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阅读理解。春不知不觉,
二 : 阅读理解。虎求百兽而食之。
三 : 阅读理解、分析。不知从那里听来的,
阅读理解、分析。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dǐng)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1.选文写了作者在三味书屋的几个生活片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画线的两句话中“只要”“只”有何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与百草园相比,不如百草园多彩有趣,但学生们为何仍玩得有滋有味呢?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联系具体语句说说选文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你认为作者对他的老师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提问“怪哉”虫的事;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去自寻乐趣;师生共同读书。 2.具体地表现了“我”碰壁后求知欲受到的束缚和挫折。 3.因为学生对先生所教的内容不感兴趣,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太单调枯燥了。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单调和枯燥。 4.文中两个“不常用”,溜到花园去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能“太多,太久”“普通总不过瞪几眼”这些都说明在当时的封建教育制度下,先生还是比较开明的,他对学生是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鲁迅对先生一直很尊敬,他否定的是封建教育制度,而不是自己的老师。 (意思对即可) |
考点:
考点名称:散文阅读散文:散文的特点:
1.短小优美,生动有趣。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
2.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3.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语言诗意优美。
散文之美:
一是结构美;二是语言美;三是意境美。要很好的理解一篇散文,就要把握线索、抓住文眼、借助想象领会内涵、体会意境、品味语言。
1.形散而神不散
①“形散”:
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②“神不散”:
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
a.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
b.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邃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
①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②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③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的不同分类:散文鉴赏步骤: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
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
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
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常见的有:①比喻;②反衬;③对比;④象征;⑥变换人称。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
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
7、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散文还需注意文体特点:
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
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
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
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
散文阅读技巧: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
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
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
①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
②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
③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
④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
⑤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⑥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
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联想的方式有:
①串联式:如《猎户》“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
②辐射式:如《土地》以“土地”为中心生发开去,写“热爱生活,保卫土地,建设土地”;
③假托式:如《白杨礼赞》;
④屏风式:如《风景谈》。
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
5、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
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
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
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
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
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
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
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
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
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
何为的散文语言雅致。
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常因内容而异。
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
《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
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地更加深刻。
6、了解情技
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衬托、过渡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
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散文经典语段摘抄:
1、秋之思
曾为《秋之思》这首曲子而迷惘:“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也曾为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饮泣。秋,是怎样萧瑟的一个季节啊!
在苍凉的秋夜,寻一轮明月,觅一林幽谧 寄语远方的友人:你曾说“友谊,像不凋的花,似永恒的烛光”,然而,年复一年,为何梦里仍寻不着你的音讯?片片枫叶蕴含了我的无限思念,且让水晶似的船,载给你一个水晶似的祝福!
寄语白云后的故乡:那开封城琉璃塔的晶莹,那洛阳城牡丹花的艳丽与白马寺的壮观,那龙门千佛岩的古色古香遗迹……往往在我梦中回莹梦转。只是,我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目睹你飞扬的神采?
2、冬之盼
高挂在天上的是孤独,坠落在人间的沉寂冬,洒满了一山的柳絮,送来了寒瑟的北风,有句话说:“岁月如流成枯枝,日月如梭韶华逝。”冬啊!我该恨你的早降,还是该怨春的迟临?
成长的过程是苦涩的,但我们实毋须害怕,因为在每一次哀伤的背后,都有一份成长的喜悦,就如松柏凌霜雪而弥劲,春天总是伴随在严冬之后。
有人曾说:“群鸥碌碌,知飞行意义有几?芸芸众生,知生命真谛有几?”不知他是否找到了真切的答案?但是我相信:生命的真谛在自然里,人生的意义在四季中,且让我扬起四季的帆,航向那希望的明天!
3、四季的帆
是谁洒下了一季的亮丽与一时节的灿烂?是谁抛满了一地的紫花与一原野的翠绿?
每当天际响起一阵阵如洪钟般的春雷,每当天上飘起一丝丝如银针般的春雨,每当天边带来了燕子的影子……春,就轻轻悄悄地来了!我爱春,爱她带来了温暖与和煦,更捎来了生机的讯息。
看那春雨过后,如穹庐般的春天挂了一弯七彩的桥,有如人脸上的微笑,使人迷醉。春神,你是否就是从这桥上姗姗而来?聆听那山泉的回响,琤琤淙淙的乐声,不是很像那会自动奏出美妙旋律的白鹃吗?瞧那在树梢上的啾啾合唱团,此起彼和,正赞颂着这可人的春天,放眼望那蔚蓝的天空之中,点缀着几朵洁白悠悠的白云朋友,何不“抛开忧郁,忘了那不如意;走出户外,让我们看云去”?
俗说:“一花一生命,一草一永生。”就让心扉敞开,温暖你天使般的心灵!
4、夏之恋
不知为什么,一直很喜欢“仲夏夜之梦”这首曲子,除了那飘扬的音符深深地吸引我之外,尤其是曲名,给我梦幻而又梦似雾的感觉,特殊而熟悉……好遥远好遥远……
在炎炎的夏季里,流连在碧蓝海边,是一种至高的乐趣和享受,海,这千变万化而变幻莫测的自然奇景,安静得出奇:金黄的阳光洒在平静的海面上,有如一湖洒满金粉的湖水,耀眼而夺目:有时波涛汹涌的巨浪,夹着一朵朵雪白的浪花,有如一头发威的猛虎,正在扑击一弱小的羔羊,那猛厉的攻势与一声声的长啸,使人不寒而栗!而每当金鸟西附,天空仍抹有一胭云彩时,海天交映,海底深处也似乎发出一串串的低吟,海啊!你到底是在咏叹什么?
望着渐变黝黑的大海,想银河的浩瀚,想宇宙的奥秘,想人生的目的,想人类最后的归处……唉!睡吧!仲夏夜之梦应是甜美的!
5、秋日感怀
已经十二月了,树上的叶子早已枯黄,但竟还有大半都挂在枝头。
夜幕下,昏昏的街灯中,看到的竟是一树金黄的灿烂,那一瞬间,我呆住了。
看着那童话一样的金树,哗哗的拍动着他的枝叶,我竟有了一种要落泪的感动。
我一向以为秋天,枯叶,只是代表着萧索与孤寂。秋风秋雨愁杀人,古人对于秋天的描写也大都如此:
概夫秋之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顾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听着秋声,看着叶子一片片落下,是一场场的别离,也是生命的枯竭与消逝。凄凉,不舍与无奈总是挥之不去的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欣赏秋天的风高云淡。我沉醉于她的清雅脱俗,但同时也总是不可避免的陷入凄然的情绪中去。
而今天,这种灿烂,忽然给了我一种坚强的感觉。
那棵树,一个人,执着的近乎固执的站在那里,带着满枝的金色,坚强的在风中挺立。
原来,秋天也是刚强。是坚持,也是忍耐。
表现手法类别:
表达方式只有五种,表现手法却有很多。
例如: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等。
象征:
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以小见大:
方法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等等,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着色,象语文课文《敬畏生命》,就是以柳絮这样细小的生物;
《白蝴喋之恋》就是以一只小小的蝴蝶来对生命进行探讨。采用这种以小见大的办法,这样在你的笔下,就会有五彩的生命了。
一般是些很抽象的概念的话题时就可以采用(就是当你感觉到你要写的观点和你政治书上的观点相同),如"人生观""价值"等等啊。
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
一是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的材料和你的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
二是要注意运用小的材料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动不动就跑出来发议论。
三是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渲染、烘托: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
清代恽寿平谓:“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知渲染极难,画至著色,加入炉篝,重加锻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
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
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雨景、雾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采用外罩、围染的烘托方法。
类比:
是一种推理的方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说法,并举例说:“如光和影都是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现象等,由于声呈波动状态,因而推出光也呈波动状态。”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有很多人(包括教材)误以为类比就是同类相比,其不谬哉
讽刺:
“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这种表现手法,即为讽刺。
用讽刺和嘲讽的笔法针对敌人或者落后、错误的、不合理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和批判的目的。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
又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病梅馆记》等都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
《爱莲说》中作者以莲花自况,借对莲花形象的描绘,寄寓作者自己的情感,从生长环境,写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这种描写,是将莲人格化,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
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
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
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借景抒情的例子数不胜数,如《风景谈》《荷塘月色》等。
白描: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四 : 阅读理解、分析。不知从那里听来的,
阅读理解、分析。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dǐng)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1.选文写了作者在三味书屋的几个生活片段,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画线的两句话中“只要”“只”有何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味书屋后面的园子与百草园相比,不如百草园多彩有趣,但学生们为何仍玩得有滋有味呢?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联系具体语句说说选文中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你认为作者对他的老师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提问“怪哉”虫的事;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去自寻乐趣;师生共同读书。 2.具体地表现了“我”碰壁后求知欲受到的束缚和挫折。 3.因为学生对先生所教的内容不感兴趣,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太单调枯燥了。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反衬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单调和枯燥。 4.文中两个“不常用”,溜到花园去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能“太多,太久”“普通总不过瞪几眼”这些都说明在当时的封建教育制度下,先生还是比较开明的,他对学生是严而不厉,甚至是严而可亲。鲁迅对先生一直很尊敬,他否定的是封建教育制度,而不是自己的老师。 (意思对即可) |
考点:
考点名称:散文阅读散文:散文的特点:
1.短小优美,生动有趣。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
2.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3.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语言诗意优美。
散文之美:
一是结构美;二是语言美;三是意境美。要很好的理解一篇散文,就要把握线索、抓住文眼、借助想象领会内涵、体会意境、品味语言。
1.形散而神不散
①“形散”:
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②“神不散”:
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
a.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
b.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邃
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
①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②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③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散文的不同分类:散文鉴赏步骤: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
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
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
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常见的有:①比喻;②反衬;③对比;④象征;⑥变换人称。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
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前后勾连。
7、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散文还需注意文体特点:
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
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
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
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歌声”。
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
散文阅读技巧: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
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
“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
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
①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
②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
③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
④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
⑤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⑥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
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联想的方式有:
①串联式:如《猎户》“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
②辐射式:如《土地》以“土地”为中心生发开去,写“热爱生活,保卫土地,建设土地”;
③假托式:如《白杨礼赞》;
④屏风式:如《风景谈》。
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
5、品味散文的语言
散文的一大特色是语言美。好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
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
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
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
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
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
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
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
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
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
何为的散文语言雅致。
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常因内容而异。
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
《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
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地更加深刻。
6、了解情技
了解情技即弄清抒情散文的写作技巧,握诸如渲染、铺垫、象征、伏笔、照应、悬念、衬托、过渡等技巧有利于鉴赏散文,把握美文实质。
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散文经典语段摘抄:
1、秋之思
曾为《秋之思》这首曲子而迷惘:“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也曾为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饮泣。秋,是怎样萧瑟的一个季节啊!
在苍凉的秋夜,寻一轮明月,觅一林幽谧 寄语远方的友人:你曾说“友谊,像不凋的花,似永恒的烛光”,然而,年复一年,为何梦里仍寻不着你的音讯?片片枫叶蕴含了我的无限思念,且让水晶似的船,载给你一个水晶似的祝福!
寄语白云后的故乡:那开封城琉璃塔的晶莹,那洛阳城牡丹花的艳丽与白马寺的壮观,那龙门千佛岩的古色古香遗迹……往往在我梦中回莹梦转。只是,我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目睹你飞扬的神采?
2、冬之盼
高挂在天上的是孤独,坠落在人间的沉寂冬,洒满了一山的柳絮,送来了寒瑟的北风,有句话说:“岁月如流成枯枝,日月如梭韶华逝。”冬啊!我该恨你的早降,还是该怨春的迟临?
成长的过程是苦涩的,但我们实毋须害怕,因为在每一次哀伤的背后,都有一份成长的喜悦,就如松柏凌霜雪而弥劲,春天总是伴随在严冬之后。
有人曾说:“群鸥碌碌,知飞行意义有几?芸芸众生,知生命真谛有几?”不知他是否找到了真切的答案?但是我相信:生命的真谛在自然里,人生的意义在四季中,且让我扬起四季的帆,航向那希望的明天!
3、四季的帆
是谁洒下了一季的亮丽与一时节的灿烂?是谁抛满了一地的紫花与一原野的翠绿?
每当天际响起一阵阵如洪钟般的春雷,每当天上飘起一丝丝如银针般的春雨,每当天边带来了燕子的影子……春,就轻轻悄悄地来了!我爱春,爱她带来了温暖与和煦,更捎来了生机的讯息。
看那春雨过后,如穹庐般的春天挂了一弯七彩的桥,有如人脸上的微笑,使人迷醉。春神,你是否就是从这桥上姗姗而来?聆听那山泉的回响,琤琤淙淙的乐声,不是很像那会自动奏出美妙旋律的白鹃吗?瞧那在树梢上的啾啾合唱团,此起彼和,正赞颂着这可人的春天,放眼望那蔚蓝的天空之中,点缀着几朵洁白悠悠的白云朋友,何不“抛开忧郁,忘了那不如意;走出户外,让我们看云去”?
俗说:“一花一生命,一草一永生。”就让心扉敞开,温暖你天使般的心灵!
4、夏之恋
不知为什么,一直很喜欢“仲夏夜之梦”这首曲子,除了那飘扬的音符深深地吸引我之外,尤其是曲名,给我梦幻而又梦似雾的感觉,特殊而熟悉……好遥远好遥远……
在炎炎的夏季里,流连在碧蓝海边,是一种至高的乐趣和享受,海,这千变万化而变幻莫测的自然奇景,安静得出奇:金黄的阳光洒在平静的海面上,有如一湖洒满金粉的湖水,耀眼而夺目:有时波涛汹涌的巨浪,夹着一朵朵雪白的浪花,有如一头发威的猛虎,正在扑击一弱小的羔羊,那猛厉的攻势与一声声的长啸,使人不寒而栗!而每当金鸟西附,天空仍抹有一胭云彩时,海天交映,海底深处也似乎发出一串串的低吟,海啊!你到底是在咏叹什么?
望着渐变黝黑的大海,想银河的浩瀚,想宇宙的奥秘,想人生的目的,想人类最后的归处……唉!睡吧!仲夏夜之梦应是甜美的!
5、秋日感怀
已经十二月了,树上的叶子早已枯黄,但竟还有大半都挂在枝头。
夜幕下,昏昏的街灯中,看到的竟是一树金黄的灿烂,那一瞬间,我呆住了。
看着那童话一样的金树,哗哗的拍动着他的枝叶,我竟有了一种要落泪的感动。
我一向以为秋天,枯叶,只是代表着萧索与孤寂。秋风秋雨愁杀人,古人对于秋天的描写也大都如此:
概夫秋之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顾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听着秋声,看着叶子一片片落下,是一场场的别离,也是生命的枯竭与消逝。凄凉,不舍与无奈总是挥之不去的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欣赏秋天的风高云淡。我沉醉于她的清雅脱俗,但同时也总是不可避免的陷入凄然的情绪中去。
而今天,这种灿烂,忽然给了我一种坚强的感觉。
那棵树,一个人,执着的近乎固执的站在那里,带着满枝的金色,坚强的在风中挺立。
原来,秋天也是刚强。是坚持,也是忍耐。
表现手法类别:
表达方式只有五种,表现手法却有很多。
例如: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等。
象征:
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以小见大:
方法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等等,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着色,象语文课文《敬畏生命》,就是以柳絮这样细小的生物;
《白蝴喋之恋》就是以一只小小的蝴蝶来对生命进行探讨。采用这种以小见大的办法,这样在你的笔下,就会有五彩的生命了。
一般是些很抽象的概念的话题时就可以采用(就是当你感觉到你要写的观点和你政治书上的观点相同),如"人生观""价值"等等啊。
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
一是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的材料和你的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
二是要注意运用小的材料的过程中注意不要动不动就跑出来发议论。
三是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渲染、烘托: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
清代恽寿平谓:“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知渲染极难,画至著色,加入炉篝,重加锻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
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
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雨景、雾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采用外罩、围染的烘托方法。
类比:
是一种推理的方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说法,并举例说:“如光和影都是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现象等,由于声呈波动状态,因而推出光也呈波动状态。”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有很多人(包括教材)误以为类比就是同类相比,其不谬哉
讽刺:
“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这种表现手法,即为讽刺。
用讽刺和嘲讽的笔法针对敌人或者落后、错误的、不合理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和批判的目的。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
又如《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病梅馆记》等都是出色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例子。
《爱莲说》中作者以莲花自况,借对莲花形象的描绘,寄寓作者自己的情感,从生长环境,写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这种描写,是将莲人格化,是把她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
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
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
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借景抒情的例子数不胜数,如《风景谈》《荷塘月色》等。
白描: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
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
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五 : 名著阅读(3分)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会,懂得人生道理。从吴承恩《
名著阅读(3分) 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会,懂得人生道理。从吴承 恩《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身上,我们能学到爱憎分明的品格;从老舍里祥子的遭遇中,我们能了解到旧社会的黑暗;从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忠诚和智慧;从笛福《鲁滨孙漂流记》里鲁滨孙的身上,我们能体会到 。 |
《骆驼祥子》诸葛亮创新、开拓、顽强不屈等 |
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
考点:
考点名称:小说阅读小说:小说不同标准下的类型划分:
一、按篇幅长短
1.微型小说
比短篇更短的小说完全符合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忙碌的人们的阅读习惯,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人们为这类的小说赋予一个新名词和新定义。
例如极短篇、精短小说、超短篇小说、微信息小说、一分钟小说、一袋烟小说、袖珍小说、焦点小说、瞳孔小说、拇指小说、迷你小说等,族繁不及备载,连专门的文学研究者也很难如数家珍分叙其定义,一般人更容易混淆,故总论之。
一般认为小小说的篇幅应在两千字以下。因为题材常是生活经验的片段,因此可以是有头无尾、有尾无头、甚至无头无尾。高潮放在结尾,高潮一出马上完结,营造余音绕梁的意境。由于比短篇更短,字句也需要更加精练,题材能见微知著者为佳。一个意外的结局虽然能吸引眼球,但文章短还是要有伏笔呼应,甚至比起给予读者意外、应该更重视能否带给读者感动。
2.短篇小说
一般认为,篇幅在几千到两万多字的小说会被划归短篇小说。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谓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时,也就是减少角色、缩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动的时间。另外,虽然它们时常惜墨如金,但一般认为短篇小说仍应符合小说的原始定义、也就是对细节有足够的刻划,绝非长篇故事的节略或纲要。所有小说基础,其发展初期并无长短之分,随时代而区分。今短篇小说多要求文笔洗练,且受西洋三一定律一时一地一物观念影响,使其更生动详实但也限制其发展。
3.中篇小说
一般认为,篇幅在三万字至十万字之间的小说,也有少数十几万字也算是中篇而不算做长篇。一般认为是较容易成功的小说。因为对初涉创作领域的人而言,写作长篇易陷入多数的情节造成凌乱难收的困境,而写作短篇不是转折太少而单调、就是转折太多却显得拥挤。这时考虑将原本的构想改成中篇是一个广受推荐的建议。其容量大小、篇幅长短、人物多寡、情节繁简等均介于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之间,通常只是截取主人公一个时期或某一段生活的典型事件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故事情节完整。线索比较单一,矛盾斗争不如长篇小说复杂,人物较少。
4.长篇小说
一般认为,长篇小说字数过少算为长篇那确实也不恰当。长篇小说反映的事情很多,内容很丰富,字数过少很难成为长篇(除非少数内容极为丰富的)。而长篇小说字数最为不定,字数差距最大。有十几万字的(这算是长篇小说字数的底线了),更有上百万字甚至几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如此长篇小说还可分为小长篇(一般的在十几万到三十万字间),中长篇(一般的是五六十万字),大长篇(一般要在八十万字以上),超长篇(一般的要达到一百五十万字)巨长篇(往往是几百万字数的,像二百多万字,三百多万字甚至过五百万字的)。如果作者打算表现人生中常见的错综复杂关系,则必须使用这么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笔调轻松的长篇小说,也会有一个内里的严肃主题,否则很容易陷入无组织或是零乱。初涉者在写作长篇时最需注意全局对主题的呼应、结构的严密性、以及避免重复矛盾或缺漏。
二、按艺术表现
1.文艺小说
2.类型小说(如武侠小说、推理小说、悬疑小说、爱情传奇小说等)
相比大篇幅、高产量的网络小说,实体书出版市场仍然是主流文艺小说的天下,郭敬明、韩寒、饶雪漫、郭妮等青春小说作家仍是畅销的符号,在文艺小说方面,余华、莫言、贾平凹等名家的作品也具有代表意义,作品销量一直高居不下。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本土(主要指大陆)的类型小说发展很快,涌现了一大批写作科幻、悬疑、武侠等类型小说的优秀作家,如武侠小说家步非烟、沧月、小椴等人作品深受青年读者喜爱;悬疑推理类小说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如TV帝、蔡骏、周德东、王稼骏、上官午夜、天下霸唱、鬼马星、庄秦、青子、蒲岸等都是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涌现了新创作的类型,如新派爱情传奇类型小说,如木然千山、唐七等作者。
三、按写作语言
1.纯文学小说
2.通俗小说
3.按作品内容
4.现实小说
5.超现实小说(如魔幻小说、灵异小说等)
四、按写作风格
1.传统小说 (包括笔记小说、传奇小说、平话小说、章回小说)
2.网络小说(包括网游小说、黑道小说、架空小说等)
3.21世纪(2003年以后),网络文学的出现,使小说的发展更加多元,大批网络作品涌现,如玄幻文学(起点为代表)、新言情(晋江和红袖为代表)等等,也出现了大批网络作家,玄幻领域如萧鼎、我吃西红柿、唐家三少、血红、梦入神机、落花的音符等,言情领域如四小天后(藤萍、桐华、匪我思存、寐语者)、六小公主(辛夷坞、顾漫、缪娟、金子、李歆、姒姜)、八小玲珑(沧月、木然千山、明晓溪、米兰lady、妖舟、唐七公子、媚媚猫、爱爬树的鱼)等。
五、按文字语言
古白话小说
当代古白话小说(《再扶汉室》)
文言小说(《聊斋》)
白话小说
地方语言小说
按作品载体
平面小说
电子小说
关于电子小说,包括手机小说 即是由手机作为载体来完成小说的创作或者阅读的形式,具有可传播性;以手机作为创作方式,即是指那些拇指文化的引领者通过手机键盘进行小说的创作形式,也称为手机小说。
六、按写作人称
第一人称小说
第三人称小说
书信体小说
对话体小说
日记体小说
意识流小说
类自传体小说,意指含有自传元素的小说,或虚构化的自传.
七、按篇幅/字数
短篇小说 :几千至二万字左右
中篇小说 :三万至十万字左右
长篇小说 :十几万字及更多
微小说 :比短篇小说更精练,几千字
字数只大概,两级间没有具体界限。
八、按主义流派
爱情传奇小说
古典主义小说
讽刺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现代主义小说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浪漫主义小说
自然主义小说
形式主义小说
表现主义小说
存在主义小说
意识流小说
新小说派
魔幻现实主义
九、按年代分类
古典小说
现代小说
当代小说
十、按进程分类
连载小说
全本小说
小说常涉及的考点及答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概述故事内容(特别注意情节双线发展的内容概括)
3.局部内容的理解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
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的作用: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出现问题:
①.缺要素
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
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
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三、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
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
3.渲染气氛。
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
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四、理解标题的含义
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
4.以主要人物为题
5.以特定环境为题
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
①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
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
②.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五、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并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
启示——领悟的道理。(结合人物、主题答)
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
评价——对人、事的看法。
六、关于写法的问题
1.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题材——表现主题的材料:人物、环境、事件
丰富人物性格,增强情节发展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倒叙、插叙的作用。
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为下文铺设,吸引读者。
插叙的主要作用是使作品内容丰富,充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完整。可以明白某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或了解某一事物的来历。使文章结构紧凑。
3.伏笔——叙述的一种手法。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是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4.悬念——作品使欣赏者所产生的一种关于事件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这种心理活动叫作悬念。其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七、对关键性词语含义的理解
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
在做题的过程中可借助“代入法”将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检验一下这种理解与上下文的意思有无不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
八、对主旨的把握
小说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只有主旨把握正确了,人物、环境才有章可循。概括中心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要把重点集中在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上,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上和通过在对人命运的考察中领悟到的哲理上等等。还要多注意抒情议论式的句子,作者的观点往往隐于其中。
再者,主旨的卷面表达也要注意其规范性,一般的模式为“通过____事表达一种_____现象(思想、品格)。
九、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
①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例如:《多收了三五斗》中米行老板的描写正烘托了“旧毡帽”的悲惨命运。
③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的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小说的历史发展:
1.最初含义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是说举着细小的钓竿钓绳,奔走于灌溉用的沟渠之间,只能钓到泥鳅之类的小鱼,而想获得大鱼可就难了。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
2.萌芽衍化
东汉桓谭在其所著的《新论》中,对小说如是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认为小说仍然是“治身理家”的短书,而不是为政化民的“大道”。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这是史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的具有权威性的解释和评价。班固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涂(同“途”)说者之所造也”,虽然认为小说仍然是小知、小道,但从另一角度触及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
3.追溯奠基
小说的奠基历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八百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当历史进入唐代小说才正式形成。追溯八百多年的奠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寓言故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书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带有小说的意味。
二是史传。如《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或为小说提供了素材,或为小说积累了叙事的经验。
三是文人笔记。这一点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明显,文人笔记大都记载一些轶事、掌故、素材。
四是民间娱乐消闲。各朝代都有茶馆饭店常驻的说话人、说书人,以话本为基础,每天把故事小小的说一段(小说),以吸引客人每天回来听书,希望保证生意兴隆。
小说的阶段划分:
中国的小说历经前秦的古代神话小说、汉晋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说、隋唐的传奇小说、宋元的话本小说、明清的章回小说、现当代的白话小说以及当前兴起的网络小说约三千多个春秋的洗礼。按照小说的历史时期,可划分两大阶段,即新文化运动以前,可称作古典小说阶段,新文化运动以后,可称作现当代小说阶段。
1.古典小说
古典小说萌芽于先秦,发展于两汉,雏形于魏晋南北朝,形成于唐代,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大致可分以下几个时期。
(1)先秦两汉时期:当时社会出现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成为古典小说叙事的源头。神话传说已经具备人物和情节两个基本因素,散见于诸子百家书中的寓言典故提供了借鉴经验,历史著作有比较完整的结构、人物形象和历史背景。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严格意义上说这仍然算不上是小说,只能算是小说的雏形。《世说新语》也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里面收集了许多短小精悍的小故事。
(3)唐朝时期:古代小说的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由此我国的小说脱离历史领域而成为文学创作。唐代三大爱情传奇是此时期的标志性作品。
(4)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井文化的兴起,给小说创作带来深厚的土壤。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形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
(5)明清时期:小说开始走上了文人独立创作之路,这一时期,小说作家主体意识增强。《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明清这一段时间内涌现了无数的经典之作流传于世。如明代四大奇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三言二拍(《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清代的《红楼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聊斋志异》等。明董其昌《袁伯应(袁可立子)诗集序》:“二十年来,破觚为圆,浸淫广肆,子史空玄,旁逮稗官小说,无一不为帖括用者。”
2.现当代小说
现当代小说的兴起的标志性事件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乃是五四运动的先导(时间从1915年-1919年),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第一时期为民国时期,即1949年以前,是小说的多元文艺复兴阶段。
民国时期,尤其是五四以来,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社会各种思潮流行,舶来文化冲击传统文化,中国小说的发展出现多元化,各类小说题材涌现,其中现代言情小说的发端鸳鸯蝴蝶派就出现在此时。正统小说的代表性人物有“鲁郭茅巴老曹”六大家。晚清民国报纸兴起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一个上佳的舞台,报纸通过了连载小说招揽人气,小说家通过报纸赚取稿费。近现代几乎所有著名的小说家最初都是从报纸上连载小说开始,从鸳鸯蝴蝶派的张恨水到鲁迅再到当代金庸。
(2)第二时期为建国后到文革结束,即1976年以前,是小说的阶级斗争阶段。
这一时期的大陆小说的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同时,这一时期的大陆文艺青年经历了重大的人生转变,命运的沉浮、多视角的阅历以及对价值的思考,为下一个时期的辉煌埋下了伏笔(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人生转变就在这一时期)。而在港台,这一时期的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发展到了巅峰,分别产生了琼瑶时代和金庸时代。
(3)第三时期为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时期,即2003年以前,是小说的反思和蜕变阶段。
这一时期的大陆小说展现了强劲的生命力,文革结束,对外开放,知识分子思想解放,对过去的反思,对未来的向往,传统和新时代的撞击,使得小说界出现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以莫言、贾平凹、陈忠实等为代表文革后作家,在此期间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莫言更是凭借在此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和影响力,在2012年获得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4)第四时期为2003年至今,是小说的“表性”网络文学阶段。
随着网络普及,网络文学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书写和传播模式,使小说的发展更加多元,80后90后的生力军开始步入文坛并展现了惊人的创作能力。以起点为代表的武侠玄幻小说作者群和以晋江为代表的言情小说作者群(四小天后、六小公主、八小玲珑)的整体出现,标志着网络小说已经成为主流文学之外的又一创作主体。
3.修仙小说
修仙类小说是依照中国本土的道教发展起来的新型小说体裁,小说一般讲述主人公通过道教的飞升到达更高的境界。其修真境界,各界划分根据不同的小说也有不同的种类。
几个时期代表作
第一时期仙侠修真——《蜀山剑侠传》
第二时期仙侠修真——《破碎虚空》
第三时期仙侠修真——《飘邈之旅》
第四时期仙侠修真——《佛本是道》
第五时期凡人修真——《凡人修仙传》及凡人流
第六时期情感修真——《仙逝今生》三部曲系类
这几本书分别为修真小说开宗明义之必读书籍
修仙小说影响力排行
《飘邈之旅》贡献:修真体系的开创者,有明确的等级境界划分,以后的网络修真小说大体上都是依据飘邈的设定来进行自己的等级境界划分,虽然各等级境界的名称各有不同,但实际架构都是继承飘渺。
《佛本是道》贡献:大量融入传统神话小说里的背景与人物,对传统神话进行架构与延伸,洪荒类修真小说开创者,影响力巨大。
《升龙道》贡献:西方元素引入修真小说。
《凡人修仙传》贡献:凡人流的开山作,灵根体系的贡献者,以严谨的内在逻辑,合理的情节发展著称。
《仙逝今生》贡献:以修真为主题,感情为主打,即热血又感人,剧情波荡起伏,感人之处潸然泪下,对未来情感修真时代打下奠基。
4.嗜血神通
修仙等级七大境界:
灵动——幻寂——灵婴——化虚——凝神——浴劫——羽化
其中除了灵动期分为九层外,其他每个等级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到了浴劫期以后三个阶段,任何一个阶段都需接受天劫的洗礼,将体内真元力转化为仙元力,从而飞升仙界。
修魔等级七大境界:
灵魔——幻魔——婴变——炼虚——融神——渡劫——大乘
修妖等级七大境界:
灵妖——幻妖——妖婴——逆虚——虚神——渡劫——大乘
魂仙:
一劫魂仙——二劫魂仙——三劫魂仙——四劫魂仙——五劫魂仙——六劫魂仙——七劫魂仙——八劫魂仙——九劫魂仙
魂魔:
一劫魂魔——二劫魂魔——三劫魂魔——四劫魂魔——五劫魂魔——六劫魂魔——七劫魂魔——八劫魂魔——九劫魂魔
魂妖:
一劫魂妖——二劫魂妖——三劫魂妖——四劫魂妖——五劫魂妖——六劫魂妖——七劫魂妖——八劫魂妖——九劫魂妖
仙人等级划分:
虚仙——玄仙——仙君——仙圣——仙王——仙皇——仙帝——仙尊。每个等级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层次。
魔人等级划分:
虚魔——玄魔——魔君——魔圣——魔王——魔皇——魔帝——魔尊
妖人等级划分:
虚妖——玄妖——妖君——妖圣——妖王——妖皇——妖帝——妖尊
神人等级划分:
化神——玄神——神君——圣神——神王——神皇——神帝——神尊
斗气等级划分;
斗气徒——斗者——斗师——大斗师——斗灵——斗王——斗皇——斗宗——斗尊——半圣——斗圣——斗帝
圣人等级划分:
圣士——圣师——圣将——圣天——圣皇——圣君——圣帝——圣尊
诸天界等级划分:
通灵境——混灵境——混沌境——通天境
嗜血流宗师代表作:《嗜血狂徒》
嗜血流的小说一般特别热血,主角也很YY,不像凡人流一样,很多主角不敢干的事情,小说主角都会去做。然而这也是仙侠小说之中,嗜血流的一大特色,也因此被更多的读者深深喜欢。
5.新派嗜血
2013年现今的奇幻修真小说跟风的就是逍遥风羽的嗜血狂徒的嗜血路线,作者将修仙体系完善的更复杂,更具有吸引力。让读者深深喜爱,以往读有些修仙小说,如《星辰变》总觉得修仙进阶太快迅速,修炼成仙,甚至没有一点阻碍。而嗜血开创了自古以来,独一无二的境界划分,不仅让人阅读得修仙道路艰难,就连成神之路也更加艰难,嗜血开创的新境界,完善了修仙体系凡人流的一大隐蔽。
嗜血是2013年间新出的一个修仙新流派,为作者逍遥风羽精心原创,花费一月三十一个日夜,嗜血流派终于自此出现。
6.星际科幻
由漫画,游戏衍生对未来机械时代,星级旅行的畅想,最早期代表作品《师士传说》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