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修改稿

发布时间:2018-04-29 所属栏目:范文

一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修改稿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寿安里学校郑淑英

一、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中感悟。

3、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使用的作用。

4、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

2、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三、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并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三、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寻求突破口:

导入课题: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勤勤苦苦度过大半生,只为留给后人一部珍贵的史书。他虽年老体迈,却终日奔波!他的名字叫一一谈迁!(出示画面)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出他的名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板书课题,齐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明确目标:

(出示)抓住关键词句,用心体会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预期效果: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在座的每位老师。

二、民主导学: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谈迁的信念到底是什么?(板书:编写明史)

任务呈现: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为了编写这部明史,谈迁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并用笔圈划出相关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读中思考,读中圈划

展示交流:

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3、稍微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这句话中用得最多的是什么?(数字)

数字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没有情感的,但在这篇文章中却别有一番意味。请你来读一读,透过这些数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引导理解:

(1)“20多年”:说明时间长。教师引导加深感受:同学们,一年365天,20年,7300多天,你知道谈迁每天都是怎样过来的吗?让我们把镜头聚焦在1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为了抄一点史料,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也许会被人冷落,也许会….步行一百多里,换来的一点史料,也许就是1个数据,也许就是几个字,也许仅仅是1个人名,但谈迁依然认为是值得的)

(2)“500多万字”:(如果我们的语文书每一页都写满,大约是4万字,400多万字啊,相当于多少本语文书啊,100多本。可以看出巨著的工程浩大,不愧为“鸿篇巨制”)板书:鸿篇巨制

(3)“六次修改”:“改什么?”“怎么改?”体会谈迁著书严谨认真的态度。

(4)“50多岁”:从身强力壮的青年到白发苍苍的暮年,《国榷》耗费了谈迁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5)小结:同学们,这仅仅是几个枯燥的数字吗?每1个数字的背后都诉说着艰辛,都凝聚着谈迁一腔的心血,(板书:一腔心血)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这句话。

(6)有感情地再次朗读。

师:如今,谈迁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他的心情怎样?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他此刻的心情?(拓展词汇: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是啊,20多年虽然苦,虽然累,但成果却是甜的。让我们再齐读这句,读出谈迁的喜悦。

5、“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谈迁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时,却发生了一件绝对想不到的事情,是什么事呢?(《国榷》原稿被盗)指名说。

师:《国榷》原稿对小偷来说(一文不值),但却是谈迁(毕生的心血)20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板书: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于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简直就是(飞来横祸、一场厄运)。

6、厄运给谈迁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文中这样写道:

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请你来读,能读出什么?(难过伤心 悲痛)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可见,厄运带给谈迁沉重的打击,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一起来读,读出对这位老人的理解和同情。

7、过渡:同学们,有句名言说得好:“决堤毁坝是可怕的,但最可怕的是意志和信念的崩溃。”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挣扎后,谈迁毅然决然地站了起来,他选择了什么?指名读(选择了挣脱痛苦,回到书桌旁,从头撰写)

你能告诉老师,究竟是什么让谈迁重新站了起来?(信念,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的坚定信念;那种不向困难屈服的勇气)

师:是啊,1个真正有了信念的人,是不容易被打垮的,只能要心中有信念,厄运又算得了什么?让我们齐读这句:

出示: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理解挣脱:(1)指名读,提示多音字。(2)动作演示。(3)理解意思。

(4)联系课文说说,文中是谁奋力摆脱了什么?(随机体会家境贫寒)

(5)你看到了1个怎样的谈迁?再读,感受谈迁那顽强的毅力。

8、任务呈现:一句“从头再来”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该有多难啊!更何况是一位年老体衰、家徒四壁的老人呢?为在有生之年完成书稿,谈迁是怎样做的。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能够打动你心灵的词句,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展示交流:

①句子:“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A、“一袭破衫”可以看出他日子过的极为艰苦。“终日奔波”。理解“终日”说明他一天到晚在外奔跑,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板书:一袭破衫终日奔波。

B、同学们,我们读书时要善于把文字想象成画面,读了这句话,你能想象出谈迁终日奔波的情景吗?让我们不妨穿越时光的隧道,随谈迁一起回到那个时代,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放二泉映月,生想象。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在瑟瑟的寒风中,在漫天的风沙中艰难地行走,年老体弱的他,犹如暴风雨中的一株小草,饿了,啃一口随身带着的干粮;渴了,喝有一口道旁的泉水;累了,找一背风处,瘫倒在地稍作喘息。短暂的休息后,又是勇敢的前行。狂风吹不倒他,风沙压不垮他,困难挫不败他,因为他心中有着1个坚定的信念。)多么值得令人敬佩的老人啊!

再读句子:“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②句子:“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疾”的意思?“奋笔疾书”是什么意思?一天下来,他已经筋疲力尽,为什么还要奋笔疾书?(可以看出,那是老人在与时间赛跑,在与生命赛跑,他想在有生之年完成他毕生的宏愿。)

③句子:“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野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可以看出《国榷》记载明史的完备性。“亲自考察”:可以看出谈迁严谨认真的态度,保证了史料的准确性。)透过1个个鲜活的词语,你看到了1个怎样的谈迁?让我们再读这三句话,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

4、过渡:“风雨之后才能见到彩虹”引读句子:“又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谁来借助文中的语言介绍一下这部新的《国榷》。

出示《国榷》图,你是如何理解“名垂青史”的?板书:名垂青史

谈迁为什么能名垂青史呢?仅仅是因为他编写出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国榷》吗?板书:一部巨著同桌讨论

(1)他编写了明史巨著《国榷》,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2)他与厄运抗争的坚定信念,在困难面前永不屈服的精神将永远载入史册。)

三、受到启迪,升华情感:

1、谈迁的故事学完了,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永恒的,这也正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作者蒋光宇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出示句子:“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齐读)你有什么收获,拿起笔,写在这段文字的下方。交流收获

2、古今中外,有许多人也像谈迁一样,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1种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身残志坚、拼搏进取的女青年张海迪,被誉为“中国的‘保尔’”;
世界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后,依然与命运进行着顽强的抗争,坚持创作,完成了《命运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享誉世界的作品。

从刚才介绍的人物身上,我们看出他们身上都共同拥有1种什么精神?

四、检测导结,回扣中心:

目标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 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2、谈迁的故事带给我们太多的感慨称,让我们把最后一段再次深情的朗读,边读边记在自己的心里,希望对我们的今后的人生有所帮助。(出示结尾段)

结果反馈:试着背诵最后1个自然段。

反思总结:(以作业形式布置)

激情表白:(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此时此刻,当你面对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明史巨著,当你面对年老体弱、两鬓斑白的谈迁,你想说些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表情达意,抒发感慨称!)

板书设计:

2(www.61k.com]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编写明史)

一腔心血鸿篇巨制

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一袭破衫终日奔波

一部巨著名垂青史

二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第八次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
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 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

会驱散绝望之云。”

20 厄

运 打 不 垮 的 信 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1)“厄运”指什么? (2)是谁遭到了厄运? (3)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厄运: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文中指谈迁编成的明史原稿被小 偷窃走,下落不明 信念:指自己认为正确而坚信不 移的观点,文中指谈迁立志编写 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谈迁的信念:
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自由读课文
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 句子读通顺。 2、划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学 不懂的词,再和同学讨论交流。

浙江 抄写



挣脱

诞生

安寝

撰写 逸闻 崎岖

坎坷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刻苦好学 家境贫寒 可想而知 下落不明 茶饭不思 终日奔波 名垂青史

博览群书 流传千古 意想不到 化为乌有 夜难安寝 年老体弱

翔实可信 鸿篇巨制 家徒四壁 体弱多病 一袭破衫 奋笔疾书

家徒四壁

一袭破衫

博览群书:“博”字

(1)多,丰富
(2)通“晓”

(3)博取
奋笔疾书 : “疾”字

(1) 病,身体不舒适
(2)疼痛

(3)恨:
(4)快,迅速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词语理解:
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了许许多多书。 博:(量)多;丰富。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堵墙。形容十分贫穷。 徒: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仅仅。 一袭破衫:一套破烂的衣裳。 袭: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 奋笔疾书:拿起笔来飞快地书写。疾:急速。

家境贫寒 刻苦好学 翔实可信

家徒四壁 博览群书 流传千古

一袭破衫 (贫穷) 奋笔疾书 (勤奋) 鸿篇巨制 (史书)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 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①第一段(第1自然段) :写家境贫寒的 谈迁编成了400多万字的《国榷》。 ②第二段(第2、3自然段) :写书稿被人 偷盗后,年老体弱的谈迁重新编写《国榷》。 ③第三段(第4自然段) :写由谈迁的故 事而发出的感慨。也是全文的总结。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哪些词句是讲谈迁不向困难屈服,自强不息的?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 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 路。

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

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
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 了一百多里路。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

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 终于
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经过20多年

的奋斗,6次修改,谈

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
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 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 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 —《国榷》。 这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列数字 从这句话中你感觉到谈迁是个怎样的 人? 表现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 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 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 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 老人了。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你从哪儿看出厄运给谈迁带来 了巨大的打击?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 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他茶饭不思,夜难 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 不停流淌。

《国榷》在谈迁心目中占很高的地位,请问:

1.为什么《国榷》的丢失能让谈迁热泪长 流? 2.谈迁面对打击寝食难安,他不思茶饭。 他在思什么?
(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边 读书边用笔做批注。)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 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 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 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 流淌。
为了完成《国榷》,他( 为了完成《国榷》,他( 为了完成《国榷》,他( ); ); )。

……

《国榷》

“榷”是“商量” 的意思。

国榷指的是国 家大事、国家 历史的商讨。

你认为是什么给 了他重新回到书 桌的动力呢?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 站不起来了,但厄 运并没有打垮谈迁, 他很快从痛苦中挣 脱出来,又回到了 书桌旁,下决心从 头撰写这部史书。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
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 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

会驱散绝望之云。”

新写的《国榷》共 104卷 428万4千 104卷,428万4千字, 字 内容比原先的那部 翔实 精 更加翔实、精彩, 彩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 明史巨著。

新:①容量更大,共104卷, 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 那部更加翔实、精彩。 ②价值更大,是一部不 可多得的明史巨著。使

得谈迁名垂青史。

赴京图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 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 寻访图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 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 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 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写作图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清晨,凉气袭 人,当人们 ,谈迁一袭破衫,已经 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中午, ,当人 们 ,谈迁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 面而来的风沙中。 , ,当人们

,谈迁一袭破衫, 。 但狂风吹不倒他,风沙压不垮他,困难挫不败他, 因为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多么令人敬 佩的老人啊!

寻访图
也许,这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 也许,这是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 也许,这是一个滂沱大雨的晚上, 但狂风吹不倒他,风沙压不垮他,困难 挫不败他,因为他心中始终有着一个坚 定的信念。多么令人敬佩的老人啊! ; ; 。

从头再来
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厄运不改男儿志,

泣血丹心留青史。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说谈迁会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 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 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 云。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 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既是课文的总结,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 是不屈不挠。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一部400万字的鸿篇巨作,就是一个 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运的打击后,重 头来过写成的。如果你站在图书馆看到这 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说 些什么?

《半 轮身 椅瘫 上痪 的的 梦张 》海 迪

聋哑盲的海伦· 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瘫痪的前体操运动员桑兰 和她的“桑兰式微笑”

曹雪芹写《红楼梦》,在贫困和病痛中“披 阅十载,增删五次”,呕心沥血10年,写了80回, 未竟全书。后40回由高鹗补续。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时间,查 阅了官府和民间上万种资料,耗尽了他的心血和 汗水,才成就这部巨著。 马克思在生活非常贫困的情况下,含辛茹苦 地阅读了3000多种政治经济学著作,用40年时间 写出伟大的经典名著《资本论》。 歌德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用60 年的时间,才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浮士德》。

为了表现谈迁治学的刻苦 和信念的坚定,作者也 运用了许多数据。 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放在具体的语言环 境中,抽象的数字更形象化、具体化、情 感化,来表现谈迁对信念的执着。


三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篇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在教学课文中,我对文本做了这样的处理:
围绕第三自然段的“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这句话组织教学。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紧扣“原先”、“新写”、“更加翔实、精彩”,一咏三叹,升华情感,深化认识。其中一扣“原先”,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编史艰难;二扣“新写”,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人物意志;三扣“更加翔实、精彩”,细读第四自然段,进一步体会谈迁打不垮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备课过程中我自认为是从整体出发,由一句话作为引子,引出全文,抓住关键地方进行深入、细致的感悟和探索。也对文本进行重新梳理,便于理解。但上下来觉得不是很理想,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本节课,我在时间上安排的不恰当,导致课程匆忙结束。上完课,我深深感到自己设计的内容太多,抓的要点太多,应该删繁就简,详略得当。可是,我认为,这篇课文处处都是重点,是一环扣一环的,学生只有把前面的“为什么书稿被偷对谈迁来说是厄运”以及“谈迁受到打击后悲痛欲绝的样子”这两方面理解透彻了,才会深刻体会到谈迁这个信念是多么的坚定不移,才会体会到信念的伟大力量。
在指导理解第三自然段方面,指导有误,本人没有吃透教材,这是最不应该的,本段描写谈迁的三幅图,是在谈迁写成《国榷》之后他为了书的真实性而去考察的。并不是,他还是在写这部书。在以后的教学中,不能盲目自信,一定要吃透文本,理解到位。
另外,在教学时,设计的问题太碎,没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是我在一步步牵着学生走。我想,如果设计几个大问题,让学生找词句、谈体会,会更好。时间上也能节约一些。
总之,这节课令我最遗憾的是没有把握好时间,让最后应该出彩的地方变得暗淡无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抓重点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飞翔。


篇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品课。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课文的字词教学中,我突出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训练。这是从低年级就开始的一项练习。可是,到五年级,甚至六年级学生也未必能熟练掌握。教学“家徒四壁”一词,我让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的课文内容,谈谈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可是学生的答案还是:谈迁家里穷得只剩下墙壁。没办法,我引读了课文内容:谈迁家里穷得——买不起书,穷得——小偷无物可偷,穷得北上奔波时穿了——,穷得只有——一盏孤灯……所以课文中这个词是形容——谈迁家里十分贫穷。“家徒四壁”是夸张的说法,并不是说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这时我小结:在课文中理解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揣摩词语意思,不能照着词典里的解释生搬硬套。后来,在理解“崎岖”和“坎坷”两个词语时,我先请学生谈词典中的本意,再说说课文中指什么?(谈迁写史书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艰难困苦,十分曲折)
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几组数字。并引导学生将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比如课文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连续用了“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等数字,我让学生说说从这些数字中,你读出了什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20多年”包含了多少日日夜夜、风霜雨雪、酸甜苦辣!“6次”修改,意味着谈迁不知查阅了多少史料,不知亲自考察了多少地方,反复查证,反复修改,这“6”字包含了多少艰辛和心血啊!从中学生感受到了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再如第四自然段中写到“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我让学生思考:从“104”、“428万4千”中,你又有什么感悟呢?通过交流,他们知道了这是谈迁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生命铸就而成的,是对谈迁奋斗一生的最好回报。读着这些数字,我们不禁对谈迁肃然起敬。
第3自然段是领悟人物感情精髓的重点段落,谈迁的信念是什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又指什么?在谈迁重写《国榷》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谈迁的行动中感受谈迁的“打不垮”。在反复引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的需要重组教学,设计成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如在理解“终日奔波”这个词语时,我创设给学生自由想像的空间,让学生多方面形象地理解词句,感受人物的情怀。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这就是“终日奔波”。学生的感悟、理解是多元的,教学中,我尊重了学生思想,张扬了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但放而不散,最终能把握住课堂,回到理解词句,感悟人物情怀的基点上。
以上是我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之后的一点思考。当然,生源的不熟悉,灵活运用教学机智还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面。


篇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今天早上第一节课,我在自己教的五(1)班上了一节公开课,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听了其他老师的点评,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教学理念。
(1)以学定教。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案时,我本着这样的理念: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地回答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任,老师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所以我在课堂上,大胆的让学生们分小组去预习,让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预习成果,让小组成员带着全班同学学习生字词,强调哪些字词易读错写错,还要这个小组围绕课题来设计一到两个的问题,让其他同学来回答。然后老师做点评,并对一些重点词语再次强调。
(2)让学生乐于阅读。这是第一课时,我着重引导学生们朗读课文,做到准确、流利,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我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读错不扣分,读对了加分,让学生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课文读熟了,读透了,这就为我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2、教学心得
(1)对字词的讲解还不够透彻。本次课,我放手让学生们去自主学习,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我今天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们对字音还不是很熟练,小组上台时,他自己都读错,还怎么教别人?但我为了节约时间,没有及时地巩固强化。这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了一个醒,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这一块知识点没掌握,决不往下讲,一定要把这块知识讲透彻。
(2)对课堂时间把握的不够好。我是看着表上课,时间当然知道。在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时,我还未总结课文,还在让学生们读,结果下课铃响了,匆匆地总结,没有收到好的效果。这也为我提了一个醒,在以后的教学中,如果时间不够了,可以随机应变地删掉一些环节,一定要留出时间对课文进行总结,否则这一课难以做到精彩的收尾。
(3)背景音乐设计不合理。其实我的初衷是让学生们伴着音乐朗读,做到声情并茂。但我这是第一次采用,而且是断断续续地播放(因为让学生们分小节比赛朗读),所以割裂了音乐的整体性,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3、总结
本次上课,课前我没有做任何渗透,完全是跟平时上课一样地来教学。而且我的小组教学也是一直在采用,在运用中不断地丰富、完善,借本次公开课的契机,我将我的一些教学方式展现给大家,就是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从而来改进我的分组教学。


篇四:《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反思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本课的人文性很强,让学生谈谈这些人文性的东西并不难,但是也容易落入虚幻的人文精神感悟的空洞说教之中,很容易上成思品课。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凸显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立足语言,确保语言,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品位,感悟谈迁的坚强,使这一课上出浓浓的语文味。
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我主要安排了如下三部分:一、解读一组数字,体会一部奇书诞生的艰辛。二、进一段心路,见证一个灵魂的涅磐与什华。三、关注一个场景,感受一种信念的坚定与力量。
一、解读一组数字,体会一部奇书诞生的艰辛。
在读题、揭题之后,我就给学生出示了第一自然段的几组数字。让他们在鲜红、醒目的数字中感受《国榷》完成得不易,感悟谈迁

四 :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通海县秀山一小李慧懿

教材简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课文语言比较平实,但平实的语言背后人物的精神却熠熠生辉,指引着我们人生奋斗的方向。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简单地介绍了谈迁的志向以及他为写成《国榷》付出的努力。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体写谈迁在遭受到原稿被偷的厄运后,通过重新奋斗,最终写成《国榷》的事,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充分地体现出了谈迁的信念就是打不垮的信念,为下文揭示有关信念的道理打下了一个强有力的伏笔。最后一部分第4自然段,点明题旨,揭示信念的力量。文章意在通过一个真实的事例向学生传递:信念能够让我们永远心怀希望,而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助我们成功。

设计理念:

1、让学生在学习理解课文的同时学习朴实的语言及运用数据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学习和积累写作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在本课教学中要体现这一点,就应引领学生反复品味语言,透过文本语言,走进人物内心世界,通过传情的诵读来体验文本情感。教学中,力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与主人公进行情感撞击,心灵对话,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家徒四壁”、“奋笔疾书”等词语的意思。

2、紧扣重点词句展开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能力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运用数据来增强表达效果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1、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1、凭借语言文字材料,了解谈迁编写《国榷》的艰辛,体会谈迁之所以在逆境中有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是因为他有打不垮的信念。

教学难点:1、能从谈迁的故事中受到启迪,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坚强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奠定基调。——未成曲调先有情

1、由歌曲《从头再来》的歌词引出词语“厄运”,理解“厄运”,说说生活中哪些事对人们来说可以称为厄运?

2、面对厄运该如何做呢?揭示课题,板书和齐读课题。

设计理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对词语“厄运”的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谈迁,走近谈迁的欲望。】

二、整体感知,敏化感悟。——潜心会文动真情

1、质疑:谈迁的厄运是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快速朗读全文,寻找答案。)

2、指名交流,理解谈迁的厄运就是“书稿被盗”。(板书)理解“家徒四壁”

设计理念: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此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又能从整体入手感知文本内容。】

三、精读品析,提升感悟。——设身处地悟深情,咬文嚼字品至情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谈迁编写《国榷》的不易。

1、一部书稿被盗对于谈迁来说为什么能称为厄运呢?带着问题用心默读第一自然段,勾画出感受深刻的词句。

2、指名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谈迁治学的刻苦、信念的坚定以及《国榷》书稿的来之不易。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带入文中,通过阅读来加深自己的感悟。

3、句子比较,了解数字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学习列数字这种写作方法。

(1)原文:“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他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2)变句: “经过奋斗,谈迁终于完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

4、认识谈迁的信念——编写明史(板书)。

设计理念:运用数据来突出事件的真实性,而且使人物精神品质跃然纸上是本课的一个写作特点。通过对比句子让学生明白将数据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且具有说服力。借助数据还可帮助学生感悟谈迁对信念的执着及编写《国榷》书稿的不易。】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厄运带给谈迁的打击,以及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垮。

1、教师配乐范读“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①指名说说听后的内心感受,让学生体会厄运来临谈迁内心的痛苦,和厄运对谈迁的打击。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

2、谈迁真的在以泪洗面的日子里消沉了吗?

①齐读句子“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②指名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感受谈迁因为有坚定的信念,所以没有被厄运打垮,决心从头撰写。(板书)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表现谈迁从头再来的决心。

设计理念: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提供良好的氛围,在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重点词句感悟厄运对谈迁的打击及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谈迁第二次撰写《国榷》的艰辛和他坚定的信念。

1、根据自学提示自学第三自然段。

2、四人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3、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根据相关句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带着感受朗读课文。然后借助课文展开想象,说说自己通过语言文字想象到的画面。

小练习:我仿佛看到谈迁

设计理念:1、“语文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角,在教学设计中,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在品读、讨论、合作、交流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2、想象是语言文字的全新创造,是心灵的自由飞翔,是思想纵横驰骋的有力翅膀。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把理解及时地转化为表达,及时地转化为运用,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出示描述新写的《国榷》的句子齐读,体会谈迁最终战胜厄运,实现理想。

5、简单了解《国榷》的内容,认识它的翔实、精彩、不可多得。

6、看课文插图,认识谈迁和他的《国榷》一起名垂青史。

设计理念: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让学生超越课堂之外,跳出教材本身去搜集、阅读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这些对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师借助板书小结。设计理念:回顾全文,回归整体。】

(五)学习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哲理,启迪人生。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全班齐读。

设计理念:让学生再次感悟信念是战胜厄运的关键所在。】

四、拓展延伸,激发兴趣。——妙笔且书个中情

1、人物品质迁移。教师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名人故事和书籍。

设计理念: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为学生终身喜好读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做到“以课内带动课外”“以一篇带动多篇”, 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书籍和名人故事,引导学生课后主动阅读,从而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

书稿被盗编写明史


从头撰写

名垂青史

五 : 读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

读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_600字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www.61k.com]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与厄运抗衡的伟大史学家谈迁。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经过了20多年的奋斗,完成了明朝编年史———《国榷》。可是即将在复印前书稿被盗,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但谈迁并没有被厄运打垮,他又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定决心从头撰写。经过几年的奋斗,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着《国榷》诞生了。谈迁就是凭着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战胜了厄运,这真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呀!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他不是也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吗?恩科西虽然先天患有艾滋病,但他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并多次参加艾滋病大会,还关心和他一样的患病儿童。虽然恩科西的生命是短暂的,可他留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永恒的。

与他们相比,我真是惭愧极了。我们虽然不会遇到那么大的厄运,但生活中,学习上,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小挫折,小困难,可我并没有勇敢地去面对,而是知难而退。比如遇到难题,自己不思考,为图省事,直接去问爸爸妈妈;考试考砸了,不找出原因,而是听之任之;遇到计算题时,自己不认真计算,反而直接用计算器……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数学作业时,本来是一路畅行,可一个“拦路虎”拦住了我的去路。面对难题,我不加思考便大喊:“妈妈,这道题怎么做?”妈妈看了一下题目,有点生气地对我说:“儿子,这道题都不会?你把题目多读几遍,理解题目的意思,再结合你们学过的内容试试看。”听了妈妈的话,我认真地,一字一句地看了起来。终于,这个“拦路虎”被我消灭了。原来难题并不难,只要我们有信心,认真思考,难题一定会解决的。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一课向我们诠释了;厄运并不可怕,在遇到厄运时,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有不屈不挠的意志,就会有希望。谈迁的这种精神将永远留在我心间,成为我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五年级:王陈铖

读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有感_350字

在小学五年的学习中,我知道了许多伟人:27岁才发奋读书的文学家苏洵,屡次失败却永不放弃的发明家爱迪生……他们都给我很大的触动。而史学家谈迁却深深地震憾了我。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历经20多年的奋斗,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可以流传千古的《国榷》。不幸的是锁在竹箱里《国榷》被小偷误认为值钱的财物盗走了。这样的打击对谁来说都是致命的,更何况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但内心强大的人,是什么力量也打不垮的。谈迁又重新编着了一部更加翔实更加精彩的新的《国榷》。

每每捧读他的传记,谈迁坚强不屈的身影就会浮现在我眼前。20多年的心血在一夜之间全部化为乌有,这样沉重的打击,有几个人能承受?内心强大的谈迁顶住了,百折不挠的谈迁站起来了,他拨开绝望的乌云,重新回到书桌旁。他四处奔波,搜集有关资料。他坚持不懈、他勇于探索、他一丝不苟,让我们看到了一本伟大的着作《国榷》。《国榷》和谈迁的故事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名垂青史。面对困难,如果退缩,绝望之云就会挡住你前进的路,下起倾盆大雨。但,如果始终不放弃,一束阳光便会拨开云层,引领你走向美好的未来。

五年级:北小之友

关于读书笔记的作文:读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有感_600字

上学期,我上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一篇课文,文中伊尔莎的父亲的教诲使我历历在目,终身不忘。

文中的主人公叫伊尔莎。有一次,她的爸爸带她去教堂高高的塔顶。给她上了生动的一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给了伊尔莎一把开启心扉的钥匙。伊尔莎渐渐长大了,有了一家自己的时装店。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她的一位朋友跟她介绍了一位织毛衣的高手——维黛安太太。后来伊尔莎穿着维黛安太太织的毛衣去参加了一个时装商人的午宴,结果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就向伊尔莎订购了四十件,约定两个星期内交货。可维黛安太太织一件毛衣就需要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伊尔莎并没有放弃,她找了二十名心灵手巧的妇女。两个星期后,货送出去了,一条时装流潮也通往了伊尔莎的时装店。伊尔莎又想办一个大型的时装展,可是那二十名心灵手巧的妇女在别的时装店的挑拨下跑光了,伊尔莎还是没有放弃,她在时装展上展出还不是成衣的毛衣,结果来定货的客户络绎不绝。

作者伊尔莎面对着各种难题,并没有退缩,反而变得更顽强、更敢于挑战。是什么力量让伊尔莎勤于动脑,另辟蹊径呢?其实就是伊尔莎的父亲对伊尔莎说的一句话——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正是伊尔莎的父亲对伊尔莎说的那一句话,改变了伊尔莎的一生,也正是伊尔莎的父亲对伊尔莎说的那一句话,才让伊尔莎变得那么顽强。

我恰恰跟伊尔莎相反:伊尔莎面对着各种难题,并没有退缩;而我面对着各种难题,直接问别人该怎么做;伊尔莎遇到了各种困境,就勤于动脑,另辟蹊径;我遇到了各种困境,就半途而废;还有……学了这篇课文后,我明白了遇事一定要冷静,要学会勤于动脑,另辟蹊径,不能半途而废的道理。

也许生活中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不过在这里我想告诉各位读者:“大家在失败的时候,一定不能半途而废而是要想起伊尔莎的父亲的教诲——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江西南昌南昌县莲塘镇第二小学五年级:刘紫怡

本文标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修改稿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91180.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