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建文帝削藩-建文帝削藩为何会失败?

发布时间:2018-05-02 所属栏目:建文帝失败原因

一 : 建文帝削藩为何会失败?

建文帝削藩为何会失败?


建文帝,是失天下但不失民心的皇帝。1398年朱元璋死,由皇太孙朱元?杉次唬??忧恐醒爰?ǎ?邮芰舜蟪计胩?⒒谱映蔚摹跋鞣??

建议。这本无可厚非!

但在削藩这个问题上,他之所以失败,我的观点有以下一些:

1。我称之为“历史遗留问题”!这还要说到朱元璋那,朱元璋生了26个儿子,封王的就有24个!他这样做的本意是想更好的维护朱家王朝的统治,却不想这样容易造成藩镇割据,不易中央集权!

2。削藩政策制定上的失误,这就是他失败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他第一个失误就是不让朱棣他们进京吊唁朱远璋,而放虎归山,错过了削藩的最好机会!第二个失误在削藩的次序上!当时黄子澄和齐泰的意见发生了分歧,黄主张先削周王,周王是燕王胞弟,先除其羽翼,而齐泰则主张先削燕王,燕王是削藩成功与否的关键,只要燕王一但被削藩,其他诸王都好办!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齐泰的主张是对的,黄子澄的主张无异与打草惊蛇!可惜当时的建文帝采纳了黄的错误建议!先削周王,这就给燕王敲了警钟,为他的起兵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并赢得了充分的准备时间!

3。建文帝的性格!建文帝性格内向、仁慈、儒弱!他重文轻武!所以后人称建文一朝是“书生王朝”!朝上少有真正会带兵打仗的武将,这就是“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傻木?硬皇茄嗤蹙?佣允值脑?蛑?唬≡诮ㄎ脑?甓?碌剿脑轮?洌?嗤踔扉υ??欢确钫偃刖┦Τ?睿??蟀踩环祷乇逼剑?诩涿挥腥魏尾焕?谘嗤醯木俣?⑸?U庖蔡逑至私ㄎ牡坌愿裆系娜蚀龋?氲弁醪幌嗥ヅ涞亩嘤嗟娜蚀龋∫?贩??忠?思笆逯堆彰妫?莶幌滦模?

4。在“靖难之役”中的指挥决策不当!,多次犯了当断不断的兵家大忌!给燕王喘息的机会!

5,朱棣的优势!他的优势在于:第一,找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起兵理由→清君侧!也就是做到了“师出有名”!第二,他的性格正好和建文帝相反,朱棣最像朱元璋,果断、刚毅、有远见,有雄才大略!这对于一场战争是至关重要的!第三,在起兵前做了充分的战略物资的准备!第四,人才的拥有和用人的得当!我们来看,在前方,有朱棣、朱高煦、朱高燧!他们都是身经百战,英勇无比!在后方大本营有世子朱高炽,也就是后来的仁宗洪熙帝的把手,免除了朱棣的后顾之忧!谋士的出谋划策,其中姚广孝对朱棣的影响是巨大的,正是他的不断“劝说”逐渐让朱棣下定了决心!后又不断为朱棣出谋划策,在“靖难之役”中又协助朱高炽多次击退了建文帝军队的进攻!

我最后做个总结,我们来看,假使当时建文帝让燕王进京吊唁,假使建文帝采纳了齐泰先削燕王的主张!假使建文帝能再狠一点,对朱棣的装疯卖傻假高度重视并及时制止!假使当年的徐达、常遇春等还活着,建文一朝多一些有实战经验的武将,假使在“靖难之役”中再果断一点,不一再的错失战机,那么“靖难之役”的结果又会是怎么样的?也许也就没了靖难之役!

那么或许他的削藩结果又是另当别论了!可是历史没有假使,不允许有假使!

诸多原因导致了建文帝削藩的失败和靖难之役的失败!

二 : 1398年8月6日明朝建文帝开始“削藩”

1398年8月6日明朝建文帝开始“削藩”_削藩

(www.61k.com)

1398年朱元璋死,由皇太孙朱元炆即位,称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削藩”建议。

1399年8月6日(明建文元年七月初五日)在齐泰、黄子澄等的协助下削废五王。

同日,燕王朱棣起兵反抗。朱棣打着“请君侧”的旗号,向南京进攻,这次战役号为“靖难”。

经过3年多战争,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即皇帝位,年号永乐。建文帝去向不明,朱棣称明成祖。

评论:是明朝的1个很有作为的皇上

三 : “国网帝国”“削藩”:四大区域电网公司一夜间成为空壳公司_Scientifi

"Those whom God wishes to destroy, he first makesmad."------Euripides

这句话是古希腊历史学家Herodotus(希罗多德)说的,其原本的见解是:神要使一个人遭难,总是让他忘乎所以。古希腊的悲剧家们都受到了希罗多德的影响,并对此作出了充足的演绎。较为出名的是古希腊悲剧作家欧底庇德斯的重复见解:“神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

4月下旬,随着华中电网公司全部120多亿资产划转到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相关省电力公司文书的签字,西北、华东、东北、华中四大区域电网公司一夜间成为除办公楼外一无所有的空壳公司。这一在未经国务院授权和国务院并未废止2002年5号文的情况下剥夺四大区域电网公司所有电网资产、剥夺四大区域电网公司经营权即“削藩”的做法立即遭到了众多质疑。
四大区域电网公司现在虽仍保留原公司名称,却已经是有名无实,今后将以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华东、东北、华中分部的形式由国家电网公司总部授权行使安全管理、审计部分职能,区域电网公司调度中心将作为国家电网公司调配分中心存在。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文件称,分部只有管理职能,没有经营职能。业内人士称,华北电网公司因处北京,牵扯关系复杂,影响重大,将推迟到下一步改革。从资产上将区域电网公司归零后,刘振亚的“国网帝国”初显王者气象,这个拥有2.3万亿资产的巨无霸央企基本扫清了走向一统江山、成为世界上最大垄断企业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一波三折。2002年国务院进行电力体制改革时,提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总体目标,成立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五大区域电网公司作为实体经营性公司以打破国家电网公司的垄断,成立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作为试点探索区域电网公司独立运作的经验,以便在其它五大区域电网公司推广。此后国务院5号文件顺利推进,各区域电网公司成立后开始履行对各省电力公司及其资产的管理和经营职能。然而2003年刘振亚出掌国家电网公司后风云突变。一方面对区域电网公司削权即“削藩”,另一方面是强化“垄断”,即国网公司总部加快扩张步伐,通过发展全国1000千伏特高压骨干网架,建立国家电网公司走向全面垄断的物理平台。
“削藩”主要是剥夺区域性电网公司的资产,区域公司是所属各省公司的母公司,网省公司是母子公司关系,国家电网公司首先是将区域电网公司与各省电力公司平行,形成事实上的兄弟公司关系,改变了区域公司与所属省公司的产权关系属性,并从人、财、物方面全面剥夺区域电网公司对各省电力公司的管理权限,对国网公司来说,区域电网公司与各省电力公司是同一个管理层级,从而使区域电网公司事实上丧失了对所属省电力公司的管理与控制。随后是对区域电网公司进行分部改革,彻底剥夺区域电网公司资产,使之成为空壳企业,对国网公司总部来说,是既保留了区域电网公司的法人地位,同时又实质上消灭了区域电网公司的生存基础。此做法既巧妙又冠冕堂皇。
“垄断”主要是通过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电网实现全国一张网,在原来大区500千伏骨干网架之上又架构起一个1000千伏电压等级的全国骨干网架,形成除南方电网外实现强联的全国电网网架。目前国际上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英国为了避免全国性大停电灾难,普遍发展区域电网网架而不是大力发展全国网架,区域电网间通过直流背靠背互联电网实现电网安全事故隔离。当前只有中国,只有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全国骨干网架,把全国除南方电网外的所有区域电网都强联在一起,特别是华东、华北、华中区域电网通过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电网强联形成“三华”电网,这样的可怕后果是一旦发生像美加大停电、莫斯科大停电、罗马大停电这样的特大停电事故,就有可能酿成全国性的电网特大灾难事故。巨大的“三华”电网一旦发生事故,甚至崩溃瓦解,其灾难性后果绝不亚于福岛核电站事故。因此建设特高压全国电网与国际上通行发展区域电网而不发展全国强联电网的做法是相悖的。这种做法只考虑了“国网帝国”总部本身的利益而未考虑全国强联大电网对国家政治、军事、经济、民生可能带的重大安全风险,未考虑整个特高压交流全国一张网可能引发的全国性重大安全事故及所产生的重大社会灾难。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2006年发生在华中电网的特大安全事故(网上可查看相关内容)。2006年7月1日,华中(河南)电网因继电保护误动作、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拒动等原因引发一起特大电网事故,导致华中(河南)电网多条500千伏线路和220千伏线路跳闸、多台发电机组退出运行,系统发生较大范围、较大幅度的功率振荡。这一华中电网内的特大事故如果发生在全国强联的特高压电网内,就可能引发全国性的大停电灾难。
刘振亚之所以一上任就大力发展特高压电网,把特高压电网当作生命工程,原因就是为了给庞大的“国网帝国”提供长期存在、永远垄断的物理基础,就是为了悄然改变国务院5号文关于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设定的“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方向。据政府有关部门人士称,这些年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一直陷入困境的真正原因即在于国家电网公司掌门人刘振亚。国家电网公司在形成巨大规模后,已经能够左右中央政府的相关决策,已经能够左右中国电力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国网帝国”的权力已经从企业延伸到政府。
令人震惊的是,除23位年逾古稀的老电力专家,国家电网公司、政府官员和包括部分院士在内的电力专家们对发展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电网意见“高度一致”,竟听不到一丝反对的声音。更可怕的是在中国媒体甚至网络上竟然看不到反对建设特高压的文章,23位老专家的声音一出现在各大网站就遭到人为删除。国外各发达国家都曾对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电网进行过深入研究,部分国家还建成了试验线路,但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在内的这些国家最终都选择了放弃。为什么?长期以来国外对特高压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对其巨大风险都存有高度戒心。奇怪的是在中国听不到一点反对的声音,是中国特高压的技术研究、装备制造、运行管理水平都已相当成熟、远远超出了国外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还是另有别的原因?显然是有更深层的原因。是享有强大财富支配权力的“国网帝国”操控了这一切,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电网发展轨迹,也改变了部分政府官员的职业操守,改变了那些所谓专家学者们的良知。
陈望祥、蒙定中、蒋兆祖、张育英等23位老一辈电力专家凭着老一代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对中国电力发展的强烈责任感,上书总理,仗义执言,四处奔走,大声疾呼建设全国特高压交流电网的弊端和风险,陈望祥老先生最后带着极大的遗憾离开了这个知识分子缺失了道德良知,企业、政府、专家们通过利益与权力结成“集团”的世界。同样值得我们担忧的是,在国家电网公司对区域电网公司进行空壳化改造的“削藩”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的沉默与不作为。社会公众不能不担忧,现在乃至将来,还有谁能监管这个拥有巨大财富,拥有庞大的缺失良知的专家群体,高度垄断,一个人说了算的“国网帝国”。百家争鸣、有不同意见才是正常的,百家同声、万马齐喑的状况不能不令人怀疑在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这个巨大蛋糕背后的某种交易。在此我们不能不对23位老电力专家表达我们无限的敬意,不能不对未来中国在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框架中可能遭遇的巨大风险表示担忧。
2002年国务院对区域电网公司职能作出的规定是,经营管理电网,保证供电安全,规划区域电网发展,培育区域电力市场,管理电力调度交易中心,按市场规则进行电力调度。区域电网公司根据电力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合理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区域内的现省级电力公司改组为分公司或子公司,负责经营当地相应的输配电业务。区域电网公司可以拥有抽水蓄能电厂或少数应急、调峰电厂。如今四大电网公司的职能定位已经面目全非。公众不能不对国务院的权威感到疑惑,是国务院更具权威还是“国网帝国”更具权威。
随着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电网工程的推进和区域电网公司空壳化的进行,刘振亚的“国网帝国”已经横空出世,这个横空出世的“国网帝国”拥有2.3万亿资产,“十二五”末,“国网帝国”的资产将超3万亿,真正成为中国央企的老大,这个央企巨无霸完全改变了国务院当年进行电力体制改革提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初衷,打破了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战略构架。
在当前社会各界纷纷质疑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电网这一浩大工程的时候,悄悄进行的对区域电网公司空壳化改革却进展神速。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消灭了当年国务院要求做大做强的四大区域电网公司,悄然达成了“国网帝国”的梦想。
当下“国网帝国”正在从电网经营走向金融、能源等领域,一个发展迅猛、在世界500强中位居第八位的中国央企已经成功引领中国央企“垄断”发展大潮,快速朝着多行业垄断、多产业垄断、能源产业上、中、下游全方位垄断的方向发展,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国网帝国”必将成为世界企业中的老大。世界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垄断的必然结果是效率低下与腐败滋生,必然是对竞争与创新的扼杀,必然是对公平与公正的蔑视。最近安徽省电力公司爆出的公车私用、对电力职工低价出售高档住房等问题显示,“国网帝国”现在已经是腐败缠身,“国网帝国”通过权力实现的整体腐败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上个世纪早期美国曾出现洛克菲勒等垄断资本寡头、企业巨头,最后都被政府按照《反垄断法》进行强行拆分。那么谁来监管、控制中国的这些央企寡头呢?谁来监管这些央企与政府主管部门结成利益集团呢?这里不能不担忧中国最后一个独立经营的区域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会否成为“国网帝国”实施垄断的对象,如果真的如此,“国网帝国”的垄断就真的和中国版图一样无处不在,“国网帝国”就真的一统天下了。
国家电网公司这个与国务院5号文初衷相悖离超常规发展的“国网帝国”的命运是被再次拆分,还权于区域电网公司,还是一意孤行,向着全面垄断、绑架政府、滥用公权的方向快速发展呢?
它的结局将成为中国经济反垄断运动的一个分水岭。
或许是另一个结局,即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成为我国电网体制改革的一个典范,“国网帝国”内的五大区域电网公司重出江湖,打破国家电网公司寡头垄断格局,为中国央企反垄断、反腐败提供样板和契机,或许这才是国务院2002年提出“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进行电力体制改革的初衷。

四 : 揭开建文帝削藩失败之谜

侄子斗不过叔叔

建文帝削藩为何以失败告终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这个刚登上垒位役几个月的年轻垒上有着雄心壮志,他一心想削弱诸皇叔的权力,以此巩固自己的政权。不料,这个政策付诸实施后,造成藩王叛乱,致使他的皇位被夺。那么,朱允炆的削藩大计究竟是什么样的,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呢?

建文帝削藩 揭开建文帝削藩失败之谜

说到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的政治背景。朱元璋刚当上皇帝时。就立嫡长子朱标为太子。朱标是马皇后所生的长子,即建文帝的父亲。为了培养皇储。朱元璋花费了大量心血,而这位太子也不负重望,被后世的史书描述为仁孝、温和以及有儒士风度的人。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位饱学的太子在三十七岁时突然死去了。朱元璋非常伤心,又立了朱标的嫡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准备让他将来继承皇位。

(www.61k.com]朱允炆本性慈善,喜欢儒学,崇尚文冶,向往儒家的仁政,而乱世中崛起的明太祖朱元璋则是以强权、重典治国。建文帝对于祖父重典治国所造成的社会压抑气氛深有体会,所以登基后着手改革整顿,力图创造出祥和的社会氛围。然而,建文帝太年轻了,他不但书生气十足,而且性格腼腆,不像他的祖父辈们是从战火中锻炼出来的,因此缺乏做皇帝必备的勇气和果敢,再加上是匆忙之间被立为储君,所以对于治国之道懂得不多。即位后虽然他很努力地进行改革,但朱元璋严刑暴政时所留下的负面影响并役有因此而缓和多少。在他的一系列改革中,处置最不得当的就是削藩的问题。最终也招致覆亡。

公元1370年以后,明太祖陆续分封了他九个儿子(其中包括朱棣)为王,将他们分别分封在西北边境和长江中部,王位世代承袭。这些王子们都享有巨额年棒和很大的特权,虽然对境内百姓不享有直接的行政管辖权,但每人都有三支辅助部队,人数在三千至一万五千之间。

朱元璋为了确保对分封诸王国的控制,在《祖训录》中定下了一系列约束诸藩王行为的规章条例。其中有一条这样的规定:在新皇帝登基后的三年时间内藩王们不准来朝廷,只能留守在藩王国;不过,如果朝廷“奸臣”当道,诸王可以集结自己的兵力,以便随时听候新皇帝诏令,但在完成驱逐奸俊任务以后。仍要立即返回封地。在这些条例中。最重要的也是后来燕王起兵的理由是明太祖对后人们下了严厉的警告。严禁他们对训示有一丝一毫的改动;如果有任何违犯者,甚至皇帝本人,他们也可以群起而攻之。本来朱元璋分封自己的儿子们前往各地为王,目的是让他们作为皇室的屏障,抵御外部侵略或是镇压内部叛乱。可是。这些藩王因为被赋予了很大的权力。手里又握有重兵。很快就成了新皇帝朱允炆的心腹之患。

建文帝削藩 揭开建文帝削藩失败之谜

其实,削藩本役有错,错的是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方式不对。就在建文帝登基的这一年,刚刚处理完朱元璋丧事的他,便派出一支军队奇袭了周王朱楠的封地开封,把朱楠逮捕起来,废为平民发往云南,藩王们被这种像对付叛逆一样的严厉手段惊得惶恐不安。随后,建文帝又找各种理由相继处置了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撤销他们的封国。仅一年的时间。五个举足轻重的藩王就被收抬了。这种暴风骤雨般的处置方式,让其他藩王人人自危。封地在北京的燕王朱棣也感到心惊胆战,深知自己被处置的那一天就要来了。

建文帝削夺诸王的权力使得他与燕王朱棣发生了公开的冲突。在藩王看来,新皇帝想削夺分封诸王享有的特权的行为严重地违反了《祖训录》。可是。建文帝最终还是决定走完削藩的道路。这样便给了燕王举兵的借口。其实,燕王表面上是要恢复王朝原来的制度,实际上是要牢牢把持着自己的权力和影响。

燕王朱棣本来就怀有异心,建文帝削藩加速了朱棣的夺权进程。朱棣听从了下属的劝告,终于下定决心挺而走险。然而,起事是需要时间准备的,不可能立即起兵。这时,令人疑惑的事情出现了,建文帝在对燕王的处置上表现出了优柔寡断的一面,以致坐失良机。他派人秘密监察燕王的行动,燕王得知后,就假装精神失常,整日装疯卖傻、胡言乱语。在此之前他采用严厉手段处置的那些藩王,都是因为那些藩王确实有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使得他出师有名。可是,他却没有抓住燕王的任何把柄.而燕王反而因为镇守边疆还立有大功。这时.他又得到这样的汇报,更加犹豫不决,有些于心不忍了。因此,对燕王的处置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就在建文帝犹豫不决的时候,燕王己经开始在自己高墙深院的王府内训练士兵、制造武器了。后来,经过燕王几番苦苦请求,建文帝竟然放回了燕王留在南京做人质的几个儿子。这个时候,燕王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兴奋地喊道:“上天助我也!”

双方的正式敌对行动爆发于1399年,那时有个效忠于建文帝的官员抓到了属于燕王藩国的两名下级官员,以煽动罪把他们送往南京处死。燕王闻知,当即利用这个机会,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以“清君侧”为名,开始了他争夺皇位的行动。

到了这时,建文帝才如梦初醒,然而为时己晚。朝廷和燕王之间一场持续三年的军事对抗由此爆发,史称“靖难之役”。

本文标题:建文帝削藩-建文帝削藩为何会失败?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8082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