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之我见
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之我见
摘要
中国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我国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多方合作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力量;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层战略;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的重要性等。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原则、多方、合作、非政府组织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我国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
指在现代化建设中,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它既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
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和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它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取消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 其次,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条件,它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
再次,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因此,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科教兴国,不断创新的原则。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紧密结合。
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四方面的积极性,政府要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发挥主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
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加强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 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多方合作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是135个人,世界平均数字为45个人。在东部地区人口最密集的12个省每平方公里是509个人。我们在中国旅行所看到的人
的密度和在美国旅行和欧洲旅行看到的人口的密度是不一样的,更不用说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了。所以中国的发展我相信不会跟随着美国、澳大利亚或加拿大的发展模式,比如说我们的小汽车,即使我们将来很富的时候也不会像他们用得这么多。我们希望全世界要有一个思想准备,就是中国在富起来之后会对全世界的资源配置产生重大的改变。比如说石油我们现在每年大概进口一亿两千万吨,这肯定是石油涨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这并没有伤害全世界,因为我们出口了同样多的东西,那些东西是价廉物美的。中国的发展需要研究机构和政府共同探讨的合适的发展模式,但是最后还要通过价格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来得到实施。 可持续发展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它需要所有的各方——企业、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的参与。环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它跟一般的资源问题有所不同,一般的资源有效利用问题可以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因为市场是最有效的配置资源的工具。我国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以后,资源利用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总产出增加了六七倍了,使得人民生活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但是环境问题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市场并不能解决环境的污染问题,相反市场本身还会产生很多经济学所称的“负的损害性”。像这样的问题显然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而需要有各方面的合作。一般来讲,市场之外的力量最主要的就是政府,所以政府在可持续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问题。政府的特点是什么?它是一个权威组织,它是居高临下的,特别在中国,因此它适合于做一些强制性的规定,比如说在保护环境方面要强制性地防止过度的污染排放。这个只有政府能做,老百姓做不了。但是还有更多的事情政府做起来并不见得有优势,而是需要各界的人来共同参与,比如说爱护环境,这类的活动政府是无能为力的,它需要从学校教育开始贯彻到企业到家庭来共同努力完成。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层战略
改革开放二十五年,社会发展进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新的观念的成长,很多重要的观念实际上都是从专家学者的书斋里研究出来的,比如现在已经广为流传的NGO的观念、消费者权利的概念、社会平等的概念。新的理念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现在已经成为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重要的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当中的一个核心观念,这说明中国的开放进程当中理念不断的创新和扩散。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操作层面要落实在草根阶层,落实在社区,因为里面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我们可以分门别类地在一些地区或者是在一些区域当中看它的过去和未来发展,看它的成就和问题,但是我们从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概念当中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实践、社会力量的组合能够有新的理解。
可持续发展最后推广的社会者到底是谁,我想是整个社会成员,包括这一代的,下一代的,甚至下下一代,核心的问题我认为是能力建设,当我们把能力建设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平的时候,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建设就有一个操作的途径,我们就能够避免更多的损失
五、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的重要性
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的号召,制定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在中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说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够像中国政府一样明确地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而且切实地落实到全国各级政府的中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当中。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上还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战略,是一个政府决策的战略。我们还应当看到,团体和公众参与是中国目前可持续发展实施中非常薄弱的环节。
在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更多地关注绿色GDP,一些政府官员的片面发展观受到批判,有效利用资源越来越得到认可。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农民工也受到了关注,开始废除了收容制度,解决农民工的工资问题,以及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包括考虑建立农民工的组织这些问题,还有针对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如何防止出现西西里现象。企业现在除了关注ISO9000、ISO14000以外也关注到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ISO8000,很多国家大型建筑工程已经开始用社会评价来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在环境领域,非政府组织团体发展极为活跃,而且中国的环境非政府组织更多地融入国际运动(https://www.xiaozongshi.com)当中。
比如说关于建水电大坝的争论。取得的最显著的胜利就是2003年为了保护都江堰,很多学者、政府官员、新闻媒体和 NGO,大声地疾呼,迫使这个计划取消。怒江的开发计划也是在公众的压力之下暂时地被搁置起来,北京在公众的呼吁下制止了北京动物园的搬迁工程。这就是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的重要性。
六、总结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根据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在199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方略,可持续发展明确了人口、资源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人类经济和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到有不竭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不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必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也就是要求发展与人口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要求当代人的发展不应该损害下代人的利益当代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也不应该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而人口、资源问题是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迈过的一步,因为人口增长过快,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日益沉重而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破坏和浪费也会直接引发环境问题。为此,要实现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利用有限资源;依发保护和治理环境,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努力实现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黄瑞雄.《自然辩证法概论》广西师范出版社 2010.9
[2]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案例大赛特别报道》由《经济观察报》社和壳牌中国集团主办 2004.9
[3]《可持续能源》Sustainable Energy,ISSN Print: 2164-9219;ISSN Online: 2164-9065
[4]《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 出自《再生资源研究》 2002年 第一期
[5]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72年6月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全体会议于斯德哥尔摩通过
[6]朱玲.《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2013.8
[7] 陈明.《可持续发展概论》(高等)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8.7
[8] 罗杰斯 (Rogers.P.P).《可持续发展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版 2008.7
[9] 余永定.《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未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版 2011.8
二 : 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SRVCC_Miss
原文地址: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SRVCC作者:小琨琨的爸爸目录IMS中的会话持续性概念会话持续性的范围移动IP、SRVCC实现语音业务切换的思路分析双模终端的类型SRVCC架构分析SRVCC的网元1,eMSC向IMS发出SRVCC切换请求2,MME执行VoIP和非VoIP媒体分离功能,并向eMSC发起SRVCC切换3,HSS新增用于SRVCC的参数STN-SR、C-MSISDN4,UE要具有SRVCC能力5,E-UTRAN(LTE接入网)的SRVCC能力6,UTRAN(HSPA)的SRVCC能力7,SCCAS负责锚定与切换8,EATF功能实现IMS紧急呼叫到CS的SRVCC切换SRVCC业务流程概述SRVCC业务流程细化IMS侧的SRVCC呼叫流程(单路呼叫、多路呼叫)IMS紧急呼叫的SRVCC过程SRVCC流程的改进思路E-UTRAN附着过程中与SRVCC有关的参数E-UTRAN业务请求过程中与SRVCC有关的参数==============================================================IMS中的会话持续性概念IMS有关的会话持续性技术集中在语音业务的会话持续性。要求是:业务中断时间不超过300ms,尽量避免升级或修改传统的2G/3G网络3GPP23.237-c006.3.2.1.4 PS– CS Access Transfer: PS to CS – Single Radio
eMSC在发起向IMS的会话切换时,主叫号码是MSISDN,被叫号码是STN-SR。
4a-1、4a-2、4a-3用于ICS终端在切换后更新Gm接口的呼叫控制信令路径。
4b中SCCAS会释放原LTE侧接入leg。
见3GPP 24.237-b40 IP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Service Continuity;Stage 3Figure A.15.3-1: Signalling flow for PS-CS access transfer:PS-CS第26步以后是mid-call feature。UE A在切换之前,同时处于两路呼叫当中。所以切换之后需要mid-call feature,由SCC AS发起第二路呼叫的切换。IMS紧急呼叫的SRVCC过程三 : 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ICS,SRVCC,eSRVCC85
1. 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ICS
参考文献:
1,邮电设计技术:移动软交换向m-AGCF演进分析
2,3GPP ICS标准
目录
ICS概念
ICS的用户需求场景
ICS对现网的影响
ICS中的用户终端
ICS中的用户标识
ICS、SRVCC、eSRVCC间的关系
ICS架构图
ICS中的SCC-AS
ICS中的新概念
1,呼叫控制信令、承载控制信令
2,接入域选择ADS
3,T-ADS(被叫侧接入域选择)
4,增强MSC服务器(enhanced MSC,eMSC)
ICS中业务流程
1,注册流程
2,MO侧
3,MT侧
ICS架构方向、实现方案的选择
引入ICS概念后,CS域\PS域\IMS的改造
ICS中的紧急呼叫
ICS中的短消息
================
ICS概念
3GPP IMS最初的设计是利用PS域作用户接入网络,用于进行会话控制和建立会话承载。ICS(IMS Centralized Services,IMS集中业务)对IMS架构进行增强,使CS域也能作为接入网络,用于建立会话承载(由CS域或PS域提供会话控制)。
ICS可视为移动语音业务网络演进的一个中间阶段:
阶段1:CS域与IMS域并列为PLMN的三个域之一。
即:CS域独立作会话承载与会话控制,独立接入业务网络,与PS域接入的IMS间只有互通关系。
阶段2:CS域演进为IMS域的接入网,提供会话承载功能(由CS域或PS域提供会话控制),业务完全由IMS域提供。即ICS的架构。
由于阶段2中CS域、PS域接入都由IMS域提供语音业务控制,则由于当前接入网络技术的多样性而产生了无线网络间切换(不仅是PS域切换到CS域,不同PS域间,不同CS域间存在这个需求)时的语音业务会话持续性需求,并且需要增强IMS域功能来为
切换提供语音业务会话持续性。
所以:阶段2中:ICS与SRVCC将共存。
阶段3:CS域消亡,ICS也随之废弃。所有终端都统一到LTE无线技术,且均由LTE承载接入IMS。
阶段3中底层无线网络间的切换对IMS域应该是透明不可见的。
ICS方案要求ICS用户在PS域、CS域接入IMS业务均能得到一样的体验。包括常见的补充业务(如号码显示类、呼叫限制类、呼叫转移类)、Mid-Call业务(呼叫保持/等待,会议、ECT)、业务信息设置(如改变前转号码)(设置业务信息的方式有多种,如使用Ut接口,或CS域接入时使用USSD接口。如传统UE只能用USSD、传统IMS UE可在CS域与PS域接入时均使用 Ut接口 )。
3GPP TS 23.292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centralized services;
Stage 2
是ICS的框架性协议,描述了各种功能对网元的要求,及涉及的信令流程。
ICS的用户需求场景
用户通过CS域接入的场景至少包括:
1)许多情况下,CS域接入的语音质量较PS域高。
IMS终端当前的PLMN 接入网没有提供PS域,或其PS域不能提供多媒体(比如只能提供语音、不能提供视频)传输能力,或其PS域不能提供可靠的语音业务QOS保护。(LTE中使用PCC为PS域承载VOIP作出QOS保证,而老的3G尤其是2G 网络的PS域较难提供这种保证。而语音业务的收费模式与习惯要求运营商必须保证 语音业务的呼叫质量与接通率)
LTE中, IMS信令是Non-GBA承载的,而VOIP媒体则是GBA承载(QCI=1,最高优先级,时延要求100ms)。
2) CS域传递呼叫控制信令、承载控制信令、媒体时, 在安全性上较有保证。
3) 运营商需要给现网2G\3G 用户发展新业务时,不希望继续在CS域的 MSC或智能网来开发。由于新发展的用户经常通过LTE接入(IMS提供业务),新旧用户也可以通过 2G\3G 接入网络(比如用户有双模单待(WCDMA、LTE 双模)手机)。此时,同时在IMS域与CS域、或智能网同时开发新业务的成本或数据一致性较难保证。
如果同时在IMS、CS域开发新业务,用户的语音及补充业务需要同时在IMS和CS网络中维护。此时由于用户数据分别存在于IMS和CS网络中,其同步性、业务扩展性和灵活性都受到了限制。用户数据的同步在实施上经常很困难,尤其是IMS设备厂商与CS设备厂商是不同厂商时,用户数据的一致性、业务体验的类似性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同一个业务在两个厂商设备中,其用户数据格式经常是不同的)(运营商为所有设备商定义通用数据格式经常难以操作)
而当引入ICS之后,用户在CS域网络的旧用户数据继续保持(旧用户业务数据需要一次性割接到IMS网内,仍存在数据格式转换的问题)。新业务数据只在IMS网内维护。虽然仍存在公共用户数据的同步的问题(比如新用户的开户,需要同时在 3G HSS\IMS HSS上进行,对BOSS来说,需要双下插数据。当然这也是现网BOSS系统数据接口的常规工作),但由于补充业务只在IMS网内提供,数据同步的工作量将比“同时在IMS、CS域开发新业务”要减少大部分。 毕竟用户业务数据比基本用户数据要多得多。 好处是统一用户业务数据管理,减轻运营维护的压力。
注:未来3G\4G HSS与IMS-HSS将融合在一起,避免了用户数据在PLMN接入网、IMS域的同时维护的困难。
4)用户可以升级UE到IMS UE、ICS UE(后两者定义见下),也可以不升级UE,仍使用传统手机。
作为接入IMS域的vMSC,可以升级为eMSC,也可以不升级。
5) 用户可以选择通过CS域接入,或通过PS域接入。这个选择性在主叫侧、被叫侧均被提供。好处是CS域接入的呼叫质量更高(运营商也可能对于不同接入方式提供不同费率)。
6)非ICS用户、ICS用户允许共存。
运营商可以选择ICS业务推广力度。在初期只迁移部分CS域用户到ICS中,给这部分用户的好处是可以享受到IMS内的新业务。
ICS对现网的影响
ICS为IMS会话提供使用CS媒体承载的机制,通过ICS,用户所有的语音业务都可由IMS提供。无论通过PS域还是CS域接入,用户会话都可由IMS控制。
ICS方案兼容传统PLMN方案,即:PLMN本地网内用户(也包括漫游用户)是否有可能一部分用户不是ICS用户,它们的呼叫仍在PLMN内路由
原因是:使用了eMSC之后,ICS用户与非ICS可在PLMN接入网内共存,因为HSS签约数据可判断用户是否支持ICS,ICS用户会被eMSC代替发起IMS注册,所以ICS用户发起的呼叫可被eMSC定向到IMS域,而非ICS用户则被eMSC转回MSC路由。
而普通MSC判断是否ICS用户的方法是到IN去查,IN网分配IMRN的方式可能是根据SCP根据签约数据添加接入码,帮助路由到IMS。或直接由SCC AS的gsmSCF功能(VCC架构中定义)分配IMRN。
CS用户漫游到支持ICS的CS域后,仍使用CS网络做业务。
虽然传统MSC接入也被ICS所允许,但传统MSC无法实现与TAS间的I3接口,无法实现mid-call业务。导致后果:ICS用户漫游到不支持ICS的MSCS时,如仍通过camel方式锚定到IMS,但此时将无法实现Mid-Call业务。 另一种方案是:由MSC本地提供业务。
即使PLMN本地网内的通话,也会上到eMSC或普通MSC后再发给IMS域的SCC AS锚定。所以锚定功能实际上由 MSC+SCC AS共同执行。
这样改变了PLMN网内路由方式,所有本地(visited)MSC的路由都会指向本地网边缘的eMSC或普通vMSC。eMSC一定会把呼叫定向到IMS域,而普通MSC则需要查询IN得到IMRN后再定向到IMS域。
注1:ICS部署时可能有一个问题:即使主被叫在同一个CS域进行会话,仍要锚定到IMS域进行会话控制和业务触发。不仅信令会有迂回(业务控制信令、CS承载控制信令都经过互联网上的SCC AS),媒体也会有迂回(CS承载控制路径是经过eMSC控制下的CS-MGW),这增加了会话接续时长(主要由于IMS域处于互联网,时延较长)与媒体互通节点的开销(如编解码转换),
只要主被叫中有一个用户是ICS用户(比如另一个用户是传统CS 用户),上述问题就存
在。
普通MSC需要查询IN后才可经过MGCF路由到IMS域,在ICS出现之前已经产生了CS域通过这种方式接入IMS的方案,称为非锚定方案(对应的锚定方案是指 IMS AS直接提供MAP与CAMEL接口,对MSC/SSP来说,IMS AS相当于智能网SCP,这种方案称为锚定方案)。 它的问题在于:GSM的智能网CAMEL协议只能实现一次触发,即IN业务与IMS域不能同时签约。同样,C网智能网协议中用户只能签约一个SCP,不支持多业务触发嵌套。另外许多运营商的PLMN IN现网已经提供了上百种业务,不可能全部放弃或转到IMS网来,PLMN现网业务与IMS业务需要共存,但实际部署时经常出现业务冲突问题,即一种业务的实现影响了其它业务的实现结果(同样的问题在IMS域内多业务AS之间也存在,有时在解决上通过IFC触发顺序解决)。
IMS中IFC的触发机制远比IN触发机制灵活,一个用户可以签约多个IFC,触发到多个AS,触发顺序按优先级功能,触发条件可按号码、信令和SDP中任何字段来触发(对AS来说,相当于由SCSCF来过滤呼叫),比如按媒体类型触发,实现了精细化控制。
普通MSC呼入时,没有携带接入网信息,MGCF可能不能补充接入网信息,IMS域内TAS无法知道用户当前是否漫游、及接入网信息,对于BAIC-Roam(漫游出归属PLMN国家后闭锁入局呼叫)业务无法执行。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 3G HSS与IMS-HSS 之间的交互来取得用户当前的VLR-ID。
对于地域广泛、地区繁多的国家,某个分支A(如省一级)要开展ICS业务时,不但要改造本省的PLMN与IMS网络,还要保证用户漫游到其它分支后,其它分支的PLMN接入网的vMSC能将用户始发呼叫转到Home IMS来。由于PLMN中IN业务的触发是由主叫侧visited域来控制(即vMSC触发),则A省运营商要保证全国各省的vMSC都要改造,以触发到SCP去取得路由。
ICS中的用户终端
ICS方案针对的是拥有 2G\3G CS域接入能力的UE。在这个方案中,UE也可以具有2G\3G\4G PS域接入能力。但ICS方案的关注点是:UE通过CS域来传输媒体时,UE与IMS之间的信令传递机制。
引入ICS概念后,根据用户终端功能的不同可以将 ICS网络内的终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传统UE:包括2G/3G 中的传统UE,只能通过CS域进行语音呼叫。
2)传统IMS UE:2G/3G/LTE中传统UE,如果所处PS域能提供VOIP语音业务保证(PS域对于IMS信令、IMS媒体需要提供不同的QOS,而传信令的要求较低),且UE上安装了IMS应用软件。这种UE同时具有CS域、PS域的接入能力。
3) ICS UE:比传统IMS UE更进一步,要求支持ICS UE的能力。
上述终端均为ICS方案所接纳(下文的ICS用户包括了三类终端),并允许它们在Home域与Visited域接入时均可提供ICS功能。
终端不同,对于ICS方案的实现架构影响很大。有些运营商和厂商倾向于ICS UE。而大部分运营商更关注传统UE、传统IMS UE 的接入。
使用ICS UE后,从业务体验上来说,由于终端能力强大,可能更容易开发新业务(即使从CS域接入)。I1\Gm接口对PS域 Qos要求不高,各种复杂的新业务流程引入不需要修改eMSC或MSC,直接升级TAS、SCC-AS与终端升级软件即可。比如转接、三方、接续等操作可通过Gm口传递。部分拥有较强终端定制能力的运营商支持这种方案。
但传统IMS UE当从PS域接入时,即走传统IMS流程时,各种IMS新业务均可使用。 而从长期来看,通过LTE接入总有一天会成为主流,ICS UE也将是临时的解决方案。 所以:传统IMS UE在ICS接入的方案,更容易成为当前的主流方案。
ICS中的用户标识
ICS终端、IMS UE仍支持传统的IMS用户标识。
当eMSC收到CS域注册成功的通知时,它会代替终端进行注册,它使用特定的方法来生成用户PUI与PVI(称为 ICS专用PUI与PVI),并支持GRUU。为了避免双注册(当用户也在PS域中进行IMS注册时)冲突,HSS中配置了 ICS专用PVI,它与IMS PVI拥有相同的隐式注册集PUI(即一个用户的签约数据中有两个PVI,对应同一个隐式注册集,对应同样的业务触发IFC,这让用户不管是从PS域接入,还是CS域接入,都能触发到同一个TAS进行补充业务处理,TAS中将此视为同一个用户的两次呼叫,区别只是地理接入位置、当前接入网不同。 )。隐式注册集中也被加入了 ICS专用PUI。
这种用户标识的设计,使得SCC AS的Sh接口必须识别PS域发起的IMS注册与 CS域发起的IMS注册。
HSS中用户的IMS profile中使用Tel uri作为缺省PUI,它与CS域的C-MSISDN相同。可以支持2G\3G与IMS同号。
ICS、SRVCC、eSRVCC间的关系。
ICS内的切换设计只针对 2G\3G CS域内发生切换时对IMS呼叫的影响。 (3G的CS域切换到 2G CS域时,媒体仍在CS域中承载,但PS域可能丢失,这只影响了Gm接口,不影响会话持续性)
SRVCC针对4G LTE网络(只有PS域)在会话中切换到2G\3G CS域或PS域的流程。(原始需求是:用户在LTE蜂窝内发起呼叫,呼叫中高速移动,并切换到 2G\3G 的蜂窝内)。所以要支持SRVCC的话,即意味着部分支持了ICS的功能。
eSRVCC中引入ATCF,ATCF向SCC AS屏蔽终端类型的区别,比如对通过Gm、I1、I2等接口发起的呼叫。则ATCF需要支持ICS中的Gm,I1接口。Gm、I1发起的呼叫,业务控制信令和承载控制信令的合并,由ATCF来实现。
ICS架构图
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ICS,SRVCC,eSRVCC85_SRVCC
图:ICS架构
I1、Gm接口:只执行呼叫控制信令,不执行注册功能。注册通过eMSC来发起。
I3接口要求实现“interwork CS signalling”和“service setting”,重点是用于传递mid-call信令与用户状态、用户配置信息。可能基于Ut接口实现。
ICS中的SCC-AS
SCC AS作为Home域的SIP AS存在,是所有ICS用户起呼与终呼的锚定点。方法是通过起呼IFC与终呼IFC。它应该作为起呼iFC中的第一个AS和终呼iFC中的最后一个AS。另外主叫侧或被叫侧的S-CSCF也可能采用PSI终呼过程来转发请求到SCC AS。
SCC-AS接续了ICS用户与远端用户之间的呼叫,它作为B2BUA,两侧的call leg分别称为: 接入分支(或称近端分支,local leg,Access leg):UE和 SCC AS之间的呼叫分支。 远端分支(remote leg):在SCC AS和远端用户之间形成的呼叫分支。在远端分支调用TAS和其他应用服务器。
SCC AS的功能:
CS访问适配(CAA):当呼叫控制信令通过CS域传递时,它维护 呼叫控制信令 流程。 ICS用户代理(IUA):它控制本端leg的呼叫承载建立(当通过CS承载接入时),即维护 承载控制信令 流程。当ICS UE使用I1\Gm接口作为呼叫控制信令时,因为SCC AS与本端UE间同时维护了两个会话,IUA会关联两个会话,对远端只体现为一路标准的IMS呼叫。 终呼域选择(T-ADS):选择ICS用户的接入域,或获取CSRN将终呼发往CS域功能。它会考虑接入域和UE的能力、IMS注册状态、CS域状态、已有的活动会话、以及运营商策略来进行选择。
T-ADS的选择结果是:媒体通过PS域建立、或媒体通过CS域建立并使用Gm\I1进行呼叫控制、或媒体通过MSC(eMSC或普通MSC建立)。(当媒体通过Gm\I1作呼叫控制时,ICS用户会自行发起CS域的起呼)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接入网选择ICS用户的Contact 地址。
如果UE通过标准MSC Server注册到CS网络,T-ADS获取CSRN以将终呼请求通过CS域传递给UE。
UE T-ADS也可能被执行,甚至与T-ADS同时执行。
ICS中的新概念
与传统IMS架构(或手机通过PS域接入IMS进行VoLTE呼叫)相比。ICS提出以下新概念:
1,呼叫控制信令、承载控制信令
承载控制信令的概念,在IMS与PLMN、PSTN中都是没有的。虽然IMS中的呼叫、媒体是走不同路径,但媒体路径的建立受呼叫信令所控制,媒体层RTP本身也有信令功能,但它与ICS中的承载控制信令的作用完全不同。
也许Nortel、AT&T当初提出这种思路,只是为了只是希望业务增强主要由终端实现,对网络影响要小。但我看来,区分出这两种信令,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电信技术演进方向:将呼叫功能区分为两部分:基本呼叫与业务控制、媒体控制。两部分功能走不同的信令路径,分为不同的SIP会话。由SCC AS将这两个会话关联起来。这是呼叫功能细化的一个思路。
呼叫控制信令(或称业务控制信令,Service Control Signalling Path)、承载控制信令(Bearer Control Signalling Path)可分离或合并。
当分离时,
呼叫控制信令的两端是:UE、SCC-AS。允许通过两种接口中的任一种完成。如I1(建议是CS域的USSD信令),Gm(PS域接入时)。针对ICS UE。
此时SCC-AS会同时维护两个SIP会话,一个会话(呼叫控制信令)完成UE的呼叫控制或切换(它在I1或Gm接口完成)。另一个会话完成媒体的交换(通过CS承载控制信令完成)(它的路径是:SCC-AS、eMSC、CS域、手机)。
对SCC-AS来说,需要将两个SIP会话进行关联。
注:I1、Gm接口也用于释放过程。另外,2个SIP会话中,任一个出现异常,都需要SCC AS释放另一个会话。 在切换之后,I1、Gm接口可能丢失,此时仍需要保持会话。
ICS UE的引入带来了信令流程的复杂性。
当合并时,
呼叫控制信令将从用户所处的 visited PLMN或当前接入PLMN 的CS域传递到IMS域内,即与承载控制信令的呼叫路径是一样的。
此时SCC-AS只需要维护一个SIP会话即可。SCC-AS将完全作为B2BUA,会维护远端与近端会话的连接。
注:
注:不管是分离还是合并,当通过CS域接入时,本端用户在 visited PLMN或当前接入PLMN 的媒体总是在CS域承载。
一般所说的“CS域接入”是指用户呼叫的媒体,在所处接入网(PLMN)内这段,总是利用了CS 域传递。此时,用户仍可利用PS域或CS域或USSD来传递呼叫控制信令(PS域承载的传递媒体的QOS要求较高,但传递 SIP信令的要求一般可以满足)
三种ICS终端均可以使用 普通MSC+MGCF 建立语音承载。
三种ICS终端也可以由 eMSC 将媒体SDP带给IMS核心网建立承载。
注:
ICS UE使用I1\Gm接口来进行呼叫控制,呼叫建立流程复杂,建立时间增长。
I1接口使用USSD方式。可能的方式是SCC-AS通过MAP连接eMSC,或通过其它协议
(如
短消息SMPP协议)连接USSDC。
2,接入域选择ADS
接入域选择(ADS, Access Domain Selection)(或称起呼域选择)
它指ICS UE(或传统IMS UE)在发起始呼时,基于网络能力及运营商策略来选择是使用CS承载还是PS承载。
对终端来说,既然CS域、PS域都可以接入IMS(呼叫与注册),那么它作主叫时,也存在域选择的问题。这完全由UE自己完成。
选择因素包括:
- 当前可得到的接入网种类:如PS,PS+CS,CS;
- 当前接入网PS接入是否支持IMS 语音(如IMS voice over PS Session Supported Indication);
- UE的设置(如IMS PS Voice preferred、IMS PS Voice only、CS Voice preferred、CS Voice only)。
注:ICS UE、传统IMS UE在注册过程时也面临这种选择。上述终端本身是要注册到CS域的,当CS域注册成功后,eMSC会代替用户发起IMS注册。当它们支持PS域时,并且PS域支持IMS语音或视频时,UE应该也从PS域向IMS中进行注册。
3,T-ADS(被叫侧接入域选择)
由于允许终端可以选择PS域、或CS域向IMS进行双注册(另外,通过普通MSC接入时,UE不需要注册)。
那么在被叫侧需要选择一种域呼向用户。此时终端如只在一个域内进行了注册,选择是唯一的。如终端同时从两个域进行了注册,那么选择的策略将比较复杂
T-ADS分两种: 1)完成由SCC-AS来执行T-ADS。 2)SCC-AS先通过呼叫控制信令路径(I1,Gm)呼向终端,由终端来选择一个域把选择结果通过 18x响应返回给SCC-AS。 在选择完成后,SCC-AS将呼叫发给UE(利用承载控制信令)。
3GPP 29.328 Sh接口中定义了一个参数(T-ADS Information),可以取得UE当前小区是否支持IMS语音的信息,参数值如下:
- IMS-VOICE-OVER-PS-NOT-SUPPORTED (0)
- IMS-VOICE-OVER-PS-SUPPORTED (1)
- IMS-VOICE-OVER-PS-SUPPORT-UNKNOWN (2)
T-ADS需要知道PS域、CS域是否可达(UE reachability for IP),参数值是
- UE-IP-REACHABILITY-MME. Its possible values are:
- REACHABLE (0)
- UE-IP-REACHABILITY-SGSN. Its possible values are:
- REACHABLE (0)
Location Information参数将用于选择CS域呼叫目标。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CS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GPRS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EPS
4,增强MSC服务器(enhanced MSC,eMSC)
它类似于Tispan为固网用户定义的AGCF网元(PES子系统)。eMSC也可称为mAGCF或m-AGCF(m即mobile)。
AGCF可将固网用户接入IMS(接入网可能改造为:普通电话通过AG\IAD接入。也可能未改造,直接让 C5局或C4局通过TG\SG接入 AGCF)。
而mAGCF可以将3G\2G CS域用户接入IMS。CS域不需要任何改造(HSS要增强以支持ICS用户参数)。
mAGCF会完成CS域信令到SIP信令的转换。不仅是呼叫信令,它在收到CS域的注册完成通知或位置更新时,会代替用户发起IMS域的注册。
mAGCF会控制CS-MGW,目的是完成CS域媒体和基于IP的RTP流的转换。甚至有TC(Transcoding)功能。
注:eMSC在ICS方案中并非强制使用。
UE也可以通过普通MSC接入IMS,当此时,用户无法完成在IMS域的注册功能,将置为IMS域的强制注册状态。普通MSC完成CS域呼叫信令与SIP invite或refer的转换。 而在作被叫时,SCC-AS的T-ADS功能可以选择到CS域呼出到用户。
3GPP 29.292-a10 5.7 Supplementary Service Configuration 中要求eMSC能把USSD配置消息转化为Ut接口的消息发给TAS,然后收到http 响应后发 RELEASE COMPLETE给终端。 注1:当UE通过PS域接入IMS时,不需要经过mAGCF。
注2:eMSC的使用并不是必须的,它比使用普通MSC的好处是:不需要更改现网的路由路径(不需要智能网帮助路由,即重定向),则呼叫建立更快,运营维护也方便。更易实现用户补充业务集中实现(尤其针对老的2G MSC设备)
注3:当其它网络的非ICS签约用户漫游到eMSC时,eMSC需要Fall back到普通MSC,为用户提供业务。
2. 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SRVCC
目录
IMS中的会话持续性概念
会话持续性的范围
移动IP、SRVCC实现语音业务切换的思路分析
双模终端的类型
SRVCC架构分析
SRVCC的网元
1,eMSC向IMS发出SRVCC切换请求
2,MME执行VoIP和非VoIP媒体分离功能,并向eMSC发起SRVCC切换 3,HSS新增用于SRVCC的参数STN-SR、C-MSISDN
4,UE要具有SRVCC能力
5,E-UTRAN(LTE接入网)的SRVCC能力
6,UTRAN(HSPA)的SRVCC能力
7,SCC AS负责锚定与切换
8,EATF功能实现IMS紧急呼叫到CS的SRVCC切换
SRVCC业务流程概述
SRVCC业务流程细化
IMS侧的SRVCC呼叫流程(单路呼叫、多路呼叫)
IMS紧急呼叫的SRVCC过程
SRVCC流程的改进思路
E-UTRAN附着过程中与SRVCC有关的参数
E-UTRAN业务请求过程中与SRVCC有关的参数
============================================================== IMS中的会话持续性概念
IMS有关的会话持续性技术集中在语音业务的会话持续性。 要求是:业务中断时间不超过300ms,尽量避免升级或修改传统的2G/3G网络
对于语音呼叫而言,由于用户的呼叫分为MO侧与MT侧,主叫侧与被叫侧都可以发起呼叫。各种切换技术关注的重点是发起切换侧UE(称近端)所在网络(2个接入网与一个核心网)的信令与媒体流程。而远端UE的流程不作为重点,往往只是一个收到媒体切换请求并响应的过程。
语音呼叫连续性(Voice Call Continuity,VCC)很早就被提出,伴随IMS从起始、发展、成熟、演进各阶段都在3GPP 标准中被研究。08年前IMS语音呼叫经常从wifi接入,所以R7的VCC(也称DR VCC)开始仅指wifi与2G\3G CS域间的切换。并且生产出了双模双待的手机(Wlan常是5G频段,2G\3G常是2G频段),伴以系统侧设备的支持,称为DRVCC或DR-VCC(Dual Radio VCC).
随着LTE的普及,但2G、3G网络仍将长期存在。LTE/EPC不提供CS功能,Voice应用将需
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ICS,SRVCC,eSRVCC85_SRVCC
要依赖于IMS。LTE的早期部署将仅覆盖部分人口稠密地区。
用户已满意于2G\3G网络的语音质量与覆盖,运营商与厂商开始研究VoLTE呼叫如何切换到2G\3G的CS域语音呼叫,开始也纳入VCC范围。但业界发现难以生产同时在LTE、2G或3G 同时待机的手机(无法同时支持两个RAT技术)(支持LTE和GSM/UMTS的双模手机很难实现双模双待,不能同时附着到LTE和GSM/UMTS系统上进行收发数据或者进行通话,) 人们提出SRVCC或SR-VCC(Single Radio VCC)概念,UE本身支持双模单待,基本的SRVCC方案允许语音呼叫从LTE侧(或HSPA)的IMS呼叫切换到2G\3G\3GPP2 CS域。各种增强的SRVCC方案允许含视频的多媒体呼叫的切换、反向切换(从3G切换到LTE侧)。
3GPP对原3GPP R7的Dual Radio VCC机制进行了修改,以支持EPC中的这种Single Radio场景,并称为SRVCC技术,包括E-UTRAN与UTRAN/GERAN之间的SRVCC以及E-UTRAN与3GPP2 1xCS的SRVCC,还包括UTRAN的HSPA与UTRAN/GERAN的CS域间的SRVCC。 SRVCC方案已比较成熟,MSC server assisted mid-call feature对于语音呼叫中各种补充业务提供了支持。SR-VCC 实际上是个切换过程,要求运营商已经部署了IMS网络。
SR-VCC技术可能在LTE网络部署的前期和中期使用,随着LTE网络的覆盖扩大,SR-VCC技术的使用逐渐减少直至消亡。
注:原始需求是LTE初期是热点覆盖,而2G\3G是广域覆盖,所以用户在LTE覆盖边缘的语音呼叫持续性很重要。除了SRVCC之外,还有CSFB方案作为SRVCC的有力竞争对手,两种方案受不同运营商、厂商的支持。VoLGA方案已被3GPP放弃。
SRVCC的定义: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Voice call continuity between IMS over PS access and CS access for calls that are anchored in IMS when the UE is capable of transmitting/receiving on only one of those access networks at a given time.
CSFB的主要缺点是并未从本质上解决LTE提供语音业务的问题,而且每当用户需要语音业务时,用户在LTE网络下的业务都需要中断、切换或挂起,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频繁的系统间的模式转换由语音业务触发,因此与传统意义上的系统间切换触发条件,例如由于LTE覆盖不好引发的向2G系统的切换不同,这种问题无法通过在网络部署阶段的优化来改善。
对于已经部署或计划部署IMS的LTE运营商(也有CS域现网)来说,倾向于使用SRVCC。而部分LTE运营商不打算通过IMS提供语音业务(定位于纯管道运营商,只提供数据业务),而又有CS域现网用户,那他们会倾向于使用CSFB。
会话持续性的范围
固定电话中没有漫游、移动、切换等要求。而移动网络从最初设计开始,就允许用户在其网络范围内、甚至是有同种无线信号覆盖的地区(允许跨运营商)的移动,由此带来了在会话(分语音会话、数据会话)中进行移动的需求。
用户会话中移动可以包括各种场景,直接影响了设计方案。比如(不限于)
1,会话完全建立后的移动,不分主被叫。
2,会话未完全建立时的移动,比如在被叫侧返回振铃消息期间(因为可以振长达60s),主叫或被叫用户发生移动,即振铃态切换。
3,跨运营商,单制式的移动。比如2G网络内的移动,包括了基站间切换、MSC间切换、GGSN(数据业务)间的切换。也称系统内切换。
4,多制式的移动(如2G网络移动到3G网络,或反之。如WCDMA切换到CDMA 2000,或反之)。称系统间切换。
5,在引入voip后,wifi(voip)与3G\2G\LTE 间的切换。
6,VOIP呼叫间的切换:如原呼叫在wifi\LTE中执行voip(IMS),切换到2G\3G 的PS域
继续走VOIP。
7,Voip呼叫与CS域呼叫间的切换。如原呼叫是PS域接入的IMS语音,切换后变为CS域接入。
8,数据业务的切换:如数据业务从LTE切换到2G\3G的PS域。
9,上述各种场景的组合。
移动IP、SRVCC实现语音业务切换的思路分析
移动IP的思路是:本端用户空闲、或呼叫时发生移动或切换(一般来说,空闲下发生移动,而呼叫中发生切换),由IP层屏蔽移动性,对远端来说,本端的IP地址不变。
上层业务(TCP、基于UDP、TCP、SCTP的应用层协议)完全不可见,业务仍能持续。 原因是:移动前两个主机间建立的TCP连接、UDP连接、SCTP 连接,移动后两个主机上的这些连接仍正常存在。只是移动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丢包或链路维护消息增多。
对于语音呼叫来说,即切换前后,通话两端手机上的 信令连接\媒体连接 不变。即应用层完全感知不到切换。
而SRVCC的思路是:本端用户呼叫时发生移动,允许本端终端的IP地址重新分配。但MSC会代替终端发起SRVCC切换请求(同时,本端手机与MSC之间的CS域连接也会建立),与SCC AS之间建立一个新的本端呼叫路径,提供一个新的本端媒体地址给SCC AS,SCC AS会通过媒体切换过程让通话两端的媒体层连接重新建立。
所以:SRVCC中,切换后,SIP层信令连接\RTP层媒体连接 会在原通话两端重建。即应用层感知并参与切换。
双模终端的类型
SRVCC双模单待:某段时间只能支持一种接入网,但允许切换到另一种接入网,即为单待。 CSFB双模双待(双收单发):CSFB方案没有VoLTE与IMS。用户在LTE网络中只进行数据业务,语音业务仍由CS域来做。但CSFB终端并非完全的双模双待,它可以在两种接入网络(LTE、3G CS域)中待机,但只能在3G CS域中接受与发起呼叫。
当这种用户做被叫时,通过EPC网络与CS域间的Gs接口,将语音呼叫回落到CS域来处理。
双模双待(双收双发):同时使用两种接入技术,并允许同时在两个接入网中进行不同的呼叫。当这种终端普及后,SRVCC与CSFB就不需要了。
SRVCC架构分析
3GPP提出的SRVCC网络架构如下图:
3GPP TS 23.216 V11.6.0 (2012-09) 图 SRVCC网络架构
在SRVCC架构中,新增了Sv接口及I2接口(上图中MSC与IMS之间的接口,它实际上是在ICS方案中定义的)。
MME和eMSC之间提供Sv接口,以支持SRVCC切换处理。
关键的会话转移(Session Transfer)功能在3GPP TS 23.237中定义,有时也称为会话切换功能。
通过上图可见,
1, 切换前,UE的本端呼叫路径(承载路径见Bearer path before HO,信令路径见sip signaling path before HO )经过LTE的PS域接入IMS。
2,切换后UE的本端呼叫路径(承载路径见Bearer path after HO)经过CS域的承载接入IMS(仍受IMS的呼叫控制,类似ICS)。信令路径在上图中没画,实际上是eMSC发起切换请求到IMS域。切换完成后的呼叫控制信令路径类似于:ICS中,传统IMS UE通过eMSC接入的场景。
注:另一种切换方案是:切换后媒体走3G的PS域。
可见,切换后UE所处网络是支持ICS方案的,本端媒体通过CS域,呼叫业务上移到IMS控制。
SRVCC的实现基础是:Voice over LTE(LTE+IMS)与ICS(CS域+eMSC+IMS)。SRVCC不要求 ICS UE。当然支持SRVCC的ICS UE也可以使用(即:切换到3G后,ICS UE的呼叫可以走I1接口) 在ICS方案中:与IMS接口的MSC可以是eMSC(它可以以前的vMSC上升级,或单独新增IWF互通功能网元),也可能只是普通的MSC。但在SRVCC中的MSC只能是eMSC,因为它必须与MME接口,必须能发起切换请求。
SRVCC的终端,对应于ICS方案中的传统IMS UE、 ICS UE。
SRVCC的网元
在SRVCC方案,我们关心的几个网元
1,eMSC向IMS发出SRVCC切换请求
eMSC对 ICS 中eMSC(3GPP TS 23.292定义)进行了增强。
(1) 处理MME/SGSN从Sv接口发送的针对语音媒体成分的重定位准备过程请求;
(2) ICS功能相关的增强:如果支持ICS功能,并且通过Sv接口接受到ICS flag, 那么MSC Server执行ICS功能。
(3) 根据TS 23.237的定义,调用从IMS到CS的会话切换过程或紧急呼叫切换过程;
(4) 协调CS切换及会话切换过程;
(5) 受理非UE/非用户 触发的MAP_Update_Location过程/MAP位置更新流程;(即切换成功后,MSC发给HSS一个位置更新消息 )
(6) 紧急呼叫情况下,根据条件发送MAP Subscriber Location Report到GMLC以支持位置连续性。
eMSC可以与切换目标MSC合一,也可以独立存在(有时这称为IWF功能)。
它处于在3GPP UTRAN/GERAN中。eMSC有可能支持SIP,也可能不支持SIP。
2,MME执行VoIP和非VoIP媒体分离功能,并向eMSC发起SRVCC切换
MME需要兼顾语音的SRVCC切换和非语音的PS切换处理(或称:VoIP和非VoIP媒体分离功能)(PS bearer splitting function)。
当UE从LTE(语音呼叫承载在GBR上,数据会话承载在非GBR上,UE上语音呼叫与数据会话可能并存)切换到3G时,语音呼叫切换到CS域(按SRVCC流程),而数据会话切换到PS域(3GPP EPC定义了这种流程,非SRVCC范围)。
切换的发起网元是MME,它对于语音会话(面向eMSC,按SRVCC流程)、数据会话(面向SGSN)要走不同的流程。这就是媒体分离功能的意义。
MME发起SRVCC切换的依据是:SRVCC UE将UE的“SRVCC Capabilities”在LTE附着时传送到MME,MME保存用户能力,并用于SRVCC操作。
如果用户在LTE侧同时处于多路呼叫中,切换过程中,MME、MSC只会选择一路呼叫进行IMS侧、CS侧的媒体切换。其它路呼叫的切换会由SCC-AS来发起。原来多路呼叫间的业务关联,将由SCC-AS通过与MSC之间的mid-call过程来处理。
UTRAN (HSPA) 也可以提供VoIMS,此时切换决策由源侧的SGSN作出(又分为:基于Gn SGSN,基于S4 SGSN 两种场景)。它的角色相当于LTE的MME。
MME具体功能总结如下:
(1) 通过分离PS中的语音承载与非语音承载,执行PS承载分割功能(PS bearer splitting function);
(2) 针对非语音媒体,根据TS 23.401定义的Inter RAT(多无线技术间)切换过程,在目标小区(无线Cell)处理非语音PS承载;
(3) 针对语音媒体成分,通过Sv接口发起SRVCC切换过程到目标小区(无线Cell),如果是紧急呼叫,携带紧急呼叫指示。无论UE当前使用的语音承载数量(如QCI=1)有多少个,该过程仅触发一次。如果当前有多个语音承载,且仅有其中一路为紧急呼叫,MME需要仅针对紧急呼叫执行SRVCC;
对于SGSN,VoIP可以基于traffic class=conversational和SSD=speech检测出来。
(4) 协调PS切换及SRVCC切换,当两个过程同时存在时;
(5) 当UE处于有限服务模式下(limited service mode),切换过程中,发送设备标识到MSC;
(6) 紧急呼叫情况下,根据条件发送MAP Subscriber Location Report到GMLC以支持位置连续性。
3,HSS新增用于SRVCC的参数STN-SR、C-MSISDN
影响两个接口:HSS – MME (S6a)(针对VoLTE),HSS – SGSN (Gr)(针对VoHSPA)
与传统的EPC-HSS、IMS-HSS相比,需要存储2个特殊参数STN-SR(Session Transfer Number Single-Radio,会话迁移号)和C-MSISDN(即用户在CS域的用户号码),和可选的ICS Flag
在UE的LTE附着过程中,EPC-HSS会通过插入签约用户数据消息将STN-SR(有时也叫做VDN,这来自于VCC架构)和C-MSISDN传给MME。(在HSS中的STN-SR信息、ICS Flag发生了改变时会通知MME。)
MME在切换过程中会转发它们至eMSC。eMSC在发起向IMS的会话切换时,主叫号码是MSISDN,被叫号码是STN-SR。这个呼叫在IMS内被路由到SCC-AS,然后SCC-AS会用MSISDN关联到原呼叫,并发起到远端的媒体切换。
当用户签约了VoLTE业务后,IMS侧的HSS(IMS-HSS)会存储用户的IMS用户数据与业务数据。如用户还签约了SRVCC业务,那么IMS-HSS中还会存储STN-SR与C-MSISDN。 当用户在LTE侧发起IMS注册时,SCC A会分配STN-SR,并更新到IMS-HSS上,IMS-HSS则会通知EPC-HSS并传递STN-SR与C-MSISDN给它。
如果用户被允许在拜访网络(VPLMN)中使用SRVCC(),则HSS将在订阅数据中包含SRVCC STN-SR和C-MSIDN,并发送给MME,MME会在切换时传给MSC。
当STN-SR被修改或者从用户的订阅信息中删除时,EPC-HSS应通知MME/SGSN。
注:STN-SR实际上分两种:STN-SR、vSTN-SR。
EPC-HSS、IMS-HSS在用户进行SRVCC业务签约时会存储STN-SR的初始值。即STN-SR。 允许SCC-AS分配新的STN-SR,并通过IMS-HSS传递到EPC-HSS,然后再更新到MME本地。即vSTN-SR。
vSTN-SR为漫游场景所设计(当用户漫游到异地LTE网络时)。
注:STI:Session Transfer URI Identifier。用于CS->PS、PS->PS接入切换的场景。
许多语音切换流程中都出现了STN标识符,用于PS->CS接入切换场景。 比如本文中的STN-SR,E-STN-SR。
在SC标准中可以看到更多的流程。
4,UE要具有SRVCC能力
3GPP SRVCC UE 能执行SRVCC 过程。UE 与E-UTRAN 交互参照3GPP TS36.300 中的处理,与UTRAN (HSPA)交互参照3GPP TS25.331 的处理.。
SRVCC UE 向网络指示本终端的SRVCC 能力。这体现在附着请求消息和TAU(Tracking Area Updates)中。
SRVCC能力作为“MS Network Capacity”的一部分,包含GERAN MS Classmark 3(如果GERAN接入网支持),MS Classmark2(如果GERAN或UTRAN接入网支持),Codecs IE(如果GERAN或UTRAN接入网支持)。
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ICS,SRVCC,eSRVCC85_SRVCC
由于网络不一定会支持SRVCC能力,所以MME会在S1 AP 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中包含一个”SRVCC operation possible”指示,意味着UE和MME均有SRVCC功能。
SRVCC UE 支持3GPP TS23.292 中的UE 协助的T-ADS 功能,该功能用于选择在CS 域进行语音的终呼过程。 (T-ADS对于SRVCC应是可选的)
5,E-UTRAN(LTE接入网)的SRVCC能力
UE 和E-UTRAN 之间交互,参照3GPP TS36.300 中的处理。
当E-UTRAN 选择目标小区进行SRVCC 切换时,E-UTRAN 需要发送一个标识到 MME,表示该切换需要SRVCC。
E-UTRAN 决定邻接小区表基于SRVCC 的指示,或者对特殊的UE 建立 QCI=1 的承载。
6,UTRAN(HSPA)的SRVCC能
通知SGSN当前切换是一个SRVCC切换。 - 当HSPA 选择目标小区进行SRVCC 切换时,HSPA 需要发送一个标识到SGSN, 表示该切换需要SRVCC。备注 : UTRAN (HSPA) 假设SGSN 支持SRVCC 功能。
决定相邻小区表基于SRVCC的指示,或对特殊UE建立特殊承载。 - UTRAN 决定邻接小区表基于 SRVCC 的指示,或者对特殊的UE 建立Traffic Class = Conversational 和Source Statistic Descriptor = 'speech'的承载。
7,SCC AS负责锚定与切换
在SRVCC方案中,为IMS域新增了SCC AS( Service Centralization and Continuity AS),它完成切换产生的新呼叫与另一侧旧呼叫的关联功能。它实际与ICS中的SCC AS是同一个网元,可视为ICS中定义的SCC AS增强了切换功能。
SCC AS功能分工如下:
(1)呼叫的锚定
在LTE侧呼叫时,SSC AS为主叫侧第一个触发的AS,被叫侧最后一个触发的AS。
(2)正常切换功能
SSC AS在接收切换指示消息后判断切换消息的合法性、寻找原呼叫、用新呼叫的leg更新远端leg,释放原始呼叫的近端leg。
(3)振铃态切换;
(4)配合eMSC 完成mid-call feature。
SSC AS有计费与监听需求。SCC AS与TAS均执行监听功能是需要的。SCC AS关注切换操作与用户接入域信息(T-ADS功能需要),这些信息在TAS上可能看不到。SCC AS可以监听到用户的切换操作、按小区监听等。
8,EATF功能实现IMS紧急呼叫到CS的SRVCC切换
EATF(Emergency Access Transfer Function)流程见下
SRVCC业务流
述程概
3GPP TS 23.216 V11.6.0 (2012-09)
SRVCC业务流程概述(Overall high level concepts for SRVCC from E-UTRAN to UTRAN/GERAN)
1、E-UTRAN 指示MME 进行SRVCC切换。
切换决策很复杂。要求由Visited的接入网络侧控制而非由UE控制。MME还必须识别到用户当前的GBR承载中正进行语音业务,这在产生SRVCC流程之前就会先影响 E-UTRAN 的切换决策:必须切换到支持语音的目标网络去,如有多个目标网络可选时,是选CS域承载,还是PS域承载语音。
接入域选择、终端参数设置,在3GPP EPC标准中有专门的流程。
2、MME发起SRVCC流程,将语音承载与呼叫控制信令切换到 MSC Server。 非语音承载切换到目的GERAN/UTRAN 的PS域(SGSN) 也被MME执行。
MME从HSS了解到终端支持SRVCC,得到终端签约信息中的SRVCC STN-SR标识,传给了MSC。
非语音的PS媒体成分的切换的执行,是根据Inter RAT切换过程实施的,具体定义在TS 23.401规范中。
MME负责协调PS-PS切换过程中的的前转再定位响应(或前向重定位响应,Forward Relocation Response)以及SRVCC的PS-CS切换的响应。
3、eMSC向IMS域发起SIP会话切换流程(这个时候,MSC应该已经准备好了MGW的媒体)。同时也会向CS域发起承载切换流程(路径从vMSC\eMSC一直到目标小区target cell)。 这两个流程同时操作是缩短切换时延的必须要求,但同时加大了切换失败的可能性。
4、MSC完成CS域承载资源准备后,会通过 Sv 接口通知 MME(携带了CS切换命令信息),MME 通知 E-UTRAN 指示UE 开始切换。
注意:目标网络的CS域承载建立好后,LTE侧的UE才会开始切换到目标CS域。而此时IMS域侧的会话切换过程可能仍在进行中。
可以认为从MSC收到MME通知后,切换就有两个并发的过程,它们决定了切换时延(过程1比较慢)
过程1,本端向IMS发起的会话切换,包括本端与远端进行的媒体切换:媒体路径:
MGW-IP
网络-远端网络(包括了远端的MGW-UE)
过程2,MSC向CS域内部发起的承载建立过程 + UE从LTE侧切换到目标接入网(radio切换)。
Radio之间的切换很快,但是在切换前,需要将CS侧的网络侧通道建立好,最好已经将远端更新好;
SRVCC业务流程细化
3GPP TS 23.216 V11.6.0 (2012-09) SRVCC细化业务流程
从上图看,从第6步到第9步完成后,才完全建立了CS电路。然后才发起到IMS侧的切换(Update remote end。标准中讲第10步在第8步之后开始。
但实际上,MSC在第5步完成后已经创建了MGW上的媒体,完全可以让第6步与第10步同时发起。
在CS电路建立完成后,才会进入第14步的handover过程。
SRVCC切换分成:SRVCC without DTM(无数据业务的切换),SRVCC with DTM(语音业务、数据业务的同时切换)
在CS语音会话结束后,如果UE仍在GERAN中,则UE将通过向SGSN发送一个路由区域更新请求(Routing Area Update Request )来恢复PS服务。更新类型依赖于GERAN网络的操作模式,如果UE在CS语音会话结束后已经返回到E-UTRAN,则UE将通过发送TAU(Track Area Update)到MME来恢复PS服务。MME将通知S-GW和P-GW恢复挂起的承载。
见SRVCC from E-UTRAN to UTRAN with PS HO or GERAN with DTM HO support。其中包括非语音业务的处理,呼叫流不仅要求eNodeB能够判决目标侧是带有PS切换的UTRAN 还是支持DTM的GERAN,而且要求UE能够支持DTM.
IMS侧的SRVCC呼叫流程(单路呼叫、多路呼叫)
3GPP 23.237-c00 6.3.2.1.4 PS – CS Access Transfer: PS to CS – Single Radio
eMSC在发起向IMS的会话切换时,主叫号码是MSISDN,被叫号码是STN-SR。 4a-1、4a-2、4a-3用于ICS终端在切换后更新Gm接口的呼叫控制信令路径。
4b中SCC AS会释放原LTE侧接入leg。
见
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ICS,SRVCC,eSRVCC85_SRVCC
3GPP 24.237-b40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Service Continuity;Stage 3
Figure A.15.3-1: Signalling flow for PS-CS access transfer: PS-CS
第26步以后是mid-call feature。
UE A在切换之前,同时处于两路呼叫当中。
所以切换之后需要mid-call feature,由SCC AS发起第二路呼叫的切换。
IMS紧急呼叫的SRVCC过程
用户在紧急呼叫过程中发生了切换。
传统网络中,不管是固定电话网络,还是移动网络。紧急呼叫的流程与普通呼叫最大的不同在于:紧急呼叫必须由漫游地处理。IMS继承了这一概念。引入E-CSCF网元来处理紧急呼叫。E-CSCF是IMS网络中对于紧急呼叫进行接续控制的网元,它负责将紧急呼叫转发到现网的PSAP与EC。
PSAP(Public Safety Answering Point,公共安全应答点)与EC(Emergency Center,紧急呼叫中心)负责接听和处理紧急呼叫。
LTE侧IMS紧急呼叫流程如下
上图是IMS域内紧急呼叫的建立过程,终端发起LTE内IMS紧急会话。终端生成的SIP INVITE带有终端的位置信息与sos(表示紧急呼叫指示符),EATF会锚定该紧急会话,即EATF被插入到整个信令路径。EATF修改了呼叫的被叫号码,指示E-CSCF将呼叫路由给PSAP/EC(可能通过MGCF)。
因为E-CSCF与PSAP、EC都在漫游域或用户接入地,那么紧急呼叫方案与处于home域的SCC-AS无关。
SRVCC方案引入EATF,EATF提供基于IMS实现的IMS紧急会话的业务连续性。用户漫游时,该功能实体位于拜访地运营商的IMS网络,提供IMS紧急会话的锚定和PS到CS的转换。EATF类似一个路由B2BUA,通过请求第三方(3pcc)的呼叫控制实现接入类型的切换。
紧急呼叫的SRVCC切换流程如下:
上图流程表示紧急呼叫的SRVCC切换过程。被叫侧开始切换接入网到CS域时,MSC在CS域代替UE-A发起域切换,被叫号码为E-STN-SR(Emergency Session Transfer Number for SR VCC) ,这个呼叫通过I-CSCF被路由到EATF,EATF把这个呼叫与用户原来连接到PSAP的那路呼叫关联起来,发送一个Reinvite给PSAP侧进行媒体交换。通过这个过程,EATF提供了紧急呼叫的会话连续性功能
紧急呼叫的SRVCC过程,与普通呼叫类似,区别是MSC发的invite带了E-STN-SR,与普通呼叫带的VDN或STN-SR不同,这样,这个呼叫不会到达S-CSCF,而是直接被I-CSCF呼到EATF了,由EATF来更新远端媒体(类似SCC AS)。
SRVCC流程的改进思路
现有流程的缺点是:
1,UE的handover过程完成后(较快)(此时UE的无线通道已经切换到CS域)。IMS侧update remote end还未完成。则远端UE仍会把RTP媒体发向LTE侧。
对远端UE来说,就是用户面中断,远端UE有一段时间会听不到对方语音。降低了远端UE的语音质量。
对于完全不知道对方是否移动的远端UE来说,可能这种语音中断更难忍受。
2,同上,总体切换时延由IMS侧update remote end过程来完成。切换时延较长,超过300ms。 对本端UE来说,切换时延较长+用户面中断,也造成自己有一段时间会听不到对方语音。降低了本端UE的语音质量。
曾经产生了各种SRVCC的优化方案,目标提高本端与远端UE的语音质量,具体针对切换时延与用户面中断两个缺点进行。
1,eMSC与接入网MSC合一,降低时延效果不明显。
2,先update remote end,再进行handover。这样对远端较好,而对本端则切换时延更长了。 3,先handover,再发起IMS切换。本端用户面不会中断,但时延更长了。
4,采用eSRVCC方案:切换前后的媒体都锚定到同一个ATGW,大多数呼叫情况下不需要进行IMS侧的update remote end。充分降低了切换时延
在 3GPP TR 23.856 的 7.2 Assessment of alternatives 中列出各种eSRVCC方案。
3. 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eSRVCC
目录
eSRVCC方案对于SRVCC方案的改进及标准
信令面、媒体面在切换前后的路径
eSRVCC业务流程
一、用户注册流程:STN-SR,ATU-STI,C-MSISDN
二、用户呼叫流程:正常的IMS呼叫,但必须控制锚定媒体到ATGW
三、eSRVCC切换流程:STN-SR,ATU-STI,C-MSISDN
其它技术点
IMS-HSS新增数据项
控制非SRVCC用户呼叫不需经过ATCF的方法
缓存8秒的过程
eSRVCC是否兼容SRVCC
eSRVCC的缺点
========
eSRVCC方案对于SRVCC方案的改进及标准
3GPP TR 23.856
Single Radio Voice Call Continuity (SRVCC) enhancements;
Stage 2
介绍了各种eSRVCC方案的备选方案。
介绍了业务流程。
3GPP TS 23.237 V12.0.0 (2012-06)
的5.2.2 Architecture when using ATCF enhancements
明确了本文的eSRVCC方案
介绍了业务流程。
3GPP TS 24.237 V11.4.0 (2012-09)
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Service Continuity;
Stage 3
介绍了流程与信令扩展的细节。
思路:引入接入侧媒体锚点,减少Remote Update的信令传输时间。
eSRVCC可视为SRVCC的升级版本(实际上 SRVCC方案与eSRVCC方案可以在一个运营商网络中共存)。
与SRVCC相比,新增ATCF/ATGW网元,SCC-AS功能有增强,HSS透明数据有新增。其它网元功能不变(比如MME、eMSC、UE)
信令面、媒体面在切换前后的路径
切换的信令面变化,参见:
切换前后的信令均经过了ATCF。
媒体面的切换路径参见:
切换前后的媒体均经过了ATGW。
ATCF/ATGW:信令锚定点,媒体锚定点
从信令面来说,多了一个网元,多了一些信令传递。但由此带来的时延不大。关键是IMS 远端update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不做。
从媒体面来说,多了一个网元。但由于切换前后的媒体均锚定到ATGW。对远端来说看到的SDP是ATGW产生。
当ATGW SDP不变时,可以不需要Update remote end。切换时延将大大减少。
ATCF可与P-CSCF或SBC合设。
大部分呼叫是不需要update remote end的。但如果切换后,媒体类型(如audio、video)发生变化(比如2G CS域只支持audio了),或ATGW无法完成Transcoding,或ATCF发现用户有多路呼叫,则需更新远端媒体。此时ATCF发起Invite(ATU-STI)给SCC-AS。SCC-AS会关联到远端用户,并更新远端媒体。同时bye掉前面建立的呼叫leg(也是这个ATCF发过来的)
eSRVCC中,媒体的锚定在ATGW,信令的锚定由ATCF与SCC-AS共同完成(如上所述,呼叫、切换产生的新呼叫都会发到SCC-AS)。
当用户有多路呼叫时,UE切换时只发起一路呼叫的切换,即MSC只会发起一路呼叫到ATCF。 SCC-AS发现用户有多路呼叫时,会发 Refer消息给ATCF,再转发给MSC,由MSC在CS域内发起第二路呼叫。
eSRVCC业务流程
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ICS,SRVCC,eSRVCC85_SRVCC
一、用户注册流程:STN-SR,ATU-STI,C-MSISDN
用户在LTE侧发起注册,呼叫在LTE承载上,经过PGW发到互联网上IMS域:P-CSCF/A-SBC->ATCF->S-CSCF->SCC AS。
注册时,ATCF分配dynamic STN-SR,在注册消息中发给SCC AS, SCC AS修改IMS-HSS中用户数据,HSS将修改的数据下插到MME中,切换时带给eMSC。
注:这个过程中:SCC AS、IMS-HSS、MME的操作与SRVCC方案一样。
区别只是SRVCC中,STN-SR是SCC AS产生。而eSRVCC中,STN-SR是由ATCF产生。 原因是:SRVCC中,MSC直接发切换请求给SCC AS(带STN-SR),而eSRVCC中,MSC发切换请求给ATCF(带STN-SR) 。
对于SCC-AS来说,由于同时作为ICS、SRVCC、eSRVCC方案的网元,当收到呼叫时,需要识别当前所承担的网元角色。
在SCC-AS收到S-CSCF发来的第三方注册请求消息中,携带Feature-Caps头部(由ATCF插入),如SCC-AS发现Feature-Caps中存在+g.3gpp.atcf参数,则认为是eSRVCC用户的注册。
对于eSRVCC用户的注册,SCC AS会把+g.3gpp.atcf信息更新到IMS HSS,并从IMS HSS下载到特定的用户数据(非透明数据,见“IMS-HSS新增数据项”一节)。
对于eSRVCC用户的注册,SCC AS在注册成功后,向终端发送MESSAGE,MESSAGE的消息体中含有ATU-STI与C-MSISDN(从HSS下载得到,属于签约放号数据)。ATU-STI由SCC AS自己产生,用来识别呼入请求是否是eSRVCC用户发来的切换请求。
ATCF在注册消息的Feature-Caps头部携带了多个信息:
1, +g.3gpp.atcf填写STN-SR,用于向SCC AS、HSS、MSC Server更新用户的SRVCC地址信息。
2,+g.3gpp.atcf-mgmt= "<sip:actf.visited2.net>"用于SCC AS向ATCF发送message消息时的request URI。
STN-SR实际上分两种:STN-SR、vSTN-SR。见SRVCC方案。
注:3GPP TS 24.237 V11.4.0 (2012-09)
Table A.3.3-1: SIP REGISTER request (UE to P-CSCF)
REGISTER sip:home1.net SIP/2.0
Via: SIP/2.0/UDP [5555::aaa:bbb:ccc:eee];comp=sigcomp;branch=z9hG4bKnasiuen8
Max-Forwards: 70
P-Access-Network-Info: 3GPP-UTRAN-TDD; utran-cell-id-3gpp=234151D0FCE11
From: <sip:user1_public1@home1.net>;tag=2hiue
To: <sip:user1_public1@home1.net>
Contact:
<sip:[5555::aaa:bbb:ccc:eee];comp=sigcomp>;+sip.instance="<urn:gsma:imei:90420156-025763-0>;+g.3gpp.icsi-ref="urn:urn-7%3gpp-service.ims.icsi.mmtel"
Call-ID: E05133BD26DD
Authorization: Digest username="user1_private@home1.net", realm="registrar.home1.net", nonce="", uri="sip:home1.net", response=""
Security-Client: ipsec-3gpp; alg=hmac-sha-1-96; spi-c=23456789; spi-s=12345678; port-c=1234; port-s=5678
Require: sec-agree
Proxy-Require: sec-agree
CSeq: 1 REGISTER
Supported: path, gruu
Content-Length: 0
Table A.3.3-3: SIP REGISTER request (ATCF towards S-CSCF)
REGISTER sip:home1.net SIP/2.0
Feature-Caps: *;+g.3gpp.atcf="<tel:+1-237-888-9999>"; +g.3gpp.atcf-mgmt= "<sip:atcf.visited2.net>";+g.3gpp.atcf-path="<sip:termsdgfdfwe@atcf.visited2.net>";+g.3gpp.mid-call;+g.3gpp.srvcc-alerting
Path: <sip:termsdgfdfwe@atcf.visited2.net>,<sip:aga2gfgf@pcscf1.visited2.net:5070;ob> Route: <sip:icscf.home1.net;lr>
P-Visited-Network-ID:
P-Charging-Vector:
Via: SIP/2.0/UDP atcf.visited2.net:5060;branch=z9hG4bKnas5889; SIP/2.0/UDP pcscf1.visited2.net:5060;branch=z9hG4bKnas56565, SIP/2.0/UDP
[5555::aaa:bbb:ccc:eee];comp=sigcomp;branch=z9hG4bKnasiuen8;rport=5060;received=5555::aaa:bbb:ccc:eee
Max-Forwards: 68
P-Access-Network-Info:
二、用户呼叫流程:正常的IMS呼叫,但必须控制锚定媒体到ATGW
所有IMS呼叫都锚定到ATCF,ATCF需要知道用户是否支持SRVCC功能(这样才能控制SRVCC用户的呼叫媒体锚定到ATGW,并才能在呼叫、切换时进行特定处理),
ATCF在注册结束后,会从SCC-AS得到一个message消息:携带C-MSISDN、ATU-STI及用户是否支持SRVCC功能标记(即切换到CS域的功能)
SCC-AS如何知道用户是否支持SRVCC:UE在LTE中附着时,会指示自己是否支持SRVCC,MME将这种标记存入HSS。SCC-AS在用户注册时会从HSS下载用户数据,其中含SRVCC能力。
所有IMS用户的IMS注册都被SBC发给Visited域的ATCF,ATCF把自己加到Path上,发给S-CSCF。
后来这些用户(含SRVCC用户与非SRVCC,或分为:固定用户、Volte
用户)的呼叫都经
过了ATCF。ATCF根据在注册后得到的用户SRVCC能力来控制SRVCC用户的呼叫媒体锚定到ATGW(这是呼叫流程中最重要的工作),而非SRVCC用户则不需要锚定媒体。
三、eSRVCC切换流程:STN-SR,ATU-STI,C-MSISDN
对于接受注册和VoLTE呼叫的ATCF来说,需要让MSC把切换请求发给自己。这样才是完全的“锚定”功能。
MME控制切换到CS域、PS域的方法与SRVCC一样。
eMSC在切换时,发invite给ATCF(其中带STN-SR,C-MSISDN)给ATCF。由于STN-SR是ATCF自己分配的,它会知道这是一个切换请求,并根据C-MSISDN关联到IMS用户和现有呼叫。
对eMSC来说,这个操作与SRVCC方案中一样。 区别只是:SRVCC中,呼叫是完全锚定到SCC-AS,由eMSC直接把切换invite发给SCC-AS。而eSRVCC中锚定由ATCF与SCC-AS共同完成,eMSC必须把切换invite发给ATCF。
STN-SR是给MSC在切换请求时使用的,由ATCF在注册时产生。一般是标识ATCF的全局PUI,或称为PSI,因为是给MSC用的,一般是Tel URI格式。
当原IMS呼叫有几路时,ATCF收到MSC发来的呼叫中,必须选择关联其中一路:先选择Active的呼叫,再选择。。。这之中有个逻辑判断(由ATCF自己做)
而ATCF发invite(被叫是ATU-STI,主叫是用户PUI)给SCC-AS。 SCC-AS返回SSI给ATCF和MSC。(SSI用于 mid-call 切换中关联呼叫所用)
ATU-STI是给ATCF在切换请求时使用的,由SCC AS在注册时产生。
SCC AS在注册时产生ATU-STI。它用Message通知ATCF:UE的C-MSISDN,以及分配的ATU-STI,还有UE的SRVCC 能力
ATCF使用C-MSISDN来关联会话(MSC发来切换请求时),使用ATU-STI替换与SCC AS之间的信令路径(在发起切换呼叫到SCC-AS时)。原信令leg会被ATCF或SCC-AS释放。
C-MSISDN是很重要的,因为IMS用户PUI与CS域号码可能是不一样的。ATCF收到MSC发来切换请求(带C-MSISDN,它表示了主叫的身份)时,再关联到现存的几个IMS呼叫中的一个。
ATU-STI是全局PSI。像STN-SR一样,都是一个全局PSI,所以要关联到某个用户的某一路旧呼叫的话,要根据新呼叫中带的PAI(用于关联到用户)、Target-Dialog(像replace一样,含有旧呼叫的dialog ID)
用户原来有多路呼叫时,决定替换哪一路由ATCF决定,其原呼叫的dialog id 置入Target-Dialog参数中。
当切换请求invite被eMSC发给ATCF,ATCF置被叫号码为ATU-STI(主叫号码为用户PUI),且携带Target-Dialog参数(其中含原LTE呼叫的SIP 会话ID),这个invite发给SCC AS。 SCC AS会执行替换呼叫的操作(不切换远端媒体)与释放原呼叫的local leg:SCC AS使用Target-Dialog参数来寻找到原呼叫的数据区。在invite的200 响应中,SCC AS携带Feature-Caps:*;+g.3gpp.srvcc
如切换请求(根据被叫是否是ATU-STI决定)的invite中没有携带Target-Dialog参数时(而不完全靠被叫是ATI或STN-SR来判断是否执行SRVCC),SCC AS执行SRVCC方案,即从用户的多路选叫中选中一路来update remote end.(SRVCC方案中,决定替换哪一路的决策由SCC AS来做)。
而对SCC-AS来说,在收到ATCF发来用于切换的invite时,根据Target-dialog中的dialog id来关联到用户现存的4路呼叫中的一路。在这个呼叫关联完成后(呼叫关联的工作包括:向主叫用户即ATCF发送200OK,即完成新呼叫的创建,另外还要释放掉旧呼叫的leg。 因为是B2BUA网元,所以不用通知到远端IMS用户,除非需要更新远端媒体)。
SCC-AS还要从剩下3路呼叫中选择一路呼叫来发起refer给ATCF->MSC,命令UE发起另一路呼叫的创建。依次选择几路呼叫的顺序也有一个逻辑判断(由SCC-AS自己做)
LTE侧的IMS呼叫的振铃态切换的判断:当用户invite的contact中含有g.3gpp.srvcc-alerting feature tag时,它表示终端与ATCF 是否支持振铃态eSRVCC。SCC-AS可以根据这来判断是否做振铃态切换。
在振铃态或媒体为inactive状态(即多路呼叫)的会话切换中,给ATCF发info消息,其包含Info-Package:g.3gpp.state-and-event-info和Content-Type:application/vnd.3gpp.state-and-event-info+xmls,及相关的XML描述。
在呼叫消息中支持对Contact:<sip:msc1.visit1.net:1357>;+g.3gpp.icsi-ref="urn:urn-7%3gpp-service.ims.icsi.mmtel"、Target-Dialog、Recv-Info、P-Asserted-Service:urn:urn-7:3gpp-service.ims.icsi.mmtel信息的处理,用于切换与判断是否支持振铃态和mid-call的切换。在响应消息中携带feature-caps头部。 这是为了作振铃态切换。
所有的切换请求、响应(18x,200)中都会带feature-caps:srvcc。用于标识eSRVCC切换呼
VoLTE技术中的会话持续性-ICS,SRVCC,eSRVCC85_SRVCC
叫。eSRVCC流程中出现了各种feature-code,携带各种关键参数。
ATCF没有锚定媒体
其它技术点
IMS-HSS新增数据项
HSS的Sh接口透明数据中(29.328-b50),有
MSISDN :可能包括几个号码,即C-MSISDN,
Extended MSISDN
Additional MSISDN (A-MSISDN)
Private Identity
T-ADS Information
- IMS-VOICE-OVER-PS-NOT-SUPPORTED (0)
- IMS-VOICE-OVER-PS-SUPPORTED (1)
- IMS-VOICE-OVER-PS-SUPPORT-UNKNOWN (2)
STN-SR
UE SRVCC Capability
- UE-SRVCC-CAPABILITY-NOT-SUPPORTED (0)
- UE-SRVCC-CAPABILITY-SUPPORTED (1)
CSRN
在向IMS-HSS请求"MSISDN"时,需要在"User Identity"中填写PUI,在"User-Name"中填写PVI(从SIP注册消息的Authorization中获取
) .
控制非SRVCC用户呼叫不需经过ATCF的方法
所有VoLTE用户中并非所有用户都是eSRVCC用户。或者部分用户是SRVCC用户、另一部分用户是eSRVCC用户。因为eSRVCC用户的语音质量更好,可能视为高端用户。这里的想法是:如何区分SRVCC用户、eSRVCC用户或非SRVCC用户。
eSRVCC功能要求:eSRVCC用户的媒体通过ATGW锚定,那么这些用户的注册、呼叫、切换信令是必须经过ATCF的。但其它非eSRCC用户是不需要让呼叫经过ATCF,仍经过P-CSCF->I-CSCF->S-CSCF即可。
所有用户注册时(CS域 ICS用户,可能通过eMSC注册),注册信息必须经过P-CSCF->ATCF->I-CSCF。因为注册时,这些网元并不知道用户是否是合格的eSRVCC用户,甚至不知道是否是IMS用户。P-CSCF,ATCF会在用户注册时,将自己加到path路径上。 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
有一种控制呼叫是否锚定到ATCF的方法是由S-CSCF在注册时判断用户是否支持SRVCC功能( S-CSCF在用户注册时,可以从Cx接口的签约数据中得到用户是否有SRVCC能力(目前的Cx标准 29228-b50 中没有这个信息))
如支持,S-CSCF修改path头(使其中不含ATCF,用于被叫侧S-CSCF找下一跳)与产生service-route头(其中不需要含ATCF地址)(这里也要求S-CSCF能知道 path头中哪个URI是表示ATCF的,ATCF在注册消息的Feature-Caps中会带上自己的atc-path,另一种办法是让S-CSCF上配置ATCF域名),Service-route头在注册响应里原路返回发给P-CSCF,ATCF 等,UE把这个头反向复制到到新产生呼叫的route头中。
P-CSCF在收到呼叫消息时,删除信令中的service-route头(终端发来的,不可靠),按本身存储的service-route头再复制一份route头(当然会从中删除自己),这个呼叫消息会发给S-CSCF(不可能发给ATCF)
如用户没有SRVCC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控制呼叫消息不经过ATCF。
这样:只有SRVCC的呼叫会经过ATCF。而普通IMS用户呼叫不会经过ATCF。
缓存8秒的过程
虽然锚定到ATGW的媒体端口、IP、编解码在切换前后没有变化,但信令路径发生了改变。所以ATCF需要发切换请求给SCC AS(因为原呼叫路径会自动释放)。
原IMS呼叫路径包括了UE的IMS应用、SBC、P-CSCF、SCC-AS 都会因为session timer功能或刷新注册时间到却没收到刷新注册消息,而释放呼叫。(SCC-AS在释放呼叫或收到 ATCF侧发来的bye消息时,只释放这一边的leg ,远端leg 要保留)
原IMS路径上的leg 释放,与 MSC发呼叫给ATCF :这两个操作的时间顺序不确定。为了防止用户在session timer即将到期时发起切换,标准要求SCC-AS在收到释放近端leg的请求时,保留leg 8秒钟。
SCC-AS收到ATCF发来的新invite时,如原leg还在,SCC-AS会释放它。
在手机信号变弱时,或原呼叫的session timer到期时,UE或CSCF会发bye,但此时对于SRVCC用户会发起切换。
所以:要求ATCF、CSCF、SCC-AS 对于SRVCC用户的呼叫,在释放消息到时会缓存8秒。或只由SCC-AS来做,因为CSCF上没有用户信息,当CSCF主动发bye给SCC AS时,SCC AS
缓存8秒即可。
CSCF的sesison time到期时,向上,向下都发bye。向下发给ATCF,ATCF也要缓存8秒,以防止这段时间内切换消息从MSC发来。
如果CSCF不做这种缓存的话,就要求 SCC AS与ATCF 均要缓存8秒(如SCC有缓存,而ATCF不缓存的话,ATCF会在收到CSCF的bye时释放呼叫,后续当MSC发来切换请求时,就无法完成eSRVCC切换流程)。
eSRVCC是否兼容SRVCC
eSRVCC的流程变化关键点体现在ATCF、SCC AS。
如果要求网络中同时存在eSRVCC、SRVCC两种用户,比如对于高端用户提供eSRVCC流程,而eSRVCC流程要求ATCF的信令与媒体锚定,eSRVCC用户容量受ATCF与ATGW配置所限。
ATCF、SCC AS通过注册成功可以鉴定用户是否是IMS用户,那么如何识别三种用户(普通IMS用户、SRVCC用户、eSRVCC用户)呢?
ATCF在注册时不区分是否SRVCC或IMS用户,由SCC AS从HSS得到用户支持C-MSISDN与SRVCC能力的参数,则证明用户支持SRVCC能力并经过SRVCC业务签约,SRVCC能力会在Message里下发给ATCF。
这种方案支持eSRVCC用户漫游到外地:1,visited网有ATCF,则走eSRVCC流程。 2,visited网没有ATCF,由P-CSCF接入home域IMS,SCC AS走SRVCC流程(SCC AS通过注册、呼叫消息中是否带feature-code来判断是否有ATCF接入)
上述方案可以鉴别IMS用户与SRVCC用户(也含eSRVCC用户)。
如何鉴别SRVCC用户与eSRVCC用户呢?
两种看法:
1,ATCF部署后,网络中只有eSRVCC用户,没有SRVCC用户(因为eSRVCC与SRVCC对终端的要求是一样的,只是网络侧能力不同)。则SCC AS只要发现用户注册、呼叫带了feature-code,则走eSRVCC流程。
2,ATCF部署后,网络中eSRVCC用户与SRVCC用户并存。SCC AS在HSS的用户透明数据中用特定业务属性表示用户是否是eSRVCC用户。
eSRVCC的缺点
eSRVCC也有人分析出不足之处:
1,不能适应高速移动场景:当在高速列车上进行切换时,时延还是太长。
2,复杂性:SCC-AS新增功能,引入新的ATCF/ATGW网元。尤其是mid-call feature业务的复杂性。
四 : 走路的发现
一个周六的下午,我的眼神聚在作业上思考题目,脑子一窍不通,怎么也想不出来。舅舅在旁边看着我,看见我这副样子,说:“咱散步去吧!”我犹豫不决,最后答应了。
舅舅带着我来到对面的河那边,说:“这条河很长,在我小时候,这条河十分清澈,看得见底,鱼、螃蟹……我很调皮,专门去捉虾,差点被夹住手,现在因为污染,全是污水”我说:“我以前以为这条河本来就是这种颜色的呢!”舅舅说:“前面有座古桥,几百年了,那时我还没来呢!”我很好奇,问:“哪里呀?是哪座?”舅舅说:“去了就知道了。”我说:“那河有多少年了?”舅舅认真地回答:“河一建桥就建好了。”我看了看舅舅的表情,没有一丝嬉皮笑脸,我就信了这话。前面有一群人施工,我们跑了过去只见施工队旁有一座桥,这桥十分厚实,下方有个比较大的洞,石壁上还长着青苔等植物,我问舅舅:“这些石壁上的植物没苗怎么长出来的?”舅舅回答:“是小鸟把苗叼来的。”我们看见桥旁有一块石碑大小的东西,上面写着桥的简介,舅舅说:“这桥是古桥,是一座文物了。”我们走上桥,感觉十分安全踏实,左右边扶手上雕刻着一朵朵荷花。我们走过桥。是一片田地,大片大片种着油花菜、菊花、青菜……都是一些蔬菜什么的,二十几座房子这么大的田地,实在不可思议,田地上竖着一块牌,写着:请手下脚下留情—种菜人老何。
回到家,我“满载而归”,因为我发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有:污水的秘密,古桥和田地的发现。我发现了新玩意,感到十分兴奋和快乐。
五年级:郭成鑫
五 : 网站走持久发展路线 必须远离SEO作弊手段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常见的SEO作弊手段。
众所周知,关键词的堆砌是最常见的一种作弊手段。但是要明白,这也是一种最容易见效果的方式。关键词堆砌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具体说来包括了:标题中堆砌关键词、网页中堆砌关键词、隐藏关键词堆砌三种,这三种任意使用一种,都足够给网站带来灭顶之灾,三种一起使用,网站基本就是万劫不复。当然这是针对要长期把网站做下去的站长了,毕竟来说来是为了网站整体的未来,从原长远考虑,这些手段没有必要去使用。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些作弊手段也是双刃剑,对于那些通过排名赚钱,靠流量吃饭的网站也是最便捷的方式,当然了,百度的调整,这碗饭也许不好吃了。这也是一种警醒,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但是事实上,堆砌几十个类似的关键词的大有人在,将十几个相似的关键词都放入标题中,不顾百度规则下严惩的后果。其实对于正常的网站,建议标题中相同关键词出现的次数最多不要超过3次。
大家也许知道,关键词的密度直接影响了这个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关键词密度越高,则说明这个关键词在该网页中的重要性越大,所以SEO行业内有个名词叫做“关键词布局”,很多人只为了提高关键词的密度,而在网页中将关键词乱堆一气。
现在来说,关键词叠加在搜索引擎判断甄别上作弊行为的算法已经相当成熟,所以一旦出现关键词叠加现象,一般整个网站会被搜索引擎封掉。很多网站不被搜索引擎收录,往往也是这个原因。
关键词堆砌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手段,隐藏文字、隐藏链接、隐藏页面、桥页等也是很常见的作弊手段,当然了这些手段也都可以算是一些半技术活,操作起来还是比较简单的。下面几种的作弊手段实在推广过程中和网站收益上的作弊手段。
在网站推广上,论坛推广、邮件推广、博客推广都是常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外链的形式提升网站的权重,做得比较好了,网站权重提升是很明显的。做不好,或者是偏离了正道,可就要走火入魔了。其中一种博客群发,也叫博客污染,博客留言群发。
具体做法大概是:在博客网站的留言板上留着大量自己网站的链接,想通过这个方式增加自己网站导入链接。很多人采用群发软件来做博客群发、网站留言群发。搜索引擎已经有很成熟的算法识别这种SEO作弊行为,一旦被侦探出来,网站会被搜索引擎降权,甚至删除。不但是在博客上,在论坛上使用这样的手段,最终惩罚的结果也是一样,降权、删除。
但是在博客上真实留言并留有链接,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是一种正常的手段,是不会被惩罚的。相反,这个方式还真会给自己增加一点好处。这也是大量著名SEO博客留言特别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网站收益上,很多站长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碰触了百度的准绳,越过了雷池。但是有人却说了,听拉拉蛄叫,还不种庄稼了,不作弊,哪来钱赚。
有时,很多站长受广告商利益诱惑,站长在网页上投放自动弹出新窗口的广告页。我们有时上一些网页,总有不相关的页面跳出,就是这种情况。他们采用的原理就是用mate refresh标签或者JavaScript可以显示这个转向功能。添加了转向功能的页面可能被当作Doorway Pages-桥页而列入SEO作弊的行列。桥页既欺骗了用户,又欺骗了搜索引擎,所以一旦被侦查出来,惩罚是很严厉的。
作弊手段并不是不得已的,有时候也是站长们一时的利欲熏心,牺牲了网站的发展前途,或许这对那些做站群和医疗类网站的来说,这些个手段是正常的。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