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人的性别是因何而定的?善业还是恶业?
问:末後一个问题,以佛学的观点看,人来出世间的性别是因何而定,是否跟自己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有关系?
答:不完全是恶业,善恶混杂,与过去生中的业力决定有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业力变现的结果。你明白这个道理,就应当要懂得断恶修善,要造善业,可不能造恶业,造恶业结果是三途六道。善业也不是好事情,你脱离不了六道轮回,也就是你的执着太坚固,你放不下,人只要有执着就决定脱不了六道。执着放下了,六道轮回就没有了,你就证阿罗汉果。阿罗汉还有分别,没有执着,有分别,所以他出不了十法界;分别也放下了,他就出十法界,出十法界才算是成就,这一真法界。所以,分别执着绝对不是好事,不可以不知道,功夫都在这上用。
可是习气太深,无量劫来养成的妄想分别执着,今天说一下放下,哪有那麽容易?所以这里头关键,佛法讲缘分,缘分要有好老师。首先要得人身,你不得人身你没有法子学。第二是什麽?遇到佛法,「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了,闻到佛法。闻到佛法能不能成就?关键在老师,老师太重要了。有了好老师,还要有好同学,同参道友,这是基本条件。最後一个,就是学习的环境,要这个统统具足你才能成就,少一个,成就很不容易。
好老师可遇不可求,什麽人是好老师?没有一定,这个人对我是好老师,对你未必是好老师,对你是好老师,对我未必是好老师。所以师资之道,自古以来它所讲的条件是建立在诚信,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你对於老师真信,真信是什麽?老师所讲的你百分之百做到,这叫真信,这就是你的善知识。不一定老师真的有什麽高明德行、学问,不一定,他讲的话你决定会做到,你信以为真,这个老师跟你就有缘,你跟他学决定成就。为什麽?他所讲的是正法,不是邪法,所讲的你统统做到。他还自己做不到,你做到了,你成就了,他还没成就,这个事情很多,所以是青出於蓝而胜於蓝,就这个道理。
自古以来教书的多半是秀才,秀才教出来的学生考中状元,没有说状元有个状元老师,没有,没这个道理。这就是什麽?听话,受教,这个人就有成就,师资道合。他跟到是圣人,跟到真的是德行、学问都有成就的人,他不相信他,不听他的,听他的教诲的时候打折扣,阳奉阴违,那就不能成就了。所以,老师跟学生是缘分。孔老夫子教那麽多学生,七十二个贤人,缘分,受教、听话他能成就;不受教、不听话,那你没办法。尤其是现代这个时代,现在全世界高唱的民主开放自由,谁都不能干涉谁。所以现在父母不能管儿女,你要骂他、要打他,他讲「打人了!我的父母虐待我,你们赶快报警」,父母还要判罪,你怎麽教?所以现在这个年头,父母不能教儿女,老师不能教学生。为什麽?民主自由,个个都讲人权,你不能侵犯别人的人权。那麽这些学生、儿女要成就,就是要靠过去世的善根、福德,这一世有很多帮助的助缘。就是因为民主开放自由这种缘统统断掉了,很可惜。这些事实,我们现在这个环境,我们要认识。
所以今天只有劝,除了劝导之外,没有任何方法,他能听,他有福;他不能听,算了,也不要放在心上。等来生来世,要讲父的权,讲师的权,行,那就可以教了;现在讲人权,不行,没有法子教。这个道理从前是这样的,民国初年,一直到二十几年的时候才废除,法律上有一条叫「亲权处分」。所以父母,儿子不孝,父母告到法庭:这个儿子不孝,你们帮我拿去枪毙。这个没有起诉的,没有答辩的,立刻执行,那叫亲权,亲权处分。你的父母最爱你,父母不要你了,你还有什麽资格做人?所以那个亲权处分,儿女不孝也装着孝,为什麽?他真有权。现在不行了,现在人权。在民国二十几年,好像我在十一、二岁的时候这个法律还存在,我还记得,大概在我十五、六岁时候就没有,这一条就取消了。我们李老师教我们的时候提到这个,他问我:你知不知道这个事?我说我知道,我有这个印象。很感慨,这一条处分取消了,所以从前有亲权;老师确实有体罚学生的权,现在没有了,所以现在学生很难教,道理在此地。
我们也适应环境,所以在今天只有劝,只有劝告大家。以身作则,我们自己修行有成就就能感动人,我们自己修行都没有成就,光靠口说,人家不相信。所以今天我们很着重形象,我们这一点形象没有做到百分之百,总算有一点点小成就,在国际之间产生很大的作用。人家跟我在一起,年龄都比我轻,看起来比我老,体力都不如我,他们就觉得学佛是有好处,这就有印象了。如果我们学佛,身体、体力都不如人,「算了,那是假的,没用处,不要搞这一套了」;还能拿出一点成绩出来给人家看看,这就是效果。二 :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人生之初,其性本善还是本恶之争,是我国古代最早、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一次学术思想大论战。不论是其辩论的形式还是内涵,都不亚于甚至可以说是胜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等人的关于人神命题的论战。稍有一点遗憾的是,这场论战的结果,如同哥德巴赫猜想的命题一样,也有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争一样,至今仍不能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
这一论战的双方是孟轲和荀卿,都是弘扬孔门学说的巨擘。
为什么同一学派的人,会发生观点如此鲜明对立的激烈论争呢?原因就在于,儒家人的最基本事业是教书育人,是用仁义思想、礼乐规范来教化人们,认为通过他们的教化能够使人向善避恶,做一个有思想、有志向、有道德、守规矩的人。这样,他们就面临着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人性的本源是怎样。只有把这个问题弄清楚了,才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施行教化,正因为如此,儒家才调动了全部力量,进行了这场持续时间最久的大论战。
孟子首先提出人性本善观
虽然,在孟子之前儒家之中也有过多次的论辩,但孟子是儒门的亚圣,他的言论自然是分量最重,影响力最深最广的,因此他的性本善学说一提出,几乎一下子就成了定论。与孟子挑起这场论战的是与他的学生告子,也许就是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时进行的。
告子先讲述了当时儒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看法——人生之初其性本无善恶,犹如同水一般,你决定使它向东流,它就向东流,你决定使它向西流,它就向西流。孟子立即就水性来驳斥他说,水是有性的,那就是向低处流,让它向东与向西,那是人为的结果。人性也是如此,它的生性本来就是善的。孟子立论的根据,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种人皆有之的心,就是仁义礼智,就是善和大善。所以说,人生下来就是性善的,善是人所固有的本质,不是由外部加工出来的。人之所以后来又有了恶行,那是因为其善的本性产生了流失。一切教化都使人返朴归真,都是寻找与归还于人之本性的自我。
50年之后的战国后期出了另一位孔门大儒荀卿,是他与孟轲对立地论战起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不是善,而是恶。他的立论根据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这些恶不能让它任意恣睢,才施以仁义礼乐的教化与陶冶。只有这样,人的一切行为才皆有礼度;人有礼度,这也正是教化的结果。他举例说,一根木材,要想使它直苗苗地成为可用之材,须用隐栝对它施行蒸烤矫正,然后才能取得;钝的金属器具也须要磨练,才能使其尖锐锋利。如果人天生下来就是那么善,那还要教化工作做什么呢?“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礼义是生之于圣人的制作与教化,而不是生之于人之性。荀子把后天的这种教化工作,都称之为“伪”,即人为的意思。他有力地批驳了孟子的因为流失才使性善变成了性恶的说法。你孟子所说的流失,不也是人为(www.61k.com]的过程吗?如果按照你的逻辑,人生之初的目好色、口好味、心好利等恶性也是经过人为过程才有的了。他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谓之伪。”
荀子人性本恶观偏重逻辑性
客观地说,荀子的说法恐怕比孟子说法逻辑性要更强一些,虽然它同孟子说法一样,都没能深究出人生之初性善、性恶之详,都没能够破解出这个至今仍然两悬的千古之谜。但是不管怎样,性善、性恶这两个鲜明对立的两大营垒,便自此鲜明地树立起来了。不过,荀子的说法虽比孟子能自圆其说一些,但由于思、孟学派一直被认为是儒家的正宗,所以荀子的论辩不管怎样有理、有力,始终没能动摇孟子性本善之说。因此,后来一直流传到今的《三字经》,一开头便说:“人之初,性本善。”
但是,性善学说的立论根据不足,论证的逻辑也不够严密,这是现实的存在,因之,人们还是时不时地冒着非孔、非孟的名声,对其提出质疑。先是有西汉时期的陆贾、刘向等人为其完善,帮助孟子写出了些更为充足的理由来修补漏洞。陆贾说,人虽生性本善,但须辅以“察己”功能才步步向善。人能察己,所以受命者顺,顺之谓道;不能察己,善性就会流失。此亦即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有人反驳陆贾的“察己”功能说,指出盗跖也能察出盗之为害,但他还是一个大盗;贪官也能察出贪之为害,但他还是一个贪官。因此,这个“察己”功能,无助于性本善的立论。
为皇家编纂诸子百家丛书的刘向,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完善与补充。他首先将人生之初的性作了细化,说性情是个完整的东西,必当有性与情两个方面。性为阴,在身内不向外发展;情为阳,与外物接触并形之于外。孟子说人性善,是指其内在的、潜能的方面,故而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而谈到情,它是外在的,是与外物接触并行之于外的,因与外物接触才有“造次、颠沛”的不善行为。有人反驳刘向的观点说,难道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就不与外物接触,就不形之于外吗?当然,这些心也是行之于外的,因此刘向之说也就不攻自破了。
汉代另一位大儒董仲舒一反常态,开始作折衷论与调和论,他说孟子与荀子的说法都对,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因为“天之大经,一阴一阳;人之大经,一情一性。性生于阳,情生于阴(与刘向之说法相反)。阴气鄙,阳气仁。曰性善者,是见其阳也;谓恶者,是见其阴者也”。孟子见其阳,故曰性本善;荀子见其阴,故曰性本恶。有人驳斥他的折衷论说,既然阴阳、善恶并生于人的一体之内,那么,世上就没有纯善和纯恶之人了吗?看起来,董仲舒也如同世上所有的调和论者一样,其结果总是费力不讨好的。
人性本善恶俱有观
在汉武帝时大力推行盐铁国营新政的公孙弘,则新起宏论,完全不同意孟、荀各执一端的偏见,他著述十篇,大谈人生之初就有性善与性恶之分。有的人生下来就是性善的。举例而言,西周的先人后稷,孩提时候就以种五谷和树木为戏,孔子也是童年之时就玩弄俎豆等供器,学作祭祀之礼。那是谁人教化的?无人。是他们天生就禀性为善的气质所使。恶人也是如此,殷纣王从小就是暴戾异常,所以他的庶兄微子说:“我旧云孩子,王子不出。”意思是说,纣王小时候的恶劣行为,便是众王子都做不出来的。 实际上,公孙弘的人生之初即有善恶的说法,也不是他的首创,早在孟、荀之前就有许多儒生秉持此说。孔门弟子密子贱、漆雕开和再传弟子世硕,都有这种看法。特别是世硕,曾著有《世子》一书共21篇,专门阐述了这一命题。《汉书·艺文志》中就有所记载,可惜后来此书遗失了,人们不知其详。世硕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善恶两种禀性,就像天地生下来就有阴阳二气一样。关键的问题在于养,如果你努力培养善的一面,养善之气,你就会成为一个善人;反之,如果培养了恶的一面,养恶之气,便成了恶人。
人生之初本无善恶观
到了孟子之时,又有了与世硕等人截然对立的观点——人生之初,本无善恶。在当时,这种观点流传得很普遍,所以,告子、孟季子、公都子等人都是秉持这一观点与孟子论辩的。因为孟子是他们的老师,告子写书时只是如实地记录下来孟子阐明的观点,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便因此而放弃了自己的观点。《孟子》中记载公都子找孟子再次论辩时,一开头便说:“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明显得很,孟门弟子中间仍然有人一再地坚持着告子的观点。
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先秦到汉末,学者中间一直存在有四种极其对立而又互相包容的观点——即性本善与性本恶,善恶皆有与善恶皆无。彼此之间,互相争论不已,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又出了一位思辨能力极强的大哲学家王充。他是一个大儒,但又敢于向儒家一些观点挑战论战。他在详细地考察与论证了上述各家观点和立论之后,又得出了一个似是折衷而又卓有创见的第五种观点,即善恶“中人论”。
王充说,孟子说的人生性善,那是指“中人以上者”,即中等以上的人而言的;荀子说的人生性恶,那是指“中人以下者”,即中等以下的人而言的。至于一般的中等之人,像告子说的人生之初本无善恶也可以,像世硕和后来的公孙弘等人说的既有善又有恶也可以,关键在于培养,在于教化,也即是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也”。如果培养与教化得好,便成为一个善人;如果培养与教化不好,便成为一个恶人。至于那些中等以上的极善之人,则是天生就是性善的。中等以下的极恶之人,天生下来就是性恶,如同殷纣王和盗跖等人,其秉性难移,不可更改。王充最后还引了孔子的两句话作为论证,孔子说:“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王充的论证,看来似乎比千百年来一直在论辩不休的四种观点,都更为全面一些,更贴近事理一些,当然,也还有许多不能自圆其说之处。所以,辩论来辩论去,他的第五种观点也没有树立起来,还是孟子的性善学说一直被认为是正统。而到了南宗朱熹编纂《四书》时,将《孟子》与孔子的《论语》、曾参的《大学》、子思的《中庸》,并列为官修国定的天下儒生必读的经书时,孟子的性善说便更是不可更移的了。
孟子的权威越来越高,自程、朱理学兴起后,孟子非仅次于,而且有的地方可以说是大大超越了孔子。朱熹的老师程颐便说:“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但即使如此,他的性本善观点,也还是不能压倒人们的认识和再认识,人们还是不断地对性本善的观点进行挑战,对于余下的四种观点,也还是有人不断地在著作中和言论里加以重申和新议,而王充的第五种观点,即“中人以上者”和“中人以下者”之说,虽然被认为是旁学杂收,但仍然为不少人所崇信,曹雪芹便是其中的一个。我们且看他在《红楼梦》第二回中,严肃地描述了王充的这一观点。
他在书中描述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下,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中。”
这不就如同王充的“中人以上者”与“中人以下者”之说——人天生就有大恶、大善的秉赋一样吗?
由此可见,人之性善、性恶的论辩,由春秋战国到清代中叶,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争在辩,一直也没有能够得出一个圆满的结论来。就是到了今天,科学技术已如此发达,对于生命的认识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但对于这个问题若想认识得清清楚楚,彼此完全驳倒对方的观点和论据,也还是相当不容易的。
(本文编辑 李晓敏)
三 :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前提都是错误的。因为两者都把自然性看成是人的根本属性,人的根本属性应是社会性,只有社会性才能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谈人性不能离开社会实践而抽象地认为人性本恶或本善。
几千年来人们都是在错误前提下(即认为人的根本属性是自然性)争论善恶,当然没结果。
四 :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以及弗洛伊德和君主论对人性的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文科出生的朋友也许会应经据典,论述半天,其实对于我们理科出生的朋友来说,很简单1个问题,答案就是:人性最初之际是无所谓善恶,这个时候人就和一张白纸一样,还不能称为1个社会人,只能称为1个自然人,其社会属性完全没有体现,做为1个自然人,其行动的准则是没有什么善恶之分的,他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趋利避害,追求食物,追求温暖,追求水分和空气以及生存空间,根据弗洛依德的理论,在人的深层潜意思里,任何行为都是按照快乐原则办事的,及时满足自身的需要,使得自身快乐。所以做为1个自然人,他是不会有什么谦让和羞耻1类的道德说法的,饿了就要想吃,渴了就要温暖,那个什么什么性方面的需要来了就什么什么,正所谓利我者为善,不利我者为恶。而做为1个社会人的社会本性,是在后天社会的道德要求下慢慢成立的,所以人有了约束,但是我们应当注意,这种约束的力量是不确定的,一旦社会理念在1个层面上崩溃,这种约束就会形同虚设,造成社会的混乱和惨绝人寰的事件。
就算是在道德和法则力量的约束下,社会人的自然本性依然是深潜藏在心底的,这一点弗氏和君主论都有很详细的阐述,君主论就曾经很详细得说明了这个问题:
因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之际,他们是整个儿属于你的。正如我在前面谈到的,当需要还很遥远之际,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即将来临之际,他们就背弃你了。因此,君主如果完全信赖人们的说话而缺乏其他准备的话,他就要灭亡。因为用金钱而不是依靠伟大与崇高的精神取得的友谊,是买来的,但不是牢靠的。在需要的时刻,它是不能够倚靠的。而且人们冒犯1个自己爱戴的人比冒犯1个自己畏惧的人较少顾忌,因为爱戴是靠恩义(diobligo)这条纽带维系的;然而由于人性是恶劣的(tristi),在任何时候,只要对自己有利,人们便把这条纽带一刀两断了。可是畏惧,则由于害怕受到绝不会放弃的惩罚而保持着。
所以我们应该明白,除了生死之交的或者常年累月深厚友谊的朋友,以及感情深厚的家人,任何人都可能背叛你,无论你曾经给予了他们多大的恩惠和帮助,这一点是无疑的。所以做为1个社会人,要保护自己,就不应当仅仅将自己的行为准则放在施恩友善的层面,而应该有相当一部分行为要确立自己的威信及威严,否则就容易被人轻视,这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许多老好人为什么经常吃亏碰壁的原因。
至于君主论,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其中论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是否比被人畏惧来得好些一节更是相当精辟,揭破了那些伪道学的狗屁面具,以下是全文摘录与大家共享:
节选自君主论
论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是否比被人畏惧来得好些
现在谈谈前面①列举的另1种品质。我认为,每一位君主都一定希望被人认为仁慈而不是被人认为残酷。可是他必须提防不要滥用这种仁慈。切萨雷·博尔贾是被人认为残酷的。尽管如此,他的残酷却给罗马尼阿带来了秩序,把它统一起来,并且恢复和平与忠诚。如果我们好好地考虑到这一点,就会认识到博尔贾比佛罗伦萨的人们仁慈得多了,因为后者为着避免残酷之名反而让皮斯托亚②被毁灭了。所以君主为着使自己的臣民团结一致和同心同德,对于残酷这个恶名就不应有所介意,因为除了极少数的事例之外,他比起那些由于过分仁慈、坐视发生混乱、凶杀、劫掠随之而起的人说来,是仁慈得多了,因为后者总是使整个社会受到损害,而君主执行刑罚不过损害个别人罢了。在所有的君主当中,新的君主由于新的国家充满着危险,要避免残酷之名是不可能的。维琪尔借迪多(Dido)的口说道:“严峻的形势、崭新的邦家,命我森严壁垒,警戒着海角天涯。”①
①第15章列举关于引起赞扬或者责难的第二对品质,见第74页。
②皮斯托亚(Pistoia)在1501—1502年间由于坎切列里(C.Cancellieri)和潘恰蒂基(Panciatichi)两派之争,
佛罗伦萨的统治者采取容忍态度,最后酿成流血、掠夺与破坏的悲惨状态。
①维琪尔(Virgilio,公元前70—19),罗马诗人。此句引自所作被称为罗马的国民史诗《Aeneid》,
原文为拉丁文:“Resdura,et regni novitas me talia cogunt moliri,et late fines custodetueri.”
但是,君主对于信任他人或者采取行动则务须慎重;不过,也不要杯弓蛇影,妄自惊慌。他应当慎思明辨,人道为怀,有节制地行事,以免由于过分自信而使自己流于轻率鲁莽,或者由于过分猜疑而使自己偏狭不能容人。
关于这一点,发生这样1个争论:究竟是被人爱戴比被人畏惧好一些呢?抑或是被人畏惧比被人爱戴好一些呢?我回答说:最好是两者兼备;但是,两者合在一起是难乎其难的。如果1个人对两者必须有所取舍,那么,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因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处之际,他们是整个儿属于你的。正如我在前面谈到的,当需要还很遥远之际,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即将来临之际,他们就背弃你了。因此,君主如果完全信赖人们的说话而缺乏其他准备的话,他就要灭亡。因为用金钱而不是依靠伟大与崇高的精神取得的友谊,是买来的,但不是牢靠的。在需要的时刻,它是不能够倚靠的。而且人们冒犯1个自己爱戴(www.61k.com)的人比冒犯1个自己畏惧的人较少顾忌,因为爱戴是靠恩义(diobligo)这条纽带维系的;然而由于人性是恶劣的(tristi),在任何时候,只要对自己有利,人们便把这条纽带一刀两断了。可是畏惧,则由于害怕受到绝不会放弃的惩罚而保持着。
但是,君主使人们畏惧自己之际,应当这样做:即使自己不能赢得人们的爱戴,也要避免自己为人们所憎恨;因为1个人被人畏惧同时又不为人们所憎恨,这是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的。只要他对自己的公民和自己的属民的财产,对他们的妻女不染指,那就办得到了。而当他需要剥夺任何人的生命之际,他必须有适当的辩解和明显的理由才这样做。但是头一件是,他务必不要碰他人的财产,因为人们忘记爸爸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perditadelpatrimonio)还来得快些①。再说,夺取他人财产的口实是永远好找的;1个人一旦开始以掠夺为生,他就常常找到侵占他人财产的口实。但是,与此相反,夺取他人生命的理由却更加难找了,而且很快就消失了。
①这是东西方学者经常摘引,用以指责马基雅维里的一句话。
可是,当君主和军队在一起并且指挥庞大的队伍之际,他完全有必要置残酷之名于度外;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残酷之名,他就决不能够使自己的军队保持团结和踊跃执行任何任务。下面这件事情可以列为汉尼拔②的惊人的行动之一。他率领一支由无数民族混合组成的大军,在外国的土地上作战,无论在恶运或者在好运之际,也无论在军队当中或者对待君主,都不曾发生任何龃龉。这并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只是由于他的残酷无情,同时他具有无限的能力,这就使他在士兵的心目中感到既可敬又可畏。但是假使他不是残酷无情的话,光靠他的其他能力是不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的。然而对此事缺乏深思熟虑的史学家们,一方面赞赏汉尼拔取得这样的成果,而另一方面却非难他取得这种成果的主要原因。
②汉尼拔(Annibale,公元前247—183),迦太基军队统帅,曾越过阿尔卑斯山入侵意大利,
后失败逃亡(公元前196),联合叙利亚国王对罗马人作战,失败后自杀。
假如汉尼拔只有其他的能力,那确是不够的,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西奇比奥①的事例中看到。西奇比奥不仅在他那个时代而且在全部史纪上都是一位罕有的人物;可是他的军队在西班牙背叛他,其原因不是别的,而只是由于他太仁慈了。他让自己的士兵享有同军纪不相容的更大的自由。为此,他在元老院受到法比奥·马西莫的弹劾;被称作罗马军队的败坏者。
①西奇比奥(P.CorneliusScipione,公元前234—183)罗马军队统帅,曾在西班牙战胜汉尼拔。
洛克伦斯居民曾经遭受西奇比奥的一名使者的摧残,可是西奇比奥既没有替他们报仇雪耻,对于使者的横行霸道也没有加以惩罚。这完全是由于西奇比奥性情和易使然。因此,在元老院里想替他辩解的人就说,许多人懂得怎样不犯错误,比懂得怎样矫正别人的错误来得清楚。如果西奇比奥这样继续保持他的统帅地位,这种性情早晚要把他的名声和荣誉葬送掉。但是,由于他是在元老院的监督之下,他这种有害的品性不仅被掩盖起来,而且还使他获得荣誉。
现在我们回到关于被人畏惧或者被人爱戴这个问题上来。我的结论是:人们爱戴君主,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惧则是基于君主的意志,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应当立足在自己的意志之上,而不是立足在他人的意志之上。他只是必须努力避免招仇惹恨,有如前述。
本文来自快乐草小说站:http://12txt.5d6d.com
原文网址:
五 : 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网友姜源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谢邀
这个问题一方面被低质量的讨论彻底被说烂了,另一方面要把这个话题说明白却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值得讨论的层面很多。以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带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
在中国的思想史中,这个讨论可以追溯到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实际上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远不止这两种,到汉朝的时候至少就还有“性无善恶”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的“性三品论”,“性有善有恶”论等各种理论。那么这些理论仅仅是无聊的排列组合题么?情况并不如此。孟子主张性善论,原因在于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谓的“仁”,所以在孟子的理论中“仁”是第一性的,孟子的理论都从“仁”的概念展开。而荀子主张性恶论,善来自于通过圣人制定的礼仪法度改变天性(化性起伪),所以在荀子更重视“礼”和“法”,“礼”“法”这两个概念在荀子的理论中地位、含义和孟子也不同。如果再比较主张性恶论的荀子和汉朝主张“性有善有恶”论的贾谊,那么荀子出于对人性的理解更重视“法治",而贾谊认为人天性中有善则更强调“礼治”的重要性。再进一步说,贾谊之所以反对法治而倾向于礼治,与汉初思想家总结、反思秦朝严刑峻法、二世而亡也有密切联系,换句话说贾谊的理论是有其现实意义的。上面这些概括都是一家之言(详细的分析和讨论可见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我个人儒学基础太差,所以对这本书的可靠性没法做评价),这个概括是否准确的反映了孟子、荀子和贾谊的理论也不是这个回答的重点。重点在于,孟子、荀子和贾谊基于他们各自对于人性的认识分别发展出完全不同的思想理论体系,乃至得出对现实政治实践的不同建议。值得思考的是孟子、荀子和贾谊的理论体系是否连贯自洽,是否能够解决他们面临的理论困难,是否能够为现实提供可靠的指引,而抛开他们的理论,单纯的讨论谁对谁错,人性是恶是善是没有价值的。
再举个例子吧。在西欧近代思想中,格劳秀斯、霍布斯、卢梭都是社会契约论理论的宗师级人物,但是格劳秀斯认为人本性中虽然自私,但同时在天性中存在社会性;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缺乏任何互助合作的天性;而卢梭认为人的本性并不是自私的,同时每一个个人都是独立自足的,本性中并不存在结成社会的必要。我要承认这个简要的描述只是截取了格劳秀斯、霍布斯或者卢梭人性理论的某些要素,并不是一个完善的总结。但是重点是,同样运用社会契约论这个理论,这三个思想家对于人性的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由此影响了其各自的理论的推演过程、理论的结论,乃至理论的疑难和缺陷,比如格劳秀斯的理论因为强调天性中的社会性会导致是义务本位而不是权利本位,比如霍布斯的理论因为强调人的自私自利,导致霍布斯把自然状态描述为“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而卢梭则把自然状态描述为“高贵而孤独的原始人漫步在丛林中”。这些理论的细节都是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而脱离的这些理论,空泛的讨论人是社会性的,还是非社会性的同样没有价值。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这样,每一个人当然可以选择自己对于人性的态度和理解,善、恶、有善有恶、无善无恶等等等等,重点在于反思自己对待人性的态度和理解是否和自己的其他观念、行动相匹配,基于这样的态度和理解又能够产生出怎样的看待世界的观念和指引自己行动的准则,归根结底能否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写着写着鸡汤了是怎么回事,赶紧收笔吧……
----------
想起来,最后还是要来一发地图炮。在知乎上我已经很多次看到类似这样的论证过程:
人有自私这一天性--->人的自私是合理的--->人的自私应该得到承认和认可---->人的自私不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所有批评和约束自私的道德规范都是错误的和“道德绑架”。挑明了说吧,这个论证过程就是典型的,从一个无所谓对错好坏的人性观念出发,通过一系列草率而经不起反思的推理,最终得出一个让自己和让他人都更坏的结论。
网友刘教授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都2000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怎么还在聊?
很明显,它压根就不是善的或恶的,善恶不过是人为建构出来的标准,人性就是人性本身,它就是一个自然属性,跟你人类社会里的某个标准有毛关系啊?
要是你们能把人性是善是恶争出个答案来,我还能问人性是方的还是圆的?人性是甜的还是咸的?人性是香的还是臭的?照你们的逻辑,我这些荒诞的问题一样能争出答案来,但是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个问题就和人性是方的还是圆的一样荒诞和毫无疑义。
题主提到了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要知道理论的本质是什么?任何一个理论或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一个假设之上的,这个假设是不证自明的不言而喻的,当然也是无法证明的,所以这个假设你只能信或者不信,你无法论证,信,你就是该理论的追随者,不信,不信你就另找由你信的假设建立起来的理论,再不行你自己建立一套理论占山为王吧!
PS:如果人性不是善的,马斯洛的理论岂不崩溃?对啊!没错啊!那如果人性就是善的,那法律体系的合法性不也得成问题?嘛,所以说,人性善恶就是个伪命题,在此之上的任何理论都是出于假设!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真理总是相对的,往前多走一步都得傻逼了!我说咱别纠结这个问题了好吗?想想别的吧,下周一降温,我是不是再入一件大衣呀?可是好贵哦…
网友吴江川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恶,是个体存活的需要
善,是群体存活的需要
网友钟佳佳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人性本兽 无分善恶
网友魏永鹏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孔子说人性本善是对的,孔子说的人性是本性。因为人是群居动物,与生俱来的群居属性,人不善,不为他人着想和工作,根本就无法生存,以及自己可以获得的各种心理安慰和成就感。
荀子说人性本恶也是对的,荀子说的人性是习性。这个习性例如吃喝嫖赌抽,还有各种爱好。因为习性,所以变得贪心,贪婪,想多吃多占,也就导致了人性的恶。
一个坏人,可能为了金钱为了女人而作奸犯科,他同样可能因为自己是一个父亲而看到和自己女儿同龄的小女孩落水而救她。
一个善人,做了一辈子好事,修桥补路扶老太天过马路,也同样可能看到一个心爱的名家字画而不能自己,一把顺走。
不管是习性还是本性都是在人心里面,我们就要看看自己的内心,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时,是习性在控制我们,还是本性在控制我们。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网友蒙面大侠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这个问题和文明一样古老。然而,人性善恶本身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问题。
我喜欢用处在重力场中的物体类比处在社会和制度下的人。
我们可以说物体A位置高,物体B位置低,物体A比物体B要「高」;却不可以笼统地谈论「物体」是高还是低。我们可以说张三很善,李四很恶,张三比李四善;却不可笼统地谈论人是善还是恶。
我们无法说物体是高是低,但是却知道所有的物体都趋于落向大地。是趋势,而不是状态。
在善恶问题上,正确的回答是:人性趋恶。
所以我们才需要各种向上托举的力量,道德、宗教、法律、制度,来防止这种堕落。而一旦这些提升的力量消失,所有人都会迅速堕落为魔鬼。
人之趋恶,如水之就下。
我们之所以看起来暂时还不那么坏,只是因为作恶的代价(来自外界或是内心)太大。
网友Zhang XinYu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人性是无谓善恶的,人性就是人性,善恶只不过是个人或者社会的标准。
善恶的标准善变,而且难于统一,各人出于不同的立场和标准而持有不同的善恶标准,个人在其不同的成长时期,其善恶标准也在不断变化。统治者出于其统治的便利,也在试图掌握着社会主流的善恶标准。
人性本来是什么样?这个问题其实本身并不复杂,可以靠经验的观察(不但观察人自身,也可以观察自然界)获得。人性的来源在于其在自然界的长期进化,固化其自身的基因中,并非后天或者哪个统治者可以随意改造的(其实很多统治者是想这么做的)。
人性的第一点是自利。每个个体都以自己为目的,尽可能照顾自己的生存,以及自身基因的延续。在大自然中,照顾整个族群的生存本来是上帝的事情,人在本质上是对自己负责的。人类是在与自然的斗争,在人与人的博弈中成长的。并没有哪一个人对人类社会负责,而个人也是非常不可靠的(个人总会头脑发热,总会有七情六欲,生老病死,其认识总是局限的)。
人性的第二点是同情。这个“同情”并不是指怜悯,而是指人能够理解别人的情感,同情的能力使得人类能够避免过度伤害。单个的人面对野兽的恐惧能传递给群体,使得群体能做出统一的的逃跑或者抵御的行为。
接下来是善恶的讨论。
如果以“别人是这样做的,而我也是这样做的”,或者说“己之所欲亦人之所欲,己之所恶亦人之所恶”这样一个标准,那么所有的人具有同样的人性,那么人性本质上是道德的。就是说你是自私的,而我也是自私的,这并没有什么不道德。所以我的第一个推论就是“自私是道德的”。
道德或者善恶问题,在人类形成以国家为单位的社会其实已经演化的比较畸形(违反人性)。人本身是按照个人的意愿生活的,而国家或者统治者符合会去打造一个道德观,要求人按照这个道德观生活。以减少社会矛盾,维持现有的社会秩序。中国古代有“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价值观,有“三从四德”的道德价值观,近代有“个人的性命不如集体的一根稻草”这样的价值观。
一句话:老百姓无欲无求总是比较好统治,客观上这个维持了社会秩序,另外一个方面也压抑了人的个性(创造力),导致群体不断衰弱。
最后,我想说:人性的问题,不是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问题,而是人本来是怎样生活的问题。
网友杨帆?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要讨论人性的善恶属性,事先需要弄清楚其定义,怎样确切地定义人性是件困难的事情。
一般认为人性由兽性和道德性组成,而与人性并存的两个概念:“动物性”和“社会性”,其概念无疑和人性是有本质区别的。根据符号学的“差别原则”:任何意义的确定只能在比较的差别中存在。我们姑且简单地认为,由兽性和道德性组成、又区别于单纯“动物性”和“社会性”的属性集合为人性。
至于这个“本”字,我就感到完全迷惑:如果说“本善”或“本恶”指的是人出生之后、入世之前的状态,出生的婴儿只会啼哭、求温饱,只有动物性而无社会性,谈“本善”或“本恶”岂不是没有意义?还是转为讨论“人性善”还是“人性恶”吧。
人性的定义尚且模糊,从这模糊的定义人性的善恶真的有点无从推理,不妨从人类发展的历史实证的角度,来看看“性善”和“性恶”,哪种更符合发展的规律。
以人性本善为前提的儒家思想,主张人恪守自己的社会角色(君臣父子等等),以道德的自我约束达到社会整体的和谐。这样的设想被无数次地证实是不现实的:仅依靠自律,社会中的人很难维持道德。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儒家虽被尊为主流,但始终落得“只说不做”的局面。
以人性本恶为前提的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术”、“势”取得对社会的全盘控制,从而达成稳固的统治,在中国的历史现实中却成了“只做不说”的厚黑之学、处世之道。虽然其成就了各路英雄的霸业,但是这样的假设不是没有问题的,他破坏了很多自然形成的伦理和纽带,导致类似“胜者为王败者寇”的社会达尔文倾向。
两种极端,都没有解决问题,现代国家民主制度的相对成功,其实也没有给出直观的答案:如果说人性善,那么为何需要繁复的法律、制衡的制度?如果说人性恶,那么即便是严刑峻法想必也无法压制。人性之恶需要制度的制约,而人性的善需要道德的教化。
所以说,性善还是性恶,其实不关乎对错,而关乎信仰。就我个人,宁愿相信人性之善胜过人性之恶。
网友樱大力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恶,否定自己的恶还不如去正视自身的恶然后去克服。
网友骏扬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古今中外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人性本善,也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人性本恶,但是无论结果是什么,人性本私是人类所共有的。因为自私,或善良,或丑恶,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只是奔着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去的。
网友蒙面大侠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这个正好是九三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的的辩题,最后是反方获胜(人性本恶)。反方首先明确了概念,本是什么,恶是什么。本可以理解为人未经过教化的动物性,而恶的概念被明确为欲望的无节制扩张。辩论本身非常之精彩,题主可以去看一下。
网友江某人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是生存,男女是繁衍,人类得以延续所必需的欲望。帮我达成欲望的叫做善。妨碍者就叫做恶。物有强弱,弱肉必被强者所食。所以弱者必须团结共同抵抗强者。怎么团结? 帮人达成欲望,人自然也会帮你。这就是善的基础。所以善的存在其实是为了抵制恶的一种手段。目的与恶相同,都是为了实现饮食男女的欲望。所以善恶同源。
网友徐酿泉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这问题真太简单了,善恶是谁定的?如果有一个先验的善恶标准才能判断一件事物在客观上是否是善。
是否有这个标准?那就是信仰咯。你认为有绝对的先验的判断标准的话(不管是神,佛陀,还是康德)那就不用读下去了,根据你的标准就是了。
可以推而广之,这些问题都犯了个错误,就是试图对客观的东西用主观的概念去评价还想导出客观的结论,简直就是逻辑混乱。但问题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这种xx问题还是那么有市场呢?
显然擅自判断人性是善是恶的人,都仅仅是想要认为其是善是恶,任何一个轻率的判断在钻牛角尖的诘问下都经不起推敲。
QED
网友蒙面大侠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到人性的本质。在此引用一下。
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到1971年发现的生活在菲律宾所属的与世隔绝的岛上的塔萨代人,部落总共27人。他们完全不具备侵略性,采集的食物在族群中平等分配。
与此同时,人们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30人的族群——芬图人,他们却是残暴的武士,不断的用弓箭进行战斗。
这个矛盾的现象广泛存在:科曼奇人和阿帕切人将他们的孩子培养成战士;霍皮人和祖尼人却仍培养他们的小孩过着和平的生活。
对此,斯塔夫里阿诺斯说人类的本性是:
历史记录显示,人类生来既不爱好和平,也不喜欢战争;既不倾向合作,也不倾向侵略。决定人类行为的不是他们的基因,而是他们所处的社会教给他们的行事方法。同时他还引用了人类学家阿什利`蒙塔占总结的人类本性:
“毋庸置疑,我们生来就具有基因所赋予的做出各种行为的潜能,但这些潜能变成实际能力的方式则要取决于我们所受的训练,即取决于学习。……我们真正继承的是塑造和完善自身的能力,我们不是被动的接受塑造,而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我想这个能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
网友周某某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人性就是人性,无论个体诉求的追求还是顺应群体利益的需要,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物质和精神满足。至于善恶,人自己创造的主观概念拿来概括自己的本性是一件多么蠢的可爱的事啊。
网友房建伟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利己主义,非善非恶。人性是自然界创造的,“善恶”是人类创造的。我们无法用“善恶”来评价人性。
网友Moxos Yuri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如果生存和繁衍是恶,人性就是恶的。
网友王冰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如果人性本善,那还教育什么?我倾向于恶。
网友余郁郁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阳明先生的这句话,足以透彻的回答这个问题了
网友浮生未半对[人性本恶论]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给出的答复:
@周凡
你还是要提高自己知识水平,最主要是阅读习惯啊。
我在华夏文明、华夏文化到底是什么? 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了,并且在人类的道德是怎么起源和发展的? 有具体的起源讨论,现摘录如下:
性交不能传递知识与智慧,“礼”这种东西也没法通过哺乳来传承,因为人类的基因决定了记忆不能遗传,所以婴儿一生下来并无善恶是非,只是混沌无知,按照DND的阵营划分,初生的婴儿是混沌中立阵营的,所以小孩子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也很可恨,但归根结底是可爱的,因为婴儿是可调教的,但是在调教之前,是野蛮的。“礼貌”的传递,就需要通过教育来调教,而家庭变故,社会动乱,或者风气不良,个人资质不好,家境贫穷,都有可能造成教育的缺失,同时也是“礼”的缺失,比如“狼孩”“狗孩”的存在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不可避免、必然发生的事情,切不可以点代面,因此而否定一个集体、一个文明的全部。性相近,习相远,古人诚不我欺,如同基因复制中必然会产生突变一样,社会中的人也必然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存在着“坏人”“恶人”,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良好的环境来学习“礼”,而“礼”亦包含了如何应对这些情况,这是社会的黑暗面的形成过程,做医生,做警察,无论你干什么都要明白这个真实的世界,而不是活在美好的想象里等待受伤。
61阅读| 精彩专题|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13036349号-1