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宋明理学教案-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02-07 所属栏目:宋明理学教案

一 :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上传: 吴慧华 更新时间:2012-5-17 14:29:17

三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www.61k.com]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理解。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子目:第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第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第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第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一、导入新课:在宋代儒学复兴运动中诞生的理学,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在本课学习中,要求同学们思考的问题有:宋明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它的发展过程怎样?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由此导入。

二、阅读指导:在学习中,首先要分析清楚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在整体把握理学发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另外,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的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再与此前已归纳的儒学的基本特征相比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趋势的了解。

三、“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讲述了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要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1.回顾宋明以前的儒学发展演变的脉络:

春秋——兴起;战国——蔚然大宗;秦朝——遭到打击;西汉初——复苏; 汉武帝—— 正统。

2.分析魏晋以来,儒学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2第一段及 “学习思考”与“资料卡片”等,归纳原因。

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3.“儒学复兴运动的掀起”不必多讲,但要交代两点:

(1)先声——韩愈、李翱

(2)掀起——北宋士大夫们

四、“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

1.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比较多,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头绪多而乱,容易混淆,建议用列表的形式加以区分。[www.61k.com]

“北宋五子”

主要成就

地位及影响

周敦颐

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了依据。

是理学的开创者。他们将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又称新儒学。

邵雍

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为理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张载

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地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对理学的创立贡献巨大。

程颢、程颐兄弟合称“二程”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其核心是“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仁者就是“孔颜之乐”。

2.还可以利用课本“资料卡片”,对五子中的一两思想家(如张栽、程颐)的观点进行介绍,重点突出。

五、“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和“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两目主要介绍宋明理学的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讲授时要启发学生对两派观点进行对比学习,找出其中的异同点。

(一)前一子目要向学生讲明三点:

1.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朱熹的理学体系包括三个部分:本体论、修养论、社会政治理论。

本体论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

修养论:是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关于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社会政治理论:是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3.朱熹与其思想的历史地位。

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大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宋明理学教案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二)后一子目要求学生掌握:

1.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的完成。(www.61k.com]

2.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其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他用自己的体验对此予以论证。他的思想言论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3.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天地之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提出“致良知”的学说,特别强调“知行合一”。

六、关于宋明理学的评价问题,可以向学生介绍些史学界最新的研究动态。

以往对宋明理学,常常批判多于肯定,目前课本具体评价不多,只对几位著名理学家作客观叙述介绍,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目前学术界对理学的论评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一些学者们,对二程、朱熹、王阳明作为几位大儒,则从以下几点肯定他们的学术贡献:第一,理学家们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第二,理学对儒家学说的集大成作用。第三,肯定理学家们在思辨学术中的精细和创见,使儒家思想正本清源。在侯外庐、邱汉生诸先生主编之《宋明理学史》有一段说得十分精辟:“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的水平。它提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上述各家不同评论,可供教师们参考。

二 :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第4课 宋明理学

师:本单元学习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今天我们学习儒学思想的丰富与更新-----《宋明理学》。

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背景:儒学的危机(老教师遇到了新问题)

首先我们要到儒学本身去寻找答案。

请大家回顾一下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天人感应)?请概述他的人伦道德标准是什么?(三纲五常)我们再来看唐代儒学大师韩愈用什么方式让大家遵守纲常?(恐吓)

如果说中国是个大课堂,汉代以来儒家一直是这个课堂里最权威的老师。但同学们慢慢感到这个老师就会一招,就是打着老天爷的旗号吓唬人。

1、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

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大课堂里来了两个新老师——佛教、道教。

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教传入之功,修建了这座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气势恢弘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

在外来佛教传入的同时,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形成。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

哪位同学简要介绍一下佛教和道教的主要教义?

生:佛教主要讲求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道教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

师:这二者之间有着什么明显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生:佛教把希望寄托在来生,而道教则希望这一辈子永远延续下去。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对现实生活不太关注。

师:结合佛、道的基本教义和时代特征,

请思考为什么这两种宗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 1

速传播呢?

生: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休,人民生活动荡不安,需要从宗教中寻找心理安慰。 师:佛、道的传播不仅顺应了普通人心理的需求,还从哪些方面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 生:在魏晋这样的混乱时期当统治者没有一个省心的,也得需要心理安慰吧?(大家都笑了,这倒是平常没有想到的。)

生:当人们沉醉在宗教里的时候,就没有心思犯上作乱了,有利于维护他们的统治。

师:看来,佛、道两位新老师,既能抚慰心灵,还能让人变乖。真是老百姓喜欢,皇帝也喜欢。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沉缅于宗教的社会气氛,对中国的文化格局产生会什么影响?

生:过去是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现在却受到了儒、道的冲击。

2、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师:如同梁武帝就是一个集儒、道、佛三者一身的皇

帝,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乃至后代,

“三教合

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多同学都去过泰山,不知是

否留意过红门宫,

汇聚在这方寸之地。

下面的例子会使大家对三教合一有更深的印象。在我们最为熟悉的孙悟空身上,大家能否找出三教合一的痕迹?

生: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佛教故事。孙悟空却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道家师傅学的。孙悟空遇到困难就向各路神灵救援,这里面即有佛教的观音菩萨,又有道教的太上老君。至于儒家,在西天取经路中伸张正义的浩然之气,唐僧舍生取义的精神,还有“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的等级观念,都有儒家思想的痕迹。

2 它的东院是佛教弥勒院,西院是道教元君庙,而正中则儒家盛景孔子登临处。佛、儒、道三教就这样

3、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

师:“三教合一”的局面使儒家思想即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同时又受到佛、道哲学的影响,儒学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4、儒学更新,深受儒道影响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是程颢和程颐兄弟以及朱熹。我们先来了解理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生: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它除了对世界的认识外,还包括对社会的要求,即遵守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道德;它还包括对人自身修养的要求。

:这样理学就将世界、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它既回答了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把这些思考与儒家传统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这就是理学。

如何才能认识到和把握住“理”呢,理学提出了

一个让我们很难理解的概念:“格物致之”。格物就是

即物穷其理,探个究竟;致知,要达到欲其所知无不

尽也。简单地说,就是凡事都要通过认真研究弄个明

白,做个彻底的明白人。

理学思想虽看起来深奥,实则就在我们身边。我

们不妨就从山东省实验中学的校训看理学。请大家回

顾我们入校教育校本课程中的有关校训的内容,从中

搜寻一下理学的踪影。

生:我们的校训是“博学日新,德行天下”。要求教师和学生广泛学习,具有渊博而精深的知识;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进步,要具备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实验学生、教师以“德”作为为人、处事、做学问的第一准则,把具有高尚的品格作为人生的首要追求,这就体现了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德行天下,让我们能感受到理学思想所要求的社会责任。而“日 3

新”一词就来自于《二程集》:“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博学日新体现了理学在格物知的过程中,不断地追求事理、不断地深化认识的要求。

师:理学的可贵之处在于继承了儒家讲求“浩然之气”的传统,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注重宇宙、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这为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操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天理与人的欲望之间产生了矛盾又该如何选择呢?理学的回答是“存天理,灭人欲”。下面的一组图片是长期流传于中国的二十四孝故事。请大家对这些故事中的道德标准做一下评判。

生: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太感人了,生活中的孝行就在这些细节之中,对照起来我们平时对父母太缺少这些细节的关爱了。

生:小时候妈妈为给我赶蚊子经常一宿不睡,亏那当爸爸的睡得着,似乎孩子受这样的罪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过对照一下,我的妈妈比吴猛的爸爸好太多了,我比起吴猛差太远了。

生:恶心死了,简直为了作秀不择手段啊。就我了解,那时候选拔官员孝行是一个重要指标,当时通讯传媒都不发达,大家又都争着当孝子,不来点儿“绝的”很难引起别人注意。二十四孝的用意是在给大家树立榜样吧?这种榜样能效仿吗?效仿起来有意义吗? 4

生:刚才这位同学提到当时科技不发达,我倒有别的想法。那时候没有B超,没有化验,要救父亲的命可能这种做法是这个儿子的唯一选择。现代科技发达了,感动中国的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付出了比这更大的代价。时代不同,科学水平不同,两位儿子却都表现出为了救父母义无反顾的勇气。有一点我跟刚才的同学意见相同,就是必须发自感情。

生:我看到画上那个可爱的小宝宝,都要让这个白痴气疯了。母亲是一条生命,孩子也是一条生命。所有的道德最起码应该建立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吧?这种道德简直就是活生生地杀人啊。

生:还有什么一坛黄金也纯粹是编人的,就是为了愚弄人去实践这种鬼话。

师:刚才大家的发言有感动、有怀疑、有厌恶有愤怒。理学的思想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性的研究,而且已经通过类似二十四孝图这样的通俗教材传播到民间。它把对道德的追求渗透到百姓心中,也以超出人性的道德枷索束缚、毒害着国人的精神。

父父子子之孝为社会秩序的起点,有了它就会很自然地延伸到君君臣臣之忠。从元朝开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代承袭这一作法,这就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而就在程朱理学高高在上的时候,有人向它发起了挑战。

2、陆王心学

南宋某年,鹅湖山下执手走来中国哲学史上两位大师,一位是朱熹,另一位就是他的挑战者──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他们之间的辩论辩论涉及很多领域和层面,其辩论的内容、胜负的结局一直被后人所谈论。

朱、陆的分歧在哪里?我们随手翻开他们的诗作,就会发现里面回响着不同的声音。

5

朱熹“格物”格出习惯来了,看到渠水清沏,也要“致知”源头。

生:陆九渊的诗不太好懂,但是能看出来墟墓、涓流、拳石都是变的,不变的是“心”。 师:别看两人都作诗,但著作数量却天壤之别。

(同学们惊叹:这也太夸张了吧!他们还比个什么劲啊?)

师:著作数量的不同并不意味着水平的不同,而是两人的治学方法和读书态度不同。朱熹主张“道问学”,读书穷理,即多看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而陆九渊主张尊德性,认为只要内心附合儒家的道理标准,六经都是为我服务的。所以说,书不重要,内心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让中学生弄懂朱、陆之间的差别,著名作家曹聚仁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

比较到这儿,朱熹求理的途径更加明晰,这就是──

生:格物致知。

师:陆九渊与他的严重分歧已非常明显,他一直在强调一个字──

生:“心”。

师:与格物致知相对,陆九渊求理的途径是“发明本心”,也就是注重内心的体验和反省。陆九渊不仅诗中颂“心”,治学依“心”,求理问“心”,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也是一个“心”字:“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至于把朱熹和陆九渊的这场争论上升到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高度我们更适合在学过哲学以后再进行,现在能不能谈谈你更愿意接受哪一方的观点呢?

生:当然是朱熹了,不观察、不实践,不学习,光在那里问“心”,能问出什么道道?就像那个例子里说的,飞机来了光问心静坐管用吗?

生:仅凭“六经皆我注脚”这句话我就欣赏陆九渊,多大的气魄!观察、实践、学习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自身的进步吗?“吾日三省吾身”问不出道道吗?同样是那个例子,“不为机声所摄”,这种内心修养到达了什么境界?这样的人起码不会当汉奸,不管用吗?

师:大家观察朱、陆之辩不能仅从胜负上去考量,还应该看到儒学在这种辩论中又有了 6

新的补充和发展。

到了明朝中期,另一位心学代表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对于深奥的阳明心学,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视角来观察它。

生:只要有良知良能就可以成为圣人。只要找到内心的良知,愚夫愚妇也可以成为圣人,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他的这种说法会增强每个人加强道德修养的信心和主动性。

师:王守仁还多次参加镇压农民起义,在这期间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生:王守仁当时说这句话的意思是镇压农民起义容易,但要控制人民的思想难,应该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生: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应该就是“破心中贼”吧?

生:如果不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是不是说排除外界的干扰容易,但排除内心的不良思想、杂念是最难的,那就应该时时警惕这些不好的思想。

师:王守仁不断强调道德修养的作用,但到头来明朝却是这样一个结局。

(此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可提醒学生从心学的特点、明末的形势、道德修养的途径等多方面来思考。)

生:心学一味强调对内心良知的发现,就会忽略对外部问题的解决。不赶快赈灾,李自成就起义了,不加强边防,清军就入关了,这些光靠着讲心学是无法解决的。

生:这也说明加强道德修养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道德修养是和国家的建设、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的。就概括成一句话吧,算是我的名言:仅靠道德,无法形成真正的道德。(同 7

学们都为他的高度概括而鼓掌。)

师:由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要组成的宋明理学使儒学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使儒家思想更加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的社会功能更加明显,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随着宋明理学逐渐发展为儒学的主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民族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

师:今天,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相碰撞的时刻,宋明理学再一次站在我们面前。不,

8

其实它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身边。审视它那历尽数百年沧桑的躯体,我们看到了无数在礼教压制下哭泣的生命,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挺拔高大的灵魂;它充当过羁绊中国历史前进的枷索,它也曾在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激发出每个人心中最后的吼声。去蔑视,去跪拜?还是去取舍,去扬弃?这是一个摆在我们个人成长面前的终生命题,这也是摆在我们民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

孟德斯鸠说:“在专制政体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跪着。”

思辨化的儒学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

融合佛老的儒学

9

第4课 宋明理学

一、背景:三教合一

1、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和赤裸裸的恐吓已无法控制人心。

2、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3、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

4、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

二、程朱理学

1、概念:既要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

关怀联系起来。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

2、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3、主张:A、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份抽象为“理”

B、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B、要把握“理”,需要通过“格物致知”

4、影响:A、理学南宋后发展为官司方哲学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

想界的统治地位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

A、世界观:心即理也

B、方法论:发明本心。

2、王守仁(明):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四、影响:

1、是宋明儒学主流,影响深远

2、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扼杀人的欲求。

3、积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

10

三 :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第4课 宋明理学

师:本单元学习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第2课“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今天我们学习儒学思想的丰富与更新-----《宋明理学》。(www.61k.com]

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但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背景:儒学的危机(老教师遇到了新问题)

首先我们要到儒学本身去寻找答案。

请大家回顾一下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天人感应)?请概述他的人伦道德标准是什么?(三纲五常)我们再来看唐代儒学大师韩愈用什么方式让大家遵守纲常?(恐吓)

如果说中国是个大课堂,汉代以来儒家一直是这个课堂里最权威的老师。但同学们慢慢感到这个老师就会一招,就是打着老天爷的旗号吓唬人。

1、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

到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大课堂里来了两个新老师——佛教、道教。

东汉时期,明帝遣使西域拜求佛法,为铭记佛教传入之功,修建了这座白马寺。与孤零零的白马相比,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的气魄已大不相同,历经几百年营建,石窟佛像达到十万多尊。气势恢弘的龙门石窟可以说是魏晋时期佛教盛行的写照和缩影。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在外来佛教传入的同时,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在东汉时期形成。东汉末年,神仙方士之说、阴阳五行之学与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杂揉起来,形成了道教。

哪位同学简要介绍一下佛教和道教的主要教义?

生:佛教主要讲求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道教讲求修炼养生,长生不老。

师:这二者之间有着什么明显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生:佛教把希望寄托在来生,而道教则希望这一辈子永远延续下去。他们的相同之处是都对现实生活不太关注。

师:结合佛、道的基本教义和时代特征,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请思考为什么这两种宗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迅 1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速传播呢?

生:魏晋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休,人民生活动荡不安,需要从宗教中寻找心理安慰。(www.61k.com) 师:佛、道的传播不仅顺应了普通人心理的需求,还从哪些方面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 生:在魏晋这样的混乱时期当统治者没有一个省心的,也得需要心理安慰吧?(大家都笑了,这倒是平常没有想到的。)

生:当人们沉醉在宗教里的时候,就没有心思犯上作乱了,有利于维护他们的统治。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师:看来,佛、道两位新老师,既能抚慰心灵,还能让人变乖。真是老百姓喜欢,皇帝也喜欢。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沉缅于宗教的社会气氛,对中国的文化格局产生会什么影响?

生:过去是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现在却受到了儒、道的冲击。

2、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师:如同梁武帝就是一个集儒、道、佛三者一身的皇

帝,三教之间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乃至后代,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三教合

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多同学都去过泰山,不知是

否留意过红门宫,

汇聚在这方寸之地。

下面的例子会使大家对三教合一有更深的印象。在我们最为熟悉的孙悟空身上,大家能否找出三教合一的痕迹?

生: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佛教故事。孙悟空却是道教出身,七十二变就是向道家师傅学的。孙悟空遇到困难就向各路神灵救援,这里面即有佛教的观音菩萨,又有道教的太上老君。至于儒家,在西天取经路中伸张正义的浩然之气,唐僧舍生取义的精神,还有“孙悟空本领再大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心”的等级观念,都有儒家思想的痕迹。

2 它的东院是佛教弥勒院,西院是道教元君庙,而正中则儒家盛景孔子登临处。佛、儒、道三教就这样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3、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

师:“三教合一”的局面使儒家思想即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同时又受到佛、道哲学的影响,儒学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www.61k.com]

4、儒学更新,深受儒道影响

二、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代表人物是程颢和程颐兄弟以及朱熹。我们先来了解理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生: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它除了对世界的认识外,还包括对社会的要求,即遵守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道德;它还包括对人自身修养的要求。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这样理学就将世界、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它既回答了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把这些思考与儒家传统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这就是理学。

如何才能认识到和把握住“理”呢,理学提出了

一个让我们很难理解的概念:“格物致之”。格物就是

即物穷其理,探个究竟;致知,要达到欲其所知无不

尽也。简单地说,就是凡事都要通过认真研究弄个明

白,做个彻底的明白人。

理学思想虽看起来深奥,实则就在我们身边。我

们不妨就从山东省实验中学的校训看理学。请大家回

顾我们入校教育校本课程中的有关校训的内容,从中

搜寻一下理学的踪影。

生:我们的校训是“博学日新,德行天下”。要求教师和学生广泛学习,具有渊博而精深的知识;要求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进步,要具备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实验学生、教师以“德”作为为人、处事、做学问的第一准则,把具有高尚的品格作为人生的首要追求,这就体现了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德行天下,让我们能感受到理学思想所要求的社会责任。而“日 3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新”一词就来自于《二程集》:“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www.61k.com]”博学日新体现了理学在格物知的过程中,不断地追求事理、不断地深化认识的要求。

师:理学的可贵之处在于继承了儒家讲求“浩然之气”的传统,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注重宇宙、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这为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操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但天理与人的欲望之间产生了矛盾又该如何选择呢?理学的回答是“存天理,灭人欲”。下面的一组图片是长期流传于中国的二十四孝故事。请大家对这些故事中的道德标准做一下评判。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生: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太感人了,生活中的孝行就在这些细节之中,对照起来我们平时对父母太缺少这些细节的关爱了。

生:小时候妈妈为给我赶蚊子经常一宿不睡,亏那当爸爸的睡得着,似乎孩子受这样的罪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过对照一下,我的妈妈比吴猛的爸爸好太多了,我比起吴猛差太远了。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生:恶心死了,简直为了作秀不择手段啊。就我了解,那时候选拔官员孝行是一个重要指标,当时通讯传媒都不发达,大家又都争着当孝子,不来点儿“绝的”很难引起别人注意。二十四孝的用意是在给大家树立榜样吧?这种榜样能效仿吗?效仿起来有意义吗? 4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生:刚才这位同学提到当时科技不发达,我倒有别的想法。(www.61k.com]那时候没有B超,没有化验,要救父亲的命可能这种做法是这个儿子的唯一选择。现代科技发达了,感动中国的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付出了比这更大的代价。时代不同,科学水平不同,两位儿子却都表现出为了救父母义无反顾的勇气。有一点我跟刚才的同学意见相同,就是必须发自感情。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生:我看到画上那个可爱的小宝宝,都要让这个白痴气疯了。母亲是一条生命,孩子也是一条生命。所有的道德最起码应该建立在尊重生命的前提下吧?这种道德简直就是活生生地杀人啊。

生:还有什么一坛黄金也纯粹是编人的,就是为了愚弄人去实践这种鬼话。

师:刚才大家的发言有感动、有怀疑、有厌恶有愤怒。理学的思想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性的研究,而且已经通过类似二十四孝图这样的通俗教材传播到民间。它把对道德的追求渗透到百姓心中,也以超出人性的道德枷索束缚、毒害着国人的精神。

父父子子之孝为社会秩序的起点,有了它就会很自然地延伸到君君臣臣之忠。从元朝开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代承袭这一作法,这就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而就在程朱理学高高在上的时候,有人向它发起了挑战。

2、陆王心学

南宋某年,鹅湖山下执手走来中国哲学史上两位大师,一位是朱熹,另一位就是他的挑战者──心学代表人物陆九渊。他们之间的辩论辩论涉及很多领域和层面,其辩论的内容、胜负的结局一直被后人所谈论。

朱、陆的分歧在哪里?我们随手翻开他们的诗作,就会发现里面回响着不同的声音。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5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朱熹“格物”格出习惯来了,看到渠水清沏,也要“致知”源头。[www.61k.com]

生:陆九渊的诗不太好懂,但是能看出来墟墓、涓流、拳石都是变的,不变的是“心”。 师:别看两人都作诗,但著作数量却天壤之别。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同学们惊叹:这也太夸张了吧!他们还比个什么劲啊?)

师:著作数量的不同并不意味着水平的不同,而是两人的治学方法和读书态度不同。朱熹主张“道问学”,读书穷理,即多看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而陆九渊主张尊德性,认为只要内心附合儒家的道理标准,六经都是为我服务的。所以说,书不重要,内心才是最重要的。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为了让中学生弄懂朱、陆之间的差别,著名作家曹聚仁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比较到这儿,朱熹求理的途径更加明晰,这就是──

生:格物致知。

师:陆九渊与他的严重分歧已非常明显,他一直在强调一个字──

生:“心”。

师:与格物致知相对,陆九渊求理的途径是“发明本心”,也就是注重内心的体验和反省。陆九渊不仅诗中颂“心”,治学依“心”,求理问“心”,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也是一个“心”字:“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至于把朱熹和陆九渊的这场争论上升到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高度我们更适合在学过哲学以后再进行,现在能不能谈谈你更愿意接受哪一方的观点呢?

生:当然是朱熹了,不观察、不实践,不学习,光在那里问“心”,能问出什么道道?就像那个例子里说的,飞机来了光问心静坐管用吗?

生:仅凭“六经皆我注脚”这句话我就欣赏陆九渊,多大的气魄!观察、实践、学习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自身的进步吗?“吾日三省吾身”问不出道道吗?同样是那个例子,“不为机声所摄”,这种内心修养到达了什么境界?这样的人起码不会当汉奸,不管用吗?

师:大家观察朱、陆之辩不能仅从胜负上去考量,还应该看到儒学在这种辩论中又有了 6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新的补充和发展。(www.61k.com]

到了明朝中期,另一位心学代表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对于深奥的阳明心学,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视角来观察它。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生:只要有良知良能就可以成为圣人。只要找到内心的良知,愚夫愚妇也可以成为圣人,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他的这种说法会增强每个人加强道德修养的信心和主动性。

师:王守仁还多次参加镇压农民起义,在这期间他说了这样一句话。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生:王守仁当时说这句话的意思是镇压农民起义容易,但要控制人民的思想难,应该加强对思想的控制。

生: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应该就是“破心中贼”吧?

生:如果不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把这句话说给自己听,是不是说排除外界的干扰容易,但排除内心的不良思想、杂念是最难的,那就应该时时警惕这些不好的思想。

师:王守仁不断强调道德修养的作用,但到头来明朝却是这样一个结局。

(此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可提醒学生从心学的特点、明末的形势、道德修养的途径等多方面来思考。)

生:心学一味强调对内心良知的发现,就会忽略对外部问题的解决。不赶快赈灾,李自成就起义了,不加强边防,清军就入关了,这些光靠着讲心学是无法解决的。

生:这也说明加强道德修养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道德修养是和国家的建设、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的。就概括成一句话吧,算是我的名言:仅靠道德,无法形成真正的道德。(同 7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学们都为他的高度概括而鼓掌。[www.61k.com))

师:由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要组成的宋明理学使儒学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使儒家思想更加理论化和哲学化,使儒学服务统治的政治作用和修养身心的社会功能更加明显,但理学的发展也使儒学日益走向极端。随着宋明理学逐渐发展为儒学的主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民族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

师:今天,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相碰撞的时刻,宋明理学再一次站在我们面前。不,

8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其实它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身边。(www.61k.com]审视它那历尽数百年沧桑的躯体,我们看到了无数在礼教压制下哭泣的生命,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挺拔高大的灵魂;它充当过羁绊中国历史前进的枷索,它也曾在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激发出每个人心中最后的吼声。去蔑视,去跪拜?还是去取舍,去扬弃?这是一个摆在我们个人成长面前的终生命题,这也是摆在我们民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

孟德斯鸠说:“在专制政体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因为他们都跪着。”

思辨化的儒学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学

融合佛老的儒学

9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第4课 宋明理学

一、背景:三教合一

1、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和赤裸裸的恐吓已无法控制人心。(www.61k.com)

2、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3、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

4、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

二、程朱理学

1、概念:既要涵盖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

关怀联系起来。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

2、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3、主张:A、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份抽象为“理”

B、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B、要把握“理”,需要通过“格物致知”

4、影响:A、理学南宋后发展为官司方哲学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

想界的统治地位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

A、世界观:心即理也

B、方法论:发明本心。

2、王守仁(明):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四、影响:

1、是宋明儒学主流,影响深远

2、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扼杀人的欲求。

3、积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

钟红军 钟红军 宋明理学教案

10

本文标题:宋明理学教案-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7232.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