朵盛开的桂花,加之以主人满脸的笑容,你的心动与感动一定能在那瞬间得到极大的展示,所有的不愉快,所有的小摩擦,所有的小误会,正如清晨的露珠遇到了太阳,立时消逝得无影无踪。

再说浦城的包酒。

浦城包酒历史悠久,明万历《浦城县志》中记载:色似琥珀,其味醇浓。

对于浦城包酒,清朝著名学者梁章钜(历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评价尤为突出,他数居浦城,必饮其酒,每为之倾倒,并赞之:“余谓必求琥珀光者,惟浦城之红酒(包酒)足以当之,似此色香味俱佳,再得藏至五年以外者,当妙绝天下矣”;“若贮至十年,恐海内之佳酝无能出其右者矣”。在这里,梁章钜对于浦城的包酒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情有独衷的热爱情怀溢于言表。

陆游曾写过一首诗,叫做《道中病疡久不饮酒,至渔梁小酌,因赋长句》,这首诗很有意思,其中有这么几句:“我行浦城道,小疾屏杯酌。……今朝寓空驿,窗户寒寂寞。悠然忽自笑,顿解贪爱缚。红烛映绿樽,奇哉万金药。”这首诗大概意思就是说,这一天,陆游身体欠安,来到渔梁驿。这时,天气寒冷,而驿站内又空寂无人。此时此景,真的是“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了。于是,他要了一些酒,喝了起来。几杯酒下肚子,奇怪了,身体舒服了,心情也舒畅了,所以,称赞道“奇哉万金药”。这里,陆游没有写他喝的是什么酒,但是,渔梁靠近九牧,而九牧出产的包酒是最有名的。所以,我们可以作个推论,陆游很有可能喝的就是浦城的包酒。

二是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流传,丰富浦城饮食文化的生活情趣。

上面我们讲过,蛋糟是浦城的一道家常菜,关于蛋糟在浦城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嫁了个没有读过书的种田人,二女儿、三女儿都嫁了读书人。这一天,三个女儿和三个姨夫(连襟)一起到丈母娘家。丈母娘看到女儿女婿回家非常高兴,蒸了一碗蛋糟上桌。二姨夫、三姨夫欺负大姨夫没文化,便说,我们这样吧,每个人吟一句诗,再可吃一口蛋糟。说罢,二姨夫来上一句“初三初四眉毛月”,吟罢,吃了一口;三姨夫接了一句“十五十六月团圆”,吟罢,也吃了一口。大姨夫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人却不傻,他知道这两个人是戏弄他,于是,他也马上来上一句“十七十八捧起来就喝”。说罢,端起整碗蛋糟一口气全吃了。

这则小故事,风趣幽黙,读起来轻松娱乐,但又在轻松的娱乐之中,让人领悟着简单的道理——千万别在他人面前随意卖弄张扬,任何人都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高明与机智。这则小故事同时又和民间俗语“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浦城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有一个傻傻的卖柴郎,他担柴到街上去卖,看到许多人围着一个摊铺买东西,他也挤上去问道:“老板,这是卖什么呀?”老板回答道:“卖猪肉。”卖柴郎又问:“猪肉买去做什么呢?”老板回答:“吃呀。”卖柴郎掏出钱买了两斤。可是他不知道怎么吃。就请老板把吃法写在一张纸上。回家路上,一条狗把卖柴郎的猪肉给抢走了。卖柴郎虽然心里很急,但转而一想:狗虽把我的猪肉给抢走了,可是肉的吃法还在我的口袋里呢。所以,他冲着狗说,你把肉抢去有什么用,你又不知道怎么吃?

其实,这是一则讽刺小笑话。读后,我们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完,我们又会不由得联想起鲁迅先生《阿Q正传》中的阿Q这个艺术典型形象来。

浦城还有一个《蔡三弟巧制官宴》的故事。从前的一天,浦城来了一个大官,官府要摆宴席为他接风。可是,这个大官提出三个要求说,第一,要有特色;第二,不能用汤。第三,要料足之。经办人请来当时的浦城名厨蔡三弟,蔡三弟听完后,开出了一张蔡单,只见上面写道:金玉满堂、叠叠加冠、狮子滚球、凤栖龙潭、不见天日、球联璧合、茅头蓬尾、龙门双跳。大官吃了之后,大加赞赏。其实,这八道主菜,名称好听,说来也平常。金玉满堂也就是瘦肉作馅的燕丸,叠叠加冠也就是木耳鸡胗,狮子滚球也就是粉包汤,凤栖龙潭也就是清炖全鸡,不见天日也就是冬笋腿包,球联璧合也就是蛋菇,茅头蓬尾也就是粉丝炒翅,龙门双跳也就是清炖鲢鱼。其实很多碗菜都有汤但却不叫汤,有特色,料足,全部达到要求。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浦城先人的机智与智慧。

浦城还流传着一则《一个豆子讨一个老婆》。说的是从前有一个小孩子父母去世了,一个好心人送给他一粒豆子种,说,你拿去种吧。这小孩子很懂事很听话,第一年把豆种种下后,有了些许收获。第二年,他又将这些豆子再种下去……如此,好几年过去了,他就用豆子收获的钱,讨了一个老婆。

这个小故事,可以理解为一篇精短而又精彩的教育普及教材,通过这个小故事,让人感到勤劳可以改变人生,节俭可以创造奇迹。

浦城不仅是文化古县,同时,还是一片红色的土地,2011年3月8日,中央党史研究室认定浦城县为中央苏区县。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至今还流传着若干红色的革命故事。下面这个《巧送饭食给红军》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革命战争年代,浦城北乡毛洋村附近,经常有白匪军闯来搔扰。有一段时间,白匪的队部设在张妹仔家。屋顶、墙头都站有哨兵,只准村民进,不准村民出。村尾住有一个叫大老陈的村民,知道山上住有红军游击队,他心里非常着急。这天,他想了一个办法,用做薯粉的大布袋子,把几家村民凑起来的饭食收扰包好扎在自己的肚子上,到了半夜,从后门溜出,向北山匍匐前时。路上,肚皮被热饭灼得火辣辣的,但他一直坚持着向山上走去。终于,把饭食送到了红军驻地。以后,他和村民们经常用这种办法给红军送饭食。

这个红色革命故事,体现了浦城人民与红军游击队的血肉深情,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浦城人民在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是经久不衰的歌谣民谚吟唱,促进浦城饮食文化的广泛传播。

浦城流传至今的许多歌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饮食文化的丰富,促进了浦城饮食文化的广泛流传。

有一首歌谣叫《果子好吃树难栽》:山歌好唱口难开,白米好吃田难栽。果子好吃树难栽,鲤鱼好吃网难开。这首歌谣借用一连串的比喻,集中定位在一个“难”字上,写出了生活的艰难,告诫人们要珍惜生活资源,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和艰辛的苦干来换取美好的生活。

还有一首歌谣叫《挖笋歌》:正月准备二月做,三月上山挖笋去。全家辛苦在笋窑,四月下山赚钞票。这首歌谣无疑成为了山区笋农的一张工作日程安排表。

有首《女人食了滋阴功》的歌谣是这样唱的:斤重鸡,火筒鱼,有肉没骨又好炖,男人食了滋元气,女人食了滋阴功。这首歌谣更有意思,以一斤重的鸡和不大不小的鱼为例子,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出了浦城人对于进补饮食的选取走向。

还有的就是,浦城的不少民间俗语谚语,也对饮食文化进行了形象的诠注。

比如,吃了重阳糕棉袄紧紧包、吃了端午粽棉袄远远送。说的就是时令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浦城还有这样的俗语,叫做“一口吞不下一锅粥”。告诫人们凡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规则,办事要循序渐进,急不得也急不来。其他的,如,“馒头再大也大不过笼床”、“前锅没滚(开)后锅先滚(开)”。告诫人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抢位也不要越位。如,“没米也要做三臼果”,说的是死打硬拼的意思,表现了浦城人敢干拼搏、勇于进取的顽强精神。浦城人还经常会调侃某些外表光鲜但肚子空空的人为“青皮梨”,说的就是好看但不好吃的意思,这和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是同一个意思。

此外,在民间,还广泛流传着一些与饮食有关的谜语,如谜底为“甘薯”的“青藤绿叶满畦爬,胖体红颜串串瓜。 貌不惊人心地美,浑身是宝献农家”。如谜底为“花生”的“田野山坡尽是家,丛丛绿叶衬黄花。深埋根底长生果,不露锋芒品性嘉”。

在浦城民间,同样流传着一些与饮食有关的民间谜语,体现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地方饮食文化。

比如,浦城有一首著名的《十姐歌》:大姐矮墩墩,谜底是南瓜(浦城人叫“番婆”),南瓜不是扁圆形的吗?二姐有粉抹,谜底是冬瓜,冬瓜的外表不是有一层薄薄的白色粉抹吗?三姐荡秋千谜底是丝瓜(浦城人叫“天萝”),长条形的丝瓜挂在枝蔓上,随风飘荡,真的是很像在荡秋千。四姐挂两边,谜底是茄子,因为茄子基本上是左右对称生长,所以也很形象。五姐五叮当,谜底是辣椒,因为辣椒都是成串生长的,挂在枝杆的两边,像风铃一般,故名。六姐凑成双,谜底是豇豆(浦城人叫“杆豆”),豇豆基本上两根串在一起生长的,所以叫凑成双。七姐生疮谜底是苦瓜,苦瓜表层有一粒一粒的粗糙物,所以称为生疮。八姐生毛,谜底是狗毛豆,也就是浦城人种在田埂上的那种豆子,因为这种豆子的外壳长有一层毛,故称之。九姐红观音,谜底是西红柿(浦城人叫“洋番椒”), 西红柿鲜艳艳、红彤彤的,很是可爱,故称之。十姐舞大刀,谜底是刀豆,这种豆子的形状很像一把长长的大刀,故名。

还有一个谜语也很有意思,谜面是“金水桶,银水桶,叩(敲)得开,合不拢。”谜底是蛋。金水桶是指外壳金黄色的鸡蛋,银水桶是指外壳银白色的鸭蛋。这种东西敲开后,又怎么能将之合拢呢?

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可避免的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这一讲,我向大家介绍了一些浦城关于饮食方面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遗存,已经成为了浦城人民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定还将为浦城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作为中华饮食文化一个组成部分的浦城饮食文化,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驰名的主打品牌、传统的民俗风情、热情的欢迎方式、良好的餐桌教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和长久亲睐。当然,世界上的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方面,浦城的饮食文化也不例外,既有令人赞叹不已的精华,也有值得改进完善的不足。因而,和面对任何文化现象一样,我们的责任便是——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在改进完善的前提下,发扬精华、发挥优势、发展产业,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用我们的心血和汗水,为振兴地方文化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推动浦城饮食文化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关于浦城的饮食文化,我就向大家介绍到这里,由于本人对浦城的饮食文化还了解不够、研究不深,所以,肯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3-9-21

五 : 登高》《声声慢》浊酒淡酒意蕴解读

~~/

炎之酒见风骨

一一《登高》《声声慢》“浊酒"“淡酒’’意蕴解读

。(www.61k.com)唐燕华

摘要:从。生活一一诗(词)人一一诗(词)风”三方面对《登高》《声声慢》申“浊酒”“淡酒”的意

意象意蕴沉都凄婉

蕴进行解读,并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里的“酒”意象作适当小结.芒锤词.浊涵

浸酒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诗中赏析点很多。其中“浊酒”意象很值得咀嚼。

一、“浊酒”是杜甫贫困生活的观象

浊酒是相对于清酒而言的,古时酿酒技术有限,酒糟混于酒中之酒为浊酒。浊酒经沉淀后取上部清冽之洒为清酒。因此浊酒为低劣酒。《登高》诗中“浊酒”一词当为写实。此诗是杜甫在四川I夔州时所作。杜甫是个嗜酒之人,这在其众多的诗句中都有所表现。‘草堂即事》有“蜀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乏,日并园蔬课”,

《屏迹三首》第三首有“年荒酒价《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白日放

《壮游》中有“性豪业嗜

已到了人生之秋。他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在那风急天高的秋日,他登上高处,面对苍凉之萧萧木叶、悲郁之滚滚江水,触物伤怀,感时悲己,老泪纵横。“浊酒”之浊,是老泪之浊,更是潦倒老人之浊。“浊酒”内混酒糟,色不清,昧亦浓,而杜甫那因为生活困顿,年老多病,前途渺茫而潦倒的诗人形象正如浊酒,没有了清朗的容颜,没有了光明的前程,整个人可用一个“浊”字形容。作此诗后三年,一代诗圣杜甫便匆匆谢世。圣人好诗留给后人太多的唏嘘。浊酒一杯,感时伤己老人一个。

三、“浊酒”是诗人沉郁风格的体现

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主要是就其诗作的感情特色而言的。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及衰的时期,饱受安史之乱之痛,其诗作中忧国忧民之情尤为浓烈。杜甫诗的情感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沉哀和悲怆。他那沉郁的感伤是通过现实生活表现出来的。从美学角度说,这种情感美是一种深沉浑厚、浓霞抑郁的悲剧美。在《登高》诗中,沉郁之风格表现鲜明。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为阔大苍凉之秋景,情为老病孤愁之感伤情。景是悲凉的,情是怅恨的。景与情和,正合那“沉郁”的风骨。“浊酒”之浊,既是景之浊,又为“情”之浊。萧萧木叶,滚滚浊浪,年老多病,艰难苦恨,此景此情,亦如浊酒。诗中第二句虽有“渚清”二字,但此“清”给读者以凄凉感,渚清与急风、高天、回鸟、落木、江流构成了悲秋之景,聚于“浊酒”之中,在复杂情景中体现了全诗“沉郁”的主流风格。

声声慢【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成.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洒,嫉恶怀刚肠”等等。今存1000多首杜甫诗,其中就有300首左右与酒有关的诗。因此,杜甫是离不开酒的。酒的变化往往是人生变化、社会变迁的“显示屏”。765年,老友严武去世,杜甫在四川没有了依靠,生活极其困顿。离不开酒的杜甫只能换来或赊来低劣的浊酒饮用。而《登高》诗中“新停”意思是浊酒也喝不了,可见他的生活状况之差。不是不想喝酒,而是生活窘迫,没得喝,岁月之艰辛让人何等无奈。

二、“浊酒”是诗人潦倒形象的写照

杜甫的后半生是在漂泊中度过的。他不幸身逢乱世,政治上又郁郁不得志,加上贫困多病,长期和亲人离散,身心备受摧残。杜甫作‘登高》时已经五十五岁。此时的他

万方数据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声声慢》浊酒淡酒意蕴解读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www.61k.com)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中“淡酒”一词值得品味。一、“淡酒”是词人乏昧生活的反映

酒从味觉分甜、淡两种。甜酒含糖高,淡酒含糖少或不含糖。因此,淡酒味淡,但酒后底劲还是有的。“淡酒”这-一意象反映了李清照作词时的晚年生活。李清照早期生活是甜蜜的,生活优越,又嫁得如意郎君赵明诚。平日里夫妻恩爱,吟诗作词,其乐融融。其婚前以及婚后的早期词作反映了那段愉快的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I'J回首,却把青梅嗅。”而南渡后,生活巨变,作《声声慢》时,李清照经受了外族入侵、政权崩溃、夫君病逝等种种打击,正处于颠沛凄苦的生活中。其后期词作对这样的生活多有表现。如《武陵春》词有:“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可见李清照整日以泪洗面,怀旧伤己,晚景凄凉。《声声慢》中无味的“淡酒”正反映了其索然无趣孤单冷清的晚年寡居生活。

二、“淡酒”是词人孤冷心境的化身

‘声声慢》起笔连用十四个叠字,表现的是词人心有所失、网处寻觅的悲苦心态。而一个’“淡”字,正有“冷”之意。与首旬中“凄凄惨惨戚戚”相和。酒淡,实为心冷,愁苦难消。下片中“黄花”有自喻之意,自己年老色衰,憔悴无伴,如枯萎凋谢的秋菊,也有秋凉之感。细雨点点滴滴和着这淡酒,苦涩难耐。全词中“淡酒”这一意象正是词人孤冷心境的化身。全词的中心词是末句中的“愁”,而一个“酒”字正对这个“愁”字,“淡酒”之“淡”就将这“酒”意、“愁”意解说得更清晰了,那便是一种感时怀旧伤己的孤冷之愁。李清照晚年与淡酒为伴,可见其内心的苦。淡酒两盏,清泪涟涟,只有那伤感嫠妇一人。

三、“淡酒”是词人凄婉词风的表现

李清照前后期词风迥异。早期多写闺中生活,相思离愁被摹写得清新婉约。南渡后,生活的艰辛,世事的变迁使其词风大变,变得凄婉哀怨。词风是词人的词作内容、语言给读者的整体感受,也是词人创作的一贯审美倾向。尤其是一些意象的选择,往往最能体现词人的写作风格。像李清照前期词作‘如梦令》中的“海棠”,另一首‘如梦令》中的“鸥鹭”,《浣溪沙》中的“细风”“梨花”无不体现词人清新婉约之风。而‘声声慢》中的意象“淡酒”则是词人后期凄婉词风的表现。淡酒冷,淡洒苫涩,这正合词人年老寡居孤冷之心境,又合女子阴柔之风。合情合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万方数据

景,“淡酒”是《声声慢》中最具情感最有特色的意象,它最能表现词人后期凄婉之词风。

浊酒一杯,老泪两行,艰难苦恨客常病;三杯淡酒,愁绪无限,凄惨忧戚人心冷。《登高》‘声声慢》中的“浊酒”“淡酒”分别集中表现了杜甫沉郁之诗风和李清照后期词作凄婉之词风。“浊酒”“淡酒”二词,一阳一阴,一悲壮一柔怨。试想,如果将这两个词语调换一下篇目,则如何?若读“潦倒新停淡洒杯”,“三杯两盏浊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顿觉别扭,意境全失,作者风格不存矣。因此,浊酒会道人生,淡酒可诉风情,浊淡酒中能窥见作者之风骨。

走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无际海滩,涉酒之作俯拾皆是。中国人制酒、饮酒由来已久,甲骨文字罩就有“醴”字形,《尚传》也有“若作酒醴,尔为曲蘖”句。大概因为饮’会使人亢奋,而作诗词又多需激情,于是饮酒与赋诗“:合成婚”,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嗜好。诗歌泰斗李白、:甫便是嗜酒的代表。李白《将进酒》中有“钟鼓馔玉不。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吊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名诗句。杜甫《曲江》中有“酒渍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来稀”诗句。因此,鉴赏古典诗词是离不开“酒”这一!定意象的。“借酒消愁”“酒入愁肠”,古典诗词中I“酒”往往是孤独、愁闷的意象。读者可以以洒识人,以酒悟情。酒是诗人真实情感的发泄物,古诗词中的“酒”意象应当是赏析古诗词的重要入口。

附:

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还有一些含“酒”的诗词句.如嵌赤壁怀古》(苏轼)“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雨霖铃》(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日月月,对影成三人.”《将进酒》(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九日齐山登高》(杜牧)“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Ⅸ苏幕遮》(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汨.”《天仙子》(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鹧鸪天》(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醉花阴》(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参考文献:

【l】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宋词鉴赏辞典IM】.上海辞书出版社。2OO3.

(唐燕华江苏省东台中学224200)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本文标题:中国饮食文化蕴含生存之道阅读理解-中国男全文阅读 作者:余世存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05552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