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发布时间:2018-02-03 所属栏目:中国民俗文化

一 :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2012年6月28日至29日,参加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6月28日至29日,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在浙江省嘉兴市举行,来自全国58位专家学者和嘉宾出席论坛。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柴永强、浙江省文化厅副巡视员陶月彪、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办公室副主任李晓松等领导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论坛由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浙江省文化厅和嘉兴市人民政府主办,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协办。

论坛共收到论文63篇,其中浙江省38篇,上海市6篇,广东省4篇,江苏省、湖北省各3篇、山东省、北京市各2篇,四川省、山西省、甘肃省、陕西省、天津市各1篇。论坛上,与会代表们重点围绕“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及其民俗文化”主题,探讨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内涵的历史变迁与当代走向,探讨其科学保护理念、方式和实践,论题涉猎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和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区域特色比较、区域保护互动联动机制、文化空间构成、保护策略、传承模式、文化生态保护、生产性保护、数字化保护、民间蚕神信仰、传统染色技艺以及蚕俗文化保护与现代新农村建设等众多研究领域,这是当前我国蚕桑丝织技艺和蚕俗文化研究与传承实践的智慧结晶。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勤建作大会总结。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把酒画桑麻”书画展,实地考察了嘉兴丝绸博物馆、海宁周王庙镇云龙蚕俗文化园、桐乡洲泉镇蚕俗文化博物馆等场馆。这次论坛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文化部举行的首次蚕桑丝织民俗文化高端学术论坛,必将对保护和传承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起到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并举的推进作用,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其对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论坛结束,将择优编辑出版论文集。

2009年9月,“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蚕桑丝织是中国的原创性发明,是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标识,五千年来,它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通过丝绸之路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在这个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种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织机,以及由此生产的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和织锦等丝绸产品,同时也包括这一过程中衍生的相关民俗活动。这一传统生产手工技艺和民俗活动至今还保存在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以及四川的成都等地,是中国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申报书》)

嘉兴市素有“桑蚕之乡、丝绸之府”美誉,蚕桑丝织文化具有4700多年的历史,蚕桑生产、蚕茧加工、丝绸贸易引领全国、闻名世界;悠久的种桑养蚕织丝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技艺和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保护传承地区,近年来,嘉兴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当代传承,把传承蚕桑丝织技艺及其民俗文化作为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对这份珍贵遗产的保护,履行蚕桑丝织文化保护地的责任与义务,嘉兴市出台《嘉兴市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2010-2015)》等政策措施,命名了海宁市、桐乡市和秀洲区为首批蚕桑丝织文化生态区,为蚕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坚实保障。先后投资兴建了嘉兴丝绸博物馆、桐乡洲泉蚕俗文化博物馆、海宁云龙蚕俗文化园等蚕桑丝技艺织和蚕俗文化展示场馆。2011年12月,海宁市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合作建设的“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项目举行签约仪式。生态园规划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先期建设的九里桑园核心面积3000亩左右。生态园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个有较大规模的蚕桑文化生态园,不仅能全面保护、研究、传承中国蚕桑丝织文化遗产,也将带动周边种桑养蚕的发展,有利于保持和改善目前我国茧丝绸业的发展环境。同时,嘉兴市又先后承办了杭嘉湖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研讨会、双庙渚水上蚕花胜会、云龙蚕俗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保护传承和学术研讨活动,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一、论坛开幕式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金琴龙主持开幕式。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柴永强致辞。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致辞。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办公室副主任李晓松致辞。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嘉兴学院文法学院师生80人列席论坛。

二、主旨发言

主持人: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1.顾希佳(杭州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研究员):《对蚕桑生产民俗实施文化生态保护的相关论证》

2.杨秀(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象征中的蚕桑文化——以嘉兴地区田野调查为例》

3.许淳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编审):《马鸣王信俗与区域经济发展》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4.史静(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讲师):《“蚕月”年画与“非遗后”时代的蚕文化保护》

三、主题发言:中国蚕桑丝织生产与技艺研究

主持人:顾希佳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1.黄荣华(原野天然染色工作室工程师):《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之传统染色技艺》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2.严弢(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保护传承区域特色比较研究》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3.林敏(浙江杭州市文化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关于杭州市“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蚕桑丝织技艺的调查》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4.张赞梅(浙江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馆员):《嘉兴市“蚕桑丝织技艺及民俗文化”数字化保护研究》

5.陆在良(浙江湖州市文化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的生产性保护》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6.缪雪峰(甘肃庆阳市文化馆馆员):《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与庆阳香包绣制的生产性保护比较研究》

四、主题发言: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研究

主持人:杨 秀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1.彭佳琪(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杭嘉湖地区蚕神信仰形态研究》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2.施敏锋(浙江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生态位语境中江南民间蚕神信仰的多元并存与和谐共生——以杭嘉湖地区为中心》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3.袁瑾(浙江杭州师范大学讲师):《蚕神信仰与蚕桑丝织文化空间的构成——以余杭塘北村为中心的考察与思考》

蚕桑文化 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4.张礼花(上海大学硕士生):《民俗生活模式中的生态思维——以杭嘉湖蚕桑区桑树文化为例》


5.周奥扬(上海社会科学院在读研究生):《由蚕马传说与嫘祖传说的对比看两种不同的蚕神信仰》



6.张秋红(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经济发达地区原生态蚕桑民俗保护——以杭嘉湖地区为例》


7.朱秋枫(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编审):《湖丝阿姐》歌谣的流传与文化内涵》



8.郑团吉(陕西安康市汉滨区文化文物广电局党委副书记):《蚕桑民俗文化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9.徐春雷(浙江桐乡市文化馆研究馆员):《蚕桑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桐乡蚕歌为例》

10.余筱璐(浙江德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扫蚕花地”民俗与文化空间》

五、论坛总结

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二 : 门头沟将办全国民俗文化论坛

门头沟将办全国民俗文化论坛

昨天,在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举办了一次民俗文化专家座谈,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的多位知名民俗专家齐聚一堂,就如何更好地保护妙峰山的民俗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讨论。

妙峰山在我国民俗学研究中如此重要,是因为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庙会”、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妙峰山香会,至今当地仍保留着很多文献、图片资料,都是研究中国民俗文化的宝贵财富。因此,这里被北京大学民俗学家顾颉刚教授称为“中国民俗学发祥地”。 “妙峰山香会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妙峰山顶的娘娘庙。在明清时期,这座庙曾享有很高声誉,每年春、秋两季节,全国各地的信众来祈福时,便将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带了过来。一时间抖翻、茶棚、粥会等300档各行各业的民俗‘香会’汇聚于此,后又渐渐传入紫禁城,这才有了今天的‘庙会’。”妙峰山镇镇长曹子扬介绍。

近年来,门头沟区加快转型发展,十分重视对当地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挖掘,受历史因素影响,香会规模不断缩小,像掸尘老会、献供会、鲜花会等,如今都已很难见了。除了此次座谈会外,妙峰山还将举办全国首届民俗文化论坛,邀请更多的专家,对香会的细节、史实等资料进行挖掘整理。

三 : 民俗文化论文

民俗文化论文 学院: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论浦江灯会

摘要: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浩淼的历史长河中,神州大地上的各个民族不断融合、发展、进步,各民族的文化与习俗也交织在一起。时至今日,我国民族文化已成长为集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于一体的大概念。在这之中,最贴近于人民生活,最能体现我国缤纷文化的,莫过于民俗节日。 关键词:民俗;浦江;灯会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个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说道民俗,能然我侃侃而谈的要数我的家乡浦江了!首先要从民俗气氛非常浓厚的来说,有书画展、浦江灯会、水晶博览会等;其次是历史文化习俗,如家庭礼仪、衣食住行、节庆等古老的民俗事项;再次民俗旅游还有一些民间工艺品,如刺绣、剪纸、年画等。

中华传统民俗节日文化作为中华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形势下,我们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民俗节日文化,是对人文自然物候的尊重;民俗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瑰宝的表达;民俗节日文化,是我们在祖先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基础上不断进取的重要途径。

浦江自东汉兴平二年建县,已有1800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历代名人辈出,素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水晶之都”之称。浦江民间文化艺术名震中外。起于清代的竹根雕,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麦秆剪贴画,形象逼真,色彩艳丽,中外人士称为“迷人的艺术”剪纸,风格秀丽,质朴大方,,令人叹为观止;起于明代的“迎会”,以会桌制作奇巧,童趣天真,堪称华夏一绝;“灯会”,融书、画、工艺于一体,人物灯、竹丝灯、板龙灯、走马灯、灯种繁多,各呈民彩,深受中外人士赞誉;“浦江乱弹”,曲调激越高亢,优美流畅,为婺剧主要声腔,流行于浙、赣、皖数省。1993年,文化部命名浦

江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灯会全省各地均有,以浦江灯会较有名气。每年元宵夜,浦江城乡家家户户悬灯于厅堂、街道檐口门楼,这些灯有玻璃、木雕、竹丝、珠串、羊皮、绫罗、剪纸、针刺等,工艺制作精细。盛大的灯会有几万人参加迎灯。灯会能久盛不衰,是因为各“都”各“图”(乡村行政单位)均有乡规民约,有的形成文字,载入谱册,也有口议成规,世代永循。

会规内容有:一、“会田”,全村(姓)公有田的收益,作为灯会的组织。二、“派灯”,大村迎灯按男丁派子灯,小村为使灯队更长,除按丁派灯外,还按灶派子灯。男十六岁至五十岁都得出一子灯,五十岁以上者放火铳,年过六十为灯队领路、提灯、提香篮。三、“出灯”,鸣锣为号。头遍锣煮饭,二遍锣进餐,三遍锣扎灯。出令时,点燃子灯,放到路口为灯队照明,至灯队休灯为止。出灯前灯头沐浴净身,换新衣。子灯洗手、洗脸。出灯忌讲不吉利的话。四、“罚灯”,条例有:(一)“挂祭”,即不能种太公(祖宗)的祭祀田(公田);不准分、砍太公山上的柴;不能领取宗族在清明、冬至拜祭太公后分的肉、馒头、麻糕等。(二)罚蜡烛若干斤供灯会用。(三)罚在灯头前放鞭炮或为灯头挂红。五、“灯礼”,长灯(板龙灯)到客地要舞“麦饼跳”,即圈灯,以示礼节。六、“灯路”,出灯路线一经规定,不能改变,如遇雨而不能出灯叫“留夜”,到天晴后补足。七、“敬学”,县城灯会开迎,乡村灯会进城,都必须先到学宫舞圈灯,以敬重有学问之名人。八、“散灯”,散灯前要“拉灯头”:长灯后退而行,将灯队拉散为止。龙头上的装饰物如龙须等被扯抢一空,扯得者称“利市”。如浦阳镇的“拉灯头”要拉三次,拆灯时,各节子灯要争先恐后背灯回家,名曰“抢兴头”,将灯具摆在猪栏上,祈求六畜兴旺。九、“拔蚕花”,养蚕者每次遇灯头路过时,暗拔龙须,谓之“拔蚕花”。十、“求子无子”,需送红包给灯会,并佯偷龙头绣球,以为得子之兆。十一、“和面酒”,在散灯之日,灯户于厅堂备酒菜,相互敬酒,以示庆贺。往日有不和睦者,也互相劝酒,称为“和面酒”,表示既往不咎,和睦相处。十

二、“头灯”,同村、同族、同姓几个灯会为显示团结,联合结为“社”,一社需制作一件领袖之灯称为“社头”灯。定于某一日集合结社而迎,称“圈灯”、“大日”。此类组织有称“七社头”、“六社头”(七或六个灯会结社),有的地方甚至十几个灯队会集而迎,声势浩大。十三、“兴灯”,除正月迎灯之外,还有比正月更盛大的迎灯称“兴灯”。兴灯分定期和临时兴灯两种,定期的如天干五年或十年,地支六年或十二年兴一次。临时的如庙宇开光、造桥、完成谱等,为祝贺而兴灯。这时兴灯,出动全村仪仗如大铳、小铳队、堂灯、龙虎旗、长旗、蜈蚣旗、五色旗、执事、宫灯、绅衿行香灯、香桌、十锦锣鼓。十四、“兴太公太婆灯”,迎灯为祭祀送葬的祖坟,也有太外婆、太姑婆村认祖亲的,都称为太婆灯或太公灯。十五、“借路帖”,灯队出巡前几日,有专人到过境村庄贴“借路帖”,如“某月某日某灯会路过贵境??”。

也有好多诗句写灯会的,比如《十五夜观灯》写到“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

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我国多元一体、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源头、根基和底层,是各族人民性格、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国情、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民俗是一种群众性的文化创造成果,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为应付各种环境、满足各种需要而不断积累起来的一种社会创造物,是没有个人版权所有的群众文化积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品格、原始文化品格、生活属性品格、动态积累品格、历史传承品格和地域变异、阶级阶层变异等多重品格.是一种始终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重视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民俗对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民族优秀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标题:中国民俗文化论文-2012中国蚕桑丝织民俗文化论坛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22224.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