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1945年7月26日-华南各抗日游击队(1945年7月)

发布时间:2018-02-07 所属栏目:1945年9月3日

一 : 华南各抗日游击队(1945年7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琼崖特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琼崖国民党当局谈判达成协议,于1938年12月5日,将琼崖工农红军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队,冯白驹任队长,下辖3个中队,共300余人。1939年2月10日,日军侵入海南岛,国民党军撤至五指山区。独立队开赴琼山县潭口渡口袭击日军,后转入农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3月,独立队扩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独立队总队,辖3个大队,共1000余人。独立总队在琼山、文昌地区取得罗牛桥、罗板铺伏击战和袭击永兴墟、文昌县城日军的胜利,建立了琼文根据地。至年底,共作战70余次,歼日军800余人。1940年2月,独立总队开赴澄迈、临高、琼山边界的美合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9月,独立总队进行整编,冯白驹任总队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派来的庄田、李振亚分别任副总队长和参谋长,下辖2个支队、6个大队,共3000余人,游击活动遍及11个县,琼文平原根据地、美合山区根据地、六连岭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1941年1月,独立总队领导机关和特务大队转移至琼山、文昌地区,与第1支队会合,并以第4大队与儋县抗日游击队合编成立第3支队。1944年秋,独立总队改编为广东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共4000余人。1945年1月,纵队领导机关及第1、第2、第4支队的主力大队进至白沙县阜龙地区。7月初,以这3个支队的主力大队组建挺进支队,向白沙腹地进军,建立起白沙抗日根据地。8月下旬,独立纵队各支队向日伪军实施反攻,收复儋县县城和一部分墟镇。

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

司令员兼政委 冯白驹(1903年6月7日~1973年7月19日 原名冯裕球,学名冯继周,海南琼山县(今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人)

副司令员 庄田(1906年11月19日~1992年4月25日 原名庄振风,广东省万宁县(今属海南省)人,莫斯科步兵学校,中将)

参谋长 李振亚(1908年~1948年9月27日 原名李荣,广西藤县人,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第二期,参加百色起义,牺牲)

政治部主任 王白伦(1903年~1946年11月5日 原名王育才,海南琼山县(今海口市)人,1928年后,参加创建琼崖革命根据地,病逝)

第一支队

支队长 吴克之(1911年~1985年9月18日 原名吴钟华,海南琼山人,广东燕塘军校,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入伍,61年少将)

政治委员 林豪(1909年~1961年,原名林鸿蛟,海南省文昌市昌洒镇昌爱村人,1927年入党)

第二支队

支队长 陈武英(1914年~1989年3月18日 原名陈元钰,海南省琼海县嘉积镇桥头村人。1930年4月参加革命)

政治委员 符树义(1907年11月13日~1949年8月19日 海南文昌宝芳乡乐内村人,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病逝)

第三支队

支队长 符哥洛(1910年~2000年 原名符树英,海南省文昌县人,黄埔军燕塘州分校第七期,1927年参加琼崖红军)

政治委员 莫逊

第四支队

支队长 马白山(1907年3月30日~1992年8月3日 海南省澄迈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少将)

政治委员 吴文龙(1916年~1949年3月10日 原名吴多富,海南澄迈县加乐乡人,1939年2月参加琼崖抗日独立队,牺牲)

挺进支队

支队长 李振亚(1908年~1948年9月27日  原名李荣,广西藤县人,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第二期,牺牲)

政治委员 符荣鼎(1904年9月3日~2001年4月27日生 海南省文昌市人,1926年加入共产党)

东江纵队全称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主要活动在广东东江下游的惠阳、东莞、宝安一带,以及香港和广州的周边地区,抗日战争后期还把游击区扩展到粤北山区和韩江流域。东江纵队最初起源于1938年成立的多支游击队,包括由曾生等人创立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由王作尧等人创立的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等。这些队伍在1939年4月至5月间接受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战区东江游击指挥所下辖的两个大队。1940年9月这两个大队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1942年1月整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1943年12月2日部队番号改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并发表宣言正式公开东江纵队是由中共领导的军队。抗日战争结束之后,1946年6月30日,根据国共两党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东江纵队北撤到山东,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序列。

东江纵队序列

司令员 曾生(1910年12月19日~995年11月20日 原名曾振生,广东惠阳人,中山大学,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少将)

政治委员 林平

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王作尧(1913年~1990年7月3日 广东省东莞县厚街人,广东军政学校,1936年入党,61年少将)

政治部主任 杨康华(1915年~1991年10月 原名虞焕章,浙江会稽县人,出生在广州,中山大学,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江南指挥部

指挥员 卢伟如(1919年~1985年 曾用名马贵、罗衡,广东惠阳县人,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州军区副政委)

政治委员 黄宇(1915年~1994年 原名吕良、吕梁,广东鹤山人)

第一支队

支队长 黄布(1920年~2005年8月 原名黄惠成,东莞清溪土桥村人,1938年10月入党,55年中校,62年上校)

政治委员 古道(1919年~1946年1月31日 又名锦榕,东莞万江古屋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牺牲)

第七支队

支队长 高健(?~? 原名高谭珠,广东惠阳市淡水镇常柏田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调任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

政治委员 邓秀芳(1918年-2005年6月21日 广东惠阳人,1938年10月加人中国共产党)

第六团

团长 卢伟如(1919年~1985年 曾用名马贵、罗衡,广东惠阳县人,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州军区副政委)

政治委员 叶锋(1916年11月~2014年3月5日 广东惠阳淡水圩秋溪乡人,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新华社香港分社原副社长)

江北指挥部

指挥员 周伯明(1918年~1998年5月8日 原名周益郎,曾用名周南强,广东省大埔县人,1936年到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60年大校)

政治委员 陈达明(1919年~今 原名梁瑞琨,广东珠海市金鼎区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63年大校)

第四支队支队长 阮海天(1916年~1955年 广东增城仙村镇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病逝)

政治委员 杨德元(1922年~1989年6月15日 福建省厦门市人,193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东发展银行董事长)

粤北指挥部

指挥员 林锵云(1894年~1970年10月2日 又名林锟池、林昌文,广东新会人,参加广州起义)

政治委员 王作尧(1913年~1990年7月3日 广东省东莞县厚街人,广东军政学校,1936年入党,61年少将)

第三支队支队长 彭 沃(1915年~1992年9月 广东海丰三区阿前彭村人,1930年1月参加红军,湖南省军区副参谋长)

政治委员 陈一民(1922年~2005年5月 广东潮州人,泰国华侨,1938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第五支队支队长 刘 培(详细不明)

政治委员 黄 业(1919年~1997年12月14日 原名黄业成,广东惠阳澳头小桂村人,1938年11月入党,62年大校)

北江支队支队长 邬 强(1911年10月~1992年12月11日 原名邬泉玖,广东英德县文光乡(今英德市东华镇鱼湾)牛栏铺村人,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第五期(比照黄埔军校第八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校)

政治委员 李东明(1917年~今 原名陈海萍,广东梅县人,193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济南铁路局副局长)

西北支队支队长 蔡国梁 (1912年~1952年4月15日 原名蔡顺发,福建省厦门,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广东省海岛管理局副局长)

政治委员 邓楚白(1916年8月13日~2006年11月11日,原名邓锡珩,广东省南海县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肄业,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2年大校)

海陆惠五紫指挥部

指挥员 卢伟如(1919年~1985年 曾用名马贵、罗衡,广东惠阳县人,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州军区副政委)

政治委员 张持平(详细不明)

第六支队支队长 叶基(详细不明)

政治委员 卢克敏(详细不明)

第四团团长 黄布(详细不明)

政治委员 李征(详细不明)

1938年10月,广州及南海、番禺、顺德等县相继被日军侵占。各县中共组织根据中共广东省委指示,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2月~1940年6月,先后成立顺德抗日游击队和中山抗日游击中队(后扩编为大队)。其间,中共广东省委派共产党员到民众抗日武装广州市郊区游击第2支队工作,于1941年7月,将其改造成一支中共领导下的人民武装。10月中旬,广州市区游击第2支队在顺德县取得西海战斗的胜利。1943年2月,成立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统一领导该地区的抗日武装,并以中山县五桂山为根据地向平原发展。1943年3月~1944年7月,成立逸仙大队和南三(水)大队;中山抗日游击大队和广州市郊区游击第2支队所属中队分别扩编为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番禺大队和顺德大队。1944年10月上旬,撤销南番中顺游击区指挥部,成立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区纵队,林锵云任司令员,罗范群任政治委员。辖第1、第2支队及南三、挺进等4个大队,共2700余人。10月下旬,中区纵队机关大部和挺进大队共500余人挺进粤中。11月,撤销中区纵队番号,将挺进粤中的中区纵队一部与当地游击队编为粤中人民抗日解放军,中区纵队大部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1945年1月15日,在五桂山宣布成立珠江纵队,林锵云任司令员,梁嘉任政治委员,谢斌任副司令员,周伯明任参谋长,刘向东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1、第2支队和独立第3大队,共1700余人。5月,珠江纵队机关和第2支队大部共400余人挺进西江地区,开辟西江北岸抗日游击区。5~10月,第1支队500余人分批转移到东江地区,编入东江纵队。8月;林锵云兼东江纵队粤北指挥部负责人;独立第3大队和第2支队一部共500余人挺进粤北,归粤北指挥部领导。1946年6月,珠江纵队部分人员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省烟台解放区,珠江纵队番号撤销。

珠江纵队(1945年1月15日)

司令员 林锵云(1894年~1970年10月2日 又名林锟池、林昌文,广东新会人,参加广州起义)

政治委员 梁嘉(1912年10月20日~2009年9月10日 广东省开平市月山镇博健乡东安里(后迁联兴里)人,中山大学,1936年入党)

副司令员 谢斌(1914年~2010年7月12日 原名谢海龙,江西省吉安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少将)

参谋长 周伯明(1918年~1998年5月8日 原名周益郎,曾用名周南强,广东省大埔县人,1936年到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

政治部主任 刘向东(1906年~1984年12月18日 广东揭阳县良田乡水井头村(今属揭西县),日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系,1937年10月入党)

第一支队支队长 欧 初(1921年~今 广东中山人,生于广州,1938年参加“抗先”,1939年加入共产党)

政治委员 梁奇达(详细不明)

第二支队支队长 郑少康(?~? 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政治委员 邝 明(详细不明)

独立大队大队长 冯  光(1920年~1949年1月22日 又名沥祺、义理、石生、何达生,广东清远人,1939年入党,参加抗日队伍,牺牲)

政治委员 叶向荣(详细不明)

中区纵队

司令员 梁鸿钧(1905年~1945年2月22日 湖南湘潭人,参加南昌起义、湘南起义,1939年派往广东。在新兴蕉山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围攻中牺牲)

政治委员 罗范群(1917年5月28日~1994年8月14日 又名严峰,曾用名罗涛康,广东梅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副司令员 谢立金(详细不明)

政治部主任 刘田夫(1908年10月~2002年4月21日 四川广安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恢复党的关系,1981年任广东省省长)

第一团团长 黄江平(详细不明)

政治委员 谭桂明(1916年~1981年3月 原名福鑫,广东中山市南蓢崖口村人,1937年10月参加共产党,任广东省人大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第二团团长 卢德耀(1917年11月21日~2000年4月24日 广东中山人,1938年12月参加革命,广东省军区副政治委员)

政治委员 陈 江(详细不明)

第三团团长 黄仕聪(1914年~1945年12月23日 佛山市高明区人,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因病离队,途中黑夜误涉敌营被俘,牺牲)

政治委员 陈春霖(详细不明)

第四团团长 陈中坚(1913年~1972年11月8日 字刚象,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月坑村人,1939年8月入党,中共茂名市委文教部部长)

政治委员 李俊阶(详细不明)

第五团团长 吴超炯(详细不明)

政治委员 郑锦波(1915年~?广东省恩平市牛江镇东边朗村人,华侨家庭,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64年大校)

第六团团长 黄 云(详细不明)

政治委员 郑宏璋(1911年~1983年 广东省阳春县人,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主任、教授)

韩江纵队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林美南(1909年~1955年 又名林子明,吴瑞麟,广东揭阳县人,1934年4月参加中共)

参谋长 谢育才(1904年2月2日~1977年3月15日  海南岛万宁县文渊村人,1927年领导了万宁起义)

第一支队

支队长 李亮(详细不明)

政治委员 吴健民(详细不明)

第二支队

支队长兼政治委员 林川(详细不明)

第三支队

支队长 古观贤(详细不明)

政治委员 曾广(1912年~1983年11月28日 原名祥光,广东揭西县五经富镇人,1936年冬,曾广参加共产党外围组织的中华民族抗日义勇军)

1943年2月,日军侵占广州湾地区(今广东湛江市)和雷州半岛后,中共广东南路特委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进行游击战争。1944 年3月,中共南路特委书记周楠在重庆接受南方局指示,于8月,在遂溪县老马村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武装,于10月间成立“雷州人民抗日游击队”。之后,南路各地普遍举行了武装起义,至年底,又组建2个游击大队,共400余人。1945年1月,南路特委发动了高雷地区和钦廉地区四属的抗日武装起义,在普遍建立抗日武装的基础上,于吴川县泮北村,扩编成立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亦称南路纵队)。

南路纵队(1945年1月成立)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周楠(1907年~1980年5月 又名洪飚,广东香山(今中山)三乡平岚村人,1929年参加共产党)

参谋长 李筱峰(1915年~2003年  笔名李三郎、何维,广东台山人,1939年赴潮汕地区搞抗日武装)

政治部主任 温焯华(1914年~1991年6月 原名张寿南,曾用名张仁,广东省东莞市南城新基村人)

第一团

团长 黄景文(1913年~1983年 广东惠阳县澳头镇人,广州黄埔海军学校第19期,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5年上校,60年大校)

政治委员 唐才猷(1916年12月~今,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吴村人,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共产党)

第二团

团长兼政治委员 支仁山(?~1950年11月21日 广东遂溪县人,1938年入党,病逝)

第三团

团长 莫怀(1919年~1980年4月10日 原名莫卫,又名莫王某,字炽泰,今广东省廉江市安铺镇下插村人,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政治委员 唐多慧(?~1947年6月 牺牲)

第四团

团长兼政治委员 陈醒亚(详细不明)

第五团

团长 张怡和(详细不明)

政治委员 朱兰清(详细不明)

1944年4月,日军为打通平汉、粤汉、湘桂铁路大陆交通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为了深入敌后,在华南建立湘粤赣边的五岭抗日根据地,1944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派遣八路军359旅的一部南征。南征的部队被命名为“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大队”,简称“南下支队”,王震为司令员,王首道任政委。部队入湘后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

南下支队在湖南艰苦转战的半年间,经过了平江、临湘、岳阳、湘阴、浏阳、长沙、宁乡、湘潭、湘乡、衡山、衡阳、攸县、安仁、耒阳、永兴、酃县、桂东、资兴、汝城等19个县,与围追堵截的国民党军队进行了多次战斗,解放了一些县城,建立了平江、岳阳、湘阴等县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游击根据地。日军投降后,南下支队奉命北返。

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

司令员 王震(1908年4月11日~1993年3月12日 字余开,曾用名正林、建成,湖南省浏阳县马跪桥村人,1929年参加红军,上将)

政治委员 王首道(1906年4月~1996年9月13日 原名王芳林,湖南浏阳人,长沙农业学校,1925年参加革命)

副司令员 郭鹏(1906年10月~1977年7月16日 湖南醴陵人,参加秋收起义,中将)

副政治委员 王恩茂(1913年5月19日~2001年4月12日 江西永新人。1928年参加革命,中将)

参谋长 朱早观(1903年~1955年8月20日 原名昭观,苗族,湖南凤凰县人,湖南陆军讲武学堂,1954年11月任国防部办公厅副主任,病逝)

副参谋长 邹毕照(详细不明)

苏  鳌(1912年~1975年 原名苏树钦,湖南省浏阳县人,1928年参加鄂东南游击队,少将)

政治部主任 刘型(1906年~1981年8月7日 幼名绍新,祖籍湖南醴陵,出生于江西萍乡,武汉中央军校,参加秋收起义,北京地质学院首任院长)

副主任 李立(1908年8月~2006年1月19日,曾用名李国华,江西永新人,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贵州省委副书记)

第一支队(原717团2营和3营7、8连编成)

大队长 陈外欧(1910年~1984年9月1日 湖南省茶陵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新中国测绘事业创始人之一,少将)

政治委员 李铨(1912年~1968年12月4日 江西省庐陵(今吉安)县万福镇塘东村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少将)

副大队长 刘国桢(详细不明)

副政委 肖元礼(1909年8月~1998年9月21日 江西省万安县人,1930年参加红军,少将)

参谋长 金忠藩(1917年10月1日~1989年11月7日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少将)

政治处主任 张云善(详细不明)

第二支队(原718团1、2、3营编成)

大队长 陈宗尧(?~1945年6月8日 湖南茶陵人,1932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攻打岳阳时牺牲)

副大队长 贺盛桂(1915年10月2日~1990年10月9日 西省永新县象形乡枧口村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少将)

政治委员 罗  章(1905年~1993年1月24日 江西省万载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少将)

副政委 江勇为(1913年5月~2008年8月29日 江西省莲花县,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1933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少将)

参谋长 尹保仁(1915年~1986年4月25日 湖南茶陵县,1929年在江西参加了萧克和王震领导下的红军)

政治处主任 邓利亚(详细不明)

第三支队(原719团2营和补充团编成)

大队长 张仲翰(1915年1月19日~1980年3月9日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崔尔庄人,193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7年组织抗日武装入伍,少将)

政治委员 曾涤(1913年~1971年12月14日 原名曾垂坤,湖南浏阳人,1930年参加红军,少将)

副大队长 汪昌桂(1914年3月25日~1987年4月29日 字春章,江西省永新县里田镇洋溪新居村人,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大校)

幸元林(1914年~1985年11月8日 湖南省醴陵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少将)

副政委 龙炳初(1914年~1975年12月24日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61年少将)

参谋长 赖春风(1913年~1993年1月1日 江西省宁冈县人,1928 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少将)

政治处主任 肖友明(1916年4月~2013年1月31日 曾用名谢华生,湖南省攸县人,1930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64年少将)

第四支队(原特务团教导营2个队和旅直参谋队及特务营1个连编成)

大队长 徐国贤(1916年~2000年7月8日 江西省莲花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少将)

政治委员 廖明(1911年~1988年5月15日 江西省安福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64年少将)

副大队长 王子良(1911年~1947年4月17日 湖南湘潭人,1930年参加红军赤卫队,在陕西延川县作战牺牲)

贺光华(1916年~2001年12月26日 江西省永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少将)

副政委 熊晃(1913年~1996年10月13日 湖南省浏阳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少将)

参谋长 蒋澍 (详细不明)

政治处主任 谭天哲(1912年~1998年12月7日 湖南省茶陵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64年海军少将)

第五(干部)大队(原红二军团暨湘鄂西苏区的老干部为基础编成)

大队长 贺炳炎(1913年2月5日~1960年7月1日 原名向从炎、贺明炎,湖北省松滋市刘家场镇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中将)

政委 廖汉生(1911年11月14日~2006年10月5日 湖南省桑植县人,土家族,1928年3月参加贺龙等同志发动的工农武装斗争,中将)

第六(干部)大队(原红四方面军暨鄂豫皖苏区的老干部为基础编成):

大队长 文建武(1911年~1951年1月15日 原名文佩武,安徽金寨人,1930年加入工农红军,病逝)

政委 张成台(1908年10月16日~1946年7月 河南新县人。192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原突围,在陕西镇安牺牲)

第七(干部)大队(原红六军团暨湘赣苏区的老干部为基础,加上359旅干部训练队编成)

大队长 郭鹏(1906年10月~1977年7月16日 湖南醴陵人,参加秋收起义,中将)    政委 吴光远(1901年10月~1946年11月 湖南平江人,1930年8月参加红军,在鄂西保康簸箕山战斗中英勇牺牲)

二 : 146年7月26日梁冀鸩杀汉质帝

东汉中后期,外戚掌权,皇帝的废立常常由后族决定。从汉章帝以后有六个皇太后临朝执政。为长期把持政权,太后和他[www.61k.com]的宗族多立幼童当皇帝。

公元146年(汉本初元年),梁冀把持朝政。7月26日(闰六月初一日,距今已{sys:(year(now)-146)}年)九岁的汉质帝刘缵在朝会时,看见梁冀,开玩笑地称呼他为“跋扈将军”,梁冀便怀恨在心。当晚就叫左右在煮饼里放了毒药将质帝毒死,另立他的妹夫汉桓帝刘志为皇帝。从此,梁冀更是权倾朝野。

159年,桓帝依靠一批宦官将梁冀杀死,并抄没其全家,“百姓莫不称庆”。

三 :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发表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发表_波茨坦会议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在议会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投降。

波茨坦公告,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也叫《波茨坦宣言》。中、美、英三国于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过程中发表。苏联同年8月8(www.61k.com]日正式加入。主要内容:1.盟国对日作战直到它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无条件投降;2.《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的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所决定的其他小岛之内;3.日本军队要完成解除武装,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久铲除;4.日本战犯将交付审判,阻止日本人民民主的所有障碍必须消除;5.不准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装的工业等。

波茨坦会议 也称“柏林会议”。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丘吉尔(后期为艾德礼)和三国外长于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在波茨坦举行。会议同意根据苏联代表团的建议通过了处理德国问题的原则和其他有关决定,包括设立外长会议,占领德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原则,德国赔偿,波兰西部疆界,控制黑海海峡,对意大利政策,哥斯尼堡地区最后让与苏联,对罗、保、匈、芬的政策,战争罪犯,奥地利领土托管和参加联合国组织等问题。并签订了《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发表了《柏林会议公报》。这2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德国东部城市。位于柏林西南约27公里哈韦尔河畔。14世纪建市,18-19世纪为普鲁士国王的卫戍城和夏宫。旅游胜地,每年约有200万人游览。

四 : 2006年7月26日

  很震惊,今天在回家的路上我竟遇上了阔别许久的小学同学。他大方的叫住了我的名字。听着这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我心头一震,回过头去,看到他那张微笑的脸庞,尘封许久的小学记忆一下子被打开。面对着他,我好想好想说一大堆话,哪怕是废话,也好让我找回些许小学时代的安慰。但是,我无言。周围闹哄哄的,我却有点前所未有的心酸,莫名其妙的心酸,我呆呆的对着他傻笑,之后我们都走了。

  毕业时,好友哭着说:“我们可能永远见不到面了。”当时我沉默不语,无奈看着她。有谁知道,永远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我们在世间行走,无数的人和事擦肩而过,有时彼此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但很快又会在指间消逝,行云流水般的匆匆消失,只留下一片空白,一段回忆。

  只是个小小的转折而以,却为何给自己留下莫大的痛苦呢?我在心里安慰着自己。但是,这一刻注定要成为我这一生中最悲痛的时刻。

  有人说,离别是为了团聚,相逢是为了离别,离别与相逢是可以互化的。

  世事太无奈,我们无法自作主张,我们有自己的任务,并要竭尽全力去完成它。但作为有感情的人类,你叫我如何能,如何可以忘记与我们多年来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但,我们无奈,人生的最终形式是离别。

  永远到底有多远?至毕业时说过这句话,我已经好久没有说过这句让人不舍碰触的话了。它背后有太多的辛酸,太多的无可奈何,太多复杂的感情。要达到永远,是多少时光在指缝间的穿梭;是多少泪水在脸庞上的滑落,是多少“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惆怅。我只能说,永远太遥远。

  今日我坐在家中,握笔写下了这篇想念你们的日记,此时,我们天各一方,不知你们可安好?等到夜晚,我希望夜能够把我这份静静的思念捎给你们;月能够把我这份深深的祝福递给你们;星能够永远永远的保存下我们的真挚友谊。

 

五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日本军国主义思潮蔓延的历史根源1945年7月26日美中英三国政府发表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日本军国主义思潮蔓延的历史根源
1945年7月26日美中英三国政府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后,日本政府与军部仍在降与和的问题上发生较大分歧,直至天皇最后“裁决”,才在维护天皇制国体这样一个条件下接受投降。由美国起草的《波茨坦公告》,美国有意不写进废除日本天皇制的条款,并把原稿中曾写有的相关条文,在发表前删掉了。保留天皇制,对日本而言,实际起到保留日本军国主义主要精神支柱的作用。天皇不但是日本军队实际的最高统帅,而且被赋予超越一切的权威并被神化。“天皇神威”“为天皇而死”,则是日本国民和军队中长期普遍存在的浓厚的封建性和非理性的具体表现。
投降后的日本由美国实行单独占领,而不是像德国那样由苏、美、英、法四大盟国分区实行军事占领,盟国管制委员会行使德国政府职能,纳粹制度被彻底铲除,没有留下后遗症。对日本败降的处置,主要是由美国政府控制下完成的。1948年12月24日,即对日本7名甲级战犯执行绞刑的第二天,麦克阿瑟总部宣布,释放仍在监狱中的岸信介等19名甲级战犯嫌疑犯。出于反苏、反共和反华的需要,1949年1月26日,麦克阿瑟指令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释放了以冈村宁次为首的260多名在押战犯。10月19日,又宣布对乙、丙级战犯结束审判,不再逮捕、搜查战犯嫌疑犯。1950年3月7日,悍然颁布“第五号指令”,规定所有根据判决书仍在日本服刑的战犯都可以刑满前按所谓“宣誓释放制度”予以释放,这实际上完全破坏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判决。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吉田茂政府先后为18万左右的军国主义分子解除“整肃”,一大批日本战犯重新走上政坛,为重演过去的军国主义历史埋下了祸根。
由于“冷战”,1951年9月8日,美日背着战胜国中国,在旧金山非法签订了《对日和约》与《日美安全条约》,致使《对日和约》成了把苏联、中国等排除在外,只有美英等国签字的片面媾和条约。和约没有使日本结束和苏联、中国的战争状态;允许美国以托管的名义半水久性地对冲绳实行军事占领;没有解决战争赔偿、领土等通常签字和约必须解决的问题。后来,美同抛弃了在日本实行的非军事化、民主化政策,转而采取扶植日本右倾保守党政权,变日本为反共的东方前哨阵地和美国“远东兵工厂”的政策。可以说,“冷战”为日本不认真清算过去的侵略战争罪行,为日本右翼势力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
美国学者赖肖尔在其所著《日本人》一书中说,日本民族长期生活、困守在一些狭小的海岛上,所以,“日本人表现出胸襟狭窄的国民性格”。“神道”是日本的国家宗教,并被确立为一种政治制度,成为日本近代向外侵略扩张的思想理论根据。总之,以神的民族和天皇的国家为主要内容的皇国史观,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文化性格中狭隘、狂傲、自私的一面,在对外政策上则表现出强烈的征服欲和贪婪的占有欲,这是近代日本屡屡发动对朝鲜、中国等亚洲各国侵略战争,且始终不曾悔改的重要历史渊源。
(节选自《北京日报》2014.1.6)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盟国管制委员会成功在德国行使政府职能,而其在日本的行动却失败了。
B.释放大量日本二战战犯,是美国政府一手操纵的一个重大丑闻。
C.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蔓延,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同样难辞其咎。
D.“神道”是日本的国家宗教,日本国民长期存在浓厚的封建性和非理性意识。
小题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日和约》的签订是当时世界“冷战”在亚洲的反映。
B.美国对日政策经历了一个由妥协到扶持利用的过程。
C.美国扶持日本右翼势力是出于反苏、反共和反华的需要。
D.胸襟狭窄的国民性格是日本近代向外侵略扩张的思想理论根据。
小题3:下列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潮蔓延的历史根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有条件投降,保留天皇制,使战后日本再次蔓延的军国主义思想有了精神支柱。
B.美国对日本实行单独占领并包庇大批战犯,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复活埋下了祸根。
C.《对日和约》认可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存在,“冷战”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条件
D.狭隘狂傲的民族文化性格传统是日本右翼势力日益猖獗和军国主义思潮泛滥的重要因素。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部分进行认真比较,以辨识正误。题中,A项中的“失败”一说在文本中没有依据。按照文本,“对日本败降的处置,主要是由美国政府控制下完成的”。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部分进行认真比较,以辨识正误。题中,D项错误在于,根据文本,思想理论根据应是“神道”。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部分进行认真比较,以辨识正误。题中,C项错误在于,“《对日和约》认可了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存在”的说法不对,只可以说是蔓延的一个契机。


考点:

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⑤记叙顺序:
顺叙: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从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⑥描写方法:
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描写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来分,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兼写人物和场景)。
环境描写又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⑦表达方式: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⑧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

一、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

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二、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1、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2、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3、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4、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5、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7、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
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
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8、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9、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解题方法:

1.纵观全篇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2.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报秋》全文共九个自然段,一至六段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的感情脉络是:
由玉簪花“探出头来”“报秋”引得作者“一惊”写起,随即“怅然”,又想到玉簪花的顽强、谦让、洁净和特有的芳香,归结到“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的失落、不安和焦虑。七至九段为第二部分:从兄长寄来的词中有所领悟,悟出“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的人生哲理,从而坚定“领取生活”的人生态度。

3.检索范围准确

摘取良好的阅读素质不仅体现在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上,还体现在对局部的确认。
阅读时,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案要从选文里找,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语句,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

4.综合分析全面考察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题目难度也大。解答此类试题,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5.认清手法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
因此,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近几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大致考查了
如下几种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要贴切,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越突出,比喻就越贴切。
(2).拟人搜索
(3).反衬
(4).对比
(5).反复
(6).排比
(7).象征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或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本文标题:1945年7月26日-华南各抗日游击队(1945年7月)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4225.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