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企业发展历程回顾-回顾李艾科任职惠普历程:三次下调业绩预期

发布时间:2018-04-20 所属栏目:知识分子

一 : 回顾李艾科任职惠普历程:三次下调业绩预期

李艾科(Leo Apotheker)

导语:国外媒体今天撰文,对李艾科(Leo Apotheker)担任惠普CEO期间的重要事件进行了回顾。在这11个月的任期内,他做出了很多有争议的决策,并先后三次下调惠普的年收入预期。

以下为文章全文:

惠普今天宣布解雇CEO李艾科,并任命公司董事、eBay前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接替他。自李艾科上任至今年9月21日期间,惠普股价已经下跌47%。以下则是李艾科任职期间的重要事件:

2010年2月7日:李艾科卸任SAP CEO,此时距离他上任仅10个月。在他的领导下,SAP经历了2003年以来的首次年收入下滑,主要原因是经济危机导致客户推迟了软件购买计划。在他担任CEO期间,SAP裁员3000人,成为该公司历史上首次大规模裁员。

2010年8月6日:马克·赫德(Mark Hurd)因为与惠普承包商存在私人关系以及一些不当支付行为而被迫卸任惠普CEO。惠普CFO凯西·莱斯加克(Cathie Lesjak)出任临时CEO。

2010年8月9日:在对惠普解雇自己的朋友赫德发表评论时,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说:“惠普董事会刚刚做出了自苹果炒掉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以来最糟糕的人事决策。”

2010年9月6日:甲骨文任命赫德为公司总裁兼董事,直接向埃里森汇报工作。

2010年9月7日:惠普起诉赫德,希望阻止他加盟甲骨文,并认为这一任命会导致惠普失去客户、商业机密以及竞争优势。

2010年9月20日:惠普和甲骨文就赫德任职甲骨文一事达成和解。

2010年9月30日:惠普任命李艾科为总裁兼CEO,同时任命风险投资公司KPCB管理合伙人雷·莱恩(Ray Lane)出任董事长。

2010年10月1日:埃里森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惠普拥有多名优秀的内部候选人,但他们却选择了一个刚刚因为糟糕表现而被SAP炒掉的人。”他还补充道:“惠普董事会应当立刻集体辞职,并平息动荡。”

2010年1月5日:惠普CMO迈克尔·门德霍尔(Michael Mendenhall)离职,并由SAP前沟通副总裁比尔·霍尔(Bill Wohl)接替。

2010年1月20日:由于外界对惠普董事会解雇赫德的决策不满,该公司宣布对董事会改组。4名董事离职,惠特曼则是新任命的5名新董事之一,她此前刚刚竞选加州州长失利。

2011年2月9日:惠普推出了TouchPad平板电脑,搭载该公司2010年斥资12亿美元收购Palm时获得的webOS操作系统。

2011年2月22日:惠普将2011年收入预期从1.315亿美元下调至1.3亿美元,李艾科任职期间曾经三度下调预期。该公司第二季度销售额和利润同样未达分析师预期,导致次日股价创下6年来最大跌幅。

2011年3月9日:李艾科称,他将把webOS系统用于惠普的所有PC中。他还计划借助并购拓展软件业务,并扭转赫德任职期间过度压缩成本的趋势。“惠普已经失去了灵魂。”他说。

2011年3月14日:惠普自1998年以来首次上调股息,上调幅度为50%,至每股0.12美元。该公司还宣布将推出云计算服务。

2011年3月22日:甲骨文宣布停止针对英特尔安腾芯片的所有软件开发项目。该芯片被惠普用于服务器。甲骨文借助2010年对Sun的收购获得了一款名为Sparc芯片。

2011年3月23日:作为全球最大的安腾服务器生产商,惠普称,甲骨文放弃支持该芯片是一种“无耻”行为,将给用户带来数亿美元的成本。

2011年4月18日:惠普企业业务销售和营销执行副总裁托马斯·霍干(Thomas Hogan)宣布离职,简·扎达克(Jan Zadak)将于5月1日接替该职位。

2011年5月17日:惠普在李艾科任期内第二次下调2011财年销售额预期,最新预测为1.29亿至1.30亿美元。该公司预计,由于PC和服务业务利润率收窄,因此除去部分项目的全年盈利也可能无法达到分析师预期。

2011年5月20日:知情人士称,惠普高级副总裁马略·哈斯(Marius Hass)将跳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KKR。

2011年6月1日:李艾科称,惠普考虑将webOS操作系统授权给其他厂商使用。

2011年6月8日:惠普致函甲骨文,要求其继续支持英特尔安腾处理器。

2011年6月15日:惠普就安腾事件起诉甲骨文,并在起诉书中提及了甲骨文去年对赫德的聘用。

2011年6月20日:甲骨文要求加州法官拒绝惠普封存该案文件的要求。

2011年7月11日:作为扩大webOS使用范围的一部分,李艾科重组惠普PC业务。前Palm CEO乔恩·鲁宾斯坦(Jon Rubinstein)负责PC、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产品开发。惠普高级副总裁斯蒂芬·德威特(Stephen DeWitt)则负责领导一个新的部门,专门扩张webOS的使用范围。

2011年7月21日:惠普宣布回购100亿美元股票,希望提振低迷的股价。在此之前,该股今年以来已经下跌14%。

2011年8月11日:作为大范围重组的一部分,惠普同意以10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软件公司Autonomy,并考虑分拆PC业务。该公司还放弃了运行webOS的设备。李艾科第三次下调了2011财年的销售额预期,最新区间为1.272亿至1.276亿美元。

2011年8月30日:甲骨文指控惠普欺诈和诽谤。甲骨文称,双方就赫德加盟甲骨文一事达成的和解协议不公平,并认为惠普声称甲骨文欺凌客户的做法涉嫌诽谤。

2011年9月9日:惠普在监管文件中透露,该公司董事多米尼克·塞内奎尔(Dominique Senequier)将于明年3月离职。

2011年9月22日:惠普任命惠特曼为CEO,莱恩则出任执行董事长。在eBay任职的十年间,惠特曼带领该公司上市,并帮助小企业开

二 :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华氏451度》的作者雷·布拉德伯里曾说过:“没有任何一台计算机能与书相比。[www.61k.com)”或许,不论科技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纸质书籍都不会被取代,因为研究已经表明,纸质书籍更容易帮助人类阅读和理解内容。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当然,由于容量大、携带方便的特性,电子阅读器成为更受欢迎的移动阅读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台使用了电子墨水屏的电子书或许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它们也经过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最终才进化到今天的样子。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电子阅读器的主要发展历程。

机械百科全书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伟大的想法是不分年代的,当然技术的限制可能无法完全实现思想家们当时天马行空的理念。在1949年,Angel Ruiz Robles便想到了使用一种新型图书,来替代对于孩子们来说过于沉重的百科全书。“机械百科全书”是一种轻量级的、卷轴式的阅读设备,将内容集中在一个手提箱中,方便携带。当然,这种概念虽然极富远见,但仍不太实用,相当于一种原型机,并未形成广泛标准。

电子文本格式诞生

1971年,Michael Hart获得一亿美元的研究基金,开始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使用Xerox Sigma V大型计算机进行研究。随后,他决定将书籍电子化,开始制作电子版的《独立宣言》,并发送给网络上的用户,这就是著名的“古腾堡计划”,预示着电子书格式正式诞生。

第一台电子阅读器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索尼在1991年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阅读器,相当于Walkman的延伸。这是一个大约1公斤重的设备,采用了折叠造型,看上去相当厚重。它内置了3.5英寸屏幕,使用磁盘作为存储介质,随机附赠了包括百科全书、健康及翻译类的图书,大约包括10万页文字及3、2万张图片。

当然,硬件本身并不便宜,售价约550美元,而额外的磁盘每张在20至50美元之间。较高的价格导致这款设备仅在日本市场获得了小范围的成功。

电子书时代来临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真正的电子书时代于1998年开始,虽然仅有少数几个实际设备上市。当时,NuvoMedia获得了老牌书店Barnes & Noble,推出了Rocket eBook。这款电子书看上去像是平装书的延伸,尺寸并不算便携,拥有一块支持背光的单色屏幕,可存储最多16000页文字,电池寿命则为17至33小时。

至于内容,用户可以从Barnes & Noble网站下载,甚至还可以通过软件将HTML网页加载到设备上。

SoftBook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Rocket eBook在1998年的主要竞争对手是SoftBook。设计团队通过一个皮革封面来模拟纸质书籍的感觉,同时它也拥有更加便携的机身。SoftBook还内置了网络连接,无需连接电脑就可以从图书供应商处下载内容。它的代价的600美元的设备价格、或是300美元设备/20美元月费的套餐价格。

不仅仅是电子书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在电子书刚刚兴起时,一些移动设备如Palm早已经可以阅读电子文本了。一些早期的电子书出版商为PDA开发了专用的电子书阅读软件,图书价格大约为5美元一本。

互动功能出现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虽然早期电子书大部分面向消费市场,但商用产品也逐渐显现。富士施乐旗下的帕洛阿尔托研究所开发了一种被称为“FXPAL”的物理/数字文档技术,支持手写笔,用户可进行标注、涂鸦等操作。这个理念日后也被索尼所借鉴。

更加消费化的个人数字阅读器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Rocket eBook获得初步成功的一个原因来自Franklin电子出版公司的支持,所以这家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硬件产品,称之为“eBookMan”。它拥有很多技术上的突破,如支持MMC存储卡扩展、音频播放等,操作系统和软件也相对灵活,允许用户自行安装其他出版商的内容。

电子墨水屏诞生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2004年,索尼在日本市场推出了搭载电子墨水屏的LIBRIe电子书,这种新型屏幕即便是在阳光下也清晰可见,成为未来电子书的标准配置。此后,索尼又开始在美国市场推出新型电子书,并推出了自家的在线图书商店及专有格式,但不幸的是上市日期不断延后,并未获得巨大成功。

Kindle时代来临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2007年,电子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而亚马逊开始计划推出电子书业务,并发布了旗舰型的Kindle阅读器。该设备一经推出便遭到抢购,五个半小时便销售一空。同时,亚马逊的无线图书下载服务也已启动,用户可以获得更方便的图书下载方式。

Nook加入竞争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2009年,美国老牌书店Barnes & Noble也加入到竞争中来,正式推出Nook系列电子阅读器,并收购了Fictionwise的电子书平台,提供在线下载服务。这款设备基于Android系统,拥有两块屏幕:上方的电子墨水屏及下方的彩色屏幕,内置WIFI、3G连接,用户可以随时下载电子书内容。

电子书集成在平板电脑中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2010年,Barnes & Noble发布了一款全彩屏的电子阅读器Nook Color,搭载触摸屏,并支持音频及视频播放,实际上是针对iPad推出的产品。

巨头格局初显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Kobo也是欧美市场主流的电子书品牌,优势在于价格更便宜。但在与亚马逊及Barnes & Noble的竞争中,Kobo设备由于缺乏一些必要的支持如WIFI和3G连接,处于劣势。而在2011年,Kobo正式被乐天集团收购,业务逐渐扩大。

KindleFire上市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2011年,亚马逊正式推出平板电脑Kindle Fire,搭载全彩色触摸屏及基于Android定制的操作系统,并在其在线商店新增了多媒体及游戏内容。

新一代电子墨水屏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虽然触摸屏的多媒体电子书是一种方向,但很多用户仍然喜欢电子墨水屏的传统电子书。2012年,新一代电子墨水屏问世,拥有自发光特性,能够获得更加均匀的阅读体验。

柔性电子墨水屏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虽然索尼最终未能在消费级电子书市场获得成功,但是对于底层技术的研发及商业领域还是拥有一定的热情。2013年,索尼展示了其柔性电子墨水屏技术,13.3英寸的巨大显示屏可折叠,更加轻便及耐用。

新的阵营已经形成

ebook电子小说阅读器 从纸张到像素:电子阅读器发展历程大回顾

基本上,目前电子阅读器的阵营已经趋于稳定。索尼继续以底层技术为目标;Barnes & Noble专注于内容分发,联合了三星推出Galaxy Tab 4 Nook;而亚马逊则推出了更强悍的Kindle Voyage,剑指高端市场。

总结

显然,电子阅读器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产品形态已经十分成熟。一方面,传统电子墨水屏的电子书经久不衰,未来发展方向则是更灵活的柔性屏幕、更接近纸质书籍的阅读体验;同时,平板电脑也在突出阅读体验,并通过更广泛的功能和扩展性吸引用户。

三 : 中国社区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社区发展实践的历程、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未来社区发展的多元合作路径。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运动式、大规模的社区发展运动,在特定历史阶段发挥了作用,但由于不尊重居民意愿,存在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的地方,不可持续。改革开放后,社区发展政策发生转变,但依然是自上而下式,转以基层政权建设为主要目的,缺乏对社会力量和居民参与的鼓励。近年来,民间开展了多种类型的社区发展实践,呈现与政府力量相呼应的多元发展格局。新形势下,政府应重新认识社区发展的本质内涵,确立自己的合适定位,放手培育社会力量,与居民和社会力量一起,形成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发展战略。

[关键词]社区发展;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居民参与
[中图分类号]C916;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3)05-0077-05
现代意义的社区发展起源于英美等国的睦邻运动。1950年代中期,在联合国的引导和推动下,“社区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概念和课题,旨在通过“扶贫性”的开发促进当地的社会进步与发展,后逐渐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注居民以及其他社区成员的社区参与和社区管理水平的提高。[1]发达国家和地区则针对社会经济水平达到较高水平时出现的贫富差距加大、城市中心区衰败、农村衰退等现象,通过社区发展关注少数民族群体、城市贫民等如何提高自身能力、改善生活条件。这些理解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行政管理角度倡导的社区建设有较大不同。但总的说来,社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帮助贫困和弱势群体发展各项能力,共同享受工业化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因为社区发展中的“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经济增长、收入提高、技术进步,还暗含着平等地分配公共物品、居民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2],因此可以把社区发展看做是国家或地区现代化进程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政策。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区域差异、城乡差距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虽然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迟至20世纪90年代初才借鉴西方社区发展理念,提出社区建设口号,并从行政社区的角度,相对狭义地将“社区”定义为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的管辖范围,但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实行的多项国家发展政策都与国际社会推行的社区发展的主旨一致;同时,与其他领域的发展一样,中国也走过了一条独特的社区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确立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反思以往的发展模式,重新思考社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在促进社区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与问题,并结合近年来社区发展实践的新动向,对未来中国特色的社区发展之路进行了思考和建议。
一、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代初:全国性、大规模、运动式的发展方式
如果说“社区”早于“家庭”而存在[3],可以同样认为,与社区发展有关的实践也远早于学术概念而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
中国的社区发展可以说源于历代民间的结社活动,包括社仓、义田、乡约、会馆、团练等。[4]近代以来,西风东渐,民国时期基于对中国传统社会落后的反思及西方思想引进的影响,知识分子主导了有组织的社区发展实践,典型代表是晏阳初和梁漱溟,他们的实践活动都部分得到当局者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政府动用国家力量,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进行的旨在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的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政策和社会改造运动,从广义上看,应该属于社区发展的实践领域,如“一五”计划、“上山下乡”运动、“三线”建设等。这些运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面貌,缩小了地区差异。
总的说来,这个时期的社区发展实践以社会运动的方式展开,动员范围广、涉及面大,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全国性、大规模、运动式的发展方式,与中国历史上遍在性、小规模、自助式的社区发展实践形成鲜明对比。虽然从理论上符合技术援助论和冲突论的社区发展途径,但居民难免处于被动参与过程,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加之部分违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决策带来大量的负面社会问题,导致这些运动不可持续。这些历史事件的经验教训是,鉴于中国巨大的区域差异,若想通过革命式的一次性的解决方案实现既定目标,是不可能成功的。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思维方式延续至今,不时在政府的一些政策中显现出来。
二、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的转折期:为适应社会转型进行的社区建设尝试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单位制度逐渐解体,原来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逐步向社区转移。与此同时,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向增强社区功能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政府开始了社区建设的新探索。
1.社区服务的提出:从1985年开始,民政部门开始倡导和推动社区服务工作,第一次把社区概念引入实际生活,1987年社区服务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于是民政部主导,所以社区服务最初是以民政对象为服务主体。
2.社区建设的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期,学术界和民政部借鉴国外“社区发展”概念,提出了“社区建设”口号。自此,“社区服务”的提法延伸扩展为“社区建设”,而“社区建设”基本等同于国际社会流行的“社区发展”概念。[5]这一时期,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将社区服务范围扩大到所有市民。
3.社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和深化:经过一段试点工作后,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0】23号),随后社区建设开始在全国推广。中央政府在全国城市推动社区建设工作,通过以投入公共资源来强化“属地管理”,使社区这个概念为中国公众所认识。[6]
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经济转型是这一时期中国社区发展变革的外在压力与动力,可以说“社区建设”是一条中国式的社区发展实施路径。2000年以来,毋庸置疑,社区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社区建设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最初设定的发展目标。比如,中国开展社区服务以及后来的社区建设的初衷,是希望动员社会力量,为社会经济转型期中不断增长的居民需要提供社会服务;民政部也希望通过社区来重组城市社会,以适应市场经济,并通过社区的建立和发展来推动中国的基层民主。[7]在现实中,随着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25号),标志着社区建设从民政部主导的以社区服务工作为主要内容,上升到基层政权建设的高度。至此,社区建设实际上已经转化为以服务于政权建设为主要目标,并已经成为国家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方式。社区服务也逐渐成为地方政府为居民提供的一种遍在式的基本公共服务,与最早的参与分享的原则,即“社区服务要求的是社会的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实现社会互动互助,进而分享共同参与的社会成果”[8]的初衷相差甚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总体说来,正式提出与国际上的社区发展理念接轨的“社区建设”,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虽然已经在政府推动下全面展开,但至今还停留在行政管理层次上,而这种政府基层管理的方式显然与“社区发展”的内涵不完全吻合。
三、新世纪以来社区发展的新动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同时并存的多元发展格局
新世纪以来,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新的执政理念的提出,为中国社区发展实践提出了新的方向。结果是,宏观层面的全国性、大规模的技术援助式社区发展政策发生了变化,而民间自发的实践活动也多样而有活力,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1.全国性的宏观社区发展政策继续深入
(1)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后,我国开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党中央的重要关注内容,但新农村建设与以往的农村工作形式有很大不同,着重体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思路。
(2)为缩小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扩大的东西部区域发展差异,2000年以来国家又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等。同时,对口式的援疆援藏工作也在深入全面开展。
(3)另外,从2006年开始,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村官”活动,以及从2003年开始,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支教活动,也可以视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新途径。
总的说来,这一阶段全国性的社区发展政策与1980年代之前相比,不再是全民动员的模式,而是分地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多样化的发展政策,决策过程也更加科学理性。但采取的还是输血式的发展方式,较少发动输入地的参与。虽然客观上投入很大,但从社区发展的实效来看,反而可能不如1980年代之前。比如,虽然通过资金、技术等的投入,部分地区的农村物质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硬条件有明显改善,但农村与农业的衰落,表现为劳动力继续流入城市、农村组织的解体、以及老龄化、留守儿童和妇女等社会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同样,区域差异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问题也依然存在。
2.民间自发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与中央政府全国性的社区发展政策形成对比与补充的是民间自发的更符合社区发展基本理念的各种实践活动。
(1)社区支持型农业的尝试:社区支持型农业(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CSA)最早出现于1960年代的瑞士和日本,由社区组织(CBOs)帮助在城市居民与郊区小型农场之间建立联系,让他们互惠互利:城市居民可以获得便宜的食物并获得到农场体验生活的机会,农场居民则获得有保障的固定收益,并减少经营风险。[9]这一模式近年通过两种途径在中国大城市开展:一是有些城市居民出于食品安全考虑,到农村发展有机农业,并成立了有机农夫市集这样的组织,定期返回市区销售农产品,并组织农户之间的交流;二是高校直接参与当地农村的CSA实验,如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发学院于2008年在北京郊区创建的小毛驴市民农园。不过,现在全国仅有近100个CSA农场,不仅与发达国家的规模无法相比(美国现有5000个,2百万人参与),而且没有与农民的生活产生实质交集,更多是城市居民回归乡村、追求更高人生理想的反映。因此有学者认为目前还没有一家是严格意义上的CSA模式。[10]
(2)以台湾社区营造为榜样的实验,反对千篇一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重视农村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以及原有的自组织力量。社区营造(community building)是我国台湾地区借鉴日本的经验,于1990年代提出的一种社区发展模式,其核心理念是“造人”,即培养公民意识、社区意识及社会认同。这一新的实践模式由民间自主自发而起,后来由官方加以政策引领、官民协力合作而成,已经在台湾社会发挥了广泛且积极的社会影响。[11]近年来,首先籍个别台湾知识分子的故乡情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境外已经相对成熟的实践经验,开始在大陆地区的社区营造实验。例如台湾退休教授返乡建设的合肥小团山香草农庄,清华大学台湾籍教授罗家德在四川汶川灾后重建过程中对杨柳村进行的社区营造试点等。
受台湾社区营造的启发,大陆亦有有识之士开展此类尝试。如海南大学生的返乡实践活动,其最早的倡导者为海南人陈统奎,他通过读大学而进入大城市工作定居,但同时深为家乡的落后不安,于是号召组织海南籍大学生,定期返乡帮助落后的家乡改变面貌。这些活动进而得到政府(如海南省团委)与企业(如海航)的支持和赞助。陈统奎自称自己在海南的实践理念就是受社区营造的启发,其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社区营造要先改变人。这些新兴的社区发展实践,虽然刚刚起步,却值得关注。
(3)在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导致业主委员会这一新的居民自治组织的出现,自20世纪90年代刚出现不久就得到关注,被认为是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12]多年来,业主委员会在自治方面进行的尝试,一方面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通过选举、议事、谈判、协商、集体行动,受到了民主熏陶,培养了民主习惯和自治能力。[13]虽然业委会只在一部分城市社区中发挥影响,但其出现和存在本身已经给中国社区发展实践带来了诸多贡献。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方面推动国家执政理念变化,进而导致国家宏观层面的发展政策的调整,另一方面,微观层面上民间各种自发的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实践也渐次出现。这一多元发展格局的形成,既反映了社区发展在中国当前的现实需求,同时也反映出政府对民间自发的社区发展力量还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
四、未来发展展望:中国特色的社区发展之路从宏观层面来说,社区发展政策应是国家面向少数民族、穷人社区以缩小社会差距,针对落后地区以缩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政策。可以看出,过去中国政府虽然长期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努力,但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差距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3.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最高和最低省份的差距为2.4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高达4.1倍。此外,近20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剧了社区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是城市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已经出现,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社会空间分异问题,并表现出社区内同质化和社区间异质化加强两个趋势[14];二是由于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所导致的传统社区,如旧城区、单位社区面临的衰退、难以为继等问题,以及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区如何与城市充分融合,也就是实现真正城市化等问题。[15]
这些新问题的成因具有多重性,表现形式复杂多样,解决成本与难度也随之提高。需要在新形势下,从全国到地方的不同空间尺度上,探讨未来的社区发展政策。
1.转变认识
社区发展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发展政策,需要在现实情境下对其进行重新解读:
首先,社区发展的目标是“发展”,发展的含义是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关注弱势群体的进步,关注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区域内部差距。但当前中国政府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仍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政策执行的实际结果往往是帮助既得利益集团获取更多利益。这样的政策取向显然距离社区发展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其次,社区发展的核心是“人”,既强调在过程中必须有当地居民的参与,也强调结果是让居民生活得更好。社区发展坚持只有人的进步,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进步。这是社区发展与其他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根本区别。因此,所有的社区发展政策都强调居民的参与。虽然参与程度不一,对居民参与的成效也争论不断,但社区发展所倡导的由政府与居民一起承担地区社会发展的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开展对居民的教育,是社区发展的核心精神。
第三,政府的角色是社区发展的关键。对中国来说,政府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尤其重要。社区发展的实现途径,需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实现发展目标。因此,社区发展绝不是完全由政府包揽一切,但也不是没有政府干预,而是,政府提供的各种发展政策或者直接的经济技术援助,都要从有助于鼓励居民参与角度入手。因此,政府如何重视发挥社会力量,发动居民参与社区发展过程,实现政府与社会力量的有效结合,是能否真正实现社区发展的关键所在。
2.重塑政策体系
观念和认识上的改变是首要任务,接下来需要通过政策调整具体反映新的社区发展观。通过以往的经验总结,社区发展政策应避免过去由中央政府独家承担的局面,而改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和社区合作。因此,社区发展政策至少应包含以下层次:
(1)宏观层次——全国性的社区发展政策:采取中央政府主导、地方参与的方式,通过制订一系列政策,旨在缩小区域差距,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并通过政府拨款、职能设置、管理方式等手段,将规划落实。
(2)中观层次——地区性的发展政策:采取由省市等地方政府主导、社区参与的方式,解决区域或城市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促进地区的全面进步;并通过政府拨款,结合城市开发、旧城改造等城市发展与建设进程,实现社区发展目标。
(3)微观层次——社区或邻里:采取由居民主导、政府参与的方式,针对某个社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社区发展规划。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已建社区的发展规划,一种是新建地区的社区发展规划。
3.实施放权
若干中外文献指出,社区发展的实施离不开居民参与和社会组织。这两个因素也恰恰是中国社区发展的软肋。历史上长期的中央集权和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市民社会没有得到充分发育;后期在多元利益主体业已形成的情况下,对居民表达诉求的方式和方法则没有适当的引导;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也一直没有给社会组织以充分的发展空间。而实施放权就意味着向居民放权,向社会组织放权。
居民参与不仅是社区发展的核心精神,也是实现现代化社会的必要途径。1955年联合国发表的《经由社区发展实现社会进步》(Social Progress Through Community Development)一文提出社区发展的十大原则,其中特别强调居民参与,认为居民参与社区发展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途径,参与过程本身也是教育居民的过程。1960年联合国发表的《社区发展与经济发展》(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中再次强调社区发展的两个必要元素:人民要尽可能依靠自己的首创精神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而政府则要鼓励这种精神,并提供技术和其他服务。[16]要从根本上解决居民参与的问题,还需要从社区的体制建设入手。因为政府一直把社区看作是“国家权力机构实现管理和控制社会的一个重要剧场”。[17]而社区的本质,是属于市民社会性质的[18],所以,如果不能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做出分离,而是继续把社区行政化、基层政权建设作为主要目的的话,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社区发展中的居民参与的。
另外,国外经验显示,大量的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在承担社区发展任务,并且发挥了政府和市场不能替代的作用。发挥社区组织的优越性在于,它们身处地方社会网络之中,了解居民的需要,也有条件动员地方资源。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发展的倡导也有多年,虽然一直没有根本性变化,但令人欣喜的是,近年已经有不少城市政府开始社区服务外包等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发展实务的尝试。
总体而言,实践证明,只要政府肯放手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不论居民自治组织还是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自然会根据需要而勃兴。它们的出现,会帮助政府承担部分社会管理的职能,并在社区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五、结语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像中国这样国土广袤、自然条件和历史基础存在巨大差异的国家,地区发展存在差异以及社会阶层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等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政府要通过社区发展政策,动员社会力量和社区居民,一起承担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共同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而努力。而中国社区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可以简单总结为:政府依然扮演着主导性角色,社区组织的体制落后以及社区发展的机制单一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公民参与意识落后,多元利益主体不能理性参与政府决策,甚至出现要挟政府的现象。中国未来的社区发展,除长期积累下来的诸多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外,还面临民众传统文化心理对社区发展政策实行带来的不利因素,如长期的中央集权使得民众形成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心理,民间流行的传统文化中“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等遗风。
但中国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一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当前的执政党具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优良传统,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更提出了执政为民、立党为公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再次突出了关注民生的理念,如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时就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二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精英,自古有体恤民间疾苦的传统文化思想,今天这些精英大多数已经成为执政党的组成部分。如果说美国社区发展的广泛开展依赖其移民国家所具有的宗教传统和自由主义思想,那么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与中国知识分子传统思想的结合,将是中国特色社区发展形成的有力保障。因此,有理由相信,在政府转变观念,并制定得力的引导措施的前提下,社区发展在(www.61k.com)中国前途远大、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
Xu Yongxia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Shanghai: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p3.
[2]James A. Christenson, Jerry W. Robins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Perspective. Ames: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9.
[3]赵民,赵蔚.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Zhao Min, Zhao Wei. Commun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Beijing: China Construction Press, 2003.
[4][11]苏景辉. 社区工作:理论与实务[M]. 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9.
Su Jinghui. Community Works: Theory and Practice. Taiwang: Juliu Books Co., 2009.
[5]华伟. 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J]. 战略与管理,2000(1).
Hua Wei. From Danwei System to Community System.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2000(1).
[6]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J].社会学研究,2008(2).
Li Xiyuan, Chen Fuping. Community Deb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Communities in Transitional Period. Sociology Study, 2008(2).
[7]姜芃.西方社区发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1).
Jiang Peng.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the West. Journal of Beijing Administrative College, 2001(1).
[8]邓锁.社区服务研究:近15年以来的发展与评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0(4).
Deng Suo. Community Service Study: Development and Review in the Past 15 Years. Gansu Social Sciences, 2000(4).
[9]Gary Paul Green & Anna Haines. Asset Building & Community Development. SAGE: 2012. p273.
[10]孔悦. 国内尚无严格意义上的CSA模式[N]. 新京报,2012-11-19.
Kong Yue. There is not a Serious CSA Model in China. The Beijing News, 2012-11-19.
[12]夏建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J].文史哲,2003(3).
Xia Jianzhong. The Early Voices of China's Civil Society--the Case of the Property Owners’ Association. Journal of Literature, History & Philosophy, 2003(3).
[13]邹树彬.住宅小区中的民主——城市业主维权行动的兴起及其影响[A].唐娟主编.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发展研究[C].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1-19.Zou Shubin. The Rise and Impact of Rights Protection Movement by the Urban Property Owners’ Association. In Tang Juan (Eds.)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Property Owners’ Association. Chongqing: Chongqing Press, 2005. pp1-19.
[14]李志刚,吴缚龙,卢汉龙. 当代我国大都市的社会空间分异——对上海三个社区的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2004(6).
Li Zhigang, Wu Fulong, Lu Hanlo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l Spaces in Large Metropolitans of China--Cases from three Shanghai Communities in Shanghai. City Planning Review, 2004(6).
[15]李东泉,蓝志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发展的思考[J].公共管理学报,2012(1).
Li Dongquan, Lan Zhiyong. Reflections 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Public Management,2012(1).
[16]夏学銮.中国社区发展的战略和策略[J].唯实,2003(10).
Xia Xueluan. Strategies for China's Community Development. Weishi, 2003(10).
[17]潘泽泉.社区:改造和重构社会的想象和剧场——对中国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反思[J].天津社会科学,2007(4).
Pan Zequan. Community: A Theatre and Imagination for Reforming and Reconstructing Our Society--Reflections 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hina.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2007(4).
[18]雷晓明.市民社会、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简论中国的社区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2).
Lei Xiaoming. Civil Socie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 Brief on China's Community Theory Research.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05(2).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副教授,北京100872)
(责任编辑 于晖)

四 : 企业发展十年总结回顾

十年艰辛,十年腾飞,用我们的业绩来向公司十周年献礼。我们四厂在郭厂长领导下,聚集人气,理顺人心,加快整改步伐,加大管理力度,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为实现企业高速发展增加员工收入这一共同目标而落实新举措,创造新辉煌公司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紧紧抓住市场的有利时机,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冠星集团订单照样充足,我们四厂更是加紧生产,用满负荷增产来消化各种增加的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四厂厂长郭厂长持之以恒地把抓质量当作头等大事,全身心地扑在质量上,建立了以厂长和各级正职亲自抓的“一传到位”质量保证体系的做法为例,论证了“千锤百炼始成钢”的哲理。
长期以来,无论外部环境是怎样的变化,我们四厂却始终把抓质量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咬住质量不放松”,方方面面都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从而更好的确保我们冠星在市场竞争中以不变应了万变。我们四厂始终超产有刚开始的超产几百公斤到几吨,在超产的同时更是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当前,我们四厂上下又在凝心聚力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产品生产计划,加强生产调度指挥,严控工艺指标,降低生产消耗,开足马力,实施增产增收、挖潜增效。因为牵涉到每道工序、每个工种、每台设备,乃至每个人。面对任务重、困难多、工作量大,我们的各级组织更是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力量,投入到保质超产来;千方百计挖掘潜力,节能降耗,增产增效,使每台设备尽可能的发挥出最大的效率。我们的各级管理者在全力以赴抓好这项工作的同时,又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矛盾,稳定职工的情绪;注重保护好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各方面关心职工,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有旺盛的精力,一心一意忙超产。我们四厂的员工,勇挑重担,乐于奉献,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提出网了众多的合理化建议,毫不动摇地将质量意识融入于保质超产的每个细节,多出精品,少出疵点。否则,没有质量作保证的超产,是无效的劳动,更是对人力、物力及能源的浪费。
经过“千锤百炼”的四厂员工的不泄努力,我们四厂9月份又创公司超产记录----保质超产40吨。取得成绩的四厂人没有骄傲,依然是默默的工作在生产一线,为我们冠星的发展他们不言辛苦。在郭厂长的领导下我们四厂定会将保质超产持续下去,用一流的工作业绩绩为公司十周年献礼。祝愿我们的冠星永远的腾飞!!!!

五 : 百年传奇 阿斯顿·马丁发展历程回顾

  [61阅读 品牌历史]  阿斯顿·马丁英国著名的跑车品牌,1913年创立至今,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其间几经易手,也推出过很多经典且全球闻名的车型。而今成为全球知名的跑车品牌。阿斯顿·马丁的汽车身上永远都体现着一种优雅,这种优雅与速度完美的结合到一起造就了如今的马斯顿·马丁,强劲而不躁动、卓越而不张扬、动感而不焦燥、优雅而不做作,这就是阿斯顿·马丁。下面编辑将为大家介绍阿斯顿·马丁的发展历程。

61阅读


   往期历史文章阅读

61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兰博基尼发展历史简介《《

61阅读

》》点击图片查看法拉利品牌历史简介《《


  阿斯顿·马丁公司全称为Aston Martin Lagonda Limited,1913年,阿斯顿·马丁的两位创始人Lionel Martin和Robert Bamford建立了Bamford & Martin公司,随后的1914年公司更名为Aston Martin公司,是因为Lionel Martin参加了在英国阿斯顿.克林顿(Aston Clinton)举行车赛,在车赛上Lionel Martin明确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随后以Aston和Lionel的姓氏Martin为名字,更换了公司的名字。随后阿斯顿·马丁也确定了自己品牌的标志---展翅飞翔的大鹏,喻示该公司像大鹏一样,具有从天而降的冲刺速度和远大的志向。

贵族运动魅力!阿斯顿马丁全系车型试驾 61阅读

贵族运动魅力!阿斯顿马丁全系车型试驾 61阅读

『1923年 阿斯顿·马丁第一代车标』

贵族运动魅力!阿斯顿马丁全系车型试驾 61阅读

  公司更名后Lionel Martin和Robert Bamford也确立了目标,只生产拥有高性能和完美外形的高品质汽车。他们坚持赛车的制造应该遵循最高的标准,在拥有强悍性能的同时使驾驶者可以愉悦驾驶享受其中。

  阿斯顿·马丁的第一辆车是一辆经过改装的Isotta-Fraschini,为了增加这款车的动力Lionel将一台四缸Coventry-Simplex发动机装进了Isotta-Fraschini的发动机舱。增强动力的同时外观也作了改动。但是这款车并未量产。

贵族运动魅力!阿斯顿马丁全系车型试驾 61阅读

『第一辆阿斯顿·马丁汽车』

  1914年8月一次世界大战爆发,Lionel Martin和Robert Bamford将公司所有的机器卖给了Sopwith飞机公司,Lionel Martin加入了英国海军而Robert Bamford加入了英国皇家后勤部队。仅仅成立1年的阿斯顿·马丁公司进入了短暂冬眠期。

  战后阿斯顿·马丁在英国肯辛顿重建,重建后公司设计的第一款新车采用了阿斯顿·马丁作为名字。1920年出于个人原因Robert Bamford离开了阿斯顿·马丁公司,同年,阿斯顿·马丁得到了Count Louis Zborowski的资助,并于1922年为Zborowski制造了赛车并参加了法国格林匹治大奖赛。

61阅读

『International』

61阅读

『T-type』

  虽然得到了ZBorowski的资助,但是战后的恢复使得人们无暇去关注赛车运动,更少人有能力去购买运动型车,阿斯顿·马丁终因经营不善于1924年破产,1926年Lionel Martin离开了公司。

61阅读

『Ulster』

61阅读

『Ulster』

  随后,几位英国企业家接手了阿斯顿·马丁并更名为Aston Martin Motors(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其中一位Augustus Bertelli成为了阿斯顿·马丁的技术总经理并在1926年至1937年间主持设计了这个时期内的所有车型,包括T-type、International、Ulster和15/98等车型。

61阅读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15/98』

  1928年,Augustus Bertelli驾驶阿斯顿·马丁赛车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是阿斯顿·马丁赛车首次参加勒芒比赛。由于专注于赛车的设计和制造,阿斯顿·马丁公司依然难以有效地盈利。1931年公司再度易手,Sutherland家族接管了阿斯顿·马丁公司。Sutherland接手公司后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在继续开发赛车的同时,着手研发民用公路版车型。

61阅读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Atom』

  虽然决定生产民用版汽车,但是阿斯顿·马丁却缺乏生产民用车的经验和大规模生产的能力,截止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公司只生产了700辆车,其中还包括一部分赛车。在战前有一辆车值得注意,1939年二战爆发前,阿斯顿·马丁研发出来一款名为Atom的车型,这款车型拥有独立前悬挂和自动变速箱,相比当时其他的跑车,这款车更加先进。但是由于二战的爆发,这款车最终没能推出,但是却为阿斯顿·马丁的新车研发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1947年,David Brown爵士收购了阿斯顿·马丁,在收购阿斯顿·马丁的同时David Brown还收购了发动机设计公司Lagonda。两家公司开始共享资源,也正是从这时开始,经典的DB系列车型登场。1948年DB系列首款车型DB1面世,这款车以二战前的Atom车型为基础设计。而DB系列车型的名字则是为了向David Brown爵士致敬,取David Brown名字的首字母命名而成。

61阅读

『David Brown爵士为阿斯顿·马丁带来了全球闻名的DB系列车型』

61阅读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 DB1』

  1949年,阿斯顿·马丁带着两台DB2原型车参加勒芒赛事,其中一辆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1950年阿斯顿·马丁推出了DB2,这款车型采用了来自Lagonda的发动机,在1951年的勒芒24小时比赛中DB2包揽了3.0L比赛的前三名。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 DB2』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 DB2敞篷版』

  早在1953年,阿斯顿·马丁就推出了首款四座车型DB2/4,这款车以DB2车为基础搭载,采用双门四座位设计。搭载来自Lagooda的2.6L发动机,最大功率125马力。1954年,DB2/4更换最大功率140马力的2.9L发动机,最高时速可以轻松达到193km/h。1957年,DB2/4 Mk3问世,这款车搭载了盘式制动器,刹车性能显著提高。

61阅读

61阅读

61阅读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DB2/4』

  1958年,DB4在伦敦车展上亮相,搭载由Tadek Marek设计的3.7升,DB4使用了由意大利汽车车身设计和制造专家发明的管状车架结构。这种结构在大幅提高抗扭刚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但没有增加额外的重量。

61阅读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DB4』

  1960年,阿斯顿·马丁和意大利工厂Zagato合作推出了DB4 GT Zagato高性能版车型,Zagato为这款车配备了3.7L铝合金直列6缸发动机,最大功率可以达到214马力,0-100km/h加速仅需6.1秒,而最高时速则可以达到246km/h。

61阅读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 DB4 GT Zagato』

  阿斯顿·马丁一直与电影有着不解之缘,全球闻名的特工电影系列007中的多部影片都采用过阿斯顿·马丁汽车作为男主角詹姆斯·邦德的座驾。其中最出名的当属1963年推出的阿斯顿·马丁DB5车型,这款车在007系列影片霹雳弹、金手指、黄金眼、明日帝国和皇家赌场中都有出现。

61阅读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DB5』

61阅读

  DB5是一款豪华GT跑车,这款车搭载4.0L铝合金发动机,最大功率282马力,搭配来自ZF的5速变速箱,最大时速可以达到233km/h。DB5凭借优雅的外观设计、豪华丰富的配置以及强劲的动力配置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豪华跑车之一。在1963年-1965年这三年的产品周期里,DB5共生产了983辆。2010年10月27日,曾经在007影片金手指中使用的的DB5车型被美国商人以2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800万元)的价格拍走。

61阅读

61阅读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DB5内饰』

  1965年-1972年,阿斯顿·马丁分别推出了DB6和其运动版车型DBS,DBS原型车于1967-1972年生产,并通过1969年的007系列第6集之《女王密使》电影被大家所熟知,在这部电影007的扮演者选用了乔治·拉扎贝,007的粉丝也可以把这集找出来再看看。动力上,DBS搭载4.0升直列6缸发动机,和前一任DB6相同,最大输出功率286马力。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DB6』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DBS 1969年版』

  但是在这期间,阿斯顿·马丁经历了一次财务危机。由于财务问题David Brown被迫将公司出售,William Willson成为阿斯顿·马丁公司新的掌舵人,在这期间DB6和DBS的替代车型V8和Vantage投产,这两款车型都取消了DB的前缀。

  1974年,阿斯顿·马丁再度宣布破产,并于年底停止生产,美国商人Peter Spraque和几个合伙人一起收购了阿斯顿·马丁。1976年阿斯顿·马丁推出了Lagonda四门豪华车型,这款车为V8车型的四门版本。Lagonda的外观设计在当时人们的审美看来极为大胆,扁长的车身配合富有棱角的外观设计非常具有未来感。前卫的外形、豪华的内饰设计和最大功率280马力的5.3L V8发动机都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Lagonda』

61阅读

  Lagonda是阿斯顿·马丁历史上第一台带有行车电脑的车型,车上的大部分设备都有电脑管理,但是行车电脑的可靠性却不怎么样。经过工程师的研究最终解决了行车电脑可靠性差的问题。

61阅读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Lagonda内饰』

  1980年至1986年间,阿斯顿·马丁几经易手后,于1987年被福特汽车纳入麾下,同年,V8 Zagato Volante面市并参与了007系列影片黎明生机的演出。1988年10月,英国伦敦车展上推出了Virage,这款车用以替代已经面世20年的阿斯顿·马丁V8车型。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 Virage』

  Virage的外形借鉴了美国肌肉车的设计理念,见棱见角的设计和富有力量感的线条使这款车缺少了优雅,增添了一些霸气。Virage基于Lagonda的底盘打造,此外,为了控制成本,Virage的很多部件都来自其他公司,例如前大灯和尾灯来自奥迪和大众。其实这并不算是纯粹的阿斯顿·马丁汽车,虽然出自阿斯顿·马丁公司、虽然以Lagonda为基础打造,但是这款车并不有继承阿斯顿·马丁汽车的优雅气质。

  1993年日内瓦车展上,阿斯顿·马丁宣布了一个令车迷振奋的消息,在DB系列名字消失将近20年后,阿斯顿·马丁将再次推出DB系列车型。1994年DB7面世。DB7的原型车诞生于1992年,并于1993年3月在日内瓦车展上亮相。DB7,内部代号NPX,它的汽车平台其实由捷豹XJS升级改进而来。此外,DB7的设计灵感来自捷豹F type,之后又被设计师Ian Callum进行了重新设计,使这款车具有了阿斯顿·马丁的特性。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DB7』

61阅读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DB7』

  DB7的敞篷车和Coupe型在1996年正式发布,当时该车搭载了6缸直列的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350马力,峰值扭矩489N·m。此外,阿斯顿·马丁还为这款车提供了专门的选装套件。1999年,动力更加强劲的DB7 V12在日内瓦亮相车展亮相了出来,搭载6.0升的发动机,最大功率426马力,峰值扭矩达到540N·。匹配六速手动变速箱的V12极速可达到299km/h。

61阅读

61阅读

『阿斯顿·马丁DB7内饰』

  ● Vanquish

  2001年日内瓦车展上,阿斯顿·马丁推出了Vanquish,该车在2001年6月到2004年9月进行投产。2007年7月,更高版本的Vanquish S被正式推出,并相继开始量产。之后,DBS成为了Vanquish的继任者。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Vanquish 2004款 6.0 Coupe

『阿斯顿·马丁Vanquish』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Vanquish 2004款 6.0 Coupe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Vanquish 2004款 6.0 Coupe

  Vanquish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流线型的车身设计即保证了空气动力学效果,又使这款车拥有极为动感的视觉效果。而车身优美的线条又让Vanquish在动感中增加了更多的优雅。动力方面,阿斯顿·马丁Vanquishi搭载6.0L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了456马力。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Vanquish 2004款 6.0 Coupe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Vanquish 2004款 6.0 Coupe

『阿斯顿·马丁Vanquish内饰』

  2004年的巴黎车展上,阿斯顿·马丁Vanquish S作为高性能版车型正式亮相。外观也与常规版略有不同,采用了全新的前车脸造型,并镶嵌S标志以彰显高性能的身份。此外,该车在亮相的同时,还提供了运动套件,包括更加运动的底盘、转向和刹车调校。动力方面,最大功率提升到了514马力。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Vanquish 2004款 6.0 Coupe

  为了纪念Vanquish的量产旗舰车型的诞生,阿斯顿·马丁还推出过Vanquish S特别版车型,该车仅限量发售40台,车内采用黑色内饰,个性化开始突出。此外,该车还首次采用了手动变速箱。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Vanquish 2004款 6.0 Coupe

  ● DB9

  在人们期盼着V8 Vantage投产的时候,DB9于2004年率先上市,DB9的车身由航空专用咬合铝材料打造。并且其独一无二的VH(垂直/水平)构造使DB9拥有汽车工业行业内最轻最坚固的车身结构。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DB9 2011款 6.0 Touchtronic Coupe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DB9 2011款 6.0 Touchtronic Coupe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DB9 2011款 6.0 Touchtronic Volante

61阅读

》》点击查看DB9实拍文章《《

  ● Vantage

  2005年,车迷们终于等到了V8 Vantage的量产版车型,这款车采用了DB9上的高强度铝合金框架设计,4.3L V8发动机则来源于捷豹,但是经过阿斯顿·马丁的改进这款发动机拥有了380马力的最大功率。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V8 Vantage 2007款 4.3 Manual Coupe

『阿斯顿·马丁V8 Vantage』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V8 Vantage 2007款 4.3 Manual Coupe

  V8 Vantage完美的车身设计令世人惊叹,相比之前的几款车V8 Vantage尺寸略有减小,但是这并不影响设计师为其赋予近乎于完美的车身设计,优雅和动感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2009年阿斯顿·马丁推出了动力更强的V12 Vantage。V12 Vantage搭载6.0L的V12发动机,拥有最高510马力的最大功率功率和570N·m的扭矩。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V12 Vantage 2009款 6.0 Manual Coupe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V12 Vantage 2009款 6.0 Manual Coupe

『阿斯顿·马丁V12 Vantage』

  阿斯顿·马丁于2007年与福特脱离,被两家大型国际投资公司组成的汽车投资联盟收购,这两家投资公司是David Richards领导的Investment Dar和Adeem Investment公司。结束了在福特公司旗下长达20年的时间。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DBS 2010款 Carbon Black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DBS 2010款 Carbon Black

  ● DBS

  阿斯顿·马丁于2006年正式发布了Vanquish的继任者全新DBS,阿斯顿·马丁DBS车头两侧的部分包围、侧面包围、后尾翼、扰流板以及车门,均采用了碳纤维材质,使得整车的重量减少。Brembo碳陶复合刹车系统被首次用在普通道路版的阿斯顿·马丁车上,还有来自Bilstein的新型自适应避震器。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DBS 2007款 6.0 Manual Coupe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DBS 2009款 6.0 Touchtronic Volante

  阿斯顿·马丁DBS搭载6.0L V12发动机,这款车在DB9上也会看到,不过经过了重新的调教,加大了气缸的进气口,提高了压缩比,达到了10.9:1,这样最大功率就从450马力增加到了510马力,而最大扭矩依然保持在570N·m。此外DBS使用的Graziano六速手动变速器换挡更加平顺迅速。

  ● Rapide

  随着很多超级跑车厂家纷纷涉足四门豪华轿跑车市场,阿斯顿·马丁也不甘示弱,利用他们在跑车方面的强大优势,基于VH平台开发出了继Lagonda之后第二款四门轿跑车Rapide。Rapide于2009年的法兰克福车展正式推出,这款搭载V12发动机的4门跑车采用Coupe的造型,这在阿斯顿·马丁车系中虽然有些特别,但是优雅的设计、手工打造的质感却有着非常好的传承。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Rapide 2010款 6.0L V12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Rapide 2010款 6.0L V12

61阅读

》》点击查看Rapide实拍文章《《

  阿斯顿·马丁设计风格中的鲜明特征元素很好地阐述了四门的样式,主要的特征如“天鹅翼”的车门。汽车后端采用了LED尾灯、双排气管和一个船尾式的后行李箱盖扰流器。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Rapide 2010款 6.0L V12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Rapide 2010款 6.0L V12

  Rapide的车身尺寸为5019*2140*1360mm,车身采用铝合成纤维材料制成极大的降低了车身的重量,为提升车型的性能起到较大的帮助,也正因为采用了如此轻盈的车身材料使得这款车的整车重量仅为1950kg。悬挂部分,Rapide使用了前后双叉臂的物理结构,且均配有横向稳定杆,减震部分采用自适应式系统,根据路面情况调整减震阻尼。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Rapide 2010款 6.0L V12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Rapide 2010款 6.0L V12

  动力方面,Rapide搭载与DB9一样的6.0L V12发动机,采用发动机前置变速箱后置的前置后驱布局。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470马力,峰值扭矩600N·m,变速箱采用6挡自动变速箱,0-100km/h加速时间为5.3秒,极速超过303km/h。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Rapide 2010款 6.0L V12

  ● One-77

  2009年,一款新车出现在了人们面前,低矮的车身和遍布车身的空气动力学部件以及长长的发动机盖都暴露了这款车的不凡,这就是阿斯顿·马丁one-77。阿斯顿·马丁One-77动力来自一台7.3L V12发动机,而这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达到了750马力和750N·m。升功率超过了100马力,由此带来的车辆极速,已经可以突破350km/h大关,0-100km/h加速仅需3.5秒。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One-77 2010款 基本型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One-77 2010款 基本型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One-77 2010款 基本型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One-77 2010款 基本型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 阿斯顿马丁One-77 2010款 基本型

  新车的车身覆盖件将由手工加工的铝板组成,而其一体化的车身结构将由碳纤维制造。另外新车还配有一个可以展开的尾翼,自适应悬架,陶瓷碳纤维制动和稳定性/牵引控制系统。One-77限量生产77辆,这款车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上市,国内获得了5辆车的配额,在国内的售价高达4700万元。

61阅读

》》点击查看One-77实拍文章《《

  编者语:虽然Lionel Martin并没有将阿斯顿·马丁经营下来,但是他为阿斯顿·马丁提出的座右铭:只生产拥有高性能和完美外形的高品质汽车。却被很好的继承了下来。经过了无数挫折后,唯有这最初的宗旨保留了下来,这句话成为了阿斯顿·马丁公司最引以为傲、最宝贵的财富。近百年的历史,有辉煌、有衰落、有兴盛、有蹉跎,但是最后阿斯顿·马丁依然在几起几落之后留存了下来并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汽车厂商。做过这么多期汽车历史,编辑发现其实无论是一个车厂、还是一个企业只要拥有自己的企业信念,并一直坚持下去,也许期间会经历失败和挫折,但是只要有信念的支持,最后终究会成功。(编译/61阅读 章宁)

  相关文章阅读

  挑战威航 阿斯顿·马丁One-77售4700万
  

  运动改造 阿斯顿·马丁V8 Vantage S发布
  

  2011年发布 改款阿斯顿·马丁DBS曝光
  

本文标题:企业发展历程回顾-回顾李艾科任职惠普历程:三次下调业绩预期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5548.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