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柴静看见读书笔记-看见【柴静看见记】

发布时间:2018-05-02 所属栏目:什么东西

一 : 看见【柴静看见记】

看见一词,有许多的含义。从啼哭声睁开眼睛,便看见了一个彩色的世界;从步入社会社交工作,便看见了一片多色的内心;从步入老年双目混沌,便看见了一抹即将书写完的人生。

一、看见了什么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段记

她看见的,也许是领导的怒色与无奈;她看见的,也许是非典时瞬间死亡的降临与生命的渺小;她看见的,也许是脆弱迷惘的孩童心灵;她看见的,也许是污染严重的故乡……

那是她看见的,作为一名主持人所看见的,真实的、现实的抨击画面。( 文章阅读网:www.61k.com )

而我看见的,是匆忙离去奔波的身影;而我看见的,是同学老师配合的影像;而我看见的,是急促的滚滚而来的生活的浪潮,在脚边停下,留给我躲避、喘息的时间。

我看见了数不清的,或短促或绵长的却断续的名叫“生活”的电影。

但迅速滑翔与眼前的,不断替换的画面,取代了上一个,又迎来了下一个。

我们所看见的,是不断更新的,是永不停息的,是难以掌控的,是时间所奔驰的,变化的看见。

而所看见的,也不会成为永恒,下一个,会涌上,到最后,随波逐流。

千千万万的“看见”,我们终究又看见了什么?

一本书,一个年代的事物。

生与死,时间的流逝。

二、回首看见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段记

当我们收拾好行李,挥手告别时,旅途结束,我们又返回到了原点。

原点,是最初的另一种说法。

她,无可否定的取得了成功,却在书中这样写。也许是为了让读者寻回本心,亦可能是为了让自己明确本心。

不论她是写给谁的,她给了我这样一个思考:

当物质与梦想是个抉择题,蒙住眼睛,每一个都有一半选择的可能性,但摘下眼罩,没有视觉障碍的我们会不会干脆的触碰到其中的一个,还是站在原地犹豫不决。

但终需要前行。不论选择哪一个,都有必须实行的规则。

成长的旅程是持续的,跨过重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回首旅程,还能看到最初最初原点的目标。

回首,我们还能看到我们为何而出发,却没有了回到原点的归路。

别忘了最初我们所看见的,回首遥望的。

三、谁看见了

去年地震中坍塌滑坡的山体,现在已经慢慢重新覆盖上了草木,就在这片山峦之间,正在建成新的房屋、村庄和家庭。

——段记

她看见了重建的家园,看见了采访的嘉宾,看见了两会的辉煌,看见了病友间的探问。看到了我们所能看到的以及看不到的。

平常百姓看到的,是菜市场里喧嚣叫卖。而她看见的,展示给我们的,是她所能看见的,与她一齐的人员所看见的。

春天,我看见的是坠落的大雪,满地的枯枝,这是我所看见的,却是她看不见的。

我们眼里呈现的事物是不同的,但存在着一个相同点,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里所发生的、身处现实的感受。

每一个所看到的景物,都是全新而具有实时的热点。

就像是她所看到的重建的灾区,重建的所坍塌的楼房,重建的生活还有不是重建的爱与伸出双手的支援。

是她看到的。

谁看见的雪花,谁看见的大海,谁看见的新生,谁看见的落叶,谁看见的情义,谁看见的每时每刻发生的事件。

是每一个人不同的眼光,每一个人不同的记忆,每一个人不同的看见。

谁看见了什么,都是自己的。

我从书本上所看见的,一时之间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谈起,都在心里,看在了心里。

二 : 柴静的文笔

文/傲虫

柴静的文笔我以前就在她的博客上见识过。厉害。

清淡,简练,不动声色,诶,怎么就看哭了?

没有直白的抒情或修饰,但就是惹人掉眼泪。

惹人笑的地方也有,三言两语,幽默的场面立即回放在眼前。

仔细又读过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发现她很会用短语,尤其动词准确。

比如写陈虻与她的第一次见面:“他跷着二郎腿,我也跷着。” (我都可以听见那个小年轻鼻子里哼出不以为然的气!)

还有博客日志《跟罗永浩同学的谈话》中,写“我冲那个方向一乐”——这句话据《看见》书里回忆,原文是“我抿着嘴往那个方向一乐”,经朋友建议,把“女里女气”的“抿嘴”给删除了。我倒读不出这“抿嘴”中的“女里女气”,但确实也觉得改动后的更好。

另一篇写土家野夫的博客日志,也有:“炒了十几个铝盆,桂花树下男男女女端着碗站着吃江湖饭,满头汗。”

我总记得初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引导我们这些平日里被她教导如何考试的愣头体会”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之精妙,所以现在读到有人也可以“一字传神”时,格外上心。

就像她又写:“屋里的味进不去人”,把那屋里的味儿说得跟有手能推人似的,想想都让人不禁赶忙屏住呼吸,还要抬手在鼻子前方扇两下。

其实柴静有相当一部分句子严格说来是不符合语法的,但张立宪既然没给她修正,那么保留下来的“柴氏风格”便是不错的。正如卢安克所说,如果能写出“Run like the kite, I can fly a bike”该多好,即使错了又如何。

书里最精彩的还是讲吃饭:“上几锅最辣的干锅驴肉,颤巍巍地堆成尖儿。多要一碗白蒜片,一碗红辣椒圈儿,一碗碧绿的蒜苗段,齐投进去,滚烫得直溅猩红的泡,往米饭里浇1大勺,再拿冰矿泉水一浸,把头栽进去吃,几只光头上全是斗大光亮的汗珠,跟服务员说‘给我一万张餐巾纸。’“

嗯,她厉害的除了短语,还有收尾的那么一下。我就老记得她那篇《托尔斯泰》的最后一句是“白开水,热的。”

看过几年前别人访问她,说起有人说她写东西像亦舒。我觉得不像。

亦舒的简练犀利是在“看透”上。犀利看透人性,再通过小说人物的简练语言点明出来,让人读了以后,或被点醒,或被戳穿。是这种狠。

而柴静是记者,她的职业习惯溶入到她的文字里,她只负责对事实的记录。那些用得准确的动词,就是用来只负责记录。我想,她受海明威和曹雪芹的影响,在用词精炼准确上,有对自己的”快准狠“高要求吧。

但是她也文艺,相当的。当年做夜色温柔节目,她开播时引的一首”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让新疆地震时救灾的小战士念念不忘。而如今,她的文艺早1步步脱离了“你简直矫揉造作不可忍受”。她的文艺让她写一天非典报道工作结束后,“顺声望,只一位穿蓝布衫的老人,坐在斑驳剥落的朱红亭子里,膝上一块灰布,对着湖拉胡琴,琴声中有千灾万劫里的一点从容”,她的文艺还让她在两会直播中,脱口而出:“子路问孔子,您从政的话,第一件事是什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

文艺,本身就该是一份情怀。

筛掉文艺,柴静的文字,信息量是很大的。这样的文字,通常好看,像压得很实的白米饭一样。而再点上文艺,更好看了,有白米饭,还有菜。吃得人不亦乐乎,意犹未尽。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又有说“音乐滋养人”,还有说“少时读的书,长大后必在身上呈现出来”。我就老想挖出柴静是读着哪些书,爱听什么音乐?

她写少时靠有着“平地一声春雷响”风格的批判胡风文件汇编启蒙,又因那个年代能读到的文学书籍贫瘠,于是读书读书,是真读进去了,逮着一本便敲骨吸髓,日后聊起,张口就能背一段。再后来,我翻到有访谈里她提到正在读《西方政治思想史》,《看见》中又几次提到某某哲学家说。还有从别人的博客里得知她还看《歌德谈话录》。

这些必然塑造她。

不过正如柴静在书中自曝的那样,有时写东西会为了效果而对事实有改动。例如我在看完书后,再去看《双城的创伤》这个节目,看完博客《与罗永浩同学的谈话》后,再去看那个现场视频,发现有一2个地方与文字记录的不一样。

又要文字有效果,又要力求准确真实,那会是更高的要求,也就有更大的进步吧。相信她会越来越好。

傲虫的微博:http://www.weibo.com/mirrorkin[www.61k.com)g

左岸记:柴静给我的第一印象,4个字——温婉内敛;读过她写的许多文章,发现深藏在她思想里的深刻——心软能救世界;聆听她在《看见》里的采访,才明白什么叫“宽厚”。如她所说:“我庆幸在迈入成年门槛时,从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来,开始关心他人,关心公共事务,关心将自己和这个世界连起来的东西。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灯火。”

三 : 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

[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
这本书现在大获好评啊 。虽然很多地方确实很打动人或者引人思考 ,但是总觉得太刻意,太过于讨巧了 > < 。有种越往后看越失望的感觉。
下面就看看www.61k.com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参考答案吧。

网友GayScript[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我在看这本书时做了很多笔记。个人觉得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
让我们看到更多真实发生的事情。没有因为某些事情不重要、不被重视就被忽略。孰是孰非,大家自己判断,柴静作为一名记者只是把所有的真相展示给我们看,比如药家鑫、虐猫女、卢安克、非典护士、奥运会运动员、两会会员、社区百姓……不因为内心的激烈情绪就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大家有理由愤怒、鄙夷、不耻、震惊、感动,但更有理由知道事情的真相。这本书写的不仅仅是柴静和她的成长,更多的是她身边的同事(包括一些我们熟悉的央视主持人)和她所采访的人。各色各样的英雄、罪犯、贩毒、拉皮条、普通百姓,作为这个社会发展的一员,展示了真实的自我,让我们看到了无数人的内心世界。书里有很多各行各业的人关于生活、社会以及成长的对话,比如我摘录在笔记里的这些——我问一个哈佛的老教授,社会上这么多问题,改起来有很多惰性,怎么改?他说,让问题浮出水面,让它“不得不”改变。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您认为媒体有偏见,是的,可能媒体会有偏见,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这样,但纠正偏见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流通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用理性去唤起理性。
如果我们对一只猫的死亡漫不经心,我们也会同样漫不经心地蔑视人的痛苦和生命。
“有的人觉得,如果一个人可以直接对动物做出很残忍的事情,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用语言来攻击他呢?”他说:“当初他做出这样的行为以后,就已经是错了,既然他都错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跟着他一起错呢。”“你说的这个错是指什么?”“他攻击了动物,而我们攻击他。”他(崔永元)说现在一遍遍看自己片子里的这些抗战老兵:“我每看这个,就觉得自己非常渺小,我们受那点委屈算个屁啊。这里所有的人都是九死一生,家破人亡,多沉重的词啊,对他们来说小意思。受尽委屈,有误会,没有钱,半辈子吃不饱饭,儿女找不到工作,女朋友被人撬走,邻居一辈子在盯着你。当我每天看他们经历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我这个年龄经历的所有事情都特别淡。”“人怎么才能宽容呢?”“宽容的基础是理解,你理解吗?”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他(胡适)本是写《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学者,却花了大量时间去考证《红楼梦》、《水浒传》这类通俗小说。舆论责备他不务正业,他后来解释: “我是要借这种人人知道的小说材料提倡一种方法……什么东西,都要拿证据来,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这种方法可以打倒一切教条主义、盲目主义,可以不受人欺骗,不让人牵着鼻子走。”真相往往就在于毫末之间,把一杯水从桌子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准确滴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长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胡适说过做事情要“聪明人下笨功夫”,我原以为下笨功夫是一种精神,但体会了才知,笨功夫是一种方法,也许是唯一的方法。现在华南虎事件已经不是简单的一个照片的真假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诚信、社会道德底线的问题,我们说一个不关注真相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不追求真相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堕落的社会。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八日节目播时,新闻时效已经过去了。但播出的反应之强烈,让我觉得,人们不会忘记没有答案的事情。在真相面前,这世界上不存在特殊的国民性,人性本身想要了解万事原由。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二十出头,在湖南卫视时,我采访黄永玉,问他的“人生哲学”是什么?他说两个字:“寻常。”我心想,这也叫哲学吗?“天上那么多高干子弟,七仙女为什么要下凡嫁董永?”他说,“因为她什么都有,只缺寻常。”
二十三岁的达娜,穿着从约旦买来的二手跑鞋,鞋帮是裂的。教练是她的未婚夫,每天接她去巴格达大学操场上训练,都要穿越两派交火的地区,她躺在汽车后座上躲避子弹。但大学的灰泥跑道是露天的,有次屋顶上的狙击手向她开枪,子弹擦过她,打在旁边的一棵树上,她晕倒后,第二枪打在了地面上,泥溅在她脸上。一刻钟后,她擦了一把脸,又回到场上:“如果坐在那里不训练,就会不停地回想起枪击的情景。当你训练的时候,才会忘记所有的一切。”
他(钱钢老师)说,别太急着回答对还是不对,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十年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向《纽约时报》的老编辑Clark发牢骚:“他们根本不管你做了什么或者试图做什么,只说你乏味。”他看着愁眉苦脸的我,笑得咳呛起来,以老人的宽厚拍拍我肩膀,说:“不要去听那些声音,你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
我问他:“你将来想干什么?”小伙子听坦率,“当制片人。”“当了制片人呢?”“当台长。”“当了台长呢?”“影响别人。”“影响别人什么呢?”“……这个还没有想。”我说:“你还是给我一个宾语吧。”一个动词总是比较简单的,但如果没有宾语,它不知会落脚何处。“如果不是为了改变,那我们做什么?”“当然会发生改变,改变自会发生,也不是我的责任,不是压在我肩膀上的。”“改变不是目的?”“它压着太重了,也做不到。但你不怎么想的时候,它会自己发生。”“那我们做什么呢?”“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他(卢安克)在信中提到一个在非洲塞拉利昂参加内战的十二岁小孩,杀了很多人,为了避免受不了的感觉,他天天吸毒。后来这个孩子在联合国的会议上解释:“我们加入部队的原因是,我们找不到可以吃的,失去了自己的家,但同时盼望着安全,盼望着自己属于什么,在这个所有归属都垮下来的时代。”
节目播后,也有一些人在我博客里反复留言,说:“你为什么要播一个杀人恶魔弹琴的样子?让他父母说话?”宋打断我时说过:我知道张妙是无辜的,但你现在的疑问是,药家鑫为什么会这么想?我在告诉你这个。二十三岁的宋尝试着以他的人生经验去理解同龄的药家鑫,并不一定对,但他打断我,是觉得,如果带着强烈的预设和反感,你就没办法真的认识这个人。也难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在发生。看守所里,一直不知从哪里来的小猫,每天会从冲热水的小窗口里露出头来,人人都省下馒头争相喂它,“那个猫是个特别大的安慰,你觉得自己还是个人,还能喂别人。你会听到,隔壁的那个黑社会本来特别厉害,能听着他在隔壁骂人,特别凶。就那猫一区了,他也叫,‘喵’,特别那个。”都是人,也只是人。何帆曾是一名刑事法官。他说,自己刚进法院时,血气方刚,豪情万丈,认为刑事司法的真谛就是主持正义、荡涤邪恶。但是,他第一次亲临刑场,观看死刑执行时,临刑前,死囚忽然对法警提出请求:“我可不可以挪一下位置,我面前有块石头,如果倒下,这石头正好磕着我的脸。”法警曼联迷惑地看了看在场监刑的法院副院长,副院长点一下头:“给他挪挪。”对在场所有人说了一句:“即使在这一刻,他们也是人,也有尊严。”
唯有完人才够资格向罪人扔石头,但是,完人是没有的。
三岁之前,母亲把她寄养在别处,带着姐姐生活,重逢后她觉得母亲不亲,觉得母亲更喜欢姐姐。五十年过去了,她养两条狗来修复自己的创伤,“因为那个不公平的感觉一直在”。原来那只养了六年的狗叫小妹,总是让她抱,趴在怀里,新来的流浪狗妞妞在旁边眼巴巴看着,她想放下小妹来抱妞妞,但小妹不肯让出位置,她放不下来,也就体会了“当年一直跟着母亲长大,突然加进一个成员时,我姐姐的难受劲”,知道“在每个角色里待着的人,都会有很多不舒服”。她说,知道了这一点,“我就原谅了我母亲”。
美国“挑战者号”升空爆炸,全世界有多少台摄影机在场?但只有一位拿了奖,他拍的不是爆炸的瞬间,他转过身来,拍的是人们惊恐的表情。谁都可以作选择,区别在于你的选择是不是有价值。
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因为真实。没有人都有自我声明的权利,哪怕是罪犯,柴静给了大家一个机会。不管好的,坏的,她都写给我们看了。她没有强加评论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她给我们看,让我们知道真相后,自己评论。


网友陈书[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距这本书问世已有几个年头了,在我初看之时,亦与诸君一样,内心有一种久违的感动。书中让问题浮出水面的精神,以及广袤的素材取事和众人对其的褒扬,竟让我觉着这个姑娘是不是刚拿下普利策奖归来。然而时过境迁,再审阅这本书籍时,我内心却感到异常的平静,随着年岁和阅历的增长,而关于柴静的一些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这本书有足够的广度,柴静对于事件的挖掘、牵引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深度的扩展上,除去事件本身的社会意义所赋予的,柴静的文字相当缺乏,只能凭借着那股子温情煽风点火,溢满着浓浓的廉价感动,很难再去针对具体事情做拔高。如同埋在地底下的隐雷,引而不发,导致新闻的本身比文字的本身更加提气。这是柴静一贯的弊病,我们可以参考她所做的书推,她推荐土家野夫的《乡关何处》,她写冯唐的《杂种冯唐》,都带着软塌塌的文字,从来不去触及书本本体,而是写作者是如何有趣的,试图以这一点讨巧去魅惑读者。对于从老酒里泡出来的读者而言,给人一种“作家式”的矫情——两面讨好都不得罪,也许是出于朋友之间的私心吧。从另一方面而言,柴静的人物描写功底,的确厉害。

我很容易从柴静联想到湖南卫视的汪涵,他们相对其他传媒人士而言,出身“卑微”,一开始都没有挂着光鲜亮丽的招牌,有“中传,浙传,上戏”等亮招子,全仗着后天的努力与机缘,黄天不负。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两代人的差别,或许缘于年岁,汪涵会更显睿智、成熟、博学,有着文人身上的从容不迫,这种差别恰恰都是柴静所缺少的,虽然她很知性,但还是沉淀不足。当然,柴静的年纪,对此我们可以理解。评价木心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共和国缺这样本来就应该有的知与识的构成。”这话放在柴静身上,非常能够彰显出她的毛病——识有余而知不足。对于《看见》这本书而言,亦作如此评价,见识广,但自身知识的厚度撑不起来。其实,对于大部分媒体人而言,都这样,他们可能会很专业,具有强大的素养,非常有技巧,采访过很许多大人物,走过很多地方,写过很多精彩的新闻,但往往在知这一方面,拖了他们的后腿。

当柴静说出“你想采访弱者,就要让弱者同情你”时,我不知各位作何敢想,但我真心是受够了这种三百年咏叹调,比心灵鸡汤高不了几个层次。而整本书的全文,柴静都在制造这种氛围,很像王家卫的影像风格,黄绿色调,冷暖相间,只是柴静尚未全脱去无病呻吟的感觉。从新闻出发,我不敢多嘴,毕竟外行人,看过飞鸟冰河写过崔永元,写的太好,真是好,可惜这个话题下他没发言,好想看看。

《看见》的名声大噪,可能就因为看见吧,给了大多数人一个看见的权利。在媒体公信力逐年下降的年代,有这样的一本书出现,也还算痛快。但书本本身,似乎可以承载更多,可能我对柴静预估值过高了。总之《看见》对于事实的“看见”来说,大抵是三语掾,将无同,黑白分明之间的那一抹灰,越看越不喜欢。


网友蒙面大侠[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看到一个一直在成长的柴静,不断对自己的定见,提出疑问。

在看关于非典的那一章时,险些掉泪。

对她的观点以及她对社会和新闻的理念,我部分保留,但是谁都愿意和一个追求心中理想,并且不断践行的人好好聊聊。

尽管是以书的方式。


网友魏畅然[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看见,看见什么
看见别人,还是看见自己?
我每天都在看见别人。大街上、天桥底,到处都有别人的身影。
只是在照镜子时,才能偶然瞥见自己。黑发、戴个眼镜、鼻梁有些塌、嘴唇厚却不性感。不是阿汤哥,也不像刘德华,甚至还不如院儿门口摊煎饼的小伙儿。
虽然深知“知人易,知己难”,但抛开了镜子我又究竟如何才能看见自己。我看得清前路,却看不见自己,再回头望望后路,也还是众里寻他。
于是我问朋友:“嘿,你看见我了吗?”
“当然看见了。”
“为什么我看不见?”
“因为你只能看见你能看见的东西。”
“那我到底能看见什么?”
“你能看见我呀。”朋友大笑。
恍然大悟。
虽然我看不见自己,但却能够看见你,也就是“另一个我”。只有通过看见别人,我才能看见自己。
如果我的面前只有一种人,那么我只能看见从他们身上投射出来的一个自己。但如果我的面前有一千种人,我就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一千个自己。所以我必须要走更多的地方,去见更多的人。然后从他们身上找到“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最终答案。

她是记者
她完成了我的愿望。她走到了许多我走不到的地方,见到了许多我见不到的人,她用脚丈量了自己与世界间的距离,然后用她温柔的笔触告诉我:“朋友,在探寻自己的道路上,你并不孤独。”
于是我的生命被拓宽到了央视,来到了非典现场,走到了同性恋者面前,站在了大雾锁城的山西,亲历了六级余震的汶川。歌德让他的弟子去参加一个贵族的聚会。年轻的弟子说“我不愿意去,我不喜欢他们”,歌德批评他:“你要成为一个写作者,就要跟各种各样的人保持接触,这样才可以去研究和了解他们的一切特点,而且不要向他们寻求同情与共鸣,这样才可以和任何人打交道……你必须投入广大的世界里,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它。”
她热爱这世界,并且为它战斗。

记者的自我修养过了好几年再看这期节目,提的问题还在其次,那个坐在台上、一头短发、雪青色套装的女主持人,脸上都是凌厉,眼内都是讥诮。我不是试图去了解他们,而是已经下了一个判断。回到北京,从来不理我的节目策划陈耀文在食堂里端一盆菜坐我对面:“现在终于可以跟你说说话了,节目有人味儿了。”他笑:“你是文学青年,还是记者在发问?”“有什么区别么?”“像我们在急诊室,实习的医生都很同情受伤的人,会陪着他们难受,但是如果一个医生只是握着病人的胳膊,泪水涟涟,这帮不了他们,冷静询问才能求解。”我有点强词夺理:“你说得对,但我还做不到,也顾不上,我就是那个刚进手术室的小医生,我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伤口。我有我的反应。”这个镜头后来争议很大,还产生了个新名词,讨论我是不是“表演性主持”。小鹏瞪着大圆眼来问我:“你为什么要给他擦眼泪?”“那你怎么做?”“什么都不做,这才是记者。”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做完女子监狱那期节目的年底,评论部让每人写一句话印在内部刊物上,代表这一年里自己对工作的认识。我没思量,有一句话浮上心头,以前我会顾忌别人怎么看,会不会太文艺腔,但这次我径直写了下来:“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庄主任审这个片子,看完对我说了一句话:“要疑问,不要质问。”这点讽刺之意都不能流露吗?我问他:“可是怎么对得起那些死去的人呢?”“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他说的跟李季一样。有位观众曾经在博客里批评过我,我觉得说得真好,女人酒局上,说给她们听:“如果你用悲情贿赂过读者,你也一定用悲情取悦过自己,我猜想柴静老师做节目、写博客时,常是热泪盈眶的。得诚实地说,悲情、苦大仇深的心理基础是自我感动。自我感动取之便捷,又容易上瘾。对它的自觉抵制,便尤为可贵:每一条细微的新闻背后,都隐藏一条冗长的逻辑链,在我们这,这些逻辑链绝大多数是同一朝向,正是因为这不能言说又不言而喻的秘密,我们需要提醒自己:绝不能走到这条逻辑链的半山腰就号啕大哭。”实习生跟着我,练习写解说词,写到“遒劲有力的大手”,被我删了。他说这不挺好吗?我说:“我们不要形容词,少点修饰。”他说:“你不是说要有感情吗?”我说:“写东西的人不用带着感情写,写得客观平实,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涵的感情。”晚上回到家,宋发了一个短信,说他在查一些关于我的资料,看到网上讨论“双城的创伤”时,记者是否应该给小孩子擦去眼泪,有人说这样不像一个记者。他说:“我想告诉你,如果你只是一个记者,我不会跟你说那么多。”我每每和老范吵架,分歧都是,她时时处处要为我们采访的人着想、开解。而我担心这失于滥情,不够冷静,觉得工作应该有铁律,必须遵从,不惜以冷酷来捍卫。我有一个阶段,勒令自己不能在节目中带着感受,认为客观的前提是不动声色,真相会流失在涕泪交加中,但这之后我觉得世间有另一种可能——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人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以上11处以时间顺序排列,划横线的有6处,此6处为柴静认为记者应该理性,不应该在采访中掺杂自己的情感。剩下5处为柴静认为即使是记者也应该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报道之中,而且如果真得可以打动被采访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十年里,她一直在纠结,也一直在探索。客观与人性之间的那个点,她始终没有找到。但这并不可怕,因为就在这样一次次地推翻、建立、再推翻、再建立的过程中,她已经越来越接近那个出发时的目标:看见自己。

重庆森林回到酒店,收拾东西回家,小音箱里放着Skinny Puppy的音乐,站在高楼的窗口,看着空无一人的北京。看了一会儿,我回身把耳机扣在头上,拿头巾用力一绑,把音乐开到最大。如果当时有人看到这一幕,可能会认为我疯了,因为那根本不算舞蹈,那只是人的身体在极度紧张后的随意屈张,音乐就像是谁站在万仞之上,在风暴中厉喊。
兀自想起《重庆森林》中最单纯的王靖雯。


网友Sean[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换个角度看,个人认为这本书不只记录了柴静自身的成长历程,还记录下了当前的中国。

这种记录,不是波澜壮阔式的描绘,而是从柴静的每一次采访,做的每一个节目中反应出来。

非典,农村征地,留守儿童,家庭暴力,正龙拍虎,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药家鑫事件…

这些事件难道不就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吗?柴静从在这些事件中收获了个人的成长,她在面对这些事件时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同时通过她对这些问题的探寻,思考,也表现出她对这个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切,没有豪言壮语,却又在字里行间。读的时候始终有这样一种沉重感压在心头,但柴静又会让你觉得仍有希望,就在不远的前方。

作为一个非媒体人,能学到的东西也是挺多的。这里只摘录几句比较触动我的句子(读的太投入了没怎么做摘录Orz。。。以后有空补充)“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惟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客观是对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人其中,有所感受,相互冲突的感受自会相互克制,达到平衡,呈现出“客观”的结果,露出世界的本来面目。”


网友秦春山[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太过喜欢的东西总是不敢轻易评价,我只说一下我在这本书中看到的自己。

如何看事情:有人和我说过换位思考,有人说穿上人家的鞋子走路,但是真正实现起来很难,因为你受过的教育,你所处的环境,你站的位置,你的性格,这些都决定了你看事情的态度,也决定了你的态度,柴静在书里写到,老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一方,和陈虻发生了种种矛盾,就是这个原因。我以前老觉得自杀的人很愚蠢,后来看到一句话对我触动特别大:“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自杀,就如他们不知道如何活下去一样。”柴静在书里写道:“你要完全跳出这些条条款款,作为一个人的本质,去看这件事情。”虽然我没有达到这一步,但随着慢慢成长,也在时时自我提醒,比如看到再黑白分明的新闻预告,我也不会轻易评价,因为还没看到主角自己是如何说的,没有看到事件的全貌,和里面一个个具体的人。

如何说话:柴静在书里说:“我花了好多年才学会平常说话。“ 以前看了些书,又刚创业,自己觉得肚子里面有很多干货了,和人说话,说事情,便总要争个输赢,引经据典。平常也好为人师,以语出惊人,一棒子打死对方为乐,现在想起那时的嘴脸,是多么可憎。

如何写东西:

如何坚守:

下次补充....


网友蒙面大侠[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垃圾吗?55555555555555555.。。。。。。。。。。


网友蒙面大侠[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双城创伤”那次采访,她蹲下来给小孩擦泪的那个镜头据说具有争议性,有“表演性主持”的嫌疑,当时她领导对她说先放放,等以后来作评价。几年过去了后,有一个她采访过的曾经的“问题少年"宋对她说,如果你仅仅只是个记者我也不会给你倾诉了。至此,柴静也没有对当年那个争议性镜头下评论。这给了我一个启示:或许自己身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下判断的,先将它挂起来,以后再回头来看看,不断思考不断反思。


网友纥豆陵[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每天晚上回家收拾完了看一章《看见》是这段时间每天期待的事,即便昨天刚拔了牙,疼的晕晕乎乎,还是看了一张,这本书是天天惦记但不舍得看太快的那种。
评价谈不上,我可以说一下我为什么喜欢。
1,是一本很真诚的书,能感觉的到她很诚恳地记录下自己当记者成长的过程,这本书不光是写给别人,也是写给她自己,一个人很认真地总结她的过去,呈现出来的文字就是很负责的,不是应付读者的。
2,柴静的很多采访总是围绕着敏感和边缘的话题,有人也说他作秀,做的节目不关注时政,关注些“盲区”。可是盲区总要有人看见的,特别是在中央电视台这样主流的平台,如果她做了这样的节目,播出了,多少都会对盲区里的人有所帮助,被看到、被尊重、被在意。而从她的书中,也可以看到她的出发点不是顾意报道偏门的东西,是她从潜意识里就对弱者有种亲近,一个记者能首先承认自己内心的东西,跟随自己内心的东西,做个活生生的人,本身就挺了不起的。何况,所谓的“盲区”也并不遥远,我们正正常常的生活,但几乎每一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或者某种程度上,是孤独的,或者有“难以诉说”的苦,是希望被认知被了解的,她有时候就是说出了那些我们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反正,有一个章节,我读的哭了。
3.她采访的内容都是这个社会最激荡的部分,可是文字却很平静,就像她的声音和名字,安安静静的。读起来很舒服,你会跟着她投入,跟着她探内心的底,但还是冷静的,可以思考的。
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书,但我向大家推荐。


网友丁正东[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从文字中,我看见了久违的自己。




昨天晚上开始看的,还剩50多页。


网友蒙面大侠[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第一次写读书笔记,练手。纯属打酱油!!!

1、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微评: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缺少什么,我们以为自己懂得很多,只是有一点我们总是恐惧,不敢去面对那个最真实的自己。也许正因如此,活着的我们不仅在蒙昧中挣脱,也渐渐的变成了我们曾经不喜欢的摸样。

2、陈虻在会上公开批评我:“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入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都选择剖腹产是个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到了几个层面?
微评:本书中我对陈虻的印象很是深刻,他像是一个大哥哥的角色却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智者,他批判、犀利、成熟、理性、正直......几乎能形容一个好男人形象的词他都能搭上。我不是做新闻的,但我深信这不是一个自行决断的行当,你应该充分利用你的资源去提供有益的信息(收集筛选),从不同层次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那些事件本来的模样(传播),让观众自己去理解去思考去判断,这点让我想起了美国的陪审团制度。记住,你是个传播者,而不是决断者。

3、批评你不可怕,对你失望才可怕。
微评:小时候,我很内向,特怕陌生人,也不喜欢见人就问候这样,不仅算不上一个讨喜的孩子,还特别遭人嫌。所以父母时不时就说我,说我以后要学会做个讨人喜欢的孩子。那时还小,只是听听,但是做不到。现在想想如果父母从不说我,我不知道现在会不会强烈的意识到这点,我也不知道我会变成什么样的自己。批评时常发生在你亲朋之间,亦或是工作关系中,我们怕被批评,更怕沉默。好像说的没什么太大关系哦。

4、比恐慌更可怕的是轻慢。
微评:记得2003年那次非典,我还是个农村的小学生,不知道什么是非典,只知道放了一个月的假好开心。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也都回来了,但是村子里或是变了清冷了很多,人与人少了些交往。有人说,真实的数据可能会引起群众的恐慌,中国10几亿人口,乱起来可不得了;也有人说,我们连知情权都没有,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会更可怕。而我更偏向于后者,也就是说上海市的官方微博处理这次H7N9的做法我很赞同。没有为什么,我只是觉得,我应该知道些什么,而政府也应该这样做。

5、(1)人总是要分开的,但有的东西永远在的,就像书本身那句话,“天涯若比邻”。
微评:即将面临毕业的我看到这话甚是有感触,若真是的想念一个人到一定的程度,你会去找她,就像那些孩子们去另一个世界去找她的同伴一样。而毕业后我们若还是想念,交通如此便利,找一个人还是问题吧,只是,只是这种感觉已不是你可以道明的了。
(2)对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愤怒,也不需要还击,要的是轻蔑。(双城的创伤)
微评:我不知道这句话当时那孩子能不能听懂,若是我,我肯定不懂。这话分量很重,但对于现在的我们理解上没有问题,只是懂得多了,不代表你就能做到,若是我,我做不到。
双城的创伤,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每每看到孩子,我都想到了教育。

6、第五章: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火溶于水中。
微评:关于同性恋。和朋友几次聊到这个话题,上个月去英语角碰到一个美国大汉,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问我们:“你们认为同性恋是一种选择还是别无选择”我记得好几个男生说了是一种选择。曾看过一篇文章,也是说同性恋的,说道:这个问题绝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他们并不是主动选择去做一个gay,而是基因决定了他们的爱情是同性,别无选择。我们这一代也许更能去接受同性恋,去容忍,但我知道上一代的人很难做到。有些爷爷奶奶级别的甚至对此深恶痛绝,比性教育更为难以启齿,而且绝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每当我们听到安全套,我们第一反应想到的是性而不是安全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败了,下一步还很艰难。我再次想起学校澡堂里留下的那个“帅哥搞基,详情联系......”有些东西对同性恋来说比生命还重要,那就是爱情、自由、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不能够提供,这种痛苦、压制、绝望就会一直持续下去,成为社会一个永远也解决不了的顽疾。让人自由爱吧,越自由越纯洁。总有一天,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火溶于水中。希望这一天比共产主义来的早一些。

7、第六章:沉默在尖叫
“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 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微评:这章写的是监狱的女人。看过的人都知道这里面的女人其实很多都不是“坏人”。她们有些是受丈夫虐待,有些是看到儿女被虐,而后选择了不得已而为之的绝路。总之,都有苦衷。我说说李阳。我曾参加过疯狂英语的培训,也曾觉得李阳是个很牛逼的人,从自卑到自负,他的路也算是艰难,我喜欢他说的做事要学会厚脸皮,也就是enjoy losing face。直到家暴事件发生后,我对的他看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也许我们根本不应该去评论一个人,我们要评论的是这件事本身。他公开在媒体上说他不爱妻子,结婚为了“中美教育的比较”。他说自己代表的是中国文化,Kim代表的是西方文化。而孩子只是实验品,也是牺牲品,为了“大爱”要要牺牲的“小爱”。我不会去说他的选择是对是错,本身这种做法是违背伦理的,而我再去说他家的事对与不对,似乎自己也被套进来反伦理的牢笼,但我还是反对对人性的一种不尊重,也极度反对甚至厌恶他说他代表中国文化,这是对中国文化的践踏与强奸。
其实柴静本身想要说明的可能是关于人对人的一种尊重,去探求人的内心真实的想法。为什么这些女人会如此“出格”的去杀害别人,是什么她们可以这样做等等......

8、“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不需要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精神。”
微评:老实说,独立和自由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字眼,但我到现在还不是很明白。特此百度了一下:独立是单独的站立或者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某事;自由,有政治上自由、法律上的自由、哲学上的自由,基本解释是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顺天道而行之。看完了还是不明白。从一个角度说,一个人除非是独立的人,否则不可能是自由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人最终的独立,包括人格的坚挺,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充分的自由。自由使自主的选择成为可能,自由使我们能够服从于内心的召唤而不是屈从于外部的压力。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这句话听了多少遍,多么有力量,可是尼玛就是不知道在说什么。

9、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微评:有了恐惧,有了痛苦,有了失望,才会有希望;有了缺乏,才会去弥补;有了软弱无力,才会去坚强。

10、第十七章:无能的力量
(1)曼德拉说,如果因为怕别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说谁都不能做这个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来并让别人看到,那就等于说谁都可以这样做,然后很多人都会这样做。
(2)从世俗的意义上说,卢安克做的事情没用,没效果,不可效仿,也不可推广,但他的存在本身,有一种令人内心惶然震颤的力量。
(3)这些痛苦也不是没有用,从痛苦的经历中我得到将来面对问题时需要的力量。
(4)如果自己作为老师,想象学生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该怎么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这样我没办法跟他们建立关系,这个想象就好像一面隔墙在学生和我之间,所以我不要这个想象。
(5)这奇怪的话,我是理解的。他指的是一旦了解了卢安克,就会引起人内心的冲突,人们不由自主地要思考,对很多固若金汤的常识和价值观产生疑问。卢安克并不是要打翻什么,他只是掀开生活的石板,让你看看相反的另一面。
(6)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期,传统的家族、集体断了,新的又没有建立起来,空虚只会导致消费和破坏,只有当人们能感到创建自己世界的满足,不会与别人去比较,不会因为钱,因为外界的压力感到被抛弃,这才是真正的归属。
(7)青春期的孩子是通过行动得到感受,从感受中慢慢反思,反思又再指导行动的,所以他说,说话是没有用的,让他们一起进入,共同完成那个“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的故事,感受会像淋雨一样浸透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里缓缓滋养。


网友Felania Liu[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看见》是一本好书。无论我多不喜欢柴静,作为一个读者,我终究无权也没兴趣去评判她的生活。我只是看书。作者是汉奸卖国贼,是骑墙两面派,是交际花,是爱国志士,是文学女青年,或者是公知女神,其实对于一个纯粹的读者来说,一点影响也没有。作者的义务是写好一本书,而读者的义务,就是好好读这本书。

用比较粗俗的话说,就是你喜欢吃鸡蛋,不必非得熟悉生它的那只鸡。

所以,我也一直觉得,一篇好的书评,从书本身出发评论就可以了。有关作者的信息、八卦、诬蔑或者洗地,其实都不是书评的构成要件。书评不是作者生平纪要,不是“我眼中所见的作者”。当书评中不得不出现作者时,往往是需要以作者的某些信息(例如身份、家庭、职业)来理解和解释书中的内容。书评针对的是“书”,是针对书的“评”论。

我写书评,一向侧重于评。书就在那里,每个人只要愿意去看,就都可以去看,详细内容无需介绍。其他读者需要看你的文章,不是因为你笨拙地制作了原书的replica,而是想看这本书对你造成的影响:这影响可以是情感的,也可以是逻辑的--而这些影响,构成的就是“评”。

我说《看见》是一本好书,首先因为它是一本真诚的书。这种真诚流露在作者勇敢而诚恳的自我剖析中,但这样的努力并不能使它成为一本好书。它是一本好书,是因为整本书的结构都经过了精心设计,结构和内容一起,讲了一个好故事。

作者很明显在这本书的构思方面下了苦功。从游戏化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就是游戏化里的progression(渐进式发展技巧,常见于RPG中的人物成长),你可以看到主角个性的成长、观点的逐渐变化和发展,也能看到这种变化在各种事件中,以及对于各种人物造成的影响。从前几章在采访时注重的质问和对抗,到后期的尊重与理解,书中塑造的柴静在记者专业素养方面的变化能够让读者切身感受到。实际上,同样从游戏化的角度来说,这种安排使读者好像在与主角同步成长,很有利于读者与作者的共情。

既然提到了共情,就再多说一些。作为一名具有一些编导素养的记者,柴静确实有把她的专业经验用在这本书的写作上。这一方面体现在充满画面感的文字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观众心理与感情的把握上。《看见》这本书里所讲的每一个小故事,在叙述节奏、文字谋篇布局以及细节的规划上,都经过了仔细的编排,你几乎能看到原稿旁写的“此处有泪点”、“此处应大笑”的策划笔记。被这本书数次感动的我,在第十一次要流下眼泪时,才感觉到催泪点来自于被模式强化了的内容。

不过,这本书在结构方面的亮点也还不止于此。从这本书的精密结构来说,我更愿意将它理解为一本小说。这么说并不是怀疑本书内容的真实性,而是因为普通人的自传很难达到这本书的高度:这种高度规整的故事形状、这种循序渐进的人物性格,以及每个人都有个明确结局的收尾方式,在小说中比在自传中更常见得多了。

说它格局规整,是因为这书从陈去找柴静开始,在陈逝世后结束。书的主线,就是主角柴静作为记者的成长历程,在经历了被否定-迷茫-模仿的挣扎之后,终于实现了独立,而这独立,与民间故事中“丧亲”的要素又是紧密相连的。整本书的故事中涉及的典型元素简直可以当作一个民间故事来进行分析。一个普通人的传记,不会出现这么明显的模式。真实生活的特点,是很多事件在进展中,人物则在不断变动,因此常常有头无尾。柴静所选择构成这本书的事件和人物,则通通有明确的结局,使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在读一本成人的寓言或者童话。

这不是坏事,因为我认为这种精心和刻意恰恰证明了作者的诚意;此外,由于上面说到的原因,书里的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是好故事。

从这些故事的内容来看,这本书的书名再合适不过了。“看见”是针对书中的主角而言的,她从一开始局限于精英视角而逐渐走到真实生活中,看见并融入了她以前所远远眺望而难以理解的生活。“看见”同样也是针对读者而言的,我们借着阅读这本书,看见了以往在社会舆论中近乎隐形的各种群体和事件:非典、同性恋、留守儿童、失地农民、受污染影响的村庄、以及作为人而非符号的运动员…我们也许无法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融入这些在大众舆论下失语的群体,但我们确实能够开始看见他们。能看见不意味着能理解也不意味着能接受,但它毕竟是一个开始;随着能看见这些以往的隐身人和隐身事件,我们实际上拒绝了进一步妖魔化他们。而这就是进步。

这本书让我看见的,还不止是这些弱势群体和关系民生的政经事件。它所展示的现实,就像是撕开了舞台上的背景,露出黑与黄的衬底,让我痛觉自己清洁舒适的小世界是多么狭窄。在我所熟知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那么大的世界,里面有那么多人,在那么艰辛的条件下,努力积极地生活着。这使人感到安慰,然而也使人意识到幸福温暖的生活又是多么来之不易。在很多人还在挣扎着求温饱、求基本生存权利的时候,我们由于家庭和社会背景的原因,得以追求马斯洛需求的较高层级。以一种比较极端的观点来看,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社会里,我们的机会正是来自于弱者的牺牲。在有能力回报这些弱者之前,我们至少应当不白费他们的心血,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尽自己的力量去反哺社会。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这大概是我们最可以做,也最容易做好的事了吧。

是的,无论能看见新事物有多好,光是看见永远是不够的。作者能够让我们看见,是因为她和她的伙伴们为了能“看见”而努力行动。希望我们每一个被感动,因此而能够“看见”的人,都也能将这份震撼和感动化作行动吧。


(原文地址[书评]《看见》:一篇纯读者的纯书评_F的乌托邦)


网友陈珊[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经朋友介绍看柴静的<<看见>>,新书到手,厚厚的一本很有质感。400多页,一天半时间,我已读完一小半。
柴静写自己,我看到了自己。
柴静写别人,我看到了社会。
柴静写自己:写出初茅炉时的浅薄,写自已如何在各种人的点播下成长成现在的样子。人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不一定哪天,突然就开了窍,不经意就成长了起来。只不过有些人长着长着就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柴静写别人:她自己的节目叫"看见",书也叫看见。也许对她来说,做为一个新闻记者,她只能把看见的原封不动不加任何观点的传递给观众。所以她写书,把电视上不能表达的,以纸媒的方式表达出来。她让你知道,哦,原来你可以这样,原来你可以那样,原来社会上有这样一些人存在,原来事情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
读<<看见>>,让我了解,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柴静是个好姑娘,我也是个好姑娘。


网友蒙面大侠[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赚好了奶粉钱


网友成长[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没看。但是对那么多人喜欢柴静这个现象感兴趣。
看到一张柴静跟老罗等人的合影,碰巧前看过一张林徽音当年跟泰戈尔等人的合影。当年也是公知吧。
是不是每个时代都有个知名的沙龙夫人?
除了鱼玄机、林徽音、柴静,中国历代还有哪些知名的沙龙夫人吗?


网友蒙面大侠[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刚读完六章,看见不等于知道,都是基于“人”这个基础的。

这个人,有可能是柴静自己,有可能是柴静的导师陈虻,有可能是崔永元,有可能是白岩松,有可能是冯唐,有可能是集体自杀的小学生的一个,有可能是被戒毒所卖给妓院的女子,有可能是被丈夫二十年家庭暴力之后刺了丈夫27刀被判死期的女子,有可能是“疯狂英语”李阳的妻子kim,有可能是山西矿难中死去的N多人,有可能是流浪的孤儿......有可能是你,有可能是我。

反正还是不懂什么叫:在朦昧中睁开眼。

读完,再来update


网友张允浩[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看了一半,我觉的看这个书是心灵洗礼一个过程,由于柴静给我们的感觉是冷静、睿智、正义……所以她的书犹如一部3D电影,我们就在她身边一点一滴体会,可以让我们清醒的看到自己,看到社会,看到真实,看到良知……面对环境的污染、面对儿童集体自杀、面对家暴等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让我们每个普通公民一起思考,唤醒主人翁精神,拒绝冷漠,让我们的世界变美好!


网友Lssssin[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今天刚看完。觉得很好。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人群的,也不是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可以客观没有偏见,柴静安静地告诉我她采访时的故事和她的感触。我也就明白了无知与偏激是我的弱点。从中看到那个不完整的自己,是我阅读的意义。


网友徐雅可夫斯基[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看了一半,觉得真实。彻底读过后再来讲好了。


网友梦水依眸[柴静的书]如何评价柴静《看见》这本书?给出的答复:
昨天买的,今天刚刚到货,粗略的翻了一下,字很多,不是像《幸福了吗》那种水书,应该蛮有料的。

本文标题:柴静看见读书笔记-看见【柴静看见记】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8065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