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端午节手抄报粽子飘香-粽子飘香

发布时间:2018-05-10 所属栏目:端午节粽子

一 : 粽子飘香

“小----枣----,粽子”

每到端午节,我儿时故乡的那一声声叫卖粽子的声音便在我耳边回响。

那是四十多年前,母亲带着我们兄妹从兰州回到故乡,-----冀中平原的一个小村庄。

那时的故乡条件很苦,地里收获的庄稼寥寥无几,青黄不接的年头时有发生,特别是到春天时节,槐花、榆钱、地里的野菜便是村里人度日的辅助食粮。每到这个时候,我便盼着母亲在这个时候经常念叨的“五月端午”。

端午节前后,村里的大街上经常传来一声声叫卖,卖粽子的是邻村的一位五六十岁的大娘,推着一个木制独轮车,两边是用麦秸杆编制的“蒲囤”,用棉被包裹着,打开盖子,粽子的香味便随着热气缓缓的飘出来。

听到叫卖,我们姐弟便央求母亲要几毛钱,跑到街上,那时候,故乡没有像大米样的糯米,只有像小米一样的黄黏米和叫做黍子的谷物,包好的粽子小的三分钱一个,大一点的五分,往往刚刚买到手,我们姐弟便抢着吃起来,引得一旁的小孩子口水直流。(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我的故乡是“沧州金丝小枣”的产地,那些年,树上结的枣子也格外好吃,红红的,咬开一点,枣肉在阳光反射下,泛出一条条金丝光亮,过冬的干枣,肉厚皮薄核小,是古代进贡的御用品。那时候,由于“割资本主义尾巴”,村里基本没有多少枣树,谁家院子有自然生出的小果树,也只是几年光景,等不到大量结果,就被“割尾巴”挖掉了。

由于父亲在兰州做工,我们家条件在村里算好一点。后几年,快到端午节时,母亲便去集市上买一些黏小米、小枣,把头年在池塘河边撇来的芦苇叶找出来包一些粽子,有时候,粽子里放一些槐花、榆钱,也放一点野菜,蒸出的粽子黄的是黏米,白的是槐花,红的是小枣,绿的是榆钱和野菜,香甜的粽子透着槐花的香气、和野菜的芳香煞是好吃。

村里和我大小般的小孩子多,每到这个时候,许多小孩子闻到粽子香气,就跑到我们家玩耍,母亲也往往拿出一些给他们尝尝,后来,干脆多做一些,给附近的每家每户都送几个,往往做出的百十个粽子,一大半都送给别家的小孩子了。

母亲去世有十几年了,每到清明的时候,母亲的坟前总是有许多烧纸钱的灰痕,族里一个我年龄相仿的侄子说,咱村里五十左右的人,谁没吃过三奶奶做的饭?谁没穿过三奶奶缝纫机做的衣服?你们姐妹兄弟都在外工作,不方便回来,我们就顺便给三奶奶烧些纸吧。

许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些当初的小孩子都已年过半百,但母亲的慈祥温和与善良却留在了我的心中,也留在了那个我们家族世世代代居住的小村庄。

二 : 粽子飘香忆屈子

端午时节粽飘香,又见屈子魂归来。

公元前的那个五月五,你投向汨罗的一弯弧度,溅起了历史的层层涟漪。纵身汨罗,一个中国文人的气节,像一道美丽的彩虹,千百年来,一直悬挂在华夏民族的天穹。

本是贵族生,又是皇室亲。23岁的你,风华正茂,登上了秦楚争霸的历史舞台。殊不知,你的人生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三次结齐为盟,三次功绩显赫,却招致群臣的诽谤和君王的猜忌。

联齐抗秦是楚国的出路,武关之会乃是鸿门之宴,你的声音是那么振聋发聩,可是弦断有谁听呢?你刺满“忠君”的心在呜咽。一代君王岂能在奸佞的蒙蔽中清醒?一泓清泉又怎能在污浊的河水中生存?眷顾楚国,根深蒂固,你在乌云肆虐中苦苦挣扎。难道能眼看生身之地遭受欺凌而袖手旁观、置若罔闻么?几经放逐,抛至他乡,一篇《离骚》,一段《楚辞》,一节《九歌》,一行《天问》……成了你遗落人间的绝唱。唱碎了几万万楚人的心,却没能唱醒楚王那迷醉的心,唤醒那迷醉的权柄。偌大的王朝竟存不下你一片赤诚的心,偌大的天空下竟容不下你一袭瘦弱的身躯。但你绝不会随波逐流,只会逆流前行引领人们寻找一个落英缤纷、花香蝶舞的世外桃源。

楚国亡了!庸王无道,空负诗人一片报国忠心;山河破碎,难耐赤子无尽的伤悲。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你心系黎民的写照;“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你清醒的怨艾;“亦吾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是你坚守的执著;“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是你对岁月苦短的慨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你一生执著追求的写照。(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你的努力没能筑起联合的长城,也没能挡住秦朝的铁蹄。当秦兵践踏湘楚,侵吞表里河山、生灵涂炭时,你没有做亡国之奴,你不忍目睹山河之狼藉。你选择了清澈的汨罗江,只为证明什么!也许只有汨罗的浩渺才能将你容纳。这片广阔无垠的大泽,浓浓地吸纳了你那无量度的才情。世人皆浊,你却不愿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你却不愿哺其糟而歠其酾。

你茫然的徘徊在江边。来来回回,回回来来,形容枯槁。是的,你累了,皱纹爬满了额头。愤懑写在脸上。你向着天空发出一声声诘问——苍天啊苍天,为何总是昏睡不醒?苍天啊苍天,为何不能体恤颠沛失所的百姓?苍天啊苍天,为何总要蔽住日月,叫五谷不能繁茂,叫山河得不到温润?就让我用我的生命去换回良心的鞭策,去警醒那些误国的小人吧。

回眸而视,国破家残,狼烟四起。你苦涩的笑了,抱起石头,义无返顾的跳进了汨罗。国已不存,忠贞何依?无魂之躯,焉留世上!谁都听得见那笑声中隐藏的心碎的声音。从此,悲情的汨罗江接纳了一个孤高的爱国灵魂。你带走了一个满怀悲苦的躯体,却留下一个永远叫人深省的五月。对谗佞的谴责还在继续,但我不屑再提那些龌龊的名字,怕玷污了洁如玉石的傲骨和丽若霞辉的辞章。

流年真的会带走一切吗?

芳草萋萋的五月,那飘香的粽子,分明在诉说对你永久的记忆……

三 : 端午节——棕子飘香

端午来临棕飘香,清香糯米润肝肠。

优雅文化传千古,离骚情怀撒汩江。

江山倾覆难拯救,屈原忧国忧民殇。

舍身投江抒壮志,千年绝唱中华榜。

四 : 端阳节,粽飘香

我和妻子说好带女儿回老家陪父母过端阳。

一家人迎着清新的空气,踩着松软的泥土,大口大口地吸着久违的故乡气息,脚步轻快。屋后的云雾山,耸入云端,挺拔陡峭的山梁,不时被喷气式飞机围上一条洁白的哈达,雄鹰翱翔在长空……天,蓝得醉人;云,白得可心;山,美得如画;泥土,散发着清香,沁人心脾;山羊,徜徉在竹林和灌木丛中,星星点点,好像天上散落下来的白花。极目远眺,山峦起伏,石板岭、金字山、马鬃岭和恩施大峡谷把这儿圈成一个天然的盆地。在一片清清的草坪面前,我驻足许久,真想蹦上这儿时放牛的草场去打几个滚……捧了一掬从岩上落下的山泉,饮下,隐约的还有清甜的味儿,采摘嫩得诱人的刺苔和茅芊,女儿苇苇问:“这能吃吗?”当她睁大眼睛看着妈妈美滋滋地品味,也忍不住模仿起来,“好吃,真的好吃。”

整洁的村庄,错落有致。鲜花绿树间,人们正在温暖柔和的阳光下劳作,宋代著名山水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仿佛就在眼前。

儿时咋没觉得,家乡这么美。

(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老家院子大,伙伴多。当年的小伙伴虽然都成家立业,但爱串门吃百家饭的习惯没改。和往常回家一样,我串遍了院子,看望了邻近的长辈、儿时的伙伴。已出嫁的姐妹们也都回来了,有的清洗箬叶,有的淘糯米,一群小孩在院子里乱串,好不热闹。

女儿看到了正在地里干活的爷爷,老远就喊:“爷爷,今天过节您怎么不回家玩儿?”爷爷见到孙女,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苇苇,快过来让爷爷看看”。老人摸着孙子的头说:“爷爷劳动就是玩儿,眼前这地呀,是我们家大恩人,养活了我们一家十几口人,虽然现在政策好了,我们比较富裕,并不完全靠它养活了,但一天不来看看,爷爷浑身不自在。”别说苇苇,就连我们,也难以理解老人与这地结下的深厚情感。苇苇问:“爷爷,开这片地以前,您吃的什么呀?”这话勾起了他心酸苦涩的回忆,那年月,六个小孩只喂活了三个……还未开口,老人眼里已噙满泪花。

任何人,任何年代,饥饿都是刻骨铭心的。

回到家,父亲急迫地抱出他那陈旧不堪的小木箱对苇苇说,你好久没回来了,爷爷有好东西给你。老人打开箱,小心翼翼地拿出放在箱子表层的上十个核桃。女儿手拿核桃却对箱子里面的一些发黄的东西突然有了兴趣,“爷爷,这些书、这些纸,有许多年了吧,都已经发霉、长秋鱼(蠹虫)了,这是您往年读的书、做的作业吧?”爷爷望着孙女,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爷爷呀小时候家里穷,只念完小学,也没做过作业,这些是爷爷亲身经历的事,爷爷怕老了记不住,所以把它们留下来作个凭证,将来好回忆。”“这是1978年的公余粮票证、这是1979年的公余粮票证、这是1993年的三提五统收据……这是1987年修房子的耕地占用税税票、这是1996年的农业税税票、这是1996年的特产税税票、这是2004年农业税税票,这是1998年以来的农民负担监督卡……”老人如数家珍,越说越带劲。苇苇不懂,但看到爷爷的兴奋劲儿,知道这些东西对爷爷很重要,故意调侃,“爷爷,您这些宝贝,有的都看不清楚了,怎么还不丢啊?”“我舍不得丢,这是我当农民的证明,见证我们家从穷到富的过程,你看现在,这几年国家不仅不收农民的钱,还给咱农民补种子钱。”女儿像懂了似的频频点头。

小孩回到老家,样样都觉得新奇。“爷爷,以前这里是什么样子呀?”“以前啦,很多人家吃不饱饭,穿不上衣,还有的住在岩洞里……”

老人的话一下把我带进儿时的回忆。以前这里没有电灯,没有电话,更没有电视,连出村的路都不通,群众的生产生活物资只能靠肩挑背驮,吃尽了苦头。现在好了,农村改革这三十几年,农民的生活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了吃饭问题,不再饿肚子;改善了通讯照明条件,群众生活日益方便;国家财政投入60多万元,修通了出村的三条公路,解决了交通问题,为村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减轻了农民负担,农特两税三提五统不交了,而且还有粮食补贴、水稻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退耕还林等等各项补贴,还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实施消茅工程,乡里乡亲住岩洞、住茅草屋的没有了,最近,很多人家还修起了沼气池,日子一天比一天舒适;孩子教育也实行两免一补,山区学校学生如厕、洗澡、寄宿等问题也都解决了,现在的农村……

“我活了六十多年,现在这世道是真好啊,活着就是福哦,只要阎王爷不勾簿,我的目标是活起一百岁”。一旁的父亲还在津津乐道,女儿也还沉浸在爷爷滔滔不绝的讲述中。

粽子熟了,满院子迷漫着箬叶的清香,叔叔婶婶家、哥哥嫂嫂家……整个院子,我们轮着吃。

堂弟建国家是两楼一底宽敞明亮的平房,客厅挂满腊肉,足足有五六百斤;堂屋挂满玉米,俗称“掉叶子”,差不多有两千多斤;屋后还有自来水,生活确实改善了许多。女儿看到建国亲热地喊“大叔”,她听说叔叔是支持铁路建设的先进,于是缠着叔叔讲故事。建国讲起修铁路便眉飞色舞,自豪感溢于言表。2002年,中铁集团的勘探队员到这里勘探,云雾山村的人、特别咱马鹿箐院子的人踊跃地为地质人员送水、送饭、挑工具、立标杆、打气眼……勘探队长拉着村支书杨先伦的手说:这里的人太好了,为了让我们铁路建设者永远记住你们,永远记住这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云雾山隧道”、“马鹿箐隧道”标在共和国铁路建设的蓝图上。从此,这名不见经传的名字也开始为人知晓。

何婶对邻里的孩子们特别好,我们回去都会看看她。何婶以前身体不好,长年不离药,屋里凡是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原本富裕的家被拖穷了,成了村里“扶不起”的困难户。自从2005年国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何婶治病可以报销部分医疗费以后,她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窘况才逐步改观,现在何婶的病好了,慢慢地跟上了全村奔小康的队伍。

何婶做饭的手艺,十乡八里很有名,她包的粽子掺了碎香菇、党参、天麻和腊肉丝,吃起来真是一种美味。

我老家是全国有名的“山药之乡”。山药现在已经走出大山,销到了平原、销到了大城市,还出口成了外国人的席上珍品。

大家喝着小酒,吃着粽子,谈笑风生,整个马鹿箐院子笼罩在一片节日的气氛当中。

这时,女儿突然高声唱起不知从哪学来的儿歌:“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门框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那儿是端阳……”

(此文载于恩施晚报2010年6月22日B6版)

五 : 端午佳节,粽香满院

漂泊在外的游子,纵使端午将至,也没有浓浓节日的氛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游子的真实写照,没有亲人的节日,没有家乡的味道,没有老妈做的饭菜,端午节的粽子还有香味吗?美味佳肴还有口感吗?

在不经意间,已经有三年没有跟老爸老妈一起过端午节。每次过端午节就会想起在家的点点滴滴,在那样有亲人的节日,全家吃着老妈包好煮熟的粽子,其乐融融,这样的日子以离我远去了三年,三年啊!这三年,不断的在外漂泊。只是想,为了以后不再让老爸老妈过节时没有儿子的陪伴。

孩提时代的我,总是端午节之前跟着老妈去山上摘粽子叶,从我记忆开始,在家每年都跟着老妈去。看着满山的粽子叶,总是想去摘最好的。老妈告诉我,每一个地方都有好的,只要你用心看,你一定能找到最好的。当我觉得摘很大的时候就会跟老妈说,每次回来看看自己摘的,再看看老妈摘的,她摘的比我的更大更好。这样在家的每一年每一年。渐渐地,我摘的粽子叶比老妈摘的更大了。

家乡的端午节总是会下点小雨,家里人说,下雨了今年就有的收成。当端午节走在村子里,四处飘溢粽子的香气,还有炊烟袅袅,还有自由自在在树枝的小鸟,天空还有飘逸的云朵,路上还有赶吃粽子的行人。

此刻,家乡下小雨了吗?飘着家乡味道的粽子,何时才能吃到,家乡的云朵,我何时才能看到,我家屋顶上的炊烟,何时再看到,老妈做的可口饭菜,何时才能一起品尝。

本文标题:端午节手抄报粽子飘香-粽子飘香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22444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