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阅读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理解

发布时间:2018-02-22 所属栏目:知识分子

一 : 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理解

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理解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实行的重要选官制度,其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普通读书人均有通过科举考试而被选拔作官的机会,扩大了皇帝选拔官员的范围,同时也使选拔标准相对公平和客观。[www.61k.com]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较为先进和公正的选官制度。

一、发展演变历程

科举制度最初实行是隋文帝开科取士、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唐朝在隋朝基础上加以完善发展,贞观年间增设考试科目,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主,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是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之一。北宋王安石变法触及科举制,在太学设立三个等级,逐级淘汰不合格的生员,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考试而直接出任官职。明清时,科举制日臻完善和周密: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科举规章严格,定期实行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考试内容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对经义的解释只能以朱熹的观点为标准答案,不得有自己的见解,文体死板,分成八个部分,称八股文;清朝前期基本承袭明制。近代以来,由于国内外形势巨变,科举制度再也无法维护下去了,清政府被迫制订了新学制,于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二、科举制度兴衰的原因及影响

科举制度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封建经济发展,地主阶级中士、庶力量对比变化的反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势力得以增强,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要求得到应有的政治地位。士族势力虽然渐趋衰落,因其政治、经济的特权地位,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隋唐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必然要改变官吏选拔制度,让庶族参与政权,以扩大封建统治基础。科举制在隋唐时期是一种优越的选官用人制度,符合士族地主衰落和庶族地主地位上升的历史趋势,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科举制引入竞争机制,倡导了重视真才实学、进身仕途的良好风气,对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制度是个沉重的打击。各阶层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族地主参政,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科举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进士科以诗赋为主,所以科举也是唐朝诗歌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由于具有如此的积极作用,科举制被后世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但我们也应看到,它也起到了推行文化专政的作用。科举考试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更不要说杂户、奴婢等人了,即使有良人身份的农家子弟,因生活贫苦,能读书应试者寥寥无几,可见科举制度确实比士族制度进步,但它依然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

明清时期科举制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封建制度的腐朽衰落。从明初到清末的五百年间,在科举制下虽选拔出了大批官员,维持了封建统治,其中也不乏有能吏贤臣。但从整体上看,那种呆板的标准化和程式化的考试形式及考试内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淹没了人们的个性,压抑了人们的创新思想和创造力,埋没了大量人才,还引导着应试者向酸腐迂拙、不学无术方向发展,造成了“锢智慧”、“环心术”、“滋游手”的后果。到清末,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化,新的科学技术已进入中国的学术和经济领域,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理解

作为封建社会上层建筑之一的教育和考试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废除科举制度被提上日程。(www.61k.com]

三、评价

高中学生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科学观点,根据科举制在不同时期的作用,进行实事求是的综合评价。

科举制在实行前期,如隋唐时期积极性占主导作用,它适应了我国封建国家发展的需要,不拘门弟、以才选人,使知识分子都有希望参政,扩大了统治基础,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选贤任能。正如有人所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它也促进了古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后世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到实行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消极性越来越大,并占居主导作用,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手段,是导致科技由发展转向停滞、社会发展缓慢、中外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举制虽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吏制度,但其公平、公开竞争的合理一面值得继承和发扬。

61阅读提醒您本文地址:

二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分新

一、什么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是唐朝开始正式实行的,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结束于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
二、科举制度的创立
科举制的创立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势力逐渐增强,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士族地主势力渐趋衰落。随着士族门阀和庶族地主力量对比的变化,魏晋以来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状况。隋唐统治者为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采用科举制给庶族参与政权提供途径。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三、科举制度的发展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开元年问,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发展。
科举制的发展与改革北宋初年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第一,严格了考试程序,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第二,简化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第三,在考试方法上实行“弥封”制度、“锁院”制度、“誊录”制度、“别试”制等制度以防止考官舞弊。第四,扩大录取名额。
明清科举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明朝的科举制与前代不同主要表现是实行八股取士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明朝科举制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科举考试只从儒家的四书五经里出题。考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思想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文章机械的分为八个部分,被称做“八股文”。明清的科举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僵化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戊戌变法失败后,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自此,在我国实行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
四、对科举制利弊的认识
(一)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科举制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到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制的大趋势。通过科举考试,士子获得了参政的机会,打破了士族地主垄断统治权力的局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统治权力再分配的问题,相应地扩大了统治基础;科举制使于笼络人心,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有助于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者极为重视科举制的原因所在。
2.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科举制的出现,把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实施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途径。科举制通过一定的考试内容、方法来取士,这就要求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从而迫使人们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在客观上起到了刺激学校教育发展的作用。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人们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从而巧妙地将儒家思想潜移默化地灌输到每个人的头脑中,重新将人们的思想统一于儒学,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统一的科举考试内容必然促使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而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又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3.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科举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考试有一定的内容,分级进行考试,不同的科目采用不同的方法,为确保考试的公正合理而建立的一系列防范措施,比以前任何一种选士制度都更为公正客观,这对以后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科举制的消极影响
1.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科举考试来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完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2.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尽管科举制有一套完备的考试制度,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考试也很公正客观,但实际上能否录取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考试成绩,况且命题和评分的标准也不尽一致。评分时,主观随意的因素往往影响着评分的客观性。
3.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的几部经典著作以及华丽的诗赋,考试的方法迫使人以死记硬背为主。学校教学的安排又是围绕着科举制来进行的,结果便导致了学校教育中重文辞少实学,重记诵而不求义理,形成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4.由于科举取士的名额太少,竞争十分激烈。为了跃龙门而出人头地,有的士子便不择手段地通关节、走后门,甚至出卖自己的人格、良知。在科举制的影响下,人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求真,而是为了获取功名利禄。这种具有强烈功利色彩的读书观、学习观,造成人们对读书学习的异常态度。
(责任编校:合[www.61k.com]欢)

三 : 比较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三种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之间的异

比较三种古代人才选拔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1

2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理解
本文地址: http://www.61k.com/1165063.html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